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革命前张謇的政治思想和活动评述

1911年革命前张謇的政治思想和活动评述

一、辛亥革命前张謇立宪的政治思想和活动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奚海林[1](2020)在《从张謇的国会观看其立宪思想(1901-1911)》文中认为学界习惯用“立宪—富强”范式来解释清末的立宪运动,这一表述符合近代立宪人的普遍情感,因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文明冲突的背景下,人们如何进行立宪,对该问题,“立宪—富强”的解释力有限,因此有必要在“富强”话语之外,从文化角度去重新审视近代立宪人的思维和实践。张謇是近代士绅立宪派中的典型人物,他对立宪的理解是具体而丰富的,其立宪思想包含了实业、教育以及自治等多个要素,而他的国会认知是串联这些要素的重要线索。张謇的国会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张謇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他对代议制度的想象空间有限,在变法思维的制约下,他提出了“议政院”和“府县议会”的设想;在第二阶段,东游日本的经历及日俄战争的爆发,使张謇的思维从变法转向了立宪,并主张以日本的帝国宪法为模板建立“有限国会”;在第三阶段,张謇积极响应清廷预备立宪的号召,在国民程度论的话语支配下,张謇曾试图通过普及教育及地方自治来达成立宪之条件,但在立宪实践中,张謇逐渐意识到国民程度论的逻辑错误,在民族危机的压力下,张謇选择从预备立宪转向“速开国会”,此外,地方自治的实践还让张謇的国家主义观念进一步强化,以责任内阁为核心的“法治国会”最终定型。张謇是一个坚定的儒家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实业政治家,儒家学说在张謇立宪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权观以及道器论为张謇提供了理解立宪的形式思维,而人治主义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张謇的立宪实践。用儒学理解立宪,是张謇勾连传统与现代不同文明的伟大尝试,但由于张謇对立宪的理解偏向社会的具体关系,因而其思维的学理性相对较弱,儒学宪政最终未能成为现实。

陈亚杰[2](2019)在《转型时代的中国精英:张一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民国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这时期的精英阶层也经历了分化,并开始了从传统士绅向现代精英转化的过程。本文以张一麐(1867-1943)为个案考察转型时代中国精英阶层转变的一种类型,并分析这一类型精英阶层的转变历程、思想动向、政治实践、文化理想及其对转型时代中国的社会影响。张一麐出生于江苏吴县一个世习儒术的官僚家庭,少年颖异,以传统士人“学而优则仕”为理想。在清末戊戌维新思潮的影响下,他开始关注西学,以经世为己任,纠合同志,创办苏州最早的近代社团“苏学会”,以此提倡新式教育,宣传维新思想。经二十余年的辗转游幕,蹭蹬科举后,终以擅长西学,中经济特科进士,步入精英阶层。1903年,甫中进士的张一麐,受知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发往直隶以知县备用”,旋入袁世凯幕府,负责文案,因精勤忠奋,受幕主赏识,参与机要。其时,袁世凯为清末新政枢纽之一,张氏久任袁幕,“新役无所不从”,对新政之推行颇有贡献,并奠定其主张立宪、实行地方自治的政治思想。辛亥革命时期,张氏以亲信幕僚之机,代立宪党人劝袁承认“共和”,在洪宪帝制逆流中,张氏以亲信幕僚之身,屡次劝阻,公开反对帝制。洪宪帝制失败后,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张氏以中央政治无可有为,转入江苏地方政治,积极推动江苏省自治运动。同时,立足家乡苏州,服务桑梓,践行地方自治理想。晚年老骥伏枥,辗转抗战后方,参政议政。在晚清民国这一转型时代,张一麐实现了从传统士绅到现代精英的转变。作为转型时代的精英,他的政治实践和思想观念体现了传统理念与现代思想的精妙结合,其维持影响力的方式也体现了传统精英阶层支配模式的延续和转变,并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晨莲[3](2019)在《《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学”是晚清以来中国文化思潮中与“中学”相对的一个概念。在近代中国,西学的传播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强势入侵和国人被迫主动学习的过程进行的。这种传播是一种具有侵略性质的文化殖民主义侵入,其影响范围广泛而深入,由表层器物文化层面到中层制度文化层面直至深层精神意识文化层面。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之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社会变革运动,成为近代西学传播过程中的始点与拐点。《东方杂志》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从1904年创刊到1948年终刊的近45年间,在不同的重大历史时期,其办刊宗旨和方针始终紧随历史和时代的变迁不断革新变化,从创刊时,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到关注时政与发表言论的“舆论前沿阵地”“舆论的顾问者”,再到“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求中国智识者的新生”,最终以“阐明学术为主旨”,始终坚持传播世界新知的初心,为改变国家与民族命运而努力探索。《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涉及领域广且专。不仅记录和传播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变化与西方科学文化知识,还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人文社会思想。通过对《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其西学传播进程总体呈现:初创期(1904-1911)积极与开放;发展期(1912-1926)反思与争鸣;成熟期(1927-1938)构建与传播;衰退期(1939-1948)失色与衰落等阶段性特征;逐渐形成审慎理性,温和渐进;开放自由,兼容并蓄的思想性特征。在西方社会思潮、文化思想与近代中国知识界激烈碰撞的时代。《东方杂志》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西方新文化、西方新式教育、西方自然科学和西方宗教等各个方面都站在时代最前沿发声,始终是引领风潮,针砭时弊、建言献策的先锋。择取若干问题专题研究,以点为中心全面关照。一方面将《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置于历史背景中纵向分析,另一方面将《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置于时代背景中横向考量,进行历史反思与现代意义思考。对当今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路径及增加中国文化的世界话语权和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介入,《东方杂志》站在中西社会性质差异比较的视角上,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评判东西文化,认为历史和生存环境不同与社会性质的差异导致文明的差异,东西文明一“动”一“静”,各有所长又各俱不足。主张保守中国“旧”传统文化自身特色,吸纳借鉴西方“新”文化精髓,并进行调和互补,温和改良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反对盲目激进。认为“新旧”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新旧”相续,以成调和。应根据客观事实“拣择”调和。对传统文化持一种接续主义和保守主义态度。《东方杂志》认为欧西近代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而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调和统整西方“物质”文化的流弊,是中国增强国力和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将中国“国粹”摒弃而输入西方之“物质文明”,会将东方“精神文明”的根基毁灭无存。如能将西洋文明融合成功,不仅可以改善中国文化,还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绳”,统整全世界文化。《东方杂志》调和、协统的文化思想。具体表现为中国文化优越论、精神救国论、新旧调和论、动静调和论、精神物质协力调和论、互助论、第四种文化观等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和思想主张。在社会政治及思想的传播方面,《东方杂志》不拘泥身份与派别,广纳百家言说,既推崇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潮和政治实践,也刊译社会主义思潮的言论和主张。以平民色彩的民主思想表现和不偏不倚的政治立场,广泛传播西方社会制度,译介各种社会思想和思潮。它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学说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媒介之一,以客观译介、学理分析、积极传播为特征,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费边主义等24个社会主义流派都有大量译介和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个高峰期,客观上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基础。其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思潮的传播,起初是心态的自然流露。《东方杂志》创刊人之一张元济曾是“维新变法”参与人,始终坚持“革除弊政”“变法求新”的观点。希望通过“辅助教育为己任”循序渐进启导国民,开化民智,达到国富民强的理想。张元济的变革思想与清末立宪派内的开启民智、和平改革、避免流血的主张正相契合。主办者们一开始就对《东方杂志》寄予了言论救国的政治期待,使之成为晚清立宪派主要的舆论阵地。持一种“立宪救国论”的态度对宪政制度及思想进行译介与“鼓吹”,这也是《东方杂志》办刊期间唯一的一次政治立场激进倾向。然而《东方杂志》对宪政的传播也由“鼓吹”到失望,最终转向批驳和抨击的态度。“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政体,也结束了进行中的君主立宪政体,开创了亚洲的第一个共和政体。前车之鉴与本身理性和审慎的办刊理念,使得《东方杂志》政治传播思想和主张趋于理性和成熟。虽然后来它逐渐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平台,积极传播民主共和制及联邦主义等西方民主制度和思想,但多以学理分析和知识传播为主流。近代史上西方传教士大批量来华进行传教活动,中国社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五大宗教并存的社会状态。《东方杂志》创刊于西方基督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及因中西观念差异而引起的“晚清教案”频发时期。创刊号上便设置了宗教专栏,对西方基督教和其引起的“晚清教案”问题进行传播与探讨。知识性译介西方宗教概念、历史和文化,学理性探讨和研究西方宗教学术成果,全面客观反映“晚清教案”问题。不仅启蒙了国人对西方宗教及宗教文化的认知,同时也为知识群体提供了发表对宗教问题、社会问题自由言论的平台。尤其关于“晚清教案”问题,《东方杂志》所刊载的文章和言论始终处于社会最前沿。凭借其时代敏感性和客观译介与学理分析的传播思想,引发了国人寻求解决宗教问题,探索中国宗教前途的热议与思考。东方学人用言论和文章传达着对中国宗教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可谓是当时社会中仅有的传播媒介。《东方杂志》这种临历史风潮变幻而独具的审慎理性、自由开放、兼容并蓄的思想传播态度,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温和渐进、借鉴吸收的文化改良主张,值得当今中国文化的发展、创新和文化振兴借鉴与思考。

董文超[4](2019)在《清末立宪派的组党活动 ——以宪友会为例》文中指出宪友会是清末立宪运动中组党活动的结果,它的成立时间虽短,但其酝酿时间却很长,几乎贯穿了整个立宪运动时期。宪友会的成立对于聚合全国立宪派的联系,加强各省立宪人士的团结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宪友会的成立推动了清末宪政改革运动的步伐,影响了民初政党的建设。本文主要是对宪友会作一个完整性的研究,将宪友会的发展放到清末立宪运动的大潮中进行考察。以此来分析清末中国政党政治的发展轨迹和历程,并探索清末民初中国政党乱象频生的根源所在。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政党观念传入中国的背景和宪友会产生的诱因。立宪派是宪友会的发起者和组建者,他们在三次国会请愿运动中逐渐掌握了组建政党、引导社会舆论、联合各省核心代表的政党政治经验,为宪友会的成立进行了一次政治实践活动。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宪友会的宗旨、纲领和组织章程。宪友会作为中国第一个被清政府承认的合法政党,在党纲党规、组织章程、支部建设上都有着代表性的作用,对于民初政党的建设有着极大的参考意义。第三章分析了宪友会的性质和内部的派系矛盾纠纷。不论是从成员构成来看,还是从宗旨纲领上分析,宪友会在当时都是影响全国的民党代表。但由于宪友会内部成员复杂,政治观点很难做到一致,因此在内部又分为了三大派系,素有“三头政治”之称。第四章阐述了宪友会积极参与宪政活动。宪友会成立后适逢边疆危机、干路国有政策出台、皇族内阁官制的颁布、中英禁烟条案的争执问题等等,宪友会以此为契机,借助谘议局联合会向清政府提交了数道议案。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宪友会的分裂和消亡,同时介绍了宪友会的成立所带来的影响。宪友会由于内部矛盾和分歧的扩大,在辛亥革命后迅速分为南北两大派系并分别组党。宪友会也在完成自身使命后淹没在历史之中。

张勇丽[5](2019)在《清末民初新闻人英敛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以英敛之满族下层旗人、天主教徒和着名新闻人的三重身份特征,全面梳理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剖析新闻人英敛之与法国天主教势力、旗人英敛之与清末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客观全面认识在“天主教徒”和“满族人”等身份交织影响下的“新闻人”英敛之的新闻活动及其新闻思想在当时中国尤其是北方新闻业中的影响及历史贡献。内容主要涉及英敛之人生道路转折研究、新闻活动研究、与天主教、清末政治和辛亥革命之关系研究、新闻思想研究等方面,在结语中对英敛之的历史地位作了归纳性阐释。第一部分探讨英敛之人生道路的三次转折:从底层的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又从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报人,再从声名显赫的“舆论娇子”成为离世脱俗的“隐士”。三次人生转折与时代、社会和人物个性、人物出身、人物信仰紧密交织在一起,对英敛之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满族下层旗人的出身、生性好道的个性使其一直追寻挽回世道人心的办法,并因此与“博爱合群”的天主教结缘。成为天主教徒对英敛之一生影响重大;通过《益闻录》等天主教报刊开始涉足新闻界。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使英敛之意识到变法自强的重要性,决意通过办报继续戊戌政变后一度中断的变法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创办《大公报》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文章第二部分探讨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选取清王朝政治改革的早、中、晚三个阶段,系统梳理了英敛之创办和主持《大公报》期间在“拒俄运动”、“抵制美约运动”和“四川保路运动”中的态度和变化,呈现英敛之爱国主义和满族主义情绪的交织、矛盾和抉择。隐退之后英敛之的新闻活动着重于借助报刊宣扬天主教、为天主教辩诬和推动天主教中国化运动以及募捐赈灾等公益慈善事业。通过对英敛之新闻实践活动的梳理,可以发现其以一生报刊实践践行着“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的报刊理想和人生信条。文章第三部分首先探讨了英敛之与清末政治(清末新政、君主立宪及君主)之关系。研究了英敛之推动清廷“预备立宪”以巩固清王朝统治而进行的舆论宣传,详细梳理了英敛之对清王朝统治从充满希望到逐渐失望的态度演变过程。认为英敛之虽对亲贵专政不满,但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仍为保存清廷统治、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摇旗呐喊,表现浓郁的宗族情结。在“族”“国”二选一困境中,英敛之顺应时势接受共和政体以保存国家,展现了宗族情绪和爱国主义双重价值夹缝中报人英敛之的矛盾、挣扎和最终选择,肯定了英敛之的爱国情怀。其次考察了英敛之与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包括法国天主教和法国领事馆)的关系及其演变。考察了创办《大公报》时期英敛之对法国天主教势力的巧妙借助、《大公报》创刊初期双方短暂的“蜜月期”、报纸出版后不久英敛之即陷入与法国天主教势力的纠集矛盾,以及最后彻底摆脱法国天主教势力控制的详细过程,展示了晚清报人在清朝统治集团和洋人势力双重压力为实现“言论救国”的报刊理想经历的曲折和艰难。最后研究英敛之与辛亥革命及共和之关系,考察了英敛之对辛亥革命和民主政权的关系和态度变化,呈现了英敛之在辛亥首义爆发到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这一阶段态度的转变过程,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对英敛之新闻思想的研究。提出了英敛之新闻思想有三个来源的观点,以之为主线从新闻功能观、新闻自由观、新闻本体论、新闻编辑思想等方面探讨英敛之富有特色的新闻思想,归纳出英敛之以“政治救亡、延续朝廷”为核心的新闻实践;以“服务社会、引导民众为先”的新闻独立精神;以“仁爱合群、改造人心”为办报宗旨的新闻追求等新闻思想特征。通过对英敛之人生经历、新闻活动、新闻思想的全面梳理,本文认为《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是一个在外敌侵略面前主张自强兴国的爱国新闻人;是一个在封建专制环境下推进君主立宪的进步新闻人;也是一个迷惘无奈借助天主教“聚心育民”的宗教新闻人;更是一个在氏族情感上忠于清廷但未逆民主共和大势的明智新闻人,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应具有相应的历史地位。

刘婷婷[6](2016)在《张謇立宪思想研究 ——以政治法律现代化为视角的考察》文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当灿烂的中华文明开始暗淡,腐朽的专制制度日渐衰落,张謇选择抛弃传统的“学而优则仕”道路而致力于“实业救国”、“教育救国”。通过接触西学,东游日本并深受明治维新成功变革的刺激,张謇逐渐了解到西方先进的政治文明,成为立宪主义的倡导者。作为立宪派的领军人物,张謇倡导以君主立宪思想改造中国,积极推动立宪活动的实践和发展。张謇早年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后又游历日本,逐渐接触西方宪政理论。张謇立宪思想的形成和立宪运动的实践折射出中国知识分子在探索救国真理时所面对的救亡与启蒙、传统和现代、现实和理想的艰难阻力和困境。本文对张謇立宪思想的渊源、形成发展与演变、核心内容和对我国政治法律现代化的启示进行探讨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张謇的立宪思想具有相对进步性和科学性,深刻地影响了清末民初立宪政治的发展。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构等。第二部分分析了张謇立宪思想的渊源,主要从历史渊源和理论渊源进行论述。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张謇立宪思想由产生到演变的发展过程,具体包括萌芽阶段的温和政治改良思想、发展阶段的君主立宪思想及其立宪活动、演变阶段的民主共和思想。第四部分对张謇立宪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具体包括立宪政体的模式、国会和责任内阁制度以及地方自治等。第五部分总结了张謇立宪思想对我国政治法律现代化的启示,分析张謇立宪思想的历史特征和局限性、时代价值,进而提出张謇立宪思想对我国政治法律现代化的启示。

江轶[7](2014)在《困厄与反思——近三十年江苏立宪派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晚清立宪运动是近代中国政治转型与现代国家建构的重要活动,在运动过程中兴起的立宪派早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作为领导与推动晚清立宪运动的社会精英群体——江苏立宪派,学界对其研究亦不乏热度,大体上集中于人物研究、立宪团体和政治活动研究等领域,近三十年来取得不少成果。不过从当前研究现实来看,三十年来的江苏立宪派研究时至今日已开始步入了困境与误区,如何摆脱研究中的困厄,进一步拓展该领域研究的空间,提升其研究层次和水平,则需要学术界深入探索,这对于中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发展亦具有意义。

郝幸艳[8](2012)在《汤化龙与清末民初政治》文中认为汤化龙身处清末民初鼎革巨变的历史时期,是一位颇具代表性的风云人物,与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紧密相联,影响巨大。研究汤化龙与清末民初政治史的互动关系,既可以全面了解、把握其人生轨迹及在中国近代政治进程中的作用、地位,也可以通过其言行和思想嬗变,管窥资产阶级自由派在这一复杂历史背景下的特定心理及行为特征,总结其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还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清末民初复杂多变的政治生态及社会变迁。基于此,本文以汤化龙与清末民初政治为切入点,对其生平活动及影响给予较为全面、客观的论述,并通过对汤化龙的个案剖析,透视这一派别在政治舞台上的角色扮演及历史运命。正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汤化龙政治思想成因、内涵及嬗变过程。意在指明其思想虽由传统的“名臣政治”,转变为未脱“贤人政治”范畴的君主立宪与共和立宪思想,又渐次成为“平民的先觉”,但“以秩序的求进步”、“以统一的固国基”,始终为贯穿其一生的思想主线,且成为与革命派、当权派关系演变的内在思想动因。第二、第三章为第二部分,重点论述清末时期的汤化龙在立宪运动、辛亥风云中面临的重重历史困境及对历史发展的双重作用。本章意在阐明汤化龙背离清政府转而与革命派合流的心路历程,符合其思想发展的逻辑,并非革命投机行为。第四章为第三部分,主要探讨民国初年的汤化龙作为政党中坚在政党政治中的地位、政见、作用及与北洋系的复杂关系。本文既不同意汤化龙是北洋当权派御用官僚说,也不认同根本对立说,认为双方应是基于一定利益基础上的有限度的结合。第五章为第四部分,主要概述汤化龙在清末民初政治中的人物关联。指出与汤化龙政治关系最为密切的人不是梁启超,而是刘崇佑。正是集团成员的合力才成就了汤氏的政治业绩,也恰恰是集团内部的矛盾、分裂及个别重要成员与之政见逐渐相左,逸出集团作为反动力存在,成为汤氏失败的原因之一。中国清末民初的政治舞台上活跃着地主阶级当权派、在野派、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和自由派几个政治派别。属于资产阶级自由派的汤化龙终其一生以“王者师”自居,极力引导、调和当权派及革命民主派,试图令其在宪政轨道内,推行分权主义的议会政治,以渐进的、和平的方式达到宪政救国的目的。但是具有理性主义的西方宪政观被作为一种救亡、发展的工具移植到中国后,当时的政治环境尚不具备令其生存的社会土壤,加之缺乏以民众为基础的强大社会力量的支撑,汤化龙纵然以天下为己任,怀抱满腔爱国热情,依然难逃失败的悲剧结局。这种悲剧,既是汤化龙个人的不幸,也是整个资产阶级自由派多舛命运的写照。

刘生[9](2011)在《民初动荡政局及其社会文化根源的深层考察》文中研究指明辛亥革命造就的中华民国,使中国摆脱了封建桎梏,向世界强国迈进。但是,在军阀的破坏下,共和大旗与中国实际相去甚远,北洋政府时期新式政权的结构和共和国体浸透着浓厚的封建时代烙印。民初作为一段特殊时期,是近代中国新旧两种因素交织而又激烈冲突的时期,由此也必然带来混乱和动荡。本文从清末新政一些急进的改革培养了清朝掘墓人入手,来探讨民初动荡局面的成因,从民初的历史发展脉络来考察民初动荡政局的概观与特点,从而挖掘出导致动荡的社会与文化根源,有利于清晰把握民初社会变迁的命运状态和走势。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民初动荡政局的成因,追溯清末新政的急进的改革。第二章,民初动荡政局的概观,梳理出民初社会的比较具体的发展脉络。第三章,民初动荡政局的特点,归纳概括出民初社会整体发展态势。第四章,民初动荡政局的社会根源,分析出民初社会经济的不发达。第五章,民初动荡政局的文化根源,系统分析传统文化在近代社会变迁的阻碍作用。以下就文章的主题思想作一简要论述: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中国一步步的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挨打的局面,使得中国人认识到要救亡图存,就要变革社会,进行社会改革运动。在救亡图存时代主题的驱使下,一方面,为了恢复昔日辉煌大国的地位,手忙脚乱地迅速变革社会,如清末新政。结果由于不适合国情,导致了种种弊端甚至是灾难;另一方面,有些社会精英乃至统治者或革命者,又在某些时候一定程度上认识了中国国情,因而回到传统同时又以比较快的方式或者是实际采用变种的传统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如袁世凯的帝制复辟、孙中山的中华革命党等等。总之,在清末民初追求富国强兵时,由于没有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使得民国时期特别是民初总体呈现出动荡不安的局面。民初权利角逐,政党林立,政争不断,复辟与反复辟的反复斗争,军阀割据等等,这一系列事件的出现使得民初社会动荡不安,这也就奠定了民国整个历史复杂混乱的基础。认清民初动荡政局的社会文化根源,可以把握近代社会变迁的脉络,从而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有力的借鉴与启示。

刘丽,胡槿,杜华[10](2009)在《2008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文中研究说明

二、辛亥革命前张謇立宪的政治思想和活动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辛亥革命前张謇立宪的政治思想和活动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从张謇的国会观看其立宪思想(1901-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文明冲突与“立宪—富强”范式的解释困境
    (二)张謇立宪思想研究综述
    (三)本文研究视角及研究资料
二、从维新到立宪:张謇国会观中的认识论
    (一)“变法”语境下的议会想象
        1.“议政院”与“府县议会”
        2.张謇的“变法”思想
    (二)“立宪”语境下的有限国会
        1.东游日本期间的思考
        2.日俄战争与“立宪”话语的形成
        3.“宪法”功能与有限国会
三、从“预备”到“速开”:张謇对立宪时刻的思考
    (一)张謇对清廷“预备”思维的接纳与实践
        1.预备立宪中的“国民程度”
        2.张謇对“国民程度”的思考
        3.张謇对国民程度论的延伸与践行
    (二)速开国会观念的形成
        1.国民程度论在实践中的破产
        2.张謇对“速开”命题的证成
        3.国会请愿运动中法治观念
四、张謇立宪思维的儒学基础
    (一)变法立宪中的经权思想
    (二)国会认知上的道器论
    (三)立宪思想的中的“治人”因素
五、对张謇立宪思想的评析
    (一)张謇立宪逻辑的变化轨迹
    (二)人物的多重身份与立宪论证
        1.立宪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2.实业政治家的立宪论证
    (三)张謇立宪思想的局限
        1.“中间人”策略及其破产
        2.儒家立宪学理化的失败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2)转型时代的中国精英:张一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概念界定
    二、学术史回顾
    三、文章思路与结构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授徒游幕,科举入仕
    一、“苏州神童”
    二、创设苏学会,宣扬维新
    三、经济特科进士
    小结
第二章 北洋幕僚,参与机要
    一、精勤忠奋,崭露头角
    二、“新役无所不从”
    三、从劝袁承认“共和”到公开反对帝制
    小结
第三章 转入地方,投身省治
    一、与张謇发起苏社
    二、张一麐与苏省省长变更
    三、张一麐与江苏省治
    小结
第四章 立足苏州,践行自治
    一、倡导弭兵运动
    二、主持善人桥新村建设
    三、推动地方文化建设
    小结
第五章 老骥伏枥,担当国事
    一、抗战救国
    二、参政议政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西学传播的不解之缘
    1.1 西学在中国传播的发展脉络及历史嬗变
        1.1.1 西学释义
        1.1.2 西学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及文化变迁
    1.2 西学传播过程中《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及其变化
        1.2.1 “清末新政”促生《东方杂志》较早创刊
        1.2.2 西学传播过程中《东方杂志》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第二章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及特征
    2.1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
        2.1.1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
    2.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特征
        2.2.1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阶段性特征
        2.2.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思想性特征
第三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和主张
    3.1 相对的传统文化保守主义
        3.1.1 传统文化“优越”论
        3.1.2 东方保守文化派与新文化派的文化论争
    3.2 调和与渐进的文化改良主义
        3.2.1 “新”与“旧”调和论
        3.2.2 “动”与“静”调和论
        3.2.3 “精神”与“物质”协力调和论
        3.2.4 互助文化观与第四种文化
第四章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4.1 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媒体之一
        4.1.1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第一个高峰期
        4.1.2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第二个高峰期
    4.2 《东方杂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观介译及推进
        4.2.1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
        4.2.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传播
    4.3 《东方杂志》关于非马克思派社会主义流派的传播
        4.3.1 对基尔特(行会)社会主义的传播
        4.3.2 对法屛(费边)社会主义的传播
        4.3.3 对于无政府主义的传播
        4.3.4 对法学的社会主义的传播
        4.3.5 对于其它社会主义流派的传播
第五章 《东方杂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与思潮的传播
    5.1 晚清立宪改良派的主要舆论阵地
        5.1.1 君主立宪救国论
        5.1.2 《东方杂志》对于宪政制度与思想的介译
        5.1.3 由“鼓吹”——失望——批驳——抨击的态度转向
    5.2 “不偏于政论之一方”的民主共和制及联邦主义的传播
第六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基督教及“晚清教案”的传播
    6.1 《东方杂志》西方宗教传播特征
    6.2 全面关注与传播“晚清教案”的媒介
        6.2.1 对“晚清教案”事件的客观呈现
        6.2.2 引发了近代学人对中国宗教前途与命运的思考
第七章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启示
    7.1 西学传播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失语”之殇
        7.1.1 清初以前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
        7.1.2 清末以后中西文化激烈交锋中话语地位的逐渐衰落与式微
    7.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的“得义”之鉴
        7.2.1 “审慎与自由主义,兼容并蓄”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多元化发展
        7.2.2 “调和中庸,温和改良”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清末立宪派的组党活动 ——以宪友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旨趣
    二、先行研究
        (一) 关于宪友会的研究
        (二) 关于晚清政党的研究
        (三) 关于主要立宪团体的研究
    三、研究重点、研究难点、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创新点
第一章 宪友会成立的背景
    一、20世纪初期政治家们对政党的阐释
    二、国会请愿运动中的政党政治训练
        (一) 从松散联盟到全国联结
        (二) 发动各界以造声势
        (三) 各省谘议局议长的联合
    三、资政院内争与政党的产生
        (一) “民党”和“政府党”的分化
        (二) “蓝票党”和“白票党”的产生
    四、《结社集会律》与组党合法化
    小结
第二章 宪友会的成立及组织分析
    一、宪友会成立前的筹备工作
        (一) 组建政党规模大小的讨论
        (二) 关于党名的确定
        (三) 政党性质的讨论
    二、宪友会的宗旨及组织建设
        (一) 宪友会的宗旨、政纲和会期
        (二) 宪友会的组织与人事
        (三) 宪友会的经费、戒约、支部建设
    三、宪友会成立后的党纲争议
        (一) 注重地方分权引发的争议
        (二) 对时局被迫自卫的争论
        (三) 宪友会会员产生方法的争议
    小结
第三章 宪友会的性质及派系纠纷
    一、宪友会与辛亥俱乐部、宪政实进会的异同
        (一) 成员构成
        (二) 纲领宗旨
        (三) 地域分布
    二、宪友会内部的派系之争
        (一) 宪友会的成员构成分析
        (二) 温和派和激进派的矛盾关系
        (三) 保皇派和温和派、激进派的关系
        (四) 激进派和革命派的关系
    小结
第四章 宪友会参与宪政活动
    一、宪友会创办《国民公报》以宣传立宪
        (一) 《国民公报》的政党舆论宣传
        (二) 《国民公报》解决财政危机
    二、宪友会向清政府提交议案
        (一) 上奏推翻皇族内阁的议案
        (二) 要求政府宣布借债筑路的实施计划
        (三) 请废中英续订禁烟条件的议案
        (四) 积极要求参与宪法修订
    三、宪友会在干路国有风波中的矛盾分歧
        (一) 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地区激烈反对干路国有
        (二) 浙江、江苏、直隶地区的对干路国有的模糊态度
        (三) 梁启超、徐佛苏等人对干路国有的中间态度立场
        (四) 宪友会总部对干路国有政策的犹豫不定
    小结
第五章 宪友会的消亡及影响
    一、辛亥革命与宪友会的消亡
    二、宪友会的影响
        (一) 聚合士绅阶层的联系
        (二) 推动了宪政运动的进程
        (三) 对民国初年政党建设的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宪友会主要会员统计表
    附录二: 辛亥俱乐部主要会员统计表
    附录三: 宪政实进会主要会员统计表
致谢

(5)清末民初新闻人英敛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述评
        一、英敛之的生平与经历研究
        二、英敛之的新闻思想研究
        三、英敛之的新闻活动研究
        四、相关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三、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英敛之人生道路转折与社会环境
    第一节 从下层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
        一、家世并不显赫的满洲旗人
        二、历经艰辛后信奉天主教
        三、英敛之放弃儒释道皈依天主教的原因与影响
    第二节 从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报人
        一、与皇室“淑”女联姻
        二、恐因言获罪远避滇越
        三、庚子奇祸无完卵
        四、友人出资邀办报
    第三节 从名声显赫的“言论骄子”成为出世离俗的“隐士”
        一、民国初创与英敛之退隐
        二、英敛之退隐原因探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研究
    第一节 报人生涯的开端
        一、诗文投稿《益闻录》初涉新闻界
        二、通过“提问”与《格致新报》初识
        三、撰写“论说”在维新报刊发声
    第二节 新闻生涯的峰巅:《大公报》十年
        一、《大公报》创办前天津的新闻环境
        二、英敛之创设《大公报》对社会关系的“借助”
        三、英敛之时期《大公报》与社会运动
    第三节 退隐后借助新闻媒介的有关活动
        一、提倡创办天主教报刊
        二、利用《大公报》宣传天主教
        三、在报刊发声为天主教辩诬
        四、撰文鼓吹天主教“中国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敛之与天主教关系研究
    第一节 创办《大公报》中对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的借助
        一、筹创《大公报》时期对天主教的“借助”
        二、天主教“多方”助力英敛之创设《大公报》动因剖析
    第二节 与法人在华天主教势力的短暂“蜜月期”
        一、在“教案”报道中“护教”
        二、宣扬天主教教义引导中国旧风俗改良
    第三节 与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的“抵牾纠结”期
        一、天主教对英敛之及《大公报》的“两手”
        二、英敛之对抗天主教的“两手”
    第四节 摆脱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对《大公报》的干预
        一、拒俄运动成为英敛之“亲日疏法”的导火索
        二、日俄战争期间《大公报》的舆论立场及馆址迁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敛之与清末政治研究
    第一节 英敛之与“清末新政”关系之研究
        一、主张改革社会政治生态
        二、致力开智化俗为推行新政奠定民智基础
    第二节 英敛之与“预备立宪”关系之研究
        一、《大公报》呼吁“预备立宪”的言论
        二、英敛之支持、监督清廷推行预备立宪的言论
        三、推动社会改革以适应“预备立宪”
    第三节 英敛之与清朝“君主”关系之研究
        一、真诚称颂“英明果敢”的光绪帝
        二、遵循前朝遗诏支持摄政王辅政
        三、失望于摄政王任用亲贵的辅政举措
        四、默认隆裕太后降“退位”旨以保国家和平统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敛之与辛亥革命关系研究
    第一节 促成辛亥革命的三重势力
        一、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是辛亥革命的发动者兼领导者
        二、立宪派是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辅助力量
        三、西方列强是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间接推动力量
    第二节 英敛之对辛亥首义及共和态度之演变
        一、为清廷维稳献计做最后呐喊
        二、对武昌起义和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变化
        三、关注君主民主立宪政体之解决
    第三节 英敛之对创设民国和南北和议态度的变化
        一、指责革命军在议和期间选举临时大总统是“行共和专制”
        二、批评孙(中山)推袁(世凯)继任大总统是“私相授受”
        三、批评朝廷与民军和谈拉锯是“各谋私利”
        四、顺应民心大势认同共和政体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敛之的新闻思想研究
    第一节 英敛之新闻思想的三个来源
        一、传统士人“修齐治平”理想的现代化转换
        二、西方资产阶级新闻理念的影响
        三、天主教“仁爱合群”观念的糅合
    第二节 英敛之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英敛之关于“新闻功能”的思想
        二、英敛之关于“新闻自由”的思想
        三、英敛之关于“新闻本体”的思想
        四、英敛之的报刊编辑思想
    第三节 英敛之新闻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以“政治救亡、延续朝廷”为核心的新闻实践宗旨
        二、以“服务社会、引导民众为先”的新闻独立精神
        三、以“仁爱合群、改造人心”为办报宗旨的新闻追求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在列强侵略面前主张自强兴国的爱国新闻人
    二、在封建君主制度下推进君主立宪的进步新闻人
    三、迷惘无奈借助天主教“聚心育民”的宗教新闻人
    四、在氏族情感上忠于清廷但未逆大势的明智新闻人
附录·英敛之新闻活动日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张謇立宪思想研究 ——以政治法律现代化为视角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
第2章 张謇立宪思想的渊源
    2.1 张謇立宪思想的历史渊源
    2.2 张謇立宪思想的理论渊源
        2.2.1 传统文化资源与政治典范
        2.2.2 西方宪政经验与学说
第3章 张謇立宪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演变
    3.1 萌芽阶段:温和的政治改良
        3.1.1 立宪思潮的兴起
        3.1.2 《变法平议》:张謇立宪思想的最初表达
        3.1.3 “置议政院”和“设府县议会”
    3.2 发展阶段:君主立宪思想
        3.2.1 张謇立宪思想的确立
        3.2.2 张謇立宪思想的实践
    3.3 发展转变阶段:民主共和思想
        3.3.1 思想转变原因
        3.3.2 民主共和思想
第4章 张謇立宪思想的核心内容
    4.1 立宪政体的模式
    4.2 国会和责任内阁制度
        4.2.1 国会制度
        4.2.2 责任内阁制度
    4.3 地方自治
        4.3.1 谘议局
        4.3.2 “村落主义”
第5章 张謇立宪思想对我国政治法律现代化的启示
    5.1 张謇立宪思想的历史特征和局限性
        5.1.1 “民之分层论”和“天赋之阶级论”
        5.1.2 自治:绅治的替代话语
        5.1.3 宪政工具主义
    5.2 张謇立宪思想的时代价值
        5.2.1 加深人们对宪政的理解
        5.2.2 推动传统法律观念的转变
    5.3 张謇立宪思想对我国政治法律现代化的启示
        5.3.1 保守宪政主义是构建宪政秩序的建设之道
        5.3.2 稳健渐进性的改革是推行立宪政治的重要途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7)困厄与反思——近三十年江苏立宪派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物研究:“一体两翼”格局下的视野拓展与观点颠覆
    1.对 江 苏 立 宪 派 人 物 研究 的 “一 体 ”集中 于 领 军人物张謇的研究
    2.对 江 苏 立 宪 派 人 物 研究 的 “ 两 翼 ” 集中 于 江 苏立宪派的代表人物赵凤昌和李平书的研究
二、团体研究:“公会—谘议局”视野下的国家—社会互动
三、群体定性研究:“两个转向”折射下的研究思维的转变
四、困厄与反思———江苏立宪派研究的“困境”与“突围”

(8)汤化龙与清末民初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行动的先导:宪政思想成因及嬗变
    第一节 “名臣政治”
        一、 荆楚文化与蕲水之乱
        二、 科举仕进的追求
        三、 张之洞改革与经古书院的开化
        四、 君宪思想的萌芽
    第二节 “贤人政治”(君主立宪时期)
        一、 留学日本
        二、 中外维新派的影响
        三、 《议会论》:君宪思想确立的标志
    第三节 “贤人政治”(共和立宪时期)
        一、 “民主立宪国家,非有政党不可”
        二、 “以统一的固国基”
        三、 “以秩序的求进步”
    第四节 “平民的先觉”
        一、 “贤人政治”的反思
        二、 宪政主体的下移
        三、 国民性的考察心得
        四、 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第三章 立宪洪流:君主立宪终虚幻
    第一节 咨议局作为
        一、 入主咨议局
        二、 参政议政
        三、 维护咨议局权限
        四、 作用与困境
    第二节 拒债保路
        一、 争路运动之由来
        二、 拒债保路的努力
        三、 无果而终探原
    第三节 国会请愿运动
        一、 多次请愿未果
        二、 由请愿到“倒阁”
        三、 激进的双刃性
第四章 辛亥风云:与首义党人的短暂合作
    第一节 顺应革命潮流
        一、 首义党人的橄榄枝
        二、 转向共和由来
    第二节 “投机革命说”存疑
        一、 对革命的促进之功及消极影响
        二、 “投机革命”说辨析
    第三节 与革命派分道扬镳
        一、 导火线:利益分配不均
        二、 催化剂:怀疑与歧视
        三、 总根源:政治主张的分歧
    第四节 相似的境遇、不同的结局——与谭延闿的比较
第五章 北洋当道:国家出路的苦心求索
    第一节 政党中坚
        一、 共和建设讨论会:主创者
        二、 民主党:决策者
        三、 进步党:梁启超第二
    第二节 与北洋系关系
        一、 汤化龙非拥袁派
        二、 受皖系重用到失意下野
第六章 集团内外:政治活动中的人物关联
    第一节 人物网络
        一、 民元前的立宪团体
        二、 民元后的“元老派”与“少壮派”
    第二节 个案聚焦
        一、 求同存异梁启超
        二、 亦师亦友刘崇佑
        三、 先友后“敌”孙洪伊
        四、 忘年之交李大钊
        五、 同胞异志汤芗铭
第七章 结束语
附录:汤化龙生平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民初动荡政局及其社会文化根源的深层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由来
    二、选题论证
        (一) 理论意义
        (二) 学术价值
        (三) 现实作用
    三、学术史综述
        (一) 议会政治研究综述
        (二) 洪宪帝制研究综述
        (三) 中华革命党研究综述
    四、学术要点
        (一) 选题切入点
        (二) 新学理视点
        (三) 学术探讨难点
        (四) 学术创新点
    五、相关界定
        (一) 时间
        (二) 空间
        (三) 关键词
第一章 民初动荡政局的历史成因
    (一) 清末造就异己力量
        1、新兴知识分子的出现
        2、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官僚
        3、新军的建立
        4、立宪派
    (二) 清末决策者的失误
第二章 民初动荡政局的概观
    (一) 议会政治
        1、各省都督代表联合会
        2、南京临时参议院
        3、北京临时参议院
        4、第一届国会的成立与解散
        5、第一届国会第二期常会及其变局
        6、第二届国会——安福国会
        7、非常国会
        8、“法统重光”后的国会
    (二) 立宪皇帝的成与败
        1、袁世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帝制复辟思想的酝酿与出台
        3、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三) 中华革命党
        1、中华革命党的建立
        2、中华革命党的活动
        3、中华革命党的改组
    (四) 张勋复辟
        1、四次徐州会议
        2、张勋进京
        3、短暂的十二天
第三章 民初动荡政局的特点
    (一)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权利转让
        1、袁世凯的能力与实力
        2、资产阶级的推崇
        3、外国势力的支持与帮助
        4、革命党人的妥协与退让
    (二) 政党林立、政争不断
        1、政党的兴起与演变
        2、三党鼎立的局面
        3、国会竞选
        4、政党政治破产的原因
    (三) 军阀割据
        1、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2、直皖战争
        3、第一次直奉战争
        4、第二次直奉战争
第四章 民初动荡政局的社会根源
    (一) 小农经济
    (二)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
第五章 民初动荡政局的文化根源
    (一) 传统文化在近代的转型
    (二) 民初教育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四、辛亥革命前张謇立宪的政治思想和活动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张謇的国会观看其立宪思想(1901-1911)[D]. 奚海林. 南京大学, 2020(02)
  • [2]转型时代的中国精英:张一麐研究[D]. 陈亚杰.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3]《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D]. 马晨莲. 河北大学, 2019(04)
  • [4]清末立宪派的组党活动 ——以宪友会为例[D]. 董文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清末民初新闻人英敛之研究[D]. 张勇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7)
  • [6]张謇立宪思想研究 ——以政治法律现代化为视角的考察[D]. 刘婷婷. 北京理工大学, 2016(03)
  • [7]困厄与反思——近三十年江苏立宪派研究述评[J]. 江轶. 湖湘论坛, 2014(06)
  • [8]汤化龙与清末民初政治[D]. 郝幸艳. 南开大学, 2012(06)
  • [9]民初动荡政局及其社会文化根源的深层考察[D]. 刘生.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10]2008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J]. 刘丽,胡槿,杜华. 近代史研究, 2009(05)

标签:;  ;  ;  ;  ;  

1911年革命前张謇的政治思想和活动评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