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软件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全球软件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一、全球软件业的现状与未来(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发[1](2021)在《DR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放缓与国内经济的结构性风险积累,我国经济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信息技术服务与软件行业作为引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来自国内同业及跨国公司的双重竞争也日益加剧。财务风险是企业面临各类风险的综合反映。因此,为了信息技术服务与软件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并通过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本文以信息技术服务与软件行业的DR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评价、财务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其次介绍了DR公司的基本经营情况,并且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三个角度分析了公司2015-2019年的财务现状。接下来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进行财务风险识别。同时,从内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财务风险的成因。然后,基于财务风险的识别结果,选取了十二项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建立起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计算出DR公司2015-2019年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值,判断出公司的财务风险等级。结果表明DR公司2015-2019年财务风险为:一般风险、较小风险、一般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风险波动较大,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最后通过财务风险评价结果结合DR公司具体的经营状况,分别从筹资、投资、营运、收益分配四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有利于DR公司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水平,降低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对DR公司财务风险的评价及控制进行研究,旨在帮助DR公司在以后的经营管理中能够及时识别财务风险,对财务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并且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以此来降低自身的财务风险。同时,也能够为其他信息技术服务与软件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张彪[2](2021)在《人工智能对中国劳动力极化的影响研究 ——基于劳动力市场李嘉图模型》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出现了技能需求分化的现象,位于劳动力技能两端的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需求增加,而技能结构中间的中技能劳动力需求和就业比重下降,国外学者称这一现象为劳动力极化。当前国内外对劳动力极化这一现象的原因追溯多集中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进入21世纪,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化等作为核心特征的智能化时代正悄无声息的向我们走来。作为技能偏向型技术的代表,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影响、改变着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本文的研究首先对人工智能定义做出界定,从受教育程度、平均工资水平、工作任务三个维度分析中国总体范围、行业、地区的劳动力结构,研究发现了我国当前劳动力就业升级与极化并存的现象。理论模型借鉴了Acemoglu(2010)的劳动力市场李嘉图模型,引入人工智能变量。搭建在人工智能影响下,劳动力技能作用的三种任务区间变化关系,发现人工智能将引致中技能任务区间相对于高技能任务区间、低技能任务区间的萎缩,最终出现劳动力极化。实证选取中国30个省2004-2018年面板数据,发现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使得全国范围出现劳动力极化,并分析劳动力极化的区域差异化。政策建议主要有三点,一是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培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二是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引导劳动力适应新技术;三是积极发展AI基础层,推进AI+服务实体经济。本文的创新点一是延伸和拓展了劳动力极化研究视角,本文首次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劳动力极化问题;二是劳动力极化理论模型的完善,本文构建了人工智能对劳动力极化影响的理论模型图,以及对Acemoglu and Autor(2010)的劳动力市场李嘉图模型进行了边际的修改与完善。

姜雪[3](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葛帅[4](2021)在《合肥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研究》文中认为在经济“双循环”新格局下,都市圈经济的发展已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新路径。都市圈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和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可以有效推动产业组织的发展,提升发展效率,然而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历史因素和缺乏科学规划等原因,都市圈的产业发展存在结构雷同、分工不合理、中心城市辐射力不强,以及整体的经济效应低下等问题。《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2018》指出我国34个都市圈中近50%是发展型都市圈,并且这些都市圈大多数是以行政中心为单一核心的省会都市圈。合肥都市圈是我国新兴都市圈中的典型代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合肥都市圈在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和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的发展上不断取得亮眼成绩。选取合肥都市圈为研究载体,研究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特征与演变过程,能为我国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一种路径参考和一定的政策依据。首先,基于城市土地利用、新经济地理学和新型区域分工理论,分析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内涵、内容和演化规律。其次,基于一位数产业分类数据,利用重心分析法、可视化技术、区位熵、产业间关联指数对合肥都市圈的产业空间分布、产业空间专业化和产业间空间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利用EG指数、SP指数、产业平均集中率、专业化指数、地区间专业化指数等指标对合肥都市圈制造业的产业空间组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合肥都市圈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服务业中心-东南制造业外围-西北农业外围”的格局。合肥都市圈的服务业重心分布在都市圈中心区域,制造业重心分布在都市圈东南方向距离经济重心较近的外围区域,而农业和采掘业重心分布在都市圈西北方向距离经济重心较远的外围区域。合肥都市圈内制造业和服务业空间分布相对分散,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联性低于理论预期,相比之下,合肥都市圈的制造业与消费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的空间关联更强。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外围城市的制造业之间的存在空间关联,中心城市为外围制造业提供生产性服务。2012-2018年间,合肥都市圈制造业的产业专业化水平“不升反降”,中心城市的地区专业化水平逐渐提升,而中小城市的专业化水平上升缓慢,甚至相对下降。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主要发生在产业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东南地区,制造业产业也有向西北方向的农业外围区逐渐扩散的趋势。

李晓峰[5](2021)在《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在数字经济和信息消费的带动下,我国信息服务业规模稳步增长,步入稳中向好的发展阶段。在2019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26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3.3%;在2020年,其增加值达到38214亿元,同比增长16.9%,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达到3.76%。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中的软产业部分,是连接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用户之间的中间产业。随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不断渗透,信息服务业呈现服务网络化、应用平台化、软件服务化,产业融合化发展态势。不断提升信息服务业的供给能力,持续深化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实现传统产业结构优化,效率效益双提升,对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实现信息服务业供给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效用,需要回答以下问题:一是信息服务业自身发展演变有何规律,包括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特点以及信息服务业对其他产业供给和需求的演变特点;二是在我国现有技术条件下,作为信息服务业重要组成之一软件部分在总量以及细分行业生产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是否已然成为与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过程,实现价值增值;三是从产业关联角度,细分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供给推动和消耗拉动作用是否在不断增强;四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信息服务业如何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厘清信息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揭示其自身演化发展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服务新业态涌现进行归纳总结,研究了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科技型、生产型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特点,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发展特点以及科技型、生产型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发展特点。二是以投入产出视角,研究了 2007年至2018年期间信息服务业与三次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细分部门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演变特征。在研究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趋势时,分别计算了2007年至2018年期间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分配与消耗的分布概率、偏斜系数,构建了分配与消耗的洛伦兹曲线以及帕累托曲线,从而揭示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分配和消耗的演化特点。通过构建完全消耗累积-完全供给曲线探析了细分部门之间间接分配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构建完全分配累积-完全消耗曲线探析了细分部门之间间接消耗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产业波及分析,揭示了信息服务业及其子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影响力演变规律。三是将软件资本存量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进行研究,构建了劳动-传统资本-软件资本三要素两级嵌套标准化CES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在我国当前技术水平下,软件要素、传统资本要素以及劳动要素在总量生产函数以及细分部门生产函数中的替代关系以及各自的贡献率。对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增长率与经济指标增长率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并以检验结果为目标函数,研究了软件资产在经济指标中的占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构建总量生产函数时,采用构建的1995年至2002年期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以及国家发布的2003年至2017年期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作为投资序列,分别对我国1995年至2017年共23年时间跨度的总量、三次产业以及细分部门的固定资本存量进行了系统估算并验证了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和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CES生产函数参数估计时,分别采用了非线性局部优化、全局优化以及局部-全局优化相结合的迭代算法,提高了估算的准确性。在研究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占比对其发展的影响时,对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完整披露软件资产情况且披露数据呈平稳序列的539家上市公司的软件资产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利润收入比增长率以及增加值增长率等指标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而后,以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为目标函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讨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在经济指标中占比的范围以及占比的增长率对细分部门发展的影响。四是以产业关联理论为指导,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探析了 2007年至2018年期间三次产业以及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前向推动和后向拉动作用的变化趋势,测算了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在细分部门中间需求中占比以及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在细分部门中间供给中占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加准确的揭示了细分部门与信息服务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的发展特点。五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编制了 2017年宏观SAM和对应的39部门微观SAM。在对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势进行细致分析后,以一般均衡理论为指导,以前四个部分研究成果为基础,引入价格激励机制以及不完全替代关系,构建了以劳动要素、传统资本要素和软件要素作为初始投入的开放型信息服务业CGE模型,分别模拟了人民币贬值2.59%,出口受挫(国际商品价格下降5%),资本要素价格上涨5%,劳动要素价格上涨5%等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对信息服务业进行税收优惠,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等政策冲击单独以及复合叠加冲击对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市场供需、进出口、生产要素需求、居民收入、居民福利、企业收入以及政府收入等指标的影响并从经济运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探讨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下发展信息服务产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型信息服务业CGE模型的建立,将价格激励机制以及不完全替代关系引入模型,量化了各部门在经济约束范围内最优化行为。通过对信息服务产业政策的模拟,探明信息服务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为信息服务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一是信息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也是信息技术持续进步的重要推手。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服务新业态涌现呈现明显的互动关系,即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信息服务新业态的涌现,而信息服务新业态的广泛渗透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并催生出新的信息技术需求。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科技型、生产型以及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总量均呈增长趋势,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在三种信息服务业态中均呈增长趋势。科技型信息服务业与生产型信息服务业在信息服务业中的占比呈增加趋势,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即信息传输服务业占比在逐渐降低,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在逐渐提高。与科技型信息服务业和生产型信息服务业相比,我国消费型信息服务业规模相对较小且消费类型主要以信息传输服务为主。消费型信息服务主要供给对象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消费规模较低。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电信、广播和卫星传输等业务正在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增值服务迁移,依托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服务业态范围不断扩大。二是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第三产业在信息服务业总供给和总消耗中所占份额显着增加。信息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间接经济联系更紧密,而与第三产业主要以直接经济联系为主。信息服务业具有非常强的内生增长性,其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对自身的直接消耗增长约5.5倍,完全消耗增长了约5.8倍。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存在不均等分配和不均等消耗且不均等程度在逐渐加大。由于间接分配和间接消耗的存在,信息服务业直接分配和直接消耗的不均等程度均高于完全分配和完全消耗的不均等程度。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的间接分配差异来源于细分部门完全消耗累积的不同,而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的间接消耗差异来源于细分部门完全供给累积的不同。在信息服务业的子行业中,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强而拉动作用不显着,属于强制约部门。三是采用本文构建的1995年至2002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和国家统计发布的2003年至2017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作为投资序列对我国1995年至2017年期间总量资本存量进行估算,估算结果更加合理准确。软件要素在总量和部分细分部门生产函数中提高了要素间的替代弹性,促进了要素资源高效合理流动,发挥了降本增效的作用。当软件资本存量作为独立要素进入总量生产函数时,劳动要素与传统资本要素的替代弹性,技术效率参数以及规模报酬参数均提高。当软件要素与劳动要素进行合成时,将提高劳动要素的贡献率。在细分部门生产过程中,随着软件资产占比的不断提高,软件要素、劳动要素以及传统资本要素之间由不显着替代关系逐渐演变为显着替代关系,由弱替代关系逐渐演变为强替代关系。在539家上市公司中,软件资产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等经济指标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例高达82.2%,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例达到40.1%。数据挖掘分析结果表明: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占比对经济的影响呈现“回归”特点。软件资产在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占比过高,将存在软件资产占比上限,如果继续追加对软件要素的投资,将会出现“过度投资”问题;软件资产在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占比过低,则存在软件资产占比下限,如果不能及时追加对软件要素的投资,将会出现“投资不足”问题。四是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和直接分配均显着高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和直接分配。而由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间接消耗效应较第三产业更强,从而缩小了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完全消耗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完全消耗的差距。整体来看,细分部门与信息服务业的融合程度呈现逐渐加深趋势。五是人民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总供给中的出口供给而抑制了国内总需求中的进口需求,提高就业,但会造成物价上涨,存在通胀的风险。国际商品价格下降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总供给中的出口供给而促进了国内总需求中的进口需求,导致失业率提高,经济发展趋缓。资本要素价格上涨或劳动要素价格上涨均使生产成本上升,进而使国内总需求下降。细分部门因分属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要素间替代关系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变化趋势。对信息服务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或加大对信息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均对国民经济产生正向作用。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时,将通过“政府让利信息服务类企业”,进而惠及对信息服务高消耗类产业,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径实现。在实施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力度的政策时,则通过提高信息服务业需求,进而带动信息服务业高消耗类企业发展,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实现。在劳动要素价格上涨或资本要素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或者抵消因要素价格上涨而对经济产生的负向作用。

谢颖珺[6](2021)在《所得税优惠对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上升到战略高度,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通用性技术,其影响深入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因此,信息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对带动我国各行各业的全面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已步入了迎接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一方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信息技术行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相反,我国信息技术行业起步较晚,创新成果积累不足,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落后。而产生这些问题的本质是我国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不足。为了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破美国在国际市场的高科技垄断,防止中兴事件再次发生,国家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尤其在信息技术行业的软件和集成电路领域,政府给与了特殊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本文是在国内外争相展开科技竞赛的国际背景下,阅读了相关文献资料,分析了所得税优惠对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作用机理,结合当前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现状,探究当前我国企业所得税激励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利用信息技术行业上市企业数据,探究所得税优惠对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影响,并通过面板回归得出了以下结论:(1)所得税优惠对信息技术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均有促进作用。(2)所得税优惠对信息技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正向影响显着,但激励效果较行业整体而言较弱。(3)所得税优惠对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研发投入没有显着的影响,但对创新产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4)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对信息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并且通过了进一步的稳定性检验。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税收激励对信息技术企业研发活动作用的研究,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及所得税激励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参考。

邵红晨[7](2021)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测量研究》文中认为受疫情和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我国传统制造业受到了重大冲击,同时许多省市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2019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量化研究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间的融合状况,认识和利用产业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规律,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首先综述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文献,界定与分析了两业融合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其次基于投入产出表建立了两业融合发展的内生互动性、外生互动性、综合融合水平的统计测度方法,提出了内生融合度、外生融合度、综合融合度的测量指标;三是基于两业融合发展的动力和过程的分析,研究了两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两业融合度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模型;四是分别从增加值、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视角,分析了中国31个省市地区的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最后基于2017年中国和31省市的投入产出表,实证测算分析了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度水平,以及其与相关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研究发现:(1)内生融合度分析表明,整体上我国和大部分省市的两业内部融合度都较低。具体地,我国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依赖程度,高于先进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先进制造业对于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强于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仍依赖于先进制造业。分省市看,各省市的两业融合发展都处在初级阶段,两业间内部融合水平没有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2)外生融合度分析表明,整体上我国先进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外生融合度,高于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外生融合度。我国先进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更强,先进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需求变化的敏感度更高。分省市看,除了吉林和内蒙古两省,其他省市的先进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外生融合度,都高于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外生融合度,表明大部分省市先进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程度更高。(3)综合融合度分析表明,整体上我国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综合融合度略低于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综合融合度,说明我国整体两业融合主要表现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向现代服务业渗透延伸融合的融合发展形式。分省份看,大部分省市也表现出了上述的融合发展模式,且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制造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两业综合融合水平相对较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两业综合融合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升。(4)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水平与两业综合融合度的灰色关联度最高,说明两业发展现状与当地的经济水平对于两业融合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此外,政策支持、人力资本的投入以及科技投入水平对两业融合发展也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郭妍[8](2021)在《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信息化程度和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如何衡量信息化程度,统计调查时采用什么指标,抓紧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实用的信息化指标体系、以及相应的统计调查制度和工作体系,以便全面准确地对信息化发展情况做出比较和定量描述,有效地进行信息化监测和督促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内容包括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主要研究工作内容与路线等;第二部分为信息化的基本理论及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主要分析包括信息化的内涵、信息产业的基本特征以及信息化的影响,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求,国内外对信息化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系研究现状综述以及新技术不断发展形势下不同领域相关的统计指标体系设定等,是本文的核心之一;第三部分对上海市当前信息化统计指标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属于实证分析部分,是本文的核心之二,主要围绕优化重建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的工作内容,包括建设信息化统计体系的定位、思路和原则、统计指标的筛选确定、指标权重设定和测算方法。文章最后部分提出了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实证分析结果处理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指标选择没有满足绝对地科学性,实证分析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仍具有不确定性,以期今后对信息化统计指标相关课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一方面是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反映信息化水平的测评方法,构建了较为客观的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二是希望本文能够对国内外其他与上海市情况相似地区的信息化统计指标选取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吴利琰[9](2021)在《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研究》文中认为数字经济作为新时代重要新兴经济形式之一,且其发展动向备受国际关注。数字经济在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近期政府对数字经济的支持力度,可以充分说明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着力点,因此深入探究数字经济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了解其发展机制,进而评价其发展水平,有利于为各地区发展数字经济提供理论基础,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进一步提供重要的实践依据。长江经济带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发挥其数字经济的航向标作用,积极响应政府加强数字长江发展的号召,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变化趋势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对象,对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差异趋势进行定量分析,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在对国内外有关数字经济的文献梳理整合的基础上,确定数字经济研究内容,并系统阐述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技术-经济范式理论、经济发展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其次,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实际发展概况的分析,在技术-经济范式理论的框架上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并对初始指标体系进行筛选与检验,以保证其精简独立。再次,在利用熵值法赋予指标权重后,本文对2014-2018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的研究基础上发现,五年内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先升后降的发展趋势,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依次递增;对各个省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分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层对整体发展贡献最大,各维度的发展水平同样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利用聚类分析初步揭示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呈现集聚性发展,自东向西大致分为三个阶梯,且发展水平依次递减;在测算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本文依次通过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系统分析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带数字经济时序差异演化,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逐年减少;本文又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测度指标体系的进行空间分异特征分析,利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性与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揭示长江经济带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空间分布格局不均衡,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陡坡式走向,形成了由西南内陆向东部沿海地区递增的空间格局,此外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在空间上具有正向显着自相关性,局部空间关联结构相对稳定。最后,本文根据以上实证分析的结论,从自身特性、协同发展、创新驱动和政策体系四个方面对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政策性建议。

郭轶舟[10](2020)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产业蓬勃兴起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新动能,对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互联网产业自身还存在着结构失衡、产业布局不完整、无序竞争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中美贸易战更突显出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引发国人担忧。因此如何维护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安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但迄今为止,尚未有文献对互联网产业安全进行探讨。为此本文基于产业安全理论,提出互联网产业安全的概念,尝试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理论,考察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产业安全状态,通过实证分析,探明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以期在理论上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与借鉴。按照发现问题-理论准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逻辑,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聚焦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存在哪些产业安全问题”、“当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处于何种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是什么”三个具体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与论证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中国互联网产业目前在产业发展环境方面存在市场结构呈现寡头垄断趋势、市场绩效整体下降趋势、管理主体分散、资源供给不足、均衡产业布局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等安全问题;在产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缺乏配套区域专业化水平低、区域产业同构化和市场换技术政策失效等安全问题;在产业控制力方面存在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依赖外国资本、关键技术依赖国外转移和利用外资政策偏差等安全问题;在网络安全方面存在免费定价方式影响产品策略趋向恶意、模仿抄袭促生不公平竞争行为等安全问题。(2)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状态目前处于基本安全,并且在2007-2017年间其安全度呈小幅上升态势,主因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所致,但由于受到网络安全环境日趋严重、外资对技术控制导致产业控制力下降、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削弱竞争力三方面的安全威胁,因此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总体形势依然严峻。(3)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特征、产业要素和国内企业竞争力。其中自主创新能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竞争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产业特征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要素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4)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措施包括: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完善支持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坚持数字化战略扩大基础建设来改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建立完善互联网产业创新体系、提高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来提升互联网产业竞争力;通过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和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来强化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第一,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分析的理论框架,首次提出互联网安全也是产业安全重要内容的论述,认为国际垄断资本通过占据网络中心节点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主导全球各产业链延伸是引发互联网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产业安全理论做出了有益尝试和拓展。第二,从互联网产业安全内涵实质、互联网产业特征和互联网产业要素环境的变化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受到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特征、产业要素和国内企业竞争力五大因素影响,通过实证发现自主创新能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竞争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特征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有正向影响,要素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有正向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这为政府、监管机构及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三,建立以产业发展环境评价、产业竞争力评价、产业控制力评价和网络安全环境评价为主的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实证分析了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状态,得出我国互联网产业整体安全程度处于基本安全状态的结论,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二、全球软件业的现状与未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软件业的现状与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1)DR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财务风险概述
        2.1.1 财务风险的含义
        2.1.2 财务风险的分类
        2.1.3 财务风险的特征
    2.2 财务风险评价概述
        2.2.1 财务风险评价的含义
        2.2.2 财务风险评价的方法
        2.2.3 财务风险评价的作用
    2.3 财务风险控制概述
        2.3.1 财务风险控制的含义
        2.3.2 财务风险控制的方法
        2.3.3 财务风险控制的作用
第三章 DR公司财务风险识别及风险成因分析
    3.1 DR公司财务现状分析
        3.1.1 公司简介
        3.1.2 DR公司财务现状
    3.2 DR公司财务风险识别
        3.2.1 筹资风险识别
        3.2.2 投资风险识别
        3.2.3 营运风险识别
        3.2.4 收益分配风险识别
    3.3 DR公司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3.3.1 DR公司财务风险形成的外部原因
        3.3.2 DR公司财务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
第四章 DR公司财务风险评价
    4.1 财务风险评价方法选择和评价体系设计思路
        4.1.1 财务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
        4.1.2 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设计思路
    4.2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2.2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4.3 指标权重确定
        4.3.1 熵值法介绍
        4.3.2 财务指标权重确定
    4.4 计算指标综合评价值
        4.4.1 改进的功效系数法
        4.4.2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标准值的确定
        4.4.3 确定财务风险等级
        4.4.4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4.5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5.1 整体财务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4.5.2 筹资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4.5.3 投资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4.5.4 营运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4.5.5 收益分配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DR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5.1 筹资风险控制措施
        5.1.1 调整公司的负债结构
        5.1.2 拓宽企业的筹资渠道
    5.2 投资风险控制措施
        5.2.1 科学选择投资项目
        5.2.2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效率
    5.3 营运风险控制措施
        5.3.1 加强公司的存货管理
        5.3.2 优化应收账款的管理
    5.4 收益分配风险控制措施
        5.4.1 制定多元化收益分配政策
        5.4.2 适度提高股利支付率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人工智能对中国劳动力极化的影响研究 ——基于劳动力市场李嘉图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
        一、人工智能对就业效应的影响研究
        二、劳动力极化相关研究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人工智能与我国劳动力结构现状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人工智能定义
        二、劳动力极化概念
    第二节 人工智能发展阶段与现状
        一、人工智能发展阶段
        二、人工智能在我国应用现状
    第三节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现状
        一、基于受教育程度的技能结构演变
        二、基于平均工资的技能结构演变
        三、基于工作任务的技能结构演变
第三章 人工智能影响劳动力极化的机理与理论模型
    第一节 人工智能引致劳动力极化的机理
        一、“常规化”假设与劳动力极化
        二、“常规化”假设下人工智能的特殊性
    第二节 理论模型构建
        一、理论模型介绍
        二、人工智能投入后的均衡分析
第四章 人工智能引致劳动力极化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
        一、待验证假说
        二、模型构建
        三、数据选取
        四、数据来源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面板单位根检验
        二、基准回归分析
        三、劳动力极化的区域差异
    第三节 实证结果的相关检验
        一、内生性问题
        二、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人工智能发展态势良好
        二、劳动力结构“升级”与“极化”并存
        三、人工智能将引致劳动力极化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培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二、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引导劳动力适应新技术
        三、积极发展AI基础层,推进AI+服务实体经济
参考文献
附录 制造业细分行业
致谢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3)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合肥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产业分类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合肥都市圈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一节 合肥都市圈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合肥都市圈的发展现状
        一、合肥都市圈在安徽省的发展现状
        二、合肥都市圈在长三角的发展现状
        三、合肥都市圈产业发展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理论与测度
    第一节 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基础理论
        一、城市土地利用理论
        二、新经济地理理论
        三、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理论
    第二节 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理论分析
        一、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内涵
        二、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内容
        三、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理论分析
        四、关于合肥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研究假设
    第三节 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的测度
        一、都市圈产业空间分布的测度
        二、都市圈产业空间专业化的测度
        三、都市圈产业间空间关联的测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肥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研究
    第一节 合肥都市圈产业的空间分布分析
        一、数据说明
        二、三次产业的空间分布
        三、四大类制造业产业空间分布
        四、19 个细分产业的空间分布
    第二节 合肥都市圈产业空间专业化分析
        一、都市圈的产业空间专业化分析
        二、都市圈内产业空间专业化分析
    第三节 合肥都市圈产业间的空间关联分析
        一、都市圈的产业间的空间关联分析
        二、都市圈内产业间的空间关联分析
        三、中心-外围城市产业间的空间关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产业空间组织分析
    第一节 数据指标说明
    第二节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分析
        一、制造业产业的集聚与扩散
        二、制造业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三节 合肥都市圈制造业空间专业化分析
        一、制造业的地区专业化分析
        二、制造业的地区间专业化分析
        三、地区的制造业平均集中率变化
        四、都市圈内制造业产业份额变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5)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关键概念说明
        1.3.1 研究对象
        1.3.2 关键概念说明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资本要素估计
        1.5.2 替代弹性估计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信息化社会理论
        2.1.2 产业关联理论
        2.1.3 生产要素理论
        2.1.4 一般均衡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信息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2.2.2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业互动发展
        2.2.3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的相关研究
        2.2.4 信息服务业CGE的相关研究
    2.3 相关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息服务业态发展演变规律研究
    3.1 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1.1 科技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1.2 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1.3 生产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2 信息服务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发展
        3.2.1 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的经济指标表征
        3.2.2 信息服务业态内部结构演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特征分析
    4.1 信息服务业前向关联特征分析
        4.1.1 信息服务业前向直接关联特征分析
        4.1.2 信息服务业前向完全关联特征分析
        4.1.3 信息服务业前向间接关联特征分析
    4.2 信息服务业后向关联特征分析
        4.2.1 信息服务业后向直接关联特征
        4.2.2 信息服务业后向完全关联特征
        4.2.3 信息服务业后向间接关联特征
    4.3 信息服务业产业波及分析
        4.3.1 推动力系数
        4.3.2 影响力系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息的生产要素性质
    5.1 资本存量估算研究
    5.2 软件资产在总量生产中的作用机制
        5.2.1 总量CES生产函数构建
        5.2.2 总量CES生产函数数据
        5.2.3 总量CES生产函数估算结果
    5.3 软件资产在细分部门生产中的作用机制
        5.3.1 细分部门CES生产函数构建
        5.3.2 细分部门格兰杰因果检验
        5.3.3 细分部门决策树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服务业产业融合研究
    6.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
        6.1.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需求
        6.1.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需求
    6.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供给
        6.2.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
        6.2.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供给研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信息服务业CGE模型构建和政策模拟
    7.1 国民经济科目划分与SAM编制
        7.1.1 国民经济科目划分
        7.1.2 SAM编制
    7.2 CGE系统搭建
        7.2.1 生产模块
        7.2.2 收入和需求模块
        7.2.3 价格模块
        7.2.4 国际贸易模块
        7.2.5 均衡闭合模块
    7.3 模拟方案设计和软件执行
        7.3.1 国内外环境因素
        7.3.2 模拟说明
        7.3.3 经济形势模拟
        7.3.4 产业政策模拟
        7.3.5 复合模拟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存在的不足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附录H
附录I
附录J
附录K
附录L
附录M
附录O
参考文献

(6)所得税优惠对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综述小结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税收优惠促进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税收优惠的内涵
        二、信息技术企业的界定
        三、研发创新的内涵
    第二节 税收优惠促进企业研发创新的相关理论
        一、市场失灵理论
        二、税收激励理论
        三、创新理论
    第三节 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创新的作用机理
        一、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研发投入的成本
        二、税收优惠影响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选择
        三、税收优惠降低企业研发活动的风险
        四、税收优惠增加企业创新产出
第三章 我国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及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第一节 我国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现状
        二、我国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影响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现状及问题
        一、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梳理
        二、我国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三、国外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经验借鉴
第四章 企业所得税优惠对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指标选取
        一、研究假设
        二、指标选取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优惠对企业研发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影响分析
        一、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
        三、结果分析
    第三节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对企业创新投入影响的分析
        一、模型设计
        二、结果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策建议
    第一节 完善税制结构,凸显政策目标
        一、增加企业所得税间接优惠比重
        二、收拢受惠范围,防止政策优惠与激励目的脱钩
    第二节 坚持产业性优惠为主,提升政策的相对稳定性
        一、坚持所得税产业性优惠为主,统筹地区性优惠政策
        二、提升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
    第三节 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坚持绩效导向
        一、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加强事后动态监督
        二、适当降低受惠企业的标准
        三、坚持政策执行的绩效导向原则
    第四节 解决好融资约束难题,提升企业信用管理
        一、增加风险投资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二、加强涉税数据管理,实现多方信用联动
    第五节 推进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深层次合作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发表及录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测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研究的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与理论的研究
        1.2.2 两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1.2.3 两业融合的影响因素研究
        1.2.4 简要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
第2章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先进制造业的内涵与范围
        2.1.2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与范围
        2.1.3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
    2.2 两业融合的理论基础
        2.2.1 产业分工理论
        2.2.2 产业共生理论
        2.2.3 价值链理论
    小结
第3章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测度方法及融合发展影响因素研究
    3.1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融合度测量方法
        3.1.1 内生互动性测度
        3.1.2 外生互动性测度
        3.1.3 综合融合水平测度
    3.2 两业融合发展的动力、过程及影响因素模型
        3.2.1 融合发展的动力及过程分析
        3.2.2 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3.2.3 指标选择
        3.2.4 灰色关联模型构建
    小结
第4章 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实证研究
    4.1 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4.1.1 基于增加值视角的考察
        4.1.2 基于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的考察
    4.2 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测量与分析
        4.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2 内生融合度测量及分析
        4.2.3 外生融合度测量及分析
        4.2.4 综合融合度测量及分析
    4.3 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两业融合影响因素分析
    小结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5.1.1 研究结论
        5.1.2 政策建议
    5.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二章 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研究理论综述
    2.1 信息化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信息化的定义
        2.1.2 信息化产业的界定
        2.1.3 信息化的影响和体现
    2.2 统计指标体系介绍
        2.2.1 统计指标体系基本概念
        2.2.2 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
    2.3 国内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现状
        2.3.1 国内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发展总体趋势
        2.3.2 长三角地区信息化发展现状和统计指标建设情况
    2.4 国外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研究现状
        2.4.1 国外统计指标体系建设发展总体趋势
        2.4.2 北美统计指标体系建设发展情况
        2.4.3 日韩统计指标体系建设发展情况
    2.5 新技术领域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5.1 人工智能
        2.5.2 大数据
        2.5.3 云计算
        2.5.4 物联网
第三章 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现状及分析
    3.1 上海市开展信息化指标体系建设的意义
    3.2 上海市现行信息化统计指标的来源与构成
    3.3 上海市现行信息化统计指标的不足
        3.3.1 统计指标体系的全面性稍显不足
        3.3.2 统计指标体系的实用性仍需提升
        3.3.3 统计指标体系的适用性亟需提高
        3.3.4 统计指标体系的衔接性仍待加强
第四章 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研究优化
    4.1 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优化的定位、思路和原则
        4.1.1 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优化的定位
        4.1.2 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优化的思路
        4.1.3 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优化的原则
    4.2 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
        4.2.1 统计指标的构成和资料数据来源
        4.2.2 信息化统计指标权重确定
        4.2.3 指标体系的计算方法
    4.3 实施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的建议和对策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本文主要结论
    5.2 本文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9)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基本理论
    第一节 数字经济相关理论
        一、数字经济内涵与特征
        二、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与规律
    第二节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第三节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数字化基础整体规模与政策环境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数字化技术创新现状
        一、数字技术投入
        二、数字技术产出
        三、数字技术转化影响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数字产业发展情况
        一、数字产业化
        二、产业数字化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第二节 初始评价指标体系依据
    第三节 初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四节 指标体系的筛选与检验
        一、指标数据来源
        二、相关性分析筛选
        三、全局主成分分析筛选
        四、指标体系的检验
    第五节 主要指标解释
        一、数字基础
        二、数字技术
        三、数字产业
        四、数字应用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模型
        一、熵权法
        二、基于联系向量“垂面”距离的改进TOPSIS多属性决策方法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各维度分析
        三、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时序差异演化
        三、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特征
        四、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关联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10)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产业已是发展现代经济体系重要生力军
        1.1.2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凸显
        1.1.3 产业安全理论研究滞后于互联网产业发展实践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1 问题提出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产业保护论
        2.1.2 产业控制论
        2.1.3 产业国际竞争论
        2.1.4 产业安全理论
    2.2 产业安全的分类与评价体系
        2.2.1 产业安全的分类
        2.2.2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3 互联网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2.3.1 网络经济和网络产业
        2.3.2 互联网产业
        2.3.3 互联网安全和互联网产业安全
    2.4 文献评述
    2.5 本章小结
3 互联网产业安全理论
    3.1 互联网产业相关概念
        3.1.1 互联网产业概念界定
        3.1.2 互联网产业经济特征
    3.2 对产业安全的再思考
        3.2.1 产业安全观的形成及演变
        3.2.2 互联网安全观的形成
    3.3 互联网产业安全界定
        3.3.1 互联网产业安全概念提出
        3.3.2 互联网产业安全特点
        3.3.3 互联网产业安全类型
    3.4 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范式
        3.4.1 互联网产业安全形成的系统论分析
        3.4.2 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范式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现状分析
    4.1 产业发展环境现状
        4.1.1 垄断性市场结构影响可持续发展
        4.1.2 市场绩效总体呈下降趋势
        4.1.3 管理主体分散
        4.1.4 资源供给不足
        4.1.5 非均衡布局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
    4.2 产业竞争力现状
        4.2.1 缺乏配套区域专业化水平低
        4.2.2 区域产业同构化
        4.2.3 市场换技术政策失效
    4.3 产业控制力现状
        4.3.1 企业融资依赖外国资本
        4.3.2 关键技术依赖国外转移
        4.3.3 利用外资政策偏差
    4.4 网络安全现状
        4.4.1 免费定价方式影响产品策略趋向恶意
        4.4.2 模仿抄袭促生不公平竞争行为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5.1 产业安全影响因素一般性分析
        5.1.1 基于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5.1.2 基于产业经济学框架的影响因素分析
    5.2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5.2.1 对既有研究的再思考
        5.2.2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5.2.3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模型
    5.3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关联性分析
        5.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3.2 模型设定与数据
        5.3.3 结果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
    6.1 评价方法及步骤
        6.1.1 评价方法
        6.1.2 评价步骤
    6.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6.2.1 指标设计思路
        6.2.2 指标体系建立
    6.3 数据、权重及结果分析
        6.3.1 数据说明
        6.3.2 指标权重设置及计算方法
        6.3.3 计算结果
        6.3.4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互联网产业安全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7.1 维护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国外经验
        7.1.1 以技术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安全的美国经验
        7.1.2 强化网络安全促进产业安全的英国经验
        7.1.3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安全的德国经验
        7.1.4 增强产业控制力促进产业安全的日本经验
    7.2 对我国维护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启示
        7.2.1 建立保护互联网产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7.2.2 完善互联网监管机制强化网络安全
        7.2.3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
    7.3 本章小结
8 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8.1 改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
        8.1.1 优化管理体制
        8.1.2 完善支持互联网业发展的资本市场
        8.1.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8.1.4 坚持数字化战略扩大基础建设
    8.2 提升互联网产业竞争力
        8.2.1 建立并完善互联网产业创新体系
        8.2.2 提高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8.2.3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8.3 强化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8.3.1 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
        8.3.2 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全球软件业的现状与未来(论文参考文献)

  • [1]DR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研究[D]. 王一发.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人工智能对中国劳动力极化的影响研究 ——基于劳动力市场李嘉图模型[D]. 张彪.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4]合肥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研究[D]. 葛帅.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5]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 李晓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6]所得税优惠对信息技术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研究[D]. 谢颖珺.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7]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测量研究[D]. 邵红晨.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8]上海市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研究[D]. 郭妍.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9]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研究[D]. 吴利琰. 安徽财经大学, 2021(10)
  • [10]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 郭轶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全球软件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