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高热87例治疗

外感高热87例治疗

一、表里双解法治疗外感高热87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雷[1](2017)在《基于定性研究的周平安表里和解法治疗流行性感冒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人畜共患的动物疫源性疾病。其中甲型流感曾多次引发全球性的暴发流行,季节性流感每年均有暴发流行,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中医药治疗温热类疾病具有丰富的经验,其中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最应该进行研究传承。既往的中医药传承多遵照西医学以定量研究方法为主,难以深度挖掘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本研究通过定性研究方法深度挖掘名老中医周平安教授表里和解法治疗流行性感感冒的宝贵经验,对于名老中医传承以及定性研究方法在中医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本研究通过定性研究方法,梳理周平安教授"表里和解法"特色治则治法理论特点及在北方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旨在重新构建周平安教授"表里和解法"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理论体系。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扎根理论为定性研究策略,资料收集方法包括:通过观察法跟随周平安教授门诊学习,熟悉周平安教授的学术思想;通过半结构定性访谈对周平安教授本人进行访谈;通过实物资料法收集周平安教授及其传承人的期刊、会议、着作等相关材料。资料分析方法主要通过主题分析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质量控制主要通过三角检验法、参与者检验法、反馈法对资料的收集与分析进行质量控制。结果: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共抽提出3个主题,包括:周平安教授对流感病因病机的认识、周平安教授治疗流感的辨治思想、表里和解法在流感中的应用;31个亚主题;89个概念;112个编码;通过核心式编码梳理出两条主要脉络,并且,"表寒里热是北方流感的重要证候特点" "强调驱除毒邪""和法与表里同治"分别为三个部分的核心内容。一、"周平安教授对流感病因病机的认识"包括:"流感病毒决定热邪贯穿流感始终""流感病位主要在肺卫" "内热是北方流感的重要体质基础""寒邪是北方流感发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六淫是流感发病的影响因素" "表寒里热是北方流感的重要证候特点"。其中,"流感病毒决定热邪贯穿流感始终""表寒里热是北方流感的重要证候特点"是北方地区流感病因病机的核心。二、"周平安教授治疗流感的辨治思想"包括:"强调病证结合" "三期辨证""强调驱除毒邪" "表里、咽喉、舌象、痰质辨证"。其中,"强调驱除毒邪"是治疗流感辨治思想的核心。三、"表里和解法在流感中的应用"包括:"表里和解法的定义" "和法""表里同治""汗法" "清法""下法"六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和法与表里同治是表里和解法在流感中应用的核心。1、表里和解法的定义:解表寒,清里热,和解表里,表里和,必自愈。和解表里法又包括和法与表里同治两方面内容。2、和法包括:和法的内涵、和法的具体治法。和法的内涵包括:"强调阴阳和谐,而非平衡" "阳气固密是阴阳和谐的关键""和谐是健康的核心、治疗的目标""和法是八法的总纲,治法的相加""强调用药平和" "和法应用广泛"。和法的具体治法包括:"和解法" "调和营卫法""分消走泄法"。3、"表里同治"思想包括:"表里包括八纲表里与脏腑表里""强调表里同治、三法合用""治疗流感应同时考虑内伤基础"。4、"汗法"包括:"强调汗法使邪气外达""透邪法常用药对""益气透邪法""关注汗源""强调正汗""汗出过多的调护"。5、"清法"包括:"清法是治疗流感的核心治法" "避免使用苦寒之品""避免早用过用清热" "石膏、青蒿善退流感高热"。6、"下法"包括:"提倡早用下法" "清肠保肺法""高位结肠滴灌" "感冒(双解)合剂"。结论:周平安教授表里和解法的理论框架包括"周平安教授对流感病因病机的认识""周平安教授治疗流感的辨治思想" "表里和解法在流感中的应用"三部分。在病因病机上,周平安教授认为流感病毒属于风热疫毒,是流感的发病特点的决定因素;重视寒邪和内热在流感发病的重要作用;强调北方流感以表寒里热为主要证候特点,是北方流感病因病机的核心以及治疗的基础。周平安教授辨治采用三期辨证,强调祛除毒邪。表里和解法以和法和表里同治为核心,强调汗、清、下三方合用;在治疗流感具体应用方面,感冒双解合剂是表里和解法治疗北方流感轻症的代表方剂,清肠保肺是表里和解法治疗流感的重要治法,高位结肠滴灌是表里和解法治疗流感危重症的有效技术手段。

李晨辉[2](2017)在《基于医案的麻杏石甘汤证量效关系研究》文中指出证是中医学对诊断和认识疾病的高度概括,是中医学特有的学术概念。方药量效关系研究离不开证,证量效关系研究是方药量效关系研究的核心内容。证影响并决定着疗效,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不能脱离开"证"。本文旨在通过对经方麻杏石甘汤方证的研究试图阐释其证量效关系的特点和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首先,本文对历代医家使用麻杏石甘汤的病案进行了整理,共获得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案135个。然后对每个医案的症状进行重点解析,对主要症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对医家使用麻杏石甘汤原方的规律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对麻杏石甘汤适用的四个主要证型:外寒内热证、风热犯肺证、肺热炽盛证和痰热壅肺证,其主证隶属度进行评判,从而得出每一病案的治疗前后量化结果,进而对各证型的证量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麻杏石甘汤多用于治疗外感引发的发热咳喘类疾患,并以新感居多;在外感邪气方面,寒邪居首,其次为风热和时邪;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后,以表邪悉入在里化热为主要发展趋势,寒邪侵袭人体,稽留体表的时间一般在1周以内;对麻杏石甘汤证而言,发热(86%)和喘促(76%)为麻杏石甘汤证的两个主要症状;在麻杏石甘汤证中,对于发热程度,从低热、中等热一直到高热、壮热,麻杏石甘汤证皆可见到,不必拘泥于"无大热",且发热程度与有无汗出以及汗出多少无明显相关性;咳喘与痰并见的可能性为50%。在治法方面,麻杏石甘汤证以清为主,往往清宣并用,可以"清、宣、开"三字概括;麻杏石甘汤原方用药特点为:麻黄用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相差为10倍,生石膏为5倍,甘草为4倍,杏仁为1.7倍。生石膏用量一般为麻黄的4倍,而麻黄用量略多于甘草。在麻杏石甘汤的加味药物(≤4味)中,被使用的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黄芩、桑白皮、贝母、葶苈子、桔梗、苏子、芦根和银花。在用量方面,麻黄主要集中在3克、5~6克和9~10克三个位点;杏仁主要集中在6克、9克和10克三个位点;生石膏用量则以30克为拐点;甘草用量以3克为最多,其次分别为6克和10克。在因地施量方面,对于麻黄的使用,南方医家用药量少于北方,表现为3个明显施量平台(9~10克、5~6克、3克)且用药较为平缓,而北方医家用药较为急骤,表现为2个施量平台(9~10克、6克);在生石膏、杏仁用量上,南北方没有明显差别;在甘草用量上,南方用量低于北方,这与麻黄的用量特点是一致的。在因人施量方面,麻杏石甘汤原方各药物组成在成人与婴幼儿之间差异显着。在麻黄用量上,成人是婴幼儿的2倍;在生石膏用量上,成人明显多于婴幼儿;在甘草用量上,成人近乎是婴幼儿的2倍。在因症施量方面,对于发热这一主要症状,生石膏用量表现出这样特点:即以高热(大于39℃)为拐点,随着热势增高,生石膏用量明显加大,与非高热比较,具有极显着差异(P<0.001)。而喘的表现十分复杂,对于婴幼儿来说,随着喘促程度的加重,麻黄用量略有增加,而杏仁用量却有所减少,但均无统计学上意义。在因证施量方面,对于麻杏石甘汤原方,在生石膏和麻黄用比方面,外寒内热型最小(2.88:1),而风热犯肺型最高(5.7:1),其余两个证型略小于风热犯肺证。在证量效关系方面,病情程度越重(即病案分值越高),单剂治疗效果也越好,且患者一般服用一剂的效果,病情大约减轻1/3。随着麻杏石甘汤证的加重,无论是原方用量,还是加味后的整方用量,都显着增加。在组成麻杏石甘汤的四味药中,麻黄和杏仁用量与证的轻重无直接相关性,而生石膏则具有显着相关性。随着病情加重,生石膏用量也随之增加,并具有显着差异。此外,在甘草用量方面,也随着证候的加重略有所增加,且重证与轻证相比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由此说明,生石膏用量对于治疗麻杏石甘汤证的重要性。最后,本文对《伤寒论》麻杏甘石汤证条文补充如下:伤寒二三日或四五日,发热,喘促气急,或咯痰(53%),或渴(38.5%),或汗出(28.9%),或咳(21%),脉数,舌上苔者,麻杏石甘汤主之。本研究创新之处在于,立足医案对"证-量-效"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即紧紧以"证"为核心,从病因、演变、症状、证候、药物用量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力求体现中医学研究的特点和规律,并试图得出一些对临床有指导价值的结论。

王芳[3](2017)在《三阳清解液乙状结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夹滞型)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临床试验,观察三阳清解液乙状结肠滴入疗法对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患儿症状、体征的影响,总结本疗法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探讨祖国医学“中医药外治”理论及结肠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课题以郑州市中医院儿科诊断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外感发热(风热夹滞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对照组2,各60例。治疗组予小儿解感颗粒口服联合三阳清解液乙状结肠滴入,对照组1予小儿解感颗粒口服,对照组2予三阳清解液乙状结肠滴入。疗程3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体温、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1)治疗1h、8h、16h、24h后,治疗组患者的体温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在治疗1h、16h、24h后的体温与对照组1无明显差异(P>0.05),但8h后的体温低于对照组1,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2);(2)在治疗48h、72h后,三组患者的体温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在降温起效时间、完全退热时间及中医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同样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1与对照组2的差异不明显(P>0.05);(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1的84.2%和对照组2的8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1与对照组2的完全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P=0.873)。结论:(1)小儿解感颗粒口服联合三阳清解液乙状结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夹滞型)临床疗效确切;其在缩短发热时间、改善中医症状及总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单纯口服小儿解感颗粒或单纯三阳清解液乙状结肠滴入;(2)单纯三阳清解液乙状结肠滴入在起效时间方面优于单纯口服小儿解感颗粒,而在改善中医症状及总有效率方面与单纯口服小儿解感颗粒疗效相当;(3)小儿解感颗粒口服联合三阳清解液乙状结肠滴入疗法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适于在儿科推广应用。

万薇[4](2016)在《穴位贴敷对外感发热退热效果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采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外感发热病证,通过穴位贴敷联合常规疗法,与常规疗法组对比,并观察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开始后30min、60min、90min及120min体温变化情况,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总有疗效及体温的改善情况,评价本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纳入外感发热患者72例(符合诊断纳入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贴敷联合常规疗法)和对照组(常规疗法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应用解热镇痛药物降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将柴胡、青蒿分别研成粉末状,取柴胡3g,青蒿3g,加少量的醋调和成糊状,贴敷于大椎穴,双曲池和双肺腧。贴敷的时间为1次/1天,46小时/次,一次为一个疗程,一般贴敷1个疗程,具体疗程视病情情况而定。贴敷大小为6cm×6cm,厚约2cm,温度为3840℃。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改善程度,记录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对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穴位贴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一、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体温变化比较,试验组39.17±0.20,对照组39.23±0.24,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后,在治疗开始后30min、60min、90min及120min,患者体温出现不同幅度下降,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两组患者治疗后30min体温变化比较,试验组39.03±0.14,对照组39.07±0.19,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0min、90min及120min体温变化比较,患者体温变化呈现下降趋势,但试验组体温下降幅度更为明显,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3.33%,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穴位贴敷联合常规疗法对外感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着。三、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实验组恶风寒消失率为89%、咽红肿消失率为81%、咳嗽消失率为83%、鼻塞消失率为89%、流涕消失率为86%、喷嚏消失率为83%、咳痰消失率78%;对照组恶风寒消失率为72%、咽红肿消失率为67%、咳嗽消失率为72%、鼻塞消失率为69%、流涕消失率为69%、喷嚏消失率为67%、咳痰消失率64%。经统计分析比较后,试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穴位贴敷联合常规疗法不仅具有退热作用,而且对缓解恶风寒、咽红肿、咳嗽、鼻塞、流涕、喷嚏以及咳痰等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本研究通过两组患者体温变化,以及总有效率情况,观察外感发热患者穴位贴敷联合常规疗法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情况,患者在治疗开始后体温出现下降,在治疗2小时内体温变化呈现下降趋势,证明本疗法对患者体温下降临床疗效较好;同时通过观察中医临床症状的变化,统计患者的临床疗效,治愈、显效及有效的患者人数增加,无效患者人数减少,总有效率增加,从而说明本疗法不仅退热效果显着,而且对调整患者阴阳平衡,驱除致病邪气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陈俊[5](2014)在《柴石退热颗粒对乙型脑炎病毒体外感染BHK细胞的影响及流行性乙型脑炎辨证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遵照循证医学原则,通过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梳理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同证型的中医症候要素及结局转归,总结其病机、传变及预后规律,验证中医预案的科学性和准确度,对2011年乙脑中医预案进行完善。运用不同中医方案治疗乙脑患者,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乙脑中医治法,筛选有效中成药。从而系统深化乙脑的中医药理论和临床认识,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传染病规范化体系的建立提供科技支撑。方法在2012年6月至2012年10月间,现场考察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284例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参照2009年中医药行业专项“中医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规律与诊疗方案的研究”(简称乙脑项目)课题组制定的中医预案,在急性期将所有病例分为轻型(毒蕴肺胃证)、普通型(毒损脑络证)、重型(毒陷心包证)、极重型(阴阳衰竭证),填写《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调查表》(CRF表),记录人口学资料,各症状、体征发生的程度、频次、出现时间、消失(或明显减轻)时间,中医证候及舌脉信息,中医辨证分型,住院时间,用药记录,结局判断,随访记录等。将CRF表记录的中医症候要素按照不同证型进行整理和排序。根据“乙脑项目”临床实施方案的分组方法,轻型、普通型病人纳入随机组,重型、极重型纳入队列组。通过计算机软件(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评价中心中央随机系统)生成随机数字,具体采用区组与动态随机结合方法,应用SAS9.1.3统计软件PROC PLAN程序进行随机化分配,将受试者所接受处理随机安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药:①中医辨证处方②柴石退热颗粒③抗病毒口服药④喜炎平注射液。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对高热、神昏、抽搐(乙脑三大主症)的治疗效果、对预后的影响。尤其以发热为切入点,观察中医治疗方案中有效药物的临床疗效。定量资料的描述将计算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定性资料描述各类的例数及百分数。统计学处理由SPSS16.0软件完成,两组可比性分析,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Wilcoxon秩和检验。定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方差不齐时进行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用Wilcoxon秩和检验,多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组间比较用LSD法。P<0.05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意义,P<0.01指差别显着。结果1.病例资料:2012年本研究共观察乙脑病例284例,在急性期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毒蕴肺胃型61例,占总例数的21.48%;毒损脑络型114例,占总例数的40.14%;毒陷心包型98例,占总例数的34.51%;阴阳衰竭型11例,占总例数的3.87%。年龄最小为3月,最大为15岁,平均年龄5岁7月;男女比例为1.63:1。2.传变及预后规律:毒蕴肺胃证病在卫表,易于治愈;毒损脑络证为气分热甚,邪在中焦,或气营同病、有生风之兆,大部分临床可治愈。毒陷心包证为热毒内陷营分,耗气伤津,兼或营血同病,动风耗血,或兼湿热并重、痰湿内生,约30%病患预后欠佳;阴阳衰竭见热伤气阴,易成内闭外脱、亡阴亡阳之象,病情危重,须积极抢救生命。并且,乙脑病情变化较一般温病更迅速更危重。3.恢复期,近40%病情较轻者中医症候要素:纳差、便秘、乏力少言、低热、多汗、口渴、胸闷、恶心,或伴肢体痉挛、颈强;舌象:舌暗红、少苔、质干,舌淡暗、苔白厚、舌体胖大;脉象:脉细无力。另有23.8%例病情较重者中医症候要素:发热易反复、伴抽搐、神志不清、头痛,肢体强直、神志呆滞、记忆力下降、肢体瘫痪、失语、面肌瘫痪、性格改变;舌象:舌淡或暗红、苔白厚,舌暗或紫、有瘀斑瘀点;脉象:细涩、弦细。4.将两期五种中医辨证分型症候要素与2011年中医预案分型要素对比,发现两点不同之处:①部分发热者伴胸闷、纳差、便溏、苔薄白或白厚,提示暑热挟湿致病。②部分邪犯气营或营血同病者,病程较长、病情偏重,在恢复期有18%的病例出现肢体强直、神志呆滞、肢体瘫痪、失语、面肌瘫痪、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观察结束时仍有11.6%的病例出现残障,表现出痰瘀阻滞,经脉失养之证。5.临床疗效:观察结束时,分析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西医组的疗效,结果显示,随机组疗效:治疗组治愈率90.6%,好转率7.69%,无效率1.71%;对照组治愈率74.14%,好转率18.97%,无效率6.7%。队列组疗效:治疗组治愈率67.53%,好转率23.37%,无效率9.09%;对照组治愈率46.88%,好转率40.62%,无效率12.5%。随机组和队列组分别组内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三大主症疗效分析:随机组,治疗组退热中位数为72小时,对照组为96小时;队列组,治疗组退热中位数为96小时,对照组为144小时;通过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研究组加用中医治疗组退热趋势快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机组,治疗组神志完全复苏时间中位数为72小时,对照组为120小时;队列组,治疗组退热中位数为85小时,对照组为132小时;通过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研究组加用中医的治疗组神志恢复正常趋势快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CRF表抽搐各类型的止痉情况,逐天进行记录,并与基线对比(观察第一天),结果显示:随机组治疗第三天,两组较基线均有缓解,且治疗组缓解优于对照组;队列组治疗第五天,两组较基线均有缓解,且治疗组缓解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7.284例乙脑患者,治疗组194例均按照中医治疗方案执行,中药使用率达100%,治愈率为83.6%,其中服用柴石退热颗粒有44例,治愈率为93.18%;中医辨证处方33例,治愈率为81.82%;抗病毒口服液30例,治愈率73.33%、喜炎平注射液120例,治愈率84.16。8.其他中成药使用程度依次是:炎琥宁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安宫牛黄丸、四磨汤、保和丸等。中医辨证处方主方使用程度依次是:白虎汤、银翘散、三仁汤、清营汤、泻白散、竹叶石膏汤、沙参麦冬汤、羚角钩藤汤等。9.柴石退热颗粒治疗乙脑44例,平均退热起效时间为10.23±6.24h,平均完全退热时间为68.92±18.54h;对照组治疗乙脑31例,平均退热起效时间为12.53±7.31h,平均完全退热时间为106.55±24.83h;两者分别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0.柴石退热颗粒治疗乙脑,对队列组病人治愈率优势大于随机组,在退热的同时,可以有效缓解神昏、抽搐、缩短疗程、降低后遗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安全性检测: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不良事件发生与药物无关,极少数病例出现胃肠道反应,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本研究表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于夏季,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男性略多于女性。乙脑中医病机及传变规律基本符合卫气营血传变特点,乙脑传变更迅速,病情较一般温病更危重。通过对2012年临床中医症候要素的梳理,并与乙脑中医预案内容进行对比,证明乙脑项目中医预案对乙脑的分期分型辨证治疗符合临床实际,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发现2012年乙脑致病的特点为暑热挟湿,治疗原则在“清热解毒”基础上,注意湿热并除,加用淡渗利湿中药。并对2011年中医预案恢复期加以优化,增加肝肾阴虚,痰瘀阻络证。我们用大量的临床数据和现代科研技术方法证实中医药在防治乙脑这种病毒感染类传染病中作用突出,在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筛选出有效中成药如喜炎平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柴石退热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安宫牛黄丸等等。其中,柴石退热颗粒临床治疗乙脑效果主要表现在退热起效时间快、退热效力强、有效控制抽搐及减轻意识障碍,缩短疗程,同时,可以降低重症乙脑后遗症的发生。对重症病例的治疗优势尤为明显。由此可见,中医药治疗再发的经典传染病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深入发掘先辈治疗经验,对防治此类传染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的以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为支撑,在细胞水平上对柴石退热颗粒抗乙脑病毒(JEV)的作用功效及作用靶点进行初步探索,为中药抗乙脑病毒提供客观实验依据,从而扩大柴石退热颗粒抗病毒谱,同时,为下一步进行分子基因水平的研究以及整体动物试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BHK-21传代细胞株建立乙脑病毒体外细胞感染模型,检测实验用病毒的活性,以BHK细胞检测药物细胞毒性,再以不同浓度的药物干预细胞,通过不同给药方式,使用同步感染法和空斑减少计数测定病毒滴度,分别考察药物对JEV感染细胞的抑制作用,对病毒的直接杀伤作用,以及药物对JEV吸附、侵入细胞的阻断作用和细胞内增殖的抑制作用。另设立利巴韦林药物对照组和病毒感染对照组。所得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组间比较用LSD法;计数资料用X2检验,所有统计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显着意义。结果1.乙脑感染细胞体外模型的建立:本实验所用JEV为强毒株,经活化后接种于BHK-21细胞,使细胞在48-72小时间发生细胞膜变圆、细胞染色质加深、细胞脱落、凋亡等病理变化,并且病毒在细胞传代3次后病变时间趋向稳定。2.药物细胞毒性实验:利巴韦林随着药物浓度的递增,显示出抑制细胞扩增的效应,在1600ug/ml浓度下可将细胞生长速度减慢三倍,但不引起细胞凋亡;而柴石退热颗粒对细胞的毒性表现在对细胞的杀伤,当药液浓度达到320ug/ml时,大部分BHK-21细胞表现出坏死。柴石退热颗粒药液的最大无毒浓度(TD0)为160ug/ml,利巴韦林10ug/ml即可达到对乙脑病毒的抑制作用。3.药物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柴石退热颗粒40,80,160ug/ml组、利巴韦林组与病毒对照组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柴石退热颗粒160ug/ml组与柴石退热颗粒40ug/ml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160ug/ml组与利巴韦林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柴石退热颗粒对JEV的直接杀伤作用:柴石退热颗粒160ug/ml组较病毒对照组,病毒滴度下降了约53333.3PFU/ml,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无意义。5.柴石退热颗粒抑制JEV复制的作用靶点研究:柴石退热颗粒160ug/ml组预处理细胞后感染病毒能降低其复制率,与病毒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柴石退热颗粒80、160ug/ml组在病毒侵染细胞时给药,能一定程度阻断JEV的入侵,较病毒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两浓度之间对病毒入侵的影响无差别;柴石退热颗粒160ug/ml组作用于病毒在细胞内复制环节,对病毒复制的影响较病毒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利用BHK-21传代细胞建立了乙脑病毒感染细胞的体外模型,观察柴石退热颗粒对乙脑病毒感染的抵制作用。结果显示,柴石退热颗粒在体外细胞模型上能较好的抑制乙脑病毒感染,且抑制作用与中药浓度呈正相关,高浓度组作用效果与利巴韦林相当。该药物抗JEV的作用机制表现在药物对JEV吸附、侵入细胞的阻断作用和细胞内增殖的抑制作用。同时,说明柴石退热颗粒对宿主细胞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周晓媛[6](2014)在《香芩解热颗粒治疗小儿感冒发热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香芩解热颗粒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感冒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口服香芩解热颗粒,对照组口服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疗程2天,疗程结束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体温变化及症状、体征积分,对疗效予评价。结果:1.两组退热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体温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之间体温比较,治疗组退热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2.两组退热起效情况比较:治疗组退热起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3.两组体温降至正常情况比较:治疗组体温降至正常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4.两组体温复升情况比较:两组部分患儿体温有复升情况,治疗组退热且不再回升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5.两组服药期间体温曲线比较:治疗组降温疗效优于对照组。6.两组症状积分比较:两组在治疗后伴随症状均有所减轻或消除,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7.两组体征积分比较:两组在治疗后阳性体征均有所减轻或消失,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体征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8.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香芩解热颗粒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疗效肯定,有退热快、持续时间长,且体温不易回升的特点,并能明显减轻或消除伴随症状和阳性体征。

赵淑景,王芳,周倩[7](2013)在《小儿外感发热中医内治法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感发热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也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急症。小儿脏腑功能娇嫩,为纯阳之体,抗邪能力不足,热邪传变迅速,易致邪气枭张而致壮热,甚者可出现邪热内陷心包,或热极生风、肝风内动之危象。中医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较好,现就中医内治法在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中应用作一概述。1病因病机

刘文军[8](2012)在《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方证规律及临床传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薛伯寿教授师从国医泰斗名医蒲辅周先生深造13年之久,为蒲老得意的徒弟,尽得其传,继承了蒲老的许多宝贵经验,又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从医近50年,勤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善于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他医术高明,往往能治他人所不能治之症。擅长诊治内科、妇科、儿科等各种疑难杂症,尤其外感热性病经验独到、启人心智、匠心独运。我有幸作为薛老学术继承人,对薛老学术思想尤其重视升降思想和升降散的应用做一总结。本论文主要包括薛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升降散的历史渊源及薛老的传承推广作用、升降散的现代临床应用、薛老应用升降散的临床研究、应用薛老重升降学术思想和升降散治疗慢性肾脏病3-5期的临床研究五个方面进行总结。1.薛老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方面,从薛老谈治疗外感热病、治疗妇儿、内伤疑难杂症、薛老选方用药经验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其中总结薛老治疗外感热病的经验可以概括为:尊经典、知时节、融寒温、明标本、护胃气、察体质、重宣透、分阶段,其中融寒温、先宣透后清里,宣透达邪是其核心,治疗内伤杂病妇科强调调气血、重升降、倡和合,治疗儿科强调护阳气、重兼症、调肠胃,老年病强调调脾胃、重食补、怡情志,薛老强调食补不如精补。薛老选方用药经验可以概括为用药轻灵、疗效显着,倡用经方,不拘一格使用时方,喜用和法、药联药对,善用麻黄、桂枝、柴胡剂、黄芪赤风汤、当归芍药散、温经汤等方,临床重视应用姜枣葱等辅佐之品。2.升降散的历史渊源及薛老的传承推广作用主要从论述升降散的历史渊源、薛伯寿教授对传承推广升降散的作用、升降散的功用主治组方分析三部分总结。从1587年的《万病回春》“内府仙方”到1613年的《东医宝鉴》“僵黄丸”再到1623年的《伤暑全书》“升降散”终至清代的《二分晰义》赔赈散及《伤寒瘟疫条辨》升降散,可见这一古方升降散以不同方名存在及在主治,制剂、用量、服法等方面的发展的时空历程,溯源无疑对更好理解古方升降散一方有着积极的意义。由于蒲老对《伤寒温疫条辨》及升降散推崇备至,和薛师的推崇并在中医界首先发表介绍蒲老应用升降散的经验并大力实践,才使升降散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方得以重放光辉,并使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和应用,可谓开创了治疗温病和外感热病一条新的思路。薛老对传承推广蒲老学术思想和升降散做出杰出贡献。升降散的组方、功用主治分析:该方原为散剂,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米酒、蜂蜜共6味组成,后世以酒性辛烈,易动火生风,而蜂蜜味甘,易致痞满,不利湿热分散,故临床应用时,多数去此二味,以其余4味入药煎汤。《伤寒温疫条辨》载本方为白僵蚕(酒炒)二钱、全蝉蜕(去土)一钱、广姜黄(去皮)三分、川大黄(生)四钱,方中姜黄、蝉蜕、僵蚕、大黄的分量比为1:3:6:12。而在《万病回春》中则为:姜黄、蝉蜕各二钱半,僵蚕二两,大黄四两。古方升降散,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酒引蜜导、炼蜜姜汁等的制服法不同,但自《万病回春》至《伤寒瘟疫条辨》,其以僵蚕为君,蝉蜕为臣,姜黄为佐,大黄为使的制方却都一致。因大黄量大后世很多人认为应该以大黄为君。四药合用,升降并用,升一降之中寒温兼行,气分血分药物同施,能调畅气血,通利三焦,既升清阳也降浊邪,既宣肺气也散郁火,去邪热通腑气,解邪毒活血络。因此,古方升降散集宣、清、下、和于一方,升清降浊,功大效宏。升降散主治“表里三焦大热,其证治不可名状”的温病,盖60余种症状,所谓“三焦大热”,是指上焦:“头面碎肿、咽喉肿痛、痰涎壅盛”证。中焦:“上吐下泻、呕如血汁、丹毒发斑、雷鸣腹痛”证。下焦:“舌卷囊缩、腰痛如折、大便火泻、小便淋涩”证。总的证候,则有“憎寒壮热、头痛、骨节酸痛”的表证:有“口渴饮水无度、口气如火、烦躁不宁”的里热证。以上各证,后人总括为:憎寒壮热,或头痛如破,或烦渴引饮,或咽喉肿痛,或身面红肿,或斑疹杂出,或胸隔胀闷,或上吐下泻,或吐衄便血,或神昏澹语,或舌卷囊缩。3.升降散现代临床应用综述方面,从升降散的现代临床应用、应用机制探讨、升降散的现代应用总结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升降散是温病名方,杨栗山在《伤寒温疫条辨》书中尊之为“温病郁热内伏”15方之总方,用治“表里三焦大热”,即温热弥漫内外之证。古方升降散在现代临床中的运用相当普遍,多见用于“表里三焦大热”的温热火郁证,以三焦火郁、气机失畅为病机特点众多病证均可以古方升降散为基础而经辩证施治得效,内、外、儿、皮肤、五官等临床各科使用该方辨证加减而获效.升降散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解痉,利胆,抗惊厥,调节免疫、抑制变态反应、解热、镇静、镇痛、抑菌等作用,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抗惊厥,催眠,提高机体耐受不良损害的能力,治疗肾脏病等作用。另外尚具有升压、降压、止泻、通便等双向调节作用。现代药理的认识,有助于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古方升降散。4.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的临床研究,从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薛老应用升降散经验进行整理、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经验访谈二个方面进行。数据挖掘技术显示薛师运用升降散治疗频次较高的中医疾病为发热、咳嗽、感冒、颤证、口疮、皮痒症、鼻鼽、痹证、粉刺、喉蛾、耳鸣、眩晕、便秘等,可见薛师运用升降散主治发热为主,但亦用于内、妇、儿及皮肤、五官科等多种疾病,故证实薛师运用升降散治疗疾病广泛,不仅用于治疗外感热病,亦推广应用治疗内伤杂病,运用升降散治疗频次较高的西医疾病为: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原因待查、支气管炎、湿疹病、复发性口腔溃疡、急性扁桃体炎、唇周炎、多动秽语综合征、毛囊炎、肺炎、过敏性鼻炎、急性淋巴结炎、结节性红斑等。薛师运用升降散时所抓主要症状为:发热、咽痛、大便干燥、咳嗽、头痛、口苦、咽干、心烦、出汗、小便黄等。薛师运用升降散治疗的常见中医证候为气血不调、三焦不利、风邪犯肺、外感风热、肝胆湿热、肝胃不和、肝脾不和、气机不调、外寒内热、肝经风热等。应用升降散对应的常用治法为清热、疏肝、升清、降浊、疏风、化痰、调和气血、化湿、清里等。薛老运用升降散及加减用药剂量:蝉蜕3.0—4.08g,平均剂量4.08g;大黄5.0—5.26g,平均剂量5.26g;僵蚕6.0—7.94g,平均剂量7.94g;片姜黄3.0-7.31g,平均剂量7.31g;运用升降散加减用药关联密切度显示与柴胡、黄芩、栀子、法半夏、银花、连翘、桔梗、元参、甘草、贝母、防风、薄荷最为密切。说明薛老常与小柴胡、银翘散一起应用,薛老运用升降散复方加减变化情况:与小柴胡、银翘散、大柴胡、凉膈散、四妙勇安汤一起应用比较多。升降散药物之间蝉蜕与僵蚕应用频率最高,升降散药物与其他药物蝉蜕、僵蚕与黄芩、连翘、栀子、柴胡配伍频率最高。升降散药物组成或加减与发热的频度分析,发热时蝉蜕、僵蚕、焦栀子、片姜黄、酒大黄、郁金经常一起应用,说明薛老常用栀子代大黄。薛老不但外感热病应用升降散,薛老首先提出在内伤杂病应用,并提出升降散六个方面的作用;开郁散热、调理升降、调和气血、凉血散瘀、祛风解毒、镇静安神、补益脏腑,有理论创新,并举10个应用升降散病例说明。5学术继承人将自己二年来应用老师升清降浊思想和升降散治疗慢性肾衰竭66例的临床病例做一总结,既有治疗期间的观察,也有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分析、b值和生存曲线分析,证明其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共66例入选,年龄27-81岁,其中男性41例,女性25例。疗程8.31±6.62月。原发病病种构成:慢性肾小球肾炎45例,高血压肾损害10例,糖尿病肾病6例,痛风肾损害3例,梗阻2例。除一般治疗外根据患者情况运用升清降浊、益气活血法升降散加减组方论治,结果近期总有效率95.2%。益气活血升清降浊法在治疗慢性肾衰时具有良好的疗效,不仅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而且减缓了病人的肾功能衰竭的程度,减轻了病人的症状,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疗CRF的特色优势。6本研究对薛老应用升降散进行了系统研究,薛老最早在中医界发表介绍蒲老应用升降散的经验,引起后人的重视,对传承推广蒲老学术思想和升降散做出了杰出贡献,从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薛老应用升降散经验进行整理发现,薛老应用升降散疾病以发热、感冒、便秘、耳鸣、眩晕为常见,症状以咽痛、发热、咳嗽、头痛、口苦、睡眠差多见。运用升降散对应的常见治法前五个为清热、疏肝、和胃、降浊,薛老常与小柴胡、银翘散一起应用,薛老不但外感热病应用升降散,薛老在内伤杂病亦首先大力应用,提出升降散六个方面的作用:开郁散热、调理升降、调和气血、祛风解毒、补益脏腑、镇静安神作用,有理论创新。学术继承人将自己应用老师升清降浊思想和升降散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病例做-总结,既有治疗期间的观察,也有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分析、b值和生存曲线分析,证明其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耿连艺[9](2012)在《上感颗粒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的体温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上感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研究病例来源于江苏省中医院2010年09月-2010年12月江苏省中医院急诊、昆山市中医院急诊患者,102例患者中,采用双盲双模拟,1:1:1比例,上感颗粒(治疗组)34例,日夜百服咛(对照组)34例,上感颗粒安慰剂(对照组)34例。观察患者退热情况,包括①即刻退热作用(首次给药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和4小时体温下降的幅度;②解热时间(首次给药至体温恢复正常≤37.2℃,且此后不再复升的时间);③临床症状消失率;④临床痊愈率。结果:1、即刻退热作用:上感颗粒试验组服药后4h内各时点体温较首诊体温明显降低(P<0.05),日夜百服咛对照组服药后4h内各时点体温较首诊体温明显降低(P<0.05),首诊当日体温1小时后后体温变化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降温幅度优于对照组,但2小时候、3小时后、4小时后体温变化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即刻退热作用和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上,两组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上感颗粒试验组及日夜百服咛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即刻退热效果,且两者无明显差异,上感颗粒安慰剂对照组无效。2、解热时间:上感颗粒安慰剂组解热时间均值为23.11小时,日夜百服咛对照组为18.53小时,上感颗粒试验组为19.66小时,上感颗粒试验组与日夜百服咛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3、临床症状消失率:上感颗粒对自觉发热轻、自觉发热重、恶风、恶寒、寒战、汗出、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咽痛、纳呆、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溏、大便干结等症状的改善都比较好,特别是咽痛、咳嗽、大便干结等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4、临床痊愈率:上感颗粒试验组临床痊愈率为84.71%,明显优于日夜百服咛对照组的70.11%及上感颗粒安慰剂组的51.72%(P<0.05)。结论:上感颗粒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能有效退热,改善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性发热的有效药物。

于世姝[10](2012)在《清降膏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清降膏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对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型)病例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分析清降膏治疗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对门诊治疗60例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中药清降膏敷贴配合口服银翘散加减,敷贴为1日1次,1次贴8-12个小时。清降膏成分为山栀子、吴茱萸、石膏等。对照组:单纯口服银翘散加减:方药组成(金银花、荆芥、柴胡、连翘、知母、薄荷、豆豉、芦根、牛蒡子、桔梗、甘草等),3天为一疗程,一般观察1个疗程。结果:1治疗组对小儿外感发热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临床疗效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证实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两组药物治疗后,疗程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1),两组具有显着性差异,治疗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3本次试验中未观察到患儿有心、肝、肾功能以及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结论:清降膏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确切,在退热时间、主要症状消失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能明显改善临床各种主要症状及体征,起效迅速,退热持续,不易反复,缩短疗程,无毒副作用。

二、表里双解法治疗外感高热87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里双解法治疗外感高热87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定性研究的周平安表里和解法治疗流行性感冒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药防治研究现状
        1 中医药对流感病名的认识
        2 中医药对流感病因病机的认识
        3 中医药治疗流感的治则治法及方药探讨
        4 流感的中医药预防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表寒里热证"临床研究综述
        1 "表寒里热证"文献梳理
        2 呼吸系统疾病"表里寒热证"研究
        2.1 外感发热性疾病表寒里热证研究
        2.2 咳喘(咳嗽、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感染后咳嗽)表寒里热证研究
        2.3 鼻鼽(过敏性鼻炎)表寒里热证研究
        3 非呼吸系统疾病"表里寒热证"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4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三 定性研究方法在名老中医传承的应用
        1 名老中医治则治法特点
        2.1 近现代名老中医治则治法与传统治则治法的异同
        2.2 近现代名老中医治则治法与普通治则治法的异同
        2.3 近现代名老中医治则治法的共性规律
        2.4 近代名老中医治则治法的个性特征
        2 中医药学特点
        2.1 抽象性
        2.2 哲学性
        2.3 思维性
        2.4 物理性
        2.5 人为主体
        3 定性研究在名老中医治则治法传承中的优势
        4 定性研究方法在名老中医传承的应用
        4.1 资料收集的方法
        4.2 资料分析方法
        4.3 质量控制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2 研究对象与内容
    3 研究方案与流程
    4 研究方法
        4.1 资料收集方法
        4.2 资料分析方法
        4.3 质量控制方法
    5 资料收集
        5.1 文献整理
        5.2 个体访谈
    6 资料分析
    7 质量控制
    8 研究结果
        8.1 周平安教授表里和解法治疗流感理论梳理(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
        8.2 周平安教授表里和解法脉络梳理(核心式编码)
    9 讨论
        9.1 周平安教授表里和解法的创新点
        9.2 定性研究在名老中医传承中的应用
        9.3 研究的创新点
        9.4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10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医案的麻杏石甘汤证量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方药量效关系研究现状
    2 麻杏石甘汤在量效关系上的研究现状
前言
第二部分 研究基础
    1 研究目的
    2 立题依据
        2.1 医案是研究方药证-量-效关系的重要途径
        2.2 经方是研究方药证-量-效关系的重要依据
        2.3 研究基础
    3 研究对象
    4 资料来源
    5 医案纳入标准
    6 案例统计
第三部分 基于医案的麻杏石甘汤"证-量-效"关系研究
    1 解析方法
    2 一般情况
        2.1 医家地域分布
        2.2 疾病统计
        2.3 年龄统计
        2.4 性别统计
        2.5 病史
        2.6 感邪性质
        2.7 发病天数
    3 证量效关系研究
        3.1 症状
        3.2 症状汇总
        3.3 症状相关性研究
        3.4 麻杏石甘汤证的分型研究
        3.5 治法统计
        3.6 药物统计
        3.7 证的量化
        3.8 效的量化
        3.9 证量效研究
结论
讨论
    1 医案是研究方药量效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
    2 麻杏石甘汤主治特点及其局限性
    3 麻杏石甘汤的主治证
    4 麻杏石甘汤的君药
    5 方证对应与辨证论治的关系
    6 本研究创新之处
    7 方药量效关系研究之难
    8 本课题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三阳清解液乙状结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夹滞型)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
    2 研究方法
    3 观察指标
    4 统计学处理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试验结果
    3 不良反应
讨论分析
    1 现代医学对小儿感冒的认识
    2 祖国医学对外感发热的认识
    3 导师王晓燕经验总结
    4 三阳清解液组方分析
    5 乙状结肠滴注在治疗中的意义
    6 临床疗效分析
    7 体会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和科研情况
附录3 CRF表
附录4 知情同意书

(4)穴位贴敷对外感发热退热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一、外感发热与上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二、外感发热的病因研究
        三、外感发热的病理机制
        四、外感发热的西医治疗进展
        五、现代医学的药物治疗及其困惑
    第二节 中医研究概况
        一、外感发热的概念及基本认识
        二、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
        三、外感发热的中医治疗进展
        四、穴位贴敷与外感发热的关系
        五、穴位贴敷的历史沿革
        六、穴位贴敷的理论基础
        七、穴位贴敷的临床应用
        八、穴位贴敷的优缺点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案
        一、病例来源
        二、研究对象
        三、随机方法
        四、干预方案
        五、观察指标
        六、疗效评价
        七、统计学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一、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分析
        二、两组患者各时间段体温分析
        三、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四、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五、穴位沿革及功效
        六、选方基理及穴位贴敷疗法
        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九、设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5)柴石退热颗粒对乙型脑炎病毒体外感染BHK细胞的影响及流行性乙型脑炎辨证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图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辨证规律的临床研究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中医症候要素与辨证分型及治疗的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疗效评价标准
        1.6 治疗方法
        1.7 研究方法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急性期、恢复期中医症候特点与辨证分型相关性的研究
        2.1.1 一般资料
        2.1.2 乙脑急性期中医症候特点
        2.1.3 乙脑患者恢复期中医症候特点
        2.2 临床疗效及中药使用情况
        2.2.1 一般资料
        2.2.2 临床疗效
        2.2.2.1 疗效比较
        2.2.2.2 三大主症治疗情况
        2.2.3 中药使用情况
        2.3 对乙脑预案中医辨证分型的中医辨证要素梳理
        3. 讨论
        3.1 现代医学对乙脑致病的认识
        3.2 中医温病辨证体系
        3.3 中医对乙脑辨证及治疗的认识
        3.4 本研究对乙脑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3.5 本研究对乙脑中医治疗方法的探讨
    第二节 柴石退热颗粒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疗效评价标准
        1.6 研究方法
        1.7 治疗方法
        1.8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体温
        2.3 疗效
        2.4 抽搐、神昏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
        2.5 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
        3.讨论
        3.1 乙脑的治疗现状
        3.2 中西医对发热的认识及治疗
        3.3 柴石退热颗粒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3.4 本次临床观察的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
第二章 柴石退热颗粒对乙脑病毒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节 柴石退热颗粒对 BHK-21 细胞的毒性测定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材料
        1.3 主要仪器
        1.3 实验方法
        2.结果
        3.讨论
        3.1 JEV 流行病学特点、生物学特点及致病性特性
        3.2 细胞组织培养技术及 BHK-21 细胞系
        3.3 药物的细胞毒性实验
    第二节 柴石退热颗粒对 JFV 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3.1 JEV 的侵染和复制
        3.2 药物抗病毒的体外细胞实验研究方法
        3.3 西医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制认识
        3.4 中药抗病毒作用的认识
        3.5 柴石退热颗粒抗 JEV 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分析
        3.6 不足与展望
第三章 小结
讨论
    1. 中医辨证分型的症候要素及转归分析
    2. 乙脑中医恢复期辨证分型的完善
    3. 乙脑中医治法及有效中药的研究
    4. 柴石退热颗粒抗乙脑病毒的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参考文献
附录 2:流行性乙型脑炎诊疗预案(中医部分)2011 年版
附录 3:CRF 表
附录 4:图表
附录 5: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6)香芩解热颗粒治疗小儿感冒发热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方法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分组
    四、治疗方法
    五、疗程及随访
    六、观测指标
    七、统计方法
    八、质量控制
    九、疗效判定标准
研究结果
    一、治疗前病情比较
    二、两组疗效比较
    三、症状、体征积分的比较
讨论
    一、小儿生理病理与感冒发热的相关性
    二、三才相应背景下的小儿感冒特征
    三、香芩解热颗粒组方分析
    四、香芩解热颗粒治疗小儿感冒发热作用分析
结论
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小儿外感发热中医内治法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 内治法
    2.1 调理气机法
    2.2 宣肺解表法
    2.3 消食导滞法
    2.4 表里双解法
    2.5 清热解毒法
    2.6 卫气双解法
    2.7 渗湿化热
    2.8 扶正祛邪法
    2.9 活血化瘀法
3 结语

(8)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方证规律及临床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薛伯寿教授学术思想访谈录
    第一部分 薛伯寿教授谈治疗外感热病
    第二部分 薛伯寿教授谈治疗妇儿、内伤疑难杂症
        1 调气血、重升降--薛师谈调畅气血升清降浊辨治内伤疑难杂症
        1.1 黄芪赤风汤调畅气血
        1.2 活用升降散,着眼于调理气机升降
        1.3 对妇科疾病的诊治以调理气血和补肝肾为主
        1.4 倡和合-内伤疾病倡用和法以调畅气血
        2 薛师谈儿科诊治特点
        2.1 护阳气,重兼症--儿科诊治要保护阳气,重视变症和兼症
        2.2 调肠胃--儿科要通畅肠胃气机,常应用四逆散合止嗽散治疗小儿咳嗽
        3 怡情志、调脾胃、重食补--薛伯寿教授谈老年人诊治特点
    第三部分 薛伯寿教授选方用药经验介绍
        1 用药轻灵,疗效显着
        2 善用经方
        3 不拘一格用时方
        4 喜用柴胡剂和和法
        5 讲究配伍,喜用药联药对
        6 善用麻黄及其类方
        7 桂枝汤类方的灵活应用
        8 关于肾病的用方选药
        9 妙用左金丸
        10 重视应用姜枣葱---食疗与药疗相结合
第二篇 升降散的历史渊源、作用及薛老的传承推广作用
    第一部分 升降散的历史渊源
        1 明万历龚廷贤《万病回春》的“内府仙方”
        2 《东医宝鉴》的“僵黄丸”
        3 明代张鹤腾《伤暑全书》的太极丸
        4 清代的《二分晰义》记载的赔赈散
        5 清代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的升降散
        6 蒲老和薛老的大力倡导和实践,使古方升降散名重后世
    第二部分 薛伯寿教授传承推广升降散
    第三部分 升降散的功用、主治、组方分析
        1 古人的论述
        2 现代医家蒲辅周的论述
        3 升降散的组成、功用主治、组方分析
        4 升降散在现代临床的运用
第三篇 升降散的现代临床应用及其机制探讨
    第一部分 升降散的现代临床应用
        1 升降散在外感热病方面的现代应用
        2 升降散在内伤疾病方面的现代应用
        3 升降散在皮肤科疾病方面的现代应用
        4 升降散在耳鼻喉科疾病方面的现代应用
        5 升降散在儿科疾病方面的现代应用
        6 升降散在其它疾病方面的现代应用
    第二部分 升降散的现代药理机制探讨
        1 升降散组成的单味药理研究
        2 升降散复方的药效学研究
        2.1 抗炎作用
        2.2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3 抗病毒作用研究
        2.4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2.5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2.6 对肾脏的影响
        2.7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2.8 退热机制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升降散的现代应用总结
第四篇 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的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 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整理薛老应用升降散经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分析挖掘方法
        1.4 与专家深入访谈的定性研究
        1.5 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的总结
        1.6 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薛伯寿教授运用升降散总病例数及诊次
        2.2 薛伯寿教授运用升降散治疗主要中医疾病
        2.3 薛伯寿教授运用升降散治疗主要西医疾病
        2.4 薛伯寿教授运用升降散所抓主症
        2.5 薛伯寿教授运用升降散治疗的常见中医证候
        2.6 薛伯寿教授运用升降散对应的主要治法
        2.7 薛伯寿教授运用升降散时主要配伍方剂名称
        2.8 薛伯寿教授运用升降散时用药配伍
        2.9 薛伯寿教授运用升降散及加减用药剂量
        2.10 升降散药物组成或加减与发热的频度分析
        2.11 小结
    第二部分 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经验总结
        1 薛老应用升降散的要点
        1.1 应用升降散,要在火热郁闭,以之开窗散热
        1.2 活用升降散,着眼于调理气机升降
        1.3 升降散调畅气血,凉血散瘀
        1.4 升降散祛风解毒
        1.5 升降散具有补益脏腑作用
        1.6 升降散具有镇静安神作用
        2 薛老应用升降散的用药特点
        3 升降散的使用原则
        4 在外感温热病疫毒方面运用升降散
        5 升降散在内伤杂病方面的运用
        6 病例举例
        6.1 升降散合凉膈散治疗化脓性中耳炎
        6.2 升降散合银翘散治疗猩红热
        6.3 升降散合麻杏石甘汤治疗肺炎
        6.4 升降散合小柴胡汤治疗顽固性发热
        6.5 升降散合普济消毒饮治疗痄腮
        6.6 升降散合茵陈蒿汤治疗急黄
        6.7 升降散加味治疗艾滋病
        6.8 升降散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心悸
        6.9 升降散合甘草泻心汤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参考文献
第五篇 应用导师重升降学术思想和升降散治疗慢性肾衰竭的近期疗效观察和部分前后对比研究
    1 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病例构成
        2.3 治疗方法
        2.4 观测指标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总结
        3.2 不良反应分析
    4 讨论
        4.1 气虚、血瘀、湿浊为慢性肾衰三大病机特点
        4.2 升清降浊治疗肾功能衰竭的理论依据
        4.3 益气活血、升清降浊法的治则确立及组方分析
第六篇 研究总结---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9)上感颗粒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传统医学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热病)的认识
        1. 外感热病历史根源
        2. 外感热病病因
        3. 外感热病的病机
        4. 外感热病的常用治则治法
    二、近代对于外感热病治法的认识
        1. 姜春华等提出的“截断扭转”及先发制病,以防逆变的防治原则
        2. 透表清气法治疗外感热病
        3. 成方、经方加减治疗外感高热
        4. 中医中药新途径治疗外感发热
    三、西医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1. 流行病学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4. 临床表现
        5. 实验室检查
        6. 西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设计
    三、病例选择
        1. 西医诊断标准
        2. 中医辨证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研究病例的中止
        6. 病例的脱落
        7. 病例的剔除
    四、治疗方案
        1. 用药名称和规格
        2. 给药方法
    五、观察项目
        1. 一般记录项目
        2. 观察指标
        3. 访视与观测时点
    六、不良事件的观察与处理
    七、疗效与安全性评定标准
        1. 退热时间评定标准
        2. 临床疗效
        3. 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
    八、统计分析
        1. 统计分析内容
        2. 统计分析方法
    九、结果
        1. 一般资料
        2. 基线特征
        3. 影响因素分析
        4. 疗效分析
    结论
第三部分 讨论
    1.试验疗效分析
        1.1 体温疗效分析
        1.2 症状疗效分析
        1.3 综合疗效分析
        1.4 合并用药
    2.上感颗粒方义分析
        2.1 上感颗粒各组分理法方药及配伍
        2.2 上感颗粒各组分临床药理作用
    3. 上感颗粒治疗外感发热机理探讨
        3.1 “辛凉解表法”在外感发热治疗中的意义
        3.2 “透法”在外感发热治疗中的意义
        3.3 “截断疗法”在外感发热治疗中的意义
    4. 体会
        4.1 外感发热的证候
        4.2 病例观察疗效
        4.3 方药
        4.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清降膏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内治法
    2 中医外治法
    3 中西医结合疗法
    4 中医内外合治法
    5 小结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3 典型病例
讨论
    1 病因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2 治疗原则
    3 不良反应的探讨分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表里双解法治疗外感高热87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定性研究的周平安表里和解法治疗流行性感冒传承研究[D]. 张晓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2]基于医案的麻杏石甘汤证量效关系研究[D]. 李晨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3]三阳清解液乙状结肠滴入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夹滞型)临床研究[D]. 王芳.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7(06)
  • [4]穴位贴敷对外感发热退热效果的研究[D]. 万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2)
  • [5]柴石退热颗粒对乙型脑炎病毒体外感染BHK细胞的影响及流行性乙型脑炎辨证规律的研究[D]. 陈俊.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2)
  • [6]香芩解热颗粒治疗小儿感冒发热临床疗效观察[D]. 周晓媛. 云南中医学院, 2014(01)
  • [7]小儿外感发热中医内治法概述[J]. 赵淑景,王芳,周倩. 中国中医急症, 2013(08)
  • [8]薛伯寿教授应用升降散方证规律及临床传承研究[D]. 刘文军.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1)
  • [9]上感颗粒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D]. 耿连艺.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2)
  • [10]清降膏辅助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热犯表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于世姝.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外感高热87例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