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_(c)100-8.83/535汽轮机膨胀差变化特性及控制

N_(c)100-8.83/535汽轮机膨胀差变化特性及控制

一、N_(c)100-8.83/535型汽轮机胀差变化特点及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翟志东[1](2015)在《火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汽轮机胀差控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首先对火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汽轮机机组各个环节操作中,胀差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对控制汽轮机胀差的主要策略展开了分析探讨,望引起关注。

韩德家[2](2013)在《汽轮机胀差异常的故障分析及处理》文中提出针对某厂2号机高压胀差异常的实际情况,从胀差的产生、变化特点、影响因素等方面对胀差负值增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汽轮机组胀差异常的分析处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泉[3](2012)在《韶电300MW汽轮机组通流部分改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能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严重污染,清洁生产、节能降耗逐渐成为当今能源产业的主要研究方向。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的火力发电企业,也不例外。另一方面,高昂的煤炭价格,使得大部分燃煤电厂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利润空间集聚缩小,甚至是消失。为了降低火力供电煤耗,挖掘节能潜力,最大程度上扩大利润空间,以汽轮机通流部分增容改造为首的大量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已经成为提高发电机组热效率的重要措施。本文以韶关发电厂300MW机组(11号机,简称韶电300MW机组)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该机组在通流改造前的设备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该机组通流改造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通流改造技术方案、改造原则以及改造的内容。还对该机组经过通流改造后的热力性能试验数据进行了技术研究,深入分析了在不同工况下的机组运行经济特性,并根据该特性提出了进一步的节能降耗意见和技术措施。

熊璟睿[4](2008)在《火电机组机炉仿真建模及局部仿真算法的改进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大容量、高参数机组的投入运行和新技术在火电机组中的应用,电站系统日趋复杂,人们对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越来越重视,火电机组仿真技术在对运行人员的培训,火电机组调试、运行和改造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经济高效的火电机组仿真培训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仿真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基于工程模块化建模、流体网络、集总参数的方法,建立并调试了某电厂一机多模仿真机系统,同时结合仿真数学模型,对部分仿真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加以应用。最后以现场运行数据和现象为依据,对建立的仿真模型进行了静态与动态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修改算法提高了系统精度,所建模型可以正确模拟该电厂两台机组运行特性,满足对运行人员培训的要求。

姚以列,张雨山,原俊斌[5](2006)在《某100MW汽轮机胀差的应对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轮机相对胀差上下极限值是根据汽轮机的结构、材料、安装轴向的间隙尺寸等因素综合考虑规定的。汽轮机在启动、停留暖机、停机、打闸停机等工况下胀差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为保证机组运行的安全性,本文就电厂运行人员如何在汽轮机运行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来控制胀差在允许范围内进行了分析。

邓博[6](2006)在《汽轮机汽缸温度场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参数汽轮机在启动、停机过程中,由于各部件的受热条件不同,传热情况也不同,从而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热力过程和各部件金属温度变化也不同,产生热膨胀。由热膨胀引起的汽轮机组动静间的轴向碰摩,已经成为了制约机组快速启动的瓶颈之一。为了研究汽缸热膨胀,本文采用传热学的分析方法,将汽缸壁简化成为初始温度分布为已知,边界条件为第三类的一维非稳态圆筒壁导热模型,作为汽缸壁温度场计算的理论基础,然后用于计算汽缸壁的温度场和膨胀变形量。最后,用有限元数值计算软件对理论结果进行了验证,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韩德家[7](2004)在《Nc100-8.83/535型汽轮机胀差变化特点及控制》文中研究说明胀差是汽轮机运行中的重要监视项目之一,其大小直接表明汽轮机内部动静部分轴向间隙变化的情况.通过对 Nc 100——8.83/535型汽轮机汽缸和转子热膨胀的死点、大小、方向及产生膨胀差值的影响因素分析,同时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得出了汽轮机在启、停及变工况时胀差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并提出了一些控制胀差的具体措施.

骆忠平[8](2004)在《国产N100-8.83/535型汽轮机高压缸胀差问题的探讨》文中提出通过对国产N100-8.83/535型汽轮机运行中高压缸胀差状况的介绍,对该型汽轮机轴向膨胀系统的结构进行介绍及其汽轮机胀差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说明,以该汽轮机运行中转子、汽缸的温度分布、受热状况入手,从理论上分析了胀差出现负值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从结构方面的改进方案和运行中的控制措施。

闫水保[9](2002)在《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火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分析理论与运行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贡献如下:提出了回路作功能力原理,揭示了热力系统的本质特征,热力系统可以看作是热功转换网络,工质在能量转换中起着“载体”作用。运用矩阵理论将朗肯循环推广到一般的热力系统,提出了热力系统广义数学模型,简化了热力系统及其中的能量转换关系的表达方法。以回路作功能力原理为公理,成功地将目前三种主要的热力系统节能分析理论(等效焓降法、循环函数法和矩阵法)融合为一种理论,并有了新的发展,证明了它们之间的主要关系。提出了热力系统优化运行基准值的确定方法,在机组变工况下,可以动态地提供优化运行的基准值,机组整体优化可以转化为对若干子系统分别优化。提出了锅炉热经济性诊断模型,可对锅炉热经济性故障进行有效分离,通过合理的选择参照基准可以使锅炉热平衡计算方法更加严密,更适合于在线监测,该模型可实现对入炉煤质的在线连续监测。提出了凝汽器优化模型和确定凝汽器运行的基准工况的方法,给出了变工况下凝汽器系统能量损失值的计算方法,可用于凝汽器系统的运行优化和故障诊断。提出了回热加热器正常状态的确定方法,可用此方法判断加热器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弗留格尔公式可用于确定变工况下抽汽管道压损值和诊断抽汽管道的故障。

魏伟[10](2001)在《连城电厂100MW汽轮机节能和增容改造可行性研究》文中指出本学位论文,通过对甘肃电力公司所属100MW机组经济状况的分析,主要通过对连城电厂#2机组的全面性热力试验,进行了机组的热经济分析,分析了目前连城电厂100MW机组实际运行状况,存在的问题。并且从理论上分析了100MW机组普遍存在效率低、热耗高的原因。从理论上分析了旧有汽轮机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提高旧有汽轮机经济性,改进汽轮机结构的途径。介绍了现代汽轮机先进的设计方法、先进新技术及新工艺。机组改造后的性能保证。借鉴100MW机组、200MW机组通流部分现代化改造先进技术,提出对连城电厂机组进行全面技术改造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并提出了进行全面技术改造方案,相应系统的改造方案。对改造后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机组全面改造完成,对降低机组煤耗,提高机组效率,延长机组寿命都具有重大意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二、N_(c)100-8.83/535型汽轮机胀差变化特点及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_(c)100-8.83/535型汽轮机胀差变化特点及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火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汽轮机胀差控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汽轮机胀差变化规律分析
2 汽轮机胀差控制措施分析
    2.1 控制蒸汽温升与流量变化速度
    2.2 控制轴封供汽温度
    2.3 控制凝汽器真空
    2.4 控制汽轮机本体疏水

(2)汽轮机胀差异常的故障分析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设备概况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胀差的定义
    2.2 胀差的变化规律
    2.3 胀差异常的原因分析
        2.3.1 汽缸膨胀畅通与否。
        2.3.2 进汽参数的影响。
        2.3.3 轴封供汽温度和供汽时间的影响。
        2.3.4 法兰螺栓加热装置的影响。
        2.3.5 凝汽器真空的影响。
        2.3.6 汽缸保温和疏水的影响。
        2.3.7 机组负温差启动的影响。
        2.3.8 转速的影响。
3 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处理

(3)韶电300MW汽轮机组通流部分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通流改造的状况
        1.2.2 国内通流改造的状况
    1.3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在役汽轮机所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
    2.1 汽轮机通流部分能量损失的原因分析
        2.1.1 汽轮机级外的损失
        2.1.2 汽轮机的级内损失
    2.2 韶电 300MW 汽轮机改造前概况
    2.3 改造前主要参数
        2.3.1 改造前主要设计参数
        2.3.2 改造前汽轮机机组不同工况下热耗以及缸效率
    2.4 韶电 300MW 汽轮机现存的问题
        2.4.1 原设计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汽轮机的经济性分析
    3.1 汽轮机中级的工作过程与热力学分析
        3.1.1 汽轮机中级的工作过程
        3.1.2 汽轮机级的反动度
        3.1.3 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级间热力计算
        3.1.4 汽轮机的扭叶片级
    3.2 汽轮机提高经济性的方向
        3.2.1 提高新汽参数
        3.2.2 降低汽轮机背压
        3.2.3 汽轮机构造的改进
    3.3 更换新型汽轮机叶栅
        3.3.1 改进汽轮喷嘴叶栅效果
        3.3.2 改进汽轮机的动叶栅效果
        3.3.3 同时完善汽轮机级内动、静叶栅
        3.3.4 汽轮机叶片的出口角的影响
    3.4 调节汽轮机级间轴向间隙和加装径向汽封圈
        3.4.1 级内封闭的轴向间隙对汽轮机效率的影响
        3.4.2 汽轮机开口式轴向间隙对级内效率的影响
        3.4.3 级中径向汽封圈的影响
    3.5 减少汽轮机的余速损失
    3.6 减少几轮及级间的流通阻力
        3.6.1 进气弧段在部分进汽机组中的相对位置
        3.6.2 减小叶轮直径突变位置的阻力
    3.7 减少汽轮机轴封的漏汽损失
        3.7.1 汽轮机轴封系统的设计缺陷
        3.7.2 减小汽轮机轴封的漏汽面积
        3.7.3 汽轮机轴封系统的改进
第四章 韶电 300MW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的原则及方案确定
    4.1 韶电 300MW 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改造原则
    4.2 韶电 300MW 汽轮机改造的总体效果和目标
    4.3 韶电 300MW 机组通流改造所采用的措施
        4.3.1 低压通流进一步优化措施
        4.3.2 优化中压通流的措施
        4.3.3 高压通流进一步优化措施
        4.3.4 高中压通流进一步优化后典型级的三维验算
        4.3.5 高压调节级的三维核算
        4.3.6 与通流有关结构对经济性的影响评价及改进措施
    4.4 韶电 300MW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的方案研究
        4.4.1 韶电 300MW 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改造方案
    4.5 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估
        4.5.1 技术经济性分析的原则和原始数据
        4.5.2 主要技术经济性指标
第五章 韶电 300MW 机组汽轮机改造后性能试验分析
    5.1 改造后机组主要经济指标
        5.1.1 汽轮机组主要技术规范
        5.1.2 通流部分改造后韶电 300MW 机组性能的保证值
    5.2 改造后韶电 300MW 汽轮机的性能试验
        5.2.1 热力性能试验的目的
        5.2.2 试验仪表及测量方法
        5.2.3 试验内容和工况
        5.2.4 试验方法及步骤
    5.3 试验结果的计算
        5.3.1 数据处理
        5.3.2 试验计算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5.4.1 三阀全开(3VWO)、四阀全开(4VWO)工况试验结果
        5.4.2 额定出力(TRL)、最大连续出力(TMCR)工况试验结果
        5.4.3 额定负荷及部分负荷工况试验结果
    5.5 改造后性能试验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火电机组机炉仿真建模及局部仿真算法的改进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火电厂仿真技术研究动态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3.1 火电厂仿真主要数学模型的研究
        1.3.2 100MW,200MW机组仿真的建立与调试
        1.3.3 整体模型及事故的动态分析
        1.3.4 局部模型算法的改进与测试
第二章 仿真支撑平台与电站仿真过程
    2.1 NEWVG支撑系统
        2.1.1 NEWVG支撑系统框架结构
        2.1.2 NEWVG支撑系统主要功能及特点
    2.2 NEWVG支撑系统的建模原理
        2.2.1 工程模块化建模
        2.2.1.1 模块化建模的特点
        2.2.1.2 模块举例与应用
        2.2.1.3 模块化仿真的实现方法
        2.2.2 集总参数法
        2.2.3 流体网络
    2.3 NEWVG系统下的电站仿真实现过程
第三章 主要仿真数学模型的研究及部分算法的改进与应用
    3.1 汽包数学模型
        3.1.1 汽包压力计算数学模型
        3.1.2 汽包水位计算数学模型
        3.1.3 汽包上下壁温差数学模型
        3.1.4 汽包算法中对上下壁温的改进与应用
    3.2 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数学模型
        3.2.1 工质侧数学模型
        3.2.2 烟气侧数学模型
        3.2.3 传热系数与烟气比热的修正与应用
    3.3 下降管数学模型
        3.3.1 能量平衡方程
        3.3.2 下降管算法的改进与应用
    3.4 除氧器数学模型
第四章 100MW、200MW机组机炉全过程仿真建模
    4.1 某电厂100MW、200MW机组介绍
        4.1.1 某电厂200MW机组介绍
        4.1.2 某电厂100MW机组介绍
    4.2 仿真模型的建立与调试
        4.2.1 锅炉汽水系统
        4.2.2 风烟系统
        4.2.3 汽轮机本体
        4.2.4 除氧给水系统
    4.3 事故添加
第五章 整体模型及事故的仿真实验和验证
    5.1 引言
    5.2 静态参数分析
    5.3 动态特性分析
        5.3.1 1 号机组冲车过程中各主要参数的变化
        5.3.2 风量变化对1 号机组重要参数的影响
        5.3.3 1 号机组额定工况下燃料量扰动的影响
        5.3.4 1 号机组锅炉灭火故障
        5.3.5 上水过程中汽包水位的变化
        5.3.6 抽汽逆止门关闭对3 号机组运行的影响
        5.3.7 真空系统漏空对3 号机组运行的影响
        5.3.8 蒸汽量扰动对3 号机组运行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发表
附录一 火电厂仿真收资清单
附录二 仿真故障清单
附录三 仿真机主要DCS系统画面

(5)某100MW汽轮机胀差的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胀差及其测量
2 送轴封后相对胀差的变化
3 启动过程中相对胀差的变化
4 停留暖机时相对胀差的变化
5 停机过程中相对胀差的变化
6 打闸停机过程中相对胀差的变化
7 杜绝1种相对胀差变化很大的停机情况
8 结束语

(6)汽轮机汽缸温度场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一维非稳态汽缸温度场数学模型的建立
    2.1 汽轮机汽缸壁传热过程分析
        2.1.1 凝结放热
        2.1.2 对流放热
        2.1.3 汽轮机在启停和变工况时的传热
    2.2 一维非稳态圆筒壁导热数学模型的建立
        2.2.1 问题分析
        2.2.2 用贝塞尔函数表示径向温度场函数的表达式
        2.2.3 关于特征函数、范数和特征值的确定
        2.2.4 一维非稳态圆筒壁温度场的分布
    2.3 一维非稳态汽缸壁导热模型的建立
    2.4 拉普拉斯法求解流体非线性一维非稳态圆筒问题的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汽缸热膨胀及热应力的研究
    3.1 汽轮机汽缸的结构
        3.1.1 汽轮机高压缸的结构
        3.1.2 汽缸的支撑及滑销系统
        3.1.3 高压缸法兰螺栓系统
    3.2 汽轮机的启停和运行与胀差控制
        3.2.1 轴封供汽温度和供汽时间的影响
        3.2.2 真空的影响
        3.2.3 进汽参数影响
        3.2.4 汽缸和法兰螺栓加热的影响
        3.2.5 转速影响
    3.3 汽缸热膨胀计算
        3.3.1 热膨胀问题分析
        3.3.2 热膨胀单元温度场分析
        3.3.3 汽缸总体热膨胀计算
    3.4 汽缸热应力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汽缸壁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4.1 有限元原理及ANSYS介绍
        4.1.1 有限元算法的发展
        4.1.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1.3 有限元网格划分
    4.2 汽轮机汽缸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数学模型概述建立原则
        4.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4.2.3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 汽缸壁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4.3.1 汽轮机高压内缸材料特性
        4.3.2 额定工况下汽缸壁温度场的模拟
        4.3.3 额定工况下汽缸壁应力场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计算结果的验证及讨论
    5.1 计算程序及验证模型的建立
        5.1.1 汽缸壁温度场计算程序的实现
        5.1.2 有限元验证模型的建立
    5.2 汽缸温度场的讨论
        5.2.1 流体不变时实例结果比较及分析
        5.2.2 流体变化时实例结果比较及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一维非稳态圆筒壁导热模型(拉氏变换法)
    1.1 一维非稳态拉普拉斯导热方程的建立
    1.2 简化及反演变换过程
    1.3 一维非稳态圆筒温度场的解析解及说明
附录2 拉氏变换实例(流体温度成两段线性变化)
    2.1 温度分析
    2.2 计算过程
        2.2.1 不同位置r 处汽缸壁温度场分布(理论分布)
        2.2.2 模型的验证及对比(只含内表面理论与有限元对比)
    2.3 误差分析
附录3 拉氏变换结果与分离变量比较(流体变化)
    3.1 圆筒壁公式的比较
        3.1.1 流体不变时(分离变量)
        3.1.2 流体变化时(分离变量)
        3.1.3 流体变化时(拉氏变换)
    3.2 一维非稳态大平板公式
    3.3 数据结果及图表

(9)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0.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动态
    §0.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回路作功能力原理及流量分布算法
    §1.1 回路作功能力原理
    §1.2 流量分布算法
    §1.3 热力系统热经济性指标的计算
    §1.4 用流量分布算法计算非再热机组的热经济性
    §1.5 用流量分布算法计算再热机组的热经济性
    §1.6 本章结论
第二章 作功效率分析法
    §2.1 作功效率递推算法
    §2.2 用矩阵运算求作功效率的方法
    §2.3 热力系统热经济性指标的计算
    §2.4 再热器流量公式正确性验证
    §2.5 本章结论
第三章 改进的循环函数法
    §3.1 概述
    §3.2 回热系统简化原理
    §3.3 加热单元的通用函数
    §3.4 本章结论
第四章 热力系统节能理论的广义化
    §4.1 热力系统广义数学模型
    §4.2 热力系统的类层次
    §4.3 热力系统节能分析方法的一致性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火电机组运行优化
    §5.1 火电机组运行优化基准值的确定
    §5.2 锅炉热经济性诊断模型
    §5.3 凝汽器运行优化模型
    §5.4 回热加热器正常状态的确定
    §5.5 本章结论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10)连城电厂100MW汽轮机节能和增容改造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国内外现状综述、项目概况
    1.1 国内外现状综述
    1.2 项目概况
    1.3 本项目的编制依据
    1.4 研究的范围
        1.4.1 高压缸部分
        1.4.2 低压缸部分
    1.5 主要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
    1.6 工作过程
2 #2机组热力试验及结果分析
    2.1 热力试验的目的、试验项目及方法
        2.1.1 试验目的
        2.1.2 机组的主要技术特性
        2.1.3 试验项目及负荷工况
        2.1.4 试验方法及要求
        2.1.5 试验运行方式和要求
    2.2 热力试验的结果分析、讨论
        2.2.1 试验计算方法说明
        2.2.2 试验计算结果
    2.3 额定负荷汽轮机各级热力
3 对现有汽轮机经济性的改进
    3.1 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
        3.1.1 级的工作过程
        3.1.2 级的反动度
        3.1.3 级的通流部分热力计算
        3.1.4 扭叶片级
    3.2 提高汽轮机经济性的方向
        3.2.1 提高汽轮机的新汽参数
        3.2.2 降低背压
        3.2.3 改进热力循环
        3.2.4 改进汽轮机的构造
    3.3 调节方式的改进
        3.3.1 减少经常运行负荷下的节流损失
        3.3.2 该旁路进汽为喷嘴调节进汽
        3.3.3 提高变工况时的效率
    3.4 更换新型叶栅
        3.4.1 改进喷嘴叶栅的效果
        3.4.2 改进动叶栅的效果
        3.4.3 级内动、静叶栅同时改进
        3.4.4 叶片出口角的影响
    3.5 调整级间的轴向间隙及加径向汽封片
        3.5.1 封闭轴向间隙的影响
        3.5.2 开口轴向间隙的影响
        3.5.3 径向汽封片的影响
        3.5.4 轴向间隙的调整与径向间隙的安装
    3.6 减少余速损失
    3.7 减少级间流通阻力
        3.7.1 在部分进汽的机组中进汽弧段的相对位置
        3.7.2 直径突变处阻力的减少
    3.8 减少轴封漏汽损失
        3.8.1 旧有机组轴封系统的缺陷
        3.8.2 减少轴封漏汽面积
        3.8.3 改进轴封系统
4 对100MW机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改造概况介绍
    4.1 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 国内100MW机组改造概况简介
    4.3 改造设计特点
        4.3.1 通流部分气动热力先进设计方法与新技术
        4.3.2 通流部分结构设计特点
    4.4 各制造厂家改造特点
    4.5 改造要求
    4.6 技术措施及性能保证
        4.6.1 技术措施保证
        4.6.2 性能保证
    4.7 热力设计
        4.7.1 改造前热力核算
        4.7.2 改造后热力设计
        4.7.3 改造叶片的试验研究
    4.8 厂家改造方案
        4.8.1 关于单列调节级方案
        4.8.2 关于双列调节级方案
        4.8.3 关于只改造低压通流部分
    4.9 保证调峰及两班制运行
        4.9.1 汽封设计
        4.9.2 转子设计
        4.9.3 低压缸负荷特性
5 相应改造的设备系统
    5.1 工艺系统改造设计原则
    5.2 热机部分
    5.3 电气部分
        5.3.1 东汽电气部分改造(新疆玛纳斯电厂改造调研情况)
        5.3.2 北重电气部分改造
    5.4 项目实施条件及轮廓进度
        5.4.1 现场改造的主要工作内容
        5.4.2 轮廓进度安排
    5.5 环境保护及消防
6 机组的安全校核
    6.1 轴向推力
    6.2 隔板及静叶片的应力、挠度值
    6.3 高压叶轮内应力
    6.4 叶片强度校核
7 工程投资估算及改造效益预估
    7.1 工程投资估算
    7.2 电厂改造效益计算
结论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N_(c)100-8.83/535型汽轮机胀差变化特点及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火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汽轮机胀差控制分析[J]. 翟志东.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18)
  • [2]汽轮机胀差异常的故障分析及处理[J]. 韩德家.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3(21)
  • [3]韶电300MW汽轮机组通流部分改造研究[D]. 张泉.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6)
  • [4]火电机组机炉仿真建模及局部仿真算法的改进与应用[D]. 熊璟睿.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02)
  • [5]某100MW汽轮机胀差的应对措施[J]. 姚以列,张雨山,原俊斌. 电力学报, 2006(02)
  • [6]汽轮机汽缸温度场的理论研究[D]. 邓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6(08)
  • [7]Nc100-8.83/535型汽轮机胀差变化特点及控制[J]. 韩德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4(S1)
  • [8]国产N100-8.83/535型汽轮机高压缸胀差问题的探讨[A]. 骆忠平. 全国火电1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 2004
  • [9]电厂热力系统节能分析方法研究[D]. 闫水保. 东南大学, 2002(11)
  • [10]连城电厂100MW汽轮机节能和增容改造可行性研究[D]. 魏伟. 重庆大学, 2001(01)

标签:;  ;  ;  ;  ;  

N_(c)100-8.83/535汽轮机膨胀差变化特性及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