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体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42例体会

门体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42例体会

一、门体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2例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丁泽华[1](2021)在《腹腔镜与开腹门奇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的效果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腹腔镜门奇断流术与开腹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在各方面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9年10月到2020年12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和苏北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共收集到患者80例,排除肝功能差者8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门奇断流术,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门奇断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引流量、血小板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收集两组数据后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用χ2检验。并且认为P值<0.05在统计学上是有意义的。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发现研究组术后的引流量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研究组的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都比对照组时间短,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总体费用要低于研究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各项数据对比发现:对照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比例较研究组高很多,包括发热、肝腹水、门静脉血栓形成、胸腔积液等情况,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上未表现出差异;两组患者在术后1d、3d、7d、14d的血小板数量上无显着差异(P>0.05),但术后两周内二者血小板数目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腹腔镜门奇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患者具有很多优点,例如手术后并发症少、出血量比较少、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但患者住院所需要的费用较高,综合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门奇断流术优缺点,腹腔镜门奇断流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具备普遍推广的条件。

张珈恺[2](2020)在《食管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延边地区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25例,其中生长抑素治疗组为对照组66例,生长抑素联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组为治疗组59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早期止血率,早、近、远期再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探讨生长抑素联合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延边地区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均未在治疗结束72h内观察到再出血征象,在早期、近期再出血率、死亡率方面无显着差异,但远期再出血率方面治疗组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出现术后不良反应的患者共34例(57.63%),其中胸骨后疼痛28例(47.46%)、恶心4例(6.78%)、吞咽困难2例(3.39%);术后食管静脉曲张复发的患者共27例(45.76%),其中重度和轻度分别为23例和4例,平均复发时间为4.00(2.00-10.00)月;针对朝汉两民族患者进行比较后发现,下段静脉曲张患者与中段及中下段相比,朝鲜族明显多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7和0.012);而其他一般资料,早、近、远期再出血率及死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EV复发率、复发时间及复发程度的比较均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延边地区朝鲜族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位置与汉族相比较食管下段更为多见。(2)延边地区食管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在早期止血、近期再出血及死亡率方面与单纯生长抑素治疗的效果基本相同,但在预防远期再出血方面的成效明显优于单纯生长抑素治疗。

王文博[3](2020)在《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双介入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合井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择期腹腔镜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双介入法(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脾功能亢进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佳选择依据。方法:1、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脾功能亢进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医院并行择期腹腔镜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双介入法(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的6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男性38人,女性22人。两组患者均因近期消化道出血病史入院且合并脾功能亢进,术前经过药物治疗或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后病情稳定,且治疗前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等级为A级或者B级,经全面客观评价患者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后,所有患者均手术适应症明确、无明显手术禁忌症,与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行手术治疗。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手术组为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组,患者35例,平均年龄为56.14±8.40岁,;介入组为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组,患者25例,平均年龄为57.76±9.33岁。收集两组患者术后随访结果,比较两组手术治疗后成功率、手术并发症、脾功能亢进改善情况(血小板计数)、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转归率、再发出血率、生存率等客观指标,评价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手术操作者均为理论、实践经验丰富,多次完成该术式的外科医师或介入科医师及其团队。2、数据分析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SD)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表示。所有数据均经过检验符合正态分布,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不同时期转氨酶、血小板计数等血液学指标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相同时期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转归率、再出血率、生存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患者有2例患者死于术后并发症,余患者均手术成功顺利出院;双介入(PTVE+PSE)组术后1例患者死于消化道出血,余患者均顺利出院。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术后总并发症率为31.4%,双介入(PTVE+PSE)组术后并发症率2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1.897,P=0.168)。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与双介入(PTVE+PSE)组术后患者脾功能亢进均缓解,两组血小板计数相比,术后1月、术后6月、术后12月t值分别为4.197、16.454、14.625,p值均小于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月谷丙转氨酶相比独立样本检验t值为0.620,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月、12月t值分别为3.189、2.088,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转归有效率为100%,双介入(PTVE+PSE)组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转归有效率为48%,两种术式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31.452,P=0.000)。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术后1年累计再出血率为8.5%,双介入(PTVE+PSE)组术后1年累计再出血率为20%,两组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4,P=0.233)。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组术后1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4.2%,双介入(PTVE+PSE)组术后1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764)。结论:腹腔镜脾切除切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双介入(PTVE+PSE)术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止血效果明确,二者无明显差异。腹腔镜脾切除切加贲门血管离断术与双介入(PTVE+PSE)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相似。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和双介入(PTVE+PSE)术对患者术后肝功能(ALT)无明显影响;治疗脾功能亢进方面,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血小板上升更明显,效果更佳。腹腔镜脾切除切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较双介入(PTVE+PSE)术对食管胃底静脉曲转归张有效率更高。1年随访期内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双介入(PTVE+PSE)术对预防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效果相似。1年随访期内腹腔镜脾切除切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双介入(PTVE+PSE)术对患者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刘元华[4](2020)在《OSPD与TIPS在治疗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目的门静脉高压症(Portalhypertension,PHT)是一组由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和(或)血流量增加形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侧枝循环的建立、脾大和脾功能亢进、门脉高压性胃病和腹水等。门静脉高压症导致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是肝硬化病人最常见、最凶险并发症,也是肝硬化病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临床上对于EGVB的外科治疗以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Open splenectomy with periesophagogastric devascularization,OSPD)多见,它的临床效果确切。近些年来,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TIPS)的快速发展,TIPS逐渐成为EGVB的一线治疗,但它的远期临床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对于治疗EGVB,OSPD与TIPS的疗效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故本研究将对OSPD及TIPS两种方式治疗EGVB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从而更加合理地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胆外科与介入科在2014.1.1-2016.12.31因EGVB施行OSPD与TIPS治疗的1 71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OSPD组(n=83)和TIPS组(n=8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3个月的血常规及肝肾功能等结果,同组及组间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两组患者术后临床资料。应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以中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OSPD组83例,其中男性为63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48.8±10.7岁;TIPS组88例,其中男性为74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8.7±10.3岁。OSPD组中病因分类,酒精性肝硬化6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例、丙肝肝硬化1例、乙肝肝硬化66例、隐源性肝硬化9例;TIPS分类,酒精性肝硬化9例、肝吸虫肝硬化1例、丙肝肝硬化2例、乙肝肝硬化67例、隐源性肝硬化4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布加综合征4例。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中,OSPD组A级肝功能52例,B级肝功能26例,C级肝功能5例;TIPS组中A级肝功能35例,B级肝功能41例,C级肝功能12例。2、OSPD组中手术开始时门静脉压力测定为(35.4±4.0)cmH2O(1cmH2O=0.098kPa),断流术后为(29.8±6.6)cmH2O;TIPS 术前为(38.9±7.4)cmH2O,术后为(25.2±5.6)cmH2O,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3、OSPD组与TIPS组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术后1周、术后1-3月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高于TIPS组(P<0.05);(2)术后1周、术后1-3月的凝血酶原时间均短于TIPS组(P<0.05);(3)术后1周、术后1-3月的白蛋白均高于TIPS组(P<0.05);(4)术后1周、术后1-3月的总胆红素均低于TIPS组(P<0.05);(5)术后1周的谷丙转氨酶低于TIPS组(P<0.05)。4、OSPD组中位住院总费用为62707.0(30686~117836)元,TIPS组为86945.5(60523~189845)元,两者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PD组术后住院时间为9(6~33)天,TIPS组为5(2~15)天,两者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OSPD组中有6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TIPS组中有15例发生术后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11%、17.05%,两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OSPD组与TIPS组在随访过程中均有8例死亡,两者死亡率分别为9.64%、9.09%,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OSPD组在术后第1-5年再出血率分别为4.69%、7.14%、9.61%、15.1 5%、28.57%;TIPS 组分别为 11.11%、17.33%、26.32%、51.35%、86.36%。两组患者在术后第1-2年再出血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5年再出血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OSPD组术后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及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白蛋白、总胆红素)得到明显改善;TIPS组术后血常规及肝功能改善不明显。2、与TIPS组相比,OSPD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相对更长,但是住院费用相对更低。3、与TIPS组相比,OSPD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是TIPS组更容易发生肝性脑病。4、与TIPS组相比,OSPD组远期再出血率(第3-5年)明显更低。

王乐[5](2020)在《腹腔镜脾动脉结扎与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ALD)与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D)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LSALD的可行性、有效性及与LSD相比的优势。方法:收集自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普外一科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ALD组),30例行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SD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探讨LSALD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与LSD相比的优势。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使用均数(四分位间距)描述,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血常规、肝功能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动脉结扎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输血率方面明显少于脾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脾动脉结扎组短于脾切除组(P<0.05),在术后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两组术后白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较,脾切除组上升程度高于脾动脉结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水平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脾切除组10例出现门静脉血栓,脾动脉结扎组6例出现门静脉血栓,脾切除组明显高于脾动脉结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是可行、有效的。2.腹腔镜脾动脉结扎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相比,保留了脾脏功能,具有手术方式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发生率低等优势,作为一种保留脾脏的术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但其长期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马双阳[6](2020)在《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的常见病因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在我国主要是肝炎肝硬化,其治疗主要是针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PHT的治疗方法趋向于多元化,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内镜治疗、断流术、分流术和肝移植等。外科手术治疗PHT引起的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具有即刻止血效果显着、再发出血率低的优点;另一方面,脾脏肿大并重度脾功能亢进也需手术治疗,因此外科手术在PHT治疗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经典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操作相对简单、止血效果理想,是我国外科治疗PHT的首选术式。但传统开腹手术不可避免的存在手术创伤大、切口易感染、术后恢复时间长等缺点,并不推荐其作为PHT治疗的预防手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蓬勃兴起的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极大地提高了PHT手术疗效。但由于PHT的脾胃区大量的静脉曲张、脾脏巨大并与周围组织粘连以及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目前仍是一个难度大、风险高的手术,如何安全、精准、有效、微创地完成该手术仍具有挑战性。目的通过与传统开腹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脏普外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行手术治疗的6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资料完整并满足排纳标准的患者48例,行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24例患者为腔镜组,行开腹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24例患者为开腹组。分别整理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患者的以下指标和数据:分别整理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患者的以下指标和数据:(1)术前统计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因、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和术前1d肝功能(AST、ALT)等;(2)术中统计资料,包括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3)术后统计资料,包括术后5d肝功能(AST、ALT)、肛门排气时间、拔出脾窝引流管时间、术后并发症(血小板计数>500×109/L、肺部感染、胃排空障碍、切口感染、胰漏)、术后1d、3d、5d的疼痛评分(采用数值评分量表(NRS)进行评定,见附录)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1.腔镜组和开腹组年龄、性别、肝功能分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腔镜组术中出血量(280.42±81.95)ml明显少于开腹组(376.46±185.3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手术时间(274.67±46.50)min明显长于开腹组(230.21±40.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术前ALT、AST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5d的ALT、AST分别为(49.33±8.64)U/L、(47.54±6.93)U/L,低于开腹组的(54.00±8.03)U/L、(52.08±7.9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拔出脾窝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92±0.88)d、(5.29±0.95)d、(10.88±1.54)d明显短于开腹组(3.71±1.23)d、(7.42±1.35)d、(13.33±1.7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腔镜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3例(12.50%)低于开腹组10例(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腔镜组术后1d、3d、5d疼痛评分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具有创伤小、术后肝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是外科治疗PHT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易鑫宇[7](2019)在《养血柔肝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养血柔肝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养血柔肝法,共观察的时间为12周。通过观察患者的ALT、AST、TBiL、ALB、HA、PⅢNP、LN、Ⅳ-C、DPV、VPV、DSV、QPV、中医症候评分,评估养血柔肝法对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结果:养血柔肝法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可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第12周治疗组ALT、AST、TBiL、HA、PⅢNP、LN、Ⅳ-C、DPV、VPV、DSV、QPV、中医症候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B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柔肝法联合西医综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可改善中医证候、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提高临床疗效。

赵玉婷[8](2019)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药物保守治疗、内镜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三种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10月至2018年8月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32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内镜组治疗组142例,保守治疗组144例,外科门体分流或断流术组36例。比较3组治疗方式的临床止血效果,止血时间(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内止血成功率),72小时后再出血率,2年内再出血复发率,并发症出现,好转率及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1)临床止血效果方面:内镜治疗组和外科手术组临床止血效果要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2)止血时间方面:(1)相同肝功分级下:肝功分级为A级时,保守治疗组24h止血成功率为68.0%,低于内镜治疗组(P<0.05);肝功能分级为B级时,保守治疗组在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内止血成功率上均低于内镜治疗组(P<0.05),外科治疗组24小时止血成功率78.3%低于内镜治疗组92.6%(P<0.05);肝功分级为C级时,保守治疗组的24h、48h和72h止血成功率均低于内镜治疗组(P<0.05)。(2)相同出血程度分级下:轻度出血时,保守治疗组的24h、48h止血成功率均低于内镜治疗组(P<0.05);中度出血时,保守治疗组的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止血成功率均低于内镜治疗组(P<0.05),内镜治疗组24h止血成功率低于外科手术组(P<0.05)。(3)72小时后再出血率:保守治疗组72小时再出血发生率20.4%,明显高于内镜(1.4%)和外科手术组(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2年内再出血复发率情况:保守组复发率76.1%高于内镜组复发率25.7%,而内镜治疗组高于外科组复发率(8.3%)(P<0.05)。进一步比较相同肝功分级下其2年复发率:肝功分级为A级时,保守治疗组两年内再出血率为60.0%,高于内镜治疗组(8.3%)和外科手术组(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分级为B级时,保守治疗组两年内再出血率为74.7%,高于内镜治疗组(23.2%)和外科手术组(8.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分级为C级时,保守组和内镜组两者复发率均较高,其中保守治疗组两年内再出血率为96.2%,高于内镜治疗组(52.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肝性脑病、感染、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发生率:外科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为44.4%,高于内镜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住院期间患者病死率方面:保守治疗、内镜治疗、外科治疗3组病死率分别为:9.2%、0.7%、5.6%;保守治疗组病死率高于内镜治疗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止血效果方面:3种治疗方式在相同肝功及出血程度分级下对比,药物保守治疗的止血效果(临床止血效果、止血时间及72小时后再出血率)均不如内镜和外科治疗;且其止血效果更易受患者肝功及出血程度影响;而内镜和外科治疗在相同肝功(Child A、B级)和相同出血程度(轻度及中度出血)比较下,两种治疗的止血效果均较满意,且两者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2)出血复发率方面:三种治疗方式中保守治疗的2年出血复发率最高,其次为内镜治疗;虽然内镜治疗适用范围广,止血效果好,但其不能很好降低门静脉压力,故其复发率高,远期治疗效果不如外科治疗。(3)并发症方面:外科治疗更易发生肝性脑病、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4)病死率方面:保守治疗住院期间病死率高于内镜和外科治疗,而内镜和外科治疗的住院期间病死率无显着差异。

张子啸[9](2019)在《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术对于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差异,并就腹腔镜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或联合肝切除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开展的88例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而施行脾切除术的患者,其中开腹组46例(联合断流12例,联合肝切除2例),腔镜组42例(联合断流14例,联合肝切除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Child-Pugh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脾脏大小、术后并发症,以及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Child-Pugh评分变化。所有资料通过Excel 2013及SPSS 21.0进行分析研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描述,行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通过中位数(P25 P75)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数描述,行卡方检验,必要时行Fisher’s精确检验,以P<0.05表示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开腹组与腔镜组基本情况比较,年龄、性别、Child-Pugh分级占比、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数、合并肝癌数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白细胞、血小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水平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开腹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腔镜组(136.50±47.31 min vs 191.95±62.92 min,P=0.000),术中出血高于腔镜组(300(200 500),极值范围 20-2000 ml vs 200(100 425),极值范围20-2500ml,P=0.006),住院天数高于腔镜组(15.74±5.76天vs 12.95±6.67 天,P=0.038),患者脾脏大小高于腔镜组(917.73±532.34ml vs762.83±528.23ml,P<0.05)。开腹组与腔镜组在术后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再出血、门静脉血栓、肝性脑病、消化道穿孔、肝功能不全,比较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白细胞、血小板水平较术前在开腹组和腔镜组都有明显升高(P>0.05)。术后肝功能情况,开腹组术前CHILD分级A级的患者共32人,AST水平、ALT水平、ALB水平分别术前与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BIL水平术前为25.91±11.92 umol/L,术后为 17.75±8.65 umol/L,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hild-Pugh 评分术前为5.72±0.46,术后为5.34±0.6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开腹组术前CHILD分级B级的患者共14人,其AST水平、ALT水平、TBIL水平分别术前与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LB水平术前为24.89±13.71 g/L,术后为38.51±5.78g/L,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hild-Pugh评分术前为7.43±0.756,术后为6.36±0.9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腔镜组术前CHILD分级A级的患者共28人,AST水平、ASL水平、ALB水平、CHILD-Pugh评分分别术前与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BIL水平术前为20.02±8.01 umol/L,术后为14.16±6.62umol/L,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腔镜组术后CHILD分级B级的患者共14人,其AST水平、ALT水平分别术前与术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LB水平术前为33.66±4.95 g/L,术后为39.14±6.67 g/L,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BIL水平术前为33.59±14.02 umol/L,术后为18.11±9.75umol/L,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hild-Pugh 评分术前为 7.43±0.514,术后为5.93±0.829,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脾切除术能有效纠正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低白细胞和低血小板水平。2.腹腔镜脾切除术较开腹脾切除术具有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势,但手术时间长,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腹腔镜下巨脾切除术证实为安全有效的,腹腔镜下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术后并发症与开腹组无明显差异,腹腔镜下联合肝切除可在一定适应证下实施。4.脾切除术能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的肝功能,对于Child-Pugh分级B级的患者效果较为明显。

周保换[10](2019)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对肝硬化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前瞻性地对我院行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and azygoportal disconnection LSD)的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后2年随访的临床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LSD对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常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影响,进一步研究LSD对肝硬化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伴上消化道出血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在院期间由同一的手术团队完成LSD,比较患者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术后18月及术后24月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Child-Pugh评分、抗凝血酶Ⅲ、蛋白C、蛋白S、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酶的变化情况,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所有患者LSD术后无因腹腔出血而二次急诊手术、无肝性脑病、无顽固性腹水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2.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患者在行LSD手术后,外周血中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在术后1周、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术后18月、术后24月时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其中血红蛋白在术后随访中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而血小板于术后1周时达峰值,之后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水平。3.LSD术后外周血中总胆红素在术后1周、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术后18月、术后24月时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均P<0.001),且呈逐步降低的趋势;外周血中白蛋白在术后1周时短暂降低,但在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术后18月、术后24月时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均P<0.001),且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外周血中凝血酶原时间和国际标准化比值在术后1周时轻度升高,但在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术后18月、术后24月时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均P<0.001),并且都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Child-Pugh评分在术后1周时有所升高,但之后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其中术后6月、术后12月、术后18月、术后24月时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4.LSD术后外周血中血浆抗凝血酶Ⅲ、蛋白C和蛋白S在术后1周时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但是从术后3月起三个指标均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且较术前均升高。其中血浆抗凝血酶Ⅲ在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术后18月、术后24月时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血浆蛋白C在术后18月和术后24月时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血浆蛋白S在术后6月、术后12月、术后18月、术后24月时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5.LSD术后外周血中Ⅲ型前胶原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在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术后18月、术后24月时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均P<0.001);外周血中IV型胶原在术后1周、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2月、术后18月、术后24月时较术前均明显降低(均P<0.001),且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外周血中层粘连蛋白在术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在术后24月时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透明质酸酶于术后1周时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是之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术后24月时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1.LSD治疗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伴上消化道出血并脾功能亢进是安全有效的。2.LSD能够提高肝硬化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水平。3.LSD能够降低外周血中总胆红素、提高白蛋白的水平、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和Child-Pugh评分,有利于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4.LSD能够提高肝硬化患者外周抗凝血酶Ⅲ、蛋白C和蛋白S的含量,有利于改善肝硬化患者肝脏的合成功能。5.LSD能够降低外周血中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酶的含量,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肝纤维化,延缓肝硬化的发展。

二、门体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2例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门体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2例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腹腔镜与开腹门奇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的效果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品采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术前准备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学分析
    2.6 麻醉与手术方法
        2.6.1 麻醉
        2.6.2 手术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综述 腹腔镜门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2)食管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语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1.1 入选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方法
        2.2.1 对照组治疗
        2.2.2 治疗组治疗
        2.2.2.1 治疗组术后处理
        2.2.3 治疗效果评估
        2.2.3.1 早期止血
        2.2.3.2 早期再出血
        2.2.3.3 近期再出血
        2.2.3.4 远期再出血
        2.2.3.5 治疗组术后不良反应
        2.2.3.6 朝、汉族EVL治疗效果比较
        2.2.4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
    3.2 早期止血率、再出血率及死亡率比较
    3.3 治疗组朝汉两民族患者EVL治疗效果比较
        3.3.1 一般资料比较
        3.3.2 再出血率、死亡率比较
        3.3.3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3.4 EV复发率、复发时间、复发程度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3)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双介入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合井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诊断参考标准
        2.1.4 患者基本资料
    2.2 研究方法
        2.2.1 术前相关准备
        2.2.2 手术步骤及方法
    2.3 随访观察
    2.4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比较
    3.2 手术成功率的分析
    3.3 手术并发症分析
    3.4 术后各项指标的临床对比分析
    3.5 食管静脉曲张转归分析
    3.6 术后再出血率分析
    3.7 生存率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OSPD与TIPS在治疗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门静脉压力比较
    3.3 两组患者术后资料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两种术式对门静脉压力的影响
    4.2 两种术式对血常规的影响
    4.3 两种术式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4.4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4.5 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
    4.6 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
    4.7 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全文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5)腹腔镜脾动脉结扎与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外科保脾手术治疗的进展及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7)养血柔肝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
        1.1 中医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名认识
        1.2 中医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病机认识
        1.3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中医治疗
    2 西医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
        2.1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生机制
        2.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
        2.3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内容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或脱落标准
    3 研究方案
        3.1 治疗措施
        3.2 观察指标
    4 疗效评价
        4.1 综合疗效评价
        4.2 中医疗效评价
    5 统计学方法
    6 研究结果
        6.1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及疗效判定
        6.2 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结果比较
        6.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6.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6.5 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比较
    7 讨论
        7.1 养血柔肝方的立法依据
        7.2 养血柔肝方的方药分析
        7.3 疗效分析
    8 结论
    9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10)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对肝硬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前言
(二)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 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四、门体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2例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腹腔镜与开腹门奇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的效果对比[D]. 丁泽华.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2]食管静脉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D]. 张珈恺. 延边大学, 2020(05)
  • [3]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与双介入法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出血合井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对比[D]. 王文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4]OSPD与TIPS在治疗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对比研究[D]. 刘元华.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5]腹腔镜脾动脉结扎与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疗效对比[D]. 王乐.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6]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疗效分析[D]. 马双阳.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7]养血柔肝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D]. 易鑫宇.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疗效对比[D]. 赵玉婷. 川北医学院, 2019(04)
  • [9]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分析[D]. 张子啸. 苏州大学, 2019(04)
  • [10]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对肝硬化的影响[D]. 周保换.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门体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42例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