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热矿泉水资源管理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热矿泉水资源管理的通知

一、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热、矿泉水资源管理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卿[1](2019)在《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具有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矛盾由来已久,当前严格的环境制度对矿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协调发展成为当前绿色矿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湖北省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区,属于中国重要的钢铁和磷化工基地,鄂东南有成熟型和衰退型资源型城市,鄂西北有新型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同时湖北省具有矿业周期中矿产资源开发不同阶段的典型特征。但前期高强度的开采导致的生态退化、总磷和重金属水土污染等环境问题是制约当前矿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对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对矿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矿业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系统调查湖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从理论方面分析了湖北省矿产资源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检验了湖北省资源诅咒现象,验证了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丰富了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从空间视角,通过莫兰指数、LISA集聚图、G指数热点分析探讨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从企业层面,探讨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因素,评估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政策带来的净效应,为湖北省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形成绿色矿业格局提供参考。本文获得的主要认识和结果主要包括以下5点:(1)本文对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进行系统的调查发现: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优势矿产总量控制不佳、部分矿产后备储量不足等问题、矿业结构亟需调整、资源利用效率低、矿业发展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三废”不断增加,治理工作量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任务重等问题。(2)经检验湖北省确实存在资源诅咒现象,在仅控制初始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丰裕度的两个变量的时候,自然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湖北省矿产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科技创新水平、国内物质资本的投入间接影响经济增长;丰裕的自然资源对外商投资、人力资本的投入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3)通过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发现湖北省从湖北西部到东部呈现高-低-高的趋势,以及北高南低的趋势。整体协调发展水平有小幅度下降,其中鄂州、武汉、十堰协调发展水平下降明显,咸宁、潜江协调发展水平有上升趋势,其他地区协调发展水平相对平稳。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水平在空间上整体呈现空间正自相关,2004-2010年,空间相关性增强,存在空间集聚效应;2010年以后相关性减弱,空间集聚效应减弱,到2016、2017年显示空间不相关。G指数冷热点区分布呈现“西热东冷”趋势,热点集中在鄂西北与鄂西南地区,冷点地区集中在湖北中部地区。经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耦合协调度分析发现湖北省少数地区属于失调衰退状态,大多处于勉强协调发展至中级协调发展之间。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仍有较大得提升空间。(4)矿山特征要素是影响绿色矿山建设的主要因素,尤其是矿山规模与矿山资源占用资源两方面。按照影响大小各因素排名依次是:矿山规模、矿山经济价值、三率调查矿种、主体功能区类别、城镇化水平、矿山经济类型、年投资比重。“三率”调查与评价工作在绿色矿山建设中,对掌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建立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提供帮助;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对绿色矿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中型矿山、重点生态保护区内矿山、国有和集体企业对绿色矿山建设落实情况更加积极;企业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对绿色矿山建设的因素之一。(5)绿色矿山建设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效果由矿山规模和矿产资源类型决定,其中大型矿山>中型矿山>小型矿山、非金属矿山>金属矿山;对矿山环境治理投资改善效果受主体功能区职能和矿产资源类型影响,其中,重点生态功能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开发区、非金属矿山>金属矿山;实证结果并未发现短期内绿色矿山建设对尾矿和废石的利用有显着的改善。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矿产资源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需要坚持生态建设优先、保护优先、节约利用、绿色发展的原则,严格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空间管控、转变矿产资源开发方式、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促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建设绿色矿山与矿业集群发展,形成绿色矿业开发格局。形成生态环境友好、产业结构合理、资源利用高效的协调发展模式。

王建新[2](2019)在《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全球经济和资源形势面临重大转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地质勘查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战略性矿产的兴起,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将不断拓展地质勘查的空间。新的形势对我国地质勘查工作提出巨大的挑战,同时为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也为内蒙古自治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阶段探索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更好的把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在参考借鉴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及国内的地质勘查形势、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等方面,围绕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路径及动力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新地勘经济体系”,新地勘经济体系是由地勘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径是建立新地勘经济体系,包括地勘产业体系、绿色发展和对外地勘。地勘产业体系是建立行业化管理、专业化细分和企业化经营的地勘产业体系;企业化经营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打造实体经济就是组建地矿集团公司,地矿集团公司采取勘查开发一体化、大地质、地质跨界的战略。并论述了地质跨界战略实施是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衍生和实体经济的补充。建立了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是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实现创新驱动就是要创建高效的组织管控制度,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健全的地勘金融机制,充满活力的文化建设以及科技创新机制。以此为基本点构建了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为准则层,三级指标为方案层。实施转型升级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地勘新经济,地勘新经济就是在地质勘查业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基础上与新经济的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的结合体。

曹艳妮[3](2019)在《陕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影响因素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决陕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日益突出的各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改善矿区人居环境。本文通过陕西省矿山地质环境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全面应用大地构造成矿、矿产资源勘查、采矿、选冶矿、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土地资源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体系,首先总结了陕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其次分析了各个影响因素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引发的差异性,与此同时附以理论计算加以验证;最后,针对不同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了对应的防治措施。本文的研究不但使问题从本质上有一个抽丝剥茧的认识,还可为陕西省乃至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及土地复垦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实际的应用指导。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因原生地质条件不同,陕北黄土高原区的矿产资源以石油、煤炭等能源类矿产为代表;关中平原区以地热矿产资源为主;陕南秦巴山区则多为各类金属矿产资源。2)陕北黄土高原区(以煤炭开采为代表),最为突出的地质环境问题是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地下含水层结构被破坏和矸石山压占土地资源等;而陕南秦巴山区各类金属矿山,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则表现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矿山地面工程建设挖损压占土地资源、地貌景观大面积破坏等。3)引发矿山地质环境差异性问题的影响因素与不同原生地质条件(陕北黄土高原区、关中平原区、陕南秦巴山区)、不同矿产种类(金属类矿、非金属类矿、能源类矿)、开采方式(地下开采、露天开采)、开拓系统、所需矿山工程及本地环保意识密切相关。4)差异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具体的地质灾害防治、地貌景观修复、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矿区土地复垦等实施的技术手段也就不尽不同。对陕北地势起伏较小的煤矿开采区,应加强对地面塌陷的防治,重点监测采空塌陷及土壤环境;而陕南秦巴山区各类金属矿山,应重点防治滑坡、崩塌及泥石流,对不稳定边坡、地面工程变形、地下水环境及土壤环境进行重点监测;矿区土地复垦方向的确定时,陕南和陕北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各有侧重。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4](2019)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完善矿产资源开采审批登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中认为粤自然资规字[2019]2号各地级以上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妥善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申请资料的通知》(国土资规[2017]15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矿产资源开采审批登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

李明礼[5](2018)在《西藏典型理疗地热矿泉的成因及功效研究》文中提出地热资源是一种集“热、矿、水”为一体的绿色资源,除用于发电、取暖外,地热矿泉独特的保健理疗价值越来越备受人们青睐。西藏地热资源丰富,理疗保健型地热温泉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本文研究了西藏地热型理疗矿泉的地质背景,选取夏木拉、日多和拉普三个典型理疗地热矿泉,通过地热地质调查,水文地球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研究,分析了其成因模式;此外,综合国内外水健康研究成果,文章从物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物质两个方面开展典型理疗矿泉的健康评价,研究成果可作为评价国内外地热型理疗保健矿泉的参考。西藏高原地热地质背景复杂,理疗矿泉与第四纪以来形成的SN向断裂—地堑带及地震活动在空间上有较好的匹配关系,是深部岩浆流体与沉积盖层水岩作用的直接结果。由于地热系统差异及所处位置的不同,理疗矿泉的类型及矿物质组成迥异,其理疗康养价值也各具特色。现已查明的西藏具有理疗保健价值的矿泉共计43处,集中分布在雅江两岸、青藏以及拉日铁路沿线。西藏理疗矿泉多为复合型,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盐泉、重碳酸盐—氯化物泉为主,阳离子以Na+和Ca2+为主,并普遍富含偏硅酸、偏硼酸和锶等活性组分。与国内外优质矿泉水相比,西藏矿泉中富含硼、锂、砷、氡、硒、钒、镉、钼等活性元素,矿物质组份更加丰富且均衡。安多县夏木拉冷矿泉位于安多—错那地堑北缘,红湖海高温地热区的南缘。格拉丹东的冰雪融水与岩浆水发生混合,混合水在径流过程中与碳酸盐岩发生充分的水岩作用形成HCO3—Ca型深部流体。在局部高热的驱动下(红湖海地区),热液流体发生侧向运移,在夏木拉地区大量混入溶滤了阿布山组碎屑岩的大气降水(富含Fe3+),发生热交换和化学反应((Fe2CO3)3+3H2O→2Fe(OH)3↓+3CO2↑),温度降低的同时形成大量游离的CO2,最后在有利构造部位,自溢成泉。墨竹工卡县日多沸泉位于沃卡地堑的北缘,日多高温地热活动区的中心。温泉的补给来自米拉山山脉的冰雪融水,受深部带状熔融层的驱动,下渗的冰雪融水与富含钨、铯、砷等活性组分的Cl—Na型岩浆水混合,在碳酸盐岩热储中发生充分的水岩作用,形成HCO3·Cl—Na热流体,之后,热流体沿活动构造侧向运移,在日多地区大比例汇入了经林子宗组火山岩淋虑的大气降水,最终形成HCO3·SO4—Na型热矿水,自溢成泉。洛扎县拉普温泉位于普玛江塘地堑南缘东侧,拉康高温地热活动区西缘。水源来自麦拉嘎俊拉山脉的冰雪融水和深部熔融体的初生岩浆水。在深部岩浆熔融体的热驱动下,混合的冰雪融水和岩浆水沿深大断裂侧向运移,通过与围岩(富Th和U的过铝质花岗岩)发生充分的水岩作用,淋滤大量的钨、锗、硒等稀缺活性组分,并导致U的衰变,从而形成富Rn的Cl—Na型地热流体。在拉普地区,已经到达水—岩平衡的地热流体在多个裂隙式热储中聚集,并与经拉康组灰岩淋滤的大气降水(HCO3—Ca型冷水)混合后,自溢成泉。人体功效研究表明:三个理疗矿泉的温度(℃)、pH值、电导率(EC)、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TDS)、水分子团(簇)(17O—NMR)、氧化还原电位(ORP)以及水密度(氘2H)更有利于为人体细胞带入养分、带走细胞代谢产物,能更好的清除人体过多的氧自由基。不仅有助于维持和改进身体机能,更能有效地将生物活性组份带入人体细胞和血液,改善人体内环境。具体来看,夏木拉冷矿泉为弱矿化的重碳酸钙冷泉,游离二氧化碳和氟符合饮用—理疗矿泉的标准,对关节炎、痛风、皮肤病、消化不良等方面的缓减和保健有较好的功效;日多热矿泉为弱矿化的重碳酸—硫酸钠型沸泉,偏硼酸、偏硅酸、氟和砷达到理疗矿泉标准,锂和锶达到饮用—理疗矿泉标准,同时富含活性钒,为复合型含锂锶钒的硅氟硼砷理疗矿泉,对心脑血管疾病、分泌和神经系统疾病有良好的预防保健效果;拉普温泉为弱矿化重碳酸—氯化钠型热矿泉,偏硅酸、氟和氡达到理疗矿泉标准;锂和锶达到饮用—理疗矿泉的标准,且赋含铯、铷和硒,为复合型含锂锶的硅氟氡理疗矿泉,对肠胃病、代谢性疾病和眼疾有保健理疗作用,同时能预防癌症。针对日多温泉的泉华和热矿泉水,首次提出并起草了《日多理疗天然矿泉水结晶粉(外用)》(Q/LSRD004-2018)、《日多理疗矿泉水(外用)》(Q/LSRD003-2018)、《日多饮用理疗天然矿泉水》(Q/LSRD00/1S-2018)三个参考标准,已被日多温泉山庄有限公司采纳为企业标准。

宫昊,罗佐县,梁海军,李瑞霞,王惠民,谷雪曦,胡甲国[6](2018)在《我国地热资源管理现状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地热产业发展迅速,地热直接利用量位居世界第一。地热产业正面临发展机遇,"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民心工程的推进、"雄安新区"的设立、地热"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将助力地热产业规模化发展。为保障地热产业有序发展,我国已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与扶持政策,初步构建了产业服务体系。但总体来看,仍存在管理职责分工不明确、税费政策缺乏针对性、相关扶持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未来应出台全国性的地热资源管理法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行业监管、完善投融资体制,从而促进我国地热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陈俊楠[7](2016)在《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业投资环境是矿业投资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外部条件的集合,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及其区域差异决定着矿业投资的规模和流向。我国矿业发展具有区域多样性的特点,各地区矿业投资条件和竞争环境具有明显差异。在当前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改革等背景下,开展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对于优化区域矿业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矿业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综述、理论研究、数据分析、模型测算、专家研讨、问卷调查、调研座谈等大量研究和实物工作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价指标、评价模型、实证分析等研究工作,形成了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的方法模型、竞争力定量化评价、地区排序及优化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的思路建议。本研究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创新。一是研究构建了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针对我国区域矿业发展规律和投资环境特点,对现有矿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和修正完善,在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识别、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了由7项影响因素和10项评价指标构成、运用多层次加权综合评价方法的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二是探索开展了我国31个省(区、市)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实证评价。通过数据采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工作,对我国31个省(区、市)的资源禀赋、矿业发展程度、矿业市场化程度、矿业开放程度、矿业管理效能、地质资料服务、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现状进行了定量评估,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对31个省(区、市)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情况进行了定量化测算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得分排名居前15位的省(区、市)依次是内蒙古、新疆、广东、山西、湖南、宁夏、黑龙江、甘肃、青海、陕西、云南、辽宁、浙江、贵州和四川。这些省份在东部、中部、西部等区域都有分布,其中东部地区省份占20%,中部地区省份占20%,西部地区省份占60%。总的来看,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矿业投资环境综合竞争力得分总体靠前。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8](2016)在《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市直部门行政职权涉及中介服务事项(第一批)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深府办[2016]11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第一批清理规范89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58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清理规范市直部门行政职权涉及的21项中介服务事项。市有关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加快配套改革和相关制度建设,

杜雪明[9](2015)在《中国矿业权空间布局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全球新兴经济体不断崛起,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发达国家已不再是刺激全球生产和消费的唯一源泉,未来不断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应通力合作改变全球政治和贸易形势。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中的典型代表,发展势头强劲。但发展带来的矿产资源消费量大幅上涨,全球矿产品市场、矿业投资环境的变化和矿业结构的调整,这一系列变化将对我国矿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矿政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矿政管理的核心是矿业权管理。国家以矿产资源所有权人的身份,通过矿业权管理,实现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权的基本要求。我国的矿业权管理历来是以政府管理为主体,在不同的时期,政府的定位不同。矿业权管理的重心在于矿业权布局的研究。目前为止国内涉及矿业权的文献也较多,但绝大多数都是研究矿业权(探矿权和采矿权)的性质、矿业权立法、矿业权管理的规范文件、矿业权制度改革、矿业权价值评估及我国矿业权市场,而有关矿业权布局的文献少之又少。然而对于矿业权如何进行合理布局、如何进行科学分区,如何把矿业权科学而已定量化,诸如此类问题的相关研究不多。本文通过对现有矿业权布局相关文献的分析,认为矿业权布局领域有以下科学问题需要解决:(1)究竟什么样的矿业权布局不合理?——要解决这个科学问题,则须对矿业权布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归类。(2)如何解决矿业权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要解决这个科学问题,则须对矿业权布局不合理的典型类型提供优化方案和模式总结。(3)如何把矿业权布局定量计算?——要解决这个科学问题,则须对矿区中影响矿业权布局的因素进行探讨,并把矿业权布局定量化。(4)什么样的矿区需要优化布局?矿业权布局较好的矿区又需要注意些什么?——要解决这个科学问题,则须根据矿业权布局等指标对矿区进行分类,明确各类矿区在矿政管理中的重心和主要任务。本文将围绕上述科学问题,对矿业权布局进行初步的理论探索。由于笔者水平及论文篇幅有限,有些问题未能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留作下一步研究。矿业权布局考虑的因素过多,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中的“矿业权布局”均指矿业权究竟布局。

陈振,吉龙江,李怀强[10](2014)在《山东省聊城市矿业权设置方案简述》文中研究表明该文对聊城市自然地理、地质特征进行了概述,对聊城市矿产资源的现状及基本特点、矿业权设置现状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矿业权区块的划分,完成了聊城市矿业权的设置工作,提出了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二、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热、矿泉水资源管理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热、矿泉水资源管理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矿产资源开发面临的形势
        1.1.2 选题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生态建设
        1.2.2 矿业可持续发展
        1.2.3 绿色矿山与绿色矿业
        1.2.4 湖北省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1.3.2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分析
        1.3.3 绿色矿产建设影响因素及效果分析
        1.3.4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途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定量分析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矿产资源需求理论
        2.1.2 资源诅咒
        2.1.3 外部性理论
        2.1.4 协调发展
    2.2 定量分析方法
        2.2.1 协调发展测度
        2.2.2 空间关系分析
        2.2.3 倾向值匹配法
第三章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形势与问题
    3.1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1.1 湖北省矿产资源概况
        3.1.2 湖北省矿产资源利用情况
        3.1.3 湖北省采掘业及相关原材料制造业发展情况
        3.1.4 湖北省主要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3.2 湖北省矿山地质环境发展趋势
        3.2.1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概况
        3.2.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
    3.3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3.3.1 矿产资源供需与资源保障问题
        3.3.2 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四章 湖北省矿产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关系
    4.1 模型设定、变量测度与数据来源
        4.1.1 模型设定与变量测度
        4.1.2 数据来源
    4.2 湖北省资源诅咒检验
        4.2.1 资源诅咒检验结果分析
        4.2.2 资源诅咒传导机制检验分析
第五章 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5.1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5.1.1 综合评价体系
        5.1.2 指标权重确定
        5.1.3 数据来源
    5.2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与空间关系
        5.2.1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水平
        5.2.2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关系
        5.2.3 局部自相关分析
    5.3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5.3.1 耦合评价模型
        5.3.2 耦合协调度分析
第六章 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影响因素及效果评价
    6.1 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基本情况
        6.1.1 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概况
        6.1.2 模型构建
    6.2 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6.2.1 绿色矿山建设影响因素logit模型构建
        6.2.2 绿色矿山建设的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6.3 绿色矿山建设有效性分析
        6.3.1 样本匹配结果检验
        6.3.2 绿色矿山建设有效性分析
第七章 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建议
    7.1 坚持生态建设优先
    7.2 坚持保护矿产资源与矿山地质环境
    7.3 坚持节约利用矿产资源
    7.4 坚持发展绿色矿业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存在的问题
        1.2.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1.5 创新点
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解析
    2.2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和实现方式
    2.3 转型升级研究评价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1 国外地质勘查行业的管理体制
        2.4.2 国内研究现状
3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分析
    3.1 全球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3.2 国内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3.3 小结
4 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4.1 综述
    4.2 矿产资源
    4.3 地质矿产勘查
    4.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4.5 小结
5 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
    5.1 内蒙古地勘行业单位情况
    5.2 内蒙古地勘行业从业人员
    5.3 内蒙古地勘行业资产状况
    5.4 内蒙古地矿集团发展历程
    5.5 内蒙古地矿集团SWOT分析
    5.6 小结
6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
    6.1 转型升级发展模型构建
    6.2 深耕地勘产业体系
        6.2.1 行业化管理
        6.2.2 专业化细分
        6.2.3 企业化经营
    6.3 服务绿色矿业发展
    6.4 “走出去”拓宽地质市场
        6.4.1 海外发展方案
        6.4.2 境外投资架构
    6.5 小结
7 实现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动力
    7.1 发展动力指标构建
    7.2 构建新型组织管控制度
    7.3 激发人力资源潜能
    7.4 强化地勘金融管理
    7.5 探索科技创新途径
    7.6 小结
8 结论
    8.1 成果和认识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陕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影响因素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陕西省环境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2.1.2 气象与水文条件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地下水分布特征
        2.3.2 地下水资源
    2.4 陕西矿产地质特征
        2.4.1 陕北黄土高原区
        2.4.2 关中平原区
        2.4.3 陕南秦巴山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3.1 矿产资源概况
    3.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3.2.1 矿产资源勘查
        3.2.2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3.3 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3.3.1 地质灾害
        3.3.2 地貌景观
        3.3.3 含水层
        3.3.4 水土污染及土地资源损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影响因素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差异
    4.1 矿产资源种类
        4.1.1 金属类矿产开发中的地质环境问题
        4.1.2 非金属类矿产开发中的地质环境问题
        4.1.3 能源矿产类矿产开发中的地质环境问题
    4.2 矿产开采方式
        4.2.1 地下开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4.2.2 露天开采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4.3 开拓系统
        4.3.1 景福山磷矿地面塌陷预测
        4.3.2 石圪台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预测
    4.4 矿山工程
    4.5 本地环保意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
    5.1 地质灾害的防治
        5.1.1 滑坡的防治
        5.1.2 崩塌的防治
        5.1.3 泥石流的防治
    5.2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5.2.1 采空塌陷
        5.2.2 不稳定边坡
        5.2.3 地下水环境
        5.2.4 土壤环境
        5.2.5 地形地貌景观
    5.3 矿区土地复垦
        5.3.1 项目区、复垦区、复垦责任范围的界定
        5.3.2 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
        5.3.3 土地损毁程度分析
        5.3.4 复垦方向确定
    5.4 实例对比分析
        5.4.1 神木县石圪台煤矿
        5.4.2 山阳县袁家沟铜金矿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西藏典型理疗地热矿泉的成因及功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热系统
        1.2.2 地热温泉的理疗保健
        1.2.3 西藏温泉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分析测试方法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1.5 取得的进展及创新点
第2章 西藏医疗型地热矿泉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条件
    2.2 地质条件
        2.2.1 地层
        2.2.2 岩浆岩
        2.2.3 变质岩
        2.2.4 新构造运动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松散岩类孔隙水
        2.3.2 碎屑岩类裂隙水
        2.3.3 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
        2.3.4 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类裂隙溶洞水
        2.3.5 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岩类裂隙溶洞水
        2.3.6 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
        2.3.7 变质岩类裂隙水
        2.3.8 岩浆岩类裂隙水
    2.4 大地热流与壳幔结构
        2.4.1 横向热结构
        2.4.2 垂向热结构
    2.5 西藏医疗型地热温泉分布及特征
第3章 安多县夏木拉矿泉
    3.1 自然地理概况
    3.2 地质概况
        3.2.1 地层
        3.2.2 岩浆岩
        3.2.3 构造
    3.3 水文地质条件
        3.3.1 含水岩组类型及特征
        3.3.2 水热活动显示
    3.4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3.4.1 基本特征
        3.4.2 流体化学特征
        3.4.3 水岩平衡状态分析及热储估算
    3.5 氢氧同位素特征
        3.5.1 氢氧同位素组成
        3.5.2 氢氧同位素指示的地热地质条件
    3.6 成因模式分析
        3.6.1 热源
        3.6.2 水源
        3.6.3 流体通道
        3.6.4 热储分析
        3.6.5 成因模式
第4章 墨竹工卡县日多温泉
    4.1 自然地理概况
    4.2 区域地质概况
        4.2.1 地层
        4.2.2 岩浆岩
        4.2.3 构造
    4.3 水文地质条件
        4.3.1 含水岩组类型结特征
        4.3.2 水热活动显示
    4.4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4.4.1 基本水质特征
        4.4.2 水化学特征及来源
        4.4.3 水岩平衡状态及热储温度估算
    4.5 氢氧同位素特征
        4.5.1 氢氧同位素组成
        4.5.2 氢氧同位素指示的地热地质条件
    4.6 温泉成因模式
        4.6.1 热源
        4.6.2 水源
        4.6.3 流体通道
        4.6.4 热储分析
        4.6.5 成因模式
第5章 洛扎县拉普温泉
    5.1 自然地理概况
    5.2 区域地质概况
        5.2.1 地层
        5.2.2 岩浆岩
        5.2.3 构造
    5.3 水文地质条件
        5.3.1 含水岩组类型及特征
        5.3.2 水热活动显示
    5.4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5.4.1 基本水质特征
        5.4.2 水化学特征及来源
        5.4.3 水岩平衡状态分析及热储估算
    5.5 氢氧同位素特征
        5.5.1 氢氧同位素组成
        5.5.2 氢氧同位素指示的地热地质条件
    5.6 温泉成因模式
        5.6.1 热源
        5.6.2 水源
        5.6.3 流体通道
        5.6.4 储层
        5.6.5 成因模式
第6章 地热型理疗矿泉的健康意义分析
    6.1 健康评价指标
        6.1.1 物理指标
        6.1.2 生物活性参数
    6.2 典型地热型理疗矿泉健康意义分析
        6.2.1 物理属性
        6.2.2 生物活性及人体功效
        6.2.3 典型理疗矿泉参考标准及应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表

(7)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矿业投资环境影响因素的研究
        1.2.2 关于矿业投资环境评价方法的研究
        1.2.3 关于矿业投资环境评价对象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研究创新点
2 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投资环境
        2.1.2 区域竞争力
        2.1.3 投资环境竞争力
        2.1.4 矿业投资环境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分工理论
        2.2.2 区位优势理论
        2.2.3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2.4 复杂系统理论
3 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识别
    3.1 投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
        3.1.1 定性分析方法
        3.1.2 统计分析方法
    3.2 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的一般影响因素
        3.2.1 政治环境因素
        3.2.2 法规环境因素
        3.2.3 经济环境因素
        3.2.4 经营环境因素
        3.2.5 服务环境因素
        3.2.6 社会环境因素
        3.2.7 自然环境因素
    3.3 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影响因素调查
        3.3.1 调查工作情况
        3.3.2 调查结果分析
        3.3.3 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主导影响因素
4 我国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1 指标框架
        4.1.1 指标选取的原则
        4.1.2 指标的确定
    4.2 指标权重
        4.2.1 专家打分赋值
        4.2.2 定义判断尺度
        4.2.3 建立判断矩阵
        4.2.4 确定指标权重
    4.3 评价模型
        4.3.1 层次结构模型
        4.3.2 评价方法步骤
5 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5.1 我国矿业发展形势
        5.1.1 我国矿产资源概况
        5.1.2 我国矿业经济形势
        5.1.3 我国矿业投资形势
    5.2 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测度
        5.2.1 我国31个省(区、市)矿业投资环境单因素竞争力测度
        5.2.2 我国31个省(区、市)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测度
    5.3 我国重点地区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述
        5.3.1 内蒙古
        5.3.2 新疆
        5.3.3 广东
        5.3.4 山西
        5.3.5 湖南
        5.3.6 宁夏
        5.3.7 黑龙江
        5.3.8 甘肃
        5.3.9 青海
        5.3.10 陕西
        5.3.11 云南
        5.3.12 辽宁
        5.3.13 浙江
        5.3.14 贵州
        5.3.15 四川
6 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竞争力评价结果探讨与建议
    6.1 关于区域矿业协调发展
        6.1.1 矿业低迷形势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
        6.1.2 充分利用区域发展战略,加大对资源开发的鼓励支持
    6.2 关于区域矿业投资布局
        6.2.1 区域矿业投资布局不合理带来产能过剩等系列问题
        6.2.2 注重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矿业投资优化布局
    6.3 关于矿业投资准入
        6.3.1 各地区推进矿业市场化和矿业开放进度不平衡
        6.3.2 完善市场与政策环境,打造竞争开放的矿业投资准入机制
    6.4 关于矿业投资管理服务
        6.4.1 部分地区矿业权管理审批改革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
        6.4.2 优化管理与服务环境,促进矿业投资经营便利化和高效化
    6.5 关于矿业领域基础设施
        6.5.1 多数资源丰富地区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
        6.5.2 加强互联互通建设,提升基础设施对矿业开发的支撑能力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中国矿业权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矿业权管理研究综述
    1.4 矿业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6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中国矿业权管理现状
    2.1 中国矿产资源法律体系
    2.2 现有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
第3章 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探析
    3.1 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的推行
    3.2 矿业权管理统计分析
    3.3 对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思考
第4章 矿业权布局研究
    4.1 矿业权设置方案与矿业权管理
    4.2 矿业权布局案例分析
    4.3 矿业权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4 矿业权整合模式探讨
    4.5 矿业权设置的原则总结
    4.6 矿业权整合合理性边界模型
    4.7 矿业权设置方案制度优化布局的功能实现
第5章 矿业权布局模型初探
    5.1 矿区布局模型(ML模型)简介
    5.2 矿区管理综合模型(REL)中的重要系数
    5.3 矿业权布局模型中各坐标的内涵讨论
    5.4 矿业权布局模型的建立
    5.5 基于矿业权布局综合模型(REL模型)的矿区分类
第6章结论
    6.1 论文的主要结论和成果
    6.2 论文的创新点
    6.3 下一步研究
附表
参考文献
致谢

(10)山东省聊城市矿业权设置方案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概况
    1.1自然地理
    1.2地质特征
        1.2.1区域构造单元
        1.2.2构造
        1.2.3地层
    1.3矿产资源现状
        1.3.1矿产资源概况
        1.3.2主要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1.4矿产资源基本特点
2矿业权设置现状
    2.1已设探矿权
    2.2已设采矿权
3矿业权区块划分
    3.1探矿权区块划分方案
    3.2采矿权区块划分方案
4矿业权设置方案
    4.1探矿权设置方案
    4.2采矿权设置方案
5落实设置方案的保障措施
6结语

四、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热、矿泉水资源管理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研究[D]. 王永卿.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2]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D]. 王建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3]陕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影响因素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D]. 曹艳妮. 长安大学, 2019(01)
  • [4]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完善矿产资源开采审批登记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J].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9(05)
  • [5]西藏典型理疗地热矿泉的成因及功效研究[D]. 李明礼.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2)
  • [6]我国地热资源管理现状及优化研究[J]. 宫昊,罗佐县,梁海军,李瑞霞,王惠民,谷雪曦,胡甲国. 生态经济, 2018(06)
  • [7]我国区域矿业投资环境竞争力评价研究[D]. 陈俊楠.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8]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市直部门行政职权涉及中介服务事项(第一批)的通知[J].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10)
  • [9]中国矿业权空间布局研究[D]. 杜雪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10)
  • [10]山东省聊城市矿业权设置方案简述[J]. 陈振,吉龙江,李怀强. 山东国土资源, 2014(02)

标签:;  ;  ;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热矿泉水资源管理的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