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五彩缤纷的江湖网络

BBS:五彩缤纷的江湖网络

一、BBS:异彩纷呈的网络江湖(论文文献综述)

杨光辉[1](2021)在《贾樟柯电影作品美学特征研究》文中认为贾樟柯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作者电影”阵营的领军人物。他用个体和故事,建构自己的影像世界。他擅长于将镜头聚焦到客观真实的小人物身上,叙事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文记忆;他以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反映当代社会与历史的良知影像。他的作品有鲜活的现实感,尤其能够触动观众悲天悯人的情怀。本文以贾樟柯导演已完成的电影作品为研究对象,聚焦于贾樟柯电影作品的美学特征,通过对贾樟柯多部影像作品分析,从作品镜头的视听“语言”层、空间“景象”与人物“形象”层、到整部作品蕴含的“意韵”层,梳理并归纳其创作规律和所表现的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本论文的架构包括“绪论”与正文四章。绪论简要阐述该文的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论文研究的方法与内容,对研究重点“言”、“象”、“意”理论分析的范畴界定及文献综述。第一章,介绍贾樟柯导演的电影岁月。简述贾樟柯导演的生活经历,重点分析以巴赞纪实理论和侯孝贤影像风格对其在电影创作上产生的影响,认识贾樟柯电影作品的纪实情怀。按照贾樟柯导演的电影创作经历,分为公映前与公映后两个阶段,从而认识贾樟柯电影作品的公映历程。第二章,从艺术语言层分析贾樟柯电影作品的美学特征,运用个案分析法,就作品中的镜头语言进行分析,以长镜头与空镜头、构图与色彩及作品中的声音艺术为研究内容,挖掘作品中的美学意味。第三章,从艺术形象层分析贾樟柯电影作品的美学特征,具体通过构成艺术作品的空间景象与典型多元的人物形象,进行对电影作品的“象”层分析,揭示不同形象下的视听魅力与情感摄入。第四章,从艺术意蕴层分析贾樟柯电影作品的美学特征,从艺术接受层面出发,思考电影作品留给观众的情感境界和现实启示,领悟到贾樟柯导演影像作品蕴含的美学价值。

尹梦洁[2](2020)在《网络文学的“游戏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数字化时代,媒介生存语境的变化使文学与游戏的关系发生了新变化。网络文学与网络游戏在媒介存在方式上具有一致性,游戏由演绎文学理论的工具变成了可以和文学进行叙事方面互动的媒介主体。从网络文学与网络游戏的关系角度研究网络文学的游戏性,不仅能在媒介互动中挖掘文学创作新的可能性,还能借助其他学科知识丰富已有的文学理论。本文采用综合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深入网络文学发展的媒介生存语境以及消费社会语境,研究网络文学在文本生成及其内部结构两方面有机统一的游戏性特征,辩证分析其游戏性审美价值,并对网络文学游戏化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分为四章。绪论介绍该选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明确本文的研究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关注网络文学与网络游戏两种媒介主体的叙事互动,挖掘文学创作新的可能性,促进文学理论的发展。第一章梳理和总结“网络文学”、“游戏”、“游戏性”的概念内涵,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的游戏性”、“网络文学的游戏性”作明确的界定,限定本文的研究范围。网络文学与网络游戏不再是类比意义上的联系,而是具有更深层的行为和逻辑关联。网络的虚拟性使文学活动表现出游戏活动的特征,独特的网络游戏经验影响了网络写手的创作思维,使文本内部呈现游戏化的叙事逻辑。第二章分析网络游戏与网络文学的跨媒介叙事互动,明确网络文学游戏性的审美表征。本文依据伽达默尔的艺术作品存在理论,从游戏活动和游戏形式两方面对网络游戏文本与网络文学文本整体的生成机制进行系统研究。第一节结合媒介互动理论及符号叙述学研究探讨网络游戏的叙事性以及游戏叙事对文学叙事的借鉴。第二节着重探讨网络文学的游戏性审美表征:在文本生成过程中的语言游戏交互行为和在文本结构中的游戏化叙事逻辑。笔者依据社会叙事学以及媒介互动理论,阐释了传达互动行为在网络文学文本生成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类型化网络文学文本内含的游戏结构形式。网络文学文本结构的游戏化叙事逻辑表现为“超人类”的人物角色设定、“异时空”或“超时空”的环境设置、数值化的升级结构三个方面。.第三章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从网络社交、网游体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多媒体技术背景出发分析产生网络文学游戏性的现实语境。网络为网络文学和网络游戏提供了媒介生存语境,使二者在活动方式上具有相似性;由于网络游戏与网络同步出现,游戏化思维影响了写手的创作思维,导致游戏逻辑渗透到网络文学文本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网络文学开辟了商业市场,资本介入其中使网络文学与网络游戏的互动改编趋势不可逆转;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文学与网络游戏在叙事方面进行跨媒介互动提供了可能。第四章聚焦后现代审美范式,从网络文学游戏性外在的存在形态和内在的审美观念两方面出发辩证分析网络文学游戏性的审美价值。网络文学的游戏性在存在形态上表现为文学活动的即时互动性和文本的动态生成性,在审美观念上进一步表现为内容增值与思想失衡、存在主义与犬儒主义两对矛盾。这意味着网络文学的功能在不断向外延伸的同时,其自身的文学性也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网络文学要想充分发挥它的游戏性价值,就必然要走与传统文学不同的发展道路。结语部分对该论文整体的研究思想进行总结和反思。笔者结合相关文化发展政策从促进艺术类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中国故事的海外传播两方面对网络文学游戏化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期待未来有更多研究者能够在理解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各自审美特性的基础上,努力寻找实现两者优势互补的发展路径。

刘守峰[3](2020)在《虚拟社区中的民俗认同——以虎扑黑话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社会的崛起,民俗学认同研究势必对虚拟社区予以更多关照。其中,青年男性体育社区虎扑凭借对黑话的构拟,确认了虎扑jr的身份认同,形塑了虚拟社区的文化性格。虎扑黑话分为篮球话题型、外部记忆型、内部生活型、约定俗成型四类,其制造过程取决于娱乐动力、嫁接动力和语境动力,同时虎扑公司也深度介入其中。在黑话的反复叙说与制造中,虎扑的社群感油然而生,虚拟社区的历史记忆得以巩固传承,一个有温度的"江湖"更显真切。在没有物理边界的网络空间,虚拟民族志应接续传统民族志的社区认同研究,关注网络社群中的民俗认同。

刘秀珍[4](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王百娣[5](2019)在《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文中提出依托日新月异的数字化互联网技术通过多媒体终端实现海量信息即时、互动、共享传播的“新媒介”,作为催动中国当代文学转型的技术引擎和人类与文学互动的新渠道,构建出以网络文学为主体的新媒介文学样态,不仅在中国当代文学场中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以往依托机械印刷媒介为主的传统文学构成文学基本的现实关系,而且凭借其海量的生产与传播规模正在向中国当代文学场的中心移动,推动着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格局的新变。在新媒介文学的盛宴狂欢下,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学派的媒介观以及国内学者单小曦、欧阳友权等人的媒介文艺学理论为新媒介文学生成传播的研究提供了颇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在这里,媒介的技术性、讯息性、人的延伸等特征孕育了新媒介文学的生成与发展。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媒介存在论的视域下,新媒介文学在生产机制、传播秩序等方面衍生出种种新变,呈现出与传统文学或传统精英文学的种种不同乃至博弈,其中也蕴藉着诸多或技术性或文学性、或创新或困顿等的特点、规律。首先,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的突出特征是虚拟性,它呈现出与中国文学传统包括现代文学传统形态的诸多迥然不同或转型新变。它以解构性的虚拟现实技术重塑了传统文学中的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关系,构筑了一种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它以消解教化与消解精英的通俗性诉求表现了当下社会市民心态的类型化、游戏化体验;同时也以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带来了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新鲜的视觉性冲击,以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带来了“草根性”的快感性娱乐体验。其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开放性的运行秩序分化、重组了传统文学的生产机制。媒介的技术性、媒介性等特征一方面促成了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和文学权力话语的媒介性营造,开拓了文学生产空间的变革;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体性商业资本介入,导致了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共享共赢的文学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从而也引发了文学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和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发展,引发了文学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和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再次,新媒介文学以其共时性的实时交互效应重建了文学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效果。它通过文学网站、移动终端等传播路径的机制构建,实现了文学载体平台的移动化、社交化,实现了亲民效果、导向传播等有效传播;它从受众群体的多种需求变化出发,通过“读者的文本”来展开文学交往关系的互动性,实现了情感诉求的弥补性、自我发展的大众化等方面的文学挑战和世俗化追求。这种“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使文学生产传播呈现出一种“超文本”的蜕变,如受众身份的不断衍生和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等内在特质的变化生成了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影响了文学审美鉴赏的接受和文学意义的解读。最后,如何面对新媒介文学的勃勃生机和窘迫困境,如何让新媒介文学资源与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两者之间进行积极地兼容互补,是令人深思的。我们必须看到,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价值是历史性的革命性创新,它以多介质的新媒介技术创造了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以多渠道的产业链创造了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另一方面,新媒介文学的文学本体性存在着诸多的迷失错位,它表现在生产链条方面的商业化、功利化,写作模式方面的公式化、套路化以及诸多的盗版抄袭等的“顽疾”,都较为突出地显示出文学创作的主体虚位、文学文本的文学性消解和文学生产秩序的混乱失度。那么,我们就应该深入思考并进一步地明确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发展的探索之路:两者优化整合的基本立场是不容置疑的,中国文学数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学传统及其内涵永远是本体性的主体存在,新媒介文学生态发展的道路及其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实践是任重而道远的,诸如,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等与生产机制的完善、批评体系和文学主体的强化等相关的问题,并提出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终将互为媒介、互为内容、和谐共生,共同构筑文学健康有序生态的必由之路。

刘晓海[6](2018)在《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曲艺的瑰宝——苏州评弹,数百年来流行于江南地区,是城乡居民普遍喜爱的地方曲艺之一。评弹的不断发展得益于有效地传承。这其中,跟师制、学校制是评弹传承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两种模式。十九世纪中叶,马如飞等评弹艺人重建光裕社,光裕社这一评弹艺人的行会组织针对拜师学艺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行会掌控下的跟师传承模式逐步形成。光裕社通过社规将评弹传承掌握在自己手中,规范化的跟师制促使评弹艺术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也使得评弹传承深受地域、血缘、性别等因素制约。伴随着上海崛起成为中国第一大都市,评弹在融入上海文艺市场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艺术本体为了适应市场而产生的变化,在不经意间影响了评弹固有的传承模式。光裕社失去了对于传承的绝对掌控权,地域、血缘、性别这些传统上制约评弹传承的因素逐渐消除。评弹传承的新变化,使得评弹艺术水准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民国时期江南地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政权发掘评弹的政治宣传功能,力图将评弹塑造成“文艺轻骑兵”。在“改人、改戏、改制”的原则指导下,评弹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这一过程中,评弹传承机制也发生了深刻变革。自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起,政治掌控下的学校制传承模式开始进行探索。这一阶段的评弹教育以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艺人的目标。由此,思想政治、文化知识第一次进入了评弹学生的学习之中。根据组织的需要,青年学生最终要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文艺工作者。进入评弹团体的青年艺人,学校教育的成果受到团体的考验。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评弹学校制的探索过程中,教学工作受到了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对艺术长远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胡影怡[7](2018)在《网络小说的叙事诗学构建与研究》文中提出网络小说已进入其发展的第二个十年。这一陌生的文学变体在诞生伊始经历了学界及文学研究者们的怀疑、审视,但它一路行来,以巨大的文学作品输出及对受众的广泛影响证明了自身存在的价值。网络小说是通俗文学的急先锋。它的形成既是时代的投影,文化的碰撞,更是历史的传承。作为普罗大众的“下里巴人”,以其特有的消闲、娱乐,成为当下文学金字塔的塔身,与处于塔尖的精英文学遥相呼应。网络小说是以故事为中心的叙事,本文主要运用叙事学理论研究网络小说。通过文本细读对小说文本进行“内聚焦”,微观透视网络小说独有的叙事诗学;同时藉由“外发散”来宏观显影网络小说得以形成的外部语境。以草根身份崛起的网络小说,有四大特点:一、青春化的书写;二、讲究情节诗学,注重小说的故事性;三、运用非自然叙事,幻想类作品增多,尤其体现在小说的叙事空间上;四、女性叙事的崛起。所以本文以“青春化、故事性、空间叙事、女性叙事”为关键词,分四章探讨网络小说的叙事诗学。以青春书写青春,感动青春,这是年轻的网络小说所独具的审美意蕴。写手们通过网络小说这个文学载体,践行着为己立言的初衷,传递出青年一代理想化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网络小说创作过程中,读者时刻都在现场,通过与作者之间“跷跷板”式的互动,介入或参与创作。读者成为隐性的文学主体存在于文学场,对小说的创作与自我镜像式的人物构建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网络小说是以讲述为中心的叙事。同样的故事,经由不同的选择铺排,便能呈现迥异的风貌。如果说素材是固定不变的常数,那么其表达方式——话语——则是常变常新的变量。也惟其充满变数,才能以有限量的素材,构建出无限量的叙事话语。在主题统摄之下,以情节维系小说结构,通过起承转合之间的张弛营造出跌宕有致的叙事节奏,让小说充满故事性和传奇趣味,吸引读者的阅读,是当下网络小说的一大共性。网络小说中的非自然叙事构建了相当数量的虚拟空间,随着主人公的活动,主空间不断位移,成为虚拟地图上有意义的点。故事中的空间既起着指向和导引的作用,还有着文化的隐喻。这些在写手精心编织下横空而出的故事空间,既是不同于尘世空间的异托邦,又是寄寓着作者与读者共同理想与幻梦的乌托邦。网络小说中的女性叙事成功地打破了男性中心叙事的霸权,凭借细腻的情感、清丽的话语开辟出了属于女性自己的文学空间。以女性的体验、直觉建构起的女性话语证明了女性认识和表达自我的方式不仅可以逸出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还可以建立自己的新世界。在网络小说的女性叙事中,女性意识张扬但不张狂。写手们以理性、自觉的女性意识建构起历史中曾经缺失的女性文化,并与毗邻而居的男性叙事和谐共处,为通俗文学的发展拓宽了堂庑。

周冰[8](2018)在《四川网络文学发展史论略》文中提出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虽然还不满20年,但互联网媒介本身的革故鼎新,文学网站的湮没、崛起,新老写手、作品的浮沉、更替,商业资本、主流意识形态时隐时显的问询与发声等,却让其产生了让人不可小觑的文学史实、史料和史绩。①伴随着2014年之后浙江、上海、广东、安徽、四川等网络作家协会的成立,一种地方性的网络文学知识开始崛起,网络文学的"江湖"显得更为纷纭复杂,波云诡谲。然而,时至今日,这一丰饶的发展史并没有得到系统的梳理。②有鉴于此,我们将以四

张武桥[9](2016)在《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移动互联的“微”时代全面开启,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舆论场已成为当代中国舆论新重心。以自媒体为载体构筑的舆论场,人们在进行社交、公关、营销等传播活动的同时,不良的舆情信息传播,导致舆论危机的现象日益频繁且加剧。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战略的高度对当前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是新时期历史阶段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的纲领性文件。因此,如何顺应时代变迁,构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新格局,不断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建立健全正确网络舆论导向体制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摆在社会治理者及其当代学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综合运用了当前“互联网+”时代最新的关于网络舆论传播的相关前沿理论和国家政策决策依据,灵活使用历史研究、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及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网络舆论引导的体制机制现状进行整体分析,对中国当下网络舆论引导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把握,对我国网络舆论引导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重点研究,对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构建的当代社会实践进行现实分析,从而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为构建新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提供参考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六部分。“引言”主要从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架构与研究路径进行简要介绍;第一章主要从国内外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基本概况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的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进行深入把握和思考;第二章主要对网络舆论引导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为后文的体制机制提供分类依据;第三章主要从完善网络管理领导体制,健全网民政治参与制度,推行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和优化网络实名登记制度等四个方面对网络舆论引导的管理体制进行重点研究;第四章主要从加强网络媒体监管机制、建立网络媒体自律机制、优化网络新闻发布机制、健全网络素养教育机制、网络舆论风险应对机制等五个方面对网络舆论引导的运行机制进行重点研究;最后一章主要从社交网络媒体的当代价值定位并选取正、反两个具体案例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具体社会实践进行分析,是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的现实运用。其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1、率先选取“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研究”为研究对象,比较系统、全面、客观地对我国新形势下的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进行研究,科学运用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和案例研究的实证方法,从各维度、各层面、各主题收集具有典型性的事实材料,综合运用历史学、新闻传播学、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于打通学科之间壁垒,丰富社交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研究,开创新的研究维度。2、本研究瞄准国家和社会现实需要,率先通过完善网络管理领导体制,健全网民政治参与制度,推行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和优化网络实名登记制度等四个方面创新我国网络舆论引导体制研究,为实现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共建和谐的精神家园,提高网上引导艺术,为建设网络强国、积极推进中国网络舆论导向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3、率先从加强网络媒体监管机制、建立网络媒体自律机制、优化网络新闻发布机制、健全网络素养教育机制、网络舆论风险应对机制等面向新形势下多边治理的制度安排,形成操作性强、多方协同的网络舆论引导联动机制,从而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构建网络舆论工作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社交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网络舆论传播可以实现瞬间传遍全球,由于社会、环境快速变动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在当前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新矛盾、新趋势的时代背景下,社交网络媒体的极大广泛使用,加速了网络舆论风险危机的蔓延,扩大了危机的冲击面,给当前的网络空间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对网络舆论的引导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思考的焦点课题。因此,在新的社交媒介传播形态下,需要不断优化网络舆论机制,才能形成网络治理常态化工作体制机制,才能清除网络空间雾霾、营造清朗和谐的网络环境。

宋丹[10](2015)在《《红楼梦》日译本研究(1892-2015)》文中研究说明自1892年森槐南的《红楼梦序词》发表,至2015年锦埜文的《红楼梦故事》的出版,日本的《红楼梦》翻译已经走过了123年的历程。在这123年间,共产生了38种日译本,其中含摘译本12种、编译本12种、全译本10种、节译本3种、转译本1种。这38种日译本正是本文的研究对象。笔者利用赴日交换留学的机会,竭尽所能地完成了日译本和相关文献的搜集工作。在此基础上,分为明治、大正、昭和前期、昭和后期、平成五个时段,对38种译本进行了逐一分析与研究,并对由这些译本共同组成的《红楼梦》日译体系的整体特征作了综合考察。本文共七章。第一章是绪论,包含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七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浅尝辄止——明治时代的《红楼梦》翻译”考察了5种摘译本,分别出自森槐南、岛崎藤村、笹川临风、长井金风、宫崎来城之手。本章重点放在揭开百年红楼日译大幕的森槐南和岛崎藤村这两位译者“一汉一和”的两篇摘译上,详细考察了他们各自的翻译背景、考证了他们使用的底本、探讨了他们的翻译目的、分析了他们的译文文体与翻译风格,并探讨了这两篇译文的翻译意义。第三章“方兴未艾——大正时代的《红楼梦》翻译”考察了6种译本,分别是岸春风楼的节译本,盐谷温、井上红梅、宫原民平各自的摘译本,平冈龙城、幸田露伴合译的前八十回全译本(即国译本)及太宰卫门的编译本。本章的主角是国译本,笔者重点论述了两位译者的分工、只全译前八十回的缘故、训读体和口语体并存的双重文体、被中国红学界忽视的幸田露伴对《红楼梦》的创见,以及该译本对后来译本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这几大问题。第四章“战时受阻——昭和前期的《红楼梦》翻译”考察了4种摘译本,分别由野崎骏平、永井荷风、神谷衡平、近藤昌翻译。本章的研究重点是为昭和前期昏暗的《红楼梦》翻译增添一抹亮色的永井荷风的《秋窗风雨夕》译文。笔者重点探讨了荷风的父辈与《红楼梦》的渊源、荷风本人与《红楼梦》的接触、其在小说《濹东绮谭》中引用的《秋窗风雨夕》和翻译该诗时用到的底本、译文采用的和歌七五调文体等问题。第五章“异彩纷呈——昭和后期的《红楼梦》翻译”占据了本文大量的篇幅,因为该章涉及的译本多达17种。其中含出自松枝茂夫(2种)、伊藤漱平(4种)、饭塚朗之手的全译本7种、出自陈德盛、大高岩、石原岩彻、松枝茂夫(2种)、君岛久子、立间祥介、饭塚朗笔下的编译本8种,以及富士正晴、武部利男的节译本和佐藤亮一的转译本各1种。在如此众多的译本中,笔者的研究重心集中在两大方面。首先是松枝茂夫、伊藤漱平、饭塚朗三位译者的百二十回全译本。笔者从以下四个方向着手研究了他们的译本:第一,考察了三位译者的翻译历程、他们对《红楼梦》的研究以及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性格特征与知识背景;第二,他们各不相同的底本选择模式受到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第三,他们各自迥异的韵文和散文翻译文体及在这种文体下呈现的各有千秋的翻译风格;第四,他们对先译和自身的沿袭与超越。其次是佐藤亮一据林语堂英文编译原稿用日文转译《红楼梦》一事。笔者在日本找到了备受学界关注的林语堂英译原稿,详细介绍与分析了这份原稿的篇章结构、采用底本、编译特色等,揭示了佐藤亮一日文转译本在篇章结构和翻译处理等方面与林译本的不同之处,提出了林语堂原稿出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第六章“连绵不绝——平成时代的《红楼梦》翻译”的研究对象是6种译本,含伊藤漱平、井波陵一的全译本,堺行夫的节译本和王敏、小林恭二、锦埜文的编译本。本章重点论述了井波陵一的全译本与小林恭二的编译本。探讨了井波陵一对原文的高度重视,诗歌翻译回归训读传统等的翻译策略和其融入到译本注释里的、对《红楼梦》独一无二的解读,以及小林恭二用四行诗的形式翻译原文律诗和绝句的独创性。第七章是总论。在第二章至第六章对各个译本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译者的《红楼梦》观、译本结构、底本选择、文体演变、译者身份、出版状况、流传状况、译本影响的角度对整个《红楼梦》日译体系作了综合考察和归纳总结。

二、BBS:异彩纷呈的网络江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BS:异彩纷呈的网络江湖(论文提纲范文)

(1)贾樟柯电影作品美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选题依据
    0.2 研究内容
    0.3 研究创新点及方法
    0.4 关于“言”、“象”、“意”的范畴界定
    0.5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贾樟柯的电影岁月
    1.1 贾樟柯电影作品的纪实情怀
        1.1.1 贾樟柯的生活经历
        1.1.2 巴赞、侯孝贤对贾樟柯的创作影响
    1.2 贾樟柯电影作品的公映历程
        1.2.1 公映前的“潜伏”期
        1.2.2 公映后的发展期
第二章 贾樟柯电影作品的“言”之建构
    2.1 电影作品的镜语叙事
        2.1.1 长镜头-突显客观生活的纪录
        2.1.2 空镜头-强化背景氛围的渲染
        2.1.3 构图-关系到主体焦点的营造
        2.1.4 色彩-适于多样感受的传达
    2.2 电影作品的声音叙事
        2.2.1 自然声音-回归生活的本真
        2.2.2 背景音乐-反映时代的变化
第三章 贾樟柯电影作品的“象”之呈现
    3.1 电影作品的底层空间景“象”
        3.1.1 真实场所-公共空间
        3.1.2 原生故乡—山西
        3.1.3 时尚都市—北京、三峡
    3.2 电影作品的底层人物众生之“象”
        3.2.1 坚韧的小镇女性
        3.2.2 辛劳的务工人群
        3.2.3 寻找故土的离乡之人
第四章 贾樟柯电影作品的“意”之解读
    4.1 贾樟柯电影作品蕴含的意蕴-“有我之境”
        4.1.1 底层边缘人物的悲悯
        4.1.2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4.2 贾樟柯电影作品引发的思索
        4.2.1 时代变迁下的社会缩影
        4.2.2 电影时代下的光影梦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1:1996-2020年贾樟柯导演作品
附录2:贾樟柯导演监制作品
附录3:贾樟柯导演个人出版着作

(2)网络文学的“游戏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节 “网络文学”
    第二节 “游戏”与“网络游戏”
    第三节 “游戏性”与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的“游戏性”
        一、“游戏性”
        二、网络游戏的“游戏性”
        三、网络文学的“游戏性”
第二章 网络游戏的叙事性与网络文学的游戏化
    第一节 网络游戏文本的生成过程及其内部结构
        一、网络游戏叙事
        二、网络游戏文本的叙事逻辑
    第二节 网络文学文本的生成过程及其内部结构
        一、在文本生成过程中的语言游戏交互行为
        二、在文本结构中的游戏化叙事逻辑
第三章 产生网络文学游戏性的现实语境
    第一节 网络社交背景
    第二节 网游体验背景
    第三节 市场经济背景
    第四节 多媒体技术背景
第四章 对网络文学游戏性审美价值的辩证分析
    第一节 从外在的后现代存在形态来看
        一、文学活动的即时互动性
        二、文本的动态生成性
    第二节 从内在的后现代审美观念来看
        一、内容增值与思想失衡
        二、存在主义与犬儒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虚拟社区中的民俗认同——以虎扑黑话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神秘黑话在虎扑
二、制造黑话:虎扑黑话的发生机制
三、虚拟的社区,真实的江湖
结 语

(4)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理论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混沌与清晰:新媒介文学的崛起及其盛宴
    2.1 媒介的存在:新媒介文学的理论界定与性状
        2.1.1 媒介的强势话语:媒介即讯息与新媒介的本质诠释
        2.1.2 媒介是人的延伸:被媒介技术改变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2.1.3 媒介与文学共生:新媒介文学文本的媒介性建构
    2.2 媒介的狂欢:新媒介文学的问世与当代文学格局新变
        2.2.1 新媒介文学的异军突起与新媒介时代的历史性演进
        2.2.2 文学期刊的渐趋边缘与文学出版的革新转型
        2.2.3 影视文学的影像化书写与文学格局的跨界表达
    2.3 媒介的环境:新媒介文学的产生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变革
        2.3.1 新媒介技术的变革求新与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质变
        2.3.2 新媒介场域的资本博弈与文学生产运营规则的革新
        2.3.3 媒介环境的权力话语与新媒介文学生产与传播机制的技术性运作
    2.4 媒介的文本:新媒介文学的存在样态及其类别划分
        2.4.1 网络文学: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文学生产与传播
        2.4.2 “微”文学:基于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文学诉求
        2.4.3 超文本文学:基于数字链接技术的跨媒体组接性形式实验
第3章 沿袭与创新:虚拟性与新媒介文学文本书写模式转型
    3.1 幻想世界的抽象空间构筑:现实真实与文学真实的解构性虚拟
        3.1.1 奇幻异域的魔法绝唱与社会现实观照的目的性消解
        3.1.2 修仙境界的飘邈之旅与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规避
        3.1.3 东方玄幻的择天改命与语言结构形式的艺术性稀释
    3.2 市民心态的类型化呈现:消解教化与解构精英的通俗化诉求
        3.2.1 都市生活的永远言情与日常凡俗情感的体验性狂欢
        3.2.2 历史情怀的时空穿越与英雄主义梦想的仿真性戏说
        3.2.3 “王者归来”的竞技博弈与众生共享的游戏化逻辑
    3.3 图文并陈的影像化叙事:复合符号文本形式的视觉性冲击
        3.3.1 文字被挤压的图像化结构:故事情节的直观性与平面性
        3.3.2 人物被虚拟的单元格范式:性格心理的片断性与自由化
        3.3.3 心绪被分享的欲望化叙述:传情达意的即兴性与互动性
    3.4 感性生命的世俗化审美:“草根性”与“撒播感觉”的娱乐性体验
        3.4.1 从审美走向欲望的精神聚餐:个体日常体验的浅表性与快感性
        3.4.2 从静止走向流动的语言风格:网络媒介口语的对话性与浅表性
第4章 分化与融合:开放性与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运行秩序重组
    4.1 创作主体的嬗变新生:文学生产机制的媒介性权利话语营造
        4.1.1 传统作家的新媒体延伸:从线下到线上与文学生产空间变革拓展
        4.1.2 网络专业作家的崛起:“白金写手”与文学创作方式的强势逆袭
        4.1.3 大众网民作家创作狂欢:“微”文学路径与文学梦想的自由实现
        4.1.4 机器写作的诞生:人机互竞与文学传统写作的颠覆性挑战
    4.2 创作平台的转型升级:文学产业化生产的媒介性商业资本介入
        4.2.1 全新的文学生产平台:创作者、经营者、阅听者的共享共赢
        4.2.2 可持续的赢利经营模式:从付费阅读到全版权开发
        4.2.3 文化舞台的精品化追求:从野蛮生长到“内容为王”
    4.3 评估体系的标准重构:文学生存样态的媒介性经典化倡导
        4.3.1 媒介网络性的尺度与文学经典化的继承性探索
        4.3.2 文本筛选的“好看”与传统文学鉴赏标准的动态化重塑
        4.3.3 类型文学的代表性与网络原生要素的经典化重生
    4.4 文本叙事的写作变迁:文学类型模式的媒介性通俗化发扬
        4.4.1 类型化写作的发达:通俗文学创作模式的泛娱乐化开拓
        4.4.2 “无叙事结构”的自由:新媒介文学文本结构的工具性加工
        4.4.3 “触网而散”的无禁忌:新媒介文学语言的分享性随意
第5章 依赖与割裂:共时性与新媒介文学传播路径的实时交互效应
    5.1 传播路径的机制重建:有效传播与文学载体平台移动化与社交化
        5.1.1 文学网站:大数据计算与“传播者的文本”的有效传播
        5.1.2 移动终端:快捷随机与文学阅读的碎片化“速食”
        5.1.3 微博路径:社交化资讯与“微话题”文学的亲民效果
        5.1.4 微信路径:关系性朋友圈与文学“认知框架”的精准传播
        5.1.5 补偿性路径:“文学榜/奖”与文学审美价值的导向性传播
    5.2 传播受众的需求变化:“读者的文本”与文学交往关系互动展开
        5.2.1 性别文化的差异性与文学情感诉求的弥补性挑战
        5.2.2 青少年群体的网生性与割裂式成长主题的隐喻性戏谑
        5.2.3 新民间立场的去边缘化与无限度发展自我的大众化可能
        5.2.4 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与网络虚拟空间的世俗化追求
        5.2.5 日常生活经验的心理释放与浅层感官体验的短平快效果
    5.3 “受众本位”的能动传递:读者中心与文学生产传播的“超文本”蜕变
        5.3.1 受众地位的不断衍生:互动生成与文学话语权力的多元改观
        5.3.2 受众阅读的自发拯救:“读”屏“听”书与文学鉴赏的时空转换
        5.3.3 受众欲望的反向辐射:共识共谋与文学意义解读的脱冕渎圣
第6章 生机与忧思: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兼容互补共生共荣
    6.1 文学媒介性的破旧立新:新媒介文学生产机制的革命性开拓
        6.1.1 多介质多形态的新媒介技术与文学生产传播机制的大众化勃兴
        6.1.2 多渠道多层次的产业链竞合与文学文本优化增殖的最大化开发
        6.1.3 文学生存场域的“距离”消解与文学资源低成本的高效率传播
    6.2 文学本体性的迷失错位:新媒介文学存在秩序的尴尬困境
        6.2.1 创作主体的自由与虚位:文学生产商业化和功利化价值取向
        6.2.2 文学创作的膨胀与贫瘠:写作模式公式化和套路化文学性消解
        6.2.3 文学生产的失序与隐忧:盗版抄袭多发性和无序性的技术根源
    6.3 文学生态发展的优化整合: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共存共荣
        6.3.1 生产机制的完善:媒介性文学存在的工具载体和文化观照的理性制约
        6.3.2 批评体系的强化:数字化文学形态的技术优势和艺术规律的理论审视
        6.3.3 文学主体的应道:技术性“祛魅”与文学本位“原点”的坚守博弈
        6.3.4 文学生态的构筑: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共存共荣与有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概念解析
    三 学术回顾
    四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光前裕后:光裕社对评弹传承的整合
    第一节 1860 年代以前的评弹传承
        一、柳敬亭与莫后光
        二、王周士与评弹“前四家”
    第二节 光裕社对传承体系的建构
        一、马如飞重建光裕社
        二、建构三皇祖师
        三、行规与道训
        四、学艺与出道
    第三节 光裕社对传承体系的维护
        一、苏道与外道
        二、亲疏有别
        三、男女有别
        四、夏荷生出走光裕社
第二章 异彩纷呈:民国时期评弹传承的新变化
    第一节 市场变革对评弹传承的影响
        一、上海成为评弹新中心
        二、润余社对传承体系与观念的冲击
        三、无师承者涌入评弹界
    第二节 性别隔离消解对评弹传承的影响
        一、从“女先儿”到“书坛佳丽”
        二、“雌雄档”与家班制
第三章 革故鼎新:1949 年后评弹传承的变革
    第一节 学校制评弹传承模式的确立
        一、评弹业态的全面变革
        二、文艺教育的“鲁艺模式”
        三、评弹学校教育模式的确立过程
    第二节 规训与反应
        一、政治与艺术并重
        二、定向分配与跟师学习
        三、应对与迷失
结语
附录
    1.同治五年至民国三十三年(1866‐1944)光裕社出道情况简表
    2.苏州评话传统书目流传情况表
参考文献
致谢

(7)网络小说的叙事诗学构建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普罗大众的“下里巴人”
    二、历史的赓续:通俗小说文学生态链上的明珠
    三、研究现状及选题缘起
第一章 多巴胺诱惑下的青春书写:网络小说的叙事主体
    第一节 代言与立言:网络小说的叙述声音
        一、追求虚构叙事的自我权威
        二、多声道的叙述声音
    第二节 众声喧哗后的对话:写手与读者身份关系的“暧昧”
        一、虚拟的网络社区
        二、创作过程中的“跷跷板式运动”
    第三节 造物赋形:由人设到人物
        一、人物设定
        二、造物赋形
        三、游走于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人物
第二章 起承转合之间的张弛:网络小说的叙事结构
    第一节 网络小说中的“常数”:素材
        一、素材与“梗”
        二、丰富多元的素材
        三、对应和同源
    第二节 分门别类的选择:人物与叙事序列
        一、充满张力的叙事序列
        二、叙事序列的“组方”与“配伍”
    第三节 结构之技与结构之道:情节与主题
        一、有机统一的文学生命体
        二、有意味的差异
第三章 关于旅行的叙述:网络小说的叙事空间
    第一节 “镜”与“灯”
        一、尚真的“镜”空间
        二、贵虚的“灯”空间
    第二节 行动着的地点
        一、通达的叙事地图
        二、故事的发生器
    第三节 有意义的点
        一、文化的符码
        二、现实与幻象
第四章 惊鸿照影来:女性叙事的崛起
    第一节 独立的“她”:女性本体地位的确立
        一、凸显女性主体地位的叙述声音
        二、构建女性话语权威的叙述视角
    第二节 我手写我心:女性经验的输出
        一、美好爱情的吟唱
        二、人生理想的寻觅
        三、女性形象的构建
结语
    一、乱花迷眼:网络小说的诸多衍生品
    二、更唱迭和:网络小说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8)四川网络文学发展史论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早期四川互联网的发展与四川网络文学的萌生
二、网络文学VIP版权签约制度与四川网络文学的发展
三、移动互联网的勃兴与四川网络文学的繁盛
结语

(9)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研究进展
        二、研究评价
    第三节 研究架构与研究路径
        一、研究架构
        二、研究路径
第一章 国内外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概观
    第一节 国外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概况
        一、国外网络舆论引导管理体制模式
        二、国外网络舆论引导运行机制范式
        三、国外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启示
    第二节 中国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现状
        一、中国网络舆论引导管理体制模式
        二、中国网络舆论引导运行机制现状
        三、中国网络舆论引导研究走向趋势
第二章 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网络舆论引导的内涵
        一、网络舆论引导对象的特殊性
        二、网络舆论引导因素的复杂性
        三、网络舆论引导的体系性
    第二节 网络舆论引导的过程
        一、网络舆论的生成动因
        二、网络舆论的演化模式
    第三节 网络舆论引导的当代网络社会
        一、网络社会的多元生活图景
        二、“去个体化”的网民行为态度
        三、网络空间的责任伦理构建
第三章 网络舆论引导的管理体制研究
    第一节 完善网络管理领导体制
        一、网络管理领导体制的要素分析
        二、网络管理组织机构的历史变迁
        三、完善网络管理领导体制的建议
    第二节 健全网民政治参与制度
        一、网民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点
        二、网民政治参与的主要特征
        三、网民政治参与的路径思考
    第三节 推行网络安全审查制度
        一、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前提准备
        二、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战略意义
        三、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战略选择
    第四节 优化网络实名登记制度
        一、网络实名登记制度的相关规定
        二、网络实名登记制度的伦理困境
        三、网络实名登记制度的优化路径
第四章 网络舆论引导的运行机制研究
    第一节 加强网络媒体监管机制
        一、网络媒介市场监管的基本概况
        二、当前网络媒介市场的发展态势
        三、网络媒介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第二节 建立网络媒体自律机制
        一、网络媒体自律机制的历史发展
        二、网络媒体自律机制的存在问题
        三、网络媒体自律机制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 优化网络新闻发布机制
        一、网络新闻发布机制的发展特点
        二、网络新闻发布机制的问题分析
        三、网络新闻发布机制的优化模式
    第四节 健全网络素养教育机制——基于青少年社交网络的运用
        一、相关理论概念分析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四、加强青少年社交网络素养教育的对策建议
        五、小结
    第五节 网络舆论风险应对机制
        一、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模式
        二、网络舆论风险的研判方法
        三、舆论风险应对的联动机制
        四、小结
第五章 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的当代社会实践
    第一节 网络舆论引导的价值定位——基于社交网络媒体的考察
        一、社交网络在中国的发展
        二、传统价值观在中国社交网络中的嬗变
        三、社交网络传播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思考
        四、小结
    第二节 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以“成都女司机变道被暴打”事件为例
        一、事件回顾及舆论表现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分析
        三、主流媒体的报道特征
        四、问题与对策
        五、小结
    第三节 重大突发事件媒体的网络舆论引导——以“东方之星”翻沉事件为例
        一、事件回顾及舆论表现
        二、目标媒介和研究时段选择
        三、传播媒介的报道表现
        四、传播媒介的报道特征
        五、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专着
    二、论文部分
    三、英文文献
    四、法律法规
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博士在学期间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致谢

(10)《红楼梦》日译本研究(1892-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要旨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2.1 日本学界对《红楼梦》日译的研究
        1.2.2 中国学界对《红楼梦》日译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浅尝辄止——明治时期的《红楼梦》翻译
    第一节 时代背景
        2.1.1 《中日修好条规》的签订
        2.1.2 明治文人对“诗料”的需求和对人情小说的关注
        2.1.3 明治文坛的写实主义新风
        2.1.4 中国小说研究和中国文学史编撰的兴起
    第二节 森槐南的摘译
        2.2.1 森槐南其人
        2.2.2 森槐南的红学成果及先行研究
        2.2.3 翻译背景
        2.2.4 底本考证
        2.2.5 翻译风格
        2.2.6 翻译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 岛崎藤村的摘译
        2.3.1 岛崎藤村其人
        2.3.2 翻译背景
        2.3.3 底本考证
        2.3.4 翻译风格
        2.3.5 译文的影响
    第四节 笹川临风的摘译
        2.4.1 笹川临风其人
        2.4.2 底本考证
        2.4.3 译文分析
        2.4.4 临风的《红楼梦》观
    第五节 长井金风的摘译
        2.5.1 长井金风其人
        2.5.2 底本考证
        2.5.3 译文分析
        2.5.4 金风的《红楼梦》观
    第六节 宫崎来城的摘译
        2.6.1 宫崎来城其人
        2.6.2 底本考证
        2.6.3 译文分析
        2.6.4 来城的《红楼梦》观
第三章 方兴未艾——大正时期的《红楼梦》翻译
    第一节 岸春风楼的节译本
        3.1.1 岸春风楼其人
        3.1.2 译本例言
        3.1.3 底本考证
        3.1.4 翻译特征
    第二节 盐谷温的摘译
        3.2.1 盐谷温其人
        3.2.2 底本考证
        3.2.3 忠实的训读扞卫者
        3.2.4 盐谷温的《红楼梦》研究
    第三节 井上红梅的摘译
        3.3.1 井上红梅其人
        3.3.2 底本考证
        3.3.3 自由发挥的口语体译文
    第四节 平冈龙城、幸田露伴的前八十回全译本
        3.4.1 译者简介与译者分工
        3.4.2 底本问题
        3.4.3 训读体与口语体并存的双重文体
        3.4.4 幸田露伴的《红楼梦》观
        3.4.5 国译本的意义
    第五节 太宰卫门的编译本
        3.5.1 太宰卫门其人
        3.5.2 底本考证
        3.5.3 编译结构与编译特点
        3.5.4 译文分析
        3.5.5 对作者问题的认识
    第六节 宫原民平的摘译
        3.6.1 宫原民平其人
        3.6.2 底本考证
        3.6.3 对口语文体的坚决拥护
第四章 战时受阻——昭和前期的《红楼梦》翻译
    第一节 野崎骏平的摘译
        4.1.1 野崎骏平其人
        4.1.2 底本考证
        4.1.3 文体特征
    第二节 永井荷风《秋窗风雨夕》的翻译
        4.2.1 永井荷风其人
        4.2.2 父辈的《红楼梦》渊源
        4.2.3 荷风与《红楼梦》的接触
        4.2.4 底本考证
        4.2.5 译文分析
    第三节 神谷衡平的摘译
        4.3.1 神谷衡平其人
        4.3.2 底本考证
        4.3.3 译文分析
    第四节 近藤昌的摘译
        4.4.1 近藤昌其人
        4.4.2 底本考证
        4.4.3 译文分析
第五章 异彩纷呈——昭和后期的《红楼梦》翻译
    第一节 松枝茂夫的全译本
        5.1.1 松枝茂夫其人
        5.1.2 翻译历程
        5.1.3 初译底本
        5.1.4 对胡适红学研究成果的吸收
        5.1.5 对国译本的继承与超越
        5.1.6 关于改译
        5.1.7 松枝本的意义
    第二节 陈德胜的编译本
        5.2.1 陈德胜其人
        5.2.2 底本考证
        5.2.3 译文分析
    第三节 大高岩的编译
        5.3.1 大高岩其人
        5.3.2 编译内容
        5.3.3 底本考证
        5.3.4 编译特点
    第四节 石原岩彻的编译本
        5.4.1 石原岩彻其人
        5.4.2 底本考证
        5.4.3 编译特点
        5.4.4 译文分析
    第五节 伊藤漱平的全译本
        5.5.1 伊藤漱平其人
        5.5.2 翻译历程
        5.5.3 底本青睐俞校本
        5.5.4 关于改译
        5.5.5 承前启后
    第六节 松枝茂夫的两次编译与《画本红楼梦》
        5.6.1 两次编译
        5.6.2 《画本红楼梦》
    第七节 富士正晴、武部利男节译本
        5.7.1 译者简介
        5.7.2 译者分工
        5.7.3 底本考证
        5.7.4 译文分析
    第八节 君岛久子的编译本
        5.8.1 君岛久子其人
        5.8.2 底本考证
        5.8.3 编译结构
        5.8.4 编译特点
    第九节 立间祥介的编译本
        5.9.1 立间祥介其人
        5.9.2 使用底本
        5.9.3 编译结构与特点
        5.9.4 译文分析
    第十节 饭塚朗的编译本
        5.10.1 饭塚朗其人
        5.10.2 底本考证
        5.10.3 编译结构
        5.10.4 编译特点
    第十一节 饭塚朗的全译本
        5.11.1 松枝茂夫笔下的饭塚朗
        5.11.2 对先译的继承与突破
        5.11.3 翻译意义
    第十二节 日本所藏林语堂《红楼梦》英译原稿
        5.12.1 学界对林语堂英译《红楼梦》的认知情况
        5.12.2 佐藤亮一转译林语堂英译原稿经过
        5.12.3 林语堂英译原稿的篇章结构
        5.12.4 林语堂英译原稿的解说
        5.12.5 林语堂英译原稿的底本
        5.12.6 林语堂的编译特色
    第十三节 佐藤亮一的转译本
        5.13.1 译本结构
        5.13.2 译文分析
        5.13.3 林语堂原稿出版的必要性
第六章 延绵不绝——平成年代的《红楼梦》翻译
    第一节 堺行夫的节译本
        6.1.1 堺行夫其人
        6.1.2 底本考证
        6.1.3 译本特色
    第二节 王敏的编译本
        6.2.1 王敏其人
        6.2.2 底本考证
        6.2.3 对伊藤漱平1969大系本的借鉴
        6.2.4 编译结构
        6.2.5 编译特点
    第三节 小林恭二的编译本
        6.3.1 小林恭二其人
        6.3.2 底本考证
        6.3.3 编译结构
        6.3.4 编译特点
    第四节 井波陵一的全译本
        6.4.1 井波陵一其人
        6.4.2 井波陵一的《红楼梦》观
        6.4.3 对先译的继承与突破
        6.4.4 译本特色
        6.4.5 井波本的意义
    第五节 锦埜文的编译本
        6.5.1 锦埜文其人
        6.5.2 底本考证
        6.5.3 钟爱国译本
        6.5.4 编译特点
第七章 总论——《红楼梦》日译本的综合考察
    第一节 译者的《红楼梦》观考察
        7.1.1 对《红楼梦》文学价值的认识
        7.1.2 对作者问题的认识
        7.1.3 对续书、续作者问题的认识
        7.1.4 对成书等其他问题的认识
    第二节 译本结构考察
    第三节 底本考察
        7.3.1 五种全译本的底本选择模式
        7.3.2 日译本整体的底本选择情况
    第四节 文体考察
        7.4.1 文体的纵向演变
        7.4.2 文体的横向比较
    第五节 译者身份与流传状况考察
        7.5.1 译者身份
        7.5.2 流传状况
    第六节 译本影响考察
        7.6.1 内部影响
        7.6.2 外部影响
    第七节 今后的课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红楼梦》日译本一览表(1892-2015)
附录二 关于《红楼梦》最早传入日本时间的考察
个人简历

四、BBS:异彩纷呈的网络江湖(论文参考文献)

  • [1]贾樟柯电影作品美学特征研究[D]. 杨光辉.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网络文学的“游戏性”研究[D]. 尹梦洁. 山东大学, 2020(10)
  • [3]虚拟社区中的民俗认同——以虎扑黑话为例[J]. 刘守峰. 民间文化论坛, 2020(03)
  • [4]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新媒介文学生成与传播研究[D]. 王百娣. 辽宁大学, 2019(01)
  • [6]晚清以来苏州评弹传承研究[D]. 刘晓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网络小说的叙事诗学构建与研究[D]. 胡影怡. 苏州大学, 2018(12)
  • [8]四川网络文学发展史论略[J]. 周冰. 网络文学评论, 2018(01)
  • [9]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研究[D]. 张武桥.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10]《红楼梦》日译本研究(1892-2015)[D]. 宋丹. 南开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BBS:五彩缤纷的江湖网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