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理工业来管理农业

以管理工业来管理农业

一、用管工业的办法经营农业(论文文献综述)

周尤正[1](2014)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文中研究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是农村的小康,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基础的是农业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入最关键、最具挑战性的阶段。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四化”同步发展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制定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农业发展规划。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作出了全面具体的部署。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有望迎来一个快速发展、全面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新时期。因此,分析中国农村的具体国情,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经验,探寻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规律性,提出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政策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并借鉴西方农业发展理论及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出发,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以中外比较分析的视角,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回顾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渊源、理论先导和创新成果,分析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历程、阶段性特征和历史经验,借鉴了国外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指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选择。本文针对十八大报告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的理论创新成果进行了梳理,分别从农业产业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及推进城镇化等几个重点领域从发展历程、现状、问题、对策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形成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些基本认识,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言献策。虽然这些认识可能是初步的、宏观的,但都是当前农业发展中急需去规划、实施和突破的,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对当前和今后的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全篇论文的结构除导论外,共分为七章。导论部分主要包括对农业现代化基础知识和有关背景介绍。首先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基本逻辑思路和创新之处;其次对现代化、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层层深入的分析界定;最后对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影响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的重大关系及相关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解读。第一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来源。本章从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角度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发展理论、列宁的合作制思想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渊源,而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则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艰难探索和历史经验,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理论先导。尽管毛泽东晚年的一些探索存在着历史的局限性,但其失误和教训也是宝贵的财富,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历史经验借鉴。第二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主要回顾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和理论创新。本章首先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理论与时俱进的角度,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不同阶段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和理论创新的成果;其次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四个发展阶段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每一个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历史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对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启示。第三章“其它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的经验与启示”主要介绍了世界其它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历史经验和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具有的中国特色。本章首先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地区)的农业现代化的典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既要借鉴其经验,又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选择合适的路径;其次对前苏联农业集体化道路的起因、历史成就和经验教训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指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出现前苏联的失误和偏差,通过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来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四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农业产业化”主要分析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向,即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本章首先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进行界定,指出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形式是企业化;其次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历程,指出每一阶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必须调整经济结构、实现服务社会化、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强产业引导等基本措施。第五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保障:农地流转规范化”主要研究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保障,即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土地流转的规范化。本章首先从涵义、特征、类型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农村土地制度和土地流转的相关理论;其次对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问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维护农民权益、探索流转模式、完善纠纷解决机制等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措施。第六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点:农业经营体系新型化”主要探讨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点问题,即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本章首先从当前我国农业经营面临的挑战的角度对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分析;其次介绍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和基本要求;最后,着重对十八大报告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经营方式创新、发展规模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思路,并结合一些地方的具体实践进行了对策的探讨。第七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动力:农村城镇化”主要分析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推动力,即推进农村城镇化,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推动、相互协调发展。本章首先回顾了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历史进程,对改革开放前后的城镇化道路进行了比较,分析我国城镇化道路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农村就地城市化等开创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些重要举措。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一是多元化的视角、全文既注重经典文献分析,又注重对当前重大政策解读,既回顾历史经验,又观照国外发展道路,将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有机结合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推进。二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成果选取几个重点领域,分章节进行梳理和探讨,力图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Beijing Plastic Industry Association,Beijing 100000,China)[2](2011)在《中国塑料管道市场分析报告——钢增强塑料管道市场前景》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塑料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同时分析了国内管道行业的发展特点;提出了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应用领域塑料管道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钢增强塑料管道现有技术水平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王占杰[3](2011)在《塑料管道加工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概述由于我国宏观经济依然加速发展,在建筑业、市政工程、水利工程建设等行业市场的需求加大,促进了中国塑料管道加工行业保持高速发展,生产能力、生产和应用量进一步提高,应用领域、产业科技进步等多方面有进一步加大。

王荔[4](2009)在《重庆塑胶企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以KT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塑胶管道是从80年代后期才开始在中国工业领域蓬勃发展的,主要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工业给排水领域、以及市政给排水、电力工程给排水、电信工程给排水、民用给排水、城市排污、燃气输送等领域,还有矿山、原油输送、化学液体输送以及采暖工程等。由于工艺采用了新型的化工原料,摒弃了钢管以及水泥管易腐蚀、不卫生的缺陷,在环保性、卫生性、耐腐蚀性、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方面具有其他管道不可比拟的优势,得以在全国快速发展。但是,我国的塑胶企业由于发展历史短、行业门槛低、企业家素质不高等原因,市场竞争一直处于低水平价格竞争阶段,这就使得塑胶企业的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经营理念也较落后,整体竞争力不强,这些问题已经成了制约了塑胶企业发展的瓶颈。随着行业内的竞争的不断加剧,基本上不具备技术壁垒的管道生产企业经营的越来越艰难。面对行业技术、资金门槛低,企业自身研发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的实际情况,塑胶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其渠道经销商的管理,充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使其对企业发展的贡献最大化,减少彼此冲突、加强厂商合作,构建稳固、和谐的渠道队伍,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力。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利用自身拥有的机会和优势来应对外界存在的威胁和弥补自身的劣势,并以此来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地位甚至击败竞争对手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我国塑胶市场中做的更大更强。因此,本文以重庆塑胶管道行业的渠道管理为研究对象,选择KT集团重庆分公司(以下简称“KT公司”)作为个案,以经典渠道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其所处的宏观环境、产业环境、重庆区域环境的分析,结合该行业的渠道特点以及重庆区域内的竞争对手,立足其自身状况针对KT公司渠道管理提出改进方案。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是绪论,从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以及研究方法等角度引领全文,并简要的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是关于营销渠道管理的理论分析。本文首先根据国内外不同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营销渠道的概念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本文对营销渠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又从功能和流程两方面来对营销渠道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最后,本文从渠道结构、渠道关系、渠道冲突三方面来分别对营销渠道管理的研究进行了探讨。第三章是重庆塑胶行业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首先从经济、政策和技术三个方面对塑胶行业宏观环境进行了初步分析。接着运用了迈克尔·波特的五种力量竞争模型进一步分析了行业的竞争环境,确定了行业目前所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最后着重分析了重庆地区的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以及相关行业的前景,为后面的分析奠定了基础。第四章是重庆塑胶行业企业渠道分析。为了对塑胶行业渠道的现状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本文首先介绍了塑胶行业渠道的特征和分类。接着本文从上文确定的渠道管理中的渠道结构、渠道关系和渠道冲突三个方面浅析了重庆塑胶行业渠道现状。第五章是重庆塑胶行业企业渠道管理建议。以相关的文献理论和前一章的分析为基础,从渠道结构、渠道关系和渠道冲突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重庆塑胶行业企业渠道管理的相关建议。第六章是个案分析。第一节本文首先就个案KT公司的背景做了简单的介绍。第二节是KT公司竞争对手的渠道分析。主要选取了重庆顾地、上海天力、沈阳金德、武汉金牛四家业内做的比较好且在一定范围内与KT公司存在竞争的塑胶企业作为其竞争对手,针对其各自渠道特点进行分析。第三节是KT公司自身的渠道分析。从渠道结构、渠道关系、渠道冲突三个方面对其渠道管理状况进行了总体分析,得出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第四节是KT公司渠道设计。根据KT公司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竞争者的渠道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三点渠道管理的设计建议。本文的主要贡献:关于渠道管理的实证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数量,但是本文力求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探索与研究:1、研究内容:塑胶行业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其企业的营销渠道的管理必定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所以针对塑胶企业进行渠道管理的研究更有其研究的价值性;其次,由于目前塑胶企业的竞争多处在价格战阶段,所以常常忽略了对渠道建设的管理,因此相应的研究也较少。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其渠道管理进行研究,有其现实的意义。2、研究设计:在研究路线上,本文针对塑胶企业的特殊性从渠道结构、渠道关系、渠道冲突三个方面对渠道管理进行评价分析,并力图结合行业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运用客观的评判标准对渠道管理进行分析。3、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了个案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资深销售人员、渠道管理人员以及主要经销商进行访谈,了解到行业渠道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以及不同层次的渠道成员的渠道行为,运用定性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企业渠道间的关系和存在的问题。本文的局限:通过对KT公司的渠道管理状况的分析,本文对重庆塑胶行业的渠道管理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但是由于作者受时间和能力所限,本文所提出的建议仍存在一定的限制和适用性:1、由于作者资源的限制,能够获取的数据比较少,所以有些本可以考虑建立的模型没有引入,如企业业绩与渠道结构的关系等无法获取较完备的数据所以不得不放弃。因此本文只能是从方法上对企业渠道管理进行探讨。2、本文所分析的背景是我国重庆塑胶市场,因此分析的也仅仅是重庆的塑胶行业渠道,而国外的塑胶企业以及国内其他市场由于和重庆的市场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塑胶企业也有一定的地域性,所以本文没有引入其他地区做得比较好的企业一起进行评价与分析,这也是本文的限制之一。3、虽然重庆塑胶行业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由于塑胶企业规模的限制使其难以达到上市的标准,所以大多数企业都没有上市,因此无法得到其公开的企业信息,所以最后本文只是选取了重庆KT公司为个案进行分析,使本文不能全面反映重庆塑胶行业的渠道管理,这也是本文的遗憾之一。

马鸿佳[5](2005)在《运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是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吉林省如何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的发展”(2003005)的部分研究内容。在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基于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的内涵及目标进行了研究;接着从自然状况、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三方面,对用吉林省农业现状作了详尽的分析;然后分析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工业化思维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机市场结构优化的对策,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文末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张建一[6](2003)在《“十五”中期的冷冻冷藏业和若干技术动向》文中提出本文介绍了我国冷冻冷藏业现状和问题,分析了与相关产业的关系。针对加入WTO的新形势,通过比较发达国家的情况,分析了我国冷冻冷藏业发展趋势。并对当前冷冻冷藏业的一些技术动向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陶永勇[7](2002)在《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镇社会转变的历史性过程,是人口的城镇化与城镇现代化的统一,而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会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和市场需求。小城镇作为城镇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肩负着非常艰巨的任务。小城镇的健康迅速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乡镇企业素质和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农业规模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有利于农村文、卫、体、教等公共事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试图就有关研究甚鲜或比较零星或不系统的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相关政策措施或理论成果,希望能对我国小城镇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这就是本文希望达到得目的,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之所在。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这些问题之间有些并不存在什么逻辑关系,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小城镇的健康发展都是非常重要且不可缺少的。本文是在小城镇建设众多问题中选择了几个研究较少或比较零星或不系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小城镇建设的理论依据与功能问题;二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不同模式的小城镇发展,我们应采取什么战略选取择;三是农民城农民建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如何有效地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四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小城镇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劳动力在向小城镇转移过程中会有什么障碍因素;五是农村改革发展中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矛盾的解决需要小城镇与农业产业化联动发展,那么两者又有什么内在关联,两者的联动发展需采取什么政策措施;六是小城镇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那么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又如何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对这些问题的一一研究构成了本文的基本思路和分析框架。本文除导论外,分为六章,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章,小城镇作为大战略:一是有牢固的实践基础,小城镇成为大战略经历了从“大问题”、“大政策”到“大战略”的深层次转化的实践背景。作为“大问题”时,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为商品交换提供场所,有利于农村知识分子留在农村,有利于农村建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大城市相连接。作为“大政策”时,小城镇的建设可促进商品生产,可促进农民富裕,可促进社会分工,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大战略”时,我国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经济问题与矛盾,如乡镇企业发展问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城镇化水平滞后问题、扩大内需问题等,这些深层次问题与矛盾的解决都与小城镇<WP=3>的发展密切相关。二是有充足的理论依据,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配弟-克拉克定理,增长极增长点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等。三是有小城镇自身的强大功能作为支撑,小城镇的功能有聚集功能、辐射功能、拉动功能。每种功能有多种途径发挥作用。四是小城镇建设有重大现实意义。表现在刺激与扩大内需、促进农村工业空中集中、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空间转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等方面。 第二章,世界城镇化经历了1760-1850年初兴阶段,1851-1950年局部发展阶段,1950-2015年普及阶段,2015年以后高速发展和完善阶段。综观世界城镇化进程,明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城镇化势头增长持续而猛烈;二是发展中国家已变成了世界城镇化的主流力量;三是大城市获得了迅速发展;四是世界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差异十分显着;五是过度城镇化与城镇化不足并存;六是城市发展从集中走向分散;七是世界各国城镇化过程都遵循着同样的发展规律。美国作为一个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小城镇的发展有其特定的成因与特征。世界城镇化的经验对推动我国小城镇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即小城镇的兴起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速度给合起来,小城镇建设过程当中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小城镇的发展要根据自身的区位条件、培育支柱产业、创造特色优势,小城镇的发展规划应把提高投资环境、生活环境的质量作为重点。我国小城镇发展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徘徊停滞阶段、健康迅速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的非农化、城乡差别效应、制度创新、市场发育等因素构成了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由于各地经济、社会、自然条件的不同,我国的小城镇发展形成了以集体经济推动型的苏南模式、以个体经济推动型的温洲模式、以外向型经济推动型的珠江三角洲模式、以支柱产业推动型的南丹模式等为主要的不同发展模式,这些模式成因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特征,并存有各自的不足。为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我们应遵循以下发展战略:必须把培植经济支柱与支柱产业作为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小城镇应建设成为城市文明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聚集中心,应继续发挥制度创新的推动力,小城镇发展道路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大力推行“三集中”发展模式。 第三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建设产出物品可分为私人物品、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生产资金可完全由市场供给,纯公共物品的生产资金必须由政府供?

裴良杰[8](2002)在《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琴[9](2000)在《调整农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文中提出

姜小平[10](1999)在《关于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九十年代以后,我国逐步认识和开展了对农业产业化探索。在实践中,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积极培育主导产业,探索农业产业化的营运机制

二、用管工业的办法经营农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管工业的办法经营农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导论
    0.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0.1.1 论意义
        0.1.2 现实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基本思路和研究创新
        0.3.1 基本思路
        0.3.2 研究创新
    0.4 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概念和因素
        0.4.1 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概念
        0.4.2 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和制约因素
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农业发展理论
        1.1.1 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
        1.1.2 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思想
        1.1.3 关于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社的思想
    1.2 列宁的合作制思想
        1.2.1 关于合作社的形式
        1.2.2 关于合作社的性质
        1.2.3 列宁合作制思想的作用和意义
    1.3 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
        1.3.1 始终重视农业和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
        1.3.2 关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想
        1.3.3 “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农业发展思想
        1.3.4 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3.5 毛泽东晚年对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局限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
    2.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理论的与时俱进
        2.1.1 邓小平农业现代化道路思想
        2.1.2 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思想
        2.1.3 胡锦涛关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思想
        2.1.4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创新
    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与经验启示
        2.2.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阶段性特征及成就
        2.2.2 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2.3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现实依据与基本定位
        2.3.1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2.3.2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实依据
        2.3.3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定位
3 其它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的经验与启示
    3.1 其它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3.1.1 西方关于农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3.1.2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典型模式和经验
        3.1.3 新兴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典型模式
        3.1.4 其它国家(地区)农业现代化模式的启示
    3.2 前苏联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历史经验借鉴
        3.2.1 前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实行全盘农业集体化的原因
        3.2.2 前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历史贡献
        3.2.3 前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的深刻教训
        3.2.4 前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历史启示
4 促进中国特色农业产业化
    4.1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化农业经营方式
        4.1.1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
        4.1.2 农业产业化的形式是企业化
    4.2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历程
        4.2.1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起步阶段
        4.2.2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摸索阶段
        4.2.3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创新发展阶段
    4.3 坚持中国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方向
        4.3.1 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
        4.3.2 在发展农业产业化中实现服务社会化
        4.3.3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产业化
        4.3.4 加强农业产业化的产业引导
5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5.1 农村土地制度的相关理论
        5.1.1 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概念
        5.1.2 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及其特征
        5.1.3 农村土地流转的涵义和类型
    5.2 我国农村土地使用权改革的历程和现状
        5.2.1 我国的农地使用权制度的五次重大变革
        5.2.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3 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基本对策
        5.3.1 维护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益
        5.3.2 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模式
        5.3.3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纠纷解决机制
        5.3.4 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
6 构建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6.1 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6.1.1 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体制面临的挑战
        6.1.2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6.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6.2.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
        6.2.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要求
    6.3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6.3.1 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6.3.2 大力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
        6.3.3 积极稳妥发展规模经营
        6.3.4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7 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7.1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历史回顾
        7.1.1 改革开放前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下的缓慢城市化
        7.1.2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政策回顾
    7.2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存在的问题
        7.2.1 我国城镇化道路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7.2.2 我国城镇化道路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7.3 开创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7.3.1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7.3.2 积极稳妥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
        7.3.3 探索农村就地城市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2)中国塑料管道市场分析报告——钢增强塑料管道市场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塑料管道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1.1 我国塑料管道高速发展的20年
    1.2 塑料管道市场分类及分析
    1.3 国外塑料管道行业的现状
2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的发展特点
    2.1 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塑料管道行业的发展
    2.2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三大材料占据主流市场, 新技术、新产品是未来发展的主流
    2.3 应用领域在不断拓宽
    2.4 塑料管道的相关行业在同步发展
    2.5 塑料管道科技进步成果累累
    2.6 标准化工作得到极大加强
    2.7 行业中大企业发展速度加快, 产业集中度提高, 规模企业不断壮大
    2.8 塑料管道生产重心在向中西部转移
    2.9 品牌建设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2.10 市场国际化趋势逐步明显
3 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市场不规范, 有的企业产品质量低劣, 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3.2 工程施工质量应进一步提高
    3.3 市场推广工作有待提高
    3.4 产品创新方面还有待加强
    3.5 塑料原料、助剂、加工设备等方面也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3.6 产品生产的地域布局相对不合理
    3.7 我国塑料管道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不强
    3.8 应用量还有待提高
4 主要应用领域塑料管道产品的生产和应用情况
    4.1 建筑物内给水 (建筑给水) 管道
    4.2 建筑物内排水 (建筑排水) 管道
    4.3 室外 (城乡) 给水 (室外给水) 管道
    4.4 室外埋地排水 (室外排水) 管道
    4.5 HDPE燃气管道
    4.6 护套管领域
    4.7 工业用塑料管领域
    4.8 农业用塑料管领域
5 塑料管道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5.1 原材料价格和管材价格的变动关系
    5.2 我国塑料管道原料市场分析
    5.3 我国PVC树脂发展现状
    5.4 我国聚烯烃树脂发展现状
    5.5 我国塑料管道生产装备发展现状和趋势
6 我国塑料管道市场前景分析
    6.1 总体情况
    6.2 塑料管道主要品种的市场前景分析
        6.2.1 我国城镇化过程带来建筑用塑料管道市场的繁荣
        6.2.2 塑料管道在室内排水管道领域继续占据优势
        6.2.3 新技术和新的应用领域为塑料室外给水管道开拓宽阔的市场
        6.2.3.1 节约用水将推动城镇给水管网更多采用塑料管道
        6.2.3.2 农村饮水安全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6.2.3.3 非开挖铺设、无沙铺设等新的应用技术带动塑料管道扩大了市场
        6.2.3.4 水中铺设塑料管道市场
        6.2.3.5 再生水 (中水) 管网和海水淡化工程的市场
        6.2.3.6 排海工程
        6.2.4 埋地排水管将是塑料管道各领域中增长最快的
        6.2.5 燃气管领域将稳步发展
7 塑料管道市场竞争
    7.1 现代市场竞争理论
    7.2 塑料管道业中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分析
        7.2.1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7.2.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7.2.3 替代品的威胁
        7.2.4 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7.2.5 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7.3 我国塑料管道市场竞争趋势

(3)塑料管道加工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概述
一、目前塑料管道加工行业现状
    1.中国仍为塑料管道生产量最大国家
    2.塑料管道材料、结构品种较多
    3.应用领域在进一步拓宽
    4.生产企业仍主要聚集在经济发达地区, 但已有分流迹象
    5.行业重视技术进步
    6.塑料管道出口增加
    7.国际化为大势所趋
    8.骨干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逐步提高
    9.相关行业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1) 塑料管道加工机械恢复增长
        (2) 大部分品种的塑料管道原料基本上能满足需求
二、塑料管道的应用状况
三、我国塑料管道加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市场不规范, 有的企业产品质量低劣, 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2.市场推广工作有待提高, 有限的市场竞争加剧
    3.产品创新方面还有待加强
    4.工程施工质量应进一步完善
    5.塑料原料、助剂等制约行业的发展, 原料价格波动带来行业极大的担心
    6.中国塑料管道行业的竞争力目前还不算强
    7.应用量还有待提高
四、塑料管道加工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行业发展趋势
    2.市场前景分析
        (1) 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政策引导塑料管道进一步推广应用
        (2) 城镇化过程加快带来塑料管道市场的繁荣
        (3) 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将促进塑料管道更大量的应用
        (4) 中国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速度加快
        (5) 农用管道是塑料管道的大市场
        (6) 中国政府提出的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塑料管道行业带来市场机会
    3.行业发展及“十二五规划”建议
        (1) 注重与上游行业的协调发展, 促进交流与合作, 共同提高
        (2) 加强对下游用户的服务工作, 重视基础研究, 促进更好应用
        (3) 加强行业自律, 加强市场监管, 引导规范市场
        (4) 提高创新能力, 积极研发新产品, 提高配套水平
        (5) 推进新产品的更好配套和应用
        (6) 完善标准体系, 强化标准的执行力度
        (7) 提醒行业警惕过热发展, 鼓励形成合理的产业集群

(4)重庆塑胶企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以KT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框架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营销渠道概念界定
    2.2 营销渠道功能和流程
        2.2.1 营销渠道的功能
        2.2.2 营销渠道的流程
    2.3 营销渠道结构
        2.3.1 营销渠道结构理论
        2.3.2 营销渠道的长度结构
        2.3.3 营销渠道的宽度结构
        2.3.4 营销渠道的广度结构
    2.4 营销渠道关系
        2.4.1 渠道关系的概念
        2.4.2 渠道关系形式
        2.4.3 渠道关系的认知结构
        2.4.4 渠道关系研究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2.5 营销渠道冲突
        2.5.1 营销渠道冲突的含义
        2.5.2 营销渠道冲突的分类
3. 重庆塑胶行业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经济环境分析
        3.1.2 政策环境动向
        3.1.3 技术环境分析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塑胶行业的特点分析
        3.2.2 市场竞争格局
        3.2.3 五种竞争力量分析
    3.3 重庆地区区域环境分析
        3.3.1 重庆区域2007 年宏观经济社会环境分析
        3.3.2 重庆市塑料建材行业产销情况分析
        3.3.3 相关行业前景预测
4. 重庆塑胶行业企业渠道分析
    4.1 塑胶行业渠道特征与分类
        4.1.1 塑胶行业营销渠道特征
        4.1.2 塑胶行业营销渠道分类
    4.2 重庆塑胶行业渠道现状浅析
        4.2.1 渠道结构
        4.2.2 渠道关系
        4.2.3 渠道冲突
5. 重庆塑胶行业企业渠道管理建议
    5.1 渠道结构方面
        5.1.1 扁平化
        5.1.2 系统化
    5.2 渠道关系方面
        5.2.1 客户关系管理
        5.2.2 渠道合作,协同销售
        5.2.3 客情关系维护
    5.3 渠道冲突方面
        5.3.1 联合经销商,对抗价格战
        5.3.2 建立厂商信用机制
        5.3.3 加强管理,避免窜货
        5.3.4 渠道费用管控新途径
6. 个案分析: KT 公司
    6.1 KT 公司背景介绍
    6.2 KT 公司竞争对手渠道分析
        6.2.1 重庆顾地
        6.2.2 上海天力
        6.2.3 沈阳金德
        6.2.4 武汉金牛
    6.3 KT 公司渠道分析
        6.3.1 KT 管材销售渠道结构分析
        6.3.2 KT 管材销售渠道关系分析
        6.3.3 KT 管材销售渠道冲突分析
    6.4 KT 公司渠道设计
        6.4.1 开发民用管道渠道
        6.4.2 优化工程渠道管理
        6.4.3 加强渠道经销商管理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5)运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1.2.1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现状
        1.2.2 对学术界关于农业现代化研究的评析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基本内容和框架结构
第二章 基于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的内涵及目标
    2.1 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的内涵
        2.1.1 农业市场化
        2.1.2 农业产业化
        2.1.3 农业企业化
        2.1.4 农业规模化
        2.1.5 农业现代化
    2.2 吉林省新型工业化农业的发展目标
第三章 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吉林省农业自然状况
    3.2 吉林省农业发展现状
    3.3 吉林省农业存在的问题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工业化思维的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4.1 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研究
        4.1.1 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4.1.2 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4.2 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与建议研究
        4.2.1 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4.2.2 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内容
        4.2.3 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工业化思维的吉林省农业市场结构优化
    5.1 吉林省农业市场结构现状与问题研究
        5.1.1 吉林省农业市场结构现状
        5.1.2 吉林省农业市场结构存在的问题
    5.2 吉林省农业市场结构优化对策研究
        5.2.1 构建合理的吉林省农业市场结构
        5.2.2 吉林省农业市场结构优化的政策选择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7)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0.1 研究的动因
        0.1.1 小城镇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0.1.2 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中国城镇化的现实选择
        0.1.3 如何建设小城镇是一个复杂而有意义的现实问题
    0.2 研究视角的选择
    0.3 研究内容的框架结构
1 小城镇大战略
    1.1 小城镇建设的现实背景:从“大问题”“大方针”到“大战略”
    1.2 小城镇建设的理论依据
        1.2.1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
        1.2.2 配弟——克拉克定理
        1.2.3 增长极增长点理论
        1.2.4 规模经济理论
        1.2.5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
    1.3 小城镇的功能分析
        1.3.1 小城镇的聚集功能
        1.3.2 小城镇的辐射功能
        1.3.3 小城镇的拉动功能
    1.4 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
        1.4.1 小城镇建设是刺激和扩大内需的迫切要求
        1.4.2 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工业空间集中化的客观要求
        1.4.3 小城镇建设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空间转移的现实有效途径
        1.4.4 小城镇建设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1.4.5 小城镇建设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2 小城镇建设的模式分析及其发展战略
    2.1 世界城镇化的考察
        2.1.1 世界城镇化进程
        2.1.2 世界城镇化进程特征
        2.1.3 美国小城镇的发展及其特征
        2.1.4 世界城镇化的经验对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启示
    2.2 我国小城镇建设进程考察
        2.2.1 我国小城镇发展进程概括
        2.2.2 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
        2.2.3 我国小城镇建设模式分析
    2.3 小城镇建设的战略选择
        2.3.1 必须把培植经济支柱与产业支柱作为小城镇发展的根本
        2.3.2 小城镇应建设成为城市文明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聚集中心
        2.3.3 要继续发挥制度创新的推动力
        2.3.4 小城镇发展道路的选择应因地制宜
        2.3.5 大力推行“三集中”发展模式
        2.3.6 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中的作用
3 小城镇建设与建设资金投入
    3.1 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渠道定性分析
        3.1.1 小城镇建设产出物品性质
        3.1.2 小城镇建设产出物品供给资金渠道
        3.1.3 对小城镇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构成影响的若干因素
    3.2 小城镇建设资金来源现状考察
        3.2.1 小城镇建设资金来源状况
        3.2.2 影响小城镇建设资金来源的几个主要不利因素
    3.3 小城镇投融资体系改革
        3.3.1 加大政府对小城镇建设资金的投入
        3.3.2 多途径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建设
        3.3.3 改革金融体制,为小城镇建设及时足额提供信贷资金
        3.3.4 采取灵活的投资机制,增加小城镇资金来源
4 小城镇建设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4.1 人口迁移机制分析
        4.1.1 人口迁移的理论渊源
        4.1.2 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因素
        4.1.3 农业剩余劳力转移序列
    4.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状况考察
        4.2.1 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分析
        4.2.2 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考察启示
    4.3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4.3.1 农村剩余劳力的转移不能走发展大城市的路子
        4.3.2 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力的能力逐渐弱化
        4.3.3 农业领域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
        4.3.4 发展小城镇的就业空间十分广阔
    4.4 农村剩余劳力向小城镇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
        4.4.1 小城镇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支撑力薄弱
        4.4.2 小城镇相关制度安排存有弊端
        4.4.3 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太低
        4.4.4 劳动力流转机制不健全
    4.5 小城镇建设中促进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政策措施
        4.5.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纳入小城镇经济发展计划
        4.5.2 壮大小城镇的经济发展能力
        4.5.3 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制度性障碍
        4.5.4 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建设
        4.5.5 强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
5 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
    5.1 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呼唤着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联动发展
        5.1.1 当前农村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
        5.1.2 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联动发展是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5.1.3 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联动发展的重要意义
    5.2 小城镇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5.2.1 小城镇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空间载体和依托
        5.2.2 农业产业化是小城镇建设的强大动力
    5.3 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小城镇联动发展的政策措施
        5.3.1 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抓住联动发展中心环节
        5.3.2 以科教为本,注入联动发展推动力
        5.3.3 加强小城镇管理,营造联动发展的社会环境
        5.3.4 拓宽资金渠道,增加联动投入
6 小城镇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6.1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6.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6.1.2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发展小城镇的必然选择
        6.1.3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6.2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
        6.2.1 小城镇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密、功能不完善、集聚能力弱
        6.2.2 小城镇工业生产方式与技术落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
        6.2.3 小城镇用地增长迅速,浪费现象也十分突出
        6.2.4 社会环境不容乐观
    6.3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
        6.3.1 实施小城镇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6.3.2 有条件地进行乡镇合并
        6.3.3 强化小城镇规划管理
        6.3.4 加强环境治理与保护
        6.3.5 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后记

(10)关于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产业化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征
2 实施农业产业化的现实意义
3 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具体途径

四、用管工业的办法经营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论[D]. 周尤正. 武汉大学, 2014(06)
  • [2]中国塑料管道市场分析报告——钢增强塑料管道市场前景[J]. (Beijing Plastic Industry Association,Beijing 100000,China). 塑料工业, 2011(11)
  • [3]塑料管道加工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 王占杰. 化工管理, 2011(02)
  • [4]重庆塑胶企业营销渠道管理研究 ——以KT公司为例[D]. 王荔. 西南财经大学, 2009(S2)
  • [5]运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吉林省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 马鸿佳. 吉林大学, 2005(06)
  • [6]“十五”中期的冷冻冷藏业和若干技术动向[A]. 张建一. 2003福建省冷藏技术研讨会论文资料集, 2003
  • [7]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 陶永勇. 西南财经大学, 2002(02)
  • [8]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 裴良杰. 前进, 2002(05)
  • [9]调整农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J]. 王琴. 农村经济, 2000(02)
  • [10]关于农业产业化问题的思考[J]. 姜小平. 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9(04)

标签:;  ;  ;  ;  ;  

以管理工业来管理农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