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产业结构现状及优化策略思考

郑州产业结构现状及优化策略思考

一、郑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及优化方略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仉振宇[2](2021)在《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的有序健康推进与高质量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支撑、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显着提高,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功能逐渐完善,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镇化建设正由传统的“注重规模”向新型的“提升质量”转变。然而,部分地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增长方式粗犷、资源配置低效、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城乡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的问题。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稳步提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城镇集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绿色生态、水源保障、城乡统筹、教育创新以及文化繁荣等8个维度构建了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借助Matlab软件,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从而计算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以及分维度评价指数。其后,借助ArcGIS、GeoDA以及GS+等软件,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以及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对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tata软件定量地研究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逐年提升,城镇化建设的重点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评价指数均值由26.91提高到31.75,整体增长幅度为17.99%,且呈现出“东高西低,空间分布不均”的空间分布特点。在分维度评价指数中,经济发展、绿色生态以及城乡统筹的分维度评价指数均值相对较高,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镇集聚以及文化繁荣的分维度评价指数均值则相对较低。(2)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整体上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H-H型集聚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最主要的集聚类型。集聚类型之间的演变与转换主要集中在H-H型和L-H型集聚之间以及L-L型和H-L型集聚之间,空间格局演变较为稳定,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关联特征均较为显着。核心热点区呈现出“先东移-后西迁”的变化特点,核心冷点区空间格局较为稳定,未发生显着变化。(3)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自组织性和空间变异性较强,变异程度呈现出加深态势,空间变异影响范围有所缩小,变异随机性有所增强,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变异格局演变的显着程度有所加深。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在各个方向上的均质性有所减弱,东-西方向以及东北-西南北方向上的均衡性较差,空间变异最为显着。空间变异结构特征由“双核”逐渐转变为逐步融合的“三核”,“东高-西低”以及“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结构性差异显着。(4)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建设能力是影响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政府财政支持、区域创新能力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产业结构布局、城镇人力资本具有较为显着的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对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而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效果并不显着。本文在开展驱动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提升建议,黄河流域各省市在城镇化质量提升过程中应着重补齐短板项,增强优势项,以进一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徐文明[3](2021)在《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的宏观经济由新常态运行阶段转入到高质量运行阶段,金融力量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逐步突显出来,它根植于经济系统的方方面面,扮演着越发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金融与财政相辅相成,可以说金融体系发展地越成熟、与实体经济的作用关系越紧密,则经济发展越能够获得更多的财力和要素支撑;而金融发展的空间结构越优化,也就越能够引领要素在地区之间高效且平衡地配置,进而推进经济有序地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建立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也充分体现出金融发展和空间结构的优化,对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金融空间结构是个多元化的复杂性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金融活动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狭义上,金融活动主要是指货币资金的流通活动,包括货币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是广泛分布于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资源和调节部门。在广义上,金融活动则具有更为细致的划分,既包括基础层面的金融资源,也包括由金融资源所形成的金融业态、所组建的金融机构、以及所激发的金融创新。从这一角度而言,金融空间结构就是指广义和狭义的金融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空间集聚、辐射或者一体化的结构形态。金融集聚,往往会形成城市的中心地带,如中心商务区,或在城市群内形成金融中心或金融中心城市,发挥集聚经济效应,使所在地区享受集聚经济优势。金融辐射产生的空间溢出和部门间溢出,是金融集聚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对非金融领域或城市群中其他层级的城市所发挥的效应,往往形成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金融一体化是由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所形成的具有空间关联的发展形式。一体化发展的金融网络能够缩小地区资源配置的金融差距和收入差距,在地区之间整合金融资源、顺畅金融资源的流动。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地区之间市场的逐步开放、交通的日益便利,以及地区间政策配给与项目配置的日益交融与完善;除此之外,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企业在空间区位的集聚,形成金融中心,在存在一定的区位锁定效应的前提下,金融集聚也会向周边地区发出辐射,从而带动地区之间的金融活动的流动与共建,形成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与优化,能够使金融力量发挥出更大的实体经济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在狭义的金融空间结构方面。以资金、货币、金融衍生品、金融市场,以及社会成员之间、社会成员与政府之间授信等为主要内容的金融资源,是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要素;基础性金融资源的空间发展,主要体现为这类金融资源在地理空间中和不同经济体内部是相对集中还是相对分散,以及由此形成的经济发展效应。优化基础性金融资源的空间结构,能够使得处于不同区域的经济体,能够获得其发展所必须的金融支撑。其次,在广义的金融空间结构方面。传统金融以银行、证券、保险等商业性金融或政策性金融为表现形式,新金融以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为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新金融使传统金融发展的技术、产品和运行方式得到翻新,传统业态为降低新业态的风险和满足更多的受众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传统金融和新金融的空间结构优化,能够弥补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中、小、微型经济实体在某些发展领域资金不足的空白,使得处于不同空间的经济体获得更为便利和高效的金融服务,增强金融服务的均等化效率、增进金融福利。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和金融创新的空间结构优化,则能够使传统金融和新金融,能够发挥出更为强劲的集聚资源、传导资源、整合资源的动能,从而使得经济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地配置。随着金融空间关联的逐步加深,金融空间结构更为容易地形成。但若超出所在地区实体经济所能够容纳的范围,或者与实体经济发展脱节、形成虚拟化的运行态势,再或者仅仅停留在空间结构的地级化发展阶段,也即只形成了一定数量和规模、等级相对较低的金融集聚,但尚未形成金融辐射或者一体化发展的态势,根据区位锁定的理论,这一金融集聚区域金融贫瘠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将继续扩大,从而不利于地区经济长期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因此,金融空间结构发展有度、不断走向优化,都是我国实体经济运行所需求的。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群和都市圈成为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载体。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充分体现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阵地,是在“双循环”时代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如果能够从城市和城市群的维度,解决投资、消费、需求、出口等发展动力不足,地区分布不均衡等现实问题,就更容易在产品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三大领域打通国内循环。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首要,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以及共享五大理念科学理念为指导,逐步实现经济创新、经济协调、经济可持续,以及经济共享。这其中,经济协调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最为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城市之间的协调、城乡之间的协调、城市发展各领域部门的协调等三大方面,没有经济的协调发展、地区和部门之间的发展差距就不会缩小,也就无法实现社会福利的均衡化,也就谈不上优化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创新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通过全新的动力模式、路径,以及空间网络增强城市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是创新的重要内涵,创新能够使城市之间的联系以更为便利和高效的方式得到增强,创新及其溢出的程度越高,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会越顺畅;绿色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动力,在发展城市群战略的同时,实现各城市的均衡福利最大化至关重要,节能减排是降低城市共同发展成本的有效路径;开放是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连接,可以打通城市与城市的资源与要素交换的界限,形成有梯度的经济发展格局,特别是形成城市间的共同市场、共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体系,从而能够在物质基础上实现协调;共享是实现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在城市群内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便利,城市市场和产业的发展红利,以及由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福利。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群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与对策也不尽相同。比如国家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内部的经济发展协调性已经较高,那么共享和创新可能是这一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再比如地区性城市群辽中南、哈长,城市群内部经济发展的同构性还没有解决,虽然经济发展的差距不大,但是建立城市群内部的关联是这一类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金融空间发展及其结构的优化,对于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新型城镇的进程中,随着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群一体化协调发展进程的逐步深入,城市群发展的各个领域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各维度的金融活动的影响,金融活动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凸显,特别是金融集聚、金融辐射,从而形成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格局,构成了金融的城市群空间网络,对于我国城市群经济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也会反作用于金融空间结构,继而影响城市群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金融集聚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城市化经济等作用途径,直接为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并在城市群中形成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城市或中心领域;金融辐射通过传递城市群中心区域的动能,使得中心区域与周边区域形成具有梯度发展特征的空间关联网络,进而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基础;金融一体化实际上是区域与区域的金融资本自由的流动,金融的活动彼此相互渗透、彼此互相影响进而形成联动性的一个整体,是金融深入在维度空间的表现,引领并重新配置城市群资源和要素,为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深度融合基础。若忽视金融空间发展对于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将可能忽略金融活动在城市群就业、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间分工协作、中心城市功能发挥、产融结合等一系列方面的作用效果,甚至有可能导致金融虚拟化运行、产生金融风险,为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造成短板、形成边界,影响城市之间的深度融合;反之,掌握金融空间布局及其作用力的发挥水平,将会极大地有利于城市群经济借助于金融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重视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运行的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优化路径,因地制宜地将不同城市群中的金融发展培育和调节到适宜其经济发展的发展质量、形态与状态,进而推进高质量的金融一体化协调发展,对于城市群借助于金融作用力来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一问题同时也被国内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了深度研究金融空间结构及其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果,本文分为相互关联的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围绕着问题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挖掘现阶段研究该问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全面地梳理了有关于金融活动对城市群经济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城市群经济发展、金融活动及其空间发展、金融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为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首先,金融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将金融活动分为狭义金融活动和广义金融活动,由此金融空间结构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维度。其中,狭义方面包括基础金融资源的空间结构,广义方面包括金融业态与机构、金融创新的空间结构。其次,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概念界定。主要从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理念进行诠释。再次,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主要从狭义金融空间结构和广义金融空间结构两个层面,分析了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为论文实证研究部分,同时也是论文研究的重点内容。论文主要选取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长江中游、海峡西岸、成渝、山东半岛、辽中南、中原、关中等在中国综合实力排名前十位的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三章主要分析样本城市群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的时空演进状态、挖掘各维度城市群经济和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描述各城市群金融资源(主要是存贷款)的时空分布演进状态、金融集聚和金融辐射效果和金融一体化的作用范围,以及各城市群的金融空间关联,构成对城市群金融空间结构的研究。第四章实证研究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从时空视角分析了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与格局演进。第五章实证分析了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证检验了其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因素。第六章为对策建议。通过总结实证部分的研究结果,总结了城市群金融发展的质量、金融空间结构的形成状况,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从而为优化城市群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何鹏[4](2021)在《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文中认为贫困是与人类发展始终相伴的话题。为摆脱贫困,人们致力于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多角度探讨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经历萌芽—起步—探索—推进—深化发展历程,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和扶贫开发项目的持续实施推进,各级政府、社会主体、市场力量广泛参与文化扶贫,我国极度贫困人口迅速下降。然而,在中国农村特定的场域,文化因素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结构、经济基础、社会构成等,导致了多重要素并存、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构性”贫困。应对区域性贫困和个体性贫困交错,物质贫困和文化贫困并存,贫困代际传递凸显等深度贫困问题成为文化扶贫的题中之义。同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文化扶贫手段消除贫困也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在梳理文化扶贫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文化扶贫实践进行中外考察,探究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环境,借助典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实证考察,探究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结构性问题,探索进一步优化完善现有文化扶贫政策路径,为进入新时期的文化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尝试与现实参考。在理论层面,本文重点关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理论基础和政策适用场域研究。在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方面,对照贫困概念的经济学阐释,在梳理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和贫困地区的内涵基础上,对贫困概念进行文化学阐释,重点关注“贫困文化”和“文化贫困”概念辨析,论证了“文化贫困乃经济贫困之根源”等核心命题。在文化扶贫的基础理论方面,尝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对文化扶贫进行阐释,明确了文化扶贫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公共性,具备制度变迁特征,具有典型的空间适用特征等。总结文化扶贫“扶智说”“扶志说”与“文化精准扶贫说”三类的政策界说,阐述文化扶贫可以治愚、可以消除贫困文化和可以协同经济扶贫等政策功能。借助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域外反贫困理论,重点分析了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融合以及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等基础问题,建立起文化扶贫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在文化扶贫适用方面,归纳出贫困地区的类型,描绘出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安贫守旧的人生观、物化功利的价值观、闲暇无意义的时间观、非理性的“面子”消费观等贫困文化图景,及其呈现出来的亚文化体结构化、贫困文化遗传性、贫困要素体系化等文化特征,明晰了贫困文化“从个体到群体”与“从群体到个体”的浸渍作用机理。在实践层面,本文通过考察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措施,总结我国建国以来文化扶贫实践“文化教化与动员—经济扶贫的辅助—文化扶贫探索起步—文化扶贫多元融合”的发展阶段,厘清中国文化扶贫政策的变迁历程。聚焦贫困地区作为文化扶贫的特定研究场域,分析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文化困境和现行文化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2)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3)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选取湖北省黄冈市为样本,从公共政策视角对贫困地区文化扶贫进行实证考察,总结黄冈在文化生产能力、供给能力、保障能力和发展动能等方面面临的困境,探索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助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两类政策路径。总结黄冈文化扶贫案例的特色与经验,并从中提取可供复制的政策价值启示。全文对文化扶贫作出以下基本判断:(1)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2)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3)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4)文化扶贫政策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新时期优化文化扶贫政策必须进一步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形成文化扶贫与经济扶贫、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总体策略。

赵华[5](2020)在《碳减排视角下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以郑州为例》文中认为面对当前严峻的气候环境,推动低碳城市的建设已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但我国当前对于低碳城市空间形态方面的研究还较为匮乏,大多是从国家和市域层面运用空间规划理论对低碳城市进行定性分析,缺少从定量层面对具体城市的低碳空间形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紧凑城市理论、新城市主义理论、碳氧平衡理论等相关理论,分析城市碳排放量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制约关系,建立碳排放的测算模型,对郑州市区城市碳排放量进行定量测算,并从城市用地的角度入手,探讨城市空间形态对城市碳排放量的影响机制,总结郑州建设低碳城市存在的不足。最后,基于碳减排视角从城市碳排放的源头、过程以及结果三个层面,提出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路径,推动城市向低碳化发展。

岳燕祥[6](2020)在《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也更为复杂,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仍旧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搅动着全球化的进程;国内“三期叠加”仍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伴随着生产要素向旅游业的大量集聚、旅游生产力的日益加强,旅游生产关系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以及旅游发展中凸显出来的优化产业结构、提质增效中的积极作用,旅游化正成为我国日益重要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城市是一个国家最重要和活跃的组成单元,城市效率反应着一个城市的发展能力,城市的旅游发展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由此,本研究以城市为切入点,立足城市发展,对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以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具有相同的发展因素,以及城市旅游化通过对城市发展投入、产出因素的影响而对城市效率产生作用,城市效率的认知与实践惯性也作用于城市旅游化发展为支撑,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关联关系的假设,同时在论述城市类型和城市定位多样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的假设。其次,开展了定性分析。一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另一方面由于“旅游化”、“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本就是三个动态概念,而“城市”则是一个时空交叠的整体,故通过回溯历史,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下城市与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推演。上述研究完善了对相关概念的认知,同时得出: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有着历史性的关联,旅游化是在后工业社会应运而生的一种生产方式,表现为在生产领域中旅游业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在生活领域中旅游成为人们不能缺少的内容的动态过程。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驱动下的必然趋势,是当下可与工业化并行的有效生产方式,对缓解工业化发展中的伴生问题,以及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和增强人民幸福感具有积极作用。之后,本着科学严谨、逻辑合理与切实可操作的原则,在吸收借鉴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优化的城市旅游化和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并分别运用线性权重法和SBM-DEA法测算和分析了我国2007年-2016年间268个地级及以上样本城市的旅游化指数值及增长率和城市效率指数值及增长率,应用协整模型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论证了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在时间维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空间维度,利用四象限分析模型及交叉组合法将城市分类为十六种类型,并对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化发展特征、城市效率特征进行了阐述,同时给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最后,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将研究的创新归纳为优化了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指标体系、以城市发展为立足点来研究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依城市类型的差异客观理智地给出不同的旅游化发展建议。从旅游学人的角度,提出三个观点以讨论,分别是:1、旅游化是顺应历史的必然却不是旅游业的一支独大;2、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3、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对相关知识和思想进行创造性探索将是一项长久的使命。同时,从认知的使命角度,总结了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研究可拓展的方向进行了阐述。

丁亚琴[7](2020)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以郑州市工业产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发达国家为了应对全球制造业发展新局势,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前瞻性布局,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针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紧接着河南省出台《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纲要》等文件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郑州市加快发展主导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是也面临着工业主导产业占比过低、部分集群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等问题,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如何改变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问题,提高工业整体实力,是当前郑州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运用产业结构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针对郑州市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行为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行为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行为研究现状,为下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其次介绍产业结构调整、地方政府行为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指出政府行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再次介绍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现状,找出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面临的发展困境,对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行为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列举国内其他省会城市政府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经验进行借鉴。最后,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以郑州市为例,提出政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通过明确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加强监督加大引导、加强支持措施与制度改革,破解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更好地推动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老牌工业城市郑州市而言,通过改善政府行为,推动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促进郑州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国内市级政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借鉴意义。

周乐乐[8](2020)在《郑州市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全面步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正在持续加快推进,经济发展面临着升级传统制造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需要,产业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其中部分处于起步期和初创期的科技企业在培育技术、创新产品及商业模式时,由于技术不成熟、市场认可度低,很难满足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不能及时得到资金支持,面临严重的经营风险和生存困境。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背景下,政府希望通过政策和资本等宏观调控手段,弥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失灵的问题。政府引导基金已成为政府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聚集社会资本、培育和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几年,郑州市相继成立了多支政府引导基金,主要投资于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在推进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显着成效。因此,本文以郑州市政府引导基金为研究对象。通过查找各种文献资料,分析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政策引导和杠杆效应,弥补市场对社会资本配置的失灵缺陷。通过调研访谈和收集一手数据资料,介绍了郑州市政府引导基金设立和发展的背景、运作模式、发展成效、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虽然郑州市政府引导基金数量不少,但还存在基金规模小、运行模式落后、杠杆效应不够、市场化水平较低、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通过分析深圳、重庆、杭州等城市政府引导基金发展成效,获得相关启示,借鉴先进管理经验。最后,提出了优化郑州市政府引导基金的合理化对策建议。郑州市政府引导基金可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采取“母基金+子基金”架构模式,制定有吸引力的激励考核办法,引进专业的管理团队,构建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参股子基金投资为主、母基金跟投相结合的投资方式,撬动大量社会资本流入到郑州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从而更好地推动郑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王敏[9](2019)在《基于乡镇以上城镇的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分析与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大都市区是城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产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态,是城市群的核心组成单元和引领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是融入全球城市体系网络和参与全球城市竞争的主要空间载体。加强都市区内部城乡体系结构的优化,不仅能促进内部结构的高效组合,而且能够提升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还可以进一步增强都市区与外部空间的联系,同时能够促进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本研究基于城镇体系优化的相关理论,如中心地理论、大都市区理论、城市相互作用理论、城市—区域系统理论、城乡地域系统理论等理论,运用城镇体系结构分析的方法,如城市首位度法、位序—规模法,城镇中心性强度、分形理论模型、核密度、空间自相关分析、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和经济隶属度模型等,对支撑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区——郑州大都市区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和网络结构进行深入剖析研究,进而根据其现状特征及问题提出未来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方案。第一,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方面。运用首位度、金字塔模型、Zipf指数、位序—规模法则等对大都市区的人口、经济、土地规模结构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存在如下特点:(1)各层级数量变化差异大,空间分布特征明显;(2)高位城市发育突出,首位城市特征明显;(3)人口规模Zipf指数偏大,总体符合位序—规模结构;(4)大中人口规模乡镇数量少,小人口规模乡镇数量庞大;(5)城镇呈现较合理的“橄榄型”金字塔结构,乡镇呈现不规则“凸字型”金字塔结构的现状特点;(6)高位城市发育突出,核心优势特征明显;(7)中小乡镇数量庞大,空间分异特征明显;(8)建成区面积增大,呈“S”型曲线增长;(9)土地规模范围扩大,乡镇密集性增强等。结合以上规模结构定量分析结果及现实发展情况,同时考虑到未来发展的规划及战略,提出如下优化调整措施:(1)突出首位城市核心优势,优化各层级城市数量;(2)解决人口规模断层,构建完整序列结构;(3)适度扩大乡镇人口规模,优化乡镇人口规模结构;(4)缩小各层级规模差距,优化经济规模结构;(5)减少中小乡镇数量,增多大乡镇数量;(6)突出首位城市核心优势,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7)合理扩大土地规模,优化土地规模结构。第二,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方面。运用城镇中心性强度和乡镇中心性强度的测算大都市区城镇等级结构和城乡等级结构,发现存在如下特点:(1)城镇中心性强度差异显着,城镇综合实力作用差别大;(2)高等级城镇数量少,低等级城镇数量大;(3)各乡镇中心性强度差距大,乡镇综合实力作用差异显着;(4)各等级乡镇数量差距大,等级层次结构不尽合理等。根据以上定量分析结果,结合各城镇、乡镇发展潜力,提出如下优化策略:(1)增加高等级城镇数量,减少低等级城镇数量;(2)增强各等级城市实力,构建布局合理等级结构;(3)增强各乡镇综合实力,缩小各等级乡镇差距;(4)优化调整各等级乡镇数量,构建合理的乡镇等级体系。第三,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方面。通过对大都市区各城镇的职能特征及职能定位的分析,发现存在如下特点:(1)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结构亟待优化;(2)产业结构分布不平衡,各地区产业差异大;(3)城镇职能类型趋同明显,功能互补性亟待加强;(4)城镇职能定位不尽鲜明,现代职能体系需完善等。结合以上特征,考虑到未来发展规划与战略,提出如下优化措施:(1)丰富各城镇职能类型,构建功能互补职能结构;(2)明确各城镇职能定位,构建现代城镇职能体系。第四,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方面。运用核密度、空间自相关、分形理论模型等分析方法,同时结合相关规划对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1)核心区综合实力强,非核心区综合实力有待加强;(2)空间关联类型为正相关,镇域显着关联特征明显;(3)城镇间轴带联系弱,区域联系有待加强;(4)城市功能较为宏观,各城镇功能需进一步细化等。根据以上定性定量分析结果,结合现实发展情况及相关规划战略提出如下优化方案:(1)优化极核强化次中心,构建“一核+四心+多点”空间结构;(2)增强轴带联系作用,构建“五轴+一带”空间格局;(3)细化各城镇功能,构建功能互补的“五片区”空间格局,从而形成“一核+四心+五轴+三带+五片区”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区域空间结构。第五,城镇体系网络结构方面。运用经济联系强度、经济隶属模型对大都市区网络数量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存在如下问题:(1)高等级连线数量少,联系强度需提升;(2)高等级节点城市数量少,城市经济区位度需提升;(3)“*型”网络结构特征明显,“成长△型”网络结构需完善等。结合以上网络结构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如下优化方案:(1)完善交通网络,推进大都市区网络化发展;(2)优化网络层级结构,推动多中心网络格局形成;(3)构建多中心网络格局,推动大都市区网络化发展。

曹宗航[10](2019)在《基于钻石理论下新时代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河南省作为中原地区的代表省份,也是中原崛起的重要节点区域,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综合优势以及潜在的体育消费市场前景。新时代为河南省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而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将会是河南省经济增长的新经济点,可带动全省体育事业更上一层楼,关乎人民群众对美好体育生活前景的向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文本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依托管理学中“钻石理论”,以分析河南省体育产业竞争力要素,对于厘清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综合因素有着实际借鉴价值。发现:(1)从生产要素出发:河南省人口众多,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大部分省辖市城镇化水平较低;河南省地形特点主要以平原为主,河流纵横交织,多为支流;全省高等学府数量靠前,但人口数大大掩盖了高校数量的优势;河南省境内铁路系统日益完善,公路、内河运输系统网络已初步形成。(2)从需求条件出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衣、食方面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城镇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受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居民会选择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其他消费与各市发展情况有关。(3)从相关产业出发: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与众多相关及支持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包括场馆服务、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彩票销售、培训、旅游、传媒、保险、中介等产业。(4)从政府政策出发:政府政策的合理制定与实施,将会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决策部门跟进了更为具体的政策、规划、指南等,来支持、指引与规范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5)从竞争优势出发:传统体育的融合发展;经济转型的内生需求;独具特色的区位优势;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基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旨在推动新时代河南省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1)依托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以“创新”培育体育发展新动力;以“协调”推动体育发展新布局;以“绿色”开启体育发展新模式;以“开放”拓展体育发展新空间;以“共享”谋求体育发展新成果。(2)促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变革,创生产业供给能力。结合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与价值定位,重点发展本体产业;逐步培育外围产业;稳定发展新兴产业。(3)构筑河南省体育产业法规环境,完善体育产业制度。完善河南省体育产业政策体系,主要应以《宪法》为统领,依据《立法法》以及体育产业当前实际,契合新时代体育产业发展规律、市场经济客观规律,建设科学合理、层次分明的体育产业法规体系。(4)优化河南省体育产业空间布局,加强产业开放力度。立足基本省情,以不同的运动项目为“节点”,打造冰雪运动产业链、水上运动产业链、山地户外运动产业链、航空体育运动产业链以及武术体育运动产业链等,通过“资源依托+战略布局”,本着河南省人文精神、工匠精神,突出特色,找准方向,实现分类发展,差异化竞争。(5)积极培育河南省体育产业人才,助力体育产业发展。以需求为导向,规范课程设置;以发展为统领,积累社会资源;以高校为平台,发挥资源优势;以实践为基础,协同课程创新。

二、郑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及优化方略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郑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及优化方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概述
        2.1.1 城镇化相关概述
        2.1.2 城镇化质量相关概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及分析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范围界定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人文历史概况
        3.1.4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平台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平台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
        3.3.2 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3.3.3 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分析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4.2 Matlab熵值法权重计算
        4.2.1 方法编程实现
        4.2.2 指标权重确定
    4.3 评价结果分析讨论
        4.3.1 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4.3.2 城镇化质量分维度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5.1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关联格局演变
        5.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1.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1.3 热点分析
    5.2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异质格局演变
        5.2.1 空间结构变异
        5.2.2 方向维度变异
        5.2.3 三维空间变异
    5.3 本章小结
6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分析
    6.1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因素定性分析
        6.1.1 资源禀赋
        6.1.2 地方政策
        6.1.3 区域发展
        6.1.4 国家战略
    6.2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因素定量分析
        6.2.1 变量选取
        6.2.2 模型比选
        6.2.3 回归计算
        6.2.4 结果分析
    6.3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提升建议
        6.3.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6.3.2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加快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
        6.3.3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坚持市场导向与企业核心
        6.3.4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循环经济与改革开放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城市群经济发展
        1.3.2 金融活动及其空间发展
        1.3.3 金融发展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
    2.1 金融空间结构
        2.1.1 金融空间结构的概念界定
        2.1.2 狭义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
        2.1.3 广义金融活动的空间发展
        2.1.4 金融活动的空间关系演变
    2.2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
        2.2.1 城市群的演变
        2.2.2 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
        2.2.3 城市群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3 金融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2.3.1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
        2.3.2 狭义金融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2.3.3 广义金融空间结构的作用机制
第3章 城市群金融空间发展水平的绩效评价
    3.1 城市群金融的发展现状
        3.1.1 城市群金融发展现状
        3.1.2 城市群金融发展问题
    3.2 城市群金融空间结构的时空演进分析
        3.2.1 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3.2.2 因子分析模型和相关指标
        3.2.3 威尔逊模型和相关指标
        3.2.4 F-H模型和相关指标
    3.3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测度
        3.3.1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总体特征
        3.3.2 城市群金融空间集聚度的地理区位分布特征
    3.4 城市群金融空间辐射度测度
        3.4.1 城市群金融资源总量特征
        3.4.2 城市群金融空间辐射特征
    3.5 城市群的金融一体化程度测度
        3.5.1 F-H模型
        3.5.2 城市群金融一体化特征
    3.6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状况
        3.6.1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整体特征
        3.6.2 不同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特征
        3.6.3 城市群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的层级性特征
    3.7 小结
第4章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绩效评价
    4.1 城市群经济的发展概况
        4.1.1 城市群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4.1.2 各个城市群经济发展情况
    4.2 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测度
        4.2.1 研究方法
        4.2.2 结果分析
    4.3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4.3.1 研究方法
        4.3.2 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5.1 金融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研究
        5.1.1 研究方法
        5.1.2 结果分析
    5.2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5.2.1 解释变量选择
        5.2.2 研究方法
        5.2.3 结果分析
    5.3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5.3.1 金融空间结构对不同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5.3.2 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城市群金融空间发展的主要结论
    6.2 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结论
    6.3 金融空间影响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结论
第7章 金融空间优化和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优化金融空间发展的对策建议
        7.1.1 因地制宜实行差异性的优化措施,促进金融空间高效发展
        7.1.2 探索行之有效的金融空间发展模式,促进金融空间一体化发展。
    7.2 提升优化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7.2.1 基础性金融资源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7.2.2 金融业态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7.2.3 金融创新与服务推进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
第2章 贫困与文化扶贫的学理阐释
    2.1 贫困的经济学阐释
        2.1.1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2.1.2 收入(消费)贫困与能力贫困
        2.1.3 贫困地区
    2.2 贫困的文化学阐释
        2.2.1 贫困文化
        2.2.2 文化贫困
        2.2.3 贫困文化与文化贫困
    2.3 文化扶贫的政策学阐释
        2.3.1 文化扶贫的公共政策属性
        2.3.2 文化扶贫的政策界说
        2.3.3 文化扶贫的政策功能
第3章 文化扶贫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文化扶贫的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3.1.2 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
        3.1.3 域外的反贫困理论
    3.2 贫困文化理论:文化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3.2.1 贫困文化理论的兴起:结构解释的式微
        3.2.2 贫困文化理论的发展:文化适应过程的多重解释
        3.2.3 贫困文化理论的融合:结构与文化的双重视角
        3.2.4 贫困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泊入与发展
        3.2.5 文化扶贫分析的基本框架
    3.3 历史制度主义:文化扶贫的一个政策研究视角
        3.3.1 历史制度主义发展脉络
        3.3.2 历史制度主义现实应用
        3.3.3 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的文化扶贫
第4章 文化扶贫实践的中外考察
    4.1 中国文化扶贫实践的演变历程
        4.1.1 文化教化与动员阶段(1949-1978)
        4.1.2 经济扶贫的辅助阶段(1978-2000)
        4.1.3 文化扶贫探索起步阶段(2001-2010)
        4.1.4 文化扶贫多元融合阶段(2011-2020)
    4.2 中国文化扶贫的政策导向变迁
        4.2.1 战略定位:从“漫灌式”文化扶贫到精准扶贫
        4.2.2 路径选择:输血式文化扶贫到造血式文化扶贫
        4.2.3 价值取向:从单纯扫盲活动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3 国外文化扶贫的价值取向与政策启示
        4.3.1 扶贫先扶智——英美的教育扶贫
        4.3.2 习性改造——法国的文化资本扶贫
        4.3.3 情境再造——日韩的乡村振兴政策
        4.3.4 国外文化扶贫实践述评
第5章 中国文化扶贫适用的特定场域
    5.1 贫困地区的类型
    5.2 贫困地区的文化困境
        5.2.1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表现
        5.2.2 贫困地区的贫困文化特征
        5.2.3 贫困文化的浸渍作用
    5.3 贫困地区文化扶贫面临的问题
        5.3.1 城镇化趋势与乡村文化重建之空间对接难题
        5.3.2 格式化文化供给与差序化文化需求之协同难题
        5.3.3 文化输入压力与内生性文化脱贫动力之匹配难题
第6章 公共政策视角下贫困地区文化扶贫的实证考察
    6.1 样本选择: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6.1.1 样本基本概况
        6.1.2 样本的主要特征
        6.1.3 选择黄冈为样本的理由
    6.2 黄冈的贫困文化表征
        6.2.1 文化生产能力:文化品牌缺失与文化产业羸弱
        6.2.2 文化供给能力:“内生型”与“外源型”双重匮乏
        6.2.3 文化保障能力:“硬环境”和“软环境”普遍缺位
        6.2.4 文化发展动能:人才规模不足与结构性失衡
    6.3 黄冈策略:以文化扶贫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1 “软硬兼施”:重建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体系
        6.3.2 “优化环境”:强化文化政策与科技联合保障体系
        6.3.3 “动能再造”:构建专业人才、民间精英、志愿者联动机制
    6.4 黄冈路径:燕儿谷模式助推文旅融合发展
        6.4.1 燕儿谷项目概括
        6.4.2 燕儿谷模式的基本特色
        6.4.3 燕儿谷模式的扶贫成效与样本效应
    6.5 黄冈样本的特色与启示
        6.5.1 黄冈样本的基本特色
        6.5.2 黄冈样本的启示
第7章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与政策优化
    7.1 文化扶贫的基本判断
        7.1.1 文化因素是造成贫困长期存在的重要根源
        7.1.2 文化扶贫是相对贫困时期扶贫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7.1.3 贫困地区是相对贫困时期文化扶贫的主战场
        7.1.4 文化扶贫必须推动文化和经济协同发力
    7.2 文化扶贫的政策优化
        7.2.1 总体趋势:文化扶贫实践将向治理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演进
        7.2.2 内容趋向:文化扶贫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7.2.3 主体趋势: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发力
        7.2.4 路径趋向:构建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多元统筹发展格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5)碳减排视角下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以郑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气候变化形势严峻,各国面临巨大减排压力
        1.1.2 低碳城市蓬勃发展,低碳空间形态成为关键
        1.1.3 郑州迎来新的机遇,积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路线
第2章 研究动态与进展
    2.1 国外研究动态与进展
        2.1.1 碳排放相关研究
        2.1.2 低碳经济与低碳政策相关研究
        2.1.3 碳排放与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研究
    2.2 国内研究动态与进展
        2.2.1 碳排放测算方法相关研究
        2.2.2 低碳城市相关概念研究
        2.2.3 低碳城市空间形态相关研究
    2.3 综述启示
第3章 理论框架与模型构建
    3.1 相关理论基础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紧凑城市理论
        3.1.3 新城市主义理论
        3.1.4 碳氧平衡理论
    3.2 城市碳排放——城市用地——城市空间形态的耦合关系
        3.2.1 城市碳排放
        3.2.2 城市用地
        3.2.3 城市空间形态
        3.2.4 城市碳排放——城市用地——城市空间形态耦合关系分析
    3.3 建立碳排放测算模型
    3.4 研究资料和数据来源
        3.4.1 统计数据来源
        3.4.2 折算系数来源
第4章 郑州市碳排放测算与分析
    4.1 研究区域概况
        4.1.1 研究区域位置与范围
        4.1.2 自然地理条件
        4.1.3 社会经济概况
        4.1.4 城市空间发展情况
    4.2 郑州市区各领域碳排放测算
        4.2.1 郑州市区建筑领域碳排放测算
        4.2.2 产业领域碳排放测算
        4.2.3 交通领域碳排放测算
        4.2.4 城市绿地碳吸收测算
    4.3 郑州市区碳排放特征
        4.3.1 郑州市区碳排放总量
        4.3.2 郑州市区碳排放强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郑州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影响机制分析
    5.1 城市用地分类及变化情况
    5.2 郑州居住与设施用地与城市空间形态
        5.2.1 居住与设施用地与碳排放
        5.2.2 居住与设施用地布局特征与城市空间形态
        5.2.3 建筑领域碳排放发展趋势
    5.3 郑州产业用地与城市空间形态
        5.3.1 产业用地与碳排放
        5.3.2 产业用地布局特征与城市空间形态
        5.3.3 产业领域碳排放发展趋势
    5.4 郑州交通用地与城市空间形态
        5.4.1 交通用地与碳排放
        5.4.2 交通用地布局特征与城市空间形态
        5.4.3 交通领域碳排放发展趋势
    5.5 郑州城市绿地与城市空间形态
        5.5.1 城市绿地与碳吸收
        5.5.2 城市绿地布局特征与城市空间形态
        5.5.3 城市绿地碳汇能力发展趋势
    5.6 郑州城市建设与城市空间形态
        5.6.1 城市规模扩张情况
        5.6.2 城市用地的构成特征与城市空间形态
        5.6.3 城市建设与碳排放发展趋势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郑州建设低碳城市空间形态优化路径
    6.1 郑州建设低碳城市空间形态存在的问题
        6.1.1 居住与设施用地占比大,用地混合度不高
        6.1.2 公共交通发展落后于城市扩张速度
        6.1.3 绿地建设未成系统,城市碳汇不受重视
    6.2 郑州建设低碳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路径
        6.2.1 优化现有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向集群式发展
        6.2.2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发展新型清洁能源
        6.2.3 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增强城市用地有效混合
        6.2.4 优化低碳交通体系,提高居民低碳出行比例
        6.2.5 优化城市绿地网络,加强城市绿地管理水平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立论基础:旅游成为城市的一种生产方式
        1.2.1 生产力要素向旅游集聚
        1.2.2 旅游生产关系影响深入
        1.2.3 旅游业社会贡献率提高
    1.3 基本问题: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1.3.1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基础格局
        1.3.2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演化规律
        1.3.3 我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正效机制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结构
2 理论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旅游化
        2.1.2 城市旅游化
        2.1.3 城市效率
    2.2 文献分析
        2.2.1 旅游化研究综述
        2.2.2 城市效率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假设
        3.1.1 假设一: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存在时间上的协同关系
        3.1.2 假设二: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协同存在空间差异性
    3.2 研究方法
        3.2.1 定性研究
        3.2.2 定量研究
    3.3 样本与数据
    3.4 本章小结
4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4.1 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4.1.1 既有的旅游化指标体系分析
        4.1.2 旅游化指标体系的优化原则
        4.1.3 优化的城市旅游化指标体系
    4.2 城市旅游化测算与分析
        4.2.1 权重分配
        4.2.2 数据处理
        4.2.3 测算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与测度分析
    5.1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5.1.1 既有城市效率指标体系分析
        5.1.2 城市效率指标体系优化原则
        5.1.3 优化后的城市效率指标体系
    5.2 城市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5.2.1 方法说明与数据处理
        5.2.2 测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间关系分析
    6.1 方法说明
        6.1.1 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及其检验
        6.1.2 协整检验
        6.1.3 误差修正模型
    6.2 数据预处理
    6.3 时间关系分析
        6.3.1 平稳性检验
        6.3.2 旅游化和城市效率协整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空间关系分析
    7.1 分析说明
        7.1.1 分析模型构建
        7.1.2 城市分类说明
    7.2 空间关系分析
        7.2.1 城市旅游化的空间特征分析
        7.2.2 城市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
        7.2.3 交叉分析
    7.3 本章小结
8 研究总结
    8.1 研究内容
        8.1.1 城市旅游化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8.1.2 城市效率的现状及时空特征
        8.1.3 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的时空关系
    8.2 研究见解
        8.2.1 旅游化是历史发展必然而非一支独大
        8.2.2 旅游化兼具逆向的表征和正向的效用
        8.2.3 并非所有城市都适合全面推进旅游化
    8.3 研究创新
        8.3.1 概念的创新
        8.3.2 理论的创新
        8.3.3 策略的创新
    8.4 研究展望
        8.4.1 研究局限
        8.4.2 研究拓展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2007-2016年)
附录 B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排名(2007-2016年)
附录 C 中国城市旅游化指数增长率(2007-2016年)
附录 D 中国城市效率指数(2007-2016年)
附录 E 中国城市效率增长率(2007-2016年)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以郑州市工业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文献及其分析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对国内外研究综述的评价
    (三)研究理论工具与方法
        1、研究方法
        2、理论工具
    (四)研究主要内容与思路
        1、研究主要内容
        2、研究主要思路
    (五)创新之处及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二、相关理论分析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地方政府范围界定
        2、地方政府行为界定
        3、产业结构调整界定
    (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概述
        1、引导行为
        2、支持行为
        3、监管和规范行为
    (三)产业结构调整不同阶段的地方政府行为
        1、产业结构规划阶段政府的行为
        2、主导产业招商引资阶段政府的行为
        3、主导产业项目落地阶段政府的行为
        4、主导产业培育阶段政府的行为
        5、传统产业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阶段
    (四)产业构调整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规范性与科学性
三、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的历史现状与成因分析
    (一)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总体情况
        1、主导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提高
        2、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提高
        3、高耗能产业比重和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大幅下降
        4、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大幅提高
        5、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快
    (二)工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1、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
        2、战略性产业占比过低
        3、工业投资下降,产业后劲不足
        4、人才储备不足,创新能力不强
        5、部分主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
    (三)工业产业结构成因分析
        1、受经济下行因素的影响
        2、受经济脱实向虚的影响
        3、受工业招商难度大的影响
        4、受要素制约的影响
        5、受项目建设成本增长快的影响
四、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一)郑州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概述
        1、工业主导产业规划阶段的行为
        2、工业主导产业招商引资阶段的行为
        3、工业主导产业项目落地阶段的行为
        4、工业主导产业培育阶段的行为
        5、传统产业改造和淘汰落地产能阶段的行为
    (二)存在问题
        1、政府角色定位存在缺位、越位
        2、政府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贯性
        3、政府引导和监管不力
        4、相关支持措施不完善
五、国内其他省会城市经验借鉴及启示
    (一)杭州市
        1、杭州市工业产业结构现状
        2、杭州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
    (二)合肥市
        1、合肥市工业产业机构现状
        2、合肥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
    (三)武汉市
        1、武汉市工业产业机构现状
        2、武汉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
    (四)优秀城市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1、依靠市场活力推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2、依靠创新推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3、依靠当地突出优势推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六、优化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对策与建议
    (一)行为基本原则
        1、坚持发挥区域优势选择主导产业发展
        2、坚持政府引导与工业主导产业带动相结合
        3、坚持科学发展与本地实际相结合
        4、坚持扶优扶强与改造整治相结合
    (二)行为对策建议
        1、明确地方政府定位
        2、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3、发挥基础优势,积极改造传统产业
        4、加强监管加大引导
        5、加强支持措施及制度改革
七、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郑州市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评述
        二 国内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政府引导基金发展概述
    第一节 政府引导基金概念
    第二节 政府引导基金发展历程
    第三节 政府引导基金分类
    第四节 政府引导基金特点
        一 不以盈利为目的
        二 市场化运作原则
        三 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
        四 政策导向性作用明显
    第五节 政府引导基金作用
        一 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二 有效汇集社会资本,加大产业支持力度
        三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四 提高企业融资能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第三章 郑州市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第一节 郑州市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现状
        一 郑州市政府引导基金总体情况
        二 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基金概况
        三 郑州市政府引导基金运行成效
    第二节 郑州市政府引导基金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 市场化运作水平较低
        二 基金投资管理效率较低
        三 基金杠杆放大效应不足
        四 基金引导作用发挥有限
    第三节 郑州市政府引导基金运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管理体制机制行政化
        二 投资运作程序复杂
        三 资金募集渠道受限
        四 项目投资条件限制较严
第四章 部分城市政府引导基金分析和经验借鉴
    第一节 部分城市政府引导基金案例分析
        一 深圳市引导基金管理研究分析
        二 重庆产业引导基金研究分析
        三 杭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研究分析
    第二节 部分城市政府引导基金经验借鉴
        一 政府引导基金架构设计方面
        二 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模式方面
        三 政府引导基金运作方式方面
第五章 促进郑州市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厘清政府职能定位,强化基金引导作用
    第二节 降低政府出资比例,撬动社会资本参与
    第三节 完善市场化决策机制,提高专业化投资效率
    第四节 实行市场化激励考核机制,吸引优秀管理人才
    第五节 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基金运作水平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基于乡镇以上城镇的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层面
        1.1.2 国内层面
        1.1.3 区域层面
    1.2 理论与实践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区域概况与主要内容
        1.3.1 区域范围界定
        1.3.2 区域发展现状
        1.3.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内外都市区相关研究综述
        2.2.2 国内外城镇体系相关研究综述
        2.2.3 研究评述
    2.3 理论基础
3 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特点与问题研究
    3.1 规模结构特点与问题
        3.1.1 人口规模结构特点与问题
        3.1.2 经济规模结构特点与问题
        3.1.3 土地规模结构特点与问题
    3.2 等级结构特点与问题
        3.2.1 城镇等级结构特征
        3.2.2 乡镇等级结构特征
    3.3 职能结构特点与问题
        3.3.1 各城镇职能类型
        3.3.2 各城镇职能定位
    3.4 空间结构特点与问题
        3.4.1 空间结构特征
        3.4.2 空间分形维数特征
        3.4.3 空间规划特征
    3.5 网络结构特点与问题
        3.5.1 网络数量特征分析
        3.5.2 网络结构空间特征分析
    3.6 城镇体系综合特征
4 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
    4.1 规模结构优化
        4.1.1 人口规模结构优化
        4.1.2 经济规模结构优化
        4.1.3 土地规模结构优化
    4.2 等级结构优化
        4.2.1 城镇等级结构优化
        4.2.2 乡镇等级结构优化
    4.3 职能结构优化
        4.3.1 职能类型优化调整
        4.3.2 职能定位优化
    4.4 空间结构优化
    4.5 网络结构优化
        4.5.1 交通网络优化
        4.5.2 经济网络优化
5 结论与讨论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基于钻石理论下新时代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理论依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1.1.2 时代需要:新时代群众体育供需特征
        1.1.3 价值逻辑: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1.3.3 体育产业的法律问题研究
        1.3.4 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式研究
        1.3.5 本研究文献评述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文本分析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3 技术路线
3 结果与分析
    3.1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下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3.1.1 生产要素
        3.1.2 需求条件
        3.1.3 相关产业
        3.1.4 政府行为
        3.1.5 竞争优势
    3.2 新时代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3.2.1 “理念引领”——依托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3.2.2 “产业选择”——促进供需结构变革,创生产业供给能力
        3.2.3 “政策构思”——构筑产业法规环境,促进法规体系完善
        3.2.4 “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打造地域特色产业
        3.2.5 “人才助力”——培育体育产业人才,助力体育产业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4.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郑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及优化方略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D]. 仉振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金融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 徐文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4]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文化扶贫研究[D]. 何鹏. 武汉大学, 2021(02)
  • [5]碳减排视角下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研究 ——以郑州为例[D]. 赵华.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6]中国城市旅游化与城市效率关系的时空特征研究[D]. 岳燕祥.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7]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以郑州市工业产业为例[D]. 丁亚琴. 郑州大学, 2020(02)
  • [8]郑州市政府引导基金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周乐乐. 郑州大学, 2020(03)
  • [9]基于乡镇以上城镇的郑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构分析与优化[D]. 王敏. 河南大学, 2019(01)
  • [10]基于钻石理论下新时代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 曹宗航.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郑州产业结构现状及优化策略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