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建国十七年人物史诗

略论建国十七年人物史诗

一、建国17年人物叙事诗简论(论文文献综述)

LEE W00NG[1](2020)在《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据时期韩国文坛和社会对外国文化的吸收主要侧重于通过日本输入西方文学和文物。在如此之情况之下,部分韩国文人将中国文学作为外国文学,即世界文学的一个构成部分进行了积极的吸收,并试图以此来推动韩国近代文学的发展。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之目的在于,以中国现代文学作为借鉴,来建构韩国近代文学,同时建立反帝反封建的近代民主社会。近代转换期的中国现代文学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以文学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以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抗战文学为中心展开。包含日据时期(1910年-1945年)和解放时期(1945年-1948年)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使命,以近代化和解放独立国家为目标指向,经历了胎动期、发展期、深化及停滞期和复兴期的发展过程。本论文分析该时期在韩国发表的196篇批评,进行解释。胎动期为1920年代前半期,在该时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正式开始。梁建植、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在该时期开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译介与批评。梁建植在1920年11月号至次年2月号《开辟》上翻译发表了日本研究者青木正儿的<以胡适氏为中心的中国之文学革命>,此文是20世纪上半期韩国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最早一文。之后,梁建植继续发表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译文及他所写的批评,十分积极地翻译了戏曲、诗歌、小说等作品。192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历史系留学的李允宰在留学期间发表了有关中国社会、政治形势的政论以及介绍中国罗马字运动的文章,并翻译发表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李东谷强调借鉴中国新文学建构运动中的思想改革与文学改革,以之作为他山之石。梁明参考胡适的新文学建构理论,则主张通过韩文的语文改革开展新文学建构。以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为中心的胎动期批评主要在1920年至1924年之间展开,以翻译日人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中国本土文学革命的评论开始。其目的在于打倒封建旧思想和旧制度,从而建设近代社会、建构近代文学。该时期韩国批评家们特别关注胡适的文学革命理论与主张,翻译了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和<谈新诗>,另外,多数当时的戏剧、诗歌、小说等被翻译。该时期发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有20余篇,《每日申报》上连载的梁建植译<人形之家>(中文名为《玩偶之家》)以《娜拉((?))》(永昌书馆,1922)之名出版,李相寿译《人形之家》(汉城图书,1922)也出版。发展期为1920年代后半期至1930年代前半期,该时期留学过中国大学的批评家们非常活泼地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多样的批评观点上展开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该时期主要批评家有柳基石、丁来东、金光洲、李陆史、金台俊等。柳基石以1925年2月在《基督新报》上发表<墨子与基督>为始,发表了许多无政府主义观点的文艺观,并在韩国最早翻译了鲁迅的<狂人日记>。丁来东和李陆史正式开启了对鲁迅文学的相当深度的批评,金光洲发表了以中国现代戏剧和电影为中心的批评。如此,20世纪上半期中发展期成为韩国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最活泼的时期,该时期发表的中国文学批评数量达到100多余篇,另外,开辟社还出版了《中国短篇小说集》(1929)。深化及停滞期为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之间。该时期,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们开展了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然后1937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相当萎缩了。金台俊从1930年代前半期开始进行社会主义观点的批评,接着他裵澔、李明善等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出身的批评家以大学为中心开展了讲台上的中国文学批评。从1930年代至1945年解放以前,他们发表的社会主义倾向的批评共计30余篇,而从中日战争爆发至解放之间发表的不分观点的所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仅有30余篇。复兴期为1945年8月解放至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间。解放之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再次迎来复兴时期,在此短暂的5年之间韩国文坛共发表了 42篇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除了在前阶段开始继续活跃的丁来东、金台俊、李明善等之外,尹永春开展了活跃的批评活动。该时期,李明善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集》(宣文社,1946)、《鲁迅杂感文选集》(未出版,1949),金光洲·李容珪共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1·2辑)(首尔出版社,1946),尹永春的《现代中国诗选》(青年社,1947),《现代中国文学史》(鸡林社,1949)等诸多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的着作也纷纷出版。对以梁建植为中心的第一代批评家的192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学界从“翻译、翻案与近代文体的实验”,“经过日本的同时代性中国现代文学译介”,“殖民地知识分子悲伤的现实和理想主义的世界创造”以及“韩国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奠基”等方面高度评价了其积极意义。与梁建植同时期,李允宰、李东谷、梁明等批评家为建构近代思想以及近代社会体制,非常关注中国的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新文化运动,并将其介绍到韩国社会及文坛。在他们之后,1930年代以来,曾在中国留学并接受学术训练的丁来东、李陆史、金光洲、金台俊等批评家们正式开始了学术性、系统性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他们的批评并不仅仅局限于日本研究者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果,他们深刻思考祖国的解放和新国家的建设,并以此为视角来看待中国现代文学。之后,在解放时期尹永春也是同样为了新国家的建设从基督教的视角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了批评。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肩负着反帝反封建之历史使命的近代转换期,推动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文学实践的通道:以建设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社会和建构近代文学为目的的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在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展开,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通过译介和批评中国新文学运动来追求韩国社会的思想革命和近代文学建构;第二、通过文学批评知识分子对殖民地现实的愤怒和内在抵抗的表达:虽然在日本帝国主义强迫之下韩国的知识分子不能公开反对或抵抗日帝,但他们通过批评半殖民地情况下的中国现代文学,迂回地表露出对帝国主义的抵抗和批判精神;第三、通过小说和戏曲来追求以平民文学为中心的近代指向和近代文学建构:从封建时代传统文学的贵族文学脱皮,关注以俗文学、民间文学为中心的平民文学。虽然日人研究者们关注以小说和戏曲为中心的中国平民文学,但他们注重元曲、明清小说等古典文学。梁建植以来韩国的批评家们继续关注以小说、戏曲和新诗等平民文学为主的中国现代文学;第四、对近代文体的实验及对语文改革的影响:韩国的言文一致运动比中国的白话文运动开始得更早,但中国的文学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近代韩语语文规范化的确立。1917年发表的李光洙的《无情》已相当达成言文一致,但到1940年代横写、韩文专用等问题还没完成。韩国批评家们借鉴中国罗马字制定运动,想推动韩语语文改革;第五、在文学的想象空间再现的理想乡的精神世界与新国家建设的理想和实践: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们在批评空间展现出他们对祖国解放和独立的理想以及建设新国家的理想。他们从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基督教信仰等自己的批评观点,通过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批评,展现出建设新国家的理想;第六、对正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爱国精神的表达等:韩国的批评家们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展现出真正的爱国精神。他们基于人的尊严和自由,超越狭隘和歪曲的爱国主义,追求正义和博爱的终极价值。抗日运动期间独立运动家们展现的精神不仅仅局限于反日,反而他们主张了弱小民族的联合来共同推动反战、反帝国主义以及恢复世界正义和维护东亚和平。包含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20世纪上半期韩国文坛及社会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是指向解放、独立国家建设和近代民主社会建设的文学实践。其核心的文学精神是‘抵抗与批判’,通过抵抗与批判来追求的终极价值是正义与博爱的恢复。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指向对殖民统治的间接抵抗和近代文学及近代社会建设,也包含着祖国解放以及新国家建设的理想。日据时期和解放时期的韩国批评家们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之意味并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批评。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是知识分子应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文学实践。该文学实践的基本精神是对社会不义和压抑人的尊严的‘抵抗与批判’,并且对歪曲的现实之抵抗与批判追求的终极指向是‘正义和博爱的实现’,即人本身的尊严价值。

郭靖宣[2](2020)在《“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且少数民族文学始终以其独特的风格盘踞重地,并自成体系。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文学创作及文学研究获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北方三个较为独特的民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习惯称“三少民族”)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都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即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草原文化研究在学术界的异军突起,作为草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三少民族”文学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本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下的“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对我国七十年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进行了梳理,同时对“三少民族”文学的整体发展进行了总括;第二章“三少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对三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是第三章“三少民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对这三个少数民族的作家文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述介;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重在“三少民族”文学研究整体概况的总结和问题查摆。

杨翔文[3](2020)在《《诗经》历史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孟子云:“《诗》亡然后《春秋》作。”①《诗经》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诗歌不仅饱含诗人浓厚的情感,也是反映当时社会状况的一面铜镜。中国文学批评史长期以来将《诗经》的研究重点放在其抒情性上。唐宋以后,学者们才逐渐注意到《诗经》中的叙事成分。自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后,《诗经》中是否存在史诗的问题引发了学界争论,关于《诗经》中叙事内容的研究也逐渐扩展到《诗经》中有关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叙述上。将《诗经》中涉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内容与史传文学进行对比,既可以分析《诗经》历史叙事的特点,又能用诗歌中的内容对史传记载予以补全与补阙。因此,《诗经》的历史叙事研究具有一定的文学意义和历史意义。本论文通过对《诗经》诗歌内容的探究,从《风》《雅》《颂》中的历史叙事内容与史传文学以及与古希腊《荷马史诗》的比较入手,分析《诗经》诗歌历史叙事的特点。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主要从中西文学理论的发展中探讨叙事这一概念在中西文论中的产生、发展和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在西方,叙事的概念最早产生于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叙事的概念并在西方文论史上奠定了叙事概念的基础地关注。尽管对于《诗经》中是否有史诗这一争论,学界仍存在不同观点,但争论的客观结果是,《诗经》中关于社会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叙述开始逐渐被学者有意识地关注,研究范围也从《大雅》中的《生民》等五篇诗歌扩展到整部《诗经》。第二章主要从《诗经》的《风》《雅》《颂》三部分探究《诗经》诗歌内容中的历史叙事。《诗经》中《风》《雅》《颂》三个部分均有与历史叙事相关的诗歌内容。本文以《毛诗正义》中的解释为参考,根据诗歌内容本身是否包含具有情节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这一标准,将《风》《雅》《颂》三部分所有诗歌进行筛选,最终整理出《国风》八篇(《击鼓》《定之方中》《载驰》《南山》《敝笱》《载驱》《黄鸟》《东山》《破斧》),《小雅》六篇(《采薇》《出车》《六月》《秋杜》《采芑》《黍苗》),《大雅》十三篇(《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崧高》《蒸民》《韩奕》《江汉》《常武》《灵台》《文王有声》《云汉》),《周颂》十篇(《维清》《昊天有成命》《我将》《时迈》《执竞》《武》《酌》《桓》《赉》《般》),《鲁颂》二篇(《泮水》《閟宫》),《商颂》二篇(《长发》《殷武》)共计四十一篇诗歌,将每一篇诗歌中叙述的内容与史传文学对应的记载对比,分析《诗经》历史叙事与史传文学的不同之处,总结《诗经》历史叙事的特点。第三章主要从中西对比的角度探究《诗经》的历史叙事与《荷马史诗》的差异。就今见文献来看,诗歌中的历史叙事在中国可以追溯到《诗经》,在西方可以追溯到《荷马史诗》。《荷马史诗》作为长篇叙事史诗,记载了古希腊上古时代的历史传说,其内容包含神话、历史、地理、风俗等各个方面,是了解古希腊历史的重要作品。就内容而言,《荷马史诗》与《诗经》也颇有相似之处,因此将二者进行比较,从二者对战争的叙述、英雄人物的塑造和神明形象的塑造三方面探究二者在历史叙事内容上的差异;从二者的体裁、传播方式、叙事视角等方面探究二者历史叙事的文学特征差异。

陈营营[4](2020)在《《孔雀东南飞》教学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汉民族第一首保存完整的叙事长诗,明代文人王世贞誉之为“长诗之圣”,清代文人沈德潜赞其为“古今第一长诗”,近代学者俞平伯称之为“中国最伟大的叙事诗”。因诗歌内容的丰富与深刻,人物塑造的鲜明与立体,艺术手法的多元与成熟等价值备受学者的青睐重视,汉末至清朝以来对《孔雀东南飞》批评或赞许的文学性研究层出不穷。在20世纪“五四新思潮”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孔雀东南飞》重新散发时代光芒,逐渐走进新知识分子视野中,走进语文教科书中,并被改编为戏剧、小说、戏曲、电视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真正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本文以《孔雀东南飞》教学史为研究对象,对《孔雀东南飞》文学接受与教学接受进行分析梳理,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孔雀东南飞》面世以来汉末至清朝文人在诗集收录、批评赞扬、艺术评价、与近现代文学史教材评价和文人研究等方面的阅读情况进行纵向梳理。以期达到对诗歌内容全面深刻的认识。第二部分以1949年为节点,分为两个时期对《孔雀东南飞》的教材入选情况、教材助读系统及课后练习等内容进行横向梳理,并结合对应时期的教学纲要分析《孔雀东南飞》课堂教学的侧重点。第三部分统观《孔雀东南飞》阅读与教学史,探究对当下课堂教学的启示。一是阅读策略方面提出阅读诗歌文本、感悟爱情主题、文本加工创作的三点设想。二是教学设计方面提出把握教学目标、选择教学重点、运用教学方法的三点建议。三是提出古典叙事诗在课堂教学中的共性策略,以期能够在课堂实践中发挥作用。

曾恋鸾[5](2019)在《“十七年”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始于20世纪初,赵元任先生的《花八板和湘江浪》是中国最早钢琴原创的作品,作曲家将中国的民歌和江南丝竹进行改编,钢琴音乐创作就此拉开帷幕。中国数千年历史的单音体系受到西方以复音思维体系的冲击,作为“舶来品”的钢琴,在音乐创作方面尤其体现中西交融发展与探索过程中的思想嬗变轨迹。思潮1,即思想潮流之谓。思想,一般也称“观念”,其活动的结果,属于认识。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的思考方式及想法。思想内容一般是由基本的客观物质条件与社会制度性质所决定,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潮流,本义指由潮汐引起的水流运动,引申义为流行趋势的动向,比喻社会变动或发展的趋势。“音乐创作思潮是时代的晴雨表,从中常常可以折射出一个时代审美意识、艺术诉求的发展和变化;音乐创作思潮也是一面镜子,常常可以照见音乐家的精神状态、创作状态和生存状态。”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也同时迎来了自己的新篇章。身处建国初期的中国作曲家,面临各自的创造使命,在音乐创作领域的回顾与前瞻中各有所思所想、所作所为,而特定的历史时期、创作命题、地域差异和个体意识形态不同,导致创作思潮激荡碰撞、交织互动、此消彼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产生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形势,与此同时也极大的扩展了音乐艺术创作的空间,许多作曲家创作了大量反映各类题材的钢琴作品。“十七年”间公开出版的各类钢琴作品约360多首,适用于演出使用的约235首以上。本文写作共分为五章,采用“历史分析法”、“文献法”、“比较法”、“美学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十七年”中国钢琴音乐思潮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其中:第一章对“十七年”特殊历史背景进行了整体的回顾与梳理,通过对“十七年”共和国社会、政治、文化进行简要介绍,从而指出“十七年”钢琴音乐创作的生态环境3。音乐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音乐和影响音乐生存与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被称作音乐生态环境。第二章主要运用了音乐学分析与历史分析的方法,简明介绍“十七年”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成果,并且运用采用抽样分析的方法,对这一时期的钢琴创作材料和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对于创作趋势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总结,第三章和第四章使用历史分期的方法对各思潮划分时间段进行阐述,从历史背景、政治影响、社会环境、文艺创作等大范围的论述各音乐创作思潮。第五章主要是综合钢琴17年来的发展趋势,对音乐创作思潮所产生的历史意义与价值的深入思考。本文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探讨和整理。“十七年”建国初期中国音乐创作思潮之本文以历史现象为基础,探讨了这一时期中国钢琴音乐思潮的特点、联系和历史成因,并运用比较法、音乐分析法、现代音乐学等方法,进一步梳理了钢琴音乐思潮的历史价值及其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并且解析“十七年”对钢琴音乐创作思潮,结合音乐所处的时代与音乐的内外关系研究。以期引起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思潮发展研究的关注。

汤艳娟[6](2019)在《论晓雪的诗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晓雪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白族诗人、散文家和文艺评论家,尤以诗歌见长。晓雪的诗歌创作生涯长达数十年,发表的诗歌数量颇丰并以其独特的风格特色自成一家。他的诗歌一方面反映他的行迹、情感、人生理想、文学理念等多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西南多个少数民族的生活风貌,尤其是聚居于苍山洱海地区的白族人民的生活。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全面阅读晓雪的诗歌,并搜集相关材料,结合晓雪的童年记忆、成长经验、工作经历、文人交游、文学渊源等情况,从诗歌内涵、艺术特色、民族元素等方面对晓雪诗歌进行系统的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正文、结语、附录。绪论部分首先概括了选题的缘由,其次明确了本文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最后梳理了现有的有关晓雪作品的研究状况与成果,指出目前关于晓雪作品的研究尤其是诗歌研究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正文部分由三章构成。第一章分析了晓雪诗歌的内涵。在全面阅读晓雪诗歌之后,将他的诗歌进行分类,大致分为了五大类:歌颂伟大祖国、吟咏大好河山、述说民间故事、描绘民族风情、赞美真挚爱情。在分析各类诗歌的过程中简单总结了晓雪诗歌的创作阶段:1956到1966年、1979年至今。第二章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晓雪诗歌的3个艺术特色:质朴的语言、独特的意象、鲜明的主题。晓雪的诗歌创作时间特别久,长达数十年,但其语言的质朴清新、明白晓畅和爱与美主题的鲜明统一从未改变过。此外,本文首次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晓雪诗歌中的云南高原意象体系,并着重分析了其中的3个核心意象。第三章分析了晓雪诗歌中的民族元素。作为白族诗人的晓雪首先继承了白族文化的优秀成分,其次也汲取了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营养成分。这与晓雪个人的文学观念息息相关。此前学者们多着重分析晓雪诗歌中的白族元素,本章则既系统分析了晓雪的本民族元素,也分析了汉族元素与除白族以外的其他少数民族的元素。

吴稌年[7](2018)在《图书馆界的“17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图书馆界对"17年"的研究十分薄弱。较早将"17年"分阶段研究的是黄宗忠,以后有谢灼华、程焕文、吴仲强、张树华、张久珍等在图书馆史研究中加以阐述;马恒通等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方面亦有所论述,而概论性着作中通常都有相关内容的阐述。在研究课题方面,有范并思、周文骏、王红元、索传军等相关成果。图书馆界对"17年"的研究已经经过了两个阶段,目前已进入"深入研究"的第三阶段。

刘霞云[8](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陈卫炉[9](2016)在《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文中认为上海工人文学创作主要开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短短数年时间内快速进入繁荣期,收获了较为丰硕的创作成果。在新中国“泛政治化”创作语境中,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兴衰荣辱,无疑带有显着的时代印记,并昭示着文学自身律动和社会政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除导论、结语之外,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分为六章。论文充分注意建构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串联的前、后两个篇章结构。前三章内容着力描摹和彰显整体、抽象的时代场景和历史风貌,后三章内容旨在呈现具体、细致入微的文学内部感知。大致形成了某种“互文性”的研究框架结构,互为条件,互为支撑,努力建构起一个相对合理的研究模型。论文前半部分,主要从文学发生的外部环境入手,探究和分析了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其特点。第一章从建国初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识字运动”为主的职工业余教育和文艺政策的“工农兵文学方向”三个方面入手,探究新中国“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工人文艺创作空间。第二章着力考察上海工人文艺创作队伍的建构问题,提出思想上高度重视培养新型知识分子,实践上进行组织化写作、新闻媒介的培育引导以及苏联作家培养模式的借鉴引入,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于新型创作队伍的建构和生成过程。第三章主要梳理了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历史、创作业绩,并对上海工人作家群进行了整体性扫描。论文后半部分,主要由第五、六、七三章组成,着意从文学本体出发,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转入到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主题类型、人物类型和叙事模式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就文学主题类型而言,聚焦翻身作主的工人在政治、经济以及精神面貌方面发生巨大变化这一类宏大的时代主题,显露出鲜明的政治功利性。在人物塑造方面比较成功地塑造了老工人、新女工、牛步化知识分子和中间状态干部等四种类型的人物形象,丰富和拓展中国当代工人形象画廊。在叙事模式上,普遍存在“车间模式”、“新闻速写模式”、“正剧化模式”、“二元对立模式”等弊病。论文在内、外部分析的基础上,努力从历史必然性、局限性及其成因、对未来创作的启示和影响三个维度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现象做出客观、中肯的评价。提出要以全球化的视野,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经验,对世界工业文学名着进行大视野、高层次的深入阅读和研究,在正确认知上海工人文艺创作正当合理的一面的同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推进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发展。

李梅[10](2014)在《维吾尔戏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维吾尔戏剧作为新疆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剧,以其独特的戏剧个性在中国剧坛独树一帜。无论作为戏剧本体,还是它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审美,维吾尔戏剧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首次就维吾尔戏剧的形成、历史、本体、剧作等进行系统地分析和论证。维吾尔戏剧是在维吾尔传统戏剧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周边兄弟民族优秀戏剧文化而来的。维吾尔传统文化是维吾尔戏剧形成的内部条件,民间曲艺与维吾尔叙事诗、民间乐舞与“十二木卡姆”、民俗活动与“麦西热甫”等都是构成维吾尔戏剧的重要因素和流播场域;周边国家及民族戏剧文化和抗战时期的“话剧运动”是促成维吾尔戏剧诞生的外部条件。它以20世纪30年代《艾里甫与赛乃姆》为形成标志,历经新中国到“文革”时期的曲折发展,新时期到20世纪90年代的繁荣与创新,再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重振和突围,维吾尔戏剧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过程。丰富独特的剧目和剧本体制,“诗、乐、舞、戏”融为一体的艺术形态,“载歌载舞,歌舞并重”的表演风格,“一曲多用”的音乐创作体制和民族唱腔及乐器,浓郁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舞台美术等,共同构成了维吾尔戏剧“独具风标”的,融民族性、地方性为一体的美学特征。笔者欲结合戏剧戏曲学,借鉴宗教学、历史学、地理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在对维吾尔戏剧相关资料进行系统爬梳的基础上,理清维吾尔戏剧的发展脉络,探究其形成轨迹及构成因素,针对维吾尔戏剧的剧本、音乐、舞台和表演等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通过代表作家及剧作的具体分析,突出维吾尔戏剧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特征,揭示维吾尔戏剧在中国戏剧坐标中“和而不同”的典范美学意义。

二、建国17年人物叙事诗简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国17年人物叙事诗简论(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1) 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第一节 接受中国现代文学的目的与主体
        (1)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目的
        (2) 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主体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媒体
        (1) 《开辟》与《东明》: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要媒体
        (2) 《朝鲜日报》,《东亚日报》文艺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3) 《每日申(新)报》与中国现代文学译介及批评
第三章 胎动期(1920年代前半期):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生与近代指向
    第1节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胎动
        (1) 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的文学革命
        (2) 在韩国最早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5) 梁建植的中国现代文学译介与近代指向
    第2节 对于胡适之文学革命的批评的展开
        (1) 《开辟》和《东明》与胎动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3) 民族主义阵营的社会政势认识和文学革命批评
        (4) 文学史认识与思想革命
    第3节 针对文学革命的批评和言文一致文体的确立
        (1) 社会主义运动家梁明的近代性语文改革
        (2) 言文一致文体的树立过程
    第4节 李东谷的东亚观点与主体性新文学建构
        (1)从东亚共存的视角看的中国认识
        (2) 思想革命和新文学建构
        (3) 新文化运动批评和主体性社会变革运动的指向
    小结: 文学革命论批评和近代社会指向作为思想革命和社会变革运动
第四章 发展期(1920年代后半期-1930年代前半期): 批评的全面展开和价值的多样性
    第1节 发展期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1) 无政府主义文艺观和发展期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展开
        (2) 东亚知性史与鲁迅
        (3) 革命文学争论和鲁迅批评的展开
        (1) 在华独立运动家柳基石: 兴士团活动及南华韩人青年联盟活动
        (2) 鲁迅的封建礼教批判
        (3) 鲁迅小说的翻译与鲁迅和巴金的相遇
    第三节 无政府主义理想与李达的中国现代作家论
        (1) 南华韩人青年联盟及朝鲜义勇队的活动
        (2) 无政府主义者的联合和反动的宠儿: 巴金和茅盾论
        (3) 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郭沫若的反抗精神
        (4) 女作家及新诗和戏剧的批评
    第四节 金光洲的中国现代戏剧及电影批评和李庆孙,申彦俊的批评
        (1) 《波希米亚》的发行和无政府主义者的交流
        (2) 中国文坛简介与现代戏剧批评
        (3) 在中国当地媒体上发表的电影批评
        (4) 李庆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的批评
    第5节 丁来东与李陆史的鲁迅批评
        (1) 丁来东对鲁迅正式的批评
        (2) 李陆史与鲁迅: 抵抗与批判的文学实践
    第6节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与浪漫主义
        (1) 丁来东的新诗批评
        (2) 徐志摩: 烂熟的情感和美丽的诗才
        (3) 冰心: 高举旗帜,勇往直前的哲理诗
        (4) 朱湘: 长江永古的长篇叙事诗人
    第7节 女性作家批评与其他
        (1) 女性作家批评
        (2) 胡适的实用主义渐进改善论
    小结: 作为抵抗和批判的文学实践的无政府主义批评
第五章 深化及停滞期(1930年代-1945年):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新倾向与讲台批评
    第一节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和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1)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的成立及幸岛骁的任命
        (2) 京城帝国大学中文系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第二节 金台俊、李明善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1)金台俊从普罗文学视角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2) 李明善对鲁迅的批评: 为人生的文学的追求
    第三节 裵澔、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
        (1) 裵澔: 中国现代文学的广泛批评
        (2) 崔昌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接受与批评
    第四节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1) 韩雪野,普罗文学的主要领导者
        (2) 韩雪野对鲁迅的批评
    小结: 社会主义讲台批评和新理想的追求
第六章 复兴期(1945-1950年): 在解放期间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
    第一节 关于抗战文学争论的批评与抗战诗歌批评
        (1)抗战文学的展开与‘国防文学’、‘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争论
    第二节 尹永春的中国现代诗批评与《现代中国诗选》的发刊
        (1) 东西文学研究者的中国现代诗批评
        (2) 翻译诗集《现代中国诗选》的出版
    第三节 从救亡到建设: 在解放期间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1) 中国文坛的巨星郭沫若论
        (2) 乌托邦的想象成为现实的郭沫若的《苏联纪行》批评
    第四节 在解放期间中国现代文学书籍的出版与社会变革
        (1) 金光洲和李容珪合译的《鲁迅短篇小说集》
        (2) 李明善梦想里的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
    小结: 社会变革和新祖国建设的想象
第七章 结论
附录: 按批评家中国现代文学评论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达斡尔族文学研究
    二、鄂温克族文学研究
    三、鄂伦春族文学研究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下的“三少民族”文学研究
    第一节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政治背景与社会基础
    第二节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起点秩序与最初框架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学”名称的确立与文学史书写
    第四节 “三少民族”文学整理与创作
第二章 “三少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达斡尔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达斡尔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萌芽蓄力期
        二、达斡尔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转型多元期
    第二节 鄂温克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鄂温克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草创期
        二、鄂温克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过渡期
        三、鄂温克族民间文学研究的繁荣期
    第三节 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草创期
        二、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冰冻期
        三、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回暖期
第三章 “三少民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达斡尔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达斡尔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始创期
        二、达斡尔族作家文学研究的生长期
        三、达斡尔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平稳期
    第二节 鄂伦春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鄂伦春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初创期
        二、鄂伦春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发展期
    第三节 鄂温克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鄂温克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准备期
        二、鄂温克族作家文学研究的成熟期
        三、鄂温克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多元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3)《诗经》历史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中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叙事
    第一节 西方文论中的“叙事”
        一、古代文论中的“叙事”与“摹仿”
        二、后现代思潮中经典叙事学框架的建立
        三、后经典叙事学中的内容介入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论中的“叙事”
        一、“叙事”一词的出现及其在历史书写评价中的使用
        二、叙事贯通诸文体的表现及“叙事之学”的独立
        三、传统诗论中对诗歌叙事属性的关注
    第三节 中国“历史叙事理论”从史评向诗评的扩展
        一、刘勰《史传》中的历史叙事理论
        二、诗论与历史叙事理论的交叠
    第四节 中国文学批评中的《诗经》叙事研究
        一、唐前《诗经》叙事研究不受重视
        二、唐后《诗经》叙事研究的兴起
第二章 《诗经》中的历史叙事
    第一节 “史诗”与历史叙事
        一、关于《大雅》五篇是否为史诗的讨论
        二、《大雅》“史诗”论争中的共识
        三、本文对《诗经》叙事性与历史叙事问题的几个说明
    第二节 《国风》《小雅》中的战事诸侯之事
        一、《国风》中的战事与诸侯之事
        二、《小雅》中的战事与诸侯之事
    第三节 《大雅》中的周部族发展史
        一、本文对《大雅》历史叙事的讨论范围
        二、《大雅》诗作中历史叙事的特色
    第四节 《颂》中的先王历史颂歌
        一、《周颂》中的武王伐纣
        二、《鲁颂》中的僖公生平
        三、《商颂》中的殷商发展史
        四、三《颂》诗作历史叙事的特色
    第五节 《诗经》中历史叙事的特征
        一、《诗经》历史叙事的不完整性
        二、《诗经》历史叙事中浓郁的思想感情
        三、《诗经》中历史叙事对历史的修饰
        四、本节小结
第三章 《诗经》与《荷马史诗》的历史叙事比较
    第一节 《诗经》与《荷马史诗》历史叙事内容比较
        一、《诗经》与《荷马史诗》叙事内容比较
        二、《诗经》与《荷马史诗》人物形象比较
    第二节 《诗经》与《荷马史诗》历史叙事文学特征比较
        一、《诗经》与《荷马史诗》传播方式差异比较
        二、《诗经》与《荷马史诗》诗歌体裁差异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孔雀东南飞》教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孔雀东南飞》文学接受史
    第一节 19世纪末之前《孔雀东南飞》文本接受史
        一、历代文人对《孔雀东南飞》的评价
        二、《孔雀东南飞》诗文集收录情况
    第二节 20世纪初至今的《孔雀东南飞》文学接受史
        一、经典文学史教材中的《孔雀东南飞》
        二、《孔雀东南飞》研究与接受
第二章 百年来《孔雀东南飞》中学语文教学史(1921-2020)
    第一节 1921年——1949年间课堂接受中的《孔雀东南飞》
        一、民国时期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编辑概述
        二、《孔雀东南飞》选文概况及习题比较
    第二节 1949——2020课堂接受中的《孔雀东南飞》
        一、新中国时期课程标准与教材编辑概述
        二、《孔雀东南飞》选文概况及习题比较
第三章 《孔雀东南飞》教学史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借鉴意义
    第一节 《孔雀东南飞》文本阅读策略
        一、引领学生阅读诗歌文本
        二、引导学生感悟爱情主题
        三、引发学生文本加工创作
    第二节 《孔雀东南飞》教学设计启示
        一、依据语文核心素养,准确设定教学目标
        二、依据叙事文体特征,准确选择教学重点
        三、依据学生学习规律,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第三节 《孔雀东南飞》对古典诗歌教学的启发
        一、《孔雀东南飞》经典课例分析
        二、高中语文古典叙事诗教学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十七年”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十七年”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思潮的背景呈现与作品概述
    2.1 “十七年”历史时期总括
    2.2 钢琴音乐创作的生态环境
        2.2.1 钢琴教育的发展
        2.2.2 钢琴艺术的国际交流
        2.2.3 钢琴表演艺术的建设
    2.3 “十七年”中国钢琴作品概述
3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的创作思潮
    3.1 改编曲音乐创作思潮
        3.1.1 改编曲音乐创作思潮的肇始与受容
        3.1.2 改编曲音乐创作思潮的旨归
        3.1.3 改编曲音乐创作思潮产生的音乐作品
        3.1.4 改编曲音乐创作思潮影响下的作品特征及创作方式
    3.2 “苏联音乐”创作思潮
        3.2.1 苏联音乐创作思潮的主要观点
        3.2.2 苏联音乐创作思潮的作曲家群落
        3.2.3 苏联创作思潮影响下的钢琴音乐创作
    3.3 地域性风格创作思潮
        3.3.1 地域特色风格音乐创作思潮的嬗变
        3.3.2 地域特色风格音乐创作思潮的内涵
        3.3.3 地域特色风格音乐创作思潮中的作品特征
4 “大跃进”至“三化时期”(1957-1966)的创作思潮
    4.1 “大跃进”音乐创作思潮
        4.1.1 “大跃进”音乐创作思潮的发展
        4.1.2 “大跃进”音乐创作思潮的主要观点
        4.1.3 “大跃进”音乐创作思潮下的作品
        4.1.4 “大跃进”音乐创作思潮的作品特征及创作方式
    4.2 “三化”音乐创作思潮
        4.2.1 “三化”音乐创作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4.2.2 “三化”音乐创作思潮的主要观点
        4.2.3 “三化”音乐创作思潮下的钢琴音乐作品
        4.2.4 “三化”音乐创作思潮态势表现
5 “十七年”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思潮的回顾与评价
    5.1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思潮的历史意义
    5.2 “十七年”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思潮的总结与思考
        5.2.1 “十七年”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思潮的总结
        5.2.2 “十七年”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思考
    5.3 “十七年”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思潮对中国当代钢琴音乐创作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注释
致谢

(6)论晓雪的诗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章 晓雪诗歌的内涵
    第一节 歌颂伟大祖国
    第二节 吟咏大好河山
    第三节 述说民间故事
    第四节 描绘民族风情
    第五节 赞美真挚爱情
第二章 晓雪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语言的质朴
    第二节 意象的独特
    第三节 主题的鲜明
第三章 晓雪诗歌的民族元素
    第一节 晓雪诗歌的白族元素
    第二节 晓雪诗歌的汉族元素
    第三节 晓雪诗歌的其他少数民族元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B:晓雪作品研究文章目录索引

(7)图书馆界的“17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17年”的含义
    1.1“17年”的含义变化
    1.2“17年”的不同名称
    1.3“17年”成为主流
2 图书馆对“17年”的研究
    2.1 在现实中的当代史研究
    2.2 两次研究小高潮
3 20世纪70年代起对“17年”的研究
    3.1 黄宗忠较早以解放后的图书馆史的形式加
    3.2 谢灼华、程焕文等在图书馆史研究中对
    3.3 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角度阐述“17年”的
    3.4 概论性着作论述的内容
    3.5 在图书馆学史专着中的研究
    3.6 在图书馆史专着中的研究
    3.7 科研项目促进了对“17年”的研究
4 三个研究阶段
    4.1 第一阶段:19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
    4.2 第二阶段:21世纪初至10年代中期
    4.3 第三阶段:深入研究阶段

(8)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的缘起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2章 新中国“泛政治化”语境下的工人文艺创作空间
    2.1 朝气蓬勃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2.2 以“识字”为中心的职工业余教育
    2.3 “为工农兵服务”作为当代文学前进的方向
第3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队伍的建构
    3.1 培养新型知识分子
    3.2 组织化写作实践
    3.3 新闻媒介的阵地培育和舆论引导
    3.4 苏联作家培养模式的影响和借鉴
第4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焦虑与勃兴
    4.1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溯源和流播
    4.2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勃兴
    4.3 比较视域下的“上海工人作家群”
第5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主题类型
    5.1 忆苦思甜
    5.2 劳动光荣
    5.3 技术革新
    5.4 接班
第6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人物类型
    6.1 老工人
    6.2 新女工
    6.3 “牛步化”知识分子
    6.4 中间状态的干部
第7章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叙事模式
    7.1 “车间文学”模式
    7.2 新闻化模式
    7.3 正剧化模式
    7.4 二元对立模式
第8章 对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评价
    8.1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历史必然性
    8.2 上海工人文艺创作局限性及其成因
    8.3 关于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A:上海工人作家生平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维吾尔戏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二、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第一章 维吾尔戏剧的形成及构成因素
    第一节 维吾尔戏剧的渊源与西域戏剧
    第二节 维吾尔传统文化与维吾尔戏剧的构成
    第三节 中国传统戏曲和周边戏剧文化的影响
第二章 维吾尔戏剧的历史研究
    第一节 维吾尔戏剧的形成
    第二节 维吾尔戏剧的曲折发展
    第三节 维吾尔戏剧的繁荣
    第四节 维吾尔戏剧的低迷
第三章 维吾尔戏剧的本体研究
    第一节 维吾尔戏剧的剧目和剧本体制
    第二节 维吾尔戏剧的音乐
    第三节 维吾尔戏剧的舞台美术
    第四节 维吾尔戏剧的表演及艺术审美
第四章 维吾尔戏剧的作家作品研究
    第一节 经典之作:《艾里甫与赛乃姆》
    第二节 祖农·哈迪尔与现实主义剧作
    第三节 包尔汉、赛福鼎·艾则孜与历史题材剧作
    第四节 吐尔逊·尤努斯与探索性戏剧
附录
    一、维吾尔戏剧活动编年
    二、维吾尔戏剧剧目提要
    三、维吾尔戏剧人物传记
    四、维吾尔戏剧机构和演出场所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四、建国17年人物叙事诗简论(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上半期韩国的中国现代化文学批评史研究[D]. LEE W00NG. 山东大学, 2020(08)
  • [2]“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D]. 郭靖宣.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3]《诗经》历史叙事研究[D]. 杨翔文. 山东大学, 2020(10)
  • [4]《孔雀东南飞》教学史研究[D]. 陈营营. 河南大学, 2020(02)
  • [5]“十七年”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思潮研究[D]. 曾恋鸾.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6]论晓雪的诗歌[D]. 汤艳娟.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7]图书馆界的“17年”研究[J]. 吴稌年. 图书馆论坛, 2018(09)
  • [8]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9]上海工人文艺创作研究(1949-1966)[D]. 陈卫炉.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10]维吾尔戏剧研究[D]. 李梅.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略论建国十七年人物史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