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农业大学召开家蚕基因组研究“优秀创新团队”表彰大会

西南农业大学召开家蚕基因组研究“优秀创新团队”表彰大会

一、西南农业大学召开庆祝大会表彰家蚕基因组研究“优秀创新团队”(论文文献综述)

张俊[1](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其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留学人员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留学人员和留学人员统战工作。2015年,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留学人员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这是党中央立足现实对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所作的新指示、新要求和新部署。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开展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充分凝聚发挥留学人员的智慧和力量,对于进一步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展开研究。留学人员作为统战工作的对象,同时也是知识分子群体的组成部分,因此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是以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为依据的。文章通过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具体实践,紧紧把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发展的两条主线:即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历史进程的主线以及留学人员统战政策演变的主线。70年来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从开端起步,到曲折发展、几经停滞,逐步恢复发展,再到快速发展,留学人员统战政策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规范和逐步优化的演进过程:从“保障回国”到“鼓励回国”,从强调“回国服务”到“回国服务”与“为国服务”并举,从“要求回国”到“来去自由”,从“改善待遇”到“创造条件,完善服务”等,为吸引和汇聚留学人才服务祖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政策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宝贵的统战理论及统战智慧运用到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当中,以“大团结、大联合”为主题,秉承“凝聚人、团结人”的宗旨,开展了一系列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新留学人员报国方式的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对历史的深入研究,最终落脚点在于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地方性的实证调查和全国性的样本分析,点面结合,着重探讨了新时代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现状,分析当前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外部挑战,进而从增强统战意识、健全统战机制、强化文化认同、优化统战环境、改善统战方法等方面提出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考,以期为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不断提高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统战效果。

郭瀛霞[2](2019)在《大学校庆仪式的文化内涵分析 ——以厦门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校园仪式,大学校庆不仅是隆重的庆典、盛大的节日、成就的展示、人心的凝聚和精神的唤醒,更是一种具有文化特征的记忆;它不仅是大学精神和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径。伴随着国内“校庆热潮”的掀起,对于校庆仪式的关注和校庆文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高等教育学和人类学理论为指导,将大学校园看作是重要的仪式场域,将大学校庆看作是大学校园中的重要仪式组成,以厦门大学为个案,展开从宏观到微观的相关分析和理论探讨。宏观方面,回溯厦门大学近百年来的校史长河,校庆仪式经历了“发轫之始、薪火传承、焕然一新、被迫中止、继往开来”的斑驳记忆,零星碎片串联的点点滴滴勾勒出厦大校庆的管理文化、学术文化和育人文化的独特魅力。微观方面,在厦门大学97周年校庆仪式的“田野”中,四大子仪式各具特点,熠熠闪光。校庆大会仪式的场地安排、领导致辞、捐赠仪式、颁奖仪式和国歌校歌合唱流露出了校庆仪式的神圣庄重和情感表达;学术仪式和文体仪式作为校庆中占比最大的仪式构成,通过非刻意流露、非语言交流和符号表征彰显了校庆文化和大学文化的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祭扫仪式无论从过程形式、体化实践,还是时间选择方面,都将厚重的感恩文化和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基于历史梳理和调查结果,校庆仪式作为大学文化和精神的承载者,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分别体现在物质文化内涵、行为文化内涵、制度文化内涵和精神文化内涵四个方面。厦门大学校庆仪式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一砖一瓦,筑牢“一流”根基的物质文化内涵;一举一动,接力“嘉庚”精神的行为文化内涵;一字一句,书写“南强”自信的制度文化内涵,以及一心一意,凝聚“自强”精神的精神文化内涵。同时,校庆和大学文化的关系体现为:校庆文化已经融入到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与其他文化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助推着大学文化更加血肉丰满、厚重有力。校庆仪式的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由外至内,由浅入深;从有形到无形,从宏观到细节,累积修葺成为一所大学不朽的精神以及深刻的文化。

王立高[3](2019)在《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各民族团结、实现国家统一、复兴民族大业,是新时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具有开放、包容、进取品格的壮乡人民,为维护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边疆社会的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壮族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重要一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和富有成就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其内在蕴含的价值诉求、伦理道德、思想观念,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重要的关联性与契合性。挖掘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开展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利于拓展和丰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和空间,推动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增强壮族地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同时,也有利于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边疆安全稳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遵循问题导向,注重文献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统一,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联系,对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探讨两者间的学理基础、现实需求,探究“融入”的现状、特点、经验、影响因素,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论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广西壮族自治区14个城市的大中小学校、民族村镇社区、公共文化机构、文化旅游单位等开展实地调研,并深度访谈了专家学者、行政管理人员,壮族文化遗产传承人、思政工作者、青少年学生及家长等47人,自编调查问卷并采集到46所院校9230份青少年有效问卷。同时围绕选题,开展了“我的壮族文化观”“我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献计策”等专题座谈会7场,对研究对象与内容有了较为客观、全面的把握,构建起研究的事实基础。第一部分,文献综述及选题确立。主要阐明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趋势,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研究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等背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对壮族优秀传统文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概述,进行核心概念阐释和研究边界的界定,厘清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第三部分,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其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与内容。壮族独特的生境特征,造就了独特的壮族优秀传统文化。阐述了壮族文化的源流、结构与特征,挖掘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物质资源、精神资源与制度资源,探寻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价值。第四部分,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考察。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发现壮族地区具有“民族关系十分融洽”、“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成就”的良好教育环境。通过对质性资料与量化资料的分析,探讨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目标、功能、载体、特点等现状,探究壮族地区不断完善法规制度、加强文化建设、强化学校教育等实践经验。第五部分,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分析。自编了调查问卷,经检验信度、效度良好。研究发现,青少年“思想与观念”中,政治观水平最高,文化观与其都处于非常高水平;青少年民族观处于较高偏上水平。青少年“素养与行为”总体上处于非常高水平,行为选择水平略高于文明素养水平。研究还发现,青少年“思想与观念”“素养与行为”在其民族成分、个人背景、家庭文化背景、学校背景、社会背景上均存在着显着性差异。第六部分,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等影响因素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壮族地区具有相对较好的内、外部教育环境。影响因素对青少年的作用效果,因其民族成分、个人背景、家庭文化背景、学校背景、社会背景的不同,而存在显着性差异。同时,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确立了“教育与引导-思想与观念-素养与行为”的整合模型。第七部分,完善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整合模型,针对“融入”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一是坚持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原则,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等内容。二是创新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实现路径。包括:统筹建立立体化教育体系,统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教育,统筹不同类型教育,统筹校园内外教育活动,统筹专业、人文和思政教育。三是优化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方式方法。包括直接嵌入法、实践嵌入法、休闲嵌入法和审美嵌入法。四是建立健全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机制。包括:构建科学的教育体制;健全有序的运行机制;完善长效的保障机制。

张卫民[4](2019)在《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KCI18所高校案例的分析》文中指出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在2009年发布的高等教育报告中指出,大学生获得创业教育的最佳途径是接受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考夫曼基金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显示,鉴于创业的本质特性和广泛适用性,创业知识可以在具体课程层面和专业学科教育项目、主修或主修方向层面进行跨学科融合。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具有天然的必然性和现实需求。中国高校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创业教育之初,就明确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全校性创业教育方向,但全校性创业教育一直处在各高校自由探索阶段,各高校重视程度、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全校性创业教育效果尚不明显。开展全校性创业教育主要采取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从2012年开始,国家层面先后三次(2012年8月、2015年5月和2016年6月)发文,提出通过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来推进创业教育普及化的政策。从国内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来看,各高校推动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但总体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一批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制度化成果作为支撑。然而,目前学术界对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嵌入某一具体专业教育方面,没有探索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和跨学科创业教育制度,这不利于广泛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本研究正是聚焦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策略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试图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研究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为我国跨学科创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与策略支持。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在系统整理跨学科创业教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总结归纳出了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的共性特征,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的基本特点、跨学科创业师资的基本特征,以及不同类型高校的跨学科创业教育特点。最后,在分析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教育实践的薄弱环节之后,给出了实施建议。在理论基础方面,本研究认为创业活动更加复杂,创业者不仅要懂得怎样筹集资金、怎样注册企业、怎样管理企业、怎样推销产品和怎样依法纳税等,更要不断“生产”科学管理企业的知识和新产品开发知识,从而使企业可持续发展。这种知识的生产过程,符合“知识生产模式II”。此外,创业家或企业领导角色具有特殊性,他们在企业中必须扮演多重角色和与各种企业成员发生相互作用,因此,经理角色理论和交往实践理论对跨学科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方面,对18所样本高校的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进行了分析,依据企业家“个人知识”的特点及其知识生产方式,探究了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概括跨学科创业教育的一般规律,提出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策略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本研究认为,应然的跨学科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为: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模式和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建设方面,研究发现跨学科创业中心是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包括四个方面:跨越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教师队伍的知识背景来源广泛;以教学和实践指导为主,科研为辅;服务对象超越跨学科中心涉及的学科范围。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方面,具有三个共性特征:一是创业课程跨学科融合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将创业知识嵌入其中;二是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和讲授以非商学院教师为主;三是体验式教学法是跨学科创业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研究发现,跨学科师资培养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学历教育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二是通过创业实践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三是通过创业培训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践方面,基于卡内基大学基本分类法,将考夫曼校园计划资助高校分为2类:授予博士学位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和授予本硕学位的教学型学院或大学。综合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包括:(1)成立协调和管理全校范围创业教育的领导机构。(2)多种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混合使用,最大化实践效果。(3)发挥创业管理学科的引领作用,带动全校性创业教育开展。教学型学院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主要有:(1)采用相对单一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普及创业教育。(2)依托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3)强化第二课堂,丰富创业实践活动和指导。通过探究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和对中美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存在跨学科创业教育理念落后、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单一、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和课程严重缺乏和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尚未成熟等问题。由于对创业者和企业家“知识个人”生产方式,决定了创业教育的跨学科性、体验性、实践性和“意会”性,这也决定了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同时,考夫曼校园计划参与高校的实践经验也给我国探究跨学科创业教育以启示。因此,依据创业教育的跨学科性、体验性、实践性和“意会”性,以及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我国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为此,本研究对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提出以下实施建议:利用大学现有资源,选择合适的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整合大学资源,建立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和提升各学科专业师资的创业素养,开发跨学科创业课程。

蒋文娟[5](2018)在《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基于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合作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基于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合作视角下的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能使双方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深入推进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现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进入到重要的机遇期。如何通过科学系统地分析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问题、最大限度地激发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有机结合、从而推动协同育人能够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本论文根据协同学理论,全面系统地对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进行审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涉及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结合”“协同”和“育人”等活动的各种影响因素、贯穿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全过程的各种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概括如下:1.系统梳理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的演进历程,总结出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共经历“萌芽、探索、发展”三个阶段,并在发展阶段呈现出“研究生联合培养、科技英才班、科教融合共建学院”三种主要模式。2.调查现阶段三种主要模式的发展现状与实施效果,厘清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目前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发展困境,发现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存在种种障碍,剖析其根本原因在于未从行政推动向机制牵引转变。3.分析探究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外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之间开展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在科教体制、培养理念、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变革提供了有益启示。4.依据协同学理论“不稳定性原理”“协同效应原理”“序参量理论”,分别探究、梳理、构建出贯穿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前端-中端-后端全过程的、以驱动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为体系的机制研究框架。即:以政府支持的牵引力、科技发展的推动力、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力、国外模式的借鉴力作为外部驱动,利益的吸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内部驱动共同形成的驱动机制;以沟通协调、资源整合、协同培养、利益分配、人事与考核激励等五个主要方面构成的运行机制;以管理体系、政策保障、协同育人师资、战略合作、评价监督等五个主要方面构建的保障机制。以驱动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为体系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作为一个整体,各机制间是相互协同、共同作用的。任何机制的缺失,都可能会导致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活动不能正常进行。模式是机制的实施载体,先进的模式应有健全的机制与之相适应。只有不断地对机制进行完善与优化,才能为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事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与保障,使其真正实现和谐共赢与可持续发展。

王平祥[6](2018)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是大学的基本价值和存在的最重要理由。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灵魂和核心,围绕立德树人,关键问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尽管我国研究型大学正在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宏伟目标深入发展推进而备受关注,但本科人才培养仍存在很多不足,首当其冲的就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本研究紧紧围绕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探讨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问题和原因是什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调整和改革?通过系统研究,有利于促进研究型大学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方向,改革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肩负起为社会发展与民族进步培育社会精英的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案例研究、调研访谈等相结合的方法,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辩证统一的价值取向及引导、激励、调控和评价作用与功能。在此基础上,对50所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显示“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创新性人才和高级专门人才”等表述趋向一致,但存在着培养目标高远宽泛、表述杂乱、缺乏引领、价值失衡及趋同性强的问题,并从管理体制、教育理念、精英教育和通识教育等方面分析了具体原因。同时,比较研究了50所世界知名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其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发现其立意高远、富有个性,凸显了基础宽厚、追求创新、全球视野和人类情怀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学术取向、个体取向、社会取向、人类取向和向善取向特征。结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双一流”建设宏观背景,本文认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必须基于基本国情和研究型大学自身特点,坚守研究型大学使命和办学理念,构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推进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向素质教育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转变、向主体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转变、向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社会公民和世界公民目标转变等三个战略性转变。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深入推进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建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机制等策略和建议。

赵伟力[7](2017)在《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科技现代化进程,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之路。当前,党情国情世情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科技已然成为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决定性因素。系统分析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找寻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科技现代化的“秘钥”,对于科技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甚至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科技现代化提供可以借鉴参考的“中国方案”,都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科技现代化进行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以期揭示其特殊模式,并为我国科技现代化全面协调发展开掘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试图构建起一个以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历史实践为双重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作为文章的切入点,从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社会境遇和现实动力出发,以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为思想主线,以中国科技现代化实践为依托的研究框架。这个框架注重社会矛盾、社会结构差异、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注重科技与经济、政治、文化及科技自身等方面组合而成的社会结构分析,从而全面分析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首先,在相关研究基础上,从逻辑上厘清“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概念的基本内涵,在理论上明确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内在源流关系。其次,从社会境遇和历史条件出发,具体识别并概括推动科技现代化的现实动力、基本内容、时代特性、主要成就、特殊模式和总体特征。最后,总结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现实意义,探讨中国共产党人在所谓“第四次科技革命”现实境遇下所可能面临的历史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这一研究框架可能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首先,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与科技发展观作为切入点,试图避开一般的经验性“自然思维”(胡塞尔)单一向度,把“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看作是由中国共产党这一主体推动科技理论现代化、科技实践现代化的综合历史进程。从科学技术本质论、发展观、人才观及动力论等四个方面来论述科技理论现代化,从科技体制、科技规划、科技人才及科技成果等方面论述科技实践现代化。显然,当且仅当“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论域时,才能克服研究当中可能存在的盲目性、片面性,才能更为深入地揭示科技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系列主要矛盾,更为全面地把握科技现代化实践的一系列基本规律。其次,在对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质性研究基础上,初步勾勒出一个相对普遍的量性变量体系与观测点指标体系模型,力图达到理性分析框架与实证研究模型的相互支撑。通过数据图表的分析和对比来客观地、深入地论证中国科技现代化的经济、社会、科学及民生等方面的成就。这样,既可避免主观臆断而导致的缺乏说服力,凸显出文章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必要性,又可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与分析科技现代化“秘钥”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凸显的历史主义意识出发,着力彰显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科技史普遍意义,从历史比较中揭示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实践性特质。以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及实践为分析视域,深度解读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特殊模式,并从主体性、集约性、效用性及人文性四个方面系统呈现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特殊模式的总体特征。纵观整个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程,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中国独特的历史境遇和社会动力为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从而形成了彰显中国特色的科技现代化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特殊模式因其实践哲学取向贴切时代精神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推动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理论又反过来指导与推动科技现代化迈向新境界。

曾凡勇[8](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岳婷婷[9](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张露[10](2015)在《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词汇的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被视为教学的中心,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是词汇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三个部分。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从基本动词、基本名词和基本形容词词表中按基本序的高低截取了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各前50个,对其搭配进行语料库的提取与分析。本文首先从《人民日报》、《读者》、《青年文摘》及《小说月报》等报纸和杂志2002至2011年语料建构成的超大规模真实文本中,使用Ant Conc软件进行搭配的机器提取。而后综合搭配词的频数、MI值和T值,并结合语言学知识,对提取结果进行人工的筛选,圈定作为研究对象的各基本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常见搭配。接下来,我们根据常见搭配词出现在节点词左边与右边的频次,结合语义特征,参照原始语料,对提取结果进行分析,建立类联接,概括这些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常规语法功能。最后,本文从搭配的角度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发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将搭配上的偏误分为三类:语法搭配上的偏误、语义搭配上的偏误和语音搭配上的偏误,并以双音节动词“喜欢”的教学为例,将词语搭配提取计量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联系起来,真正将词语搭配的教学落到实处。本文在大数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观察这些最基本的单、双音节动词、名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克服了以往相关研究大多依靠个人语感或有限语料所带来的主观限制性强的弊端。客观、全面的实证研究不仅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教和学提供了本文所研究词项的搭配特征和语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直观、科学的语言搭配板块,还为词典的编纂、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词汇处理及例句选用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路。

二、西南农业大学召开庆祝大会表彰家蚕基因组研究“优秀创新团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农业大学召开庆祝大会表彰家蚕基因组研究“优秀创新团队”(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三)研究现状评论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辨析
        (一)留学人员
        (二)统一战线
        (三)留学人员统战工作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二)列宁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三)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的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三)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子思想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历史考察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49-1956)
        (一)通过政治宣传发表留学人员回国号召
        (二)利用外交手段强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谈判协商
        (三)动员留学人员亲友密切海外联系
        (四)成立专门机构统筹留学人员归国事宜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57—1977)
        (一)进行集中的思想政治学习
        (二)开展有步骤的“反修防修”教育
        (三)保护部分归国留学专家
        (四)对回国留学人员进行集中分配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78-1991)
        (一)优化政治环境消除留学人员思想顾虑
        (二)设立专项基金吸引留学人员归国
        (三)成立专门服务机构强化留学人员主体地位
    四、改革开放发展时期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92-2011)
        (一)理顺关系、创新留学人员报国形式
        (二)加大支持力度夯实留学人员服务平台
        (三)鼓励、支持留学人员归国自主创业
    五、十八大以来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2012-)
        (一)完善留学人员归国的政策法规
        (二)积极打造海外留学人才对接平台
        (三)营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第四章 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政策演进及主要成效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政策的历史演进
        (一)争取动员、资助回国、妥善安置
        (二)一视同仁、红专教育、统一待遇
        (三)保障回国、信任使用、政策吸引
        (四)鼓励回国、为国服务、政策照顾
        (五)发挥作用、重视使用、完善服务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奠定了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亟需的人才基础
        (二)推动了中国高校学科建设及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快速发展
        (三)形成了留学人员归国创新创业的热潮
第五章 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与经验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情感联络的方法
        (二)利益照顾的方法
        (三)民主协商的方法
        (三)理论实践教育法
        (四)显性隐性教育法
        (五)典型示范的方法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二)贯彻以人为本、为留学人员服务的理念
        (三)秉承凝集人心、汇集才智、发挥作用的宗旨
        (四)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五)坚持统战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现状
        (一)基于广州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现状的调研
        (二)基于全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现状的分析
    二、当前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留学人员统战工作认识亟待提高
        (二)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机制尚不健全
        (三)留学人员思想理论水平有待加强
        (四)留学人员发挥作用的环境有待优化
        (五)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方法创新不足
    三、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面临的外部挑战
        (一)世界人才争夺加剧带来的人才流失及人才移民挑战
        (二)世界多元文化渗透带来的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认同挑战
        (三)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带来的挑战
第七章 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考
    一、提升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意识和统战工作能力
        (一)准确把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定位
        (二)着力提升统战干部工作能力水平
    二、建立健全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留学人员组织沟通及协调机制
        (二)建立健全留学人员服务及决策咨询机制
        (三)建立健全留学人员评估选拔及参与机制
    三、强化留学人员文化认同及思想引领
        (一)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增进文化认同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加强教育引导
        (三)以转变观念为主旨提高文化适应力
    四、优化留学人员发挥作用的整体环境
        (一)完善留学人员归国发展的政策环境
        (二)打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科研环境
        (三)营造留学人员宜居宜业的人文环境
    五、探索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新路径
        (一)树立留学人员统战数据化的思维理念
        (二)构建常态化、法制化的网络统战大格局
        (三)运用统战智慧提升留学人员统战工作艺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大学校庆仪式的文化内涵分析 ——以厦门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个人兴趣
        二、现实需求
        三、研究便利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史料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大学校庆的研究
        二、关于大学仪式的研究
        三、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校庆仪式
        二、大学文化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历史记忆中的厦门大学校庆仪式
    第一节 发轫之始——私立时期(1921-1937年)
        一、新旧交替、内忧外患
        二、私立时期的校庆仪式
        三、感念先辈,扛起爱国的脊梁
    第二节 薪火传承——国立时期(1937-1949年)
        一、每况愈下、困难重重
        二、国立时期的校庆仪式
        三、迎难而上,重振“自强”之风
    第三节 焕然一新——建国后17年(1949-1966年)
        一、百废待兴、踽踽而行
        二、建国后17年间的校庆仪式
        三、推陈出新,高扬科学的风帆
    第四节 被迫中止——“文革”时期(1966-1976年)
        一、十年动乱、文化浩劫
        二、“文革”时期的校庆仪式
        三、异地传承,延续文化的命脉
    第五节 继往开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1976年至今)
        一、欣欣向荣、日新月异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校庆仪式
        三、如日方升,探寻“至善”之境界
    第六节 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的文化意涵与特征分析
        一、管理文化:历任校长,高瞻远瞩
        二、学术文化:重视科学,面向世界
        三、育人文化:“四种精神”,大爱无疆
第三章 厦门大学校庆仪式的人类学考察
    第一节 厦门大学校庆仪式的人类学考察设计
        一、田野地点的选择
        二、参与观察的实施
        三、访谈法的运用
        四、资料分析与整理
        五、研究者的身份考量
    第二节 场地、致辞、捐赠、颁奖及合唱:校庆大会仪式
        一、场地选择:仪式展演的神圣区域
        二、校长致辞:表述知识、权力与情感的语言
        三、捐赠仪式:爱校护校情谊的表达
        四、颁奖仪式:文化认同的树立和传播
        五、国歌校歌合唱:集体意识的唤醒与重塑
    第三节 课堂讲授、戏剧表演及体育运动:学术仪式和文体仪式
        一、课堂讲授:学术仪式的非刻意流露
        二、戏剧表演:文体仪式的非语言交流
        三、体育运动:纪念T恤与奖牌的符号表征
    第四节 过程形式、体化实践和时间选择:祭扫仪式
        一、祭扫仪式的过程形式
        二、祭扫仪式的体化实践
        三、祭扫仪式的时间选择
    第五节 厦门大学校庆仪式的基本功能
        一、教育功能
        二、文化功能
        三、社会功能
        四、情感功能
第四章 大学校庆仪式文化内涵的阐释
    第一节 校庆仪式文化的四个层面
        一、物质文化内涵:一砖一瓦,筑牢“一流”根基
        二、行为文化内涵:一举一动,接力“嘉庚”精神
        三、制度文化内涵:一字一句,书写“南强”自信
        四、精神文化内涵:一心一意,凝聚“自强”精神
    第二节 校庆仪式和大学文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3)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3.4 研究发展趋势
    1.4 研究目标和效果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 研究思路及方法
        1.6.1 研究思路
        1.6.2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
    2.1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辨析
        2.1.1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概念阐释
        2.1.2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阐释
        2.1.3 对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
    2.2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2.2.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文化教育思想
    2.3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联
        2.3.1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3.2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互动
        2.3.3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诉求
        2.3.4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对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客观需要
第三章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及其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与内容
    3.1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源流
        3.1.1 壮族的历史与发展
        3.1.2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脉络与渊源
        3.1.3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
        3.1.4 壮族传统文化的结构特征
    3.2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资源
        3.2.1 物质文化资源
        3.2.2 精神文化资源
        3.2.3 制度文化资源
    3.3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3.3.1 爱国主义教育
        3.3.2 民族团结教育
        3.3.3 集体主义教育
        3.3.4 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教育
        3.3.5 婚姻家庭道德教育
        3.3.6 生态教育
第四章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考察
    4.1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场域
        4.1.1 广西“民族关系十分融洽”
        4.1.2 广西各项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4.2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分析
        4.2.1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质性资料分析
        4.2.2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量化资料分析
    4.3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结论与讨论
        4.3.1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4.3.2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4.3.3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4.3.4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4.3.5 青少年对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特点
    4.4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
        4.4.1 法规制度方面:逐步完善“融入”的法制依据与政策保障
        4.4.2 文化建设方面:构建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文化场域”
        4.4.3 学校教育方面:以民族文化为载体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五章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分析
    5.1 研究的概念框架
    5.2 问卷的编制与质量分析
        5.2.1 设计思路
        5.2.2 问卷编制和修订过程
        5.2.3 问卷质量分析
    5.3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现状分析
        5.3.1 目的与方法
        5.3.2 青少年“思想与观念”的结果与分析
        5.3.3 青少年“素养与行为”的结果与分析
    5.4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结论与讨论
        5.4.1 青少年“思想与观念”状况的主要结论
        5.4.2 青少年“素养与行为”状况的主要结论
        5.4.3 青少年“思想与观念”“素养与行为”的讨论
第六章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
        6.1.1 学校教育
        6.1.2 家庭教育、社区教育
        6.1.3 社会教育
        6.1.4 自我教育
    6.2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现状分析
        6.2.1 影响因素整体特征
        6.2.2 影响因素的个人背景分析
        6.2.3 影响因素的家庭文化背景分析
        6.2.4 影响因素的学校背景分析
        6.2.5 影响因素的社会背景分析
        6.2.6 青少年背景变量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
        6.2.7 影响因素的研究小结
    6.3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
        6.3.1 相关分析
        6.3.2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6.3.3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因素的整合模型构建
    6.4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4.1 影响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6.4.2 影响因素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七章 完善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7.1 坚持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7.1.1 坚持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原则
        7.1.2 坚持“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的原则
        7.1.3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原则
        7.1.4 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原则
        7.1.5 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7.1.6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7.2 创新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7.2.1 统筹建立立体化教育体系
        7.2.2 统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教育
        7.2.3 统筹不同类型教育
        7.2.4 统筹校园内外教育活动
        7.2.5 统筹专业、人文与思政课教育
    7.3 优化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7.3.1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直接嵌入法
        7.3.2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实践嵌入法
        7.3.3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休闲嵌入法
        7.3.4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审美嵌入法
    7.4 建立健全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
        7.4.1 构建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教育体制
        7.4.2 建立健全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的运行机制
        7.4.3 完善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
第八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8.3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部分访谈人员信息汇总表
    附录4 :正式问卷调查学校一览表
    附录5 :综合调研地点
    附录6 :部分调研图片

(4)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KCI18所高校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价值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跨学科
        (二)跨学科教育
        (三)创业教育
        (四)跨学科创业教育
    三、文献综述
        (一)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一般理论研究
        (三)创业教育嵌入某一具体专业教育研究
        (四)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界定
        (一)本研究中的创业教育“跨学科”界定为跨出商科之外
        (二)本研究中的跨学科创业教育限定在创业学术教育领域
    六、创新之处
        (一)探究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概括跨学科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
第一章 作为知识生产者的创业者
    一、成功企业家的知识生产
        (一)知识和知识生产模式
        (二)“知识生产模式II”
        (三)成功的企业家的知识生产模式
    二、成功的企业家的交往
        (一)企业家的角色
        (二)企业家的交往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第二章 考夫曼校园计划(KCI)
    一、考夫曼基金会概况
    二、考夫曼校园计划
        (一)背景与理念
        (二)资助与管理
        (三)活动与影响
    三、考夫曼校园计划高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
        (一)罗切斯特大学的创业学术项目
        (二)维克森林大学的本科创业教育
        (三)霍华德大学的本科创业辅修和证书项目
        (四)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创业辅修与创业主修项目
        (五)德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六)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创业教育的混合模式
        (七)伊利偌伊大学-香槟分校创业教育的辐射模式
        (八)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创业教育的磁石模式
        (九)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创业教育的辐射模式
        (十)普渡大学的创业教育平台
        (十一)雪城大学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十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创业教育的磁石模式
        (十三)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县分校的学科方向创业教育
        (十四)鲍德温华莱士大学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十五)伍斯特学院的创业指导
        (十六)希拉姆学院的“创业住宿学习社区”
        (十七)伊利湖学院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十八)欧柏林学院的第二课堂创业教育
第三章 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模式
    一、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
        (一)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的内涵
        (二)KCI高校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的实践
    二、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模式
        (一)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模式的内涵
        (二)KCI高校创业双学位和联合学位模式的实践
    三、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
        (一)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的内涵
        (二)KCI高校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的实践
第四章 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跨学科创业中心
    一、跨学科创业中心:一种跨学科学术组织
    二、跨学科创业中心基本特征
    三、KCI校园计划高校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情况
    四、案例:罗切斯特大学全校性跨学科创业中心
        (一)中心概况
        (二)跨学科的组织架构
        (三)跨学科的创业教师队伍
        (四)跨学科的创业学术项目
第五章 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
    一、跨学科创业课程、创业课程和商科课程的关系
        (一)创业课程和商科课程的关系
        (二)跨学科创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的关系
    二、跨学科创业课程的基本特征
    三、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策略
        (一)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
        (二)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步骤
    四、案例: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艺术创业课程”开发
        (一)艺术创业课程规划
        (二)艺术创业课程标准研制
        (三)艺术创业教材编写与实施
第六章 :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一、跨学科创业师资的现实需求
        (一)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兴起
        (二)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和课程数量不断增加
        (三)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跨学科创业教师的需要
    二、跨学科创业教师的胜任力
        (一)专业教师的胜任力
        (二)创业学学科教师的胜任力
        (三)跨学科创业教师的胜任力
    三、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审视
    四、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一)通过学历教育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
        (二)通过创业实践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
        (三)通过创业培训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
第七章 :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一、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方法及KCI高校分类
        (一)卡内基基金会的教育使命
        (二)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法
        (三)2018版卡内基基本分类法
        (四)基于卡内基基本分类法的KCI高校分类
    二、跨学科创业教育视角下不同类型高校办学特点
        (一)综合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特点
        (二)教学型学院的办学特点
    三、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一)综合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二)教学型学院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第八章 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一)第二课堂为主的起步阶段(1997—2001)
        (二)创业学科化倾向的建设阶段(2002—2011)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发展阶段(2012—至今)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现状
        (一)创业教育社会氛围逐渐浓厚
        (二)所有大学生必须接受创业教育
        (三)创业教育需融入大学人才培养体系
        (四)创业教育仍然以第二课堂为主
    三、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存在问题
        (一)跨学科创业教育理念落后
        (二)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单一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和课程严重缺乏
        (四)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尚未成熟
    四、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建议
        (一)利用大学现有资源,选择合适的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
        (二)整合大学资源,建立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
        (三)提升各学科专业师资的创业素养,开发跨学科创业课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KCI高校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项目运作与课程体系
    附录二 :KCI高校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运作与课程体系
    附录三 :罗切斯特大学和伊利偌伊大学创业师资学术背景和创业情况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5)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基于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合作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科教结合
        1.3.2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
        1.3.3 机制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已有研究简要评析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6.1 研究方法
        1.6.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适用性分析及研究框架构建
    2.1 协同学理论概述
        2.1.1 协同学起源与发展
        2.1.2 协同学基本概念
        2.1.3 协同学基本原理
    2.2 协同学理论在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2.3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框架构建
第三章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发展历程与主要模式
    3.1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发展历程与演进曲线
        3.1.1 萌芽阶段(1951-1977年):配合培养
        3.1.2 探索阶段(1978-2008年):委托培养
        3.1.3 发展阶段(2009年-至今):协同培养
    3.2 现阶段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主要模式
        3.2.1 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
        3.2.2 科技英才班模式
        3.2.3 科教融合共建学院模式
第四章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4.1 研究生联合培养发展现状
        4.1.1 研究生联合培养实施情况总览
        4.1.2 研究生联合培养实施效果调查
        4.1.3 研究生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
    4.2 科技英才班发展现状
        4.2.1 科技英才班实施情况总览
        4.2.2 科技英才班实施效果调查
        4.2.3 科技英才班存在的问题
    4.3 科教融合共建学院发展现状
        4.3.1 科教融合共建学院实施情况总览
        4.3.2 科教融合共建学院实施效果调查
        4.3.3 科教融合共建学院存在的问题
    4.4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问题综析
第五章 国外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实践与启示
    5.1 法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实践情况
        5.1.1 法国科研机构的基本构成
        5.1.2 法国科研机构与高等学校的合作实践
    5.2 德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实践情况
        5.2.1 德国科研机构的基本构成
        5.2.2 德国马普学会与高等学校的合作实践
    5.3 美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实践情况
        5.3.1 美国科研机构的基本构成
        5.3.2 美国科研机构与高等学校的合作实践
    5.4 日本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实践情况
        5.4.1 日本科研机构的基本构成
        5.4.2 日本科研机构与高等学校的合作实践
    5.5 国外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5.5.1 科教体制变革
        5.5.2 培养理念变革
        5.5.3 管理理念变革
第六章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驱动机制
    6.1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外部驱动机制
        6.1.1 政府的大力支持
        6.1.2 科技发展的强大推动
        6.1.3 国内外环境的积极影响
        6.1.4 国外模式的有益借鉴
    6.2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内部驱动机制
        6.2.1 利益的吸引
        6.2.2 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七章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运行机制
    7.1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运行体系
    7.2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
        7.2.1 沟通协调机制
        7.2.2 资源整合机制
        7.2.3 协同培养机制
        7.2.4 利益分配机制
        7.2.5 人事与考核激励机制
第八章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保障机制
    8.1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主要障碍
        8.1.1 顶层设计缺乏
        8.1.2 制度不够完善
        8.1.3 协同育人师资不足
        8.1.4 结合程度偏低
    8.2 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保障机制构建
        8.2.1 管理体系构建
        8.2.2 政策保障机制
        8.2.3 师资保障机制
        8.2.4 战略合作机制
        8.2.5 评价监督机制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6)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1.6 研究方法
2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若干理论问题
    2.1 研究型大学应当发展一流本科教育
    2.2 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价值取向与功能
3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
    3.1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概况
    3.2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特征
    3.3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 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案例研究
    4.1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案例描述
    4.2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背景与依据
    4.3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形成过程
    4.4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路径
    4.5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性辨析
5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其启示
    5.1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特征
    5.2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5.3 世界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康奈尔大学案例研究
    5.4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借鉴与启示
6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突破与超越
    6.1 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
    6.2 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6.3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改革调整
    6.4 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策略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相关学术会议
附录2:50所我国研究型大学校训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附录3:50所世界一流大学使命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核心内容
附录4: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调查访谈提纲

(7)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成果评价
    1.3 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点
        1.3.3 研究难点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2.1 科技与科技现代化
        2.1.1 科学与技术
        2.1.2 现代化与科技现代化
        2.1.3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
    2.2 科技现代化的社会实质与基本动力
        2.2.1 科技的社会结构
        2.2.2 科技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2.3 科技现代化的内在矛盾与外在矛盾
    2.3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2.3.1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形成发展
        2.3.2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科学内涵
        2.3.3 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本原则
    2.4 科技现代化的规律与模式
        2.4.1 科技现代化的一般规律
        2.4.2 科技现代化的特殊规律
        2.4.3 后发国家科技现代化的模式选择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社会境遇和现实动力
    3.1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社会境遇
        3.1.1 科技现代化的物质生产基础
        3.1.2 科技现代化的政治制度根基
        3.1.3 科技现代化的人文精神取向
        3.1.4 科技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境况
    3.2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现实动力
        3.2.1 科技现代化的政治动力
        3.2.2 科技现代化的经济动力
        3.2.3 科技现代化的文化动力
        3.2.4 科技现代化的科学动力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历史作用
    4.1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4.1.1 科学技术本质论
        4.1.2 科学技术发展观
        4.1.3 科学技术动力论
        4.1.4 科学技术人才观
    4.2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特点与时代特性
        4.2.1 科技现代化理论的主要特点
        4.2.2 科技现代化理论的时代特性
    4.3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历史作用
        4.3.1 奠基时期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历史作用(1949—1976)
        4.3.2 发展时期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历史作用(1976—1989)
        4.3.3 成熟时期科技现代化理论的历史作用(1989—2012)
    4.4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新理念
        4.4.1 十八大以来科技现代化新理念的科学内涵
        4.4.2 十八大以来科技现代化新理念的时代特征
        4.4.3 十八大以来科技现代化新理念的地位与作用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实践的历程和主要成就
    5.1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实践的历程
        5.1.1 科技现代化的初步尝试(1921—1949)
        5.1.2 科技现代化的基本奠定(1949—1976)
        5.1.3 科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1976—1989)
        5.1.4 科技现代化的逐步成熟(1989—2012)
    5.2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主要成就
        5.2.1 以科技为支撑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5.2.2 综合国力的极大跃升
        5.2.3 科技体制的相对完善
        5.2.4 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5.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新发展
        5.3.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确定
        5.3.2 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
        5.3.3“十三五”科技规划的推进落实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特殊模式及总体特征
    6.1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特殊模式
        6.1.1 科技现代化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6.1.2 科技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6.1.3 科技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民富国强
        6.1.4 科技现代化的主要动力——生产力发展
        6.1.5 科技现代化的实践主体——科技工作者
    6.2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特殊模式的总体特征
        6.2.1 科技现代化的主体性——科学家群体的创新自觉
        6.2.2 科技现代化的集约性——科学资源的高度聚合
        6.2.3 科技现代化的效用性——科技功能的充分发挥
        6.2.4 科技现代化的人文性——科技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意义
    7.1 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7.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7.1.2 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
        7.1.3 为后发国家科技现代化提供“中国方案”
    7.2 当代中国科技现代化的挑战
        7.2.1 自主创新能力制约科技现代化事业的推进
        7.2.2 科技异化的影响
        7.2.3 全球化带给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冲击
    7.3 当代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对策
        7.3.1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7.3.2 坚持以中国梦为价值目标解科技异化难题
        7.3.3 坚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彰马克思主义之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几个定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专家访谈法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2.1 历史沿革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2.2.3 教材和专着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2.3.1 国立中央大学
    2.3.2 江苏昆虫局
    2.3.3 上海商检局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3.1 历史沿革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3.2.3 教材及专着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4.1 历史沿革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4.2.3 教材及专着
    4.2.4 重大科技成果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5.1 历史沿革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5.2.3 教材及专着
    5.2.4 重大科技成果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7.1.3 强化基础研究
    7.1.4 凝练学科方向
    7.1.5 追踪国际前沿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7.3.1 基础研究方面
    7.3.2 应用研究方面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9)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一、选派过程
        二、留学实践
        三、历史影响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一、留学性质
        二、经费财源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一、研习科系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三、地域分布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一、规模
        二、内部构成
        三、毕业去向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一、语言关
        二、生活关
        三、学业关
        四、社交关
        五、情感关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结论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词语搭配的研究
        1.2.2 动/名/形容词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对象
第2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2.1 基本动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2.2 基本动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2.3 基本单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2.4 基本双音节动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3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名词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3.1 基本名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3.2 基本名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3.3 基本单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3.4 基本双音节名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4章 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形容词的搭配提取与计量分析
    4.1 基本形容词的选取与跨距的确定
    4.2 基本形容词的显着搭配词的选取
    4.3 基本单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4.4 基本双音节形容词的搭配词的提取与计量分析
第5章 基本动/名/形容词搭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5.1 搭配偏误分析
    5.2 搭配研究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西南农业大学召开庆祝大会表彰家蚕基因组研究“优秀创新团队”(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D]. 张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2]大学校庆仪式的文化内涵分析 ——以厦门大学为例[D]. 郭瀛霞. 厦门大学, 2019(08)
  • [3]壮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王立高.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4]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KCI18所高校案例的分析[D]. 张卫民. 苏州大学, 2019(06)
  • [5]我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基于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合作视角[D]. 蒋文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11)
  • [6]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D]. 王平祥.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7]中国共产党科技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赵伟力. 西北大学, 2017(06)
  • [8]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9]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10]基于语料库的基本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提取计量研究[D]. 张露. 湖南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西南农业大学召开家蚕基因组研究“优秀创新团队”表彰大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