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森林公园

福州森林公园

一、福州市的森林公园(论文文献综述)

成林莉,黄硕,董建文,陈小燕,郑宇[1](2022)在《大数据视角下城市公园生态功能空间差异性分析与评价研究——以福州市晋安区城市公园为例》文中提出尝试使用位置大数据,基于使用强度、生态敏感度(SE)与景观安全格局(LSP)指标对福州市晋安区城市公园生态功能现状进行分析,探讨空间维度上的公园使用强度差异对城市公园生态功能造成影响的原因。研究表明:1)不同空间维度的使用强度对城市公园生态功能的影响,生态敏感度大于景观安全格局;2)生态敏感度与使用强度存在显着相关性,其中坡向、高程、土地利用类型与使用强度存在显着正向相关性,在景观安全格局分析中,视觉安全格局、雨洪安全格局与使用强度存在部分相关性;3)使用强度分析能够客观呈现游客在空间维度上的人群密度变化,从而探究在不同空间维度上,使用强度对城市公园生态功能空间变化产生的影响及原因,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城市公园生态功能优化建议。

沈洁[2](2021)在《关于城市森林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究——以福州市创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为例》文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福州市地形复杂,山林广袤,拥有"山、岩、林、河、瀑、溪"等丰富多样的森林景观类型,具有发展森林旅游业的广阔前景。长期以来,以森林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林业产业中所占比重较低,福州市未能充分将自然禀赋优势转化为林业产值。本文基于福州市成功创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背景,通过对福州市森林旅游资源及旅游开发情况的介绍,提出福州市森林旅游布局与业态发展的建议。

王英姿,童桂荣,张顺恒,王文锋,程周平,陈海锋[3](2020)在《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成效及发展研究——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城市化快速发展加之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福州城市森林的碎片化、极端高温天气等问题日益突出。福州市将城市森林作为有生命的绿色基础设施,于2014年开始国家森林城市建设,2017年10月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通过3年多的建设,各项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标准。其中,市域森林覆盖率为56.00%,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05 m2,公园绿地500 m服务半径覆盖比例为91.90%,村庄林木绿化率为41.59%,水岸林木绿化率为95.02%,道路林木绿化率为92.32%,均比建设基期有较大提高,超出国家森林城市指标标准较多。郊区森林自然度提高到0.590 6;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超过99%。同时对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以期为福州市国家森林城市中远期(2018—2025年)建设和其他地区森林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陈燕红[4](2020)在《福州市城市绿色空间时空演化的温度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区的热岛现象层出不穷,极端高温事件频发,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城市绿色空间作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生力军”,在维系城市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所产生的降温效应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福州市位于海峡西岸,近年来城市绿色空间呈退化态势,城市热岛现象加重,在全国处于高温城市之列。为改善福州城市热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迫切需要开展福州市城市绿色空间时空演化的温度效应研究。本研究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景观格局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对福州主城区近23年来绿色空间的演化及其与地表温度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对城市绿色空间演化的地表温度效应进行深入研讨,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绿色空间存量调控策略。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运用热红外遥感分析技术,对福州主城区地表温度进行反演,探究其空间分布格局,总结特征和规律。(1)1993-2016年,福州城市下垫面地表温度时空动态变化显着,分布与延展基本上与城市建成区的轮廓一致,整体呈冷岛向热岛扩张的趋势,城市热岛现象严重。冷岛区面积从1993年的198.52 km2下降到2016年的132.41 km2,面积减少66.11km2,减幅为33.30%。热岛区面积则从1993年的23.53 km2显着增加至2016年的61.32 km2,面积增加37.79 km2,增幅为160.60%,其中低温区和次低温区分别向热岛区贡献了5.16 km2和29.00 km2。(2)福州主城区内下垫面地表温度变化呈峰谷交相出现,且表现出显着的“陡崖”和“峭壁”特征。峰值对应的用地类型主要是非绿色空间,绿色空间内部的地表温度虽多处于波谷位置,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冷岛区与绿色空间的分布关系密切,其中与水体和湿地的分布更为一致。2、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福州主城区绿色空间时空动态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1)由于人类活动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福州主城区绿色空间破碎化程度增加,土地利用/覆盖朝着相对不均匀方向发展。研究区绿色空间面积从1993年的157.60km2缩减为2016年的88.56 km2,面积减少69.04 km2,减幅为43.81%。其中,农田的演化数量最大,其次是林/草地和水体,最后是湿地;演化比例表现为湿地(62.96%)>林/草地(59.60%)>农田(38.67%)>水体(33.84%)。(2)1993-2016年,研究区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按面积大小依次排序为:绿色空间损失区(80.50 km2)>绿色空间不变区(56.00 km2)>绿色空间交换区(21.10km2)>绿色空间扩张区(11.46 km2)。绿色空间损失区与扩张区面积差值为69.04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6.79%,绿色空间演化过程系数(Green Space Evolution Process Index,GEPX)高达7.02。表明对绿色空间的利用与修复方式和程度的差异,使绿色空间损失区面积大于扩张区。(3)研究区各时段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模式以边缘式为主,其次为飞地式,最后是填充式。23年间,距离城市中心3-6 km范围以内的地区是绿色空间面积缩减变化最为显着的区域。因此,未来应注重防止3-6 km范围内城市绿色空间面积的退化。(4)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客观上刺激了对更多土地资源的需求,引发了建设用地的扩张,加速了城市绿色空间的缩减。此外,宏观决策规划对福州城市绿色空间分布造成影响。3、定性与定量结合,探讨城市绿色空间的演化对福州主城区地表产生的温度效应差异。(1)不同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引起的降温效应不同,表现为:绿色空间>非绿色空间,以及水体>湿地>林/草地>农田。根据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拟合了1993年、2000年、2008年和2016年绿色空间的降温强度与绿色空间斑块面积的降温效率曲线,并统计得到各年份城市绿色空间发挥最优降温效率的阈值面积分别为0.050 km2、0.055 km2、0.050 km2和0.055 km2,对应的降温强度分别为1.84℃、1.83℃、1.89℃和1.82℃。(2)不同的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引起的降温效应不同,依次排序为:绿色空间扩张区>绿色空间不变区>绿色空间交换区>绿色空间损失区。其中,绿色空间损失区引起的平均地表温差约为+7.0℃,表现为升温作用;而绿色空间扩张区带来的平均地表温差约为-5.0℃,表现为降温作用,二者产生的平均升降温作用不同。通过构建绿色空间演化过程-温度效应指数的回归分析模型发现,当对绿色空间的利用低于0.04 km2时,可通过补充相同面积大小的绿色空间以抵消绿色空间损失产生的升温效应。(3)不同的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模式对城市地表升温的贡献不同,具体表现为:边缘式演化模式>飞地式演化模式>填充式演化模式。各时期的边缘式和飞地式演化引起的地表温度变化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距研究区中心4-7 km的晋安区和仓山区。(4)基于温度植被指数(Temperature Vegetation Index,TVX)空间像元变化轨迹,分析了城市绿色空间的演变趋势及其地表温度响应。城市绿色空间的减少必然导致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减少,进而对城市的增温产生正效应。水体植被覆盖度的变化量分别是湿地、林/草地和农田的60%、13.33%和14.29%,但其引起的温度变化量却分别是三者的0.94倍、1.15倍和1.25倍。绿色空间不变区、交换区和损失区的演化方向一致,像点均由高植被覆盖、低温度,向低植被覆盖、高温度方向发展;而绿色空间扩张区的演化方向则与其他三种演化过程相反。4、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探究城市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对地表温度变化的影响。(1)类型水平上:水体、林/草地和农田三种绿色空间的景观面积越大,景观破碎化程度越小,景观形状越复杂,平均地表温度越低,缓解热岛效应的效果越好。(2)景观水平上:平均地表温度与斑块密度指数PD、最大斑块指数LPI、景观形状指数LSI、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呈显着负相关,与蔓延度指数CONTAG和聚合度指数AI呈显着正相关。丰富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多样化的绿色空间,并结合较低的聚合度,有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5、通过构建城市绿色空间存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评估绿色空间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存量状态,提出城市绿色空间存量调控规则体系。(1)1993-2016年,从同步性特征来看,地区差异较大,指数有升有降。城市化发展水平与绿色空间存量状态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性,鼓楼区和台江区表现为城市化超前于绿色空间存量,仓山区和晋安区则表现出相反的情况。同步指数总体表现为:晋安区>仓山区>台江区>鼓楼区。(2)城市绿色空间存量同步性指数高时,其对应的地表温度普遍较低,反之亦然;城市绿色空间存量同步性指数大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地表温度的高低。研究结果能为中国不同城市化发展地区的绿色空间存量调控提供理论支持与参考。本研究以福州主城区为对象,基于遥感技术,以温度植被指数(TVX)为辅助,综合运用地统计分析和景观分析方法,从城市绿色空间演化的过程、类型、模式和景观格局变化方面,探明了其与地表温度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城市绿色空间存量状态的评价方法与存量调控规则体系。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价值,有效应对城市热岛效应,亦能为可持续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应用价值。

郑逸凡[5](2020)在《中小学生各类潜在研学旅行基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文中提出教育部等11部委颁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表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开辟了新型旅游发展路径,满足体验式的旅游需求,同时满足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是推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研学旅行基地是开展研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对潜在研学基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并筛选出一批符合标准的潜在研学基地,有助于其找到研学旅行的发展方向。而国家及各省市对研学基地的建设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且在当前文献中学者大多关注研学动机、研学产品等,导致各潜在研学基地无法基于标准提升其发展研学旅行的水平。因此,探讨出一个合理的潜在研学基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基于共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及需要层次理论确定影响潜在研学基地的因素,采用专家意见、加权TOPSIS法和加权求和法等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评价中小学生潜在研学旅行基地的适宜度:(1)按照研学主要内容,将中小学生潜在研学基地划分为“红色”、“绿色”、“蓝色”三种类型,通过三大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从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三个层面出发构建出包括5个维度20个指标的中小学生各类潜在研学基地适宜性评价指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适宜度排序及各准则层的得分;(2)以福州市为研究区域,选取了包括26个红色潜在研学基地,19个绿色潜在研学基地,8个蓝色潜在研学基地在内的53个潜在研学基地;(3)适宜度较高潜在研学基地共9个,其中红色潜在研学基地5个,绿色潜在研学基地4个;适宜度一般潜在研学基地共10个,其中红色潜在研学基地4个,绿色潜在研学基地5个,蓝色潜在研学基地1个;适宜度较低潜在研学基地共34个,其中红色潜在研学基地17个,绿色潜在研学基地10个,蓝色潜在研学基地7个。(4)针对福州市不同类型的潜在研学基地提出了优化建议。本研究在理论上构建出中小学生各类潜在研学基地适宜性评价指标,在实践上为福州市各类潜在研学基地提出优化对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陈小燕[6](2020)在《城市山地型公园景观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福州金鸡山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居民对城市绿色空间的游憩需求也在逐渐增强,因而导致人地矛盾突出,绿地在城市生态系统恢复以及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认识到。为了保持高质量的娱乐体验和减少景观脆弱性,本研究结合景观生态效益与景观美学效益以及服务功能定位,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手法分析评价了金鸡山公园的各项表征如景观视觉敏感度,生态敏感性,植物色彩等,并结合金鸡山公园现状,从宏观的景观规划开发调控到微观上的公园景观元素,提出了针对金鸡山公园的景观优化方案,以期为城市山地型公园的生态保护与开发、福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生态保护与开发工作以及城市山地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金鸡山公园的生态敏感性总体处于中等水平。生态敏感性等级越高意味着该区域对人类活动的抗d干扰能力越弱,反之则表示其拥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因此针对不同等级的生态敏感区域需进行不同的保护或开发力度。(2)金鸡山公园的景观视觉敏感度整体处于中上水平,说明金鸡山公园大部分区域具有较良好的景观规划开发价值,同样不同景观视觉敏感区的保护及开发的原则也有所差别。(3)结合生态敏感性与景观视觉敏感性对金鸡山公园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可将金鸡山公园从宏观层面进行把控,将公园分为生态开发区、生态游览区以及生态保护区。其保护力度从大到小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游览区>生态开发区。(4)金鸡山公园的植物色彩质量在美景度评价中整体呈中下水平,评价者对该地的喜好值偏低,其原因为金鸡山公园的植物景观色彩丰富度、饱和度均较低,彩化植物较少。但公园各景点的植物色彩表现仍有较大差异,植物景观质量等级越高,其色相越多,绿色系色调斑块占景观色彩面积比随着景观质量等级的降低而大体呈上升趋势。(5)金鸡山公园景观优化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整体区域功能分区优化。在上位规划的基础上,以“分级控制、分类处理、分期实施"的总体思路,对于生态敏感性高、景观视觉敏感度高的区域如生态保护区进行优先保护和涵养,进而才是生态旅游建设及生态开发建设;(2)鸟类栖息地优化,以鸟类休憩、觅食为主,维护林地生态,建立人类隔离缓冲区,串联生物廊道,尽可能为鸟类提供较好的生境条件;(3)步道系统优化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针对已建成区的道路优化,主要以维护巩固道路周边生态环境为主,避免进行二次大工程建设等;二是未建成区域的优化,应对场地的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利用参数化道路设计的方法对道路的分布进行科学计算,在确保生态稳定性的前提下进行道路设计,使道路的设计更具系统性的同时兼顾生态性;(4)植物色彩优化,植被色彩质量的优化采用优化植物色彩配置的处理方式,利用单色处理、近似色配置、对比色配置、多色配置四个方面进行植物优化设计。

梁萍[7](2020)在《福州高盖山公园景观视觉质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公园作为每个城市地区里最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是反映城市总体环境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居民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城市山地公园因其丰富的地形,原始的森林植被,多样化的空间形态而区别于其他人工性较强的城市公园,是一类具有较高敏感性的景观。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随之而来对户外休闲游憩的需求也在日益加大,城市山地公园也因其特殊性质而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重视,因此对城市山地公园进行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探索如何营造出更好的山地公园景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城市山地公园的特殊性,以福州市高盖山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展开景观视觉质量的评价研究。评价主要包括基于景观自身客观物理属性层面的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和基于景观受众感知层面的主观美景度评价,并在研究中引入心理学领域常用的眼动分析法,探索人们潜意识下的景观视觉审美偏好规律,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最终基于两个层面的评价研究进行综合叠加分析得出公园的景观视觉质量评价结果并依据结果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为公园的开发与建设提供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中,本研究借助GIS相关技术,对高盖山DEM高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公园各景观的视觉敏感度评价结果。景点排序为:德隐亭(3.45)>佛仙寺(3.1629)>豁然台(2.9)>桃花溪-观音岩(2.8372)>老君殿(2.7372)>剧场(2.3257)>北入口广场(2.295)>烈士纪念园(2.2564)>南天宫(2.1551)>眺望台(2.0936)>玉兰香径(2.0858)>青龙池(2.0308)>放生池(1.6358)。(2)在景观美景度评价中,各景点美景度情况排序为:玉兰香径(0.3164)>眺望台(0.2825)>佛仙寺(0.1557)>青龙池(0.1324)>放生池(0.1208)>剧场(0.0803)>豁然台(0.0140)>南天宫(-0.595)>北入口广场(-0.1134)>桃花溪-观音岩(-0.1758)>德隐亭(-0.1802)>老君殿(-0.2848)>烈士纪念园(-0.4188)。(3)在眼动分析中,被试对于高盖山公园不同的景观图片,景观元素组合界限模糊的图片平均注视时间越长,组合关系清晰明朗,景观特征较为鲜明,平均注视时间越短;被试对图片喜好程度越高或图片景观元素越丰富,注视总时间越长;被试对于图片中的建筑及小品等景观构筑物以及文字信息较感兴趣;注视时间比重越大的图片中,被试的注视范围越集中,眼跳时间比重越大,显示被试对图片的搜索兴趣越大;对于有明显主景,易形成视觉焦点的图片,被试的平均眼跳幅度越小。(4)研究中建立了美景度与眼动指标的回归模型方程:SBE=-2.510+0.157Xa+0.138Xb+0.097Xc+8.341Xd(R2=0.790),其中Xa为建筑及小品,Xb为色彩对比度,Xc为植物配置模式,Xd为眼跳时间比重。美景度与眼动指标之间呈现出显着相关性,表明眼动分析与主观美景度评价之间具有可靠的相关性,眼动分析法与主观评价之间可以互为补充,应用在景观视觉质量评价中具有客观可行性。(5)综合景观自然属性和景观感知两个层面的研究结果,各景点的景观视觉质量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为:德隐亭(0.5064)>佛仙寺(0.4378)>豁然台(0.2746)>桃花溪-观音岩(0.1420)>玉兰香径(0.0995)>老君殿(0.0600)>眺望台(-0.0896)>南天宫(-0.1271)>剧场(-0.1649)>青龙池(-0.2024)>放生池(-0.2988)>北入口广场(-0.3287)>烈士纪念园(-0.3750)。(6)按景点的视觉质量综合评价得分值等间距划分成四个景观等级,分别是一级景观区(0.2861-0.5064)、二级景观区(0.0657-0.2861)、三级景观区(-0.1546-0.0657)、四级景观区(-0.3750--0.1546)。其中一级景观区景点有德隐亭、佛仙寺,二级景观区景点有豁然台、桃花溪-观音岩、玉兰香径,三级景观区景点有老君殿、眺望台、南天宫,四级景观区景点有剧场、青龙池、放生池、北入口广场、烈士纪念园。

李坤玲[8](2020)在《福州市绿地优势树种单木特征及对城市照明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绿地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优势树木作为城市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冠层结构、单木特征及与城市照明的关系研究可为设计城市绿地乔木种植模式、量化搭配种植密度以及设计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此类研究对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绿地效应有着重要意义。为进一步量化城市树种单木研究,选取福州市区10个公园乔木树种的树高、胸径、冠幅为研究指标,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和前人研究基础确定城市绿地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不同优势树种冠层回归模型;2)优势树单木特征及生长空间需求估计;3)优势木叶片性状之间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4)城市照明灯对城市优势树种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优势树种冠层结构胸径-冠幅、胸径-树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芒果(Mangifera indic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美丽异木棉(Ceiba speciosa)、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榄仁树(Terminalia catappa)、龙眼(Dimocarpus longan)、垂叶榕(Ficus benjamina)、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8个树种的胸径-冠幅尺度回归模型都具有较高的拟合度R2,相关性也较高,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95%的可能性认为它们的胸径和冠幅存在线性关系;除樟树外,其余9个优势树种的胸径-树高回归模型的拟合度R2均小于0.5。樟树、美丽异木棉、龙眼、榄仁、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超过95%的可能性认为它们的胸径和树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2)通过树种的生长模型预估林木生长所需要的生存空间,胸径为20 cm时,福州城市绿地树木的生长空间需求期望为347.93 m3。当胸径相同时,随着冠幅的增大,生长空间也变大,两者正相关关系。而随着树高的增加,后者没有明显的规律性。(3)10个树种的叶长(leaf length,LL)、叶宽(leaf width,LW)、叶面积(leaf area,LA)、叶脉厚度(vein thickness,VT)、叶片厚度(leaf thickness,LT)、叶绿素含量(chlorophyll contents,CHLC)平均值分别为33.27 cm2、4.30 cm、0.67 mm、11.35 cm、0.24 mm、49.31spad,相似生境各叶片性状种间变异幅度大,变异系数依次是83.72%(LA)>56.68%(LW)>42.44%(VT)>37.40%(LL)>22.94%(LT)>18.74%(CHLC);叶片性状的方位效应明显。除杜英的VT、樟树的LT于各方位的差异不显着外,各树种叶片性状在不同方位间差异显着:各叶片性状间存在显着相关性,LL、LW、LA呈极显着正相关,VT与LT呈极显着负相关,CHLC与LA呈极显着正相关,与LT呈极显着负相关;叶片性状指标的聚类分析显示可以将10种优势树种分成3大类。(4)路灯灯光对植物的叶面积、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有不同程度影响。不同的灯光光照强度对相同植物不同生长指标影响不同。相同灯光光照强度对不同树种植物影响程度不同,有些抑制生长,有些促进生长。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城市乔木冠层结构、胸径与树高和冠幅的关系及城市树木生长空间的估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也为城市建设中城市优势树种的选择与搭配、经营与管理、以及城市照明设施的设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便更好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环境保护的作用。

郑冰思,郑鹏镍[9](2020)在《基于支付意愿的城市森林游憩价值研究——以福州市为例》文中认为有效评估城市森林游憩价值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logistics回归发现:游玩频率、收入、满意度和年龄4个与游憩者的支付意愿有显着关系,其中满意度的影响最大。采用支付意愿法对森林游憩资源价值的评估进行估计,以福州市4个不同特征的公园为例,得到福州市2018年的城市森林游憩价值为50.77亿元。为森林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量化核算和森林游憩开发提供参考。

王亮[10](2019)在《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病”等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城市的过度开发导致城市中越来越缺少高质量的游憩空间,破碎的绿地斑块也无法形成体系。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游憩需求。绿道作为解决城市无序扩张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也将城市中散布的绿地串联,整合城市现有游憩空间,提高游憩空间的可达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游憩需求。本文以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设计为研究内容,核心部分在于对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的构建研究,通过分析城镇型绿道与游憩之间的关系,从城市游憩的角度分析城镇型绿道的构建,进一步研究影响城市绿道网络构建的主要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着重探讨了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设计的原则和策略。接着,本文从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评价、自然基底的评价和游径资源的评价入手,探讨了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构建的选线评价因子,以此作为城镇型绿道构建的依据。最后,论文以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的规划和设计为例,依次对梁山县中心城区的公共游憩空间、自然基底和游径资源进行评价,选择评分值较高的游憩资源。根据梁山县上位规划整体定位和土地类型,得到梁山县绿道规划红线,并以梁山县环城水系游线流畅河段景观为例,探索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设计。

二、福州市的森林公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州市的森林公园(论文提纲范文)

(1)大数据视角下城市公园生态功能空间差异性分析与评价研究——以福州市晋安区城市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概况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数据来源
    1.3 研究方法
        1.3.1 空间使用需求强度分析
        1.3.2 生态敏感度(SE)分析
        1.3.3 景观安全格局(LSP)分析
        1.3.4 相关性分析
2 数据分析
    2.1 城市公园空间使用需求分布分析
    2.2 城市公园生态敏感度现状分析
    2.3 城市公园景观安全格局现状分析
    2.4 基于城市公园空间使用需求和生态敏感度的综合分析
    2.5基于城市公园空间需求分布和景观安全格局的综合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4 优化策略
    4.1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公园生态服务功能提升框架
    4.2 城市公园优化建议

(2)关于城市森林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究——以福州市创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福州市森林旅游发展现状
    (一)福州市林地面积及分布
    (二)森林旅游发展情况
二、福州市森林旅游发展布局与业态
    (一)总体布局
    (二)发展策略
    (三)森林旅游业态
    (四)森林旅游节事推广
三、结语

(3)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成效及发展研究——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福州市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2 研究方法
3 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空间格局
4 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
    4.1 森林生态网络
    4.2 森林健康
    4.3 林业经济
    4.4 生态文化
5 讨论
    5.1 提升森林数量和质量
    5.2 增加省属国有林场经营方式
    5.3 推进森林旅游发展
    5.4 加强森林村庄建设
    5.5 拓展森林生态文化教育基地

(4)福州市城市绿色空间时空演化的温度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热环境问题逐年增多
        1.1.2 应对热岛效应研究成为热点
        1.1.3 绿色空间存量调控策略应运而生
        1.1.4 多源遥感技术广泛应用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绿色空间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1.2.2 城市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1.2.3 城市绿色空间温度效应研究进展
        1.2.4 城市土地存量调控研究进展
        1.2.5 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趋势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域位置与研究范围
        2.1.2 自然环境
        2.1.3 社会经济状况
        2.1.4 城市化进程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预处理
        2.2.2 地表温度反演
        2.2.3 遥感影像分类
第三章 城市地表温度时空分布格局研究
    3.1 地表温度的标准化分级
    3.2 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3.2.1 时间尺度
        3.2.2 空间尺度
    3.3 地表温度与下垫面土地利用/覆盖的关系
        3.3.1 剖面线温度变化与土地利用/覆盖的关系
        3.3.2 冷/热岛演化与土地利用/覆盖的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绿色空间时空动态演化特征研究
    4.1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类型特征
        4.1.1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类型的总体特征
        4.1.2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类型的动态变化特征
        4.1.3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类型的景观格局演化特征
    4.2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特征
        4.2.1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的定义
        4.2.2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的总体特征
        4.2.3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的动态变化特征
    4.3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模式特征
        4.3.1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模式的定义
        4.3.2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模式信息提取
        4.3.3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模式的总体特征
    4.4 城市绿色空间时空动态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城市人口激增的影响
        4.4.2 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4.4.3 城市发展规划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的温度效应研究
    5.1 不同城市绿色空间演化类型的温度效应差异
        5.1.1 城市绿色空间的温度响应
        5.1.2 城市绿色空间温度效应的类型
        5.1.3 城市绿色空间的温度效应分析
        5.1.4 基于TVX的空间评价
    5.2 不同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的温度效应差异
        5.2.1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的温度响应
        5.2.2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温度效应的类型
        5.2.3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过程的温度效应分析
        5.2.4 基于TVX的空间评价
    5.3 不同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模式的温度效应差异
        5.3.1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模式的温度响应
        5.3.2 城市绿色空间演化模式温度效应的类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景观指数的城市绿色空间温度效应分析
    6.1 景观格局指数的确定
        6.1.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6.1.2 样方的创建与数据的获取
    6.2 景观格局指数与地表温度的相关关系
    6.3 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指数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6.4 景观水平上景观格局指数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城市绿色空间存量评价及调控对策
    7.1 城市绿色空间存量调控机理
    7.2 城市绿色空间存量评价
        7.2.1 评价指标的计算公式
        7.2.2 指标的量化处理
        7.2.3 指标模型的建构
        7.2.4 判别模型确定
        7.2.5 结果与分析
    7.3 城市绿色空间存量调控关键问题
    7.4 城市绿色空间存量调控策略模式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与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小学生各类潜在研学旅行基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文献回顾
        一、相关概念及类型界定
        二、国外研学旅行研究进展
        三、国内研学旅行研究进展
        四、研究述评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二、共生理论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第二章 中小学生各类潜在研学基地适宜性评价方法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一、综合分析原则
        二、主导性原则
        三、可操作性原则
    第二节 评价指标层次结构的构建
        一、准则层选取的说明
        二、指标层选取的说明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构建
    第三节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一、方法论述
        二、熵值法确定权重
    第四节 适宜性评价模型与等级划分
        一、适宜性评价模型选取
        二、适宜性等级划分
第三章 实证研究
    第一节 福州市各类研学旅行资源概况
        一、红色研学旅行资源
        二、绿色研学旅行资源
        三、蓝色研学旅行资源
    第二节 福州市中小学生各类潜在研学基地适宜性测评
        一、测评对象
        二、数据来源
        三、确定权重
        四、福州市中小学生各类潜在研学基地适宜性排序
        五、福州市中小学生各类潜在研学基地等级划分
        六、加权求和法计算准则层得分
    第三节 排序结果分析
        一、总体排序结果分析
        二、分类型排序结果分析
第四章 对策与优化
    第一节 福州市中小学生红色潜在研学基地优化对策
        一、发挥核心优势,打造红色研学基地标杆
        二、整合红色研学资源,提升竞争力
        三、完善基础设施,依托高质量基地带动发展
    第二节 福州市中小学生绿色潜在研学基地优化对策
        一、打响知名度,打造绿色研学基地标杆
        二、突出教育属性,拓宽发展渠道
        三、加强与周边学校合作,依托周边资源带动发展
    第三节 福州市中小学生蓝色潜在研学基地优化对策
        一、着力弥补差距,依托其他类型优势基地发展
        二、挖掘教育属性,打造沉浸式蓝色研学旅行产品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关于研究内容
        二、关于样本选择
        三、关于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6)城市山地型公园景观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福州金鸡山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人地矛盾的突出
        1.1.2 城市绿地系统生态保护与开发建设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城市山地型公园研究综述概况
        1.2.2 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相关研究综述
        1.2.3 景观视觉敏感度相关研究综述
        1.2.4 植物色彩量化相关研究综述
        1.2.5 基于GIS技术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
        2.1.1 空间区位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热条件
        2.1.4 动植物资源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1 DEM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2.2 土地利用数据获取及处理
        2.2.3 遥感信息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2.4 矢量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2.5 其他图文资料数据获取
    2.3 技术平台
3 金鸡山公园景观参数化评价
    3.1 金鸡山公园生态敏感性分析与评价
        3.1.1 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的筛选
        3.1.2 生态敏感性评价层次模型构建
        3.1.3 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权重确定
        3.1.4 生态敏感性评价分级标准
        3.1.5 生态敏感性评价单因子分析
        3.1.6 生态敏感性评价因子无量纲化
        3.1.7 生态敏感性综合指数分析
        3.1.8 生态敏感区分级
        3.1.9 小结
    3.2 金鸡山公园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
        3.2.1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因子的筛选
        3.2.2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层次模型构建与权重确定
        3.2.3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分级标准
        3.2.4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单因子分析
        3.2.5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因子无量纲化
        3.2.6 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综合指数分析及分级
        3.2.7 小结
    3.3 金鸡山公园生态敏感性与视觉敏感性综合评价
        3.3.1 综合分析方法与原则
        3.3.2 分级优化及讨论
        3.3.3 小结
    3.4 金鸡山公园植物色彩评价
        3.4.1 植物色彩之于城市山地公园
        3.4.2 植物美景度评价
        3.4.3 植物色彩量化评价
        3.4.4 植物美景度与植物量化综合分析
        3.4.5 小结
4 金鸡山公园景观优化
    4.1 整体区域调控
    4.2 生物栖息地优化
    4.3 步道系统优化
    4.4 植物色彩优化
5 总结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金鸡山公园人机交互式参数化道路选线过程图
致谢

(7)福州高盖山公园景观视觉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下景观环境的提升需求
        1.1.2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1.1.3 福州的山水格局对于城市建设的启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内外景观视觉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眼动分析法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景观
        2.1.2 景观视觉质量评价
        2.1.3 城市山地公园
    2.2 理论基础
        2.2.1 景观评价理论
        2.2.2 景观美学理论
        2.2.3 等级理论
3 高盖山公园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3.1 区域概况
    3.2 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原则
        3.2.1 科学性原则
        3.2.2 系统性原则
        3.2.3 可操作性原则
        3.2.4 动态性原则
    3.3 评价思路及具体评价方法
        3.3.1 评价思路
        3.3.2 评价内容及方法
4 高盖山公园自然属性层面的视觉评价
    4.1 评价准备阶段
        4.1.1 电子数据的来源
        4.1.2 评价因子的选取
    4.2 评价结果与分析
        4.2.1 相对坡度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
        4.2.2 相对距离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
        4.2.3 视觉几率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
        4.2.4 醒目程度景观视觉敏感度评价
5 高盖山公园景观感知层面的视觉评价
    5.1 美景度评价
        5.1.1 美景度评价准备过程
        5.1.2 评价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5.1.3 评价结果与分析
    5.2 眼动评价
        5.2.1 实验前的准备
        5.2.2 评价结果与分析
6 高盖山公园景观视觉质量综合评价
    6.1 景观视觉敏感度综合评价
        6.1.1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6.1.2 评价结果与分析
    6.2 景观感知层面综合评价
        6.2.1 美景度评价与眼动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6.2.2 美景度评价与眼动评价的回归模型
    6.3 景观视觉质量综合评价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讨论
        7.2.1 建议
        7.2.2 研究的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福州高盖山公园各景点代表照片
    附录 B 公园美景度评价表
致谢

(8)福州市绿地优势树种单木特征及对城市照明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优势树种冠层模型与生存空间研究进展
        1.2.2 优势树种冠层结构与单木特征研究进展
        1.2.3 优势树种叶片性状研究进展
        1.2.4 优势树种对城市照明响应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区域研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特征
        2.1.3 气候环境
        2.1.4 水文资源
        2.1.5 土壤条件
        2.1.6 城市绿地现状
        2.1.7 城市绿地植被概况
    2.2 样地调查
        2.2.1 样木采集与测定
        2.2.2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福州城市优势树种的冠层模型与生长空间需求估计
        3.1.1 胸径-冠幅模型结果分析
        3.1.2 树高-胸径模型结果分析
        3.1.3 福州城市绿地主要优势树种的生长空间差异
    3.2 优势树种单木特征分析与对比
        3.2.1 优势树种单木树高结构特征差异分析
        3.2.2 优势树种单木胸径结构特征差异分析
        3.2.3 优势树种单木冠幅结构特征差异分析
    3.3 城市绿地主要优势树种叶片性状多样性研究
        3.3.1 各树种叶片性状变异分析
        3.3.2 各树种不同方位叶片性状的差异比较
        3.3.3 叶片性状间的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3.4 优势树种对城市照明响应研究
        3.4.1 城市光照优势树种调查统计结果
        3.4.2 各优势树种生长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4 讨论
    4.1 福州城市绿地优势树种冠层模型与生存空间
        4.1.1 优势树种胸径-冠幅、胸径-树高线性回归模型
        4.1.2 优势树种胸径-冠幅、胸径-树高模型适用性差异原因
        4.1.3 优势树种冠层结构模型与树种生存空间需求
        4.1.4 优势树种冠层结构模型与树种生存空间需求分析
    4.2 城市绿地优势树种单木特征的差异
        4.2.1 优势树种单木胸径结构特征
        4.2.2 优势树种单木树高结构特征差异分析
        4.2.3 优势树种单木冠幅结构特征差异分析
        4.2.4 优势树种单木结构特征产生差异的原因
    4.3 优势树种叶片性状特征
        4.3.1 方位对叶片性状差异影响显着
        4.3.2 各叶片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4.3.3 影响叶片性状变异的可能原因
    4.4 叶片对灯光照明的响应
5 结论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支付意愿的城市森林游憩价值研究——以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调查地概况
3 调查过程
    3.1 调查表编制
    3.2 实地调查
4 调查结果
    4.1 信效度
    4.2 样本特征
        4.2.1 人口统计学特征
        4.2.2 游憩的基本情况
        4.2.3 支付意愿
    4.3 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
    4.4 游憩价值
5 结论

(10)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
        1.1.2 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梁济运河的复航
        1.1.3 梁山县城市发展背景下居民对游憩的需求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归纳总结法
        1.4.4 实地调研法
        1.4.5 层次分析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绿道的概念
        2.1.2 绿道的分级和分类
        2.1.3 城镇型绿道的概念
        2.1.4 游憩的概念
        2.1.5 城镇型绿道的游憩功能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
        2.2.2 景观都市主义
        2.2.3 环境行为理论
    2.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动态
        2.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2.3.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
3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构建研究
    3.1 城镇型绿道与游憩的关系
        3.1.1 游憩功能是城镇型绿道的主要功能之一
        3.1.2 游憩活动与城镇型绿道相互影响
        3.1.3 城镇型绿道是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组成部分
        3.1.4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特征
    3.2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设计影响因素
        3.2.1 游憩需求
        3.2.2 城市公共游憩空间
        3.2.3 城市自然基底
        3.2.4 可达性
    3.3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原则
        3.3.1 以人为本原则满足居民游憩需求
        3.3.2 尊重现状串联城市公共游憩空间
        3.3.3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城市自然资源
        3.3.4 可达性原则
        3.3.5 多样化原则
    3.4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构建方法
        3.4.1 现有的绿道构建方法
        3.4.2 本文选择的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构建方法
    3.5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设计策略
        3.5.1 重视绿道人性化设计 满足居民游憩需求
        3.5.2 多重游憩功能复合设计
        3.5.3 开放性游憩空间,绿道边界与城市空间的自然衔接
        3.5.4 依托不同的城市现状,多样性游径设计
4 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研究
    4.1 评价流程
        4.1.1 城市公共游憩空间评价
        4.1.2 城市自然基底评价
        4.1.3 城市游径资源评价
    4.2 评价方法
        4.2.1 适宜性分析法
        4.2.2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4.3 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评价因子及权重
        4.3.1 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类别
        4.3.2 文物古迹用地评价因子及权重
        4.3.3 绿地与广场用地评价因子及权重
    4.4 城市自然基底的适宜性评价
        4.4.1 城市自然基底的分类
        4.4.2 城市自然基底的评价
    4.5 城市游径资源的评价因子及权重
        4.5.1 城市游径资源评价因子
        4.5.2 城市游径资源评价因子权重
5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与研究
    5.1 休斯顿河湾绿道(Houston Bayou Greenway)系统规划
        5.1.1 项目简介
        5.1.2 场地问题及解决途经
        5.1.3 休斯顿河湾绿道的游憩功能
        5.1.4 借鉴与思考
    5.2 米尔河滨河绿道(Mill River Greenway)
        5.2.1 项目简介
        5.2.2 场地问题及解决途经
        5.2.3 米尔河滨河绿道的游憩功能
        5.2.4 借鉴与思考
    5.3 新加坡南部山脊(Southern Ridges)
        5.3.1 项目简介
        5.3.2 场地问题及解决途经
        5.3.3 新加坡南部山脊的游憩功能
        5.3.4 借鉴与思考
    5.4 福州城市森林步道(福道)
        5.4.1 项目简介
        5.4.2 场地问题及解决途经
        5.4.3 福州城市森林步道的游憩功能
        5.4.4 借鉴与思考
    5.5 厦门杏林湾环湖绿道
        5.5.1 项目简介
        5.5.2 场地问题及解决途经
        5.5.3 厦门杏林湾环湖绿道的游憩功能
        5.5.4 借鉴与思考
6 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规划
    6.1 梁山县现状
        6.1.1 梁山县概况
        6.1.2 区位条件
        6.1.3 梁山县历史沿革
        6.1.4 城市资源
    6.2 上位规划
        6.2.1 梁山县中心城区定位和发展方向
        6.2.2 绿地景观结构
    6.3 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选线适宜性评价
        6.3.1 绿地与广场
        6.3.2 文物古迹
        6.3.3 城市自然基底评价
        6.3.4 游径资源评价
        6.3.5 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选线
    6.4 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整体规划与分项规划
        6.4.1 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整体规划
        6.4.2 绿道水系规划
        6.4.3 绿道中绿地空间类型规划
        6.4.4 绿道游径系统规划
        6.4.5 绿道驿站规划
        6.4.6 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分类
7 环城水系游线流畅河段景观设计
    7.1 前期分析
        7.1.1 红线范围
        7.1.2 用地分析
        7.1.3 交通分析
        7.1.4 分析汇总
    7.2 规划设计
        7.2.1 设计目标
        7.2.2 设计策略
    7.3 景观设计
        7.3.1 景观结构
        7.3.2 景观分区
    7.4 专项设计
        7.4.1 游径专项
        7.4.2 游憩活动专项
        7.4.3 游憩驿站专项
        7.4.4 水利专项
        7.4.5 植物专项
        7.4.6 经济技术指标
8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附录
附件

四、福州市的森林公园(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数据视角下城市公园生态功能空间差异性分析与评价研究——以福州市晋安区城市公园为例[J]. 成林莉,黄硕,董建文,陈小燕,郑宇. 中国园林, 2022(01)
  • [2]关于城市森林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究——以福州市创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为例[J]. 沈洁. 西部旅游, 2021(01)
  • [3]福州市森林城市建设成效及发展研究——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例[J]. 王英姿,童桂荣,张顺恒,王文锋,程周平,陈海锋. 安徽农业科学, 2020(12)
  • [4]福州市城市绿色空间时空演化的温度效应研究[D]. 陈燕红.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0)
  • [5]中小学生各类潜在研学旅行基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福州市为例[D]. 郑逸凡.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6]城市山地型公园景观评价及优化研究 ——以福州金鸡山公园为例[D]. 陈小燕. 福建农林大学, 2020
  • [7]福州高盖山公园景观视觉质量评价研究[D]. 梁萍.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8]福州市绿地优势树种单木特征及对城市照明的响应[D]. 李坤玲.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9]基于支付意愿的城市森林游憩价值研究——以福州市为例[J]. 郑冰思,郑鹏镍. 山东林业科技, 2020(01)
  • [10]基于游憩功能的城镇型绿道规划设计研究 ——以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中心城区绿道为例[D]. 王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标签:;  ;  ;  ;  ;  

福州森林公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