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阿克苏地区牛冷配对任务

完成阿克苏地区牛冷配对任务

一、阿克苏地区完成黄牛冷配任务(论文文献综述)

李凤珍,莫合塔尔·夏甫开提,肖光伟,张富全[1](2020)在《阿克苏地区黄牛冷配现状调查》文中指出新疆阿克苏地区黄牛改良工作始于1978年,逐步形成了以细管冻精冷配为主的改良模式。近几年,黄牛冷配工作开始滑坡。通过调研,本文分析了当前黄牛改良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为黄牛改良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张彦虎[2](2015)在《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新疆是我国传统的农牧业大区,同时也是经济落后、少数民族聚居的最大边疆省区。因此,农牧业不仅是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系到广大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产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新疆农牧业发展又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以常规现代农业模式为发展取向的绿洲农业日益暴露出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等不可持续特征,不仅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极为脆弱的绿洲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破坏,进一步威胁到绿洲的生态安全和永续利用;另一方面,以转场游牧、靠天养畜为特征的新疆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落后,不仅无法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和实现牧民定居增收,而且由于缺乏对草场的科学养护改良,直接导致了草场的严重超载过牧和大面积退化。因此,从目前新疆农牧业的发展方式来看,都存在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增收困难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效益提升。综观国内外各种持续(替代)农业发展经验和模式,唯有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不仅能同时促进农牧业产出和收入稳定增长,还能减少中间能耗和污染、促进农牧业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最符合新疆当前实际的综合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但是以往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对此的研究和关注都较为不足。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对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总结梳理,同时结合新疆发展实际特点,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能值理论、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等重要理论以及投入产出法、能值分析法等研究分析方法,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功能、效益状况以及相应技术支撑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不仅创新运用了非平衡生态理论、单位面积能值比较分析等最新理论方法,而且通过跨学科方法的运用实现了对草地农业模式这一农牧结合、系统耦合综合农业系统的研究探讨,促进了跨学科研究创新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拓展。具体来说,本文首先通过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现实背景的深入分析和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理论等的全面综述,在此基础上着重对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与循环经济理论、能值理论、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等重要理论进行了深入阐述,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在广泛借鉴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上述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在深入揭示草地农业模式内涵、功能及作用的同时,结合新疆区域经济、生态等特点,构建出适合新疆种植业、林果业、草原畜牧业、城镇景观草坪等的四种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再次,选择新疆典型区域进行案例实证研究,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创新运用投入产出法、能值分析法等对当地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常规农(牧)业模式进行了全面比较分析,以验证草地农业模式是否具有比较优势;最后,对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完善的政策扶持与技术支撑体系进行了研究探讨。经过从多个方面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系统研究,本文得出以下重要结论:(1)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是促进新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综合模式选择,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新疆农牧业发展中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严重不足,导致其发展方式与结构严重失衡,农牧业生态环境问题和不可持续因素日益累积。因此,急需加快建立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和修复治理其生态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增收;(2)草地农业具有多种实践发展模式类型,对此依据新疆发展实际和构建原则,结合新疆不同地区的经济、生态等特点,可以构建出适合新疆种植业、林果业、草原畜牧业等的四类主要草地农业发展模式;(3)新疆典型地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案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草地农业模式比常规农(牧)业模式具有更好的综合效益和比较优势。无论是运用投入产出法还是能值分析法,其比较分析结果都是一致的;(4)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在新疆的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对其的政策支持、技术保障急需加强。这也是增强农牧民发展意愿,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优化完善的重要支撑条件。

胡艳丽[3](2012)在《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贫困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促进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进入“十二五”以来,新疆的扶贫开发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新阶段,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是新疆扶贫的现实要求。利用农业科技创新拓展扶贫开发工作,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必将助推新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过去,新疆扶贫工作面临的是发展相对滞后形成的普遍性及绝对性极端贫困,而现在面对的是以收入不平衡为特点的转型性贫困。2011年12月,国家确定了新的扶贫标准为2300元,新疆的扶贫标准与全国测定的平均值一致,也大幅度提高了标准。符合扶贫标准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达到329万人,占全区农村人口的31%。农村低收入人口相对集中的南疆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边境地区、贫困山区成为新疆扶贫攻坚主战场。当前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是实现贫困地区农户脱贫致富以及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缓和贫困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与农村低收入人口之间巨大矛盾的根本路径之一。农业科技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以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载体,综合运用科技、推广、教育等多种手段,有望使新疆贫困地区彻底摆脱贫困的束缚,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本论文以新疆扶贫开发的现实、科技创新、市场化为基本背景,以有效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的和谐为价值取向,在充分考虑农业科技特性和农业技术创新内在要求的基础上,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村教育作为研究重点,运用相关理论和多种分析手段,通过对新疆科技扶贫与典型扶贫农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证分析,探究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在减少新疆农村贫困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学术建议和政策建议。本论文由八个章节构成。第1章:首先提出问题,引出科技创新是新时期扶贫的需要,然后阐述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以及研究内容等。第2章:主要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包括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农业科技创新理论及构成要素的研究。第3章:主要阐释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和理论。首先从农业科技创新概念的提出及特点出发,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相关内容做了简要论述,并详细介绍了农业科技创新理论。第4章:主要分析新疆农村贫困的现状以及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对新疆扶贫开发主要的创新模式、新疆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就做了较为详实的研究分析,为深入探索新疆科技扶农、科技富农的发展道路提供依据。第5章:介绍建国以来新疆农业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新疆科技兴新战略,并对新疆科技资金投入与科研条件、科技机构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第6章:回顾新疆科技扶贫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效,实证分析科技示范乡工程及扶贫龙头企业案例,并对新疆农村科技扶贫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探讨。第7章:深入分析农业科研管理机制、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疆农业科技创新在减贫中存在的不足和不完善进行阐释,为政策研究提供有效的视角。第8章:提出依靠科技创新的驱动进而减少新疆农村贫困的有效途径。即加强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和加强科技创新管理。总而言之,面对严峻的扶贫任务,本论文在新疆全面实施创新型战略的背景下,以农业科技创新为视角探索了新时期扶贫开发中科技创新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构建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的有机体,对农业科技创新进行有效管理,增强新疆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实现农村的减贫脱贫,促进新疆更好地实现农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并推进新疆区域可持续发展及跨越式发展,最终达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孔学民,唐国策,缪冬梅,院萍[4](2011)在《新疆大地上的现代畜牧业之歌》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业在国家、自治区和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在畜牧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进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为方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一系列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决策和部署,积极推进畜牧业"六大体系"建设,加快调整畜牧业经济结构,努力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全区畜牧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大力支持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正确领导下,兵团奶牛、生猪产业快速发展,养羊业平稳增长,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蓬勃兴起,对拉动兵团畜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畜牧业生产方式及现代化发展进程加快,取得了显着成效。为了全面系统地展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反映畜牧系统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促进自治区和兵团畜牧业发展的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本刊特设了《新疆大地上的现代畜牧业之歌》专题,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与舆论环境,并开辟一个全国各地相互交流的平台。

黄钦琳[5](2010)在《新疆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畜牧业是新疆最具有特色的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羊、牛、马一直是新疆畜牧业的主要畜种,半个多世纪来,畜牧业的规模和效益实现了快速增长。畜牧业已经成为新疆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但是新疆畜牧业总体上讲存在着诸多不足。通过与国内外畜牧业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认为新疆畜牧业不但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滞后于国内许多发展较快的省份;对新疆畜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结果表明,草场建设滞后及超载过牧、良种化程度低、疫病防治体系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缺乏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近年来制约新疆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国内、国际对畜牧产品市场需求;新疆饲草料供给现状及潜力;发展畜牧业的主要优势和机遇,认为新疆发展畜牧业是可行的。通过研究畜牧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新疆农业结构优化、改善生态环境、农牧民增收以及提高畜牧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互结合、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新疆畜牧业问题进行了粗要的分析研究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阿迪力·马木提[6](2010)在《阿克苏地区养牛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畜牧业在阿克苏地区大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委、行署2010年确定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框架为增粮、控棉、扩果、改畜,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增强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将大力发展养牛业、突出发展奶牛业确定为实现阿克苏提前进入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措施。牛的品种决定着养牛业的发展,改良原有品种是推动养牛业发展的基础。科

魏燕[7](2008)在《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布局合理化、资源配置优化、空间创新系统建立和区域竞争优势形成的重要战略手段。如何通过对产业集群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与借鉴,实现新疆乳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疆区域经济增长中关系到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新疆乳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观点,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阐述了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其次,介绍了世界乳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中国乳业产业发展态势,对国内外比较成功的乳业产业集群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并探讨了国内外乳业产业集群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第三,分析了新疆乳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特征、竞争优势及其发展障碍,诸如奶牛养殖业经营粗放,生产力水平低;奶农与企业利益联结机制不顺畅;企业规模小,对产业集群拉动作用不强;企业之间交流合作少,关联程度差,同业无序竞争;相关、支持性产业与企业联系不够密切;政府的政策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再次,从新疆乳业产业集群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新疆乳业产业集群的总体发展思路、发展原则、布局规划、发展模式等;最后,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对策,包括奶源基地建设、利益分配机制建立、龙头企业扶持、乳业品牌建设、服务支撑体系建设、集群文化建设、竞争合作机制建设、奶业合作组织建设以及政府的相关支持政策等。

李晶[8](2007)在《新疆农业增长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在新疆国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农业的增长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高。论文着力于从投入质的因素出发提炼出关键因素对于新疆农业增长的实际作用。论文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对于本研究的整体情况予以介绍;第二章描述了本研究所依赖的有关理论和研究;第三章则是关于新疆农业发展情况的简单描述;四五章是对新疆农业增长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是文章的重点内容;最后的第六章结合前面的分析结论从广义技术进步的角度给出促进新疆农业增长的一点建议。实证分析之第四章是利用新疆1978至2005年投入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依据基于C-D生产函数的索洛余值法和增长速度方程测度28年间技术进步对于新疆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新疆农业技术进步在这期间的平均贡献率约为41.896%,仅次于物质费用的贡献率。实证分析之第五章利用了新疆86个县市2002至2005共4年期间投入产出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采取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新疆各县市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进行了定量的测度。通过一定的统计和计量经济学分析,结果显示:观察期内全疆总的平均技术效率是0.574284,说明新疆目前农业的技术效率水平总体上偏低;同时,新疆各县市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差异非常明显。论文还在一定程度上讨论了影响技术效率变化的几个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王锡波,达尼亚尔,石远珠,张国顺[9](2006)在《新疆家畜品种改良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文中研究表明

王颖[10](2005)在《全面建小康 一心谋发展——拜城县委执政为民纪实》文中研究说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于传统农区如何加快现代化进程,在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中不拖自治区的后腿。这不但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政治问题。作为传统农区,拜城县这片水草丰茂的土地孕育出了自治区重要的优质粮食基地、油料基地、中国美利奴新型细毛羊基地,并享有了"中国细毛羊之乡"的美誉;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2004年拜城县 GDP 总值达到11.12亿

二、阿克苏地区完成黄牛冷配任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阿克苏地区完成黄牛冷配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1)阿克苏地区黄牛冷配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疆阿克苏地区黄牛改良工作现状
2 黄牛冷配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冷配员队伍不稳定,冷配员存在缺口
    2.2 冷配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配种怀胎率低
    2.3 冷链设备缺乏、老化严重
    2.4 部分乡镇配种站点分布不合理
    2.5 科技支撑不足,养殖方式落后
3 对策与措施
    3.1 科学合理配置配种站点、配种员
    3.2 加强考核,强化配种员责任心
    3.3 加快配种员队伍建设,提高技术水平
    3.4 加强对农牧民的培训,提高农牧民养殖水平
    3.5 发展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

(2)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替代农业相关理论及农业模式研究现状
        1.2.2 草地农业功能与草原退化治理研究现状
        1.2.3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相关研究现状
        1.2.4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现状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持续农业与循环农业
        2.1.2 生态农业与草地农业
        2.1.3 新疆草地农业概念内涵与基本特征
        2.1.4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与功能定位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循环经济理论
        2.2.3 生态经济理论
        2.2.4 能值分析理论
        2.2.5 干旱区草原非平衡生态系统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与草地农业的作用分析
    3.1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的环境与经济状况分析
        3.1.1 新疆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3.1.2 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3.2 当前新疆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1 当前新疆农牧业总体发展状况与水平分析
        3.2.2 绿洲农业结构单一,能耗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
        3.2.3 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效益低,草场超载、退化严重
        3.2.4 农业与畜牧业发展缺乏有机联系,难以发挥综合效益
    3.3 发展草地农业对新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3.3.1 引草入田、草田轮作改善农业种植结构
        3.3.2 建设人工草地,改良治理草场,支撑发展
        3.3.3 农牧结合,有机循环,提升综合效益,推动可持续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的模式构建
    4.1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4.1.1 遵循农牧业科学发展规律,发挥综合效益
        4.1.2 因地制宜,科技驱动,以效益与市场为导向
        4.1.3 科学引导,加强服务,扶持农户发展草地农业
    4.2 基于经济地理区位差异选择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4.2.1 新疆不同地区生态、地理区位差异显着
        4.2.2 新疆不同地区经济、农牧业发展差异显着
        4.2.3 基于地区特点选择适宜的草地农业发展模式
    4.3 构建以草田轮作与中低产田种草养殖的种植业生态模式
        4.3.1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提出
        4.3.2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3.3 种植业草地农业生态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4 构建以林果草畜共育和有机循环的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
        4.4.1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提出
        4.4.2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4.3 林果业草地农业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5 构建以高产人工草地建植和飞播补种结合的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
        4.5.1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提出
        4.5.2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5.3 牧区草地农业综合治理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6 构建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主的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
        4.6.1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提出
        4.6.2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产生过程与实践基础
        4.6.3 草坪景观与草原生态旅游模式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案例研究
    5.1 绿洲农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玛纳斯河流域为例
        5.1.1 流域概况及绿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5.1.2 流域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5.1.3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投入比较分析
        5.1.4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产出与效益比较分析
        5.1.5 基于能值理论的草地农业模式与常规农业模式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5.1.6 农户对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意愿与满意度分析
        5.1.7 流域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完善与推广
    5.2 畜牧业区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尼勒克县为例
        5.2.1 尼勒克县概况及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2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主要模式
        5.2.3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与传统牧业模式投入比较
        5.2.4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与传统牧业模式产出与效益比较分析
        5.2.5 基于能值理论的尼勒克县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综合效益比较分析
        5.2.6 牧户对草地农业模式的的意愿与满意度分析
        5.2.7 尼勒克县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完善与推广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实践及模式借鉴
    6.1 美、荷、日、法等国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6.1.1 美国、荷兰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6.1.2 日本、法国草地农业发展状况及模式
        6.1.3 上述国家草地农业模式的发展成效及趋势
    6.2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的发展演变及模式启示
        6.2.1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发展的背景分析
        6.2.2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6.2.3 澳大利亚草地农业模式的成效分析
    6.3 我国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1 甘肃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2 广东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3 四川草地农业的发展实践与成效分析
        6.3.4 兵团草地农业发展的尝试与目标效果
    6.4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模式借鉴
        6.4.1 国内外草地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及模式总结
        6.4.2 发达国家草地农业发展经验及模式对我国的借鉴
        6.4.3 相关经验及模式对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借鉴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政策保障与技术支撑
    7.1 政府扶持农业的主要理论与政策依据
        7.1.1 主要理论依据与相关政策依据
        7.1.2 WTO框架下对农业扶持的相关规定
        7.1.3 支持与保护新疆农业的现实必然性
    7.2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扶持体系构建
        7.2.1 政府扶持目标与扶持策略选择
        7.2.2 加大生态补偿与重点扶持力度
        7.2.3 政府扶持政策与实施体系构建
    7.3 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的技术支撑
        7.3.1 牧草种子生产技术
        7.3.2 草田轮作与田间管理技术
        7.3.3 林草间作与管理技术
        7.3.4 牧区牧草种植与管理技术
        7.3.5 饲草料收储加工技术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大政策扶持引导,促进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
        8.2.2 加快技术研发推广,支撑草地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壮大
        8.2.3 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组织化水平
        8.2.4 培育产业龙头企业,提升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产业化水平
    8.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附件

(3)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提出问题
        1.1.1 科学技术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1.1.2 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手段
        1.1.3 科技创新是实现新疆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1.4 农业科技创新是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需要
        1.1.5 现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局限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特点与可能创新点
    注释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扶贫开发理论
        2.1.2 农业科技创新理论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扶贫开发问题研究
        2.2.2 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
    2.3 本章小结
    注释
3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3.1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3.1.1 科技创新的相关概念
        3.1.2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及特点
        3.1.3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3.2 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
        3.2.1 经济增长理论
        3.2.2 熊彼特创新理论
        3.2.3 技术创新理论
        3.2.4 诱导性技术创新理论
        3.2.5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3.2.6 农户行为改变理论
    3.3 本章小结
    注释
4 新疆农村的贫困状况与扶贫开发
    4.1 新疆农村贫困县的分布概况
        4.1.1 新疆贫困人口
        4.1.2 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指标
    4.2 新疆农村贫困的主要特征
        4.2.1 生态性
        4.2.2 资源性
        4.2.3 区域性
        4.2.4 边境性
        4.2.5 民族性
        4.2.6 制度性
        4.2.7 文化性
        4.2.8 复杂性
    4.3 新疆农村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
        4.3.1 生态环境脆弱
        4.3.2 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4.3.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4.3.4 农业产业结构低度化
        4.3.5 经济依附性强,自我发展能力薄弱
    4.4 新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思考
        4.4.1 新疆扶贫开发的重要地位及其时代意义
        4.4.2 新疆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4.5 新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历史回顾
        4.5.1 1978-1993 年扶贫开发阶段
        4.5.2 1994-2000 年“八七”扶贫开发阶段
        4.5.3 2001-2010 年全面实施十年扶贫开发纲要阶段
    4.6 新疆扶贫开发主要的创新模式
        4.6.1 整村推进扶贫模式
        4.6.2 民生工程建设扶贫模式
        4.6.3 边境扶贫试点探索模式
        4.6.4 科技教育扶贫模式
    4.7 本章小结
    1 赵国明
5 新疆农业科技发展状况及分析
    5.1 新疆农业科技发展阶段
        5.1.1 初创时期(1949 年~1954 年)
        5.1.2 成长时期(1955 年~1976 年)
        5.1.3 科技恢复及科技体制改革时期(1977 年~1990 年)
        5.1.4 实施“科技兴新”战略及发展时期(1991 至今)
    5.2 新疆科技兴新战略的实施
        5.2.1 科技兴农情况
        5.2.2 县市区科技副职和科技特派员活动
        5.2.3 科技兴新素质工程
        5.2.4 “星火”计划
        5.2.5 农业科技服务和信息化建设
        5.2.6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5.3 新疆科技资金投入与科研条件
        5.3.1 科技资金投入
        5.3.2 科研条件
    5.4 新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基本情况
        5.4.1 科技机构
        5.4.2 科学技术活动情况
        5.4.3 科技活动产出情况
    5.5 新疆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5.5.1 新疆 R&D 人员现状
        5.5.2 新疆 R&D 活动情况分析
    5.6 新疆科技进步的现状分析
        5.6.1 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评价
        5.6.2 科技进步环境
        5.6.3 科技活动投入
        5.6.4 科技活动产出
        5.6.5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5.7 本章小结
6 新疆科技扶贫的探索与实践
    6.1 科技扶贫工作回顾及主要成效
    6.2 农村科技示范工程
        6.2.1 “321”科技示范乡工程
        6.2.2 “1821”依靠科技奔小康示范乡工程
        6.2.3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6.3 扶贫龙头企业案例实证
        6.3.1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特点的龙头企业
        6.3.2 以产学研为重点的龙头企业
    6.4 本章小结
7 新疆扶贫开发中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7.1 农业科研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7.1.1 主体单一,研究实力不强
        7.1.2 部门分离,创新能力不足
        7.1.3 投入不足,结构失衡
    7.2 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7.2.1 推广模式的单向性,推广脱离实际
        7.2.2 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薄弱
        7.2.3 农业技术推广方式需要改进
        7.2.4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不稳定
        7.2.5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7.3 农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7.3.1 新疆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7.3.2 农村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7.3.3 农业教育结构的不合理
        7.3.4 高等农业教育的缺乏
    7.4 本章小结
8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减缓新疆农村贫困的对策建议
    8.1 加强科研创新能力
        8.1.1 加大农业财政科技投入和补贴力度
        8.1.2 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
        8.1.3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8.2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8.2.1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
        8.2.2 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
        8.2.3 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8.3 振兴发展农业教育
        8.3.1 建立农业教育新体系
        8.3.2 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8.3.3 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8.4 加强科技创新管理
        8.4.1 改变观念,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8.4.2 紧扣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8.4.3 突破障碍,实现科技经济为一体
        8.4.4 东联西出,促进国内外交流合作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5)新疆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案与特色
        1.2.1 研究方案
        1.2.2 研究特色
        1.2.3 各章主要观点概述
    1.2 主要数据的来源
2. 畜牧业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2.1 国外研究成果
    2.2 国内研究成果
        2.3.1 产业发展理论
        2.3.2 竞争力理论
        2.3.3 产业集群理论
3. 新疆畜牧业发展现状与作用分析
    3.1 新疆畜牧业发展的回顾和展望
    3.2 新疆畜牧业的现状
        3.2.1 新疆畜牧业资源情况
        3.2.2 新疆畜牧业主要产品种类
        3.2.3 新疆畜牧业的总体产量
        3.2.4 新疆畜牧业发展的自然优势
        3.2.5 新疆畜牧业发展的竞争力分析
    3.3 新疆畜牧业发展对各方面的影响
        3.3.1 新疆畜牧业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3.2 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贡献
        3.3.3 对新疆农牧民收入的影响
        3.3.3 对新疆就业的贡献
4. 制约新疆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4.1 畜牧业生产、服务中的问题
        4.1.1 草场退化问题
        4.1.2 技术落后问题
    4.2 畜牧业产品结构和市场前景中存在的问题
        4.2.1 畜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4.2.2 加工链“粗短”问题
        4.2.3 品牌意识、市场竞争力不强问题
        4.2.4 畜牧业产业化问题
5. 促进新疆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5.1 合理利用草场,强化草场畜载能力
    5.2 加大就业培训的投入,提高技术人员素质
    5.3 提高并引进生产技术,提升生产水平和质量
    5.4 加大投入,改变畜牧业传统结构
6. 文章的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摘要
Abstract

(6)阿克苏地区养牛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阿克苏地区养牛业的发展现状
2阿克苏地区在发展养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3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3.1今后, 在黄牛改良工作中, 必须做到突出“两个重点”, 强化“两个保证”, 实现“两个到位”。
    3.2加强领导,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3目前国内具有冻精生产资格的单位的冻精, 一般从以下几个途径获得:一是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育种先进国家进口种公牛生产的冻精, 其价格在10~15元/支不等。二是进口的优质胚胎在国内移植后所生小公牛中培育的种公牛生产的冻精, 其价格在7~10元/支不等, 后备公牛母亲二胎305d产奶量10 000kg以上。305天最高产奶量达15 000kg以上, 乳脂率达3.6%, 乳蛋白率3.2%以上的优秀公牛冻精其价格一般在20~40元/支不等。
    3.4彻底去势土种公牛。
    3.5开展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 提高业务水平。
    3.6要解决目前的草畜矛盾, 首先必须确定以草定畜;其次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提高现有饲草的加工利用率, 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饲草的潜力, 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3.7各县 (市) 政府制定严禁屠宰和向外销售良种母畜的政策, 迅速贯彻见母就留, 严格控制乱杀幼、青年母牛, 调整牛群结构, 提高母牛比例, 扩大养牛再生产的基础。

(7)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小结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之处
2. 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2.1 产业集群概述
        2.1.1 产业集群的概念
        2.1.2 产业集群的特征
        2.1.3 产业集群的层次与结构
    2.2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2.2.1 生产力优势
        2.2.2 创新优势
        2.2.3 扩张优势
        2.2.4 成本优势
        2.2.5 市场优势
    2.3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2.3.1 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2.3.2 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
        2.3.3 产业集群的发展阶段
    2.4 乳业产业集群的特征
        2.4.1 农业产业集群的内涵
        2.4.2 乳业产业集群的内涵
        2.4.3 乳业产业集群的典型特征
3. 国内外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3.1 国外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
        3.1.1 国外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3.1.2 国外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
    3.2 国内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
        3.2.1 国内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3.2.2 国内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
    3.3 国内外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新疆的启示
4.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障碍分析
    4.1 新疆乳业发展现状
        4.1.1 奶牛存栏及品种分布
        4.1.2 牛奶总产量及单产水平
        4.1.3 奶牛饲养区域
        4.1.4 奶源基地建设
        4.1.5 乳品加工业
        4.1.6 市场消费
    4.2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特征
        4.2.1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4.2.2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
    4.3 基于“钻石模型”的新疆乳业产业集群优势分析
        4.3.1 “钻石模型”的主要内容
        4.3.2 基于“钻石模型”的新疆乳业产业集群优势分析
    4.4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障碍分析
        4.4.1 奶牛养殖业经营粗放,生产力水平低
        4.4.2 奶农与企业利益联结机制不顺畅
        4.4.3 企业规模小,对产业集群拉动作用不强
        4.4.4 企业之间交流合作少,关联程度差,同业存在无序竞争
        4.4.5 相关、支持性产业发展水平低,配套支持力度不够
        4.4.6 政府的政策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5.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思路
    5.1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思想
    5.2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原则
        5.2.1 市场导向原则
        5.2.2 相对集中原则
        5.2.3 健康和谐原则
        5.2.4 自主创新原则
        5.2.5 可持续发展原则
    5.3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布局规划
        5.3.1 奶源生产基地区域布局
        5.3.2 乳品加工企业布局
        5.3.3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布局
    5.4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5.4.1 龙头企业带动型
        5.4.2 合作组织带动型
6. 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培育发展策略
    6.1 微观层面策略
        6.1.1 加强奶源基地规模化建设
        6.1.2 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
        6.1.3 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推进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6.1.4 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新疆特色乳业品牌
    6.2 中观层面策略
        6.2.1 加强和完善科学的乳业产业集群的社会化服务支撑体系
        6.2.2 培育乳业集群文化,建立竞争与合作机制,避免恶性竞争
        6.2.3 加强奶业协会和奶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奶农的组织化程度
    6.3 宏观层面策略
        6.3.1 高度重视乳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便利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6.3.2 完善并落实乳业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和规划,避免盲目发展
        6.3.3 加大对奶牛养殖的补贴力度,推进奶牛风险基金和保险制度建设
        6.3.4 加强畜牧兽医站建设,积极进行公益性的科技推广、人员培训和信息服务
        6.3.5 与国际乳业发展接轨,不断进行体制和制度创新,推进奶业质量标准的改进
7. 总结
    7.1 本文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8)新疆农业增长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2.1 论文的理论意义
        1.2.2 论文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研究思路
        1.3.1 论文的基本内容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3 论文的结构及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4.2 本研究的不足
2 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相关研究
    2.1 经济增长和农业经济增长研究
        2.1.1 经济增长理论
        2.1.1.1 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1.1.2 哈罗得·多马和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2.1.1.3 新经济增长理论
        2.1.1.4 Kalirajan et al.和Nishimizu及Page对SOLOW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2.1.2 农业经济增长理论
        2.1.2.1 国外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发展
        2.1.2.2 国内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动态
    2.2 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
        2.2.1 技术进步的涵义及其研究综述
        2.2.1.1 技术进步的涵义
        2.2.1.2 技术进步作用分析的理论研究综述
        2.2.2 技术效率理论研究
        2.2.2.1 技术效率的涵义
        2.2.2.2 技术效率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2.2.2.3 技术效率理论的应用
    2.3 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研究
        2.3.1 农业技术进步的研究
        2.3.2 农业技术效率的研究
3 新疆农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分析
    3.1 新疆农业经济发展回顾
    3.2 新疆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3.3 新疆农业技术进步情况
        3.3.1 农业科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3.3.2 新技术的推广运用
        3.3.3 新疆农业技术进步方面存在的不足
4 新疆农业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作用的测算和分析
    4.1 农业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经济学涵义
    4.2 农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方法和指标的评析
        4.2.1 比较法
        4.2.2 专家调查法
        4.2.3 指标体系法
        4.2.4 学习曲线法(learning curve)
        4.2.5 生产函数法
        4.2.5.1 生产函数估算模型介绍
        4.2.5.2 计算模型的参数估计
    4.3 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模型的设定形式
        4.3.1 模型选择的原则
        4.3.2 设定的模型
        4.3.3 变量的选择和数据的处理
    4.4 生产函数参数估计、测算结果及其统计分析
        4.4.1 生产函数的参数估计及其统计分析
        4.4.2 平均技术进步率和要素贡献率的测算结果
        4.4.3 各年份技术进步率和要素贡献率的测算结果
    4.5 测算结果的经济分析
        4.5.1 整体分析
        4.5.2 阶段分析
5 新疆分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
    5.1 技术效率测算方法的选择
        5.1.1 技术效率的主要测算方法
        5.1.1.1 非参数前沿分析方法
        5.1.1.2 参数前沿分析方法
        5.1.2 测算方法的比较
        5.1.3 本研究的测算方法——SFA
    5.2 新疆农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技术效率损失模型的设定
        5.2.1 变量及数据的选择
        5.2.1.1 变量的选择
        5.2.1.2 样本及数据说明
        5.2.2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中生产函数的选择和效率误差的设定
        5.2.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技术效率损失模型的确定
        5.2.3.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确定
        5.2.3.2 技术效率损失模型的确定
    5.3 模型的估计结果和假设检验
        5.3.1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和统计检验
        5.3.2 包含技术效率损失的函数估计结果和统计检验
    5.4 技术效率的分析
        5.4.1 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
        5.4.2 技术效率的空间分布
        5.4.3 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5.5 结论
6 发展新疆农业的政策建议
    6.1 继续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6.2 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
    6.3 完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
    6.4 促进非政府部门尤其是农户个人的农业科研投入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工作
致谢

(9)新疆家畜品种改良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区品种改良工作现状
2 各地的经验与做法
    2.1 各级政府强力推进品种改良工作
    2.2 努力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依靠科技推进品改进程
    2.3 组织管理手段科学,冷配站点与网络体系健全,品种改良效果显着
    2.4 培训力度大,宣传广
    2.5 后勤保障有力,冷配物资供应及时
3 目前各地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3.1 对品种改良工作的认识有待进一步统一和提高
    3.2 牲畜品种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
    3.3 基础设施及品种改良组织机构不健全
    3.4 龙头企业发展滞后,市场开发跟不上,加之饮食消费习惯等因素制约了品种改良进程
    3.5 科学饲养管理水平低,饲草料严重不足
    3.6 畜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3.7 冻精市场混乱,质量没保证
    3.8 资金投入少,重视力度不够
4 几点建议
    4.1 统一和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品改工作的领导,争取全社会对品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4.2 加快品种改良步伐,建立健全品改工作的有效运行机制,牲畜品种改良局面要有一个大的突破
    4.3 加强地、县、乡三级畜牧技术服务体系,大力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对畜牧业的贡献率
    4.4 加强管理,依法治种,促进品种改良工作的健康发展
    4.5 调整优化畜禽结构,搞好科学的饲养管理

四、阿克苏地区完成黄牛冷配任务(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克苏地区黄牛冷配现状调查[J]. 李凤珍,莫合塔尔·夏甫开提,肖光伟,张富全. 兽医导刊, 2020(15)
  • [2]新疆草地农业发展模式研究[D]. 张彦虎. 石河子大学, 2015(12)
  • [3]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D]. 胡艳丽. 新疆大学, 2012(11)
  • [4]新疆大地上的现代畜牧业之歌[J]. 孔学民,唐国策,缪冬梅,院萍. 中国畜牧业, 2011(15)
  • [5]新疆畜牧业发展问题研究[D]. 黄钦琳. 新疆财经大学, 2010(07)
  • [6]阿克苏地区养牛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阿迪力·马木提. 新疆畜牧业, 2010(04)
  • [7]新疆乳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魏燕. 石河子大学, 2008(12)
  • [8]新疆农业增长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分析[D]. 李晶. 新疆大学, 2007(06)
  • [9]新疆家畜品种改良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王锡波,达尼亚尔,石远珠,张国顺. 新疆畜牧业, 2006(01)
  • [10]全面建小康 一心谋发展——拜城县委执政为民纪实[J]. 王颖. 今日新疆, 2005(12)

标签:;  ;  ;  ;  ;  

完成阿克苏地区牛冷配对任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