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从档案社做官

欧阳修:从档案社做官

一、欧阳修:从档案学会做官(论文文献综述)

郜艳丽[1](2021)在《李驎诗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朱婷婷[2](2021)在《明《后湖志》及其文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湖志》是明代赵官所作的记录后湖黄册制度的志书,收录有大量关于黄册管理细节的奏疏,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学界对此书关注不多,特别对其文献学研究甚少。本文以《后湖志》为第一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学科交叉法以及文本对比等研究理念,拟从《后湖志》概况、《后湖志》版本研究、《后湖志》文本比较和《后湖志》价值评介等四方面对其加以叙述和分析。本文认为《后湖志》一书的文献和史料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该书取名源自黄册保管地南京后湖,其编纂特点是以时间为脉络,初纂时章节分配合理,其所载内容全面记述了明代黄册制度,丰富充实了《明实录》中的相关记载,并间接反映了明代官僚政治;二、《后湖志》原书已失传,今存世版本历经数次重修,书名由最初的《后湖黄册志》简化为《后湖志》,现存有明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点校本,版本之间存在诸多差异;三、《后湖志》与明清诸多史籍存在文本内容的雷同,与《大明会典》、《名臣经济录》、《郑端简公奏议》、《整庵存稿》、《明文海》、《续文献通考》、《军政条例类考》、《肇域志》以及《金陵梵刹志》等史籍互相引征;四、《后湖志》之价值需要客观分析,其优点是史料价值极高,大部分内容是珍贵的一手资料,在明代赋役制度等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版本缺陷以及内容上的局限性。

刘珍[3](2020)在《黄爵滋年谱》文中研究说明黄爵滋(1793-1853),字德成,号树斋,江西抚州宜黄人。道光三年(1823)进士,清朝着名的政治家。为官期间,黄爵滋不仅关心民生疾苦,且敢于直谏,常常表达自己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尤其多次进言痛斥鸦片之危害,倡禁烟之先声。黄爵滋不仅在政治上有成就,在文学上的贡献也不容忽视。对黄爵滋生平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还原其精彩的一生,且更能全面地了解其诗文和政治思想;同时,为研究清朝中期仕宦的唱和交游情况、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社会风气提供借鉴。目前,关于黄爵滋生平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留有许多研究空间,尤其缺乏一部较为详细、系统反映其一生的年谱作为研究基础。鉴于此,笔者通过细读黄爵滋的文学作品,阅读与其交游诸人的诗文集,相关地方志、史籍等有关资料,对黄爵滋行履及着述等情况进行编年考订,以期为学界进一步研究黄爵滋提供参考。道光三年,黄爵滋中进士,入翰林院,选庶吉士。六年,先后任散馆授编修、国史馆协修等职。道光十二年至十五年,黄爵滋受道光帝重用,官道平坦,由监察御史擢升为刑部左侍郎。此间,清政府被鸦片烟荼毒,黄爵滋在1834年和1835年向道光帝进呈《综核名实疏》《敬陈六事疏》,痛陈鸦片烟乃国家毒瘤。道光十八年,呈《严塞漏卮培国本疏》,力主通过“重治吸食”抵御鸦片烟输入。道光十九年至二十一年,黄爵滋赴豫、闽、浙等省查办匪徒、海防及鸦片问题。道光二十三年,黄爵滋因户部银库亏空被夺职。咸丰三年,逝于京城,终年六十一岁。通过系年发现,黄爵滋的文学活动主要集中在为官和交游期间,其先后参加“江亭雅集”活动和“宣南诗社”活动,所交多是当时政治和文学上的卓识之才。他们酬唱赠答,交游密切,创作大量诗文,都收录于《仙屏书屋初集年纪》《仙屏书屋初集诗录》等中。黄爵滋将其一生行迹与历史史实记于诗文,有助于我们了解其同时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同时,从这些诗文中可见黄爵滋友人对他的推崇,以及当时诸多文人的生平轨迹,为研究文人之间的文学活动提供补充资料,丰富江西文学。

张光润[4](2018)在《袁同礼研究(1895-1949)》文中认为袁同礼,字守和,祖籍直隶安肃,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于北京南横街本宅,1965年病逝于美国华盛顿。在他出生之年,造就“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已在甲午海战中幻为泡影,一系列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变迁的大事件已是山雨欲来。中国近代图书馆运动“发轫”于三年后的戊戌维新。他在这场巨变中养成了新知和旧学,并以发展图书馆事业回应了那个时代,成就了自己在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中的先驱地位。1949年初旅美定居之前,他不仅领导全国最大的国立图书馆,并将它带向了世界,深度参与了近代社会的变迁。有关袁同礼的研究,近三十年来逐渐受图书馆界关注,相关专题论述层出不穷,至今仍是方兴未艾,但由于资料和视野所限,历史学界有关他在近代社会变迁上的讨论,尚不多觏。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镜图书馆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他学问和事业中的若干大事件作深入研究,着重强调其在近代变迁中的独特意义,并力图通过这些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和深化袁同礼研究应有的内涵。全文除绪论、结语和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外,主体部分由四个专题研究组成,分别从家世、成学、学问和事业方面作系统论述。第一章论述袁同礼家世及成长的时代,分析袁家由农村迁居城市的近代意义,及袁同礼童年成学时的新旧知识比重。第二章研究袁同礼近代知识结构的形成,既详论北大预科的成学背景及成绩,也重视在清华学校的第一份图书馆职业,及游学欧美对近代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清华学校部分,也简单梳理了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特征;游学美欧部分,则着重讨论他在近代群学意义上广泛参与各种学术组织,及以近代目录学为中心的图书馆学新知的养成。第三章学问篇以《永乐大典》的访求和研究为例,结合他在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北平图书馆的任职经历,系统研究他的15篇研究成果,详述其中的编目方法的近代转变,典籍观念的新旧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永乐大典》由流散史到阅读史的转变。第四章事业篇则以他去国之前精力所萃的国立北平图书馆为研究对象,从他宣示中外的三条立馆宗旨出发,分节论述他带领北平图书馆走向世界的近代化进程,以及这一进程所具有的近代意义。文末所附《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是撰写本文的资料长编,也是对正文的有益补充,为研究袁同礼在近代巨变中的独特地位提供了相对翔实的背景。

钱志伟[5](2018)在《许同莘及其公牍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许同莘乃民国公牍学之大家,浸染公牍之道数十载,又积数十年之功,成《公牍学史》一书,首倡公牍之学,首序公牍之史。惜传许氏之学者甚鲜,读许氏之书者盖寡,不揣冒昧,欲张皇未发之幽潜,故作是文。绪论依惯例,声明论文之选题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其后正文分五章论述:古人云“知人论世”,故须知许同莘其人,晓其生平,详其家境,考其师友,明其着述。此为第一章。《公牍学史》乃许氏平生公牍思想之集大成者,故须概括其主旨,考辨其版本,又许氏言治牍发轫于《治牍须知》《公牍诠义》二书,此二书与《公牍学史》渊源甚深,不可不查其中之关联。此为第二章。窃以为许氏之公牍思想可一分为二:一为公牍创作观,一为公牍史学观。所谓公牍创作观,即阐释如何作公牍。欲作公牍,须知何以为公牍,故首探公牍之本原。公牍之文体甚蕃,令人目眩,故次辨公牍之文体。历代公牍因时因人而风格各异,但大体趋而归一,故再述公牍之风格。文章异格,公牍自有其特色,作法亦有所不同,故更叙作牍可用之技法。治牍主体之素质于公牍创作尤为关键,故末论治牍所需之才略。此为第三章。所谓公牍史学观,即论述如何作公牍史。《公牍学史》于文书发展史研究为开山之作,如明晰该书之创作意图、写作体例与时代断限,分析其史料选材与组织布局,评判其征引之运用与详略之处理,洞察其继承性与创新性,则许氏之公牍史学观自明。此为第四章。许氏公牍思想虽珠玉蒙尘,但难掩芒光,其于公文之写作、文书工作者素质之培养与公文史之编写仍大有裨益,使后人有所启示。此为第五章。

徐妙妙[6](2017)在《无锡市家庭档案建设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2013年以来我国国际档案日的主题:“档案在你身边”、“走进档案”、“档案与你相伴”、“档案与民生”,发现每一个主题都在试图拉近和缩小档案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家庭档案的出现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切入点,它使档案这一事物呈现其本来面貌,即档案不单单是精英阶层的专属,也可以为草根阶层所有,并为草根阶层所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句古诗贴切地表述了家庭档案建设使得档案从官府阁上进入了普通百姓的家庭,拉拢了档案和普通百姓的距离,提高了社会的档案意识。此外,家庭档案在帮助处理家庭事务,丰富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等方面也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我国的家庭档案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但开展时间较短,还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无锡市家庭档案建设情况为研究对象,在探究家庭档案发展历程、含义、特点和功能等理论基础上,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无锡市民家庭档案的认知情况进行了摸底,同时结合电话、现场采访相关档案工作人员和查阅有关资料的方式了解了无锡市家庭档案的建设现状,发现无锡市家庭档案建设工作从开展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建档家庭从无到有的突破;在档案部门的宣传和号召下市民的建档意识逐步提高;家庭建档成果吸引了主流媒体的聚焦和关注;家庭建档信息化工作开始起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档案部门对家庭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家庭档案工作缺乏连续性;家庭档案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陈旧单一;家庭档案管理系统利用率低;家庭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不到位。最后,笔者借鉴了国内外其他地区家庭档案工作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推动无锡市家庭档案工作的发展策略:拓宽建档宣传渠道,加快家庭建档意识形成;关注家庭隐私,减少家庭建档后顾之忧;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推进家庭档案工作的发展;创新家庭档案管理模式,建立家庭档案文件中心;注重家庭档案的开发利用,实现家庭档案的功能价值。

王荣湟[7](2017)在《明清禅宗丛林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丛林,又称禅林,通常指代禅宗寺院。作为禅宗僧团依托的载体,丛林的兴衰利弊与禅宗发展息息相关。唐初禅宗形成的同时也确立了丛林的基本组织结构和生活规范。中唐时期百丈怀海禅师制定《禅门规式》,正式将丛林规范法制化、条文化,被后世视为禅宗清规的创立者。降至两宋,随着禅宗支派繁衍,丛林制度建设日益完善,由于各派系在制度规范的细节上有所差异,形成各有特色的“家风”。元代颁行具有集大成性质的《敕修百丈清规》标志着禅宗丛林制度已经完全成熟。明前期,国家多次颁布敕令维护《敕修百丈清规》的权威性,要求全国丛林寺院遵行。然而政令无法保证清规如法践行,制度本身也历久弊生。明中期以后,禅宗衰微,丛林渐沦为耕田办粮的宗法化世俗社会组织,管理制度逐渐废弛,《敕修百丈清规》已成一纸空文。晚明禅宗复兴,耆宿禅德重建丛林组织,为使丛林常住于世,在《敕修百丈清规》之外别立寺规、僧制,重新建立起一套有效操作、符合时宜的丛林制度。晚明清代的禅宗丛林制度与《敕修百丈清规》相比,已发生巨大变化,并呈现出神圣性衰退、世俗性加强的明显特点。本文一方面将从住持制度、僧职制度、禅堂制度、传法制度等方面来论述明清丛林的制度概貌,归纳丛林制度所具备的基本特性和作用;另一方面将通过具体制度的比较,说明晚明以前与晚明以降制度变革的具体表现和历时性特征,并分析引起变革的历史因素,以期从丛林制度的角度来观照晚明佛教改革的历史意义,进一步明确明清丛林制度上承宋元、下启近代的重要历史地位。

田野[8](2017)在《中国传统住居空间营构理法 ——以元代江南文人群体为中心》文中认为自十九世纪下半叶为始,延续了千年的中国传统建筑承传体系从租界区内西洋建筑的出现之时而步入了全新的发展路径,这是中国切入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与西方文明交融的阶段。但是,中国的传统建筑是在自有的地域环境、社会条件与自然限制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一个有机的脉络,承载着生活于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思考提出关乎于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又将到哪去的一系列“人-居”议题的解释。而通过这百年来的融合,我们是否找到了以东方文化关系为内核、西方工业技术为补充的两全之策?是否避免了只看到建筑“物”而忽视居住“人”的局限?事实上,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在十三至十四世纪的元代就曾发生过。从结果来看,虽然以草原-游居为基因的住居文化无法撼动中原-定居的地位,但并不代表那段时期内就没有正在发生的改变。因此,探究江南文人在面对这一融合之时的思维方式与解决方法就奠定了本文研究的主体。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侧重对研究概念、范围的界定,在综述与“传统建筑”、“建筑空间”、“元代建筑”等相关的研究中确定所采用的研究理论与方法;第二章是对元代社会背景以及江南文人的社会境遇的探讨,还原作为住居空间主体的文人群体在当时所处的真实历史情境,立足于对“九儒十丐”之说的考证辨析以阐述其缘起、本质与影响,由此作为推论他们如何看待与构建自己居所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三章侧重元代江南文人住居空间的复原,关乎“是什么样的”回答,以上海松江陶宗仪的南村草堂、苏州惟则的狮子林以及昆山顾瑛的玉山佳处为重点,与元代绘画、诗词记文、书籍插图及壁画等史料信息共同呈现一幅元代江南文人住居空间图景;第四章是对江南文人住居空间“为什么是这样”的解释,通过儒家思想、士风精神与住居空间的营构关系的梳理考辩展开对“向心天地”与“士志于道”空间语境的论证;第五章是对江南文人住居空间“如何做到这样”的探讨,从涉及宅土如何使用的园宅制度、空间如何扩大的槫袱移位以及住居舒适度如何保障的屋架构件三方面展开;第六章作为结论,通过借用抽象的哲学论断对元代江南文人住居空间营构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进行综合的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将终极的思考指向中国传统建筑的现代化承传之路。

张兴华[9](2017)在《张氏归义军时期佛教影响下的文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认为敦煌张氏归义军政权的创立者张议潮,并不是像前人所说的那样,出身于世家大族。相反,他只是出生于普通家庭的敦煌平民而已。在历史的机遇中,他凭借着自己过人的胆识与智慧推翻了吐蕃的暴政,并建立起敦煌归义军地方政权。由于自己的家族在当地并不显赫,因此缺少敦煌和河西地方势力的强力支持,所以张议潮需要借助唐政权在河西的深广影响,并依靠敦煌和河西深厚的佛教信仰来笼络人心,巩固统治秩序。由于张议潮受当时的社会环境、父亲张谦逸以及僧人吴法成的影响,他的崇佛思想也十分虔诚。也正是由于张议潮的崇佛思想,在这六十七年的时间里,不仅政治和经济得到稳定与发展,佛教得到弘扬与壮大,更重要的是敦煌文化走向了多元与繁荣,使得这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与特定时代背景的文学作品与宗教作品。本文对这些文学作品与宗教作品进行了整理与系年研究,并结合张氏归义军时期的特定战争背景和佛教氛围来解读这些文学活动和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特色,最后从文学史的意义上对张氏归义军时期的、其辖域范围内的文学创作成果给予总结和定位。本文认为张氏归义军时期的文学是唐末、五代、宋初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唐以后的中国文学包括宋词、宋元话本、明清小说、戏曲等都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它是唐末、五代、宋初敦煌文学活动与中原文学发展的关键衔接点,更对中国文学史有特殊的补充作用。

王晓霞[10](2017)在《宁夏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 ——清代至民国时期》文中认为本论文以宁夏中部黄河以东秦汉渠灌区的回族为研究主体,通过历史文献、田野调查等方法,重点考察了该区域清代至民国时期回族社会历史发展及其变迁的过程。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分析了该区域民族在区域生态环境、政治变动及时代变迁过程中的民族应对,以及宗教文化对该区域回族社会的影响与作用等,最终探讨在复杂多变的大历史进程中,小区域历史中的一个族群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以此进一步揭示人类历史生存命运的复杂性与艰难性。居于中国农牧交错地带的宁夏秦汉渠灌区,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都处于王朝的“边地”,又处于丝绸之路的要道上,历史上诸多北方民族在该区域徙居,因此该区域历史上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地。由于有黄河灌溉的优势,宁夏平原的农业开发又被历代王朝所重视,明清时期形成了以回、汉两族为主体的民族分布格局。清代康乾时期是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的大发展时期,回族人口不断壮大,伊斯兰新教(哲赫忍耶门宦)进入宁夏,对该区域的回族社会组织产生了重要影响力;同治西北回族大起义中,金积堡马化龙是宁夏起义的领导核心。最终,起义的失败成为宁夏回族社会发展的分水岭,对整个西北地区回族社会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清末以后,在社会转型及商业潮流等影响下,该区域的回族逐渐复兴并再次聚居秦汉渠精华地带,总体呈现出复兴发展的面貌,回族商贸经济发展尤其突出。伊斯兰教该区域回族社会中呈现出格底目教派占据优势,哲赫忍耶门宦恢复发展,伊赫瓦尼教派迅速传播的局面。在时代发展与回族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秦汉渠灌区回族的社会教育及宗教改革开始向现代化方向迈进。抗战时期,回族表现出了高度的国家认同与爱国热情,也表达出了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自觉意识。中国共产党在宁夏地区的民族政策实践,给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带来了新的发展希望。由此,本文也是一个通过区域“小历史”回应中国“大历史”变迁的个案研究,通过秦汉渠回族历史变迁展现区域民族发展的特性,也以此来体现中国“多元一体”民族格局形成的历史依据。

二、欧阳修:从档案学会做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欧阳修:从档案学会做官(论文提纲范文)

(2)明《后湖志》及其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研究现状
    二、选题的难点和创新点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后湖志》概况
    第一节 成书背景
    第二节 赵官及其他作者生平
    第三节 主要内容记述
第二章 《后湖志》版本探析
    第一节 《后湖志》版本流传及书名辨析
    第二节 《后湖志》现存版本概况
    第三节 《后湖志》各版本文本比较
第三章 《后湖志》文本比较
    第一节 《后湖志》与《大明会典》文本比较
    第二节 《后湖志》与其他史籍文本比较
    第三节 《后湖志》所录诗文文本比较分析
第四章 《后湖志》价值评介
    第一节 《后湖志》价值及作用
    第二节 《后湖志》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黄爵滋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综述
    二、选题意义
凡例
谱文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黄爵滋世系

(4)袁同礼研究(1895-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综述
    三 主要史料和章节安排
第一章 家世与童年(1895-1913)
    第一节 家世考
        一 曾祖移居京师
        二 祖父定居京师
    第二节 童年
第二章 成学之路(1913-1924)
    第一节 北大预科
        一 入学前的北大预科
        二 入学后的预科调整
        三 预科成学
    第二节 以图书馆为志业(1916-1924)
        一 水木清华四寒暑
        二 游学美欧
    第一节 缘起
        一 《永乐大典》的编纂和流传
        二 全祖望和缪荃孙的研究
    第二节 袁同礼的调查与研究
        二 系列调查研究及影响
第四章 主持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1948)
    第一节 作中国文化之宝库
        一 访购中西书籍
        二 使受学之士观摩有所
    第二节 通中外图书之邮
        一 出版品交换
        二 善本寄美保存
    第三节 树长治久安之基
结语
附录一 :袁同礼先生年谱初编(1895-1965)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许同莘及其公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许同莘其人
    第一节 生平简介
    第二节 家境情况
    第三节 师承交游
    第四节 编着成就
第二章 《公牍学史》其书
    第一节 《公牍学史》内容概述
    第二节 《公牍学史》版本比较
    第三节 《公牍学史》之肇始
    第四节 《公牍学史》之滥觞
第三章 许同莘的公牍创作观
    第一节 本原论
    第二节 文体论
    第三节 风格论
    第四节 技法论
    第五节 才略论
第四章 许同莘的公牍史学观
    第一节 序例与断限
    第二节 编次与采撰
    第三节 征引与烦省
    第四节 因袭与创新
第五章 许同莘公牍思想的现代启示
    第一节 对公文写作的启示
    第二节 对文书工作者素质培养的启示
    第三节 对公文史编写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本人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6)无锡市家庭档案建设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之处
2 家庭档案概述
    2.1 家庭档案的发展历程
        2.1.1 家庭档案的起源
        2.1.2 家庭档案的演变
        2.1.3 家庭档案的发展
    2.2 家庭档案的定义和特点
        2.2.1 家庭档案的定义
        2.2.2 家庭档案的特点
    2.4 家庭档案的分类和功能
        2.4.1 家庭档案的分类
        2.4.2 家庭档案的功能
3 无锡市家庭档案建设的现状调查
    3.1 调查对象和方法
    3.2 调查内容
        3.2.1 市民家庭档案意识
        3.2.2 家庭档案建设实践
    3.3 调查结论
        3.3.1 取得的成就
        3.3.2 存在的问题
4 无锡市家庭档案建设的发展策略
    4.1 拓宽建档宣传渠道,加快家庭建档意识形成
    4.2 关注家庭隐私问题,减少家庭建档后顾之忧
    4.3 凝聚社会各方之力,推进家庭档案工作发展
    4.4 创新家庭档案管理模式,建立家庭档案文件中心
    4.5 注重家庭档案的开发利用,实现其功能价值
    4.6 加快家庭档案信息化建设,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7)明清禅宗丛林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 概念及范畴界定
    三 学术史回顾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 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章 明代以前丛林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 丛林制度的形成
        一、百丈怀海与《禅门规式》
        二、《禅门规式》所反映的早期丛林制度
        三、《禅门规式》在丛林制度史上的地位
    第二节 宋元时期丛林制度的成熟及变化
        一、《禅苑清规》与两宋丛林制度的成熟
        二、从《敕修百丈清规》看元代丛林制度的变化
第二章 住持制度
    第一节 住持的职责
        一、说法活动
        二、寺务管理活动
        三、祝白活动
        四、住持的领袖地位
    第二节 住持的入院与退院
        一、迎请新住持
        二、新住持入院
        三、住持进出寺院
        四、住持退院
    第三节 住持的世俗化
        一、住持的神圣性减弱
        二、住持的世俗性增强
第三章 僧职制度
    第一节 西序头首
        一、四大班首
        二、书记
        三、知藏
        四、知客
        五、侍者
    第二节 东序知事
        一、监寺
        二、副寺
        三、维那
        四、典座
        五、直岁
    第三节 办公场所和列职杂务
        一、序执寮舍及其管理
        二、列职杂务与其办公场所
    第四节 任免、监督、考核机制
        一、僧职任免制度
        二、监督考核制度
    第五节 僧职制度的特点
        一、继承并发展宋元僧职制度传统
        二、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
        三、等级色彩鲜明
        四、有一定程度的平等性和民主性
        五、深受子孙化、宗法化现象的影响
第四章 禅堂制度
    第一节 禅堂的空间
        一、禅堂外部空间
        二、禅堂内部建置
    第二节 禅堂管理制度
        一、禅堂管理僧职
        二、禅堂出入管理
        三、禅堂管理规约
        四、禅堂经济管理
        五、禅堂管理制度的特征
    第三节 禅堂修行生活制度
        一、日常生活作息
        二、修行活动规范
        三、结制安居
        四、打禅七
        五、禅堂修行生活制度的时代变迁
第五章 传法制度
    第一节 勘验付法
        一、勘验付法的程序
        二、付法的主观性和原则性
    第二节 传法信物
        一、付法偈与源流
        二、其他信物
    第三节 传法活动
        一、面授付法
        二、寄送和代付
        三、关于传法活动的补充
    第四节 传法制度的特点
        一、继承性
        二、宗派性
        三、特殊性
    第五节 传法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修行与勘验趋于形式化
        二、传法制度日益僵化
        三、师家胡妄付法
        四、付法泛滥
    第六节 传法制度弊端的消极影响
        一、使禅师素养普遍低下
        二、使付法制度形式化
        三、损害佛法的正信地位
        四、加剧禅宗衰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8)中国传统住居空间营构理法 ——以元代江南文人群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选题背景、研究范围界定与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
        1.1.1 不知“东”、“西”与“不知东西”
        1.1.2 如“空”似“物”的建筑空间
        1.2 研究范围界定
        1.2.1 从空间经验到空间概念
        1.2.2 时间轴上的盲点:元代
        1.2.3 地域范围的亮点:江南
        1.2.4 人群圈层的断点:文人
        1.2.5 “理”与“法”
        1.2.6 营构的两个层面
        1.2.7 论题的定立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中国传统建筑研究的简要脉络
        2.2 以建筑空间为议题的展开
        2.3 以元代建筑为主体的研究
    3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 研究理论与方法、课题特色、创新性与论文研究框架
        4.1 设计事理学
        4.2 建筑现象学
        4.3 解释性历史研究法
        4.4 课题特色与创新性
        4.5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处境:进退维谷中的自由
    1 文人与“九儒十丐”之说
    2 “九儒十丐”真实性的考释
        2.1 态度模糊的赞同派
        2.2 态度委婉的否定派
        2.3 态度坚定的否定派
        2.4 态度坚定的赞同派
    3 “九儒十丐”的还原
        3.1 缘起:舌尖上的低置
        3.2 本质:儒士的时代悲歌
        3.3 影响:舔纸伤口的困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再现:诗画幕布上的图景
    1 一介宅园
    2 典型性的筛选
        2.1 居住主体
        2.2 营构实体
    3 南村草堂
        3.1 草堂以别墅之名
        3.2 处所的画中观
        3.2.1 《南村草堂图》与《南村真逸图》
        3.2.2 《南村别墅图》与《南村十景咏》
        3.3 此在的集结
        3.4 南村草堂小结
    4 狮子林(师子林)
        4.1 师林无狮
        4.2 师林前身
        4.3 创建年代
        4.4 状貌:以画为鉴
        4.4.1 朱德润《师子林图》
        4.4.2 倪珊《狮子林图》卷
        4.4.3 徐贲《师子林十二景》册页
        4.5 格局:以字为据
        4.5.1 变迁的脉络
        4.5.2 原初的布局
        4.6 狮子林小结
    5 玉山佳处
        5.1 雅集盛举的发生地
        5.2 假私济公的召集人
        5.3 以山之名言志
        5.4 近水之处定址
        5.5 建成即损毁
        5.6 地貌场所的体验
        5.7 一溪二山与三池
        5.8 景点与空间的对话
        5.8.1 起:玉山草堂
        5.8.2 承:南部入口
        5.8.3 转:玉山与小东山
        5.8.4 合:浣花溪
        5.9 玉山佳处小结
    6 画、文中的拾英
        6.1 绘画
        6.2 诗词记文
        6.3 书籍插图
        6.4 壁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在野士风的物化
    1 向心天地的空间模式
        1.1 “见”与“隐”的抉择
        1.2 归宿:从“象物天地”到“壶中天地”
        1.3 非“见”非“隐”的自我认同
        1.4 “法晋宗唐”思潮与“大元盛世”心态
        1.5 天地自在我心
        1.5.1 心境观
        1.5.2 庶人之辩
        1.5.3 贫者非贫
        1.5.4 心注一境
        1.5.5 正审思虑
    2 “士志于道”的空间语境
        2.1 “善其身”与“济天下”的交融
        2.1.1 茅屋的所指
        2.1.2 不忘其初
        2.1.3 安得广厦千万间
        2.1.4 山河不在镜中观
        2.2 梧竹的气节表达
        2.2.1 无竹不成器
        2.2.2 梧竹寄幽思
        2.2.3 竹林大可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法:承传举措的更变
    1 控而不僵的土地
        1.1 一种补充:园宅制度
        1.2 土地丈量尺度的推导
        1.3 田亩度量方式的调整
        1.4 民宅用地面积的扩充
        1.5 《至正条格》对园宅的影响
        1.6 园宅制度小结
    2 应中有变的住宅结构
        2.1 槫袱梁架的作用
        2.2 减柱移柱造的存在
        2.3 两根槫木的相向内移
        2.3.1 山墙上的圆圈
        2.3.2 屋舍等级规定的间隙
        2.3.3 一种可能的取巧
        2.4 槫袱梁架与减柱移柱造小结
    3 法制长生屋的制法
        3.1 缘起:防火
        3.2 秘诀:油灰泥
        3.3 重心:茅屋顶
        3.3.1 传统之工艺
        3.3.2 画中之笔法
        3.3.3 民间之技艺
        3.3.4 檐口的巧思
        3.3.5 望板的选择
        3.4 法制长生屋制法小结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一曲“向死而生”的完结
全文研究脉络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9)张氏归义军时期佛教影响下的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张议潮的平民出身与归义军政权的崇佛现象
    1.1 张议潮与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1.2 张议潮出生于平民之家
    1.3 外倚唐而内靠佛的政权统治
2 张氏归义军时期的文学作品系年情况
    2.1 张氏归义军时期的文学作品系年考
    2.2 张氏归义军时期的文学作品特点
3 张氏归义军时期的文学特色及文学史意义
    3.1 张氏归义军时期的文学创作特色
        3.1.1 变文的新发展
        3.1.2 曲子词的新发展
        3.1.3 邈真赞的新发展
        3.1.4 诗歌的新发展
        3.1.5 “儿郎伟”体的再次出现
        3.1.6 行香文的再次出现
    3.2 张氏归义军时期文学作品的文学史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宁夏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 ——清代至民国时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研究现状
    三、理论路径:大历史中的区域民族史
    四、研究方法:文献法与田野调查法
    五、研究区域与田野考察
第一章 河套平原-秦汉渠灌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第一节 黄河的赠礼:天下黄河富宁夏
        一、宁夏地理生态特征
        二、天下黄河富宁夏
        三、秦汉渠灌区:农耕精华之地
    第二节 民族走廊的重地:农耕与游牧民族的竞争与共生
        一、“夷夏中分”之地与游牧民族徙居区
        二、农耕与畜牧的进退与共生
    第三节 丝绸之路的要冲:商品经济的福地
        一、商业贸易之于古代西北社会
        二、丝绸之路“灵州道”的开通及对宁夏平原影响
第二章 清代康乾时期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的大发展
    第一节 清代以前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
        一、“传说”时代的回族:“灵州回回”与“怀恩寺”
        二、“五世蕃客”与“西夏回回军”:隐没在历史中的踪迹
        三、元、明宁夏大移民与回族在秦汉渠灌区的定居
    第二节 康乾时期宁夏地方社会与民族关系
        一、政治稳定下的宁夏经济社会发展
        二、以回、汉两族为主的民族分布格局形成
    第三节 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的大发展
        一、回族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在农、商、牧之间
        二、回族的政治参与:以苏尔相为个案
        三、清乾隆朝以后伊斯兰教文化在灵州的发展与分化
第三章 清晚期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的衰落
    第一节 清王朝的衰落与社会矛盾的激化
        一、晚清社会矛盾的周期性爆发
        二、西北回族社会的矛盾及其激化
    第二节 宁夏回民起义
        一、社会失序与族群冲突:同治陕甘回民起义
        二、以金积堡为中心的宁夏回民起义
    第三节 宁夏回民起义善后安置及其影响
        一、起义善后安置措施
        二、对宁夏及西北回族社会的影响
        三、秦汉渠灌区地方秩序的重建
        四、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的沉寂
第四章 民国时期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的政治与经济
    第一节 清民鼎革与西北回族社会的复振
        一、甘、青回族政治集团的兴起
        二、“甘马”入驻宁夏
    第二节 经济上的复苏
        一、农耕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二、现代工业的西北之“渐”
        三、清末的商业复兴潮流
        四、吴忠堡:新的商业中心城市的形成
    第三节 秦汉渠灌区回商家族的个案研究
        一、灵武大寨子何义江家族
        二、灵武大寨子丁嗣魁家族
        三、吴忠堡李凤藻家族
第五章 民国时期秦汉渠灌区回族的文化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的恢复
        一、回族聚落与清真寺的恢复
        二、回族家族大寨子
    第二节 宗教与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一、回族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二、普及初等教育以“清真”之名
        三、经堂教育的改革:中阿师范
    第三节 民族危机与秦汉渠灌区回族的觉悟与国家认同
        一、展现在时代大潮与民族危机中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进步
        二、秦、汉渠回族各阶层的爱国与抗战
    第四节 历史的转折:中国共产党与秦汉渠回族社会发展
        一、《回回民族问题》:“回回民族解放的灯塔”
        二、宁夏解放与回族的抉择与新生
第六章 清末以来秦汉渠灌区伊斯兰教的分化与发展
    第一节 格底目教派的发展与演化
        一、格底目教派的发展与演化
        二、格底目经学人才培养
        三、格底目清真寺及阿訇简述
    第二节 哲赫忍耶门宦在吴忠地区的复兴与发展
        一、清末的时局与马元章接续哲赫忍耶门宦
        二、马进西建立板桥道堂与哲赫忍耶门派分化
        三、哲赫忍耶在秦汉渠灌区的两处着名拱北
    第三节 伊赫瓦尼教派在秦汉渠灌区的传播与发展
        一、伊赫瓦尼传入秦汉渠灌区
        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伊赫瓦尼教派的大发展
        三、马鸿逵及本地回商家族对伊赫瓦尼发展的影响
        四、伊赫瓦尼教派的分布与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 谢
附录

四、欧阳修:从档案学会做官(论文参考文献)

  • [1]李驎诗歌研究[D]. 郜艳丽.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明《后湖志》及其文本研究[D]. 朱婷婷.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9)
  • [3]黄爵滋年谱[D]. 刘珍. 南昌大学, 2020(01)
  • [4]袁同礼研究(1895-1949)[D]. 张光润.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
  • [5]许同莘及其公牍思想研究[D]. 钱志伟. 安徽师范大学, 2018(01)
  • [6]无锡市家庭档案建设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研究[D]. 徐妙妙. 武汉大学, 2017(06)
  • [7]明清禅宗丛林制度研究[D]. 王荣湟. 南开大学, 2017(05)
  • [8]中国传统住居空间营构理法 ——以元代江南文人群体为中心[D]. 田野. 广东工业大学, 2017(02)
  • [9]张氏归义军时期佛教影响下的文学研究[D]. 张兴华.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10]宁夏秦汉渠灌区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 ——清代至民国时期[D]. 王晓霞. 兰州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欧阳修:从档案社做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