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未来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未来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一、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未来农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有恒,谭丹,韩兰英,李丹华,王鑫,卢国阳,林婧婧[1](2021)在《黄河流域气候变化研究综述》文中提出黄河流域从西到东跨越多省,地形复杂,作为中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本文主要综述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黄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影响以及成因和对策建议的最新研究进展:(1)近60年黄河流域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升温速率为0.30℃/10a,上游升温速率最大,下游次之,冬季升温趋势最显着,夏季最小,降水量上游地区增多,中下游地区减少,蒸散量呈减少趋势。(2)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黄河流域径流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源区冰川积雪消融加剧,冻土严重退化,流域植被覆盖整体呈好转趋势,上游脆弱区和中游产沙区水土流失加重,对农业影响利弊皆存,流域病虫害加剧;流域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对文化遗产安全保存带来巨大挑战。(3)黄河流域气候系统随时间演变的过程不仅受自身内部的动力、热力影响,也受大气环流、海温、青藏高原等外部强迫因子的影响,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成分和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是影响黄河流域局地气候的重要因子。(4)未来黄河流域气温持续上升,降水波动增加,极端天气事件将更加频繁。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在于加强黄河流域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提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报预警能力,联合多部门建立气象、水文、生态与数值预报及防控一体化的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同时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管理调配和有效利用,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战略,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指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胡侨宇[3](2021)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不同分区干湿程度的影响》文中指出干旱是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破坏性最强的灾害之一。在全球气候变暖的驱动下,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干旱的影响及其驱动因子逐渐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为了更好地监测和预报我国的干湿程度,分析研究干旱的驱动因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了气象站点、环流指数、社会经济指标和温室气体等数据分析了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干旱的影响。基于水分亏缺/盈余指数(water deficit/surplus,D)对我国七个不同分区干旱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利用改进的Mann-Kendall(MMK)方法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检验;利用共线性分析和皮尔逊相关分析及其显着性检验对干旱的关键环流指数进行筛选;建立了关键环流因子与D值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此对我国未来不同分区干旱进行短期预测;基于社会经济指标将我国分为6个不同的社会经济水平,探究不同社会经济水平下,社会经济和人类活动对我国极端湿润和干旱事件的影响,并利用不确定分析方法从不同站点、不同分区和不同社会经济水平方面确定了气候变化(以环流因子表示)和人类活动(以温室气体表示)对干旱的贡献度。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分析了七个不同区域水分亏缺/盈余指数(D)的时空演变规律。将全国划分为七个区域,1961~2020年D值在不同分区上具有差异性,其中西北地区(I区)、内蒙古草原地区(II区)、青藏高原地区(III区)处于干旱状态,而且I区在5、6月最严重;华中地区(VI区)和华南地区(VII区)表现为湿润,东南区湿润程度在5~8月湿润程度最高。D的年值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除II和V区外,其它区域的D值呈增长趋势的站点数大于降低趋势的站点数,尤其是VI区。此外,在研究期内我国的东部、西北部以及东南部等多地区有变湿润的趋势,而在我国的中部地区有干旱化趋势。(2)对不同区域干旱关键驱动环流因子进行严格筛选。通过共线性分析和皮尔逊相关及其显着性检验对干旱的关键环流因子进行筛选,发现干旱的发生是多种环流因子并发的结果;环流指数对各个分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干旱具有影响。此外,气候变化下环流因子对干旱的影响存在约为12个月的周期,并且存在一定滞后性,滞后时间基本在0~12月内。在众多环流因子中,大气类环流因子对各分区干旱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如西北地区(I区)干旱的环流驱动因子最多,影响程度最高,其中在同月与太平洋区极涡强度指数(PPVI)的相关系数高达0.88,在滞后时间为10个月时与南海副高脊线位置指数(SSRP)的相关系数为-0.86。(3)基于关键环流因子的干旱定量分析及预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率定期(1961~2010)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比验证期(2011~2020)要高,而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 RMSE)要低,但都表明率定期的模型好。无论是率定期,还是验证期,模型在西北地区(I区)的表现效果最好。同一分区不同滞后时间下的模型表现效果各不相同,在率定期下,I区在滞后时间为5个月时,模拟效果最好,r和n RMSE分别为0.96和8.2%;验证期下华中地区(VI区)在滞后时间为1个月下,模拟效果最好,r和n RMSE分别是0.58和15.3%。此外,2021年各月的D值在西北地区(I区)、内蒙古草原地区(II区)、青藏高原地区(III区)、东北地区(IV区)和华北地区(V区)为负,表明这些地区2021年将会处于干旱状态,且II区在2021年6月干旱最为严重,其D值为-144.1 mm;华中地区(VI区)和华南地区(VII区)的D值大部分大于0,表明这些地区在2021年将会处于湿润状态,且在VII区最为湿润,D值为113.3mm。根据预测模型的评价,II区2021年干旱程度比以往更严重(<40%),需要提前采取措施预防和应对干旱;VII区在2021年的湿润程度比以往更加高(>60%),需要我们提前采取一定措施防止该地区发生洪水风险。(4)社会经济状况对极端干旱和湿润事件的影响。考虑社会经济指标(人口和GDP)将525个站点划分为6个社会经济水平,各社会经济水平下的人口和GDP均有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属于社会经济水平6下的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端湿润事件逐渐严重,极端干旱事件逐渐缓和。2016年和2011年分别是中国的湿润年和干旱年,其对应的12个月尺度中的标准化降雨蒸散发指数的最大值(SPEI_MAX)和最小值(SPEI_MIN)为1.83和-1.58。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SPEI_MAX总体呈上升趋势,SPEI_MIN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上升或下降的速率各不相同。在高社会经济水平下,发达城市的极端湿润事件更为严重,在低社会经济水平下,欠发达城市的极端干旱事件更为严重。(5)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干旱的贡献度。从时间上看,温室气体CH4、CO2、N2O和SO2随时间变化都有上升的趋势,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温室气体的浓度也逐渐增加。从空间上看,四项温室气体浓度在我国的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并且由西向东逐渐增加。无论是从不同站点、不同分区,还是不同社会经济水平上看,气候变化对干旱的贡献度都要比人类活动的贡献度大。不同站点下,气候变化对干旱的贡献度范围在30~99.2%,人类活动占比为0~70%,同时人类活动对干旱的贡献度在我国由西向东逐渐增大;不同分区下,青藏高原地区(III区)气候变化对干旱的贡献度最高,贡献度大小为82.7%;内蒙古草原地区(II区)人类活动对干旱的贡献度最高,贡献度大小为37.4%;气候变化对干旱的贡献度随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减小,而人类活动对干旱的贡献度随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逐渐增加。

张蕾[4](2021)在《农业气候资源演变下双季稻冷热灾害风险分析与适应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不同区域表现出差异化增温,中国增温幅度较大。双季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稻作制度,其生产水平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是无法忽视的事实,尤其是受高温和低温灾害的变化而产生了明显的胁迫。未来气候将持续变暖,双季稻生产的适应性调整是必然趋势。目前,关于气候变化下双季稻热量资源利用特点、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灾害风险及适应性调整以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研究仍然较少。本研究基于气象和农情观测、气候预测等数据,采用降尺度方法获取我国不同地区模拟性能表现较好的高分辨率气候模式数据集并预估未来温度变化特点;进一步针对南方双季稻区,构建了热量资源评估指数、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复合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基于双季稻区模拟较好的气候模式集合,开展双季稻热量资源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灾害风险评估及预测;通过适应性调整,以减灾为目的探索在热量资源演变下双季稻种植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调整对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1个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对温度的模拟存在偏差,经过Bias Correction Spatial Disaggregation方法统计降尺度后的全球气候模式和偏差订正后的区域气候模式Providing Regional Climates for Impacts Studies(PRECIS)数据精确度明显提高,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温度日较差的模拟偏差在±0.2℃内,高温日数和霜冻日数的模拟偏差在±2 d内;基于不同气候区域5个较优模式集合数据的分析,RCP8.5情景下2006-2100年全国变暖趋势率将达到0.64~0.67℃·10a-1,霜冻指数和高温指数变化率分别达-4442 d·km2·10a-1和3557 d·km2·10a-1,变化速率为RCP4.5情景下的2倍左右;新疆、西北地区中东部、东北、华北、内蒙古和青藏高原地区增温明显,温度日较差呈减小趋势,霜冻指数明显降低;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增温幅度小,温度日较差呈增加趋势;江淮、江汉、江南和华南高温胁迫将更为严重。(2)与1986-2000年相比,2001-2015年早稻实际播种期提前了1~7 d、晚稻实际成熟期有所推迟,早稻安全播种期提前2~15 d、晚稻安全成熟期推迟2~10 d;双季稻生长期内有利于生长的积温有所增加,但实际生长期内有利于生长的积温占安全生长期内有利于生长的积温的比值在大部地区变小、表现出热量资源利用率在变差。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双季稻安全播种期将提前、安全成熟期将推迟,且RCP8.5下变化幅度较RCP4.5更为明显;安全成熟期推迟对生长期延长的贡献率大于安全播种期提前的贡献;安全生长期延长使得≥10℃积温增加且在21世纪中后期增幅加大,意味着未来双季稻热量资源增加、利于开展生产适应性调整。(3)未来气候情景下,早稻低温冷害和晚稻寒露风的风险概率将有所降低,早稻高温热害的风险概率将增加;早稻低温冷害-晚稻寒露风灾害风险概率逐渐降低,而其他复合灾害的风险概率在2021-2035年有所降低、随后普遍增加。高温热害风险明显高于低温冷害,低温冷害风险减弱、高温热害风险增强;早稻低温冷害-晚稻寒露风风险明显减弱,其他复合灾害的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江西中部和湖南东部等地。(4)在未来热量资源演变下,从双季稻区格点最优种植调整措施年变化上看,整体表现出早稻播种期将提前、成熟期略提前,而晚稻播种期则略延后、成熟期延后;早稻生育期积温波动幅度较大、呈略减小趋势,晚稻生育期积温呈增加趋势。从空间上看,早稻最优播种期从南往北推迟而晚稻最优播种期从南往北提前;随着时段推移,早稻最优播种期提前、成熟期提前、生育期积温减小,而晚稻最优播种期延后、成熟期延后、生育期积温增大。在最优种植制度条件下,早稻低温冷害和晚稻寒露风有害积温量值小,而早稻高温热害有害积温呈增加态势;因此,通过提高早稻高温抗逆性才能满足高温热害有害积温与现有水平相当,且未来气候情景下高温临界值提高的幅度不断增大,至RCP8.5情景下2081-2095年普遍需提高到36.6℃以上。

王志东[5](2021)在《阿克苏河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及种植结构空间格局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尤其在干旱绿洲区,水土资源的重要性更加明显。阿克苏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典型的内陆河绿洲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阿克苏河流域出现了水资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以保护生态为前提,实现流域水土资源的合理分配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阿克苏河流域作为典型的绿洲农业区,农业用水量占比达80%以上,准确获取流域作物种植结构,实现流域农业用水及种植结构的空间格局优化是流域水土资源配置问题中的重点。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首先基于Can ESM2模式采用SDSM方法进行降尺度,预测了流域未来主要气象因子的时空变化规律,然后分别采用作物系数法和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计算流域未来的需水量和供水量;之后构建了不同情景下同时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实现了气候变化下流域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以国产GF-1数据为基础,构建不同作物多时相NDVI变化曲线,结合实地调研数据,采用监督分类方法,获取了流域绿洲区当前的种植结构,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当前绿洲区农业需水量的空间分布。构建了多目标作物种植结构空间格局优化模型,实现了阿克苏河流域作物种植结构数量和空间布局的双重优化。本文主要的结论如下:(1)基于气候变化模拟分析了阿克苏河流域不同气候情景下的需水量和供水量的变化。阿克苏河流域在未来气候情景下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气温升高和降雨减少,RCP8.5情景下气象因子的变化幅度大于RCP4.5情景。未来气候情景下,阿克苏河流域ET0在RCP4.5和RCP8.5两种情景下分别以10.02 mm/10a和16.65 mm/10a的速度增加。ET0的增加将导致流域植被需水量增加,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进步,流域不同土地类型单位面积需水量增速将有所缓和。同时,温度升高加速了流域北部山区冰川的融化速度,2050年以前两种气候情景下的地表径流呈上升趋势。在缩减地下水开采量的基础上,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在2050年以前,依然会有略微增加,RCP8.5情景下的增加量大于RCP4.5。(2)基于多目标水土资源优化模型实现了阿克苏河流域保护生态背景下不同情景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目前,在满足生态用水的前提下,流域缺水量为7.61×108 m3。为满足当前情况下流域供需水平衡,流域应减少耕地面积以减少相应的农业用水,通过多目标模型求解及解集优选,当前配置下应减少耕地950.7 km2,主要在阿瓦提县、阿克苏市、阿拉尔市等单位面积耕地需水量高的地区,占耕地总量的17%左右。考虑到流域生态保护,中期规划年和远期规划年流域林地和水域面积持续增加。同时,随着节水技术的进步,到2050年,在保证耕地面积不小于4500 km2的前提下,阿克苏河可以为下游塔里木河提供更多的生态恢复用水。(3)基于多时相GF-1、气象及灌溉数据,分析了阿克苏河流域绿洲区作物种植结构及需水量的空间分布。多时相NDVI序列下,监督分类中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最优,总体精度达93.08%,Kappa系数达0.913。监督分类结果显示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麦)主要分布在流域上游的乌什县和温宿县;经济作物棉花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市、阿拉尔市及农一师的部分农场;果树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市和阿瓦提县。由于气候和作物种植结构影响,流域作物需水量和灌水量时空分布存在较大差异,时间上,春夏季需水量占全年需水量70%左右;空间上,温宿县附近流域需水量和灌水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另外,同种作物需水量在不同区域也存在差异,如棉花年需水量在509.5~553.3 mm之间,不同地区需水差异达43.8 mm。(4)基于多目标作物种植结构空间优化模型,提出了流域种植结构空间格局优化方法。以种植效益,流域月均NDVI总和,种植结构转化成本为目标的多目标空间格局优化模型可以在“压井缩田,退耕还林”的前提下实现阿克苏河流域种植结构的空间格局优化。对比不同算法对空间多目标模型的求解结果,MOPSO算法表现最优。通过优化,耕地面积减少18%左右,与前章水土资源优化结果相似。耕地减少主要在农一师1团2团及阿克苏市西部地区。综上,流域未来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气温升高和降雨减少,气候变化将使水资源供需发生变化,不同情景下的多目标水土资源优化模型可以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最优;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可以实现流域复杂种植结构的提取,以此为基础构建的多目标种植结构空间格局优化模型可以在保证粮食自给量的前提下实现作物种植数量和空间布局的双重优化。

陈新国[6](2021)在《气象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过程和产量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为了能够科学合理地应对作物生育期内的干旱灾害,降低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探究不同类型干旱对冬小麦生长过程和产量的影响大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收集气象、土壤、作物、地理等数据的基础上,基于12个月时间尺度SPEI分析1961~2100年我国各地区干旱时空演变规律及干旱特征;对冬小麦生育期内1到9个月时间尺度气象和农业干旱做进一步研究;基于DSSAT-CERES-Wheat模型模拟历史和未来时期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情景下我国108个农业气象站点冬小麦生育期、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大叶面积指数和冬小麦产量;最后分析冬小麦生育期内1到9个月时间尺度SPEI和SMDI与冬小麦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最大叶面积指数和冬小麦产量的关系,探究气象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了历史和未来时期我国各地区不同等级干旱时空演变规律及特征与历史时期相比,21世纪我国西北荒漠区干旱有增大趋势,而其他地区的干旱化趋势较慢,甚至出现湿润化趋势。随着排放情景的增大,我国青藏高寒区、东北温带区和华北暖温带区湿润化趋势逐渐增大。与1961~2000年相比,2021~2060年和2061~2100年西北荒漠区和青藏高寒区极端干旱发生的频次、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均有所增加,轻度、中度和严重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降低。华北湿润半湿润区干旱频次低于其他分区。未来时期SSP1-2.6情景下干旱频次大于其他三个情景;SSP5-8.5情景下极端干旱历时和干旱强度大于其他三个情景。(2)阐述了历史和未来时期我国冬小麦种植区冬小麦生育期内多时间尺度干旱时空演变规律1981~2015年黄淮海平原区冬小麦生育期内气象干旱较新疆地区更为频繁;黄淮海平原区0~10 cm和10~40 cm土层1到9个月时间尺度农业干旱发生频次大于其他两个分区。与0~10 cm土层相比,黄淮海平原区10~40 cm土层农业干旱更为严重;新疆地区10~40 cm土层的干旱程度较0~10 cm土层低。在未来时期,从冬小麦播种期到返青期中短时间尺度气象干旱发生频次较高;从冬小麦拔节期到成熟期(3到6月份)0~10 cm土层农业干旱发生频次较高;从冬小麦返青期到开花期(1到4月份)10~40 cm土层农业干旱发生频次较高。随着排放情景增大,各分区冬小麦生育期内0~10 cm土层和10~40 cm土层农业干旱有增加趋势。SSP3-7.0和SSP5-8.5情景下0~10 cm土层干旱程度比10~40 cm土层大。(3)基于DSSAT-CERES-Wheat模型综合模拟分析历史和未来时期冬小麦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变化规律DSSAT-CERES-Wheat模型对冬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以及冬小麦产量的模拟效果较好,能够用于模拟冬小麦生长过程。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区和其他地区冬小麦生育期内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冬小麦产量均大于新疆地区。2021~2060年及2061~2100年不同情景下各分区开花期和成熟期都有不同程度提前,高排放情景下冬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提前幅度较大;黄淮海平原区和新疆地区冬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与其他分区相比有所延迟。2021~2060年四个情景下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冬小麦产量相差不大。与2021~2060年相比,2061~2100年各情景下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冬小麦产量都有增大趋势。其中,SSP5-8.5情景下黄淮海平原区和新疆地区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冬小麦产量增加幅度较大。(4)多角度揭示了多时间尺度气象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历史和未来时期4个月时间尺度SPEI、0~10 cm和10~40 cm土层1个月时间尺度SMDI对冬小麦生育期内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以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较大;农业干旱指标SMDI与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产量的相关系数大于气象干旱指标SPEI与三者的相关系数,说明农业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较大。0~10 cm土层农业干旱指标SMDI与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在0.3、0.4和0.5左右。随着排放强度的增大,2021~2060年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与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产量相关性相差不大,而在2061~2100年相关性则有降低趋势。冬小麦生育期内各月份干旱指标与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的相关系数相差不大。拔节期和乳熟期(3到5月份)气象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产量影响较大,而在越冬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影响较小,说明在冬小麦越冬期适当的“干旱锻炼”对冬小麦产量影响不大。农业干旱与冬小麦产量变异性的决定系数在14%左右,而气象干旱与冬小麦产量变异性的决定系数仅为2%左右。黄淮海平原区3到5月份各干旱指标与冬小麦最大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地上部分生物量及产量相关性最大,新疆地区次之。历史时期干旱年份黄淮海平原区和其他地区大多数站点冬小麦减产率在5%到25%之间。2021~2060年和2061~2100年不同情景下黄淮海平原区冬小麦减产率在15%到30%之间;新疆地区大多站点冬小麦减产率在5%到15%之间。本研究可为我国冬小麦生育期内抗旱措施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刘显[7](2021)在《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发展灌溉、提高复种指数和增加农药化肥投入等措施,我国目前达到了FAO(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规定的粮食安全标准,但这种发展是以过量的资源投入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不符合绿色化发展理念(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已难以为继。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给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单纯通过开发本区域的粮食生产潜力来达到粮食安全的目的较为困难。本研究在国际化(国际粮食贸易)绿色化背景下,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借助农村调研数据和统计数据,全面评估了城市化和老龄化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预测了2025-2050年区域粮食供需平衡。为了满足区域未来粮食供需平衡,实现粮食国际化绿色化生产,借助水足迹和虚拟水理论、水资源负载指数、耕地压力指数和耕地质量指数等,明确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机制;立足“一带一路”倡议、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理论,以西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上层目标,以各省(区)粮食蓝水利用效益、绿水占比和粮食净效益为下层目标,以各省种植面积、粮食可用水资源量、最低粮食需求为约束条件,构建开放式双层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有望在提高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上,促进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发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未来存在较大威胁与挑战。城市化和老龄化增加1%,农户粮食产量将分别增加26.0和-9.4 kg(P<0.05)。城市居民对于动物性食品的消费以年均2.7%的速率增长,动物性产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粮食,给区域粮食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两个因素的提高降低了农户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质量,阻碍了粮食绿色生产。劳动力减少又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城市化和老龄化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的粮食消费量至少将需要7.99×107吨、8.79×107吨和9.30×107吨,较2016年分别增加21.0%、33.1%和40.9%,粮食安全指数分别降低了15.6%、20.7%和22.9%。预计自2040年始,仅依靠本区域的粮食产量将无法满足粮食消费需求。为保障未来粮食供需平衡,提出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机械设备投资、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措施来保障区域粮食安全。(2)2000-2016年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在大幅减小,粮食消费水足迹逐步增加。水资源负载等级由Ⅲ级转变为Ⅰ级,已不具备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比例以年均0.2%的幅度减小。随着人口增长,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了3.7%,其中灰水足迹增加了40.1%,不利于粮食绿色化生产;牛奶、水产品和肉类的消费水足迹分别增加了311.2%、59.3%和46.0%。能源水足迹增加了4.0倍,这导致了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指数增加了1.2倍。2000-2016年虽西北地区耕地压力在减小,但耕地质量较差。耕地压力指数年均减幅为1.6%,这主要源于粮食单产和复种指数的提高(P<0.01)。然而,虽耕地资源丰富但低等耕地占耕地总量的57.4%,耕地质量指数为0.2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逐年增加的水资源压力和较低的耕地质量决定了较低的粮食生产潜力,给区域粮食的绿色化生产带来威胁。因此,必须采取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研发抗旱高产作物品种、发展智慧农业等措施来实现区域粮食安全和粮食绿色化生产。(3)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水平与国际间粮食贸易紧密相关。2000-2016年,西北地区粮食进口年份为8个,期间穿插着粮食出口年。出口粮食数量比进口高67.9%,说明西北地区对于保障全球的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同样,该地区不稳定的粮食贸易状态,也说明了其粮食安全水平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际粮食贸易。(4)种植结构优化后粮食安全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提高了生态安全水平、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降低了粮食种植面积。调整后,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为1.74×108 ha,相较于2016年减少了2.0%。小麦、玉米、薯类和大豆种植面积的变幅分别为-28.2%、-15.9%、6.1%和1.8%。西北地区粮食作物提供的热量增加7.5%,粮食灰水足迹减小6.6%,粮食蓝水利用效益和净效益分别增加23.4%和18.3%,种植面积减少2.0%。粮食安全指数提高2.2%,预计2025、2035和2050年粮食安全指数将分别提高4.7%、4.5%和3.2%,促进未来粮食供需平衡。这在缓解区域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压力的同时,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粮食绿色化生产。本文从城市化和老龄化的角度,在系统分析了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现状并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以绿色化和国际化为导向,选取指标量化了水资源、耕地资源和粮食贸易对区域粮食安全的影响。将国际粮食贸易和比较优势纳入考量,构建了“开放式”种植结构优化模型。最终提出适于国际化绿色化背景的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建议。这对于保障该区域粮食安全,实现粮食国际化和绿色化生产意义重大。

杜建斌[8](2020)在《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旱灾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分析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情况的变化趋势及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对提高粮食主产省的抗旱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收集建国以来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旱灾受灾、成灾面积、粮食产量等数据,系统的分析13个粮食主产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和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以部分省份为例总结不同区域的抗旱减灾措施,最后基于全球气候模型,模拟预测RCP4.5和RCP8.5情景下2031-2060年我国全国范围及粮食主产区不同干旱等级发生的频率及不同干旱等级所占比例,预测未来情景下我国主要粮食主产区干旱的演变趋势,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东北地区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均高于其他三个粮食主产区,其中内蒙古省粮食平均受灾和成灾率均最高,其次为辽宁。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的粮食播种面积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黄淮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旱灾显着降低粮食单产和总产,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均呈负相关。大部分粮食主产省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与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年变化率负相关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旱灾受灾率和成灾率较大的年份与粮食单产和总产减产较大的年份相对应。(2)不同的种植区域有不同的抗旱减灾措施,东北地区针对玉米主要有育苗移栽、垄作、薄膜覆盖和免耕等抗旱措施,针对大豆有调整耕作方式和应急补灌等抗旱技术。黄淮海地区针对冬小麦、夏玉米主要有秸秆覆盖、应急补灌技术和优化灌溉措施等抗旱减灾技术。西南地区四川省抗旱减灾措施主要有合理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合理的耕作技术、调整合适的播期和管理技术以避开旱灾的影响以及灾后的减灾农艺措施等四个方面。长江中下游的湖南省,年降雨量较大,但易发生季节性干旱,在湖南省主要采用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使用化学制剂调控避旱减灾技术以及干旱适应性防控高产栽培技术等。(3)在气候持续变暖情况下我国干旱发生将进一步加剧,本文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我国2031-2060干旱程度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RCP4.5情景下我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大于1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均在15%以上,其中黑龙江北部、山东南部、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四川、陕西和西藏南部等地干旱发生频率在25%以上。在RCP8.5情景下我国不同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差异较大,西北大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低于5%,东北、黄淮海、西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30%,其中黑龙江东北部、辽宁南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部分地区干旱发生频率大于40%。RCP8.5情景下干旱频率和干旱程度比RCP4.5情景高,对我国不同粮食主产区干旱预测表明在RCP8.5情景下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频率和程度比RCP4.5情景下进行加重,而西南地区在RCP8.5情景下干旱比RCP4.5情景下有所减缓。

徐芳[9](2020)在《利用APSIM-Maize模型研究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机制和应对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探究多种农艺应对措施对保证未来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关中地区为研究区域,首先利用杨凌站点2009-2012年夏玉米(品种为“郑单958”)和长武站点2017-2018年春玉米(品种为“先玉335”)试验数据对APSIM-Maize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和验证;然后基于两个站点1971-2010年的历史气象数据,利用36种全球气候模式(GCMs)和NWAI-WG统计降尺度方法预测该地区在RCP4.5和RCP8.5两种排放情景下未来2031-2060(2050s)和2071-2100(2090s)的气候变化;最后运用验证后的APSIM-Maize模型结合气象数据模拟在20种播期和密度组合情景下,玉米在充分灌溉和雨养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探究该地区玉米生长的主要气候影响因子,量化玉米的生产潜力,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以及优化播期和密度的交互作用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有效性。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APSIM-Maize模型校正和验证结果表明:玉米开花期、成熟期和籽粒产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5、0.90和0.76,开花期和成熟期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2和5天,籽粒产量实测值和模拟值的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12%;验证结果表明APSIM-Maize模型在模拟关中地区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2)基于1971-2010年历史气候下常规播期和密度组合的模拟结果显示:夏玉米平均潜在和雨养产量为8756和4236 kg ha-1,春玉米为13138和6163 kg ha-1,通过灌溉夏玉米和春玉米最高可以增产52%和53%;降雨量是该地区玉米生长的主要气候影响因子;适当推迟播期和提高种植密度可以有效提高该地区玉米生产潜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夏玉米潜在和雨养产量可提高20.0%和24.2%,春玉米可提高21.7%和22.8%,夏玉米潜在和雨养水分利用效率可提高22.7%和20.8%,春玉米可提高14.4%和20.0%。(3)未来气候情景下,玉米生育期内的平均温度、太阳辐射和降雨量将会增加。气候变化将导致玉米生育期缩短,耗水量增大,从而降低生产潜力。其中,温度上升是主要气候影响因子。夏玉米潜在和雨养产量将会下降14.5-37.1%和23.9-51.2%,春玉米下降14.1-36.7%和20.1-36.7%,夏玉米潜在和雨养水分利用效率下降19.7-44.2%和24.0-50.8%,春玉米下降24.6-51.2%和22.5-45.2%。(4)适当的推迟播期和提高种植密度可以有效缓解气候变化对玉米的消极影响。随着播期推迟1-2周以及密度提高为8-10株m-2时,夏玉米潜在和雨养产量可提高7.8-13.1%和0.5-5.6%,春玉米可提高12.4-24.0%和3.1-17.0%。随着产量增加,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也显着提高,特别是潜在情景下,夏玉米可提高10.2-18.1%,春玉米可提高22.7-35.9%。然而,干旱胁迫导致玉米潜在和雨养产量增长幅度不同步,将会增大产量差。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将会导致我国关中地区的玉米生产潜力下降,但是优化播期和种植密度可以有效缓解未来气候变化的消极影响,而水分胁迫依然是限制该地区玉米生产潜力提升的重要问题。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结合耐高温和耐旱玉米品种、合适的灌溉措施、地膜覆盖等保水措施以及其他的农艺措施可能会有效地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对该地区玉米的消极影响。

刘文新[10](2020)在《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地球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维持生命与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对穷人而言,家庭的取水时间与成本、与水资源有关的卫生健康问题、生产、生活用水的供应和获取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这些问题,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地区往往更易受到短期冲击和气候变化带来的长期变化的影响。此外,由于人口密度增加、资源竞争加剧、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也加剧了数百万人面临水资源短缺风险。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评价往往被认为是制定合适的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前提条件。然而,水资源是动态的系统,它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直接的,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活动及环境交互的影响。除了上述的因素以外,我国也有着自身固有的发展问题。受城乡分割发展模式的影响,国家在水资源的分配与建设上采取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却忽视了农村水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导致了农村水资源建设严重滞后。因此,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气候变化、水资源环境恶化以及用水矛盾四者交织在一起,成为限制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但目前来看,一方面,现行的水资源评价方法主要集中于用水效率的测度,而忽略了社会适应性以及生态环境对于水资源的影响;另一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的水资源驱动因子方面的研究,而忽略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交互影响,从而制约了水资源管理政策的精确性与差异性。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城乡水资源发展失衡的问题,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发展状况如何?第二,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之间存在怎样的失衡关系?第三,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以解决城乡水资源发展失衡难题?基于此,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细致梳理,总结了有关水资源评价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通过对水贫困理论的概念、理论框架以及理论基础的详细解读,我们构建了水贫困理论下的水贫困指数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先测算了西北地区各地市2000-2017年的城市水贫困程度和农村水贫困程度,从资源、设施、能力、使用与环境五个维度全面评价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系统的真实情况;其次,尝试考虑将城乡分割的视角引入到水贫困的分析框架内,以期更加准确地掌握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发展的失衡情况;最后引入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城市-农村水资源发展失衡的时间模拟演化及空间关联程度,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测算结果表明:各地市之间的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存在很大的差异。城市水贫困程度在0.118-0.443之间,整体得分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系统的发展状况显着提高。农村水贫困得分在0.146-0.352之间,整体得分呈现出缓慢的上升趋势,说明西北地区农村水资源系统的发展状况缓慢改善。城市水资源的两极分化要比农村水资源的两极分化更为严峻。通过运用最小方差法对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进行判定,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驱动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使用维度和环境维度等为影响城市水贫困和农村水贫困的共同驱动因素,说明水资源系统的影响因素不仅与地理空间有关,还与用水效率、生态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第二,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失衡性的测算结果表明:利用遗传算法估计模型参数,分析出城市-农村水贫困复杂系统的共生类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系统的演化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协同型、竞合型(城市优先型与农村优先型)以及冲突型。城市-农村的合作强度存在显着的不平衡。研究区域的52个地市中有36个地市存在明显的竞争和矛盾,另外16个地市从参数上看是协同型区域,然而,其中有5个地区处于低水平的协同阶段。这表明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和农村水资源的发展失衡关系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近70%的地区仍处于相互制约或孤立发展的状态。第三,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滞后性测算结果表明:2000年,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以扩张负脱钩、弱脱钩、衰退脱钩为主;2017年,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关系以扩张负脱钩、弱脱钩、强负脱钩为主。西北地区城市水资源与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失衡程度呈现一种恶化的趋势。同时,按照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创造性地引入了ARMA模型对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失衡性的未来五年进行预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失衡性将于2021年出现拐点,将会有一个较大的改善。第四,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性测算结果表明:在2000-2017年间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值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表明城乡水资源的失衡性明显加剧,这进一步验证了第五章与第六章的结论。同时,失衡性在空间分布上明显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呈现出空间集聚。这表明空间因素对于城市-农村水资源的失衡性具有重要影响。从失衡性的空间布局来看,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贫困的协调发展性的空集聚情况先增后减,异质性先减小,然后不断增大;得出西北地区城乡水资源的空间集聚区,高高区域和低低区域的显着性水平很高。通过对空间差异的把握,有助于缩小西北地区城市-农村水资源之间的差异。最后,本文在基于前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可行的西北地区城乡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设计原则及政策措施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基于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计算结果,提出了针对特定区域的城乡水贫困驱动因子,可以确定政策干预的优先次序。基于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失衡性的计算结果,本文进一步从管理方式、立法、产权、城乡一体化、投资、补偿以及水资源保护意识这七个方面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坚持行政集权,明确下级管理部门的权责;(2)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为水资源保护提供坚实的保障;(3)推进农田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实现三权合一的管理制度;(4)推进城乡管理一体化,保障农村与城市地位对等;(5)建立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制度,引导企业积极参与;(6)改进水资源补偿制度,探索合理的奖惩机制;(7)树立公众水资源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推动全民参与水资源保护的行动中来。

二、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未来农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未来农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气候变化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黄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
    1.1 黄河流域地理区域
    1.2 黄河流域气温和降水变化
    1.3 黄河流域极端气候变化
    1.4 黄河流域蒸散变化
2 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的影响
    2.1 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
    2.2 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3 对流域农业的影响
    2.4 对流域文物的影响
3 黄河流域气候变化归因分析
    3.1 外强迫信号对黄河流域气候变化产生影响
        3.1.1 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
        3.1.2 海温的影响
        3.1.3 青藏高原的影响
    3.2 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气候产生影响
4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及应对举措
    4.1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4.2 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
        4.2.1 提高黄河流域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
        4.2.2 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管理调配和有效利用
        4.2.3 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严守生态红线
5 结论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不同分区干湿程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研究的发展过程
        1.2.2 干旱指标
        1.2.3 大气环流对干旱的影响
        1.2.4 干旱驱动机制
        1.2.5 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对干旱的贡献度
        1.2.6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干旱的关键环流驱动因子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数据来源
        2.1.3 水分亏缺/盈余指数的计算方法
        2.1.4 MMK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
        2.1.5 共线性分析
        2.1.6 皮尔逊相关及其显着性检验
    2.2 结果分析
        2.2.1 不同区域水分亏缺/盈余指数的时间变化
        2.2.2 水分亏缺/盈余指数的空间变化特征
        2.2.3 水分亏缺/盈余指数的变化趋势
        2.2.4 筛选的关键环流指数
    2.3 讨论
        2.3.1 干旱指数的选择
        2.3.2 环流指数的选择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关键环流因子的干旱定量分析及预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和水分亏缺/盈余指数的计算
        3.1.2 多元线性回归建模
    3.2 结果分析
        3.2.1 计算与模拟的D值之间的关系
        3.2.2 模型的评价
        3.2.3 水分亏缺/盈余指数与环流因子的定量关系
        3.2.4 水分亏缺/盈余指数的预测
        3.2.5 水分亏缺/盈余指数预测结果的评价
    3.3 讨论
        3.3.1 不同预测方法在干旱预测中的不确定性
        3.3.2 中国不同分区干旱的变化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社会经济状况对极端干湿事件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4.1.2 SPEI的计算
        4.1.3 线性斜率估计和相关分析
    4.2 结果分析
        4.2.1 不同社会经济水平下人口和GDP的空间变化
        4.2.2 SPEI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时间变化
        4.2.3 SPEI、SPEI 最大值和最小值线性斜率的空间分布
        4.2.4 社会经济指标和干旱指数线性斜率之间的关系
        4.2.5 不同社会经济水平下干旱指数线性斜率的变化
        4.2.6 极端湿润和极端干旱事件的发生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干旱的贡献度
    5.1 材料与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不确定性分析
    5.2 结果分析
        5.2.1 温室气体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5.2.2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干旱的贡献度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干旱应对策略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农业气候资源演变下双季稻冷热灾害风险分析与适应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1.2.2 双季稻冷、热灾害特点
        1.2.3 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的影响预估
        1.2.4 双季稻生产适应气候变化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双季稻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气象观测数据
        2.2.2 农业气象观测数据
        2.2.3 气候模式数据
    2.3 气候情景数据处理
        2.3.1 GCM统计降尺度
        2.3.2 PRECIS输出结果偏差订正
    2.4 气候情景数据检验分析
    2.5 双季稻热量资源特点
        2.5.1 气候变化对双季稻热量资源利用的影响
        2.5.2 双季稻热量资源潜在变化
    2.6 双季稻冷热灾害特点
        2.6.1 双季稻冷热灾害指标
        2.6.2 双季稻冷热灾害风险分析
    2.7 双季稻适应气候变化对策
第三章 高分辨率气候情景数据构建
    3.1 数据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原始GCM/PRECIS与观测对比
        3.2.2 BCSD-GCM/BC-PRECIS与观测对比
        3.2.3 模型模拟定量化评价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高分辨率气候情景下中国区域温度变化特征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平均态温度的潜在变化
        4.2.2 极端温度的潜在变化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双季稻区热量资源变化特征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双季稻生长期变化特征
        5.2.2 双季稻热量资源利用特点
        5.2.3 双季稻生长期潜在变化特点
        5.2.4 双季稻生长期积温潜在变化特点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双季稻冷热灾害变化特征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2001-2015 年双季稻冷热灾害发生频次
        6.2.2 复合灾害概率分布函数选取
        6.2.3 单一灾害风险概率
        6.2.4 复合灾害风险概率
        6.2.5 单一灾害风险
        6.2.6 复合灾害风险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双季稻冷热灾害适应气候变化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冷热灾害适应气候变化最优制度时间分布特点
        7.2.2 冷热灾害适应气候变化最优制度空间分布特点
        7.2.3 品种抗逆性调整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阿克苏河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及种植结构空间格局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第三章 基于降尺度模型的阿克苏河流域未来气候模拟
    3.1 降尺度模型选择
    3.2 构建SDSM降尺度模型
    3.3 基于SDSM模型的阿克苏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预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候变化条件下流域水资源供需分析
    4.1 气候变化下流域需水量计算
    4.2 气候变化条件下流域供水量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
    5.1 多目标模型的建立
    5.2 多目标模型的求解与解集优选
    5.3 实例与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流域种植结构及农业需水量时空分析
    6.1 流域当前种植结构提取分析
    6.2 流域农业时空需水量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流域种植结构空间格局优化
    7.1 绿洲区耕地数据重采样分析
    7.2 作物种植结构空间优化模型构建
    7.3 空间优化模型求解
    7.4 模型求解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附录
    附录 A气候变化下各县水土资源配置数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气象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干旱时空变化规律
        1.2.2 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时空变化规律
        1.2.3 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气象干旱的时空演变规律
    2.1 数据与方法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数据来源
        2.1.3 CMIP6 数据
        2.1.4 SPEI的计算
        2.1.5 干旱变量的提取
        2.1.6 趋势检验
        2.1.7 森斜率计算
        2.1.8 不确定性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统计降尺度效果评价
        2.2.2 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规律
        2.2.3 SPEI的时空变化规律
        2.2.4 干旱特征分析
    2.3 讨论
        2.3.1 中国未来时期干旱特征
        2.3.2 干旱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2.3.3 SPEI预测干旱不确定性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冬小麦生育期气象和农业干旱时空演变规律
    3.1 数据和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气象数据
        3.1.3 GLDAS土壤水分数据
        3.1.4 干旱指标计算
    3.2 结果分析
        3.2.1 历史时期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变化规律
        3.2.2 未来时期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变化规律
    3.3 讨论
        3.3.1 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特征分析
        3.3.2 冬小麦生育期内干旱成因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变化规律
    4.1 数据和方法
        4.1.1 气象和作物数据
        4.1.2 土壤数据
        4.1.3 DSSAT-CERES-Wheat模型
    4.2 结果分析
        4.2.1 DSSAT-CERES-Wheat模型评价结果
        4.2.2 冬小麦生育期气象要素变化规律
        4.2.3 历史时期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变化
        4.2.4 未来时期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变化
    4.3 讨论
        4.3.1 冬小麦生育期影响因素分析
        4.3.2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影响
        4.3.3 DSSAT-CERES-Wheat模型结果不确定性
    4.4 小结
第五章 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5.1 数据和方法
        5.1.1 冬小麦数据和干旱指标数据
        5.1.2 皮尔逊相关分析
        5.1.3 减产率计算
    5.2 结果分析
        5.2.1 历史时期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5.2.2 未来时期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不同类型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5.3.2 不同生育期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5.3.3 不同时间尺度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应对策略
    6.4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7)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粮食安全内涵及发展
        1.2.2 城市化、人口老龄化和粮食安全
        1.2.3 水资源与粮食安全
        1.2.4 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1.2.5 国际化与粮食安全
        1.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思路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人口概况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主要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5.1 主要数据来源
        2.5.2 生产水足迹
        2.5.3 水资源负载指数
        2.5.4 耕地压力指数
        2.5.5 多元及固定效应回归
        2.5.6 农业投入产出效应分析
        2.5.7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第三章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分析及预测
    3.1 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3.1.1 西北地区粮食生产现状
        3.1.2 西北地区粮食单产的时空变化
        3.1.3 西北地区粮食消费需求量
    3.2 西北地区粮食供需平衡预测
        3.2.1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函数关系
        3.2.2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消费量之间的关系
        3.2.3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及粮食绿色生产的负面影响
        3.2.4 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粮食安全的积极影响
        3.2.5 2025-2050年西北地区粮食安全预测
    3.3 讨论
        3.3.1 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
        3.3.2 粮食消费量影响因素
        3.3.3 减少城市化和老龄化对粮食绿色生产负面影响的措施
        3.3.4 粮食国际化促进区域粮食安全
        3.3.5 本章节存在的局限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绿色化背景下水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4.1 西北地区水资源禀赋差异
        4.1.1 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特征
        4.1.2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4.2 西北地区农业可用水量的动态变化
        4.2.1 西北地区用水结构时空特征
        4.2.2 西北地区农田灌水量的时空变化分析
    4.3 从水足迹和虚拟水视角看西北地区粮食安全新挑战
        4.3.1 人口增长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4.3.2 人口城市化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4.3.3 膳食结构转变对粮食消费水足迹的影响
        4.3.4 能源-粮食产业对水资源的竞争
        4.3.5 国内粮食贸易对粮食水足迹的影响
        4.3.6 气候变化对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未来西北地区粮食消费水足迹增长预测
        4.4.2 促进水资源绿色化发展来应对粮食消费水足迹增加
        4.4.3 区域粮食虚拟水流动调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绿色化背景下耕地资源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5.1 西北地区耕地面积时空变化
        5.1.1 耕地随时间变化特征
        5.1.2 耕地空间分异特征
    5.2 西北地区人均耕地面积
        5.2.1 人均耕地面积随时间动态变化
        5.2.2 人均耕地面积空间差异性
    5.3 西北地区耕地压力指数
        5.3.1 耕地压力指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
        5.3.2 耕地压力指数空间分异特征
    5.4 西北地区耕地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5.5 讨论
        5.5.1 耕地数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5.5.2 耕地质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5.5.3 缓解西北地区耕地压力的有效应对措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际粮食贸易对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的影响
    6.1 西北地区粮食贸易动态变化
    6.2 粮食贸易时空变化特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种植结构调整改善粮食安全的潜力
    7.1 粮食作物水足迹和碳足迹
        7.1.1 各区域间粮食作物的相对比较优势
        7.1.2 各区域内粮食作物的绝对比较优势
    7.2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潜力
        7.2.1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7.2.2 结构调整后各目标函数值对比分析
    7.3 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潜在效益
        7.3.1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Calories数量
        7.3.2 结构调整促进了生态安全
        7.3.3 结构调整促进了蓝水利用效益
        7.3.4 结构调整对粮食绿水足迹影响分析
        7.3.5 结构调整提高了粮食净效益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1.3 旱灾的发生及抗旱对策
        1.3.1 旱灾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1.3.2 我国农业旱灾发生的原因
        1.3.3 防旱抗旱措施及对策
    1.4 气候变化背景下国内外旱灾的发生情况
        1.4.1 国外旱灾发生
        1.4.2 我国旱灾发生特点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技术路线
    2.2 数据来源
    2.3 指标测定
    2.4 计算方法
第三章 我国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东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2.1 黑龙江
        3.2.2 吉林
        3.2.3 辽宁
        3.2.4 内蒙古
    3.3 黄淮海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3.1 河北
        3.3.2 河南
        3.3.3 山东
    3.4 长江中下游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4.1 安徽
        3.4.2 湖北
        3.4.3 湖南
        3.4.4 江苏
        3.4.5 江西
    3.5 西南地区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规律及粮食产量的变化
        3.5.1 四川
    3.6 讨论
        3.6.1 粮食主产省旱灾发生的时空变化
        3.6.2 粮食主产省粮食单产和总产的变化趋势
        3.6.3 旱灾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3.7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区域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东北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3.1 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3.2 大豆抗旱技术研究
    4.4 黄淮海地区主要作物抗旱减灾技术研究
        4.4.1 夏玉米抗旱技术研究
        4.4.2 冬小麦抗旱技术研究
    4.5 西南地区
        4.5.1 水稻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2 玉米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5.3 小麦抗旱减灾措施及对策
    4.6 长江中下游地区
        4.6.1 红黄壤坡耕旱地避旱减灾种植模式与关键技术
        4.6.2 农业化学节水制剂研制与避旱减灾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
    4.7 小结
第五章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未来干旱发生的趋势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干旱指标
    5.3 我国不同区域的干旱演变趋势
        5.3.1 轻旱演变趋势
        5.3.2 中旱演变趋势
        5.3.3 重旱演变趋势
        5.3.4 特旱演变趋势
        5.3.5 干旱演变趋势
    5.4 我国粮食主产区干旱特征演变
        5.4.1 东北地区
        5.4.2 黄淮海地区
        5.4.3 长江中下游地区
        5.4.4 西南地区
    5.5 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生产的影响及未来抗旱对策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利用APSIM-Maize模型研究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机制和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
        1.2.2 未来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
        1.2.3 降尺度方法研究进展
        1.2.4 基于历史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2.5 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2.6 作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1.2.7 作物模型模拟农业生产潜力
        1.2.8 作物模型模拟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2.9 作物模型研究气候变化农业应对措施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数据来源
        2.2.1 试验数据
        2.2.2 土壤数据
        2.2.3 气象数据
    2.3 研究指标计算方法
        2.3.1 气象因子计算
        2.3.2 模型评价统计指标
        2.3.3 玉米生产评价指标
        2.3.4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APSIM-Maize模型的适应性评价
    3.1 模型简介
    3.2 模型输入数据
        3.2.1 气象资料
        3.2.2 土壤参数
        3.2.3 田间管理参数
        3.2.4 品种遗传参数
    3.3 APSIM-Maize模型的适应性
        3.3.1 遗传参数率定及模型验证
        3.3.2 APSIM-Maize模型的验证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中地区玉米生产潜力模拟
    4.1 基于常规播期和密度的玉米生产模拟
    4.2 不同播期和密度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未来气候变化对关中地区玉米生产的影响
    5.1 玉米生育期内气候变化
    5.2 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5.2.1 气候变化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5.2.2 气候变化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5.2.3 气候变化对玉米耗水量的影响
        5.2.4 气候变化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播期和密度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有效性
    6.1 播期和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6.2 播期和密度对玉米耗水量的影响
    6.3 播期和密度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和启示
    7.2 创新点
    7.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相关数据研究
    附录B APSIM-Maize模型运行程序
致谢
个人简历

(10)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C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水资源量评价
        1.3.2 水资源系统评价
        1.3.3 城乡水资源评价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水资源短缺与贫困之间的关系
        2.1.2 水贫困概念界定
    2.2 水贫困的理论框架
        2.2.1 水贫困的理论解读
        2.2.2 水贫困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
        2.2.3 水贫困的框架结构
    2.3 理论基础
        2.3.1 水资源评价理论
        2.3.2 贫困经济学理论
        2.3.3 生态环境评价理论
        2.3.4 城乡发展理论
    2.4 总体研究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的界定
    3.2 研究区域概况
        3.2.1 自然状况
        3.2.2 社会经济状况
    3.3 研究尺度与数据来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测算
    4.1 问题的提出
    4.2 模型构建
        4.2.1 WPI模型
        4.2.2 LSE模型
        4.2.3 变权重模型
        4.2.4 核密度模型
    4.3 变量选取
        4.3.1 资源维度
        4.3.2 设施维度
        4.3.3 能力维度
        4.3.4 使用维度
        4.3.5 环境维度
    4.4 指标冗余性检验
        4.4.1 相关分析
        4.4.2 冗余性分析
    4.5 基于WPI模型的城乡水贫困测算
        4.5.1 城市水贫困评价
        4.5.2 农村水贫困评价
    4.6 基于LSE模型的城乡水贫困驱动因素分析
        4.6.1 城市水贫困的驱动因素类型
        4.6.2 农村水贫困的驱动因素类型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失衡性研究
    5.1 问题的提出
    5.2 方法选择:共生模型
    5.3 城乡水贫困的共生演化机制
    5.4 城乡水贫困的失衡关系分析
        5.4.1 协同型区域
        5.4.2 竞合型区域
        5.4.3 冲突型区域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滞后性及时间演化
    6.1 问题的提出
    6.2 方法选择:脱钩模型
    6.3 城乡水贫困的脱钩关系分析
    6.4 城乡水贫困失衡性的模拟预测
        6.4.1 计量模型选择
        6.4.2 模型的检验
        6.4.3 预测结果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的协调性及空间异质性
    7.1 问题的提出
    7.2 方法选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7.2.1 全局自相关
        7.2.2 局部自相关
    7.3 城乡水贫困的协调性分析
    7.4 城乡水贫困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7.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7.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北地区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建议
    8.1 问题的提出
    8.2 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的必要性
        8.2.1 水资源分配不公
        8.2.2 基础设施投入不均
        8.2.3 水资源环境恶化
        8.2.4 管理与技术人才不匹配
    8.3 水资源管理政策设计的原则
        8.3.1 坚持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先
        8.3.2 兼顾城乡用水公平
        8.3.3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8.3.4 注重水资源政策设计的前瞻性与战略性
    8.4 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若干建议
        8.4.1 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8.4.2 强化水资源法律保障与监督体系
        8.4.3 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8.4.4 加速城乡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发展
        8.4.5 改革水利设施投资制度
        8.4.6 完善水资源补偿政策
        8.4.7 提高全民水资源保护意识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地区未来农业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气候变化研究综述[J]. 王有恒,谭丹,韩兰英,李丹华,王鑫,卢国阳,林婧婧. 中国沙漠, 2021(04)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不同分区干湿程度的影响[D]. 胡侨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农业气候资源演变下双季稻冷热灾害风险分析与适应对策[D]. 张蕾.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5]阿克苏河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及种植结构空间格局优化[D]. 王志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气象和农业干旱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D]. 陈新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7]国际化绿色化背景下中国西北地区粮食安全研究[D]. 刘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8]旱灾对我国粮食主产省粮食产量的影响及抗旱对策研究[D]. 杜建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9]利用APSIM-Maize模型研究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机制和应对措施[D]. 徐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10]西北地区城乡水贫困研究:失衡、演化及空间异质性[D]. 刘文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北未来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