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开发新的冷水机组来弥补环保制冷剂的性能缺陷

通过开发新的冷水机组来弥补环保制冷剂的性能缺陷

一、通过研发新制冷机来补偿环保制冷剂的性能缺陷(论文文献综述)

陈宇[1](2021)在《面向区域建筑的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构架与本质安全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12月21日,《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在《中国建筑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统计了全国建筑运行阶段的能耗总量为10亿吨标准煤当量(亿tce),占全国能源消耗比重21.7%;建筑碳排放为21亿t CO2,占全国能源碳排放比重21.9%。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综合能源系统应用于区域建筑供能中,通过不同能源协同互补,提高系统能源效率。目前,在电能传输、变换、储存等环节均采用传统铜电缆/铜电感和压缩气体存储,存在极大的能源损耗和极高的安全隐患。本文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以区域建筑能源供给终端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提高能源效率、能源安全的研究视角引入超导电力和低温燃料两大技术手段,提出了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构架和安全设计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多能互补、能源耦合的技术原理,以清洁低碳、安全可靠为设计目标,提出了终端超导综合能源的系统构架。引入超导电力技术,提高“源-网-储-荷”系统的能源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引入低温燃料技术,降低能源存储和输运安全隐患,提高能源系统容量和能源耦合效率。(2)基于本质安全化的设计方法,引入超导限流单元、增加备用系统、增加器件散热能力等实施手段,完成了超导综合能源系统的本质安全化设计与性能评估,最终从提高设备自身可靠性角度有效保障系统运行安全。(3)以跨区域建筑能源输运为导向,设计了大容量型、低成本型复合能源管道结构方案,并完成了GW级超导能源管道结构优化和综合性能评估。结果表明:传统液化天然天管道的输运距离仅为140km,而引入液氮保护层的新型超导能源管道的输运距离高达1120km。(4)以数据中心和医院建筑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构架了冷电联供和冷热电气四联供的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数据中心通过引入超导斩波供电和液氮潜热供冷,实现了高效、安全的供能设计;医院建筑通过引入清洁能源供电、多种能源供应及多种医用供气,实现低碳、高效、安全、可靠的供能设计。结果表明:对比室温斩波电路,低温斩波电路效率从92.5%提升到97.6%;对比终端最后一公里铜电缆,高温超导电缆效率从90%提升到99.65%;对比传统高压气体存储,相同体积液化天然气和液氧容量分别增加到2.5和5.3倍。基于以上研究内容,在系统能效提升方面,本文研究的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有机融合了大容量、低损耗的超导电缆模块,自触发、高可靠的超导限流模块,快响应、高效率的超导储能模块,及低损耗、高可靠的低温斩波模块。在本质安全设计方面,引入常压低温液体限制能量逸散风险以提升系统自身的安全性,配备综合能源后备冗余以增加系统抵御外部安全隐患的可靠性。

王子铭[2](2021)在《基于建筑相变储能的CCHP型微能源网优化调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转型的背景下,综合能源系统及各类型能源网等概念被提出。其中微能源网系统由“微电网”的概念延伸而来,属于能源互联网的一种,通过对网内多类型能源统一规划与调度,减少网内资源浪费,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提高能源利用率。冷热电联供机组在夏季和冬季负责制冷和供暖任务,由于冷热电联供机组本身存在“以热定电”或“以冷定电”的刚性约束,因此会导致严重的电热或电冷需求冲突,造成大量弃风、弃光及环境污染现象。储能技术是实现能量解耦及新能源消纳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本文采用一种集成于建筑墙体内部的相变材料储能,对基于建筑相变储能的冷热电联供型微能源网优化调度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构建基于建筑相变储能的冷热电联供(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CCHP)型微能源网系统结构。分析微能源网内各元件的运行特性,建立了包含风力电机、光伏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燃气锅炉)、空气源热泵的数学模型。在储能技术方面,相变储能技术可解决微能源网能源供需双方在时间、空间和强度上不匹配的矛盾,通过对比多种相变材料自身的热力学性能,使复合后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满足冬夏室内温控要求,基于此复合相变材料建立建筑相变储能墙体模型,并建立各个节点的热平衡方程求得热力网络参数,作为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为验证建筑相变储能在减少运行成本及削峰填谷方面的效果,基于已建立的微能源网内各元件模型,以调度周期内系统运行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CCHP型微能源网优化调度模型。在Matlab环境下调用Yalmip工具箱中Cplex求解器求解模型,得出CCHP系统、空气源热泵等机组的最优出力、相变储能系统的储能状态及系统的总运行费用,与无热泵和相变储能的微能源网调度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调度模型可减少系统运行总成本,松弛CCHP机组自身热电比,增加系统的灵活性;负荷峰谷差和新能源消纳指标分析表明此模型在功能上可以取代空调实现“削峰填谷”的同时促进网内新能源消纳。最后,基于现有的CCHP型微能源网模型考虑用户侧可平移、可转移、可削减柔性电热负荷参与需求响应调度,以微能源网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调度模型。采用Yalmip工具箱中的Cplex求解器求解模型得到柔性负荷参与调度的优化结果,分别与柔性负荷不参与互动和电热独立调度的场景对比。调度结果表明电热柔性负荷的参与能降低电、热负荷峰谷差,平滑负荷曲线,并有效减少系统运行成本,保证微能源网系统运行的经济性最佳。

吉江[3](2021)在《有阀线性压缩机单向阀组多参数影响规律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国家空间探测任务的发展战略,液氦温区深低温制冷系统是实现空间探测任务的基础。根据深空探测不同的需求,探测器工作所需的制冷温度差异也比较大。机械式制冷机技术的迅速崛起使得大量的制冷机在空间探测任务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由线性压缩机驱动的氦工质Joule-Thomson(J-T)制冷机凭借着高效率、结构紧凑、高可靠性等诸多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有阀线性压缩机则是在线性压缩机吸排气孔处设置一组进排气阀,通过阀片的单向截止作用,将工质的交变流动状态转换为单向流动。同时利用单向阀片力的平衡方程建立高低压力差,使得整个系统达到一定的压比,满足JT节流制冷对压比的需求。作为线性压缩机中的关键部件,对于单向阀结构参数、表面应力、运动特性等的研究对有阀线性压缩机性能和可靠性的提升尤为重要。据此,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系统地阐述了线性压缩机和气阀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对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有限元仿真方法进行了概述。并从线性压缩机和气阀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气阀的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作为有阀线性压缩机的关键部件,气阀设计的好坏对压缩机的输出特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理论分析了流经气阀的阻力损失的来源以及影响压力损失大小的主要因素,从气阀升程和阀孔直径两方面展开对阀座流通面积和阀隙流通面积的研究。模拟计算了阀片不同升程和阀孔尺寸下,流经气阀的阻力损失,并通过静力学分析了气阀升程对其表面应力分布产生的影响。实验研究了不同气阀升程和阀孔直径对流经气阀的压力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阀片升程下,压缩机压力损失降低了36.4%,与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得到的规律保持一致。得到在设计气阀时,应合理考虑气阀升程和阀孔直径,尽可能增加气阀的流通面积,提高吸排气效率的结论。为了研究压缩机热力过程中流体工质压力的变化以及气阀的运动情况,本文基于气阀刚性体特征建立了流固耦合计算模型。实现了对压缩机热力过程的流固耦合求解计算,获得了循环过程中压缩机气缸内的压力、质量流率、气阀表面压差以及气阀位移的变化情况。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压缩机循环流固耦合模型能够完整的模拟压缩机工作过程的热力循环过程。流固耦合方法的建立为揭示气体流动和气阀运动耦合关系的求解以及合理的气阀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和方法。基于流固耦合计算得到的气阀表面压力变化情况,运用瞬态动力学计算了阀片在打开和关闭过程中的位移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依据计算得到的阀片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判断阀片在启闭过程中与升程限制器的碰撞反弹过程以及阀片是否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通过分析不同刚度的阀片其运动特性曲线的差异,得出了从减小阀片颤振、改善阀片延时关闭现象、降低吸气过程气体回流损失、提高吸气进气量等方面考虑,本文研究的阀片的刚度应设置在478.7N/m左右的结论。搭建了气阀刚度对压缩机性能影响规律探究的实验台,发现刚度为478.7N/m的进气阀片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达到较大的压比和流量。其在表面压差作用下,能够迅速打开并及时关闭,具有较好的压缩机输出性能,与模拟分析的结论一致。

陈玉[4](2021)在《环路热管蒸发器和储液器可视化及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航天探测及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散热器已难以满足高热流密度、高均温性的控温需求。环路热管作为一种利用工作流体流动相变实现热量传输的高效换热装置,因其具有传热能力强、柔性连接、传输距离长、可靠性高、无运动部件及无需外力驱动等优点,在航天热控领域及高热流电子产品散热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由环路热管运行原理可知,蒸发器及储液器作为环路热管的核心部件,其内部工质的流动及换热情况将直接影响整机系统的运行状况,而热载荷及工质充装量将直接影响蒸发器及储液器内部的工质分布及流动状态。基于背景需求及文献调研分析,本文从工质充装量及热载荷施加方式等方面研究了蒸发器和储液器内工质状态对环路热管包括启动、稳定运行及传热性能的影响。首先本文设计了依靠“O”形密封圈结合法兰连接方式实现密封的蒸发器及储液器耦合结构,并基于高速摄像机和常温试验台搭建了环路热管蒸发器及储液器可视化实验系统。随后通过品质因数选出高传热性能的新型环保制冷剂R245fa作为工作流体,并根据设计工况通过环路热管整机压降模型对样机在各工况下的压降进行校核,以确保样机能够正常运行。可视化实验分别研究了热载荷施加方式(底部加热、顶部加热及双面加热)、热载荷大小(10 W-50 W热载荷)及工质充装量(50%-80%工质充液率)对环路热管运行状态的影响。最后在可视化实验基础上,建立蒸发器及储液器耦合结构数学模型,模型包含多个计算域,并考虑重力因素。模型在毛细芯区域充分考虑达西渗透及毛细抽吸效果,提出依据工质气液过渡区域相梯度施加毛细动力的方法以模拟毛细芯抽吸过程。蒸发器及储液器仿真模型的建立为环路热管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实验及仿真得出以下结论:热载荷施加方式直接影响热量向蒸发器内部传递过程,进而影响热管的启动过程;环路热管稳定时传热性能受加热方式及热载荷大小的共同影响,随着热载荷的增大,环路热管系统的传热性能不断提高,较低热负荷时,单侧加热的方式热管系统传热性能优于双面加热,而在较高热负荷时则双面加热的方式下热管传热性能更佳;随着热载荷的增大,蒸发器中心通道内部工质气液界面升高,成核数量逐渐增加,不同加热方式下气液界面高度和成核数量影响蒸发器向储液器的漏热,进而影响环路热管的性能。工质充装量直接影响了环路热管内工质的分布状况,从而影响环路热管的启动过程,较低充液率下冷凝器进口出现明显的温度波动现象,随着工质充装量增加,温度波动现象消失,且环路热管的启动速度变快;环路热管整机系统传热性能随充液率呈现V形变化,存在最佳充液率,实验样机最佳充液率在70%附近,最小传热热阻为0.52 K/W;工质充装量和热载荷能影响储液器内工质状态及其内部压力,进而影响环路热管整机传热性能。通过仿真模拟可知,蒸发器及储液器内部工质的流动与换热过程受到热载荷大小、回流液体流速和温度及蒸发器向储液器的漏热等多种传热机制影响,同时引液管结构对蒸发器及储液器内部工质流动及换热过程有较大影响,在环路热管设计中应采用引液管结构。

陶磊[5](2021)在《酒精生产线余热用于制冷系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余热资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是一次能源经过转换或加工后的产物,或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完成反应后排放的未经完全利用的能量,亦属二次能源范畴。我国各种形式余热的废弃和排放量达到了整个工业耗能的50%以上。合理利用余热有助于减少与全球环境相关的问题,如温室效应和氟氯烃类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企业合理使用余热,节能减排,缩减生产制造费用,提升企业利润的潜力巨大。本论文首先是对该公司酒精生产线余热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出未被有效利用的余热源和余热量,论证改造的必要性;同时,针对余热现状,结合酒精发酵生产线的运行情况进行总体工艺系统规划,提出“利用130℃的成品酒气冷凝释放的热量将68℃冷凝水升温至90℃、使用90℃冷凝水驱动热水型溴化锂制冷机组制备低温冷冻水用于发酵降温”的改造方案,并绘制了改造前和改造后的工艺流程图;对关键设备进行工艺核算,优选一台不锈钢材质的四管程固定板管式换热器,并对计算出的工艺参数和设备规格进行验证,并实施改造施工;最后对改造后的运行情况进行跟踪,核算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利用蒸汽冷凝水和成品酒气热交换产生的高温凝水作为余热制冷机组驱动热源,释放余热,制取冷量。产生的低温冷水并入原冷水管网,进入冷水储罐,工艺路线和实施方案切实可行。通过新增1台换热器和温水型制冷机组,回收成品酒气中的热量,产生的冷水并入原有冷水管网,减少了原电制冷或溴化锂制冷机运行时间,实现余热综合利用,余热负荷4145k W,约可产生400万kcal/h的冷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循环效率COP值为1.1-1.2)。替代蒸汽溴化锂后减少蒸汽5t/h,以年运行2880h计,可减少蒸汽14400t,蒸汽不含税价161元/t,年可节约231.84万元。每年可减少使用1356t标煤,减排922t碳粉尘、3380t二氧化碳、102t二氧化硫、51t氮氧化物,达到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郑舒鹏[6](2021)在《近零补水型太阳能STIGT系统性能及控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满足当今世界对供电系统高效环保的苛刻要求,发展了可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混合STIGT(Steam Injected Gas Turbine)发电系统。该系统虽然工作效率高但因运行时消耗大量水资源以及进气温度过高导致出力下降等问题使其在太阳能丰富而水资源缺乏地区应用受限。为此,本文利用水热回收系统对其废气进行水热回收,达到近零补水要求的同时对进口空气进行冷却,并通过采用合适的控制策略以实现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具体工作如下:1.近零补水太阳能混合STIGT系统的模型构建及验证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近零补水型太阳能混合STIGT系统各部件模型以及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和MDMC(Multivariable Dynamic Matrix Control)控制算法模型;通过文献数据和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得到的误差不超过5%。最后选取具体地区案例进行分析系统在全年运行的具体工况。2.系统性能及动态规律研究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之上,分析了系统的变工况特性及水热回收效果,与传统单效系统进行比较水回收率可以提高到98%,废热回收率提高109%,此外还对系统动态性能及其与配电网之间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特别是通过燃机系统和太阳能集热系统来分析环境条件阶跃对配电网动态规律的影响。3.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策略研究根据动态规律得出其中稳定时间达到11分钟左右,这使得系统在干扰下响应时间过长且容易产生超调或者振荡。将MDMC控制替代PID控制应用于系统中。MDMC控制对功率输出的振荡幅度为1.8%,相较于PID的6.5%更为稳定,且调节时间较PID缩短了50%以上,说明MDMC对系统的平稳运行有更好的调节效果。

刘建勇[7](2020)在《基于地热能利用的季冻区铁路路基供热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季节性冻土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50%以上,其中分布着众多的铁路线路。而目前季冻区路基冻胀防控措施局限于改良路基填料、隔排水和被动保温等方面,有效性和主动性的缺乏导致路基冻胀病害依旧广泛存在,严重影响了列车的行车安全。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措施有效解决路基冻胀病害问题。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严寒地区铁路主动温控路基热学调控机制与供热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主被动微波遥感技术的活动层冻融参量季节性变化规律研究”为依托。在充分调研地热能的开发及利用的基础上,研发了可向路基供热,调控路基热量收支平衡,解决路基冻胀病害的“一体式人工供热管”。同时建立了“地气耦合”模型对路基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一体式人工供热管”的试验及仿真分析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基于学科交叉,提出了人工供热管设计方法。可针对预应用地区的特点,根据本文所提出的设计流程及方法,对人工供热管的压缩机、散热段、毛细管及集热段及制冷剂进行选型计算。(2)通过对“一体式人工供热管”进行三种模式的试验,发现散热段管壁温度均呈现中间高,两端低的分布特征。散热段管壁温度最高均可达100℃左右,平均温度在80℃左右,对周围土体起到了良好的供热效果,供热半径可达2 m。集热段管壁温度最低在-10℃以下,可有效吸收周围土体的地热能。(3)在充分考虑太阳辐射、风速、环境温度、地热等因素对路基温度场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地气耦合”模型。相比于众多学者采用“附面层”理论模拟路基温度场的方法,此模型的建立无需对路基断面进行大规模、长期的地温监测,具有更强的工程适用性。(4)针对铁路路基的构造特点,提出了“分离式人工供热管”的构想。通过对“分离式人工供热管”在路基中应用效果的仿真分析,发现相比于“一体式人工供热管”,分离式在铁路路基中供热效果更良好。同时,采用人工供热管主动供热与保温板被动保温的复合措施可更为有效地调节路基温度。

王尧[8](2020)在《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优化运行及效益评价模型研究》文中提出微能源网通过多能互补技术、综合能源服务等实现一定区域内的电、热、气、冷等多种能源的高效集成与协同供给。2016年,中国发改委提出《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强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建设,开展电、气、热、冷等不同类型能源之间的耦合互动和综合利用。微能源网群广泛应用智慧互联技术,作为一种智慧型区域网络,具备较高的新能源渗透率,通过能源储存和能源转化能够实现区域内能源供给和消耗的平衡。微能源网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交换能源,也可以与公共网络进行能源的灵活交互,实现了风、光、天然气等分布式能源的优化配置。因此,本文以微能源网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微能源网容量配置、多能协同优化、综合效益评价,掌握得到微能源网“源-网-荷-储”优化配置模式,优化微能源网内、网间、网群多层级运行方式,建立综合效益评级模型指导微能源网建设和运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微能源网供给、转换、存储、消费等环节的能量特性。结合能源互联网的特性剖析了微能源网的功能;基于政策与实践试点项目提炼了微能源网的结构特征演变规律;对微能源网供给、转换、存储、消费等特性进行建模,分析能量的梯级利用。(2)提出了一种计及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配置方法。从系统结构和单元设备的角度分析了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分析了不同类型负荷参与综合需求响应的方式,建立了计及随机-认知不确定性的综合需求响应模型;构建“源-网-荷-储”容量配置双层规划模型,上层以建设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性最优为目标优化单元容量,下层以日运行成本最低为目标优化单元出力;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3)提出了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互补双层调度优化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微能源网结构,建立了微能源网的能量生产、能量转换和储能装置运行模型;利用二阶段优化理论,风光日前预测功率作为随机变量,构造上层日前调度模型,将其时前功率作为随机变量的实现,构造下层时前调度模型;采用细胞膜优化算法和混沌搜索算法对传统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对所提模型求解;选择深圳市龙岗区国际低碳园区进行实例分析。(4)提出了微能源网间多能协同交互平衡三级优化模型。以确立平均失负荷率最小为目标,构建多微能源网日前容量灵活性配置优化模型;利用条件风险价值度量风电和光伏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成本,构建电、热、冷等多能协同日内调度优化模型;考虑不同时刻各主体(微能源网、激励型需求响应、上层能源网)的备用供给成本,确立备用调度成本最小的备用优化平衡方案;为了求解上述三级协同优化模型,提出基于信息熵和混沌搜索的改进蚁群算法;以深圳市国际低碳园区为实例对象,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5)提出了微能源网群多能协同分层协调多级优化模型。将多种能源生产设备、能源转换设备和能源存储设备集成微能源网,设计多微能源网在不同阶段(日前、日内、实时)多级竞价博弈框架体系;提出一种含多种博弈状态的三阶段优化模型;为模拟多微能源网竞价博弈过程,提出基于自适应调整信息挥发因子和转移概率的改进蚁群算法;以深圳市国际低碳园区为实例对象,制定微能源网群最佳运行策略。(6)建立了微能源网协同运行综合效益评价模型。分析了“以电定热”、“以热定电”、“热电混合”模式中的运行场景;刻画了微能源网中的居民楼宇、办公楼宇、商场等建筑的多负荷特征,构造了多类用户的年负荷曲线、冬夏典型日负荷曲线;分析了微能源网的结构布局,从经济、节能、减排等角度设计了微能源网3E效益评价指标;算例分析验证了微能源网的综合效益优势。

刘洋[9](2020)在《航天直线斯特林制冷机驱动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外遥感技术在信息获取和传达方面有着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人类正在借助红外遥感技术实现对农业、地质、海洋、气象、军事、环保等各个领域的观测,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天红外探测器朝着大面元、长线列的方向发展,因此红外探测器对线性斯特林制冷机的驱动控制电路的驱动能力、电磁干扰、控温精度等指标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使得大功率制冷机驱动控制电路的性能提升和功能扩展变的非常急迫。红外探测器及其制冷机组件一般不提供宇航级驱动电路与控制软件,因此红外探测器的制冷机驱动控制器需要自主研发。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驱动能力强、控温精度高的斯特林制冷机驱动控制系统,该制冷机驱动控制电路不仅可以满足工程应用需求,而且为后续中长波红外探测的需求奠定基础。以下是对该控制系统的几点研究:首先,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市场上目前可调研到在研红外探测器制冷机组件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学习国内外斯特林制冷机驱动控制器的研究现状和技术指标,根据斯特林制冷机控制器的实际需求提出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其次,针对斯特林制冷机的工作原理,介绍了制冷机使用音圈电机的力学模型和电学模型并进一步推导出其动态数学模型。并依据SPWM控制技术和数字PID控制设计了制冷机驱动控制方案。然后,依据斯特林制冷机驱动控制方案,设计了硬件电路、投产、测试并最终验证了基于FPGA和基于半桥驱动芯片IR2110的制冷机驱动控制方案。硬件系统包括:FPGA控制模块、二次电源电路、测温信号处理电路、AD转换电路和H桥功率驱动电路。最后,搭建了斯特林制冷机驱动控制系统的实验平台,对设计方案提出的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同时验证了温度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最后对实验数据和偏差进行了分析。在此方案和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还提出了适用于短波和中长波的斯特林制冷机驱动控制方案,完成了制冷机驱动硬件电路和控制软件的详细设计。硬件系统包括:DSP控制模块、二次电源电路、温度信号处理电路、AD转换电路和功率驱动电路。软件设计包括:主程序设计、中断程序设计以及数字PID控制算法程序等,并对此设计方案进行简单的分析。

王一旭[10](2020)在《稀土-过渡族基和MnCoGe基材料的磁制冷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磁制冷技术作为一种更加清洁高效的制冷方式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磁制冷技术的核心,磁热材料的研发一直是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和固体化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本论文聚焦于稀土-过渡族基和MnCoGe基磁制冷材料,进行了低温磁制冷材料领域的探索和室温磁制冷材料的性能优化。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磁性测量,电输运测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测量等方法与手段对于所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表征。在低温区稀土-过渡族基磁制冷材料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了HoNiGa化合物的磁热效应和织构多晶Tb3NiGe2材料的旋转磁热效应。反铁磁HoNiGa化合物由于磁场诱导的反铁磁-铁磁变磁转变而表现出了可逆的大磁热效应(5 T磁场变化下△S=22 J/kg K),十分具有实际应用前景。具有织构的多晶Tb3NiGe2材料在2T的磁场变化下在相变温度处表现出了可逆的2.91 J/kg K的磁熵变以及1.6K的绝热温变。同时,本文也从数学上证明了不同旋转磁热效应的计算方法的等价性。在室温磁制冷材料的性能优化方面,本文制备了 In作为金属粘结相的La0.7Ce0.3Fe11.48Mn0.12Si1.4H1.8/In磁制冷复合材料并表征其各项物理性能。该复合材料相变温度恰好位于300 K附近,具有,磁熵变大,绝热温变大,热导率高,循环性能稳定等优点,其中,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高于目前已经报道的所有类似的磁制冷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在分别经历了 100000次磁场循环和10000次热循环之后仍然表现出了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且磁熵变和绝热温变等性能几乎不变。与此同时,本文还尝试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方式解读MnCoGe基磁制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通过理论计算对于实际实验进行相关指导。在深度理解了正分MnCoGe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对于体系中原子对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COHP分析之后,通过调整体系价电子浓度,实现了对于MnCoGe基磁制冷材料的磁相变的调制。与此同时,还在探索性的实验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金属间化合物MnCoGe2/3As1/3。

二、通过研发新制冷机来补偿环保制冷剂的性能缺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过研发新制冷机来补偿环保制冷剂的性能缺陷(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区域建筑的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构架与本质安全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区域建筑供能安全事故分析
    1.4 超导综合能源系统研究思路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构架与系统本质安全化方法
    2.1 综合能源系统基本原理
    2.2 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构架
    2.3 系统本质安全化方法
3 跨区域建筑的超导能源输运系统设计及安全运行评估
    3.1 超导能源输运系统概念构架与基本原理
    3.2 超导能源管道建模分析
    3.3 GW级超导能源管道结构设计与安全运行评估
    3.4 系统本质安全化研究
    3.5 本章小结
4 面向数据中心的冷电联供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构架与分析
    4.1 技术背景
    4.2 系统概念构架与基本原理
    4.3 超导斩波供电系统设计及建模分析
    4.4 液氮潜热供冷系统设计及建模分析
    4.5 超导冷电联供装置样机集成
    4.6 系统能耗与效益评估
    4.7 系统本质安全化研究
    4.8 本章小结
5 面向医院建筑的冷热电气四联供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构架与分析
    5.1 技术背景
    5.2 系统概念构架
    5.3 系统基本原理
    5.4 系统冷热电气四联供建模
    5.5 系统负荷能耗案例分析
    5.6 系统能耗与效益评估
    5.7 系统本质安全化研究
    5.8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性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基于建筑相变储能的CCHP型微能源网优化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CCHP型微能源网研究现状
        1.2.2 考虑储能技术的微能源网优化调度研究现状
        1.2.3 需求响应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微能源网系统结构及建筑相变储能热平衡分析
    2.1 引言
    2.2 含相变储能的CCHP型微能源网系统结构
        2.2.1 冷热电联供机组数学模型
        2.2.2 新能源机组出力数学模型
        2.2.3 空气源热泵数学模型
    2.3 建筑相变储能热平衡分析
        2.3.1 相变储能原理
        2.3.2 建筑相变材料的选择
        2.3.3 典型相变储能房间及墙体结构
        2.3.4 基于相变储能热阻模型的热平衡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相变储能热阻模型的CCHP型微能源网优化调度
    3.1 引言
    3.2 CCHP型微能源网能量流动关系
    3.3 CCHP型微能源网优化调度模型
        3.3.1 目标函数
        3.3.2 约束条件
    3.4 算例分析
        3.4.1 算例数据
        3.4.2 算例结果分析
        3.4.3 经济性对比
        3.4.4 负荷峰谷差和新能源消纳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虑电热需求响应的CCHP型微能源网优化调度
    4.1 引言
    4.2 柔性负荷参与需求响应模型
        4.2.1 可平移负荷
        4.2.2 可转移负荷
        4.2.3 可削减负荷
    4.3 考虑电热需求响应的CCHP型微能源网优化调度模型
        4.3.1 目标函数
        4.3.2 系统约束条件
    4.4 算例分析
        4.4.1 算例数据
        4.4.2 算例结果分析
        4.4.3 舒适度对比
        4.4.4 电热独立调度对比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3)有阀线性压缩机单向阀组多参数影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压缩机气阀的应用
        1.1.2 气阀面临的研究难点
    1.2 研究现状
        1.2.1 线性压缩机国内外研究概况
        1.2.2 线性压缩机气阀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2.3 有限元方法的发展概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线性压缩机和气阀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1 线性压缩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1.1 线性压缩机的基本结构
        2.1.2 线性压缩机的工作原理
        2.1.3 压缩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2.2 气阀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2.1 气阀的基本结构
        2.2.2 气阀的工作原理
        2.2.3 气阀的基本要求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阀压力损失的研究
    3.1 气阀对压力损失影响的理论分析
        3.1.1 流经气阀的压力损失
        3.1.2 气阀的通流面积
        3.1.3 气阀升程的选取
    3.2 流经气阀的阻力损失的有限元仿真
        3.2.1 仿真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的设置
        3.2.2 气阀升程模拟结果分析
        3.2.3 阀孔尺寸模拟结果分析
    3.3 气阀表面应力分析
        3.3.1 结构静力学分析基础
        3.3.2 材料属性设定
        3.3.3 载荷及约束的施加
        3.3.4 气阀静力学计算结果
        3.3.5 网格无关性验证
    3.4 气阀压力损失的实验研究
        3.4.1 测试系统及误差分析
        3.4.2 气阀升程的影响分析
        3.4.3 阀孔流通直径的影响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气阀刚性体的流固耦合研究
    4.1 流固耦合方法介绍
        4.1.1 有限元分析理论
        4.1.2 流场控制方程
        4.1.3 结构场控制方程
        4.1.4 网格划分技术
    4.2 压缩机热力学与气阀动力学的流固耦合模拟
        4.2.1 流固耦合计算模型
        4.2.2 边界条件的处理
        4.2.3 流固耦合计算结果分析
    4.3 流固耦合方法的实验验证
        4.3.1 气缸内的变化
        4.3.2 气阀表面的压力分布
        4.3.3 压缩机的质量流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气阀动力学研究
    5.1 气阀运动特性研究
        5.1.1 气阀动力学分析基础
        5.1.2 网格划分与单元选择
        5.1.3 接触关系的处理
    5.2 气阀动力学计算结果分析
        5.2.1 阀片启闭过程的运动特性分析
        5.2.2 气阀刚度对阀片运动特性的影响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气阀的刚度
        5.3.2 气阀刚度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环路热管蒸发器和储液器可视化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环路热管起源及工作原理
    1.3 工质充装量对热管性能的影响
    1.4 环路热管可视化研究现状
    1.5 环路热管蒸发器数值模拟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环路热管整机压降模型及蒸发器数学模型
    2.1 环路热管整机压降模型
        2.1.1 环路热管系统压降校核
        2.1.2 气/液管线压降计算
        2.1.3 冷凝器内压降计算
        2.1.4 蒸汽槽道压降计算
        2.1.5 毛细芯压降计算
    2.2 蒸发器-储液器模型
        2.2.1 环路热管蒸发器模型数学描述
        2.2.2 边界条件
        2.2.3 CFD计算软件介绍
        2.2.4 多孔介质毛细芯抽吸验证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路热管蒸发器可视化实验系统介绍
    3.1 环路热管样机设计
        3.1.1 环路热管主要部件
        3.1.2 工质选择
        3.1.3 保压及密封测试
    3.2 可视化实验系统搭建
        3.2.1 实验系统介绍
        3.2.2 绝热设计
        3.2.3 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
        3.2.4 工质充装系统
        3.2.5 图像采集系统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加热方式可视化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不同加热方式实验方法与步骤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环路热管启动过程
        4.2.2 热阻特性分析
        4.2.3 蒸发器中心通道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4.3 不同加热方式可视化实验总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充液率可视化实验及仿真结果分析
    5.1 不同充液率可视化实验结果及分析
        5.1.1 不同充液率环路热管启动过程
        5.1.2 不同充液率对热管系统传热性能的影响
        5.1.3 蒸发器中心通道内部成核现象
        5.1.4 储液器内工质气液界面变化
        5.1.5 不同充液率可视化实验小结
    5.2 蒸发器数值模拟与实验对比
        5.2.1 模型边界条件设置
        5.2.2 热载荷对蒸发器及储液器内部传热传质的影响
        5.2.3 充液率对蒸发器及储液器内部传热传质的影响
        5.2.4 引液管对蒸发器及储液器内部传热传质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酒精生产线余热用于制冷系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第二章 酒精生产线余热及其用于制冷系统必要性分析
    2.1 酒精生产线概况
    2.2 酒精生产线余热利用概况
    2.3 余热制冷系统改造的必要性
第三章 余热制冷系统的设计
    3.1 余热制冷系统介绍
    3.2 余热制冷系统的设计方案
    3.3 余热制冷系统换热器工艺核算
第四章 余热制冷系统的改造
    4.1 余热制冷系统换热器选型
    4.2 主要绩效指标改进效果
    4.3 余热制冷工艺流程
    4.4 实际运行情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6)近零补水型太阳能STIGT系统性能及控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太阳能热发电及STIGT技术的研究现状
        1.2.2 动态性能及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1.3.1 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近零补水型太阳能混合STIGT模型
    2.1 近零补水型太阳能混合STIGT系统
    2.2 STIGT子系统模型建立
        2.2.1 压气机模型建立
        2.2.2 燃烧室模型建立
        2.2.3 透平(涡轮)模型建立
        2.2.4 换热(回热)器模型建立
        2.2.5 转轴模型建立
        2.2.6 蒸汽发生器模型建立
    2.3 水热回收子系统模型建立
        2.3.1 高/低压发生器模型
        2.3.2 吸收器Ⅰ和Ⅱ模型
        2.3.3 冷凝器
        2.3.4 中间冷却器模型
        2.3.5 蒸发器模型
        2.3.6 溶液换热器模型
        2.3.7 其他部件模型
    2.4 太阳能集热器子系统模型建立
        2.4.1 定日镜场模型建立
        2.4.2 吸热器模型建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零补水型STIGT系统稳态性能研究
    3.1 模型验证
        3.1.1 STIGT模型验证
        3.1.2 水热回收子系统验证
        3.1.3 太阳能集热子系统验证及动态响应过程
    3.2 影响系统性能因素分析
        3.2.1 环境温度的影响
        3.2.2 注水率和太阳能输入
    3.3 水热回收分析
        3.3.1 余热回收分析
        3.3.2 注水回收分析
    3.4 案例分析
        3.4.1 两地区的环境条件分析
        3.4.2 太阳能集热器子系统特性
        3.4.3 系统工作效率和输出功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零补水型STIGT系统动态性能及控制优化
    4.1 PID控制和MDMC控制原理
        4.1.1 PID控制原理及模型
        4.1.2 MDMC控制原理
    4.2 系统动态性能分析和控制策略研究
        4.2.1 动态性能研究
        4.2.2 系统控制策略
    4.3 模型控制参数及比较结果
        4.3.1 单回路PID与MDMC控制效果的比较
        4.3.2 双回路分层PID与MDMC控制效果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创新点
    5.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地热能利用的季冻区铁路路基供热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路基冻胀病害机理研究
        1.2.2 土体冻胀的影响因素研究
        1.2.3 路基冻胀病害防控措施研究现状
        1.2.4 供热能源分布及供热技术发展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季冻区路基主动温控人工供热管的设计与研发
    2.1 人工供热管原理及可行性分析
        2.1.1 人工供热管构造及原理
        2.1.2 人工供热管可行性分析
    2.2 人工供热管热力计算
        2.2.1 工作循环在压焓图上的表示
        2.2.2 人工供热管热力计算
    2.3 压缩机选型
        2.3.1 压缩机的分类
        2.3.2 压缩机选型计算
    2.4 节流机构选型
        2.4.1 节流机构分类
        2.4.2 毛细管选型计算
    2.5 散热段、集热段及制冷剂选型
        2.5.1 散热段和集热段铜管选型
        2.5.2 制冷剂选型及灌装量计算
第三章 人工供热管试验与供热性能分析
    3.1 试验方案设计
        3.1.1 试验装置加工制作
        3.1.2 试验场地与平台搭建
        3.1.3 试验方案
    3.2 试验监测结果与人工供热管性能分析
        3.2.1 大气与试验间隙土体温度
        3.2.2 散热段及集热段管壁温度
        3.2.3 集热段及散热段土体温度
        3.2.4 人工供热管控温范围
        3.2.5 人工供热管工作模式建议与装置优化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路基温度场与人工供热管性能仿真分析
    4.1 传热学基本理论
        4.1.1 三种基本传热方式
        4.1.2 导热微分方程
        4.1.3 边界条件
    4.2 路基温度场仿真分析
        4.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4.2.2 路基填料及天然地层参数的确定
        4.2.3 路基温度场的边界条件
    4.3 地气耦合模型计算与验证
        4.3.1 初始条件
        4.3.2 计算模型的验证
    4.4 人工供热管供热效果仿真分析
        4.4.1 一体式人工供热管控热效果仿真分析
        4.4.2 分离式人工供热管控热效果仿真分析
        4.4.3 供热管与保温板综合控温效果仿真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专利

(8)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优化运行及效益评价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规划研究现状
        1.2.2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运行研究现状
        1.2.3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1.3.3 论文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微能源网发展演化历程及能量特性动态分析
    2.1 微能源网概念概述
        2.1.1 基本概念
        2.1.2 功能特性
    2.2 微能源网发展演化历程
        2.2.1 发展相关政策
        2.2.2 实践试点项目
    2.3 微能源网能量特性分析与建模
        2.3.1 供给环节能量特性
        2.3.2 转换环节能量特性
        2.3.3 存储环节能量特性
        2.3.4 消费环节能量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能源网“源-网-荷-储”容量配置优化模型
    3.1 引言
    3.2 微能源网模型
        3.2.1 微能源网结构
        3.2.2 单元设备模型
    3.3 计及不确定性的综合需求响应建模
        3.3.1 需求响应模型
        3.3.2 DR不确定性分析
        3.3.3 随机-认知不确定性模型
    3.4 微能源网双层容量配置优化模型
        3.4.1 上层规划
        3.4.2 下层规划
        3.4.3 算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能源网内多能协同互补双层调度优化模型
    4.1 引言
    4.2 微能源网结构框架
        4.2.1 能源生产(EP)模型
        4.2.2 能量转换(EC)模型
        4.2.3 储能运行(ES)模型
    4.3 微能源网双层调度优化模型
        4.3.1 前提假设
        4.3.2 上层调度模型
        4.3.3 下层调度模型
    4.4 混沌细胞膜粒子群算法
        4.4.1 算法基本原理
        4.4.2 算法求解流程
    4.5 算例分析
        4.5.1 基础数据
        4.5.2 算例结果
        4.5.3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微能源网间多能协同交互平衡三级优化模型
    5.1 引言
    5.2 三级协同优化框架
        5.2.1 灵活性边界概念
        5.2.2 协同优化框架
    5.3 微能源网间三级协同运行优化模型
        5.3.1 系统灵活配置优化模型
        5.3.2 多能协同交互优化模型
        5.3.3 备用多元平衡优化模型
    5.4 多级数学模型求解算法
        5.4.1 基本原理
        5.4.2 求解流程
    5.5 算例分析
        5.5.1 基础数据
        5.5.2 算例结果
        5.5.3 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微能源网群多能协同分层协调多级优化模型
    6.1 引言
    6.2 微能源网群多级竞价博弈体系
        6.2.1 多能竞价博弈体系
        6.2.2 多阶段竞价博弈体系
    6.3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三级博弈优化模型
        6.3.1 日前合作调度优化模型
        6.3.2 日内非合作竞价博弈模型
        6.3.3 实时合作修正优化模型
    6.4 微能源网群多能竞价博弈过程模拟
        6.4.1 改进蚁群算法
        6.4.2 竞价博弈过程分析
    6.5 算例分析
        6.5.1 基础数据
        6.5.2 算例结果
        6.5.3 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微能源网群多能协同运行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7.1 引言
    7.2 微能源网多能协同运行模式分析
        7.2.1 “以电定热”模式
        7.2.2 “以热定电”模式
        7.2.3 “热电混合”模式
    7.3 微能网集群系统多负荷特征分析
        7.3.1 居民楼宇负荷特征
        7.3.2 办公楼宇负荷特征
        7.3.3 商场负荷特征
    7.4 微能网集群多能协同灵活运行效益评价模型
        7.4.1 微能网集群系统结构
        7.4.2 3E效益评价模型
        7.4.3 算例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9)航天直线斯特林制冷机驱动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及章节安排
2 斯特林制冷机控制方案设计
    2.1 斯特林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2.2 直线分置式斯特林制冷机
    2.3 斯特林制冷机温度控制算法
    2.4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2.5 性能指标要求
    2.6 本章小结
3 制冷机控制方案设计
    3.1 基于FPGA和半桥驱动芯片的制冷机驱动控制方案
    3.2 基于DSP和全桥驱动芯片的制冷机驱动控制方案
    3.3 系统抗干扰设计
    3.4 应用指标要求
    3.5 本章总结
4 实验与结果分析
    4.1 搭建实验验证平台
    4.2 各项指标及其验证方法
    4.3 测试结果
    4.4 控制精度与偏差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稀土-过渡族基和MnCoGe基材料的磁制冷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现代制冷技术与磁制冷
    1.2 磁热效应的定义与沿革
    1.3 磁热效应的理论描述
    1.4 磁热效应的测量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低温区磁制冷材料
    2.2 近室温区磁制冷材料
        2.2.1 镧系金属钆(Gd)
        2.2.2 Gd_5(Si,Ge)_4系磁制冷材料
        2.2.3 MnAs_(1-x)Sb_x与Mn_(2-x)Fe_xP_(1-y)M_y(M=As,Ge,Si)系磁制冷材料
        2.2.4 Ni_2MnX(X=Ga,Sn,In,Sb)系磁制冷材料
        2.2.5 钙钛矿及类钙钛矿型化合物磁制冷材料
        2.2.6 La(Fe_(1-x)M_x)_(13)(M=Al,Si)系磁制冷材料
        2.2.7 MM'X型磁制冷材料
    2.3 选题思路及目的
        2.3.1 选题思路
        2.3.2 研究内容
3 实验方法
    3.1 样品的制备方法
        3.1.1 多晶样品的制备
        3.1.2 单晶样品的制备
    3.2 样品晶体结构与成分分析方法
        3.2.1 X射线衍射
    3.3 样品形貌和成分分析
    3.4 样品物理性能分析方法
        3.4.1 样品磁性能表征
        3.4.2 样品热性能测量
        3.4.3 样品电学性能测量
        3.4.4 样品力学性能测量及其他
    3.5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进行计算
        3.5.1 密度泛函理论基础
        3.5.2 实际计算细节讨论
    3.6 金属间化合物电子结构与其磁性之间的关联:Stoner判据
    3.7 金属间化合物磁性与化学键之间的关联:COHP分析
    3.8 巡游磁性的预测与调控
4 反铁磁HoNiGa变磁转变诱导的大磁热效应
    4.1 引言
    4.2 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织构多晶Tb_3NiGe_2化合物的连续磁转变及各向异性磁热效应
    5.1 引言
    5.2 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6 La(Fe,Si)_(13)Hy/In复合材料的优异综合性能
    6.1 引言
    6.2 实验
    6.3 结果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价电子浓度调控对于MnCoGe基化合物结构和磁性的影响
    7.1 引言
    7.2 实验
        7.2.1 样品合成
        7.2.2 结构表征
        7.2.3 磁性测量
        7.2.4 理论计算
    7.3 结果与讨论
        7.3.1 h-MnCoGe晶体结构和磁性能的理论解释
        7.3.2 Zn掺杂h-MnCoGe的理论模拟
        7.3.3 Zn掺杂h-MnCoGe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7.3.4 MnCoGe_(1-x)Zn_x(x=0,0.02,0.04和0.05)样品的磁性和磁热效应
        7.3.5 As掺杂MnCoGe的结构和磁性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通过研发新制冷机来补偿环保制冷剂的性能缺陷(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区域建筑的超导综合能源系统构架与本质安全化研究[D]. 陈宇.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建筑相变储能的CCHP型微能源网优化调度研究[D]. 王子铭.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3]有阀线性压缩机单向阀组多参数影响规律研究[D]. 吉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4]环路热管蒸发器和储液器可视化及仿真研究[D]. 陈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5]酒精生产线余热用于制冷系统技术研究[D]. 陶磊.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6]近零补水型太阳能STIGT系统性能及控制优化研究[D]. 郑舒鹏. 浙江大学, 2021(07)
  • [7]基于地热能利用的季冻区铁路路基供热方法研究[D]. 刘建勇.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
  • [8]微能源网多能协同优化运行及效益评价模型研究[D]. 王尧.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9]航天直线斯特林制冷机驱动控制技术研究[D]. 刘洋.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4)
  • [10]稀土-过渡族基和MnCoGe基材料的磁制冷性能研究[D]. 王一旭.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通过开发新的冷水机组来弥补环保制冷剂的性能缺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