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

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

一、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涛,娜塔莉·沃尔琪夫[1](2022)在《韦布空间望远镜或将改写宇宙历史》文中研究表明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设计目标就是要回答在过去半个世纪里牵动着天文学家心绪的诸多核心问题。这架望远镜总耗资已超100亿美元,堪称有史以来最受人们期待的工程学壮举之一。不过,韦布望远镜要想充分发挥潜能——也就是改写宇宙历史、重塑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很多相关工作都必须完成得恰到好处才行。要想逆时间之河而上,一窥宇宙诞生之初第一批恒星散发光芒的样子,你首先得磨制一面房子大小的镜面。它的表面必须相当光滑——如果同比例把镜面放大成一片大陆,

徐策[2](2021)在《空间飞行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及地面模拟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测,对超大口径空间遥感器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然而,因受到航天器发射尺寸的影响,整体式空间遥感器无法满足口径要求。采用分体式超大口径空间遥感器便成为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案。其中,分体式空间组装是最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方案之一。在此技术中,需要对空间飞行机器人相关技术进行完善,特别是机器人的自主导航能力和运动控制技术。这些技术的完善能够帮助空间机器人自主地完成空间任务。此外,也应该开展相应的地面模拟实验。地面模拟实验有助于验证相关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加速空间飞行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本文根据实际工程及预研需求,对空间飞行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技术和地面模拟实验技术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建立了空间飞行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包括坐标系之间的转换、运动学与动力学的关系以及喷嘴的布置方式。虽然这些理论模型已经得到了应用,但它们是机器人规划轨迹以及控制算法实现的基础,仍有分析的必要性。基于单个机器人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多个机器人协同工作时喷嘴的重构算法,分别设计了标准模式、节能模式和差动模式这三种分配模式。在分析重构算法时,发现差动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最小脉冲宽度限制问题。这一模式不仅可以用于多体系统中,还可以应用于单个空间飞行机器人的控制中。对单个喷嘴的脉冲调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分别给出了在标准情况下、带有最小脉冲宽度限制情况下以及带有脉冲宽度饱和问题情况下的脉冲调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喷嘴布置方式和设计的脉冲调制方法是有效的;结合差动模式的喷嘴控制效果要比传统的喷嘴控制效果更好。基于空间飞行机器人的数学理论模型,研究了空间飞行机器人轨迹规划的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规则与虚拟目标点的多窗口动态窗口法。首先分析了传统的轨迹规划算法,即基于变分法的轨迹规划以及基于样条曲线算法数值方式的轨迹规划。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此类方法能够在已知的静态环境中规划空间飞行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但对于动态环境的处理能力较差。考虑到空间飞行机器人还会受到运动和工作环境的限制,本文引入了动态窗口法,建立了双动态窗口和虚拟目标以解决规划算法因速度小或U型障碍物而导致的最小值问题。利用模糊规则调节评价函数的各项参数比重以提高机器人对动态环境的适应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应用到多个空间机器人的协同工作中,能有效地避免最小值问题,能有效地避开动态障碍物。为了保证空间飞行机器人能够精确跟踪自主规划的轨迹,研究了空间飞行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技术。在研究这类技术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非线性、参数时变性和耦合性等问题。因此,本文研究了滑模控制算法,提出了一种带有边界层的双闭环滑模控制算法。利用模糊规则减弱靠近滑模面时的控制增益大小,以平滑控制信号。分别设计了分数阶和动态边界层以解决滑模控制算法中的高频抖振问题。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比其他相同类型算法的抖振更小;比传统的PID控制算法控制效果更好。为了验证以上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冷气推进并能够自由漂浮的飞行机器人模拟器。该模拟器具有能够装载多种工具、承载能力大及续航时间长的优点。设计该模拟器的结构时,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思路,将不同的功能区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实现整体结构的单元组装。为了达到整个模拟装置的承载要求,设计了一种能够自平面的气浮轴承装置,使得整个装置的承载能力达到800Kg。重点研究了模拟器推进系统的性能,结合喷嘴推力实验和承载能力实验,确定地面实验系统的额定气压为0.4MPa,整体运行时间可以达到30min。其次,重点研究了地面模拟器的定位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和陀螺仪的定位算法。相对于其他定位方法,该算法简单、经济且适用性强。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地面模拟器系统能够很好地达到实验要求;所提出的二维定位算法是可行和可靠的。

徐泽明[3](2021)在《天基空间目标探测系统杂散光抑制与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空间发射能力的提升和各类商业空间活动的增多,成千上万的空间目标包括在轨卫星及空间碎片围绕在地球的各种轨道上。空间环境也由此变得愈加复杂,同时也对人类探索太空造成了极大挑战。因此对空间目标的探测与识别已成为当下空间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天基空间目标探测系统因其不受天气、时间、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利用微小卫星搭载大视场光学望远镜具有灵活拍摄、整体观测能力强等诸多优势,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太空环境中工作时,天基空间目标探测系统很容易受到杂散光的干扰:一方面杂散光限制了天基空间目标探测系统对高星等空间目标的探测能力;另一方面,杂散光导致了图像的退化,严重降低了天基星图的成像质量,大大提高了星图预处理的难度。因此,本论文以天基空间目标探测系统为背景。为了提高系统的成像性能,围绕杂散光抑制与处理技术展开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天基空间目标探测系统光学设计及杂散光抑制技术研究。首先,根据课题高分辨率及紧凑化光学结构的要求,设计了视场为60°×30°的基于同心透镜的大视场光学系统,并对其杂散光特性进行了分析。之后,针对外部杂散光,在系统轻小型结构约束下设计了一级遮光罩结构,同时提出了一种具有倾斜挡光环的遮光罩结构,并建立了基于辐照度传输方程的快速优化模型。运用该模型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对倾斜挡光环角度的优化设计过程,以更少的时间实现遮光罩结构的最佳杂散光抑制性能。同时光线追迹的结果表明,在不增加遮光罩体积的情况下,两视场杂光抑制角外的点源透过率平均降低了1个数量级。天基星图杂散光非均匀背景校正技术研究。首先,总结分析了现有非均匀背景校正方法以及在处理星图杂散光非均匀背景时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形态学的递归多尺度非均匀背景校正算法,该算法无需任何先验信息,即可在保留目标的同时对非均匀背景进行高精度的校正。随后,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适用性更强的非均匀背景快速校正算法,其不仅极大地降低了算法所需的运行时间。同时还弥补了因不同目标的尺寸变化“不连续”时,基于灰度形态学的递归多尺度非均匀背景校正算法会丢失目标的缺点。该算法同样无需任何先验信息,即可实现对多种复杂非均匀背景的高精度校正。同时两种算法校正后星图中暗弱小目标的信噪比均提高了2倍以上。天基星图噪声抑制技术研究。首先,结合非均匀背景校正技术,分析了杂散光非均匀背景校正后星图中残余噪声的特性。随后,针对传统基于中值滤波及其改进算法对图像细节的损失,以及难以区分星图中目标与类盐噪声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方向差分的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该算法可利用相邻像素间的相似性,针对疑似噪声点进行二次检测,同时结合自适应窗口内无噪声邻域点的加权均值来进行噪声点的恢复。该方法不仅可有效去除普通图像中的椒盐噪声,还提高了对图像细节的保护能力。同时当处理杂散光非均匀背景校正后星图中残余的类盐噪声时,相比于传统算法,在消除噪声的过程中其能够准确地区分并保留目标信息,且在不同场景下均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汤振凡[4](2021)在《快速射电暴和脉冲星的观测与数据处理》文中指出快速射电暴(FRB)由Lorimer等人于2007年发现。是一种在1GHz附近的,短时标(ms),高能(1039erg)天体现象。其极高的亮温度、极短的时标暗示着非常特殊的天体活动,对发展天体辐射机制,研究基本物理,以及作为宇宙学探针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从快速射电暴观测和数据处理的角度,说明如何发现新的此类信号,以及基于此的一些成果。第一章介绍脉冲星和快速射电暴的研究历程和近况。快速射电暴和脉冲星有很多关联。脉冲星的单脉冲现象同样是近年射电暂现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章先简要介绍脉冲星的众多已有成果,然后着重于脉冲星射电单脉冲现象,以及磁陀星这种特殊的中子星。第二部分则介绍了快速射电暴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着重于一些让我们对快速射电暴有认知跃进的观测现象,如重复暴、宿主星系、周期性等。在2020年,CHIME和STARE2两个阵列同时观测到了一颗河内磁陀星发出的快速射电暴。本章介绍了观测细节和理论进展。第二章介绍射电望远镜的基础概念和使用Parkes望远镜远程观测的流程。使用射电望远镜观测需要知道一些基本的概念,如波束、口面效率、等效温度、射频干扰等。Pakres望远镜是一个可以方便地进行远程观测的设备,本章以示例观测说明操作流程。第三章介绍数据处理的方法。首先是对周期信号和单脉冲信号的搜寻方法,这是脉冲星和快速射电暴研究最开始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然后讨论了如何处理Parkes望远镜超宽带接收机观测的数据。由于带宽大,需要先对数据进行切割。最后展示了如何使用Docker虚拟技术实现方便的环境管理和部署。第四章介绍了磁陀星的后随观测。随着FRB200428的发现。磁陀星就成为了快速射电暴最有可能的物理起源。针对2020年10月SGR 1935+2154再次进入活跃期进行了后随观测。分析这些数据对其在活跃期的单脉冲活动以及周期活动给出限制。其中是对SGR 1935+2154周期辐射流量限制,低于之前MNC望远镜宣称探测到的亮度。第五章基于目前正在进行的工作,对未来做一个简短的展望。主要包括搜寻系统的搭建,和脉冲星单脉冲及磁陀星射电辐射的观测。

李卓[5](2020)在《“太极”空间引力波探测编队飞行轨道优化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最重要的预言,是当代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空间引力波探测可以摆脱地表震动和引力梯度噪声的影响,以及干涉臂长的限制,探测蕴涵着丰富物理和天文信息的中低频引力波。本文基于“太极”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重点研究了日心编队飞行轨道的优化设计与分析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在编队构型优化方面,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动力学模型复杂,任务周期长,导致编队优化效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构造了考虑太阳引力和其他摄动力的辛积分轨道递推模型,重点考虑对编队臂长、呼吸角、臂长变化率及星地距离等指标进行空间引力波探测编队构型快速优化,提升了编队构型优化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当步长为100000s时,辛积分的位置误差相较于RKF78减少了0.1271km,基于辛积分的编队构型优化计算用时相较于RKF78减少了45%。综合考虑初始后滞角对编队构型呼吸角、发射C3、转移所需速度增量和转移时间的影响,选择20°初始后滞角作为编队构型初始优化条件。在空间引力波探测编队构型稳定性分析方面,首先分析了太阳系天体对空间引力波探测编队构型的影响,建立了包括行星、月球、矮行星、小行星引力,以及太阳光压等的日心轨道卫星的高精度轨道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小行星到卫星轨道距离和星等的二重筛选方法,能够快速估计小行星相对加速度的上界。并根据分析结果和编队构型稳定性分析需求,合理简化编队轨道动力学模型。其次,为分析入轨误差对编队构型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协方差函数的空间引力波探测编队卫星入轨误差传播分析方法,建立了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中臂长、呼吸角、臂长变化率和星地距离的误差传播方程,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使编队构型保持稳定的入轨误差边界,用时相比Monte-Carlo打靶方法大大降低。在轨道确定方面,分析了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的卫星入轨精度的要求。根据定轨精度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轨道确定方法。利用星间测距和测角信息提高了轨道确定精度,满足入轨要求。在转移轨道与编队构型全局优化方面,为同时满足空间引力波任务对高精度编队构型和转移轨道的要求,综合考虑编队构型稳定性,转移时间和速度增量,研究了基于脉冲转移、电推进和月球借力的转移轨道与编队构型的全局优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星箭分离后,经过全局优化的三颗卫星独立转移,直接进入稳定的编队构型。

刘新江[6](2020)在《基于自动观测的天文大地测量新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文大地测量通过观测恒星等自然天体的位置来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以及至地面某一目标的方位角,是大地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应用于空间基准建立、航天测控、远程精导武器发射、惯导设备标定、垂线偏差确定及工程测量等领域。传统的天文大地测量方法主要适用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测量设备主要是光学经纬仪,需人工观测,效率很低。近年来,随着数字天顶仪、视频经纬仪等新型测量系统的研制成功,天文大地测量技术已开始向自动观测转型,但定位定向观测和数据处理模型基本上仍采用的是传统方法,不能满足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快速高效和高精度的测量。为了实现任意地区快速天文定位定向,解决复杂环境下只有部分星可见时的天文大地测量难题,本文基于自动测量技术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全天区大量天文观测数据的特点,引入相关变量回归分析理论,提出了多种新的天文大地测量方法,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大量的野外实际测量实验验证。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如下:(1)首次在天文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引入相关变量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天文大地测量数据回归分析仿真平台;在实测数据处理中,对回归方法进行了拓展,提出了两步回归法、平行回归法和零值分位回归法。(2)提出观测多颗近似中天星实现定位定向的新方法,采用高度差平行回归法测定纬度,采用多星中天时角法测定经度和方位角。在低纬度地区实测36颗任意高度近似中天星数据,定位精度优于±0.5″,定向精度优于±0.25″,满足高等级天文大地测量精度指标要求。与经典的北极星任意时角法相比,定向测量前不需要进行精密天文定位,1个一等天文方位角的观测用时由至少2天时间缩短到2小时以内,将精密天文定向测量的作业范围由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扩展至全球任何地区。(3)针对只有北天区星可见时的观测条件,提出了多颗近似大距星同步定位定向方法。传统大距星对法只能精确定向,且需要已知测站精确坐标;新方法不需要按照天体赤纬和大距时刻进行配对观测,通过观测多颗近似大距星的天顶距和水平角数据即可实现定位定向,选星条件从星位角严格在90°扩展到87°~92°,同等时间内可观测星数增加1倍以上。(4)基于自动观测可同时获取近似等高星天顶距和水平角的特点,在数据处理中提出了方位角零值分位回归法实现同步定位定向。依据测站纬度和天顶距确定零值分位数进行分位回归,观测40颗近似等高星,定位精度优于±0.3″,定向精度优于±0.5″,与普通回归方法相比计算精度提高30%。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相比,天顶距观测精度提高33%,水平角观测精度提高52%,观测效率提高1倍以上。(5)通过增加回归参数,将近似中天、卯酉和等高星数据回归处理方法适用范围扩展至全天区,建立了观测多颗任意星实现精密定位定向的多元回归模型。针对任意星观测精度不一致、高度和方位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数据处理结果不稳健问题,提出了按方位角装箱的非参数—参数两步回归法,有效提高了成果的稳健性。(6)采用多种型号的全站仪作为观测仪器,对本文所提出的新方法进行了大量的实际测量实验,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新方法的计算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满足不同地域各种复杂环境的测量需求。

贾明皓[7](2020)在《面向天文观测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时域天文学、系外行星搜寻、空间碎片监测是当今天文及相关应用的研究热点方向,由此需要天文观测设备有更高分辨率、更灵敏的探测能力,并且可以更持续地监测目标。这些需求需要天文设备硬件技术和自主观测控制软件技术配合发展。为了获得更好的视宁度、更长的观测时间,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设备会选择在高原、极地、太空等环境建设,这些环境人类难以常驻,决定了设备必须支持自主观测的能力,并可以被远程控制。同时,天文观测设备数量越来越多,并向网络协同观测的趋势发展。为了减少人员维护成本,集中统一管理,提高观测效率,需要加强远程自主观测的发展,建设一个更高层次的网络观测平台。另一方面,望远镜口径越来越大,设备模块越来越多,层级越发复杂,为了降低使用复杂度,兼顾不同使用场景,并且加强数据采集和故障分析平台的建设,需要建设具备多接口层次的控制软件系统。相比于国际上BOOTES、LCOGT等项目中成功实施智能化的自主观测以及远程控制组网,国内远程自主观测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国际存在一定差距。国内已有围绕RTS2技术,在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圆顶结合气象站自动化控制、量子1.2米望远镜天文成像端控制系统,LAMOST及丽江2.4m望远镜升级改造等方向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也有各个单位围绕各自设备开展对远程自主观测技术的探索,包括对南极天文观测,空间碎片观测平台,大型望远镜观测设备自主控制等,但在完全无人值守的自动化观测,以及望远镜组网观测方面,还需要有进一步的突破。本文围绕南极天文台的进一步建设、空间碎片监测网的组建、以及WFST拼接相机控制子系统这些新课题开展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首先对于小型望远镜种类多,设备不尽相同,需要提高软件实现的复用性,从自上而下的角度对业务进行建模;对于南极天文,需要增加远程控制的稳定性,在高延迟低带宽的卫星网络下提高控制效能;对于空间碎片监测灵活的观测需求,要完善远程自主观测控制的构架,采用更先进的框架开发,完善自主观测过程,为站点组网打好基础;对于国内首个大型拼接相机的硬件平台,需要针对其多种使用场景提出完备的控制平台方案。本论文首先明确了自主观测和控制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内外自主观测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并介绍了南极天文、空间碎片监测和大视场巡天望远镜相机这三个需要重点发展自主观测技术的场景。本文对自主观测以及远程控制的整体架构做了定义:硬件设备层、设备控制层、观测控制层、用户服务层。为了降低模块开发复杂度,本文对设备控制层中的不同设备模块做了通用化的定义和设计,对典型设备模块做状态机分析和故障场景分析,对自主观测业务做建模,论述了一般化的观测业务,对自主观测流程中的调焦、平场、导星提出实现方案。对于南极天文,本文在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等项目中实现了一套远程自主观测控制框架,对框架依赖的RTS2技术做了分析,介绍了 RTS2的接口扩展方法以及面向远程自主观测的模块开发。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在南极高延迟低带宽网络条件下主-从架构的远程控制。该框架可以作为南极天文台运控的原型。对于碎片观测,本文分析其业务及所需功能,明确其组网构架,基于ZeroMQ和Protobuf的望远镜自主观测控制框架RACS2,实现了碎片自主观测的业务功能,并以兴隆碎片观测望远镜为例,提出一种云量分析方案,用于完善自主观测的天气判断。对于恒星观测模式,实现了碎片目标信息提取方法。对于WFST相机控制系统,本文设计其远程控制框架,基于微服务的设计思想,划分设备功能模块和业务模块,并对相机、配置、数据存储等关键模块做了初步设计。针对拼接相机的特点,设计基于MEF(multi-extension FITS)的文件存储方式,兼顾了对现有天文软件的兼容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如下:1)完善了自主观测平台的一般化架构定义和功能设计,提炼了南极天文以及碎片观测涉及的望远镜的各设备模块特性,给出了基本属性、状态机、故障事例的定义与分析。对于自主观测业务流程也加以分类并介绍了实现方法。基于RTS2框架,提出基于REDIS对其消息接口做扩展,并将RTS2和Tornado WEB服务框架结合,针对南极低带宽高延迟网络,构建了南极天文设备组网运行控制的原型。2)针对碎片观测业务,基于ZeroMQ和Protobuf的观测控制框架(RACS2)完成了首个碎片自主观测控制平台,配合Python脚本灵活使用,很好地满足碎片观测的功能需求。3)针对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大型望远镜拼接相机,对其远程控制平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场景的功能需求和关键约束,对相机控制做了多层次多接口形式的设计,基于微服务的思想将功能模块做拆分,方便模块独立开发和调试。

吴志敏,华均康[8](2020)在《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往科学实验表明,仅仅依靠地球上的设备进行太空观测,最大虚拟面积仅是地球的表面积。如果将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结合,望远镜口径将增加几百至几万倍,甚至更大,人类探索宇宙的能力得以大幅增强。

李宪斌[9](2020)在《大口径空间遥感器失调波像差次镜校正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空间天文观测和空间对地遥感技术在最近几十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大口径和长焦距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空间遥感器在研制过程中会受到地面重力的影响,在运载发射过程中会受到剧烈的振动、冲击作用,入轨运行时会受到空间重力场变化和温度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随着口径和焦距不断增大,当由于重力、振动、冲击、温度等引起的光学系统变形导致的失调波像差对空间遥感器的成像性能造成较大影响时,在一些先进的空间遥感器中已经提出并采用了主动光学校正技术。目前针对大口径空间遥感器的主动光学校正技术,主要有主镜的面形校正技术和次镜的位姿调整校正技术。主镜的面形校正技术是通过在主镜背部设置促动器来校正主镜的面形精度误差,次镜位姿调整校正技术则是通过调节次镜在各自由度的位姿,来校正次镜的位姿误差以及补偿校正其他光学元件的位姿失调引起的系统失调波像差。次镜位姿调整校正技术相比于主镜面形校正技术,可以为光学系统提供更多的调节自由度,能够兼顾其他光学元件的失调量,也是大口径轻型空间遥感器采用机身折叠展开方案时必须具备的功能,该技术更加全面有效。本论文面向我国未来大口径空间望远镜研制的发展需求,根据目前我国大口径天文望远镜的发展现状和现有技术能力,提出了一个2.4米口径轻型空间望远镜的设计方案,通过对该空间望远镜关键技术的梳理,重点开展通过次镜位姿调整来校正光学系统失调波像差的关键技术研究。根据大口径空间望远镜的光学设计方案,开展了光学系统的失调校正建模分析。结合基本像差理论和Zernike多项式,建立了基于次镜位姿调整的光学系统失调校正模型。通过对光学系统中各反射镜的位姿失调灵敏度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灵敏度矩阵的失调解算方法,分析得到了各反射镜的位姿精度公差要求。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光学系统中各光学元件在重力作用下的位姿失调量,并仿真分析了通过次镜位姿调整校正光学系统地面重力失调的效果。通过对空间遥感器发射入轨后的失调状态进行预估,进一步分析了通过次镜在轨位姿调整对光学系统失调的校正能力。通过仿真分析明确了光学系统失调校正对次镜位姿调整能力的需求,并简要介绍了大口径空间遥感器失调波像差的地面和在轨检测方法。根据次镜位姿调整的特点,选用六自由度平台作为次镜位姿调整的执行机构,开展了六自由度平台的运动学分析建模和控制算法的研究。采用闭环矢量法,建立了平台的运动学反解算法;建立了基于迭代逼近的平台正解算法,并采用牛顿-拉弗森数值迭代法进行数值求解。对六自由度平台的雅克比矩阵进行了建模分析,并对六自由度平台的工作空间进行了分析求解,最后通过虚拟样机的全约束法对六自由度平台的运动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根据光学系统失调校正对次镜位姿调整能力的要求,开展了高精度次镜位姿调整机构的设计工作。首先明确了对次镜调整机构的性能要求和在空间遥感器中的设计约束条件,以机构的雅克比矩阵条件数作为优化目标,在设计约束条件下开展了机构的构型参数优化设计,采用响应面优化方法,得到了最优的机构构型参数。然后开展了驱动支杆的高精度传动方案设计,通过计算分析,保证次镜调整机构的理论位姿精度满足设计要求。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对次镜调整机构的模态特性和对次镜面形精度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面向空间遥感器在轨应用的特殊要求,开展了次镜调整机构的实际性能测试和试验研究。根据次镜调整机构的设计方案,研制了次镜调整机构的工程样机。针对工程样机开展了实际的刚度、运动分辨率、运动精度和有效工作空间的测试工作,并开展了机构的运载力学条件试验和在轨工况寿命试验,检验次镜调整机构能否满足大口径空间遥感器在轨应用的要求。位姿精度是次镜调整机构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为了进一步提高机构的位姿调整精度,开展了机构的运动学标定方法研究。通过误差分析建模,明确了机构的主要误差源,以各铰点的位置误差、驱动支杆的零位长度误差作为机构的误差参数,建立了六自由度平台的标定模型。根据标定方法开展了机构的标定效果仿真,并针对次镜调整机构工程样机进行了基于输出位置信息的标定实验,通过实验评价了机构标定方法的效果。本论文面向国家重大发展需求,作为我国未来大口径轻型空间望远镜研制的重点技术攻关,旨在为大口径空间遥感器通过次镜位姿调整来实现光学系统的失调波像差校正探索技术可实现方案,可以为我国未来大口径空间遥感器的研制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林歆惠[10](2020)在《释意理论指导下的英汉模拟交替传译实践报告 ——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事件视界望远镜首次公开黑洞照片新闻发布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发布会是迅速将信息扩散给公众的一种重要媒介手段,它为母语为汉语的听众提供了了解世界最新动态的渠道。口译实践报告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事件视界望远镜(the Event Horizon Telescope)项目联合发布的首次公开黑洞照片的新闻发布会为对象,完成口译实践和报告不仅要求译员具有专业的中英文语言能力,还要求译员对相关背景知识和主题有深入的了解。该报告从释意理论的视角出发,结合了多种口译策略,对释意理论在英汉新闻发布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释意理论突破了“理解和表达”的思维方式,提出了口译的三角模型,即“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和表达”这一思维模式。本文着重强调了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这一过程的重要性。此外,译员还做了译前准备,包括主题和术语方面的知识储备。针对口译过程中的口语化表达、信息缺失、复杂句等难点,译员利用口译策略,如意译、省略、顺句驱动、重组等策略,进行了分析阐述,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报告在最后对此次实践进行了反思和总结,分析了此次报告对译员今后应对类似口译任务的启示。通过对该材料的交替传译实践和对该实践的深入研究探讨,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黑洞的信息,洞悉新闻发布会的每个流程,掌握新闻发布会的翻译策略和技巧,深入学习释意理论和口译策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建立一套实用的应对新闻发布会的口译方法和策略。总而言之,译员期望通过本次实践提高未来的口译质量。

二、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论文提纲范文)

(1)韦布空间望远镜或将改写宇宙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从均一走向团块
系外行星

(2)空间飞行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及地面模拟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空间机器人发展现状
    1.3 空间飞行机器人模拟器的发展现状
    1.4 空间飞行机器人控制技术文献综述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空间飞行机器人理论建模及分析
    2.1 引言
    2.2 空间飞行机器人系统数学建模
        2.2.1 坐标系定义及转换
        2.2.2 空间飞行机器人动力学建模
    2.3 多空间飞行机器人喷嘴可重构算法
        2.3.1 空间飞行机器人参数估计
        2.3.2 喷嘴可重构算法
    2.4 脉冲调制模块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飞行机器人路径规划
    3.1 引言
    3.2 基于样条曲线的空间飞行器轨迹规划
    3.3 基于动态窗口法的轨迹规划
        3.3.1 动态窗口法
        3.3.2 基于模糊规则的动态窗口法
        3.3.2.1 双动态窗口
        3.3.2.2 局部目标点
        3.3.2.3 DF_DWA的评估函数
        3.3.2.4 DF_DWA的模糊规则
    3.4 基于模糊规则的动态窗口法仿真验证
        3.4.1 静态障碍物避障
        3.4.2 动态障碍物避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滑模控制的空间飞行机器人控制策略
    4.1 引言
    4.2 滑模变结构(SMC)控制器
        4.2.1 滑模控制原理
        4.2.2 空间飞行机器人滑模控制器设计
        4.2.3 模糊控制规则选择
        4.2.4 带有边界层的模糊滑模控制
    4.3 滑模控制器仿真验证
        4.3.1 跟踪轨迹
        4.3.2 控制输入
        4.3.3 滑动面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地面模拟实验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气浮式模拟器构造及工作原理
    5.3 空气静压轴承承载能力计算与分析
    5.4 机械结构建模及分析
    5.5 气路系统搭建
        5.5.1 影响喷嘴推力与气体流量的分析
        5.5.2 喷嘴特性实验研究
        5.5.3 系统运行时间的计算
    5.6 地面模拟器PID控制器
        5.6.1 模拟器动力学分析
        5.6.2 PID控制器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空间飞行机器人地面装置综合实验
    6.1 引言
    6.2 地面装置的总体系统介绍
    6.3 定位算法
    6.4 机器人地面装置实验
        6.4.1 到达指定角度实验
        6.4.2 到达指定点的运动实验
        6.4.3 特定轨迹实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天基空间目标探测系统杂散光抑制与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天基空间目标探测系统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美国天基空间目标探测系统
        1.2.2 加拿大天基空间目标探测系统
        1.2.3 其他国家天基空间目标探测系统
        1.2.4 天基探测技术发展趋势与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2章 天基空间目标探测系统相关技术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天基空间目标探测系统需求分析
        2.2.1 系统探测模式
        2.2.2 探测器选型
    2.3 杂散光基础理论及抑制方法
        2.3.1 杂散光类别概述及散射分析模型
        2.3.1.1 杂散光来源及类别概述
        2.3.1.2 杂散光的散射分析模型
        2.3.2 常见的杂散光抑制方法
        2.3.2.1 外部消杂光结构设计方法
        2.3.2.2 内部消杂光结构设计方法
        2.3.3 杂散光抑制效果评价函数
    2.4 天基星图成像特性分析及图像复原方法
        2.4.1 天基星图成像特性分析
        2.4.2 常见的图像复原方法
        2.4.2.1 常见的非均匀性背景校正方法
        2.4.2.2 常见的噪声去除方法
        2.4.3 图像质量的评价方法
        2.4.3.1 主观评价方法
        2.4.3.2 客观评价方法
    2.5 本文真实星图数据来源介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天基空间目标探测系统光学设计及杂散光抑制技术研究
    3.1 引言
    3.2 天基空间目标探测系统大视场光学望远镜结构设计
        3.2.1 光学望远镜关键参数计算
        3.2.2 光学望远镜结构类型
        3.2.3 大视场光学望远镜结构设计
    3.3 大视场天基空间目标探测系统外部消杂光结构设计及优化方法
        3.3.1 外部消杂散光结构的设计
        3.3.2 基于辐照度传输方程的优化方法
        3.3.2.1 双向散射分布函数的空间简化
        3.3.2.2 双向散射分布函数的二次散射近似
        3.3.2.3 基于简化后二次散射辐照度的计算方法
        3.3.3 整机系统杂散光抑制能力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基星图杂散光非均匀背景校正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灰度形态学滤波算法理论
    4.3 基于灰度形态学的递归多尺度非均匀背景校正算法
        4.3.1 该算法结构元素的重构及定义
        4.3.2 基于灰度形态学的非均匀背景校正算法
        4.3.3 基于递归多尺度的目标保留方法
        4.3.4 非均匀背景校正实验结果及分析
        4.3.4.1 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4.3.4.2 真实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天基星图非均匀背景快速校正算法
        4.4.1 快速校正算法结构元素的改进及定义
        4.4.2 基于改进的非均匀背景快速校正算法
        4.4.3 非均匀背景校正实验结果及分析
        4.4.3.1 非均匀背景校正精度结果及分析
        4.4.3.2 不同目标下算法的鲁棒性
        4.4.3.3 算法运行时间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天基星图噪声抑制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天基空间目标探测系统噪声特性分析
        5.2.1 天基星图中噪声分布特性
        5.2.2 非均匀背景校正后星图中的噪声特性
    5.3 天基星图的噪声抑制算法
        5.3.1 传统的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
        5.3.2 基于邻域方向差分的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
        5.3.2.1 疑似噪声点的初步检测
        5.3.2.2 基于邻域方向差分的疑似噪声点二次检测
        5.3.2.3 噪声像素点替换
        5.3.2.4 本文算法的具体流程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5.4.1 仿真实验分析
        5.4.2 真实星图去噪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快速射电暴和脉冲星的观测与数据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脉冲星和快速射电暴
    1.1 脉冲星
        1.1.1 脉冲星的发现
        1.1.2 脉冲星基础
        1.1.3 脉冲星射电单脉冲
        1.1.4 磁陀星
    1.2 快速射电暴
        1.2.1 快速射电暴的发现
        1.2.2 快速射电暴的特征
        1.2.3 快速射电暴的进展
第2章 观测
    2.1 Parkes望远镜
    2.2 UWL接收机
    2.3 远程观测
第3章 数据处理
    3.1 周期搜寻
    3.2 单脉冲搜寻
    3.3 宽波段数据处理
    3.4 基于Docker的环境部署
第4章 SGR后随观测
    4.1 SGR 1935+2154
        4.1.1 间歇脉冲
        4.1.2 再次活跃
    4.2 观测
    4.3 数据处理
        4.3.1 程序测试
        4.3.2 搜寻
    4.4 流量限制
第5章 展望
    5.1 THIS项目
        5.1.1 搭建规划
    5.2 脉冲星单脉冲研究
    5.3 磁陀星射电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5)“太极”空间引力波探测编队飞行轨道优化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数
缩略词
符号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
        1.2.2 卫星轨道递推方法
        1.2.3 误差传播研究方法
        1.2.4 编队卫星轨道确定方法
        1.2.5 卫星转移轨道设计方法
        1.2.6 总结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引言
    2.2 时空基准
        2.2.1 时间系统定义
        2.2.2 坐标系统定义
    2.3 差分进化算法
    2.4 多目标优化算法
    2.5 辛几何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日心轨道空间引力波探测编队构型优化与分析
    3.1 引言
    3.2 积分方法
        3.2.1 辛积分算法
        3.2.2 仿真与分析
    3.3 基于辛积分的编队构型优化与分析
        3.3.1 优化模型
        3.3.2 影响编队构型优化的因素分析
        3.3.3 单目标优化仿真分析
        3.3.4 多目标优化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间引力波探测编队构型稳定性分析
    4.1 引言
    4.2 太阳系天体对编队构型卫星的相对加速度模型
    4.3 太阳系天体引力摄动对编队构型稳定性的影响
        4.3.1 行星和月球对编队构型卫星的相对加速度
        4.3.2 矮行星对编队构型卫星的相对加速度
        4.3.3 小行星对编队构型卫星的相对加速度
        4.3.4 太阳系天体对编队构型卫星的相对加速度影响
    4.4 入轨误差对编队构型稳定性的影响
        4.4.1 入轨误差传播动力学模型
        4.4.2 基于UT的编队卫星入轨误差传播分析方法
        4.4.3 基于SSUT的编队卫星入轨误差传播分析方法
        4.4.4 基于CADET的编队卫星入轨误差传播分析方法
        4.4.5 仿真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的轨道确定
    5.1 引言
    5.2 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定轨精度需求分析
    5.3 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的轨道确定
        5.3.1 状态方程
        5.3.2 观测方程
        5.3.3 仿真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转移轨道与编队构型全局优化方法
    6.1 引言
    6.2 转移轨道设计
        6.2.1 脉冲转移轨道设计
        6.2.2 电推进转移轨道设计
        6.2.3 月球借力转移轨道设计
        6.2.4 仿真与分析
    6.3 转移轨道与编队构型全局优化设计
        6.3.1 脉冲转移与编队构型全局优化
        6.3.2 电推进转移与编队构型全局优化
        6.3.3 月球借力转移与编队构型全局优化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基于自动观测的天文大地测量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天文大地测量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1.2.1 基本星表
        1.2.2 观测仪器
        1.2.3 测量方法
        1.2.4 成果应用
    1.3 研究路线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路线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本理论方法及仿真平台构建
    2.1 参考系和参考框架
        2.1.1 天球参考系和天球参考框架
        2.1.2 地球参考系和地球参考框架
        2.1.3 天球参考系与地球参考系之间的转换
    2.2 时间系统
        2.2.1 常用的时间系统
        2.2.2 时间系统的转换
    2.3 坐标系统
        2.3.1 天球坐标系
        2.3.2 地球坐标系
    2.4 天文定位定向基本原理
        2.4.1 天体视位置计算
        2.4.2 天文定位定向基本公式
        2.4.3 天文定位定向误差分析
    2.5 回归分析基本理论方法
        2.5.1 随机变量
        2.5.2 回归模型
        2.5.3 回归显着性检验
        2.5.4 回归诊断
        2.5.5 回归参数估计方法
    2.6 天文测量数据回归分析仿真平台构建
        2.6.1 计算误差分析
        2.6.2 回归方法选择
        2.6.3 成果精度评定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观测多颗近似中天星实现定位定向
    3.1 中天星定位定向基本方法
        3.1.1 纬度测定方法
        3.1.2 经度测定方法
        3.1.3 方位角测定方法
    3.2 近似中天星高度差法测定纬度
        3.2.1 基本原理
        3.2.2 观测天体偏离中天位置引起误差分析
        3.2.3 仿真数据分析
    3.3 近似中天星方位角法测定经度
        3.3.1 偏离中天位置引起误差分析
        3.3.2 多颗子午星测定经度
        3.3.3 多组子午星对测定经度
        3.3.4 仿真数据分析
    3.4 多星中天时角法精密测定天文方位角
        3.4.1 分析变量间关系
        3.4.2 确定回归模型
        3.4.3 确定样本数量
        3.4.4 建立回归方程
        3.4.5 仿真数据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观测多颗近似大距星实现定位定向
    4.1 大距星定位定向基本方法
        4.1.1 大距位置基本量间关系
        4.1.2 纬度测定方法
        4.1.3 经度测定方法
        4.1.4 方位角测定方法
    4.2 观测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
        4.2.1 时角误差的影响
        4.2.2 方位角误差的影响
        4.2.3 天顶距误差的影响
    4.3 大距星对法测定天文方位角
        4.3.1 大距星对法定向基本原理
        4.3.2 传统大距星对法
        4.3.3 改进的大距星对法
    4.4 多颗近似大距星同步定位定向
        4.4.1 观测方位角同步确定纬度和方位角
        4.4.2 观测天顶距测定经度
        4.4.3 仿真数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观测全天区星实现定位定向
    5.1 多颗近似卯酉星同步定位定向
        5.1.1 卯酉星对定位定向基本原理
        5.1.2 近似卯酉星天区范围的确定
        5.1.3 多颗近似卯酉星回归分析定位定向
        5.1.4 仿真数据分析
    5.2 多颗近似等高星同步定位定向
        5.2.1 多星近似等高法同时测定经纬度
        5.2.2 观测方位角同步定位定向
        5.2.3 仿真数据分析
    5.3 多颗任意位置星同步定位定向
        5.3.1 天顶距回归分析
        5.3.2 方位角回归分析
        5.3.3 非参数—参数两步回归
        5.3.4 仿真数据分析
    5.4 自适应天文定位定向算法构想
        5.4.1 确定观测星的天区范围
        5.4.2 确定回归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验验证
    6.1 近似中天星观测实验
        6.1.1 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6.1.2 方位角差值与天顶距、赤纬间的相关分析
        6.1.3 方位角组平均值回归分析
        6.1.4 方位角单次观测值回归分析
        6.1.5 多种方法计算方位角结果比较
        6.1.6 经度计算
        6.1.7 纬度计算
    6.2 近似大距星观测实验
        6.2.1 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6.2.2 大距星对法计算方位角
        6.2.3 回归分析计算方位角和经纬度
    6.3 近似等高星观测实验
        6.3.1 传统方法计算结果分析
        6.3.2 天顶距和方位角直接回归结果分析
        6.3.3 粗差数据和时间因素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分析
        6.3.4 观测方位角零值分位回归结果分析
        6.3.5 选择特定方位区间星回归分析
        6.3.6 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比较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面向天文观测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天文设备观测概述
        1.1.1 自主观测战略意义
        1.1.2 自主观测的发展
    1.2 南极天文观测
        1.2.1 观测优势
        1.2.2 南极天文台建设
        1.2.3 南极天文运行控制平台
    1.3 空间碎片监测
        1.3.1 空间碎片监测概况
        1.3.2 国内外建设
        1.3.3 空间碎片全球联测网
    1.4 大视场巡天望远镜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远程自主观测技术
    2.1 观测系统架构
    2.2 天文设备的抽象与控制
        2.2.1 望远镜装置
        2.2.2 调焦设备
        2.2.3 滤光片设备
        2.2.4 焦面设备
        2.2.5 圆顶设备
        2.2.6 环境信息设备
        2.2.7 授时设备
        2.2.8 电源管理
    2.3 自主观测流程
        2.3.1 一般化观测模型
        2.3.2 自动调焦流程
        2.3.3 平场测量流程
        2.3.4 导星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南极天文的远程观测控制
    3.1 基于RTS2与EPICS框架的开发
        3.1.1 RTS2核心类开发
        3.1.2 RTS2和EPICS集成
        3.1.3 RTS2的WEB接口分析
        3.1.4 基于REDIS的消息推送模块
    3.2 远程控制服务技术
        3.2.1 服务设计原则
        3.2.2 远程控制服务基础架构
        3.2.3 基于Tornado的网络服务
        3.2.4 数据实时更新技术
        3.2.5 多用户访问的约束
        3.2.6 接口设计的幂等性
        3.2.7 服务代理
        3.2.8 网络服务前端技术
    3.3 通用信息采集管理
        3.3.1 日志搜集
        3.3.2 进程管理
    3.4 南极天文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实现
        3.4.1 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
        3.4.2 近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碎片观测望远镜观测平台
    4.1 业务与架构定义
        4.1.1 设备控制层
        4.1.2 观测控制层
        4.1.3 服务接口层
    4.2 基于RACS2框架的自主观测实现
        4.2.1 RACS2简介
        4.2.2 RACS2模块设计
        4.2.3 RACS2设备模块支持
        4.2.4 望远镜校准模块
    4.3 云量分析
        4.3.1 图像特征提取
        4.3.2 数据标记
        4.3.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
        4.3.4 基于云量识别结果的自主观测
        4.3.5 改进方向
    4.4 碎片数据处理技术
        4.4.1 处理流程
        4.4.2 实现方案
    4.5 基于Sentry的应用异常监控平台
        4.5.1 平台功能简介
        4.5.2 应用平台部署
        4.5.3 软件集成方法
    4.6 平台组网设计
    4.7 碎片自主观测的实现
        4.7.1 硬件接口适配
        4.7.2 系统实测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视场巡天望远镜相机控制系统
    5.1 系统构架
        5.1.1 需求及约束分析
        5.1.2 架构设计
    5.2 设备控制层
        5.2.1 相机通信协议
        5.2.2 相机控制软件开发工具包
        5.2.3 焦面热控与真空维持
    5.3 综合控制服务
        5.3.1 配置服务
        5.3.2 监控预警
    5.4 相机数据存储
        5.4.1 CCD编号信息
        5.4.2 FITS文件存储
        5.4.3 坐标系统
    5.5 对外控制接口
        5.5.1 接口形式
        5.5.2 接口安全性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WFST相机原始数据FITS头定义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甚大阵与甚大基线阵
中国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
航天技术与甚大基线阵的结合
对宇宙级旋转运动的观测
对星系级旋转运动的观测
对恒星级旋转运动的观测
对行星级旋转运动的观测
挑战与展望

(9)大口径空间遥感器失调波像差次镜校正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地基大口径望远镜的发展现状
    1.3 天基大口径望远镜的发展现状
    1.4 我国大口径望远镜的发展现状
    1.5 大口径望远镜中次镜调整机构的设计方案与性能概述
    1.6 六自由度平台的应用现状
    1.7 六自由度平台的研究热点
    1.8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光学系统失调波像差的次镜校正能力分析
    2.1 引言
    2.2 光学系统方案设计
    2.3 光学系统的失调校正分析
        2.3.1 失调校正基本原理
        2.3.2 光学系统的失调灵敏度分析
        2.3.3 光学系统的失调状态仿真分析
    2.4 光学系统失调的次镜校正能力仿真分析
        2.4.1 次镜位姿调整方案设计
        2.4.2 光学系统地面重力失调的次镜校正能力仿真分析
        2.4.3 光学系统在轨极限失调状态的次镜校正能力仿真分析
        2.4.4 光学系统在轨随机失调状态的次镜校正效果仿真
        2.4.5 次镜位姿调整对主镜面形误差的补偿能力仿真
    2.5 光学系统失调波像差的检测方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六自由度平台的运动学建模与控制算法
    3.1 六自由度平台的机构原理
        3.1.1 六自由度平台的组成
        3.1.2 六自由度平台的自由度计算
        3.1.3 六自由度平台的坐标变换
        3.1.4 六自由度平台的坐标系描述
    3.2 六自由度平台的运动学反解
    3.3 六自由度平台的运动学正解
    3.4 六自由度平台的Jacobian矩阵
    3.5 六自由度平台的工作空间分析
    3.6 六自由度平台运动控制算法的仿真验证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精度次镜位姿调整机构设计
    4.1 次镜调整机构的主要设计指标
    4.2 次镜调整机构的构型优化设计
        4.2.1 优化目标函数的确定
        4.2.2 机构构型参数约束条件
        4.2.3 机构构型参数优化方法
    4.3 高精度驱动支杆设计
        4.3.1 驱动支杆传动方案设计
        4.3.2 驱动精度分析
        4.3.3 关键元器件选型计算
        4.3.4 闭环控制测角误差分析
    4.4 万向铰链设计
        4.4.1 十字共轴型万向铰链
        4.4.2 偏置型万向铰链
        4.4.3 柔性铰链
    4.5 次镜调整机构的有限元分析
        4.5.1 次镜调整机构的模态分析
        4.5.2 对次镜面形精度的影响分析
    4.6 基于次镜位姿调整的光学系统失调校正实现方案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次镜调整机构的性能测试与试验
    5.1 次镜调整机构的刚度测试
        5.1.1 -X向加载试验
        5.1.2 Y向加载-卸载试验
    5.2 次镜调整机构的运动性能测试
        5.2.1 运动分辨率测试
        5.2.2 运动精度测试
        5.2.3 机构的实际工作空间测试
    5.3 次镜调整机构的力学试验
        5.3.1 力学试验条件
        5.3.2 力学试验方案与试验结果
        5.3.3 次镜调整机构的位姿锁定能力测试
        5.3.4 力学试验后机构的刚度和运动精度复测
    5.4 次镜调整机构的在轨工况寿命试验
        5.4.1 试验目的
        5.4.2 试验方案设计
        5.4.3 检测内容及要求
        5.4.4 试验结果评价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次镜调整机构的误差分析与标定
    6.1 引言
    6.2 机构运动学标定的基本内容
    6.3 基于运动学反解的误差分析模型
    6.4 次镜调整机构的标定模型
    6.5 标定模型的求解算法
    6.6 次镜调整机构的位姿测量
    6.7 次镜调整机构的标定效果仿真
    6.8 基于输出位置信息测量的机构标定实验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总结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释意理论指导下的英汉模拟交替传译实践报告 ——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事件视界望远镜首次公开黑洞照片新闻发布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1.2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1.3 Theoretical Basis
        1.3.1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ive Theory
        1.3.2 Triangular Model
Chapter 2 Interpreting Process
    2.1 Interpreting Preparations
        2.1.1 Theme Preparation
        2.1.2 Terminology Preparation
    2.2 Challenges in the Project
        2.2.1 Colloquialism
        2.2.2 Information Redundancy
        2.2.3 Long and Complex Sentences
Chapter 3 A Case Study of the Solutions
    3.1 Free Interpreting
    3.2 Omission
    3.3 Syntactic Linearity
    3.4 Sentence Restructuring
Chapter 4 Conclusion
    4.1 Reflection
    4.2 Summary of the Project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Terminology for the Project
Appendix Ⅱ: Interpreting Text

四、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论文参考文献)

  • [1]韦布空间望远镜或将改写宇宙历史[J]. 王晓涛,娜塔莉·沃尔琪夫. 世界科学, 2022
  • [2]空间飞行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及地面模拟实验研究[D]. 徐策.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3]天基空间目标探测系统杂散光抑制与处理技术研究[D]. 徐泽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4]快速射电暴和脉冲星的观测与数据处理[D]. 汤振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5]“太极”空间引力波探测编队飞行轨道优化设计与分析[D]. 李卓.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0(04)
  • [6]基于自动观测的天文大地测量新方法研究[D]. 刘新江.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7]面向天文观测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 贾明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8]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J]. 吴志敏,华均康. 科学, 2020(05)
  • [9]大口径空间遥感器失调波像差次镜校正技术研究[D]. 李宪斌.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1)
  • [10]释意理论指导下的英汉模拟交替传译实践报告 ——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事件视界望远镜首次公开黑洞照片新闻发布会”为例[D]. 林歆惠. 苏州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