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和评估结果的经济分析

资产评估和评估结果的经济分析

一、资产评估及评估结果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项代有,郭化林,梁佳楣[1](2021)在《知识、技能、态度:资产评估职业能力框架与实现路径》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在梳理国内外资产评估职业能力框架文献及其内涵的基础上,确定了包括12个能力领域和143项专项技能的资产评估职业能力框架,并通过习得、转化与巩固、迁移和应用、定向、模仿、熟练、操作和内化、顺从、认同和内化以及类化迁移与整合等路径,养成资产评估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职业能力。

陈全[2](2021)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及时空演变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以来,随着对自然资本价值的认识以及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为核心的生态资产估算需求日益迫切。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由于受复杂地表与光学卫星成像条件的限制,区域生态环境遥感长期以来面临着混合像元现象严重、高质量光学遥感影像缺失等瓶颈问题,传统基于像元/格网尺度的定量遥感研究方法无法满足区域生态资产精准评估、时空演变机制挖掘以及生态修复决策支持的需求目标,引入遥感图谱认知的前沿理论与方法开展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评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以贵州省关岭-贞丰花江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为典型研究区,以遥感图谱认知理论的“图谱耦合”思想和地理图斑智能计算模型“分区分层感知—时空协同反演—多粒度决策”的方法论为指导,从生态资产质量与生态资产服务功能维度出发构建了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评估框架,按照“空间—时间—属性”的线性认知过程,深度探索融入地貌分区控制的生态资产基本地理空间单元解构,开展多源数据协同的关键生态因子反演计算与生态资产时空动态评估,并基于经典地理空间分析方法挖掘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模式与驱动机制,初步实现对区域近20年来生态资产“位置—结构—指标—演化”的深层理解。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生态资产遥感评估与时空演变研究的理论背景深入分析,从评估与挖掘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近20年来生态资产时空演变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基于遥感图谱认知理论和地理图斑智能计算模型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评估框架,提出了深度融入地貌分区控制的生态资产地理单元解构、多源数据协同的生态资产时空动态评估、基于地学空间分析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格局理解和驱动机制揭示等关键问题,为按照“空间—时间—属性”的维度递进开展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在分析传统生态环境定量遥感研究方法长期存在的问题与短板的基础上,论述了以具有明确地理意义的基本空间单元为空间基准开展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机制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分区分层感知模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基本空间单元解构思路,并基于高精度DEM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实现了区域地貌单元、地理单元与地理图斑/地块三级基本空间单元的解构。(3)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特征,基于生态资产“存量(stock)”和“流量(flow)”的理论内涵和去价值化的系统评估思路,系统构建了以生态系统类型与数量、NPP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岩石裸露率、植被覆盖度等关键生态因子驱动的生态资产质量与服务功能状况评估模型和生态资产综合指数评估模型,完成不同监测期生态资产质量与服务功能等级划分以及地理单元尺度下区域2000-2018年的生态资产综合评估。(4)围绕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机制理解的目标,以地理单元与地貌单元为基准,将经典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引入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机制研究中,从生态资产时空变化格局和生态资产时空变化驱动机制分析两个方面,分别叠加2000-2018年生态资产变化“图”和驱动因素作用“图”,实现了对不同时间阶段、不同空间尺度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格局及驱动机制的阐述和揭示,为区域生态治理与修复提供理论基础与科技支撑。

黄安瑞[3](2021)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互联网直播企业价值评估 ——以斗鱼直播为例》文中提出互联网技术在新世纪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同时伴随着移动技术研发和通讯基建建设的推进,人类生活进入了信息高速流通的时代,互联网直播基于此顺势而生。自2016年直播商业化以来,互联网直播商业模式的高经营效率和盈利率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直播领域,融资、投资、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活动频繁发生,这些活动的进行都需要对互联网直播企业进行价值评估,高估和低估互联网直播企业的价值都会影响资本在市场内的有效配置,因此,合理评估互联网直播企业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据互联网直播企业发展的特性,对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因互联网直播企业具有行业发展时间短、历史数据不足、经营模式独特等特点,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都无法直接适用于互联网直播企业的价值评估,因此需要引入新的评估方法对其价值进行评估。本文基于神经网络原理,互联网直播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分析,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两个角度出发选取24个次级指标构建了相应的互联网直播企业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收集整理了48家具有相似经营模式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的价值评估模型。利用数据训练神经网络,对已构建的BP神经网络价值评估模型进行训练,再选取斗鱼直播作为实证对象进行企业价值评估,验证BP神经网络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对待测样本价值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得到评估所得价值和待测样本的公允价值的相对误差为5.58%,在公认的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得出结论如下:BP神经网络适用于互联网直播企业价值评估领域,并且能够解决历史数据不足、前期假设严格等问题,基于该方法建立的模型具有增强评估结果客观性、评估流程简便等优点,证明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互联网直播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较好的应用于互联网直播企业的价值评估。本文创新了资产评估领域内的方法使用,拓宽了BP神经网络的应用领域,并且为完善互联网直播企业价值评估领域的评估方法提供了思路。

胡宏雁[4](2020)在《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从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到单边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国际投资规则和格局变化使得企业并购中知识产权获取与利用呈现出复杂化的状态,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日益增加,不可避免要涉及到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价值评估与转移等环节的法律问题,研究知识产权与跨国并购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重点分析了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认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知识产权反垄断规制和知识产权国家安全审查等方面问题。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运用经济学与法学相关理论对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进行理论论证与实证考量,以期为我国企业和政府如何应对外资为获取知识产权而进行的并购提供有益指导。厘清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基本原理与主要法律问题,是文章的逻辑起点和分析前提。其一,在界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的基础上,总结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独有特点。其二,通过知识产权的无形性、不完全专属性与激励性阐述,分析知识产权纳入投资的经济特殊性。由知识产权资本的评价可能性、转让可能性分析知识产权资本的适格要件。其三,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和知识产权对并购投资实践影响的实证分析,探究知识产权获取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其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文章围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平衡和各环节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个主线,在既有文献基础上,将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各阶段相伴而生的相关的法律问题归结为: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影响因素考量、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及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的既有平等主体也有国家层面的法律问题。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过程并不是仅仅考量知识产权“是什么”,更应该考虑在其司法管辖权内知识产权潜在的权利扩展,即“可以做什么”。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从而减少潜在并购风险,并为确定合适的并购价格奠定基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中各方主体不尽责将导致合同、公司和知识产权的法律层面的责任问题,涉及到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违反重大事项告知义务的法律责任,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律师等中介机构在尽职调查中的违约和侵权等方面责任,分清各方责任保证知识产权调查的尽职、审慎地进行。知识产权资产具有可评估性,评估是了解目标方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要手段,科学的估值能为并购出价提供决策依据。知识产权的特质决定了其评估方法选择的独特性,其价值受到不同于其他资产的法律因素影响。论文首先分析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满足企业的战略发展、交易定价、税收设计、融资及法律诉讼等诸多领域现实需求,探究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必要性。其次,剖析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结合知识产权资产具体情况,探究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评估方法的选择。最后,结合并购具体情形,探究影响不同知识产权类型价值评估的法律因素考量。同时,注意考察跨国并购中的价值评估的时效性、针对性和参考性。评估对象限于此次并购中目标方的知识产权,评估针对本次跨国并购而进行,评估具有参考而不是决定作用,不能将知识产权评估值等同于成交价。反垄断审查与规制已成为重大跨国并购能否进行的重要决定因素。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的交叉具有历史与现实性,识别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垄断行为,基于相对利益平衡原则分析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利益问题,探究如何对专利、着作权、商标滥用进行反垄断规制和救济是关键因素。此外,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还事关企业存亡和国家安全问题。具体而言,以获取专利为目标的并购可能引发的科技安全问题,基于着作权的并购可能引发文化安全问题,与商标品牌密切相关的并购可能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分析与应对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垄断和知识产权转移引发的国家安全问题,需要平衡并购方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并购投资目的与东道国利用外资并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必要,加强国家安全审查,以期在相对利益平衡中促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良性发展。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不仅事关企业知识产权获取,更是事关国家的整体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经济与法律活动。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完成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战略转移。并购投资方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投资方式选择,其中获取知识产权成为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重要驱动力。但是,一些发达国家以反垄断、国家安全审查之名大行投资保护之道,使得我国企业知识产权跨国并购运行艰难。同时,“引进来”过程中,来华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利用并购中形成的市场优势破坏有序的市场竞争,利用并购获取中国企业稀缺的知识产权资源并引发国内知识产权层面安全问题,需要中国构建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和国家安全审查的防火墙。中国要在创新驱动中提升“走出去”的能力,在完善规则中提高“引进来”水平,积极参与新一轮投资规则重构,并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重构中的话语权。

杨涵[5](2020)在《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提高现代服务业水平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资产评估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组成部分,在企业合并、重组、上市等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还存在着诸如法律缺位、多头监管等问题,监管部门如何有效提高资产评估行业的监管质量成为促进该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本文系统性的探讨了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评价和优化的问题,并在此基础提出了适用性建议。在综合使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研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研究方法基础上,本文对我国2014—2018年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提升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的相关策略。本文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对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评价理论和文献进行系统整理;二是采用问卷调研对当前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监管现状、监管质量影响因素等进行调研统计;三是在调研基础上,设计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赋权方法和评价标准,并利用该评价体系对我国2014—2018年行业监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四是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探讨提升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的优化策略。本文的研究结论包括四点:第一,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监管存在重视程度低、实时监管难度大等问题,影响其监管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制度的完善性、制度的实施情况和监管流程的设计。第二,2014—2018年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评价结果呈现由“一般”逐步提升至“良好”的趋势,但尚未达到“优秀”水平。第三,本文设计了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经过了本文的实践测算,对我国行业监管质量评价有一定的适用性。第四,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本文提出应该构建包括行政监管、自律监管和舆论监督的综合监管体系,并在执行中从制度完善、协同管理、监管透明化等角度进行系统优化。本文在资料梳理及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评价体系,分析了近年来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的变化趋势,并对如何提升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提出了针对性建议,这些研究对我国资产评估行业未来的良性稳健发展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程长[6](2020)在《得舍酒业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改进研究》文中认为收益法是企业价值评定估算的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具有充分利用经济学原理,评估结果更体现企业内在价值的显着特点。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市场中企业重组改制频繁,在企业权益变更之前,迫切需要资产评估业务为其评定估算企业价值,以实现改制公允进行。与此同时,因收益法在评定估算中更能体现市场内在价值,使得其在资产评估领域认可度和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应用中尚不完善,收益法的精准度有待提高,该方法在应用中仍有局限。为了规范价值评估工作,使得估算结果更准确,充分发挥收益法对公司价值评定估算的作用,需要深入研究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不足之处并予以改善,继而更好推广并使用该方法。本文从收益法评估公司价值角度对得舍酒业在2019年12月31日价值进行评估,介绍了得舍酒业评定估算过程现状及收益法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办法和策略,以期能为后续收益法的价值评估做出一定贡献。从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基本理论入手,通过对企业价值、企业价值评估和收益法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界定,结合经济学中货币时间价值论、效用价值论、MM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采取文献研究法、定性定量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以具有代表性的得舍酒业为例,综合分析得舍酒业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切实评估得舍酒业企业价值,从而探究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实践现状并发现其中问题。结果表明当前收益法应用存在着收益界定模糊,收益预测具有不确定性,折现率相关数据难以获取,评估过程缺乏独立环境的问题。并以现有问题为切入点,研究问题成因包括参数选取没有统一标准、影响未来收益的因素难以量化、未建立健全风险衡量数据库、评估机构存在外在压力等。找到问题症结后再结合我国资本市场及资产评估行业实际情况,运用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对得舍酒业未来收益进行量化研究,在借鉴国外收益法评估公司价值基础上,提出建立统一标准确定参数取值,针对评估对象特点建立收益形式标准库,界定影响企业价值的收益范围,制定针对评估标准的报表;建立收益预测回归模型;完善资本市场风险衡量系统,提升证券市场理性投资观念,加大非公开上市公司相关数据透明度,建立估算β值的专职服务机构,建立评估案例数据库供专业人员学习;培养并监督从业人员独立性等具体措施。最终运用改进后的收益法评估得舍酒业企业价值,使评估值更合理公允。旨在为实务中企业价值评估提供新的思路,努力增加企业评估值的公允性。

徐沅秀[7](2020)在《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增值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生活物质水平近年来飞速提高,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在物质发展的基础上也随之蓬勃发展。作为国家近些年来大力支持的产业之一,文化行业迎来了它的发展和繁荣的机遇期,文化市场以最快的速度相应国家政策,迅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文化企业的并购交易也不断增多,文化产业公司的资产评估逐渐被公众所了解、探讨。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文化产业公司的无形资产占比大、运营模式复杂且排他性强,具有其独特的轻资产性,且风险高收益大,所以其高增值率越发引起广泛的关注。社会人士、新闻媒体以及各方利益相关者都对文化企业有如此高的增值率非常好奇。是什么影响文化企业资产评估增值率?监管人员和评估人员在评估中又充当怎样的角色?如此高增值率是否是合理的?在各方面紧密关注下,对文化产业公司的资产评估评估增值率的相关研究应当全面展开。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分析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评估增值率的影响因素,统计分析各种不同类型的因素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增值率的影响相关程度,为评估行业对于文化产业公司的评估增值率的相关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采用了实证分析法,通过做出假设并运用描述性统计、Kruskal Wallis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法等分析方法,构建文化上市公司影响因素相关性模型,判断假设是否成立,以此来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评估增值率的相关性。除此之外,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研究并进行归纳总结,为本文的研究分析和提出假设提供理论依据,也对相关资料进行理解。全文共分为五章。首先是绪论,总结选题背景、收集相关文献、探讨研究方法。第二章阐述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总结出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增值率的影响因素并作出假设。第四章用实证分析法对第三章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总结并提出展望。经研究发现,文化类上市公司从资本投入角度来看,前期投入资本大于大部分其他类型企业,投资回报周期长,无形资产占比大,后期如果运营良好,回报率难以估量。所以相比于资产基础法和市场法,评估机构评估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运用收益法频率较高。三种方法的增值率也存在显着差异,收益法的平均评估增值率明显高于市场法和资产评估法。资产评估增值率会随着总资产、固定资产比重、无形资产比重、负债权益比重、净资产收益率的增长而提高,但研究结果表明,总资产增长率与其没有显着相关。文化企业评估增值率受资产评估机构水平影响,机构评分越高,评估增值率越高,反之则越低。所以,市面上大多有经济实力的公司都会选择综合排名前十的评估机构为其做资产评估,提高评估的合理度,也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由于数据量大,本文只选取部分典型可量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还有很多相关因素没有被纳入统计,如评估报告使用者的使用目的、国有企业对市场规则的适应程度、法律和协会政策的完善程度等,都可能会对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资产评估结果的增值率产生影响。本文对这些因素通过参考文献材料等进行了简述。

孟铂林[8](2020)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解决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监管手段之一。随着我国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影响更为重大。然而,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着广泛的失灵,具体表现为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级机构和资产评估机构等证券服务机构出具的专业报告失真;上市公司的披露信息存在自利性;以及,普通投资者难以吸收并运用披露信息。本文立足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整个体系,运用调查问卷、成本-收益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的原因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在披露规定层面上,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的模糊性降低了违规披露的成本,相关规定的分散性则增加了合规披露的成本,且细化规定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在披露信息层面上,不断增加的披露信息不仅导致了监管上成本收益的失衡,而且导致了投资者吸收和运用披露信息上成本收益的失衡,此外海量的披露信息还扭曲了投资者的信息获取途径、增加了证券市场的“代理”成本和道德风险,并且引发了上市公司之间的“马太效应”;在监管监督层面上,上市公司、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监管机关,以及投资者形成了一个“伞形”利益关联体系,由于利益冲突和监管“俘获”等原因,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监督很有可能出现缺位问题。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路径,规范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法律机制方面,应从事前、事中和事后法律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在事前法律机制方面,可以通过立法,适当增加司法机关、监管机关和监督主体的自由裁量权,与此同时通过信息披露标准化的方式,进一步压缩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可操作空间;在事中法律机制方面,应该着重保证保荐人和证券服务机构的独立性,实现保荐人与承销商的分离,在上市公司的法律顾问业务和资产评估业务中增设同行评审环节,在审计业务和资信评级业务中重构委托-代理关系;在事后法律机制方面,应该完善信息披露监管督查机制,完善相关的证券民事诉讼制度。与此同时,立足于“法律+技术”的视角,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失灵问题,可以通过构建新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机制,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可以通过构建偏好型信息披露体系,缓解披露信息的“数量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构建监管机关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提高监管效率、促进监管合作、强化监管制约。

李国民,许凌峰[9](2019)在《市场法的行为因素对评估结果客观性影响探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行为经济学在经济学的各个分支中得到逐步强化和广泛应用,对主流经济学也造成一定的冲击。资产评估基础论根植于经济学经典假设,其评估结果的客观公允性会因行为人的非理性受到影响。本文以年终奖问题、锚定效应和框架效应等行为经济学三大经典理论为例,探讨经济主体的行为假设对资产评估市场法客观性的影响以及应对方法。研究发现,忽略评估过程中的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将会影响评估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因此,把行为因素作为重要参考维度放入评估程序中,对评估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张凯[10](2019)在《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公园绿地非使用价值评估 ——以上海市人民公园为例》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建立假象的市场,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来评估非市场产品——人民公园的非使用价值。面对城市扩张和建设宜居城市的内在矛盾,有必要对城市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认真评估城市绿地对于市民生活到底有多大的价值。本文即是在城市建设中公园绿地的话语权势弱,政府对于绿地侵占行为的惩戒不力以及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在环境经济学中,环境资源的总价值由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构成,使用价值可以通过传统价值评估方法进行测量,非使用价值一般通过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进行评估。在估算人民公园非使用价值的同时,通过对支付意愿和支付金额的影响因素分析,即双变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个人支付意愿与到人民公园的频率、文化、月收入呈显着正相关,是否为上海籍呈负显着相关。人均支付金额WTP与文化、收入呈显着正相关。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VM计算出人民公园人均支付意愿(WTP)为8.06元/年,推算出的非使用价值评估为19,535.67万元/年。相比其他研究案例,上海市人民公园的人均支付意愿仍然不足,城市居民环境保护意识亟待增强。本文分为如下几个部分对人民公园的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首先我们对现阶段城市绿地面临的现状背景进行了评估,城市绿地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处于较为弱势的状态,但随着城市发展规划逐渐合理,随着科学发展观念的不断深入,目前城市公园的布局,维护和建设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在第一章的末尾部分,我们对国内外使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研究公共环境资源的文献进行了梳理,通过国内外的研究,我们发现,不同的研究对象因为身处的地域、环境不同,对于周围收益人的影响也大不相同。于是对于我们的启示是,对于之后设计调查问卷,必须因地制宜,进行相应的调查取证。第二章我们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梳理,概念和理论是我们进行研究的基础,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第三章是全文的核心章节,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进行了现场实地调查,通过统计软件Eviews进行回归分析,同时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最后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处理分析,我们得到了上海人民公园的非使用价值为19,535.67万元。本文使用CVM模型对人民公园的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深入了CVM模型在评估公共资源价值中的应用,同时对上海市公共管理提出了开创性的思路和角度。通过与其他研究案例进行对比,发现诸多影响人民公园非使用价值的差异因素。

二、资产评估及评估结果的经济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产评估及评估结果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知识、技能、态度:资产评估职业能力框架与实现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产评估职业能力结构要素: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
    (一)资产评估职业能力框架结构
    (二)知识、技能、态度的基本构成
二、资产评估职业能力形成路线
    (一)资产评估职业能力实现路径
    (二)评估知识的形成
    (三)评估技能的形成
    (四)态度(情商、职业价值、道德与态度)的形成
    (五)类化迁移与整合

(2)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及时空演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现状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生态资产理论研究进展
        1.2.2 生态资产评估体系与方法研究进展
        1.2.3 生态资产遥感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1.2.4 喀斯特地区生态资产评估研究进展
        1.2.5 研究进展小结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科学问题
    2.2 研究内容
        2.2.1 研究内容设计
        2.2.2 研究内容逻辑关联
    2.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案
        2.3.2 研究技术路线
    2.4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4.1 研究区代表性论证
        2.4.2 研究区概况
        2.4.3 研究区自然环境
        2.4.4 研究区社会经济
        2.4.5 研究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三章 生态资产评估与时空演变研究框架构建
    3.1 喀斯特石漠化区生态资产评估
        3.1.1 生态资产评估范围
        3.1.2 生态资产评估内容
    3.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面临的困难
    3.3 遥感图谱认知理论
        3.3.1 地学信息图谱
        3.3.2 遥感信息图谱
        3.3.3 遥感图谱认知理论
        3.3.4 地理图斑智能计算模型
    3.4 基于遥感图谱认知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研究框架
        3.4.1 评估框架
        3.4.2 关键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资产评估基本空间单元解构
    4.1 引言
    4.2 基于分区分层感知模型的生态资产基本空间单元解构
        4.2.1 分区分层感知模型
        4.2.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基本空间单元解构
    4.3 基于高精度DEM的地貌/地理单元划分
        4.3.1 基于高精度DEM的地貌单元边界优化
        4.3.2 基于高精度DEM的地理单元划分
    4.4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地理图斑/地块提取
        4.4.1 地理图斑/地块提取方法
        4.4.2 地理图斑/地块精度验证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源数据协同的生态资产时空动态评估
    5.1 引言
    5.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
        5.2.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评估体系
        5.2.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方法
    5.3 多源数据协同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岩石裸露率反演
        5.3.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岩石裸露率反演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3 喀斯特山区岩石裸露率反演方法
        5.3.4 喀斯特山区岩石裸露率反演结果
    5.4 基于时序遥感数据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NPP估算
        5.4.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NPP估算
        5.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4.3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NPP估算方法
        5.4.4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NPP估算结果
    5.5 不同尺度下生态资产时空动态评估结果
        5.5.1 地块与像元尺度的生态资产质量与服务功能状况评估
        5.5.2 地理单元尺度的生态资产综合评估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格局与驱动机制分析
    6.1 引言
    6.2 基于时空动态度模型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6.2.1 不同地理单元生态资产时空变化特征
        6.2.2 不同地貌单元生态资产时空变化特征
    6.3 基于ESTDA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格局分析
        6.3.1 生态资产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6.3.2 生态资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6.3.3 生态资产局部空间格局演化趋势分析
    6.4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生态资产时空演变驱动因素分析
        6.4.1 生态资产时空变化分异的地理探测
        6.4.2 生态资产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及交互作用分析
        6.4.3 生态资产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作用强度变化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总结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互联网直播企业价值评估 ——以斗鱼直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互联网企业估值方法的研究
        1.2.2 关于互联网企业估值方法影响因素的研究
        1.2.3 互联网直播相关研究
        1.2.4 对BP神经网络在评估领域应用的研究
        1.2.5 对现有研究的评论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互联网直播以及相关经济学理论
    2.1 互联网直播企业的概述
        2.1.1 互联网直播企业的定义
        2.1.2 互联网直播企业的分类
        2.1.3 互联网直播企业的特点
    2.2 互联网直播的相关经济学理论
        2.2.1 互联网经济学基本理论
        2.2.2 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
        2.2.3 自媒体经济学基本理论
3 互联网直播企业的价值构成和评估方法
    3.1 互联网直播企业价值构成分析
        3.1.1 经营模式分析
        3.1.2 收入来源分析
        3.1.3 价值影响要素分析
    3.2 传统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3.2.1 收益法
        3.2.2 成本法
        3.2.3 市场法
        3.2.4 传统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互联网直播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3.3.1 BP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
        3.3.2 BP神经网络在互联网直播企业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
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互联网直播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
    4.1 互联网直播企业价值影响因素指标的分类及指标体系构建
        4.1.1 互联网直播企业价值影响因素指标的分类
        4.1.2 评估模型的指标体系构建
    4.2 评估模型的构建
        4.2.1 构建模型框架
        4.2.2 对模型进行仿真模拟
5 案例分析
    5.1 斗鱼直播公司概况
    5.2 发展前景分析
        5.2.1 互联网直播企业发展现状
        5.2.2 互联网直播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
        5.2.3 斗鱼直播发展前景
    5.3 数据的获取和预处理
        5.3.1 数据的获取
        5.3.2 数据的预处理
    5.4 BP神经网络模型的仿真模拟以及评估结果
        5.4.1 BP神经网络模型的仿真模拟
        5.4.2 基于BP神经网络价值评估模型的价值评估结果
        5.4.3 评估结果分析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和建议
    6.2 不足与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训练样本数据和待测样本数据

(4)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要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概念界定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特点总结
    第二节 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理论基础
        一、作为“投资”的知识产权具有特殊性
        二、知识产权纳入投资范畴的依据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对并购投资决策的影响
        一、基于邓宁“国际生产折衷论”的一般理论分析
        二、基于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实证考量
    第四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主要环节的法律问题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法律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二、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三、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
        四、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国家安全审查
第二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尽职调查法律责任分析
    第一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独特性
        一、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内涵界定
        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特征
    第二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解决的法律问题
        一、识别目标方有无相关知识产权
        二、识别目标方有无涉诉或涉诉威胁
        三、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效性问题
        四、识别目标方被许可知识产权的可转让性
        五、识别目标方知识产权有无抵押等障碍
    第三节 知识产权尽职调查的法律责任认定分析
        一、目标方的知识产权瑕疵担保责任
        二、并购方违反保密协议的法律责任
        三、管理层违反相关义务的法律责任
        四、律师等中介机构的违约或侵权责任
第三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考量
    第一节 并购中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界定
        一、知识产权价值来源分析
        二、并购中的知识产权评估特点
    第二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需求
        一、价值评估的战略需求
        二、价值评估的交易需求
        三、价值评估的税收需求
        四、价值评估的融资需求
        五、价值评估的诉讼需求
    第三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及选择
        一、市场评估方法
        二、成本评估方法
        三、收益评估方法
        四、并购中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第四节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法律依据
        一、专利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二、商标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三、着作权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四、商业秘密价值评估的法律影响因素
第四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
    第一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垄断行为辨析
        一、跨国并购中的知识产权滥用界定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中的一般垄断行为分析
    第二节 知识产权滥用规制的理论基础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反垄断法关系之辩
        二、禁止权利滥用理论
        三、相对利益平衡理论
    第三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的反垄断规制实践分析
        一、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内实践评析
        二、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反垄断规制的国际实践评析
第五章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
    第一节 知识产权层面的国家安全界定
        一、基于专利权的科技安全
        二、基于着作权的文化安全
        三、基于商标权的产业安全
    第二节 知识产权跨国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实践的思考
        一、美国为代表的并购中新兴技术国家安全审查
        二、加拿大为代表的并购中国家文化产业安全审查
        三、中国为代表的并购中品牌依存度产业安全审查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本文主要贡献
第2章 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评价的相关概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行业监管
        2.1.2 行业监管质量及其评价
    2.2 资产评估行业监管的相关理论与制度变迁
        2.2.1 资产评估行业监管的相关理论
        2.2.2 资产评估行业监管的制度变迁
    2.3 行业监管质量评价的主要技术方法
        2.3.1 成本收益分析法
        2.3.2 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法
        2.3.3 基于调研的综合评价法
第3章 资产评估行业监管及其质量评价的调研分析
    3.1 调研准备与调研实施
        3.1.1 问卷设计与修正
        3.1.2 调研设计与实施
        3.1.3 基本信息数据整理
    3.2 资产评估行业监管问题的调研分析
    3.3 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影响因素的调研分析
第4章 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评价的流程设计
    4.1 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各级指标的选取
    4.2 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设定
        4.2.1 赋权方法选择
        4.2.2 指标权重计算的基本原理
    4.3 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的评价标准
第5章 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评价过程及结果分析
    5.1 2014 —2018 年资产评估行业监管概况
    5.2 行业监管质量的具体测算过程
        5.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5.2.2 综合得分的计算
    5.3 行业监管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第6章 提升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的优化策略分析
    6.1 提升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的总体策略
    6.2 行业协会角度的内部自律策略
    6.3 行政部门角度的外部管理策略
    6.4 社会舆论角度的间接制约策略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二级指标AHP权重
致谢

(6)得舍酒业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简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
        1.5.2 创新点
2 收益法及企业价值评估基础理论
    2.1 企业价值评估内涵
        2.1.1 企业价值评估概念
        2.1.2 企业价值评估要素
        2.1.3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比较
    2.2 收益法内涵及适用性分析
        2.2.1 收益法概念
        2.2.2 收益法基本要素
        2.2.3 收益法基本模型
        2.2.4 收益法适用性分析
    2.3 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理论依据
        2.3.1 货币时间价值论
        2.3.2 效用价值论
        2.3.3 MM理论
        2.3.4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得舍酒业企业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3.1 白酒市场的供求因素
        3.1.1 白酒市场的需求因素
        3.1.2 白酒市场的供给因素
    3.2 得舍酒业内在价值
        3.2.1 得舍酒业预期收益
        3.2.2 得舍酒业面临的风险
4 得舍酒业企业价值评估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得舍酒业基本情况
        4.1.1 得舍酒业背景分析
        4.1.2 得舍酒业公司概况
        4.1.3 得舍酒业公司经营模式
    4.2 得舍酒业企业价值评估过程
        4.2.1 收益法模型的确定
        4.2.2 收益范围的调整
        4.2.3 收益预测
        4.2.4 折现率的计算
        4.2.5 收益法评估结果
    4.3 评估结果说明及分析
    4.4 收益法在得舍酒业企业价值评估中面临的问题
        4.4.1 收益界定不明确
        4.4.2 收益预测存在不确定性
        4.4.3 折现率相关数据难以获取
        4.4.4 评估过程缺乏独立环境
    4.5 收益法在得舍酒业企业价值评估问题中的成因分析
        4.5.1 参数选取没有统一标准
        4.5.2 影响未来收益的因素难以量化
        4.5.3 未建立健全风险衡量数据库
        4.5.4 评估机构存在外在压力
5 得舍酒业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改进对策
    5.1 建立统一标准确定参数取值
        5.1.1 针对评估对象特点建立收益形式标准库
        5.1.2 界定影响企业价值的收益范围
        5.1.3 制定针对评估标准的报表
    5.2 建立营业收入预测回归模型
        5.2.1 分析影响未来收益的主要因素
        5.2.2 确定假设前提和变量
        5.2.3 建立回归模型
        5.2.4 回归模型检验
        5.2.5 收益预测及合理性分析
    5.3 完善资本市场风险衡量体系
        5.3.1 加强证券市场理性投资观念
        5.3.2 增强非公开上市公司相关数据透明度
        5.3.3 建立估算β值的专职服务机构
        5.3.4 建立评估案例数据库供专业人员学习
    5.4 培养并监督从业人员独立性
        5.4.1 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5.4.2 转变政府在测算过程中的角色
        5.4.3 建立企业与评估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机制
    5.5 改进后得舍酒业企业价值评估过程及结果分析
        5.5.1 改进后评估环境及质量分析
        5.5.2 改进后得舍酒业企业价值评估过程
        5.5.3 改进后评估结果说明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增值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文化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
        1.2.2 资产评估溢价合理性研究
        1.2.3 文化企业资产评估增值率影响因素研究
        1.2.4 文献总结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文化企业
        2.1.1 文化企业的定义及范围
        2.1.2 文化企业的特征
    2.2 资产评估增值率
        2.2.1 资产评估增值率的定义
        2.2.2 资产评估增值率产生原因相关理论
        2.2.3 资产评估增值率的影响因素
    2.3 资产评估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增值率影响因素分析
    3.1 评估方法
    3.2 资产内部结构
        3.2.1 企业规模
        3.2.2 固定资产占比
        3.2.3 无形资产占比
        3.2.4 企业风险
        3.2.5 盈利能力
        3.2.6 发展能力
    3.3 资产评估机构水平
    3.4 其它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增值率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设计
    4.2 评估方法对评估增值率的影响分析
    4.3 资产内部结构对评估增值率的影响分析
        4.3.1 多元回归模型设定
        4.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3 多元回归模型的构建
        4.3.4 回归结果分析
    4.4 评估机构对评估增值率的影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8)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失灵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自利性
        一、上市公司文字叙述的模糊披露
        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盈余管理
    第二节 我国证券服务机构专业报告的失真问题
        一、律师事务所IPO尽职调查报告失真导致“业绩变脸”
        二、会计师事务所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失真导致“资本消失”
        三、资信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报告失真导致“评级失灵”
        四、资产评估机构资产评估报告失真导致“资产缩水”
    第三节 我国证券散户投资者难以吸收并运用披露信息
        一、详尽披露导致的“过犹不及”问题
        二、专业性导致的“知识壁垒”问题
        三、散户投资者自身抗拒分析披露信息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的原因
    第一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模糊且分散
        一、规定模糊导致了低廉的违法成本
        二、规定分散导致了高昂的披露成本
        三、披露立法的困境
    第二节 信息的单向棘轮:“数量至上”的误区
        一、披露信息“大爆炸”的单向棘轮
        二、数量问题导致了监管成本与收益的失衡
        三、数量问题导致了投资者成本收益的失衡
        四、数量问题引发了潜在的其他影响
    第三节 “伞形”利益关联体系下监督的缺位
        一、保荐人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
        二、证券服务机构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
        三、监管机关所面对的利益诱惑
第三章 中美案例及制度的比较分析
    第一节 我国信息披露典型案例及制度发展过程
        一、典型案例显示信息披露造假技术不断提升
        二、监管趋严以及新的问题
    第二节 美国信息披露典型案例及制度发展过程
        一、“蓝天案件”与“安然、世通事件”
        二、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中美信息披露制度比较分析
        一、全面实施注册制对信息披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美国信息披露制度发展过程对我国的启示
        三、技术进步对信息披露制度改革的影响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路径
    第一节 实现立法上的“刚柔并济”
        一、转移立法重心,实现“以柔克刚”
        二、制定标准模板,实现“以刚制柔”
    第二节 保证“看门人”的独立性
        一、实现保荐人与承销商的分离
        二、增加同行评审环节
        三、重构委托-代理关系
    第三节 完善监管督察机制和证券诉讼制度
        一、完善信息披露监管督查机制
        二、完善相关证券民事诉讼制度
第五章 “法律+技术”视角下的可行性建议
    第一节 完善信息披露评级机制
        一、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评机制简析
        二、构建新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机制
    第二节 构建偏好型信息披露体系
        一、顺应信息披露的单向棘轮
        二、以个性“化繁为简”
        三、双轨体系与双重标准
    第三节 构建数据共享机制
        一、构建数据共享机制的原因
        二、构建数据共享机制的思路
        三、构建数据共享机制的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沪深证券交易所2015年6月1 日—2018年12月31 日间上市公司统计表
    附录2: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个人投资者中实际效果的调查问卷
致谢

(10)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公园绿地非使用价值评估 ——以上海市人民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综述
        二、国内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
        一、研究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城市绿地与城市公园绿地
        二、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
        三、资产评估和资产评估价值类型
    第二节 评估方法
        一、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法
        二、条件价值评估法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公共物品理论
        二、福利经济学理论
第三章 上海市人民公园非使用价值CVM评估设计
    第一节 模型构建和数据采集
        一、研究区域概况
        二、CVM问卷设计、发放及回收
        三、偏差分析及控制
        四、样本统计及分析
    第二节 案例分析
        一、人民公园非使用价值估算
        二、相关性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一、传统变量如收入与支付意愿正相关
        二、横向对比下支付金额存在地区差异
        三、受访者资源保护和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第二节 展望
        一、深入理论研究,探究行为因素
        二、发掘影响机制,优化评估模型
        三、注重横向对比,完善评估案例
参考文献
致谢
调查问卷 以人民公园为例-基于意愿评估法的公园环境价值评估问卷调查

四、资产评估及评估结果的经济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知识、技能、态度:资产评估职业能力框架与实现路径[J]. 项代有,郭化林,梁佳楣. 财会通讯, 2021(24)
  • [2]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资产遥感评估及时空演变机制研究[D]. 陈全.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互联网直播企业价值评估 ——以斗鱼直播为例[D]. 黄安瑞.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4]知识产权跨国并购法律问题研究[D]. 胡宏雁. 吉林大学, 2020(03)
  • [5]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质量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 杨涵.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6]得舍酒业企业价值评估的收益法改进研究[D]. 程长.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2)
  • [7]文化产业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增值率研究[D]. 徐沅秀.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
  • [8]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 孟铂林.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9]市场法的行为因素对评估结果客观性影响探析[J]. 李国民,许凌峰. 中国资产评估, 2019(11)
  • [10]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公园绿地非使用价值评估 ——以上海市人民公园为例[D]. 张凯. 上海财经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资产评估和评估结果的经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