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GB/T1.1-2000与旧GB/T1.1-1993的区别

新GB/T1.1-2000与旧GB/T1.1-1993的区别

一、新版GB/T1.1-2000与旧版GB/T1.1-1993的区别(论文文献综述)

武凯,纪迎平,马晓东[1](2021)在《自行车照明和光信号装置标准简析》文中认为介绍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照明和光信号装置标准更新情况,结合标准要求,简析新旧版标准差异,以供自行车照明和光信号装置设计参考。

高俊莉,吴伟,刘春雨,王玮,冯姗姗[2](2021)在《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的编写注意事项》文中研究表明为准确编制和使用标准化文件,介绍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历次版本中规范性引用文件引导语规定的变化、规范性引用文件与资料性引用文件的区别、注日期引用文件与不注日期引用文件的区别,以及引用文件的原则和要求等内容。

刘骐[3](2021)在《“工作标准”“岗位标准”概念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概念秩序"是标准化领域的3种秩序之一。本文针对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过程涉及的"工作标准""岗位标准"概念冲突,结合新旧版企业标准体系,分析了专业概念与通俗概念、"工作标准"与"岗位标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阐述了建立和保持概念秩序的重要意义。

罗洪平[4](2020)在《S公司PDM系统MBOM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企业发展对于技术研发能力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中型制造企业主动建立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对产品研发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信息化集成支持。BOM(物料清单)管理既是PDM系统的核心,也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而MBOM(制造物料清单)管理作为BOM管理中独立的领域,在细化了企业BOM管理颗粒度同时,也为企业开展销售、售后服务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如何量身定做出可以适应企业发展的MBOM管理方案也是备受关注的重点问题。本课题通过分析S公司业务特点和现有SAP PDM系统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系统中BOM管理的存在的问题,从MBOM模型构建、存储、文档分发和变更管理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结合无纸化理念研究电子文档传递问题,制定出一套适合S公司的PDM系统MBOM管理优化方案。首先,本文基于对S公司PDM系统和实际BOM管理特点的分析,将现有EBOM(设计物料清单)与企业制造令信息有机结合生成订单MBOM模型,并设计了MBOM的详细结构。另外还研究设计了MBOM与SAP的系统数据接口方案和电子文档的存储方案。其次,通过采用ASME分析法对S公司MBOM文档分发流程进行增值性初步分析,找到文档分发流程的主要问题,应用Petri网理论进行流程优化。构建了Petri网流程模型,分析了模型的有效性,利用关联矩阵重组方法对流程模型进行优化。对于Petri网方法优化后的串行流程部分,采用ESIA法进行二次优化,从而获得最终的MBOM文档分发流程优化方案。同时,针对分析了S公司MBOM变更管理存在主要问题,再次应用Petri网方法进行流程优化,并针对优化后过多的串行流程,采用ESIA法做进一步优化,从而得出MBOM变更流程优化方案。最后,从效率和成本两个不同维度进行MBOM管理优化效果分析评估,以流程总时间来判定工作效率的指标,以运行总成本和人员利用率作为验证成本改善效果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大幅度降低了工时和成本,提升了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也证明了该模式合理有效。本文所研究的成果不仅在S公司MBOM的管理优化中取得了显着的效果,对于相关企业的PDM MBOM管理优化改进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本文将Petri网理论和ESIA分析法等引入到PDM和MBOM的优化中,扩展了Petri网和ESIA分析法的应用领域。

谢玉洁[5](2020)在《SC实验室管理体系关键环节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服务行业,检测认证始终支撑着国家质量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IECEE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式作废已连续使用十余年的ISO 17025:2005版标准,取而代之的是包含风险管理硬性要求的新版17025。由于体系标准换版的过渡期,虽然已有学者就关注体系改进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忽略了实际检测环节中,风险带来的结果质量影响。SC检测实验室是一家代表着华南区产品安全质量水平的检测机构,同时也是本次换版浪潮中的典型,体系运行至今虽未出现重大质量事故,但问题偏差终年不断,甚至不定期重复发生,非常不利于实验室今后高水平高质量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查阅整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业内目前风险管理现状的介绍;比较分析新旧版体系要求差异带来的影响;重点识别研究案例实验室外部评审不符合项、检测报告质量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三个关键环节的风险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的半定量(技术绩效测量)和定性(偏差趋势分析和储备分析)风险分析工具,结合检测过程实际资源的安排,设置风险管理程序,制定相关风险控制措施。在完成落实相关的制度措施后,进行实地内审,验证风险控制措施的效果。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评价方法,得出实验室体系风险值,综合评估实验室风险控制的状态。总结归纳针对检测风险管理的合理性建议。

成艳玲[6](2020)在《绿色建筑评价的耦合关系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各国都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本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由于世界各国国情和生态环境都不相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要想把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就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建设方面的时间较短,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在对体系的理解和完善度上依旧存在着欠缺和不足之处,所以在评价体系的优化研究上需要更加深入。绿色建筑评价的耦合关系研究,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首先,对绿色建筑、绿色建筑评价及关联耦合思想的相关概念进行介绍。然后将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和其他新能源建筑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并论述其与生态环境间的耦合关系,证实绿色建筑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建筑上的体现。此外,对我国在推广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方面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其次,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具有代表性国家的评估体系进行主要分析研究,以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法,纵向比较新旧版评价标准在修订后的主要内容变化,以及介绍国内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历程。横向对比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之间的异同,分别从评价体系整体对比和要素耦合因子对比两个方面详细进行论述。发现我国标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并进行补充完善。同时为分析绿色建筑评价的耦合关系奠定基础。最后,针对现有研究中对绿色建筑评价的耦合关系研究较为稀缺,并且所选用的研究标准较今而言已相对老旧的现象,结合上文总结出的目前绿色建筑评价所存在的问题,论文以“耦合”为理论视角,试将“关联耦合法”的思想应用到绿色建筑评价中来。确定绿色建筑评价中的耦合要素和具体演绎过程,从外部耦合和内部耦合两个角度论述其中的耦合关系,该方法对绿色建筑评价的优化和推动具有参考意义。

李晓芳[7](2020)在《多通道联盟链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三种类型的区块链: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为了支持完全开放的特性,公有链的分布式共识机制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性能差等问题。实际应用往往对高性能、权限控制和隐私性存在着强烈的需求。同时,实际应用中的节点可以构建信任关系,所以通过指定记账节点,联盟链可提供公有链很难实现的权限控制、隐私保护和更好的吞吐率。作为联盟链的典型代表,Hyperledger Fabric首次提出了多通道模型,提供了一种针对身份识别、可审计和隐私保护的安全模型。但是,Fabric复杂的架构对系统吞吐率影响较大,不支持跨通道交易,基于读写集的交易验证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同时,Fabric不支持BFT共识协议,无法为信任环境受限的应用提供灵活的信任模型。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企业应用、具有模块化架构的多通道联盟链系统——XLedger。XLedger综合了区块链中传统的“排序—执行”架构和Fabric的“执行—排序—验证”架构思想,以模块化、高性能、兼容性、权限控制和隐私性为设计目标,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1.多通道:多通道可以实现数据的隔离和保密,支持交易的并行执行并增加联盟链系统的可用性。提出了一种为多通道中的区块提供全序并支持通道配置的多通道设计,保证跨链调用的正确性,可极大提高系统实用度。2.可插拔的共识协议:针对当前的区块链架构中固定的信任模型和硬编码的共识所带来的局限性,为排序模块提供了可插拔的共识协议。支持CFT和BFT两类共识协议,具体支持Solo、Raft和Tendermint三种共识算法,应用可以根据具体用例的信任模型为排序模块配置适合的共识协议。3.国密算法:联盟链对信息的机密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密码学算法存在着各种实际挑战。同时,联盟链的实际部署还会受到地域法律的合规性约束。为了在XLedger中支持国密算法,本文通过对GmSSL-Go和gmsm两种国密算法实现进行分析,基于OpenSSL实现了功能更完善、性能更高的SM2和SM3算法。XLedger的原型系统基于Go语言实现,在分布式环境中从排序节点数量、通道数量、区块大小和打包时间等方面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验证了XLedger设计的有效性。

孙魁[8](2020)在《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性能化抗震鉴定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标准中明确了首先应按房屋设计建造的年代确定后续使用年限,针对不同后续使用年限的建筑采用不同的鉴定方法,包括抗震承载力的验算,抗震构造的要求,为基于性能的抗震鉴定方法奠定了基础。虽对既有建筑划分为A、B、C三档,这是抗震鉴定时的最低要求,业主可根据经济条件、技术能力的可能提高标准。但A、B、C三档的划分过于明确,提高一档可能会造成投入费用的大大提高,业主或工程技术人员对提高一档后建筑的抗震性能提升程度也缺乏一个定量的了解。既有建筑的抗震鉴定的基本原则是不突破《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的底线,设防标准不低于原设计的标准。“大震不倒”是所有既有建筑抗震鉴定的基本要求,但对“小震不坏、中震可修”鉴定标准没有给出具体的指标,只是要求B、C类建筑要达到三水准设防目标,A类建筑则允许在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可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有必要给出一个可接受的破坏程度。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方法,对既有框架结构性能化抗震鉴定方法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有:(1)以泊松分布过程为地震发生计数过程,考虑复合震源影响,建立场地地震动参数的概率分布函数,以我国近年来实际地震统计校核所建立的地震动参数分布函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等超越概率原则,对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地震动参数的取值进行研究,给出了相应的地震动参数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后续使用年限和设防烈度下,不同设防水准的地震动参数折减系数取值相同,后续使用年限为30年、40年和50年的地震动参数折减系数可取0.8、0.9和1.0。(2)基于震害调研结果,对框架结构震害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总结。以典型既有框架结构为原型,进行大比例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既有框架结构变形模式、损伤性态和倒塌机制,给出了以变形作为衡量指标的既有框架结构性能水准,建立了性能水准与损伤状态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出了既有框架结构性能水准划分体系和描述方法。(3)基于构件实际力学性能,分析框架构件单元类型选择和参数修正方法,提出既有框架结构弹塑性分析模型建模方法,并通过与已有试验对比校核建模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以典型既有框架结构为基准模型,按照我国不同年代的抗震设计规范重新设计,共形成五个代表不同年代建造的既有框架结构。考虑震源机制、震级、震源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建立来源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分析用地震动样本集。将地震动样本集与既有框架结构分析模型集充分组合进行大规模非线性时程分析,并对结构概率地震需求进行分析,为地震易损性分析提供基础数据。(4)考虑极端倒塌因素影响,对五个按不同年代设计的框架结构进行易损性分析,对结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通过对不同性能水准下结构易损性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年代抗震设计规范修订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易损性分析结果,采用基于概率的单体结构震害指数计算法,对既有框架结构在不同烈度下的震害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按照不同年代抗震规范设计的框架结构在小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差异不大;规范修订提升了抗震承载力,主要在设防地震(中震)阶段发挥作用,在“中震可修”阶段损伤程度减轻效果明显;提高内力调整系数,保证框架结构形成“强柱弱梁”变形机制,结构损伤分布趋于均匀,确保了“大震不倒”的设防目标实现;提高承载力能促使抗震构造措施高效发挥,二者结合使结构抗震性能得到有力提升。(5)采用既有框架结构性能化鉴定方法,对某重点设防建筑加固前后的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抗震加固的效果。

熊喆[9](2019)在《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分层式压力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电子液压制动(Electro Hydraulic Brake,EHB)系统作为线控制动系统的一类,具备高集成度和制动力调节灵活性等优点,但执行器性能要求高、结构复杂、压力控制难度高及可靠性不足等因素制约了普及速度。文章针对一种自主设计的EHB样机,将集成控制架构按压力跟随控制、目标制动力分配控制和主动安全控制三个层面展开,并对当前国内外研究中重点关注的若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针对原有版本主动式踏板感觉EHB存在的踏板感觉差、轮缸压力调控困难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液压回路方案,回归踏板轮缸解耦形式,并从满足备用制动法规、常规助力制动性能需求和制动感觉三个方面对EHB样机的主缸、柱塞泵、电机、踏板感觉模拟器及其控制回路等进行参数设计。EHB底层控制在于驱动执行机构使轮缸实际压力跟随目标压力,试验表明EHB的压力动态过程存在输入非线性、延迟较大和高效区间较窄的特性。为从控制器层面改善,设计了基于广义预测控制器(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GPC)内核的压力跟随控制方法和顺序增压调度控制方法,为GPC并联在线参数辨识器以克服参数时变导致的模型失配,引入动态误差死区控制降低执行器工作时间,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多数现有研究中使用的PID等非模型控制器,提出的控制方法在压力跟随误差和执行器启停频率上有显着的减小。车辆未失稳工况下,与传统制动系不同,EHB需跟随制动意图实时分配四轮目标压力。首先建立了含PI反馈的目标纵向力与驾驶员踏板输入的模型,设计了基于二阶滑模微分器和踏板运动的紧急制动意图判断逻辑。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I、z曲线制动力分配方法,从而建立一套EHB车辆驾驶员输入-制动意图-制动力分配的综合模型及其控制架构。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高附路面制动时能保证后轮有足够侧向力降低侧滑几率,在低附路面制动时能保证前后轮有较低的滑移率延后抱死时间点,提高了车辆日常行驶稳定性。在车辆失稳的主动安全控制方面,EHB与传统制动系的区别在于防抱死控制,为此分别研究了EHB的防抱死控制方法和防抱死工况下轮胎-路面附着条件及其峰值点实时估计算法。考虑所述EHB不具备短时间各轮任意增减压速率可调的不足和配备压力传感器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滑移率-制动力矩和离散有限状态机的混合控制方法,相对传统制动系中以车速、车轮加速度等误差范围较大的二次估算值作为辅助控制量的方法,控制精度和稳定性有一定改善。其次,构建了一个5系数指数和模型结构对非线性Burckhardt模型进行参数线性化,分析模型结构和参数对辨识结果的影响,设计并试验验证了一种在估计速度、精度和任意路面适应能力等方面优于Kiencke线性化模型和其他ES模型研究结果的胎路附着条件辨识算法。本文从执行机构至整车层面,综合性地研究了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的分层式控制架构,对一些关键问题提出了创新方法,为线控制动技术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张冬璞[10](2019)在《基于生活圈构建的古浪新区居住用地适宜性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新区作为城市居住用地扩张的主要载体,适宜的居住用地规划是新区良性发展的基础保障。然而传统的城市居住用地规划通常采用主观意识色彩较强的“先布局,后平衡”模式,导致居住用地供给与城市住房实际需求的关联度严重缺失。此外,传统模式下居住用地规划的局限性,已难以应对不同城市对居住用地的建设要求。生活圈居住区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出发点,既满足了城市居民的物质空间需求,又满足了居民在生活圈层中的社会交往需求。住区设计标准的颁布,提出各级生活圈居住区指标要求的同时也对城市居住空间的构成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从城市居民需求与建设要求入手,基于生活圈居住区构建自下而上的对城市居住用地规划进行反向研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古浪新区作为武威国际陆港配套的产业新区,承担着生活配套、产业拓展的城市职能,科学合理的居住用地适宜性规划是实现古浪新区“新城宜居、产区兴盛”目标的前提。本文以古浪新区为例,基于生活圈居住区构建开展居住用地指标与布局体系的研究,探寻生活圈居住区构建下最为适宜的城市居住用地规划模式。首先,基于相关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的总结,论文从生活圈构建对居住用地规划的影响入手,梳理和探讨了生活圈居住区构建与居住用地指标、布局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总结出生活圈构建下居住用地指标测算及布局规划的研究框架。其次,通过城市住房水平和住宅用地容积率值域的测算,自下而上的对古浪新区居住用地适宜性指标进行研判。将测算结果与生活圈居住区构建的指标要求进行对比和修正,从而得出基于生活圈构建的城市居住用地适宜性指标值域。最后,基于古浪新区人口规模对城区内部生活圈层的初步构建,通过居住空间选址与城区功能导向下布局模式分析,将生活圈居住区圈层结构向城区居住空间结构进行落实,在结合居住用地指标对居住用地容量判断的基础上,对古浪新区城市层面、社区层面的居住用地布局形态展开研究,最终推导出生活圈构建下的古浪新区居住用地适宜性布局模式。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了基于生活圈居住区构建的城市居住用地适宜性规划模式,以期为今后居住用地规划方法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二、新版GB/T1.1-2000与旧版GB/T1.1-1993的区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版GB/T1.1-2000与旧版GB/T1.1-1993的区别(论文提纲范文)

(1)自行车照明和光信号装置标准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电动自行车照明和光信号装置标准
2 GB/T 31887.1-2019光学要求
    2.1 后灯光学要求
    2.2 前灯光学要求
3 GB/T 31887.1-2019(新版标准)与GB/T 22791-2008(旧版标准)差异分析
    3.1 新版标准主要技术变化
    3.2 新版标准与旧版标准具体差异分析
4 结束语

(2)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的编写注意事项(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GB/T 1.1历次版本规范性引用文件引导语规定的变化
3 列入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的文件
    3.1 列入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文件
    3.2 列入参考文献的文件
4 注日期引用和不注日期引用
5 列入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原则和要求
6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7 结语

(3)“工作标准”“岗位标准”概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概念秩序
    2.1专业概念和通俗概念
    2.2“工作标准”和“岗位标准”
3 结语

(4)S公司PDM系统MBOM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PDM研究现状
        1.2.2 BOM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研究框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产品数据管理
        2.1.1 产品数据管理概述
        2.1.2 产品数据管理的功能特点
    2.2 BOM理论
        2.2.1 BOM的概念
        2.2.2 EBOM的概念
        2.2.3 MBOM的概念
        2.2.4 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2.3 Petri网模型理论
        2.3.1 Petri网相关定义及性质
        2.3.2 Petri网分析方法
        2.3.3 Petri网建模步骤
        2.3.4 Petri网关联矩阵重组算法
    2.4 流程优化相关理论
        2.4.1 流程优化的定义
        2.4.2 流程优化的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S公司PDM系统MBOM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S公司基本情况
        3.1.1 S公司简介
        3.1.2 S公司产品介绍
    3.2 S公司产品数据管理现状
        3.2.1 S公司BOM管理现状
        3.2.2 PDM系统文档管理现状
        3.2.3 PDM系统变更管理现状
    3.3 S公司产品数据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3.3.1 BOM管理问题分析研究
        3.3.2 文档管理问题分析研究
        3.3.3 基于ASME法的S公司产品数据文档分发流程分析
        3.3.4 变更管理问题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BOM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4.1 S公司SAP系统MBOM创建
    4.2 MBOM文档管理方案设计
        4.2.1 PDM与SAP系统数据接口设计
        4.2.2 MBOM文档存储设计
    4.3 MBOM文档分发流程优化
        4.3.1 文档分发规则设计
        4.3.2 基于Petri网的MBOM文档分发流程建模
        4.3.3 基于关联矩阵重组的MBOM文档分发流程优化
        4.3.4 基于ESIA方法的文档分发流程二次优化
        4.3.5 优化后的MBOM文档分发流程图
    4.4 MBOM变更管理流程优化
        4.4.1 MBOM变更管理方案设计
        4.4.2MBOM变更管理流程Petri网建模
        4.4.3 运用关联矩阵重组方法优化文档分发流程
        4.4.4 基于ESIA方法的变更流程二次优化
        4.4.5 优化后的MBOM变更管理流程图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MBOM管理优化方案的有效性分析
    5.1 优化前流程工时与成本计算
    5.2 优化后流程方案工时与成本计算
    5.3 优化效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SC实验室管理体系关键环节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
        1.2.2 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检测认证(TIC)风险管理基础环境
    2.1 TIC行业国家法律法规的新重点
        2.1.1 《国家标准化法》等新版法规条例的概述
        2.1.2 新版CNAS实验室认可规范的概述
        2.1.3 新版CMA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的概述
    2.2 开放市场下TIC行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
        2.2.1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影响
        2.2.2 TIC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的发展
        2.2.3 ISO9000 标准体系与ISO17025 标准体系的区别与联系
    2.3 新旧版ISO17025体系标准的比较分析
        2.3.1 新旧版ISO17025标准差异
        2.3.2 旧版“改进”要素与新版“风险控制”要素之间的比较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C检测实验室体系关键环节风险识别
    3.1 SC实验室基本情况
        3.1.1 SC实验室体系架构及资源情况
        3.1.2 SC实验室风险控制关键环节
    3.2 SC实验室历年外部评审不符合项(NCR)实例汇总分析
        3.2.1 SC实验室历年外部评审NCR实例概述
        3.2.2 SC实验室历年外部评审NCR风险识别
    3.3 行业强制性产品检测质量及SC实验室报告问题汇总分析
        3.3.1 强制性产品质量检测情况
        3.3.2 SC实验室检测报告质量风险识别
    3.4 SC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的风险影响分析
        3.4.1 贝叶斯定理
        3.4.2 合格判定
        3.4.3 SC实验室接地试验不确定度评定风险识别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C检测实验室风险控制程序与管理措施
    4.1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S)风险管理工具
        4.1.1 偏差和趋势分析
        4.1.2 技术绩效测量
        4.1.3 储备分析
    4.2 SC实验室风险管理程序的设置
        4.2.1 体系风险因素
        4.2.2 风险评估
        4.2.3 风险处置
        4.2.4 风险监控
    4.3 SC实验室体系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措施
        4.3.1 已关闭不符合项的跟踪评估
        4.3.2 检测报告质量的保证
        4.3.3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的应用
    4.4 SC实验室体系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C检测实验室风险控制效果验证评价
    5.1 自查方案和自查内容
    5.2 自查结果
        5.2.1 实验室组织机构情况
        5.2.2 质量体系整体运行情况
        5.2.3 检测流程合规性情况
        5.2.4 从业人员职业自律情况
        5.2.5 自查不符合整改
        5.2.6 电线电缆业务专项核查
    5.3 SC实验室风险控制效果评价
        5.3.1 建立效果评价体系
        5.3.2 计算实验室管理体系风险值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实验室历年外部评审不符合汇总
附录二 实验室风险监控记录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绿色建筑评价的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基础理论研究
    2.1 绿色建筑概述
        2.1.1 绿色建筑的起源
        2.1.2 绿色建筑的概念
        2.1.3 绿色建筑与传统健筑的区别
        2.1.4 绿色建筑与其他类型建筑的比较
        2.1.5 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2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2.1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概念
        2.2.2 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在我国推广中的问题
        2.2.3 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耦合关系
    2.3 关联耦合思想
        2.3.1 耦合定义
        2.3.2 耦合的类型与特征
        2.3.3 关联耦合法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耦合性研究
    3.1 国外典型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研究
        3.1.1 英国BREEAM
        3.1.2 美国LEED
        3.1.3 日本CASBEE
    3.2 国内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研究
        3.2.1 《中国生态住宅评价手册》
        3.2.2 《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
        3.2.3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3.3 国内新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比分析
        3.3.1 目的及意义
        3.3.2 重新定义
        3.3.3 评价指标
        3.3.4 评价阶段
        3.3.5 评价分值
        3.3.6 评价星级
        3.3.7 内容对比
    3.4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要素耦合因子分析
        3.4.1 评价体系整体对比分析
        3.4.2 要素耦合因子对比分析
        3.4.3 现存问题及发展建议
    3.5 本章小结
4 绿色建筑评价的内外部耦合关系研究
    4.1 “关联耦合法”的基本构成
        4.1.1 耦合要素
        4.1.2 耦合模式
        4.1.3 耦合结果
    4.2 “关联耦合法”在绿色建筑评价中的演绎
        4.2.1 演绎框架
        4.2.2 演绎过程
    4.3 绿色建筑发展影响因素的耦合研究
        4.3.1 社会政策层面
        4.3.2 市场经济层面
        4.3.3 公众认知层面
        4.3.4 耦合结果
    4.4 绿色建筑评价影响因素的耦合研究
        4.4.1 自然环境层面
        4.4.2 人文环境层面
        4.4.3 社会环境层面
        4.4.4 耦合结果
    4.5 绿色建筑评价组成因素的耦合研究
        4.5.1 安全耐久层面
        4.5.2 健康舒适层面
        4.5.3 生活便利层面
        4.5.4 资源节约层面
        4.5.5 环境宜居层面
        4.5.6 耦合结果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多通道联盟链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联盟链研究现状
        1.2.2 共识协议研究现状
        1.2.3 国密算法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密码学基础
        2.1.1 公钥密码体制
        2.1.2 哈希函数
        2.1.3 数字签名
    2.2 区块链概述
        2.2.1 区块链的数据结构
        2.2.2 区块链的特性
        2.2.3 区块链的分类
    2.3 P2P技术
        2.3.1 P2P技术概述
        2.3.2 P2P网络拓扑结构
    2.4 共识协议
        2.4.1 Paxos
        2.4.2 Raft
        2.4.3 PBFT
        2.4.4 Tendermint共识协议
    2.5 智能合约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XLedger系统分析和设计
    3.1 区块链传统架构的局限性
        3.1.1 传统架构概述
        3.1.2 传统架构的局限性
    3.2 Fabric的架构与局限性
        3.2.1 Fabric概述
        3.2.2 Fabric的架构
        3.2.3 Fabric的读写集
        3.2.4 Fabric架构的局限性
    3.3 XLedger系统设计
        3.3.1 系统整体架构
        3.3.2 网络拓扑结构
        3.3.3 交易流程
    3.4 可插拔的共识协议
        3.4.1 可插拔的共识协议的重要性
        3.4.2 可插拔的共识协议的设计
    3.5 多通道
        3.5.1 多通道的重要性
        3.5.2 多通道的设计
        3.5.3 通道之间的交互
    3.6 国密算法
        3.6.1 常见的国密算法实现
        3.6.2 国密算法的设计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XLedger系统实现
    4.1 可插拔的共识协议的实现
        4.1.1 Raft共识协议的实现
        4.1.2 Tendermint共识协议的实现
    4.2 多通道的实现
    4.3 国密算法的实现
        4.3.1 SM2 算法的实现
        4.3.2 SM3 算法的实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5.1 国密算法的性能测试
        5.1.1 SM2 算法的性能测试
        5.1.2 SM3 算法的性能测试
    5.2 系统性能测试
        5.2.1 性能测试的相关配置
        5.2.2 orderer数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2.3 通道数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2.4 区块大小和打包时间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的工作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性能化抗震鉴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标准修订历史
    1.3 性能化抗震鉴定方法研究现状
    1.4 既有建筑振动台试验研究现状
    1.5 基于变形的性能状态研究现状
    1.6 易损性分析研究现状
    1.7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地震动参数取值
    2.1 前言
        2.1.1 地震动参数概率分布
        2.1.2 极值分布的类型
    2.2 不同类型震源对场地地震动参数概率分布影响
        2.2.1 点震源
        2.2.2 线震源
        2.2.3 面震源
        2.2.4 复合震源
        2.2.5 场地地震动参数分布
    2.3 基于地震观测分析的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概率分布
        2.3.1 近50年我国大震记录分析
        2.3.2 震级与震中烈度转换关系
        2.3.3 地震烈度极值分布参数拟合
        2.3.4 地震动参数极值分布参数拟合
    2.4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地震动参数取值
        2.4.1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地震动参数确定原则
        2.4.2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地震动参数计算方法
    2.5 一些参数的扩展性探讨
        2.5.1 地震传播衰减规律对地震动参数概率分布影响
        2.5.2 形状参数K对地震动参数概率分布影响
        2.5.3 不同折减系数计算方法的比较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既有框架结构性能水准划分
    3.1 前言
    3.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特征
        3.2.1 结构体系不合理造成的震害
        3.2.2 结构不规则造成的震害
        3.2.3 主要结构构件的震害特征
        3.2.4 其他震害
    3.3 既有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
        3.3.1 试验概况
        3.3.2 振动台试验模型构件配筋设计原则
        3.3.3 振动台试验模型及试验工况设置
        3.3.4 振动台试验结果
        3.3.5 试验模型抗震性能
    3.4 基于变形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水准划分
        3.4.1 抗震性能水准划分
        3.4.2 衡量指标对应损伤界限值确定
        3.4.3 衡量指标界限值确定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既有框架结构弹塑性模型与抗震性能分析
    4.1 前言
    4.2 既有框架结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
        4.2.1 混凝土材料
        4.2.2 钢筋
        4.2.3 砌体
        4.2.4 梁柱构件单元选择
        4.2.5 约束混凝土材料参数修正
        4.2.5.1 箍筋约束作用
        4.2.5.2 约束混凝土参数修正方法
        4.2.6 填充墙模拟
    4.3 既有框架结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验证
        4.3.1 框架柱
        4.3.2 框架梁
        4.3.3 整体框架结构
    4.4 既有框架结构设计
        4.4.1 不同年代框架结构设计
    4.5 结构分析中的随机变量
    4.6 地震波选择
    4.7 既有框架结构地震需求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既有框架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5.1 前言
    5.2 易损性函数建立
    5.3 基于性能水准的易损性曲线比较
    5.4 地震需求的变异性分析
    5.5 震害指数计算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既有框架结构性能化鉴定方法工程应用
    6.1 性能化抗震鉴定流程
    6.2 性能化鉴定方法工程应用实例
        6.2.1 工程概况
        6.2.2 地震需求分析
        6.2.3 地震易损性分析
        6.2.4 震害指数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分层式压力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1.2.2 压力跟随控制方法
        1.2.3 整车制动控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选题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原理研究与参数匹配
    2.1 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结构
    2.2 备用制动模式匹配
        2.2.1 备用制动模式原理
        2.2.2 主缸参数匹配
    2.3 常规制动模式匹配
        2.3.1 常规制动模式原理
        2.3.2 柱塞泵参数匹配
        2.3.3 电机参数匹配
    2.4 踏板感觉一致性还原
        2.4.1 踏板感觉模拟器控制阀回路设计
        2.4.2 踏板感觉模拟器设计
    2.5 试验平台设计
        2.5.1 硬件平台设计
        2.5.2 软件平台设计
        2.5.3 卡尔曼滤波器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的压力跟随控制层研究
    3.1 系统动态模型
        3.1.1 零部件动态模型
        3.1.2 增减压过程动态模型
    3.2 预测控制方法
        3.2.1 GPC控制器结构
        3.2.2 增压过程控制器设计
        3.2.3 减压过程控制器设计
        3.2.4 误差死区控制器设计
        3.2.5 压力调度控制器设计
    3.3 快速控制原型试验研究
        3.3.1 延时估计
        3.3.2 输入非线性估计
        3.3.3 模型参数辨识
        3.3.4 压力跟随控制
        3.3.5 压力调度控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的目标制动力分配层研究
    4.1 制动意图模型解析
        4.1.1 踏板位移-期望纵向减速度关系
        4.1.2 基于反馈的目标纵向力决策
        4.1.3 针对踏板速度的微分器设计
    4.2 常规制动过程制动力分配策略
        4.2.1 基于单轨模型的前后轴制动力分配
        4.2.2 内外侧制动力分配
    4.3 快速控制原型试验研究
        4.3.1 制动辅助控制
        4.3.2 无转向制动控制
        4.3.3 转向制动控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的防抱死控制层研究
    5.1 基于EHB压力特性的防抱死控制方法
        5.1.1 系统轨迹特性与有限状态机控制器
        5.1.2 针对变化路面的控制器优化
    5.2 EHB在 ABS模式下的轮胎-路面附着条件的在线辨识
        5.2.1 利用附着系数估计方法
        5.2.2 Burckhardt模型的指数和线性参数化方法
    5.3 仿真算例
        5.3.1 防抱死控制
        5.3.2 利用附着系数估计
        5.3.3 单一路面下的估计器参数设置
        5.3.4 对接路面下的附着条件估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本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基于生活圈构建的古浪新区居住用地适宜性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规划思维模式下城市居住用地适宜性缺失
        1.1.2 “生活圈居住区构建”的规划导向提供新思路
        1.1.3 古浪新区居住用地规划建设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综述与研究进展
    2.1 生活圈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
        2.1.1 生活圈理论研究
        2.1.2 国内外生活圈层次划分
        2.1.3 我国生活圈规划实践
    2.2 城市新区相关理论研究
        2.2.1 新城思想的溯源和类型
        2.2.2 产业新城的特点与内涵
    2.3 居住用地适宜性规划相关理论研究
        2.3.1 居住用地指标相关理论研究
        2.3.2 居住用地布局相关理论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生活圈构建的居住用地规划方法研究
    3.1 当前我国居住用地规划的问题
        3.1.1 居住用地指标与居住用地建设的矛盾
        3.1.2 传统居住用地布局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3.1.3 小结
    3.2 影响城市居住用地规划的因素解读
        3.2.1 城市居住用地指标制约因素
        3.2.2 城市居住用地布局制约因素
    3.3 生活圈居住区构建与居住用地规划的内在机制
        3.3.1 新国标引导生活圈居住区的构建
        3.3.2 生活圈构建与居住用地指标的内在联系
        3.3.3 生活圈构建与居住用地布局的内在联系
    3.4 城市居住用地适宜性规划研究方法框架
        3.4.1 生活圈构建下居住用地指标研究框架
        3.4.2 生活圈构建下居住用地布局研究框架
    3.5 本章小结
4 古浪新区现状及相关居住用地规划解析
    4.1 古浪新区形成原因
        4.1.1 古浪县区位
        4.1.2 外来工业——甘肃武威国际陆港
        4.1.3 新区成因——国际陆港对古浪城市布局的影响
    4.2 古浪新区居住用地相关解读
        4.2.1 古浪新区居住用地现状
        4.2.2 陆港规划中居住用地规划
        4.2.3 总规纲要中居住用地规划
    4.3 现行居住用地规划适宜性评价
        4.3.1 居住用地指标适宜性判断
        4.3.2 居住用地布局适宜性判断
    4.4 本章小结
5 古浪新区居住用地适宜性指标研究
    5.1 基于线性回归模型的人均住房水平研究
        5.1.1 我国人均住宅用地面积现实背景
        5.1.2 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影响因素分析
        5.1.3 SPSS回归模型构建
        5.1.4 小结
    5.2 住宅用地容积率值域研究
        5.2.1 住宅用地容积率影响因素
        5.2.2 住宅用地容积率值域上限研究
        5.2.3 住宅用地容积率值域下限研究
        5.2.4 小结
    5.3 居住用地指标测算研究
        5.3.1 结合住房水平及容积率对居住用地指标的测算
        5.3.2 居住用地指标测算结果与用地标准对比
    5.4 生活圈构建下居住用地指标对比修正
        5.4.1 生活圈居住区构建对居住用地指标的要求
        5.4.2 测算结果与生活圈居住区构建指标要求横向对比
        5.4.3 值域限定下居住用地指标取值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古浪新区居住用地适宜性布局研究
    6.1 居住用地布局的目标及原则
        6.1.1 城区居住用地布局目标
        6.1.2 城区居住用地布局原则
    6.2 生活圈初步构建及居住用地规模判断
        6.2.1 生活圈居住区圈层初步构建
        6.2.2 容量控制下居住用地规模研究
    6.3 生活圈构建下居住空间布局结构
        6.3.1 城区功能引导下的居住空间布局模式
        6.3.2 基于本底分析的城区居住空间选址
        6.3.3 圈层结构对居住空间结构的落实
    6.4 生活圈构建下居住空间布局形态
        6.4.1 居住空间形态构成要素解读
        6.4.2 城区路网形态对比选取
        6.4.3 城市层面生活圈布局形态研究
        6.4.4 社区层面生活圈布局形态研究
        6.4.5 小结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本论文的结论
    7.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本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纸目录
表目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四、新版GB/T1.1-2000与旧版GB/T1.1-1993的区别(论文参考文献)

  • [1]自行车照明和光信号装置标准简析[J]. 武凯,纪迎平,马晓东.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21(05)
  • [2]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的编写注意事项[J]. 高俊莉,吴伟,刘春雨,王玮,冯姗姗. 铁道技术监督, 2021(07)
  • [3]“工作标准”“岗位标准”概念分析[J]. 刘骐. 标准科学, 2021(03)
  • [4]S公司PDM系统MBOM管理优化研究[D]. 罗洪平. 东华大学, 2020(04)
  • [5]SC实验室管理体系关键环节风险控制研究[D]. 谢玉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绿色建筑评价的耦合关系研究[D]. 成艳玲.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7]多通道联盟链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李晓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8]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性能化抗震鉴定方法研究[D]. 孙魁.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20(05)
  • [9]电子液压制动系统分层式压力控制方法研究[D]. 熊喆.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10]基于生活圈构建的古浪新区居住用地适宜性规划研究[D]. 张冬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新GB/T1.1-2000与旧GB/T1.1-1993的区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