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造世界一流的空间环境试验设备

中国打造世界一流的空间环境试验设备

一、中国建成世界一流空间环境试验设备(论文文献综述)

陈静[1](2020)在《环境与荷载作用下拉索HDPE防护系统腐蚀损伤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强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简称HDPE)外护套材料,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指标及耐环境性能指标被广泛的应用于斜拉桥拉索结构的索体防护,现已逐渐发展成为现代斜拉桥拉索结构的主要防护形式。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拉索HDPE护套由于在原材料选择、制作、运输、安装、运营、养护管理等阶段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极易造成HDPE护套材料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的发生改变,造成HDPE护套材料失去原有的优良使用性能甚至出现失效,HDPE护套的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拉索结构乃至整座桥梁的实际服役寿命。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HDPE外护套的研究大多都停留在实验室单一模拟服役环境阶段,与HDPE护套的实际服役寿命差异较大;同时针对拉索HDPE护套的腐蚀损伤及力学性能影响的多因素研究也有所欠缺。因此,系统研究环境与荷载作用下拉索HDPE防护系统的腐蚀老化行为并揭示其损伤过程及相关机理,不仅能为准确评估拉索索体的剩余使用寿命和及时准确的更换拉索提供一定的参考,并对延长拉索HDPE防护系统的实际服役年限、改进拉索HDPE防护系统的设计和避免重大工程安全事故具有极其重要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变荷载与侵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斜拉索腐蚀疲劳损伤机理与寿命预测模型研究(No.51478071)”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复杂环境下结构疲劳实验系统研制(No.11627802)”,从斜拉桥拉索结构系统在服役环境下的耐久性研究出发,以影响服役拉索HDPE防护系统的常见病害为导向,围绕拉索结构及HDPE防护系统的腐蚀损伤及力学性能退化问题,分析其病害及其产生病害的原因,通过理论分析、试验模拟、有限元建模分析、数值分析等方法,对影响拉索及HDPE防护系统在服役环境下使用的多个因素展开深入研究,系统研究了拉索HDPE防护系统及拉索结构系统的腐蚀损伤过程及损伤机理,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拉索HDPE防护系统耐久性及损伤机理的研究:在广泛调查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对实际工程中拉索HDPE防护系统主要病害类型的研究,提出了影响拉索HDPE防护系统耐久性的相关因素及HDPE防护系统损伤机理;(2)环境与荷载作用下拉索HDPE护套腐蚀损伤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通过环境与荷载作用下拉索HDPE护套加速腐蚀损伤及力学性能试验的研究,在不同环境作用和应力作用工况下,揭示了拉索HDPE外护套腐蚀损伤机理及腐蚀老化损伤特征(质量损伤、表观形貌、微观形貌);通过拉伸试验研究腐蚀老化后拉索HDPE防护系统的力学性能退化,揭示了腐蚀损伤后拉索HDPE防护系统在腐蚀老化损伤过程中的拉伸力学性能(屈服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的退化过程及于各腐蚀因子间的函数关系;(3)拉索HDPE护套不同损伤模式下拉索结构系统腐蚀损伤试验研究:通过湿热环境与铜盐溶液浸润交替作用下拉索结构腐蚀损伤试验,得到了拉索HDPE护套在不同损伤模式下的腐蚀前后拉索结构系统的宏观、微观外貌形态的变化及其腐蚀特征分布;对腐蚀后的拉索结构进行解剖分层研究,揭示了拉索系统内不同位置的索体钢丝的腐蚀情况,建立了腐蚀程度与环境介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腐蚀后钢丝进行清洗,揭示了拉索HDPE护套在不同损伤模式下不同位置处索体钢丝的腐蚀蚀坑分布情况;(4)拉索HDPE防护系统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HDPE护套不同损伤模式下的应力情况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分析,揭示了拉索HDPE护套孔洞、纵向开裂、环向开裂缺陷在不同尺寸宽度、不同缺陷深度下的应力分布及最大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5)基于对拉索HDPE防护系统及拉索整体结构系统的全面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保障拉索HDPE防护系统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措施。

宗陆宇,田焕荣,房强[2](2019)在《驰马试剑——管窥研究院试验能力建设》文中指出试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装备研制中的重要环节,是方案验证和性能验证的有效手段。随着高科技发展以及新军事变革和新的作战模式的变化,战场上的军事装备发展将随之变化,促使研究院的科研能力和验证手段也要发生新的变化,以适应未来作战装备更快(研制周期更短、研制反应速度更快)更强(装备对作战需求的适应能力更强、装备综合使用效能更强)的研制要求。研究院自创建以来,一直注重试验能力建设。

谢俊杰[3](2019)在《环境试验测试系统的研究、设计及建设》文中指出随着贸易的不断发展,产品在各种运输及使用环境下的功能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成为了用户和生产者最关心的问题。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等是产品无法避免的环境影响因素,解决常见环境因素对产品的不良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对产品进行环境试验。目前,我国部分环境试验测试系统测试能力不足,迫切需要后期追加能力建设;同时,环境试验测试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企业愿意加大投入去建设自己的环境试验测试系统。但是,我国比较系统的有关环境试验测试系统建设的参考资料却比较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1372008)、广东省科技计划(No.2014A010103014,No.2015B010101006)等项目的支持下,本论文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本人从事环境试验检测工作和项目,以及参与环境试验测试实验室建设的经验,在深入分析环境试验测试的发展趋势、国内外环境试验的新需求,以及环境试验新标准的要求、新试验方法等基础上,提出一个实用的符合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测试的实验室设计建设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环境试验的背景、含义、目的和作用的分析阐述;环境试验和环境试验设备仪器的发展情况研究;国内外环境试验标准化发展及主要差距和问题的探讨;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测试实验室的优缺点及建立的标准依据分析。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测试实验室相关试验标准的解析研究,包括了对高温、低温、湿热、温度变化、盐雾、振动、冲击、加速度等常见环境试验标准进行试验方法探讨,剪裁、归纳总结,得到符合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测试的试验严酷等级。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测试实验室的基本规划和项目管理。对环境实验室土建设、水建设、电建设、仪器设备安装等进行研究分析;进行环境试验设备仪器的选型研究,对环境试验设备仪器供应商进行分析对比,及各类设备仪器进行资料收集、指标能力分析对比等。最终,得到满足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测试实验室建设要求的设备仪器。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测试实验室的建设实践经验分享。对盐雾、振动、加速度试验测试系统的建设难点进行研究分析,分享实际建设经验,为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测试实验室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参考。在综合考虑实用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的条件下,提出一套符合国内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民用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测试系统的建设方案。

王海[4](2019)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工离心模型试验以“时间”、“空间”压缩效应为特点,利用离心加速度场补偿模型缩尺而引起的自重应力损失,还原模型与原型之间1:1应力-应变状态,使之拥有其它任何物理缩尺试验无可比拟的优势,被科学界公认为21世纪最具前景、最具潜力的物理模拟试验手段之一。在岩土工程领域,其通过再现模型与原型一致应力水平和空间材料及结构变化,能直接研究自重及地震等荷载作用下边坡滑塌、堤/坝/堰开裂、场地液化、地基失效、挡土墙失稳等岩土工程对象的破坏过程与失效机理,突破了传统物理试验由“介质”到“对象”的束缚。鉴于其优越性与先进性,我国大量学者相继投身和致力于土工离心机研发工作,虽起步比国际迟约50年,但过去廿年已成功建设土工离心机30余台,数量位居世界第二。通过我国学者们的不懈努力,使我国土工离心机在数量规模和性能指标上取得了举世震惊的长足进步,为岩土工程前沿重大问题研究和交叉分支学科发展提供了优越平台。但是,随着研究深入和范围拓展,模型试验结果与原型的偏离现象和平行试验中结果的离散程度呈急剧上升趋势,其原因则在于学者们一直致力于设备技术开发,而忽略了试验模拟技术的发展。受离心加速度场的特殊性、模型1g至Ng状态变化的复杂性、岩土体多相耦合的力学特点及不确定性等约束,确定了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产出水平,不仅依赖于性能先进的试验设备,还取决于正确、有效、完备的试验模拟技术。因此,探讨土工离心试验模拟技术的关键问题和发展适应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及新型技术,对提升土工离心试验的整体创新水平和国际一流成果产出能力极其重要。本文以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CSIEM-40-300大型动力离心机建设为契机,以应力相似差异特征、砂雨法控制要素、黏滞系数配比标准等三方面关键问题为切入点,联袂理论推导、物理试验、震害调查、数值仿真等方法开展系统研究工作,以建立模型设计基本准则、弥补制模技术基础理论和提出实用化配比标准为目标。同时,考虑土工离心机的独特性和通用化性能测试方法的欠缺,以CSIEM-40-300土工离心机为样本,介绍动力离心机的基本构成和探讨主要性能测评方法,为同类设备性能评价及验收和相关标准的修订提供重要参考。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成果如下:1.剖析了离心加速度场与自然重力场的差异特征及成因,以环境特征与模型应力的内在关联为基础,首次提出了总体分布应力、附加侧向应力、耦合动应力三个概念与定义,以揭示离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辐射分布和旋转机制对模型应力状态的影响。基于三个概念与定义,建立数学模型与推导表达式,给出了模型三方面应力相似差异的关键表征参数和设计准则,为有效半径取值、离心加速度、旋转角速度、模型高度、模型宽度等试验设备和模型参数设计建立了重要依据。2.利用自主研发的鸭嘴式砂雨法制模装置,开展了干砂与饱和砂模型制备对比试验,提出了稳定相对密度新概念与定义,解析了两种模型制备的主控要素及影响规律和密实度范围差异,给出了模型空间均匀分布特征与测试评价方法。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和颗粒流速动力方程,构建与推导了描述砂雨法制备过程的单一颗粒、颗粒簇等两种简化数学模型与表达式,揭露了砂雨法制模的内在原理与关键参数作用机制,填补了以往砂雨法制模研究的基本理论空白。3.阐述了国内外土工离心液化试验两种黏滞系数配比标准,指明了实际应用存在的矛盾。以汶川Ms8.0地震液化场地剪切波速统计数据为条件,通过自主研发的Vs-e-k联合测试装置与标定试验,提出了一般性Vs-k关系表达式,给出了基于Vs的黏滞系数配比标准。采用FLAC有限差分数值平台与液化、非液化场地记录,验证了1g原型和Ng缩尺模型液化数值试验可行性,分析渗透系数对孔压比极值的影响规律及范围,提出了基于FLAC黏滞系数配比标准。两种配比标准对比,证明了配比标准的可靠性、通用性和渗透系数是影响液化阈值的一个惰性参数。4.介绍了CSIEM-40-300大型动力离心机基本指标和功能特点,阐述了各子系统的核心组成、设计结构和关键技术。搜集并总结了国内外土工离心机性能测试相关方法及经验和大型模拟试验设备相关规程,提出了验收大纲的编制要点及流程、安全操控原则及重要事项、性能测试方法及衡量标准等,在CSIEM-40-300大型动力离心机设备验收中得到应用,验证了提出方法及标准的有效性和普适性,为土工离心机性能测试评价相关规范的制定,建立了重要指导方法和有益借鉴。

袁国琴[5](2018)在《爱斯佩克公司环境模拟测试业务中国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模拟测试业务的营销属于工业品营销的范畴,也属于组织间营销的一种,主要针对的是团体或某个组织,不是针对个体消费者的。生产环境模拟测试设备的企业在开展营销活动时,与消费品营销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本文深入分析与研究环境模拟测试业务的营销策略,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环境模拟测试业务客户的购买行为,采购过程的5个不同阶段所需的决策信息、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使用者类型的采购需求等。接着对“中国制造2025”大背景下的环境模拟测试业务进行了具体介绍,对爱斯佩克公司的中国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分析,通过企业的测试技术前瞻性、产品性能先进性,生产资料多元性,服务质量引领性等在行业中的优势展示与发挥,对企业立足于中国市场的环境模拟测试业务行业二十多年的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说明。对企业近年来所面临的中国市场竞争威胁、国家政策调整影响等外部因素、以及爱斯佩克中国市场团队整合力量的内部因素进行了客观阐述。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爱斯佩克环境测试业务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及具体策略进行了描述,全面详细介绍了爱斯佩克公司的中国市场4P营销组合内容。并且通过对爱斯佩克集团的市场营销战略及中国市场细分的研究,清晰地说明了爱斯佩克公司是如何将目标客户细分、产品细分的,如何运用营销组合实现爱斯佩克集团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战略目标,从而为环境模拟测试业务领域的同行提供了可借鉴的市场策略方案。另外,本文通过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爱斯佩克集团在世界各地的实际营销经验,剖析了爱斯佩克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组合策略中存在的价格、沟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同时,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知行合一思想,围绕爱斯佩克环境仪器(上海)有限公司在中国实施本土化运营的战略高度,按照市场营销理论知识,直观地描述了爱斯佩克在中国环境模拟测试业务领域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沟通上的核心特点,从而对爱斯佩克公司环境模拟测试业务在中国市场营销策略中低价竞争、渠道合作、品牌宣传等方面进行优化研究,从而提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优化建议。

张利,马蕾,宋港,李霖圣,王继虎[6](2018)在《猎户座飞船地面环境试验验证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从美国NASA新一代载人航天器猎户座飞船地面验证试验出发,介绍NASA格伦研究中心的振动、噪声以及热真空试验系统,其中包括大推力三轴六自由度振动试验系统(MVF)、大型混响室、大型真空罐的系统组成和试验能力。通过与国内试验能力进行比较,指出我国航天器地面验证试验的欠缺和不足,并为我国航天器环境验证试验提出了建议与发展方向。

穆大伟[7](2017)在《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耕地紧张局势越加严重,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开展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城市建筑环境适应性与种植技术研究,能够有效补偿耕地面积,减少资源消耗,改善城市生态,使城市产生从单纯的资源消耗型向生产型的革新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学术意义。课题以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调研、理论整合、种植试验、计算机模型建构等方法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农业城市环境适应性、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品种选择技术研究、屋顶温室有农建筑范式研究。研究内容:(1)在生产性城市理论指导下,系统梳理有农建筑理论。有农建筑是在传统民用建筑基础上,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环境调控手段,系统耦合人居生活与农业生产活动,构筑“建筑—农业—人”一体化生态系统,具备农业生产功能的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2)城市环境与传统农田环境差异较大,论文以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条件下蔬菜适应性为切入点进行种植试验研究,测量蔬菜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等蔬菜品质指标和生理指标,探讨农业在城市环境中的适应性。(3)对比分析蔬菜和人体对环境的要求,提出人菜共生空间光照、温度、湿度、气流等环境指标。测量客厅、办公室、阳台、屋顶的光照强度、温度、湿度、CO2浓度,分析蔬菜在建筑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建筑蔬菜种植试验,测量生理指标与产量,计算蔬菜绿量和固碳吸氧量,探讨蔬菜生产建筑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4)结合设施农业技术和立体绿化技术,筛选建筑农业种植技术:覆土种植、栽培槽种植、栽培块种植、水培种植。提出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该技术可实现不更换栽培基质持续生产,是更加适宜建筑环境的农业种植技术。进行透气型砂栽培生菜种植试验研究,论证透气型砂栽培技术可行性。(5)提出建筑农业品种选择基本原则,系统整理120种蔬菜环境要求数据,建立建筑蔬菜品种选择专家系统。以建筑农业微空间和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为基础,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6)进行屋顶温室有农建筑专题研究,探索日光温室、现代温室和建筑屋顶结合的具体模式,并将光伏与屋顶温室进行结合,使建筑具备能源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功能。利用Design Builder模拟屋顶温室、屋顶农业和普通建筑的能耗,探讨屋顶温室的节能性。论文阐述了有农建筑的内涵,通过调查研究、理论研究、试验研究、模拟研究对农业城市适应性、建筑适应性、建筑农业种植技术、建筑蔬菜品种选择技术、屋顶温室有农建筑模型与能耗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1)城市雨水和城市空气环境下的蔬菜生长势弱,商品产量低,营养品质较好,重金属As、Cd、Pb含量满足国家标准食品安全要求,城市雨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用水,交通路口不宜进行蔬菜商品生产;在人菜共生建筑空间中,蔬菜要求光照强度3000lux以上,远高于人居环境要求,需要解决补光而不产生眩光的问题,人菜温度、湿度、通风环境要求范围较为接近,人菜CO2和O2具有互补作用;通过办公建筑和居住建筑环境测量试验和种植试验研究证明人菜共生是可行的,种植试验表明,南向窗台、南向阳台和西向阳台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63.15g、138.08g、132.42g,显着高于北向窗台19.01g和屋顶31.67g,不同空间蔬菜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固碳吸氧量和绿量差异明显。(2)提出建筑农业三原则:对人工作和生活影响小、对建筑环境影响小、种植管理简单,筛选出建筑农业适宜技术:覆土栽培技术、栽培槽技术、栽培块种植技术、栽培箱种植技术、水培技术;提供新的建筑农业种植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证明透气型砂栽培技术是可行的;建立120种蔬菜环境指标数据库,建立品种选择专家系统,进行建筑农业气候区划,解决了建筑蔬菜品种选择问题。(3)探索通过屋顶温室进行农业、能源复合式生产的有农建筑范式;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表明屋顶现代温室和相连建筑顶层的全年能耗为80802 Kwh,露地现代温室+没有屋顶温室的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90429 Kwh,全年节能9627 Kwh,露地日光温室+普通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8806 Kwh,屋顶日光温室和建筑顶层全年能耗为46924 Kwh,全年节能1882 Kwh,证明屋顶温室是节能的。论文为有农建筑和生产型建筑系统构筑做了部分工作,属于生产性城市理论体系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垂直农业的生产型民用建筑系统构筑》(项目批准号:51568017)的部分研究成果,为生态建筑设计探索新方法,为可持续城镇建设提供新思路。

韩建军[8](2017)在《基于项目与组织双重考核的航天科研项目团队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加快推进和实现我国从航天大国向世界航天强国转变的战略进程中,航天所属的企事业单位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构建一套卓有成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必然将对提升组织的活力和竞争力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针对航天任务的特点以及体制机制方面的综合考虑,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对型号项目采取全生命周期的项目考核管理,对下属的二级、三级单位进行组织绩效的考核管理,两种考核管理模式已经交叉并有机融合,此时,进一步深化基于项目和组织双重考核的航天项目团队绩效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在对团队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航天项目团队的特殊性,以某航天基层单位为研究对象,从组织战略发展需要、航天器型号项目的考核要求、承担上级的考核责任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运用平衡计分卡、关键成功因素、关键绩效指标、鱼骨图等方法和工具,将型号项目的考核要求、组织期望和战略以及上级单位的考核责任层层分解、有机融合,结合组织内部业务流程特点及各团队的特殊性,构建了一套确保型号任务成功、实现发展战略的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多目标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团队绩效进行实证分析。

刘国青,向树红,易旺民,闫荣鑫,陈金明,杨林华,冯咬齐,齐燕文[9](2015)在《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航天器AIT中心》文中指出自"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45年来,作为我国各类航天器系统级总装与专业测试、环境试验与可靠性研究代表性单位的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取得了快速发展。文章综述了该所的航天器总装技术和环境试验能力,重点介绍航天器总装技术与工艺、总装专业测试技术、真空热环境试验技术、空间光学及光学特殊试验技术、动力学环境试验技术以及磁环境试验技术近十年的发展概况,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愿景。作为中国最早开展航天器环境试验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正努力发展、提升各项专业技术,以打造国际一流的航天器总装集成与专业测试中心。

黄本诚[10](2015)在《航天器地面模拟试验设备研制历程的重要回顾——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45周年》文中研究指明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人类开启了进入太空的序幕。1958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卫星,同年毛主席发出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中国自此开启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的征程。根据卫星的任务要求,研制工程主要包括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地面测控等几大系统。其中运载火箭由当时的七机部八院负责承制,发射场选定我国甘肃省酒泉发射场。根据毛主席1958年的号召,中央决定由中国科学院负责卫星研制任务。中国科学院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地球物理研究所组建了分部,

二、中国建成世界一流空间环境试验设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建成世界一流空间环境试验设备(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与荷载作用下拉索HDPE防护系统腐蚀损伤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斜拉桥面临的拉索结构腐蚀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拉索系统发展概述
        1.2.1 拉索结构系统的发展概述
        1.2.2 拉索防护系统的发展概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拉索系统腐蚀特征分布及力学性能退化研究现状
        1.3.2 拉索HDPE护套材料老化损伤规律研究现状
        1.3.3 拉索HDPE护套防护系统腐蚀损伤机理研究现状
        1.3.4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拉索HDPE防护系统耐久性及损伤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拉索HDPE防护系统耐久性研究
        2.2.1 拉索HDPE防护系统工作机理
        2.2.2 拉索HDPE防护系统主要病害类型
        2.2.3 影响拉索HDPE防护系统耐久性因素
    2.3 拉索HDPE防护系统损伤机理研究
        2.3.1 拉索HDPE护套光老化损伤机理
        2.3.2 拉索HDPE护套应力损伤机理
        2.3.3 拉索HDPE护套环境应力损伤机理
        2.3.4 拉索HDPE护套疲劳损伤机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与荷载作用下拉索HDPE护套腐蚀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原材料及其制备
        3.2.1 试验原材料及相关参数
        3.2.2 试验试件材料的制备
    3.3 试验设备
        3.3.1 湿热环境设备
        3.3.2 荷载施加装置
        3.3.3 拉伸试验设备装置
        3.3.4 其他设备
    3.4 试验方案设计及方法
        3.4.1 试验环境条件模拟
        3.4.2 试验荷载条件模拟
        3.4.3 拉索HDPE护套腐蚀损伤试验方案设计
        3.4.4 拉索HDPE护套拉伸性能试验方案设计
    3.5 HDPE护套材料腐蚀损伤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3.5.1 HDPE护套腐蚀损伤试验过程步骤
        3.5.2 HDPE护套试件腐蚀老化质量分析
        3.5.3 HDPE护套试件表观形貌结果分析
        3.5.4 HDPE护套试件微观形貌结果分析
    3.6 HDPE护套材料拉伸性能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3.6.1 HDPE护套拉伸试验过程及步骤
        3.6.2 HDPE护套材料拉伸试验结果分析
    3.7 环境与荷载作用对拉索HDPE护套材料的腐蚀损伤影响机理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DPE护套不同损伤模式拉索结构系统腐蚀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概况
        4.2.1 试验环境腐蚀条件模拟和加速
        4.2.2 主要试验设备
        4.2.3 试验材料及相关试剂
    4.3 试验方案设计及方法
        4.3.1 拉索试验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4.3.2 拉索结构腐蚀损伤试验方案设计
    4.4 拉索结构腐蚀损伤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4.4.1 拉索结构腐蚀损伤试验过程步骤
        4.4.2 拉索索体钢丝腐蚀分级研究
        4.4.3 HDPE护套不同损伤模式下拉索外观形貌及腐蚀分布规律分析
        4.4.4 HDPE护套不同损伤模式下拉索结构系统微观形貌分析
        4.4.5 HDPE护套不同损伤模式下拉索索体钢丝腐蚀定量分析
    4.5 HDPE护套不同损伤模式下拉索结构系统腐蚀损伤机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拉索HDPE材料腐蚀损伤试验力学性能退化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的力学性能
        5.2.1 材料力学性能的宏观描述
        5.2.2 材料力学性能的微观描述
    5.3 材料的典型力学性能退化模型
        5.3.1 折减退化模型
        5.3.2 衰减退化模型
    5.4 基于环境与荷载作用下的腐蚀损伤试验HDPE力学性能退化
        5.4.1 HDPE材料屈服强度退化
        5.4.2 HDPE材料弹性模量退化
        5.4.3 HDPE材料断裂伸长率退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拉索HDPE防护系统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
    6.1 引言
    6.2 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
        6.2.1 材料本构关系基本理论
        6.2.2 材料本构模型的选择
    6.3 HDPE护套材料拉伸试验有限元模拟分析
        6.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6.3.2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6.4 拉索HDPE护套不同损伤模式有限元模拟分析
        6.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6.4.2 孔洞对HDPE护套结构等效应力的影响
        6.4.3 纵向开裂对HDPE护套结构等效应力的影响
        6.4.4 环向开裂对HDPE护套结构等效应力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进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2)驰马试剑——管窥研究院试验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院试验设施建设简述
整车道路室
道路模拟综合试验中心
车辆环境试验室
电磁兼容试验室
动力电池试验室
电子元器件试验室
结语

(3)环境试验测试系统的研究、设计及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环境试验的发展
    1.3 环境试验设备的发展
    1.4 环境试验标准化的发展
        1.4.1 国外环境试验标准化的发展
        1.4.2 国内环境试验标准化的进展
        1.4.3 主要差距及存在问题
    1.5 环境试验的内涵和概述
        1.5.1 环境试验含义
        1.5.2 环境试验的目的
        1.5.3 环境试验的主要作用
    1.6 国际与国内环境试验检测系统的对比
        1.6.1 国内环境试验检测系统设计建设现状
        1.6.2 国际与国内环境试验检测系统设计建设差别
    1.7 环境试验测试系统的优缺点和建立的标准依据
        1.7.1 环境试验测试系统的优缺点
        1.7.2 环境试验测试系统建立的标准依据
第二章 标准的解读分析
    2.1 高温试验标准解析
        2.1.1 高温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2.1.2 试验方法探讨解析
        2.1.3 标准剪裁与严酷等级
    2.2 低温试验标准解析
        2.2.1 低温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2.2.2 试验方法探讨解析
        2.2.3 标准剪裁与严酷等级
    2.3 湿热试验标准解析
        2.3.1 湿热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2.3.2 恒定湿热试验样品状态探讨
        2.3.3 恒定湿热标准剪裁与严酷等级
        2.3.4 交变湿热试验样品状态探讨
        2.3.5 交变湿热标准剪裁与严酷等级
    2.4 温度变化试验标准解析
        2.4.1 温度变化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2.4.2 试验方法探讨和严酷等级
    2.5 盐雾试验标准解析
        2.5.1 盐雾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2.5.2 标准剪裁与严酷等级
    2.6 随机振动试验标准解析
        2.6.1 随机振动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2.6.2 随机振动试验方法探讨解析
        2.6.3 标准剪裁与严酷等级
    2.7 正弦振动试验标准解析
        2.7.1 正弦振动产生原因
        2.7.2 正弦振动试验的目的
        2.7.3 正弦振动试验方法探讨解析
        2.7.4 标准剪裁与严酷等级
    2.8 冲击试验标准解析
        2.8.1 冲击产生原因及危害
        2.8.2 冲击试验的目的
        2.8.3 冲击试验方法探讨解析
        2.8.4 标准剪裁与严酷等级
    2.9 稳态加速度试验标准解析
        2.9.1 稳态加速度试验的目的与意义
        2.9.2 稳态加速度试验方法探讨解析
        2.9.3 标准剪裁与严酷等级
    2.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实验室建设的基本规划和项目管理
    3.1 环境实验室的选址
        3.1.1 地面
        3.1.2 地址
        3.1.3 建筑高度
        3.1.4 独立的电源
        3.1.5 独立的接地
    3.2 环境实验室测试仪器的选型
        3.2.1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的选型
        3.2.2 温度冲击试验箱的选型
        3.2.3 盐雾试验箱的选型
        3.2.4 电动振动台的选型
        3.2.5 冲击试验机的选型
        3.2.6 离心机的选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试验测试子系统研究设计
    4.1 盐雾试验测试系统的建设实践
        4.1.1 盐雾试验系统防腐蚀与通风设计
        4.1.2 盐雾试验测试系统验收
        4.1.3 盐雾试验实例
    4.2 振动试验测试系统的建设实践
        4.2.1 隔振沟与桩基设计
        4.2.2 隔音设计
        4.2.3 振动试验测试系统验收
        4.2.4 振动试验实例
    4.3 加速度试验测试系统的建设实践
        4.3.1 加速度试验系统监控与门禁系统设计
        4.3.2 加速度试验系统防撞防护措施设计
        4.3.3 加速度试验系统验收
        4.3.4 加速度试验实例
    4.4 本章小结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土工离心机发展概况
        1.2.1 国外发展概况
        1.2.2 国内发展概况
    1.3 动力离心机发展概况
        1.3.1 国际发展概况
        1.3.2 国内发展概况
    1.4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
        1.4.1 主要方面与研究进展
        1.4.2 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1.4.2.1 应力相似误差
        1.4.2.2 砂雨制模关键技术
        1.4.2.3 黏滞系数配比标准
        1.4.2.4 大型动力离心机性能测试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应力相似差异特征与设计准则
    2.1 引言
    2.2 离心环境加速度场特征
    2.3 总体分布应力概念与设计准则
        2.3.1 应力偏差与应力误差
        2.3.2 总体应力差异表征方法与合理性分析
        2.3.3 控制标准与设计准则
    2.4 附加侧向应力概念与设计准则
        2.4.1 附加侧向应力
        2.4.2 控制标准与设计准则
    2.5 耦合动应力概念与设计准则
        2.5.1 耦合动应力
        2.5.2 控制标准与设计准则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砂雨法控制要素与数学模型
    3.1 引言
    3.2 稳定相对密度概念与新定义
        3.2.1 砂雨法工作原理与控制要素
        3.2.2 稳定新定义
    3.3 砂雨法装置设计与组成
    3.4 饱和砂与干砂制模对比试验
    3.5 控制要素与范围比较
        3.5.1 主控要素分析
        3.5.2 饱和砂雨控制要素分析
        3.5.3 饱和砂雨法均匀性评价
    3.6 数学模型与机理剖析
        3.6.1 单颗粒数学模型分析
        3.6.2 颗粒簇数学模型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黏滞系数配比方法与适用标准
    4.1 引言
    4.2 黏滞系数配比关键问题
    4.3 基于Vs-e-k的μ配比标准
        4.3.1 Vs-e-k联合试验
        4.3.1.1 联合试验装置
        4.3.1.2 Vs-e-k联合试验
        4.3.2 Vs-e-k理论关系推导
        4.3.3 配比标准
    4.4 基于数值试验的的配比标准
        4.4.1 数值模拟原理
        4.4.2 场地选取与模型基本参数
        4.4.3 FLAC3D可行性验证
        4.4.4 黏滞系数配比模拟
        4.4.5 配比标准
    4.5 两种配比标准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型动力离心机性能测试方法
    5.1 引言
    5.2 CSIEM40300 动力离心机
        5.2.1 基本构成
        5.2.2 离心机系统
        5.2.3 地震模拟系统
        5.2.4 辅助试验配套系统
    5.3 离心机性能测试方法
        5.3.1 现有标准总结
        5.3.2 关键性能参数与测试方法
        5.3.3 验收大纲
    5.4 离心机振动台性能测试方法
        5.4.1 现有标准总结
        5.4.2 关键参数与测试方法
        5.4.3 性能评价方法
    5.5 测试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工作及成果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5)爱斯佩克公司环境模拟测试业务中国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文献研究综述
        1.3.1 国外文献研究状况
        1.3.2 国内文献研究状况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论文框架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市场细分理论(STP)
    2.2 4P营销组合理论
    2.3 组织市场与购买行为分析
        2.3.1 组织市场介绍
        2.3.2 组织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
    2.4 五力分析模型
3 爱斯佩克公司环境模拟测试设备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3.1 行业介绍
    3.2 环境模拟测试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3.2.1 全球发展现状及趋势
        3.2.2 我国环境模拟测试业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3 我国环境模拟测试行业的需求客户购买行为分析
        3.3.1 环境模拟测试行业的需求情况
        3.3.2 影响环境模拟测试业务采购行为的主要因素
        3.3.3 环境模拟测试行业的购买特征
    3.4 环境模拟测试设备竞争分析
        3.4.1 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3.4.2 新进入者的威胁
        3.4.3 替代品的威胁
        3.4.4 供应商的威胁
        3.4.5 顾客讨价还价的威胁
    3.5 爱斯佩克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3.5.1 公司概况
        3.5.2 公司目前经营状况
        3.5.3 企业资源与业务能力分析
    3.6 爱斯佩克环境模拟测试业务营销环境综述
4 爱斯佩克中国营销战略选择
    4.1 爱斯佩克集团营销总体思路
    4.2 市场细分
        4.2.1 环境模拟测试业务市场细分变量分析与选择
        4.2.2 环境模拟测试业务购买动机分析
        4.2.3 爱斯佩克环境测试业务的细分市场
    4.3 目标市场
        4.3.1 目标市场选择方法
        4.3.2 主要目标市场
    4.4 市场定位
        4.4.1 品牌形象差异化
        4.4.2 技术服务差异化
5 爱斯佩克公司营销组合
    5.1 产品策略
        5.1.1 产品差异化
        5.1.2 精准服务
    5.2 价格策略
    5.3 渠道策略
    5.4 促销沟通策略
6 营销策略优化研究
    6.1 企业存在的问题
        6.1.1 进口产品在中国水土不服
        6.1.2 海外定价直接移入中国的弊端
        6.1.3 销售渠道单一
        6.1.4 销售模式陈旧
    6.2 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6.2.1 开发适宜中国市场的产品,提升中国地区R&D能力
        6.2.2 价格策略创新
        6.2.3 渠道服务模式多样化
        6.2.4 适应中国市场的ESPEC品牌宣传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猎户座飞船地面环境试验验证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Orion研制环境试验情况
    1.1 振动试验系统
    1.2 噪声试验系统
    1.3 热真空试验系统
2 我国航天器环境试验情况
3 发展建议

(7)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都市农业
        1.2.2 设施农业
        1.2.3 立体绿化
    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点
第2章 有农建筑与产能建筑
    2.1 有农建筑
        2.1.1 垂直农场
        2.1.2 有农建筑
    2.2 产能建筑
        2.2.1 被动房
        2.2.2 产能房
    2.3 生产型建筑
第3章 农业的城市环境适应性研究
    3.1 城市雨水种菜可行性试验研究
        3.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2 材料与方法
        3.1.3 结果与分析
        3.1.4 结论
    3.2 城市道路环境生菜环境适应性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讨论
        3.2.4 结论
第4章 农业的建筑环境适应性研究
    4.1 建筑农业环境理论分析
        4.1.1 蔬菜对环境的要求
        4.1.2 人菜共生环境研究
    4.2 建筑农业环境试验研究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3 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和生态效益研究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结果与分析
        4.3.3 讨论
        4.3.4 结论
第5章 建筑农业种植技术研究
    5.1 建筑农业蔬菜种植技术
        5.1.1 覆土种植
        5.1.2 栽培槽
        5.1.3 栽培块
        5.1.4 栽培箱
        5.1.5 水培
        5.1.6 栽培基质
    5.2 建筑农业新技术:透气型砂栽培技术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 透气型砂栽培床
        5.2.3 砂的理化指标研究
        5.2.4 水肥控制技术研究
        5.2.5 砂栽培的特点
    5.3 透气型砂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5.3.1 研究现状
        5.3.2 材料与方法
        5.3.3 结果与分析
        5.3.4 讨论与结论
第6章 建筑农业品种选择技术研究
    6.1 品种选择原则
        6.1.1 研究现状
        6.1.2 品种选择原则
    6.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6.2.1 蔬菜品种数据库
        6.2.2 品种选择专家系统
    6.3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6.3.1 建筑农业空间微气候类型
        6.3.2 建筑农业气候区划
        6.3.3 建筑农业气候区评述
第7章 温室与屋顶温室
    7.1 温室
        7.1.1 日光温室
        7.1.2 现代温室
        7.1.3 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7.2 光伏温室:农业与能源复合式生产
        7.2.1 研究现状
        7.2.2 农业光伏电池
        7.2.3 光伏温室的光环境
        7.2.4 光伏温室设计
        7.2.5 实践案例
    7.3 温室环境试验研究
        7.3.1 材料与方法
        7.3.2 结果与分析
        7.3.3 结论
    7.4 屋顶温室
        7.4.1 研究现状
        7.4.2 实践案例
        7.4.3 屋顶温室类型
    7.5 屋顶温室模型构建
        7.5.1 生产性设计理念
        7.5.2 屋顶日光温室
        7.5.3 屋顶现代温室
        7.5.4 屋顶温室透明覆盖材料
    7.6 屋顶温室生产潜力研究
        7.6.1 评估模型的建立
        7.6.2 天津市屋顶温室面积
        7.6.3 屋顶温室的生产潜力
        7.6.4 自给率分析
        7.6.5 结果与讨论
    7.7 屋顶温室能耗模拟研究
        7.7.1 能耗模拟分析软件
        7.7.2 建筑能耗模型
        7.7.3 能耗模拟参数设置
        7.7.4 能耗模拟结果与分析
        7.7.5 能耗模拟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基于项目与组织双重考核的航天科研项目团队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相关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B研究所团队绩效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B研究所概况
    2.2 B研究所团队绩效管理现状
        2.2.1 上级对B研究所的考核
        2.2.2 B研究所团队绩效管理现状
    2.3 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3.1 航天器项目对B研究所的考核未落实到各团队
        2.3.2 考核指标与组织新时期发展战略脱节
        2.3.3 评价指标的同质化严重制约团队的活力
        2.3.4 未能有效分解和传递上级单位的考核要求
        2.3.5 考核结果未被有效的应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团队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3.1 绩效评价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3.1.1 平衡计分卡
        3.1.2 鱼骨图
        3.1.3 关键绩效指标
        3.1.4 层次分析法
        3.1.5 多目标模糊综合评判法
    3.2 航天科研项目团队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3.2.1 团队基本情况
        3.2.2 团队的特点及分析
        3.2.3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项目与组织双重考核的B研究所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1 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1.1 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4.1.2 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4.2 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和步骤
    4.3 项目考核维度的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3.1 项目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3.2 基于AHP方法的项目维度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4 组织考核维度的团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4.1 指标体系框架
        4.4.2 基于组织战略和上级考核的鱼骨图分析
        4.4.3 组织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4.4 基于AHP方法的组织维度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5 基于项目与组织考核两种类别的相对权重确定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多目标模糊综合评判的B研究所团队绩效评价案例
    5.1 基于项目和组织双重考核的团队绩效评价流程
    5.2 B研究所团队绩效评价案例
        5.2.1 单个考核维度的团队绩效模糊综合评判
        5.2.2 基于项目和组织双重考核的团队绩效模糊综合评判
    5.3 提升B研究所团队绩效的对策与建议
        5.3.1 完善规章制度体系
        5.3.2 规范绩效评价目标和计划的制定
        5.3.3 加强绩效辅导及过程监控
        5.3.4 实施绩效评价及反馈
        5.3.5 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分析及应用
    5.4 B研究所团队绩效评价体系改进的初步成效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附录A 基于项目维度的团队绩效评价指标集问卷调查
    附录B 团队绩效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问卷调查
    附录C 基于项目维度的团队绩效评价指标权重调查

(9)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航天器AIT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航天器总装技术
    1.1 技术发展现状
        1.1.1 数字化装配技术
        1.1.2 装配工艺与装备技术
        1.1.3 机构装调与低重力模拟试验技术
        1.1.4 装配检验技术
        1.1.5 装配工艺体系与标准技术
    1.2 未来需求及发展方向
2 航天器总装专业测试技术
    2.1 技术发展现状
        2.1.1 精度测量技术
        2.1.2 质量特性测试技术
        2.1.3 密封性检测技术
    2.2 未来需求及发展方向
3 真空热环境试验技术
    1)真空环境
    2)冷黑背景
    3)空间外热流
    3.1 技术发展现状
        3.1.1 试验技术和方法
        3.1.2 试验标准制定
        3.1.3 试验设备研制
    3.2 未来需求及发展方向
        3.2.1 太阳模拟试验技术
        3.2.2 常压热试验技术
        3.2.3 航天器真空热环境试验测量与控制技术
        3.2.4 真空热环境模拟技术
        3.2.5 深空探测热环境试验技术
4 空间光学试验技术
    4.1 技术发展现状
        4.1.1 太阳模拟器研制
        4.1.2 模拟空间环境下卫星遥感器的辐射定标技术
        4.1.3 大型展开结构的非接触变形测量技术
    4.2 未来需求及发展方向
        4.2.1 基于天基动态探测系统的目标模拟与标定技术
        4.2.2 基于频率扫描激光干涉测量的微变形测量技术
        4.2.3 高辐照度太阳模拟器技术
        4.2.4 新型光学技术的拓展
5 动力学环境试验技术
    5.1 技术发展现状
        5.1.1 动力学试验设备研制
        5.1.2 力限振动试验技术
        5.1.3 振动虚拟试验技术
        5.1.4 大容量数据采集技术
        5.1.5 航天器结构高阶模态试验技术
        5.1.7 多轴振动试验技术
        5.1.8 声振联合试验技术
        5.1.9 微振动测试验证技术
    5.2 未来需求及发展方向
6 磁试验技术
    6.1 技术发展现状
        6.1.1 磁环境模拟设备
        6.1.2 磁试验方法
        6.1.3 卫星磁洁净控制技术
        6.1.4 卫星磁性仿真分析与虚拟磁试验技术
    6.2 未来需求及发展方向
        6.2.1 完善试验设备功能与测试项目,提升试验设备能力
        6.2.2 发展近场测量与模型分析组合技术,实现卫星远场高精度预示
        6.2.3发展卫星磁矩测试新技术,提高大型复杂卫星磁矩测试精度
7 结束语

(10)航天器地面模拟试验设备研制历程的重要回顾——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45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 贫弱的技术研制条件
2 特别能吃苦和特别能奉献之精神的体现
3 KM1/KM2试验设备的研制成功及其意义
4 其他空间环境试验设备研制的大事记
    4.1 KM3试验设备的研制
        1)KM3试验设备的立项及方案设计
        2)KM3设备的设计
        3)KM3设备的建设选址
        4)KM3设备的加工、总装与调试
        5)KM3设备建成后的影响
    4.2 KM4试验设备的研制
        1)KM4试验设备的立项及方案设计
        2)KM4设备的加工制造
        3)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与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的组建
        4)KM4设备的总装与调试
        5)KM4设备建成后的影响
    4.3 KM6试验设备的研制
        1)KM6设备研制任务的由来
        2)KM6设备的方案
        3)KM6设备的设计、加工与总装调试
        4)KM6设备建成后的影响
5 结束语
    1)航天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开拓创新的思想支柱
    2)大协作是确保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成功的保障
    3)敢于创新是中国航天不断发展的源泉
    4)百折不挠是我们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四、中国建成世界一流空间环境试验设备(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与荷载作用下拉索HDPE防护系统腐蚀损伤试验研究[D]. 陈静. 重庆交通大学, 2020
  • [2]驰马试剑——管窥研究院试验能力建设[J]. 宗陆宇,田焕荣,房强. 坦克装甲车辆, 2019(24)
  • [3]环境试验测试系统的研究、设计及建设[D]. 谢俊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4]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技术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 王海.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9(01)
  • [5]爱斯佩克公司环境模拟测试业务中国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袁国琴.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6]猎户座飞船地面环境试验验证的启示[J]. 张利,马蕾,宋港,李霖圣,王继虎. 噪声与振动控制, 2018(S2)
  • [7]城市建筑农业环境适应性与相关技术研究[D]. 穆大伟. 天津大学, 2017
  • [8]基于项目与组织双重考核的航天科研项目团队绩效评价研究[D]. 韩建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
  • [9]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航天器AIT中心[J]. 刘国青,向树红,易旺民,闫荣鑫,陈金明,杨林华,冯咬齐,齐燕文.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5(02)
  • [10]航天器地面模拟试验设备研制历程的重要回顾——纪念“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45周年[J]. 黄本诚.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5(02)

标签:;  ;  ;  ;  ;  

中国打造世界一流的空间环境试验设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