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万户签约“禁毒进我家”

70万户签约“禁毒进我家”

一、70万户签约“不让毒品进我家”(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玲[1](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指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高云云[2](2020)在《网络商业诋毁行为司法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市场竞争环境下,商业诋毁纠纷由来已久。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在各领域持续发酵,商业诋毁的情形愈发多样,构成要件也更加复杂。由此带来的司法审判中对于行为性质的认定差异,不仅不利于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预测和指引,也影响司法机关公信力的实现。本文通过法律法规调查发现,法律条文中对于商业诋毁的规定局限于原则性的定义,而缺乏对行为方式和内容的具体指引。司法实践中,商业诋毁行为主要利用互联网实施,表现出技术性、隐蔽性的特点,侵权情形更加多样和复杂。因此,本文将商业诋毁行为类型化为实名散布型、匿名评论型和恶意拦截型三种,实名散布型商业诋毁行为主要依靠了互联网的传播性,而后两种则主要依靠技术性、隐蔽性的特点。随后,为探究不同类型的网络商业诋毁行为构成要件和责任承担的差异,本文进行了案例调查和国内外观点汇总。本文引用的全部裁判文书来源自中国裁判文书网,以“商业诋毁”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并下载了共计400余篇裁判文书,从中选取183件详细分析(经一审、二审、再审程序的计1件,判决文书分析总表详见附录)。其中利用互联网为工具实施的商业诋毁案件共计168件,占绝大多数。各地法院在主体认定上显示出扩大竞争关系范围的趋势,而在诋毁行为的主客观认定和责任承担方式的做法上则存在差异甚至迥异的做法,表现出竞争关系主体界限模糊、诋毁信息要素认定不明、商誉损害判断缺乏标准等问题。最后,根据调查中发现的司法认定难点和争议,本文指出法院审判此类案件时应当规范认定流程和用语,按照对“行为要素-信息真实性-主体适格-责任承担”一一进行确认的思路规范审理流程。本文认为网络商业诋毁行为应当坚持“单一行为模式+主体过错”原则,即针对不同行为主体适用不同的过错原则,竞争主体发表的言论应当具有更高的审慎义务,在符合过错要件的情形下单独实施编造或传播的任一行为均可认定为侵权。而在责任承担方面,是否应当将“赔礼道歉”作为商业诋毁行为的责任承担方式则需要根据具体案情进行分析,摒弃“一刀切”的当然做法。此外,针对赔偿数额的认定应当考虑行为已经和可能造成的损害,适当引入惩罚性赔偿。在法律层面,需要完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有关规定,对于复杂违法主体,如单位犯罪、网络水军等情形适用不同部门法予以规制,通过不同措施更有效打击网络商业诋毁行为。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李乾坤[4](2019)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文中提出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是将妇女群众的具体利益与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在社会领域持续推进妇女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实践,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七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妇联以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为指导,在党政部门支持下,积极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阶段的社会治理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深化妇联组织改革、推动妇联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阶段,系统梳理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全面总结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经验,既是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深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因此,对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力争突破现有研究以现阶段的区域性实践和个案为主的局限,以史实为依据,运用相关理论,宏观与微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从党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变化、妇联组织的沿革、妇女发展需求的变迁、社会力量的消长等多个层面展开。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从探析妇联组织特性和社会治理理念着手,界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内涵,划定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范围和研究边界,然后梳理归纳与妇联参与社会治理最为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社会性别理论、治理理论的理论沿革和核心观点,阐释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妇联围绕新政权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治理中心任务,统合妇女群众与其他社会力量,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以及对妇女进行社会改造的社会治理实践。第三、四部分研究在政治经济形势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历程中,妇联在组织建设、提升妇女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发动妇女参与各项社会建设、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为妇女提供劳动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探索与过失。第五部分研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妇联遵循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的国家治理总体战略,按照“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的治理原则,在建立纵横交错的妇联组织网络,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和协调机制,打造“巾帼建功”、“双学双比”、“文明家庭创建”等多个专题活动品牌,建立确保活动持续开展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丰富实践。第六部分研究新时代妇联在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新布局中,在全面深化妇联组织改革的基础上,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催生的各种新资源、新技术,尤其是巾帼志愿者资源和互联网技术,联合社会力量在妇女源头维权和实事化维权、引领妇女群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动员妇女参与社会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的新探索。第七部分总结妇联在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中,在推动妇联组织创新发展,处理与党政部门、其他社会团体、妇女群众等各方社会力量关系,汇聚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联系、团结、服务、教育妇女群众等方面的历史逻辑和基本经验。总之,妇联作为占我国人口半数的妇女可信赖和依靠的重要群团组织,是沟通党和妇女群众、联合其他社会力量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七十年间,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主流是既推进了妇联组织的创新发展,满足了各个阶段妇女群众解放发展的需求,又为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巾帼力量,基本上形成了多赢的良性循环;支流是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实践一度脱离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也存在“四化”一类的历史遗留问题或体制机制问题。因此,在亟需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攻坚阶段,为了充分激发妇联和妇女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的群团改革和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建构作出了重要部署和指示。历史经验表明,新时代妇联若要更好地承担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使命,还需遵循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妇联组织主动性相统一,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活动相统一,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等历史逻辑。

黄华青[5](2017)在《武夷山桐木村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武夷山桐木村的田野调查,研究在茶产业发展影响下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论文提出“厂宅”这一茶产业空间类型,是作为正山小种、金骏眉原产地的桐木村在当代形成的一类融合家庭、生产和经营空间的乡土建筑。论文提出“空间志”的研究进路,从互动视角阐释空间变迁背后的社会动因,揭示社会变迁带来的空间后果。论文进而提出从空间本质及社会效益来认知乡土建筑的立场,为当代乡村建设提供可参考的经验。“空间志”作为本文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在主客一体的空间、空间作为社会景观、空间的时间维度三个层面,探索一条沟通物质与感知、精英与大众、历史与现实的研究路径。“空间志”的研究载体是对4个自然村、165个厂宅样本的田野调查、以及25个典型厂宅的“测度”,实现对乡土空间及日常生活的“小视角”阅读;同时辅以“大视角”,展现桐木茶村研究在全球茶叶贸易史与全国茶产业格局下的意义。论文主体围绕空间志框架展开。第3章历时性地展现了武夷山茶村空间结构及桐木村厂宅空间模式如何在全球茶叶贸易和地方制度变迁中成型和重建。第46章在共时性维度探索了空间与社会变迁的微观表现,试图厘清厂宅变迁的内在逻辑及社会效益。其中,第4章在地方社会层面,探讨茶农“身份”认知变化带来的新型家庭关系,如何引发当代家庭空间的重构;第5章从茶叶市场出发,以“技艺”变迁为线索,探索厂宅面临新的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而激发的空间调试,揭示菁楼等传统生产空间的本质与当代生产空间矛盾的根源;第6章关注茶叶运销带来的“他者”,从空间符号化现象切入,研究茶村社区分化及其在厂宅经营空间的表征。结论部分为78章。首先在梳理桐木村厂宅纵向变迁模式和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大吉岭红茶等横向案例对比的基础上,提取产业量化因子并建立可视化图表模型,总结空间-社会变迁的互动机制。论文进而以三个关于传统的问题,总结观点和立场:其一,怎样的传统?主张以“空间志”透过物质表象,剖析作为乡土建筑空间本质的生活;其二,何时的传统?提出将建筑置于动态性和偶发性语境下,关注当代乡村真实的传统;其三,谁的传统?揭示城市与乡村、精英与大众的二元分裂,呼吁将空间的使用者作为理解和建构当代乡村的出发点。

高云红[6](2015)在《城市底层空间的秩序与功能 ——基于哈尔滨市“繁华小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正在经历大规模和快速城市化过程。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不断消除城市底层空间,改变城市社会空间格局与面貌,同时不断改变城市底层群体的命运,也对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基于对哈尔滨市一个城市底层空间“繁华小区”的田野研究,运用非结构性访谈和非参与观察等研究方法,通过持续一年对该社区大量从事废旧物品回收等非正式经济的流动人口、社区外居民、社区内市民和基层社区管理者的调查,试图分析城市底层空间的生成、内部秩序与外部联系,揭示其对城市底层群体尤其是流动人口的巨大的城市化、社会化意义和对城市运行的重要功能,进而反思当前的城市改造和城市管理理念的局限性并提出建议。首先,论文从单位制解体和城市管理制度缺位等方面试图分析城市底层空间的社会建构过程。城市底层空间不仅表明一种城市空间的衰败过程的产物,更重要的是体现为一种社会建构。这种社会建构来自于社区单位制解体造成的资源供给缺失,复杂的社区单位产权结构和社区物理空间的特定局限限制了政府与市场驱动社区更新的能力,基层社区服务的缺失等因素进一步造成了社区环境的衰落。政府弃管造成了空间的底层化后,流动人口依托于紧密的社会网络聚居于“繁华小区”,社区与城市在物理空间和制度上的隔离恰好为城市流动人口提供了进入城市的机会与生存空间。非正式经济为城市底层空间提供重要的经济基础,而低成本的生活区提供了生产和生活一体化的空间,是城市底层空间存在的必要条件。其次,基于对“繁华小区”的流动人口与城市市民的关系、流动人口的社区自组织和经济秩序分析底层空间与城市的关系。这种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制度和交往的社会隔离,另一方面则是基于非正式经济功能的整合。城市市民对“繁华小区”和流动人口形成污名化理解,彼此“他者”化,在这个过程中,社区中的市民也与社区同时被类型化;与局外人的认识相反,“繁华小区”依靠流动人口的社会纽带实现社区自组织并通过废品回收行业嵌入于城市的经济系统运行之中,在经历社会隔离之余通过经济过程实现与城市的融合,展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再次,基于对极端现代主义城市规划中“国家的视角”的分析、城市改造过程中对流动人口居住权的忽视的分析,以及对棚户区改造中拥有者和使用者的分离的分析,揭示出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处于难以“流动”和难以“固定”的困境中。中国社会形成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的静态结构和一种稳定的社会控制秩序,而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城市权的缺席正是基于这种静态社会结构的优先性造成的制度和思维定势。在流动人口期望固定在城市空间中的形势之下,城市更新的立场和政策却不断制造出流动人口(被迫)的流动现实,同时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实践又不断压缩其流动空间,造成了流动人口流动与固定的悖论。最后,揭示城市底层空间的功能,基于这种理解试图反思现代城市更新的局限性并提出建议。尽管不符合现代城市规划理念,但是底层空间却能够满足底层群体落脚于城市以及实现城市化、社会化的功能,特定行业性质决定了流动人口在城市底层空间的聚居对于他们在生产和生活方面融入城市具有重要价值;同时,流动人口形成的自组织具有社会治理的功能。基于这种对底层空间性质的理解,本文最后反思了现代城市规划理念,认为由于能够满足底层群体落脚城市的客观需求而具有可复制性,进而提出国家对于底层空间的城市更新应该充分尊重城市底层群体的空间需求,尊重非正式经济对于现代化与城市化的重要价值,并最终赋予城市底层群体城市权。

梁初阳[7](2015)在《岑毓英治滇研究》文中指出岑毓英在近代中国西南地区经营近卅载,中间经历了马嘉理事件、中法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对云南乃至中国近代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对岑毓英治滇历史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近代中国西南边疆的发展变化历程。然而由于曾经受到一些观点的影响,学术界对这一段历史的探讨不够深入,致此研究领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本论文采取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进步、民族包容为新的评判标准,通过创新理论、改进研究范式和拓展研究领域等手段,对这段历史深入探讨。咸同军兴时期,云南地方矛盾尖锐,各地民变不断,加之主政大臣畏缩逃避,地方武装割据纷争,乡勇团练残暴横行,地方统治秩序混乱,民众生活痛苦。岑毓英经过苦心经营,重新统一地方政局,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并在这一过程中奠定其西南主政者的政治地位。岑毓英主政西南期间,努力振兴地方文化教育事业。他通过恢复学校、开科取士、增加中举名额以激励士子;他还尽已所能将战乱中被毁坏的文化设施如文庙、书院、祠宇、寺观、牌坊等一一修复。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把战乱之余的民众团结起来,凝聚人心,重新竖立云南地方精神,为其治滇的一大特色。岑毓英在云南民生的恢复和发展上,始终坚持“与民休息,培植元气”的方针,他顶住压力,不顾政绩,数次上奏清廷请求减免云南地方田赋和盐课,直至其病逝于云贵总督任上,云南全省每年的田赋没有征足咸丰以前的数额,盐课中的杂捐也没有恢复征收,使战后云南残破的经济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在主持恢复云南铜业开采过程中,他坚持随行定价,拒绝执行清廷制定的官价征收政策,避免铜贱伤民;他还力主裁革夫马弊政,减轻滇省民众负担。这些措施对云南恢复经济和发展生产,有深远影响。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再次掀起殖民浪潮,其中英、法殖民主义者在南亚东南亚积极扩张势力,越南和缅甸逐步沦为其殖民地。岑毓英领导云南地方军民积极经营,以应对日益严重的边疆危机,他主张“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通过抚绥土司达到用固藩篱的目的。“马嘉理案”使岑毓英含恨去职,他在中国西南边疆的经营被迫中断,此事件更坚定其抵御西方列强势力入侵的决心。再督云贵后,岑毓英更为沉着老练,在处理“浪穹教案”的过程中,他采取特别措施,保护了一大批反抗外国传教士暴行的地方民众。岑毓英在迤南调解纳楼土司内斗,设四土舍分而治之,有效化解民族内部矛盾,恢复地方生产生活秩序,使百姓安居乐业,赢得地方各阶层人士的支持。由于云南地方政府在边疆民族地区相关问题上处置得当,赢得了民心,民众对国家民族的认同,转化为对外来侵略者的仇恨,中法战争及滇越划界期间,云南边疆地区各族人民自发组织起来,不仅阻止了法国侵略者的进一步入侵,还力图通过武装斗争力图收复清政府划界中的失地。当西南边疆的危机进一步加剧,岑毓英慨然请兵,入越抗法,最终力挫强敌,扬威域外,达到其个人事业的巅峰。滇军在越南战场上与强大的法军对垒,通过更新武器装备,采用新的战略战术,应用电报获取战场情报,锻炼了以丁槐为代表的一批将士,使滇军战力大幅提升,最终力挫强敌,扬威域外,滇军也在战争中初步完成近代化转变。此时期岑毓英还在云南兴办近代工商业,架设电报线,开启了云南地方社会的近代化历程。中法战后,英国紧接着发动第三次英缅战争,将缅甸完全吞并,其侵略势力直逼滇西边境。随着越、缅的沦亡,中国西南地区藩篱尽失,堂奥洞开,云南也成为英法等西方殖民势力进入中国内陆的滩头阵地。为应对滇边潜在的国防危机,岑毓英积极经营,他在滇边战略要地十洲三猛、都竜及三蓬等处积极经营,或勘界立碑,或驻军防守,用实际行动支持地方民众回归祖国的正义要求。在中法勘定滇越边界过程中,岑毓英事先搜集边境地区的情报资料,在谈判中赢得主动,迫使法国方面按图定界,其构筑滇南国防优势的目的得到部分实现。岑毓英建设国防主张在滇越划界中的实践,与今天滇越边界走向的形成有重要关联。岑毓英还通过设置临安开广道,加强滇南边境地区的管控。岑毓英在裸黑山地区积极经营,进行改土设流,通过镇边直隶厅的设置,强化了中国在此地区军事和政治力量的存在,使英国殖民者借口此地曾经两属而企图出兵侵占的阴谋破灭,对后来滇缅边界南段的划定产生重要影响。岑毓英在晚清云南地方的经营,符合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对建设巩固的西南边疆有重大贡献。

孙静[8](2013)在《群体性事件的情感社会学分析 ——以什邡钼铜项目事件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社会转型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国在各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与发展,同时也致使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累积且呈现出日益尖锐化的趋势。近几年备受关注的群体性事件正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矛盾交织互动的结果。作为一种当前显性的社会冲突现象,群体性事件可以折射出当下社会的国民面相和政治生态,是衡量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指标,因此令学者们在借鉴西方概念和范式的基础上,进行了诸多本土化的理论尝试和经验解读,成为影响各级党政机关亟需研究和解决当前困境危机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群体性事件是一个利益诉求和情感宣泄不断相互交织的过程,情感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尽管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物质基础是急剧的社会变迁和复杂的制度结构,但是它背后真正的原因却是长久以来社会公众被积压的负面情感的累积爆发。因此,本文以情感社会学为研究视角,采取一种“事件—过程”的分析范式,以发生在2012年7月的四川什邡钼铜项目事件为例,通过访谈法辅之文献法对事件整体过程进行研究,从结构、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分析事件主体的认知过程、情感状态、互动逻辑及不同情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即剥夺与不公的社会结构产生焦虑与愤怒的社会情感,从而导致同质与卷入的群体行为。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的群体性事件有其必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成因,明显的经济差异对于人们的生活是极富破坏性的,利益受损群体遭受着长期的不公和分化,对现存状况感到日益失落和厌倦,产生了挫折感和愤懑,同时我国缺乏正常有效的利益诉求通道去消弭这种积郁已久的断裂,剥夺感随之产生并形成怨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内隐情感。什邡在08年的地震中受灾严重,当地民众的伤痛性情感加之重建过程中导致的生态破坏及资源分化造成了一种萦绕什邡的库存性情感,形成了一种群体的剥夺与不公感;在这样的客观物质背景下,论文紧接着以什邡群众对钼铜项目的情感认知为线索,对这一阶段的群体情感进行分析描述,产生经济、政治、体制和伦理四方面的社会感知。而当地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的表现不仅为什邡当地的民众树立了某种指引形像,也点燃了人们压抑已久的焦虑与怨恨,增加了社会公众对于这次事件的关注度;在不同群体的分类和情感差序格局下,从关系最为密切的中心群体到受其影响颇深的边界群体再到具有相同情感体验的外围群体,群体的同质与卷入客观地呈现为一个从“己”到“群”、从“自我”与“他者”的逻辑扩散开来的空间情感体系,即存在一种群体情感的分类叙事。中心群体由于利益受损从而激起本能的自我保护情绪并最先出现反抗行为;边界群体由于利益相关会成为诉求发起者的强烈拥护者或追随者,引发更广范围的连锁性、传染性反应,使政府难以应对,导致参与者扩大诉求,从“就事论事”呈现出扩展、延伸趋势,最后导致外围群体出于公平道义而参与到事件中,形成社会舆论一边倒的态势,而事件中的情感也由本能的生存情感上升为一种道义和价值情感。什邡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通过开放“对话”渠道,重视与民沟通,及时全面准确地汇集人民群众的心理情绪、心声来作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前提,避免群体性事件一碰到“合适”机会就卷土重来的尴尬境地。在对什邡事件的整体过程进行详尽分析后,本文用群体极化的概念进行提升和总结,归纳群体性事件的情感发生逻辑。偶发的公共事件作为一个导火索,将人们的怨恨唤醒,这种情感由于场景性和聚集性不断汇合和叠加,汇聚了一道强大的洪流迅速扩散蔓延,经过网络社会中信息传播的反复强化,怨恨性情感不断累积强化最终爆发成为愤怒的发泄。如果群体情感的极化过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极有可能造成群体规模、情感冲击性、行为破坏性不断扩大,甚至转换为一种不计后果的群体性攻击行为。论文的最后希望通过群体性事件的情感轨迹得出社会情感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指出目前我国的群体情感具有一种普遍化的公众反向情感以及主体化、自主化与流氓化的情感态势,并试图为中国转型社会的情感管理和建设寻找归宿,在社会治理中重情、合理、依法,以人为本构建社会情感文明。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日益频繁,有难以遏制之虞。本研究运用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及分析框架为现阶段中国群体性事件做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指出群体性事件是底层民众借由某一公共事件对积压已久的不满情绪的极端宣泄,并进一步讨论了群体性事件中所呈现出的情感逻辑关系。情感以浮世绘的形态勾勒出了一幅社会生活长卷,映现出了转型社会的人生百态,因此本文试图用一种具有理论体系的情感逻辑去解释瞬息万变的群体行为,探寻情感在其中的发生过程和机制,警示我们关注群体的情感变化以及可能引起情感波动和变化的因素。在此研究基础上,对群体性事件进行了新理解,进而为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共安全机构制定有关群体性事件情感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设定情感的“预警”和“宣泄”系统提供依据,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提出了新看法,为构建和谐社会另辟蹊径。

陶海洋[9](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研究说明《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刘宝吉[10](2010)在《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钩沉 ——沂蒙往事剪影(1900-1940)》文中认为大刀会在鲁南的传播与扩散,是一种地方性的文化迁移现象,也是鲁南地方居民对1925年至1931年间严重的社会生态灾难(集中体现在泛滥成灾的匪患上)的应激反应。大刀会这一社群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再造了地方社会结构,由此恢复了被土匪所破坏的地方社会生态。莒县、沂水大刀会是其中一个杰出的典型。鲁南旗会事件最终导致驻军对大刀会会众和当地居民的一次屠杀——黄石山惨案的发生,则最终终结了莒沂大刀会。鲁南旗会事件就发生在韩氏主鲁初年,一个全新的山东地方社会秩序正处于重建的过程中。这一事件本身也是其中一个内涵丰富的重大事件。这不仅是由于这一事件的发生与重建过程中几乎每一项具体措施紧密相关,还是由于山东地方政府藉此重建了鲁南的地方社会秩序,或者说通过清除莒沂大刀会改变了鲁南地方社会的权力结构和社群环境,从而加强了国家在地方社会的主导地位。更为深层的问题是,作为一种强势的文化权力网络,国家的归来对地方社会场域产生了微妙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国家对地方士绅等诸多社群的影响上。从这个意义上,鲁南旗会事件是国家与地方之间的互动关系的一个缩影。作为一种地方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大刀会在鲁南的出现与消失,不仅仅是一个社会事件,还是一个政治事件,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文化事件。这是由于鲁南大刀会的出现是地方性文化对地方社会生态的一种“修复”,而大刀会在鲁南的退隐与消失则是与国家这一巨大的文化系统个体在地方社会场域中冲突、斗争的结果。这是以地方社会中社群冲突的方式进行的,而文化系统正是通过对社群的塑造来构造地方社会结构,从而对地方社会场域发挥影响力。鲁南大刀会的遭遇不仅折射了“近代”以来(特别是民国以来)地方民众一些共同的遭遇,以及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一些深层互动,更是地方性与现代性文化的纠缠与对话,这种对话一直持续至今。鲁南大刀会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案,与各地出现的红枪会、小刀会等一样,它们是属于一种共同的文化系谱。

二、70万户签约“不让毒品进我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70万户签约“不让毒品进我家”(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网络商业诋毁行为司法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商业诋毁行为的界定
    一、商业诋毁行为的概念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诋毁条款
        (二)不同法律中的商业诋毁条款对比
    二、网络商业诋毁行为的分类及特点
        (一)网络商业诋毁行为的分类
        (二)网络商业诋毁纠纷的特点
第二章 有关网络商业诋毁行为的调研结果
    一、网络商业诋毁案件司法认定的调研情况
        (一)案件审理流程梳理
        (二)判决文书汇总分析
    二、网络商业诋毁行为各构成要件认定的调研结果
        (一)对竞争关系认定的调研结果
        (二)对客观行为认定的调研结果
        (三)对主观方面认定的调研结果
        (四)对结果要件认定的调研结果
    三、网络商业诋毁行为责任承担的调研结果
        (一)责任承担的相关法律规定
        (二)责任承担的司法认定结果
第三章 网络商业诋毁行为的司法认定难点
    一、各构成要件的司法认定难点
        (一)竞争关系主体界限模糊
        (二)诋毁信息认定要件不明
        (三)主观归责原则理论争议
        (四)商誉损害判断缺乏标准
    二、责任承担方式的司法认定难点
        (一)侵权声明实效难以保证
        (二)赔礼道歉适用饱受争议
        (三)赔偿金额计算缺乏标准
第四章 完善网络商业诋毁纠纷审理的建议
    一、规范认定思路,梳理认定流程
        (一)具体事实精准阐明
        (二)损害结果区分认定
    二、提升审判水平,实现同案同判
        (一)规范竞争关系内涵
        (二)明确诋毁言论界限
        (三)区分不同行为的过错要求
        (四)结合具体行为认定诋毁结果
    三、完善法律规定,推动责任承担
        (一)细化消除影响的方式
        (二)统一赔礼道歉的适用条件
        (三)明确赔偿损失的计算依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商业诋毁案例统计表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4)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二、研究现状和目标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妇联组织
        (二)社会治理
        (三)妇联参与社会治理
    二、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二)社会性别理论
        (三)社会治理理论
第二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开端(1949-1956)
    一、妇联的全面组建与女界的初步统合
        (一)妇联组织体系的初创
        (二)妇联的组织统合
    二、妇联参与创建社会新秩序的行动
        (一)发动妇女构建群防群治的社会治安格局
        (二)参与创建男女平等的新生产秩序
        (三)参与确立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
    三、妇联参与改造妇女的初步实践
        (一)劳动光荣理念下对妓女身份的重塑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对妇女爱国观的培育
        (三)识字学习运动中对妇女的文化政治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曲折探索(1956-1966)
    一、妇联组织的曲折发展
        (一)妇联组织名称的统一
        (二)妇联组织制度的改进
        (三)妇联团体会员的收缩与发展
        (四)妇联基层组织的整顿波折
    二、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
        (一)动员妇女参加社会劳动
        (二)大规模开展妇女扫盲运动
        (三)培育妇女群众集体观
    三、妇联初步纠正“左倾冒进”错误的举措
        (一)加强对妇女的劳动保护
        (二)参与整顿托幼组织
        (三)参与整治婚姻乱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中断与初步恢复(1966-1976)
    一、妇联组织的全面解体与初步恢复
        (一)妇联组织的逐步解体
        (二)妇联组织的初步恢复
    二、妇联对社会治理的有限参与
        (一)参与推进男女同工同酬
        (二)发动妇女参与“农业学大寨”
        (三)协助托幼组织的恢复整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发展(1977-2012)
    一、改革开放新时期妇联组织的迅速发展
        (一)妇联组织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二)妇联团体会员的迅速扩展
        (三)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持续推进
    二、新时期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格局
        (一)多层次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二)全方位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三)多方面推进对妇女的综合教育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化转型(2012-2018)
    一、新时代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机遇
        (一)习近平的社会治理新理念新布局
        (二)群团改革背景下妇联组织发展的新需求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与中国妇情新样态
    二、新时代妇联组织的深化改革
        (一)妇联组织各项制度的全面整建
        (二)妇联组织体系的系统化改革
    三、新时代妇联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新实践
        (一)引领妇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新作为
        (三)动员妇女参与培树社会文明新风尚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主体性相统一
    二、坚持理论自信与兼容并蓄地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
    三、坚持以妇女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四、坚持做好经常性工作与开展专题性活动相统一
    五、不断提升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协作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武夷山桐木村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入场:桐木与茶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当代茶村“厂宅”变迁
    1.3 研究综述
        1.3.1 方法性路径:从乡土建筑到乡村社会
        1.3.2 地方性文本:武夷山、桐木与茶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4.1 拓展了建筑学对“厂宅”为代表的茶产业空间的研究视野
        1.4.2 建立了研究乡村空间与社会变迁机制的“空间志”进路
        1.4.3 提出了从空间本质及社会效益出发的乡土建筑营建立场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空间志”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空间志:乡土空间的社会性建构
    2.1 空间志进路:空间-社会变迁过程的认识论探索
        2.1.1 主客一体的空间
        2.1.2 空间作为社会景观
        2.1.3 空间的时间维度
    2.2 空间志的载体:4个自然村和165个厂宅空间的社会性阅读
        2.2.1 三港村
        2.2.2 江墩村
        2.2.3 庙湾村
        2.2.4 关坪村
        2.2.5 165个厂宅样本的空间与社会
第3章 全球市场到地方社会:茶村和厂宅的历时性建构
    3.1 全球贸易与武夷山茶村的形成
        3.1.1 地方视野下的世界红茶贸易之路
        3.1.2 茶叶资本支撑的武夷山茶村空间体系
        3.1.3 红茶贸易史中桐木位置之考辨
    3.2 地方制度与厂宅空间的变迁
        3.2.1 集体化时期的“宅、厂”分立
        3.2.2 包产到户与乡镇企业:过渡时期的“宅、厂”并置
        3.2.3 龙头企业与个体经济:多元化时期的“宅、厂、店”融合
    3.3 厂宅空间样本的研究统计
第4章 地方、身份与家庭关系的空间重构
    4.1 地方社会与家庭结构的分裂
        4.1.1 武夷山和桐木村的茶业二元结构
        4.1.2 第二家店,第二个家
    4.2 “家店”错位:家庭二元结构下的空间危机
        4.2.1 传统家庭空间的内核
        4.2.2 堂屋的“茶室化”
        4.2.3 卧室的“宾馆化”
    4.3 身份的竞争:茶农分家的空间博弈
        4.3.1 经商文化下的身份建构
        4.3.2 同一屋檐,两个厨房
        4.3.3 分家,“分家”
        4.3.4 分家秩序与空间秩序的隐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市场、技艺与生产关系的空间调试
    5.1 茶叶市场结构与传统技艺的合法性
        5.1.1 变迁中的茶叶市场:高端化与文化导向
        5.1.2 茶文化的社会结构:士绅阶层的“区隔之味”
    5.2 菁楼:作为技艺和记忆的生产空间
        5.2.1 近当代生产空间的源流与内核
        5.2.2 “技艺”空间的合法性建构
        5.2.3 手工化和机械化的双重空间困境
    5.3 原真性悖论:“正山”与“外山”空间的多元建构
        5.3.1 “正山”空间:厂宅中的晾青秩序
        5.3.2 “外山”空间:由并置到混淆的茶叶生产
        5.3.3 原真性的反思:从地理原真走向技术原真
    5.4 从“定居”到“游牧”的茶工居住空间
        5.4.1 茶农与茶工的关系变迁
        5.4.2 采茶工的“定居”和“游牧”空间
        5.4.3 龙头企业主导下的劳动力市场危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他者、符号与社区分化的空间表征
    6.1 茶旅经济与厂宅经营空间的模式
        6.1.1 茶叶生产端的价值觉醒和空间消费
        6.1.2 茶室空间的传统文化符号
        6.1.3 民宿空间的乡村生活建构
    6.2 他者的凝视:消费文化和精英主导下的乡土风格迷局
        6.2.1 迷失的乡土
        6.2.2 文化缺失状态下的“乡贤效仿”
        6.2.3 城市资本凝视下的“乡村幻想”
        6.2.4 建筑师的“新乡土”困境
    6.3 符号的反噬:茶农社区分化在菁楼空间的表征
        6.3.1 建筑空间的符号化
        6.3.2 宏伟的传统菁楼:龙头企业的符号创造
        6.3.3 新老并置的厂宅:中小茶企的符号斗争
        6.3.4 废弃的集体菁楼:集体匿名的普通茶农
        6.3.5 建筑符号化导致乡村社会分层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空间-社会变迁的互动机制初探
    7.1 桐木厂宅空间-社会变迁的纵向谱系
    7.2 茶产业整体视野下的横向对比
        7.2.1 近当代中国茶产业格局
        7.2.2 祁门红茶:茶叶市场价值对比
        7.2.3 太平猴魁:旅游资源价值对比
        7.2.4 大吉岭红茶:地方社会动力对比
    7.3 产业因子量化与空间建构机制的可视化
        7.3.1 空间-社会互动机制的提取和推导
        7.3.2 产业、空间、旅游的互动链条:对当代乡建的启示
第8章 结论:当代乡村的幻想与现实
    8.1 怎样的传统:从物质走向生活
    8.2 何时的传统:从永恒走向瞬间
    8.3 谁的传统:从精英走向大众
    8.4 结语:危机中前行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四个自然村的建筑普查目录
附录B 25个厂宅样本的详细调研及图纸
附录C 桐木村传统红茶制作技艺考察
附录D 桐木村当代茶叶制作机械调查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6)城市底层空间的秩序与功能 ——基于哈尔滨市“繁华小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简要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设计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1.4.3 理论视角与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重要概念
        1.5.1 城市底层群体
        1.5.2 城市底层空间
        1.5.3 流动人口
第2章 城市底层空间的形成
    2.1 城市底层空间的基本特征
        2.1.1 地理位置:城市中心的无名之地
        2.1.2 建筑状况:破烂不堪的旧平房
        2.1.3 基础设施陈旧且破损严重
        2.1.4 人口概况
    2.2 城市底层空间的形成过程
        2.2.1 单位制解体造成社区“无主化”
        2.2.2 政府失灵造成社区处于弃管状态
        2.2.3 社区居住成员的更迭
        2.2.4 城市改造建设过程的选择性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底层空间的生活秩序和社会断裂
    3.1 城市底层空间的社会断裂
        3.1.1 城市的孤岛
        3.1.2 “我们”与“他们”:社会空间界线
        3.1.3 “这里”和“那里”:孩子的世界
    3.2 城市底层空间的生活秩序
        3.2.1 社会网络
        3.2.2 邻里关系
        3.2.3 自组织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底层空间的经济秩序和外部联系
    4.1 城市底层空间的经济秩序:建立和分化
        4.1.1 相对独立的两条生意链条
        4.1.2 生意链条上的地位分化
        4.1.3 “经济能人”的产生及作用
    4.2 城市底层空间的外部联系:嵌入与整合
        4.2.1 嵌入于社会关系的非正式经济
        4.2.2 流动人口的经济整合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底层空间中居住人口的生存困境
    5.1 难于定居的“城市人口”
        5.1.1 作为“流动人口”的流动人口
        5.1.2 城市中的被动流动与漂浮
        5.1.3 ―繁华小区‖棚改项目及流动人口应对策略
    5.2 难以流动的“流动人口”
        5.2.1 流动人口在生活和生产上的空间依赖
        5.2.2 流动人口复制底层空间的困难性
    5.3 双重困境的根源
        5.3.1 国家的视角:极端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
        5.3.2 城市改造中对流动人口居住权的漠视
        5.3.3 棚户区拥有者和使用者的分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底层空间的存在要素与功能分析
    6.1 城市底层空间的存在要素
        6.1.1 政府弃管造成空间底层化
        6.1.2 社会网络是流动人口城市生活的重要依托
        6.1.3 低成本生活区是城市底层空间存在的必要条件
        6.1.4 非正式经济是城市底层空间重要的经济基础
    6.2 城市底层空间对流动人口具有重要的功能
        6.2.1 城市底层空间的城市化功能
        6.2.2 城市底层空间的社会化功能
        6.2.3 城市底层空间自组织的社会治理功能
    6.3 对城市底层空间改造的政策建议
        6.3.1 重视城市底层群体的社会空间需求
        6.3.2 政府将满足“流动人口”的空间需求作为城市改造的责任之一
        6.3.3 尊重城市底层空间的非正式经济
        6.3.4 赋予流动人口城市权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岑毓英治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镝要
Abstract
绪论 岑毓英与晚清云南
    第一节 滇边长城岑毓英
    第二节 岑毓英研究史料目录概说
        一、《岑襄勤公奏稿》
        二、《岑襄勤公勋德介福图》
        三、《襄勤显考岑府君行状》
        四、《岑襄勤公年谱》
        五、《岑毓英档》
    第三节 学术回顾
        一、对岑毓英治滇事迹的综合论述
        二、岑毓英与云南边防建设
        三、岑毓英与云南地方治理的专题研究
        四、其他相关研究
        五、岑毓英治滇研究现状
    第四节 问题与思考及本文创获
        一、问题的提出与思考
        二、本文的创新与收获
第一章 重整纲纪主政云南
    第一节 晚清咸同时期云南的政局败坏
        一、主政官员畏缩
        二、地方团练的横暴
    第二节 岑毓英在近代中国西南地区的崛起
        一、提孤军介嫌疑危险之际
        二、组建武装
        三、赢得清廷信任
    第三节 重整纲纪
        一、严明军纪
        二、地方统治残缺
        三、整顿吏治
        四、抚绥土司
    第四节 主政云南
        一、独当一面的帅才
        二、清除地方割据势力梁士美
        三、排挤马如龙
    第五节 岑毓英统一中国西南地区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恢复教育 振兴文化
    第一节 开科取士 重聚民心
    第二节 呼吁增加云南的中、学额
    第三节 恢复学校 兴办教育
    第四节 修复祠坛寺观 重建地方文化
    第五节 济困助学 救助孤寡
    第六节 恢复与建设的意义
第三章 苏民困 振民气
    第一节 蠲免钱粮 赈济灾黎
        一、战乱之后的云南社会情况
        二、蠲免钱粮 休养生息
        三、设赈济以救穷黎
    第二节 云南地方社会的恢复与建设
        一、裁撤练勇
        二、以工代赈
        三、整顿盐务
        四、征收盐厘
        五、恢复滇铜生产
第四章 应对边疆危机 建设西南边防
    第一节 “马嘉理事件”
        一、背景和经过
        二、岑毓英早期的边防思想
        三、滇案之后重视边防
        四、被迫去职
        五、岑毓英与马嘉理事件的再思考
    第二节 再督云贵
        一、办理浪穹教案
        二、裁革夫马
        三、再查田亩 续请蠲免
        四、经营滇越边境地区
第五章 保滇护越与滇军抗法
    第一节 岑毓英西南国防思想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滇军在滇越边境的布防及首次入越参战
    第三节 岑毓英入越抗法思想一度动摇及事实被隐藏
    第四节 岑毓英思想动摇的根源探析
    第五节 滇军再次入越抗法
第六章 勘分中越边界 巩固滇南国防
    第一节 岑毓英国防领土观的变化
    第二节 构筑滇南边防战略纵深的努力
    第三节 按图定界
    第四节 争取边防战略要地
    第五节 设置临安开广道
第七章 滇军近代化开端与滇西国防建设
    第一节 岑毓英与滇军的创建
    第二节 中法战争中滇军的近代化建设
    第三节 开云南近代化之先声
        一、开办云南机器局
        二、架设电报线
        三、发展云南近代工商业
    第四节 岑毓英与镇边厅的设置
        一、裸黑山问题由来
        二、未雨绸缪筑长城
        三、经营裸黑山及设置镇边厅
        四、镇边厅设置的意义和影响
结语
    第一节 从”命运同轨”看岑毓英在中国西南的经营
    第二节 岑毓英治滇思想探析
参考文献
致谢

(8)群体性事件的情感社会学分析 ——以什邡钼铜项目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核心概念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和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现状
        2.1.1 国内研究现状
        2.1.2 国外研究现状
        2.1.3 情感社会学及其研究
    2.2 理论基础
        2.2.1 西方社会运动理论
        2.2.2 社会学中的情感理论
        2.2.3 群体行为研究的情感理论模式
    2.3 本文的理论分析视角
第3章 什邡生存困境及利益偏差下的剥夺与不公
    3.1 四川什邡钼铜项目事件始末
    3.2 什邡的社会情境:宏观与微观环境的再现
        3.2.1 群体性事件的宏观结构背景
        3.2.2 钼铜事件产生的微观情境
    3.3 生存困境:地方生态恶化与生活的挫折性境遇
        3.3.1 公众的环境与权利意识觉醒
        3.3.2 当地环境的日益污染和破坏
        3.3.3 生活方式的失衡:消失的安逸
    3.4 利益偏差:矛盾化解机制的缺失和不健全
        3.4.1 援建物资分配导致的失望与愤懑
        3.4.2 治理的错位:公众不参与
    3.5 小结:社会结构下的情感嵌入与渗透
第4章 什邡群众之于钼铜诠释下的情感焦虑与愤怒
    4.1 钼铜忧思——什邡群众的社会感知
        4.1.1 什邡人的纠结:发展理性与生存理性的对撞
        4.1.2 流于形式的审批程序:缺乏知情权与参与权
        4.1.3 囧囧无声:利益表达机制的名与实
        4.1.4 生存伦理观:我们的健康和我们的家园
    4.2 什邡90后的奋起——群体对立情感的点燃
        4.2.1 颠覆与震撼:“首因效应”的领袖与动员
        4.2.2 癫狂少年背后的“邻避”情节
        4.2.3 掳获人心的口号——“我们可以牺牲,我们是90后”
        4.2.4 其志可嘉其情可悯:学生组织力量下的情感延展
    4.3 小结:群体认知过程中的情感联想与组合
第5章 社会公众情感聚集宣泄下的同质与卷入
    5.1 什邡中学生——生存伦理与利益维护的本能情感
        5.1.1 安全与利益:为家园倾巢而出
        5.1.2 曲解的发展:粗放经济的政府发展还是生存权利?
        5.1.3 公开信的挑衅:冷静是我们幸福的需要?
    5.2 什邡市民——为承认而斗争的道义情感
        5.2.1 承认与尊严:情在囧途下的情境应激
        5.2.2 情感把脉:亚健康政治下的信任缺失
        5.2.3 从抑郁到亢奋:“破釜沉舟式”的行为摩擦与碰撞
        5.2.4 警棍、催泪瓦斯、震爆弹:“维稳”激起千层浪
    5.3 社会公众——公共正义与大众同情的价值情感
        5.3.1 互联网催生的公共领域:新媒体时代的唇枪舌战
        5.3.2 寻求“真相”的热情:“网络江湖”下的围观与情感认同
        5.3.3 什邡的吸引力:“左派五毛”和“右派公知”的微博约架
        5.3.4 偃旗息鼓:项目叫停及流产的公祭
    5.4 小结:情感差序格局与什邡轨迹的启示
        5.4.1 差序格局下的情感层次与群体关系分类
        5.4.2 情感加压、非理性释放与什邡轨迹的启示
第6章 情感极化: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过程与机制
    6.1 压抑与隐忍:群体极化之前的情感状态
        6.1.1 情感记忆下的认知原型
        6.1.2 道德震撼与怨恨唤起
        6.1.3 我群与他群的二元对立
        6.1.4 群体聚集与怨恨动员
    6.2 冲突与对抗:群体极化过程中的情感失范
        6.2.1 话语权的争夺:弱者身份的武器化和媒介化
        6.2.2 舆论炒作与集体情感的塑造
        6.2.3 情感的激化与燃烧
    6.3 唏嘘与猜忌:群体极化之后的情感残留
        6.3.1 老百姓成“老不信:公众的习惯性质疑
        6.3.2 谩骂与偏见:伤害一次也嫌多
    6.4 小结:群体极化的内在逻辑
第7章 社会情感面临的风险挑战及疏导
    7.1 现代社会的情感困境
        7.1.1 塔西佗陷阱下的公众反向情感
        7.1.2 主体化、自主化与流氓化的情感态势
    7.2 寻找归宿:中国转型社会的情感疏导和管理
        7.2.1 政府过度管理症
        7.2.2 重情、合理、依法
        7.2.3 政府价值的人文取向:以人为本构建情感文明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卷内备考表

(9)《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一、 清末新政简介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发展教育论
        二、 振兴实业论
        三、 改革政治论
        四、 传统文化论
        五、 外交形势论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无奈的抉择
        三、 冷静的纠偏
        四、 未尽的结局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一、 世界政局变化
        二、 国内军阀混战
        三、 各类主义纷呈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一、 作者队伍概况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六、 杂志内容特色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二、 栏目变化分析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四、 启示
附表十五
参考文献
后记

(10)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钩沉 ——沂蒙往事剪影(1900-194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缀语
导言 现身于地方视野的大刀会
    一、沂蒙往事:地方居民的生活史
        1、作为"劫"的惨案:往事之结
        2、追寻失落的世界:地方历史的横切面
        3、"个人生活的叙述":当事人的生活史
    二、大刀会:"空间·社群·文化"
        1、切入路径:"空间·社群·文化"
        2、"地方"之为"地方":作为一个文化空间
        3、聚焦对象:地方性社群
    三、地方社会场域:一个概念的引入
        1、特定文化空间里的实践策略:以大刀会为例
        2、个体、社群与文化网络
        3、影像描摹:"大象"魅影
第一编 地方·空间鲁南场景:蒙山沂水间的世界
    引子 黄世山惨案
    第一章 人与地:鲁南的地理人文环境
        第一节 地理四维:自然、政治、经济及聚落
        一、自然地理环境:山水怀抱
        1、鲁南地文:地形、地势和地貌
        2、山之脉:隆起的脊部,以及七十二崮
        3、水之络:放射状的地表水系
        4、气候、灾害特点
        二、沂属之地:齐鲁锁钥
        三、区域经济:腹地与外围
        四、聚落形态:村庄、集镇与城市
        1、村庄:基本的聚落及其起源
        2、集镇:市场网络的节点
        ▲集镇个案——界湖
        3、城市: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县城
        第二节 社群辨析:鲁南社会观察
        一、"敬宗收族":宗族与地方社会
        1、汀沟于氏:个案分析
        2、"颇迷信大家庭制度"
        二、地方大族的传说:以刘南宅为例
        1、社群印象:民谚俗语中的"地方感觉"
        2、神话中的家族与住宅:"刘南宅"
        三、"客家子"与"主家"(东家)
        1、"庄户人"、"财主"
        2、租佃制度概况:"吃地粮"、"拨房工"及其他
        四、"出家人":边缘社群的生活
        1、生存的选择:杨志明的回忆
        2、"恶僧"法云
        第三节 地方经济圈:隐现的生计脉络
        一、农业:生计之本
        1、"水旱无所备","一遇水旱则凶荒立至"
        2、各县农业概况:农产、牧畜、特别出产
        3、耕作情形
        4、家常便饭及其他:居民生活状况
        二、商业:地理外围的经济中心
        1、各县概况:商号、商业状况、出入货品、金融
        2、商业与地理、交通条件之关系
        三、"工业":"仅销售于本境而已"
        四、"一方之货":鲁南的蚕桑经济
        1、"民家无不养蚕"
        2、"东山柞茧下美洲"
        3、"昌邑绸,南山丝"
        第四节 日常场景与隐性结构:鲁南乡村生活
        一、隐性的结构:鲁南日常生活的若干剖面
        1、农事:四季、昼夜与节气的循环
        2、集会:时间与人际之网络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乱赶集
        市场圈:"通工易事莫便于赶集"
        老集——刘庄集
        3、节庆:节日之链
        节庆的循环
        "二月二打囤":心灵的安顿
        二、鲁南居民的信仰世界
        1、"大多狃于祸福之说,谄事鬼神"
        2、"庙多神众"
        三、戏剧:袁家戏班以及其他
        1、弦子戏、笛梆戏、周姑子——地方戏举例
        2、戏班举例:界湖班及其他
        于家戏班及其他
        "长、春、富、贵":界湖袁家戏班
        3、城乡之间:唱戏的社会场景
        "万人坑":沂水城唱戏
        乡村唱戏:以庙为主
        4、颤抖的乡土:戏剧在地方
        四、乡村三景:祈雨、赌博与庙会
        1、灵公山祈雨
        灵公山上:第三代龙神"汤黄"的传说
        "搬龙王爷爷":祈雨的仪式
        2、赌博:一方风气
        五花八门:赌博种类
        洪凝一带一种特有的聚赌——出会
        3、浮来山庙会:李鼐先生的讲述
        浮来山庙的略述
        庙会的日期
        庙会现象种种
        真正民众的意见——耕作者的意见
        庙会:信仰、娱乐与经济——地方社会生态的载体
        小结 鲁南各县民情概观
    第二章 地方掠影:时局变动之下的鲁南,1850-1930
        引子 迟钝的村民
        第一节 王朝遗迹:枯骨冢、圩寨及僧王庙
        一、时局与地方:"幅匪"与"棍匪"
        二、枯骨冢与万骨坟:"只有神佛能弄清"
        三、从团练到圩寨:防卫策略的转变与日常生活
        四、形容模糊的神灵:从"僧忠亲王祠"到"僧王庙"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地方影像:诮歌中的纷纭乱象
        一、"三麟之乱"及刘南宅的没落
        二、周仁寿仕莒:一个地方官员的民国经历
        1、从问官到县知事
        2、忠烈祠里断香烟
        3、莅莒记略:"与莒人相习若一家然"
        4、万名伞、去思碑、大仙堂及其他
        三、讼棍与同盟会员张克缦——社会变动中的个人悲剧
        1、"肚子里有牙":讼棍张克缦
        2、"子在川上处":泉林脱囚
        3、回家之后:脱不了的囚狱
        四、张氏主鲁时期地方场景:以沂水为例
        1、一出贿选丑剧:参议员之争
        2、"新任县官不寻常":黄泽霈在沂水
        小结 周仁寿的"护官符"及其他
        第三节 民国以来:县衙、税收、警察与学校
        一、县衙之门:威风依旧
        1、"共和肇建,政体更新":县署机构变革
        2、动印仪式:县署一景
        二、税收细微:以沂水为例
        1、机构沿革与人事管理:"六柜"
        2、"完粮":章则管理、征收办法
        3、"进士及第,不如个税吏"
        三、警察:"开办数年不能推广"
        1、警察制度的设置
        2、"自谋保卫":莒县警备队
        四、学制之变:教育的变迁,1910-1930
        1、"劝学":学校建立与机构设置
        2、"其去普及尚远":晋升的阶梯——学校
        3、私塾:强劲的生存
        第四节 "国民干遭殃":鲁南百姓眼中的"北伐"
        一、"国民自治军"与"会匪":袁永平红枪会始末
        1、首领传略:袁永平、侯六合
        2、进出临沂城:"山东国民自治军第五路军"
        3、招降与被杀:临沂红枪会的结局
        二、动荡的场景:临沂、莒县
        1、一个城市的遭遇
        2、"万间民舍化灰烬,三千黎庶变冤魂":方永昌祸莒
        三、"都是土豪大头黄":刘黑七祸莒
        1、革命先遣军
        2、"刘黑七,从了‘良"
        3、刘杨之战
        四、莒民之难:高桂滋困城
        1、"冯阎反蒋他涉嫌":事件原因与经过
        2、"可怜莒民受牵连";回忆与民谣
        3、高桂滋莒城被困联文
    第三章 社会生态灾难:1925-1931年的天灾人祸
        蚂蚱市、土匪市及其他
        第一节 天道无亲:灾荒纪略
        一、鲁南灾荒大事记(1912-1935)
        二、"未有之奇灾":1925-1931的鲁南灾荒
        第二节 世道无情:官兵苛扰
        一、"山东百姓受了坑":苛捐杂税之害
        二、"大军何处来,狰狞若虓虎":内战与兵祸
        1、"怕的是兵来一扫清!"
        2、"一无饷、二无粮,当地筹给养"
        第三节 土匪世界:匪患成灾
        一、"闹土匪":十九年匪患横行录
        1、"不堪回首":民五以来的临沂匪患记录
        2、"匪患之烈,亦非自今日始也":匪患与时局
        二、"这晌的光棍成了窝":匪患成灾探微
        1、从蔓延到泛滥:社会生态灾难的爆发
        2、"十八家大人":官兵匪之间
        3、"出身捷径":"杀人放火做大官",临城劫车案——榜样的力量
        4、勾子手:"根儿里没贼贼不来"——青皮、地痞、恶绅
        三、亡命之徒:地方社会中的土匪
        1、作为社群的土匪:地方社会结构的突变
        2、土匪的构成:"偶尔为之"和"职业土匪"
        3、"不得已而为之":从匪首看土匪
        四、"咱光棍":混世魔王刘黑七
        1、"我以后管的人比这群羊还要多":羊倌刘堂
        2、闯土匪(闯马子):诨号、父亲和兄弟的死
        3、"要使钱,上刘团"
        4、"跟着师长到处串,给个县长也不换":新四师、北伐先遣军及改名
        第四节 从危机到灾难:鲁南社会生态面面观
        一、社会基础的破坏:经济摧残和人口流失
        二、社会结构失衡:土匪社群的猖獗
        三、匪患日常化:乡村居民日常生活的紊乱
        四、匪患对聚落的不同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1、惨案种种:村庄的苦难
        2、集镇的劫难:界湖和悦庄的例子
        3、县城居民的遭遇
第二编 事件·日常乡土之蔓:鲁南乡村中的大刀会——以莒沂青旗会为脉络
    引子(上)老人们的回忆
    第四章 "借秧子":鲁南大刀会的兴起
        第一节 "被匪侵害的结果":鲁南大刀会概况
        一、日照大刀会:大古家沟的故事
        1、恐怖的条子:一个村庄的遭遇
        2、古宪升的建议以及老族长们的行动
        3、土帝庙前的杜梨子树:马耳山剿匪
        4、曹仲园以及日照大刀会概况
        二、"声势日炽":文献与报纸中的鲁南大刀会
        1、"自卫的机关":文献的记载
        2、"跋扈"与"横行":报纸上的浮光略影
        第二节 "蔓延甚速":莒县、沂水青旗会的兴盛
        一、老人的回忆:莒县、沂水青旗会的由来
        1、田五、田瑞与菖县青旗会
        2、田瑞和赵玉瑞在沂水办会:张恒远及其他
        二、"声势浩大":遍地而起的大刀会
        三、红旗会、五旗会、黄旗会的状况
        四、莒沂青旗会的兴盛:渊子河一役的威名
        1、渊子河一役:莒沂两县青旗会的合作
        2、"无一村无大刀会":威声大振
        第三节 暗河纵横:鲁南社会的另一面
        一、道会的丛林:鲁南秘密社会概况
        二、鲁南青帮:在家礼、三番子
        1、"义气千秋":鲁南青帮概况
        2、"四爷三龙":鲁南青帮人物
        3、"二把手"上的万教传:青帮传入沂水
        4、"土匪都不敢惹他们":青帮与社会生态
        三、沂水茹素团的由来:从吃斋道到茹素团
        1、夏家道的由来:夏半仙、《救世宝筏》以及神仙府
        2、"茹素团"与九大寨
        第四节 生态灾难的应激反应:大刀会与鲁南社会
        一、"结群":从社会生态来看道会的宗旨
        1、危机的表征:土匪加入青帮
        2、"御匪":共同的诉求
        二、大刀会的引入:乡村居民防卫策略的转变
        1、圩寨的不足与大刀会的优势
        2、防御性生存策略的演进:由被动到主动
        三、地方社会对生态灾难的应激反应
        1、"因为切身的痛苦,表示非常信仰"
        2、为什么是"滕峄地方"?
    第五章 在乡土上滋蔓:旗会蔓延分析
        第一节 地方性的文化迁移现象:大刀会的迁入与传播
        一、文化个体考察:大刀会的源流支派、仪式话语与传承方式
        1、"装身":入会仪式以及信仰的身体话语
        2、"禁忌":信仰的边界、纪律的围墙
        3、练功:古秀林的讲述
        二、神灵与仪式:王永仁的讲述
        1、神灵、烧香跪拜、口诀
        2、兜肚、符
        3、"过场":请神、画符、吃符、排刀枪
        三、鲁南大刀会的迁入与传播
        1、大刀会的迁入与传播:以鲁南为个案
        2、渠道、媒介、网络:文化迁移的地方性
        四、大刀会与地方性的文化网络:以请老师、拜把子为例
        1、地方性文化扩散:防卫文化的分享
        2、请老师、拜把子:个案分析
        第二节 崛起的社群:旗会与地方社会结构的再造
        一、"俨然有宗教之组织"的旗会:分工合作与社会动员的工具
        1、组织:成员、活动单位
        2、会规:禁忌、品行、纪律
        3、费用、武器、旗帜
        二、社群宗旨:双重结构以及会与团
        1、手段、目的、方式
        2、"兄弟同心土变金"
        三、旗会首领群像:地方"精英"与大刀会
        1、首领群体的构成
        2、会长(老师)的构成与差异
        3、旗会首领:地方"精英"?
        四、社会边缘群体与秘密会社
        1、旗会中的僧道群体
        2、浮来山游僧法真
        第三节 从白马到红马:"总老师"田瑞
        一、职业的意义:田瑞的经历与办会
        二、从白马到红马:礼物的意义
        三、"总老师":田瑞与莒沂青旗会的权力结构
        四、社群与个人之间:莒沂青旗会与田瑞
        第四节 神秘与熟识: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大刀会
        一、旗会日常生活的多个场景
        1、日常生活以及与农事、集会、节日的关系
        2、练功习武:夜晚的场景
        二、象征空间分析:神秘的香堂
        1、"供奉的是什么神明"?
        2、"……不然,是不允许你到香堂看的"
        三、唱戏:旗会与乡村日常生活
        1、唱戏的程序:搭台—厝神—表演—政府官员点戏—献愿
        2、马家拐头的庆祝:乡村生活的动人图景
        3、唱戏:青旗会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多个侧面
        四、潜滋暗长:旗会的"越界"行为
        1.、"小康"重现,矛盾初萌
        2、集会上的场景:"抗捐抗税"
        3、乌旗会续禅和尚的被杀
        引子(下) 水由村的故事
    第六章 莒沂青旗会的结局:从冲突到惨案(一)
        第一节 "恶因":杜绍曾之死
        一、"杜烧包":外号的由来
        二、"大刀会是邪教,不是顺民"
        三、"点他的火烧他的包":杜绍增被杀
        1、"大刀会是信神的"
        2、"杜绍增必须服输"
        四、"今后要安分守己":省政府的宣抚
        第二节 风波迭起:青旗会、五旗会与红旗会冲突
        一、因田地纠葛而起祸事:段氏案
        二、械斗血剧:莒沂边境满堂坡的青红冲突
        三、小薛庄冲突:军队介入及钟、刘被杀
        四、1933年夏:一场被避免的械斗
        第三节 北乡暴动:沙沟事件
        一、赵玉瑞与北乡青旗会
        1、赵玉瑞北乡办会
        2、打土匪、东莞推盐
        二、李景岗与青旗会的冲突
        1、"民团甲长"
        2、罢佃失败和佃户参加青旗会
        3、沂山剿匪
        三、沙沟暴动
        1、"告准了":李景岗的告发
        2、青旗会暴动
        四、事后的处理
        第四节 事起防务捐:盛家垛庄之祸
        一、"八块钱的防务捐"
        1、报纸、志书的记载
        2、具体的场景:调查与回忆
        二、黄沙沟:青旗会与军队交火
        三、"小题大做":当事人运其昌对事件的解释
        四、官方处理:李树春的第一次宣抚
    第七章 莒沂青旗会的结局:从冲突到惨案(二)
        第一节 骑虎难下:沂水青旗会与军队遭遇
        一、小杜家林冲突、刘荫第的调停
        二、"拉到沂水去闹":田瑞的愤怒与威胁
        三、"两全其美?":刘荫第的阴谋计
        四、"抚剿并用":李树春二次赴鲁南
        第二节 风雨欲来:麦熟时节的招安插曲
        一、恐慌中的谣言
        二、张善人招安
        三、谈判代表张之祥
        四、莒县青旗会的要求
        第三节 人间地狱:黄石山惨案的发生
        一、"黄石山上出黄牛,大劫来了起云头"
        1、黄石山寨
        2、谣言、习惯
        3、"神牛相助"
        二、突袭东营庄:驻军采取行动
        1、"没有钱是不能打仗的"
        2、"大举攻剿"
        三、"极惨极酷的恶果":亲历者的讲述
        1、西泉庄赵洪朴、刘立田
        2、胡家庄马玉太、刘祥熙
        3、西泉庄张熙鹤
        4、运其昌
        四、罹难人数与报纸报道
        1、"死了比溜了强!":张恒远的选择
        2、关于罹难人数的各种说法
        3、"完全肃清":报道中的惨案
        第四节 尾声:清乡、告民众书及其他
        一、"杀了大半,救其了遗":军队的善后
        1、大兵面目
        2、"第二日倾盆大雨"
        二、官方的初步处理
        1、消息封闭以及泄露
        2、被阻止的视察
        三"澈底清乡":官方的进一步行动
        1、清除"旗会遗民"
        2、"清乡团":沂水的例子
        四、首领的命运
        1、"异乡飘零"
        2、"法真乎?":法真之死
    第八章 惨案启示录:大刀会与鲁南地方社会
        第一节 藤蔓伸展:地方社会生态系统的大刀会
        一、"公事":大刀会与地方社会中的"公共领域"
        1、"公事":以灵公山祈雨为例
        2、作为公事的土匪防御:由修筑圩寨到"请老师办会"
        二、"他们的精神是不可磨灭的":大刀会的多重角色
        1、庄家村:土匪的"绝地"
        2、"示威的意义":浮来山庙会上的大刀会
        3、抗官军、杀盐巡、灭"益泰":日照大刀会的行动
        4、山东过来了"大刀会":大古家沟在外地
        三、"木能克土":民间文化对地方社会生态的修复
        1、自救运动与文化修复
        2、社群的塑造与地方社会结构的制衡
        四、社群栖身的文化网络:大刀会与地方社会场域
        1、"不可分离":地方社会文化网络中的大刀会
        2、隐性的地方"保护神"
        第二节 冲突的根源:以社群为视角
        一、地方社会场域的改变:大刀会崛起所带来的影响
        1、旗会林立:社群环境的现状
        2、"他们是自动来的":社群的扩张以及隐现的冲突
        二、红与黑的纠葛:旗会之间的合作与冲突
        1、红黑之间:旗帜的象征意义
        2、社群环境的紧张:由"联合战线"到"互相攻击"
        3、摩擦、纠葛的起因:"那些头头本身有问题"!
        三、失败的调解:政府、驻军的介入
        1、调解人:士绅、政府以及驻军
        2、"与他们彼此都结为好友":运其昌与红会
        四、冲突加剧:盛家垛庄之祸、沙沟事件的影响
        1、对象的转移:与政府、地方驻军冲突加剧
        2、"极下贱极小的事"?"细故"举例——合局聚赌背后
        第三节 "四老师":张恒远的命运
        一、"轴筋子小土地主":家庭、产业、学历和性情
        二、"四老师":与沂水青旗会的关系
        三、儿子之死:威望的巅峰
        四、不归路以及最后的话语
        第四节 血的句点:悲剧的反思
        一、血的句点:黄石山惨案的多个侧面
        二、地方社会场域中的个人与社群
        1、社群间的博弈:资源争夺
        2、地方"精英"间的冲突
        三、"多给我几张,俺将擦包糊窗户"
        1、"立刻归正!立刻归正!":告民众书、告民众歌及其他
        2、运其昌对事件的解释
        3、鲁南居民的回应
        四、重回水由村:一个历史的假设
        代结语 陆军第八十一师二百四十三旅旅长运其昌告民众书
第三编 国家·在场巨灵起舞:地方社会场域中的国家幻影——鲁南旗会事件的深度解读
    引子 场,祭神道也
    第九章 "训政"下的地方社会:以山东为例
        第一节 地方社会的政治变迁:韩氏主鲁时期的时局
        一、时局转变与制度变更:北伐后的山东地方政府
        1、鲁南旗会事件中的"时代精神"
        2、"建国大纲"中的"训政"规划
        二、"省政大定":省政府的组织、人员与日常生活
        1、省政府的机构设置与人员任职
        2、日常生活:"政务会议"与出巡
        3、民政厅长李树春与建设厅长张鸿烈
        三、县政改革:从县公署到县政府
        1、"县公署之实行改组自此始"
        2、政定《县组织法》
        3、裁局设科
        四、武装力量与官办自卫
        1、驻军:第三路军
        2、民团军:变相的正规军
        3、公安局、民团、联庄会
        4、"军国民":联庄会的组织
        第二节 运作机制中的制度更新:以鲁南旗会事件为例
        一、地方政府的政治运作机制:事件的吸纳与消化
        1、山东地方政府的运作机制
        2、清乡:政治运作个案分析
        二、社会动员与处理策略
        1、政府、驻军与地方士绅
        2、政府处理策略的演变
        三、制度更新的若干侧面
        四、一个人侧影:范筑先在鲁南
        1、范筑先在沂水
        2、黄石山惨案前后
        3、以水为镜:临沂任上
        第三节 巨灵归来:从地方社会场域考察政治变迁
        一、地方社会秩序重建:以"肃清盗匪案"为例
        二、事件深层分析:遭遇巨灵
        1、国家与地方互动的个案
        2、鲁南旗会事件的深层原因
        三、分化和重组:社群环境的改变
        1、巨灵之手
        2、"不祥之器":地方驻军在事件中的角色
        四、青旗会加入新秩序的失败
        1、旗会加入新秩序的表示
        2、"令各县取缔各种邪会"
        第四节 恶霸甲长李五秃:官办自卫与地方社会
        一、沙沟李家:"香山堂"
        二、联庄会与地方社会:以沙沟事件为例
        三、李景岗告状:青旗会与政府发生冲突
        四、"轻微事件?""唐县长书联警乡霸"及其他
        1、"乡霸":不止李景岗一个
        2、"红枪会已解散,暗杀事已不有了"
    第十章 地方自治:地方社会场域的回响
        第一节 "国家良法美意":地方自治
        一、"总理遗教":地方自治实施的背景
        1、"名为自治,实官治耳":莒县地方自治简史
        2、"随之变易":南京国民政府的推行
        二、山东省地方自治的开展
        1、"筹办自治事项进行之经过"
        2、"推行自治之成绩"
        三、"立机关":区制细微
        1、"划分各县自治区":区划的变更
        2、"以本县人办本地方事":区长的选送、训练和任用
        3、区公所:地点、职能、编制与经费
        四、"密厥组织":请赈与报告
        1、请赈"精案"背后:区乡制的网络
        2、革命的对象:从暴动看政权
        第二节 "虐民扰民之具":区长流弊及被废
        一、"流弊百出":韩复榘的发现和应对
        1、"以利自治而臻完善":韩复榘的"应禁四条"
        2、"不惟有失自治本旨,亦且遗害地方":韩在出巡中的发现
        3、"从新选任":新的对策
        二、区长裁撤:从区长到乡长
        1、"改进地方自治":各县区长之裁撤
        2、乡镇长由无给职改为有给职
        三、规训"地方"的失败:以山东经验为主的反思
        1、理念的失语:地方自治的搁浅
        2、国家政权建设:自治在地方的实际形态
        3、新兴触手的造就:国家与地方
        4、"多一种组织,老百姓便多一些负担":"新土豪劣绅"的出现
        四、梁漱溟的批评:"如玩幻术的政治大业"
        1、"现在要举办地方自治,就是莫大的苛政"!
        2、"就没有土豪劣绅的地方,亦要造出土豪劣绅来"!
        3、"人民自卫","民众的武力":怎能逃于土豪劣绅之手?
        4、"新观念一次一次总归幻灭":地方自治之祸
        第三节 "杜烧包":巨灵烤制
        一、绰号的来源:"二县长"、"革命人物"及其他
        二、区长的名头及其对青旗会的指责
        三、"无一不是过去的学生":"国家陶甄"的"恶果"
        四、两种文化网络的对话:"会众与区公所冲突,事体甚小"?
        1、"某也不良":"新土豪劣绅"
        2、"无恶不作":河南省的例子——陈潜修
        3、杜案:历史的缩影
        第四节 不安分的张之祥:衙门内外
        一、"人之初":学徒经历
        二、从房科书吏到政务警察:"刷新县政之要务"
        1、"永绝旧日书役积弊":内政部通知改组书吏警察办法
        2、"从前班房旧制至此始为之清结"
        三、社群之间游移:张之祥投机中的身份转换
        1、"失而复得":从青旗会首领到区长
        2、"得而复失":狗头军师与招安代表
        四、"不肖者奔竞而进":区长的诱惑
        1、并非个案:由刀笔先生到区长
        2、"张先生,你就冤枉这一次吧!"
    第十一章 不光彩的角色:鲁南旗会事件中的士绅
        第一节 地方士绅与鲁南旗会事件
        一、从调解到收买刽子手:地方士绅的转变
        二、帝国沦落后的地方士绅:一种分析的尝试
        1、从"士绅"到"地方精英"?
        2、长野朗讲述的乡绅
        3、地方性的一个表征:作为社群与象征性文化资本的地方士绅
        4、帝国沦落后的地方士绅:风采黯淡
        5、吴荫曾捞"油水"
        三、齐华亭的士绅奋斗史
        1、谋充巡警、安赌起家:齐大滑前传
        2、侧身仕林:硝磺局长
        3、临沂城里数得着的财主:"大善人"、包税商
        4、跻足士绅:开设"惠商旅舍"以后
        5、齐华亭案:韩青天来后
        四、在青旗会与官府之间:地方士绅的抉择
        第二节 "拔爷"刘荫第:渐消的余荫
        一、刘荫第的简历、家族与交际圈
        二、"拔爷"的政治经历:时代的转变
        三、"有大事还请他出主意":与青旗会的复杂关系
        四、另一类型的乡绅:刘荫第栖身的权力文化网络
        第三节 "张善人":善人本色
        一、绰号的由来
        二、地方上的善人:以张熙恒为例
        三、首领、调解人:张熙恒与青旗会
        四、最后的善行
        第四节 "于四爷":幕后人物,以及万仙会
        一、家族、经历、产业
        二、从富商到跻身政界
        三、"于四爷跺跺脚":"土皇帝"的传说
        四、"不是一个官,也是一个绅"
        1、新士绅类型:从绅到官
        2、幕后人物、后台
        五、鬼子来了:于经武与万仙会
    第十二章 隐秘的在场:汽车路、电话和报纸
        第一节 "化外区域":国家版图中的鲁南映像
        一、"多匪之区":鲁南的"风气"与"民性"
        二、1927年前鲁南交通、通讯状况:"化外之区"
        三、"在国家建设上极关重要":交通、通讯建设的缘由
        1、"文明之母,财富之脉":地方自治的要求——"修道路"
        2、"以便交通而利行政":地方政府的现实需要
        第二节 转变的契机:鲁南交通、通讯的改善
        一、从"官道"到"汽车路":交通建设"成绩尤为良好"
        1、山东省政府对交通的管理
        2、空白的填充:鲁南建设概况
        二、电话网络的铺开:"传达政令,异常便捷"
        1、长途电话的的架设与管理
        2、建设成绩:实业厅长张鸿烈的介绍
        三、鲁南的建设:以莒县为例
        1、长途电话的架设与接线
        2、台潍汽车路的建设:"关系军运,至为重要"
        第三节 "道可道,非常道":国家意志在鲁南的渗透渠道
        一、巨灵的血管与神经:地方社会的控制网络
        1、网络的分布:雨天问答的启示
        2、织工面目:建设中的政治运作
        3、"维持治安之大道":政治交通的渠道
        二、隐蔽的在场:以鲁南旗会事件为视角
        1、李树春的行踪:政府的运作、动员与控制
        2、"促进政治"为大:控制与反控制的象征
        3、"朝发夕至":运其昌的警告
        第四节 巨灵的自言自语:报纸中的鲁南旗会事件
        一、巨灵的舞场:报纸与现代性社会构造
        二、聚光灯下的国家:媒体与政府
        1、政府与媒体之互动:叩、询与谈
        2、国家的焦虑:"至此始告完全解决"
        3、蒋介石的赞赏:呼应与交流
        三、话语之运作:报道中的大刀会
        1、话语的媾和:国家、文明与科学
        2、会众与首领:愚、良好、黠、狡猾
        3、他者的多重影像:国家话语网络中的大刀会
        四、失语与狂欢
        1、谁制造了"地方一般舆论"?
        2、李梦春之死
    第十三章 "渐入轨道":鲁南地方政治风景
        第一节 剿匪与清乡:社会控制与社会动员
        一、兜剿刘黑七:一个绝妙的案例
        1、老巢难回:被追剿的刘黑七
        2、剿匪场景:"军运之效可观矣"及其他
        二、"现本省并无股匪"
        1、从"土匪"看"会匪"
        2、"一切建筑工作才可以开始"
        三、驻军佚事一则:田海中嗜杀记
        1、"团部就是闫罗殿":剿匪"暴行"
        2、"夫人着魔,骂醒升官梦"
        第二节 "上了轨道":沂水政务概观
        一、区划与政权的演变:从区制到乡制,再到乡农学校
        二、裁局改科和合府办公:新政举例
        三、政务细微:以乡公所为中心
        四、"梁漱溟的办法好!";乡农学校
        1、梁漱溟与乡农学校
        2、校长、课程、"富户兵"
        第三节 "时代风烟,尽收纸上":财政记录的解读
        一、税收:国家与地方之间的"脐带"
        二、"税收是喂养政府的奶娘":以县政府为例
        三、"安养生息"?国家建设的财政基础
        1、"地方财政如此突然膨胀"
        2、"政务日繁,不能不取给地方"
        四、作为背景的财政记录:鲁南旗会事件的另类解读
        1、"开支惟增赋税是赖":地方社会秩序重建的见证
        2、"官土匪","逼命的来啦","把脏官们劈开晾着"
        3、"连庄会捐":冲突的诱因
        第四节 收束与扩张:鲁南旗会事件的再阐释
        一、地方社会场域的三度突变:土匪、大刀会以及国家
        1、社会生存压力的释放:生态灾难中的土匪猖獗
        2、大刀会:乡村自卫策略的转变
        3、时局变动与地方社会
        二、地方社会秩序重建:大刀会的遭遇
        1、国家强势归来:秩序重建的主导者
        2、国家政权建设:以地方自治为例
        3、对话:大刀会与国家的冲突
        三、多重运作:巨灵起舞
        1、国家对事件的处理:策略的演变
        2、社会控制与社会动员:政府、驻军以及士绅
        四、"扑灭会匪及股匪":大刀会与土匪的共同归宿
        1、"一律枪决,以除后患"
        2、"切实取缔迷信邪教"
        3、再度滋蔓:1937年以后的事情
第四编 轨迹·历史规训与反抗:1910—1940年间的国家与地方——从秘密会社切入
    引子"社会久病已发的一个表征"?
    第十四章 潜流涌现:近代以来的乡村秘密会社
        第一节 "根株总未能绝":从清末到民国
        一、鲁西南大刀会:帝国晚期的个案
        1、"由来已久":"世乱"与"邪教"
        2、赵师爷、刘士瑞与大刀会
        曹仲园的"老乡":赵师爷影踪
        刘士瑞:"拉大旗"
        3、"多唱了一次":火神庙唱戏
        "红了半个天"
        "大刀会要造反了":毓贤的私访
        4、"打东湍":大刀会与地方社会权力结构
        二、变动时代下的地方社会:以秘密会社为例
        1、"几乎无处不在":从清末到民国以来的秘密会社现象
        2、普遍的危机与恒定的背景
        三、"未来的善后":一位学生调查者的方案
        1、"民国"的呼唤
        2、"教育不普及的结果":改造之途
        3、"致命伤":农村经济问题
        第二节 "红枪为王":河南红枪会
        一、"军匪压迫的结果":河南红枪会的发生
        1、"逐鹿下的中原":军阀混战下的河南
        2、"赤手空拳难自卫,家家户户演红枪!"
        "通行的组织,尤其以河南最为发达"
        组织与作战方法
        3、红枪会宣言:"只有咱们联合一致,有了力量,什么也不怕"
        二、"没有好的收场":河南红枪会的消亡
        1、"莠草不除,嘉禾不生":两份文献
        2、"民团化":改编民团的措施
        第三节 "党逼民反":江北小刀会暴动
        一、"昨日打倒党部,为它苦害民情"
        1、"迫于自卫起见":江北小刀会由来
        2、暴动对象:"所要摧毁的就是党部和学校二种"
        3、对破除迷信运动的回应
        二、参与、动员、要求:暴动的社群观察
        1、"三部分结合":参与者的社群分析
        2、"大家联合起来":社会动员
        "由极乐庵出发":极乐庵僧众的"授意"
        "土劣臧荫笃被捕":从示威到暴动
        "打倒小刀会之壁画":作为主力军的小刀会
        3、口号、旗帜与要求:心态、诉求的解读
        三、北伐声中的"杂音":鲁西南无极道暴动
        1、"会匪谋乱":无极道围城
        2、"疯魔道人"杨永朴与滕县无极道
        从"绪堂"到"疯魔道人"
        "二月二红枪会打滕县"
        杨永朴之死
        四、"取缔刀会办法":国家的善后处理
        1、"迄今仍未能绝迹":办法的出台
        2、办法解读:社会控制之网
        第四节 庙堂之争:巨灵一爪
        一、庙堂之争:作为冲突焦点的香堂
        1、杜绍增一案:"大刀会是信神的"
        2、"洒血祭神":盛家垛庄之祸中的香堂
        3、续禅之死:"教育当局请兵"
        二、"民国戊辰,砸了庙神":破除迷信运动
        1、破除迷信运动:鲁南的情形
        2、香火熄灭:僧王庙的终结
        3、"逐僧拆庙"的反应:一则训令的解读
        三、文明与民智:北伐后的地方教育
        1、"民族的健身剂":"教育兴则民智进"
        2、"均须增筹经费":教育费与地方社会
        3、"严厉取缔"与"限令改

四、70万户签约“不让毒品进我家”(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2]网络商业诋毁行为司法案例研究[D]. 高云云. 中国政法大学, 2020(12)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D]. 李乾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武夷山桐木村当代茶村厂宅的空间与社会变迁[D]. 黄华青. 清华大学, 2017(02)
  • [6]城市底层空间的秩序与功能 ——基于哈尔滨市“繁华小区”的研究[D]. 高云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7]岑毓英治滇研究[D]. 梁初阳. 云南大学, 2015(06)
  • [8]群体性事件的情感社会学分析 ——以什邡钼铜项目事件为例[D]. 孙静. 华东理工大学, 2013(10)
  • [9]《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 [10]巨灵与藤蔓:鲁南大刀会及黄石山惨案钩沉 ——沂蒙往事剪影(1900-1940)[D]. 刘宝吉. 山东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70万户签约“禁毒进我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