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注水技术在隔离井提高油田采收率中的应用

脉冲注水技术在隔离井提高油田采收率中的应用

一、隔井脉冲注水技术在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吕晓光,李伟[1](2021)在《极限含水阶段提高水驱开发油田采收率可行性和有效技术》文中认为常规砂岩油田注水开发含水达到98%已达到其经济极限,此时采收率多在35%~50%之间。基于工业界大量室内研究、现场试验和全球类比油田案例,老油田极限含水开发阶段进一步提高水驱驱替效率具理论基础和实际可行性。概述了在水动力学采油等油藏管理方法进一步扩大波及体积基础上,长期高孔隙体积倍数注水,低矿化度水驱等经济可行的提高驱替效率思路和方法。矿场实践和室内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注水开发砂岩油藏润湿性由油湿向水湿转化,残余油饱和度降低;长期、超注入孔隙体积倍数注水可大幅度提高驱替效率;成熟开发油田类比实例表明,在油层和流体性质较为有利的条件下,强天然水驱油藏依靠天然能量开采,或溶解气驱油藏通过注水开发最终采收率可到达70%。根据油藏具体特征,应用自流注水、同井注采、低矿化度注水等已为矿场应用证实为经济可行且有效的提高驱替效率技术。注水开发是最成熟的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极限含水开发阶段老油田大量的开发井和配套的设施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基础。应用经济可行的高孔隙体积倍数注水思路有望将水驱开发油田采收率进一步提高到50%~70%。

豆梦园[2](2021)在《致密油藏开发井网设计与参数优化 ——以三塘湖ND油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致密油藏已逐渐成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热点,但关于其高效开发理论体系的建立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本文以我国三塘湖ND致密油藏为例,基于油田历年生产开发实践过程中得到的诸多认识,采用质量守恒理论与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致密油藏体积压裂开发井网设计与异步注采参数优化研究。文中主要进行了以下三部分工作:首先通过分析致密油藏开发地质特征,确定致密油藏主要开发技术手段为:水平井+大型体积压裂+“井工厂”技术,并对水平井体积压裂裂缝扩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增产机理与规律进行了分析;其次,基于致密油藏渗吸置换的采油机理,利用质量守恒理论建立研究区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模型,计算得到研究区体积压裂缝网半带长,认识到致密油藏水平井衰竭式开发的合理井距约为体积压裂缝网带长;同时,明确了典型致密油藏水平井井网优化设计的关键在于井网与体积压裂缝网的匹配关系;最后,本文还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论证了研究区水平井异步注采合理的缝网形式为交错式缝网,得到该缝网形式下的合理井距为90m,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判断致密油藏两种开发井网异步注采主要参数对开发评价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井邻井异步注采+间隔井”井网的开发效果最好,日注水量、注采半周期分别为336 m3/d、60d时产能最高;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在井距、日注水量及注采半周期三种因素分别为90m、336 m3/d、70d时对应产能达到最大。另外,基于前文确定的参数,对比体积压裂衰竭式开发后同步注采及异步注采不同开发方式下的采出程度,发现异步注采开发方式采出程度最高,达到15.46%,较衰竭式开发提高11.45%。研究结果对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兰天庆[3](2020)在《分压注水合理压力系统优化设计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国内大多数含水或高含水油田一贯采用分层定量注水技术来解决和实现上述问题,以达到稳产低耗的目的,但是由于分层定量注水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势必无法实现目标储层注采平衡,进而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分层定量注水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量注水,若想保证井底压力长期保持稳定,实现分层有效驱动,则必须进行分压注水合理压力系统优化设计,建立一个既能克服注水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又能对渗流压力实现动态监控的工艺流程。定压注水技术把注水目的和注水措施相结合,即能对注水压力和配水速度实施动态监测,又可有效规避了大量无效的注采循环,使井下各层均衡均用,水驱采油效果显着,但目前对于该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某试验区块为研究目标,基于生产背景和该区块地质概况,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定量表征了目标油藏的静态特征,并建立了地层有效厚度及主要渗流物性等数据体。量化了该研究区剩余油分布,明确了各层各方向流量分布规律。基于该试验区块X-1试验井,结合该油井动态指标和静态资料,综合考虑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和油井联动受效等因素的影响,明确了该试验井的可动油饱和度高值区及渗透率增幅较大的层位,通过典型层分析,落实了X-1试验井可能存在优势通道的方向及层位,结合以上成果最终确定了该试验井分层位的措施类型。本文首次采用预置电缆智能配注测调系统测定了X-1试验井各层启动压力并基于渗流力学平面径向流产能计算公式,计算注水井各小层对应的启动压力梯度,建立了分层合理注水压力梯度的计算模型,进而确定分层合理注水压力。开展了室内分层定压注水实验,结合方岩心基本物性参数共设计了3类不同条件下三管并联人造岩心水驱油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控压-提压技术注水对应的平均采收率最高为56.29%。实验表明对于长期注水开发的多层系油藏,在储层内部形成优势渗流通道后,可通过控制高渗透层注入压力和提高低渗透层注入压力的方式,调控不同层系的吸水剖面,从根本上实现分层定压注水提高储层整体动用程度和注水合格率的目的。通过以上研究,得出定压注水能够在地质配注的基础上更大程度提高低渗透层注入压力和控制高渗透层注入压力,进而最大程度缓解层间矛盾及调整吸水剖面,最终实现提高注水利用率及提高储层纵向动用程度的目的。本论文在丰富和发展合理压力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的同时,对分层定压注水技术的开发措施调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李鹏伟[4](2020)在《脉动周期注水配注模型建立及软件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多数油田分注井采用桥式偏心或者同心连续分注工艺,该工艺需要定期进行井下调配,井下作业普遍存在不可靠性,而且连续注水在提高注水波及体积方面逐步越来越难,容易形成水窜现象,虽然一些油田采用了周期注水工艺技术,但受配注设备限制,难于精细优化注水周期和配注量。为此,本文利用CAD、INVENTOR设计软件优化设计出地面井口分层流量调配阀、井下分层封隔器,结合井下分层双压力传感系统、物联网技术,提出智能脉动周期循环分层注水工艺技术。该技术免去井下流量调配测试,通过数据控制终端就可以实现一口注水井的配注工作制度的远程控制,可以实现地面、井下协同遥控,达到井口调配分层流量。该技术可以适时监测每个层的脉动周期流静压力数据,并通过嵌入的配注模型及分析软件系统及时评价和反馈注水效果以及实时监控封隔器的密封效果。此外,充分考虑脉动周期循环注水工艺、结合IMEX分析验证的结果,在STARS模块中加入渗透率随压力变化的函数关系来模拟储层物性参数(渗透率、孔隙度)随脉动压力周期性变化的实际开发情况,最终建立考虑脉动瞬变压力-流量之间关系的层段配注模型,优化设计出一套适用于脉动周期循环注水方式的层段实时监测、边测边调的调配方法及相关配注软件。

杜堃[5](2020)在《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流体可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作为我国最大的油气富集盆地之一,其战略地位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其中盆地西南部华庆地区延长组长6段及长8段储层作为该区勘探开发的主战场,尤其受到研究人员重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孔隙流体方面的研究对储层的高效经济开发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而目前对该区孔喉结构及其对孔隙流体赋存规律、运动特征、前缘推进情况等方面的研究尚少。本次研究从盆地基础沉积特征、岩性组成、物性特征等方面入手,基于典型成岩矿物的鉴定分析,划分成岩演化阶段并反演孔隙度演化特征;同时,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可视化手段定性识别主要孔喉类型,并运用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及等温吸附等手段综合表征储层微观孔喉结构,探究其与物性特征的耦合关系;在定量表征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油水相渗、核磁共振及渗吸实验,开展储层渗流特征及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研究,探讨渗吸效率与孔喉结构耦合关系;最终挖掘目的层水驱特征,总结水驱规律并开展储层综合评价。本次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华庆地区长6段储层平均孔隙度为8.77%,平均渗透率为0.271 10-3μm2;长8段储层平均孔隙度为9.02%。平均渗透率为0.664 10-3μm2,长8段储层储集及渗流能力均优于长6段。(2)华庆地区长6段抗压实能力较差,压实作用造成的减孔特征明显;长8段早期胶结减孔明显,长6段主要以晚期胶结减孔为主。两段储层均发育一定的溶蚀孔隙,该类孔隙能够为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改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3)储层喉道半径参数及非均质特征与储层渗流能力关系密切,喉道非均质性越强,储层渗流能力越好,长8段储层孔喉配置关系及渗流能力优于长6段储层。(4)微毛管发育集中储层渗流能力较弱,微毛管发育均匀储层随孔喉半径增大,渗流能力逐渐增强。残余粒间孔的发育以及较好的孔喉配置关系造成长8段具有更好的储集能力及渗流能力,进而导致储层流体可动能力优于长6段储层。(5)早期渗吸效率较高明显高于中晚期。长6段丰富的亲水性粘土矿物提高了储层渗吸能力,长8段较大孔隙的发育能够在早期形成较高驱替效率,微细喉道与较大半径孔隙较好的连通关系提高了长8段渗吸驱替最终采出率。(6)长8段储层驱替效率普遍高于长6段储层,见水后持续注水能够有效增加长8段储层驱油效率,长6段受控于较差的孔喉配置关系,水相更易形成优势通道,见水后储层驱油效率提高程度有限。(7)华庆地区长6段及长8段Ⅰ类~Ⅳ类储层物性逐渐变差,但长8段较大的孔喉半径及相对较好的孔喉配置特征对相同类型储层品质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长6段除Ⅱ类储层外,其余储层非均质性较强,见水后持续注入对于驱油效率及波及面积改善效果有限。长8段除Ⅳ类储层外,其余储层在见水后仍能保持一定的驱油效率,稳产周期受储层类型控制明显。

赵北辰[6](2020)在《断块油藏水驱油注采耦合机理及参数优化》文中认为我国复杂断块油藏大部分已经进入高含水期,油田在原有注采工作机制和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下,出现老井产量明显下降,含水率高和经济效益过低的问题。本文利用复杂断块油藏注采耦合技术综合了研究区地质资料和历史生产动态,确定了剩余油潜力区,再运用注、采井的工作制度“耦合”与注采量的参数优化设计了剩余油挖潜方案,指导老油田开发后期剩余油的高效挖潜。通过填砂平板实验、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与认识:(1)针对复杂断块严重的非均质性,研究了注采耦合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应用机理。在平面上从开发井网的分布和油藏储集层的物性展开了注采耦合的机理研究;在纵向上从单层的层内非均质性和多层的层间非均质性展开了注采耦合的机理研究。(2)运用物理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地研究了注、采耦合的工作机制,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设计了不同注采耦合技术的应用方案。在最终的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中,发现异步注水、不规律采油、选择性开、关层位和合理地增减压力等注采耦合方案能“控水稳油”,可达到最合理开采方式和最大限度的采收率。(3)结合DX油田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构造特点及能量来源,将油藏划分为极复杂断块油藏、岩性断块油藏、背斜型断块油藏和半封闭型边、底水断块油藏。根据生产动态资料和地质资料,对剩余油潜力区的评价指标参数进行选取,建立了油水两相复杂断块油藏的剩余油潜力评价体系,依据潜力区进行分级,划分为优势潜力区、弱优势潜力区、一般潜力区和非潜力区。(4)在X11-80块油藏应用注采耦合技术,结合剩余油潜力区和生产动态分析,设计了注采耦合方案,并对数值模拟开发效果预测,优选出了注、采井的工作制度和注采量的优化方案,最后分析了最优注采耦合方案对该油藏剩余油提采的机理。

邱岳[7](2020)在《低渗油层CO2与改性水交替驱油机理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氧化碳水交替驱油是由水驱和气驱两项传统工艺组合而成的一种有效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二氧化碳水交替注入改善流度控制,减缓水气突破趋势,较轻的二氧化碳和较重的水相结合改善了储层的纵向驱替效率,这种驱替方式在国外油田使用的比较广泛。此外,二氧化碳水交替驱油不仅可以封存温室气体,还结合了水驱和二氧化碳驱各自的特点并可以很好的控制流度及稳定驱替前缘,从而大大提高宏观驱油效率。但为进一步改善水二氧化碳交替驱的开发效果,本文在充分的文献资料收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预用改性水代替水,深入探索并研究了低渗透储层改性水二氧化碳交替驱油对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采收率机理的影响,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首先,在酸性条件下(PH=5)测定8种表面活性剂(CY活性剂、脂肽活性剂、戴维斯活性剂、氟碳型活性剂、羧酸盐活性剂、重烷基苯磺酸盐活性剂、石油磺酸盐活性剂、甜菜碱活性剂)的界面张力并优选出4种(甜菜碱、戴维斯、重烷基苯石油磺酸盐、石油磺酸盐)界面张力达到了10-3m N/m数量级,再将4种表面活性剂两两复配出30种复配表面活性剂,通过界面张力测定,最终优选出最佳改性水配方体系为甜菜碱30%+重烷基苯石油磺酸盐70%。其次,通过现场取回流体样品进行恢复配置,模拟油藏地层温度108℃、地层压力22MPa条件下不同驱替介质、改性水浓度、注入段塞尺寸、交替注入周期数的多组填砂管对比实验,合理优选出改性水二氧化碳交替驱最优方案及最佳注入参数。结果表明:低渗透储层改性水二氧化碳交替驱油改善开发效果明显,比单纯水驱增加了22.62%,比单纯改性水驱增加了16.99%,比单纯二氧化碳驱增加了10.42%,比水+二氧化碳交替驱的采收率增加了5.59%;改性水二氧化碳交替驱油最佳注入参数为配方体系浓度为0.3%、注入方式为二氧化碳与改性水交替0.1PV段塞注入、注入总量为0.6PV左右。最后,利用贝雷岩心代替填砂管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二氧化碳与改性水交替驱油对比实验,并针对其中的5块岩心进行了核磁共振测定,分析了不同驱替介质的微观驱油机理。结果表明:贝雷岩心和填砂管相同驱替方案下驱替效果趋势一致,贝雷岩心采收率平均低2.83%;核磁共振测试表明二氧化碳驱替能够较大程度提高微小孔隙驱油效率(47.43%左右);交替注入能够进一步提高微小孔隙中的驱油效率(70.6%左右);改性水能够提高较大孔隙中的驱油效率(56.47%左右)。研究成果加深了对低渗油藏改性水二氧化碳交替驱油提高采收率的认识,可为低渗透油藏改性水二氧化碳交替驱方案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对指导低渗油藏的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郭迎春,曲全工,曹小朋,季迎春,邹建,苗明,宋黎光,冯海如,王志兴[8](2020)在《注采优化提高平面非均质低渗油藏井网水驱波及效率》文中研究表明不稳定注水广泛应用于非均质油藏的水驱开发,为进一步改善平面非均质低渗油藏水驱开发效果,采用与目标油藏对应的径向流物理模型,分析了3种注采方式下平面非均质油藏井组生产井生产动态及采收率,明确了3种注采方式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作用机理,并给出3种不同注采方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不稳定注水方式可形成不稳定压力场,形成油水交渗及弹性力驱油,改善低渗区域的驱油效果;同步平衡产液量注采方式可改善整体水驱波及效率,并利用不稳定注水提高低渗区域原油采收率,整体采收率较高;异步平衡产液量注采方式可在不稳定注水后,调整注采压差,提高低渗区域驱油效率,同时扩大注入水对低渗区域的波及效率,大幅度提高低渗区域的采收率。实验结果可为目标油藏水驱开发注采方式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韩松[9](2019)在《YZM特低渗油藏压裂水平缝注水吞吐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注水吞吐是一种利用毛管力渗吸作用采油的开发方式,由于特低渗油藏孔隙结构复杂、孔喉半径小,其毛管力远大于中高渗储层,使得注水吞吐开发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目前注水吞吐主要在断块性油藏或体积压裂油藏中使用,开发过程中存在邻井受效、多轮次见效差等多种问题,而YZM区块为压裂水平缝,渗流特征差异较大。因此深入研究注水吞吐油水微观渗流特征,并揭示不同生产参数的影响情况,对于提高YZM区块特低渗油藏的开发效果有重要意义。基于毛管模型和颗粒模型,本文阐明了流体在注水吞吐不同阶段的油水渗流特征,计算了微观孔隙内流体的受力情况,考虑压裂水平缝量化评价了不同注入速度条件下的流体运移距离,并推导了渗吸量计算公式。在地质特征和微观渗流特征研究基础上,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开发参数和开发制度对生产效果的影响,为现场制定开发方案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在压裂产生水平缝的储层中,流体主要沿径向、斜向渗流,垂向渗流距离有限,低速注入条件下驱动毛管数量虽然有限但能够更有效地补充地层能量,有利于生产;静态渗吸实验结果表明,高含水饱和度和孔隙连通性差会导致渗吸采出程度大大降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注入量和注入速度对产油量影响最大,焖井时间对产水量影响最大,生产压差对储层压力分布影响最大,该模型下吞吐井注入量300m3,注入速度10m3/d,焖井时间30d,生产井底压力0.5MPa,并采取多周期井组吞吐的开发方式,能够取得最佳的开发效果。

吴少诚[10](2019)在《高含水油田层内非均质储层不稳定注水规律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内油田逐渐进入高含水阶段,剩余油开发逐渐从层间、平面转向结合层内的综合立体挖潜模式,层内剩余油的挖潜成为关键。不稳定注水作为高含水期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国外应用较为成熟,而国内起步较晚,缺乏完善的研究手段和必要的数据支撑,以深入认识不稳定注水在层内非均质储层的开发规律。设计了四组层内非均质模型,并依据实际开发情况,在常规水驱后转为不稳定注水。实验引入CT法分析驱替过程中油水饱和度特征,设置压力点分析储层内部压力变化情况,分析了常规水驱及不稳定注水的开发效果,并进一步认识了非均质厚油层不稳定注水过程中的压力变化特征及其压力扰动机理。常规注水油水饱和度分布结果表明,随着层内非均质性的增强,易在高渗层内形成优势通道,过早突破,开发效果迅速变差,其中反韵律储层开发效果更优于正韵律储层的开发效果。不稳定注水油水饱和度分布结果可明显观察到低渗层内水驱前缘推进,储层的整体含水饱和度明显提高,表明不稳定注水能有效扩大注水的波及范围。研究还发现在不同级差不同韵律时,波及的剩余油区域可能存在差异,渗透率且渗透率级差较小时主要波及低渗区域,渗透率且渗透率级差较大时,重力影响明显,正韵律主要波及低渗层,而反韵律除对低渗层有波及外,对高渗层顶部剩余油也存在一定的波及效果。此外,通过模型间采出程度对比,发现注入压力越大,储层非均质性越强,越有利于不稳定注水,并且正韵律储层的开发效果更优于反韵律储层的开发效果。对不稳定注水过程中模型的压力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压力变化场图,结果表明高渗区域的压力变化速度要快于低渗区域,由此在高低渗层间形成压力扰动,不稳定注水通过压力扰动推进水驱前缘,扩大了注水的波及范围;低渗区域的剩余油在压力扰动的作用下被带入到高渗区域,通过高渗通道开采出来;并且储层非均质性越强,注入压力越大,形成的压力扰动越强,不稳定注水开发的效果越好。研究为现场采用不稳定注水技术挖潜层内剩余油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为室内实验研究提供方法和数据支撑。

二、隔井脉冲注水技术在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隔井脉冲注水技术在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极限含水阶段提高水驱开发油田采收率可行性和有效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极限含水阶段进一步提高水驱开发油藏采收率的可行性
    2.1长期注水开发储层岩石孔隙结构和润湿性的变化
    2.2室内实验证实高倍数孔隙体积注水可提高驱油效率和采收率
    2.3取芯资料表明注水可取得70%%~90%的水驱油效率
    2.4现场试验表明在高含水和极限含水阶段高注入倍数注水可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2.5油田开发实例表明强水驱天然能量开发或注水开发油田采收率可达到50%~70%
三、特高含水、极限含水期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的有效方法
    3.1扩大波及体积
    3.2有效提高驱替效率技术
        3.2.1自流水注水技术
        3.2.2低矿化度水驱技术
        3.2.3同井注采工艺技术
四、结论

(2)致密油藏开发井网设计与参数优化 ——以三塘湖ND油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体积压裂缝网模型研究
        1.2.2 渗吸作用研究
        1.2.3 水平井井网优化设计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致密油藏开发地质特征与体积压裂增产机理
    2.1 致密油藏开发地质特征
        2.1.1 致密油基本概念
        2.1.2 致密油开发基本地质特征
        2.1.3 我国陆相致密油开发地质特征
        2.1.4 国外海相致密油开发地质特征
    2.2 致密油藏开发有效技术对策
        2.2.1 致密油钻井关键技术
        2.2.2 致密油压裂关键技术
        2.2.3 致密油井工厂化作业技术
    2.3 体积压裂裂缝扩展影响因素及增产机理
        2.3.1 影响体积压裂裂缝扩展地质因素
        2.3.2 影响体积压裂裂缝扩展施工因素
        2.3.3 体积压裂增产机理
    2.4 研究区致密油藏地质特征
        2.4.1 区域地质概况
        2.4.2 构造及地层特征
        2.4.3 储层特征及岩石脆性评价
        2.4.4 致密油藏流体性质及地层压力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典型致密油藏开发井网设计
    3.1 基于质量守恒方法的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模型建立
        3.1.1 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裂缝网络物理模型与基本假设
        3.1.2 基于质量守恒方法的体积压裂缝网基础模型
        3.1.3 主缝体积
        3.1.4 次生缝网体积
        3.1.5 次生缝网渗吸体积
    3.2 致密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模型计算
        3.2.1 体积压裂缝网模型计算程序
        3.2.2 参数设定
        3.2.3 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3.3 致密油藏体积压裂缝网模型及计算结果可靠性分析
        3.3.1 井网控制程度计算方法
        3.3.2 研究区不同井网条件下的井网控制程度计算
    3.4 致密油藏水平井井网优化设计原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D致密油藏合理缝网形式确定及注采参数优化
    4.1 典型区块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4.1.1 模型网格划分
        4.1.2 研究区块模拟参数
        4.1.3 渗吸作用在模型中的处理
    4.2 典型区块相邻水平井合理缝网形式确定
        4.2.1 正对式缝网
        4.2.2 交错式缝网
        4.2.3 合理缝网形式确定
    4.3 典型区块不同开发井网单元异步注采参数优化
        4.3.1 “水平井邻井异步注采”开发井网单元注采参数优化
        4.3.2 “水平井邻井异步注采+间隔井”开发井网单元注采参数优化
        4.3.3 开发井网单元优选
    4.4 典型区块多因素正交优化
    4.5 典型区块不同开发方式效果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分压注水合理压力系统优化设计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分层注水研究现状
        1.2.2 分层定量注水研究现状
        1.2.3 分层启动压力梯度研究现状
        1.2.4 合理注水压力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各层各方向流量分布量化与剩余油分布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 三维地质精细模型建立
        2.2.1 建立模型所需的基础数据
        2.2.2 地质模型建立的步骤和原理
    2.3 试验区块历史拟合及剩余油分布特征量化
        2.3.1 数值模拟技术优选
        2.3.2 目标区块历史拟合
        2.3.3 剩余油分布特征量化
    2.4 试验区块各层各方向流量分布量化
        2.4.1 注采单元划分
        2.4.2 注水量在流管中劈分
    2.5 小结
第三章 各层低效无效循环技术界限及水淹程度量化
    3.1 优势水流通道成因、类型及影响因素
        3.1.1 优势水流通道成因
        3.1.2 优势水流通道类型
    3.2 优势水流通道筛选方案
    3.3 低效无效循环技术界限确定
    3.4 流管内的水淹程度计算
    3.5 X-1井优势渗流通道及各层措施类型量化
    3.6 小结
第四章 分层合理注水压力确定方法
    4.1 破裂压力剖面预测方法
    4.2 预置电缆智能配注测调软件介绍
    4.3 分层启动压力测试结果
    4.4 分层启动压力梯度计算方法
    4.5 分层合理注水压力确定原则
    4.6 小结
第五章 分层定压注水实验研究
    5.1 实验条件
    5.2 实验原理与方案设计
        5.2.1 实验原理
        5.2.2 实验方案设计
    5.3 实验步骤
    5.4 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脉动周期注水配注模型建立及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注水工艺研究现状
        1.2.2 油田分层配注研究进展
    1.3 本文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脉动注水工艺系统设计及工作原理
    2.1 脉动注水工艺系统设计
        2.1.1 脉动注水信息采集系统
        2.1.2 脉动注水信息采集运行系统
    2.2 井口压力波发生器及控制系统
    2.3 井下智能分层脉动注水开关器
    2.4 脉动周期注水工艺可行性分析
    2.5 脉动周期循环注水增油方式
    2.6 脉动周期循环注水工作方式
    2.7 脉动周期循环注水配注方式
        2.7.1 理论依据
        2.7.2 脉动周期注水压力分析方法
        2.7.3 脉动周期注水工作流程的确定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均质油藏的脉动周期注水配注制度分析
    3.1 注水制度调控参数的确定
    3.2 建立数模理想模型及相关注水制度设定
        3.2.1 模型基础数据
        3.2.2 工作制度描述
    3.3 考虑不同渗透率、不同注水制度下的情况
    3.4 考虑不同渗透率下的分层注水的情况
    3.5 考虑加大注入量的分层注水的情况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考虑压敏影响下的脉动周期配注分析
    4.1 利用STARS模型对IMEX验证结果进行分析
        4.1.1 建立STARS理想模型
        4.1.2 对“开1h关3h”的注水制度情况验证
        4.1.3 对“开1h关3h”隔层注入的情况验证
    4.2 脉动周期循环注水物理模型建立
    4.3 脉动周期注水层段配注模型建立
        4.3.1 脉动注水层段性质评价划分
        4.3.2 强、弱注水效果评价
        4.3.3 脉动周期注水单层模型建立
    4.4 脉动注水油水推进效率预测模型
        4.4.1 脉动注入单层-储层两相渗流模型
        4.4.2 脉动注水相关渗流条件确定
        4.4.3 脉动水驱前缘速率的确定及油水混相区渗流分布求解
    4.5 实例分析
        4.5.1 求解数学模型对实例分析
        4.5.2 利用STARS模块对实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脉动周期循环注水软件设计
    5.1 脉动注水软件开发环境
    5.2 脉动注水软件结构
    5.3 脉动注水软件功能
        5.3.1 主页面介绍
        5.3.2 脉动注水开关信号控制
        5.3.3 脉动注水层段注入量及跳跃控制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本文常用符号及其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5)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流体可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研究现状
        1.2.2 微观孔喉研究现状
        1.2.3 渗流特征研究现状
        1.2.4 可动流体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4.1 主要研究成果
        1.4.2 创新点
        1.4.3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储层基础地质特征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 储层岩石学特征
        2.2.1 岩石组分特征
        2.2.2 粒径特征
        2.2.3 颗粒结构特征
        2.2.4 填隙物组分特征
        2.2.5 粘土矿物特征
    2.3 储层物性特征
        2.3.1 物性参数特征
        2.3.2 物性相关性特征
        2.3.3 储层岩石学特征对物性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成岩作用及成岩阶段划分
    3.1 储层成岩作用类型
        3.1.1 压实作用
        3.1.2 胶结作用
        3.1.3 溶蚀作用
        3.1.4 交代作用
    3.2 储层成岩阶段划分
    3.3 致密砂岩孔喉演化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4.1 储层孔喉发育特征
        4.1.1 孔隙类型
        4.1.2 孔隙组合类型
        4.1.3 喉道类型
        4.1.4 图像孔隙特征
    4.2 孔喉结构及其对储层品质控制特征
        4.2.1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4.2.2 孔喉分布特征
        4.2.3 孔喉特征对物性控制特征
    4.3 喉道及其对储层品质控制特征
        4.3.1 恒速压汞实验原理及样品特征
        4.3.2 恒速压汞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4.3.3 喉道分布特征及孔喉配置特征
        4.3.4 喉道参数对物性控制特征
    4.4 基于等温吸附实验的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结构表征
        4.4.1 实验方案及步骤
        4.4.2 等温吸附-脱附线分布及孔喉结构特征分析
        4.4.3 微毛管孔喉对储层物性控制作用研究
    4.5 小结
第五章 储层流体渗流特征及可动能力分析
    5.1 储层油水相渗特征研究
        5.1.1 储层油水相渗参数特征
        5.1.2 储层油水相渗曲线特征
        5.1.3 储层相渗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5.2 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5.2.1 核磁共振实验及分析原理
        5.2.2 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5.2.3 储层可动流体饱和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5.3 储层自发渗吸特征研究
        5.3.1 自发渗吸实验方案
        5.3.2 自发渗吸实验结果分析
        5.3.3 自发渗吸结果与孔喉结构耦合关系研究
    5.4 微观水驱特征分析
        5.4.1 实验装置及步骤
        5.4.2 微观水驱特征
        5.4.3 水驱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储层综合评价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断块油藏水驱油注采耦合机理及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剩余油潜力区分析
        1.2.2 注采耦合的机理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2 剩余油潜力评价方法
    2.1 复杂断块油藏的构造及开发特点
        2.1.1 构造特点
        2.1.2 开发特点
    2.2 复杂断块油藏层块分类方式
        2.2.1 分类参数
        2.2.2 分类标准
    2.3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评价
        2.3.1 开发评价指标
        2.3.2 开发评价方法
    2.4 剩余油潜力区评价体系构建
        2.4.1 评价指标选取
        2.4.2 潜力级别划分
    2.5 本章小结
3 注采耦合机理研究
    3.1 复杂断块油藏耦合机理
        3.1.1 纵向上复杂断块油藏注采耦合
        3.1.2 平面上复杂断块油藏注采耦合
    3.2 注采机制耦合对断块油藏的影响
        3.2.1 注水耦合
        3.2.2 采油耦合
        3.2.3 注采耦合
    3.3 物模实验方法
        3.3.1 物模相似准则
        3.3.2 单管填砂模型实验
        3.3.3 平板填砂模型实验
    3.4 本章小结
4 矿场的研究应用
    4.1 X11 复杂断块油藏的地质概况及油藏特征
        4.1.1 地质概况
        4.1.2 油藏特征
    4.2 X11 复杂断块油藏数值模拟
        4.2.1 模拟模型的选择
        4.2.2 地质模型的建立
        4.2.3 流体物模拟的建立
        4.2.4 历史生产动态的拟合
    4.3 X11 注采耦合技术的应用
        4.3.1 X11 剩余油潜力区评价
        4.3.2 X11 注采耦合方案设计
        4.3.3 X11 注采耦合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和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低渗油层CO2与改性水交替驱油机理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注气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CO_2-水驱油参数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3 低渗透油藏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改性水配方体系优化研究
    2.1 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优选
        2.1.1 实验条件
        2.1.2 实验方案设计
        2.1.3 实验步骤
        2.1.4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2.2 复配表面活性剂配方体系设计及性能评价优选
        2.2.1 复配表面活性剂配方体系设计
        2.2.2 实验方案设计
        2.2.3 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性水二氧化碳交替驱油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3.1 原油高压物性实验
        3.1.1 实验准备
        3.1.2 地层原油样品的配制
        3.1.3 地层原油高压物性实验
    3.2 不同驱替介质驱油效果对比实验
        3.2.1 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
        3.2.2 实验步骤
        3.2.3 实验方案设计
        3.2.4 实验结果分析
    3.3 改性水浓度优化驱油实验
        3.3.1 实验方案设计
        3.3.2 实验结果分析
    3.4 交替注入PV数优化驱油实验
        3.4.1 实验方案设计
        3.4.2 实验结果分析
    3.5 段塞大小优化驱油实验
        3.5.1 实验方案设计
        3.5.2 实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性水二氧化碳交替驱油机理核磁共振研究
    4.1 贝雷岩心不同方案驱替实验
        4.1.1 实验装置与仪器
        4.1.2 实验条件
        4.1.3 实验方案设计
        4.1.4 实验步骤
        4.1.5 实验结果分析
    4.2 贝雷岩心驱替前后流体分布核磁分析
        4.2.1 实验方法及原理
        4.2.2 实验装置与仪器
        4.2.3 实验条件
        4.2.4 实验方案设计
        4.2.5 实验步骤
        4.2.6 实验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9)YZM特低渗油藏压裂水平缝注水吞吐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注水吞吐微观机理
        1.2.2 水平缝渗流模型
        1.2.3 注水吞吐现场应用
        1.2.4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YZM区块地质和开发特征
    2.1 地质构造与沉积特征
    2.2 油藏储层特征
    2.3 区块开发现状
        2.3.1 产油特征
        2.3.2 注水产水特征
        2.3.3 开发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特低渗油藏压裂水平缝注水吞吐开发渗流机理
    3.1 特低渗油藏原始油水分布特征
    3.2 注水升压阶段储层油水渗流特征
        3.2.1 不同注入速度宏观油水运移特征
        3.2.2 毛管模型建立
        3.2.3 不同注入速度微观油水运移特征
    3.3 焖井置换阶段储层油水再分布特征
        3.3.1 焖井阶段储层油水运移特征
        3.3.2 静态岩心渗吸实验
        3.3.3 渗吸微分数学模型
    3.4 开井生产阶段储层渗流特征
        3.4.1 油水宏观运移特征
        3.4.2 产能计算公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注水吞吐开发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4.1 模型建立
    4.2 注水吞吐开发参数影响
        4.2.1 注入速度
        4.2.2 注入量
        4.2.3 焖井时间
        4.2.4 生产压差
    4.3 注水吞吐开发制度影响
        4.3.1 隔井吞吐与井组吞吐
        4.3.2 多周期吞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10)高含水油田层内非均质储层不稳定注水规律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高含水油田特征及提高采收率方法研究现状
        1.3.2 不稳定注水技术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含水层内非均质储层特征及不稳定注水影响因素分析
    2.1 层内非均质性
        2.1.1 粒度韵律
        2.1.2 渗透率级差
        2.1.3 层内非均质程度
    2.2 不稳定注水影响因素
        2.2.1 开发因素
        2.2.2 地质因素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层内非均质储层模型及实验方法
    3.1 层内非均质储层模型的建立
        3.1.1 模型的选择
        3.1.2 模型的制作
        3.1.3 模型参数
    3.2 CT扫描法分析油水饱和度分布
        3.2.1 CT扫描发展及其在油水饱和度描述中的研究现状
        3.2.2 CT扫描成像机理及油水饱和度表征方法
    3.3 实验平台的建立
        3.3.1 实验设备
        3.3.2 实验流体
        3.3.3 实验装置系统
    3.4 实验过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常规水驱油水饱和度分布特征
    4.1 各组模型常规水驱油水饱和度分布特征
        4.1.1 正韵律小级差模型ZYL1 水驱特征
        4.1.2 正韵律大级差模型ZM3 水驱特征
        4.1.3 反韵律小级差模型FYL1 水驱特征
        4.1.4 反韵律大级差模型FM4 水驱特征
    4.2 正反韵律模型水驱特征对比
        4.2.1 小级差模型水驱特征对比
        4.2.2 大级差模型水驱特征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稳定注水油水饱和度分布特征
    5.1 不稳定注水油水饱和度分布情况
        5.1.1 正韵律小级差模型ZYL1 油水饱和度变化
        5.1.2 反韵律小级差模型FYL1 油水饱和度变化
        5.1.3 正韵律大级差模型ZM3 油水饱和度变化
        5.1.4 反韵律大级差模型FM4 油水饱和度变化
    5.2 不稳定注水油水饱和度分布及采出特征对比
        5.2.1 不同注入压力下油水采出特征
        5.2.2 正反韵律模型油水饱和度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稳定注水压力分析
    6.1 不同模型压力变化特征
        6.1.1 升压阶段
        6.1.2 降压阶段
    6.2 高渗层压力变化特征
        6.2.1 升压阶段
        6.2.2 降压阶段
    6.3 低渗层压力变化特征
        6.3.1 升压阶段
        6.3.2 降压阶段
    6.4 压力场图的建立及压力扰动机理分析
        6.4.1 压力场图的建立
        6.4.2 压力扰动机理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隔井脉冲注水技术在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极限含水阶段提高水驱开发油田采收率可行性和有效技术[A]. 吕晓光,李伟. 2021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册), 2021
  • [2]致密油藏开发井网设计与参数优化 ——以三塘湖ND油藏为例[D]. 豆梦园.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分压注水合理压力系统优化设计方法[D]. 兰天庆.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脉动周期注水配注模型建立及软件设计[D]. 李鹏伟.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5]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流体可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为例[D]. 杜堃. 西北大学, 2020(01)
  • [6]断块油藏水驱油注采耦合机理及参数优化[D]. 赵北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7]低渗油层CO2与改性水交替驱油机理实验研究[D]. 邱岳.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8]注采优化提高平面非均质低渗油藏井网水驱波及效率[J]. 郭迎春,曲全工,曹小朋,季迎春,邹建,苗明,宋黎光,冯海如,王志兴. 石油钻采工艺, 2020(02)
  • [9]YZM特低渗油藏压裂水平缝注水吞吐机理及应用研究[D]. 韩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10]高含水油田层内非均质储层不稳定注水规律实验研究[D]. 吴少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  ;  

脉冲注水技术在隔离井提高油田采收率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