中国力争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国

中国力争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国

一、CHINA AIMS AT WORLD'S NO 1 SHIPBUILDER(论文文献综述)

刘方琦,汪颖异,杜亮,魏梅[1](2021)在《2020年世界船舶市场评述与2021年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回顾了2020年世界经济、航运、造船市场,并对2021年船舶市场进行展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全球经济整体呈现负增长,导致航运各细分市场情况迥异,除集运市场年底火热外,其他市场均处于低迷状态。新船交付量整体大幅回落,与去年同比减少约31%,市场出现大面积撤单现象,仅海工市场基本面向好。新船建造市场受疫情影响,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跌约11%,散货船是今年交付量中唯一呈现增长的船型。2021年预计世界经济同比大幅反弹,航运市场需求将强于供给,市场形势总体将优于2020年;同时,考虑到疫情对市场的影响效应短期持续,预计世界船舶市场将逐步趋于理性,主要船型的新船订单量将朝着长期均衡方向逐步恢复增长,并且绿色和智能依旧是未来的大方向。

杨泽伟[2](2020)在《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论》文中指出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它回应了时代的呼唤,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主权平等、和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作为价值取向。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的核心内涵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相互尊重、平等独立"的国家主权观、"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相结合的整体人权观、"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的和平与安全观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可以通过国际立法、司法判例和塑造国际习惯等方式予以传播。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是中国外交实践的总结和提升,具有时代进步性,它丰富了国际法的价值理念、推动了国际法的新发展以及拓展了国际法未来发展的空间等,具有重要的国际法意义。

张爽[3](2020)在《国际海运船舶营运能效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18年通过了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提出了在本世纪内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的愿景,并在船舶设计能效、营运能效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三个方面提出了阶段性量化目标。作为落实举措,IMO计划制定一套强制性船舶营运能效(碳排放强度)国际机制,与现有强制性船舶设计能效机制互为补充。然而,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船舶营运能效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同时,海运船舶营运模式多样,运输活动特征各异,这些都为相关国际机制的构建带来巨大挑战。目前,在船舶营运能效表现的指标、波动性和评价方法等方面,都缺乏成熟的解决方案,成为影响国际机制构建的最大技术障碍。本论文以支撑海运船舶营运能效国际机制构建为目标导向,对国际海运船舶营运能效的指标、波动性特征和评价方法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系统评述了国际海运船舶温室气体排放的现状与趋势,IMO相关审议进程与主要成果,以及欧盟单边机制和行业举措在海运温室气体减排全球治理中的作用和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船舶能效与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规制发展趋势,提出了影响船舶营运能效国际机制构建的主要技术问题。此外,通过对比船舶设计能效与营运能效的内涵、指标与影响因素,分析了船舶设计能效水平与营运能效表现的关联性,并借助随机森林分析等手段,对船舶营运能效的影响因素和特征进行了探索。上述工作为后续章节的深入量化研究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导向和理论与实证基础。2)从能源效率的一般概念和指标入手,提出了船舶营运能效指标构建的基本原则。据此,基于不可观测因素影响效应模型,创建了一个新的船舶营运能效性能指标(Energy Efficiency Performance Indicator,EEPI),并验证了 EEPI相对于现有指标的优越性。该指标克服了现有船舶营运能效指标的商业数据敏感性和评价结果偏倚性这两个主要缺陷,在透明度与准确性之间取得了平衡,能够作为支撑国际海运船舶营运能效机制构建的关键技术要素。3)通过对船舶营运能效指标的解构和对船舶设计能效传导效应的分析,识别出船舶营运能效表现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以关键影响因素为输入变量,建立动态回归模型,实现了对船舶营运能效影响因素贡献度的量化。此外,利用核密度分析法,提取了船舶营运能效全尺度波动率和解耦波动率的分布特征。进而,提出了基于“可接受波动率”的船舶营运能效表现评价方法,为科学评价国际海运船舶的营运能效表现提供了解决路径。4)通过构建带有年份虚拟变量的碳强度分位数回归模型,实现了对不同时期海运船队碳排放强度分布的中间水平、尺度及偏态的静态描述和动态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国际海运船队碳排放强度目标为导向的船舶营运能效评级机制。实证分析表明,该评级机制对船舶个体营运能效表现的波动具有鲁棒性,能够约束国际海运业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实现碳强度目标,为科学评价船舶营运能效水平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本论文研究提出的船舶营运能效性能指标(EEPI)、船舶营运能效波动性评估方法、船舶营运能效评级机制及构建方法等均已作为中国提案正式向IMO提交。其中,EEPI被IMO列为船舶营运能效国际机制构建中的关键技术要素备选方案;国际海运船舶营运能效评级机制和构建方法已形成《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国际公约》(MARPOL)附则Ⅵ的修正草案和配套导则草案,进入IMO审议程序。为进一步完善该评级机制,本论文提出了需要继续开展研究的技术问题和潜在解决方案。

吴崇伯,王迪[4](2020)在《菲律宾海洋经济发展及其与中日合作》文中指出菲律宾作为典型的海洋国家,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制造业、滨海旅游业等海洋经济方面贡献重大,但也存在交通基础设施落后、技术不够先进、依赖外资等问题。同时,菲律宾长期与中日两国维系着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中日两国是菲律宾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国,与菲律宾在基础设施建设、海洋渔业等方面合作广泛。适逢中日在第三方市场开展合作上达成了重要共识,中日菲三方合作潜力巨大,可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董磊[5](2019)在《高强度船板钢DH36生产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航运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对船板钢的强度、低温韧性、焊接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各家钢厂均向着高强度,甚至超高强度方向发展。本文基于包钢稀土钢板材厂2250mm热轧线设备的先进性,结合不同元素在钢中的作用,通过合理的控轧控冷工艺,制定了DH36化学成分、冶炼工艺及轧制工艺参数,钢水化学成分采用低碳+高锰+铌的设计原理,生产过程严格控制入炉脱硫含量≤0.010%、转炉出钢采用挡渣操作,控制下渣量,避免钢水回磷、LF碱度控制为3.3左右,软吹时间≥8min,提高了钢水纯净度、铸机全程采用保护浇铸,生产过程稳定,拉速控制在1.01.2m/min;钢带加热出炉温度为1205±15℃,8.0mm钢带终轧温度为840±15℃,卷取温度为590±15℃;18.00mm钢带终轧温度为850±15℃,卷取温度为580±15℃,钢带生产过程工艺参数控制稳定。通过对不同厚度的钢卷不同位置、方向进行拉伸性能分析检测,整体拉伸性能均匀稳定,头部、中部、尾部及横纵向强度差异均小于30MPa,延伸率小于3%;低温韧性检测良好,8.0mm钢带断面结晶率为50%的韧脆转变温度应低于-60℃;18.0mm钢带断面结晶率为50%的韧脆转变温度在-40℃-60℃;对18mm钢带进行焊接评检测,焊接性能检测良好,无损探伤检验均满足要求;金相组织主要为多边形铁素体+珠光体(少),钢带晶粒度为10.010.5级;18.0mm钢带在-60℃试验温度下进行NDT检测,钢带未打断;钢带各项指标满足认证要求,获得中国船级社认证证书,得到了生产和销售资质,并实现2900吨的批量供货,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姚皓[6](2019)在《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模型及其实证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投资合作不断增加,然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也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绿色供应链背景下“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各类基础设施、船舶修造、港口修建和航道建设等拓展业务,以及航运和贸易的急剧增长都推动了船舶工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大量投资。通过在自贸区实行免征进口和增值税政策,对船舶投资者产生巨大吸引力,为中国的船舶工业的产能转移提供难得机会,成为中国建立国际产能合作和中国标准的迫切需求。自工业革命开始,干散货船便是世界工业的助推力量,尽管工业扩张的驱动因素有所变化,贸易发生震荡,但是干散货船仍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航运经营中,干散货船不仅盈利能力和劳动力需求中占据重要领先地位,在航运最主要的货物贸易类型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在船舶工业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的双重背景下,船舶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成为当前船舶发展的大势所趋。低排放、低油耗、节能环保型高技术绿色船舶已经成为航运业和船舶制造业产业的必然趋势。绿色船舶具有自身要求和标准,从设计、建造、运营、修理直到拆解,不仅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盲目投资就会导致投资效益的下降,因此,急需在船舶制造与航运市场环境统一的前提下,构建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模型,为现代船舶投资决策提供有利借鉴。本文对船舶投资选择问题研究建立在前人已完成的相关投资经济性指标成果基础上,重点研究投资决策方案的筛选问题。通过界定船舶投资选择、绿色供应链背景下船舶投资的内涵,分析了绿色供应链背景下船舶投资选择的现状和问题,构建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研究框架,首先进行绿色供应链背景下船舶投资选择模型初步构建,进行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过程分析和投资决策类型分析,进而确定绿色供应链背景下船舶投资选择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指标的不确定性,结合云模型与前景理论进行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模型构建。再次,构建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双重群决策融合机制,进而测度投资选择一致度和构建反馈控制机制。最终给出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实例和实证研究,并提出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保障策略。首先,界定了绿色供应链、船舶投资选择与绿色供应链背景下船舶投资选择的内涵与特征,通过分析绿色供应链背景下船舶投资选择存在的现状和问题,构建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群决策初步模型和基于云模型和前景理论的群决策模型构建,以及投资选择群决策模型的一致度测度和反馈机制,并分析不同章节内容的关联关系。第二,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模型理论构建研究。通过分析绿色供应链背景下船舶投资选择准则,进而分析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过程,包括决策主体,备选方案,指标评价及决策后果。对投资决策类型,包括决策目标和决策状态类型进行界定,分析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的影响因素。第三,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模型构建。通过绿色供应链背景下指标的不确定性分析,利用二阶正态云模型进行指标云化,实现指标的定量转化,进而引入具有动态参考点和风险态度的前景理论,并结合云模型,构建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前景决策理论模型。第四,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双重群决策融合机制。基于不确定性语言变量和数值打分对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进行属性评价,并进行语言等级和隶属度的一一映射,通过集结群决策专家的评价,并测度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的一致性水平,提出群决策专家的反馈控制机制,从而实现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的较高满意度水平。第五,绿色供应链背景下船舶投资选择实证研究。基于语言变量评价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模型和双重群决策融合机制,对比上述两种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的决策效率,提出投资选择方案,并对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行敏感新分析。最后,提出了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保障措施。从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过程提出保障措施,包括内外部因素保障、群体决策保障以及反馈控制保障措施。实现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的综合保障。

历海强[7](2018)在《山船重工企业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舶产业作为国家的策略性产业,既是一种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是具有强大带动力的产业。其对促进劳动力就业、发展进出口贸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显着作用,对保障国家海防安全意义重大,国家高度重视船舶产业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对船舶市场需求的不足和激烈的竞争格局,船舶企业如何杀出重围,提高市场份额,既需要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增强也需要借助营销,以巩固已有的市场、开拓新的空间。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船”)是中船重工集团公司所属的国有大型一类企业,是中国大型的修造船基地之一。在国内乃至全球船舶产业供需不平衡的形势下,山船也面临着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寻求更大的发展,是公司急需思考的现实与长远问题。本文以山船为研究对象,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指导思想,首先研究和分析了国内外船舶制造行业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明晰研究背景,进一步聚焦和明确本研究关注的问题,阐述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思路。其次,系统梳理了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明确了分析方法,进而奠定了文章的研究基础。再次,从船舶行业市场分析、山船公司概况、PEST分析和波特五力分析入手,对山船营销环境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山船的营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SWOT分析,总结归纳出山船自身的优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从产品、价格、促销与渠道四个方面制定出具体的策略方案,并提出四方面的保障措施,以推动营销策略顺利实施,提升山船的整体营销水平,提高市场份额和利润,增强山船的综合竞争力。

季节[8](2018)在《世纪江南造船梦(下)》文中认为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但中国船舶工业的元气一时还难以恢复。世界造船市场空前低迷,国内造船工业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国内民船订货本来就少,再加上军品订货骤减,许多船厂处于半停顿状态。此时,世界船舶制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后的日本,以发展造船业作为重振国家经济的突破口,实行"计划造船制度",把造船业推上了发展的高速路。到1956年,日本造船吨位已达到174.6万吨,超过英国,雄居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宝座。自60年代起,

景佳奇[9](2018)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海军裁军政策及其实质探析 ——以1927年日内瓦海军裁军会议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德国等西欧主要国家的实力,美国却后来者居上,实力大增。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意在限制海军军备竞赛的发展,但因其仅涉及对主力舰的限制而未涉及辅助舰,效果不尽人意,海军军备竞赛在辅助舰建造方面暗流涌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因受到海军军备限制条约的制约,加之和平主义思潮与民众反战情绪的影响,政府对海军建设支持力度减弱,海军军备建设资金不足,其海军实力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其两大潜在对手——英国和日本。这一时期的美国转而积极倡导各海军大国裁减海军军备,并在对国联举行的裁军会议失望后,于1927年在日内瓦倡导召开了另由英国和日本参加的三国海军裁军会议,讨论《华盛顿条约》未涉及的对非主力舰只的限制问题,宣称意欲通过裁减海军军备来避免耗费巨大财力的军备竞赛。但美国积极倡导裁军的本质意图却并非为了世界和平。会议中,美国与英、展开对海军军备优势地位的强力争夺,表明美国通过裁军来制衡他国海军发展、弥补自身海军实力不足,并进而夺取“海洋霸权”、维护自身的国家安全与利益之目的。这次会议继承了威尔逊总统的“海上霸权”思想,是美国“海洋自由”思想转变为“海洋霸权”思想的实质性行为。

李珊珊[10](2018)在《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船舶行业作为国家的重要产业之一,综合了多种专业。船舶行业的稳定发展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但是近几年,船舶行业的市场环境一度处于低迷的状态,对此,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对其进行产业调整。面对这样的机遇与威胁,企业只有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确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并运用得当的战术,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因此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结合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实际,对北船重工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运用PEST模型、波特五力模型对企业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找出了影响企业发展的机会和威胁,并通过EFE评价矩阵对企业的外部因素进行加权评分;然后再对北船重工的内部因素进行分析,整理出北船重工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并通过IFE评价矩阵对企业的内部因素进行加权评分。之后,根据内、外部因素矩阵计算出的结果画出SWOT分析定位图,并结合SWOT矩阵分析确定了北船重工的战略方案为增长型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以及差异化战略。最后为了保障战略的顺利实施,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实施对策。

二、CHINA AIMS AT WORLD'S NO 1 SHIPBUILD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HINA AIMS AT WORLD'S NO 1 SHIPBUILDER(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世界船舶市场评述与2021年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2020年世界经济回顾与2021年展望
2 航运市场
    2.1 世界商船队近况
    2.2 世界航运市场
        2.2.1 干散货市场依然黯淡
        2.2.2 油运市场高开低走
        2.2.3 集运市场始料未及
        2.2.4 海工市场低开高走
3 世界船舶建造市场
    3.1 新船订单“跌跌不休”
        3.1.1 油船市场停滞不前
        3.1.2 散货船市场大幅萎缩
        3.1.3 集装箱船市场订单大幅下降
        3.1.4 液化气船市场下降幅度不一
        3.1.5 传统海工阴霾难散,新兴市场孕育新机
    3.2 交付量减少,运力过剩得到缓解
4 2021年世界船舶市场展望
    4.1 四大主力船型
        4.1.1 散货船,静等供求改善
        4.1.2 油船,不确定性增加
        4.1.3 集装箱船,运力回归,建造意愿下降
        4.1.4 LNG船,稳步上升
    4.2 传统海工缓慢复苏,新兴海工快速发展
    4.3 绿色航运,任重而道远
    4.4 疫情催促智能化转型

(2)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呼唤中国国际法观
    (一)国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逆全球化”的潮流汹涌激荡。
        (2)大国战略竞争、对抗的现象凸显。
        (3)地区热点此伏彼起。
    (二)国内: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进入发展的新时代
二、中国国际法观的历史溯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
        (1)治理观。
        (2)人权观。
        (3)发展观。
        (4)责任观。
    (二)中国近代对国际法的认识与态度
    (三)中国现代对国际法的接受与贡献
三、中国国际法观的价值取向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主权平等
    (三)和平正义
    (四)可持续发展
四、中国国际法观的核心内涵
    (一)中国对国际法的基本立场
        (1)国际条约在中国国内法上的地位。
        (2)国际习惯在我国国内法上的地位。
    (二)中国国际法观的主要内容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3)“相互尊重、平等独立”的国家主权观。
        (4)“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相结合的整体人权观。
        (5)“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的和平与安全观。
        (6)“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
五、中国国际法观的传播路径与方式
    (一)在国际立法的议题设置、约文起草和缔约谈判中纳入中国国际法观
    (二)在司法判例中凸显中国国际法观
        (1)主动参与国际司法活动,在国际司法案件中打上中国国际法观的烙印。
        (2)进一步发挥中国国内司法判例在传播中国国际法观中的作用。
    (三)在国际习惯的塑造中再现中国国际法观
        (1)国际组织决议。
        (2)双边联合宣言。
        (3)中国政策声明。
六、中国国际法观的国际法意义
    (一)中国国际法观丰富了国际法的价值理念
    (二)中国国际法观推动了国际法的新发展
    (三)中国国际法观拓展了国际法未来发展的空间
七、结语
    (一)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
    (二)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是中国外交实践的总结和提升
    (三)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具有时代进步性

(3)国际海运船舶营运能效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船舶营运能效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
        1.2.2 船舶营运能效的特征与评价方法
        1.2.3 尚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结构与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船舶能效与海运温室气体减排国际规制体系
    2.1 海运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与趋势
    2.2 国际海事组织框架下的审议进程
        2.2.1 船舶设计能效
        2.2.2 船舶营运能效
        2.2.3 市场机制
        2.2.4 船舶温室气体减排初步战略
    2.3 单边机制与行业自发行动对多边审议进程的影响
        2.3.1 欧盟单边机制
        2.3.2 行业自发行动
    2.4 趋势展望
        2.4.1 国际规制走向
        2.4.2 主要技术障碍
3 船舶能效的内涵与特征
    3.1 船舶设计能效
        3.1.1 设计能效指数(EEDI)
        3.1.2 其他设计能效指数
    3.2 船舶营运能效
        3.2.1 营运能效指标
        3.2.2 设计能效的传导效应
    3.3 影响因素及分布特征
        3.3.1 数据与方法
        3.3.2 影响因素
        3.3.3 分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船舶营运能效替代指标构建
    4.1 能源效率的定义与指标
        4.1.1 能源效率的一般概念与指标
        4.1.2 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效指标
        4.1.3 我国相关研究与实践
        4.1.4 船舶营运能效指标构建原则
    4.2 数据与方法
        4.2.1 样本数据及预处理
        4.2.2 理论框架
        4.2.3 不可观测因素影响效应模型
    4.3 EEPI指标构建方案
    4.4 EEPI指标的性能
        4.4.1 验证方法
        4.4.2 验证结果
    4.5 EEPI的意义与局限性
        4.5.1 实际意义和比较优势
        4.5.2 局限性及改进方法
5 船舶营运能效波动性评估
    5.1 船舶营运能效波动性的来源
    5.2 船舶营运能效波动性评估方法
        5.2.1 样本数据及预处理
        5.2.2 关键因素影响效应评估方法
        5.2.3 船舶营运能效波动率分布特征量化方法
    5.3 船舶营运能效波动性评估结果
        5.3.1 关键影响因素的贡献度
        5.3.2 船舶营运能效波动率的分布特征
        5.3.3 意义与应用
    5.4 代表性船舶种类的营运能效波动率分布
    5.5 本章小结
6 国际海运船舶营运能效评级机制构建
    6.1 现有评价方法及局限性
        6.1.1 国际海运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的碳强度水平
        6.1.2 国际海运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
        6.1.3 同类船舶碳排放强度的分布特征
    6.2 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海运船队碳排放强度评价模型
        6.2.1 基于总量的碳排放强度均值
        6.2.2 基于对数线性回归模型的分位数估计量
        6.2.3 海运船队碳排放强度分布特征量化方法
    6.3 国际海运船舶营运能效评级机制构建方法
        6.3.1 基本框架与标准情景
        6.3.2 评级体系的位置与边界
    6.4 海运船队碳排放强度评价方法与评级机制演示
        6.4.1 数据样本
        6.4.2 碳排放强度评价
        6.4.3 评级机制构建
        6.4.4 评级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菲律宾海洋经济发展及其与中日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菲律宾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一)海洋渔业
    (二)海洋油气业
    (三)海洋交通运输业
    (四)海洋船舶工业
    (五)海洋旅游业
二、中日菲同时维系着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
    (一)中国、日本与菲律宾的贸易往来
    (二)中国、日本对菲律宾的投资情况
    (三)中国与菲律宾的经济合作
    (四)日本与菲律宾的经济合作
三、中日在菲律宾展开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可能
    (一)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船舶制造业

(5)高强度船板钢DH36生产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船用钢板的概述
        1.1.1 船用钢板的分类
        1.1.2 船用钢板化学成分
        1.1.3 船用钢板的力学性能
    1.2 高强度船板钢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高强度船板钢的发展现状
        1.2.2 国内高强度船板钢的发展现状
    1.3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1.3.1 碳元素
        1.3.2 锰元素
        1.3.3 硅元素
        1.3.4 硫、磷元素
        1.3.5 铝元素
        1.3.6 微合金铌、钒、钛元素
    1.4 控轧控冷工艺在船板钢中的应用
    1.5 生产工艺的发展过程
    1.6 高级别船板钢DH36 开发的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强度船板钢DH36 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方法
    2.1 生产设备简介
        2.1.1 钢水冶炼工艺及设备
        2.1.2 加热炉及热连轧工艺及设备
    2.2 性能要求
    2.3 成分设计
        2.3.1 低碳、高锰、低碳当量
        2.3.2 铌微合金化
        2.3.3 降低硫、磷含量
    2.4 控轧控冷工艺
第三章 高级别船板钢DH36 生产工艺
    3.1 工艺路线
    3.2 炼钢工艺
        3.2.1 KR脱硫工序控制
        3.2.2 转炉工序控制
        3.2.3 LF精炼工序控制
        3.2.4 连铸工序控制
    3.3 热轧工艺
        3.3.1 加热炉控制
        3.3.2 轧制工艺控制
        3.3.3 尺寸及外形控制
    3.4 小结
第四章 高强度船板钢DH36 试制结果及分析
    4.1 拉伸性能检测
    4.2 冷弯性能检测
    4.3 冲击性能检测
    4.4 微观组织检测
    4.5 落锤试验检测
    4.6 焊接试验检测
    4.7 小结
第五章 工业化生产
    5.1 化学成分控制
    5.2 轧制工艺控制
    5.3 钢带性能
        5.3.1 拉伸试验
        5.3.2 冲击试验
        5.3.3 显微组织及夹杂物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6)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模型及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目的
        1.1.3 论文研究意义
    1.2 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1.3.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3.3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现状分析与研究框架建立
    2.1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的干散货船舶投资的内涵界定
        2.1.1 绿色供应链的内涵
        2.1.2 船舶投资选择的内涵
        2.1.3 干散货船舶绿色供应链的内涵
        2.1.4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的内涵
    2.2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船舶投资选择的现状与问题
        2.2.1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船舶投资选择的现状
        2.2.2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船舶投资选择存在的的主要问题分析
    2.3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研究框架
        2.3.1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物质流分析
        2.3.2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的研究问题确定
        2.3.3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流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投资选择的决策视角分析和影响因素选择
    3.1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的群决策理论基础
        3.1.1 群决策的基本概念
        3.1.2 群决策属性测度
        3.1.3 群决策信息集结
    3.2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的准则
    3.3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过程分析
        3.3.1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活动阶段
        3.3.2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决策主体及备选方案
        3.3.3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决策属性评价
        3.3.4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决策后果
    3.4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决策类型分析
        3.4.1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决策目标
        3.4.2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决策状态类型
    3.5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3.5.1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影响因素文献分析
        3.5.2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多属性决策模型构建
    4.1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指标不确定性分析
        4.1.1 云模型理论基础
        4.1.2 二阶正态云模型
        4.1.3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指标云化
    4.2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标准与指标参考
        4.2.1 前景理论框架
        4.2.2 价值函数
        4.2.3 概率权重函数
    4.3 基于云模型和前景理论的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模型中的双重群决策融合机制研究
    5.1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中群决策的基本假设
    5.2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双重群决策融合机制
    5.3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云前景值一致度方法构建
        5.3.1 集结
        5.3.2 云前景值一致度
    5.4 反馈控制机制
        5.4.1 后悔-欣喜函数
        5.4.2 确定反馈方案
        5.4.3 反馈修正信息
        5.4.4 决策流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实证研究
    6.1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实例分析
    6.2 实证分析
        6.2.1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评价
        6.2.2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
    6.3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船舶投资选择敏感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保障措施
    7.1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的企业内部因素保障
        7.1.1 绿色采购
        7.1.2 绿色绩效
        7.1.3 绿色合作与协同
    7.2 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外部因素保障
        7.2.1 绿色实践
        7.2.2 绿色政策
        7.2.3 绿色竞争策略
    7.3 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决策主体保障
    7.4 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流程保障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表

(7)山船重工企业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市场营销
    2.2 市场营销策略
        2.2.1 市场营销策略
        2.2.2 4P理论
    2.3 STP理论
    2.4 PEST分析模型
    2.5 五种力量模型理论
    2.6 SWOT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船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3.1 船舶行业市场分析
        3.1.1 全球船舶行业发展概况
        3.1.2 国内船舶行业发展现状
        3.1.3 国内船舶行业发展趋势
    3.2 山船企业PEST分析
        3.2.1 政治环境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人文环境
        3.2.4 技术环境
    3.3 山船营销环境波特五力分析
        3.3.1 供应商
        3.3.2 替代品
        3.3.3 潜在进入者
        3.3.4 购买者
        3.3.5 竞争对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船公司概况及营销现状
    4.1 山海关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概况
        4.1.1 公司概述
        4.1.2 公司资源分析
        4.1.3 公司能力分析
    4.2 山船营销现状
        4.2.1 山船产品现状
        4.2.2 山船价格现状
        4.2.3 山船营销渠道现状
        4.2.4 山船促销现状
    4.3 公司营销存在的问题
        4.3.1 目标客户不明确
        4.3.2 客户需求不清楚
        4.3.3 营销方式较陈旧
        4.3.4 营销渠道较单一
        4.3.5 营销队伍建设不足
    4.4 山船SWOT分析
        4.4.1 机会
        4.4.2 威胁
        4.4.3 优势
        4.4.4 劣势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山船公司营销策略的改进
    5.1 目标市场重新定位
        5.1.1 区域定位
        5.1.2 品牌定位
        5.1.3 目标客户定位
    5.2 营销策略设计
        5.2.1 产品策略
        5.2.2 价格策略
        5.2.3 渠道策略
        5.2.4 促销策略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营销策略的保障措施
    6.1 完善市场信息网络
        6.1.1 强化外部信息的收集
        6.1.2 提升内部信息共享水平
        6.1.3 提高信息整理分析水平
    6.2 加强全过程管理
        6.2.1 建立产品设计及采购网络
        6.2.2 完善产品报价数据库
        6.2.3 完善产品营销网络
    6.3 提升差异化服务水平
        6.3.1 再造客户服务标准
        6.3.2 强化客户关系管理
        6.3.3 打造服务利润链
    6.4 加强专业营销队伍建设
        6.4.1 推动组织改革
        6.4.2 提升营销理念
        6.4.3 提高营销能力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世纪江南造船梦(下)(论文提纲范文)

在开放中走向世界
    推船下海、打进国际市场
    在国际竞争中进行弯道超车
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者
    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
    改革“造修合—”的混合管理模式
进入快速发展期
    一步迈进高精尖船舶市场
    勇争造船先锋
    中国海军舰艇的摇篮
百年江南大J摇篮
    向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进军
    建设21世纪世界船坞
    坚持“军为核心,军民融合”的发展理念
    见证中国高端制造
新时代、新起点、新征途

(9)20世纪20年代美国海军裁军政策及其实质探析 ——以1927年日内瓦海军裁军会议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选题依据和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国际裁军运动的时代背景
    (一)一战后主要海军国家的实力变化
    (二)华盛顿会议后脆弱的海军均势
    (三)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
二、美国与1927年日内瓦海军裁军会议的缘起
    (一)美国的海军政策:从华盛顿到日内瓦
    (二)美国对国联裁军会议的失望
    (三)美国对裁军的信心
三、会议进程及其结果
    (一)会议召开之初:英美日三国各自的提议案
    (二)会议的困境:三国巡洋舰之争及美国对其海军优势地位的争夺
    (三)会议的结果:未能达成的协议
四、会议无疾而终的原因
    (一)英美之间的利益博弈
    (二)强有力的领导角色的缺乏
    (三)美国对自身实力的过高估计
五、结论:美国积极倡导海军裁军的本质目的
    (一)对经济繁荣和资源扩张的追求
    (二)对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利益的争夺和维护
    (三)“海洋自由”向“海上霸权”的实质性转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2.1.2 战略研究工具
    2.2 文献综述
    2.3 创新点
第三章 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模型
        3.1.1 政治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环境分析
        3.1.4 技术环境分析
    3.2 行业现状分析
        3.2.1 国际市场分析
        3.2.2 国内市场分析
    3.3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五力分析模型
        3.3.1 现有竞争者分析
        3.3.2 潜在竞争者分析
        3.3.3 供应商
        3.3.4 购买者
        3.3.5 替代品威胁
    3.4 企业外部因素分析矩阵
第四章 内部环境分析
    4.1 北船重工集团概况
    4.2 产品技术分析
    4.3 营销能力分析
    4.4 人力资源分析
        4.4.1 高端管理人才
        4.4.2 技术工人
    4.5 组织结构分析
    4.6 设备资源分析
    4.7 科研能力分析
    4.8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矩阵
第五章 北船重工集团战略选择
    5.1 SWOT分析
    5.2 战略定位与战略目标
    5.3 战略选择
        5.3.1 稳定增长战略
        5.3.2 多元化经营战略
        5.3.3 差异化战略
第六章 北船重工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科研创新
        6.1.1 推进精益设计
        6.1.2 加强船舶技术开发能力
        6.1.3 加大产学研结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6.2 控制成本
        6.2.1 重视资金管理和使用
        6.2.2 发展金融合作伙伴
        6.2.3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建立战略合作
    6.3 人才管理
        6.3.1 重点培养三高人才
        6.3.2 实现劳务外包精细管理
    6.4 经营理念
        6.4.1 以客户为中心
        6.4.2 坚持绿色发展
        6.4.3 强化生产管理,严格风险管控
    6.5 保障军民融合战略顺利实施
        6.5.1 进一步落实军民融合发展
        6.5.2 实施军民融合重大创新工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CHINA AIMS AT WORLD'S NO 1 SHIPBUILDER(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世界船舶市场评述与2021年展望[J]. 刘方琦,汪颖异,杜亮,魏梅. 船舶, 2021(01)
  • [2]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观论[J]. 杨泽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3]国际海运船舶营运能效评价方法研究[D]. 张爽.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4]菲律宾海洋经济发展及其与中日合作[J]. 吴崇伯,王迪.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2)
  • [5]高强度船板钢DH36生产工艺的研究[D]. 董磊.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19(03)
  • [6]绿色供应链背景下干散货船舶投资选择模型及其实证研究[D]. 姚皓.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04)
  • [7]山船重工企业营销策略研究[D]. 历海强. 燕山大学, 2018(09)
  • [8]世纪江南造船梦(下)[J]. 季节. 经济导刊, 2018(07)
  • [9]20世纪20年代美国海军裁军政策及其实质探析 ——以1927年日内瓦海军裁军会议为中心[D]. 景佳奇. 渤海大学, 2018(12)
  • [10]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珊珊. 延边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中国力争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