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夏季风爆发时大尺度大气环流的演变

南海夏季风爆发时大尺度大气环流的演变

一、伴随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尺度大气环流演变(论文文献综述)

冯文[1](2020)在《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是造成海南岛大范围洪涝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2000年、2008年和2010年10月份海南岛东半部的三次重大洪涝灾害就是由该类暴雨引发的。为了系统研究此类暴雨形成、加强和维持的机制,增进对热带地区暴雨的认识,本文利用海南省高空、地面观测资料、卫星、多普勒雷达以及NCEP、ECMWF ERA5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深入探讨了暴雨过程中多尺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深对流触发、发展和维持的机制,以及中尺度系统的动力、热力学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从气候统计上发现,海南岛降水随时间变化分布形态与越南中北部地区较为相似,但与华南其他各区存在较大差异,双峰结构不明显,随着暴雨级别的提高,单峰现象愈加显着。全年降水峰值出现在秋汛期内,且近50%的大范围极端降水事件都出现在秋汛期,其中由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日占全年总数高达58%。秋汛期特大暴雨降水强度地理分布非常有规律性,整体呈一致的东多西少的态势。40年平均风场分析发现低空偏东强风带在南海北部的出现和逐候加强是秋汛期内最显着的环流特征,其形成的机制是秋季南北海陆热力差异增大导致海陆之间相对涡通量的增大,于南海中北部对流层低层诱导出强的辐合风速,形成带状偏东风急流。(2)从多个个例的合成场上发现,南亚高压、中纬西风槽、副热带高压和南海热带扰动的相互作用,是秋汛期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环流背景。暴雨发生期间,北半球亚洲区内ITCZ异常活跃,南海季风槽和印度季风槽南撤速度缓慢,比常年平均异常偏北偏强。南亚高压的位置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东偏南,东亚中纬槽,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也比常年明显偏强。造成暴雨增幅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支流,副高南侧的偏东气流和大陆冷高压东南侧的东北气流。(3)从不同强度个例的对比分析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天气系统配置均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对流层上层,南亚高压正好位于南海北部上空,高层存在稳定的辐散区;对流层中、低层,热带扰动、中纬槽后冷高压和副高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南海北部地区南北向和东北-西南向梯度加大,海南岛上空锋区结构建立,涡旋增强和维持,同时诱发偏东低空急流。海南岛正处这支偏东低空急流的出口区左侧,风向风速辐合明显。强的秋汛期暴雨降水个例的急流核强度、长度、厚度,以及急流上方的风速梯度远大于弱个例。最强降水日中强个例的低空急流核正好位于海南岛东部近海上空,在水平方向上稳定少动,垂直方向和风速上则脉动剧烈,有利于强降水激发。弱个例的急流核在水平方向上东西振荡明显,在垂直高度和风速上变化很小,不利于强降水在固定区域的维持。(4)从个例的模拟分析中发现,湿中性层结、非绝热加热和水平运动导致的锋生以及不同高度的垂直风切变对深对流的形成、发展和维持至关重要。中性层结的形成是弱冷锋后的稳定层结区向热带扰动外围偏南风所带来暖湿气团的不稳定层结区过渡带来的垂直层结变化的结果。暴雨过程中非绝热加热项和水平运动项在局地锋生的过程中贡献最大。低层和中层风切变影响下的回波结构变化和移动方向、速度有助于解释回波“列车效应”的形成机制。通过对惯性重力内波方程组的线性和非线性求解,发现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中中尺度涡旋生成和加强,与水平风切变、积云对流潜热释放、垂直风切变或低空急流以及冷空气有关。其中强盛的对流凝结潜热加热对热带中尺度涡旋垂直运动振幅的增强起主要作用,有利涡旋的发展和维持。(5)地形敏感试验结果表明,海南岛地形高度的变化对东部暴雨量级有显着影响。由于地形存在,迎风坡前强烈抬升的气流凝结形成降水导致大量凝结潜热释放,潜热释放又反馈增强对流区暖心结构,进而加强其垂直运动,对对流形成正反馈效应,这也是海南岛东部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原因。

黄曼[2](2020)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与华南地区云辐射效应和大气顶能量收支特征》文中研究说明环流的突然变化强烈影响着云物理特征和大气顶辐射能量收支。本研究使用卫星和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来研究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华南区域的大气顶云辐射效应和辐射收支的特征。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前,下沉运动在南海地区上占主导地位,而在华南地区,短波辐射效应(SWCRE)在云辐射效应中占主导地位。南海夏季风爆发后,南海地区低层突然出现了西南风、上升运动和高云,导致强对流和具有增暖效应的长波云辐射效应(LWCRE)增加,抵消了部分SWCRE产生的冷却效应。因此,净云辐射效应减弱,大气顶辐射收支在华南南部和南海的大部分地区增加。同时,低云和中云以及SWCRE的大值区域仍然停留在华南北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那里的大气顶辐射收支比南海夏季风开始之前要弱。由于南海夏季风爆发后这些环流情况和云辐射效应快速的季节性变化,在南海地区北部和华南地区南部,整个大气热源和大气顶辐射收支的差异分别平均增加了78.9 W m-2和17.2 W m-2。而与其相对应的华南地区北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别平均增加了5.1 W m-2和-3.7 W m-2。这些由南海夏季风爆发引起的云辐射效应突然变化导致从南海地区北部和华南地区南部及其北部地区,存在着一个高达20.8 W m-2的能量梯度,这有利于夏季季风降水带北移到中国东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偏早年和偏晚年的环流、云辐射效应和大气顶能量收支的变化和气候态下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偏早年和偏晚年云辐射效应、能量收支及华南和南海两地能量梯度的强度有差异。华南地区偏早年净辐射效应比偏晚年弱,所以偏早年的大气顶能量收支比偏晚年大,南海地区在偏晚年受太阳短波辐射效应和海温影响较大,故偏晚年大气顶能量收支和偏早年的数值相近甚至,导致偏晚年时的华南和南海两地大气顶能量收支差异大于偏早年。与两地NCRE差值最大处一致,偏早(晚)年在第25(29)候两地大气顶能量差异达到最大为74.60 W m-2(85.07 Wm-2)。

赵小芳[3](2020)在《1993/94年前后南海夏季风从爆发到撤退的演变特征及成因》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近几十年来南海夏季风从爆发到撤退演变过程发生的变化及成因对提高南海季风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美国气候预测中心CPC降水资料和OLR资料等分析了1993/94年前后南海夏季风从爆发、维持到撤退期间的演变特征及其与亚洲东部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南海季风爆发相对偏晚的1979–1993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强度偏强,使得华南前汛期开始时间晚,在季风维持期南海区域西南风存在两次跃升,多往西北太平洋输送暖湿气流,使得季风经向环流偏南,导致副高脊线偏南,水汽输送由于副高的阻挡而转向,大多数在长江中下游到日本南部辐合,因此雨带在长江中下游的维持时间长。季风撤退时间早,但撤退速度较慢,使得雨带的撤离速度慢,耗时长。(2)在1993/94年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爆发强度弱,在5月初便有西太平洋的对流西移进入南海,华南前汛期开始时间早。在季风维持期纬向风异常弱,多往华南输送更多的暖湿气流,因此季风经向环流偏北,有利于副高脊线位置偏北,水汽则多往华南地区输送,导致雨带在华南维持时间长。季风撤退时间晚,撤退速度快,使得中国东部降水整体快速撤退。(3)进一步分析成因表明,1993/94年以前,南海夏季有两次低频振荡,均由印度洋ISO向东传播而来,在6月初之前南海一直处于ISO负位相,抑制南海季风的爆发,随后赤道印度洋的ISO湿位相往东北方向传播进入南海,触发季风的爆发,湿位相的振幅偏大,因此季风爆发强度大,9月之后,南海ISO湿位相逐渐减弱,直到十月转变为干位相,导致季风撤退开始时间早,耗时长。而在1993/94年后,在5月初便有西太平洋的ISO向西北方向传播进入南海,促进了南海夏季风的提前爆发,10月之后,南海ISO由湿位相迅速转为干位相,导致季风撤退较快,撤退时间短。另外,通过对海温的合成,对1993/94年之前后西北太平洋海温的变化进行了讨论。

江凇[4](2020)在《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及其年际变化特征》文中指出东亚季风季节循环主要表现为冬夏季风之间的转化,季节循环的早晚和强度,即位相和振幅的变化可导致环流和降水的季节异常。因此,研究东亚季风季节循环特征和年际变化规律,对于提高我国季节气候预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论文利用资料诊断和数值模拟方法,参考太阳赤纬季节演变,分析了东亚季风季节循环特征和年际变化规律,讨论了东亚季节循环与次季节尺度变化年际变化关系。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可分解为春分(秋分)和夏至(冬至)两个模态。春分模态表现为青藏高原以东的热低压与菲律宾以东的反气旋环流之间对比,而夏至模态反映的是盛夏东亚大陆热低压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的环流差异,两个模态季节循环分别在4月和7月达到峰值,反映的是我国江南春雨和盛夏降水的主要环流和降水结构特征;(2)相对于太阳辐射季节变化,东亚副热带大陆-海洋的热力季节循环存在显着的时间位相差,大陆地表气温和海温增暖分别滞后太阳赤纬1和2个月。诊断和数值模拟表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温增温的时间滞后效应在夏季风季节进程中扮演了“接力棒”作用,是导致夏季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第二次北跳和华北和东北雨季8月份达到峰值的重要成因;(3)东亚夏季风的季节进程表现为春分模态向夏至模态的演变,在年际尺度上,春分和夏至模态的时间位相变化表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前冬的ENSO和西北太平洋海温年际变化可导致东亚季风季节循环位相异常,造成华南和华北部分地区冬夏和春秋降水隔季反向变化,为我国跨季节的降水气候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4)季节循环对次季节变化产生重要影响。4-8月份是东亚季风次季节尺度主要活跃期,环流和降水模态随时间演变反映的是东亚夏季风季节内进程,表现为自东南向西北随时间传播特征;季节循环超前和滞后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早晚比较一致,但与南海夏季风强度变化之间却表现为反向变化关系。

王正[5](2019)在《中国季节划分及其对夏季降水的预测研究》文中指出自然天气季节的划分研究对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尤其对中长期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考虑多种气象要素开展季节更替的客观化识别和划分,是气候监测、诊断分析和预测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相关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季节转变在气候增暖背景下的新特征。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法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客观化季节划分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研究、气候监测和短期气候预测等科研和业务之中。该方法的关键之处在于多要素的融合和典型场的选取,其中典型场是指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法中所选取的能代表冬季和夏季平均气候特征的大气状态距平场。本论文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GPCP再分析降水数据和中国台站逐月降水资料,在改进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法的基础上,运用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法和统计诊断等方法,探讨了中国地区季节转换特征,前冬季节来临时间与夏季降水的联系及降水预测的机制问题。论文创新之处在于将季节变化研究与短期气候预测联系在一起,并将季节变化的研究成果转化到短期气候预测研究中。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方法研究典型场作为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法的划分基准,其准确度对季节划分的研究结果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以1998年和2013年华中地区为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基于单年大气状态计算典型场能有效地减弱气候变化及季节转变阶段对季节划分结果的误差影响。基于新典型场得到的季节划分结果能准确地反映区域大气状态和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情况。研究还发现,基于单年大气状态计算的典型场与基于多年平均大气状态计算的典型场之间存在年代际变化的差异,且在气候变化转折阶段的差异尤为显着。(2)南海地区季节转换特征分析将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方法推广应用于南海地区的季节转换研究。结果表明,南海地区850hPa季节划分结果与各气象要素组成的大气整体状态的季节变化时间较吻合,各气象要素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且大气环流和地表向上长波辐射也均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明显转变,这进一步验证了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方法对副热带地区的季节划分也是有效的。在南海地区,季节转变时各气象要素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由冬季向夏季转变时是以热力要素的变化为主导,而由夏季向冬季转变时则以动力要素的变化为主导。南海地区850hPa夏冬两季开始和结束时间的空间分布也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大气环流和大气状态的季节变化空间演变特征。南海地区夏季在南海西北最先开始,在南海东南开始最晚,在南海西北地区先结束,最后在南海西南地区结束;南海冬季最早在西南部开始并逐渐向东北扩展,结束时却从西部和南部向中部和东北部地区收缩。(3)中国季节转换特征研究从中国季节的年代际演变特征角度分析发现,不同季节的持续时间与其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关联呈现明显的经纬向差异,并存在显着的此消(持续时间缩短)彼长(持续时间增长)式的互补关系。春夏、秋冬和冷暖季季节长度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其中春夏季节长度互补关系最好,互补区域也很广泛,而秋冬季节长度互补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冷暖季节长度互补分布虽广泛,但其互补关系整体偏弱。对比1980年前后两个阶段发现,各季节的持续时间均表现出东西差异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其中春夏季的年代际变化集中在北部和西部地区,而秋冬季节则集中在西部地区。进一步分析影响季节变化的关键因子发现,季节持续时间年代际变化的显着区域与其关键因子年代际变化的显着区域一致,均集中在中国的北部和西部地区。(4)前冬季节特征对夏季降水的预测研究探讨了中国东部前冬季节来临早晚(即冬季开始时间)与夏季降水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二者的统计关系和物理概念模型,并据此对夏季降水情况进行预测。前冬起始时间与东亚冬季风强度、东亚夏季风强度均呈现弱的正相关关系,前冬起始时间偏早,冬季风偏弱,而前冬起始时间偏晚,冬季风强。前冬季节起始偏早的年份,我国次年夏季表现为“﹣﹢﹣”降水分布特征,主雨带位于淮河流域,即出现Ⅱ类雨型的降水特点;而前冬季节起始偏晚的年份,我国次年夏季降水总体表现出Ⅰ类(主雨带位于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和Ⅲ类雨型(主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的特点。对20122018年的中国夏季降水进行了回报预测和检验,发现本文所建立的统计模型预测技巧较高,且预测结果稳定。本文的研究表明,季节划分结果不再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它可将气候变化研究与短期气候监测、气候诊断和气候预测联系在一起,是研究气候变化与气候预测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覃卫坚[6](2019)在《广西暴雨气候变化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西位于华南西部,地形复杂,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是我国暴雨的多发地区,每年因暴雨引发的洪涝灾害给广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在广西暴雨气候变化及其异常成因方面仍有很多重要问题还没有研究清楚,因此研究广西暴雨多尺度变化异常特征及其成因,加深对暴雨事件频发物理机制的认识,提高广西洪涝灾害预测水平以及防灾减灾非常重要。本文利用1961~2016年广西地面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等资料,使用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广西暴雨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区域性、相关性、同时性气候特征,研究了暴雨年内非均匀性分布气候异常成因、大气季节内振荡对暴雨的调制作用、大范围暴雨大气环流异常变化特征及对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PDO)的响应,揭示了广西暴雨气候变化异常特征及其成因。主要结论如下:揭示了广西暴雨气候变化新特征:以柳州市北部为中心的桂东北地区、以“东巴凤”为中心的桂西山区、沿海地区三个多暴雨中心,既是暴雨雨量占总降水量百分率的大值区,又是暴雨高度集中发生区,夏季桂林和柳州市北部为同时发生暴雨频率高的区域;广西暴雨日数和大范围暴雨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且呈显着增多的趋势,尤其夏季的桂东北和桂东南、秋季的贺州—桂东南发生大范围暴雨的趋势增大。大范围暴雨日数在1970年代最少,最多出现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1983年发生了由少到多的显着突变;1980年代中期以后广西区域持续性暴雨的年际异常增大,1989年、2011年异常偏少,1994年、2008年异常偏多。揭示了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和PDO与广西暴雨的关系。前期冬季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强度偏弱,夏季青藏高原东部高空上升速度减弱,中太平洋上空下沉气流增强,副热带高压和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强度偏强,有利于水汽、不稳定能量向广西输送和冷空气南下影响广西,澳大利亚北部越赤道南风偏强,大陆南风偏弱,中国汛期雨带位置偏南,有利于广西暴雨集中度偏大。PDO处于冷位相,高纬度地区槽脊波动增大、定常波强度增强,贝加尔湖阻高偏强,中纬度定常波强度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脊线偏北、西伸脊点偏西,赤道西太平洋地区上空风垂直切变增强,澳大利亚高压偏强,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带明显增强,形成新几内亚岛东北部沿海的上空为反气旋性环流、菲律宾东南部海域上空为气旋性环流、菲律宾东北部海域上空为反气旋性环流、广西到华南沿海地区为气旋环流的波列,造成广西大范围暴雨偏多。广西暴雨受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热带季节内振荡(MJO)等影响显着。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南海到中国东部地区和中南半岛到中国中部地区高空温度由冬季“北冷南暖”转为夏季“北暖南冷”的时间异常偏早,中国中部850 h Pa南北风交汇位置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波动及前汛期北风最南端位置偏南,广西暴雨集中度偏大。5~7月MJO明显东移,到达菲律宾以东地区或新几内亚岛附近,形成向西北方向传播的波列,经过南海到达广西,从而导致广西暴雨的多发。MJO位于西太平洋-马来西亚海洋性大陆时,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频数和暴雨日数偏多。

赵欢,张人禾,温敏[7](2015)在《2013年5月华南强降水与中国南海夏季风爆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2013年"华南季风强降水外场试验与研究"的外场试验数据、美国NCEP FNL资料和卫星云顶黑体辐射温度资料,对2013年5月7—17日华南地区出现的两次强降水过程(7—12日和14—17日)中的高低空环流以及相关气象要素场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中国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3候建立,两次过程分处于夏季风爆发前后。通过对比影响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环流系统如南亚高压、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500 hPa环流型、水汽来源等,指出影响两次强降水过程大尺度环流场之间的显着区别,说明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大尺度环流场对暴雨影响的典型差异。7—12日过程主要受北方锋面影响和南方暖湿气流辐合作用,导致华南地区出现南北两条雨带。14—17日过程则由于季风爆发后强的暖湿空气活动致使华南地区对流活跃,从而形成一条位于广东北部的雨带,此次过程强降水比第1次过程集中且对流性更强。两次降水过程的内在物理机制是一个准平衡态的热力适应过程,由于第2次过程降水更强,导致热源作用明显增强,动力向热力的适应过程也更显着。利用探空资料揭示出两次过程暖区暴雨大气热力和动力条件存在显着区别,7—12日南海季风爆发前的暖区暴雨主要受低层强垂直风切变导致的大气斜压不稳定影响;14—17日南海季风爆发后的暖区暴雨主要受高低空急流的强耦合作用影响。

赵欢[8](2015)在《2013年5月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华南两次强降水过程的多尺度特征分析》文中认为2013年5月7–12日和14–17日在华南地区分别发生了两次强降水过程,其中7–12日降水是南海夏季风爆发前的过程,14–17日降水则是季风爆发后的过程。本文利用华南季风强降水外场试验提供的加密观测资料以及其他再分析资料,对这两次过程结合南海夏季风的作用进行了大尺度、中尺度以及小尺度方面的对比分析,并探讨了两次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与大尺度系统之间的联系。主要结论有:1.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华南暴雨大尺度环流背景的差异及其在暴雨发生中的作用。南海夏季风建立前的(7–12日)降水过程,形成了两条雨带,分别是沿锋面抬升形成的锋面降水和由风场辐合产生的锋前暖区降水,对流性较弱,水汽主要来源于中纬度西风输送,降水的内在物理机制是一个准平衡态的热力适应过程,过程中的暖区暴雨主要受低层强垂直风切变导致的大气斜压不稳定影响;而季风建立后的(14-17日)降水过程,雨带集中,发生在锋前暖区位置,是热带季风降水,对流性强,由于季风爆发导致对流层低层西南风增强,华南地区西南边界的水汽输入均明显增加,因此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南风输送,过程雨量更大,热源作用加强,局地位涡明显增长,动力向热力的适应过程也更显着,过程中的暖区暴雨主要受高低空急流的强耦合作用。2.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特征的差异。第一次过程(07–12日)的直接影响系统是β中尺度系统,局地性较强,且移速缓慢。过程中MCSs生成的天气尺度背景表现为低层水汽充足,较强对流有效位能(CAPE),低层较强的垂直风切变、但无低空急流作用,强对流主要受局地地形的影响,因此MCSs基本分布在广东西南沿海一带;而季风爆发后的第二次过程(14–17日)中尺度系统由多个β中尺度合并成α中尺度,最终形成了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是造成第二次过程强降水最显着的中尺度系统。MCC分布集中,范围更加宽广,呈片状覆盖整个广东省,且移速较快。过程中MCSs生成的天气尺度背景存在高低空急流,且夏季风爆发导致南海地区为CAPE大值储存中心,广东CAPE增强,大气动力不稳定性更强,导致MCSs更加显着,强对流受地形的影响不大,主要是环境因子导致其移动和发展。3.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大尺度环流因子对MCSs演变过程的影响及其差异。利用大尺度环流因子在MCSs演变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分别概括出了08日MCSs各阶段以及15–16日MCC发展阶段的概念模型,结果显示干侵入、对流不稳定性,低空风场和水汽辐合对季风前后MCSs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中高层大气下传的干侵入气流会引起中低层局地绝对涡度正变化,导致低层大气对流不稳定性明显增强,降水区域内低层风场和水汽场辐合增强是导致MCSs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季风爆发前低层无低空急流作用,08日珠江三角洲强降水过程中MCSs的演变与低层风场辐合位置密切相关,强烈的风场辐合为MCSs生成和发展提供了动力机制;而季风爆发后低空急流显着,增强了低层大气的对流不稳定性,动力机制主要在于边界层的入流以及高空辐散、低空辐合作用,致使15–16日MCC发展。4.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两次过程中云内特征的差异。受南海夏季风影响导致第二次过程对流活动更盛,使得三水地区降水在第二次过程中的雨滴直径普遍大于第一次过程;且季风爆发后第二次过程云体内各个高度层温度均高于第一次过程。

邵勰,黄平,黄荣辉[9](2014)在《南海夏季风爆发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预示着中国东部地区汛期降水的全面开始,是夏季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关键因子。南海夏季风爆发的研究对改进我国夏季的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回顾了近几十年来关于南海夏季风在爆发特征、年际变化、外强迫以及内动力过程对爆发的影响机理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特别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南海夏季风爆发影响的研究成果以及关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预测问题的研究现状,最后提出南海夏季风爆发在全球变化下的响应和可预报性等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陈官军[10](2014)在《中国南方夏季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与大气季节内振荡》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南方地区大范围持续性的强降水过程是造成该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这种持续性灾害天气,与稳定、异常的大气环流形势有关,而以两周到两个月为周期的大气季节内振荡在其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同时,季节内振荡这种大尺度、准周期性的变化为延伸预报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从中国南方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定义和时空分布特征出发,首先分析了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与降水30-60天季节内振荡的关系以及影响降水季节内振荡的低、中、高纬度环流系统;然后进一步探讨了造成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季节内振荡的原因和机制,以及这种机制与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联系;最后,利用NCEP/CFSv2的回报产品,验证了上述机制在海气耦合气候预报模式中的体现,并采用统计和动力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中国南方地区夏季降水季节内振荡延伸预报试验。主要结论概括如下:(1)在明确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事件性质的基础上,定义了中国南方地区区域持续性强降水。该定义综合考虑了降水强度、持续性和区域性特征。基于该定义统计并分析了1981-2013年发生在中国南方的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事件,发现:①区域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发生受季风系统和地形的影响,主要出现在华南、江南和江淮三个典型区域;②南方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平均持续时间为4.8天,其中江南地区平均持续时间最长;③夏季是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事件的高发期,并且三个区域的夏季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接近。(2)中国南方夏季降水30-60天季节内振荡分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三种类型基本一致,即可划分为华南、江南和江淮三个典型降水季节内振荡区域。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发生与典型区域降水季节内振荡的位相和强度关系密切,有87%以上的区域持续性强降水出现在降水30-60天季节内振荡的大于一个标准差的正位相。(3)从热带海洋性大陆地区经南海至中国东部35°N附近的区域是影响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季节内变化的关键区,南海夏季风的季节内振荡活动是在造成降水季节内变化关键因素。南海夏季风关键区850hPa纬向风EOF分解的前两主模态代表了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的主要特征: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在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北传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的东西振荡相配合。这一过程造成了南海夏季风活跃期和中断期的交替出现,进而导致了中国南方地区夏季降水的季节内变化,而MJO北传的范围和西太副高振荡轴的纬度位置是造成南方夏季季节内降水分区特征的主要因素。(4)在降水季节内振荡的湿位相,南海夏季风低频环流系统为中国南方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大范围的上升运动”和“持续时间”等必要的环流条件,造成超过70%的区域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发生在该时段内。(5)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的主要机制可能包括海气相互作用和大气内部动力作用两个方面,且都是建立在南海地区南海夏季风爆发后气候态东风垂直切变的基础上。其中,海气相互作用主要出现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振荡区域,而大气内部动力机制是造成MJO北传的主要原因。(6)东亚中高纬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主模态包括“乌拉尔山阻高型”或称“欧亚阻高型”,“双阻型”和“鄂霍次克海阻高型”,他们在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稳定环流形势和提供冷空气上,但是某一区域的降水季节内变化并不完全与特定类型的中高纬度季节内环流形势相对应。在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造成“湿位相”的背景下,中高纬度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强度是造成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关键因素。(7)NCEP/CFSv2模式回报资料反映的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特征与观测分析结果一致。采用将实况观测和模式预报值投影到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EOF空间结构上的方法,定义了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的实时监测和预报指数(Real-timeSCSSM Oscillation index)RSO1和RSO2。利用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实时监测和预报指数与模式直接预报降水量相结合的统计动力延伸预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降水季节内分量的预报效果,并且修正了大部分对模式预报降水直接进行带通滤波而导致的负相关现象,也避免了因带通滤波造成的数据的损失。同时,利用模式历史资料进行建模能够起到了消除模式系统误差的作用。该方法对于在延伸期预报中加强对区域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判断能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二、伴随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尺度大气环流演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伴随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尺度大气环流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研究进展
        1.2.1 夏季风的撤退对东亚低纬地区暴雨的影响
        1.2.2 华南暖区暴雨
        1.2.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资料、方法和定义
        1.5.1 资料
        1.5.2 方法
        1.5.3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定义
第二章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2.1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总体特征
        2.1.1 概况
        2.1.2 海南岛降水与华南各区及周边邻近地区降水分布的差异
        2.1.3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量级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2.1.4 海南岛秋汛期不同类型强降水的分布特征
        2.1.5 海南岛秋汛期降水分布的地域特征
    2.2 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
        2.2.1 年代际分布
        2.2.2 月际分布特征
        2.2.3 特大暴雨日空间分布特征
        2.2.4 最大降水量极值空间分布特征
        2.2.5 秋汛期特大暴雨短、中、长过程的频数分布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影响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3.1 海南岛秋汛期逐候环流特征
        3.1.1 对流层上层
        3.1.2 对流层中、低层
    3.2 秋汛期南海中北部偏东低空急流形成的机理
        3.2.1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特征
        3.2.2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形成的热力、动力学机制
        3.2.3 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对海南岛降水的影响
    3.3 典型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的天气学特征对比分析
        3.3.1 个例降水概况
        3.3.2 天气系统配置
        3.3.3 典型个例的环流异常特征
    3.4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的对比分析
        3.4.1 不同强度秋汛期暴雨个例过程概况
        3.4.2 环流形势和动力特征对比分析
    3.5 1971-2010 年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个例合成场分析
        3.5.1 合成方法
        3.5.2 环流合成场特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典型个例的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机制
    4.1 过程概况
        4.1.1 雨情
        4.1.2 环流系统配置
    4.2 暴雨过程中热带中尺度涡旋系统发生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4.2.1 热带中尺度涡旋的云图演变
        4.2.2 热带中尺度涡旋生成发展的热力、动力学分析
    4.3 深对流触发、发展、维持的机制
        4.3.1 最强降水日中尺度雨团与地面流场演变特征
        4.3.2 湿中性层结对深对流形成、维持的影响机制
        4.3.3 局地锋生过程及其对对流组织发展的影响
        4.3.4 垂直风切变对对流发展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形对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的影响
    5.1 地理分布特征
    5.2 个例挑选和模拟方案设计
        5.2.1 个例暴雨实况和环流形势
        5.2.2 模式和试验设计
        5.2.3 模拟结果检验
    5.3 模拟结果分析
        5.3.1 降水量的差异
        5.3.2 水平风场的差异
        5.3.3 大气垂直结构的差异
        5.3.4 地形变化对水平局地锋生的影响
        5.3.5 水汽输送和辐合强度的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与华南地区云辐射效应和大气顶能量收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南海夏季风的研究进展
        1.2.2 云辐射特征的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介绍
    2.2 数据处理方法
        2.2.1 云辐射效应的计算方法
        2.2.2 大气顶能量收支和非绝热加热率的计算
        2.2.3 标准方差的计算方法
        2.2.4 南海夏季风爆发候的确定方法
第三章 气候态下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云辐射效应和能量收支变化
    3.1 月平均状态
        3.1.1 环流、降水和大气热源
        3.1.2 云辐射效应和大气顶能量收支
    3.2 逐候的演变特征
        3.2.1 环流、降水和大气热源
        3.2.2 云量、云辐射效应和大气顶能量收支
    3.3 爆发前后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异
        3.3.1 南海夏季风爆发候的确定
        3.3.2 环流、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值场
        3.3.3 云辐射效应和大气顶能量收支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差值场
        3.3.4 南海与华南地区的权重区域平均差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云辐射效应和能量收支的年际变化特征
    4.1 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年和偏晚年的确定
    4.2 爆发偏早年和偏晚年的逐候变化特征及其差异
        4.2.1 环流、OLR和降水
        4.2.2 云量
        4.2.3 云辐射效应和大气顶能量收支
    4.3 爆发偏早年和偏晚年环流的空间分布及其差异
        4.3.1 环流、OLR和降水
        4.3.2 云量
        4.3.3 云辐射效应和大气顶能量分布
    4.4 南海与华南区域云辐射效应和能量收支定量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创新点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1993/94年前后南海夏季风从爆发到撤退的演变特征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回顾
        1.2.1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研究进展
        1.2.2 南海夏季风撤退的研究进展
        1.2.3 南海夏季风年代际转折的研究进展
    1.3 问题的提出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说明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1993/94年前后季风爆发期特征及其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
    3.1 南海季风爆发时间的定义
    3.2 南海季风爆发时间的年代际转折
    3.3 1993/94 年前后南海夏季风爆发期特征差异
        3.3.1 季风爆发期间环流演变特征
        3.3.2 季风爆发强度特征
    3.4 南海季风爆发期与降水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93/94年前后季风维持期特征及其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
    4.1 1993/94 年前后南海夏季风维持期低层风场演变差异
    4.2 1993/94 年前后南海夏季风维持期环流特征
    4.3 1993/94年前后南海夏季风维持期与降水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93/94年前后季风撤退期特征及其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关系
    5.1 南海季风撤退时间的定义
    5.2 1993/94年前后南海夏季风撤退期特征
        5.2.1 季风撤退期间环流演变特征
        5.2.2 季风撤退速度特征差异
    5.3 1993/94年前后南海夏季风撤退期与降水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93/94年前后南海夏季风从爆发到撤退演变的成因
    6.1 1993/94年前后季节内振荡对南海夏季风演变的影响
    6.2 1993/94年前后海温与南海夏季风演变的关系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及其年际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特征
        1.2.2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的影响因子
        1.2.3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年际变化特征
        1.2.4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与次季节之间的联系
    1.3 论文拟研究的科学问题
    1.4 章节安排
第二章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模态特征
    2.1 引言
    2.2 数据和方法
        2.2.1 数据
        2.2.2 方法
    2.3 东亚地面气温、降水和海陆热力对比的季节循环特征
    2.4 东亚季风环流和降水季节循环模态特征
    2.5 海温增暖时间滞后效应对东亚夏季风进程的影响
    2.6 结论和讨论
第三章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的年际变化
    3.1 引言
    3.2 数据和方法
        3.2.1 数据
        3.2.2 方法
    3.3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年际变化特征
    3.4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年际变化对季节降水的影响
    3.5 结论和讨论
第四章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与次季节变化关系
    4.1 引言
    4.2 数据和方法
        4.2.1 数据
        4.2.2 方法
    4.3 东亚季风次季节模态特征
    4.4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与次季节变化
    4.5 结论和讨论
第五章 全文总结和未来研究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中国季节划分及其对夏季降水的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相关研究回顾和进展
        1.2.1 季节的分类及划分
        1.2.2 南海的季节变化
        1.2.3 中国东部季节特征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1.2.4 东亚冬季大气环流与夏季大气环流之间的联系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5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常规历史资料
        2.1.1 降水资料
        2.1.2 环境场资料
    2.2 季节划分方法
    2.3 气候统计诊断方法
        2.3.1 互补性指数
        2.3.2 敏感性分析
    2.4 气候分区
第三章 多要素大气状态相似季节划分方法的改进
    3.1 引言
    3.2 典型场的对比与差异
        3.2.1 不同典型场划分结果对比
        3.2.2 典型场差异的年际变化
    3.3 华中地区季节转变时气候态和大气环流变化
        3.3.1 1998年和2013年的典型场与多年平均典型场的差异
        3.3.2 1998年和2013年华中季节转变时气象要素的变化
        3.3.3 2013年华中季节转变时大气环流的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南海地区季节起始时间的时空分布特征
    4.1 前言
    4.2 资料与方法
        4.2.1 资料
        4.2.2 方法
    4.3 南海地区季节划分结果及气象要素季节变化
        4.3.1 南海地区的季节与5 项基本气象要素的季节变化
        4.3.2 南海地区地表向上长波辐射与垂直速度的季节变化
    4.4 南海地区气候平均状况气象要素场演变特征
        4.4.1 南海春季
        4.4.2 南海夏季
        4.4.3 南海秋季
        4.4.4 南海冬季
    4.5 南海夏季起始时间多年平均空间分布
    4.6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各季节持续时间及其关键影响因子的时空特征
    5.1 引言
    5.2 中国各季节持续时间与关键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
        5.2.1 中国各季节持续时间空间分布
        5.2.2 中国各季节持续时间的互补性分析
        5.2.3 中国四季持续时间的关键影响因子分析
    5.3 中国各季节持续时间和关键影响因子的时间变化特征
        5.3.1 中国各季节持续时间的变化
        5.3.2 影响中国四季持续时间的关键因子
    5.4 小结
第六章 前冬季节特征及其与中国汛期降水的关系研究
    6.1 前言
    6.2 资料和方法
    6.3 我国东部区域平均前冬季节特征
        6.3.1 中国东部近40年前冬季节来临时间特征
        6.3.2 中国东部近40年前冬季节结束时间特征
        6.3.3 中国东部近40年前冬季节持续时间特征
        6.3.4 中国东部近40年前冬季节典型度指数特征
        6.3.5 中国东部近40年前冬季节峰值指数特征
    6.4 我国东部区域平均汛期降水的变化特征
    6.5 我国东部区域平均前冬季节特征与汛期降水的关系
        6.5.1 前冬来临时间与汛期降水的相关关系
        6.5.2 前冬结束时间与汛期降水的相关关系
        6.5.3 前冬持续时间与汛期降水的相关关系
        6.5.4 前冬典型度指数与汛期降水的相关关系
        6.5.5 前冬峰度指数与汛期降水的相关关系
        6.5.6 与我国汛期降水相关关系最为显着的前冬季节特征指数分析
        6.5.7 前冬季节特征与夏季风指数的相关性
    6.6 基于前冬季节特征相似年合成预测汛期降水
        6.6.1 预测效果检验
        6.6.2 前冬季节特征相似年份高度场和相对湿度场分布形势
    6.7 相空间相似对夏季降水的预测
        6.7.1 相空间相似预测方法的操作步骤
        6.7.2 预测效果检验
    6.8 小结
第七章 基于中国东部前冬起始时间对次年中国夏季降水的预测和检验
    7.1 前言
    7.2 前冬季节开始时间与东亚季风的关系
    7.3 前冬季节来临早晚与次年夏季中国降水的关系
    7.4 利用前冬季节开始时间对2012~2018 年中国夏季降水的预测
    7.5 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已完成和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广西暴雨气候变化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1.4 具体章节安排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第三章 广西暴雨气候变化新特征
    3.1 暴雨空间分布特征
    3.2 暴雨季节变化特征
    3.3 暴雨年际及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
    3.4 暴雨区域性特征
    3.5 暴雨区域相关性特征
    3.6 暴雨同时性特征
    3.7 各站暴雨过程历史极端值
    3.8 本章小结和讨论
第四章 广西暴雨年内非均匀性分布异常成因
    4.1 广西暴雨集中度(期)气候特征
    4.2 广西暴雨集中度(期)异常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变化的响应
    4.3 热带季节内振荡对广西暴雨集中度的调制作用
    4.4 太平洋海温异常对暴雨集中度(期)的影响
    4.5 季风对暴雨集中度异常的影响
    4.6 冬季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对广西暴雨集中度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广西暴雨的调制作用
    5.1 MJO对广西暴雨的调制作用
    5.2 MJO对影响广西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调制作用
    5.3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广西区域持续性暴雨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大范围暴雨年代际增多的气候成因
    6.1 广西典型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
    6.2 大气环流异常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6.3 广西大范围暴雨过程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
    6.4 广西大范围暴雨与太平洋海温年代际振荡(PDO)的关系
    6.5 PDO对高度场的影响
    6.6 PDO对风场的影响
    6.7 PDO对大气对流运动的影响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特色与创新
    7.3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7)2013年5月华南强降水与中国南海夏季风爆发(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资料和方法
3 华南强降水过程概况
4 暴雨过程环流特征对比及与南海季风爆发的关系
    4.1 大尺度环流
    4.2 水汽输送
    4.3 冷暖空气活动
    4.4 降水的对流特征
5 两次暴雨过程的热力和动力分析
    5.1 动力和热力适应
    5.2 两次暖区暴雨的热力、动力不稳定性差异
6 结论与讨论

(8)2013年5月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华南两次强降水过程的多尺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大尺度系统研究
        1.2.2 南海夏季风对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影响
        1.2.3 前汛期降水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
        1.2.4 降水的云物理过程等相关研究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6 创新点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资料说明
    2.2 方法介绍
第三章 南海夏季风影响下的大尺度背景
    3.1 两次强降水过程概况
    3.2 过程平均大尺度环流场
    3.3 水汽输送
    3.4 冷暖空气活动
    3.5 降水的对流特征
    3.6 两次暴雨过程的动力热力分析
        3.6.1 动力和热力适应
        3.6.2 两次暖区暴雨的热力、动力不稳定性差异
    3.7 本章小结和讨论
第四章 中尺度系统活动及其与天气尺度系统的联系
    4.1 中尺度对流特征
    4.2 雷达回波特征
        4.2.1 过程的回波演变
        4.2.3 对流云和层状云分类
    4.3 对流系统的结构
        4.3.1 第一次过程主要对流时段
        4.3.2 第二次过程主要对流时段
    4.4 两次过程中MCSs的大尺度背景分析
        4.4.1 第一次过程08日 00–12 UTC
        4.4.2 第一次过程10日 00–12 UTC
        4.4.3 第二次过程15日 06–18 UTC
        4.4.4 第二次过程16日 00–12 UTC
    4.5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南海夏季风前后MCSs的演变过程
    5.1 08日大尺度背景下MCSs的具体演变
        5.1.1 湿位涡分析
        5.1.2 干位涡分析
    5.2 MCSs各阶段大尺度差异
        5.2.1 干侵入影响
        5.2.2 对流不稳定状态
        5.2.3 低层风场和水汽场
    5.3 08日MCSs概念模型
    5.4 15-16日强降水MCSs大尺度环境因子
        5.4.1 干侵入影响
        5.4.2 对流不稳定状态
        5.4.3 低空急流和水汽场
    5.5 15-16日MCC概念模型
    5.6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南海夏季风前后的降水云内部特征
    6.1 雨滴谱特征和水汽特征
    6.2 云内温度
    6.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南海夏季风爆发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东亚季风系统与南海夏季风爆发
3 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的定义及其年际变化
    3.1 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的定义
    3.2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年际变化及其原因
4 大气内动力过程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
5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预报及可预报性
6 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10)中国南方夏季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与大气季节内振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关于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气候学研究回顾
        1.1.1 关于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定义
        1.1.2 关于暴雨的区域性和持续性特征
    1.2 关于区域持续性暴雨的成因研究
        1.2.1 产生区域持续性暴雨的条件
        1.2.2 关于区域持续性暴雨与低频振荡的关系
        1.2.3 关于我国降水低频振荡特征
    1.3 关于东亚季风系统低频振荡的研究
        1.3.1 亚洲季风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现象
        1.3.2 亚洲季风系统中大气季节内振荡的形成和传播机制
    1.4 关于延伸预报的研究
        1.4.1 大气季节内振荡对于延伸预报的意义
        1.4.2 数值模式对大气季节内振荡的模拟
        1.4.3 统计和动力延伸预报方法
    1.5 问题的提出
    1.6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介绍
    2.1 资料说明
    2.2 方法说明
第三章 中国南方夏季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与降水季节内振荡的关系
    3.1 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定义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3.1.1 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定义
        3.1.2 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3.2 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季节内振荡的时空分布特征
        3.2.1 中国南方夏季降水 30-60 天低频分量空间分布特征
        3.2.2 三个子区域降水低频振荡特征
    3.3 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与 30-60 天季节内振荡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与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关系
    4.1 影响中国南方降水 30-60 天季节内振荡的关键系统
    4.2 南海夏季风 30-60 天季节内振荡时空分布特征
    4.3 基于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主模态的合成分析
        4.3.1 低频振荡位相划分
        4.3.2 合成结果分析
    4.4 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与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关系
        4.4.1 统计关系
        4.4.2 诊断分析
        4.4.3 影响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CSSM ISO 背景下中高纬度大气低频振荡在 RPHR 中的作用
    5.1 SCSSM ISO 背景下中高纬度大气低频振荡对区域持续性强降水的影响
    5.2 夏半年欧亚中高纬度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
第六章 中国南方夏季降水季节内振荡延伸预报试验
    6.1 NCEP/CFSv2 模式对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模拟效果评估
        6.1.1 主模态分析
        6.1.2 环流实质
    6.2 预报试验
        6.2.1 试验方案
        6.2.2 试验结果
    6.3 小结
第七章 总结和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结果讨论和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四、伴随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尺度大气环流演变(论文参考文献)

  • [1]热带扰动和弱冷空气引发的海南岛秋汛期特大暴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D]. 冯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2]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南海与华南地区云辐射效应和大气顶能量收支特征[D]. 黄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3]1993/94年前后南海夏季风从爆发到撤退的演变特征及成因[D]. 赵小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4]东亚季风季节循环及其年际变化特征[D]. 江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20(03)
  • [5]中国季节划分及其对夏季降水的预测研究[D]. 王正. 兰州大学, 2019(02)
  • [6]广西暴雨气候变化异常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 覃卫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
  • [7]2013年5月华南强降水与中国南海夏季风爆发[J]. 赵欢,张人禾,温敏. 气象学报, 2015(03)
  • [8]2013年5月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华南两次强降水过程的多尺度特征分析[D]. 赵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5(03)
  • [9]南海夏季风爆发的研究进展[J]. 邵勰,黄平,黄荣辉. 地球科学进展, 2014(10)
  • [10]中国南方夏季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与大气季节内振荡[D]. 陈官军.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4(08)

标签:;  ;  ;  ;  ;  

南海夏季风爆发时大尺度大气环流的演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