硚口地区“玄武岩”分布及其含油认识

硚口地区“玄武岩”分布及其含油认识

一、桥口地区“玄武岩”的分布及其含油性的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王青春,贺萍,王对兴,危宇宁,武新民[1](2016)在《过程响应理论及其在湖相碳酸盐岩中的应用——以辽河西部凹陷中北部地区Es4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过程响应理论是在地球系统科学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盆地沉积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过程研究和响应研究两个方面,强调盆地演化过程对其沉积过程的控制意义。论文运用过程响应理论对辽河坳陷西部凹陷中北部地区Es4碳酸盐岩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研究表明,湖相碳酸盐岩的形成和分布在时间和空间上受湖盆演化过程控制明显,有利的地形和水动力条件、有利的气候和水介质条件、有利的物源和白云岩化条件,这三个关键要素,共同铸就了辽河坳陷西部凹陷中北部地区Es4湖相碳酸盐岩的沉积环境。运用过程响应理论,综合考虑碳酸盐岩沉积作用关键三要素,是建立更具指导作用和更具参考价值的湖相碳酸盐岩综合沉积模式的基础。

文捷[2](2013)在《苏北盆地闵桥油田古新统阜一、二段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闵桥油田区域构造位于金湖凹陷的东南部,其南为菱塘桥低凸起,东北为汜水次凹,西南为龙岗次凹,是一个夹在两凹之间的断裂背斜构造,构造面积76km2。闵桥油田钻遇的地层较全,从上至下有第四系东台组(Qd)、新近系盐城组二段(Ny2)、古近系的始新统三垛组(E2s)及戴南组二段(E2d2)、古新统阜宁组(E,f)及晚白垩系泰州组(K2t)。阜四段顶和垛二段顶为两个区域不整合面,构造主体部位缺失盐一段和戴一段。目的层为阜宁组E1f2十1火山岩。有关研究区火山岩岩层中所发育的油藏,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油藏的形成与演化,以从生到聚为主线,建立了成熟的成藏模式。但针对于作为油气储层的火山岩岩层而言,其至关重要的诸如岩相学、储集空间、储集物性等特征仍未有详细深入的研究。以至于该地区火山岩油藏开发一直受到储层特征认识不足的限制,长期处于低速低效的开发状态。因此对火山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对提高开采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针对火山岩油气藏的地质特征,本课题采用的技术路线是:以储层沉积、地球物理学、岩石矿物学、构造地质学、岩石物理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综合地面露头、钻井取心及岩心分析,结合三维地震、测录井、测试及生产动态等基础资料,以火山岩岩石学和储集空间类型分析为基础,对研究区火山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根据大量岩心资料、薄片鉴定成果以及扫描电镜的观测,按火山岩岩石学分类标准,对闵桥油田的火山岩进行定名划分。从岩石的结构和构造出发,并依据成因的不同对火山岩岩石类型及特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总结出本区岩石类型及特点。通过大量薄片鉴定成果、X衍射分析成果研究,总结了本区主要造岩矿物和粘土矿物的特征,特别是对玄武岩中粘土矿物组合及其演变特征和岩流单元中粘土矿物组合及演变特征进行了仔细研究。采用成因分类方法,对本区火山岩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进行了系统研究,进而分析了储集空间与岩性的关系,同时对火山岩储集空间的孔洞缝的成因分类及组合模式、孔洞缝的形态与分布、充填特征及含油特征进行了仔细研究。根据孔、洞、缝的储渗能力将孔洞缝进行分类,进而对宏观孔洞特征、裂缝特征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宏观孔、洞、缝发育程度进行分类评价。通过研究,取得以下成果和认识。1.本区火山岩岩石类型有熔岩、火山沉积岩两大类,前者约占91%,后者仅占9%。其中熔岩主要为玄武岩类,其中包括气孔玄武岩、杏仁体玄武岩、致密玄武岩类;火山沉积岩包括火山碎屑岩、自碎角砾岩、岩屑角砾岩和构造角砾岩。2.本区火山岩储层分为宏观孔洞缝和基块两大系统。宏观孔洞缝发育程度不一和基块性质的差异,致使宏观孔洞缝和基块微孔隙的组合复杂、储集空间结构类型多样。3.通过观测发现本区火山岩储集空间有多种类型,按成因划分为两类:原生储集空间和次生储集空间。原生孔隙较发育,但多处于孤立分散的状态,又多被它物所充填;后来发生的风化、淋滤作用以及构造作用等产生的次生孔隙极大地改善了其储集性能,尤其是构造节理将孤立分布的原生孔隙串联成一体,起到了桥梁的作用。4.玄武岩的物性与岩石类型关系密切。总体上储层以中、低孔、低渗为主,还有中孔中渗两类,同一岩类发生次生作用时,物性明显改善,一般蚀变杏仁一气孔玄武岩,自碎角砾岩,岩屑角砾岩等储集性能较好,前者受古地形影响,后者近火山口地区厚度增大。5.研究表明,孔洞缝充填的方式与含油性无关,但充填的矿物颜色、矿物类型与含油性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并服从于岩流单元相带和储油岩相构造类型。孔、洞、缝组合的含油性服从于岩流单元相带的含油性,服从于储油岩相构造类型的含油性。孔、洞、缝并不是孤立产出的,而是在不同的地段呈不同形式的组合状态产出,这种组合在增加了孔、洞、缝含油可能性的同时,也增加油气运移、逸散的空间与通道,影响了油气的再分配。6.本区火山岩油藏的基质渗透率相当低,一般<1×10-3μm2,而裂缝渗透率的变化范围很大,一般从几百至几千×10-3μm2。在生产初期,基质与裂缝的交换能力弱,大部分水无法与基质岩块中的油进行交换,主要是裂缝系统中的油流动,基块系统因渗透率低而不出油。但基块的孔隙度高,是主要的储油空间,故剩余油多数集中在基质孔隙中。加上油藏的原油粘度高,更进一步加剧了边底水沿裂缝水窜,造成生产井附近的裂缝水淹,因此下步挖潜应围绕改善基质岩块的渗透性进行。

倪新锋[3](2007)在《叠合盆地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及成藏效应 ——以中上扬子震旦系—中三叠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多旋回构造运动形成了多旋回发育的含油气叠合盆地。对于此类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的认识,构造演化过程中生储盖组合的配置关系,以及后期保存条件等的研究思路、方法、技术等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中。本文选择具有多旋回、多层系、多样性、多期成藏等特征的中上扬子叠合盆地为研究区,始终贯穿构造控盆、盆控相的层序充填动力学的思路,以大量的野外地质资料为基础,结合钻井和地震资料,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盆地分析理论为指导,以构造演化—沉积演化—层序演化—盆地演化为主线,注重整体性、时代性、有序性、差异性、综合性研究,将中上扬子区沉积体系划分出三大沉积体系组,及若干个沉积体系、相、亚相及微相,详细讨论了各类沉积体系的特征,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认为沉积体系的发展演化是一系列地质因素的综合效应;在对川东北地区长兴期—飞仙关期台地与台盆相间沉积格局形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拉张环境下的同沉积断裂所致的“台—盆相间”的沉积格局,在上扬子地台具有很好的同步性和可对比性,并对油气成藏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进而系统分析了10种层序界面的表现形式和成因类型,并将中上扬子区划分出13个二级层序,82个三级层序。详细讨论了各超层序在不同相区内的特征,并进行了区域对比,总体上各二级层序在区域上均可对比,但在不同的相区层序发育特征各异,主要受控于构造运动、全球海平面升降、沉积作用和气候四大因素;以超层序(二级层序)体系域为单元,编制具有精确性、等时性、成因连续性和勘探实用性等优点的层序岩相古地理图27张,进一步认识盆地演化过程中生储盖组合的时空展布规律;从层序地层研究出发,将中上扬子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生储盖组合划分为界面型、低位型、海侵型、高位型和综合型5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生储盖组合沉积地质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存在差异,并分析了层序格架内生储盖组合的配置关系;在系统的沉积、层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板块构造格局、区域构造活动等特征,从盆地演化及生储盖组合的角度将盆地叠合关系分为覆盖型(连续覆盖型、非连续覆盖型)以及非覆盖型(下组合保持型、上组合保持型),讨论了多旋回构造运动下含油气叠合盆地的多重叠加、改造类型及关系,最终总结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分异,盆地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和控制作用。

肖克[4](2007)在《新疆—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注采动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参阅大量的相关文献,细致分析了复杂的火山岩储集层形成过程,进行了相关的室内分析化验,仔细研究了新疆一区石炭系的开发历程。并以此为基础讨论火山岩油藏的地质特征,争取找到其油水运动的规律,从而合理全面的进行注采动态研究,并为进一步开发找到合理依据。力求找出适应火山岩变质岩油藏注水动态开发的最佳方案。为此类油藏在今后的注水动态开发的适应性及可行性方面做一些有益依据。火山岩油藏目前开发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反映出对裂缝与基质的渗流机理尚缺乏充分认识,合理有效的注水方式尚需进一步论证,油井开发方式也需进一步探讨。由于火山岩储集层形成过程复杂,形成途径多样,其结构更是复杂、差异巨大,由此导致的严重非均质性,给这类油藏的开发造成极大的难度和复杂多样的注采动态特征。我们通过对国内火山岩变质岩类油藏开发历史的综合研究,特别针对新疆一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首先,仔细研究其油藏的基本地质情况,无论是油藏构造,储层岩性的特性,储集空间的特性,油藏渗流特征,流体性质还是油藏的整体特征都做了具体仔细的分析。其次,根据新疆一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的开发历程,进一步研究其开采的动态特征,找到她的油水运动规律。最后,得到了对新疆一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进一步开发的认识。从而扩展开来,对此类火山岩变质岩油藏提出了注水开发的新的思路。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引用了大量的动态开发实例,进行横、纵向的对比,进一步分析裂缝在注水开发中的影响。从宏观和微观上得到油水的运动规律,为今后的火山岩油藏补充地层能量,改变水驱油方向和效率,探究高含水后期合理的注采方式,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周荔青[5](2005)在《深大断裂与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油气资源分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系统开展苏北、渤海湾、伊兰—伊通、南襄等中国东部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分析,认识到深大断裂控制了该区新生代盆地的形成分布,控制了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和油气资源分布。主要表现为:①深大断裂作为深切入岩石圈地幔、软流圈、地壳深部的结构破损面,是深部构造—热活动的中心区。在区域伸展的背景下,深部地幔物质运动十分活跃,深大断裂诱发岩石圈地幔熔融和深部物质上侵,引发和促进深部成盆作用,因此,它是决定盆地形成的诱发点。同时,它也是盆地深部构造作用继续发展的控制点,它控制岩石圈地幔熔融向深大断裂周邻扩展,引起盆地伸展中心的迁移。深大断裂引起周边地区岩石圈及莫霍面隆起,发育热壳、热幔,火山活动规模大、期次多,具有高的地热流场;②在区域张扭性应力场下,深大断裂发生强烈的平移和斜向运动,引发成盆部位强烈的走滑拉分作用,因此,深大断裂周邻地区是走滑拉分成盆作用的始发区和中心区,其周邻凹陷具有较大的拉张量(率),发育大中型深断陷,继承性快速沉降,并控制盆地构造活动中心的扩展和迁移;③在深大断裂的走滑挤压构造作用下,其周邻凹陷发育继承性良好、规模较大的走滑挤压鼻状隆起构造;④深大断裂周邻发育比深值较高的深断陷,形成湖盆水体的垂向分带,有利于深湖区矿物质的保存。深大断裂引发深部富含矿物质的热流体输出异常,加之地表的较高热流场,使其周邻具有特殊的地面生态环境,特别有利于生物爆发性生长繁殖,往往发育富含碳酸盐岩、油页岩、生物灰岩及富脂藻类的咸化、半咸化湖沉积建造。同时,咸化湖环境也有利于使淡水湖相有机质腐泥化。而深大断裂周邻深断陷与隆起区构成陡峭地形,有利于发育继承性大中型沉积体系,形成有利生烃区与大中型储集体的有利配置;⑤深大断裂引起周邻地区较强的构造—热衰减沉降作用,使得即使在中国东部新生代发生的阶段性左旋压扭性作用中,在靠近深大断裂的一侧也常形成残留断陷区,沉积间断时间短,使得深水湖相建造能获得及时封盖,既使烃源岩有效保存,又促进烃源岩持续热演化,从而使深大断裂周邻的凹陷含油气性大大提高。由于深大断裂周邻发育继承性深断陷,发育多套高效优质烃源岩,烃源岩整体热演化程度高,深大水体下形成的优质烃源岩与大中型储集体构成高效成藏组合,发育大中型构造圈闭,因此,深大断裂周邻的凹陷油气资源丰度高,含油气层系多,油气田规模大,而远离深大断裂的凹陷油气资源丰度远低于紧邻深大断裂的凹陷。 由不同组合类型深大断裂控制的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具有不同的油气资源分布特征。根据深大断裂类型及其组合关系,将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划分为简单岩石圈断裂边邻走滑拉张裂陷盆地、复杂岩石圈断裂边邻走滑拉张裂陷盆地、岩石圈断裂带内走滑拉分盆地、双组深大断裂边邻走滑拉张裂陷盆地。在简单与复杂岩石圈断裂边邻走滑拉张裂陷盆地中,靠近岩石圈断裂的坳(凹)陷都具有油气资源丰度高、浅层次生油气丰富、油气层埋藏浅、含油气

程珑,张梅芳[6](2003)在《桥口地区“玄武岩”的分布及其含油性的认识》文中提出针对桥口地区近 4/5的井钻遇玄武岩的现状 ,通过对该地区沙三段地层的划分、对比 ,从“玄武岩”在该区平面分布的状况 ,纵向出现的层数、单层厚度的变化以及玄武岩的物性和电性特征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 ,寻找其变化规律 ,并结合钻井录井资料及试油资料 ,分析其含油性 ,总结了玄武岩与油气的关系影响。

肖尚斌,高喜龙,姜在兴,谯汉生[7](2000)在《渤海湾盆地新生代的走滑活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文中提出渤海湾盆地新生代构造运动具有统一的右旋走滑特征 ,平面上具有自东向西由强变弱的特点 ,时间上走滑活动具有由老至新逐渐变弱的趋势。走滑作用对渤海湾盆地新生代的构造演化、沉积充填、油气生成、圈闭类型及形成等方面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本文特别指出了走滑作用对火山岩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二、桥口地区“玄武岩”的分布及其含油性的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桥口地区“玄武岩”的分布及其含油性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过程响应理论及其在湖相碳酸盐岩中的应用——以辽河西部凹陷中北部地区Es4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湖盆演化过程对湖相碳酸盐岩垂向分布的影响
    2.1 湖盆初始断陷阶段
    2.2 湖盆快速沉降阶段
    2.3 湖盆稳定沉降阶段
3 湖盆演化过程对湖相碳酸盐岩平面分布的影响
    3.1 湖盆初始断陷阶段
    3.2 湖盆快速沉降阶段
    3.3 湖盆稳定沉降阶段
4 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的成因及沉积模式
    4.1 湖相碳酸盐岩沉积的成因
        4.1.1 有利的地形和水动力条件
        4.1.2 有利的气候和水介质条件
        4.1.3 有利的物源和白云岩化条件
    4.2 湖相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5 结论

(2)苏北盆地闵桥油田古新统阜一、二段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技术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构造地理位置
    2.2 勘探开发简况
    2.3 地层层序及火山岩地层层位与年代
    2.4 主要构造特征
    2.5 取资料简况
第三章 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3.1 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
    3.2 岩石化学特征
第四章 火山岩的主要储集空间类型分析
    4.1 火山岩储层的物性分析资料评价
    4.2 火山岩储集空间的类型
    4.3 火山岩储集空间与岩性的关系
    4.4 火山岩储集空间的成因、分布、充填特征及含油特征
第五章 火山岩储层类型的划分
    5.1 宏观孔、洞、缝特征
    5.2 基块系统特征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3)叠合盆地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及成藏效应 ——以中上扬子震旦系—中三叠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现状
        1.1.1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
        1.1.2 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现状
        1.1.3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及编图优势
        1.1.4 中上扬子含油气叠合盆地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及其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步骤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步骤及技术路线
    1.4 关键技术
    1.5 支撑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1.6 研究成果的主要进展及创新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中上扬子构造单元区划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简述
第3章 沉积体系特征及沉积模式
    3.1 中上扬子沉积体系划分及特征
        3.1.1 大陆沉积体系组特征
        3.1.2 海陆过渡沉积体系组特征
        3.1.3 海洋沉积体系组特征
        3.1.4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格局讨论
    3.2 沉积模式及演化(以中扬子地区为例)
        3.2.1 沉积模式
        3.2.2 沉积模式演化
第4章 震旦系—中三叠统层序划分和特征
    4.1 层序界面特征
    4.2 震旦系—中三叠统层序划分
        4.2.1 层序划分标志
        4.2.2 震旦系—中三叠统层序划分
    4.3 震旦系—中三叠统层序特征与对比
        4.3.1 上震旦统层序特征与对比
        4.3.2 寒武系层序特征及对比
        4.3.3 奥陶系层序特征及对比
        4.3.4 志留系层序特征及对比(SS7超层序)
        4.3.5 泥盆系的层序特征与对比
        4.3.6 石炭系的层序特征与对比
        4.3.7 二叠系的层序特征与对比
        4.3.8 下、中三叠统的层序特征及对比
    4.4 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简析
        4.4.1 海平面变化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4.4.2 构造沉降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4.4.3 气候因素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4.4.4 沉积物供给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4.4.5 综合因素对层序发育的联合控制
第5章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5.1 编图思路及成图单元选择
        5.1.1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的含义
        5.1.2 编图范围和构造—沉积域单元划分
        5.1.3 编图单元和表示方法
    5.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5.2.1 SS1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晚震旦世陡山沱期)
        5.2.2 SS2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晚震旦世灯影期)
        5.2.3 SS3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早寒武世)
        5.2.4 SS4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中晚寒武世)
        5.2.5 SS5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早奥陶世)
        5.2.6 SS6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中晚奥陶世)
        5.2.7 SS7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奥陶纪五峰期—志留纪)
        5.2.8 SS8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早泥盆世—中泥盆世早期)
        5.2.9 SS9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中泥盆世晚期—晚泥盆世)
        5.2.10 SS10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早石炭世)
        5.2.11 SS11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
        5.2.12 SS12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
        5.2.13 SS13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晚二叠世—中三叠世)
第6章 层序格架与生储盖组合
    6.1 生储盖组合的基本类型及特征
        6.1.1 界面型生储盖组合
        6.1.2 低水位型生储盖组合
        6.1.3 海侵型生储盖组合
        6.1.4 高水位型生储盖组合
        6.1.5 综合型生储盖组合
    6.2 层序格架中的有利生储盖组合
        6.2.1 层序格架中的烃源岩
        6.2.2 层序格架中的储层
        6.2.3 层序格架中的区域盖层
    6.3 层序格架中的生储盖配置关系
第7章 盆地叠加、改造及其成藏效应
    7.1 多旋回构造运动与沉积盆地演化
        7.1.1 海相沉积盆地原型与演化
        7.1.2 多旋回构造运动与多期油气成藏
    7.2 中、古生界盆地的叠加、改造类型及成藏效应
        7.2.1 覆盖类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7.2.2 改造作用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7.3 中上扬子区海相油气勘探重点目标及前景
结论及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及说明

(4)新疆—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注采动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火山岩油藏情况综述
    1.1 火山岩储层
    1.2 火山岩油藏
        1.2.1 火山岩油田的认识过程
        1.2.2 我国对火山岩油田的认识过程
    1.3 火山岩油藏注采动态研究的重要性
    1.4 火山岩油藏动态研究现状
    1.5 新疆一区石炭系在火山岩油藏中的地位
2 油藏地质
    2.1 油藏构造
        2.1.1 风化面形态
        2.1.2 断裂分布
    2.2 储层
        2.2.1 储层岩性特征
        2.2.2 岩相特征
        2.2.3 成岩后生变化
    2.3 储集空间特征
        2.3.1 孔隙
        2.3.2 裂缝发育特征
        2.3.3 孔喉组合特征
        2.3.4 储层物性
    2.4 油藏渗流特征
        2.4.1 油层束缚水饱和度较高
        2.4.2 油层残余油饱和度低
        2.4.3 油水两相渗透率交叉点含水饱和度值较高
        2.4.4 束缚水条件
    2.5 流体性质
    2.6 油藏特征
        2.6.1 油层温度
        2.6.2 油层压力
        2.6.3 油藏原始驱动能量和驱动类型
    2.7 油气储量
3 新疆一区石炭系油藏开发历程
    3.1 开采基本情况
    3.2 开发阶段划分
    3.3 目前生产情况
4 开采动态特征
    4.1 油井产能差别大,显示油田非均质性强
        4.1.1 油井初产差别较大
        4.1.2 油井累积产油量差别悬殊
        4.1.3 高产井分布局部集中但总体零星
    4.2 油井初期产量递减较大,油藏无稳产期
        4.2.1 油井及油藏初期产量递减情况
        4.2.2 油藏初期产量递减较大的原因
    4.3 油井投产基本不含水,油藏不具边底水
        4.3.1 油井投产基本不含水
        4.3.2 有7口井由于管外窜漏而投产即有很高含水
        4.3.3 有几口边部井投产即有少量地层水产出
        4.3.4 油藏一些油井少量地层水产出为正常现象
        4.3.5 油藏未见边、底水
    4.4 油层吸水好,注水井多数可满足配注要求
        4.4.1 开发试验区投注最早
        4.4.2 开发区注水井投注稍晚
        4.4.3 注水井投产后的高产井一般未予转注
        4.4.4 注水后水窜水淹的采油井大多被迫转注
        4.4.5 注水井曾选井进行过注采对应补孔
        4.4.6 注水井分注程度较高
    4.5 油井见水普遍,但强烈水窜的井不多
        4.5.1 采油井见水含水普遍
        4.5.2 油藏注入水水窜情况
    4.6 油藏注水见效井极少
        4.6.1 注水见效井
        4.6.2 原注水见效鉴定不确的井
    4.7 油田措施效果总体较差
5 油水运动规律
    5.1 宏观油水运动规律
    5.2 微观油水运动规律
6 对一区石炭系油藏进一步开发的建议
    6.1 进一步开发的建议
        6.1.1 主裂缝区水井间隔排状复注,增强能量补充
        6.1.2 多区域变换注采方式,改变水驱油方向和效率,改善局部开采效果
        (1) 水井停注,动用次微裂缝剩余油
        (2) 特高含水油井控关,改变水驱油方向,提高水驱油效率
        (3) 水井提高强度注水,充分动用裂缝中的残余油
        6.1.3 根据油井动态及时调整注水,保证油井能量补充
        6.1.4 油井增产措施适时弥补油藏递减
    6.2 进一步开发的主要措施
        6.2.1 开展油藏精细描述工作
        6.2.2 探究停注区域合理间注方式
        6.2.3 继续水井分区域治理,配套油井综合挖潜措施,减缓油藏递减
7 结论、认识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5)深大断裂与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油气资源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形成的区域构造背景
    第一节 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形成的基底构造特征
    第二节 中国东部新生代板块边缘构造动力学环境
    第三节 中国东部主要岩石圈断裂与新生代盆地形成演化
第二章 郯庐断裂对苏北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的控制作用
    第一节 郯庐断裂对苏北盆地构造作用的控制
    第二节 郯庐断裂对苏北盆地深部构造作用的控制
    第三节 郯庐断裂对苏北盆地沉积作用的控制
    第四节 郯庐断裂与苏北盆地油气资源分布
第三章 深大断裂对渤海湾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的控制作用
    第一节 郯庐断裂对渤海湾盆地形成演化起主要控制作用
    第二节 多条深大断裂同时对渤海湾盆地形成演化起控制作用
    第三节 深大断裂与渤海湾盆地油气资源分布
第四章 郯庐断裂对伊通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的控制作用
    第一节 郯庐断裂对伊通盆地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
    第二节 郯庐断裂对伊通盆地沉积演化的控制作用
    第三节 郯庐断裂与伊通盆地油气资源分布
第五章 深大断裂对南襄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的控制作用
    第一节 深大断裂对南襄盆地构造、沉积演化的控制
    第二节 深大断裂与南襄盆地油气资源分布
第六章 与深大断裂相关的含油气盆地分类
    第一节 深大断裂与盆地分类
    第二节 分类术语及各类区别
    第三节 中国东部主要新生代盆地的类别特征
第七章 深大断裂与油气资源分布
    第一节 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的极不均衡性
    第二节 不同类型盆地的构造特征
    第三节 不同类型盆地的地热流场特征
    第四节 不同类型盆地的沉积特征
    第五节 不同类型盆地的含油气性
    第六节 不同类型盆地的油气资源分布规律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6)桥口地区“玄武岩”的分布及其含油性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玄武岩的概念和特征
2 对桥口地区“玄武岩”的认识
3 “玄武岩”的分布规律
4 “玄武岩”与油气的关系

(7)渤海湾盆地新生代的走滑活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2 渤海湾盆地新生代的走滑活动
    2.1 盆地新生代的构造旋回
    2.2 盆地新生代的走滑活动
        2.2.1 平面走滑活动特征
        2.2.2 走滑活动时代演化
3 渤海湾盆地走滑活动的石油地质意义
    3.1 走滑活动控制着盆地内的生油洼陷
    3.2 走滑活动导致背斜构造和掀斜断块的形成
        3.2.1 冀中拗陷
        3.2.2 辽河拗陷
    3.3 火山岩油气藏
        3.3.1 具走滑活动的深大断裂带控制着火山岩的分布
        3.3.2 断层的走滑活动控制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
4 结 论

四、桥口地区“玄武岩”的分布及其含油性的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过程响应理论及其在湖相碳酸盐岩中的应用——以辽河西部凹陷中北部地区Es4为例[J]. 王青春,贺萍,王对兴,危宇宁,武新民. 中国地质, 2016(01)
  • [2]苏北盆地闵桥油田古新统阜一、二段火山岩储层特征研究[D]. 文捷. 长江大学, 2013(03)
  • [3]叠合盆地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及成藏效应 ——以中上扬子震旦系—中三叠统为例[D]. 倪新锋. 成都理工大学, 2007(02)
  • [4]新疆—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注采动态特征研究[D]. 肖克. 西南石油大学, 2007(06)
  • [5]深大断裂与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油气资源分布[D]. 周荔青. 西北大学, 2005(02)
  • [6]桥口地区“玄武岩”的分布及其含油性的认识[J]. 程珑,张梅芳.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3(S1)
  • [7]渤海湾盆地新生代的走滑活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肖尚斌,高喜龙,姜在兴,谯汉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04)

标签:;  ;  ;  ;  ;  

硚口地区“玄武岩”分布及其含油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