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性及其防治策略

细菌耐药性及其防治策略

一、细菌耐药性及其防控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杨康妮[1](2021)在《脱氢乙酸钠诱导抗生素耐受性形成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基石,不仅挽救了无数生命,同时也保障了畜禽养殖的健康发展。然而,大量研究发现细菌可以进化出一系列策略去抵抗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如基因介导的抗生素耐药性。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种新的策略——抗生素耐受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抗生素耐受性指细菌基因型为敏感却表现出耐药表型。抗生素耐受性产生大大降低了抗生素的临床疗效,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大危机。然而,目前对于诱导抗生素耐受性形成的潜在因素还不清楚。脱氢乙酸钠作为已批准使用的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然而脱氢乙酸钠(DHA-S)的广泛使用与抗生素耐受性形成之间的联系还未见过相关报道。因此,本文探究了 DHA-S对抗生素耐受性形成的潜在作用及内在的机制。首先,为了探究DHA-S与细菌的抗生素耐受性之间的联系,我们以不同种类抗生素与革兰氏阴性、阳性病原菌为研究对象,进行体外杀菌试验,比较了DHA-S对不同抗生素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与DHA-S共培养后的细菌对杀菌抗生素的敏感性显着降低,且呈现剂量依赖性。通过比较细菌在DHA-S诱导前后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差异,我们发现DHA-S诱导后的细菌与未诱导的细菌具有相同的MIC值,由此我们猜测DHA-S可能诱导了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受性,而非耐药性。随后,我们以E.coli B2与环丙沙星为研究对象,通过转录组学,细菌代谢分析,基因敲除等技术和方法进一步解析了 DHA-S诱导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受性的潜在机制。结果发现,DHA-S主要通过三条通路诱导细菌产生抗生素耐受性:(1)抑制细菌呼吸。通过抑制三羧酸循环并激活乙醛酸支路进而影响了细菌的呼吸速率。(2)细菌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通过抑制活性氧的产生,提高细菌抗氧化能力进而削弱了抗生素诱导的氧化损伤。(3)激活细菌多药外排泵,降低胞内抗生素的累积量。最后,基于对耐受性产生机制的研究,我们还发现5种外源氨基酸的添加能够有效逆转DHA-S介导的耐受性。同时,在小鼠腹膜炎败血症模型与大蜡螟模型中证实了DHA-S可诱导抗生素耐受性的产生,显着降低了药物临床疗效,而半胱氨酸和脯氨酸的添加能够有效逆转DHA-S诱导的抗生素耐受性。综上,本研究发现食品添加剂DHA-S可以通过改变细菌的代谢状态进而诱导了抗生素耐受性的形成,为抗生素耐药性的形成及解决策略提供了新的观点。

李庆云,徐绸,叶盛英,沈西宅,盛慧球[2](2020)在《一例复杂性多部位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并文献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1例复杂性多部位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感染的病例,探讨其治疗方案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患者临床及检验资料,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检验指标及病原学检查结果,评估治疗效果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和结论:对该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是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联合磷霉素。通过检索文献发现,目前有多种针对CRKP感染的治疗方案可供临床选择,但治愈率尚不明确。重症监护病房(ICU)易出现CRKP流行,减少广谱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及不必要的有创操作,是控制CRKP流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有效措施。

吴红淼[3](2018)在《连作太子参根际环境灾变的机理及其防控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困扰我国农业生产的连作障碍问题或称为再植病害,在中药材栽培过程中表现尤为严重,据统计表明约70%的块根类药用植物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连作障碍问题。作为福建省着名的道地药材一太子参,以根部入药,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大,然而,太子参连作会造成其块根部位无法正常膨大,病虫害发生严重,品质降低、产量下降,每种一茬后,需隔3-4年后才能再种,这严重制约了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根际微环境的变化、植物-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角度深入研究太子参连作障碍形成的根际生态学过程与作用机制,并从根际调控的角度评价了生物质碳用于缓解太子参连作障碍的潜在价值,以期为缓解或克服太子参及其它作物的连作障碍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结果如下:1、运用HPLC-MS和HPLC技术对太子参根际土壤和太子参组培苗中根系分泌物进行动态分析,鉴定到了9种酚酸(包括没食子酸、香豆酸、3,4-二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香兰素、阿魏酸、苯甲酸)和8种有机酸类物质(草酸、甲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酒石酸和琥珀酸),各类酚酸和有机酸随太子参组培时间的延长其含量不断增加,但在根际土壤中酚酸含量呈现动态变化趋势,并未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重茬地中有机酸总量要高于正茬,且从膨大中期开始,有机酸总量呈现累积趋势。暗示根系分泌物可能受到了土壤微生物加工、分解和转化的影响。2、采用qRT-PCR方法分析了不同连作年限下太子参根际微生物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根际土壤中总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含量减少,总真菌、Kosakonia sacchari和踝节霉菌(Talaromyces helicus)含量增多,尤其是在太子参患病部位根际土壤。同时,通过筛选、平板对峙和进一步验证,表明B.pumilus能有效抑制致病真菌、促进重茬地中太子参的生长,K.sacchari和T.helicus会导致正茬地中太子参患病。研究证实了连作土壤致病菌(K.sacchari和T.helicus)和有益菌(B.pumilus)的差异变化与太子参连作障碍形成有密切关系。3、体外互作分析表明,模拟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各有机酸配比的混合有机酸能够显着促进致病菌(T.helicus、Fusarium moniliforme和K.sacchari)的生长,抑制有益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B.pumuils)的生长。同时,混合配比的有机酸还会显着促进T.helicus产3A-DON和15A-DON生物毒素,对致病真菌(Fusarium oxysporum、F.moniliforme和T.helicus)代谢过程中H2O2的产生也有积极促进作用。通过趋化和生物被膜试验还表明,混合有机酸能显着促进致病细菌K.sacchari的趋化性和生物被膜的产生,抑制其在根际促生菌(B.megaterium和B.pumilus)中的表现,促使致病细菌的大量定殖。进一步分析还表明,混合有机酸不利于根际促生菌中生防基因srfAA、srfAB、bmyB、tuD、lpa-14、fenD、bioA、yndJ的表达,并且在有机酸介导下其对致病真菌(F.oxysporum、F.moniliforme和T.helicus)的拮抗能力减弱,造成病原菌增多、有益菌减少,引起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紊乱,包括招募致病菌、减少有益菌含量,加剧了对太子参生长的危害。4、体外互作结果还发现,根系分泌物中酚酸类物质对太子参根际关键微生物生长及生理特性有显着影响。结果表明T.helicus能利用8种酚酸(没食子酸、香豆酸、3,4-二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香兰素、阿魏酸和苯甲酸),K.sacchari能利用4种酚酸(没食子酸、香豆酸、香兰素和阿魏酸)。同时发现丁香酸和混合配比酚酸能显着促进病原菌 K.sacchari和 T.helicus的生长以及 T.helicus产生 3A-DON、15A-DON毒素。同时,T.helicus合成释放的3A-DON毒素能促进病原菌K.sacchari的生长而能显着抑制有益拮抗菌B.pumilus的生长。K.sacchari在利用香兰素时会合成释放3,4-二羟基苯甲酸,该代谢产物会抑制有益菌B.pumilus的生长,揭示了连作介导根际微生物差异演化及化感互作的化学生态学机制。5、采用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发现病原菌K.sacchari在利用根系主要分泌物香兰素时,通过促进脂肪酸合成、细菌趋化、糖代谢和鞭毛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来实现根际定殖和增加致病性,同时会代谢转化香兰素重新合成3,4-二羟基苯甲酸这种信号分子,该信号分子会反向调控有益菌B.pumilus的基因表达,通过介导芽孢杆菌的脂肪酸降解和抑制新生霉素的合成,抑制其菌群数量,导致芽孢杆菌丧失部分生防能力,降低其拮抗病原菌能力,进一步阐明了连作差异调控微生物演变的分子生态学机制。6、采用高通量测序、qRT-PCR和非损伤微测(NMT)等技术,探究外源添加根系分泌酚酸和有机酸对太子参生长、土壤微生物群落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添加酚酸能显着降低根际土壤中木霉属(Trichoderma)、青霉属(Penicillium)、假单胞菌目(Pseudomonadales)、Xanthomonadales、链霉菌目(Streptomycetale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 spp.)的相对丰度;有机酸处理显着降低假单胞菌目和链霉菌目等有益菌的丰度,却增加病原菌镰刀菌属(Fusarium)、Xanthomonadales、Micrococcales、Gemmatimonadales、F oxysporum、T.helicus和K.sacchari等在根际土壤中的含量。该结果验证了连作导致根际微生物差异演变受根系主要分泌物驱动的事实与化学生态学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酚酸处理会促使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和几丁质酶活性显着降低,脱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着增加。此外,外源添加有机酸会显着降低蔗糖酶和酸性蛋白酶活性,提高脱氢酶活性。NMT检测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能够促进致病菌F.oxysporum和T.helicus的H+外排和质膜H+-ATPase活性;而对于有益菌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则结果相反,表现为抑制作用。同时,在致病菌F.oxysporum的侵染下会增加太子参根部H+外排。微生物理化性质研究表明,致病菌适宜在酸性条件下大量繁殖,而有益细菌适宜在偏碱性下生长。该结果深入解释了连作太子参根系分泌物作为植物与微生物间对话的媒介,其会创造出适宜致病菌生长、抑制有益菌生长的恶性循环的酸化环境,进而导致连作太子参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营养循环受阻,土壤酸化加剧的成因与机制。7、采用宏转录组学分析了不同连作年限下太子参根际土壤的代谢变化,结果表明,太子参连作不仅会导致微生物结构失衡和土壤酸化,而且这种连作会进一步抑制根际土壤中关键代谢通路(细菌趋化和细菌鞭毛等相关基因、三羧酸循环、氮代谢、光合产物碳固定、原核生物碳固定)的基因表达,从而阻碍了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之间交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时,连作还使得土壤中大部分代谢相关功能蛋白表达受阻,造成土壤微生物严重偏离正常土壤,正向调控一些致病菌(镰刀菌属、踝节菌属、肠杆菌属和黄单胞菌)的生长,对有益菌群(伯克氏菌属、假单胞菌属、木霉属和芽孢杆菌属)形成负调控。本研究首次从转录组学水平,分析了连作导致再植病害产生的根际生物学和分子生态学机理。8、进一步采用代谢组学、非损伤微测技术(NMT),评价了生物质碳在缓解连作障碍中的潜在价值,结果表明生物质碳对太子参的直接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但会促进其对氮素营养吸收,有助于提高其养分利用效率。同时,生物质碳能显着改变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尤其是减少了致病菌F.oxysporum、T.helicus和K.sacchari的含量。进一步分析还发现,生物质碳会影响有益菌(B.ambifaria、P.chlororaphis和B.pumilus)的生长,显着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与此同时,生物质碳还能影响F oxysporum和T.helicus的代谢过程,吸收和降低危害植物的毒性物质含量。可见,生物质碳可用于缓解太子参连作障碍的措施之一。综上结果表明:太子参根系分泌物差异调控了根际关键微生物的生长,即对根际有益菌和病原菌具有选择性抑制和促进的不同生态效应,并且特异微生物间存在复杂的互作关系,这些特异病原菌能够对根系分泌物进行再加工和转化,合成释放抑制其它有益菌的抑菌成分,恶化土壤环境,抑制连作作物生长。可见太子参连作障碍问题是其根系分泌物介导下植物-土壤-特异微生物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为探索生态修复调控,研究表明生物质碳可作为潜在调控手段,有效抑制土传病原菌的生长,进而缓解太子参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上述结论对深化和拓展中药资源生态学研究,助推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相关产业体系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张荣民[4](2017)在《肉鸡产业链NDM和MCR-1阳性大肠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提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人医临床治疗革兰氏阴性菌多重耐药感染最重要的抗菌药物之一,鉴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防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国内外均未批准动物使用该类药物,但随着碳青霉烯类药物在人医临床中的广泛使用,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氏阴性菌已在国内外大量出现并广泛传播。多黏菌素作为动物促生长剂在我国养殖业上的应用可以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并且被认为是治疗碳青霉烯耐药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自2016年我国首次报道了畜禽源质粒介导可转移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后,多黏菌素耐药性已引起世界关注。目前我国鸡源大肠杆菌已产生碳青霉烯和多黏菌素耐药株,但还未系统地对整个肉鸡产业链中耐药基因的传播情况进行跟踪研究,因此本论文重点调查分析了肉鸡产业链中大肠杆菌对碳青霉烯和多黏菌素的耐药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碳青霉烯和多黏菌素耐药基因在我国动物性食品及人群中的流行特征和传播方式。本研究自2014年11月至2015年8月从某地肉鸡产业链条(种鸡场—商品鸡场—肉鸡屠宰场—超市)上分别收集了鸡、狗、家燕、和养殖人员的粪便以及污水和苍蝇样本共计739份,其中种鸡场和商品鸡场经常使用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以及多黏菌素E等抗菌药物作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用药。经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耐药株的分离鉴定和耐药基因的筛查,获得161株大肠杆菌、55株肺炎克雷伯菌和29株阴沟肠杆菌。245(33.2%)株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呈NDM阳性,其中37株大肠杆菌同时携带mcr-1。此外,样本中耐药基因blaNDM和mcr-1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耐药菌株的分离率,推测耐药基因blaNDM和mcr-1可能存在于其它不可常规培养的细菌中。虽然种鸡场未分离出耐碳青霉烯大肠杆菌,且样品中也未检测出laNDM基因,而在后三个环节的样本中可以分离出碳青霉烯耐药大肠杆菌(CREC)并且检测出NDM阳性样品,其分离率和检出率范围分别为10%-29.2%和33.3%-62%;而在肉鸡生产链条的四个环节都能分离和检测出mcr-1阳性菌株和样品,其菌株分离率和样品检出率范围分别为25%-49.7%和85.8%-97.0%。对161株碳青霉烯耐药大肠杆菌(CREC)和55株碳青霉烯敏感大肠杆菌(CSEC)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发现除获得41个已知ST型外,另有23株菌获得了 11个ST新型。其中,ST156(31株)、ST101(19株)和ST746(13株)是NDM阳性大肠杆菌中较普遍的ST型,ST746型大肠杆菌仅携带NDM-5,不携带其他NDM变体;ST156和ST10大肠杆菌的宿主来源最丰富,不仅来源于肉鸡生产链的4个环节,还来源于商品鸡场的所有环境因素;在37株同时携带blaNDM和mcr-1的大肠杆菌中,ST156(18株)是最普遍的一种分型。对174株大肠杆菌(161株CREC和13株随机挑选的CSEC)和6个国家12株NDM阳性大肠杆菌(GenBank下载)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发现种鸡场-商品鸡场-屠宰场-超市来源的部分大肠杆菌亲缘关系相近,商品鸡场的鸡群、家燕、饲养员、狗、苍蝇和污水来源的部分大肠杆菌亲缘关系也相近,并且本研究的部分菌株和来自6个国家12株NDM阳性大肠杆菌的亲缘关系也相近,表明CREC可能在整个肉鸡产业链条、商品鸡场的不同环境因素甚至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互相传播。对161株CREC(其中37株携带mcr-1基因)进行blaNDM和mcr-1基因的定位,结果显示blaNDM基因定位在112(69.6%)株大肠杆菌的质粒上,mcr-1基因定位在31(83.8%)株大肠杆菌的质粒上,这些质粒大小在30 kb至280 kb之间,未发现两种耐药基因定位于同一质粒。对37株同时携带blaNDM和mcr-1因的大肠杆菌进行接合转移实验,结果显示20株菌的blaNDM基因和24株菌的mcr-1基因能单独发生接合转移,接合转移频率范围分别是9.0 × 10-10-5.0 × 10-3和3.7× 10-5-3.2 × 10-1另外,5株大肠杆菌携带的两种耐药基因可以共转移。通过对上述174株大肠杆菌(161株CREC和13株随机挑选的CSEC)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共有4种NDM变体,定位于三种基因环境中,其中NDM-5(84株)、NDM-9(55株)、NDM-1(21株)和NDM-7(l株),每种NDM变体主要对应一种基因环境,其中85.7%(18/22)的blaNDM-1主要定位于Ⅲ型基因环境;98.8%(83/84)的blaNDM-5主要定位于Ⅱ型基因环境;92.7%(51/55)的blaNDM-9主要定位于Ⅰ型基因结构中。174株菌中有44株MCR-1阳性大肠杆菌,并且mcr-1基因定位于4种基因环境中。通过菌株全基因组和其携带的blaNDM基因片段分别构建的进化树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blaNDM大肠杆菌中主要以水平转移的方式进行传播。综上所述,大肠杆菌能携带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从种鸡场沿着肉鸡产业链传播到超市,提示mcr-1基因的产生是由于养鸡业中大量使用多黏菌素引起的;而blaNDM基因虽然在商品鸡场的鸡、家燕、狗、苍蝇,甚至饲养员携带的大肠杆菌中阳性率极高,并且能传播至下游链条,但是从种鸡场来源的样本中未检出碳青霉烯耐药基因,加上分离的碳青霉烯耐药大肠杆菌和澳大利亚、新加坡、挪威、美国、哥伦比亚以及中国人医临床分离的碳青霉烯耐药大肠杆菌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因而推测家禽生产链中流行的blaNDM基因来源于商品鸡场的环境因素,并可通过候鸟迁徙、苍蝇或者人员接触进行扩散。阐明了其耐药基因在我国肉鸡产业链上的产生源头与传播规律,为动物源碳青霉烯和多黏菌素耐药菌的产生、传播扩散与控制以及风险评估提供了充实的科学依据。

杨翠珍[5](2017)在《当前猪病流行动态与防控对策》文中指出近些年以来,随着养猪规模的不断扩大,了解并掌握猪病流行动态,进而做好综合防控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猪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其流行病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综合防控展开研究与探讨,希望能为开创生猪养殖的崭新局面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邓凤如[6](2016)在《耐药基因岛在我国部分地区动物源和人源弯曲菌中的流行和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肠弯曲菌(C. jejuni)和结肠弯曲菌(C. coli)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畜禽是弯曲菌的重要宿主和天然储库,抗菌药物在畜牧生产中大量应用使耐药的弯曲菌被筛选出来,并有可能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这将给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耐药基因岛因同时介导数种甚至数类抗菌药物的耐药,而引起人们关注。国内外对耐药基因岛在弯曲菌中的流行病学和遗传背景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将调查我国部分地区弯曲菌的耐药性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耐药基因岛在食品动物源和腹泻病人来源弯曲菌中流行及传播机制的异同。本研究在山东、宁夏和广东地区采集到的3083份畜禽样本中分离到763株弯曲菌(分离率为24.7%),包括679株C. coli和84株C. jejuni。465株猪源弯曲菌中,99.1%的菌株是C. coli, C. coli依然是猪源弯曲菌的优势菌种;而298株禽源(鸡和鸭)弯曲菌中,73.2%的菌株是C.coli, C.coli正取代C. jejuni成为我国禽源弯曲菌中的优势菌种。药敏试验显示C. coli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显着高于C. jejuni。弯曲菌的多重耐药情况严峻,多重耐药率达88.3%,且C. coli的多重耐药率(90.4%)远高于C.jejuni的多重耐药率(71.4%)。对分离自我国多地区的1555株畜禽源及人源弯曲菌PCR检测多药耐药基因ermB后获得59株阳性菌(阳性率为3.8%;58株C. coli和1株C. jejuni),包括33株猪源、14株鸡源、10株人源和2株鸭源,禽源、人源弯曲菌和C. jejuni中发现ermB尚属首次。随后对ermB的侧翼结构测定分析后发现,28株阳性菌携带的多重耐药基因岛(MDRGI)可分为7个类型。其中,type Ⅲ MDRGI同时确证分离于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宿主的16株C. coli中;在type Ⅱ MDRGI中发现新型磷霉素耐药基因fosXCC。此外,PFGE和MLST分型提示ermB阳性菌在山东和上海地区发生了克隆传播;并且携带MDRGIs的弯曲菌有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的较大可能性。自然转化试验表明7种MDRGIs及其耐药表型均可跨弯曲菌亚种进行传播。另外,ermB的表达调控试验显示弯曲菌DZB40和86c的ermB是诱导型耐药表达,其诱导机制与ermB的mRNA二级结构的碱基组成相关;而27株弯曲菌的ermB则是固有型耐药表达,其表达与ermB调控区的变化有关。对山东畜禽源和上海腹泻病人来源的110株C. coli PCR检测耐药基因簇aadE-sat4-aphA-3后获得14株阳性菌(12.7%),包括7株人源、6株猪源和1株鸭源。对基因簇的侧翼结构测定分析后发现,10株阳性菌携带的氨基糖苷耐药基因岛(ARGI)可分为3个类型。其中, type Ⅰ ARGI同时发现在分离于畜禽源和人源的C. coli中;仅发现在一株人源C. coli的type Ⅲ ARGI中包含全新的IS-lide元件。随后分子分型发现分离自腹泻病人的C. coli的ARGI有可能是经食物链从携带ARGI的畜禽源C. coli中获得。稳定性试验显示ARGIs在没有抗生素压力的条件下能够稳定存在,并介导传代子与原代菌相同水平的耐药性。耐药基因岛在64株弯曲菌中的整合位点分别有①:整合至cj068c与sodB之间,只发现在1株携带MDRGI的鸡源C. jejuni中;②:直接插入到cj1063中,发现在7株人源的C. coli中,包括2种MDRGIs;③:取代cj1477c后整合至cj1476c和cadF之间,发现在畜禽源和人源的55株C. coli中,包括4种MDRGIs和2种ARGIs;④:直接插入到cj1500中,仅发现在一株携带ARGI的人源C. coli中。推测位点③是耐药基因岛在弯曲菌的染色体DNA中的整合热点。综上所述,携带氨基糖苷耐药基因岛的弯曲菌对临床上用于治疗弯曲菌的急性或全身性感染时使用的氨基糖苷类药物均耐药;携带多重耐药基因岛的弯曲菌对用于治疗弯曲菌病的抗菌药物(包括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林可胺类)均耐药。7种MDRGIs和3种ARGIs在我国畜禽源及人源弯曲菌中已有流行的趋势,均可跨弯曲菌亚种进行传播,而且携带MDRGIs或ARGIs的弯曲菌都有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的潜在风险。另外,我国畜牧业长期亚剂量的用药,将会对携带诱导型耐药表达ermB的弯曲菌的耐药性诱导产生提供便利,并且促使诱导型耐药的ermB进化为固有型耐药表达的ermB。

金俊杰[7](2010)在《温州市“猪高热病”的发生特征及综合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说明“猪高热病”是以高热、食欲减退或废绝、皮肤发红为特征的一种猪的传染病,该病病因未明,已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自2001年以来在温州部分县市区零星发生,以后相继增多。该病在2006年7月份开始在温州地区呈现流行趋势,2007~2008年相对趋缓,2009年又有所反复,严重影响我市养猪业。在“猪高热病”的影响下,2007~2009年猪价飞涨,国家、省、市各级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养猪业,期间温州市养猪业迅猛发展,已建成(在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214个,总投资3.5亿元,建设用地面积3000多亩,新改扩建栏舍20万多平方米,温州市养猪业呈现出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转型升级。“猪高热病”的发病范围广、病情复杂、病原多样,为了弄清温州市“猪高热病”的主要病原,找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我们对采集与部分病例的病料送国内各大专院校和研究所进行PCR、病毒分离等病原检测分析,发现猪蓝耳病和猪圆环病毒的检出率为100%,猪瘟检出率为65%以上,猪伪狂犬和猪流感为阴性,表明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为我市“猪高热病”的主要病毒性病原;同时运用ELISA试剂盒和间接血凝检测试剂盒对2004~2009年间的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发现,2004~2006期间,猪圆环病毒2型、猪蓝耳病抗体阳性率在逐年升高,猪瘟抗体合格率却一直下降、猪伪狂犬病野毒抗体也一直在下降,猪流感的抗体却呈现明显的季节性,进一步证实了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为我市“猪高热病”的主要病毒性病原,而猪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与我市的“猪高热病”关系不大;通过运用普通琼脂培养基、血琼脂培养基对部分病例进行细菌学分析,从9家猪场分离到的13株细菌中,其中5株链球菌、6株葡萄球菌,1株沙门氏菌,1株大肠杆菌;并将分离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进行动物试验,发现分离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能引起兔子和小白鼠发烧和死亡,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表明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我市“猪高热病”的主要细菌性病原;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的细菌对头孢噻呋、头孢噻肟等新一代头孢类高敏,而青、链霉素耐药。通过显微镜检查、血细胞分析发现弓形体是参与我市“猪高热病”的继发病原,附红细胞体与我市的“猪高热病”关系不大。根据我市“猪高热病”的病因,我们提出坚持自繁自养、减少各种应激、重视猪场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实行药物保健、做好各类疫苗的免疫注射、注意饲料卫生等六大防治原则和消毒杀虫技术、药物保健技术、合理的免疫方案三大实用技术,能有效控制温州市的“猪高热病”,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刘美琴,何慧洁[8](2004)在《细菌耐药性及其防控策略》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抗生素长期广泛的使用,细菌耐药性也日益增长,严重影响了治疗质量,甚至使治疗失败。目前,细菌的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细菌的耐药机制及其研究进展、临床主要致病菌的耐药现状及耐药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策略。

二、细菌耐药性及其防控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菌耐药性及其防控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脱氢乙酸钠诱导抗生素耐受性形成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脱氢乙酸钠的研究进展
        1.1 脱氢乙酸钠的主要应用
        1.2 脱氢乙酸钠的危害
    2. 抗生素耐药性与耐受性的研究进展
        2.1 抗生素耐药性的发展
        2.2 抗生素耐药性与耐受性的关系
    3. 抗生素耐受性与细菌代谢的关系
        3.1 细菌代谢状态与抗生素耐受性
        3.2 基于细菌代谢的抗感染策略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脱氢乙酸钠诱导抗生素耐受性形成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菌株
        2.2 细菌培养基及配置
        2.3 缓冲液及试剂配置
        2.4 抗菌药物标准品及其储备液配制
        2.5 仪器与设备
    3. 实验方法
        3.1 菌液的启用
        3.2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
        3.3 细菌生长曲线测定
        3.4 时间杀菌曲线测定
    4. 结果
        4.1 抗生素及DHA-S抗菌谱分析
        4.2 E.coli B2生长曲线
        4.3 体外杀菌活性分析
        4.4 DHA-S诱导前后抗生素抗菌谱比较
    5. 讨论
    6. 小结
第三章 脱氢乙酸钠诱导抗生素耐受性形成机制研究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菌株
        2.2 试剂及耗材
        2.3 仪器与设备
    3. 实验方法
        3.1 转录组学研究
        3.2 RT-PCR
        3.3 扫描电镜
        3.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TCA循环中间代谢物
        3.5 代谢通路相关指标测定
        3.6 抗生素胞内累积量分析
        3.7 耐受性形成机制反向验证
    4. 结果
        4.1 E.coli B2敏感型与E.coli B2耐受型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2 细菌形态学变化
        4.3 代谢通路相关指标分析
        4.4 DHA-S诱导耐受性形成机制反向验证
    5. 讨论
        5.1 抗生素疗效与细菌呼吸
        5.2 抗生素疗效与氧化-抗氧化系统
        5.3 抗生素疗效与药物外排泵
    6. 小结
第四章 外源氨基酸逆转脱氢乙酸钠诱导形成的抗生素耐受性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菌株
        2.2 实验动物
        2.3 试剂及耗材
        2.4 试剂配置
        2.5 仪器与设备
    3. 实验方法
        3.1 时间杀菌曲线测定
        3.2 呼吸水平检测
        3.3 小鼠腹膜炎败血症模型
        3.4 大蜡螟感染模型
    4. 结果
        4.1 五种氨基酸能够逆转DHA-S诱导产生的抗生素耐受性
        4.2 氨基酸通过增强细菌呼吸水平逆转抗生素耐受性
        4.3 DHA-S在小鼠体内能够诱导耐受性产生
        4.4 氨基酸在大蜡螟体内能够有效逆转抗生素耐受性
    5. 讨论
    6.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2)一例复杂性多部位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并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和治疗经过
2 药物治疗分析及药学服务
    2.1 抗感染治疗
        2.1.1 抗感染药物的选择
        2.1.2 给药方案的制订和优化
    2.2 关注多部位泛耐药菌——CRKP
    2.3 关注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
3 小 结

(3)连作太子参根际环境灾变的机理及其防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二章 太子参关键根系分泌物的动态分析
    2.1 材料、仪器和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田间试验及取样
        2.2.2 太子参组培苗体系构建
        2.2.3 太子参组培苗中根系分泌物提取与鉴定
        2.2.4 太子参根际土壤中根系分泌物提取与鉴定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分析
        2.3.1 太子参组培苗中根系分泌物组分鉴定及含量变化
        2.3.2 太子参根际土壤中根系分泌物组分鉴定及含量变化
    2.4 小结
第三章 连作太子参根际关键微生物分离及功能验证
    3.1 材料、仪器和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菌种
        3.2.2 田间试验及取样
        3.2.3 根际微生物的筛选
        3.2.4 筛选微生物对太子参组培苗和盆栽苗生长的影响
        3.2.5 关键微生物的分子鉴定和功能验证
        3.2.6 根际土壤中关键微生物qRT-PCR分析
        3.2.7 数据分析
    3.3 结果分析
        3.3.1 关键根际微生物的功能
        3.3.2 根际微生物含量的动态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太子参根系分泌有机酸介导的分泌物—微生物互作
    4.1 材料、仪器和试剂
    4.2 试验方法
        4.2.1 菌种
        4.2.2 有机酸类物质对关键微生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4.2.3 有机酸类物质对T.helicus产DON毒素和过氧化氢的影响
        4.2.4 有机酸介导下的根际细菌趋化现象
        4.2.5 有机酸对根际细菌生物被膜产生的影响
        4.2.6 有机酸介导下根际促生菌拮抗致病真菌能力的评价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分析
        4.3.1 关键微生物对有机酸类物质处理的生理响应
        4.3.2 有机酸类物质处理对T.helicus产DON毒素和过氧化氢形成的影响
        4.3.3 有机酸对根际细菌趋化作用和生物被膜产生的影响
        4.3.4 有机酸对根际促生菌生防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3.5 有机酸介导下致病真菌—根际促生菌平板对峙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太子参根系分泌物酚酸介导的植物—微生物互作
    5.1 材料、仪器和试剂
    5.2 试验方法
        5.2.1 菌种
        5.2.2 酚酸类物质对太子参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5.2.3 关键微生物对酚酸类物质处理的生理响应
        5.2.4 酚酸类物质对T.helicus产DON毒素的影响
        5.2.5 致病菌代谢物对关键根际细菌生长的影响
        5.2.6 数据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酚酸类物质对太子参组培苗和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5.3.2 酚酸介导下T.helicus产DON毒素和利用酚酸特性分析
        5.3.3 K.sacchari对酚酸利用的动态分析
        5.3.4 致病菌代谢物对K.sacchari和B.pumilus生长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酚酸介导的关键微生物互作机制
    6.1 材料、仪器和试剂
    6.2 试验方法
        6.2.1 菌种
        6.2.2 田间试验及取样
        6.2.3 K.sacchari和B.pumilus对太子参生理特性的影响
        6.2.4 K.sacchari和B.pumilus的处理及总RNA提取
        6.2.5 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
        6.2.6 差异基因的qRT-PCR分析
        6.2.7 酚酸处理对K.sacchari和B.pumilus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6.2.8 数据分析
    6.3 结果分析
        6.3.1 K.sacchari和B.pumilus对太子参叶绿素含量和根际土壤酶活的影响
        6.3.2 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估和COG分析
        6.3.3 差异基因的GO分析
        6.3.4 差异基因的KEGG分析
        6.3.5 差异基因的qRT-PCR验证
        6.3.6 酚酸对K.sacchari和B.pumilus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外源添加主要化感物质对太子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7.1 材料、仪器和试剂
    7.2 试验方法
        7.2.1 菌种
        7.2.2 田间试验及取样
        7.2.3 太子参叶绿素含量和根际土壤酶活的测定
        7.2.4 太子参根系分泌物的提取与鉴定
        7.2.5 太子参根际土壤总DNA的提取和高通量测序分析
        7.2.6 根际土壤中关键微生物的qRT-PCR分析
        7.2.7 关键微生物间的相互拮抗分析
        7.2.8 NMT测定真菌和太子参H~+流向分析
        7.2.9 致病真菌质膜H~+-ATPase活性的测定
        7.2.10 不同根系分泌物和pH对关键微生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7.2.11 数据分析
    7.3 结果分析
        7.3.1 外源添加分泌物对太子参和根际土壤的影响
        7.3.2 外源添加分泌物对太子参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7.3.3 关键微生物间的相互拮抗分析
        7.3.4 根系分泌物对真菌H~+流向和质膜H~+-ATPase活性的影响
        7.3.5 F.oxysporum诱导下太子参H~+流向分析
        7.3.6 根系分泌物和pH介导下的关键微生物生理特性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太子参根际土壤宏转录组学分析
    8.1 材料、仪器和试剂
    8.2 试验方法
        8.2.1 田间试验及取样
        8.2.2 根际土壤总RNA的提取
        8.2.3 土壤总RNA的测序分析
        8.2.4 数据分析
    8.3 结果分析
        8.3.1 宏转录组序列拼接
        8.3.2 宏转录组功能注释
        8.3.3 功能注释表达谱分析
        8.3.4 PLS-D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8.3.5 共有和特有基因数量分析
        8.3.6 优势物种的关联网络分析
    8.4 小结
第九章 生物质碳减缓太子参连作障碍初探
    9.1 材料、仪器和试剂
    9.2 试验方法
        9.2.1 菌种
        9.2.2 盆栽试验及取样
        9.2.3 生物质碳对太子参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9.2.4 生物质碳对太子参组培苗离子流向的影响
        9.2.5 生物质碳调控下的太子参根际微生物的qRT-PCR原位分析
        9.2.6 生物质碳和根系分泌物复合处理对关键微生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9.2.7 生物质碳介导下致病真菌的化感作用
        9.2.8 生物质碳介导下F.oxysporum次级代谢物的提取与鉴定
        9.2.9 数据分析
    9.3 结果分析
        9.3.1 生物质碳对太子参组培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9.3.2 生物质碳对太子参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9.3.3 生物质碳和根系分泌物对关键微生物生理特性的联合效应
        9.3.4 生物质碳介导下致病真菌的化感作用分析
        9.3.5 生物质碳对F.oxysporum次级代谢物的产生和吸附的影响
    9.4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与讨论
    10.2 创新点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学术荣誉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肉鸡产业链NDM和MCR-1阳性大肠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碳青霉烯和黏菌素的临床运用
        1.2.2 碳青霉烯耐药基因bla_(NDM)的发现及NDM阳性大肠杆菌的流行现状
        1.2.3 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发现及MCR-1阳性大肠杆菌的流行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肉鸡产业链源碳青霉烯和多黏菌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
        2.3.1 肉鸡产业链样品的收集
        2.3.2 碳青霉烯和多黏菌素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调查
        2.3.3 NDM和MCR-1阳性大肠杆菌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试
    2.4 讨论
        2.4.1 样本收集和检测方案
        2.4.2 mcr-1和bla_(NDM)基因阳性肠杆菌科细菌在肉鸡产业链中的流行情况
        2.4.3 NDM和MCR-1阳性大肠杆菌耐药特点
    2.5 小结
第三章 NDM和MCR-1阳性大肠杆菌在肉鸡产业链中传播特征的分析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3 结果
        3.3.1 大肠杆菌的ST分型以及携带耐药基因的差异性分析
        3.3.2 肉鸡产业链不同来源耐药大肠杆菌的亲缘关系分析
    3.4 讨论
        3.4.1 大肠杆菌分子分型和其携带耐药基因的特征
        3.4.2 CREC和MCRPE在肉鸡产业链中的传播模式
    3.5 小结
第四章 bla_(NDM)和mcr-1基因传播机制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材料
    4.3 结果
        4.3.1 耐药基因bla_(NDM)和mcr-1的定位和转移性分析
        4.3.2 bla_(NDM)和mcr-1基因的遗传环境分析
        4.3.3 bla_(NDM)基因在大肠杆菌中传播方式的研究
    4.4 讨论
        4.4.1 NDM和MCR-1阳性质粒的可转移性
        4.4.2 bla_(NDM)和mcr-1基因环境
        4.4.3 bla_(NDM)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传播方式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5)当前猪病流行动态与防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关于猪病流行动态与防控对策的探讨与分析
    2.1 猪病的流行动态分析
    2.2 猪病的防治策略分析
3 结语

(6)耐药基因岛在我国部分地区动物源和人源弯曲菌中的流行和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弯曲菌概述
        1.2.2 弯曲菌的分子分型
        1.2.3 弯曲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1.2.4 ermB基因的传播及其表达的调控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动物源弯曲菌分离株的鉴定及耐药性调查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弯曲菌的菌落形态特征及分离株菌种的鉴定
        2.3.2 弯曲菌的分离率情况
        2.3.3 弯曲菌分离株对药物的敏感性
    2.4 讨论
        2.4.1 食品动物源弯曲菌的采集、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
        2.4.2 我国山东、宁夏和广东地区动物源弯曲菌的分离及流行特点
        2.4.3 我国动物源弯曲菌的耐药特点
    2.5 小结
        2.5.1 弯曲菌的分离率
        2.5.2 禽源弯曲菌中优势菌种的变化
        2.5.3 弯曲菌的耐药状况
第三章 动物源和人源弯曲菌中ermB基因的流行、传播机制及表达调控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ermB基因在我国多地区动物源和人源弯曲菌中的流行情况
        3.3.2 ermB阳性弯曲菌的23S rRNA基因突变及其耐药表型
        3.3.3 ermB阳性C.coli的分子分型
        3.3.4 ermB及其多重耐药基因岛在弯曲菌中的分析
        3.3.5 携带ermB质粒的弯曲菌的分析
        3.3.6 ermB基因在弯曲菌中表达的调控研究
    3.4 讨论
        3.4.1 动物源和人源弯曲菌中ermB基因的流行情况
        3.4.2 ermB基因及其多重耐药基因岛在不同来源弯曲菌中的分析
        3.4.3 我国多地区动物源和人源ermB阳性C. coli的亲缘关系
        3.4.4 弯曲菌携带的多重耐药基因岛的潜在危害
        3.4.5 弯曲菌的ermB表达调控研究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3.5 小结
        3.5.1 多药耐药基因ermB在弯曲菌的分离情况
        3.5.2 多重耐药基因岛的流行和传播
        3.5.3 弯曲菌的ermB基因的表达调控
第四章 动物源和人源结肠弯曲菌中氨基糖苷耐药基因岛的流行及传播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材料
        4.2.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aadE-sat4-aphA-3阳性C. coli的筛选及其耐药表型
        4.3.2 氨基糖苷耐药基因岛在动物源和人源C.coli中比较分析
        4.3.3 aadE-sat4-aphA-3阳性C. coli的分子分型
        4.3.4 耐药基因岛在弯曲菌中的整合热点
    4.4 讨论
        4.4.1 弯曲菌中发现氨基糖苷耐药基因岛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4.4.2 氨基糖苷耐药基因岛在动物源和人源C. coli中的流行
        4.4.3 氨基糖苷耐药基因岛在弯曲菌中传播方式的推测
        4.4.4 耐药基因岛在弯曲菌染色体DNA中的整合位点
    4.5 小结
        4.5.1 aadE-sat4-aphA-3阳性弯曲菌的流行
        4.5.2 氨基糖苷耐药基因岛的传播机制
        4.5.3 耐药基因岛在弯曲菌染色体DNA中的整合位点
第五章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

(7)温州市“猪高热病”的发生特征及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高热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
        2、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3、威胁着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4、威胁着社会的稳定
        5、严重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调整
    三、研究的目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猪高热病"研究进展
    1.1 流行特点
    1.2 临床症状
    1.3 病理剖检特征
    1.4 病原学
        1.4.1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
        1.4.2 猪瘟(HC)
        1.4.3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1.4.4 伪狂犬
        1.4.5 弓形体
        1.4.6 附红细胞
        1.4.7 链球菌
        1.4.8 副猪嗜血杆菌
        1.4.9 肠杆菌
    1.5 防治
第二章 "猪高热病"对温州养猪业的影响
    2.1 温州市生猪饲养动态
        2.1.1 1949~2009年间温州市年底生猪存栏量
        2.1.2 1997~2009年间温州市年底母猪存栏量
        2.1.3 1997~2009年间温州地区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的情况
    2.2 "猪高热病"对温州养猪业的影响
    2.3 温州市生猪生产的发展情况
第三章 温州市"猪高热病"发病情况的分析
    3.1 温州市"猪高热病"流行情况调查
        3.1.1 总体发病情况
        3.1.2 发病特点
    3.2 临床症状
    3.3 剖检病理变化
第四章 温州市"猪高热病"的病因分析
    4.1 "猪高热病"相关病原血清流行病学的分析
        4.1.1 材料与方法
        4.1.2 结果
    4.2 细菌性病原分析
        4.2.1 材料和方法
        4.2.2 结果
    4.3 病毒性病原的分析
        4.3.1 蓝耳病检测
        4.3.2 圆环病毒检测
        4.3.3 猪瘟检测
        4.3.4 流感检测
        4.3.5 伪狂犬病检测
    4.4 寄生虫检查
        4.4.1 弓形体
        4.4.2 附红细胞体病相关检查
    4.5 讨论
    4.6 病因分析
    4.7 结论
第五章 "猪高热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5.1 "猪高热病"的防治原则
        5.1.1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
        5.1.2 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5.1.3 充分重视猪场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
        5.1.4 实行药物药物保健制度
        5.1.5 做好各类疫苗的免疫注射工作
        5.1.6 注意饲料卫生
    5.2 "猪高热病"的防治技术
        5.2.1 消毒杀虫技术
        5.2.2 药物保健技术
        5.2.3 合理免疫方案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细菌耐药性及其防控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脱氢乙酸钠诱导抗生素耐受性形成及其机制研究[D]. 杨康妮. 扬州大学, 2021
  • [2]一例复杂性多部位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例并文献分析[J]. 李庆云,徐绸,叶盛英,沈西宅,盛慧球.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20(05)
  • [3]连作太子参根际环境灾变的机理及其防控策略研究[D]. 吴红淼. 福建农林大学, 2018
  • [4]肉鸡产业链NDM和MCR-1阳性大肠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张荣民.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8)
  • [5]当前猪病流行动态与防控对策[J]. 杨翠珍.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01)
  • [6]耐药基因岛在我国部分地区动物源和人源弯曲菌中的流行和传播[D]. 邓凤如.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7]温州市“猪高热病”的发生特征及综合防治措施[D]. 金俊杰.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8]细菌耐药性及其防控策略[J]. 刘美琴,何慧洁.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04(04)

标签:;  ;  ;  ;  ;  

细菌耐药性及其防治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