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物种(第 2 部分)

澳大利亚物种(第 2 部分)

一、澳大利亚种种(下)(论文文献综述)

秦志昊[1](2021)在《通量—方差法在三种下垫面上计算感热通量的效果评估和算法改进》文中研究指明地表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影响着天气演变、碳水循环和气候变化,感热通量是地表与大气之间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是地表加热大气的主要途径。目前,涡度相关技术被广泛用于观测地表与大气之间的感热交换,但该技术需要的设备价格昂贵、数据后处理复杂,导致其观测站点有限、空间代表性不足,急需发展设备价格低廉、观测原理简单和计算算法准确的新的感热通量观测技术。通量-方差法基于方差相似性原理,仅需温度标准差和大气稳定度判断即可计算感热通量,具有大规模联网观测的潜力。但该方法在不同下垫面的计算效果有待评估,且温度标准差的选择和大气稳定度的判断有待通过试验来确定。本研究以涡度相关观测为参考,在农业养殖塘、稻田和裸地三种下垫面上利用多种传感器开展高频温度观测,首先分析了三种下垫面上的大气湍流特征,特别是通量-方法所基于的方差相似性;其次,通过野外对比观测试验,定量评估了六种高频温度传感器测定温度标准差的性能,并评估通量-方差法在三种下垫面上计算感热通量的效果;最后,从大气稳定度这一参数出发,从计算方法、大气稳定度判据和时间尺度三个方面改进通量-方差法。得到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1)养殖塘、稻田和裸地三种下垫面上大气湍流统计特征存在明显区别,养殖塘上方大气不稳定状态占比(74%)高于稻田(33%)和裸地(40%)下垫面,日间裸地下垫面不稳定程度高于其他两种下垫面。观测期间,三种下垫面上80%通量源区范围内都为目标下垫面。三维风速的湍流谱在惯性子区内符合-2/3次方关系,垂直风速和标量的协谱在惯性子区内满足-4/3次方关系,涡度相关系统可以观测目标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通量交换。稻田下垫面湍流强度与湍流动能在高风速下均高于养殖塘和裸地下垫面。方差相似原理在三种下垫面上均适用,三种下垫面上三维风速归一化标准差随大气稳定度的变化符合-1/3次方规律,不稳定条件下拟合效果要好于稳定条件下,且以垂直方向上拟合效果最佳,温度和水汽密度的归一化标准差在不稳定时符合-1/3次方规律,稻田和裸地下垫面上CO2密度的归一化标准差在不稳定时符合-1/3次方规律。(2)6种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平均值的性能相当,二维超声风速计观测的温度标准差与三维超声观测值的相关系数超过0.97,均方根误差小于0.04℃,测量性能明显强于细丝热电偶温度传感器。通量-方差法在计算感热通量时对参数c T1更敏感,c T1值偏低会导致感热通量高估,c T1增减10%会使感热通量分别减小和增大13.32%、17.12%。相比通量-方差法中的默认参数,使用本研究观测得到的拟合参数会显着改善感热通量的计算,使计算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最大降低14.6 W m-2。与涡度相关观测相比,通量-方差法在稻田下垫面上对感热通量的计算效果最佳(相关系数为0.887),其次是裸地(相关系数为0.860)和养殖塘下垫面(相关系数为0.823)。(3)改进后的通量-方差迭代算法在计算感热通量时无需依赖涡度相关系统观测,只需要温度标准差和风速观测值,但计算效果略有降低,计算值与观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减小0.06,均方根误差增大2.9 W m-2。相比原方法,迭代算法在养殖塘、稻田、裸地三种下垫面上分别有11.7%、36.4%和32.3%的计算值无法收敛。使用温度梯度进行大气稳定度判断效果优于使用净辐射,两种判据对感热通量方向的误判率分别为12.9%和34.8%。在日尺度上使用原通量-方差方法时,计算感热通量与观测较为相符,而迭代算法由于缺失值超过30%导致计算值与观测之间的一致性不佳。

赵亚玲[2](2021)在《中国花蚤名录及其中五属的整理》文中提出花蚤科Mordellidae隶属鞘翅目Coleoptera,是一类小型甲虫。作为鞘翅目多食亚目系统发育重建的关键类群之一,花蚤科系统分类学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鞘翅目多食亚目的系统发育研究工作;由于现生花蚤类群研究工作基础薄弱,也直接影响到花蚤化石研究的进展。现代形态学在花蚤分类中尚未得到应用,雄性外生殖器等解剖学特征和生物学性状等信息对物种鉴定非常缺乏,缺少族级和属级的系统关系研究,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解决近缘种和系统发育分析中的应用几乎还是空白,甚至没有完整的世界花蚤名录。作者完整、系统地整理了世界花蚤名录和中国花蚤名录,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花蚤科其中五属进行了重新描记和地理分布研究。旨在丰富中国花蚤科的记述,明确各分类阶元间的系统关系,分析其地理分布现状,探讨各属物种起源和进化方向,为今后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奠定基础。结果如下:1.完整、系统地整理了世界花蚤名录和中国花蚤名录。世界花蚤名录共收录了全世界花蚤科Mordellidae 3亚科(科特花蚤亚科Ctenidiinae、花蚤亚科Mordellinae和已灭绝的先花蚤亚科Praemordellinae)140属2565种;中国花蚤名录仅记载我国先花蚤亚科和花蚤亚科共42属195种。2.初步完成了对花蚤科分类特征的整理和补充。对花蚤头、胸、腹三部分涉及到的11个重要的鉴定特征,进行了系统概述;其中,下颚须、前胸背板、小盾片、鞘翅、臀锥和阳基侧突的形状,以及复眼的位置、触角的特征、鞘翅背面的斑纹、后足嵴刻的数目和位置、雄性外生殖器的特点等在花蚤成虫种类鉴定中起了重要作用。3.以中国花蚤名录为基础,对中国花蚤5属35种进行了整理、记述。编写了较为系统的花蚤科各级检索表,重新描记了它们的鉴定特征,包括带花蚤属Glipa 11种、星花蚤属Hoshihananomia 9种、阻花蚤属Variimorda 4种、宽须花蚤属Glipostenoda 9种和伪花蚤属Pseudotolida 2种。4.在世界花蚤名录的基础上,对中国花蚤其中五属的世界地理分布进行了大致统计和初步分析。分析了各属地理分布特点,并探讨了其物种起源和扩散方向。花蚤科分布于世界各大动物地理区,以古北区、东洋区和澳洲区居多。它的分布主要取决于寄主植物的分布,而寄主的分布又由纬度、温度、降水和土壤等因素决定。种群在动物地理区里的自然扩散已经很普遍,在地理区间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迁移。根据支序图和有关生物地理学理论,得出以下结论:带花蚤属可能起源于古北区和东洋区,而后扩散到非洲区和澳洲区,最后扩散到新北区和新热带区;星花蚤属可能起源于古北区和东洋区,而后扩散到非洲区,接着到达澳洲区,最后扩散到新北区和新热带区;阻花蚤属可能起源于古北区和东洋区,且两地理区间的迁移不明显,同时目前尚未向其它动物地理区扩散,但可推测今后存在向其它四个地理区划扩散的可能性;宽须花蚤属可能起源于古北区和东洋区,而后同时向非洲区、澳洲区、新北区和新热带区进行扩散;伪花蚤属可能起源于古北区和东洋区,而后扩散到新热带区,同时存在向非洲区、澳洲区和新北区扩散的趋势。

吕振宇[3](2021)在《世界通泉草科分类修订》文中研究说明通泉草科(Mazaceae)隶属于唇形目,是由Reveal于2011年建立的新科,包含补求草属(Puchiumazus Bo Li,D.G.Zhang&C.L.Xiang)、肉果草属(Lancea Hook.f.et Thoms.)、野胡麻属(Dodartia L.)和通泉草属(Mazus Lour.),主要分布于亚欧大陆与大洋洲。由于本科植物,特别是通泉草属内物种形态较为相似,可用的稳定的分类学性状极少,并且在部分种内存在较大变异,因此对本科物种的界限划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分类学难题。本研究在查阅6000余份标本馆馆藏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野外调查和形态学研究,全面评估各性状的变异幅度和分类学价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性状变异样式研究:结果表明其植株高度、毛被、直立茎的样式、匍匐茎的样式、叶的着生方式、叶片尺寸、叶片质地、叶片颜色、叶缘类型、叶柄长度、花梗长度、花冠颜色、花冠管长度、花冠上下唇形态、子房等在通泉草科中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萼齿的形态对通泉草属下物种划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物种形态性状补充描述:通过查阅馆藏标本和野外考察完善性状描述,并编订了该科的分属和分种检索表。另外,根据标本记录数据对分布地进行补充,还绘制了较为全面的物种分布图。分类修订:本研究最终确定了全世界通泉草科植物35种,3变种,存疑名称5个。具体处理为:1)将白花通泉草M.japonicus var.leucanthus X.D.Dong et J.H.Li、通泉草大萼变种M.pumilus var.macrocalyx(Bonati)T.Yamazaki、薄叶通泉草M.goodenifolius(Hornem.)Pennell处理为通泉草M.pumilus(N.L.Burman)Steenis的异名;2)提出两个新组合,通泉草长梗变种M.pumilus var.fukienensis(Tsoong)Z.Y.Lv&T.Deng comb.nov.和岩白翠披针叶变种M.omeiensis var.neriifolius(H.L.Li)Z.Y.Lv&T.Deng comb.nov.;3)将通泉草匍茎变种M.pumilus var.wangii(H.L.Li)T.L.Chin ex D.Y.Hong恢复为种M.wangii H.L.Li;4)台南通泉草M.tainanensis C.X.Xie处理为异名并入匍茎通泉草M.miquelii Makino;5)5个种处理为存疑种,M.cavaleriei Bonati、M.macranthus Diels、M.reptans N.E.Br.、万木林通泉草M.wanmuliensis M.Qian et L.B.Geng和顶序通泉草M.apicaliracemosus X.H.Guo,X.P.Zhang et J.L.Xu。

吴仁武[4](2021)在《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以其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其被西方赞誉为“世界花园之母”。19~20世纪,西方国家在华进行了长期和大规模的植物考察、采集和引种活动。中国竹类植物自然分布广泛并且具有悠久的栽培和利用历史,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把竹类植物作为在华采集和引种的一类主要植物。对美国在华竹类植物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中国植物资源对世界的贡献,为今后植物引种史研究、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本研究以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其历史背景,调查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和引种竹类植物的时间阶段、采集地和属种等,对主要采集人员的采集活动进行重点分析,最后探讨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活动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展开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国门被打开,原本让欧洲各国在华植物采集、引种工作受阻的屏障被打破,使其采集、引种活动迅速展开并且收获丰富。新中国成立后,国际间的采集引种活动趋于有序。欧洲各国在中国近代的植物采集、引种活动对美国来华植物采集活动有一定激励作用。在美国联邦政府鼓励、经济发展需求的促进、相关机构积极组织以及拥有一批热衷植物采集、引种专业人员的前提下,最终促成了美国来华开展植物采集、引种活动。(2)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时间跨度为1840~2010年。根据收集到的标本数据,美国在华共采集2 238份竹类植物标本。可鉴定的竹类植物隶属25属(占中国现有竹类植物属的73.5%),120种(含变种、变型,占中国竹种的22.5%),采集最多的属为簕竹属、刚竹属和箭竹属,采集最多的种为托竹、桂竹以及青秆竹。采集地涉及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65个市、自治州82个区(县以及县级市)。(3)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时间跨度为1898~2010年。经统计,美国农业部从中国引种了390份(其中306份直接引种);阿诺德树木园从中国引种了8种竹类植物;美国竹子协会从组织人员从中国引种了138种竹类植物,其中直接引种126种。可鉴定的竹类植物隶属28属(占中国竹类植物属的82.3%),185种(占中国竹类植物种的34.6%),13变种,20变型以及25品种,引种最多的属为刚竹属、簕竹属和箭竹属。(4)经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标本信息,共计45个采集者和采集队,在众多采集者中,莫古礼采集的标本数量最多。对美国农业部植物引种清单和《威尔逊植物志》的整理和分析,共计314份竹类植物从中国直接引种到美国,其中312份包含引种人信息,莫古礼、梅耶和威尔逊的引种量最多。莫古礼在华工作期间,共采集727号1840份竹类植物标本,隶属于20属93种(含变种、变型);共引种255份竹类植物到美国,分属于18属81种(含变种和变型)。(5)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后大大增加了美国竹类植物种类多样性;竹类植物在美国风景园林中的应用形式也受到中国的影响,随着竹类植物的广泛应用,其竹类苗圃朝着精细化、品种化方向发展;莫古礼等人在华对竹子的研究,使得竹子分类学有了快速的发展,其在华期间莫古礼共发表3个属,55个竹类植物新类群和6个变种;竹类植物的引种成功,使得美国竹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在华采集期间,采集者们也深受中国竹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中国竹文化的传播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刘荣,杨涛,黄宇宁,宗绪晓[5](2020)在《豌豆及其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豌豆是最早驯化的作物之一,它不仅是全球广泛种植的重要经济和粮菜饲兼用作物,还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显着生态优势。本文从豌豆起源驯化、豌豆属的系统分类、豌豆及其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的保存现状和研究利用几个方面,回顾了过去几十年的重要研究进展。尽管已有诸多研究,然而豌豆的起源驯化过程尚不清楚,豌豆属的系统分类也长期存在争议。综合以往不同的分类观点和系统发育研究结果,结合现有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关于豌豆属的一个综合分类建议,以明确人们对豌豆野生近缘种的认识,从而为更好地理解豌豆起源驯化过程和利用豌豆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奠定基础。此外,针对豌豆野生近缘种目前的研究现状,还对其未来的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充分发挥其在豌豆育种改良方面的巨大潜力。

罗棉心[6](2020)在《SCS-CN模型参数在山地区域径流预测中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地区域因其独特的地形地貌,降雨产汇流过程更复杂,潜在水环境问题不可小觑。所以,在山地区域建立简易而有效的地表径流预测模型对解决内涝问题、加强雨洪管理以及海绵城市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提出的SCS-CN模型,由于其基本假设合理、计算方法简单、所需资料易获取而被广泛应用,但该模型区域适用性欠佳,因此需要对模型中参数进行优化以提高预测精度。本论文以典型山地城市——重庆为例,选取巴南区未开发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措施,设置裸地、透水铺装和草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得到不同下垫面条件下的降雨径流系列数据,分析模型参数及其各影响因素之间的敏感性,并采用标准SCS-CN模型及其改进后的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评价对比以筛选出最合适的参数优化方法,主要结论如下:(1)对模型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和敏感性进行分析可知,下垫面条件相同:地表径流与λ和CN值分别呈负相关性和正相关性;当降雨量不变,CN值越大,预测径流量和λ对CN值的变化越不敏感;CN不变,改变降雨量,预测径流量随λ的增大呈减小的趋势,小降雨事件中λ对降雨量更敏感。由此可知,模型参数会相互影响且对径流预测值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2)讨论其它因素对径流预测的影响得到:降雨量一致时,预测径流量误差会随着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的增大而增大;地表径流量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坡度对大型降雨事件的影响远大于中小型降雨事件;土壤前期含水量高的情况下,对应的计算径流量值会偏大。另外,三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平均径流系数大小为:裸地>透水砖>草地,说明其它条件相同时,径流的产量、速度等具有同样的规律。综上,在采用模型预测地表径流时需考虑这些影响因子。(3)本次研究共讨论了8个模型,即标准SCS-CN模型及其改进后的模型。模型率定期的结果显示,大部分模型的计算值都低于实测值,不同下垫面条件会有所不同。其中,W1模型(标准SCS-CN法)的预测精度最差。改进后的模型中,W7(步长法优化参数基础上考虑前期土壤含水量估算初损量)和W8(W7基础上采用huang坡度公式修正CN值)模型的拟合程度和模型评价指标优于其它模型。(4)综合对比模型率定期与验证期的线性拟合程度、模型评价参数,三种下垫面适用的参数优化方法分别为:裸露地表下垫面:λ=0.01(步长法),CN取标准查表值和标准换算公式所得的CN3值;透水铺装下垫面:采用步长法对参数λ和CN进行优化,取得最优值λ=0.01,CN3=94.64;绿色屋顶下垫面:据实测降雨径流数据反算所得的λ值(0.03)与利用步长法得到的最优CN3值(89.6)最适用。另外,三种下垫面条件在选取最优参数的基础上考虑前期土壤含水量估算初损量并采用Huang坡度修正公式修正CN值,都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模型预测精度。

徐凤雏[7](2020)在《重建儿童与自然的联结 ——自然体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化进程、电子产品的兴起以及沉重的课业负担造成了儿童与自然的疏离,使儿童患上“自然缺失症”。缺少自然的童年体验会对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教育有必要让儿童回归大自然,通过自然体验教育重新建立起儿童与自然的联结。中外历史上不乏有思想家或教育家提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早在春秋时期,我国的思想家老子就提倡人与自然之间要和谐共生,民国时期的陶行知和陈鹤琴提出了儿童的教育要回归自然的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中,卢梭、苏霍姆林斯基等人也都提倡儿童在自然中的教育。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环境与生态问题日益凸显,人们不仅开始关注环境问题,也开始逐渐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体验教育所倡导的理念开始被人们关注,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机构纷纷开展自然体验教育实践。本文通过梳理自然体验教育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概括出自然体验教育的基本概念,对自然体验教育的内涵和价值进行深度剖析,并分析了自然体验教育的实践现状和问题,最后提供开展自然体验教育的对策及出路。自然体验教育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场所,通过有目的、系统的体验性活动方式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从而习得综合性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并与自然建立深刻的情感联结的教育形式。自然体验教育本身具有情境性、过程性、综合性以及行动性等四个显着特征。自然体验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建立儿童与自然之间的联结,同时也可以提升儿童的生态素养。目前,很多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都在开展关于自然体验教育的实践活动,本文通过对相关典型案例的梳理和分析,分析自然体验教育的实施途径,提出了自然体验教育在内容选择上涵盖对自然、社会以及自我的认知,自然体验教育的活动形式包括自然观察型、自然游戏型、活动探究型、手工制作型和园艺体验型等。通过对自然体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本文提出自然体验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丰富教育资源,开发自然体验式的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等实践模式;加强相关师资的培训,提升教师参与自然体验教育实践的能力;充分利用本土自然资源培养儿童在地化感;搭建自然体验教育的评估体系;创建政府、学校、社会和媒体等多方协同机制,明确参与主体的定位与职责。

常菁[8](2020)在《《凯利帮真史》的复调叙事研究》文中指出在20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澳大利亚文学在世界文坛一直没有地位。到了 1973年,澳大利亚作家帕特里克·怀特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才将澳大利亚文学推向世界舞台。继怀特之后,彼得·凯里又将澳大利亚文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作为两次布克奖的获得者,其作品在民族文化方面的深切发问,几乎使他成为澳大利亚文化的代言人。《凯利帮真史》作为凯里的代表作,被授予布克奖、英联邦文学奖等重要奖项,得到了多方认可。作品塑造了一个澳大利亚英雄,力图挖掘澳大利亚本土的文化精神。《凯利帮真史》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大量运用了现代叙事手法,呈现出明显的复调特征。本文将从叙述话语、叙述结构、叙事文体三个方面展开,较为全面地分析《凯利帮真史》的复调叙事。本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由三章组成。绪论 包括选题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国内外对《凯利帮真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与叙事两个方面,其中主题研究较多,学者们运用后殖民批评、比较文学、新历史主义批评等方法,对作品的文化主题、历史主题、政治主题进行解读。叙事方面的研究也有一些,主要针对文本的权力话语、叙事张力、元叙事、伦理叙事以及含混、改写等叙事方法展开。《凯利帮真史》表现出明显的复调叙事特征,但尚未有人全面展开这个问题的研究。本文主要运用巴赫金和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理论,并结合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批评等批评方法,探讨作品的复调叙事及所蕴含的文化历史内涵,为作品提供新的研究视角,有利于准确把握彼得·凯里后期创作的现代性特征,重新认识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定位,对于当代澳大利亚社会发展仍具有警示意义。第一章 探讨《凯利帮真史》中的多声部话语。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研究》中提出了自己的复调小说理论,复调是指“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复调”。他认为复调的实质在于“不同声音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即多声部话语并存。《凯利帮真史》通过不同人物的多声话语来呈现维多利亚殖民地中的压迫、冲突与反抗,从而显示出复调特点。小说主要以主人公凯利的信件形式展开,并在内聚焦中穿插了大量视角转换。非聚焦、内聚焦等视角反复转换,从多角度叙述复杂的场面。作家还在凯利的自述中穿插了评论和报道等形式的记录,同时还使用了对他人话语的引用、转述等方法,将主人公凯利的个人话语、以新闻或报道形式呈现出来的官方话语以及凯利的妻子、伙伴、母亲等其他人的话语融入文本中,使作品呈现出众声喧哗的多声部叙事特征。本文在对多种声音进行分析时,也将探讨不同话语之间的对话关系,例如官方权力话语与凯利所代表的平民话语之间的对话与冲突等等。通过分析多声部话语间的对话性,深入把握文本的复调叙事特征,让读者在多种话语冲突中形成自己对历史真相的理解。第二章 探讨《凯利帮真史》中三线并置的叙述结构。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对布洛赫的复调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做了比较,提出复调也指不同情节线索之间的对位或对话关系。在情节结构上,《凯利帮真史》中有凯利帮落草为寇、抗警造反最终失败的情节线索,同时还有生活在维多利亚殖民地的爱尔兰后裔处境贫困、遭受压迫欺辱的情节线索,以及凯利的个人成长线索。这种三线并置的叙述结构使得文本在结构上呈现出复调特征。不同的线索展现了作品想要表达的不同意旨,使《凯利帮真史》呈现出政治小说、历史小说、成长小说等不同的面貌,有了讲述民族历史、反思殖民文化、关注人物成长等更为丰富的内涵。第三章 探讨《凯利帮真史》叙事文体复调特征。米兰·昆德拉认为布洛赫小说复调的高明之处在于小说中杂糅了多种文体,有小说、诗歌、报道、随笔。这种文体杂糅使复调小说能够接纳传统小说以外的多种文体形式,成为一种表现力和包容力更强的文学体裁。《凯利帮真史》使用了许多不同的文体形式,包括对小说和戏剧的引用以及融入民间诗歌和爱尔兰神话传说等文体形式。这些不同的文体具有不同的叙事作用与目的,突出了主人公英雄形象和澳大利亚地方及族裔特色,蕴含着反殖民、反西方中心主义的主题意蕴。结语 从多声叙述话语、三线并置的叙述结构以及杂糅的叙事文体三方面总结《凯利帮真史》的复调叙事特征,加深对作家后期小说创作现代性的理解。凯里的多部长篇小说都通过独特的现代性叙事传达出超越文本的文化意义,他在叙事方面的探索将澳大利亚文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称得上是继帕特里克·怀特之后屈指可数的有特点、有深度的澳大利亚作家之一。《凯利帮真史》重述殖民帝国留下的历史,试图重构民族的“历史记忆”。作品反对殖民统治、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内涵对于当代澳大利亚社会发展仍具有现实意义。

吴沛鸿[9](2019)在《AM真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性的调控机理》文中认为生物入侵是全球性的重大生态和环境问题之一,已引起了各国政府、社会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近几年土壤微生物在外来植物入侵过程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fungi,简称AM真菌)作为土壤根际微生物的重要组分,在外来植物入侵过程中的作用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已有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外来植物均为菌根营养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canadensis L.)为世界性的恶性入侵杂草,具有较高的菌根依赖性。然而关于AM真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性的调控机理的研究相对较为缺乏。为此,本研究以加拿大一枝黄花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大棚盆栽控制试验,从个体水平和群落水平两个方面开展AM真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性的调控作用:其中,试验一设置4个水平的氮沉降处理(0、12、24、48 g N·m-2·a-1)和2个水平的AM真菌接种处理(灭菌的土着AM真菌和未灭菌的土着AM真菌)来研究AM真菌和模拟氮沉降复合作用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和营养吸收的影响;试验二设置5种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本地植物(菌根植物玉米和非菌根植物油菜)的竞争组合和4个AM真菌接种处理(对照、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根内球囊霉(G.intraradices,GI)、接种摩西球囊霉和根内球囊霉的混合菌种(GM+GI))来研究AM真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本地种种间作用的调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灭菌处理相比,土着AM真菌和外源AM真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菌根侵染率及各项指标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但与接种单孢菌种相比,接种混合菌种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着。可见不同来源和物种组成的AM真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其作用存在差异。(2)在低氮供应水平下,土着AM真菌显着提高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菌根侵染率、相对生长速率、总干重、土壤及根、茎、叶各组织器官的氮含量,但在高氮处理下不显着。在外源AM真菌试验中,与单独生长相比,与菌根植物玉米混合生长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具有较低的株高、叶片数、根长和总干重和较高的相对含水率、净光合速率(Pn)和根冠比,同时,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受到抑制而玉米的生长受到了促进,尤其是接种GM菌种。而在加拿大一枝黄花与非菌根植物油菜的种对组合中,接种AM真菌促进了入侵种的竞争优势而抑制了油菜的生长。这表明了不同种类和组成AM真菌对于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性的调控作用受到外界环境氮供应水平以及与之混生的物种的菌根依赖性强度的影响。

徐杉[10](2019)在《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炭疽病是一类造成经济损失,普遍存在,毁灭性的植物病害。它是限制紫花苜蓿生产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有关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研究较少,尚不明确其病原种类、病原致病性强弱、分布地区、危害现状和品质损失等信息,为查明该病的上述信息,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宁夏、新疆),西南地区(云南、四川)和北方地区(内蒙、黑龙江)栽培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至2018年,通过田间试验、室内试验和温室试验,对各地区的紫花苜蓿炭疽病进行了病害调查、病原分离、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和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等工作,获得如下结果。1.我国西北、西南和北方共7省16个调查地区中,确定6省8个地区发生紫花苜蓿炭疽病,由5种炭疽属病原(Colletotrichum spp.)引起。其中,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和新疆昌吉;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和内蒙沙尔沁;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四川新都;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云南小哨、甘肃民乐和内蒙沙尔沁;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这些病原中,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首次报道,为世界新记录,苜蓿为该种的新寄主,而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我国首次报道,为我国新记录。2.根据菌落特征、形态学特征以及多基因系统发育学,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有3种类型的分生孢子,位于4个复合种群中,即北美炭疽菌和毁灭炭疽菌为直孢子属于毁灭炭疽复合种(destructivum complex);平头炭疽菌和菜豆炭疽菌为弯孢子分别属于平头炭疽复合种(truncatum complex)和白蜡树炭疽复合种(spaethianum complex);三叶草炭疽菌为圆柱孢子属于黄瓜炭疽复合种(orbiculare complex)。另外,对我国已报道的吉林苜蓿炭疽属病原的相关序列重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证实了吉林苜蓿炭疽病病原种JL01为北美炭疽菌,而不是亚麻炭疽菌。因此,我国目前尚无苜蓿亚麻炭疽菌的报道。同时,对5种炭疽菌种代表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产孢方式进行测定,明确了各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25—30°C)和最适pH范围(5—7),发现了三叶草炭疽菌和平头炭疽菌存在细胞产孢和刚毛产孢两种产孢方式,而其它3种炭疽菌以细胞产孢为主。3.通过田间调查,发现苜蓿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茎杆,也会危害叶片,病害发生严重时会危害根颈。各地区不同炭疽属病原引起的炭疽病症状特征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紫花苜蓿炭疽病发生地区中,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内蒙赤峰3个地区炭疽病发生严重,导致枝条干枯,危害程度高,发病率在39.5%61.7%之间,病情指数在32.7%45.4%之间。内蒙沙尔沁,四川新都,甘肃民乐,云南小哨4个地区炭疽病发生较轻,病情指数均在30%以下。对上述炭疽病发生严重地区,感染炭疽病枝条和健康枝条的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区健康枝条干重和粗蛋白含量均显着大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且干重损失量达17.05%22.35%,粗蛋白损失量达18.2%30.03%。健康枝条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均显着小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而粗脂肪含量健康枝条与感染炭疽病枝条间无显着差异(P>0.05)。总体上,感染炭疽病枝条的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着低于健康枝条(P<0.05),且总氨基酸损失量达24.85%30.26%,必需氨基酸损失量达21.37%30.86%。另外,炭疽病害发生与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的干重、粗蛋白、粗灰分、木质素、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与炭疽病害发生呈负相关,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与炭疽病害发生呈正相关。4.通过致病性测定,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接种苜蓿种子、生长4天幼苗、生长4周植株后,均可造成病害并引致炭疽症状,并且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较大,所以这些病原可能是田间苜蓿播种到发芽死亡的病因。综合来看,测试所用的6个炭疽菌株对紫花苜蓿致病力依次为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JQLYZ21)>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CFLYZ34)>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XDLYZ45)>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SEQ2LYZ14)>菜豆炭疽菌C.incanum(CFL2YZ41)>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MLLYZ28)。5.通过调查、病原物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明确了四川西昌发生的苜蓿茎斑病(Nothophoma sp.)是一种新病害,于我国首次报道。甘肃发生的苜蓿黄萎病(Verticillium alfalfae)和赤峰发生的苜蓿根腐病(Cylindrocladium sp.)为我国两种苜蓿病害新记录,且苜蓿黄萎病是我国的一种对外检疫病害。

二、澳大利亚种种(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澳大利亚种种(下)(论文提纲范文)

(1)通量—方差法在三种下垫面上计算感热通量的效果评估和算法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大气湍流方差统计量特征研究进展
        1.2.2 通量观测方法研究进展
        1.2.3 通量-方差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观测下垫面介绍
        2.1.2 研究地观测仪器
    2.2 数据处理方法
        2.2.1 涡度相关数据后处理方法
        2.2.2 温度标准差和其他辅助数据处理方法
    2.3 研究方法
        2.3.1 通量观测的源区分析
        2.3.2 湍流频谱分析
        2.3.3 湍流强度
        2.3.4 湍流动能
        2.3.5 湍流方差相似性
        2.3.6 通量-方差法计算感热通量
        2.3.7 大气稳定度判断依据
        2.3.9 使用迭代方法计算感热通量
第三章 三种下垫面上大气湍流特征的观测分析
    3.1 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和通量贡献源区分析
        3.1.1 研究地风向风速特征分析
        3.1.2 研究地大气稳定度频率分布和日变化特征
        3.1.3 研究地通量源区分析
    3.2 湍流统计特征
        3.2.1 湍流能谱特征分析
        3.2.2 湍流强度特征分析
        3.2.3 湍流动能特征分析
    3.3 湍流方差相似性分析
    3.4 湍流通量的日变化特征
    3.5 小结
第四章 通量-方差法计算感热通量的试验评估
    4.1 温度传感器性能对比
        4.1.1 温度平均值测量对比
        4.1.2 温度标准差测量对比
    4.2 使用通量-方差法计算感热通量
        4.2.1 参数敏感性分析
        4.2.2 使用不同参数应用通量-方差法计算感热通量
    4.3 温度的方差相似性关系对通量-方差法计算感热通量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通量-方差法计算感热通量的改进
    5.1 使用迭代算法计算感热通量
        5.1.1 迭代算法与原算法计算结果对比
        5.1.2 使用不同稳定度来源利用迭代方法计算感热通量
    5.2 在日尺度上使用通量-方差法进行感热通量计算
        5.2.1 使用原通量-方差法计算日尺度感热通量
        5.2.2 使用迭代算法计算日尺度感热通量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中国花蚤名录及其中五属的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花蚤科研究概况
        1.1.1 世界花蚤科研究进展
        1.1.2 中国花蚤科研究历史
    1.2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采集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 标本制作
        2.3.2 种类鉴定和测量
        2.3.3 解剖
第三章 花蚤科分类特征
    3.1 花蚤科特征概述
    3.2 花蚤科分类特征及术语
        3.2.1 体躯量度(Measurements)
        3.2.2 体型、体色(Body shape and coloration)
        3.2.3 头部(Head)
        3.2.4 胸部(Thorax)
        3.2.5 腹部(Abdomen)
第四章 中国花蚤科名录
    花蚤科 Mordellidae Latreille, 1802
        4.1 花蚤亚科Mordellinae Latreille,1802
        4.1.1 锥花蚤族Conaliini Ermisch,1956
        4.1.2 花蚤族Mordellini Latreille,1802
第五章 中国花蚤部分种类的整理记述
    花蚤科 Mordellidae Latreille, 1802
        花蚤亚科 Mordellinae Latreille, 1802
        5.1 花蚤族Mordellini Latreille,1802
        5.1.1 带花蚤属Glipa Le Conte,1857
        5.1.2 星花蚤属Hoshihananomia Kono,1935
        5.1.3 阻花蚤属Variimorda Mequignon,1946
        5.2 姬花蚤族Mordellistenini Ermisch,1941
        5.2.1 宽须花蚤属Glipostenoda Ermisch,1950
        5.2.2 伪花蚤属Pseudotolida Ermisch,1950
第六章 中国花蚤其中五属的地理分布研究
    6.1 带花蚤属地理分布
        6.1.1 世界带花蚤属地理分布
        6.1.2 东洋区带花蚤属地理分布
        6.1.3 带花蚤属的起源和扩散
    6.2 星花蚤属地理分布
        6.2.1 世界星花蚤属地理分布
        6.2.2 东洋区星花蚤属地理分布
        6.2.3 星花蚤属的起源和扩散
    6.3 阻花蚤属地理分布
        6.3.1 世界阻花蚤属地理分布
        6.3.2 东洋区阻花蚤属地理分布
        6.3.3 阻花蚤属的起源和扩散
    6.4 宽须花蚤属地理分布
        6.4.1 世界宽须花蚤属地理分布
        6.4.2 东洋区宽须花蚤属地理分布
        6.4.3 宽须花蚤属的起源和扩散
    6.5 伪花蚤属地理分布
        6.5.1 世界伪花蚤属地理分布
        6.5.2 东洋区伪花蚤属地理分布
        6.5.3 伪花蚤属的起源和扩散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世界通泉草科分类修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通泉草科概述
    1.2 通泉草科下级分类概况及分类历史
        1.2.1 通泉草属概况及分类历史
        1.2.2 补求草属概况及分类历史
        1.2.3 肉果草属概况及分类历史
        1.2.4 野胡麻属概况及分类历史
    1.3 通泉草科植物研究进展
        1.3.1 通泉草属研究进展
        1.3.2 通泉草科分子系统发育研究
        1.3.3 通泉草科生物地理研究
    1.4 通泉草科分类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通泉草科形态变异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标本查阅
        2.1.2 野外工作
        2.1.3 分布范围
    2.2 研究结果
        2.2.1 生活型及习性
        2.2.2 植株高度
        2.2.3 根及根状茎
        2.2.4 茎
        2.2.5 叶
        2.2.6 花序
        2.2.7 花
        2.2.8 果实
        2.2.9 种子
    2.3 讨论
第三章 分类处理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通泉草科性状分类价值评估
    4.2 通泉草科分类处理
    4.3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通泉草科模式标本
    附录 B.通泉草科野外图片
    附录 C.通泉草科物种分布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
        1.1.2 欧洲国家来华考察、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
        1.1.3 美国在华考察、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
        1.1.4 竹类植物对美国的影响
    1.2 相关概念
        1.2.1 竹类植物
        1.2.2 植物标本
        1.2.3 植物引种
    1.3 竹类植物分布概况
        1.3.1 世界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自然分布概况
        1.3.2 中国竹类植物多样性及其自然分布概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研究时间
        1.6.2 数据来源
        1.6.3 地名考证
        1.6.4 学名核准
        1.6.5 人名核实
    1.7 技术路线
2 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的时代背景
    2.1 中国近现代社会背景
    2.2 欧洲各国在华考察、采集和引种植物
        2.2.1 欧洲国家对中国植物资源的初步认识
        2.2.2 鸦片战争之前欧洲国家在中国植物的专业性采集
        2.2.3 鸦片战争之后欧洲国家在中国植物的专业性采集
    2.3 美国国内因素对植物采集、引种的推动
        2.3.1 联邦政府对植物引种的鼓励
        2.3.2 美国经济发展需求对植物引种的促进
        2.3.3 相关机构对植物采集、引种工作的积极组织
        2.3.4 热切追求和探索外来植物的采集者
    2.4 美国在中国近代考察、采集和引种植物史略
        2.4.1 初始时期(19 世纪)
        2.4.2 高峰时期(20 世纪上半叶)
        2.4.3 有序时期(20 世纪下半叶)
3 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历史研究
    3.1 采集时间
        3.1.1 1840~1915:竹类植物标本采集包含在全面植物采集中
        3.1.2 1916~1948:专门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并展开研究
        3.1.3 1949~2010:中美联合考察和采集竹类植物标本
    3.2 采集种类分析
        3.2.1 属、种数量总体分析
        3.2.2 簕竹属
        3.2.3 刚竹属
        3.2.4 箭竹属
        3.2.5 矢竹属
    3.3 采集地分析
    3.4 小结
        3.4.1 促进了美国对中国竹类植物资源情况的了解
        3.4.2 开启和加强了竹子分类学的研究
        3.4.3 辅助了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
4 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历史研究
    4.1 引种时间
        4.1.1 1898~1915:引种初始阶段
        4.1.2 1916~1948:引种高峰阶段
        4.1.3 1949~2010:引种有序阶段
    4.2 引种种类分析
        4.2.1 属、种数量总体分析
        4.2.2 刚竹属
        4.2.3 簕竹属
        4.2.4 箭竹属
    4.3 引种地分析
    4.4 竹类植物的运输
    4.5 联邦植物引种园分析
        4.5.1 联邦植物引种园总体介绍
        4.5.2 种植竹类植物的植物引种园
        4.5.3 乔治亚海岸植物园
5 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人员分析
    5.1 采集和引种人员总体概况
        5.1.1 标本采集人员及采集数量
        5.1.2 引种人员及引种数量
    5.2 莫古礼(FLOYD ALONZO MCCLURE,1897~1970)
        5.2.1 生平简介
        5.2.2 在华主要采集、引种和研究竹类植物活动
        5.2.3 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统计
    5.3 梅耶(FRANK NICHOLAS MEYER, 1875~1918)
        5.3.1 生平背景
        5.3.2 为美国农业部来华植物采集、引种活动概述
        5.3.3 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
    5.4 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 1876~1930)
        5.4.1 生平背景
        5.4.2 为阿诺德树木园来华植物采集、引种活动概述
        5.4.3 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种类数量
    5.5 与美国采集、引种相关的其他人员
        5.5.1 费尔柴尔德(David Grandison Fairchild, 1869~1954)
        5.5.2 萨金特(Charles Sprague Sargent, 1841~1927)
6 美国在华采集、引种竹类植物的影响
    6.1 丰富了美国竹类植物种类
    6.2 加强了竹类植物在美国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6.2.1 模拟自然,营造复层群落结构
        6.2.2 仿生产性竹林,构建单层群落结构
        6.2.3 人竹共生,竹与人居环境融合
        6.2.4 供应竹苗,精细构建竹类苗圃
    6.3 加快了竹子分类学的研究
    6.4 促进了美国竹产业的发展
    6.5 开启了对中国竹文化的认知和传播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8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附表
    附表1 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名录
    附表2 美国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名录
    附表3 莫古礼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名录
    附表4 莫古礼在华引种竹类植物名录
    附表5 莫古礼在华研究期间发表的竹类植物新种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豌豆及其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豌豆的起源驯化
2 豌豆属的系统分类
3 豌豆及其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的保存现状
4 豌豆及其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
5 豌豆野生近缘种的研究建议

(6)SCS-CN模型参数在山地区域径流预测中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SCS-CN模型原理
        1.2.2 SCS-CN模型应用研究现状
        1.2.3 SCS-CN模型参数优化研究现状
        1.2.4 SCS-CN模型的不足
        1.2.5 海绵城市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山地区域特征
        2.1.1 地形地貌特征
        2.1.2 降雨径流特征
    2.2 典型山地区域——重庆市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水文气候
        2.2.3 土壤植被
    2.3 重庆市巴南区概况
第三章 实验设计
    3.1 实验原理
    3.2 实验装置
        3.2.1 喷头型人工模拟降雨装置
        3.2.2 手摇式变坡下垫面装置
    3.3 实验方法
        3.3.1 降雨实验设计
        3.3.2 下垫面设计
        3.3.3 实验安排
        3.3.4 监测指标
第四章 敏感性分析
    4.1 初损系数和CN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4.1.1 初损系数λ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4.1.2 CN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4.2 CN和降雨量对初损系数的相对敏感性分析
        4.2.1 CN对初损系数λ相对敏感性分析
        4.2.2 降雨量对初损系数λ相对敏感性分析
    4.3 讨论
        4.3.1 前期土壤湿润条件
        4.3.2 降雨因素
        4.3.3 坡度
        4.3.4 土地利用方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CS-CN模型参数优化
    5.1 模型评价参数
        5.1.1 Nash-Sutcliffe模型
        5.1.2 R~2模型
        5.1.3 RMSE模型
    5.2 标准SCS-CN方法预测地表径流
    5.3 反算法改进SCS-CN方法预测地表径流
        5.3.1 反算CN值
        5.3.2 反算λ值
    5.4 Woodward改进SCS-CN方法预测地表径流
    5.5 步长法优化参数方法预测地表径流
        5.5.1 在标准CN值基础上优化初损系数λ
        5.5.2 在最优λ的基础上优化标准CN值
    5.6 考虑土壤前期含水量预测地表径流
    5.7 坡度修正预测地表径流
    5.8 优化模型对比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模型验证及总体评价
    6.1 裸露地表下垫面优化参数后的模型评价及总体评价
    6.2 透水铺装下垫面优化参数后的模型评价及总体评价
    6.3 草地下垫面优化参数后的模型评价及总体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重建儿童与自然的联结 ——自然体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儿童“自然缺失症”日益增多
        (二) 学校教育垄断了学生与自然的真实接触
        (三)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危机要求转变传统教育方式
    二、选题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相关研究
        (二) 国内相关研究
        (三) 文献研究述评
    四、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儿童的自然诉求及其重塑
    一、儿童是“自然之子”
    二、儿童与自然关系的“断裂”
        (一) 现代学校教育垄断儿童与自然的真实接触
        (二) 现代社会导致儿童“自然缺失症”日益增多
    三、自然体验教育:儿童与自然的重逢
        (一) 自然的价值“追寻”
        (二) “重拾”儿童的自然归属感
        (三) 在活动中“体悟”自然价值
第二章 自然体验教育的理念阐释与价值追寻
    一、自然体验教育的历史溯源
        (一) 我国自然体验教育思想的历史溯源
        (二) 西方自然体验教育思想的历史溯源
    二、自然体验教育的本质追问
        (一) 对自然的解读
        (二) 关于体验教育
        (三) 何为自然体验教育
    三、自然体验教育的内涵释义
        (一) 自然体验教育是重建儿童与自然关系的媒介
        (二) 自然体验教育是实现儿童生命意义的教育形态
        (三) 自然体验教育是变革传统学校教育方式的教育
        (四) 自然体验教育是汇聚多元主体力量的系统工程
    四、自然体验教育的特征
        (一) 情境性
        (二) 过程性
        (三) 综合性
        (四) 行动性
    五、自然体验教育的价值探寻
        (一) 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 有助于建立儿童与自然的关系
        (三) 有助于提高儿童的生态素养
第三章 自然体验教育的实践现状与分析
    一、自然体验教育的实践案例
        (一) 在科普公益活动中开展自然体验教育
        (二) 依托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自然体验教育
        (三) 以教育机构为主体开展自然体验教育
    二、自然体验教育的内容选择
        (一) 关于自然的认识
        (二) 关于社会的认知
        (三) 关于自我的认识
    三、自然体验教育的活动形式
        (一) 自然观察型
        (二) 自然游戏型
        (三) 活动探究型
        (四) 手工创作型
        (五) 园艺体验型
    四、影响自然体验教育实施的因素
        (一) 自然体验教育本身的特征
        (二) 参与人员
        (三) 环境因素
    五、自然体验教育的问题审视
        (一) 活动设置不合理
        (二) 自然师资力量薄弱
        (三) 教育效果难以评估
        (四) 活动场所和设施建设欠缺
        (五) 社会各方力量整合不够
第四章 自然体验教育的实践路径探寻
    一、创新思维,开发多样自然体验教育模式
        (一) 积极打造生态研学旅行课程
        (二) 在劳动教育中进行自然体验
    二、加强培训,提升教师参与实践的能力
        (一) 教师自身亟需积极转变角色观念
        (二) 在高等院校中普及自然体验教育
        (三) 着力加强对在职教师的相关培训
    三、明确定位,搭建自然体验教育评估体系
        (一) 构建多元化自然体验教育评估主体
        (二) 明确自然体验教育评估的内容体系
        (三) 制定完善的自然体验课程评价体系
    四、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种自然环境优势
        (一) 充分利用本地优质资源
        (二) 打造自然体验教育基地
    五、整合力量,创建多方协同的合作机制
        (一) 加强政府部门的前瞻引领
        (二) 发挥学校教育的核心作用
        (三) 推动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凯利帮真史》的复调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多声部的叙述话语
    第一节 官方记载
        一、新闻报道形式的记载
        二、漫画、纪实形式的记载
    第二节 凯利的自我辩白
        一、自述中的视角转换
        二、凯利话语与官方话语的对话
    第三节 妻子、好友等人的话语
        一、妻子玛丽的反驳与辩解
        二、好友贝尔纳的崇拜与同情
        三、众人话语的反讽与嘲弄
第二章 三线并置的叙述结构
    第一节 凯利抗警起义的反抗线索
        一、从丛林周旋到城镇突围
        二、从被迫起义到正面夺权
    第二节 爱尔兰移民后裔被压迫的苦难线索
        一、维多利亚殖民地的穷苦环境
        二、爱尔兰移民后裔的底层地位
    第三节 凯利的成长线索
        一、成长中的引路人
        二、恋母情结及转移
第三章 杂糅的叙事文体
    第一节 对小说、戏剧和诗歌的引用
        一、对小说《洛纳·杜恩》的引用
        二、对《亨利五世》的引用
        三、对民间诗歌的引用
    第二节 对神话故事、英雄传说的采用
        一、对神话故事的采用
        二、对英雄传说的采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AM真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性的调控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外来植物入侵研究概况
        2.1.1 加拿大一枝黄花研究进展
    2.2 AM真菌在外来植物入侵过程中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
        2.2.1 AM真菌概述
        2.2.2 AM真菌在外来植物入侵过程中的作用
        2.2.3 AM真菌对外来植物入侵反馈机制的研究进展
3 模拟氮沉降下土着AM真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以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3.1 研究区概述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设计
    3.4 测定指标
    3.5 统计分析
    3.6 结果与分析
        3.6.1 AM真菌及氮沉降复合作用对加拿大一枝黄花侵染率的影响
        3.6.2 AM真菌及氮沉降复合作用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指标的影响
        3.6.3 AM真菌及氮沉降复合作用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及土壤基质氮、磷、钾元素含量的影响
        3.6.4 AM真菌及氮沉降复合作用下加拿大一枝黄花各相关因子的作用分析
    3.7 讨论
    3.8 本章小结
4 AM真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和本地种种间作用的调控作用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设计
    4.3 测定指标
    4.4 统计分析
    4.5 结果分析
        4.5.1 AM真菌、种间竞争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和两种本地种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4.5.2 AM真菌、种间竞争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和两种本地种生长指标的影响
        4.5.3 AM真菌、种间竞争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4.5.4 AM真菌、种间竞争对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本地种的生物量积累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
        4.5.5 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因子的相关分析
        4.5.6 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本地种的菌根生长效应(MGR)
        4.5.7 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本地种的相对竞争强度(RCI)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10)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炭疽菌属研究进展
        2.1.1 炭疽菌属的概述
        2.1.2 炭疽菌属的命名历史
        2.1.3 炭疽菌属的分类
        2.1.4 炭疽菌属与寄主关系
        2.1.5 炭疽菌属的生活型与侵染
        2.1.6 炭疽菌属的应用
        2.1.7 炭疽菌属的小结
    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研究进展
        2.2.1 紫花苜蓿
        2.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
        2.2.3 不同病原引起的症状
        2.2.4 发生和危害
        2.2.5 发生规律
        2.2.6 防治
第三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害调查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调查地点信息
        3.2.2 病害调查与标本采集
    3.3 结果
        3.3.1 病害种类概况
        3.3.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分布地区
        3.3.3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田间症状
        3.3.4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发生
    3.4 讨论
第四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组织病症和病原物分离
        4.2.2 病原物鉴定
        4.2.3 病原物产孢方式研究
        4.2.4 原病物生物学特性
        4.2.5 其它病害病原的分离鉴定
    4.3 结果
        4.3.1 组织病症及病原物分离
        4.3.2 炭疽属病原物鉴定
        4.3.3 炭疽属病原产孢及产孢方式
        4.3.4 炭疽属病原生物学特性
        4.3.5 其它病害及病原
    4.4 讨论
第五章 紫花苜蓿炭疽菌的致病性测定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种子和土壤处理
        5.2.2 供试菌株
        5.2.3 孢子悬浮液的配置
        5.2.4 种子致病性测定
        5.2.5 幼苗致病性测定
        5.2.6 植株致病性测定
        5.2.7 再分离
        5.2.8 数据统计
        5.2.9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5.3 结果
        5.3.1 种子致病性测定
        5.3.2 幼苗致病性测定
        5.3.3 植株致病性测定
        5.3.4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5.4 讨论
第六章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干重测定
        6.2.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6.3.2 炭疽病发生与品质的相关性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性讨论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资助项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致谢

四、澳大利亚种种(下)(论文参考文献)

  • [1]通量—方差法在三种下垫面上计算感热通量的效果评估和算法改进[D]. 秦志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中国花蚤名录及其中五属的整理[D]. 赵亚玲. 西北大学, 2021(12)
  • [3]世界通泉草科分类修订[D]. 吕振宇.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4]美国在华采集和引种竹类植物历史及其影响研究[D]. 吴仁武.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1)
  • [5]豌豆及其野生近缘种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刘荣,杨涛,黄宇宁,宗绪晓.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06)
  • [6]SCS-CN模型参数在山地区域径流预测中的优化研究[D]. 罗棉心.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重建儿童与自然的联结 ——自然体验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徐凤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凯利帮真史》的复调叙事研究[D]. 常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AM真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性的调控机理[D]. 吴沛鸿.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10]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D]. 徐杉. 兰州大学, 2019

标签:;  ;  ;  

澳大利亚物种(第 2 部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