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偏头痛40例

针刺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偏头痛40例

一、针灸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偏头痛40例(论文文献综述)

管素梅[1](2020)在《耳综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研究及静息态fMRI局部一致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耳综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MWo A)的临床疗效,同时借助血栓弹力图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耳综疗法对患者凝血机制的影响,并从功能影像学角度为耳综疗法取效的中枢机制提供证据,也为完善耳综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诊疗与预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纳入的80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分为耳综治疗组(观察组)与耳针治疗组(对照组),经一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患者VAS、SDS、SAS、WHOQOL-BREF评分和偏头痛积分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分析。2.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血栓弹力图检查,观察参数变化。3.对耳综治疗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以观察患者脑区Re Ho值和ALFF值的改变,寻找异常脑区。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VAS、SDS评分和偏头痛积分皆明显降低,WHOQOL-BREF评分显着升高;两组在VAS、SDS评分和偏头痛积分方面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WHOQOL-BREF评分方面差异显着(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0%),远期总有效率(92.5%)也高于对照组(75%),差异显着(P<0.05)。2.在TEG方面,观察组治疗后K值、Angle值、MA值、CI值、A值和G值等各项指标皆有明显改变(P<0.05),而对照组无显着改变指标(P>0.05);两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K值、Angle值、MA值、A值、G值和CI值等指标较对照组有显着改变(P<0.05),而R值、LY30值、EPL值和PM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3.患者右侧颞中回、右侧额中回、双侧中央后回的Re Ho值增高;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颞下回、右侧尾状核、双侧小脑、左侧颞中回、左侧丘脑、左侧楔叶、左侧内侧和旁扣带回的Re Ho值降低;左侧的小脑、颞中回、眶部额中回、颞上回、角回、中央后回等脑区ALFF值增高。结论:1.耳综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疗效显着,可有效改善患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和抑郁情绪等,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根据血栓弹力图结果推测,耳综疗法可通过干预患者凝血机制抑制纤维蛋白原功能及血小板生成和功能以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继而阻断偏头痛的发生与发展。3.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结果提示耳综疗法通过对脑区内局部神经元活动的同步性及活动强度的影响以改善相关脑区及脑功能网络的功能,进而干预疼痛信息的感受、传递、处理以及情绪处理、认知调整等过程。

高畅[2](2020)在《颞三针配合刺络放血法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探讨经验效穴“颞三针”配合相关腧穴的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中的即时、短期的治疗效果,阐明两种疗法相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意义,为本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并为此疗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颞三针加刺络放血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两组各为40例。其中,治疗组颞三针取平刺法,进针深度为0.8-1寸:可为滞针手法(连续单向捻转3至4周),也可为快速捻转法,使病人整个颞部可见麻胀沉重感为宜。余下的两组少阳经穴位交替行三棱针刺络放血疗法,针刺时用左手拇指按压在针刺部位的下端,局部皮肤从而可完全暴露,确定好腧穴的位置,用右手持三棱针快速刺入此部位皮下2-3mm,紧接着马上退针,用手对皮肤周边行挤压处理,令少量血液自然流出即可。对照组则施以常规针刺疗法。两组患者均隔天治疗1次,一个疗程共5次,总疗程为2个。待完成全部治疗,通过分析对比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症状积分、VAS评分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率,评估最终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卡方检验和t检验均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首次治疗半小时后头痛VAS评分皆明显降低,且对比未治疗时结果显示P<0.01,即表现出显着差异;通过对比两组研究对象首次治疗30min后的疗效评分,能够发现相较对照组,治疗组表现出优势,且P<0.01,即存在较为显着的差异;在治疗后的头痛症状积分上,相较对照组,治疗组表现出优势,且P<0.01,即存在较为显着的差异,这提示治疗组在改善偏头痛症状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总体疗效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部平均血流速度,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颞三针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瘀血型偏头痛具有良好的即时镇痛效果,可有效改善脑部供血状况,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临床研究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图0幅;表9个;参106篇。

赵敏[3](2020)在《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力敏腧穴分布规律研究及针刺即时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力敏腧穴的探查,以期初步得到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力敏腧穴分布规律;观察对比针刺力敏腧穴与传统腧穴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找到针刺力敏化腧穴临床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快速有效之证据,为临床选穴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110例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的探查,寻找力敏腧穴,研究总结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力敏腧穴的分布规律。并在这110例患者中选取60例可探查到力敏腧穴不小于3个的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及就诊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力敏腧穴针刺方法,择优选取体表3-4个力敏腧穴实施针刺,针刺手法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记录针刺前及针刺第1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30分钟的NRS疼痛评分。对照组:参考人卫版《针灸学(第2版)》[60]中关于针灸治疗肝阳头痛的取穴方法,按《腧穴学》教材中的取穴定位标准,不避力敏腧穴,实施针刺,手法为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记录针刺前及针刺第1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30分钟的NRS疼痛评分。对比观察两组即时1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30分钟的治疗效果。文中所有数据借助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两两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x2检验或秩和检验的统计方法。结果:1.在110例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中出现一个以上力敏腧穴的患者为100例,力敏腧穴出现率为90.09%;力敏腧穴出现频次最高的部位为头颈部,其次是下肢部,再次为躯干部,最少是上肢部;出现频次最高的经络为足少阳胆经;力敏腧穴出现频次最高的前五位经穴或非经穴为:率谷、大椎旁开3寸、风池、太冲、期门。2.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力敏腧穴出现个数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NRS疼痛评分P=0.245>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分钟、3分钟、5分钟、10分钟、30分钟后NRS疼痛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在治疗30分钟后试验组痊愈13人,显效15人,有效1人,无效1人,愈显率:93.33%,对照组痊愈9人,显效11人,有效7人,无效3人,愈显率:66.67%,两组对比卡方值6.667,P=0.0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中力敏腧穴出现率较高;分布以头颈部为高频部位,足少阳胆经为高频经络;力敏腧穴出现频次最高的前五位经穴或非经穴为:率谷、大椎旁开3寸、风池、太冲、期门。2.两组均能有效降低肝阳上亢型偏头痛NRS评分,但试验组更快速、疗效更佳。

刘大鹏[4](2020)在《基于fMRI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差异的中枢机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原发性头痛,发病率、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学习效率及生活质量,并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针灸治疗偏头痛具有一定的优势,可预防偏头痛的复发及慢性化进程、减少偏头痛发作天数、降低发作频率、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生存质量等,因此被推荐为治疗偏头痛的重要非药物治疗方式之一。尽管针刺治疗偏头痛具有优势,但我们发现仍有部分患者的临床疗效难以提高,这说明患者之间存在疗效差异,对于针刺治疗偏头痛而言,产生不同疗效差异的个体原因尚不明确。研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个体疗效差异,或许能从另一方面揭示针刺镇痛及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机制,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达到精准治疗、个性化治疗、靶向性治疗。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偏头痛的研究,我们发现偏头痛患者存在疼痛调节相关脑区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而针刺治疗可以调节相关脑区的异常功能。同时亦有研究支持偏头痛患者存在个体差异,并在脑功能上有所体现。目的:通过比较针刺治疗后不同疗效的患者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差异,探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差异的中枢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以精准治疗、个性化治疗、靶向性治疗。方法: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招募无先兆偏头痛患者60例,进行为期4周的相同的针刺治疗,每周3次,共计12次,同时采集患者基线期和治疗结束后的脑rs-fMRI数据和临床数据(包括头痛天数、VAS评分、HIT-6、BAI、BDI-Ⅱ、MMSE、MoCA、PSQI)。治疗结束后以头痛天数减少50%为评价指标,将患者分为有效组、无效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与全脑功能连接(FC)的差异以及临床数据的差异,并将脑rs-fMRI数据与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临床数据分析显示:①有效组与无效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便无显着差异;②两组受试者基线期的偏头痛天数、HIT-6、VAS评分、BDI-Ⅱ、BAI、MMSE、MoCA、PSQI指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③在经过4周相同治疗后,有效组受试者的头痛天数、HIT-6、PSQI评分明显低于无效组。④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显示,针刺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HIT-6、BAI均有显着下降,MMSE有显着提升;且有效组受试者VAS评分及HIT-6的变化较无效组更显着。⑤针刺治疗后,有效组受试者的头痛天数、BDI-Ⅱ、PSQI明显降低,MoCA明显升高,而这些变化在无效组受试者中并不显着。rs-fMRI数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①与无效组受试者相比,有效组受试者左侧PAG与左侧小脑前叶(IX)的功能连接明显较弱,右侧PAG与右侧小脑后叶(CrusI)、右侧额上/中回、左侧额上/中回的功能连接明显较强。偏相关分析显示,经Bonferroni校正后,基线期脑rs-fMRI数据与临床数据无显着性相关。②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PAG与全脑功能连接的差值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右侧PAG与右侧额上/中回、右侧旁扣带回(辅助运动区)/前扣带回、左侧旁扣带回(内侧额上回/辅助运动区)3个脑区的功能连接的差值具有显着性差异。偏相关分析显示,经Bonferroni校正后,右侧PAG与右侧额上/中回、右侧旁扣带回/前扣带回、左侧旁扣带回的功能连接的差值与偏头痛天数的差值呈显着正相关。结论:与无效组相比,有效组受试者针刺治疗后头痛天数、头痛程度明显降低,情绪、认知、睡眠等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不同针刺疗效的患者不仅在头痛天数的响应方面具有差异,在其余临床指标的响应方面也有差异,且头痛天数减少≥50%的患者整体临床改善更好。针刺治疗对不同疗效的患者脑功能的调节不同,这些不同可能存在于对疼痛下行抑制系统的调节存在差异、对偏头痛预期以及由此带来的无助感的调节作用不同。在针刺预后方面,单纯的人口学指标及临床量表评分对于区分不同针刺疗效患者的灵敏度不高,即无法通过简单的患者信息及临床量表评分敏锐地预测本组选穴治疗偏头痛的预后;不同针刺疗效患者在针刺治疗前就存在脑功能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说明无效组受试者的疼痛下行抑制系统受损更加明显,有效组受试者在疼痛抑制方面更具有优势,同时两者对疼痛感觉及疼痛认知的调节功能不同。

陈铭慧,李万瑶[5](2019)在《蜂针优势病种治疗》文中研究表明蜂针疗法(又称蜂蜇疗法或蜂刺疗法)是属于蜂疗一种,早在中国民间和医疗机构作为治疗疾病之用。1.古代对蜂针的认识早在《黄帝内经》就对被蜂蜇的反应作出记载"蜂蜇有毒可疗痉"。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第二十五-蛇虫等毒第二》中,其中复方"猪脂、蜜(各半升),蜡(二两)上三味,和煎如膏,

王旭[6](2019)在《阳陵泉自体血注射对偏头痛大鼠穴区肥大细胞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阳陵泉自体血注射对偏头痛大鼠穴区肥大细胞的影响,探讨自体血穴位注射的镇痛机制,丰富和发展穴位注射理论研究。方法:将30只雄性健康大鼠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自体血组、针刺组和药物组。适应性饲养3天后,采用经典硝酸甘油造模法进行造模,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连续造模7天,观察并记录其行为学变化;自体血组第7天造模后于大鼠双侧阳陵泉穴注射自体血;针刺组第7天造模后对模型大鼠双侧阳陵泉穴进行针刺;药物组第7天造模后选用川芎嗪注射液于大鼠双侧阳陵泉穴进行注射。治疗完成后取大鼠阳陵泉穴区皮肤及皮下肌肉组织(0.3cm×0.3cm),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对穴区组织中的肥大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同时取腹主动脉血2ml,并采用酶免法对血浆中5-羟色胺(5-HT)、组胺及P物质(SP)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行为学方面:大鼠造模前后各组相比较以及各组与空白组相比较其行为学评分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各治疗组与模型组之间的行为学评分相比较均存在可比性(P<0.05)。(2)血浆5-HT、组胺及SP方面:与空白组相比,血中5-HT、组胺含量降低(P<0.05),SP含量有所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5-HT、组胺含量均有增多(P<0.05),而SP含量却有所降低(P<0.05)。自体血组血中所含组胺的含量与药物组比较有所提高(P<0.05),而3组治疗组从5-HT与SP角度相比较则没有明显性差异(P>0.05)。(3)肥大细胞数目方面: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穴区的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同模型组相对比,自体血组、针刺组及药物组模型大鼠穴区肥大细胞数量均增多(P<0.05),自体血组与药物组相对比其模型大鼠穴区肥大细胞数量有所增高(P<0.05),与针刺组相比穴区肥大细胞数量无显着性差别(P>0.05)。结论:阳陵泉自体血注射对偏头痛模型大鼠穴区肥大细胞有较强的激发促进作用。同时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血浆中5-HT、组胺及SP均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故可推测出自体血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的镇痛机制与穴区的肥大细胞密切相关。

王萌萌[7](2019)在《基于蛋白质/代谢组学的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一步完善耳穴综合疗法对偏头痛的干预机制。方法:对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分别应用蛋白质组学TMT(Tandem Mass Tag)技术和代谢组学UPLC-Q-Exactive MS/MS技术对偏头痛受试者治疗前、后的血浆进行对比检测,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进行蛋白验证。结果:(1)耳穴综合疗法可显着降低偏头痛患者头痛积分和VAS得分,有效缓解偏头痛,临床总有效率达93.33%,8周后随访,疗效稳定,复发率低。(2)蛋白质组学发现偏头痛患者较正常人有IL-6R、PF4、SOD1等14个显着上调蛋白,有SASH1、IGKV2-29、SELL等11个显着下调蛋白,富集到KEGG通路有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后SASH1、ZBED1显着上调,有IL-6R、YWHAE、NME2等12个显着下调蛋白,富集到KEGG通路有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3)代谢组学发现偏头痛患者较正常人有L-赖氨酸、7-甲基黄嘌呤、3-甲基黄嘌呤等37个显着上调代谢物,多巴胺、酪胺、戊二酸盐等19个显着下调代谢物,富集到亚油酸代谢、咖啡因代谢等11条通路;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后有L-天冬氨酸、L-酪氨酸、庚二酸盐等10个显着上调代谢物,L-赖氨酸、7-甲基黄嘌呤、3-甲基黄嘌呤等16个显着下调代谢物,富集到赖氨酸降解、苯丙氨酸代谢等8条代谢通路。结论: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确切,远期疗效稳定,值得推广应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ASH1、IL-6R、YWHAE等多个蛋白和L-酪氨酸、L-赖氨酸等代谢产物的参与相关,涉及到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咖啡因代谢等多条信号传导通路的改变,为今后深入探究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张凯熠[8](2019)在《留针时间对头针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疗效影响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临床随机试验,应用头痛病中医症候量表、SF-MPQ、SF-36等客观指标确切地评价偏头痛的针刺疗效。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偏头痛的疗效影响,为针刺治疗偏头痛的规范化方案提供依据,以供临床推广应用。2.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观察头针治疗对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04名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10分钟治疗组、20分钟治疗组、40分钟治疗组。接受不同留针时间的头针治疗,每周3次,4周为一个疗程。分别观察三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中医证候量表、SF-MPQ、SF-36、TCD的变化情况。结果:(1)10分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4.5%,20分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5%,40分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9%。经卡方检验,三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分钟组与20分钟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F-MPQ比较:经秩和检验,3个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视觉疼痛评分、现有疼痛强度评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20分钟治疗组、40分钟治疗组与10分钟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分钟治疗组与20分钟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偏头痛积分比较:经秩和检验,3个治疗组治疗前后偏头痛积分差异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20分钟治疗组、40分钟治疗组与10分钟治疗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40分钟治疗组与20分钟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SF-36比较:经秩和检验,20分钟治疗组、40分钟治疗组在改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4个方面与10分钟治疗组相比,差异有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意义(P>0.05)。20分钟治疗组与40分钟治疗组对于躯体疼痛的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分钟治疗组对于改善躯体疼痛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个治疗组在生理功能、一般健康及活力3方面的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TCD比较:在脑血管痉挛患者中,3个治疗组的基底动脉、左右椎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脑供血不足患者中,3个治疗组的基底动脉、左右椎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20分钟治疗组与40分钟治疗组头针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优于10分钟治疗组;20分钟治疗组与40分钟治疗组的治疗偏头痛疗效未见明显差异。(2)20分钟治疗组与40分钟治疗组对于偏头痛积分、SF-MPQ及部分SF-36项目的评分改善优于10分钟治疗组,但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3)头针对于患者脑血流情况有双向调节作用。10分钟、20分钟、40分钟三种不同留针时间对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未见明显差异。

赵轶[9](2019)在《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三个关键问题的文献分析与数据挖掘研究》文中提出背景:偏头痛是以一侧头部疼痛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疾病,针刺疗法作为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之一,已经广泛运用于偏头痛的临床治疗。那么首先针刺治疗偏头痛是否切实有效?其次如果有效,基于中医辨证的高频腧穴有哪些?第三,针刺基本补泻手法的施用与否,是否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对这三个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极其必要。这样就能系统解决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上的关键问题,就能为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依据。目的:1.对比针刺与西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与副作用,评价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统计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偏头痛的穴位使用频次,总结高频腧穴使用规律;3.对不同针刺补泻手法治疗不同证型偏头痛的疗效进行数据挖掘研究,评估补泻手法对偏头痛疗效的影响。方法:中文数据库检索,以“针刺”“偏头痛”为主题词,检索数据库范围包括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数据库;英文数据库检索,以“acpuncture”“migraine”为主题词,检索数据库范围包括Pubmed、Medline、OVID、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2000年01月~2018年12月(19年)。1.将针刺治疗偏头痛近19年期间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2.检索近19年期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相关文献,将文献中的腧穴处方按偏头痛的三类证型进行分类归纳(肝阳上亢型、痰湿偏盛型、瘀血阻络型),对三个证型的穴位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并对腧穴-经络的关联性、特定穴使用情况以及腧穴部位进行统计并分析;3.对19年期间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相关文献的针刺补泻情况进行归纳整理,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针刺补泻(提插、捻转)对偏头痛的疗效是否会产生影响。结果:1.单纯针刺与西药对比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1)针刺组VS西药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偏头痛有效;(2)针刺组VS西药组不良反应情况的Meta分析中,在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方面,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疲劳/乏力、嗜睡及总体不良反应方面,针刺组与西药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药组。2.针刺治疗偏头痛腧穴使用频次的数据挖掘研究结果显示:(1)辨病选穴:穴位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前5位)为风池(87),其次为率谷(77),太阳(68),百会(40)、合谷(32)。辨证选穴:肝阳上亢型: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前5位)为太冲(90),行间(41),阳陵泉(41),太溪(34),丘墟(29)。痰湿偏盛型: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前5位)为丰隆(106),阴陵泉(38),中脘(34),足三里(21),内关(7)。瘀血阻络型: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前5位)为血海(57),膈俞(49),三阴交(37),合谷(30),太冲(18)。总体穴位(主穴+配穴):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前5位)为太冲(132),风池(126),率谷(102),丰隆(108),太阳(86)。(2)腧穴-经络关联分析:纳入的161篇文献中,针刺治疗偏头痛的腧穴处方中,所有的腧穴共涉及14条经络,其中常用经络(前5位)为足少阳胆经(450),足厥阴肝经(182)、足阳明胃经(180)、手少阳三焦经(164)、足太阴脾经(163)。(3)特定穴关联分析:特定穴使用频次最高的是交会穴(585),其次是五输穴(514)、原穴(279)、络穴(206)、八会穴(142)。(4)腧穴部位关联分析:以头面颈项部最多(32),其次为下肢部(24)、上肢部(12)、背部(2)、胸腹部(2)。3.针刺补泻手法治疗偏头痛疗效差异的数据挖掘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从总体来看还是从辨证分型来看,明确补泻与明确不补泻的疗效比较,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符合纳入标准的38篇文献中,存在13.16%(5/38)的文献均未对补泻手法进行具体描述报道的情况。结论:1.从针刺疗效角度评估:针刺治疗偏头痛是有效且安全的。2.从穴位使用角度分析:(1)针刺治疗偏头痛时,辨病选穴以风池、率谷、太阳、百会、合谷为主;辨证选穴时,肝阳上亢型以太冲、行间、阳陵泉、太溪、丘墟为主;痰湿偏盛型以丰隆、阴陵泉、中脘、足三里、内关为主;瘀血阻络型以血海、膈俞、三阴交、合谷、太冲为主;(2)重视阳经在针刺治疗偏头痛中的作用,尤以少阳经为主;(3)重视特定穴在针刺治疗偏头痛中的作用;(4)重视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相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1)从补泻手法角度评价:(1)是否采用针刺补泻手法(主要是提插和捻转单式补泻手法)对不同证型偏头痛疗效影响可能有限;(2)有关针刺补泻手法的临床研究文献报道需要进一步规范。

戴双燕[10](2019)在《远近配穴巨刺法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观察远近配穴巨刺法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期在为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提供一种疗效佳、安全简便、重复性强、经济价廉的针刺治疗方法。方法:选取6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治疗组施以远近配穴巨刺法,选取健侧风池、率谷、外关、丘墟、足临泣、太冲,急性发作期,首先针刺健侧丘墟、太冲、足临泣、风池,采用快速提插捻转泻法,而后针刺率谷、外关行提插捻转泻法。缓解期,同时取穴,采用平补平泻法。针刺30min后出针;对照组施以常规针刺法,参照偏头痛常规取穴,急性期采用快速提插捻转泻法,缓解期采用平补平泻法。两组患者每天治疗一次,一周4次,共针刺4周。并分别于针刺期、随访期记录两组患者的视觉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评估问卷(The Migraine-Specific Questionnaire,MSQ)、头痛症状积分、头痛日记、血中5-HT含量变化。结果:1、本课题临床研究过程中,共脱落2例,两组各1例,最终完成本研究全过程的患者共计60例。2、临床疗效评价对比: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约96.67%。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两组总体临床疗效对比有显着差异(P<0.01)。3、VA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VAS评分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有显着差异(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1)。两组患者针刺完随访4周后与各自未治疗前VAS评分对比,均有显着差异(P<0.05),且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4、MSQ评分对比:治疗组MSQ中功能受限、功能障碍、情感影响及MSQ总体评分,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有显着差异(P<0.01);对照组功能受限及MSQ总体评分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有显着差异(P<0.01),情感影响方面自身治疗前后差异显着(P<0.05)。且治疗组功能受限、功能障碍、MSQ总体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1)。两组患者针刺完随访4周后与自身未治疗前MSQ对比,功能受限、MSQ总体评分均有显着差异(P<0.01),且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5、头痛症状积分对比:两组患者头痛症状积分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有显着差异(P<0.01),且治疗组头痛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1)。两组患者针刺完随访4周后与自身未治疗前头痛症状积分对比,均有显着差异(P<0.01),且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5)。6、头痛日记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头痛日记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有显着差异(P<0.01),且治疗组头痛日记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1)。两组患者针刺完随访4周后与自身未治疗前头痛日记对比,均有显着差异(P<0.01),且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1)。7、血中5-HT含量对比:两组患者血中5-HT含量干预前后自身对照,均有显着差异(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1)。两组患者针刺完随访4周后与自身未治疗前血中5-HT含量对比,均有显着差异(P<0.01),且治疗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P<0.01)。结论:本课题研究结果提示,远近配穴巨刺法、常规针刺法均能改善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近期及远期的VAS评分、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评估问卷、头痛症状积分、头痛日记,并能改善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远近配穴巨刺法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经针刺治疗后,两种方法均能升高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近期及远期的5-HT含量,提高患者抑制疼痛的能力,且远近配穴巨刺法优于常规针刺,提示这可能是针刺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之一。

二、针灸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偏头痛40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灸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偏头痛40例(论文提纲范文)

(1)耳综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研究及静息态fMRI局部一致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传统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2.1 概述
        2.2 病因
        2.3 发病机制
        2.4 治疗现状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1 研究对象
        1.1 一般资料
        1.2 诊疗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随机分配
        2.3 质量控制
        2.4 针刺干预方案
        2.5 疗效观察指标
        2.6 疗效评定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基线资料
        3.2 临床疗效
    4 讨论
        4.1 选题依据
        4.2 针刺方法的选取
        4.3 评价量表的选取
        4.4 临床疗效分析
第三部分 基于血栓弹力图的耳综疗法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仪器和试剂
        2.2 参数意义
        2.3 样本采集
        2.4 样本处理
    3 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血栓弹力图比较
        3.2 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比较
        3.3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比较
        3.4 两组治疗后血栓弹力图比较
    4 讨论
        4.1 针刺调节气血
        4.2 偏头痛与凝血功能异常
        4.3 血栓弹力图
        4.4 临床疗效分析
第四部分 耳综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说明
        2.2 针刺干预方案
        2.3 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案
        2.4 数据处理分析
    3 结果
        3.1 治疗后Re Ho分析结果
        3.2 治疗后ALFF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偏头痛脑功能网络研究领域的应用
        4.2 局部一致性分析法与低频振荡振幅分析法在偏头痛研究领域的应用
        4.3 临床疗效效应分析
    5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发表论文

(2)颞三针配合刺络放血法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临床资料
        1.1.1 病例来源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1.5 剔除以及脱落标准
    1.2 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1.3.1 偏头痛症状积分
        1.3.2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1.3.3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1.4 疗效判定
    1.5 研究结果及疗效分析
        1.5.1 统计学处理
        1.5.2 研究结果与分析
        1.5.3 安全性评价
    1.6 讨论
        1.6.1 偏头痛流行病学研究
        1.6.2 偏头痛发病机制
        1.6.3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治疗
        1.6.4 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1.6.5 颞三针的临床应用
        1.6.6 刺络放血疗法在偏头痛治疗中的应用
        1.6.7 针刺镇痛机理的分析
        1.6.8 临床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1.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针灸治疗偏头痛研究进展
    2.1 毫针刺法
    2.2 电针疗法
    2.3 头针疗法
    2.4 穴位注射法
    2.5 耳针疗法
    2.6 穴位埋线疗法
    2.7 特色针法及推拿疗法
    2.8 针药联合
    2.9 综述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偏头痛疗效评分表
附录 B 患者知情同意书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3)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力敏腧穴分布规律研究及针刺即时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回溯
1.研究方法
    1.1 病例情况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
    1.6 剔除标准
2.研究方案
    第一部分 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力敏化腧穴分布规律研究
        2.1 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2.2 力敏腧穴的判定
        2.3 力敏腧穴探查方法
    第二部分 即时临床疗效观察
        2.4 随机分组
        2.5 盲法
        2.6 治疗方案
        2.7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2.8 质量控制
        2.9 数据管理录入
        2.10 统计学方法
        2.11 技术路线图
3.研究结果
    3.1 病例脱落情况
    3.2 不良反应观察
    3.3 力敏腧穴分布规律
    3.4 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分析
    3.5 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
4 讨论
    4.1 立题依据
    4.2 力敏腧穴
    4.3 力敏腧穴分布规律分析
    4.4 即时疗效结果分析
    4.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4)基于fMRI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差异的中枢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偏头痛的中医认识及针灸治疗研究进展
        1. 偏头痛概述
        2. 中医对偏头痛的认识
        2.1 偏头痛的中医病名及内涵
        2.2 偏头痛的中医病因病机
        2.2.1 偏头痛的外感致病机理
        2.2.2 偏头痛的内伤致病机理
        2.2.2.1 瘀血致病
        2.2.2.2 痰湿致病
        2.2.2.3 脏腑功能失调
        2.2.2.4 气血不足、正气亏虚
        2.2.2.5 伏邪理论
        3.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取穴规律
        3.1 循经取穴
        3.2 局部取穴、远端配穴
        3.3 辨证取穴
        4. 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特殊针法
        4.1 透刺治疗
        4.2 放血治疗
        4.3 电针治疗
        4.4 耳穴治疗
        4.5 火针治疗
        4.6 头针治疗
        4.7 其他疗法
        5. 针刺治疗偏头痛现代文献研究
        5.1 针刺对脑部血流量的调节
        5.2 针刺对血管活性因子的调节
        5.3 针刺对内源性镇痛物质的调节
        5.4 针刺对神经递质的调节
        6.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偏头痛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方法及进展
        1.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原理
        2.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的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2.1 ALFF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2.2 ReHo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2.3 独立成分分析方法(ICA)及研究进展
        2.4 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2.5 小世界网络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3. 结语
        参考文献
前言
试验研究
    1. 研究目标及内容
        1.1 研究目标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案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对象
        2.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2.2.2 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2.6 剔除及脱落处理
        2.3 针刺治疗
        2.3.1 针刺取穴
        2.3.2 针具选择
        2.3.3 针刺操作
        2.3.4 针刺频率
        2.4 试验数据采集
        2.4.1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采集
        2.4.1.1 核磁扫描设备
        2.4.1.2 扫描准备
        2.4.1.3 扫描参数
        2.4.1.4 质量控制
        2.4.2 临床数据采集
        2.4.2.1 基线期
        2.4.2.2 针刺治疗期间
        2.4.2.3 针刺治疗结束后
        2.5 分组
        2.6 数据处理及数据分析
        2.6.1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2.6.1.1 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工具
        2.6.1.2 数据预处理
        2.6.1.3 数据分析
        2.6.2 临床数据的统计分析
        2.6.2.1 基本信息比较
        2.6.2.2 治疗前后临床数据比较
        2.6.2.3 治疗前后临床数据的差值比较
        2.6.3 rs-fMRI数据与临床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基本信息
        3.2 临床数据分析
        3.2.1 治疗前后临床数据的差异
        3.2.2 治疗前后临床数据的差值比较
        3.2.3 小结
        3.3 rs-fMRI数据分析
        3.3.1 基线期PAG与全脑功能连接(FC)的差异
        3.3.2 治疗前后PAG与全脑功能连接(FC)的差值的比较
        3.4 相关性分析
        3.4.1 基线期rs-fMRI数据与临床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3.4.2 治疗前后zPAG-FC差值与临床数据的差值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取穴分析
        4.2 偏头痛疗效评价的选定是本研究的基础
        4.3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与偏头痛的关系
        4.4 不同针刺疗效的患者存在脑功能差异
        4.5 不足与局限性
    5.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阳陵泉自体血注射对偏头痛大鼠穴区肥大细胞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实验研究
    一.实验材料
        (一)实验动物
        (二)主要仪器和试剂
    二.实验方法
        (一)分组
        (二)自体血采集方法
        (三)大鼠偏头痛模型制备方法
        (四)疼痛行为学观察方法
        (五)治疗方法
        (六)大鼠水合氯醛麻醉方法
        (七)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方法
        (八)标本处理方法
        (九)统计学处理及分析
    三.实验结果
讨论
    一.祖国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一)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治疗
    二.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一)病因
        (二)发病机制
        (三)治疗
    三.阳陵泉治疗偏头痛的选穴依据
    四.自体血穴位注射
    五.肥大细胞机制探讨
    六.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近十年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偏头痛的选穴用药概况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7)基于蛋白质/代谢组学的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背景
    1 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1.1 病名溯源
        1.2 病因病机
        1.3 治疗现状
    2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调查
        2.2 病因
        2.3 发病机制
        2.4 治疗现状
    3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应用
        3.1 基础研究
        3.2 临床应用研究
    4 代谢组学的研究应用
        4.1 基础研究
        4.2 临床应用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信息采集
        2.2 干预措施
        2.3 疗效观察
        2.4 疗效评定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临床信息
        3.2 偏头痛积分量表和VAS值情况
        3.3 临床疗效
    4 讨论
        4.1 临床信息
        4.2 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研究基础
        4.3 临床疗效分析
第三部分 基于TMT技术的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样本采集和分组
        1.3 样品制备和质控
        1.4 蛋白质组学检测
    2 结果
        2.1 差异蛋白筛选结果
        2.2 GO分析
        2.3 KEGG通路分析
    3 蛋白验证
        3.1 仪器和试剂
        3.2 操作步骤
        3.3 蛋白验证结果
    4 讨论
第四部分 基于UPLC-Q-Exactive MS/MS技术的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代谢组学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耗材和试剂
        1.2 样本前处理
        1.3 色谱和质谱条件
        1.4 数据质量评估
        1.5 数据处理和多变量分析
    2 结果
        2.1 总离子流图
        2.2 数据质量控制
        2.3 主成分分析
        2.4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2.5 差异代谢物筛选
        2.6 代谢通路鉴定结果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8)留针时间对头针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疗效影响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2.4 剔除标准
        1.2.5 脱落标准
        1.2.6 脱落病例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技术路线图
    2.2 随机分组
    2.3 研究方法
        2.3.1 检查方法
        2.3.2 针具
        2.3.3 治疗方法
    2.4 资料采集
        2.4.1 基本资料收集
        2.4.2 观察指标
        2.4.3 其他观察指标
        2.4.4 疗效评定标准
    2.5 统计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分析
    3.2 临床疗效指标分析
        3.2.1 总有效率比较
        3.2.2 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比较
        3.2.3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比较
        3.2.4 偏头痛积分比较
        3.2.5 生活质量量表(SF-36)比较
        3.2.6 不良反应观察
4 讨论
    4.1 现代医学对于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4.2 祖国医学对于偏头痛的认识
        4.2.1 偏头痛的中医发病机制及辨证分型
        4.2.2 针刺镇痛的机理
        4.2.3 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4.3 治疗选穴的讨论
    4.4 留针时间的讨论
    4.5 疗效的讨论
        4.5.1 三个治疗组总有效率的讨论
        4.5.2 三个治疗组对偏头痛积分及SF-MPQ评分均有改善
        4.5.3 三个治疗组对SF-36中部分项目的得分均有改善
        4.5.4 三个治疗组对脑血流均产生双向调节
    4.6 脱落病例的讨论
    4.7 不足与展望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英文缩略词表
附录2 针灸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9)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三个关键问题的文献分析与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一 基于以西药对照进行Meta分析的单纯针刺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纳入标准
        1.1.1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1.2 干预措施纳入标准
        1.1.3 结局指标
        1.2 排除标准
        1.3 文献检索
        1.3.1 检索范围
        1.3.2 检索式
        1.4 资料筛选与数据提取
        1.4.1 资料筛选具体步骤
        1.4.2 数据提取
        1.4.3 数据统计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
        2.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2.4 纳入研究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价
    3 Meta分析
        3.1 针刺组VS西药组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3.2 针刺组VS西药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Meta分析
    4 讨论
        4.1 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4.1.1 偏头痛的病因病机
        4.1.2 偏头痛的中医治疗
        4.2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4.3 针刺组VS西药组组别的纳入依据
        4.4 国外文献纳入情况说明
        4.5 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
        4.6 本研究的结果和结果解读
        4.7 本部分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4.8 创新与展望
    5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针刺治疗偏头痛腧穴使用规律研究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检索
        1.1.1 检索方法
        1.1.2 检索范围
        1.1.3 检索式
    2 文献筛选
        2.1 文献纳入标准
        2.2 文献排除标准
        2.3 数据预处理
        2.4 数据库建立
        2.5 数据分析
        2.5.1 数据来源
        2.5.2 分析软件
        2.5.3 处方录入
        2.5.4 数据分析过程
    3 研究结果
        3.1 腧穴使用频次统计结果
        3.1.1 偏头痛辨病选穴穴位(主穴)使用频次统计
        3.1.2 偏头痛辨证选穴穴位(配穴)使用频次统计
        3.1.3 偏头痛辨病+辨证选穴总体穴位(主穴+配穴)使用频次统计
        3.2 腧穴-经络关联分析
        3.3 特定穴关联分析
        3.4 腧穴部位关联分析
    4 讨论
        4.1 针刺治疗偏头痛腧穴频次统计及腧穴配伍特点
        4.1.1 偏头痛穴位频次统计
        4.1.2 腧穴—经络关联分析
        4.1.3 特定穴关联分析
        4.1.4 腧穴部位关联分析
        4.2 国外文献纳入情况补充说明
        4.3 本研究的创新部分
        4.4 不足与改进
    5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基本补泻手法对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的影响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检索
        1.1.1 检索方法
        1.1.2 检索范围
        1.2 检索式
        1.3 资料采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4 数据录入
        1.5 筛选方法
        1.6 录入结果和数据预处理
        1.6.1 录入结果
        1.6.2 数据预处理
        1.7 质量控制
        1.8 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挖掘
        1.9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三类补泻情况临床疗效比较
        2.2 痰湿偏盛型偏头痛的三类补泻情况临床疗效比较
        2.3 瘀血阻络型偏头痛的三类补泻情况临床疗效比较
        2.4 偏头痛三类证型的三类补泻情况的总体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3.1 针刺补泻的理论依据
        3.1.1 对针刺补泻的认识
        3.1.2 教材中针刺补泻治疗偏头痛的认识
        3.2 针刺补泻的现代文献
        3.2.1 明确补泻类文献
        3.2.2 明确不补泻类文献
        3.2.3 补泻不明确类文献
        3.3 文献纳入时的细节问题
        3.3.1 提插、捻转补泻法的纳入依据
        3.3.2 针刺补泻分类的纳入依据
        3.3.3 穴位频次的纳入依据
        3.3.4 采用数据挖掘法的依据
        3.3.5 国外文献纳入情况说明
        3.4 该研究反映的问题和现象
        3.4.1 研究结果与理论的矛盾性
        3.4.2 矛盾及现象分析
    4 问题与展望
    5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偏头痛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致谢
附录三 个人简介

(10)远近配穴巨刺法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偏头痛的中医研究概况
        一、偏头痛的病名及历史源流
        二、偏头痛中医病因研究
        三、偏头痛中医治则及治法
    第二节 关于偏头痛的西医研究概况
        一、偏头痛的流行病学
        二、偏头痛的发病原因及机制
        三、偏头痛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方案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流程图
        三、研究资料与方法
        四、观察指标
        五、疗效评价标准
        六、统计方法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入选患者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
        二、VAS评分治疗前后及随访后比较
        三、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评估问卷(MSQ)治疗前后及随访后比较
        四、头痛症状积分治疗前后及随访后比较
        五、头痛日记治疗前后及随访后比较
        六、血中5-HT含量针刺前后及随访后比较
        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比较
    第三节 讨论
        一、偏头痛的中医病因
        二、巨刺法治疗偏头痛的研究
        三、偏头痛的发病部位及取穴
        四、关于5-HT的镇痛机制
        五、远近配穴巨刺法对偏头痛患者的疗效
        六、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随机入组及分组表
附录2 样本量估算方法
附录3 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SQ)
附录4 头痛日记
附录5 头痛症状积分
附录6 5-羟色胺的检测说明书
附录7 英文缩略词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四、针灸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偏头痛40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耳综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研究及静息态fMRI局部一致性分析[D]. 管素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2]颞三针配合刺络放血法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疗效观察[D]. 高畅.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力敏腧穴分布规律研究及针刺即时临床疗效观察[D]. 赵敏.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基于fMRI探讨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差异的中枢机制[D]. 刘大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蜂针优势病种治疗[A]. 陈铭慧,李万瑶. 第二届世界蜂疗大会、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9
  • [6]阳陵泉自体血注射对偏头痛大鼠穴区肥大细胞的影响研究[D]. 王旭.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7]基于蛋白质/代谢组学的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机制研究[D]. 王萌萌.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8]留针时间对头针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疗效影响观察[D]. 张凯熠.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9]针刺治疗偏头痛疗效三个关键问题的文献分析与数据挖掘研究[D]. 赵轶. 贵州中医药大学, 2019(02)
  • [10]远近配穴巨刺法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戴双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针刺穴位注射治疗血管性偏头痛40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