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小麦免耕播种增产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小麦免耕播种增产的原因及对策

一、影响小麦免耕机条播增产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赵凌天,咸云宇,刘光明,姜恒鑫,廖平强,赵灿,王维领,霍中洋[1](2021)在《不同机械化耕播模式对冬小麦幼苗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文中认为该研究选用不同小麦耕播复式作业机械,并以传统耕播机械及人工撒播种植为对照,进行不同机械化耕播模式对小麦幼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研究,以期为小麦高产高效机械化栽培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研究结果表明,LCB-10型小麦精确施肥旋耕播种机复合作业模式(模式2)与双轴分层切削施肥播种镇压开沟复式作业模式(模式1)的作业效率、植被覆盖率和出苗率高,越冬初期的幼苗叶面积与干物质积累量均较大,越冬苗体健壮度高,群体穗数与总粒数多,产量高,经济效益好,适宜大面积推广。其中模式2与模式1的作业效率比其他模式分别高0%~260%、100%~620%,2 a出苗率平均高6.77%~20.60%、6.13%~19.87%,2a产量平均分别达9 894.38和9 689.64 kg/hm2,分别比其他模式高23.84%~42.90%、21.28%~39.94%,2a经济效益平均分别比其他模式高51.54%~112.68%、46.94%~106.23%;模式2的播种深度较深,出苗均匀度不高,而模式1的露籽率相对较高;2BFG-10(6)230旋耕智能施肥播种机复合作业模式(模式4)的植被覆盖率高于模式3(LCB-10型小麦精确施肥旋耕播种机少免耕机条播模式)与模式6(传统浅旋耕整与人工撒播模式),出苗率与出苗均匀度高于模式3、模式5(传统机械施肥旋耕撒播模式)与模式6,露籽率少于模式5与模式6,群体干物质积累量较高,成熟期群体穗数、总粒数、产量与经济效益也均显着高于模式3、模式5与模式6,其中2a产量平均高7.01%~15.39%,经济效益高14.23%~40.35%,也较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模式6由于大量使用人工,人工成本高于机械费用,虽播深适宜,但作业效率低,露籽率高,出苗均匀度差,幼苗单株分蘖数少,成熟期穗数少,穗型小,产量与经济效益最低,不适合小麦规模化丰产高效生产。

王童童[2](2021)在《增密减氮对沿黄稻区稻麦周年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解决沿黄稻区稻-麦两熟栽培模式中存在的生长季节紧张,土壤肥力不足,肥料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结合国家大力推广的秸秆还田措施,本试验以大田试验为基础,拟通过集成黄河稻区稻-麦两熟丰产增效耕作和栽培技术,为黄河稻区稻麦两熟条件下实现丰产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试验设计了4个处理:秸秆不还田、稻麦旋耕、常规密度、常规水肥(T1);秸秆还田、稻麦旋耕、常规密度、常规水肥(T2);秸秆还田,水稻季旋耕,小麦季免耕(套作)、增密减氮(基肥、穗肥各减10%)(T3);秸秆还田,水稻季旋耕,小麦季免耕(条播)、增密减氮(基肥、穗肥各减10%)(T4)。研究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条件下增密减氮结合小麦季免耕处理能够增加水稻和小麦的产量。优化模式T3处理下的水稻季产量相较于T1两年的增幅分别达到9.34%和23.5%,相较于T2分别存在4.43%和11.96%的增幅,第二年时较T4存在3.78%的增幅;水稻产量的增加主要表现在提高千粒重上,两年的千粒重相较于T1处理增幅均达显着水平,分别增加了4.62%和3.81%,相较于T2处理增幅分别为0.54%和8.21%,第二年水稻季T3处理的千粒重较T4存在5.36%的增幅。小麦季产量T3较其他三个处理均存在增幅且增幅分别为35.34%、28.51%和28.29%;小麦产量的增加主要表现在有效穗数的增加,同其它3个处理的增幅分别为25.32%、15.55%和12.26%。2.秸秆还田条件下增密减氮处理能够显着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增加花后群体增长,结合小麦季免耕能够增加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及花后群体增长。无论是小麦季还是水稻季,T3的茎、叶、鞘在抽穗开花器和成熟期均显着高于T1和T2,花后群体增长均显着高于T1;相较于T4,T3能够显着增加小麦成熟期和扬花期茎干物质重以及成熟期穗、叶干物质重,扬花期的叶和穗干物质重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但T3均高于T4,且T3花后群体增长质量均高于其他3个处理。3.秸秆还田条件下增密减氮处理能够显着增加小麦季及水稻季地上部植株养分的积累。两年水稻季T3地上部植株氮、磷、钾含量在两个关键生育期均显着高于T1和T2。小麦季T3地上部氮含量和钾含量均高于其他3个处理,磷含量在两个关键生育期与其他3个处理间无显着性差异。氮素收获指数呈逐年增加的变化趋势,2020年时,T3氮素收获指数较T1和T2显着增加。T3氮偏生产力水稻季及小麦季均显着高于T1和T2,相较于T4无显着性差异但高于T4。4.秸秆还田条件下增密减氮处理能够显着增加土壤表层土(0-10cm)p H、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含量。T3表层土壤(0-10cm)p H在水稻收获后显着高于T1,表明秸秆还田能够显着增加表层土p H。T3表层土壤(0-10cm)中所含有机质在水稻及小麦收获后均高于T1和T2,表明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增密减氮能够增加表层土中有机质的含量。不同处理对土壤中全氮含量均无显着性改变。T3表层土(0-10cm)速效钾含量、速效磷含量在水稻收获及小麦收获后均高于T1和T2。5.秸秆还田条件下增密减氮处理能够显着降低水稻季表面水氮、磷含量,且能够降低稻田全球增温潜势及温室气体强度。各个处理下的稻田表面水多在施加肥料前后出现峰值,2019年施加秸秆还田处理(T2、T3)后的的稻田表面水中亚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磷含量均显着高于秸秆不还田(T1)处理,而秸秆还田增密减氮(T3)相较于秸秆还田常规耕作(T2)能够显着降低稻田田面水中氮、磷含量,从而减少地表径流水中的氮磷流失量。2020年T3稻田表面水中的亚硝态氮、可溶性磷含量相较于其他3个处理均处于较低水平,而T3稻田水中铵态氮含量处于较高水平可能是由于两年的秸秆还田促进了稻田中氨的挥发。T3稻田甲烷、氧化亚氮、GWP以及GHGI均处于较高水平,但将两年结果结合起来看,T3在第一年的甲烷排放量显着高于秸秆不还田常规处理(T1)和秸秆还田常规处理(T2),但第二年T3处理下的甲烷排放量同T2处理差异不再显着,GWP及GHGI同样如此,T3在第一年的氧化亚氮排放量显着低于秸秆不还田常规处理T1和秸秆还田常规处理T2,第二年有所升高但其对增温潜势的影响小于甲烷。综上所述,秸秆还田下的增密减氮处理结合小麦季免耕(T3)能够缓解稻-麦两熟模式生长季节紧张的问题,显着增加水稻及小麦地上部植株养分含量积累、氮收获指数以及氮偏生产力,从而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花后群体增长质量,最终使水稻及小麦产量增加,分别主要表现在千粒重和有效穗数上。同时,T3能够保证土壤p H、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含量的增加,从而为植株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针对稻田环境来说,T3能够显着降低秸秆还田所造成地表径流水中的氮磷流失,且长此以往能够降低稻田甲烷排放量从而降低稻田全球增温潜势及温室气体强度。

吴鹏[3](2021)在《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稻茬小麦群体构成和产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稻麦轮作区存在着“重稻轻麦”的倾向。为提高水稻产量往往推迟收获时间,导致小麦播种没有足够的晒墒整地时间,且稻茬小麦生产地区播种季节雨水偏多,田间土壤含水量大、质地黏重,严重影响小麦机械化耕播质量、生长发育和最终籽粒产量。因此,机械耕播方式的选择和如何采用相应的密肥栽培措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试验采用扬麦25作为供试材料,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在姜堰开展大田试验,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研究不同耕播方式[TS1(旋耕两次+小型摆播机)、TS2(旋耕两次+中型旋耕条播机)、TS3(板茬+中型免耕条播机)]对土壤理化特性、小麦播种质量、幼苗质量、群体质量、花后光合生理、氮素积累与利用、产量及其结构、籽粒品质和氮效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密度(225×104株·hm-2和300×104株·hm-2)和氮肥施用比例(基肥:壮蘖肥:拔节肥:孕穗肥分别为5:1:2:2、6:0:4:0、7:0:3:0和7:0:0:3)对其的调控效应,分析土壤理化特性改变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幼苗生长状况与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关系,以期提出有助于稻茬小麦健壮生长、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耕播方式及配套农艺措施,为稻茬小麦大面积机械化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两年度,旋耕后播种的TS1和TS2小麦出苗率和出苗均匀度高于板茬直播的TS3,但相同基本苗下TS3越冬始期幼苗单株干物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植株氮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第四叶rubisco酶活性较高。说明,TS1和TS2耕播方式有助于保证苗数,但相同基本苗下幼苗质量欠佳,而TS3下幼苗质量较好。TS3方式幼苗期土壤容重虽高于TS1和TS2,但在1.6g.cm-3范围,且表层土壤富集了更多地有效氮、磷和钾养分,因此协同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此外,小麦苗期土壤偏干条件下TS3方式的0-20 cm 土层重量含水量高于TS1和TS2;土壤偏湿条件下耕播方式间差异不明显。相比TS1和TS2,TS3方式的土壤温度随土层加深下降更为平缓,每日变化也较平缓。表明,TS3 土壤条件有利于偏干条件下保湿和低温条件下保温,促进了幼苗生长。基本苗数从225×104株·hm-2提高至300×104株·hm-2对幼苗个体生长和生理无显着影响,但显着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和氮素积累量。增加基施氮肥量可显着提高幼苗质量,但过量施用氮肥无助于单株分蘖数和可溶性糖含量进一步提升,以施氮量135 kg·hm-2为宜。耕播方式、密度和基肥用量对小麦幼苗生长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总之,不同机械耕播方式下可通过精确控制播种量,在保证基本苗数的同时施用足量基肥,是实现足苗、壮苗的关键。2、两年度,越冬始期单株干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与开花期叶面积指数、乳熟期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均呈显着正相关。越冬始期单株干重、单株叶面积、单株次生根数、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和第四叶rubisco酶活性与开花期和乳熟期的SPAD值、rubisco酶活性、SOD酶活性均呈显着正相关。此外,越冬始期单株干重、单株次生根数、群体叶面积指数、群体干物质积累量、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和第四叶rubisco酶活性与籽粒产量均呈显着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培育冬前壮苗有助于随后的群体发展、提升群体质量,延缓剑叶衰老,促进光合生产能力,从而有助于提升籽粒产量。3、耕播方式对小麦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因年度条件而异。2019年度降雨较多,冬季温度偏低,整体田间茎蘖数低于2020年度。在相同基本苗下,2019年度,TS1和TS3下籽粒产量显着高于TS2。TS1播种方式为撒播,生长空间充足,分蘖较多,田间茎蘖数和茎蘖成穗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且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较高,花后剑叶还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所以最终产量较高。TS3幼苗健壮,虽然田间茎蘖数和茎蘖成穗率一般,但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高于其他耕播处理,花后剑叶衰老缓慢,光合生产能力强,最终因显着较高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而获得较高产量。2020年度,TS3幼苗健壮,群体质量较优,花后剑叶衰老缓慢,光合生产能力强,最终因显着较高的穗数和每穗粒数共同作用从而获得最高产量。两年度,基本苗数从225×104株·hm-2提高至300×104株·hm-2,生育中后期的田间茎蘖数、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积累量增加,花后剑叶光合生产能力较强,剑叶衰老缓慢,穗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提高。两年度,相比其他氮肥施用比例,7:0:3:0处理生育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光合生产能力提升,最终产量增加,但与5:1:2:2和6:0:4:0差异未达显着水平。总之,在不同耕播方式下,通过基本苗和氮肥运筹的配套调控,更有利于壮苗高产群体的构建。4、两年度,板茬免耕条播(TS3)在相同基本苗下更有助于小麦氮素的吸收,从而实现较高的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基本苗数从225×104株·hm-2提高至300×104株·hm-2,采用氮肥运筹7:0:3:0提升了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和籽粒中氮素积累,提高了氮肥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总体而言,不同耕播方式配套采用基本苗300×104株·hm-2和氮肥施用比例7:0:3:0组合可实现较高的氮效率。5、两年度,旋耕后条播TS2和板茬免耕条播TS3方式在相同基本苗下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高于旋耕后摆播TS1方式。籽粒蛋白质含量在不同基本苗下无显着差异。氮肥施用比例5:1:2:2和7:0:0:3处理下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高于与6:0:4:0和7:0:3:0处理。总体而言,基本苗对籽粒品质影响有限;在总施氮量一定的情况下,氮肥后延有助于中筋小麦籽粒品质提升。结果还显示,耕播方式、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所测籽粒品质指标的影响有着显着的互作效应。6、不同耕播方式下稻茬小麦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存在差异,且年度间也有所差异。两年度,TS3耕播方式配套基本苗225×104株·hm-2和氮肥运筹7:0:3:0组合、基本苗300×104株·hm-2和氮肥运筹7:0:3:0组合籽粒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均高于其他耕播密肥组合,可推荐为稻茬中筋小麦高产高效生产的栽培模式。此外,2020年度耕播方式TS3、基本苗225×104株·hm-2和氮肥运筹6:0:4:0组合下籽粒产量和氮肥农学效率也较高。在耕播方式TS1和TS2条件下,可推荐采用300×104株.hm-2和氮肥运筹7:0:3:0进行配套栽培,有助于稻茬小麦高产高效生产。虽然上述组合有助于实现稻茬小麦高产高效,但籽粒品质相比于其他组合并非最佳,有待进一步研究提高。

李海康[4](2019)在《基于稻茬小麦群体质量的免耕精密种植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稻茬小麦典型障碍因子的存在致使小麦难以获得高产。近年来,因稻茬小麦免耕精密播种技术可以实现增产增收效果,使得该技术被广泛使用。稻茬小麦免耕精密播种机的研制是该技术得以推广的重要途径。然而现阶段有关稻茬小麦免耕精密播种机的研制侧重于对应机具和关键部件设计研究。忽视了对相对滞后的稻茬小麦免耕精密种植技术的农艺研究。种植技术的优化往往通过调控群体质量的方式来实现高产。而且田间作物生长环境的复杂性致使作物种植技术与群体质量之间的平衡难以建立,使得作物适宜的种植技术难以确定。为此,需要使用群体质量指标定量评价探究特定地区的免耕精密种植技术。以期指导稻茬小麦生产和免耕精密播种机的研制。本文在免耕条件下,使用免耕精密条播和免耕精密戳播两种精密播种方式。通过改变稻茬小麦种子粒距调控稻茬小麦种植密度,设置三种不同的种植密度。以稻茬小麦生育期为研究主线,分别从稻茬小麦幼苗生长状况、地上部与根系群体效应、群体冠层质量、成熟期产量和产量组成以及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等方面,探究播种方式和种植密度对稻茬小麦不同生育期群体质量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探究免耕精密种植技术对稻茬小麦苗期群体质量的影响。通过田间原位监测获取不同种植技术下稻茬小麦出苗率动态和苗龄占比动态。从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生长状况进行稻茬小麦幼苗密度效应解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稻茬小麦出苗率动态呈现典型的S型分布。两年度免耕精密条播稻茬小麦出苗率整体高于免耕精密戳播。相比稻茬小麦出苗率,苗龄占比指标更能准确反映稻茬小麦的出苗密度效应。种植密度越大,群体中个体生长状况越受抑制。(2)探究免耕精密种植技术对稻茬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群体质量的影响。借助图像处理技术和三维根系重构技术实现稻茬小麦地上部和根系指标获取,对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使用基尼指数解析稻茬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群体质量。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方式地上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为极显着正相关。根系大部分指标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地上部与根系指标之间亦是如此。根据稻茬小麦地上部生长状况可以实现对稻茬小麦根系指标的预测,便于采取田间管理措施调控小麦生长。稻茬小麦种植密度的差异,导致地上部和根系指标的基尼指数均产生差异。稻茬小麦地上部三视投影面积可以实现真实叶面积和干重的准确预测。(3)探究免耕精密种植技术对稻茬小麦群体冠层的影响。对田间原位稻茬小麦群体冠层图像进行获取并提取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对作物冠层的无损定点监测。随着稻茬小麦生育期的推进,群体冠层俯视投影面积和正视投影面积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种植密度会对冠层投影面积产生不同影响。(4)探究免耕精密种植技术对稻茬小麦成熟期群体质量的影响。对稻茬小麦成熟期产量和产量组成以及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进行获取。基于群体、单株和单茎穗三个角度解析稻茬小麦成熟期群体质量。结果表明,对于南方水稻土而言,群体角度下,种植密度显着影响总穗数、总穗粒数、总茎秆重、总麦穗重和总地上部生物量。单株角度下,种植密度显着影响单株产量、穗数、穗粒数、各器官生物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单茎穗角度下,种植密度对稻茬小麦各个指标的影响均未达到显着水平。种植密度对作物群体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株间竞争对单株生长状况的影响来体现。(5)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稻茬小麦成熟期单茎穗表型分析。使用图像处理技术实现稻茬小麦茎秆与麦穗形态指标的同步获取。实现了成熟期小麦单茎穗表型指标的准确获取和复合表型指标与产量关系的定量描述。结果表明,相比麦穗表型指标与产量的关系,小麦地上部各器官复合表型指标可以更准确的描述与产量的关系。基于器官尺度的作物复合表型研究能够为田间群体条件下解析作物群体质量和生理生态效应提供技术途径。

李伟[5](2018)在《稻茬麦小区免耕播种试验与小区播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受稻麦轮作区难耕难种及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影响,免耕播种技术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稻麦轮作区形成了一系列免耕播种技术模式,但是由于缺乏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尤其缺乏适用的小区试验精准播种技术,不能对各种免耕播种技术模式的效应机理进行解析,从而造成对各种免耕播种技术模式区域适应性不能进行准确评价,阻碍了免耕播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本文首先对稻茬麦的几种播种技术模式进行研究,应用种子区微气候测试仪对不同播种技术模式的种子区微环境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根系三维重构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对不同免耕播种方式、播种密度的根群体指标、地上部表型指标进行定量,为评价不同免耕播种技术模式的区域适应性及合理密植提供参考。在小区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小区试验用精密播种技术的特征,结合对现有的小区播种机技术特点的分析,提出新型小区播种机的技术要领,进而以此研发试制出新型小区播种机并进行了小区播种试验装置的试验检验。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不同播种技术模式下种子微气候动态及对出苗影响。设置免耕露播覆草、免耕条播覆土、免耕戳播和传统耕作四种播种方式,并对种子区微环境进行动态监测,结合种子萌发立苗情况对不同播种方式的区域适应性进行快速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技术模式下种子区微气候变化存在差异,免耕条播覆土、免耕戳播处理种子区微气候较好且出苗率较高,为四者中较佳播种方式。(2)不同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地下部的响应。从根系构型的思路建立稻茬麦的株间根系竞争定量方法,利用根系构型数字化仪将小麦根系构型拓扑进行数字化,使用Pro-E软件进行模拟重构,进而利用数据分析处理软件MATLAB对模拟的3D根系构型进行分析,探求使用3D根系构型指标进行根系竞争定量化的实现方法,以期探索不同播种方式、播种密度下稻茬麦时空分布特征,为当地合理播种方式、播种密度的选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结果表明,相较于人工模拟免耕条播,免耕戳播处理下,邻株之间根系生长有较明显的‘此消彼长’现象,随着播种密度的降低,竞争指数波动趋于平缓;受邻株影响,两种播种方式均出现不同程度‘行间拓展’的方向性生长现象,相较而言,免耕戳播根系生长的方向性更加明显;相较于人工模拟免耕条播,免耕戳播在各时期各土层根系水平夹角整体表现为:行向>行间,表明免耕戳播方式下,根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更趋向于向行间拓展,并随着播种密度的减小,行间、行向拓展趋势减弱。(3)不同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地上部的响应。使用图像处理软件Digimizer对各时期小麦表型指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两种播种方式,单株叶长、平均茎秆长、单株叶面积、平均叶宽均随着播种密度的减小而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同种播种密度下,人工模拟免耕条播各指标均大于免耕戳播。(4)小区免耕精密播种试验装置的设计与试验。设计了导轨式小区精密播种试验装置并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裸播覆土试验下,播种合格指数在60.82%~71.34%,且随着播种粒距的增加,合格指数变大,漏播指数在18.11%~26.77%,且随着播种粒距的增大而减小;开沟播种试验下,播种合格指数在56.45%~64.72%,漏播指数在22.62%~29.89%,同样随之播种粒距的增加而减小。

秦宽[6](2017)在《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播种及开种沟系统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指明长江流域是我国水稻与小麦的集中产区,因此在此地区,形成了世界上并不多见的稻麦轮作种植模式,此地区作物超高产导致秸秆量过大,因而易采用秸秆集中入沟还田的处理方式。本课题组已研制的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以下简称一体机)能够完成联合收割、开沟和填草的复式作业,达到收获后秸秆集沟还田的目的,整个过程几乎无动土,不破坏土壤结构,为下茬作物提供原茬地免耕播种环境,针对此播种环境,设计播种系统与一体机相结合,以完成秸秆集沟还田后的原茬地播种机械化作业。本研究以一体机为平台,以匹配于一体机的播种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提高一体机播种系统播种质量为目标,使一体机匹配播种系统后达到减少机器作业次数、简化作业工序、增加作业经济效益、缩短收获期播种农时的目的。播种系统的研究包括对其关键机构的参数化设计、理论研究、作业仿真、性能试验,并通过两试验地多季连续田间试验考察设计播种系统的作业质量。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一体机播种系统排种机构设计与试验针对一体机稻、麦原茬地免耕播种需要,对其播种系统排种机构进行设计与试验。基于一体机的工作原理与安装空间,选型外槽轮排种器作为排种机构排种器,其与种箱一同安装于割台上方上梁处。设计姜堰一体机排种机构动力来源于直流电机,链轮链条传动,其具有不占用机器动力与空间、故障率低的特点,通过排种机构播量试验可知,槽轮开度在2~9mm,排种器槽轮转速在10~60r/min,对应水稻播量范围为2.61~24.17kg/亩;槽轮开度在3~10mm,排种器槽轮转速在10~60r/min,对应小麦播量范围为3.35~28.67kg/亩,满足作物播种的播量范围,此外播量试验表明姜堰一体机排种机构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较大,在此结果基础上,设计黄海一体机排种机构动力来源于前进履带,连杆机构传动,保证排种起停与收获起停一致;排种器转速与机器前进速度保持一致,此外对倾斜输送槽上方排种器排种管弯曲状态进行优化,确定排种管理想弯曲状态。黄海一体机排种机构播量试验表明,槽轮开度在2~9mm,对应水稻播量范围为2.82~25.12kg/亩,槽轮开度在3~10mm,对应小麦播量范围为7.90~40.01kg/亩,此外试验结果表明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相比于姜堰一体机有所下降,达到标准要求值,田间试验结果同样表明黄海一体机实际播量与理论播量差值小于姜堰一体机,提升了播种质量,满足了实际播种需求。(2)一体机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设计与试验针对播种系统原茬地开沟破茬需要,黄海一体机以滚动式开沟器为主线,姜堰一体机以移动式开沟器为主线,对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进行设计与试验。通过理论分析,在安装空间受限的条件下,黄海一体机设计直径为160mm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圆盘开沟器,并对3种单圆盘式开沟器工作过程中对秸秆作用力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的设计,可以增大刃口对秸秆作用力垂直分力的最大值,使开沟器更容易切断秸秆残茬。此外为使用成品200mm直径双圆盘开沟器与黄海一体机相匹配,重新设计机架与安装方式,打破原有开沟器安装空间的制约,使用电动升降装置控制开沟器升降,达到方便控制开沟器入土深度的目的,通过蚁群算法优化可知开沟器聚点位置角为72.3°,升降装置上连接点至地面距离为661mm,可保证开沟器最大入土深度达60mm。通过对升降装置伸缩杆所受轴向力的RecurDyn动力学仿真可知,其入土过程所受轴向力最大值为2165.8N,小于其可承受最大轴向力4000N,满足开沟器的入土要求。使用离散元法对黄海一体机开沟器进行开沟破茬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圆盘开沟器沟深与沟宽分别为3.98cm、3.51cm,破茬率为38.3%,160mm直径带有缺口刃口的单圆盘式开沟器沟型尺寸均在3~4cm之间,160mm直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圆盘开沟器破茬率分别为31.5%、27.3%、20.6%。通过场地性能试验进一步考察开沟器开沟破茬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双圆盘开沟器所开沟深与沟宽分别为3.21cm、3.05cm,破茬率为37.8%,160mm直径单圆盘式开沟器沟型尺寸均在2~3cm之间,160mm直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圆盘开沟器破茬率分别为25.6%、20.3%、13.2%;双圆盘开沟器所开沟型尺寸、破茬率均大于任意一款单圆盘式开沟器。在双圆盘开沟机构匹配于一体机的情况下,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影响黄海一体机播种质量的因素值,优化结果表明,机器前进速度为0.46m/s;开沟器入土深度为3.25cm;开沟器固定孔横向距离为16.16mm时,播种质量达到最优。姜堰一体机设计滑刀式开沟器作为播种系统种沟开沟器,滑刀式开沟器入土角为36°,入土隙角为10°。通过性能试验考察滑刀式开沟器开沟破茬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滑刀式开沟器沟型尺寸均在3~4cm之间,残茬移除率为32.9%。(3)一体机播种系统其它机构设计与试验为实现播种系统对种子的覆土功能,设计抛土装置位于集草沟开沟器上方,使开沟器抛出土壤与抛土装置相撞击后,覆盖在已播种区域。抛土装置设计由一对对称的导流板与延伸板构成,导流板宽度为199.5mm,内圆半径为450mm,外圆半径为800mm;延伸板长度范围为10.6~14.2cm,通过场地试验最终确定其最优长度12.0cm。为了实现播种系统的镇压功能,设计镇压轮安装于集草沟开沟器后方,其重量为60kg,半径为125mm,长度为1900mm。(4)一体机播种系统田间试验黄海一体机与姜堰一体机分别在两地进行多年连续田间试验考察设计播种系统的播种质量,夏播水稻、秋播小麦。黄海试验地2016年与2014年秋季小麦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58.1%、28.7%、0.18%、1.46%;57.8%、32.7%、0.29%、1.60%,2016 年各指标均优于 2014 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抛土装置、镇压轮上的改进均对播种质量具有促进作用。2016年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9.17%,比对照组高出0.48%,最高产量可达到478.7kg/亩,高于当地生产田块。试验结果说明黄海一体机满足小麦原茬地播种需求。姜堰试验地2016年与2015年秋季小麦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60.0%、36.9%、1.01%、1.61%;53.3%、35.4%、2.20%、1.71%,2016年播深合格率、断条率、晾籽率标均优于2015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抛土装置、镇压轮上的改进对播种质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016年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0.46%,仅比对照组低1.36%,最高产量为298.2kg/亩。试验结果说明姜堰一体机基本满足小麦原茬地播种需求。黄海试验地2017年、2016年与2015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75.5%、27.9%、0.58%、1.56%;73.3%、33.7%、0.56%、1.81%;51.1%、27.6%、0.71%、2.38%,2017 年与 2016 年播深合格率、断条率、晾籽率指标优于2015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抛土装置上的改进对播种质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017年整个田块播深合格率、晾籽率优于2016年,说明使用200mm直径成品双圆盘开沟器相比于160mm直径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使播深合格率与晾籽率有所提高。2016年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5.88%,最高产量为417.62kg/亩。试验结果说明黄海一体机基本满足水稻原茬地播种需求。姜堰试验地2017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2016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2016年夏季水稻湿种播种与2015年夏季水稻干种播种试验整个田块的播深合格率、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断条率、晾籽率分别为66.7%、26.1%、0.62%、1.21%;66.6%、33.6%、0.56%、1.63%;66.7%、24.7%、0.75%、1.54%;62.2%、35.5%、0.67%、1.72%,对于干种播种,2016年与2017年各指标均优于2015年,说明播种系统在种沟开沟器、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抛土装置上的改进对播种质量具有一定促进作用。2016年干种播种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9.12%,湿种播种整个田块出苗率为70.9%,干种播种最高产量为435.49kg/亩,湿种播种最高产量为434.00kg/亩。以上试验结果说明姜堰一体机基本满足水稻原茬地播种需求。2016年秋季黄海农场试验结果表明,从收获到播种一体机作业每亩总费用为166.7元,低于当地田块的每亩210.9元,节约了作业成本。

芮超杰[7](2016)在《稻茬麦免耕种植技术模式及其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合理的免耕种植技术应为稻茬麦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稻茬麦的生长效应也是评价种植技术合理性的关键依据之一。我国稻茬麦的种植技术模式较多,不同种植技术的研究较为分散且缺少系统对比。另外,种植技术的研究往往仅关注机具设计,较少涉及稻茬麦播种条件的定量研究。这些状况造成在评价一项种植技术的适应性时,无法描述不同种植技术模式的优劣,导致所研究的种植技术的稻茬麦生长以及产量效应不稳定,种植技术难于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探讨了几种精确种植技术模式的稻茬麦生长效应,运用自主构建的种子区微气候测试仪对不同种植技术模式的稻茬麦生长环境进行定量分析,配合使用根构型重构技术和植株茎叶扫描图像处理技术对稻茬麦的根系生长和植株茎叶生长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评价不同播种技术模式的适应性。在系统总结稻茬麦的免耕种植技术模式基础上,选择免耕精量露播、免耕精量条播、免耕精密戳播3种精确种植技术模式开展田间试验,以传统耕作种植技术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试验装置能够满足均匀定量的单粒播种实验要求,通过实现精确的播种方式满足本项目针对稻茬麦免耕种植技术模式适应性研究的需求。为了研究不同种植技术模式下的种子萌发环境,使用自主构建的种子区微气候测试装置检测种子所处区域温度和相对湿度,以此作为评价指标定量不同种植技术模式下的小麦种子区微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稳定可靠、成本低、功耗低、操作维护方便,适合用于复杂的田间状况。采用自主构建的种子区微气候测试仪,对不同种植技术模式处理下稻茬麦种子所处微气候进行监测,结合种子萌发及立苗状况评价不同种植技术模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免耕露播条件下,裸露在地表的种子区微气候变化幅度变化剧烈,且出苗率低;相比而言,免耕条播与免耕戳播的种子区微气候环境良好,出苗率相对较高。与此相比,在传统耕作措施下,由于水稻土的湿黏造成耕作过后大土块较多,造成种子区微气候变化较大、出苗率低、且幼苗生长较其他播种方式较慢。为进一步定量不同种植技术模式的作物生长效应,利用根系构型的重构技术和扫描成像技术,对不同免耕种植技术模式的根系生长动态以及稻茬麦植株生长动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技术模式下根系竞争影响了根系在土体空间的分布均匀性,进而影响了根系的周向扩展能力。秸秆覆盖下的稻茬麦在前期生长过程中出现苗弱的状态,呈现出苗高苗细、叶长的现象,但随着生长进程的延续此现象逐渐减弱,后期秸秆覆盖下的稻茬麦植株茎秆粗壮、叶片宽厚、长势良好。

王幸[8](2014)在《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大豆生长发育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淮海地区是我国优质高蛋白大豆主产区,该地区种植大豆的前茬为冬小麦,播种时田间麦秸量大,播种质量难以保证。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轻简、高效的一体化秸秆还田和免耕播种技术,麦秸处理一直是制约黄淮海地区大豆增产增收、土壤培肥、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结合黄淮海大豆生产实际,研制出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播种方式(小麦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为主因素,秸秆还田量为副因素。其中,播种方式有免耕覆秸精播、黄淮海地区常用的常规机械条播和江苏淮北地区常用的浅旋人工撒播等3种,秸秆还田量设全量和半量2个水平,以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大豆生产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研究为重点,探讨麦茬夏大豆免耕播种的技术关键,评估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的利用价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免耕覆秸精播较常规机械条播和浅旋人工撒播播种质量高、出苗匀度好、出苗速度快、出苗早、田间出苗率高(2年达97%以上);还田量对免耕覆秸精播的播种及出苗质量无显着影响。免耕播种(免耕覆秸精播、常规机械条播)大豆发育速度较快,出苗较浅旋人工撒播早0.6~3.4d,初花期早0.1~2.3d;在土壤较干旱的年份,免耕覆秸精播又较常规机械条播处理出苗早0.6~1.2d,初花期早0.6~1.4d,差异显着(P<0.05);还田量对大豆生育进程无显着影响。与其它播种方式相比,免耕覆秸精播大豆植株的株高、底荚高度等农艺性状稳定,产量结构合理,还田量对其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未达到显着水平。浅旋人工撒播因缺苗,密度较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较其它方式多。在秸秆还田量相同的条件下,免耕覆秸精播方式大豆产量最高;在同种秸秆还田方式下,半量还田处理的产量高于全量还田处理。免耕播种(免耕覆秸精播、常规机械条播)土壤容重增加,秸秆还田使土壤容重降低;随着还田年限的增加,秸秆还田对土壤容重的影响可能大于耕作方式的作用。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温度、湿度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播种至苗期,免耕播种能降低土壤表层的温度、增加土壤湿度;浅旋人工撒播方式土壤温度略高,易散墒。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降低偏碱性土壤的pH值及NH+4-N和NO-3-N含量。在各种秸秆还田方式中,免耕覆秸精播秸秆全量还田处理的pH值降幅最大,有机质及有效磷含量增幅最大,能更好地改善土壤的化学环境,有利于大豆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和利用。小麦秸秆腐解率随着大豆发育进程的推进不断增高。大豆收获前,浅旋人工撒播麦秸腐解率达58.6%,居各处理之首;免耕覆秸精播麦秸腐解率也达到50%以上,不影响下茬小麦的播种和生长。免耕覆秸精播秸秆全量还田是适合黄淮海夏大豆产区推广的轻简、高效的一体化秸秆还田和免耕播种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赵红梅[9](2013)在《旱地小麦抗逆御旱栽培技术模式与水分运行机制》文中提出本试验于2010—2012连续两年在山西农业大学旱地小麦闻喜试验基地进行。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旱地小麦“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模式的蓄水保墒效果;为高效利用休闲期“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蓄纳的深层水分,研究了基于“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的不同播种方式对0—300cm(以20cm为一土层)土壤蓄水量、植株农艺性状、植株氮素吸收积累特性、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深翻模式基础上覆盖调控技术对0—300cm(以20cm为一土层)土壤蓄水量、植株氮素吸收积累特性、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试图探索旱地小麦蓄水保墒综合栽培新技术,为旱地小麦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旱地小麦抗逆御旱栽培技术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旱地小麦“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模式可提高休闲期土壤蓄水效率达50%以上,显着提高了降水潜在利用效率和降水生产效率;可提高播前0—300cm(以20cm为一土层)各土层土壤蓄水量,尤其是深层土壤蓄水量,麦收后30d深翻模式、深松模式分别可提高播前80200cm、40—200cm土壤蓄水量达10%和12%以上;麦收后60d深松模式可提高80—180cm土壤蓄水量达11%以上;可显着提高越冬期到抽穗期0—300cm土壤蓄水量、水分利用效率,深松模式高于深翻模式,以前茬小麦收获后30d效果较好。“三提前”蓄水保墒深翻模式基础上实施全膜覆盖技术又使播前0300cm土壤蓄水量增加达8.48%。“·三提前”,蓄水保墒深翻、深松模式基础上采用全膜覆土穴播和膜际条播方式较沟播、宽幅精播、条播可显着提高越冬期到抽穗期0—300cm土壤蓄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深松模式配套全膜覆土穴播方式效果较好。在“三提前”蓄水保墒深翻模式基础上实施全膜覆盖技术可增加越冬期到抽穗期0300cm土壤蓄水量,可显着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且全膜覆盖配套膜际条播方式效果较好。总之,“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模式可高效利用休闲期降水,以前茬小麦收获后30d深松模式效果较好;深松模式配套全膜覆土穴播方式具有较好的蓄水保墒效果;深翻模式基础上实施覆盖技术对土壤水分有明显的调控效应,且配套膜际条播方式有较好的蓄水保墒效果。2、旱地小麦抗逆御旱栽培技术模式对植株氮素积累特性的影响旱地小麦“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模式可显着提高各生育期氮素积累量,花前氮素运转量和花后氮素积累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和氮素生产效率,以深松模式效果较好。“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模式基础上采用全膜覆土穴播和膜际条播方式均较沟播、宽幅精播、条播可提高越冬期、拔节期、抽穗期植株含氮率,各生育期氮素积累量,各生育阶段吸氮量和出苗—拔节、开花—成熟阶段吸氮量所占比例,花前氮素运转量和花后氮素积累量,氮素吸收效率、氮素收获指数及氮素生产效率,以深松模式配套全膜覆土穴播或膜际条播方式效果较好。在“三提前”蓄水保墒深翻模式基础上实施全膜覆盖技术有利于植株氮素积累,且配套膜际条播方式效果好于沟播、条播。总之,“三提前”蓄水保墒深松模式配套全膜覆土穴播或膜际条播方式可促进植株氮素的积累及运转;深翻模式基础上实施覆盖技术对氮素积累有较大的调控效应,且配套膜际条播方式有利于氮素的吸收。3、旱地小麦抗逆御旱栽培技术模式对产量形成的影响旱地小麦“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模式可显着提高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深松模式高于深翻模式,以前茬小麦收获后30d效果较好。前茬小麦收获后30d深翻模式、深松模式分别可增产30.23%和35.06%;麦收后60d分别增产27.68%和30.27%。“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模式基础上采用全膜覆土穴播和膜际条播方式较其它播种方式可提高各生育期群体分蘖、穗数及产量,以深松模式配套全膜覆土穴播方式效果较好。“三提前”蓄水保墒深翻模式基础上实施全膜覆盖技术可提高穗数、穗粒数、产量;在全膜覆盖基础上采用膜际条播方式较常规条播可增产21.69%。总之,“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模式可优化产量构成,以前茬小麦收获后30d深松模式效果较好;深松模式配套全膜覆土穴播方式通过增加穗数提高了产量;深翻模式基础上全膜覆盖技术配套膜际条播方式可获得高产。4、旱地小麦抗逆御旱栽培技术模式对淀粉形成、籽粒品质形成的影响旱地小麦“三提前”蓄水保墒深松模式较深翻模式可提高籽粒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淀粉含量及淀粉积累量。“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模式基础上采用膜际条播方式较沟播、条播方式可提高灌浆期籽粒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淀粉含量,以深松模式配套膜际条播方式效果较好。旱地小麦“三提前”蓄水保墒深松模式较深翻模式降低了花后旗叶哺氨酸含量、花后5—15d籽粒脯氨酸含量,提高了花后旗叶GS活性和花后5—10d籽粒GS活性,降低了花后5—10d旗叶GDH活性和花后5—15d籽粒GDH活性。“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模式基础上采用膜际条播方式较沟播、条播方式降低了花后旗叶脯氨酸含量和花后5—15d籽粒脯氨酸含量,提高了花后旗叶和籽粒GS活性,降低了花后旗叶和籽粒GDH活性,以深松模式配套膜际条播方式效果较好。旱地小麦“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模式可显着提高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除球蛋白外)、蛋白质产量,深松模式高于深翻模式,以前茬小麦收获后30d效果较好。“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模式基础上采用膜际条播方式较其它播种方式可提高除球蛋白外其余蛋白组分含量、谷醇比、蛋白质含量及产量,可显着提高沉降值、湿面筋和干面筋含量,以深松模式配套膜际条播方式效果较好。在“三提前”蓄水保墒深翻模式基础上实施全膜覆盖技术有利于蛋白质积累,全膜覆盖技术基础上采用膜际条播方式效果较好。总之,“三提前”蓄水保墒深松模式促进了淀粉积累;有利于蛋白质形成,提高了籽粒品质,在此基础上配套膜际条播方式效果较好;深翻模式基础上全膜覆盖技术对籽粒蛋白质形成有明显的调控效应,且配套膜际条播方式有利于提升品质。综上所述,“三提前”蓄水保墒深翻和深松模式配套采用全膜覆土穴播和膜际条播方式可高效利用休闲期和生育期降水,将自然降水最大程度的蓄存于土壤之中,优化产量构成,提高产量,以深松模式配套全膜覆土穴播方式效果较好。而深松模式配套膜际条播方式由于创造了适宜的土壤水分环境,在获得高产的同时又促进了蛋白质的积累,最终达到旱地小麦的高产、优质,因此是适合山西旱地小麦种植的最佳栽培技术模式。此外,“三提前”蓄水保墒深翻模式基础上实施覆盖技术对产量及品质有明显的调控效应,在覆盖技术基础上配套膜际条播方式可获得旱地小麦高产、优质。

陈惠哲[10](2013)在《水稻免耕机插生长及产量形成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老龄化,机械化种植是我国现代稻作技术的发展方向。传统机插秧耕作整地存在过度旋耕,稻田耕作层深,田间机插作业易陷入泥浆中,及秧苗机插较深,影响秧苗返青、分蘖发生和产量。水稻免耕机插技术发展有助于解决免耕直播和免耕抛秧存在问题,完善我国现有免耕栽培技术体系。本研究以翻耕机插为对照,通过比较水稻免耕机插质量、生长特性、产量形成和经济效益。在免耕条件下开展土壤泡田、机插密度和氮肥施用量等关键栽培措施研究,为完善水稻免耕机插栽培提供技术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明确了水稻免耕的机插质量、生长及产量形成特性。传统土壤翻耕机插后秧苗种植过深,不利分蘖发生及秧苗生长。免耕机插有利于改善秧苗机插深度,可实现秧苗浅插,秧苗种植深度比对照可浅栽40%以上;且有利于插秧机田间作业,但翻秧率、漂秧率和伤秧率均比翻耕对照上升;免耕机插促进水稻分蘖发生,增加单株穗数,但抑制根系生长,总根量下降,且根系多集中于表层(0-5cm);抽穗后水稻功能叶叶绿素较高;2年试验比较,免耕机插产量比翻耕略有增产,在0.6%-2.3%范围,与对照差异不显着,不同品种及年度间增产幅度存在差异;分析产量构成表明免耕机插主要增加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2、明确了泡田对免耕土壤容重及水稻机插质量影响。随着泡田时间延长,土壤容重下降,免耕机插稻田泡田15d后,0-25cm表层的土壤容重可下降到0.8-0.9g/cm3,此时可达到较好的机插效果,秧苗机插深度较为理想,在1.0-1.9cm,且漂秧率、翻秧率、伤秧率与传统机插对照无显着差异;提出免耕机插稻田需泡田10天以上;泡田时间不足,土壤没有充分软化,秧苗会机插过浅,造成大量漂秧,影响机插效果及产量。3、确定了水稻免耕机插合理种植密度。水稻免耕机插在行距30cm固定,株距16-21cm范围内可通过缩小株距,增加机插密度来提高产量;种植密度增加,有利于增加高峰苗和有效穗数,提高成穗率和群体叶面积指数,基部透光率下降,提高光能利用,促进高产群体形成和后期干物质积累,并有利于水稻叶片吸氮量、茎鞘吸氮量和群体总吸氮量的增加。4、明确了水稻免耕机插的氮肥用量及利用率。免耕机插的施氮量与产量呈单峰曲线,施氮量增加产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有效穗增加但成穗率下降;种植密度下降需增加施氮量才能获得高产;增施氮素促进叶片变长和提高叶绿素含量,氮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适宜施氮有利于氮素的吸收积累,杂交稻免耕机插合理种植密度在21.0丛/m2左右,合理的氮肥用量在180kg/hm2左右。5、评价了水稻免耕机插的经济效益,提出技术发展对策。免耕机插比翻耕机插平均产量增产1.25%,不同品种间有差异,实现平均增产增收276元/hm2;免耕机插除草成本大幅上升,主要系除草剂及人工除草费用增加,由于不需要机械耕地,机械作业成本大幅下降,综合增产增收和支出,水稻免耕机插的经济效益比传统机插略高。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壤管理、养分管理、杂草防冶等关键栽培措施,促进水稻免耕机插技术发展。

二、影响小麦免耕机条播增产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小麦免耕机条播增产的原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机械化耕播模式对冬小麦幼苗质量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耕深
        1.3.2 植被覆盖率
        1.3.3 露籽率
        1.3.4 播深与出苗率
        1.3.5 越冬初期幼苗质量
        1.3.6 产量及其构成
        1.3.7 作业效率
        1.3.8 经济效益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播种与出苗质量
    2.2 越冬初期幼苗生长情况
    2.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2.4 经济效益
3 讨论
    3.1 不同机械耕播模式对小麦播种及出苗质量的影响
    3.2 不同机械化耕播模式对小麦幼苗生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3 不同机械化耕播模式对小麦经济效益及作业效率的影响
4 结论

(2)增密减氮对沿黄稻区稻麦周年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秸秆还田现状
        1.1.1 我国秸秆资源量
        1.1.2 我国秸秆利用现状
    1.2 秸秆还田效益相关研究进展
        1.2.1 秸秆还田对作物的影响
        1.2.2 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影响
        1.2.3 秸秆还田对环境的影响。
    1.3 肥料利用现状与研究进展
        1.3.1 肥料利用现状
        1.3.2 不同施肥方式的研究进展
    1.4 耕作方式的现状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1.4.1 耕作方式现状
        1.4.2 不同耕作方式的研究进展
    1.5 种植密度的相关研究进展
2 引言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与田间基本情况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田基本情况
    3.2 试验方案
        3.2.1 试验设计
        3.2.2 试验处理
    3.3 测定指标及方法
        3.3.1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3.3.2 植株群体质量及植株养分指标
        3.3.3 土壤肥力的测定
        3.3.4 稻田水体环境
        3.3.5 稻田气体环境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处理对作物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4.2 不同处理对作物群体指标的影响
        4.2.1 不同处理对作物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2.2 不同处理对作物花后群体增长的影响
    4.3 不同处理对作物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4.3.1 不同处理对作物植株全氮含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4.3.2 不同处理对作物植株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
    4.4 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4.1 不同处理对土壤p H的影响
        4.4.2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4.4.3 不同处理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4.4.4 不同处理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4.4.5 不同处理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
    4.5 不同处理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4.5.1 不同处理对稻田表面水的影响
        4.5.2 不同处理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不同处理对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5.2 不同处理对植株群体质量及植株养分的影响
    5.3 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5.4 不同处理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ABSTRACT

(3)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稻茬小麦群体构成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耕播方式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及栽培措施调控
    1.2 耕播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1.3 耕播方式对小麦出苗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及栽培措施调控
    1.4 耕播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及栽培措施调控
    1.5 耕播方式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及栽培措施调控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籽粒产量及其结构
        2.3.2 籽粒品质
        2.3.3 植株氮素积累量
        2.3.4 土壤理化性状
        2.3.5 出苗率和出苗均匀度
        2.3.6 幼苗质量
        2.3.7 群体茎蘖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
        2.3.8 SPAD值
        2.3.9 SOD、POD、CAT和Rubisco酶活性及MDA含量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籽粒产量、品质和氮效率的影响
        3.1.1 籽粒产量及其结构
        3.1.2 籽粒品质
        3.1.3 氮效率
    3.2 机械耕播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3.2.1 土壤含水量
        3.2.2 土壤容重
        3.2.3 土壤温度
        3.2.4 土壤化学性状
    3.3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小麦出苗和幼苗质量的影响
        3.3.1 出苗率和出苗均匀度
        3.3.2 幼苗单株特征
        3.3.3 幼苗群体特征
        3.3.4 幼苗生理
        3.3.5 产量与幼苗质量的关系
    3.4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
        3.4.1 田间茎蘖数
        3.4.2 群体叶面积指数
        3.4.3 群体干物质积累量
        3.4.4 产量与群体质量的关系
        3.4.5 群体质量与幼苗质量的关系
    3.5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小麦花后剑叶生理特性的影响
        3.5.1 叶片光合特性
        3.5.2 剑叶抗氧化酶活性
        3.5.3 产量与花后剑叶生理特性的关系
        3.5.4 花后剑叶生理特性与幼苗质量的关系
    3.6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小麦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
        3.6.1 氮素积累和转运
        3.6.2 产量与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关系
        3.6.3 氮素积累和转运与幼苗质量的关系
        3.6.4 氮素积累和转运与氮效率的关系
4 讨论与结论
    4.1 稻茬小麦壮苗形成
        4.1.1 机械耕播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4.1.2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调控对稻茬小麦幼苗质量的影响
        4.1.3 土壤理化特性改变对稻茬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4.2 稻茬小麦壮苗高产群体形成
    4.3 稻茬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机械耕播方式及配套密肥技术与途径
        4.3.1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产量的影响与高产途径
        4.3.2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氮效率的影响与氮高效途径
        4.3.3 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品质影响
    4.4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稻茬小麦群体质量的免耕精密种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种植技术对作物苗期生长状况的影响研究
        1.2.2 种植技术对作物地上部与根系影响研究
        1.2.3 种植技术对作物成熟期群体质量研究
        1.2.4 作物表型信息技术研究
    1.3 本课题来源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免耕精密种植技术对稻茬小麦苗期群体质量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田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3.1 稻茬小麦群体出苗动态指标
        2.1.3.2 稻茬小麦群体幼苗生长指标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免耕精密种植技术对稻茬小麦出苗动态的影响
        2.2.2 免耕精密种植技术对稻茬小麦苗龄占比的影响
        2.2.3 免耕精密种植技术对稻茬小麦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免耕精密种植技术对稻茬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群体质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田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试方法和内容
        3.1.3.1 地上部指标获取方法
        3.1.3.2 根系指标获取方法
        3.1.3.3 指标表述
        3.1.4 数据分析
    3.2 图像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于稻茬小麦投影面积的叶面积模型
        3.3.2 基于稻茬小麦投影面积的地上部干重模型
        3.3.3 稻茬小麦地上部指标与根系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3.4 免耕精密种植技术对稻茬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群体效应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免耕精密种植技术对稻茬小麦群体冠层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田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图像获取
    4.2 图像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种植密度对稻茬小麦群体冠层俯视投影面积的影响
        4.3.2 种植密度对稻茬小麦群体冠层正视投影面积的影响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免耕精密种植技术对稻茬小麦成熟期群体质量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田概况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试方法与内容
        5.1.4 测试指标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和分析
        5.2.1 种植密度对稻茬小麦成熟期群体生长状况的影响
        5.2.2 种植密度对稻茬小麦成熟期单株生长状况的影响
        5.2.3 种植密度对稻茬小麦单茎穗生长状况的影响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稻茬小麦成熟期单茎穗表型特征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田概况
        6.1.2 试验设计
        6.1.3 测试方法与内容
        6.1.4 数字图像处理
        6.1.5 数据处理
    6.2 结果和分析
        6.2.1 回归模型建立
        6.2.2 稻茬小麦地上部各器官表型指标与产量的关系
        6.2.3 稻茬小麦地上部单茎穗生物量与产量回归模型拟合
        6.2.4 稻茬小麦地上部单茎穗形态参数与产量回归模型拟合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5)稻茬麦小区免耕播种试验与小区播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播种技术模式下稻茬麦种子区微气候特征及出苗效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2 测试项目与方法
        2.2.1 种子区微气候测试
        2.2.2 出苗状况调查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处理土壤破碎情况
        2.3.2 不同播种技术模式下种子区微气候日变化特征
        2.3.3 不同播种技术模式下种子区微气候特征对小麦立苗的影响
    2.4 讨论与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不同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对稻茬麦根系分布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试内容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对稻茬麦根系竞争指数的影响
        3.2.2 不同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对稻茬麦空间分割区域根系分布的影响
        3.2.3 不同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对稻茬麦根系包络土体体积的影响
        3.2.4 不同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对稻茬麦根系水平夹角的影响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播种方式、播种密度稻茬麦地上部的动态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对稻茬麦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4.2.2 不同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对稻茬麦茎秆生长的影响
        4.2.3 不同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对稻茬麦叶面积的影响
        4.2.4 不同播种方式、播种密度对稻茬麦叶宽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稻茬麦小区免耕机械化精密播种技术研究
    5.1 小区免耕机械化精密播种技术的提出
        5.1.1 小区试验的稻茬麦精准播种技术要求
        5.1.2 基于轨道式小区精播技术的提出
    5.2 导轨式小区免耕精密条播播种装置的设计
        5.2.1 方案设计
        5.2.2 导轨式小区免耕精密条播播种装置总体设计
        5.2.3 排种器试验参数的确定
        5.2.4 传动方案的选择
        5.2.5 播种装置横向移位定位方案的设计
    5.3 田间试验
        5.3.1 裸播覆土试验
        5.3.2 开沟播种试验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6)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播种及开种沟系统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现状
        1.1.1 国外技术研究现状
        1.1.2 国内技术研究现状
    1.2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国内秸秆还田播种机研究现状
    1.4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线路
    1.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排种机构设计与试验
    2.1 一体机播种系统总体方案分析
        2.1.1 轮作区稻麦生长规律与种植模式分析
        2.1.2 稻播季免耕播种环境特性与机械化要求
        2.1.3 麦播季免耕播种环境特性与机械化要求
        2.1.4 一体机基础结构分析
        2.1.5 一体机工作原理
        2.1.6 一体机工作模式特点
        2.1.7 一体机播种系统设计目标
        2.1.8 一体机播种系统安装位置分析
    2.2 播种系统种排种机构选型与设计
        2.2.1 排种机构排种器的选型要求
        2.2.2 排种器的选型
        2.2.3 排种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2.2.4 排种器排量的计算
        2.2.5 种箱位置及尺寸
        2.2.6 排种器传动机构设计
        2.2.6.1 姜堰一体机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
        2.2.7 姜堰一体机排种机构播量试验
        2.2.7.1 试验目的
        2.2.7.2 试验方法
        2.2.7.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8 黄海一体机排种器动力传动装置
        2.2.9 特殊位置排种管形状确定
        2.2.9.1 排种管形状分析
        2.2.9.2 排种状态的离散元仿真
        2.2.9.3 仿真试验结果
        2.2.10 黄海一体机排种机构播量试验
        2.2.10.1 试验目的
        2.2.10.2 试验方法
        2.2.10.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设计与试验
    3.1 播种系统种沟开沟机构设计
        3.1.1 开沟机构作业环境分析
        3.1.2 开沟机构开沟器设计要求
    3.2 滚动式开沟器设计
        3.2.1 滚动式开沟器安装条件分析
        3.2.2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设计
        3.2.2.1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长度的确定
        3.2.2.2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个数的确定
        3.2.2.3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形状的设计
        3.2.2.4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侧向曲率确定
        3.2.2.5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开沟运动过程
        3.2.2.6 弧形齿式圆盘开沟器工作过程对秸秆残茬作用力分析
        3.2.3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设计
        3.2.3.1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刃口曲线设计
        3.2.3.2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侧向曲率确定
        3.2.3.3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开沟器运动过程分析
        3.2.3.4 缺口式圆盘开沟器工作过程对秸秆残茬作用力分析
        3.2.4 单圆盘式开沟器设计
        3.2.4.4 单圆盘式开沟器工作过程对秸秆残茬作用力分析
        3.2.5 弧形齿式、缺口式圆盘开沟器与单圆盘式开沟器切茬力分析结果
        3.2.6 弧形齿式、缺口式圆盘开沟器与单圆盘式开沟器加工成型
    3.3 双圆盘开沟器机构设计
        3.3.1 双圆盘开沟器主要结构
        3.3.2 双圆盘开沟器安装机架位置改进
        3.3.3 双圆盘开沟器机架及升降装置的设计
        3.3.4 双圆盘开沟器机构安装位置的设计与优化
        3.3.5 双圆盘开沟器升降装置受力仿真分析
        3.3.5.1 仿真条件与过程
        3.3.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3.3.6 双圆盘开沟器排种管固定装置位置的改进
    3.4 滚动式开沟器离散元仿真试验
        3.4.1 试验目的
        3.4.2 使用软件说明
        3.4.3 仿真条件设置
        3.4.4 仿真试验过程
        3.4.5 仿真试验方法
        3.4.5.1 沟型仿真试验方法
        3.4.5.2 破茬率仿真试验方法
        3.4.6 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3.4.6.1 沟型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3.4.6.2 破茬率仿真试验结果与分析
    3.5 滚动式开沟器性能试验
        3.5.1 试验目的
        3.5.2 试验设备与场地
        3.5.3 试验方法
        3.5.3.1 沟型试验方法
        3.5.3.2 破茬率试验方法
        3.5.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4.1 沟型试验结果与分析
        3.5.4.2 破茬率试验结果与分析
    3.6 影响播种质量因素优化试验
        3.6.1 试验因素
        3.6.2 试验方法与试验指标
        3.6.3 试验设备与场地
        3.6.4 多因素试验结果与方差分析
        3.6.5 响应曲面分析
        3.6.6 参数优化与验证试验
        3.6.6.1 影响播种质量因素的参数优化
        3.6.6.2 验证试验
    3.7 滑刀式开沟器设计
        3.7.1 滑刀式开沟器机架设计
        3.7.2 滑刀式开沟器总体结构
        3.7.2.1 滑刀式开沟器入土角设计
        3.7.2.2 滑刀式开沟器入土隙角的设计
    3.8 滑刀式开沟器性能试验
        3.8.1 试验目的
        3.8.2 试验设备与场地
        3.8.3 试验方法
        3.8.3.1 秸秆残茬移除率试验方法
        3.8.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其它机构设计与试验
    4.1 抛土装置的改进设计
        4.1.1 抛土装置覆土农艺要求
        4.1.2 集草沟开沟器抛土特性分析
        4.1.3 原有抛土装置结构分析
        4.1.4 抛土装置结构改进
        4.1.4.1 抛土装置导流板的设计
        4.1.4.2 抛土装置延伸板的设计
        4.1.5 抛土装置延伸板长度调节装置设计
    4.2 抛土装置性能试验
        4.2.1 试验目的
        4.2.2 试验设备与场地
        4.2.3 试验方法
        4.2.3.1 单侧抛土幅宽试验方法
        4.2.3.2 覆土厚度试验方法
        4.2.3.3 抛土均匀性试验方法
        4.2.3.4 碎土率试验方法
        4.2.4 抛土装置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镇压轮的设计
        4.3.1 镇压轮机架设计
        4.3.2 镇压轮关键参数确定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一体机播种系统田间试验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条件
    5.3 黄海试验地小麦播种试验
        5.3.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5.3.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5.3.3 试验方法
        5.3.3.1 测区的确定
        5.3.3.2 播种深度合格率计算方法
        5.3.3.3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测量方法
        5.3.3.4 断条率测量方法
        5.3.3.5 晾籽率测量方法
        5.3.3.6 出苗率测量方法
        5.3.3.7 小麦测产方法
        5.3.4 试验结果
        5.3.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5.3.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5.3.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5.3.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5.3.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5.3.4.6 2016年小麦试验测产结果
        5.3.5 试验结果分析
    5.4 姜堰试验地小麦播种试验
        5.4.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5.4.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5.4.3 试验方法
        5.4.4 试验结果
        5.4.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5.4.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5.4.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5.4.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5.4.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5.4.4.6 2016年小麦试验测产结果
        5.4.5 试验结果分析
    5.5 黄海试验地水稻播种试验
        5.5.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5.5.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5.5.3 试验方法
        5.5.3.1 水稻测产方法
        5.5.4 试验结果
        5.5.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5.5.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5.5.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5.5.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5.5.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5.5.4.6 2016年水稻试验测产结果
        5.5.5 试验结果分析
    5.6 姜堰试验地水稻播种试验
        5.6.1 试验小区及播种量设置
        5.6.2 两季试验播种机构改进对比
        5.6.3 试验方法
        5.6.4 试验结果与分析
        5.6.4.1 播种深度合格率试验结果
        5.6.4.2 播种均匀性变异系数结果
        5.6.4.3 断条率试验结果
        5.6.4.4 晾籽率试验结果
        5.6.4.5 出苗率试验结果
        5.6.4.6 2016年水稻试验测产结果
        5.6.5 试验结果分析
    5.7 一体机播种系统田间试验结果分析
    5.8 一体机播种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与生产率分析
    5.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后续研究建议
    6.3 研究创新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发表的论文
致谢

(7)稻茬麦免耕种植技术模式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内研究动态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 工作假说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稻茬麦免耕种植技术模式的研究
    2.1 不同种植技术下机具的机理研究
        2.1.1 免耕精量露播试验装置
        2.1.2 模拟免耕精量条播试验装置
        2.1.3 免耕精量戳播试验装置
    2.2 田间小区试验研究
    2.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稻茬麦种子区微气候测试仪的构建
    3.1 田间种子区微气候的监测特点
    3.2 系统的功能设计和设计原则
    3.3 系统的组成
    3.4 系统各器件的选择
        3.4.1 微小传感器检测模块
        3.4.2 数据处理模块
        3.4.3 数据存储模块
        3.4.4 供电模块
    3.5 软件的应用
    3.6 田间应用实例
    3.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种植技术模式下稻茬麦种子区微气候变化及出苗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4.1.3.1 种子区微气候监测
        4.1.3.2 稻茬麦出苗情况以及出苗质量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种植技术模式下的种子区微气候的变化
        4.2.1.1 不同播种方式下稻茬麦种子区微气候的变化
        4.2.1.2 免耕露播覆草技术下的稻茬麦种子区微气候变化
        4.2.1.3 模拟免耕条播覆草技术下的稻茬麦种子区微气候变化
        4.2.2 不同小气候特征对稻茬麦出苗状况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不同种植技术模式下稻茬麦地下部与地上部的响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与设计
        5.1.2 稻茬麦根系3D构型测试与处理
        5.1.2.1 稻茬麦根系3D构型测试
        5.1.2.2 稻茬麦根系3D构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5.1.3 稻茬麦植株茎叶指标动态监测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种植技术下的稻茬麦根系响应
        5.2.2 不同种植技术模式下的稻茬麦植株茎叶指标动态变化响应
        5.2.2.1 不同播种方式下稻茬麦茎叶指标动态变化
        5.2.2.2 免耕露播覆草技术下稻茬麦茎叶指标动态变化
        5.2.2.3 模拟免耕条播覆草技术下稻茬麦茎叶指标动态变化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大豆生长发育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秸秆还田研究应用概况
        1.2.2 国内秸秆还田研究应用概况
        1.2.3 秸秆还田效应研究进展
        1.2.4 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品种
        2.2.2 播种机械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土壤理化性状测定
        2.4.2 播种出苗质量调查
        2.4.3 生长发育性状调查
        2.4.4 农艺性状调查
        2.4.5 产量测定
        2.4.6 小麦秸秆腐熟程度测定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和还田量对大豆播种质量的影响
    3.2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和还田量对大豆出苗质量的影响
        3.2.1 对大豆出苗速度和出苗率的影响
        3.2.2 对大豆出苗匀度的影响
    3.3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和还田量对大豆发育速度的影响
    3.4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和还田量对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3.4.1 对大豆株高的影响
        3.4.2 对大豆底荚高度的影响
        3.4.3 对大豆主茎节数的影响
        3.4.4 对大豆分枝数的影响
    3.5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和还田量对大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3.5.1 对大豆单株荚数的影响
        3.5.2 对大豆单株粒数的影响
        3.5.3 对大豆单株粒重的影响
        3.5.4 对大豆百粒重的影响
        3.5.5 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3.6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和还田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3.6.1 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6.2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7 秸秆还田方式和还田量对小麦秸秆腐解程度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大豆播种及出苗的影响
    4.2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4.3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4.4 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秸秆腐解程度的影响
    4.5 不同小麦秸秆还田方式综合效果的比较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附件

(9)旱地小麦抗逆御旱栽培技术模式与水分运行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技术的蓄水效应研究进展
        1.1 传统耕作技术的蓄水效应研究
        1.2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蓄水效应研究
        1.3 覆盖保墒栽培技术的蓄水效应研究
    2 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技术对小麦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2.1 耕作技术对小麦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2.2 覆盖栽培技术对小麦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
    3 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技术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3.1 耕作技术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3.2 覆盖栽培技术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4 旱地小麦蓄水保墒技术对小麦蛋白质及其品质特性的影响
        4.1 耕作技术对蛋白质及其品质的影响
        4.2 覆盖栽培技术蛋白质及其品质的影响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对土壤水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2.1.1 对休闲期土壤蓄水效应和降水利用状况的影响
        2.1.2 对播前土壤蓄水量的影响
        2.1.3 对各生育期土壤蓄水量的影响
        2.1.4 对各生育阶段土壤蓄水量及深层土壤蓄水量的影响
        2.1.5 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2 “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模式对氮素运转的影响
        2.2.1 对植株含氮率的影响
        2.2.2 对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2.2.3 对各阶段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2.2.4 对植株氮素运转的影响
        2.2.5 对氮效率的影响
        2.3 “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模式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4 “三提前”蓄水保墒技术模式对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各生育期0—300 cm土壤水分的影响
        2.2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各生育期0—300 cm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2.3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各生育期阶段土壤蓄水量的影响
        2.4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各生育期株高的影响
        2.2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成熟期节间长度的影响
        2.3 株高及节间长度、株高及节间构成指数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
        2.4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各生育期叶面积的影响
        2.5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各生育期干物质量的影响
        2.6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干物质量积累量及比例的影响
        2.7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植株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植株含氮率的影响
        2.2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2.3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2.4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各阶段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2.5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植株氮素运转的影响
        2.6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百公斤吸氮量的影响
        2.7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氮效率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群体动态变化的影响
        2.2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灌浆速率的影响
        2.3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籽粒品质特性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籽粒淀粉形成的影响
        2.1.1 对籽粒可溶性糖含量、蔗糖含量、淀粉含量的影响
        2.1.2 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2.1.3 对蔗糖含量的影响
        2.1.4 对淀粉含量的影响
        2.1.5 对淀粉积累量的影响
        2.2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籽粒蛋白质形成的影响
        2.2.1 对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2.2.2 对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2.3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2.4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2.5 脯氨酸与氮代谢酶活性、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2.6 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与氮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2.7 “三提前”蓄水保墒栽培技术模式对沉降值和面筋含量的影响
        2.8 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与沉降值、面筋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水分与氮素积累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品质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生育期不同土层土壤蓄水量与氮素积累特性的相关分析
        2.1.1 与成熟期氮素积累量的相关分析
        2.1.2 与花前氮素转运量的相关分析
        2.1.3 与花后氮素积累量的相关分析
        2.2 各生育期不同土层土壤蓄水量与产量及其构成的相关分析
        2.3 不同生育期0-300 cm土壤蓄水量与蛋白组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2.4 各生育期0-300 cm土壤蓄水量与籽粒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2.5 产量与产量影响因子的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三提前”蓄水保墒深翻模式覆盖调控技术对土壤水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三提前”蓄水保墒深翻模式覆盖调控技术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2.1.1 对播前土壤水分的影响
        2.1.2 对各生育期土壤蓄水量的影响
        2.1.3 对各生育期土壤蓄水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2.1.4 对各生育阶段土壤蓄水量的影响
        2.1.5 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2 “三提前”蓄水保墒深翻模式覆盖调控技术对植株氮素吸收、运转的影响
        2.2.1 对植株含氮率的影响
        2.2.2 对各生育期植株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2.2.3 对成熟期各器官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2.2.4 对各阶段氮素积累量的影响
        2.2.5 对氮素运转的影响
        2.2.6 对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2.3 “三提前”蓄水保墒深翻模式覆盖调控技术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2.4 “三提前”蓄水保墒深翻模式覆盖调控技术对蛋白质形成的影响
        2.4.1 对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2.4.2 对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主要结论
研究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水稻免耕机插生长及产量形成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
        1.1.1 水稻种植方式概况
        1.1.2 水稻机插秧技术需求
        1.1.3 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发展
        1.1.4 水稻机插秧技术研究进展
        1.1.5 水稻机插秧存在的问题
    1.2 水稻免耕栽培的特点与模式
        1.2.1 水稻免耕栽培的内涵与特点
        1.2.2 水稻免耕栽培的发展
        1.2.3 水稻免耕栽培的模式与技术
    1.3 稻田免耕对水稻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1.3.1 免耕对稻田土壤特性的影响
        1.3.2 免耕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影响
        1.3.3 稻田免耕栽培的存在问题
    1.4 水稻免耕机插技术发展的意义
        1.4.1 水稻免耕机插的发展前景及优势
        1.4.2 立题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免耕机插水稻的生长特点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土壤容重差异
        2.2.2 水稻秧苗免耕机插效果比较
        2.2.3 免耕机插秧苗的茎蘖动态
        2.2.4 免耕机插对水稻根系生长影响
        2.2.6 免耕机插水稻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
        2.2.7 水稻叶面积指数动态及齐穗期基部透光率
        2.2.8 免耕机插水稻的抽穗后功能叶 SPAD 值动态
        2.2.9 免耕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
    2.3 讨论
        2.3.1 稻田免耕的机插效果
        2.3.2 免耕机插对稻田土壤特性及水稻产量影响
        2.3.3 水稻免耕机插技术应用与发展
第三章 免耕泡田时间对土壤容重及水稻机插质量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品种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泡田时间与免耕土壤容重的关系
        3.2.2 泡田时间对免耕机插秧苗深度的影响
        3.2.3 泡田时间对免耕机插质量的影响
        3.2.4 泡田时间对免耕机插水稻产量的影响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水稻免耕机插的合理种植密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品种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免耕机插不同密度下水稻的产量及构成因子
        4.2.2 免耕机插不同密度下的水稻分蘖动态
        4.2.3 免耕机插不同密度下的水稻干物质积累
        4.2.4 水稻叶面积指数动态及齐穗期基部透光率
        4.2.5 免耕机插不同密度下水稻的氮素吸收与运转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施氮量对免耕机插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施氮量的产量及构成因子
        5.2.2 不同施氮量对分蘖成穗的影响
        5.2.3 不同施氮量处理开花期光合速率
        5.2.4 不同施氮量的叶片形态及 SPAD 值
        5.2.5 免耕机插不同施氮量的氮素利用率
    5.3 小结与讨论
        5.3.1 施氮量、种植密度及产量关系
        5.3.2 施氮量、植株生长与氮素利用率
第六章 水稻免耕机插的经济效益及制约因子分析
    6.1 数据采集及计算
        6.1.1 采集地点及年限
        6.1.2 产量数据及收入计算
        6.1.3 生产成本及计算方法
    6.2 免耕机插经济效益分析
        6.2.1 对水稻产量及收入的影响
        6.2.2 生产资料、机械作业和人工投入
        6.2.3 经济效益
    6.3 水稻免耕机插的制约因子及发展对策
        6.3.1 杂草控制
        6.3.2 倒伏风险
        6.3.3 作物秸秆留茬
        6.3.4 免耕连作障碍
第七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影响小麦免耕机条播增产的原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机械化耕播模式对冬小麦幼苗质量和产量的影响[J]. 赵凌天,咸云宇,刘光明,姜恒鑫,廖平强,赵灿,王维领,霍中洋. 农业工程学报, 2021(17)
  • [2]增密减氮对沿黄稻区稻麦周年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D]. 王童童. 河南农业大学, 2021
  • [3]机械耕播方式和密肥对稻茬小麦群体构成和产量的影响[D]. 吴鹏. 扬州大学, 2021
  • [4]基于稻茬小麦群体质量的免耕精密种植技术研究[D]. 李海康.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5]稻茬麦小区免耕播种试验与小区播种技术研究[D]. 李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6]稻麦联合收割开沟埋草多功能一体机播种及开种沟系统设计与试验[D]. 秦宽.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7]稻茬麦免耕种植技术模式及其效应研究[D]. 芮超杰.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8]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对大豆生长发育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D]. 王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04)
  • [9]旱地小麦抗逆御旱栽培技术模式与水分运行机制[D]. 赵红梅. 山西农业大学, 2013(01)
  • [10]水稻免耕机插生长及产量形成特性研究[D]. 陈惠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标签:;  ;  ;  ;  ;  

影响小麦免耕播种增产的原因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