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施肥量

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施肥量

一、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化肥施用量(论文文献综述)

刘倩男[1](2021)在《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空间关联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水资源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基础资源,是促进粮食增收增产的必要因素之一。近年来“水资源”问题多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内,足以看出我国对待水资源问题的重视。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整体粮食产量在1980~2018年实现5倍的增长,由此引发的关于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也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在水资源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此为提高农业生产用水效率,使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本研究从水足迹的角度对粮食作物的用水效率进行了探究。首先通过FAO推荐的标准彭曼公式测算黑龙江省(1988~2017年)近30年粮食(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生产消耗的虚拟水数量,并以此为基础计算黑龙江省各地的“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用于反应粮食生产消耗水量与农业产值间的关系。其次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研究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的空间关联格局,分别采用Moran’s I指数、LISA聚集图分析其全局及局部空间自相关的情况。最后应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对其进行影响因子的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的30年时间里,黑龙江省整体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各地水资源利用效率呈现出空间相关的属性特征,人为因素在粮食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中存在重要影响,部分影响因素存在较为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严重影响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基于此,根据研究结果及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现有模式,从政府转变农业生产的治理思路、参与改善农业的生产方式、统筹产业结构均衡发展等三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国家农业生产方面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用水效率提高的目的。

孙彤彤[2](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付蓉[3](2020)在《春油菜区绿肥替代氮肥的效应及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春油菜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春油菜生产中普遍存在施肥过量现象,过量施肥不仅会影响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导致种植成本增加,还会降低肥料利用率,有较大的环境风险,不利于我国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绿肥作为一种养分比较完全的清洁肥源,能否在春油菜生产中起到替代化肥的作用?替代化肥的潜力有多大?本研究在春油菜主产区青海省平安区和甘肃省民乐县布置了田间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不同的豆科绿肥,包括箭筈豌豆(Common vetch)、毛叶苕子(Hairy vetch)和休闲(Fallow);副处理为春油菜生长季不同的氮肥施用量,旨在探究豆科绿肥翻压还田及施氮量对春油菜产量、养分吸收与利用、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青海平安春油菜季施氮水平为:0(N0)、40(N40)、80(N80)、120(N120,当地推荐施氮量下限)、160(N160,当地推荐施氮量上限)和200(N200)kg/hm2,供试春油菜为青杂5号。甘肃民乐春油菜季施氮水平为:0(N0)、40(N40)、80(N80)、120(N120)、180(N180,当地优化施氮量)和240(N240,当地农户常规施氮量)kg/hm2,供试春油菜为圣光402。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豆科绿肥和施氮量对春油菜产量的影响在两地表现有明显差异,可能与土壤矿质氮含量高低有关:青海平安春油菜田土壤剖面矿质氮含量较低,种植翻压豆科绿肥显着增加了籽粒产量,不同绿肥条件下减氮最优处理分别为箭筈豌豆+N80、毛叶苕子+N40及休闲+N160,与当地推荐施氮量(120~160 kg/hm2)相比,翻压箭筈豌豆时施氮量可减施33%~50%,翻压毛叶苕子时施氮量可减少67%~75%。甘肃民乐种植绿肥对春油菜籽粒产量无显着影响,不同绿肥条件下减氮最优处理分别为箭筈豌豆+N80、毛叶苕子+N80及休闲+N120,与当地推荐施氮量(N180)相比,翻压绿肥时可减施56%的氮肥。(2)较休闲相比,种植翻压豆科绿肥显着提高了油菜籽粒蛋白质含量,但同时也降低了籽粒含油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油菜籽粒含油率呈降低的趋势,降低氮肥施用量有助于油菜品质的提升。(3)春油菜田土壤氮平衡分析表明,翻压豆科绿肥时,春油菜田土壤氮素表观盈余量显着高于休闲。在青海平安,豆科绿肥改善了低施氮量条件(0-120 kg/hm2)下土壤氮素的亏缺状态,在甘肃民乐豆科绿肥则增加了土壤氮素的盈余。(4)春油菜吸收的氮素中有50%以上来源于土壤,说明土壤是春油菜地上部氮素吸收和累积的主要氮素供应源。在青海平安,豆科绿肥的无机氮肥等价值为74.96%~99.62%,平均87.29%;在甘肃民乐,豆科绿肥无机氮肥等价值为67.23%~88.45%,平均77.89%。(5)在青海平安,绿肥处理对春油菜经济效益的增收效果优于休闲,箭筈豌豆和毛叶苕子处理的增幅分别为18.55%和24.57%;在甘肃民乐,绿肥处理的经济效益低于休闲,休闲条件下N120处理的净收益显着高于N240处理,与N180处理无显着差异,此时可节省33.33%和50%的氮肥。综上所述,春油菜区豆科绿肥替代化学氮肥的效果与播前土壤剖面矿质氮含量有关。在土壤矿质氮含量较低的青海平安,种植翻压箭筈豌豆和毛叶苕子可以替代33%~75%的无机氮肥,替代潜力达75%~100%,根据籽粒产量和土壤氮素表观平衡建议毛叶苕子配合施用40 kg/hm2的氮肥;在土壤矿质氮含量较高的甘肃民乐,种植翻压豆科绿肥没有增加春油菜籽粒产量,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建议当年不种植豆科绿肥,施氮量直接减至120 kg/hm2。

何文岸[4](2020)在《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绿色革命”是印度农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印度在独立之后农业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粮食问题始终困扰着印度的经济发展以及政治社会秩序的稳定。1966年在经历尼赫鲁以制度为核心的农业发展战略遭遇失败,印度国内面临着严重的粮食危机。在国内外诸多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印度转变农业发展道路,选择了新的农业发展战略——“绿色革命”。在“绿色革命”中印度主要通过农业科技的实施与推广来促进农业的生产和发展,“绿色革命”的实施使印度成功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并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农村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不利影响。总体而言,印度在“绿色革命”中通过农业科技的投入促进农业发展是成功的,利大于弊。印度在“绿色革命”的成功经验对于当下非洲国家和中国的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主要由前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组成,正文部分由四个章节组成。前言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相关研究现状以及研究重难点和研究思路。正文内容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分析印度“绿色革命”实施的背景,重点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对“印度绿色革命”,探讨国内和国际两个主要因素是如何推动印度“绿色革命”于1966年实施启动的。第二章主要探讨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实施的推动力、实施主体以及具体措施。第三章主要分析农业科技实施的效果以及印度“绿色革命”产生的影响,主要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对印度“绿色革命”的影响进行分析。第四章主要是对印度“绿色革命”评价,探析印度“绿色革命”对于非洲国家以及中国的启示,对印度“绿色革命”的利弊进行反思总结,并对印度今后的农业发展道路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结语部分在总结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指出,作为一个印度农业发展上的重要转折点,印度“绿色革命”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仍有进一步探究的空间。

杨珺[5](2020)在《农业生产活动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土环境的影响及安全评价》文中认为生态环境的安全是国泰民安的基石,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生态安全状态面临极大的挑战。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然而,近二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和人口快速增长,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促进了各项产业的发展,农业面源污染的污染现象也愈加严重,给水源地水质带来很大的压力。掌握水源地生态安全状态对南水北调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典型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水源地农业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水源地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肥力特征和水源地面源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对水源地当前的水土环境进行评价与风险评估,再结合水源地的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综合对水源地生态安全评价,并且根据模型对生态安全预测,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水源地各典型流域的水质综合评价在四季均为良好的状态,流域整体达到了饮用水水质的目标要求。水源地典型流域水质季节性变化特征为:水质p H值与溶解氧变化趋势一致,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数值在夏季显着低于其他季节。水体总氮、氨氮、电导率、硝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变化规律相近,受夏初雨水冲刷的面源污染的影响,均呈现夏季略高于其他季节的规律。水源地水体在各个季节的溶解氧均保持在三类水以上的水平,溶解氧四季的达标率为100%。夏季氨氮和总氮分别有有5.37%和15.81%没有达标,而不达标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十堰流域、濂水河流域和丹江口库区,这些地区的部分河流的有受到面源污染引起的氮超量风险。水源地夏初磷含量有15.81%未达到三类水的标准,而不达标地区集中在汉中市濂水河流域和南阳流域这些地区的部分河流的有受到面源污染引起的磷超量风险。(2)农业生产活动对于水环境影响较小。水源地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氮、磷的总入河量分别在5900-7000 t和690-880 t之间。种植业、养殖业和生活源污染总量均呈现增长的状态。三种不同类型污染中种植业来源的氮磷入河量最大,养殖业次之,生活源最小,三者的平均产污占比分别为40.33%、15.11%和44.56%。农业生产污染灰水足迹近18年来呈现增长的趋势,农业产生的污染需要119-140亿立方米水进行稀释才能达到水质三类标准。农业生产活动总的灰水荷载指数为0.24-0.29,即农业生产活动进入河流的污染物需要水源地整体水量的24%-29%进行稀释,水源地的水资源足以对其稀释。(3)水源地土壤肥力水平整体处于一般中等水平,水田和农田的肥力指数最佳,均处于较好的二级水平,其余土地利用类型均处于中等肥力的三级水平。水源地内土壤养分特征为:土壤p H总体来说中性偏酸,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p H值范围在4.47-8.37之间,p H值大小排序为农田>林地>水田>菜地>茶园。水源地土壤有机质值,整体处于一个中等略偏低的水平。水源地土壤总氮值在0.65-2.62 g/kg范围内,农田水田含量偏高于其他三类土地,总氮总体处于三级中等水平。水源地土壤全磷值在在0.13-1.85 g/kg范围内,菜地、农田和茶园的全磷含量较林地与水田高,总体处于中等片上水平。水源地土壤碱解氮的含量在88.14-182.84 mg/kg范围内,水田、菜地和茶园的碱解氮含量较农田和林地偏高,总体来说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水源地土壤速效磷的含量变异系数较大,含量在3.41-37.76 mg/kg范围内,处于三级中等水平。(4)氮肥磷肥的施用对水源地造成了较大风险,畜禽粪便和生活污水对农田的施肥均有较大的潜力。水源地种植业化肥对于耕地的氮磷密度在195.59-710.49 kg/ha和63-229.54 kg/ha范围内。氮磷负荷整体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氮肥磷肥的施用对水源地造成了较大风险,风险水平由2000年的低风险状态变为中等风险状态。商洛市商洛地区化肥施用较少,且全市范围内山地多,作物的复种指数较低,对于单位耕地面积的负荷均值较大。而南阳处于南阳盆地,地势平坦,作物种植面积大且复种指数较高,从而单位耕地面积的氮磷负荷值较大,风险指数逐渐接近严重风险状态。水源地畜禽粪便的氮磷耕地负荷分别在84.66-117.67 kg/ha和13.45-18.92 kg/ha范围内,畜禽氮磷负荷从2000年到2017年分别增长了40.64%和38.99%。畜禽粪便对于环境的风险评估在0.48-0.61范围内,为稍有风险状态。水源地生活污水产生的氮磷对耕地负荷在29.82-33.96 kg/ha和5.56-6.39 kg/ha范围内,污水产氮磷量占环境容纳量的9.05-11.22%和20.5-2.33%之间。(5)水源地总体的安全处于比较安全的三级状态,状态比较稳定,生态安全状态在逐年好转。市域角度来说,生态安全状态排序为商洛>安康>十堰>汉中>南阳。其中商洛市的生态安全状态较高始终保持三级状态,而南阳市的生态安全状况受种植业发达、畜禽养殖兴旺和森林覆盖率相对较低等原因,生态安全状态较多处于四级敏感级的状态,容易受到破坏。根据GM(1,1)模型进行预测模拟发现,水源地各个地区的未来十年内的安全等级均可达到三级。

黄爽[6](2019)在《基于GIS的全球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文中指出区域、大陆和全球范围内,与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和氮循环加速有关的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影响和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过去的100多年间,化肥的施用明显增加了粮食产量,同时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氮肥的施用容易引起温室效应和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包气带是硝酸盐进入地下水的必经通道,是重要的硝酸盐储存介质,因此研究硝酸盐在包气带的运移和存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预测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可以为政策调整提供有力依据。本文通过改进硝酸盐炸弹(NTB)模型和已发表的数据集,包括20世纪土壤硝酸盐淋溶、包气带厚度、地下水补给和孔隙度,量化了全球不同区域包气带中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和硝酸盐储量。为了判断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在20世纪是否从土壤底部进入包气带,基于全球环境综合评估模型(IMAGE)的模拟结果,获得了1900-2000年全球土壤氮循环的增加和减少量。N增加途径包括N肥施用,动物粪便排放、生物固氮和大气N沉降,各项在1900-2000年均显着增长,是造成自然界氮剩余增加的主要因素。N减少途径包括氮在反硝化作用和淋溶过程中的损失、氮随农作物收割以及放牧过程中草地的移出和NH3挥发,反硝化作用是硝酸盐被还原的主要过程,是N的主要减少途径。氮淋溶损失相对于反硝化作用则随着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中东和北美地区的淋溶率较低,分别占总输入的4.8%和6.1%。气候潮湿的地区淋溶率较高,如南亚和欧洲分别占总输入的17.9%和18.5%。北美氮利用率为58.8%,南美洲为48.2%,中东和非洲均高于60%。南亚地区的氮利用率则为36.5%,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较高的氮肥输入量和较低的氮利用率,会增加向地下水中淋溶的硝酸盐。不同国家土壤硝酸盐淋溶量在20世纪增长明显,尤以美国、西欧、印度和中国最为显着。到了2000年,美国的淋溶量保持稳定,西欧相对1980年出现明显下降,而中国和印度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在全球248个国家和地区中有56个国家和地区硝酸盐淋溶峰值还没有进入包气带。其中发达国家占17.9%,发展中国家占82.1%。全球岩性区中,基性火山岩和酸性深成岩的淋溶总量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峰值还没有进入包气带。未固结沉积物、硅质碎屑沉积岩、混合沉积岩、碳酸盐沉积岩和蒸发岩中的硝酸盐淋溶峰值已经进入包气带。全球37个主要含水层区中,30个含水层中淋溶峰值已经进入包气带。为了模拟已经进入包气带的硝酸盐峰值将在何时到达潜水位,在硝酸盐炸弹(NTB)模型中引入阻滞因子代表岩层渗透性、孔径大小、扩散、分散、吸附等影响因素。以公开发表的英国白垩纪碳酸盐岩含水层中未被硝酸盐峰值影响的区域为61%为参考,通过蒙特卡洛模拟确定全球范围最佳阻滞因子值。对于已经进入包气带的硝酸盐淋溶峰值,基于改进的NTB模型,模拟了全球包气带硝酸盐的运移速度、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以及储量。引入阻滞因子后的运移速度比原NTB模型计算的速度更接近实测值,提高了包气带中硝酸盐淋溶运移速度和时间模拟的准确性。全球范围内运移速度较快的地区主要位于加拿大东部地区、南美洲北部、非洲中部、挪威以及英国北部地区。分别以国家、岩性、主要大型含水层以及含水层类型为单位,计算了不同区域包气带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硝酸盐峰值到达潜水位的时间不等,且差距较大,距2019年最长可达815年。包气带硝酸盐储量最大的地区是北美、中国和欧洲,这些地区有较厚的包气带和长期广泛的农业活动。在这些地区,硝酸盐在包气带的长时间运移可能会推迟农业措施的改变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以典型纬度带和国家为例,分析了土壤硝酸盐淋溶及其在包气带中运移时间的相关关系及影响因素。在影响土壤硝酸盐淋溶的众多因素中,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大于自然因素。尤其以氮复合肥的施用量影响程度最大。通过氮肥的施用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氮肥输入的主要驱动因素,过多的氮肥施用以及较低的利用率是硝酸盐淋溶增加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人口、城市化率和耕地面积占比。城市化率高的国家有更少的劳动力投入到农业活动中,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经济收入,农业活动的经济压力会相对较小。中国和印度通过农业活动获得经济收入的人口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从而导致从农业活动中获得经济收入的压力增大。通过N肥的施用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N肥输入的主要驱动因素,从而增加了土壤硝酸盐淋溶量。美国、中国和印度的耕地面积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但是中国耕地面积比例低于美国、法国和印度,这与我国西部地区不适宜耕种有关,我国土壤硝酸盐淋溶的高值区域都集中在耕地面积较大,且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美国、印度和中国随着淋溶量的增加,耕地面积变化不明显。而巴西和其余的发达国家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淋溶量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再次证明了中国和印度地区较高的土壤硝酸盐淋溶是由于过高的N肥输入和较低的N利用率引起的。当硝酸盐峰值进入到包气带之后,其运移时间主要受地下水补给、包气带厚度和孔隙度的影响。地下水补给对运移时间影响程度最大,包气带厚度和孔隙度对运移时间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本文研究表明,包气带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硝酸盐运移通道和储藏区,硝酸盐峰值在包气带中的运移时间决定了其将在什么时候开始影响地下水质。硝酸盐在历史农业发展较广的地区具有显着的储藏量。在这些地区中,有的地区硝酸盐峰值在20世纪并未进入包气带。即使在峰值已经进入的地区,由于包气带的延迟作用,其到达潜水位并开始影响地下水质至少需要几十年之久。所以决策者在规划减轻污染措施时,应考虑包气带中硝酸盐峰值的运移时间和硝酸盐储量。

李晓平[7](2019)在《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福利分析与补偿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为了追求更高的农业产出,农户大量投入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不可避免地造成大范围的耕地面源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耕地面源污染亟需治理,这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积极推广治理耕地面源污染的技术措施,然而由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公共物品属性,仅依靠农户自主治理会导致激励不足、治理效率低等问题。当前,作为一种经济激励手段,生态补偿已成为学界和各国政府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共同经验,其本质是通过利益再分配的方式弥补生态保护者的经济损失、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福利均衡。虽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已经认识到经济激励是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设计须考虑的首要问题,但缺乏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的理论探讨,更缺少相关实践探索。本研究聚焦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主要围绕两个核心问题进行论述:第一,为什么要将生态补偿应用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第二,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本文以“福利分析-补偿设计-政策设计与优化”为逻辑主线,首先,深入剖析了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与人类福利之间的逻辑关系,系统阐述了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在提高全社会福利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其次,构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福利冲突的博弈模型,深度解构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作用机理;再次,在搭建生态补偿框架的基础上,结合1236份城乡居民调研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探讨了基于农户受偿意愿(Willingness to accept,WTA)和城镇居民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双重视角的补偿标准和符合农户选择偏好视角的补偿方式;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与优化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的对策建议。通过上述系统研究,本文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第一,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已具备一定的现实需求和群众基础。641个农户的生产数据显示,87.81%的农户存在过量施肥问题,且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高达30.50 kg/亩,超过最优施用量14.77 kg/亩;60.45%的农户存在过量施用农药问题,且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高达0.87 kg/亩,超过最优施用量0.31 kg/亩。1236个城乡居民对耕地面源污染认知及其治理态度的调查数据显示:(1)城乡居民普遍认为本地已发生耕地面源污染,且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效益和健康效益具有较高认可度;(2)城镇居民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支付意愿均值是532.15元/(户·年),农户进行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均值是477.78元/(亩·年),且农户受偿意愿小于其参与治理的经济损失。第二,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与人类福利的逻辑关系表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是保障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人类福利的重要手段,而生态补偿则是确保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效果、均衡利益相关者福利水平、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然途径。第三,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分析表明,农户与城镇居民间的双方博弈结果是“农户不进行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城镇居民不进行补偿”,只有在政府干预下,才能实现“农户治理耕地面源污染,城镇居民进行补偿”的最优策略集。同时,基于农户、城镇居民和政府三方博弈的结果可知确保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是:综合考虑农户与城镇居民的成本效益关系和承受能力,合理设置补偿金额度和政府奖惩强度。第四,基于农户受偿视角的补偿标准测算结果表明,农户对减施化肥和农药的边际受偿意愿分别为1.50元/(亩·年)和0.89元/(亩·年);在完全不施用化肥农药的有机生产情境下,农户的受偿意愿为239.23元/(亩·年)。其中,农户在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中的成本效益识别是该部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测算农户受偿视角补偿下限的过程中,尝试将生态效益纳入农户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的考量中;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单位面积耕地受偿意愿小于其参与治理的机会成本(574元/(亩·年))和国家休耕补偿标准(700元/(亩·年)),该结果进一步表明了将农户生态效益纳入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的合理性。第五,基于城镇居民支付视角的补偿标准测算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对减施化肥和减施农药的边际支付意愿分别为2.34元/(户·年)和5.42元/(户·年);在有机生产情境下,城镇居民支付意愿为776.50元/(户·年)。就整个研究区域而言,有机生产情境下,农户受偿视角的补偿下限为3.82亿元,城镇居民支付视角的补偿金上限可达7.56亿元,两者对比的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及其能够实现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优点。第六,农户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偏好结果表明,当前农户选择输血式补偿的概率是82.25%,选择造血式补偿的概率是51.03%,两者对比的结果表明当前设计生态补偿方式政策篮子应坚持输血式补偿为主、造血式补偿为辅的原则。此外,农户选择资金补偿与技术补偿、项目补偿之间均存在替代关系,选择实物补偿与项目补偿之间存在替代关系,选择实物补偿与技术补偿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其政策启示是只有合理搭配不同补偿方式,才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最后,鉴于不同影响因素对农户生态补偿方式选择偏好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推广输血式补偿的过程中,可综合运用政策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培养农户对输血式补偿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提高其对造血式补偿的接受程度;未来引导输血式补偿转变为造血式补偿的过程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优先针对男性、年轻、受教育程度高、兼业化程度低、耕地面积大、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程度高、耕地生态功能认知程度高和政策了解程度高的农户推广造血式补偿,形成示范效应,从而带动辐射其他农户。最后,为提高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效果、保障生态补偿政策的顺利运行,本文在对研究结论进行系统性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设计与优化方面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政府在破解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困局、完善生态补偿框架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刘倩[8](2019)在《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及形成机制研究 ——以商洛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扶贫工作已取得显着成就,但距离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尚面临诸多挑战。集中连片特困区作为贫困人口集聚地,地理环境约束性明显,人地关系复杂,扶贫攻坚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重大任务。多维贫困是贫困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针对不同贫困主体进行多维贫困考察,并探究贫困形成机制,是实现特困区多维减贫的基础,也是促进区域与个体协调发展的关键,更是政府因势利导、科学施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基于“人”、“地”和“业”视角,以秦巴山商洛市为例,构建多维贫困综合分析框架。在县域层面,从人类发展维度、经济维度和环境维度构建县域层面多维贫困指标体系,通过县域多维贫困指数模型对20012017年商洛市7县区的贫困进行测度。在农户层面,从个体能力维度、资本维度和环境维度,构建农户层面多维贫困指标体系,通过农户多维贫困指数模型对农户进行测度和识别。使用贡献率模型辨识县域层面贫困形成的主要贡献因子,通过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揭示农户贫困形成的内外部因素,并探讨不同尺度多维贫困形成机理。最后,针对政府和农户分别提出多维减贫的路径和对策。(1)从“人”、“地”和“业”视角,聚焦县域层面和农户层面的多维贫困,构建县域“人类发展维度——经济维度——环境维度”与农户“能力维度——资产维度——环境维度”的多维贫困综合分析框架,探讨多尺度的“人”、“地”和“业”为一体的综合层面上的弱势或剥夺。(2)20012017年商洛市7区县在人类发展维度贫困、经济维度贫困和环境维度贫困均呈现下降趋势。20012017年7区县多维贫困指数呈现下降趋势。多维贫困指数变化差异较大,高度贫困区多分布在洛南县、柞水县和镇安县,低度贫困区主要分布在丹凤县、商南县和商州区。丹凤县和商南县属于人类发展制约型,商州区和镇安县属于环境制约型,洛南县属于人类发展和环境制约型,山阳县和柞水县属于经济和环境制约型。预测显示20182025年间商南县和商州区的多维贫困相对较低,镇安县、柞水县和洛南县多维贫困相对较高。(3)54.43%的农户为多维贫困户,45.57%为非多维贫困户。在“人”层面,多维贫困户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较低、家庭劳动力和健康水平薄弱;在“业”层面,多维贫困户在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存在弱势或剥夺;在“地”层面,多维贫困户在地理区位和基础设施状况有着较大劣势。多维贫困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匹配率为84.02%,佐证了建档立卡识别结果的有效性。多维贫困识别方法则有效补充和纠正了建档立卡识别的遗漏、瞄准目标的错误。农户剥夺维度划分显示21.01%的贫困户为单维度剥夺型;48.52%为双维度剥夺型,30.47%为多维度剥夺型。对农户类型划分显示发展缺失型农户占38.46%,复合贫困型农户占25.74%,环境恶劣型农户占5.33%,综合贫困型农户占30.47%。(4)在县域层面,经济维度贫困是多维贫困的主要贡献维度,人类发展维度对贫困的贡献率逐步降低,而环境维度对贫困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商洛市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发展能力落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导致其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户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较低;恶劣的自然环境引发“地理资本劣势连锁效应”;社会保障不均衡、环境污染加剧农村贫困发生。在农户层面,“人”的健康水平较差,劳动能力薄弱、技能缺乏,导致农户陷入“教育技能缺乏——低水平就业——个体投入受制约——贫困”的恶性循环。“业”中农户金融资本的匮乏和排斥,物质资本薄弱、社会资本的缺失,导致农户抵御风险能力极度脆弱,形成次生贫困。“地”中区位劣势和灾害冲击加剧贫困发生。社会保障覆盖率低、从业能力和居住环境较差、产业发展滞后以及资源禀赋弱势性等外部因素加剧农户多维贫困形成。在县域和农户尺度之间,“人”、“业”与“地”三者之间的弱势和剥夺,共同导致山区的贫困陷阱,农户难以跨越“贫困门槛”。(5)政府应突出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以促进“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强化社会保障和关注乡村留守群体,以保障“人”的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易地搬迁安居政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降低“地”的制约。优化精准扶贫措施,通过创新多元组织,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调动农户参与积极性,加强基层干部帮扶能力建设。农户应注重自身能力提高,树立减贫的主体性意识,增强减贫的内生力;拓宽社会关系网络,提高家庭资本存量;加强防灾减灾意识,对接“精准农业”。

柯善淦[9](2019)在《海外耕地投资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人口众多,虽然粮食产量连续增长,但中国粮食安全仍然面临需求和供给双重挑战。产业结构、饮食结构的调整产生更高的粮食需求。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社会资源撤离农业,农田流失,农业人口脱离农业生产,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耕地质量下降,中国粮食持续稳定供给面临巨大风险。在国内耕地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增加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海外农业资源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化推进和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海外耕地投资的大潮。中国是较早利用海外耕地投资保障粮食安全的国家之一。海外耕地投资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即是否有助于中国保障粮食安全,成为本文关注的核心内容。文章首先分析海外耕地投资源起、驱动力、投资规模、分布区域的概况,并结合海外耕地投资主要研究机构和学者的观点,对海外耕地投资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当前的机遇和挑战进行评价。综合最新国际研究成果,对中国传统的粮食安全概念进行拓展,在数量基础上更加注重粮食安全在质量、稳定性和利用量层面的内涵,并构建新的粮食安全评价体系。在此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研究海外耕地投资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主要包括供给、需求和价格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影响中国粮食供给的主要因素。研究根据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筛选了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成灾面积、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折纯量、农药施用量、粮食生产劳动力人数、有效灌溉面积等可能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要素,经过严格的回归分析和剔除后得出结论:目前影响我国国内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成灾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其他因素对中国粮食生产量影响并不显着。第二、大规模的海外耕地投资已经对粮食进口产生了重大影响。自2005年以来,投资国的粮食进口量显着增加,大规模海外耕地投资对粮食进口的净效应分别是小麦2.6%,玉米2.8%,大豆2.5%,水稻7.3%。其次,大规模海外耕地投资对粮食进口的影响在不同阶段发生了变化。尽管2005年以来,海外耕地投资对投资国粮食进口的净效应不断增强,但2005-2011年,2012-2014年和2015-2017年三个阶段净效应差异正逐渐变小,这表明海外耕地投资可能有其周期性,受全球粮食供需的影响可能性较大。与小麦,玉米和大豆相比,水稻有较高的影响系数,这意味着海外耕地投资更容易对水稻进口产生影响。第三、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国内价格,包括小麦、玉米、大豆、水稻,与其对应的国际粮食价格存在显着的联动效应。更进一步,这种联动效应存在价格上涨和下跌的非对称性。其中,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的国内价格应对国际粮食价格上涨具有更灵敏的反应。与此同时,海外耕地投资引致的全球粮食供给增加和投资国的粮食进口增加,对此种联动效应具有显着的缓冲作用。从研究中得出的重要启示包括:(1)国际粮食市场对中国国内粮食市场的显着影响揭示出,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紧密关注国际粮食市场动态,掌握国际粮食市场运行规律。(2)中国亟待形成完善的海外耕地投资保障体系。从发达国家海外耕地投资经验来看,经济管理部门一般非常重视本国企业的对外投资,特别是日本、韩国这种人多地少,粮食自给率低的国家,大多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完善、切实可行的海外耕地投资保障制度。(3)借鉴国外海外耕地投资经验,当务之急是形成完善的海外保障或保险制度。海外投资保障制度是指资本输出国政府对本国海外投资者在国外可能遇到的政治风险,提供保证或保险,投资者向本国投资保险机构申请保险后,若承保的政治风险发生,致投资者遭受损失,则由国内保险机构补偿其损失的制度。它是国际投资保护的重要法制之一。

李羽佳[10](2019)在《中国典型区域西瓜施肥现状及氮肥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西瓜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中国西瓜产业区域化发展进程加快,但缺少对典型西瓜种植区田间生产现状的研究,肥料、农药等农资不合理使用不仅影响西瓜产量和品质,还会带来面源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进而加剧生态恶化。因此,亟需定量典型西瓜种植区肥料等农资投入状况,评价其资源环境代价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关键因素进行优化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农户问卷调查,采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研究了中国三大西瓜栽培区:华北栽培区(NC)、西北栽培区(NW)和西南栽培区(SW)肥料等农资投入和产出现状,比较了不同栽培区的优势及生产过程土地资源利用(LO)、水资源耗竭(WD)、能源耗竭(ED)、全球变暖潜力(GHG)、环境酸化(AP)和富营养化(EP)共6个方面的资源环境代价,探讨西瓜栽培过程中农资减施增效的潜力和途径。在此基础上,针对单位养分消耗最大的西南栽培区开展田间试验,进一步优化当地氮肥施用,探讨长季节设施、传统设施和露天栽培三种栽培模式下不同氮肥用量(长季节设施氮肥用量0、112.5、169、225、281、338、450 kg/hm2;传统设施和露天栽培均为0、113、150、188、225 kg/hm2)和有机氮替代比例(0、15%、30%和45%)对生长发育、养分吸收、果实品质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西南地区不同栽培模式下西瓜高产优质的氮肥管理及有机肥替氮比例提供技术支撑。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农户调研表明,三大西瓜栽培区氮肥投入量分别为558 kg/hm2、154 kg/hm2和208kg/hm2,均高于目前的专家推荐用量。三大西瓜栽培区的西瓜单产水平差异大,华北栽培区平均为56.8 t/hm2,是西北和西南栽培区的1.7和2.7倍。与其他粮食、水果相比,西瓜种植对环境的影响更低,但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代价具有显着差异。与西北和西南栽培区相比,华北栽培区单位面积资源环境消耗最高而单位产量的资源环境消耗最低,6种资源环境影响的综合指数为0.104,资源环境代价最小。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是全球变暖潜力、环境酸化和富营养化最主要的贡献来源,仅田间氮肥施用的贡献率就高达85%以上,其次是磷肥和钾肥。象限法分析表明通过调控产量和氮肥效率,三大产区的资源环境综合指数存在50%左右的优化空间。其中,西南栽培区产量低、单位产量的资源环境代价最大,更需要进一步优化。(2)西南地区长季节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施用氮肥可以提高单果重,促进西瓜座果,进而提高产量。施氮量对果皮厚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形物差值、硝酸盐含量、蔗糖和葡萄糖含量、番茄红素等品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产量和多种品质分析,氮肥用量在225 kg/hm2时西瓜产量与果实品质最佳,综合得分比不施氮处理提高77.3%。氮素用量显着影响长季节设施西瓜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在苗期和伸蔓期,低氮处理长势良好,座果后中氮处理生长状况优于低氮和高氮处理。优化施氮处理(225 kg/hm2)的氮肥农学效率最高,达到80 kg/kg N,此时氮肥生理利用率、氮素表观回收率分别为735 kg/kg和8.9%。施氮肥后西瓜土壤养分含量变化主要表现在0-20cm土层,15N残留量高达0.49 kg/hm2,是20-40cm和40-60cm土层的4.1倍和2.8倍。15N标记的氮肥仅有4.25%被西瓜吸收,当季损失率高达88.9%。从养分需求角度而言,西瓜养分吸收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钾>氮>磷>钙>镁,优化施肥条件下每生产1000 kg西瓜果实需要吸收1.26 kg氮、0.29 kg磷、3.49 kg钾、0.56 kg钙和0.19 kg镁。(3)设施和露天栽培西瓜氮肥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函数拟合的设施栽培和露天栽培的西瓜最大产量为28.1 t/hm2和26.0 t/hm2,对应的的氮肥用量分别为205和152 kg/hm2,比不施氮处理增产74.5%和43.8%。综合产量和品质而言,设施和露天栽培最佳氮肥用量分别为150kg/hm2和188 kg/hm2。随供氮水平的增加,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氮吸收利用率均呈现下降的趋势,果实收获指数和氮收获指数则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设施和露天栽培条件下,主要养分需求依次为钾>氮>磷>钙>镁,单位产量的养分需求量与长季节栽培无显着差异。(4)有机替代试验表明,设施栽培和露天栽培在有机肥替代30%化学氮肥的条件下产量最高,分别达到29.8和28.9 t/hm2,比纯化肥处理增产10.0%和4.7%。同时,有机氮替代部分化肥氮有利于降低果皮厚度、促进果实的糖分和酸的转化与积累,增强口感(TSS/TA),而且功能物质番茄红素更高,并降低硝酸盐含量。西南地区设施和露天西瓜总氮用量在150 kg/hm2以内时,有机氮替代比率分别为30%和45%时西瓜产量与品质最优。有机氮替代比例越高,设施和露天西瓜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且有机氮替代无机氮处理土壤pH值、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纯化肥处理。综上所述,中国西瓜三大栽培区养分投入多,产量差异大,资源环境代价的区域性强,尤其是西南栽培区产量低且单位产量的资源环境代价大,其中氮肥施用的贡献率最高,有待进一步优化。田间试验初步证明,西南栽培区通过氮素调控和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能协调实现西瓜高产、优质和环境友好,有助于实现西瓜产业的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

二、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化肥施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化肥施用量(论文提纲范文)

(1)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空间关联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虚拟水
        2.1.2 水足迹
        2.1.3 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测算及分析
    3.1 粮食作物水足迹及其强度测算方法
        3.1.1 “粮食作物水足迹”测算方法
        3.1.2 “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测算方法
    3.2 数据来源
    3.3 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的测算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4.1.2 全局Moran’l指数
        4.1.3 局部Moran’s I指数
    4.2 “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的空间关联格局
        4.2.1 全局自相关
        4.2.2 局部自相关
    4.3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影响因子的空间计量分析
    5.1 “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影响因子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5.1.1 模型设定类型
        5.1.2 模型的确定
    5.2 “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影响因子空间计量模型的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5.2.1 变量选择
        5.2.2 数据处理
    5.3 “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影响因子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5.3.1 初步结果分析
        5.3.2 效应分解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提高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用水效率的相关建议
    6.1 转变农业生产的治理思路
        6.1.1 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
        6.1.2 适度管控城镇单位就业水平
        6.1.3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6.2 参与改善农业的生产方式
        6.2.1 调整灌溉模式
        6.2.2 提升区域机械化水平
        6.2.3 结合测土配方法精准施肥
    6.3 统筹产业结构均衡发展
        6.3.1 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6.3.2 发挥区域间的经济联动作用
        6.3.3 强化地区的交流能力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春油菜区绿肥替代氮肥的效应及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1.1 春油菜生产现状
        1.1.2 氮肥施用现状
        1.1.3 绿肥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绿肥替代氮肥的可行性研究
        1.2.2 绿肥替代氮肥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1.2.3 绿肥替代氮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青海省春油菜区绿肥替代氮肥效果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1.4 相关计算公式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豆科绿肥氮素还田量
        2.2.2 绿肥种类和施氮水平对春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2.3 绿肥种类及施氮水平对春油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2.2.4 春油菜区绿肥替代氮肥的潜力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甘肃省春油菜区绿肥替代氮肥效果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3.1.4 相关计算公式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豆科绿肥氮素还田量
        3.2.2 绿肥种类及施氮水平对春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2.3 绿肥种类及施氮水平对春油菜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3.2.4 春油菜区绿肥替代氮肥的潜力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论文重难点、创新以及研究思路
        1.重难点
        (1)重点
        (2)难点
        2.创新之处
        3.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印度“绿色革命”实施的背景
    一、国内背景
        (一)经济根源
        (二)政治根源
        (三)社会根源
    二、国外背景
        (一)墨西哥“绿色革命”的启示
        (二)美国及私人基金会对印度农业的援助
        (三)国际组织的推动
第二章 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的实施
    一、农业科技实施的推动力
        (一)印度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国际农业科技发展与传播的推动
    二、农业科技实施的主体
        (一)政府
        (二)企业
        (三)农业大学
        (四)科研机构
        (五)农民
    三、农业科技的实施
        (一)发展农业教育和培训
        (二)增加高产良种作物面积
        (三)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五)引进和培育高产良种作物品种
        (六)推广灌溉技术
第三章“绿色革命”农业科技实施的效果以及影响
    一、农业科技实施的效果
        (一)提高农业生产力
        (二)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二、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实施的影响
        (一) 积极影响
        1.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
        4.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二)消极影响
        1.加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2.加剧农村两极分化
        3.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4.农村失业问题出现
第四章 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问题的评价及启示
    一、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成败的评价
    二、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展望
    三、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问题的经验及启示
        (一)农业科技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对非洲国家的参考作用
        (三)对中国的农业发展的启示
        (四)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问题的教训
        1.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2.土地改革对农业发展的关键性
        3.促进农村社会公平发展
        4.实现农业协调性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农业生产活动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土环境的影响及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立题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生态安全评价现状
        1.3.2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1.3.3 灰水足迹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4.1 水源地典型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1.4.2 水源地农业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1.4.3 水源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评价
        1.4.4 水源地农业生产活动对农田土壤的影响
        1.4.5 水源地生态安全及预测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水源地自然环境
        2.2.1 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情况
        2.2.2 土壤和植被特征
        2.2.3 水资源状况
        2.2.4 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2.3 社会经济概况
        2.3.1 水源地产业概况
        2.3.2 水源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特征
        2.3.3 人口变化特征
        2.3.4 水源地城镇化率变化动态
    2.4 研究区农业生产情况
        2.4.1 种植业概况
        2.4.2 养殖业概况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3.1 水源地水样、土样的调查方法
        3.1.1 水体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3.1.2 水质评价方法
        3.1.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3.1.4 土壤肥力评价方法
    3.2 农业生产活动对水环境影响估算
        3.2.1 面源污染估算模型
        3.2.2 灰水足迹的计算
        3.2.3 农业活动对农田环境安全风险预警
    3.3 生态安全评估方法
    3.4 生态安全预测方法
    3.5 数据来源
    3.6 数据处理
第四章 水源地典型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4.1 水源地典型流域水质变化特征
        4.1.1 河流水温变化特征
        4.1.2 河流pH变化特征
        4.1.3 河流溶解氧变化特征
        4.1.4 河流电导率变化特征
        4.1.5 河流氨氮变化特征
        4.1.6 河流硝氮变化特征
        4.1.7 河流总氮变化特征
        4.1.8 河流总磷变化特征
        4.1.9 河流化学需氧量变化特征
    4.2 水源地流域水质评价
        4.2.1 水源地水体的主要污染物
        4.2.2 水源地流域季节性水质评价
第五章 水源地农业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5.1 水源地种植业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5.1.1 种植业污染时空变化特征
        5.1.2 种植业污染的灰水足迹评价
    5.2 水源地养殖业对水环境的影响
        5.2.1 畜禽污染时空变化特征
        5.2.2 畜禽污染的灰水足迹评价
    5.3 水源地生活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5.3.1 生活源污染时空变化特征
        5.3.2 生活源污染灰水足迹评价
    5.4 农业生产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
        5.4.1 农业生产污染时空变化特征
        5.4.2 农业生产污染灰水足迹评价
第六章 水源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养分特征及肥力评价
    6.1 水源地土壤pH状况
        6.1.1 水源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pH值特征
        6.1.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pH值评级特征
    6.2 水源地土壤有机质特征
        6.2.1 水源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质特征
        6.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质评级特征
    6.3 水源地土壤全氮特征
        6.3.1 水源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全氮特征
        6.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全氮评级特征
    6.4 水源地土壤全磷特征
        6.4.1 水源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全磷特征
        6.4.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全磷评级特征
    6.5 水源地土壤碱解氮特征
        6.5.1 水源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碱解氮特征
        6.5.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碱解氮评级特征
    6.6 水源地土壤速效磷特征
        6.6.1 水源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速效氮特征
        6.6.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速效磷评级特征
    6.7 水源地土壤肥力评价
第七章 水源地农业生产活动对农田土壤的影响
    7.1 农业化肥的环境风险评价
        7.1.1 化肥施用对耕地氮磷负荷特征
        7.1.2 化肥施用的环境风险评价
    7.2 畜禽粪便对农田的影响评估
        7.2.1 畜禽粪便耕地氮磷负荷特征
        7.2.2 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评价
    7.3 生活污水产污对农田的影响评估
        7.3.1 生活污水产生的氮磷耕地负荷特征
        7.3.2 生活污水氮磷的耕地负荷评价
第八章 生态环境安全评价及预测
    8.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8.2 各层权重的确定
    8.3 水源地生态安全评价
        8.3.1 安康市生态安全评价
        8.3.2 汉中市生态安全评价
        8.3.3 商洛市生态安全评价
        8.3.4 十堰市生态安全评价
        8.3.5 南阳市生态安全评价
        8.3.6 水源地生态安全评价
    8.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生态安全预测
第九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9.1 讨论
    9.2 结论
    9.3 建议
    9.4 主要创新点和研究展望
        9.4.1 主要创新点
        9.4.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GIS的全球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壤硝酸盐淋溶研究
        1.2.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滞研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论文结构
第2章 包气带氮转化过程
    2.1 大气和土壤中的氮转化
        2.1.1 大气氮转化
        2.1.2 土壤氮转化
    2.2 包气带氮转化
        2.2.1 吸附作用
        2.2.2 硝化作用
        2.2.3 反硝化作用
    2.3 淋溶作用
    小结
第3章 包气带水文地质条件
    3.1 包气带厚度
    3.2 地下水补给
    3.3 全球岩性分类
    3.4 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
    小结
第4章 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区域性分析
    4.1 IMAGE模型
        4.1.1 淋溶因子
        4.1.2 地表氮剩余
        4.1.3 地表径流氮流失
        4.1.4 IMAGE模型土地利用
    4.2 土壤氮平衡变化
        4.2.1 地表氮剩余变化
        4.2.2 氮增加量变化
        4.2.3 氮减少量变化
        4.2.4 全球土壤氮平衡分析-以2000 年为例
    4.3 不同区域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4.3.1 国家行政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4.3.2 岩性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4.3.3 含水层类型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4.3.4 含水层区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分析
    小结
第5章 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
    5.1 硝酸盐炸弹(NTB)模型
        5.1.1 概念模型
        5.1.2 数值模型
    5.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间及储量模拟
        5.2.1 NTB模型改进
        5.2.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速度和时间
        5.2.3 包气带硝酸盐储量
    5.3 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
        5.3.1 国家行政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5.3.2 岩性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5.3.3 含水层类型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5.3.4 含水层区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
    小结
第6章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包气带运移时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6.1 土壤硝酸盐淋溶影响因素分析
        6.1.1 土壤硝酸盐淋溶时空分布特征
        6.1.2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氮肥的相关关系
        6.1.3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NO_2 柱浓度的相关关系
        6.1.4 土壤硝酸盐淋溶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
    6.2 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6.2.1 基于GIS的包气带硝酸盐运移时间热点分析
        6.2.2 包气带运移时间与自然因素相关关系
    6.3 土壤硝酸盐淋溶峰值及包气带运移时间相关关系
        6.3.1 典型发展中国家
        6.3.2 典型发达国家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7)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福利分析与补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回顾
        1.3.1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
        1.3.2 生态补偿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1.4.3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耕地面源污染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
        2.1.2 生态补偿及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
    2.2 理论基础
        2.2.1 福利经济学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公共物品理论
        2.2.4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2.3 研究框架构建
        2.3.1 总研究框架
        2.3.2 补偿标准的测算依据
        2.3.3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及生态补偿:中国经验及研究区概况
    3.1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现状、补偿政策及其问题
        3.1.1 我国耕地面源污染及其治理
        3.1.2 我国生态补偿政策及其实施困境
    3.2 研究区概况与样本描述性分析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调研过程和样本特征
        3.2.3 农户化肥、农药与农业废弃物的利用
        3.2.4 城乡居民耕地面源污染治理认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与生态补偿的福利分析
    4.1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中的福利改善
        4.1.1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利
        4.1.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系统服务
        4.1.3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与人类福利的关系
    4.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中的福利变化
        4.2.1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与人类福利的逻辑关系
        4.2.2 生态补偿对人类总福利的改善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福利视角下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博弈分析
    5.1 问题的提出
    5.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其行为特征
    5.3 方法选择:博弈模型
    5.4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分析
        5.4.1 农民与城镇居民间的双方博弈模型
        5.4.2 地方政府干预下农民与城镇居民间的博弈模型
        5.4.3 地方政府(秦巴水源地和下游政府)之间的博弈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标准测算:农户WTA视角
    6.1 问题的提出
    6.2 农户成本效益的识别
    6.3 实证分析
        6.3.1 数据与样本特征
        6.3.2 选择实验设计
        6.3.3 计量模型选择
        6.3.4 模型结果
        6.3.5 补偿标准测算
        6.3.6 补偿标准的合理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标准测算:城镇居民WTP视角
    7.1 问题的提出
    7.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补偿标准
    7.3 基于城镇居民支付意愿的补偿标准实证分析
        7.3.1 研究数据与变量选择
        7.3.2 选择实验法设计
        7.3.3 计量模型选择
        7.3.4 城镇居民支付意愿与补偿标准
        7.3.5 城镇居民补偿标准的影响因素分析
    7.4 本章小结
        7.4.1 本章研究结论
        7.4.2 农民WTA与城镇居民WTP的对比分析
第八章 基于农户选择偏好的生态补偿方式设计
    8.1 问题的提出
    8.2 农户生态补偿方式偏好的理论分析框架
        8.2.1 不同生态补偿方式的界定
        8.2.2 生态补偿方式的实践经验
    8.3 农户对生态补偿方式偏好的实证分析
        8.3.1 变量选择及样本统计性特征
        8.3.2 计量经济模型
        8.3.3 模型结果及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9.1 研究结论
    9.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的设计与优化
        9.2.1 测算补偿标准应充分体现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9.2.2 从农户和城镇居民双重视角测算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补偿标准
        9.2.3 基于农户选择偏好设计生态方式政策集
        9.2.4 生态补偿政策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主观偏好
        9.2.5 其他相关政策建议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及形成机制研究 ——以商洛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标、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进展及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贫困概念及演变
        2.1.2 多维贫困内涵
        2.1.3 集中连片特困区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系统
        2.2.2 空间贫困
        2.2.3 多维贫困
        2.2.4 可持续生计框架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2.3.1 多维贫困识别与测度
        2.3.2 贫困空间分异特征
        2.3.3 致贫机理研究进展
        2.3.4 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研究进展
        2.3.5 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研究
    2.4 多维贫困综合研究框架
        2.4.1 贫困研究框架
        2.4.2 多维贫困研究框架构建原则和目的
        2.4.3 多维贫困分析框架及内容
    2.5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集中连片特困区概况
        3.1.1 集中连片特困区的范围
        3.1.2 社会经济与生产生活条件
        3.1.3 贫困状况及减贫情况
    3.2 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地理特征
        3.2.1 自然地理概况
        3.2.2 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
        3.2.3 秦巴山区的贫困特征
    3.3 商洛市基本情况
        3.3.1 自然地理概况
        3.3.2 社会与经济发展
        3.3.3 贫困水平及精准扶贫
第四章 县域多维贫困的特征及时空演化
    4.1 多维贫困评价指标体系
        4.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4.1.2 多维贫困评价体系
    4.2 数据与研究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2.3 研究方法
    4.3 多维贫困的时空演变
        4.3.1 人类发展维度时空变化
        4.3.2 经济维度时空变化
        4.3.3 环境维度时空变化
        4.3.4 多维贫困时空变化
    4.4 多维贫困的时空差异性分析
        4.4.1 人类发展维度变异性分析
        4.4.2 经济发展维度变异性分析
        4.4.3 环境维度变异性分析
        4.4.4 多维贫困变异性分析
    4.5 多维贫困类型划分和特征
        4.5.1 县域贫困类型划分
        4.5.2 不同贫困类型的主要特征
    4.6 Logistic曲线拟合与预测
        4.6.1 Logistic曲线拟合与外推
        4.6.2 模拟结果的启示
    4.7 小结
第五章 农户多维贫困的特征
    5.1 多维贫困评价体系构建
    5.2 数据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与农户情况
        5.2.2 数据信度检验
        5.2.3 数据处理
        5.2.4 多维贫困指数及识别方法
    5.3 多维贫困测度结果
        5.3.1 多维贫困的类型
        5.3.2 多维贫困的识别
    5.4 多维贫困户与非多维贫困户差异分析
        5.4.1 能力维度差异性
        5.4.2 资本维度差异性
        5.4.3 环境维度差异性
    5.5 多维贫困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匹配
    5.6 多维贫困分解和类型划分
        5.6.1 多维贫困分解
        5.6.2 多维贫困户类型划分与特征
    5.7 小结
第六章 多维贫困的形成机制
    6.1 县域尺度多维贫困的形成机理
        6.1.1 因子贡献率模型
        6.1.2 县域多维贫困的贡献率分析
    6.2 农户尺度多维贫困的形成机理
        6.2.1 研究方法
        6.2.2 农户多维贫困的形成内部机理
        6.2.3 农户多维贫困形成的外部影响机制
    6.3 多维贫困形成跨尺度影响
        6.3.1 不同尺度贫困形成关键影响因素不同
        6.3.2 不同尺度贫困跨尺度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减贫路径与对策
    7.1 区域层面多维减贫路径与对策
        7.1.1 突出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业‖的可持续发展
        7.1.2 提高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带动―人‖的发展
        7.1.3 加快新型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以降低―地‖的制约
    7.2 精准扶贫措施的优化与完善
        7.2.1 整合产业资源突出优势产业
        7.2.2 增强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7.2.3 提高贫困群体的参与度
        7.2.4 加强基层干部帮扶能力
    7.3 农户减贫对策与建议
        7.3.1 提高自身能力发展和减贫的内生力
        7.3.2 树立减贫的主体性意识
        7.3.3 拓宽社会关系网络提高家庭资本存量
        7.3.4 加强防灾减灾意识对接“精准农业”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论文特色与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海外耕地投资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 内容框架
2 文献评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评述
    2.2 理论基础
3 中国粮食安全水平评价与分析
    3.1 主要的粮食安全评价体系
    3.2 中国粮食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3.3 中国粮食安全水平评价
    3.4 本章小结
4 耕地投资对中国粮食供给的影响
    4.1 国内粮食生产和需求能力测算
    4.2 海外耕地投资背景下中国粮食供给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耕地投资对中国粮食进口的影响
    5.1 海外耕地投资对投资国粮食进口影响的路径
    5.2 研究方法和适用性检验
    5.3 经验模型设置和数据处理
    5.4 研究结果和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耕地投资对粮食价格的影响
    6.1 理论框架和理论假说
    6.2 价格联动效应经验模型设定
    6.3 国内与国际粮食价格的联动效应的检验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二 主要原始数据

(10)中国典型区域西瓜施肥现状及氮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西瓜的生产现状
        1.1.1 国外西瓜生产现状
        1.1.2 中国西瓜生产现状
    1.2 西瓜的营养特征
        1.2.1 西瓜的生长发育
        1.2.2 西瓜的营养特性
        1.2.3 西瓜的氮磷钾养分需求
    1.3 中国西瓜施肥现状
        1.3.1 中国西瓜肥料施用现状
        1.3.2 西瓜肥料利用率及存在问题
        1.3.3 西瓜生产对环境的效应评价
    1.4 氮肥对西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1.4.1 氮肥用量对西瓜生长及品质影响
        1.4.2 有机氮替代对西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3章 中国西瓜主要栽培区域施肥现状及环境影响评价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区域
        3.1.2 数据来源
        3.1.3 生命周期评价(LCA)
        3.1.4 优化潜力分析
    3.2 结果分析
        3.2.1 不同栽培区西瓜生产的投入-产出
        3.2.2 优势产区与区域影响
        3.2.3 西瓜生产的环境影响来源
        3.2.4 区域减排优化空间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氮肥用量对长季节设施西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4.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4.1.4 计算方法
        4.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不同氮肥用量对长季节设施西瓜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2.2 氮肥用量对长季节设施西瓜品质的影响
        4.2.3 氮肥用量对长季节设施西瓜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4.2.4 氮肥用量对长季节设施西瓜多种养分吸收的影响
        4.2.5 氮肥用量对长季节设施西瓜土壤养分的影响
        4.2.6 氮肥的吸收利用效率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氮肥用量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5.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5.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氮肥用量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产量和单果重的影响
        5.2.2 氮肥用量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品质的影响
        5.2.3 氮肥用量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5.2.4 氮肥用量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土壤养分的影响
    5.3 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有机氮替代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6.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结果分析
        6.2.1 有机替代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产量和单果重的影响
        6.2.2 有机替代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品质的影响
        6.2.3 有机替代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6.2.4 有机氮替代对传统设施和露天西瓜土壤养分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1.1 西瓜施肥现状与资源环境效应分析
        7.1.2 氮肥用量与有机氮替代对长季节设施、传统设施和露天栽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7.1.3 氮肥用量和有机氮替代对长季节设施、传统设施和露天栽培西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发表及参研课题情况

四、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化肥施用量(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水足迹强度”空间关联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刘倩男.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12)
  •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3]春油菜区绿肥替代氮肥的效应及潜力研究[D]. 付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4]印度“绿色革命”农业科技问题研究[D]. 何文岸.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5]农业生产活动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土环境的影响及安全评价[D]. 杨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GIS的全球包气带硝酸盐峰值运移时间模拟分析[D]. 黄爽. 吉林大学, 2019(02)
  • [7]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福利分析与补偿设计[D]. 李晓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8]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及形成机制研究 ——以商洛市为例[D]. 刘倩. 西北大学, 2019(07)
  • [9]海外耕地投资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D]. 柯善淦.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中国典型区域西瓜施肥现状及氮肥优化研究[D]. 李羽佳. 西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2001年世界主要国家施肥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