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

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

一、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防范医疗纠纷(论文文献综述)

吕君[1](2020)在《某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患暴力冲突预警分级与应对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在医患暴力冲突日趋严峻的背景下,本研究聚焦综合医院急诊科这一高危场所,以科学方法编制医患暴力冲突先兆行为识别评价表,并根据评分实施分级预警,制定应对策略,达到标化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患暴力冲突处理流程的目的,提高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患暴力冲突的识别率及预警率,减少冲突发生率,通过一系列应对策略的改进,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及满意度,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提供实证依据,同时为医院规培人员、进修人员、实习人员等提供一套规范化的冲突预防及处理培训材料。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现况调查、头脑风暴、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专家咨询及典型事件分析等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急诊科、冲突、医患冲突、暴力冲突、医患纠纷、先兆行为、工作场所暴力、护患冲突”,英文检索词:“Emergency department,conflict,doctor-patient conflict,violent conflict,medica dispute,aura,workplace violence,conflict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检索2009年以来近10年急诊医患暴力冲突等的相关文献。通过中文关键词“医患冲突、暴力冲突、护患冲突、影响因素、预警、应对策略、对策进展”,英文关键词“Conflict of medical care,violent conflict,conflict of nurse and patient,influencing factors,counter measures,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counter measure progress”检索近年来急诊医患暴力冲突预警和应对方面的相关文献。2.现况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近1年内医院急诊工作场所医患暴力冲突的发生情况及发生前患者或家属的先兆行为等。3.头脑风暴法选择在急诊科工作经历1年以上的医护及管理人员共20人进行头脑风暴,分析医患暴力冲突发生前患者或家属的先兆行为,将所有条目进行梳理整合汇总,形成初步条目。4.半结构式访谈法选择辅诊科室共10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急诊辅诊人员对医患暴力冲突先兆行为识别及应对等。5.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遴选年资高、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构建急诊医患暴力冲突先兆行为识别评价表和分级标准。6.典型事件分析重点选取2020年1月发生在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科杨文医生的被害事件,分析医患暴力冲突发生前患者或家属的先兆行为,以及针对此事件采取的应对措施,为针对性制定医患暴力冲突分级应对策略打下基础。7.统计学分析(1)量性研究资料双人将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计数资料统计描述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采用t检验,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德尔菲专家咨询部分:专家重要性赋值按计量资料处理;专家意见协调系数采用Kendall’s W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质性研究资料以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理论为指导,访谈结束后24小时内将访谈内容转录、提取,并经2人核对,运用NVivoll软件,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访谈资料分析。研究结果:1.现况调研急诊护士报告1年内经历冲突的频率为:55.8%护士1年内经历过1~3次的冲突,13.9%的护士1年内经历>10次的冲突;急诊护士经历医患冲突的类型以言辞辱骂为主,其次是使用威胁性语言及威胁性动作;发生的地点多在输液室,其次是分诊台、抢救室;发生的时间段:39.3%的暴力冲突发生白天,33.9%发生在晚班,24.4%发生在夜班,2.4%发生后下班后;施暴者主要是患者家属(或朋友),性别主要为男性;暴力冲突发生前患者或家属的先兆行为主要表现为:言辞辱骂、情绪激动、声调提高;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差异方面:暴力冲突的发生因护士文化程度、工作年限不同有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冲突对急诊护士的影响:86.2%的护士感到委屈,75.5%表现出了工作热情下降,60.1%产生离职的想法;应对方式方面:多采取忍让回避的方式,69.1%的护士会寻求保安或上级领导的帮忙。2.半结构式访谈辅诊科室人员对医患暴力冲突发生前的先兆行为和应对提炼出3个主题:保安人员发生暴力冲突频率较高,性质较恶劣,有时候会出现直接打人的现象;收费处、药房、检验、影像等部门医患暴力冲突的发生频率相对较低,主要以口头谩骂为主;夜间急诊工作场所发生暴力冲突的人群主要是醉酒。3.德尔菲专家咨询共两轮,第一轮有14位专家参与本研究咨询,第二轮有13位专家参与,两轮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2.9%和100%。第一轮咨询中,专家权威系数为0.89,各级指标重要性均数赋值为3.71~4.79,变异系数为0~0.25,有10位专家提出19条意见;第二轮咨询中,专家权威系数为0.90,各级指标重要性赋值为4.14~5.00,变异系数为0~0.14,有5位专家提出7条意见。第一轮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一、二、三级指标)分别为0.256、0.256、0.404;第二轮专家咨询的协调系数(一、二、三级指标)分别为0.431、0.200、0.505;2轮专家咨询肯德尔和谐系数显着性检验分别为P<0.05、P<0.01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急诊医患暴力冲突先兆行为评价表,最终筛选的条目为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3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值分别为:0.253、0.245、0.249、0.253,二级指标的权重值范围为0.104-0.118,三级指标的权重值范围为0.025-0.034。5.基于文献研究,专题会议等形成预警预控方案、实施分级应对策略、制定具体预案流程、提炼一体化应对模式等的分级应对策略。研究结论:1.急诊工作场所暴力冲突的发生率较高,暴力冲突的发生因护士文化程度、工作年限不同有差异,应加强低年资护理人员培训,教会护理人员医患暴力冲突先兆行为的识别,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减少冲突的发生。2.经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根据专家咨询意见及修订情况,结合指标筛选的结果,重要性赋值、权重计算等,从语言、情绪、行为及高危因素方面构建急诊医患暴力冲突先兆行为评价表。3.根据医患暴力冲突先兆行为识别评价表中二级指标的条目对照程度进行打分,根据分值确定风险等级,主要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4.本研究制定的急诊医患暴力冲突先兆行为评价表,条目少,内容精,方便实用,经过对急诊医护技人员的培训,能够很快掌握,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以快速识别出急诊工作场所医患暴力冲突先兆行为。5.制定急诊医患暴力冲突行为分级预警和分级应对的策略,结合先兆行为评价表的使用,临床初步应用后急诊工作场所医患暴力冲突的发生率降低,护理人员使用满意度高。

谭佳婷[2](2020)在《A医院医患纠纷危机管理案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医疗卫生领域改革的深入,医患之间矛盾加剧。医患纠纷不但危及医院发展,严重者甚至可能影响社会安定。完善医患纠纷危机管理,以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成为当务之急。在国内外医患纠纷危机管理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运用奥古斯丁危机管理六阶段模型理论,对A医院两个医患纠纷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该医院医患纠纷危机管理存在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包括:专门设立医患关系办公室,专职监管医患纠纷危机,实施首诉负责制,及时组织医院内部信息沟通和组织调查,确定应对预案和介入处理,根据院内讨论结果明确给予患方解决途径的指引,在案件解决后及时进行案例分析和更新载入案例库供全院学习。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也发现该医院医患纠纷危机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疗质量管理有待加强,业务区域视频监控投入不足,患者信息收集和管理缺失,控制和消除医患纠纷危机乏力,医患沟通不良和存在第三方不当干扰,医患纠纷案件解决后的评估及整改未得到重视等。针对A医院医患纠纷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应加强该医院内外质量监管,加大临床实时监控管理,构建统一患者信息系统,提升院内外安全保障力度,构建医患之间有效沟通,提升责任评估整改水平,以完善医患纠纷危机管理,并实现对医患纠纷危机的进一步有效防范和处理。

刘伟[3](2020)在《医疗纠纷处置方式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S市Z医院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人民群众健康需求逐渐增加以及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医疗纠纷不仅影响了医疗机构正常工作秩序和医患关系和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团结稳定。因此,如何高效地处置医疗纠纷,已经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社会难题。目前,我国法定的医疗纠纷处置方式有:双方协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诉讼四种。但在实践中,这几种处置方式的弊端也在不断暴露。本文从当前我国医疗纠纷处置方式的运行现状出发,并以S市Z医院为例。运用社会冲突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以及协同治理理论,同时使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发现并分析当前医疗纠纷处置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医患双方协商易激化矛盾,和解协议约束力较低;人民调解专业性不强,中立性存疑;行政调解公信力不高,边缘化趋势明显;诉讼耗时费力,效果却不尽理想。通过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随后从建立合理的医院内部纠纷处置制度、完善医疗责任险制度、多部门协同处置医疗纠纷以及建立医疗纠纷仲裁处置机制等方面进行思考,最后对当前四种法定的医疗纠纷处置方式提出了完善的思路和对策。

熊悦[4](2020)在《连云港市完善医患危机事件管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社会关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医患关系,其矛盾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连云港市因医患矛盾引发的医患关系危机事件屡有发生,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也干扰了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损害了医院形象。同时医患危机事件也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因此只有建立医患关系危机处理机制,才能有效的避免医患危机事件的发生,保障医院日常工作顺利进行,构建和谐的医疗环境,维护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快速、高效的预防并应对医患危机事件的发生已成为政府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考察连云港市医患危机事件管理的总体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在对危机管理概念、危机管理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调查连云港市近年来发生的医患危机事件和危机事件管理的应对方案,探究危机事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生的原因,认为连云港市存在医患危机意识缺乏;医患危机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医患危机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医患危机管理应急预案的制定不够完备;医患危机舆情管理缺失;医患危机管理的善后工作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总结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政府缺乏对医患危机管理体制的研究;医患危机管理组织机制不完善;医患危机管理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医患危机管理过程不规范;政府对媒体机构管理缺失;医患危机保障体系不健全。基于此,从全局角度提出完善医患危机事件管理的对策:强化医患危机意识;健全医患危机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医患危机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医患危机管理的过程;加强医患舆情危机管理;健全医患危机保障体系。本研究对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医患危机事件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唐廷金[5](2020)在《重庆市医院医患纠纷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全国多地实施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医患纠纷发生率依然居高不下。就重庆而言,如何落实多主体的分工协作、如何评估多主体的协作治理效果及如何解决医疗赔偿金的来源仍是制约重庆市医院医患纠纷调解的现实问题。应通过加强多主体间协作并完善衔接机制、建立医患纠纷协同治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医疗风险的社会分担机制、利用医患冲突的正能量、建立案例数据库等措施,构建更为完善的医患纠纷调解机制。医患纠纷已经不仅仅对个人方面产生负面危害,更是上升至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已然成为难于治理的资源消耗的公共问题。基于上述医患纠纷现状,我们选择西部唯一直辖市“重庆”作为研究对象范围,结合重庆市医院的实际情况,揭示我国当前医患纠纷的普遍性规律,找出应对医患纠纷的治理方法,进而探索适合的解决手段。面对新时期社会存在的以医患纠纷为显着冲突的各方冲突,为促进消除医护行业的公共冲突并进行合理定位,政府进行了各种有益作为,并发现面对复杂冲突时,免于冲在冲突第一线或者将处置权完全移交给社会将是更合适社会转型时期的有效战略,政府本着消除冲突的原则,通过提供政策支持或购入方式,建立一个包括政府、社会团体、各相关企业以及公众群体在内的平台,促进各身份群体发挥其优势,有效解决复杂的社会冲突。

顾洋[6](2020)在《协同治理视角下我国医疗纠纷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政府、医疗行业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医疗技术和医务人员的能力都得到了显着的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质量的满意度也逐年提升。然而,由于医学本身具有未知性及风险性的特点,以及患者期望值越来越高和医学本身局限性矛盾依然存在,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医患关系的紧张,甚至出现频繁的医疗纠纷,不仅使医护人员陷入惶恐的状态,同时给很多患者带来各种不安。在医疗资源严重匮乏、医疗水平落后的年代,患者和医生往往能够同舟共济,共同战胜病魔。然而,伴随着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医患关系紧张问题开始出现,且现已成为人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协同治理理论的形成,不仅与自然科学的协同论有着密切关联,同时与社会科学中治理理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协同论和治理理论相结合而形成的新理论。鉴于医疗纠纷问题涉及的领域、事项和内容极为庞杂,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解决医疗纠纷问题尤显势单力薄,协同治理作为复杂公共问题的解决之道,理应可以运用到医疗纠纷治理的实践中去。本研究尝试从协同治理的角度探讨医疗纠纷的治理之道。通过界定医疗纠纷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裁判文书为样本,概括我国医疗纠纷的整体情况,利用NVivo工具分析样本特征,将医疗纠纷划分为医疗技术型纠纷、医疗管理型纠纷、医疗服务型纠纷、患方误解型纠纷、外部因素型纠纷等五种类型。依据协同治理理论的内涵和特征,从政府、医院、医务工作者、患方和社会媒体、第三方调解组织等六个相关主体分析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原因从强化政府在医疗纠纷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构建畅通的医患沟通机制、依法规制社会媒体的医疗纠纷报道、完善第三方组织的医疗纠纷联动调解机制、优化各子系统间的协同机制等七个方面提出协同治理视角下完善我国医疗纠纷治理的对策。

李宗明[7](2020)在《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198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医疗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医疗服务市场化效率大大提升,而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导致社会资源配置不公平,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纠纷案件层出不穷、各种“医闹”和暴力伤医事件频繁上演的社会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医患关系的密切关注和深刻反思。2009年实行新医改以后,医患关系虽然有所缓解,但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的状况并没改善,依然存在医患矛盾。我国当前多元复杂的医患矛盾,已成为各地政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和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非常棘手的社会难题,阻碍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繁荣稳定。基于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研究医患关系制度模式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分析框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历史演进,利用公共选择理论和演化博弈论等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演进中的制度主体在医患关系制度模式选择中的行为特征和制度困境,从而提出破解制度困境的对策建议,最终目标是完善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本文的医患关系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殊的契约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是医患双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关系,以及在一定制度约束和社会道德约束下保持的一种医患风险分担关系;医患关系模式是指政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过程中的制度安排,用以规范医患双方医疗服务行为的一套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法律规范体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管理制度统一由中央政府制定安排;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医疗市场化改革中,公立医院实行公司化运营,公益性减弱,虽然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但医疗资源配置却不公平,导致医患矛盾频发,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安全隐患。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制度模式中,政府起决定性作用,应承担相应的制度责任、法律责任、财政责任和监管责任。建国以来,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历史演进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形成三类医患关系模式:(1)计划经济时期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模式。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单一,医患关系制度安排稳定,公立医院公益性突出,全民医疗保障水平低下,医患之间不存在经济利益冲突,医患关系比较和谐稳定。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效率,医疗资源和医疗保障资金浪费严重,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医患关系制度模式改革提上了日程。(2)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矛盾冲突的医患关系模式。随着医疗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实行公司化运营,医疗服务效率提升,但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沉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渐突显,导致医患之间利益冲突加剧。中央政府在2009年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医患关系制度模式改革。(3)新医改以来多元复杂的医患关系模式。政府加大了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在注重医疗服务效率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增加公立医院公益性,试图改善公立医院医患关系。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形成了如浙江宁波的“宁波解法”、福建三明的“三医联动”以及广东省第三方人民调解与医疗责任保险联合机制等,取得了一定成效,医患矛盾有所缓和,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提升。当前,在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演进过程中,存在医疗市场化改革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困境、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地方政府、医疗群体、患者群体)演化博弈“囚徒”困境和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等制度困境。针对以上困境,制定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的优化路径:一是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克服“路径依赖”;二是建立医疗纠纷预防机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三是实行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合理化解医患矛盾;四是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五是建立健全医疗法规制度,保障医患基本权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研究视角具有创新性。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制度变迁,丰富了医患关系模式的研究。(2)理论运用具有创新性。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分析框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制度模式的历史演进,用公共选择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医患关系制度模式演进的困境及其原因,深化了医患关系制度模式的研究,丰富了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对经济学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通过对我国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的研究,其理论分析可为我国新时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其政策建议可为政府制定和谐医患关系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解汐卓[8](2020)在《医疗纠纷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了解医患双方对医疗纠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对引发医疗纠纷原因的看法以及对投诉部门和纠纷解决途径的选择,分析现阶段医疗纠纷管理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三级预防理论、控制理论角度阐述医疗纠纷预防和控制的优化策略。[方 法]采用文献检索法、Delphi法、现场调查法、描述性分析法、理论分析法对医疗纠纷预防和控制进行研究。利用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料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医疗纠纷预防和控制方面的研究文献,经过整理和提炼供本研究借鉴和参考。梳理从古至今医疗相关行为的礼法律令,对我国医疗纠纷的预防和控制的历史沿革进行整理,并对相关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在现场调查上,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第一阶段,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选取4家有代表性的三级甲等医院。第二阶段,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各4家医院分别随机抽取5个科室为目标对象,采用预先设计好的问卷对科室内所有医务人员及调查当日在院就诊人员进行调查。同时,对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纠纷调处工作人员、临床科室/辅助科室医护人员、后勤部门人员和就诊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与结论]:(1)医务人员对医疗纠纷相关知识的整体知晓情况优于就诊人员。知晓评分方面,医务人员(74.99±23.07)明显高于就诊人员(44.2±27.8)。知晓率的评价上,医务人员知晓率(78.8%)也明显高于就诊人员的知晓率(35.4%)。在知晓评分、知晓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中,医务人员的工龄与知晓情况呈正相关,就诊人员的学历与知晓情况呈正相关。(2)医患双方对引起医疗纠纷原因的看法既有一致性的表现,又有差异性的表现。一致性方面,医患双方均认为引发纠纷的前几位原因中包括患者及家属缺乏医疗知识和患者本身疾病的复杂性。在“缺乏沟通”这一原因的评价中,80.30%的医务人员和79.62%的就诊人员做出了选择。差异性表现为,就诊人员觉得服务态度/服务意识问题(65.77%)、医院管理问题(57.31%)是引发纠纷的前几位原因与医务人员对自身的评价不一致;另外,54.62%的就诊人员认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问题”是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明显高于医务人员(32.33%);53.46%的就诊人员认为“医疗质量问题”是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高于医务人员(43.68%)。(3)医疗机构处理医疗纠纷时的能力还显得不足,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投诉管理工作可及性和针对性不强。86.30%的医务人员知晓纠纷投诉地点,63.17%的医务人员知晓纠纷处置程序;与之相对应的,只有28.46%的就诊人员知晓纠纷解决部门,14.23%的就诊人员知晓纠纷投诉流程。②医疗风险承担能力较弱。54.60%的医务人员了解医疗责任保险,45.38%的就诊人员认为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有保险因素的参与,说明医患双方都认同医疗保险等第三方因素产生的影响,而实际上由于保费高、优势不明显等原因,很少有医疗机构采取医疗责任保险来分担医疗纠纷风险。③医疗纠纷现场处置能力有待提高。医院内部的纠纷管理普遍存在人手不足、专业背景不强等情况,且因经常性外出应诉而不能达到满员接待状态。(4)就诊人员对待医疗纠纷的态度和方式趋于保守。①对待医疗纠纷的态度。260名接受调查的就诊人员中,53.31%的人知晓医疗纠纷的含义,23.46%的人了解《条例》;对医疗纠纷非诉讼解决途径的整体知晓程度偏低,59.62%的人知晓调解,56.92%的人知晓协商,44.23%的人知晓仲裁。②就诊人员在“就医过程中有不满意的地方,选择前往哪个部门投诉”的评价上,寻求媒体帮助的人员并不多(低于1 0%)。在“发生争端时,就诊人员首选的解决途径”的评价上,超过一半的人员希望通过自愿协商解决,这可能与我国“以和为贵”的传统观念及国家提倡的通过柔性方式解决争端的背景有关。优化策略:以一级预防为触点、前馈控制为导向的策略:(1)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法律认知水平,畅通沟通渠道。(2)优化医院运营管理。改善医疗环境,落实医疗核心制度,重视投诉工作,争取社会支持。(3)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警。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强化风险评估工作,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二级预防为抓手、现场控制为目标的策略:(1)医疗纠纷性质和程度的判断。建立医疗纠纷的研判机制,完善医疗风险的分级管理制度。(2)医疗纠纷的早期解决。倡导医疗纠纷的非诉讼解决方式,做好诉调衔接工作。以三级预防为补充、反馈控制为目的的策略:(1)促进正常秩序的恢复。强化约束机制,消除负面影响,风险的社会化分担。(2)推动社会协同参与的改革。加快建设医疗纠纷调解人才队伍,促进医疗相关保险市场的进步。(3)信息的加工与运用。引入智能化管理,探索医疗纠纷的分类预测模型。

浦娟[9](2020)在《危机管理应用于医疗纠纷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以云南省某三甲专科医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 的]本研究基于危机管理的视角,对样本医院近5年来医疗纠纷处置案例进行研究,采用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4R模型为分析框架,梳理医疗纠纷事件的始末,对事件发展的预防、处理、恢复、缩减等各个阶段进行分析评估,针对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对策和建议,完善医院医疗纠纷危机管理制度,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及服务能力,同时为其他同级医院提供理论参考。[方 法]本研究选择云南省某三甲专科医院为研究地点,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样本医院2014-2018年的287例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查阅相关档案,了解样本医院相关管理制度,按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发生科室、解决方式、每年发生例数及赔偿数量进行分类统计。采用自制问卷,基于危机管理的视角,对云南省某三甲专科医院医、护、管386人采用立意及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开展调查,采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并运用卫生统计学知识及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类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n,(%)]进行描述,结合访谈、文献、政策资料等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结 果]1.2014-2018年样本医院就诊人数、出院人数和医疗纠纷比率均逐年递增;产生的原因大多数为医疗相关纠纷,占64.11%;其次是非医疗过失纠纷,占31.71%;医疗过失纠纷仅占4.18%。2.2014-2018年医疗纠纷发生科室外科系统医疗纠纷数234例,占81.53%;其次是医技科室及门诊,医疗纠纷数27例,占9.41%;最少的是内科系统,医疗纠纷数26例,占9.06%;外科科室三、四级手术占比情况也呈逐年增加趋势;医疗纠纷发生前六位科室均为样本医院省级重点专科,分别是胸外科、妇瘤科、乳腺外科、头颈外科、骨科。3.医疗纠纷处理方式,样本医院2014-2018年来通过诉讼程序处理的医疗纠纷22例,占医疗纠纷总例数的7.67%,通过协商解决的医疗纠纷占81.18%,非诉讼方式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4.2014年医疗纠纷比率为0.42‰,到2018年医疗纠纷比率为1.67‰,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医疗纠纷赔偿中赔偿人次逐年降低,从2014年50%降至2018年3.73%。5.医疗纠纷管理预防阶段、处理阶段、恢复阶段和缩减阶段四个维度总体情况结果中位数评分在3-4分之间,介于做得一般和做得好之间,相较而言,处理阶段和恢复阶段略优于预防阶段和建立长效阶段。[结 论]1.样本医院是云南省唯一一所省级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近5年来,就诊人数、出院人数不断增加,医疗纠纷发生率呈现外科集中高发现状。2.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多样化、非技术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比例呈上升趋势;从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的分布情况来看,呈现外科集中高发的现状。3.样本医院医疗纠纷处理途径逐渐规范化,非诉讼形式的双方协商是医疗纠纷的主要处理方式。医疗纠纷赔偿中以未赔偿为主,赔偿人次比逐年降低。4.样本医院对医疗纠纷危机暴发前的风险评估和危机防范重视不足。样本医院虽然成立了专门的医疗投诉管理办公室,配备了工作人员和设备,但仍缺乏专业的危机管理团队。此外,在医院管理人员如何精细化操作、做好危机管理等方面相应的危机应对演练几乎没开展。[建议]1.预防阶段优化内部管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关口前移,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和预警机制。2.处理阶段积极应对与加强多方合作:强化医疗风险告知意识,降低非技术原因医疗纠纷发生率;落实医患沟通制度。3.恢复阶段加强重视与管控:流程优化与再造,重视事后总结;落实医院投诉督办制度及涉事人员奖惩制度。4.建立长效机制阶段:组建职责分明的专业化管理团队;加强医院职工危机管理意识。

徐云君[10](2020)在《苏州市某区三级医院医疗纠纷情况与防范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升,医疗纠纷案件发生越来越频繁,本次研究针对苏州市某区医疗纠纷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旨在探讨有效处理医疗纠纷事件的正确方法,为日后避免医疗纠纷提供有益借鉴。方法:对苏州市某区三级医院2015年至2018年期间的140例医疗纠纷案开展回顾性分析,了解医疗纠纷的分布特征,探讨纠纷主要原因以及处理途径,并通过调查问卷分析了解医务人员和患者对医疗纠纷原因认知和解决途径的期望,为后续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参考,最后,选取140例医疗纠纷案例中重点案例2例进行个案解析,对医患双方就医疗纠纷产生原因和处理方式倾向性进行深度调研。结果:纠纷最多的科室为外科(44.29%);医疗纠纷发生医方占主要原因;医疗纠纷产生原因为因技术水平导致损害要求赔偿(52.86%);解决方案中采用第三方调解的模式占比最多(45.71%)。结论:预防并降低医疗纠纷需要加强医院质量控制管理及内部投诉管理,充分提升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与责任意识,改善服务态度,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充分享有对疾病治疗的知情同意权,加强患者的医学常识素养和正确维权意识,理性客观的认识医学的特殊性。只有医患双方、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矛盾,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二、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防范医疗纠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防范医疗纠纷(论文提纲范文)

(1)某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患暴力冲突预警分级与应对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
    五、技术路线
    六、基本概念
第一部分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一、工作场所暴力调查表
    二、德尔菲专家咨询表
第二部分 调查与分析
    一、工作场所暴力调查分析
    二、头脑风暴情况
    三、半结构式访谈情况
    四、暴力冲突先兆行为识别表制定
    五、讨论与小结
第三部分 分级应对策略
    一、形成预警预控方案
    二、实施分级应对策略
    三、制定具体预案及流程
    四、提炼一体化应对模式
    五、应用并初步评价
    六、小结
第四部分 总结
    一、主要研究成果
    二、创新点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 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调查
附件2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说明信
附件3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咨询说明信
综述 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患暴力冲突先兆行为识别和应对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2)A医院医患纠纷危机管理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A医院概况及医患纠纷危机管理现状
    2.1 A医院概况
    2.2 A医院医患关系办公室
    2.3 A医院医患纠纷危机管理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医院医患纠纷危机管理案例介绍
    3.1 住院患者右耳术后面瘫案例
        3.1.1 案例起因
        3.1.2 案例经过
        3.1.3 案例结果
    3.2 门诊患者无痛胃镜麻醉后猝死案例
        3.2.1 案例起因
        3.2.2 案例经过
        3.2.3 案例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医院医患纠纷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4.1 医患纠纷危机管理模型的选择
    4.2 A医院医患纠纷危机管理成功经验
        4.2.1 日常监管和首诉负责
        4.2.2 内部沟通和组织调查
        4.2.3 确定预案和介入处理
        4.2.4 明确予解决途径指引
        4.2.5 案例分析和入库更新
    4.3 A医院医患纠纷危机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4.3.1 医疗质量有待加强
        4.3.2 视频监控投入不足
        4.3.3 信息收集和管理缺失
        4.3.4 控制和消除危机乏力
        4.3.5 医患沟通不良和第三方干扰
        4.3.6 评估及整改未得到重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完善A医院医患纠纷危机管理过程
    5.1 危机预防阶段加强医院内外质量监管
        5.1.1 医疗安全教育和评分考核
        5.1.2 第三方监督及处罚不良行为
    5.2 危机管理阶段加大临床实时监控管理
    5.3 危机确认阶段构建统一患者信息系统
    5.4 危机控制阶段提升医院安全保障力度
    5.5 危机解决阶段构建医患之间有效沟通
        5.5.1 完善患者知情告知和规范第三方病情见证
        5.5.2 设置医患会谈室关注患者及家属心理疏导
        5.5.3 积极主动并统一口径防止第三方不当干扰
    5.6 危机总结阶段提升责任评估整改水平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医疗纠纷处置方式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S市Z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比较研究法
        (三) 问卷调查法
        (四) 归纳总结法
    四、研究内容与技术路径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一、基本概念
        (一) 医疗过失
        (二) 医疗纠纷
        (三) 医疗纠纷处置
        (四) 医疗纠纷处置方式
    二、相关理论
        (一) 社会冲突理论
        (二) 危机管理理论
        (三) 协同治理理论
第二章 我国医疗纠纷处置方式运行现状——以S市Z医院为例
    一、我国医疗纠纷处置方式的沿革及运行现状
        (一) 我国医疗纠纷处置方式的沿革
        (二) 我国医疗纠纷处置方式的运行现状
    二、案例分析:S市Z医院医疗纠纷处置方式及运行现状
        (一) S市Z医院医疗纠纷处置方式
        (二) S市Z医院医疗纠纷处置运行现状
第三章 当前医疗纠纷处置方式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当前医疗纠纷处置方式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 双方协商易激化矛盾,和解协议约束力较低
        (二) 人民调解专业性不强,中立性存疑
        (三) 行政调解公信力不高,边缘化趋势明显
        (四) 诉讼耗时费力,效果却不尽理想
    二、当前医疗纠纷处置方式主要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 协商双方信息不对称,和解程序有先天性缺陷
        (二) 人民调解机构定位模糊,经费来源受限
        (三) 行政调解制度不健全,专职调解人员缺位
        (四) 诉讼数量多且处理难度大,相关法律法规适用不协调
第四章 国外医疗纠纷处置方式的经验与启示
    一、美国医疗纠纷处置方式的经验与启示
        (一) 美国医疗纠纷处置方式的经验
        (二) 美国医疗纠纷处置方式的启示
    二、德国医疗纠纷处置方式的经验与启示
        (一) 德国医疗纠纷处置方式的经验
        (二) 德国医疗纠纷处置方式的启示
    三、日本医疗纠纷处置方式的经验和启示
        (一) 日本医疗纠纷处置方式的经验
        (二) 日本医疗纠纷处置方式的启示
第五章 完善医疗纠纷处置方式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一、完善医疗纠纷处置方式的思考
        (一) 应用危机管理理论,建立合理的医院内部纠纷处置制度
        (二) 完善医疗责任险制度,提高保险公司处置纠纷参与度
        (三) 多部门合作,协同处置医疗纠纷
        (四) 建立医疗纠纷仲裁处置机制
    二、完善医疗纠纷处置方式的对策研究
        (一) 规范协商行为,保障患者权益
        (二) 提高人民调解专业度,将其作为诉讼前置程序
        (三) 健全行政调解法律法规,优化机构人员配置
        (四) 完善诉前调解机制,降低诉讼成本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连云港市完善医患危机事件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2 危机管理概念及其理论
    2.1 相关概念
    2.2 危机管理理论
    2.3 医患危机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3 连云港市医患危机事件管理现状调查
    3.1 近几年连云港市发生的主要医患危机事件
    3.2 连云港市医患危机事件处理情况调查..以连云港市某医院为例
    3.3 连云港市医患危机事件管理总体状况
    3.4 连云港市医患危机事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 连云港市医患危机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政府缺乏对医患危机管理体制的研究
    4.2 医患危机管理组织机制不完善
    4.3 医患危机管理制度建设不够健全
    4.4 医患危机管理过程不规范
    4.5 政府对媒体机构管理缺失
    4.6 医患危机保障体系不健全
5 完善连云港市医患危机管理的对策
    5.1 强化医患危机意识
    5.2 健全医患危机管理组织体系
    5.3 加强医患危机管理制度建设
    5.4 完善医患危机管理的过程
    5.5 加强医患舆情危机管理
    5.6 健全医患危机保障体系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重庆市医院医患纠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第2章 医患纠纷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医患关系
        2.1.2 医患沟通
        2.1.3 医患纠纷及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归因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2.4 法理理论
第3章 重庆市医院医患纠纷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重庆医患纠纷的特点
        3.1.1 医患纠纷主体的特殊性
        3.1.2 医患纠纷客体的特殊性
        3.1.3 医患纠纷内容的专业性
        3.1.4 医患纠纷案件涉及范围广,影响面大
    3.2 我国医患纠纷的表现形式-以重庆为例
        3.2.1 重庆市医患之间的冲突以直接冲突为主
        3.2.2 重庆市医患之间的冲突以非暴力冲突为主
        3.2.3 重庆市医患之间的冲突以现实冲突为主
    3.3 重庆医患纠纷的原因分析
        3.3.1 现行医疗卫生体制因素
        3.3.2 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
        3.3.3 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
        3.3.4 法治不健全
        3.3.5 媒体报道的不良引导
第4章 国外医患纠纷应对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4.1 市场主导式:美国医患纠纷防范与处理
        4.1.1 美国医疗体制概述
        4.1.2 美国医患纠纷处理
    4.2 日本医患纠纷的防范与处理
    4.3 国外医患纠纷经验及启示
第5章 重庆市医院医患纠纷的解决对策
    5.1 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统一的原则
        5.1.1 依法治国原则
        5.1.2 协同参与原则
    5.2 建立完整动态的治理机制
        5.2.1 多元调节
        5.2.2 大社会治理机制
        5.2.3 医院设立预警治理机制
    5.3 提升解决医患纠纷的治理能力
        5.3.1 政府从职能转变方面发力
        5.3.2 法院始终坚守公正立场
        5.3.3 医方在换位思考中沟通
        5.3.4 社会舆论坚持中立客观监督的视角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协同治理视角下我国医疗纠纷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1.6 章节安排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协同治理理论
    2.3 协同治理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2.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5 小结
第3章 我国医疗纠纷的现状
    3.1 我国医疗纠纷的整体概况
    3.2 医疗纠纷类型的NVivo工具分析
    3.3 医疗纠纷类型
    3.4 小结
第4章 协同治理视角下我国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
    4.1 医疗纠纷治理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够
    4.2 医方自身管理不到位
    4.3 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与职业素养不高
    4.4 患方医疗期望过高和维权意识过强
    4.5 社会媒体的不当宣传
    4.6 第三方组织的联动调解机制有待完善
    4.7 各子系统间的协同治理机制有待优化
    4.8 小结
第5章 协同治理视角下完善我国医疗纠纷治理的对策
    5.1 强化政府在医疗纠纷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5.2 加强医院管理制度建设
    5.3 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
    5.4 构建畅通的医患沟通机制
    5.5 依法规制社会媒体的医疗纠纷报道
    5.6 完善第三方组织的医疗纠纷联动调解机制
    5.7 优化各子系统间的协同治理机制
    5.8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国内背景
        (二)国际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总体框架
        三、重点难点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比较综合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归纳分析法
        (四)博弈分析法
        (五)调查访谈法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研究概述
    第一节 国外文献研究概述
        一、医患关系模式相关理论研究
        (一)帕森斯的“病人角色”理论
        (二)萨斯—霍伦德的医患三模式
        (三)弗莱德森的医患冲突理论
        二、国外典型的医患关系模式
        (一)美国“患者权利保护人”制度模式
        (二)英国三级投诉和全科医疗制度模式
        (三)德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模式
        (四)日本医疗纠纷预防及处理机制模式
    第二节 国内文献研究概述
        一、医患关系模式研究领域广泛
        二、医患关系模式理论视角多样
        (一)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医患关系模式
        (二)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医患关系模式
        (三)基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朋友式医患关系模式
        (四)基于家长主义和尊重自主的医患协商模式
    第三节 文献评述与问题的提出
        一、文献评述与小结
        二、问题的提出
第三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医患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一、医患关系的内涵
        (一)社会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二)伦理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三)法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四)经济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五)医患关系的实质
        二、医疗纠纷的概念
        三、医患关系模式的内涵
        (一)医患关系模式的概念
        (二)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的内涵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制度变迁理论
        (一)制度变迁的内涵
        (二)制度变迁的供给需求理论
        (三)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理论
        (四)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
        二、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有限理性”假设
        (三)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三、演化博弈理论
        (一)博弈论的概念与分类
        (二)博弈论的表示法
        (三)演化博弈理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的政府责任
    第一节 社会管理中的政府职能
        一、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
        二、政府在医疗服务市场的职能
        (一)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基本特征
        (二)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
        (三)医疗服务市场的政府介入
    第二节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模式中的政府责任
        一、制度责任
        二、法律责任
        三、财政责任
        四、监管责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医患关系模式概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模式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医患关系模式典型特征
        (一)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医患关系制度稳定单一
        (二)公立医院公益性突出,医患关系和谐稳定
        三、计划经济后期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的医患关系模式概况
        一、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矛盾冲突的医患关系模式
        二、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医患关系模式形成原因
        (一)推行医疗市场化改革,加速医患矛盾升级
        (二)医疗服务体制商业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
        (三)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医患关系矛盾冲突
        三、新医改前医患关系模式的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第三节 新医改以来的医患关系模式概况
        一、新医改以来多元复杂的医患关系模式
        二、新医改试点医患关系模式典型案例
        (一)浙江省宁波市医疗纠纷“宁波解法”
        (二)福建省三明市医疗改革“三医联动”
        (三)广东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与医疗责任保险结合机制
        三、新医改以来医患关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医患双方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患矛盾有增无减
        (二)医患关系呈现多元化,医患利益冲突复杂
        (三)医患关系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医患关系改善甚微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当前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演进中的制度困境
    第一节 医疗市场化改革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困境
        一、中央与地方的委托—代理关系
        二、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中的道德风险
        (一)制度制定的道德风险
        (二)制度执行的道德风险
    第二节 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演化博弈“囚徒”困境
        一、医患关系模式的制度主体
        二、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一)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要素构建
        (二)三方利益主体的演化博弈行为分析
        (三)三方利益主体演化博弈的结果分析
        (四)和谐医患关系模式三方博弈决策行为
        三、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囚徒”困境原因分析
        (一)政府部门忽视创造医患合作收益
        (二)医疗群体利用信息优势诱导需求
        (三)患者群体期望收益难以实现
    第三节 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一、医患关系制度处于无效率停滞的“锁定”状态
        二、医疗制度供给主体的“利益粘滞”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构建我国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制度模式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克服“路径依赖”
        一、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路径优化原则
        (一)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二)坚持创新引领原则
        (三)坚持政府权责统一原则
        二、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实施统一制度安排
        (一)实行强制性的医患关系制度变迁
        (二)实施统一的医患关系制度安排
        (三)制定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克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重视制度创新与兼容
        (一)加快医患关系制度创新,克服“路径依赖”
        (二)健立健全医疗法律法规,重视医患关系制度兼容
    第二节 建立医疗纠纷预防机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一、建立医疗纠纷预防机制,防范医患纠纷产生
        (一)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日常管理工作
        (二)重塑社会信任机制,弘扬医疗职业道德
        (三)加强医学知识宣传教育,引导患者转变就诊观念
        二、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妥善化解医患矛盾
        (一)完善医患之间协商解决机制
        (二)实事求是妥善处置医疗纠纷
        三、建立医疗纠纷补救机制,减少医疗事故损失
        (一)推行社会医疗互助体系建设
        (二)建立患者心理援助体系
    第三节 实行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合理化解医患矛盾
        一、建立健全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
        二、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典型案例
        (一)宁波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
        (二)广东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
        三、加强人民调解配套制度建设,保障医疗纠纷有效处理
        (一)设立医患纠纷合议庭
        (二)构建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三)准确量刑公正司法
    第四节 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一、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机制
        (一)建立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
        (二)建立医疗损害保险制度
        (三)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二、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典型案例
        (一)宁波市医疗责任保险理赔协商机制
        (二)广东省医疗责任保险机制
        三、加快完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一)强制实行医疗责任保险
        (二)完善现行医疗责任保险机制
    第五节 建立健全医疗法规制度,保障医患基本权益
        一、加强医疗法律保障,约束规范医疗行为
        (一)制定统一的《医疗执业法》
        (二)平等公正司法,加强医疗群体的保护
        (三)强化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
        二、建立健全患者权利保护法律法规
        (一)厘清患者权利法律法规
        (二)制定《患者权利保护法》
        (三)坚持患者生命健康权利至上原则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全文总结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件

(8)医疗纠纷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顾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基于管理相关理论的医疗纠纷研究
        2.2 关于医疗纠纷预防和控制研究
        2.3 关于医疗风险识别和管控的研究
        2.4 关于医疗纠纷的其他管理经验研究
    3 我国医疗纠纷预防和控制的历史沿革
    4 研究意义
    5 研究目的
    6 研究内容
    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1 基本概念
        1.1 医疗风险
        1.2 医疗纠纷
        1.3 社会越轨
        1.4 医院管理
    2 理论
        2.1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
        2.2 三级预防理论
        2.3 控制理论
    3 相关理论在医疗纠纷预防和控制中的运用
第三章 医疗纠纷的调查情况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2 一般情况
        2.1 医务人员的构成
        2.2 就诊人员的构成
    3 具体结果分析
        3.1 总体知晓情况
        3.2 知晓评分
        3.3 知晓评分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4 知晓率
        3.5 知晓率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6 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
        3.7 就诊人员医疗纠纷发生的情况
        3.8 就诊人员发生争端时首选的解决途径
        3.9 就诊人员就医不满意时首选哪个投诉部门
第四章 知情人访谈情况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2 整体情况
    3 医务人员访谈情况和评价
    4 就诊人员访谈情况和评价
第五章 讨论
    1 医患双方对医疗纠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2 医患双方对引起医疗纠纷原因的看法
    3 医疗机构处理医疗纠纷的能力
    4 就诊人员应对医疗纠纷的态度和方式
第六章 优化策略
    1 以一级预防为触点、前馈控制为导向的策略
        1.1 改善医患关系
        1.2 优化医院运营管理
        1.3 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警
    2 以二级预防为抓手、现场控制为目标的策略
        2.1 医疗纠纷性质和程度的判断
        2.2 医疗纠纷的早期解决
    3 以三级预防为补充、反馈控制为目的的策略
        3.1 促进正常秩序的恢复
        3.2 推动社会协同参与的改革
        3.3 信息的加工与运用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一: 医务人员问卷
    附件二: 就诊人员问卷
    附件三: 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附件四: 医务人员访谈提纲
    附件五: 就诊人员访谈提纲
综述 医院投诉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危机管理应用于医疗纠纷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以云南省某三甲专科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建议
创新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危机管理在医疗纠纷中的实践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苏州市某区三级医院医疗纠纷情况与防范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医疗纠纷理论研究
    一、医疗纠纷的相关概念及特征
        1.医疗纠纷的概念
        2.医疗纠纷的相关理论
        3.医疗纠纷的基本特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部分 140例纠纷案例回顾性分析及医患认知度问卷调查
    一、140例纠纷案例回顾性分析
        1.纠纷案例基本特征
        1.1 患者基本信息
        1.2 医生基本信息
        2.纠纷发生科室分布
        3.医疗纠纷及索赔原因
        4.解决方式
    二、医患认知度问卷调查
        1.调查对象
        2.调查内容
        3.调查结果
    三、结果讨论
        1.发生医疗纠纷患方情况
        2.发生医疗纠纷医方情况
        3.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因素分析
        4.第三方调解方式逐渐显示优势
第四部分 重点案例分析讨论
    一、王*因心梗突发死亡诉讼纠纷案
    二、金**子宫全切术后纠纷调解案
第五部分 对策研究
    一、医院方面的对策
        1.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技术水平
        2.加强对患者知情权的保护
        3.医务人员应重视与患者的沟通
        4.医方应引导患方进行第三方调解
    二、患者方面的对策
        1.加强医学科普教学宣传,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2.促进患者认识医疗风险,降低期望值
        3.重视患者合法维权方式,依法理性处理纠纷
    三、政府、社会方面的对策
        1.完善医疗纠纷解决体系
        2.在道德层面上应强化媒体责任,客观公正进行新闻报道
        3.积极推进第三方调解
第六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防范医疗纠纷(论文参考文献)

  • [1]某综合医院急诊科医患暴力冲突预警分级与应对策略研究[D]. 吕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6)
  • [2]A医院医患纠纷危机管理案例研究[D]. 谭佳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医疗纠纷处置方式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S市Z医院为例[D]. 刘伟. 苏州大学, 2020(03)
  • [4]连云港市完善医患危机事件管理的研究[D]. 熊悦.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5]重庆市医院医患纠纷问题研究[D]. 唐廷金.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6]协同治理视角下我国医疗纠纷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 顾洋.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研究[D]. 李宗明. 深圳大学, 2020(11)
  • [8]医疗纠纷的预防和控制策略优化研究[D]. 解汐卓.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9]危机管理应用于医疗纠纷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以云南省某三甲专科医院为例[D]. 浦娟.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10]苏州市某区三级医院医疗纠纷情况与防范对策研究[D]. 徐云君. 南京医科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正确处理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