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道路除雪机械技术发展概况

国外道路除雪机械技术发展概况

一、国外道路除雪机械技术发展概况(论文文献综述)

吕曌[1](2021)在《清洗/除雪一体化车液压系统设计与动力匹配》文中指出由于除雪车和清洗车的使用季节不同,导致这两种环卫车辆存在闲置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在清洗车上加装除雪装置的清洗/除雪一体化车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其中,液压系统是实现清洗/除雪功能一体化的关键,动力匹配对清洗/除雪装置稳定运行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针对清洗/除雪一体化车液压系统设计与动力匹配进行了研究。首先,在高压清洗车的基础上,根据清洗/除雪一体化车清洗和除雪的功能需求提出了除雪装置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绘制了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工作的原理方案设计图并建立其控制策略,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液压系统的相关参数并对主要液压元件进行了选型。其次,基于对发动机-液压泵-负载功率分配关系的研究对清洗/除雪一体化车进行发动机与液压系统间的动力匹配,计算了铲雪工况、扫雪工况和清洗工况中液压油缸和液压马达所需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并对匹配的液压系统进行校核。最后,在AMESim软件平台上搭建了液压系统,基于搭建的液压系统分别对铲雪工况和扫雪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了工作装置在举升和偏摆时液压油缸的行程和工作压力的变化曲线,以及滚刷旋转时液压马达转速、转矩和流量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液压油缸和液压马达所需的功率均在发动机功率范围内,且最高车速和爬坡度的校核值均高于其设计值,验证了动力匹配的合理性;除雪铲和滚刷均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稳定运行的要求,且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误差较小,证明了清洗/除雪一体化车液压系统的设计满足其性能要求和技术要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孙阳[2](2021)在《压缩式多功能城市道路除雪车压缩装置结构分析及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地处地球北部,气候多变,地势复杂。我国北部地区冬季降雪量较大,雪后城市道路湿滑冻结,在给城市居民出行带来不便的同时,交通事故频发也对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而我国目前对除雪设备的研究还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故本文基于与威海市政府合作的压缩式多功能城市道路除雪车项目,研发了本文所述的具有压缩功能的多功能城市道路除雪设备,在完成结构设计的同时,也对压缩装置的控制系统展开了分析与研究。此课题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各类除雪设备的发展现状,研究道路积雪的物理特性与机械特性。并以研究所得的积雪特性参数和预期除雪车的行驶速度、极限清雪能力为参考依据,对本文提出的压缩式多功能城市道路除雪车的积雪收集装置、转运装置、压缩装置以及液压泵站等结构方案完成设计。并使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压缩装置进行力学性能分析,验证结构方案满足预期设计要求。依照按进雪量大小自动调节压缩速度的设计要求,完成除雪车压缩装置变量压缩电液比例控制液压系统的设计,分析系统原理并对所需元件进行选型。根据压缩要求规划压缩装置的动作顺序,研究分析压缩装置控制系统及进雪量控制检测环节。以数学模型为基础,分析整个控制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特性,得到从检测信号改变到最终压缩液压油缸压缩速度做出相应变化过程的传递函数,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完成对压缩装置电液比例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构建,校核系统的稳定性能,并研究了系统的控制策略使系统具备了较好的响应特性。结合积雪压缩过程中的信号检测装置、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利用Imagine.Lab AMESim仿真软件平台对压缩装置液压系统的主要元件及完整系统进行模型搭建,并依据不同工况仿真分析系统特性。并以加工完成的除雪车压缩装置为实验平台,进行积雪压缩实验并采集相关数据,通过实验验证仿真的正确性及预期目标的可行性。

李双[3](2021)在《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北方地区降雪量大,若新降的积雪不能及时清除,经过车辆、行人的反复碾压及随着温度的变化不断的融化和再次结冰,形成压实冰雪粘附在路面上很难迅速被清除,给人们的出行造成安全隐患。现阶段,针对路边压实冰雪,大型设备无法清除,大部分选择人工清除。但其清除方法存在耗时长、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缺点。人们聚集在路边清除,影响交通顺畅。因此,为了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路边除冰雪的工作效率,受到体外超声波碎石技术的启发,只对结石破碎,不会伤害人体组织的理念,研究设计一种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首先,对沥青道路参数和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简述道路压实冰雪的物理特性,包括压实冰雪的类型及形成原因,压实冰雪的抗压强度,抗剪切强度和摩擦系数。基于固体接触理论研究压实冰雪与路面的接触变形形式以及接触作用力,应用ANSYS软件分析沥青道路和压实冰雪的最佳共振频率。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的机构组成和布局形式,确定其工作原理。并对基于超声波的破碎冰雪机构和推冰雪铲进行理论计算和总体的结构设计,确定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对超声波声学系统的各个零部件进行研究分析。最后,基于超声波在路边压实冰雪传播特性以及损伤累积理论,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路边压实冰雪模型,对该模型进行谐响应分析,验证基于超声波的破碎冰雪的合理性。并模拟在不同频率、不同幅值、不同振点数和不同时间对压实冰雪破碎的效果。通过瞬态响应分析,验证在基于超声波的破碎压实冰雪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对基于超声波的破碎冰雪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验证基于超声波的破碎冰雪的可行性。

刘赛坤[4](2021)在《蔬菜大棚智能除雪技术研究与关键部件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种植国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反季节蔬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大棚种植便成为我国冬季蔬菜的主要种植方式,因此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不仅影响着我国冬季种植蔬菜农户的经济收入,也影响着我国大部分居民冬季的饮食支出。对于大多数种植蔬菜的农户来说,冬季是一年中大棚蔬菜种植的主要季节也是收益最高的季节,但我国北方处于寒温带,所以冬季漫长且常出现降雪天气,降雪若无法及时得到清除,轻则压坏棚膜,重则压塌大棚或影响大棚蔬菜的生长,给蔬菜种植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目前大棚除雪的方式仍停留在人工除雪水平,不仅除雪工作繁重、效率低,还有安全隐患,尽管当前除雪技术和方法得到了改进,但仍需人工全场参与除雪,如果遇到强降雪则会因除雪不及时而带来巨大损失,我国北方大棚蔬菜每年因强降雪带来的损失也不胜其数,因此实现大棚除雪的机械化、智能化、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社会意义。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研究设计了一台蔬菜大棚智能除雪机及控制系统,旨在帮助菜农及时清除大棚积雪,解决大棚除雪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减少因降雪带来的经济财产损失。(1)蔬菜大棚智能除雪机整机结构的设计。对现有除雪机械加以改进,将犁式除雪机和滚刷式除雪机相结合分别作为除雪机的顶端除雪机构和底端除雪机构分别对大棚上方积雪和大棚道路积雪进行清除;对除雪机执行机构的关键参数进行计算及关键部件进行选型;以履带式底盘作为除雪机的底盘,增加雨雪天气环境复杂作业的稳定性。(2)蔬菜大棚智能除雪机执行机构有限元分析。对蔬菜大棚智能除雪机的顶端除雪机构机架和底端除雪机构推雪板进行静力学分析,对顶端除雪机构机架进行了模态分析。(3)蔬菜大棚智能除雪机控制系统的设计。通过32单片机对除雪车底盘速度和顶端除雪毛刷转速进行实时测量、运算处理和误差校正,采用PID模糊控制实时调整除雪车底盘速度和顶端除雪毛刷转速,保证除雪机在作业过程中,实现智能化除雪。将组态软件MCGS触摸屏运用到控制系统中,简化控制系统操作,不仅可以通过触摸屏对除雪机相关参数进行设置,还可以显示除雪机工作状态达到实时监测,如遇故障还可进行报警,方便观察员根据需要调整作业参数。

张亚贤[5](2020)在《沥青路面环保型抑凝冰剂试验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北方冬季道路积雪结冰导致路面附着系数下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对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提高路面的摩擦系数,保障行车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清理冬季路面积雪结冰。目前常用的清理冰雪方法有撒布氯盐融雪剂除雪、人工除雪和机械除雪等。但人工除雪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效率还很低;机械除雪方式容易对路面造成损坏;撒布氯盐类融雪剂的方式,会腐蚀道路钢材及破坏周边生态环境。因此开发一种融雪效果良好、绿色环保的内掺型抑凝冰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环保角度出发,基于醋酸盐研发出了一种融雪效果好、缓释性能好的内掺型抑凝冰剂。综合考虑内掺型抑凝冰剂的环保性以及融雪抑冰能力,最终选定三种盐化物A1、A2和A3作为抑凝冰剂的配方,同时确定了抑凝冰剂的缓蚀剂、缓释剂及造粒方式,制备出两种环保型抑凝冰剂分别为MEP-1及MEP-2,并对抑凝冰剂的融雪抑冰性能以及路用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采用的方法及结论为:(1)采用单纯形重心法,进行融冰试验得到主物料配比与融雪能力的关系,综合其融雪能力和环保性能,可以确定抑凝冰剂的配方为:抑凝冰剂MEP-1:m(A1)=70%,m(A2)=30%,m(A3)=0%抑凝冰剂MEP-2:m(A1)=0%,m(A2)=100%,m(A3)=0%(2)腐蚀试验测得M1、M2、M3三种缓蚀剂对钢板的相对腐蚀速率,得到M1的相对腐蚀速率为20.2%,M2的相对腐蚀速率为50%,M3的相对腐蚀速率为17.5%。结合缓蚀剂本身的性能以及经济性,最终将M1作为抑凝冰剂的缓蚀材料。(3)通过成膜试验测试选择合适的缓释剂。C1和亚麻油均会氧化成膜,但亚麻油成膜时间较长。通过测试C1和亚麻油为包衣制成的马歇尔试件的盐分释出量,发现C1为包衣的试件缓释效果较好,浸水后盐分析出不明显,且能达到规范要求的盐分释放量<0.4%的要求。而亚麻油为包衣的试件缓释效果较差,有大量的盐分析出,且盐分释放量>0.4%,不符合规范的要求。因此成膜较快缓释效果较好的C1是成膜材料的最优选择。(4)对不同掺量抑凝冰剂沥青混合料的p H值、冰点、融冰率、盐分释放量进行测试。发现随着抑凝冰剂掺量的增加,抑凝冰剂的融雪效果会越好,而且MEP-1的融冰雪性能要优于MEP-2,MEP-2相对于MEP-1来说更加环保。(5)检验抑凝冰剂掺量为3%-6%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及融雪效果,并确定抑凝冰剂的最佳掺量。通过试验结果发现,随着抑凝冰剂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融雪抑冰效果会越好,但是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会有所下降,但均能达到规定标准。抑凝冰剂的路用性能在掺量超过5%时下降较明显,所以确定抑凝冰剂的最佳掺量为5%。本文研究的内掺型醋酸盐抑凝冰剂除具备融雪抑冰要求外,还可以避免氯离子腐蚀钢材及破坏周围环境,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抑凝冰剂。在沥青路面中,抑凝冰剂的有效成分在缓释剂的作用下缓慢长久释放,实现长期融雪抑冰的效果,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赵晔[6](2020)在《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冬季路面积雪结冰,不仅影响道路交通运输的能力,还会威胁到车辆和行人的安全。传统的人工撒盐和机械除雪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会污染环境和损坏道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动抑制路面结冰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科研人员和交通部门的重视。在主动抑制路面结冰技术中,将蓄盐材料替代矿粉添加到路面内部,能够起到很好的主动融化路面积雪的效果。本文在国内外蓄盐材料的研究基础上,自主研制了一种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对制备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原材料进行筛选,通过溶出试验、渗水性试验和电导率测试等试验,分析和对比了不同原材料的理化性质、实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确定了制备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可融盐、载体和表面改性剂分别为:氯化钠、载体A和表面改性剂J。(2)通过吸附试验和表面改性等试验,确定了制备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最优工艺为:载体采用湿法吸附方法吸附氯化钠,氯化钠和载体A的配比为15 g:10 g;表面改性采用湿法表面改性技术,氯化钠载体A材料和表面改性剂J的配比为10 g:15 mL,改性温度为50℃,改性时间2h。最终,自制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氯化钠、载体A、表面改性剂J的质量比为 57.91%:38.60%:3.49%。(3)通过模拟融冰试验、溶液冰点测试试验和表面性能测试试验,同时对比目前技术比较成熟的Mafilon材料,验证了本文所制备材料的实际融冰能力。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能使水溶液冰点降低至-6.04℃,能够以较快的融冰速率在90 min内融化50 g冰块,与水溶液接触角约为105.9°,粒度约为791 nm,Zeta电位约为-7.15 mV,降低冰点能力、融冰性能和缓释性均优于进口的Mafilon材料,添加至路面后有望发挥良好的作用。

郑召启[7](2020)在《基于射流—振动复合结构的薄冰雪层除冰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冬季路面冰雪清除方式较多,目前我国现行清除路面冰雪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清除法和融化法。目前这两类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本文在分析了路面冰雪的分类、形成原因以及主要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射流-振动复合结构除冰的方法,从而达到快速有效而低成本去除路面冰雪恢复路面通行能力的目的。本文首先给出了基于凸轮机构的振动破冰系统与高温射流装置复合的除冰装置原理,和基于凸轮机构的振动破冰系统中主要部件的设计过程。其次通过三维建模软件CATIA建立了完整的振动破冰系统的三维模型,同时利用ANSYS Workbench对系统中可能存在共振破坏的主要部件进行了模态分析,验证了结构的合理性。再其次将建立的振动破冰系统模型进行了必要的简化导入到ADAMS中建立了振动破冰系统虚拟样机模型以及振动破冰系统与路面、冰面刚-柔耦合模型,在不同参数下,对振动破冰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研究了振动破冰系统对路面和冰面的作用。接着根据高温气体射流除冰过程中的热交换原理,结合实际除冰过程抽象出除冰过程的热交换数学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主要对基于凸轮结构的振动破冰系统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并且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下的破冰工作性能;建立出高温气体射流装置除冰过程的热交换理论模型,并分析了影响射流融冰速度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对进一步的研究以及物理样机的制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论文有图62幅,表21个,参考文献87篇。

魏晖昕[8](2020)在《晋中山区城乡公路除雪车推雪铲宽度优化与除雪效率分析》文中认为晋中山区城乡公路是山西左权、和顺连接县城与周边乡村的主要交通枢纽。既是农产品运输的主干线,又是推进城乡融合、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乡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每到冬季,降雪频繁且持续时间长。一旦降雪公路通行受阻,县城及其周边农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冬季除雪工作尤为重要。目前当地公路除雪方式主要以除雪车推雪为主。在除雪作业中,发现除雪车推雪铲推雪幅宽与路面宽度不匹配,除雪效率低、经济效益差。为解决这一问题,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展开研究:首先调查了当地的降雪气象资料,通过分析得出当地单次降雪厚度小于17cm,比我国除雪车主要工作区域——东北地区降雪平均少58%。通过分析城乡公路除雪工序,找到了除雪效率低的原因是推雪宽度与路面宽度不是整倍关系,推雪宽度与路面宽度不匹配。然后根据现有使用区域除雪机推雪量及路面宽度,计算分析,提出将推雪铲由3.3m加宽为4.5m的解决方案,以此重新配置了城乡公路推雪作业工序。进一步计算了推雪铲加宽后的除雪阻力、除雪车推力、除雪作业消耗功率,分析了除雪车纵向稳定性;选用可拆卸螺栓固接方式加宽推雪铲。经检验计算加宽推雪铲后除雪车推力大于除雪阻力、除雪车额定功率大于除雪作业消耗功率、除雪车满足纵向稳定要求,验证了加宽推雪铲方案的可行性。利用优化后的除雪车推雪铲冬季作业,除雪效率提升了 37%,节约成本25%。为保障城乡公路的畅通提供了参考。

韩敏[9](2020)在《智能除冰雪试验装置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受降雪影响大,积雪经汽车行人碾压、环境温度变化等影响反复融冻,形成压实冰雪。道路压实冰雪给车辆行人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道路压实冰雪质地坚硬并且粘附于道路表面,不易清除,其物理力学性质非常复杂,很难根据具体冰雪路况制定合适的清除方案。因此,研发一种智能、高效、环保的道路压实冰雪清除设备至关重要。本文从道路压实冰雪的形成过程开始分析,总结道路冰雪的类型、冰雪密度、抗压强度、摩擦因数等物理参数以及冰雪与路面的粘附机理和粘附强度等特性,为开发智能除冰雪设备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针对不同的冰雪路况,设计了可切换除冰/除雪模式的除冰雪试验样机。对除冰装置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和基本参数确定,并对其除冰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除冰刀齿在工作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整个除冰转子的阻抗力矩。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除冰转子的简化三维模型,利用仿真分析软件LS-DYNA对单把除冰刀齿的除冰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压实冰雪类型,分析除冰刀齿受力情况,从而确定合适的除冰转速。对除冰刀齿的工作轨迹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除冰转速与行驶速度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实际经验进行了优化,为后续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数据基础。针对功能要求,设计了以PLC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确定了各模块的控制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控制系统软件的框架设计,可实现除冰模式、除雪模式切换,自动控制除冰转速,提供最佳行驶速度建议等功能。

盖恒[10](2019)在《寒地城市雪资源管理的GI规划途径研究 ——以哈尔滨市道里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降雪作为寒地城市冬季重要的水源补给,对于维持城市水循环过程稳定、改善城市气候环境条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传统以融雪剂使用、人工清理运输为主的城市积雪管理方式,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同时易引发城市次生灾害,给城市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造成资源浪费。优化传统的城市积雪管理方式,实现应对城市降雪由消极对抗,到积极疏导利用的转变,成为亟待解决的寒地城市问题。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倡导通过自然做工的方式应对城市问题,实现城市永续发展。城市绿色基础设施(GI)能提供包括:控制城市粗放扩展、生物多样性保护、雨洪调蓄、积雪消纳、环境质量改善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是协调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载体。利用城市绿地、水体、等GI空间,以自然仿生式的途径消纳城市积雪,为寒地城市雪资源管理利用提供了一种可能途径。本文以寒地城市雪资源管理问题为导向,提出城市雪资源管理的GI规划途径。具体内容包括:(1)基于多因子叠加分析的方法规划城市GI用地;(2)依据GI用地规划结果,综合考虑融雪径流疏导利用、不同GI用地积雪消纳能力强弱、保证积雪清理运输效率,三个对城市雪资源管理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问题,通过位置选取、与GI用地规划整合、交通可达性评价,筛选出位置对于融雪径流疏导利用具有关键控制作用、用地类型积雪消纳能力强、交通可达性好的GI用地作为积雪消纳用地;(3)依据积雪消纳GI用地规划结果,使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构建积雪消纳GI网络,以明确不同GI要素的核心积雪消纳职能,建构系统性的城市积雪消融控制网络体系;(4)选取雪资源管理问题典型的城市道路、公园绿地、广场、居住小区GI节点,提出节点营造模式;(5)引入雪量模拟计算模型,对GI规划前后,积雪利用量、利用率进行量化评估,以表征方法优越性。本文研究提出的城市雪资源管理的GI规划途径,能够最大限度发挥降雪对于城市的正面效益、削减其负面影响,降低城市积雪清理成本,提高雪资源利用率,改善寒地城市水资源短缺现状。本研究以哈尔滨市道里区为例,对方法可行性进行验证,为我国及其他地区寒地城市雪资源管理利用提供借鉴参考。

二、国外道路除雪机械技术发展概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道路除雪机械技术发展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清洗/除雪一体化车液压系统设计与动力匹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清洗/除雪一体化车的研究现状
        1.2.2 工程车辆相关液压技术研究现状
        1.2.3 工程车辆动力匹配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组织框架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组织框架
第二章 清洗/除雪一体化车液压系统方案设计
    2.1 总体方案设计
        2.1.1 清洗/除雪一体化车的技术参数
        2.1.2 清洗/除雪一体化车的结构组成
        2.1.3 清洗/除雪一体化车的工作原理
    2.2 清洗/除雪一体化车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2.2.1 液压系统元件分析与选择
        2.2.2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2.2.3 液压系统特点
    2.3 液压系统的性能及技术要求
        2.3.1 主要液压元件的性能与技术要求
        2.3.2 总体性能与技术要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洗/除雪一体化车液压系统参数设计
    3.1 液压系统工作装置的设计要求及性能参数
    3.2 液压系统工作压力的确定
    3.3 液压系统主要液压元件选型
        3.3.1 液压油缸的参数确定及选型
        3.3.2 滚刷马达的参数计算及选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洗/除雪一体化车动力匹配
    4.1 清洗/除雪一体化车轴荷分配
    4.2 发动机动力匹配特性研究
    4.3 清洗/除雪一体化车动力匹配
        4.3.1 液压泵功率匹配机理
        4.3.2 三种工况下发动机功率匹配计算
    4.4 整车动力性校核
        4.4.1 最高车速校核
        4.4.2 最大爬坡度的校核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洗/除雪一体化车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5.1 AMESim软件的功能特性
    5.2 液压系统模型搭建与参数设置
        5.2.1 双向液压锁紧回路的模型构建
        5.2.2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的模型构建
        5.2.3 总体液压系统仿真模型构建
        5.2.4 液压系统仿真模型参数设置
    5.3 除雪装置液压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5.3.1 铲雪工况下液压油缸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5.3.2 扫雪工况下液压系统仿真及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压缩式多功能城市道路除雪车压缩装置结构分析及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与背景
    1.2 除雪方式
        1.2.1 人工除雪法
        1.2.2 化学试剂除雪法
        1.2.3 热力除雪法
        1.2.4 机械除雪法
    1.3 国内外机械式除雪车的发展现状
        1.3.1 国外除雪机械的发展现状
        1.3.2 国内除雪机械的发展现状
        1.3.3 除雪机械的发展趋势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雪的特性研究及除雪车整体结构分析
    2.1 雪的物理特性
        2.1.1 雪的分类
        2.1.2 雪的密度及持水能力
    2.2 雪的机械特性
        2.2.1 雪的硬度
        2.2.2 雪的抗压强度
        2.2.3 雪的抗剪强度
        2.2.4 雪的摩擦系数
        2.2.5 不同种类雪型压缩实验
    2.3 除雪车结构原理分析
        2.3.1 除雪车的基本模块及原理
        2.3.2 集雪、转运装置
        2.3.3 压缩装置
    2.4 液压系统原理与压缩装置动作顺序规划
        2.4.1 液压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2.4.2 压缩装置动作顺序规划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压缩装置电液比例控制分析与模型建立
    3.1 压缩装置控制系统研究
    3.2 进雪控制环节原理分析
        3.2.1 激光扫描检测单元
        3.2.2 扭矩控制单元
    3.3 压缩装置负载敏感系统建模分析
    3.4 压缩装置执行机构建模分析
        3.4.1 压缩环节模型建立
        3.4.2 信号反馈环节模型建立
        3.4.3 压缩装置电液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3.4.4 控制系统性能分析
    3.5 压缩装置控制策略研究
        3.5.1 PID控制器工作原理
        3.5.2 PID控制器仿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量压缩液压系统研究与实验验证
    4.1 压缩装置液压系统的AMESim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4.1.1 动力元件的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4.1.2 压缩系统的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4.2 实验验证
        4.2.1 实验设备
        4.2.2 实验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除冰雪方法
        1.2.2 国外除冰雪设备研究现状
        1.2.3 国内除冰雪设备研究现状
    1.3 超声波破碎技术的应用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路边压实冰雪的特性研究
    2.1 路边道路特性研究
        2.1.1 沥青路面参数分析
        2.1.2 沥青路面材料的力学特性
    2.2 路边压实冰雪的物理特性
        2.2.1 路边压实冰雪的类型及形成原因
        2.2.2 路边压实冰雪的力学特性
    2.3 路边压实冰雪-路面粘附力学分析
        2.3.1 路边压实冰雪-路面粘附性质
        2.3.2 路边压实冰雪-路面粘附力及粘附强度
        2.3.3 路边压实冰雪内部作用特性
    2.4 路边压实冰雪与沥青道路模拟分析
        2.4.1 沥青道路模型建立
        2.4.2 路边压实冰雪与沥青道路仿真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的系统研究
    3.1 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的总体布局
        3.1.1 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总体结构设计要求
        3.1.2 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总体结构研究
        3.1.3 车身车轮静力学模拟分析
    3.2 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技术参数选定
        3.2.1 基于超声波的路边清除压实冰雪装置行驶阻力计算
        3.2.2 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行走所需要的功率
        3.2.3 发动机所需功率
    3.3 基于超声波的破碎冰雪机构研究
    3.4 基于超声波的破碎冰雪机构的升降机构研究
        3.4.1 升降机构的分析
        3.4.2 电机功率选定
    3.5 超声波声学系统研究
        3.5.1 超声波发生器研究
        3.5.2 超声波换能器研究
        3.5.3 超声波变幅杆的结构设计
    3.6 推冰雪铲机构研究
    3.7 本章小结
4 压实冰雪破碎模拟分析及超声波破冰雪过程仿真研究
    4.1 超声波在路边压实冰雪-路面中的传播
        4.1.1 Lamb波在压实冰雪中的传播
        4.1.2 SH波在压实冰雪中的传播
    4.2 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剥离机理
    4.3 基于超声波的破碎冰雪效果的仿真分析
        4.3.1 路边压实冰雪-道路模型建立
        4.3.2 超声波激励下路边压实冰雪破碎仿真分析
        4.3.3 不同超声波参数对路边冰雪破碎效果影响
        4.3.4 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破碎剥离程度研究
    4.4 基于超声波的破碎路边压实冰雪运动过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附件

(4)蔬菜大棚智能除雪技术研究与关键部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除雪机械分类
        1.2.2 除雪机械国外研究现状
        1.2.3 除雪机械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2 冰雪物理性质及整机结构设计
    2.1 冰雪物理性质
        2.1.1 冰雪的分类
        2.1.2 冰雪的密度
        2.1.3 冰雪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切强度
        2.1.4 冰雪的摩擦系数
    2.2 蔬菜大棚智能除雪机整机结构
    2.3 蔬菜大棚智能除雪机的工作流程
    2.4 图像采集与识别机构
    2.5 本章小结
3 蔬菜大棚智能除雪机机械部分设计
    3.1 底端除雪机构
        3.1.1 底端除雪机构方案对比
        3.1.2 推雪板阻力的计算
        3.1.3 推雪板功率的计算
    3.2 顶端除雪机构
        3.2.1 顶端除雪机构总体设计
        3.2.2 步进电机的选取
        3.2.3 联轴器的选取
        3.2.4 轴承座的选取
    3.3 圆筒毛刷的设计
        3.3.1 毛刷毛体的选择
        3.3.2 圆筒毛刷转速的计算
        3.3.3 圆筒毛刷阻力的计算
    3.4 蔬菜大棚智能除雪机底盘选取
    3.5 本章小结
4 蔬菜大棚智能除雪机执行机构有限元分析
    4.1 有限元法简介
    4.2 有限元模型建立
        4.2.1 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与导入
        4.2.2 材料的选择与添加
        4.2.3 划分网格
    4.3 除雪机构静力学分析
        4.3.1 静力学分析概述
        4.3.2 顶端除雪机构机架静力学分析
        4.3.3 底端除雪机构推雪板静力学分析
    4.4 除雪机构模态分析
        4.4.1 模态分析概述
        4.4.2 顶端除雪机构机架模态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蔬菜大棚智能除雪机构控制系统的设计
    5.1 除雪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5.1.1 除雪车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及原理
        5.1.2 除雪车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5.2 组态软件MCGS触摸屏在除雪机的应用
        5.2.1 主控窗口
        5.2.2 设备窗口
        5.2.3 用户窗口界面设计
        5.2.4 实时数据库设计
        5.2.5 运行策略
    5.3 本章小结
6 样机制作与田间试验
    6.1 实验目的
    6.2 控制系统性能测试
    6.3 除雪效果试验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5)沥青路面环保型抑凝冰剂试验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融雪方式简介
        1.2.1 融雪方式的分类
        1.2.2 自融雪沥青路面融雪过程
        1.2.3 自融雪沥青路面的优点
    1.3 自融雪沥青路面融雪过程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内掺式抑凝冰剂的研发与示范
        1.4.2 技术路线图
        1.4.3 可行性研究分析
第2章 沥青路面环保型抑凝冰剂的研制
    2.1 试验材料及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备
    2.2 缓释抑凝冰剂
        2.2.1 抑凝冰剂冰点下降原理
        2.2.2 MEP主物料配比优选试验
    2.3 MEP的制备工艺
        2.3.1 缓蚀剂的选择
        2.3.2 包衣缓释材料的确定
        2.3.3 搅拌造粒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抑凝冰剂性能检验
    3.1 抑凝冰剂的PH值
        3.1.1 抑凝冰剂的PH值测定试验方法
        3.1.2 抑凝冰剂pH值试验结果与讨论
    3.2 抑凝冰剂的冰点测定试验
        3.2.1 抑凝冰剂的冰点测定试验方法
        3.2.2 抑凝冰剂冰点试验结果与讨论
    3.3 抑凝冰剂的融冰雪性能试验
        3.3.1 抑凝冰剂的融冰雪性能测定试验方法
        3.3.2 抑凝冰剂融冰雪性能试验结果与讨论
    3.4 抑凝冰剂的盐分释出量试验
        3.4.1 抑凝冰剂的盐分释出量测定试验方法
        3.4.2 抑凝冰剂盐分释出量试验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沥青路面路用性能及抑凝冰剂最佳掺量
    4.1 沥青路面原材料技术性质
        4.1.1 MEP
        4.1.2 沥青
        4.1.3 粗集料
        4.1.4 细集料
        4.1.5 矿粉
    4.2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2.1 矿料级配设计
        4.2.2 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4.3 盐化物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4.3.1 水稳定性
        4.3.2 高温稳定性
        4.3.3 低温抗裂性
        4.3.4 抑凝冰剂掺量的确定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抑制路面结冰技术
        1.2.1 被动抑制路面结冰技术
        1.2.2 主动抑制路面结冰技术
    1.3 蓄盐类融雪抑冰材料
        1.3.1 蓄盐类融雪抑冰材料的类型
        1.3.2 蓄盐类融雪抑冰材料的组成
        1.3.3 国外研究进展
        1.3.4 国内研究进展
        1.3.5 国内外应用情况
    1.4 蓄盐类路面的融雪抑冰机理
        1.4.1 路面凝冰的形成及物理力学性质
        1.4.2 融雪抑冰材料的作用过程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5.1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
        1.5.2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内容及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设备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与表征设备
    2.3 材料表征方法
        2.3.1 X射线荧光光谱(XRF)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2.3.3 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
        2.3.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2.3.5 比表面积和平均孔直径测试
        2.3.6 接触角测试
        2.3.7 有机元素分析测试
    2.4 材料制备和缓释性能测试
        2.4.1 表面改性试验
        2.4.2 溶出试验
        2.4.3 渗水性试验
第三章 制备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原材料选择
    3.1 引言
    3.2 可融盐
        3.2.1 各种可融盐的理化性质
        3.2.2 可融盐的选择
    3.3 载体
        3.3.1 各种载体的物理性质
        3.3.2 吸附性测试
    3.4 表面改性剂
        3.4.1 表面改性剂的选择
        3.4.2 改性效果的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制备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工艺优化
    4.1 前言
    4.2 载体吸附可融盐方法
    4.3 载体与可融盐的配比
    4.4 表面改性剂的配比
    4.5 改性条件的优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性能评价
    5.1 前言
    5.2 降低溶液冰点能力测试
    5.3 模拟融冰试验
    5.4 表面性能测试
        5.4.1 接触角测试
        5.4.2 粒度和Zeta电位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7)基于射流—振动复合结构的薄冰雪层除冰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除冰现状与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冰雪的物理性质
    2.1 冰雪的分类及主要成因
    2.2 冰雪的密度
    2.3 冰雪的抗压强度
    2.4 冰雪的抗剪切强度
    2.5 冰雪的摩擦系数
    2.6 冰雪的破坏准则
    2.7 本章小结
3 振动破冰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3.1 除冰系统整体结构
    3.2 凸轮结构设计
    3.3 弹簧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振动破冰系统的模型建立及模态分析
    4.1 三维模型的建立
    4.2 模态分析概述及应用
    4.3 三维模型的模态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振动破冰系统的动力学仿真研究
    5.1 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概述
    5.2 振动破冰系统动力学分析流程
    5.3 振动破冰多刚体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5.4 振动破冰刚-柔耦合系统破冰过程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高温射流除冰理论及理论计算分析
    6.1 高温射流除冰过程理论分析
    6.2 冰的热融破坏理论计算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晋中山区城乡公路除雪车推雪铲宽度优化与除雪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除雪机械装备发展现状
        1.2.1 国内除雪机械装备发展现状
        1.2.2 国外除雪机械装备发展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2 城乡公路简介及当地雪情分析
    2.1 城乡公路简介
    2.2 城乡公路对三农建设的影响
        2.2.1 城乡公路助力农产品运输
        2.2.2 城乡公路助力红色旅游
        2.2.3 城乡公路助力城乡融合、统筹发展
    2.3 历年雪情统计
    2.4 冰雪的密度
    2.5 冰雪的硬度
3 现有除雪设备简介及分析
    3.1 推雪铲简介
        3.1.1 推雪铲组成简介
        3.1.2 现有除雪铲
        3.1.3 现有推雪铲参数分析
        3.1.4 推雪铲受力分析
    3.2 现有除雪车简介
        3.2.1 现有除雪车参数介绍
        3.2.2 现有除雪车行驶阻力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推雪铲宽度优化及相关参数分析
    4.1 推雪铲宽度优化
        4.1.1 方案设计
        4.1.2 方案优选
    4.2 推雪铲宽度确定
    4.3 推雪铲材料选取
    4.4 受力分析与计算
        4.4.1 除雪阻力计算
        4.4.2 除雪车推力计算
    4.5 除雪车纵向侧向稳定性分析
    4.6 除雪功率分析与计算
    4.7 本章小结
5 加宽推雪铲的设计与除雪作业验证
    5.1 加宽推雪铲设计
    5.2 除雪作业验证
        5.2.1 实施加宽
        5.2.2 检验作业效果
    5.3 本章小结
6 加宽推雪铲的除雪效果分析
    6.1 雪情统计
    6.2 改进前后机械设备、人工能耗统计
    6.3 除雪成本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8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智能除冰雪试验装置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除冰雪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道路冰雪清除方式
        1.2.2 国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1.2.3 国内发展现状及趋势
    1.3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道路压实冰雪的特性分析
    2.1 道路冰雪的形成过程及分类
    2.2 道路冰雪的性质
        2.2.1 道路冰雪的物理特性
        2.2.2 道路冰雪的力学特性
    2.3 冰雪与路面的粘附理论
        2.3.1 冰雪与路面的粘附机理
        2.3.2 冰雪与路面的粘附强度
    2.4 道路压实冰雪破坏准则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除冰雪装置的设计及工作机理分析
    3.1 除冰雪试验样机总体设计
        3.1.1 牵引主机的选择
        3.1.2 除冰装置和除雪装置的选择
        3.1.3 除冰雪装置部分的液压系统设计
        3.1.4 智能除冰雪试验装置控制系统方案
    3.2 除冰装置的设计
        3.2.1 理论假设
        3.2.2 除冰转子结构参数设计
        3.2.3 除冰刀齿的尺寸
        3.2.4 除冰刀齿的安装和排布方式
    3.3 除冰转子除冰机理分析
        3.3.1 除冰过程分析
        3.3.2 整个除冰转子的抵抗力拒分析
    3.4 道路压实冰雪厚度测量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仿真分析与速度匹配计算
    4.1 除冰过程仿真分析
        4.1.1 LS-DYNA简介
        4.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 结果与后处理
        4.2.1 除冰过程仿真分析
        4.2.2 除冰转速与压实冰雪类型匹配
        4.2.3 整个除冰转子的工作扭矩
    4.3 除冰转子工作转速与前进速度的匹配
        4.3.1 理论最佳速度匹配
        4.3.2 实际除冰转速与前进速度的匹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除冰雪装置自动控制系统框架设计
    5.1 控制系统的设计准则和要求
        5.1.1 设计准则
        5.1.2 设计要求
    5.2 控制系统整体设想
        5.2.1 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
        5.2.2 各模块控制方案确定
    5.3 硬件设计
        5.3.1 控制系统参数设计
        5.3.2 硬件选型
    5.4 软件设计
        5.4.1 PLC工作原理
        5.4.2 控制程序设计
        5.4.3 人机交互界面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寒地城市雪资源管理的GI规划途径研究 ——以哈尔滨市道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寒地城市雪资源管理问题
        1.1.2 寒地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
        1.1.3 国家相关政策指引
        1.1.4 城市积雪消融空间规划控制体系不完善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雪资源管理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GI规划研究现状
        1.3.3 研究综述总结
    1.4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础研究
    2.1 基础理论
        2.1.1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2.1.2 海绵城市理论
        2.1.3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2.2 基础方法
        2.2.1 多因素分析法
        2.2.2 成本距离分析法
        2.2.3 层次分析法
        2.2.4 形态学空间分析法
    2.3 GI与雪资源管理的相关性
        2.3.1 必要性
        2.3.2 可行性
    2.4 案例分析
        2.4.1 日本
        2.4.2 加拿大
        2.4.3 案例分析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寒地城市雪资源管理的GI规划途径
    3.1 GI用地规划
        3.1.1 影响因子选取
        3.1.2 指标权重计算
        3.1.3 指标体系构建
        3.1.4 GI用地划定
    3.2 积雪消纳GI用地规划
        3.2.1 积雪消纳GI用地位置选取
        3.2.2 与GI用地规划整合
        3.2.3 交通可达性评价
    3.3 积雪消纳GI网络构建
        3.3.1 积雪消纳GI网络要素识别
        3.3.2 积雪消纳GI网络构建
    3.4 积雪消纳GI节点模式
        3.4.1 城市道路GI节点
        3.4.2 公园绿地GI节点
        3.4.3 城市广场GI节点
        3.4.4 居住小区GI节点
    3.5 基于GI规划的城市雪资源管理效益评估
        3.5.1 城市积雪总量模拟计算
        3.5.2 城市积雪利用量模拟计算
        3.5.3 城市积雪利用率模拟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哈尔滨市道里区积雪消纳GI规划
    4.1 道里区GI用地规划
        4.1.1 单因子评价结果
        4.1.2 指标体系构建
        4.1.3 多因子叠加分析
        4.1.4 道里区GI用地规划
    4.2 道里区积雪消纳GI用地规划
        4.2.1 道里区积雪消纳GI用地位置选取
        4.2.2 道里区积雪消纳位置与GI用地规划整合
        4.2.3 道里区积雪消纳GI用地交通可达性评价
        4.2.4 道里区积雪消纳GI用地规划
    4.3 道里区积雪消纳GI网络构建
        4.3.1 道里区积雪消纳GI网络要素识别
        4.3.2 道里区积雪消纳GI网络构建
    4.4 道里区积雪消纳GI节点优化策略
        4.4.1 群力第五大道节点
        4.4.2 红星广场节点
        4.4.3 金河公园节点
        4.4.4 海富第五大道小区节点
    4.5 基于GI规划的道里区雪资源管理效益评估
        4.5.1 道里区积雪总量模拟计算
        4.5.2 道里区积雪利用量、利用率模拟计算
        4.5.3 道里区积雪总量、利用量、利用率汇总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四、国外道路除雪机械技术发展概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洗/除雪一体化车液压系统设计与动力匹配[D]. 吕曌.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压缩式多功能城市道路除雪车压缩装置结构分析及控制系统研究[D]. 孙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超声波的路边压实冰雪清除装置研究[D]. 李双.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4]蔬菜大棚智能除雪技术研究与关键部件设计[D]. 刘赛坤.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5]沥青路面环保型抑凝冰剂试验研发[D]. 张亚贤.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6]蓄盐缓释融雪抑冰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赵晔.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7]基于射流—振动复合结构的薄冰雪层除冰性能研究[D]. 郑召启.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8]晋中山区城乡公路除雪车推雪铲宽度优化与除雪效率分析[D]. 魏晖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9]智能除冰雪试验装置关键技术研究[D]. 韩敏. 长安大学, 2020(06)
  • [10]寒地城市雪资源管理的GI规划途径研究 ——以哈尔滨市道里区为例[D]. 盖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  

国外道路除雪机械技术发展概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