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小麦高产栽培要点

晚熟小麦高产栽培要点

一、晚茬麦丰产栽培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杜建斌[1](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张明伟[2](2018)在《稻茬晚播小麦群体与生理特征及密肥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稻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冬小麦区、黄淮平原南部及西南冬麦区,近几年来稻茬小麦单产不断提高,总产量增加,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由于长江中下游冬小麦区前茬水稻中晚熟品种和水稻机插秧、直播稻等轻简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水稻成熟期大幅度推迟,致使小麦适期播种面积缩减,晚播与过晚播面积逐年扩大,严重制约了小麦生产潜力的发挥,在江苏省稻麦两熟地区,这一矛盾尤为突出,已成为栽培学家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正在从晚播小麦的成因、种植业结构、生态和生产条件、品种选用和适应晚播品种配套的栽培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期对晚播小麦高产稳产理论与技术方面实现突破。本研究以筛选适宜晚播的优质小麦品种为基础,分别在江苏沿江地区晚播(较适播期推迟10天左右)与里下河地区过晚播(较适播期推迟30天以上)的条件下,通过不同栽培措施组合试验,构建不同的产量群体,研究晚播小麦8000kg·hm-2高产群体与过晚播小麦6750kg·hm-2中高产群体产量结构、群体特征、氮素吸收与利用规律、光合衰老特性与生理机制以及经济效益等指标,探索晚播与过晚播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为稻茬晚播和过晚播小麦大面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稻茬晚播与过晚播小麦适用品种选择江苏省淮南稻茬麦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宁麦14、宁麦19、苏麦188、扬麦16、扬麦22、扬辐麦4号、扬麦23和扬麦25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对沿江地区晚播和里下河地区过晚播的适应性,筛选出适应性好的稻茬晚播和过晚播小麦品种。适合稻茬晚播的品种为扬麦23和扬辐麦4号,稻茬晚播条件下能获得8000kg·hm-2以上目标产量。两品种一致表现为生育前期干物质积累量高,群体结构协调,LAI适宜,花后剑叶叶绿素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较高,有利于籽粒灌浆,同时具有较好的抗倒性能。适合稻茬过晚播的品种为扬麦22和扬麦23,过晚播条件下可获得6750kg·hm-2以上目标产量。扬麦22具有较好的分蘖能力和成穗率,两年平均产量达7200.38kg·hm-2,扬麦23两年平均产量为7104.62 kg·hm-2。以上两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且稳产性好,群体结构协调,叶面积指数适宜,具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与氮素积累量,快速灌浆启动早,峰值速率大,快速完成灌浆,避高温逼熟等特点。2.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群体与过晚播小麦中高产群体质量特征稻茬晚播条件下,扬麦23和扬辐麦4号8000kg·hm-2高产群体产量结构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分别为560×104·hm--2、39.0~40.0粒、38.0g左右,总结实粒数在22 000×104粒左右。群体特征主要表现为,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茎蘖数分别为穗数值的1.1~1.3倍、2.3~2.5倍、1.1~1.2倍,茎蘖成穗率为40.0%左右。干物质积累量开花期为15000 kg·hm-2左右,成熟期为21000kg·hm-2左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大于6200kg·h1--2。孕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分别在7.0、5.6、3.2左右,粒叶比(粒数/叶cm2和粒重mg/叶cm2)为0.31~0.33粒/叶·cm2和11.5~11.8mg/叶.cm2左右有利于获得高产。稻茬过晚播条件下,扬麦22、扬麦23产量6 750 kg·hm-2中高产群体产量结构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分别为510×104·hm-2、36.0~37.0粒、40.0g左右,总结实粒数为18500×104粒以上;分蘖期、拔节期、开花期茎蘖数分别为穗数值的1.4~1.5倍、2.6~2.7倍、1.3~1.4倍,茎蘖成穗率为38%左右;干物质积累量开花期为13 500~14000kg·hm-2、成熟期为19000kg·hm-2左右,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大于5300kg·hm-2;孕穗期、开花期与乳熟期LAI分别在7.5左右、5.0~5.5和2.8~3.3;粒叶比(粒数/叶cm2和粒重mg/叶cm2)在0.25~0.26粒/叶· cm2和9.2~10.Omg/叶· cm2左右。研究结果表明,稻茬晚播与过晚播小麦的产量构成中的穗数虽然是主茎成穗为主,但分蘖穗仍然对产量有一定贡献,应合理加以应用。3.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群体与过晚播小麦中高产群体氮素吸收与积累特点15N示踪研究表明,稻茬晚播条件下,开花期与成熟期小麦植株对不同来源氮素的吸收均以土壤氮素为主,开花期对氮素的吸收以基施氮为主,成熟期则吸收追施氮比例高于基施氮。花后营养器官中的氮素向籽粒中转运,其中茎鞘转移量最大,转移氮素以基施氮为主。增加密度显着的增加了成熟期植株对追肥中氮素的吸收量以及占总氮比例。高密度条件下籽粒中氮素的积累提高,主要是营养器官中追肥氮向籽粒中转运效率增强。说明晚播条件下适度增加密度有利于提高植株对肥料氮的吸收,减少土壤中肥料残留,提高营养器官中氮素向籽粒中的运转量,氮肥施用适当后移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稻茬晚播8000 kg·hm-2高产群体孕穗期、开花期与成熟期氮素积累量为120.0~130.0 kg·hm-2、170.0~190.0kg·hm-2和230.0~250.0kg·hm-2。拔节至孕穗期的氮素吸收量分别为50.0~55.0kg·hm-2,开花至成熟期的氮素吸收量在50 kg·hm-2以上。产量8000 kg·hm-2高产群体除氮肥偏生产力以外,其他氮效率指标,如氮素农学效率、氮素生理效率等与7500 kg·hm-2高产群体及中高产群体无显着差异。稻茬过晚播条件下,6750 kg·hm-2中高产群体孕穗期、开花期氮素积累量分别为95.0~100.0kg·hm-2、170.0 kg·hm-2左右,成熟期氮素积累量与花后氮素积累量应分别高于210.0 kg·hm-2和45.0 kg·hm-2。拔节至孕穗期、孕穗至开花期氮素吸收量分别为35.0~45.0 kg·hm-2和70.0~75.0 kg·hm-2。产量6750 kg·hm-2中高产群体的氮素农学效率以及氮素生理效率均高于中、低产群体,植株体内的氮素转运效率也高。4.稻茬晚播高产群体与过晚播小麦中高产群体光合与衰老特性稻茬晚播小麦8000 kg·hm-2高产群体具有较高的剑叶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尤其是乳熟期,剑叶SPAD值及净光合速率在43.0~47.0与16.0umol·m-2.s-1左右。晚播高产群体花后不同天数的剑叶SPAD值及活性氧保护酶(POD、CAT及SOD)活性均高于中高产群体,MDA含量低于中高产群体,随开花天数增加,差异更为显着。相关分析表明,乳熟期剑叶净光合速率及SPAD值与产量均显着正相关。稻茬过晚播小麦6750 kg·hm-2中高产群体花后具有较高的剑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乳熟期剑叶SPAD与净光合速率分别控制在35.0~37.0、14.5umol·m-2·r-1左右。花后不同天数的活性氧保护酶(POD、CAT及SOD)活性均高于低产群体,有利于延缓叶片衰老,延长光合功能持续时间。相关分析表明剑叶SOD、POD、CAT酶活性与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呈显着或极显着的正相关关系,MDA含量与SPAD值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5.稻茬晚播小麦8000 kg·hm-2高产群体花后剑叶碳氮比变化特点剑叶碳氮比随开花天数呈增加趋势,8000 kg·hm-2高产群体剑叶碳氮比与其他群体无显着差异,花后21天与28天显着高于其他群体。相关分析表明,花后剑叶碳氮比与剑叶SPAD值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剑叶的衰老显着相关。稻茬晚播小麦8000 kg·hm-2高产群体花后剑叶全氮含量与NR、GS酶活性均高于中高产群体,说明高产群体剑叶应具有较高的氮素合成能力。8000 kg·hm-2高产群体开花期剑叶蔗糖含量显着低于中高产群体;花后14天起,8000kg·hm-2高产群体蔗糖合成能力增强,蔗糖含量显着高于中高产群体。SS与SPS酶活性与蔗糖含量规律基本一致。相关分析表明,SS与SPS酶活性与剑叶蔗糖含量均显着正相关。6.稻茬晚播小麦的抗倒特性由于播种密度增加,降低了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干重以及茎秆可溶性糖和木质素的积累,从而影响小麦的抗倒性能。减少氮肥施用量、基肥施用量和控制拔节期施肥比例均能够有效降低株高及基部节间长度,增加基部节间茎粗壁厚与充实度,增强木质素合成关键酶活性,提高基部第二节间木质素的含量,从而提升小麦抗倒能力。相关分析表明,抗倒伏指数与倒伏系数呈极显着的负相关关系(r =-0.94**),与基部节间总长、穗下节间长度以及株高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92**、-0.70**、-0.64*),与基部一、二节间单位长度干重呈显着正相关。基部第二节间伸长40天后的木质素含量与抗倒伏指数呈显着正相关;PAL、TAL酶活性与木质素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因此晚播小麦采用270×104·hm-2基本苗、225 kg·hm-2施氮量、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4:2:1:3运筹比例有利于控制倒伏,同时获得较高的产量。7.晚播与过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组合沿江地区晚播条件下,扬麦23与扬辐麦4号稻茬晚播高产栽培技术组合为基本苗270×104·hm-2左右,施氮量225kg·hm-2,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施用比例为5:1:2:2或4:2:1:3,磷钾肥用量90kg·hm-2,可获得8000 kg·hm-2以上目标产量。里下河地区过晚播条件下,扬麦22与扬麦23过晚播栽培技术组合则为基本苗宜在330×104·hm-2左右,施氮量225kg·hm-2,基肥:分蘖肥:拔节肥:孕穗肥施用比例为5:1:2:2或6:0:2:2,磷钾肥用量在90 kg·hm-2可获得6750 kg·hm-2以上目标产量。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3](2016)在《2016/2017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抓好田间管理、夯实小麦丰产基础,现提出2016/2017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重点推广6项播种关键技术、8项高产主推技术和3项防灾减灾技术,供参考。

程廷海[4](2015)在《浅谈晚茬小麦优质栽培与冻害的补救措施》文中提出当前,随着耕作制度改革晚播麦田面积逐渐扩大,加之秋播期间常常遇到不同程度的干旱或雨涝灾害,导致小麦不能适期播种。由于播种晚,气温低,生产上难以培育壮苗,各生育阶段不能充分有效利用当地的最佳光温资源,成为大面积小麦均衡增产的限制因子。因此,了解晚茬麦生育特点,推广晚茬麦高产栽培技术及冻害的补救措施是提高晚茬麦单产的关键。一、晚茬小麦优质种植技术要点1、晚茬麦生育特点及产量形成特点(1)冬前有效积温低,苗小、苗弱,分蘖少或无分蘖,分

孙佩贤,张金宝,秦霞[5](2011)在《晚茬小麦栽培技术》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晚茬小麦冬前有效积温低,苗小、苗弱,分蘖少或无分蘖,最终成穗数少,制约了单产的提高。经实践和调查,推广"四促一补"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晚茬小麦单产,由于方法简单,易于采用,增产显着,因而推广较快。

石玉华[6](2011)在《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和光能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及光热氮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在立足当季兼顾全年原则下筛选高产优质高效技术途径,为应对以持续变暖为特征气候环境下的冬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以两种穗型三个品种为材料,将不同栽培技术体系作为一个综合处理,采用相同设计多点连续定位试验的研究方法,对不同栽培技术体系既成的产量品质及其光热肥水资源利用率等指标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还从群体发展、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动态,群体光截获及群体光合速率等方面,探讨了不同技术体系高产优质高效的生理生态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分蘖成穗率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栽培技术体系通过播种时期与种植密度的合理配置,以及肥水对群体发展动态和分蘖成穗率的科学调控,均可使单位面积穗数调控到差距较小的合理范围内,但主茎穗与分蘖穗的构成比例不同。说明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前分蘖和春季分蘖的利用存在差异。在越冬前积温为308.5℃715.5℃的播期范围内下,随冬前积温的减少,春季分蘖利用率提高。播期较晚的T14、T24单位面积穗数主要通过春季分蘖和较高的分蘖成穗率实现,播期较早T11、T12和T21、T22单位面积穗数主要通过冬前分蘖和较低的分蘖成穗率实现,不同技术体系的产量构成因素的不同,导致最终籽粒产量差异显着,籽粒产量高低的限制因素主要决定于单穗生产力的大小,其中穗粒数对增产的贡献略高于千粒重的贡献。试验一两个品种两年两点四个处理的平均籽粒产量依次为8272.13kg·hm-2、8364.18kg·hm-2、7854.14kg·hm-2和7398.07kg·hm-2,在6566.55kg·hm-29031.50kg·hm-2的产量范围内,总趋势表现为T12>T11>T13>T14,处理间差异显着。单位面积穗数范围在649.50×104·hm-2772.50×104·hm-2之间,表现为T13、T14高于T12、T11;穗粒数和千粒重均表现为T11和T12显着高于T13和T14,中大穗型品种TN18显着高于中多穗型品种JM20。试验二两个品种四个处理的平均籽粒产量依次为7643.36kg·hm-2、8470.55kg·hm-2、8947.80kg·hm-2和8849.85kg·hm-2,在7605.38 kg·hm-29007.82kg·hm-2的产量范围内,两个品种均表现为T23>T24>T22>T21,处理间差异显着。单位面积穗数,两品种四个处理均表现为T23、T24高于T21、T22;穗粒数均表现为T22、T23高于T21、T24;千粒重平均值表现为T22>T21>T24>T23,且处理间差异不显着。2.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籽粒品质的影响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在播种时期、种植密度、施氮量及底追比例、灌水量等因素间存在巨大差异,但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均未达到显着差异水平,与前人因子试验的研究结果不相一致,说明决定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素是品种特性。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小麦面粉的二次加工品质有一定影响,但多数指标未达到显着水平。试验一四个处理籽粒蛋白质含量、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均表现为T11、T12高于T13、T14,其中前两项指标差异不显着,后三项指标处理间差异达到不同程度的显着水平;而面团稳定时间表现为T13、T14高于T11、T12,不同处理间显着程度也不同。试验二四个处理间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与试验一表现趋势一致。沉降值两个品种表现趋势不完全一致,四个处理沉降值平均值呈现为T24>T23>T22>T21,T22、T23、T24的沉降值分别比T21高3.23%、5.77%、6.62%。面团形成时间表现为T23最高、T22最低,面团稳定时间表现为T23、T24高于T21、T22。3.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光能利用的影响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部分光合性能指标和最终光能利用率的影响不同,尽管不同处理的LI、LAI、CAP、Pn和叶绿素含量、Fv/Fm、ΦPSII等指标,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变化动态不同,但均表现为T11、T12高于T13、T14,说明T11、T12的光合性能高于T13、T14。试验一两年两点两品种T11、T12、T13、T14总光能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0.951、0.984、0.944、0.918,籽粒光能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0.466、0.479、0.461、0.444,均表现为T12最高、T14最低。试验二两品种T21、T22、T23、T24处理的总光能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0.850、0.938、1.000、0.977,籽粒光能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0.418、0.475、0.500、0.501,均表现为T23最高、T21最低。4.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小麦生育期总降雨量为130.3mm158.4mm的前提条件下,试验一两年两点两品种四个处理的平均水分利用率T13最高(18.03kg·hm-2·mm-1),分别比T14、T12、T11提高5.49%、11.36%、11.85%,处理间差异显着。说明生育期间灌三水(225mm)在实现6566.558452.50 kg·hm-2高产的同时,可显着提高水分利用率;灌四水(300mm)可使籽粒产量提高9.07%,但水分利用率却降低11.61%。试验二两品种四个处理的水分利用率均表现为T23>T24>T22>T21,处理间差异显着。T21灌水量(375mm)的水分利用效率(13.73%)和籽粒产量(7643.5kg·hm-2)均最低,T23灌水量(300mm)的水分利用效率(17.96%)和籽粒产量(8947.0 kg·hm-2)最高。5.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氮素利用的影响在试验一施氮量为270kg·hm-2的前提条件下,氮肥底追施比例由T11的0.5:0.5降低到T13的0.4:0.6和T14的0.22:0.78,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反而降低,这与前人研究结果存在差异。两年两点两品种八个试验单元的氮肥偏生产力平均值为29.53 kg·kg-1(范围在24.321kg·kg-132.793 kg·kg-1之间),不同处理表现为T14最低、T13次之、T12与T11互有高低;氮素利用效率平均值为33.87%,T11的平均氮素利用效率比T12、T13、T14分别提高7.01%、6.29%、5.01%。在试验二施氮量为240 kg·hm-2315kg·hm-2的前提条件下,两品种的氮肥偏生产力均表现为T22>T24>T23>T21,说明施氮量为240 kg·hm-2270kg·hm-2有利于氮肥偏生产力的提高;施氮量同为315kg·hm-2的两个处理相比较,底追比由T21的0.5:0.5降低到T23的0.3:0.7,说明降低底追比例,氮肥偏生产力提高。6.冬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的选择应用试验一:T11在泰安兖州类似生态区应慎重推广应用;T12属于高产优质和资源利用效率相兼顾的栽培技术体系,适宜于水资源充足、以高产优质为目标地区应用;T13适宜于节水并兼顾全年产量为主地区应用;T14仅适用于晚播麦田应用。试验二:T21高投入低产出,对肥水及光热资源利用率低,不宜推广应用;T22适宜在高肥力麦田、并兼顾全年产量为主地区推广应用;T23高投入高产出,且可为玉米生产让出5天的光热资源、适宜于中低肥麦田并兼顾全年产量为主地区应用;T24适宜于高肥麦田适当晚播时应用。综合两个试验八种技术体系的研究结果,认为,在越冬前积温为308.5℃715.5℃的播期范围内下,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并兼顾夏玉米生产的综合栽培技术体系,以T12、T13和T23为最佳。其各项指标适宜区间分别为:播期在10月10日16日之间,种植密度在180×104·hm-2225×104·hm-2之间,灌水量在225mm300mm之间(生育期降雨量130.3mm158.4mm),施氮量在270kg·hm-2315kg·hm-2之间,氮肥底追比例在0.5:0.50.3:0.7之间。不同生产和气候条件下,可在上述各项指标的适宜区间内进行合理搭配,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何安邦,龙可[7](2001)在《晚茬麦丰产栽培要点》文中提出 近几年秋季阴雨天气较多,气温偏低,大秋作物普遍成熟较晚,致使冬小麦不能适时播种,形成大面积晚茬麦(寒露节以后播种的小麦)。由于晚茬麦在生育期间易受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成熟较晚,粒重不稳,从而导致大幅度减产,使小麦单产的提高受到了很大限制,如何做到晚麦不减产,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综合各地经验,晚播小麦的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 两浅一密。即浅施增施底肥,浅播种,增大种植密度。底肥(有机肥、磷钾肥及部分速效氮肥)增施、浅施,深度控制在12~15cm以上,既可提高小麦根系附近的土温,解决晚茬麦地寒的矛盾,又适合晚茬麦根浅的特点,利于冬前小麦地下及地上部分的生长。结合浸种浅播,播种深度控制在3cm左右,一般可提前出苗2~

赵君实,徐茂臻,王法宏[8](1991)在《山东小麦主要栽培技术体系及其应用》文中提出山东省小麦生产已出现多途径创高产的新局面。正应用于生产的主要栽培体系有常规栽培技术、精播高产栽培技术、非灌溉旱地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晚茬麦独杆栽培技术等。应用得当,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均可获得亩产500~600kg 水平的高产量。在不同生态及生产条件下,应用相应栽培技术体系是80年代以来全省小麦产量获得飞跃发展的重要因素。文中回顾了不同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对不同栽培技术的小麦生育特点及措施组合进行了初步剖析,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赵君实,徐茂臻,王法宏[9](1991)在《山东小麦主要栽培技术体系及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山东省小麦生产已出现多途径创高产的新局面。正应用于生产的主要栽培体系有常规栽培技术、精播高产栽培技术、非灌溉旱地高产栽培技术以及晚茬麦独杆栽培技术等。应用得当,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均可获得亩产500~600kg水平的高产量。在不同生态及生产条件下,应甩相应栽培技术体系是80年代以来全省小麦产量获得飞跃发展的重要因素。文中回顾了不同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对不同栽培技术的小麦生育特点及措施组合进行了初步剖析,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范和君,田云峰,薛喜梅,赵虹[10](1989)在《介绍一组小麦新品种(系)》文中研究表明 一、高中产兼用型1.冀麦5418(前已详述,略)2.郑州891(即郑州81026-0-7E)①来源:由省农科院小麦所用百农3217作母本,9612-1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②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多穗型早熟品种。长芒、白壳、白粒,穗纺锤形,千粒重35克左右,容重达800.6克/升,粗蛋白质含量14.00%,属优质商品粮;株高80厘米左右,抗倒伏;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抗寒

二、晚茬麦丰产栽培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晚茬麦丰产栽培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1.4.1 国外旱灾发生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数据来源
    2.3 指标测定
    2.4 计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2.1 黑龙江
        3.2.2 吉林
        3.2.3 辽宁
        3.2.4 内蒙古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3.1 河北
        3.3.2 河南
        3.3.3 山东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4.1 安徽
        3.4.2 湖北
        3.4.3 湖南
        3.4.4 江苏
        3.4.5 江西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5.1 四川
    3.6 讨论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4.5 西南地区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干旱指标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5.3.1 轻旱演变趋势
        5.3.2 中旱演变趋势
        5.3.3 重旱演变趋势
        5.3.4 特旱演变趋势
        5.3.5 干旱演变趋势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5.4.1 东北地区
        5.4.2 黄淮海地区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5.4.4 西南地区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稻茬晚播小麦群体与生理特征及密肥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小麦高产研究进展
    2 稻茬小麦晚播的原因及现状
        2.1 晚播小麦的定义
        2.2 稻茬晚播小麦出现的原因
        2.2.1 全球气候变暖,现行的播期与上升的温度不相适应
        2.2.2 天气异常,土壤墒情无法满足水稻适时收获和小麦适时播种需求
        2.2.3 水稻种植制度改进,导致收获期不断推迟
        2.2.4 规模种植条件下机械、晒(烘)贮等配套设施的限制
    3 稻茬晚播小麦高产限制因素
    4 稻茬晚播小麦产量形成、群体结构及品质特点
        4.1 籽粒产量及其构成特点
        4.2 群体结构特点
        4.2.1 播期对群体质量的影响
        4.2.2 不同播期小麦高产群体特征的差异
        4.3 不同播期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5 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
        5.1 选用适合晚播的品种
        5.2 提高整地质量,催芽播种
        5.3 适当增加播量,培育合理群体结构
        5.4 晚播小麦的施肥
    6 稻茬晚播小麦的生理特性及品质的调控
        6.1 栽培措施对晚播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
        6.2 栽培措施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7 研究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稻茬晚播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的适应性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进程的差异
        2.2 产量及其构成的差异
        2.3 茎蘖动态的差异
        2.4 干物质积累的差异
        2.5 氮素积累的差异
        2.6 氮效率的差异
        2.7 叶面积指数的差异
        2.8 剑叶SPAD值的差异
        2.9 剑叶净光合速率的差异
        2.10 籽粒灌浆速率的差异
        2.11 抗倒性能的差异
    3 小结
        3.1 适宜稻茬晚播的小麦品种产量构成特点
        3.2 适宜稻茬晚播种植的小麦品种群体结构特征
        3.3 适宜稻茬晚播的小麦品种光合与灌浆特性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稻茬晚播小麦8000 kg·hm~(-2)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品质及群体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晚播小麦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及群体特征
        2.1.1 产量及其构成
        2.1.2 群体结构特征
        2.2 晚播小麦不同产量群体籽粒品质的差异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群体氮素利用特征与衰老生理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肥料氮(~(15)N)在晚播小麦植株中的分配与运转
        2.1.1 肥料氮(~(15)N)的分配
        2.1.2 开花期植株对土壤氮和不同施用方式~(15)N的吸收比例
        2.1.3 开花期~(15)N在植株各器官中的分配
        2.1.4 成熟期植株中~(15)N的吸收比例
        2.1.5 成熟期~(15)N在植株各器官中的分配
        2.1.6 氮素转移量及贡献率
        2.2 晚播小麦不同产量水平群体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
        2.2.1 氮素积累量
        2.2.2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量
        2.2.3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速率
        2.2.4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的吸收百分率
        2.2.5 氮效率
        2.3 晚播小麦高产群体花后剑叶光合及衰老生理特性
        2.3.1 不同产量群体花后剑叶的光合特性
        2.3.2 不同产量群体花后剑叶活性氧清除酶的差异
        2.3.3 不同产量群体花后剑叶碳、氮代谢及关键酶活性的差异
    3 小结
        3.1 密度对晚播小麦~(15)N标记肥料氮流向以及在器官中分配的影响
        3.2 稻茬晚播小麦8000 kg·hm~(-2)高产群体氮素积累与分配特征
        3.3 稻茬晚播小麦8000 kg·hm~(-2)高产群体光合与衰老酶活性特征
        3.4 稻茬晚播小麦8000 kg·hm~(-2)高产群体剑叶碳氮代谢生理特征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密度与肥料运筹对晚播小麦茎秆抗倒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密肥对晚播小麦表观倒伏率、抗倒伏指数和产量的影响
        2.2 密肥对晚播小麦基部节间、穗下节间长度以及株高的影响
        2.3 密肥对基部节间茎粗壁厚的影响
        2.4 密肥对基部节间单位长度干重的影响
        2.5 密肥处理对基部节间内含物质的影响
        2.5.1 对基部节间糖、氮含量以及C/N的影响
        2.5.2 对基部第二节间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2.5.3 对基部节间苯丙氨酸转氨酶(PAL)及酪氨酸解氨酶(TAL)活性的影响
    3 小结
        3.1 晚播小麦高产与抗倒协调的茎秆形态与生理
        3.2 晚播小麦高产与抗倒协调的适宜密肥组合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稻茬过晚播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的适应性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进程的差异
        2.2 产量及其构成的差异
        2.3 茎蘖动态的差异
        2.4 干物质积累的差异
        2.5 氮素积累的差异
        2.6 氮效率的差异
        2.7 叶面积指数的差异
        2.8 剑叶SPAD值的差异
        2.9 剑叶净光合速率的差异
        2.10 籽粒灌浆速率的差异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稻茬过晚播小麦6750kg·hm~(-2)中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品质及群体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过晚播小麦6 750 kg·hm~(-2)中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及群体特征
        2.1.1 过晚播小麦不同产量群体产量构成
        2.1.2 过晚播小麦不同产量水平的群体特征
        2.2 过晚播小麦不同产量群体品质的差异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稻茬过晚播小麦中高产群体氮素利用特征与衰老生理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过晚播小麦不同产量群体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差异
        2.1.1 氮素积累量
        2.1.2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量
        2.1.3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速率
        2.1.4 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吸收百分率
        2.1.5 氮效率
        2.2 过晚播小麦高产群体花后剑叶光合及衰老生理特性
        2.2.1 不同产量群体花后剑叶SPAD值及净光合速率的差异
        2.2.2 不同产量群体花后剑叶活性氧清除酶系统的差异
    3 小结
        3.1 稻茬过晚播小麦6750 kg·hm~(-2)高产群体氮素积累与分配特征
        3.2 稻茬过晚播小麦6750 kg·hm~(-2)中高产群体光合与衰老酶活性特征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稻茬晚播与过晚播小麦高产密肥调控效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密度与氮肥对晚播小麦产量、品质、效益的调控效应
        2.1.1 密度、施氮量与运筹比例对晚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1.2 密度、施氮量与运筹比例对晚播小麦氮肥利用效率影响
        2.1.3 密度、施氮量与运筹比例对晚播小麦籽粒品质影响
        2.1.4 密度、施氮量与运筹比例对晚播小麦经济效益影响
        2.2 密度与氮肥对过晚播小麦产量、品质、效益的调控效应
        2.2.1 密度、施氮量与运筹比对过晚播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2.2 密度、施氮量与运筹比例对过晚播小麦氮肥利用效率影响
        2.2.3 密度、施氮量与运筹比例对过晚播小麦籽粒品质影响
        2.2.4 密度、施氮量与运筹比例对过晚播小麦经济效益影响
    3 小结
        3.1 晚播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3.2 过晚播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1 讨论
        1.1 稻茬晚播与过晚播适用的小麦品种
        1.1.1 产量
        1.1.2 群体结构特征
        1.1.3 光合特性与灌浆速率
        1.2 稻茬晚播高产群体与过晚播中高产群体的基本特征
        1.2.1 晚播高产群体与过晚播中高产群体产量结构
        1.2.2 晚播高产群体与过晚播中高产群体质量特征
        1.3 稻茬晚播高产群体与过晚播中高产群体氮素积累与分配特征
        1.3.1 晚播小麦氮素在器官中的积累与分配
        1.3.2 晚播高产群体与过晚播中高产群体氮素积累与吸收特征
        1.4 稻茬晚播高产群体与过晚播中高产群体光合与衰老特性
        1.5 稻茬晚播高产群体花后剑叶碳氮代谢特征
        1.6 稻茬晚播小麦抗倒性能表现及其生理特性
        1.6.1 晚播小麦高产群体植株茎秆形态与生理特性
        1.6.2 晚播小麦高产群体预防倒伏的适宜密肥组合
        1.7 稻茬晚播与过晚播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7.1 密肥措施组合对晚播与过晚播小麦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1.7.2 密肥措施组合对晚播与过晚播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1.7.3 晚播与过晚播小麦密度与施氮量及氮肥运筹技术组合
    2 结论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4 尚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录

(4)浅谈晚茬小麦优质栽培与冻害的补救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晚茬小麦优质种植技术要点
    1、晚茬麦生育特点及产量形成特点
二、小麦冻害的补救措施
    1、小麦冻害种类
    2、小麦冻害的症状识别
    3、发生冻害的原因
    4、预防冻害的措施
    5、冬季冻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5)晚茬小麦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晚茬小麦形成的原因
二、晚茬麦生育特点及产量形成特点
三、晚茬麦高产栽培技术对策——“四促一补”
    (一) 主要内容
    (二) “四促一补”栽培技术要点
        1. 增施肥料, 以肥补晚。
        2. 选用良种, 以种补晚。
        3. 加大播种量, 以密补晚。
        4. 提高整地质量, 以好补晚。
        5. 科学精细管理, 促壮苗多成穗。

(6)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和光能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小麦生产发展趋势
        1.2.2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和生育特点及技术要点
        1.2.2.1 山东省小麦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2.2.2 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1.2.2.3 冬小麦独秆栽培技术技术
        1.2.2.4 旱地小麦栽培技术体系
        1.2.2.5 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1.2.2.6 冬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2.2.7 保护性耕作技术
        1.2.2.8 其他栽培技术体系
        1.2.3 小麦的光热利用率
        1.2.4 氮素营养对冬小麦的影响
        1.2.5 土壤基础及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设计与实施概况
        2.1.1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与冬小麦产量品质和光能水氮利用效率关系(试验一)
        2.1.2 不同栽培体系与冬小麦产量及氮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试验二)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1 群体发展动态及产量构成
        2.2.1.1 群体发展动态
        2.2.1.2 干物质积累动态
        2.2.1.3 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
        2.2.1.4 籽粒产量
        2.2.2 水分利用效率
        2.2.3 氮素利用效率
        2.2.4 光合性能
        2.2.4.1 冠层光截获
        2.2.4.2 荧光动力学参数
        2.2.4.3 旗叶净光合速率
        2.2.4.4 群体净光合速率
        2.2.4.5 叶绿素含量
        2.2.4.6 光能利用率的计算
        2.2.5 籽粒品质指标
    2.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和光能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3.1.1 对群体发展动态的影响
        3.1.2 对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3.1.2.1 对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3.1.2.2 对单茎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3.1.3 对叶面积的影响
        3.1.3.1 对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3.1.3.2 对单茎叶面积的影响
        3.1.4 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3.1.5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3.1.5.1 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的影响
        3.1.5.2 对面粉沉降值及湿面筋含量的影响
        3.1.5.3 对面粉粉质仪指标的影响
        3.1.5.4 对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3.1.6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3.1.6.1 对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1.6.2 对旗叶荧光参数的影响
        3.1.6.3 对冠层光截获的影响
        3.1.6.4 对群体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1.6.5 对旗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1.7 对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3.1.8 对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3.1.9 对氮素利用的影响
    3.2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与冬小麦产量和氮水资源利用效率关系研究
        3.2.1 对群体发展动态的影响
        3.2.2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2.1 对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3.2.2.2 对单茎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3.2.3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叶面积的影响
        3.2.3.1 对群体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的影响
        3.2.3.2 对单茎叶面积动态变化的影响
        3.2.4 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3.2.5 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3.2.6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3.2.7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3.2.8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4 讨论
    4.1 关于试验设计方法的选择问题
    4.2 氮肥底追比例对产量品质的影响
    4.3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分蘖成穗特点
    4.4 播期、播量与冬小麦产量、品质的互作效应
    4.5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的光能利用率
    4.6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的水分利用效率
5. 结论
    5.1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5.2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5.3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分蘖成穗率的影响
    5.4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光合性能的影响
    5.5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6 冬小麦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氮素利用的影响
    5.7 冬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的选择应用
        5.7.1 试验一栽培技术体系的选择应用
        5.7.2 试验二栽培技术体系的选择应用
        5.7.3 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指标的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简介及自评

四、晚茬麦丰产栽培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2]稻茬晚播小麦群体与生理特征及密肥调控技术研究[D]. 张明伟. 扬州大学, 2018(12)
  • [3]2016/2017年度小麦秋冬种技术指导意见[J].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种子科技, 2016(10)
  • [4]浅谈晚茬小麦优质栽培与冻害的补救措施[J]. 程廷海. 农民致富之友, 2015(23)
  • [5]晚茬小麦栽培技术[J]. 孙佩贤,张金宝,秦霞. 经济研究导刊, 2011(19)
  • [6]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和光能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D]. 石玉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7]晚茬麦丰产栽培要点[J]. 何安邦,龙可.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1(01)
  • [8]山东小麦主要栽培技术体系及其应用[J]. 赵君实,徐茂臻,王法宏.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1(04)
  • [9]山东小麦主要栽培技术体系及其应用[J]. 赵君实,徐茂臻,王法宏.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1(04)
  • [10]介绍一组小麦新品种(系)[J]. 范和君,田云峰,薛喜梅,赵虹. 河南农业科学, 1989(06)

标签:;  ;  ;  ;  

晚熟小麦高产栽培要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