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复式隧道中墙顶围岩防护及墙顶回填体施工质量保证

双复式隧道中墙顶围岩防护及墙顶回填体施工质量保证

一、双联体隧道中墙顶部围岩保护及墙顶回填体施工质量保证(论文文献综述)

王彪,孙国鹏,肖泽天[1](2018)在《浅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及建设数量不断扩大,推进了我国交通网络体系的完善。由于我国地势条件的多样性,隧道施工占比较大,且施工技术复杂、难度大、隐蔽性强,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如何有效解决隧道建设中一些突出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步步为营,保证隧道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成为高速公路隧道发展的一大瓶颈。基于此,文章以实际案例为主线,对我国现阶段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简要分析,进一步改进施工技术,切实提出问题解决的有效对策。

叶劲舸,张俊民[2](2009)在《浅谈公路连拱隧道中墙形式及处理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就连拱隧道中墙形式、中隔墙施工、中隔墙防偏压处理、中隔墙墙顶回填处理作一些探索。一、连拱隧道中墙形式目前已建成或正在设计修建的双连拱隧道中隔墙结构主要采用有以下两种方式: 1、直中墙连拱隧道。它与单洞隧道的主要区别在于直中隔墙和排水系统,其中墙在中导洞贯通后即浇筑,它既是

黄庆伟[3](2007)在《双向6车道空心中墙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高速、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发展和公路交通运输量的迅速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在特殊地质及地形条件的地区,采用目前以双向4车道为主的连拱隧道施工方案,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公路交通需求,因此,选取修建双向6车道连拱隧道将成为在线路不便分离的特定条件下,解决交通流量的重要可选方案。本文结合正在建设中的南京市城市快速内环东线九华山双向6车道连拱隧道为实际背景,对其施工力学行为开展相关研究。论文采用平面和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针对不同围岩级别、不同埋深的双向6车道空心中墙连拱隧道开展相关研究。本文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意义,并为连拱隧道相关规范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论文首先通过平面数值模拟分析,对连拱隧道空心中墙的结构设计研究,阐明和确定作用于中墙的作用荷载及近似计算公式,得出影响中墙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与中墙内力分析及相关施工技术;其次,通过调查研究和计算分析,从工法选择和结构设计两方面定性、定量对连拱隧道优化进行探讨;再次,采用荷载结构法和地层结构法,对隧道结构长期安全性分析及评价;最后,通过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对连拱隧道空间力学效应总结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陶成富[4](2006)在《公路连拱隧道监控量测与施工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连拱隧道是一种较为新颖而结构特殊的隧道形式,具有受地形条件限制小,线形顺畅,引线占地少,跨度大,空间利用率高,结构整体性好以及综合造价低等特点。然而对连拱隧道的应用和研究还处在初级探索阶段。针对这些内容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在分析连拱隧道的发展状况以及连拱隧道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国内较流行的隧道开挖方法及其适合范围。介绍了连拱隧道防、排水中的施工技术和工艺,较详尽的介绍了在极易渗水漏水部位防、排水的施工。(2)研究了实际工作中监控量测工作的实施方案,通过对典型断面监测数据的计算分析,绘制了时间变化曲线,并对收敛量测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给出了代表断面的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预测收敛最终值。(3)根据锚杆内力、钢支撑内力及围岩压力量测结果曲线图,得出在隧道开挖施工过程中靠近中墙一侧围岩扰动较大;在上下台阶开挖施工过程中,下台阶开挖对上台阶围岩产生的扰动对围岩位移的影响不大,但对锚杆内力等内力量测有较大影响。(4)介绍了FLAC3D理论背景,介绍了本文所涉及的几种结构单元(锚杆单元、型钢拱架单元、衬砌单元等),推导了FLAC中摩尔—库仑模型的公式。比较了FLAC和有限元程序的各自特点。(5)建立了三维连拱隧道有限差分模型,模拟隧道开挖支护前后围岩的力学响应、研究了不同支护强度下围岩的变形响应,并比较了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控量测结果。(6)研究连拱隧道后行开挖对先行开挖的影响、连拱隧道两种不同施工方法的比较、计算分析了不同围岩模型在本文模拟中的优劣。

龚小陶[5](2005)在《坞石隧道及富溪双连拱隧道稳定性有限元分析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依托桐-黄高速公路坞石隧道和富溪双连拱隧道工程,通过工程地质勘察,现场监测,有限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坞石隧道在穿越断裂破碎带施工过程中围岩压力与变形变化特征及其稳定性,同时对富溪双连拱隧道在穿越 II 类软弱地层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场的变化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公路隧道稳定性研究现状,其中包括隧道稳定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隧道稳定性的各项因素。其次,本文以坞石隧道为例提出了在断裂破碎带中建立隧道模型的方法,以及在破碎带中有限元模拟中围岩参数取值的基础,并对隧道围岩的质量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仿真了在某特定破碎带中施工的全过程,对支护形式和方案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再次,本文对双连拱隧道的发展和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针对复杂地层条件下双连拱拱结构的稳定性、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受力进行理论分析,论文阐述了双连拱隧道的断面、洞口、支护结构和防排水等设计方法。最后,论文结合桐-黄高速公路富溪双连拱隧道,研究国内外连拱隧道的施工控制工艺和方法,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分析连拱隧道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和桐-黄高速公路连拱隧道的相关施工方法。分析了富溪双连拱隧道在穿越软弱地层施工工程中的应力应变特征。通过现场监测,跟踪收集施工信息,借助位移量测、应力应变量测等手段,获得实验数据,根据原位测试和现场监测的结果对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反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验证模拟、修正设计、指导施工,提出合理的信息化施工方法。论文与工程紧密结合,立足于围岩稳定性方法研究,指导与反馈于生产实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李鹏[6](2003)在《高速公路复杂地层双联拱隧道施工工艺控制与优化 ——以湖北襄十高速公路襄武段双联拱隧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建设的规模日益扩大,由此带动并促进了公路隧道建设的发展。联拱隧道(又称连拱隧道)和分离式隧道是目前修建高速公路隧道的两种形式,在地质条件基本许可、线路较短、土地使用昂贵、路线分离困难时,多采用联拱隧道,尤以双联拱隧道为主。然而由于联拱隧道的高跨比很小,其受力结构复杂,设计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且对施工工艺方法与程序有严格要求。尤其在复杂地层,结构分析不合理或施工方法与工艺不当将造成严重的隧道地质灾害现象。所以结合具体工程项目对高速公路隧道进行结构分析,从各种复杂条件下找出具有一定应用范围的施工工艺方法并控制、指导以及优化联拱隧道的施工将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依托作为湖北省交通厅重点科研项目的“高速公路复杂地层双联拱隧道施工控制工艺研究与应用”项目,针对襄(樊)十(堰)高速公路襄(樊)武(当山)段三条隧道(秦家沟、徐家湾和梅子沟隧道),以钻爆法施工的山岭双联拱隧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设计、施工、模拟和量测的参与和研究,参照国内外先进的施工工艺方法,运用计算机有限元分析等手段,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首先,论文阐述了襄十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的工程概况和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作为隧道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的前提,及有限元模拟中围岩参数取值的基础,并对隧道围岩的质量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第二,针对复杂地层条件下双联拱结构的稳定性、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受力进行理论分析,论文阐述了双联拱隧道的断面、洞口、支护结构和防排水等设计方法。第三,论文探讨了双联拱隧道的合理施工方案。文章论述由一般到特殊,从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的常见施工方法,到襄十高速公路襄武段双联拱隧道的施工方案确定,并对多种方案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在岩体开挖、加固前后及岩体开挖、加固的各个步骤围岩的变形及应力状态,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对比各种施工方案的特点和合理性,分析现场不当的施工程序方法及不同的施工过程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论证优化设计工序,提出了在此工程地质条件下更为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序。第四,论文结合襄十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研究国内外联拱隧道的施工控制工艺和方法,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分析联拱隧道施工方法的合理性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和总结了高速公路联拱隧道的相关施工方法。同时,研究隧道不良地段的辅助施工方法,如锚喷钢拱、超前锚杆、注浆小导管及管棚等工法的工作机理和设计施工要点,正确评价工艺过程的具体参数要求及其合理性与可行性。双联拱隧道在结构上增加了中隔墙,<WP=7>使复合衬砌的受力和变形发生变化,M型的隧道断面使中隔墙顶部成为地下水的集中汇集区域,多步的施工工序使中隔墙顶部围岩受到多次扰动,其设计与施工具体环节的处理直接影响着中隔墙的承载力、支护运营的安全性以及隧道的稳定性和外观形象。因此,中隔墙结构及其防排水的有效设计和适当施工成为双联拱隧道设计施工的关键问题。本文具体阐述分析了中隔墙设计施工处理工艺,以及双联拱隧道防排水施工处理工艺。第五,文章研究岩体地质条件对双联拱隧道围岩稳定性及开挖、支护的影响,确定合理的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运用计算机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针对锚喷钢拱支护施工工艺在双联拱隧道支护结构中的应用,对比其不同参数条件对双联拱隧道变形、应力状态的影响,得到锚喷支护和钢拱架支护的量化支护效果,以及不同工艺参数对支护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在不同情况下,围岩状况和需要进一步支护工作的情况,以期确定获得更优的施工工艺和参数。最后,通过现场监测,跟踪收集施工信息,借助位移量测、应力应变量测等手段,获得实验数据,根据原位测试和现场监测的结果对联拱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反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验证模拟、修正设计、指导施工,提出合理的信息化施工方法。论文着眼于双联拱隧道施工工艺的控制与优化,以襄十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为例,并参考其他类似工程经验,同时引入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作为研究手段,对隧道各种施工方案和不同施工工艺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对比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优化工作。文章重视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得出双联拱隧道设计、施工的优劣经验,以及不同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参数的模拟结果,横向上方案与方案进行对比,纵向上模拟与实践进行对比,具有相当的可靠性。论文与工程紧密结合,立足于理论研究,指导与反馈于生产实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吴小光[7](2001)在《双联体隧道中墙顶部围岩保护及墙顶回填体施工质量保证》文中研究说明:双联体隧道由于开挖断面大、形状扁平 ,容易在中墙顶部围岩出现拉伸应力 ,围岩容易崩落 ,威胁施工安全。通过加强对中墙顶部围岩的保护及确保墙顶回填体的质量 ,将中墙顶部围岩最大拉伸应力转移到左、右隧道中线处 ,改变围岩的应力结构 ,使双联体隧道的围岩受力情况与其它公路隧道相似 ,对双联体隧道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吴小光[8](2001)在《双联体隧道中墙顶部围岩保护及墙顶回填体施工质量保证》文中研究表明双联体隧道由于开挖断面大、形状扁平,容易在中墙顶部围岩出现拉伸应力,围岩容易崩落,威胁施工安全.通过加强对中墙顶部围岩的保护及确保墙顶回填体的质量,将中墙顶部围岩最大拉伸应力转移到左、右隧道中线处,改变围岩的应力结构,使双联体隧道的围岩受力情况与其它公路隧道相似,对双联体隧道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双联体隧道中墙顶部围岩保护及墙顶回填体施工质量保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联体隧道中墙顶部围岩保护及墙顶回填体施工质量保证(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特点
3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3.1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问题
    3.2 施工工艺问题
    3.3 质量管理问题
4 关于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相关问题优化策略
    4.1 做好隧道工程支护和防水工作
    4.2 优化并改进隧道施工设计思路
    4.3 加强对隧道工程最终质量的检测
5 结束语

(2)浅谈公路连拱隧道中墙形式及处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连拱隧道中墙形式
    1、直中墙连拱隧道。
    2、曲中墙连拱隧道。
二、中隔墙施工
三、中隔墙防偏压处理
四、中隔墙墙顶回填处理

(3)双向6车道空心中墙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设计、施工、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文研究采用的方法
第2章 连拱隧道空心中墙结构设计
    2.1 概述
    2.2 空心中墙的荷载形式和确定
        2.2.1 空心中墙的荷载
        2.2.2 连拱隧道的深浅埋分界探讨
    2.3 曲空心中墙和直空心中墙的比较分析
        2.3.1 中墙的类型
        2.3.2 空心直中墙和空心曲中墙
    2.4 空心中墙的内力分析
        2.4.1 空心中墙的受力情况分析
        2.4.2 不同厚度空心中墙的内力比较
        2.4.3 空心中墙基底的应力分析
    2.5 空心中墙的变形和稳定性分析
        2.5.1 空心中墙的变形分析
        2.5.2 空心中墙的稳定性分析
    2.6 空心中墙与实体中墙的比较分析
        2.6.1 两种中墙计算结果分析
        2.6.2 两种中墙优劣分析
    2.7 小结
第3章 连拱隧道优化设计
    3.1 概述
    3.2 连拱隧道施工工法的优化
        3.2.1 隧道开挖的模拟方法
        3.2.2 连拱隧道施工工法比选
        3.2.3 施工工法的改进
    3.3 连拱隧道结构形式的优化
        3.3.1 中墙的结构优化
        3.3.2 仰拱及墙脚的优化
        3.3.3 锚杆的优化及改进
        3.3.4 空心中墙顶部的改进
    3.4 小结
第4章 连拱隧道结构长期安全性分析
    4.1 概述
    4.2 采用荷载结构法对隧道结构分析
        4.2.1 连拱隧道荷载的确定
        4.2.2 模型说明
        4.2.3 二衬的计算结果分析
        4.2.4 二衬的长期安全性计算及评价
    4.3 采用地层结构法对隧道结构分析
        4.3.1 弹塑性有限元基本理论
        4.3.2 模型说明
        4.3.3 计算结果分析及评价
    4.4 小结
第5章 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空间力学效应
    5.1 计算模型说明
        5.1.1 原型
        5.1.2 模型与计算边界条件
        5.1.3 计算参数选取
    5.2 施工工序的简化
    5.3 计算结果及分析
        5.3.1 连拱隧道开挖面空间效应
        5.3.2 左右主洞施工的相互影响
        5.3.3 空心中墙变形及内力分析
        5.3.4 隧道的变形与支护内力
    5.4 小结
结论
    (一) 连拱隧道空心中墙的结构设计
    (二) 连拱隧道的优化设计
    (三) 连拱隧道结构长期安全性分析
    (四) 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空间力学效应分析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公路连拱隧道监控量测与施工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连拱隧道的研究现状与水平
        1.2.1 连拱隧道的发展现状
        1.2.2 连拱隧道施工工艺发展
        1.2.3 连拱隧道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2.1 连拱隧道的发展及特点
    2.2 连拱隧道常用开挖方法
        2.2.1 三导洞先墙后拱法
        2.2.2 单导洞法
        2.2.3 无导洞施工法
    2.3 连拱隧道中墙形式及处理工艺
        2.3.1 连拱隧道中墙形式
        2.3.2 中隔墙施工
        2.3.3 中隔墙防偏压处理
        2.3.4 中隔墙墙顶回填处理
    2.4 连拱隧道的防排水处理
        2.4.1 防排水体系及渗漏水原因
        2.4.2 洞口防排水
        2.4.3 中隔墙顶防排水
        2.4.4 洞内防排水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连拱隧道现场监控量测
    3.1 隧道监控量测概述
        3.1.1 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和意义
        3.1.2 隧道监控量测的基本原则
        3.1.3 测试及监测断面布置原则
        3.1.4 监控量测流程
    3.2 监控量测的实施
        3.2.1 工程概况
        3.2.2 量测项目及方法
        3.2.3 量测方法与测点布置
    3.3 量测结果及数据分析
        3.3.1 净空收敛量测分析
        3.3.2 锚杆内力量测分析
        3.3.3 钢支撑内力量测分析
        3.3.4 围岩应力(钢支撑外力)量测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FLAC~(3D)原理及其在隧道模拟中的应用
    4.1 FLAC~(3D)简介
        4.1.1 FLAC~(3D)程序的应用范围
        4.1.2 FLAC~(3D)程序中的模型
    4.2 应用于隧道分析的FLAC~(3D)中的结构单元
        4.2.1 系统锚杆(Cable)单元模型受力形态分析
        4.2.2 型钢拱架(Beam)单元模型受力形态分析
        4.2.3 钢筋网及喷射混凝土(Shell)单元模型受力形态分析
    4.3 材料模型的本构理论在 FLAC~(3D)中的实现
        4.3.1 增量弹性法则
        4.3.2 屈服函数和势函数
        4.3.3 塑性修正
    4.4 FLAC~(3D)程序与有限单元程序的对比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的三维模拟
    5.1 引言
    5.2 三维隧道模型的建立
        5.2.1 隧道结构模型建立
        5.2.2 计算参数的选取
        5.2.3 隧道开挖控制
    5.3 计算结果与分析
        5.3.1 连拱隧道中导洞开挖及支护研究
        5.3.2 连拱隧道不同强度支护效果研究
        5.3.3 连拱隧道隧洞开挖相互影响分析
        5.3.4 两种不同施工方法的比较研究
        5.3.5 不同本构关系围岩模型的模拟比较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本文创新之处
    6.3 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目录

(5)坞石隧道及富溪双连拱隧道稳定性有限元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背景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2.1 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2.2 隧道围岩稳定性理论研究现状
    2.3 隧道围岩稳定性试验研究现状
第三章 断裂带区坞石隧道围岩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
    3.1 数值模拟工具的比选
        3.1.1 隧道工程中常用的数值模拟技术
        3.1.2 本文选用模拟工具及简要介绍
        3.1.3 3D-σ常用屈服条件讨论
    3.2 施工过程仿真分析
        3.2.1 仿真分析的几点说明
        3.2.2 计算模型的选取
        3.2.3 计算模型的参数的选取
    3.3 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与说明
    3.4 隧道开挖后围岩稳定性特征研究
        3.4.1 隧道开挖方案
        3.4.2 应力场的特征
        3.4.3 应变场的特征与监测结果
    3.5 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建议
第四章 双连拱隧道发展和施工工艺分析
    4.1 双连拱隧道的发展及特点
    4.2 双连拱隧道常用开挖方法介绍
        4.2.1 三导洞法
        4.2.2 中导正洞台阶法
        4.2.3 中导正洞全断面法
    4.3 双连拱隧道中隔墙处理工艺
        4.3.1 中隔墙设计方案
        4.3.2 中隔墙施工工艺
        4.3.3 中隔墙设计施工经验
    4.4 双连拱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
        4.4.1 防排水体系及渗漏水原因
        4.4.2 洞口防排水
        4.4.3 中隔墙顶防排水
        4.4.4 洞内防排水
第五章 富溪双连拱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5.1 富溪双连拱隧道围岩概述
    5.2 模型采用屈服准则和相关讨论说明
    5.3 计算模型
    5.4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分析
    5.5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5.5.1 监测项目及布置
        5.5.2 中导洞有限元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5.5.3 侧导洞有限元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5.5.4 监测结果及非线性回归分析
        5.5.5 部分选测监测结果分析
结论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高速公路复杂地层双联拱隧道施工工艺控制与优化 ——以湖北襄十高速公路襄武段双联拱隧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公路隧道发展现状
    1.2 高速公路联拱隧道特点和发展现状
    1.3 联拱隧道施工工艺研究意义
    1.4 论文的撰写思路和创新特点
        1.4.1 方法与思路
        1.4.2 特点与创新
第二章 襄十高速公路襄武段双联拱隧道工程与地质概况
    2.1 工程概况
    2.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2.2.1 工程地质条件
        2.2.2 水文地质条件
    2.3 围岩质量与稳定性
第三章 双联拱隧道设计方法分析
    3.1 净空断面设计
    3.2 洞口及明洞设计
    3.3 支护结构设计
        3.3.1 荷载计算
        3.3.2 复合衬砌设计
        3.3.3 辅助支护设计
    3.4 防排水设计
第四章 双联拱隧道施工方案确定与优化
    4.1 双联拱隧道施工方案分析
        4.1.1 双联拱隧道常见施工方案
        4.1.2 襄十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施工方案的初步确定
    4.2 双联拱隧道施工方案优化模拟
        4.2.1 有限元模拟说明
        4.2.2 二维有限元计算模型
        4.2.3 施工方案模拟结果与分析
第五章 双联拱隧道施工工艺分析
    5.1 双联拱隧道施工方法
        5.1.1 导洞施工方法
        5.1.2 主洞施工方法
        5.1.3 进洞施工方法
    5.2 双联拱隧道支护施工工艺
        5.2.1 新奥法支护原则
        5.2.2 锚喷网及钢拱架支护工艺
        5.2.3 二次衬砌施工工艺
        5.2.4 复杂地层辅助施工工艺
    5.3 双联拱隧道中隔墙处理工艺
        5.3.1 中隔墙设计方案
        5.3.2 中隔墙施工工艺
        5.3.3 中隔墙设计施工经验
    5.4 双联拱隧道防排水施工工艺
        5.4.1 防排水体系及渗漏水原因
        5.4.2 洞口防排水
        5.4.3 中隔墙顶防排水
        5.4.4 洞内防排水
第六章 双联拱隧道施工工艺优化分析
    6.1 优化模拟思路
    6.2 有限元建模
        6.2.1 关于有限元模拟的几点说明
        6.2.2 计算模型
    6.3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分析
        6.3.1 支护效果模拟
        6.3.2 参数影响模拟
第七章 襄十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监测分析
    7.1 隧道位移监测
        7.1.1 位移监测目的和内容
        7.1.2 隧道位移收敛监测分析
        7.1.3 隧道地表沉降监测分析
    7.2 隧道应力与应变监测
        7.2.1 中隔墙顶应力监测
        7.2.2 中隔墙及边墙应力、应变监测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襄十高速公路双联拱隧道研究结论与建议
        8.1.1 设计方法研究结论与建议
        8.1.2 施工方案研究结论与建议
        8.1.3 施工工艺研究结论与建议
        8.1.4 现场量测研究结论与建议
    8.2 双联拱隧道有限元模拟研究结论与建议
        8.2.1 施工方案模拟研究结论与建议
        8.2.2 施工工艺模拟研究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7)双联体隧道中墙顶部围岩保护及墙顶回填体施工质量保证(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1.1 断面大
    1.2 形状扁平
    1.3 工艺繁杂
    1.4 经验缺乏
2 保护双联体隧道中墙顶部围岩及保证墙顶回填体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3 目前国内双联体隧道的中墙顶部围岩保护和墙顶回填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4 杏湾山、金山双联体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的中墙顶部围岩保护方法及墙顶回填施工工艺
    4.1 保护中墙顶部围岩
        (1) 采用光面爆破法, 减小爆破震动对围岩的破坏。
        (2) 中墙顶部围岩增设局部锚杆, 以加固墙顶部围岩, 并将锚杆外露50
    4.2 中墙顶回填体回填施工工艺
        4.2.1 改进措施
        4.2.2 具体施工方法
        (1) 回填施工循环长度采用6
        (2) 立模。
        (3) 回填。
5 效果

四、双联体隧道中墙顶部围岩保护及墙顶回填体施工质量保证(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 王彪,孙国鹏,肖泽天. 四川水泥, 2018(07)
  • [2]浅谈公路连拱隧道中墙形式及处理方法[J]. 叶劲舸,张俊民. 才智, 2009(08)
  • [3]双向6车道空心中墙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D]. 黄庆伟. 西南交通大学, 2007(04)
  • [4]公路连拱隧道监控量测与施工力学研究[D]. 陶成富. 中南大学, 2006(05)
  • [5]坞石隧道及富溪双连拱隧道稳定性有限元分析研究[D]. 龚小陶.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5(04)
  • [6]高速公路复杂地层双联拱隧道施工工艺控制与优化 ——以湖北襄十高速公路襄武段双联拱隧道为例[D]. 李鹏. 中国地质大学, 2003(03)
  • [7]双联体隧道中墙顶部围岩保护及墙顶回填体施工质量保证[J]. 吴小光.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1(S1)
  • [8]双联体隧道中墙顶部围岩保护及墙顶回填体施工质量保证[A]. 吴小光. 岩土钻掘技术在资源、环境和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学术论文集, 2001(总第190期)

标签:;  ;  ;  ;  

双复式隧道中墙顶围岩防护及墙顶回填体施工质量保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