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一、推进生态工业发展 建立循环经济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平[1](2020)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态文明的稳步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突破生态环境的约束,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难题,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吉林省国土面积的86.43%,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急需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允许下的绿色内生发展模式,进而实现限制开发区在保护中有序开发的目标。而绿色发展效率则是在绿色发展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考虑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后的经济发展效率。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绿色发展效率的测算及分析,探寻绿色发展效率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选择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县作为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上丰富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推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转型,科学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科学提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涵,综合归纳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厘清绿色发展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以及主体功能区划理论的关系。(2)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条件、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做以详细分析。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以劳动、资本、技术作为投入要素,经济指标作为期望产出,环境污染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呈现V型演变趋势,区域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差异逐步增大。(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从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外动力入手,从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经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政府政策调控等方面探讨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因素、科技创新水平、环境规制等因素关系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Tobit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不同因素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部分成立,经济发展水平是绿色发展效率的核心驱动因素。(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临江市(森林生态功能区)、梨树县(农产品主产区)、通榆县(草原生态功能区)三个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深入探讨,进而提出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5)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完善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升级、强化要素集聚以及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大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而增强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内生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张米博[2](2020)在《基于循环经济理论褒城碳酸钙产业园区建设规划研究》文中指出循环经济,这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中应体现产业间的“大循环”和产业内部的“小循环”。“大循环”即以产业结构优化为主导,建立外部产业间的循环系统。“小循环”一方面是体现在工业企业内部按照“3R”原则组织生产,另一方面则是依托工业园,通过物资利用、水资源、能源供给、共享信息、配套设施、技术开发等集成化的系统管理模式建立循环,使得工业园得以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褒城碳酸钙产业园区的建设规划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园区内碳酸钙产业链较短、污染、浪费较严重的特殊性,明确提出了园区在循环经济理念下进行统筹规划布局和生态产业链设计的研究思路。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梳理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循环经济、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等理论,通过对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对比,结合褒城碳酸钙产业园区的实例,提出了建设规划碳酸钙产业园区普遍适用的框架体系;通过实地调查法,对褒城碳酸钙产业园区进行现场调查,实地获取资料,了解项目当地进行园区规划的必要性,以及园区实行循环经济建设的紧迫性。采用系统分析法,通过理论研究和项目现场数据的分析,构建园区在碳酸钙粉体、大理石、花岗岩、石材板材及工艺品、人造岗石、涂料、纸业、塑料、医药等产业组团之间物质与能量的内部循环,对碳酸钙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材边角废料、废水、余热、余气等物质与能量进行综合利用,形成物质与能量的外部循环,建设规划出碳酸钙产业“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生态产业链,通过园区的总体规划,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以及组织管理,实现碳酸钙及其下游企业的集聚,达到降低园区资源循环利用的成本,实现园区绿色发展的目标。

叶善青[3](2020)在《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减贫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需长期面对的现实问题。2020年我国即将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还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世界人口最多的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相对贫困问题还将长期存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资源短缺约束加剧,我国的贫困和扶贫实践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传统的以制度改革、开发战略为主的扶贫成效开始放缓;过度的扶贫开发伴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凸显;现行标准下脱贫人口获得资源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疫病交织而导致的返贫现象增多;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与近年的“精准扶贫”在基层实践中逐步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对传统的开发扶贫、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等。以上这些都亟需我们寻求一条新的扶贫途径。顺应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理论和实证方法,将减贫与生态建设结合起来研究,提出应走因地制宜、低碳循环、持久效率、包容发展的精准生态扶贫新路,力求为处于脱贫攻坚决胜期的当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我国如何推进扶贫事业提供一种新思路。论文立足于我国传统开发扶贫实践和2020年脱贫攻坚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剖析了我国开展精准生态扶贫的现实动因及具备的条件;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与综合分析、共性分析与特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探析了生态贫困类型、成因、辨识方法以及精准生态扶贫的作用机理,揭示了生态贫困存在“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等四种主要类型,从新的角度为精准化识别扶贫对象提供了靶向引导,也为精准生态扶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论文在分析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现有探索成效和存在问题以及借鉴国外开展针对性生态减贫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精准生态扶贫的理论框架,设计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生态扶贫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并提出了基于资源禀赋开展针对性、差异化的生态扶贫措施建议,以为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开展减贫与生态保护服务。精准生态扶贫战略的提出,是现有精准扶贫实践和传统扶贫开发理论的发展,其现实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生态贫困问题的存在,理论基础在于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价值取向在于创新包容低碳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是基于资源禀赋生态治贫发展,基本要求在于通过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要素保障,协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力量消除生态贫困地区人与生态环境不良关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同,根本目标在于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推动生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享有美好生活。

翟晓东[4](2019)在《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经济新常态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目前面临的要务之一,产业结构调整是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山东省是经济大省,也是传统产业大省,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都偏重,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偏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凸显,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深度融合,是实现“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步走在全国前列”目标的关键。论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文献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理论、产业结构理论和新时代融合发展理论为支撑,首先基于2002年、2012年及2017年截面数据,对山东17个城市和四个区域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总体状况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发现尽管不同城市多个指标存在一定差距,但从区域城市群角度来看,各指标差距不大;纵向比较发现各城市和各区域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均呈现稳步提升态势,这表明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经形成。在定性归纳基础上,论文分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为各指标客观赋权,整理山东省17个城市2000-2017年相关指标数据并标准化,聚合得到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层和各系统层指数,为定量分析奠定数据基础。基于评价结果,论文分别对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层指数和系统层指数样本期内变动态势进行考察。在目标层指数考察过程中,从不同维度对省域、区域和市域三个层面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以时间维度考察的目标层指数在样本期内均呈现出波动上升态势,以两目标层指数联立形成的二维坐标则呈现出更多样化的变动态势,根据变动态势特征可归纳为倾斜爬升型、垂直爬升型、水平爬升型及中部盘旋型四种类型。在系统层指数考察过程中,分别对四种类型代表性城市两目标层指数受各系统层指数变动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经济和谐、产业就业人员变动等系统层指标分别是导致生态文明建设指数与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基于对两指数目标层和系统层变动态势的考察,可初步判断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已呈现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融合发展态势。为进一步判断山东省17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融合发展程度,论文对两指数相关性、耦合度、交互影响及双向因果关系进行分析。首先对17城市两指数散点图和相关系数进行考察,发现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数与产业结构调整指数存在强正相关性;其次,采用耦合度模型对各城市两指数的耦合特征进行测算,结果发现尽管不同城市两指数协调度与发展度存在一定差别,但两指数耦合度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良性发展态势;再次,通过构建不变系数和变系数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结果发现山东省整体两指数间存在显着的正向促进交互影响,不同类型城市两指数尽管也存在正向促进交互影响,但显着水平上差别较大;最后,采用Bootstrap模型选取四种类型典型城市进行双向因果关系检验,发现部分倾斜爬升型城市两指数已呈现出双向因果关系特征,其他类型城市两指数为单向因果关系或不具有因果关系特征。基于相关性、耦合度、交互影响及双向因果关系研究结果,可推断出倾斜爬升型城市两指数已达到较高融合发展度,其他三种类型城市两指数则处于从中等向较高融合度过度阶段。综合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融合发展基本条件、基本态势和基本程度的评价结果,论文依据评价体系各指标,从省域、区域和市域三个层面对促进两者深度融合提出对策建议:省域层面应重在统筹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点;区域层面则重在发挥集群效应,培育生态型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市域层面则根据所属类型,垂直爬升型重在“先破”,继续打破传统产业,水平爬升型重在“先立”,继续建设生态基础设施,倾斜爬升型重在“保持”,而中部盘旋型则重在“培育”新型生态类产业。

陆邦柱[5](2018)在《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自然资源,也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经济资源。商洛市位于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资源保护区,区域集群源污染问题严重,不仅影响到区域内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阻碍着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是水资源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为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经济及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水资源保护区产业集群选择新兴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水资源保护区产业集群循环经济化为实施载体展开。研究首先分析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条件,明确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得到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方式,给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案例分析。其次,论文运用扎根理论,将深入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融入一起来分析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并运用灰色关联法对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再次,论文按照发展循环集群的要求,根据水资源保护区的客观现实情况,设计了水资源保护区循环集群发展模式。此外,论文对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的概念进行定义,介绍定量分析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分析方法,并构建了定量分析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最后,提出了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为我国其他区域发展循环产业集群提供学术指导和实践理论借鉴。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商洛市区位优势、资源要素禀赋及法律法规是循环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并在“基础—诱因—推动”理论框架下分析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商洛市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是以企业自组织方式、链条牵引式和网络集成式三种方式形成的;其次,根据访谈结果得知,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受到外在驱动因素、内在激励因素和内部结构因素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三,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驱动因素进行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产业集群从业人员的总数、交通便利度、人均财政专项补贴额度、矿产资源生产与加工的龙头企业数量、人均集群产业总产值、集群低碳研发经费、集群申请低碳专利数、集群科研人数、人均环境治理投资支出、外商投资额度和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第四,按照循环集群发展的要求,根据水资源保护区的客观现实情况,商洛市设计了三个层次上的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即以企业为核心的小循环模式、以生态工业园区为核心的中级循环模式和在社会范围的大循环模式。第五,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逐年对比分析。最后,文章阐述了对具体的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实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运用前面有关的研究结论提出要从政府调控、创新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及政策和宣传要素五个方面构建对策支撑体系。

古璇[6](2018)在《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危机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人们也早已意识到并致力于解决此问题,但并未得到十分有效的改善。究其原因,不合理的消费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症结所在。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在本质上都可以归结为消费活动,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生产性消费主要是进行物质资料再生产,通过对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生产出新的产品;生活性消费主要是通过对物质文化生活资料及劳务的使用消耗进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传统的消费伦理研究主要是以生活性消费为切入口的研究范式。然而生态危机的根源主要是生产性消费环节的道德失范,直接生产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异化了的现代生产方式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层面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更具破坏性和毁灭性。因此,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应从生产性消费角度入手。关于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主要围绕两个维度展开。理论维度,对存在于生产性消费中“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性进行理性反思,分析出工业文明生产之线性非循环的片面思维方式导致了生产发展的不可持续。因此,生产性消费伦理应体现敬畏自然、保护生态的特质,即适度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具有全局意识、长远规划的构架,即循环经济、再生资源产业和绿色消费的实践模式。生产性消费伦理的价值维度是追求综合效益的经济价值、遵循和谐之理的人本价值、维持公正稳定的社会价值、顺应万物和谐的生态价值之综合统一。实践维度,从道德主体的塑造与生产性消费伦理的构建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对企业、政府和个人这三个层面的生产性消费道德主体深入分析:与生产消费环节联系最紧密的企业,在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和追求自然环境的生态效益之间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认定、利益取舍并塑造企业伦理文化很重要;在整个社会生产消费活动中承担思想引领和道德规范的政府,如何自我定位,如何有效协调各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在全社会倡导发展绿色生态消费伦理是关键;作为微观层面直接行为个体的人,在实践中形成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正确道德认识,使之行为顺应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是生产性消费活动符合伦理、契合道德规范的最直接因素。另一方面,通过道德教化规范生产性消费行为,实现道德主体从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化认同,并依靠伦理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有效规范,使得生产性消费活动呈现正确的价值引领和伦理向度,以此构建既促进生产发展、又符合生态效益的生产性消费道德规范与伦理秩序。把着力点置于生产性消费环节,实质是将解决生态的问题前置,从环境恶化的源头剖析和解读。以伦理的角度引导生产性消费活动,用道德的规范约束生产性消费行为,形成走向生态文明之路的生产性消费伦理,这也是伦理学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现实依托。

杨艳平[7](2018)在《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源衰退型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面临着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社会民生问题严峻等一系列矛盾和困境,亟需转型发展。如何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论文通过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资源衰退型城市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压力,提出了多产业联动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模式,围绕其如何推动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展开研究。首先,论文基于对10个资源衰退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现状的调研,分析目前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转型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其实际发展需求进行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和补偿机制设计;其次,运用生态位模型、Logistic方程、层次聚类法等研究方法,从竞争合作、阶段识别和社会嵌入等方面进行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研究,分析其演化的内源动力、发展阶段和环境影响因素;接着,重点围绕生态补偿的责任主体,运用生态足迹模型、群体激励模型、社会计算实验等研究方法,从领域选择、效率改进和途径拓展等方面研究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机制;最后,对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研究成果体现在:(1)拓展了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内涵,对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之间相互影响互为依存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出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运行结构模型。(2)从产业种群间的动态关系分析入手,提出了产业种群间恶性竞争、捕食、寄生和协作共生四种关系模式,构建出评估产业种群在物质交换活动中参与程度和竞争强度的生态位测度模型,及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定量识别模型,拓展了种群生态学理论的应用范畴。(3)从嵌入性视角考虑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社会环境影响因素,构建了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模型,以判定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的资源获取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并进行了社会嵌入度值调整的数理分析,创新社会网络理论在产业经济分析中的新思路。(4)把生态补偿活动从“政府主导”转向“产业主导”,考虑生态补偿主体存在公平关切情境下,构建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激励效率演化模型,利用社会计算实验讨论差别化生态补偿费用征收对群体企业优化排污量的激励效率演化规律,并拓展了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途径,研究结果丰富了产业生态补偿理论体系。(5)为了验证理论研究和方法模型的有效性,对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和补偿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1)生态位测度结果表明,煤、电和建材业是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物质循环的主体,循环物质多为工业产品和共伴生资源,废弃物资源化所占比重并不大;铝业和建材业、煤炭业和水泥业的规模生态位重叠度较大,水泥业和建材业、电力业和水泥业的资源生态位重叠度较大;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当务之急是创新清洁生产技术、提高研发费用投入,扩大废弃物资源化环节的产业规模。(2)演化阶段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处于加速发展时期,即生命周期模型的发展阶段;因此,铜川市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处理好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速度和转型质量的关系,推动循环产业集约高效发展。(3)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结果显示,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中,约47%的企业个体社会嵌入度较高,社会资源获取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突出;但是还有40%的企业个体社会嵌入度偏低。铜川市要进一步调整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必要时可进行业务重组。(4)铜川市生态盈亏及压力指数计算结果表明,目前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重点领域是水域类、草地类和耕地类生态系统;当前铜川市按照生产量百分比计征生态补偿费用,对企业减少排污量没有激励效果,建议设立补偿系数实施差别化计征生态补偿费。

胡晓芬[8](2017)在《资源型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多维测度及路径优化策略》文中提出循环化改造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园区循环化改造就是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打通工业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渠道,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废弃物及副产品的循环利用,优化整个园区产业共生体系,将传统工业园区打造成绿色低碳的循环型工业园区。推进工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园区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要求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就必须减少资源的过度依赖。因此,本研究以甘肃华亭煤炭资源型工业园区为例,对华亭园区循环化改造进行多维测度。首先,对其进行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与生态经济效率测度,阐述了华亭工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的发展水平以及提升园区生态经济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资源产出效率;其次,通过建立生命周期评价模型,分析园区核心产业链“原煤—甲醇—聚丙烯”产业链全过程的环境影响,探寻园区循环化改造生产阶段环境影响分布规律,针对园区循环化改造环境影响值较大的生产环节,在构建园区产业共生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七条循环化改造路径,并对其进行共生绩效分析,得出园区循环化改造路径优化效果显着;最后,采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全国41个循环化改造园区进行综合效率测度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定量评价我国循环化改造园区的综合效率水平。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尝试性的给出园区循环化改造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成果有:(1)通过构建多层次整合效率测度方法,华亭工业园区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与生态经济效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资源效率与生态经济效率线性趋近,环境效率与生态经济效率逐渐趋远;从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与生态经济效率的关系模型可以看出提高园区资源效率是提升园区生态经济效率的主要途径。Granger检验结果表明,人均GDP增长带来生态经济效率的提升,而生态效率的提升又反过来促进人均GDP增长。(2)将GaBi6软件引入煤化工产业链生命周期评价,得出制甲醇阶段造成的环境影响最大,且主要来源于制甲醇生产过程中CO2的排放;基于生命周期评的环境影响最大,且主要来源于制甲醇生产过程中CO2的排放;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在构建华亭工业园区产业共生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七条循环化改造路径,通过改造路径共生绩效分析,得出华亭工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路径优化共节能9814.98TJ,消除全球变暖环境影响130.79万吨,消除酸化效应环境影响4183.50吨,消除富营养化效应环境影响22.20吨。通过预测分析认为园区循环化改造对于提高园区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有着明显的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园区建设和运营过程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3)采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华亭工业园区与全国其他40个循环化改造园区进行综合效率测度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得出:20112015年间,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建设促进了园区综合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华亭工业园区在我国循环化改造园区中的资源利用效率仍然偏低,说明华亭园区在资源配置、园区管理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还有不少提升空间。

段瀚[9](2016)在《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分工的细化与深化,乡镇企业已逐步从社区式的范围经济转化形成为国际、区域以及城市分工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从农村地区演化形成的新产业区,其内生性的柔性特质与外部性的嵌入发展共同推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分工深化与网络组织。但是,受制于县域经济地区传统的“二元”结构,尤其是西部后发县域地区的发展引擎动力不足,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化进程发展缓慢,亟需通过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的融合发展突破传统的路径锁定,形成基于城乡一体的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论文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必要性、目标性、可行性与地域性为逻辑主线,运用多学科交叉、理论演绎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了实证研究。依据整体的组织结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论文认为分工与融合是产业演进过程中的统一体,产城融合的内在逻辑是通过产业分工的演进而不断形成的一种从分离、协同到融合的状态。县域工业集中区作为农村地域形成的产业区,伴随着分工的细化与深化,其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是以规模报酬递增的累积效应提高交易效率与分工水平。以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推动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然后,针对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进行了现状分析与研判。当前,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园区的典型类型主要为: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工业类产业园区;以农业及其相关产业为核心的涉农类产业园区;以资源利用为核心的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但由于区域工业化水平发展缓慢,综合竞争力薄弱,导致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通过运用AHP法,分析得出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基本处于成型期与成长期的发展阶段,部分初步迈入了成熟发展期。其次,论文以融合目标—发展阶段(AHP)—地域现实的逻辑,构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评价体系,并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了实证测度。总体上看,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基本属于临近融合失调、轻度融合失调、中度融合失调、严重融合失调以及极度融合失调等类型,主要集中于轻度融合失调—中度融合失调的区间。而不同典型类型的工业集中区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工业类产业园区存在以上所述各种类型;涉农类产业园区,主要为轻度融合失调型,且产业发展水平普遍滞后于城市发展水平;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基本属于轻度融合失调与中度融合失调等类型。同时,通过结合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内涵,针对不同典型类型的县域工业集中区提出了适宜的产业路径选择,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工业类产业园区应当分别以创新发展、集聚发展为升级路径,并形成相应的城乡产业互动机制;涉农类产业园区应当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关键路径,并形成以“农”为核的城乡产业融合机制;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应当以建设生态园区为转型路径,并形成多元构成的城乡产业联动机制。最后,论文认为县域经济系统的资源禀赋是融入全球、国内以及区域价值链的重要优势。作为完整的区域经济体系,将逐步形成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为核心的城乡价值链。价值链的增值过程会不断促动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融合发展,更会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整个县域地区以县域工业集中区与小城镇为核心单元的产城空间群落,并根据与核心单元互动频率、互动强度的不同,形成相应的关联单元、协调单元。而基于工业集中区发展过程中产城的动力转换,论文针对关中不同类型典型园区探索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空间发展模式,尝试性的从空间规划目标、空间规划路径及规划编制重点三个方面构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规划框架,同时对典型工业集中区进行了相关探讨,并提出了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保障措施。

贾卫平[10](2016)在《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新疆氯碱化工产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以新疆天业化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氯碱化工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也是传统的资源转化型产业。氯碱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重要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新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新疆氯碱化工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产业竞争力、技术水平等各个方面有了巨大进步,但是,还存在环境污染严重,资源利用率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结构不合理和市场竞争力弱等诸多问题。其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改观,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高投入问题十分突出。如何能够保证氯碱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疆氯碱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新疆氯碱化工产业生态化转型已经成为新疆氯碱工业一项刻不容缓、十分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实现新疆氯碱化工产业生态化转型,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是新疆氯碱化工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促进新疆氯碱化工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评估其生态化建设和转型升级,需要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为新疆地方政府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生态效率通常表述为提供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满足社会需要的竞争性定价商品与服务,同时使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影响与资源能源强度逐渐降低到与地球能够承载能力相一致的水平。其思想核心是以较低资源消耗和较少污染排放生产较高质量的产品,对新疆氯碱化工产业来讲,就是要求产业内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同时使用较少的资源和能源,同时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较小,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最终实现新疆氯碱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我国氯碱化工行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新疆天业为样本,结合新疆氯碱化工工业实际情况,探讨了新疆氯碱化工产业生态效率的内涵。以企业为核心从产业链、物质流和共生网络的视角分析了新疆天业循环模式,建立了新疆天业生态效率测度模型和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对新疆天业生态效率进行了科学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氯碱化工产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路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并得到以下相关结论:(1)新疆天业循环经济模式依然存在粗放经营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使用污染企业治理污染,造成电石渣、盐泥和焦炭粉循环利用程度较低,产业链中的企业污染物叠加排放,是新疆天业固废污染的主要原因;(2)新疆天业生态效率总体上讲不高,并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尽管提高纯技术效率是提高新疆天业生态效率的重要措施,但规模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疆天业生态效率的提高,新疆天业生态效率改进分析表明,新疆天业还存在着较严重的投入拥挤和产出不足现象,即新疆天业还存在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3)新疆天业内各企业的管理水平、产业共生体、地方政府管理、生态文化和市场等几个因素对新疆天业生态效率皆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从影响程度上分析,企业管理水平、产业共生体两类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然而,外部环境中的生态文化与市场因素对新疆天业生态效率的作用无论是显着性水平还是影响强度都不理想;(4)新疆天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稳定性对生态效率有着显着的积极影响作用。新疆天业内各企业的管理水平、产业共生体、地方政府管理、生态文化与市场等几个因素对新疆天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稳定性都产生程度不同的积极影响。地方政府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影响在1%的水平下是显着的,说明地方政府在推动新疆天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进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地方政府的财政资金支持以及税收优惠等政策对新疆天业循环经济转型升级尤其重要。产业共生体在对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的显着性检验中在1%和5%的水平下并不显着,在10%的水平下还是显着的,说明新疆天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是其发展循环经济最为重要的动因,从新疆天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看来,“企业承担的环境责任感”的重要性程度不是很高,新疆天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中企业配置不合理,存在使用污染企业治理污染的情况;(5)市场因素中“废弃物处理后的潜在及现实市场需求”是影响新疆天业循环经济系统转型升级的关键性因素,它在所有市场因素中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6)“社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这一个因素的影响力并不突出。目前,虽然周围居民的环境意识开始提高,但是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还是普遍偏低;然而随着当地居民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市场对生态产品的需求将会有进一步的改善,这最终将会进一步促进新疆天业符合外部市场需求;(7)新疆天业生态化技术因素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条件,但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有了生态化技术也未必就能使新疆天业成功实现循环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推进生态工业发展 建立循环经济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进生态工业发展 建立循环经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1.2.2 限制开发区域研究进展
        1.2.3 绿色发展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3.4 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限制开发区
        2.1.2 绿色发展
        2.1.3 绿色发展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循环经济理论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2.2.5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3.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与条件
        3.1.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类型和范围
        3.1.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3.1.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与现状分析
        3.1.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环境发展态势分析
    3.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方法
        3.2.1 研究方法
        3.2.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3.2.3 绿色发展效率测算
    3.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特征
        3.3.1 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V型演变趋势
        3.3.2 不同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演变趋势不同
        3.3.3 绿色发展效率时间变化差异特征
    3.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3.4.1 绿色发展效率整体相对较好,但内部呈两极分化态势
        3.4.2 绿色发展效率相对低值区以资源型城市为主
        3.4.3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特征
        3.4.4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关联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4.1.1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4.1.2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外生动力
    4.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4.2.1 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存在非线性关系
        4.2.2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2.3 科技创新水平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2.4 城镇化水平提升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2.5 环境规制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3.1 Tobit模型
        4.3.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4.3.3 数据来源
        4.3.4 测算结果
    4.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4.4.1 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2 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3 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4 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4.5 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
    5.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5.1.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目标
        5.1.2 模式选择的原则
        5.1.3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
    5.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2.1 典型案例(临江市)
        5.2.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3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5.3.1 典型案例(梨树县)
        5.3.2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5.4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4.1 典型案例(通榆县)
        5.4.2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体制机制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1.1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6.1.2 发挥目标评价导向作用,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6.1.3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机制
    6.2 加快产业升级推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2.1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6.2.2 优化产业配置,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
    6.3 强化要素集聚保障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3.1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6.3.2 加大绿色投入,加强金融资金支持力度
        6.3.3 集聚优秀人才,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6.4 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6.4.1 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提高生态环境容量
        6.4.2 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权责明确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
        6.4.3 强化节能降耗,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优化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循环经济理论褒城碳酸钙产业园区建设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实地调查法
        1.4.3 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方法
        1.4.4 系统分析法
    1.5 创新之处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5.1 创新之处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发展现状
    2.1 循环经济理论
        2.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2.1.2 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
    2.2 工业生态学理论
        2.2.1 工业生态学的概念和基本思想
        2.2.2 工业生态学的研究现状
    2.3 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相关研究
        2.3.1 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2.3.2 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类型
        2.3.3 国内外发展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典型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案例研究分析
    3.1 宜君县油页岩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3.1.1 园区概况
        3.1.2 产业链模式特征
        3.1.3 效益分析
        3.1.4 评价总结
    3.2 清远华侨工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3.2.1 项目概况
        3.2.2 清远华侨循环产业链模式
        3.2.3 政策调控
        3.2.4 总结评价
    3.3 丹麦卡伦堡工业园
        3.3.1 项目概况
        3.3.2 园区的管理体制
        3.3.3 总结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循环经济理论下碳酸钙产业园区建设规划框架体系构建
    4.1 统筹规划园区产业结构及总体布局
    4.2 构建园区生态产业链
    4.3 构建园区绿色环保生态循环体系
        4.3.1 生态环境保护
        4.3.2 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
        4.3.3 园区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
    4.4 组织规划园区便捷道路交通
    4.5 建设规划及共享园区设备和基础设施
        4.5.1 公共设施
        4.5.2 生产设施
    4.6 建立健全园区组织管理体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褒城建设规划碳酸钙产业园区调查与分析
    5.1 园区基本情况
        5.1.1 地理位置
        5.1.2 园区产业概况
    5.2 园区区域概况及分析
        5.2.1 自然环境概况
        5.2.2 园区土地使用兼容性分析
        5.2.3 园区规划指标分析
        5.2.4 基础设施概况及分析
        5.2.5 生态环境概况
    5.3 褒城碳酸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所在地经济现状
    5.4 褒城碳酸钙产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前存在的问题
        5.4.1 碳酸钙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污染、浪费严重
        5.4.2 项目当地缺乏就业岗位,导致人口外迁劳动力不足
        5.4.3 当地固定资产投资减少限制园区发展规模
        5.4.4 经济基础薄弱,企业核心竞争力差
        5.4.5 国家政策调整,制约碳酸钙产业的发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褒城碳酸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规划硏究
    6.1 建设可行性分析
        6.1.1 市场需求分析
        6.1.2 政策因素
        6.1.3 项目所在地产业发展优势
    6.2 褒城碳酸钙产业园区建设规划方案
        6.2.1 规划园区用地结构及总体布局
        6.2.2 产业发展定位与园区产业链构思
        6.2.3 环保优先、生态立园,合理构建物质循环体系
        6.2.4 园区道路交通系统建设规划
        6.2.5 园区市政工程建设规划
        6.2.6 建设园区规划管理体系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褒城碳酸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用地平衡表
附录 2 褒城碳酸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规划道路一览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结构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结构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主要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减贫
        三、生态贫困
        四、精准生态扶贫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 精准生态扶贫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脱贫攻坚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一、经济发展任务要求持续推进扶贫事业
        二、经济增速放缓带来开发扶贫投入压力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要求深度贫困区脱贫加劲
        四、社会结构分化需加大贫困群体的社会保障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传统开发扶贫方略的升级方向
        一、弥补传统开发扶贫的不足
        二、具备创新包容低碳发展新特质
        三、优化现有扶贫模式和体系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需要
        一、两者密切相关且具内在协同性
        二、助推乡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四、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
    第四节 精准生态扶贫已具备实施条件和机遇
        一、生态扶贫战略理念日渐清晰
        二、生态扶贫政策调整日趋到位
        三、生态扶贫实施环境日臻完善
        四、生态发展与生态减贫已成为国际共识
第三章 我国生态贫困的现实与理论考察
    第一节 贫困状况与生态环境条件
        一、当前我国贫困状况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第二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理论阐释
        一、环境脆弱引发生态贫困论
        二、生态贫困导致生态环境脆弱论
        三、生态贫困和生态环境脆弱交互影响论
    第三节 生态贫困与生态环境脆弱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表现及特征比较
        二、空间分布考察
        三、耦合度评价
        四、数据验证
    第四节 生态贫困类型的划分
        一、划分原则
        二、划分依据
        三、主要类型辨识
    第五节 生态贫困主要类型的形成原因
        一、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成因
        二、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成因
        三、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成因
        四、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成因
第四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与实践探索
    第一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现机理
        一、生态环境内生变量化优化了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目标
        二、绿色投入产出动力机制的构建驱动了生态经济增长
        三、扶贫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升
    第二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进程及成效
        一、实践进展情况
        二、典型实践案例
        三、现有实践成效
    第三节 精准生态扶贫的实践障碍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存在矛盾
        二、产业资本增值和产业项目选择不能满足需求
        三、市场要素、社会及贫困群体人力资本作用不足
        四、生态贫困基本情况不精准
        五、生态扶贫资源配置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第五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国际经验启示
    第一节 相关国家针对性生态扶贫举措
        一、针对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
        二、针对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
        三、针对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
        四、针对制度缺失性致贫型
    第二节 国际针对性生态扶贫的基本经验
        一、高效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二、保障生态贫困人口发展权益
        三、注重市场减贫与社会减贫作用
        四、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精准生态扶贫的启示
        一、精准生态扶贫成效获得应立足资源禀赋选择适宜模式
        二、精准生态扶贫动力激发需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精准生态扶贫区域协调要有统一的资源配置管理机构
        四、精准生态扶贫有序实施重在制度的健全与保障
第六章 精准生态扶贫的战略导向
    第一节 坚持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一、促进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良性互动
        二、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布局
        三、坚持生态扶贫与新农村建设相衔接
    第二节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与因人施策相结合
        一、基于区域禀赋因地制宜发展
        二、因应家庭差异分类帮扶
        三、区分贫困个体不同施策
    第三节 发挥市场机制与社会多方力量作用
        一、突出发挥市场作用
        二、培育社会力量参与
        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四节 完善生态扶贫制度设计和治理体系建设
        一、优化顶层制度设计
        二、科学搭建治理体系
        三、创新精准运行机制
第七章 推进精准生态扶贫的措施建议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不良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坚持“三生融合”,厚植生态资本
        二、发展科技新能源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三、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推进劳动力转移,多举措提供就业机会
    第二节 功能角色束缚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生态资源
        二、探索生态资源的价值转换渠道
        三、优先发展生态服务业
        四、深化发展现代化农业
        五、积极发展特色禀赋产业
    第三节 工业化进程中资源耗竭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进废旧资源再生利用
        二、发展资源互补或替代的产业
        三、推进生态复建工程
        四、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五、加快新城镇、新农村建设
    第四节 制度缺失性致贫型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二、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三、完善精准生态扶贫模式
        四、健全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五、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二、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三、融合发展研究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
        五、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理论
        二、产业结构理论
        三、融合发展理论
        四、各理论内在逻辑关系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生态文明建设指数
        二、产业结构调整指数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总体状况分析
    第一节 山东省市域与区域样本界定
    第二节 市域与区域横向分析
        一、生态文明建设横向比较
        二、产业结构调整横向比较
    第三节 市域与区域纵向分析
        一、生态文明建设纵向比较
        二、产业结构调整纵向比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评价体系构建及赋权
    第一节 构建思路与指标选取步骤
        一、构建思路
        二、指标选取步骤
    第二节 评价体系指标解释与数据说明
        一、生态文明建设各层指标解释
        二、产业结构调整各层指标解释
        三、数据说明
    第三节 评价体系各指标赋权
        一、主成分分析法赋权步骤
        二、各指标赋权结果汇总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基本态势评价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指数与产业结构调整指数测算
    第二节 测算结果分析
        一、目标层指数分析
        二、系统层指数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性与耦合度研究
    第一节 两指数相关性分析
        一、散点图特征分析
        二、相关系数分析
    第二节 两指数耦合度分析
        一、耦合模型及其耦合机制
        二、不同层面两指数耦合度测度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交互影响与双向因果研究
    第一节 交互影响回归分析
        一、数据平稳性检验
        二、面板回归模型选择
        三、回归结果分析
    第二节 双向因果检验
        一、模型基本原理
        二、数据相依性与异质性检验
        三、双向因果检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产业集群
        2.1.2 循环经济
        2.1.3 循环产业集群
    2.2 相关理论
        2.2.1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2.2.2 循环经济相关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3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3.1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条件
        3.1.1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的客观基础
        3.1.2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的现实要求
        3.1.3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的制度推动
    3.2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系统动力
        3.2.1 形成机制系统动力框架构建
        3.2.2 形成系统动力理论框架的分析
        3.2.3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系统动力分析方法
        3.2.4 循环产业集群形成因果关系结构图
        3.2.5 循环产业集群因果关系关键反馈回路
    3.3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方式
        3.3.1 企业层面自组织形成方式
        3.3.2 链条牵引式形成方式
        3.3.3 网络集成式形成方式
4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
    4.1 研究方法
    4.2 访谈过程介绍
        4.2.1 访谈对象
        4.2.2 访谈过程
    4.3 访谈资料编码分析
        4.3.1 资料分析准备工作
        4.3.2 开放性编码
        4.3.3 关联性编码
        4.3.4 理论编码
    4.4 质性研究信度与效度
        4.4.1 质性研究信度
        4.4.2 质性研究效度
    4.5 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获取
5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5.1 基于企业层面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5.1.1 资源型企业低碳循环利用
        5.1.2 农业企业低碳循环利用
        5.1.3 企业自身的清洁生产
    5.2 基于工业园区发展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5.2.1 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
        5.2.2 生态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5.2.3 打造龙头企业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5.3 基于社会层面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5.4 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6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
    6.1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概念
    6.2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评价方法
        6.2.1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原理
        6.2.2 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6.2.3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工作步骤
    6.3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
        6.3.1 投入指标的确定
        6.3.2 产出指标的确定
7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实证研究
    7.1 商洛市背景现状
    7.2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
        7.2.1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系统动力
        7.2.2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形成方式
    7.3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驱动因素
        7.3.1 研究方法及步骤
        7.3.2 驱动因素及指标设计
        7.3.3 数据的获取及计算过程
        7.3.4 实证结果分析
    7.4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7.4.1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7.4.2 企业层面发展模式
        7.4.3 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7.4.4 生态产业链发展模式
    7.5 商洛市水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
        7.5.1 数据来源
        7.5.2 商洛市循环产业集群运行效率评价
8 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8.1 发挥政府的调控保障作用
        8.1.1 加快政府发展循环产业集群的组织保证
        8.1.2 改进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管理
        8.1.3 动态调整产业集群范围
    8.2 积极培育循环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
        8.2.1 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8.2.2 增强可持续创新能力
    8.3 强化循环产业集群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8.3.1 重视科技人才
        8.3.2 强化人才的引进工作
    8.4 政策要素维度的保障体系
        8.4.1 经济政策
        8.4.2 技术政策
        8.4.3 产业政策
    8.5 宣传要素维度的保障体系
        8.5.1 注重区域品牌宣传管理
        8.5.2 提升区域企业品牌形象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与展望
        9.2.1 研究局限性
        9.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与的研究项目
致谢

(6)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的研究源流
        二、国内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构架与方法
        一、结构体系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一、创新点
        二、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生产性消费的伦理失范问题
    第一节 消费与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阐释
        一、消费的界定与分类
        二、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释义
    第二节 生产性消费异化导致伦理失范
        一、生产性消费模式的历史演变
        二、生产性消费的异化
        三、生产性消费的内在矛盾与伦理约束
    第三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失范造成的生态困境
        一、世界范围内自然界的破怀
        二、中国面临的生态危机
第二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失范的理性反思
    第一节 人类中心主义“反自然”观主导下的生态伦理失范
        一、人类中心主义及其评价
        二、人类中心主义“反自然”性伦理失范的表现
    第二节 “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经济伦理失范
        一、“资本逻辑”阐释及其影响
        二、“资本逻辑”主导下经济伦理失范的表现
    第三节 工业文明“线性非循环”思维下的实践伦理失范
        一、“线性非循环”思维的伦理缺失
        二、“线性非循环”思维主导的工业文明生产方式不可持续
第三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模式
    第一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适度消费原则
        三、整体性原则
    第二节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实践模式
        一、循环经济模式
        二、再生资源产业模式
        三、绿色消费模式
第四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价值维度
    第一节 经济伦理维度
        一、经济行为的德性体现
        二、生产性消费领域的生态体现
        三、效益统一与环境协调
    第二节 生态伦理维度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想论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三、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是生产性消费的本质
    第三节 社会价值维度
        一、社会稳定
        二、社会和谐
        三、社会与自然和谐
    第四节 人本价值维度
        一、人与社会的和谐
        二、人自身的和谐
        三、人的自然解放
第五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道德主体
    第一节 企业的道德主体地位
        一、企业是生产性消费的道德主体
        二、企业是“经济实体”和“伦理实体”的统一
        三、塑造人格化的企业伦理
        四、企业伦理与企业发展辩证统一
    第二节 政府的道德主体地位
        一、政府职能与伦理责任
        二、政府生产性消费伦理责任适用范围与表现形式
        三、生态型政府的建立
    第三节 个体的道德主体地位
        一、个体之道德主体地位的确立
        二、道德主体对自然界的认知
        三、道德主体身份的转换
第六章 生产性消费伦理的构建
    第一节 道德教化
        一、道德教化的内涵
        二、道德教化的功能
        三、道德教化的路径
    第二节 理性转换
        一、理性的释义
        二、经济理性批判
        三、经济理性向生态理性的转换
    第三节 文化认同
        一、文化认同的含义解读
        二、文化认同的内在要求
        三、文化认同的实践路径
    第四节 制度保障
        一、伦理制度
        二、法律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论文及着作
致谢

(7)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资源衰退型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1.2 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发展机遇
        1.1.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提出
        1.1.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1.2.2 循环经济及其在资源衰退型城市转型中的研究
        1.2.3 产业集群及其与循环经济的交叉研究
        1.2.4 相关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论文研究方案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关系
    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1 生态经济学的内涵
        2.2.2 生态经济学的理论范畴
        2.2.3 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关系
    2.3 战略管理理论
        2.3.1 结构追随战略观
        2.3.2 产业环境战略观
        2.3.3 商业生态系统战略观
        2.3.4 战略管理理论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运行分析
    3.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及其生态环境分析
        3.1.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内涵
        3.1.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与其生态环境的作用关系
    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基本内涵分析
        3.2.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3.2.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3.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
        3.3.1 数据来源和调研基本情况说明
        3.3.2 数据记录与整理
        3.3.3 资源衰退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成效和存在问题
    3.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运行结构分析
        3.4.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的提出
        3.4.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关系分析
        3.4.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运行结构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研究
    4.1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竞争合作机制
        4.1.1 产业种群竞争合作的生态位分化
        4.1.2 产业种群竞争合作的生态位测度
        4.1.3 产业种群竞争合作的关系模式分析
    4.2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阶段识别机制
        4.2.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构分析
        4.2.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定量识别
        4.2.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的生命周期模型构建
    4.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社会嵌入机制
        4.3.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反馈调节
        4.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
        4.3.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社会嵌入度调控的数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5.1 生态补偿内涵及其外部性理论分析
        5.1.1 生态补偿的内涵拓展
        5.1.2 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客体
        5.1.3 生态补偿的构建原则
        5.1.4 生态补偿的外部性理论
    5.2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领域选择机制
        5.2.1 资源衰退型城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析
        5.2.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领域选择
        5.2.3 资源衰退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5.3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效率改进机制
        5.3.1 产业种群生态补偿标准确立
        5.3.2 考虑公平关切的生态补偿激励流程分析
        5.3.3 生态补偿激励效率演化模型构建
    5.4 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途径拓展机制
        5.4.1 经济补偿
        5.4.2 政策补偿
        5.4.3 市场补偿
        5.4.4 技术补偿
    5.5 本章小结
6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实证分析
    6.1 研究区域的背景分析
        6.1.1 区域地理概况
        6.1.2 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6.1.3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
        6.1.4 社会民生改善情况
        6.1.5 自然资源保有储量
    6.2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机遇和模式构建
        6.2.1 铜川市转型发展机遇
        6.2.2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构建
    6.3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机制实证分析
        6.3.1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竞争合作的生态位测度
        6.3.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演化阶段的定量识别
        6.3.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的社会嵌入度聚类评估
    6.4 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机制实证分析
        6.4.1 铜川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分析
        6.4.2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领域选择
        6.4.3 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的激励效率改进
        6.4.4 铜川市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永续设计技术补偿
    6.5 促进铜川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6.5.1 发挥地方政府的服务和监督作用
        6.5.2 强化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期的政策导向
        6.5.3 构筑重大节能环保项目支撑体系
        6.5.4 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创新
        6.5.5 进一步调整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组织结构
        6.5.6 建立健全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补偿制度
    6.6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研究成果

(8)资源型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多维测度及路径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思路
        1.2.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中国工业园区发展概述
    2.1 工业园区基本概念及特征
        2.1.1 工业园区的基本内涵及其演变
        2.1.2 工业园区的基本特征
    2.2 中国工业园区的具体实践
        2.2.1 园区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2.2.2 政府决策及制度保障
    2.3 中国工业园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2.4 中国工业园区的研究进展
    2.5 中国工业园区的类型判断及发展方向
        2.5.1 工业园区的发展类型判断
        2.5.2 资源型工业园区特征及发展方向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园区循环化改造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3.1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概念内涵
    3.2 园区循环化改造理论基础
        3.2.1 一般系统论
        3.2.2 产业生态学
        3.2.3 循环经济理论
    3.3 园区循环化改造国内外研究综述
        3.3.1 循环化改造国外研究进展
        3.3.2 循环化改造国内研究进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生态经济效率测度
    4.1 案例区选择及概述
        4.1.1 华亭工业园区概述
        4.1.2 华亭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及其发展阶段
    4.2 研究方法
        4.2.1 能值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4.2.3 工业园区能值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4.3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的生态经济效率测度
        4.3.1 工业园区生态经济效率测度模型
        4.3.2 工业园区生态经济效率模型分解
        4.3.3 华亭工业园区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结果
    4.4 相关性检验
        4.4.1 单位根检验
        4.4.2 协整检验
        4.4.3 Granger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生命周期评价
    5.1 研究方法
        5.1.1 生命周期评价内涵
        5.1.2 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
        5.1.3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5.1.4 LCA分析工具
    5.2 煤化工产业链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5.2.1 华亭工业园区煤化工项目概述
        5.2.2 煤化工边界
        5.2.3 清单分析
        5.2.4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
        5.2.5 环境影响评价
    5.3 园区循环化改造路径优化分析
        5.3.1 华亭园区循环化改造方案
        5.3.2 园区资源流共生网络框架
        5.3.3 循环化改造路径优化
        5.3.4 路径优化共生绩效分析与环境影响预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园区循环化改造的综合效率测度
    6.0 我国循环化改造园区概述
    6.1 循环化改造园区技术效率测度
        6.1.1 DEA模型
        6.1.2 Malmquist生产指数模型
    6.2 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循环化改造园区综合效率特征分析
        6.3.2 循环化改造园区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循环化改造对策及建议
        7.2.1 加大边远地区产业链政策补贴
        7.2.2 建设产业链接的风险分担与保障体系
        7.2.3 建立循环化改造基础技术支持
        7.2.4 建立循环化改造评价与考核制度
    7.3 创新总结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2011-2015 年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公示名单
附件二:华亭工业园区能值指标解析图
附件三:生命周期CML2001模型环境影响评价分解图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目的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框架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基础理论及研究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区域发展理论
        2.1.2 产业集群理论
        2.1.3 空间组织理论
        2.1.4 城乡发展理论
        2.1.5 城乡规划理论
    2.2 县域经济及“农三化”
        2.2.1 县域经济的概念内涵
        2.2.2 县域经济的类型与特征
        2.2.3 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2.3 工业集中区的相关研究进展
        2.3.1 工业区位与工业地理的相关研究
        2.3.2 城市与工业组织关系的相关研究
        2.3.3 工业集中区的相关研究
        2.3.4 新型工业化的相关研究
    2.4 产城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综述
        2.4.1 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目标”
        2.4.2 相关研究对象的“多个类型”
        2.4.3 产城空间研究的“基本视角”
    2.5 本章小结
3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内涵解析与实践经验
    3.1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逻辑
        3.1.1 分工的思想与逻辑
        3.1.2 分工与融合的辨析
        3.1.3 产城融合发展的时代诉求
        3.1.4 产城融合发展的价值内涵
    3.2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演化机制
        3.2.1 分工细化、深化与产业集群
        3.2.2 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区重构
        3.2.3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农业产业化
        3.2.4 区域多样化与地方网络效应
    3.3 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基本动力
        3.3.1 政策制度
        3.3.2 社会协同
        3.3.3 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设施
    3.4 国内外典型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3.4.1 日本筑波科学城
        3.4.2 寿光农业科技园
        3.4.3 德国鲁尔工业区
    3.5 本章小结
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现状特征与发展审视
    4.1 研究区域本底概况
    4.2 关中地区县域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4.2.1 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
        4.2.2 改革开放时期—20 世纪末
        4.2.3 进入新世纪以来
    4.3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现状特征
        4.3.1 产业发展
        4.3.2 空间特征
        4.3.3 基本类型
        4.3.4 阶段判识
    4.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发展审视
        4.4.1 产业规模效应
        4.4.2 社会发展水平
        4.4.3 相关困境制约
    4.5 本章小结
5 产城融合视域下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总体发展评价
    5.1 评价思路与评价流程
        5.1.1 评价思路
        5.1.2 评价流程
    5.2 指标体系设计与原则
        5.2.1 相关文献梳理
        5.2.2 指标设计原则
        5.2.3 指标体系构建
    5.3 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5.3.1 评价方法
        5.3.2 评价标准
    5.4 产城融合发展评价
        5.4.1 产城融合发展的总体评价
        5.4.2 工业类产业园区发展评价分析
        5.4.3 涉农类产业园区发展评价分析
        5.4.4 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评价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产业路径选择
    6.1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机遇与目标导向
        6.1.1 区域发展机遇
        6.1.2 区域产业网络
        6.1.3 产业空间结构
    6.2 工业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6.2.1 产业升级路径
        6.2.2 产业互动机制
        6.2.3 典型实践研究
    6.3 涉农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6.3.1 产业发展路径
        6.3.2 产业融合机制
        6.3.3 典型实践研究
    6.4 能源化工类产业园区的产业发展路径
        6.4.1 产业转型路径
        6.4.2 产业联动机制
        6.4.3 典型实践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规划模式
    7.1 工业集中区规划实践及范式转变
        7.1.1 规划发展与实践
        7.1.2 规划认识的更新
        7.1.4 规划转型的机制
    7.2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7.2.1 空间布局与形态
        7.2.2 产城空间的组织群落
        7.2.3 典型类型的空间模式
    7.3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规划框架
        7.3.1 空间规划目标
        7.3.2 空间规划路径
        7.3.3 典型类型探讨
    7.4 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保障措施
        7.4.1 加强协同发展
        7.4.2 统筹产业政策
        7.4.3 完善服务平台
    7.5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研究展望
致谢
附件1 陕西省开发区、县域工业集中区一览表
附件2 功效函数计算数据
图表目录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0)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新疆氯碱化工产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以新疆天业化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氯碱化工产业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1.2.2 生态效率研究现状
        1.2.3 生态效率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1.2.4 生态效率评价的应用研究现状
        1.2.5 新疆氯碱化工产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现状
        1.2.6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理论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循环经济模式
        2.1.2 生态效率
    2.2 理论基础
        2.2.1 循环经济理论
        2.2.2 生态产业链理论
        2.2.3 产业共生理论
        2.2.4 物质流理论
        2.2.5 产业生态化理论
    2.3 理论框架与思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疆氯碱化工产业发展简介
    3.1 发展基础
    3.2 发展规模
    3.3 发展模式
        3.3.1 传统的发展模式
        3.3.2 新疆天业循环经济模式
    3.4 面临的挑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疆天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4.1 新疆天业发展历程
    4.2 新疆天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
    4.3 新疆天业循环经济模式分析
        4.3.1 新疆天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分析
        4.3.2 新疆天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共生网络分析
        4.3.3 新疆天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物质流分析
    4.4 新疆天业发展循环经济成效分析
        4.4.1 构建了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4.4.2 突破了清洁生产的技术瓶颈
        4.4.3 全面提升新疆天业的环保水平
        4.4.4 新疆天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共生经济效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新疆天业生态效率评价
    5.1 研究方法选择
    5.2 DEA模型
    5.3 DEA模型在新疆天业生态效率评价中的应用
        5.3.1 新疆天业污染物处理
        5.3.2 新疆天业生产可能集
        5.3.3 新疆天业生态效率评价模型
    5.4 新疆天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依据
    5.5 新疆天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5.1 新疆天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5.5.2 新疆天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释义
    5.6 数据来源
    5.7 新疆天业生态效率评价
        5.7.1 新疆天业生态效率分析
        5.7.2 新疆天业Malmquist效率指数分析
        5.7.3 新疆天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不足
        5.7.4 企业间生态效率对比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新疆天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6.1 研究方法选择
    6.2 结构方程模型
    6.3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新疆天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选择
    6.4 新疆天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6.5 新疆天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6.5.1 新疆天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设计
        6.5.2 新疆天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样本统计描述
        6.5.3 新疆天业生态效率问卷调查样本检验
    6.6 新疆天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6.6.1 新疆天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构建
        6.6.2 新疆天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检验
        6.6.3 调整后的新疆天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检验
        6.6.4 新疆天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待验假设检验
    6.7 新疆天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升新疆氯碱化工产业生态效率的路径分析
    7.1 基于企业层面的提升路径
    7.2 基于产业层面的提升路径
    7.3 基于政府层面的提升路径
    7.4 基于公众参与的提升路径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新疆天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四、推进生态工业发展 建立循环经济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D]. 李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2]基于循环经济理论褒城碳酸钙产业园区建设规划研究[D]. 张米博. 长安大学, 2020(06)
  • [3]精准生态扶贫研究 ——对2020年后我国扶贫战略的思考[D]. 叶善青.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融合发展研究[D]. 翟晓东. 青岛大学, 2019(07)
  • [5]水资源保护区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陆邦柱.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6]生产性消费的伦理研究[D]. 古璇. 东南大学, 2018(01)
  • [7]资源衰退型城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生态演化与补偿机制研究[D]. 杨艳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6)
  • [8]资源型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多维测度及路径优化策略[D]. 胡晓芬. 兰州大学, 2017(03)
  • [9]关中县域工业集中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及规划模式研究[D]. 段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10]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新疆氯碱化工产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以新疆天业化工为例[D]. 贾卫平. 石河子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