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华商海外投资的缩影——以第一太平集团为例

东南亚华商海外投资的缩影——以第一太平集团为例

一、东南亚华商海外投资的一个缩影——第一太平集团的实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祝凯家[1](2020)在《中国企业海外产业园区投资建设模式研究 ——以中俄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投资建立海外产业园区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国际贸易收支顺差的不断扩大与外汇储备的不断提升以及其他经济体不断对中国外贸出口筑起贸易壁垒的背景下,向海外地区投资共建产业园区,是打开对外经济发展新局面的应对之举。目前中国企业在外已建设了不少产业园区,而新规划中的企业园区仍然面临着诸多的未知领域。在这其中进行战略决策的模式和方法论有迹可循、有方可依、有例可比。我国的海外产业园区目前虽然没有形成固定的发展模式,但是从各个园区的发展情况和主导产业来看,已经初具规模的经贸、产业合作区从功能上可划分为市场开拓型、出口导向型、技术研发型、资源开发型和综合发展型。本文通过对中国已建、在建的境外合作区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中国境外合作区的产业选择与该区的牵头企业的优势产业和当地的优惠政策、资源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不同区位的合作区所接纳的产业同时具有了中国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及东道国的特点。总体来看,中国目前投资运营的海外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位大概分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本文以中俄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为例,分析了该产业园区启动的动因和建设效应,描绘了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的产业结构、区域特点、政策优惠、发展模式。最终总结了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遇到的问题本文认为政府的行为直接关系到海外产业园区能否顺利发展。政府应当加强宏观层面指导及协调、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完善海外园区相关投资及建设法律规范制定、建立海外投资开发项目风险预警机制、推动中国园区标准的国际化推广、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对东道国本土人才的合作和培养。

鞠斐[2](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王飞[3](2020)在《清代张家口经贸与商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清代张家口经贸发展与商帮情况进行了研究,具体描述了张家口的历史沿革,清代张家口商业、张家口手工业、张家口交通运输业、张家口金融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清代张家口商人主体的构成情况。最早张家口是北部边塞一座因军事目的而修建的小城镇,随着对蒙、对俄贸易的发展,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为北部“转口贸易”的中心城市,着名的“张库商道”的起点城市。张家口的名称始于明代,在明宣德四年(1429年),指挥张文始筑城堡,名张家堡(下堡)。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增筑关厢。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兵部尚书余子俊筑边墙,即外长城,大境门为要隘。明嘉庆八年(1529年),守备张珍开筑下堡小北门,俗称张家口。内地出口俄罗斯和蒙古的货物,俄罗斯和蒙古进口的货物,都是先运到张家口集中,然后再发往各地。为了管理商务以及处理民族事务,清政府在上下二堡设置了很多衙署机构。张家口的对蒙贸易、对俄贸易的商品种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俄、蒙输入张家口的商品以毛皮、纺织品、牲畜、土碱为大宗。由俄国输入商品种类繁多,其中输入毛皮数量最多。熊皮、狼皮、海獭皮、狐皮是较为贵重的毛皮。数量居第二位的商品是纺织品。在19世纪20年代以前,各类贸易货物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是毛皮类产品。从1820年开始,毛皮类产品所占的份额才开始下降,纺织品所占比例逐渐增多。由旅蒙山西商人在牧区市场收购并贩运内地的牲畜是蒙古输入内地的大宗商品。每年由蒙古经张家口运往内地的马、牛、羊数量达数百万头。土碱也是从蒙区输入的大宗商品,张家口碱商在察哈尔正蓝旗和镶白旗的牧地收购土碱,运回张家口进行再加工,清除杂质,制成碱砖,运销京、津,再转售各地。经张家口流转输出的主要是对俄贸易货物,货物的种类主要是:棉织品、丝绸、茶叶等。最初,中国向俄国出口的主要是棉织品和丝绸商品。从1802年开始,棉织品输出比例不断下降,茶叶输出比例不断增加。茶叶输出额最终超过棉布、丝绸输出额,占据中俄商品贸易的主体。张家口的手工业经济主要包括皮毛业、制碱业、制革业、蒙靴业等几个行业。明清时期,张家口是全国有名的皮毛集散地,仅经营毛皮的商号就有几千家。大境门外的西沟街,是繁华的皮毛交易市场,街道两旁商号林立。张家口皮毛加工系统主要向纵横两方面延伸、扩展。横向是各种毛制品和皮制品的生产,纵向是从皮子鞣制到下脚料综合利用。张家口的制碱业属于民办官商性质,须经官府授权,才允许民间经营。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洋碱逐渐充斥国内市场,张家口口碱业便开始走下坡路。张家口的制革业主要分为三类:白皮行、黑皮行和皮鞍业。白皮行以生产各种皮条和车马挽具为主,张家口的皮条铺主要集中在边路街。北起玉带桥南至深沟口。车马店和骆驼店都在西沙河、三合店巷、元台子、长胜街、福兴里一带。张家口黑皮行的数量比较多,产品主要是:黑熟底皮、白熟底皮等,主要集中在元台子、沙院、通兴巷、福兴里、宋家大院、隆昌巷一带开设手工作坊。张家口的皮鞍业,以生产皮马鞍为主。所生产的皮鞍通过旅蒙商运销到蒙古牧区以及内地官衙骑兵和商贾各界,供马鞍上装配使用。蒙民需要蒙靴数量比较多,在清代时张家口的蒙靴生产达到兴盛。靴铺机构,有的是自财独资经营,有的是合资合伙经营。大境门内外的几十户大旅蒙商京外馆,在外蒙地区都有座庄外号,每年运往库伦的蒙靴约有二十多万双。张家口的交通运输起源比较早,商周时期商王朝经常出兵征伐鬼方,这就说明当时坝上张北至商王朝都邑殷(今河南省安阳市)就有了道路。清代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了全国的道路网。康熙帝曾选派台官治理驿务,并从张家口至库伦间整修了驿道,沿途设立了台站。张家口地区在清代的邮驿,基本上可分两大部分:一大部分是宣化府范围所属驿站和暖铺,归属于直隶省。另一大部分是口北三厅,除张家口和独石口各有一个汉驿外,都是通往蒙古的军用台站。张库商道是指张家口到蒙古高原库伦城(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贸易运销路线,这一贸易路线还延伸到俄国的边境城市恰克图,是我国北方连接蒙、俄的一条国际商品运输线。恰克图的开埠,商业互市的发展,使张库商道继续向北延伸,这条国际运输线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逐步繁盛起来。西伯利亚铁路建成通车,中俄商品运销经海参崴转口,这对张库商道运输是致命的打击。随着外蒙的独立,张库大道路断人稀,商品运销趋于绝迹。张家口的金融业主要包括典当业、账局、票号、钱庄、银行业等。典当是一种以互利为目的的金融活动,这种活动俱有一定的商业属性,其根本功能在于以这种临时融资形式调剂资金的缓急余缺。到了清代,典当业的发展势头是空前的,典当服务于商品流通,典商的繁荣,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账局,是雍乾之际在北京、张家口等北方商业城市产生的以存放款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账局的主要业务对象是私营商业。从清雍正、乾隆之际到咸丰年间,是账局发生及不断发展的时期,从咸丰末年到民国初年,是账局由鼎盛到衰败的时期。票号是19世纪20年代初期产生的一种金融机构,它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票号从道光年间兴起,同治年间,票号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到光绪年间,票号发展达到鼎盛阶段。张家口的钱庄前身是钱铺,钱铺是我国实行银、两与制钱并行的货币制度的产物。钱庄开始大部为商号兼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为专营性质。钱庄本身靠信用吸收存款,再向具有信用的商号发放贷款。张家口历史上设立最早的一家国家银行是大清户部银行张家口分行。清末民初张家口当地银行机构大小合计有二十二个。主要的银行机构有中国银行张家口分行,交通银行张家口分行、边业银行张家口分行和察哈尔兴业银行四家。这些银行都经办汇兑、存款、贷款业务。张家口外国银行方面主要有华俄道胜银行、远东银行、日本正金银行等。张家口的商人群体主要有晋商、京帮、口商。张家口的晋商是商人的主体,晋商经营的行业主要有盐业、粮食、棉布、棉花、丝绸、茶叶等。张家口的晋商使当地人有了商品经济的观念,他们重信誉,以诚信取胜,晋商经商有道使得张家口人学到了经营之道。张家口的京帮主要是拿着国家俸禄的旗人组成的商帮。张家口京帮从事的贸易主要是自北京、张家口输往蒙古牧区砖茶、面粉、丝绸、布匹等商品,自蒙古牧区输往张家口、北京地区羊毛、驼毛、羊皮、狼皮等商品。张家口的口商主要是指张家口本地的阳原、蔚县、怀安人组成的本地商帮。张家口晋商所组成的商业行社或把持的商业行社在清后期成为张家口工商业行社的主要力量。从清嘉庆至民国时期张家口商业行社多数是商贸业、手工业的组织,也有地方乡谊性质的组织。总之,在清代张家口是我国北部边境重要的贸易城市。张家口最初只是因军事目的修建的一座小城镇,随着对蒙、对俄贸易的发展逐渐发展成为北方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张家口的对外贸易主要是对蒙贸易、对俄贸易。张家口最初的道路也是因战争而修建,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在张家口、库伦等地修建了几条官方驿道。随着贸易的发展,张家口地区的商道逐渐发展完善。张家口商贸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了张家口金融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金融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其商业和外贸的发展。这种良性的互动效应使得明清时期张家口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功能不断丰富。张家口的手工业经济的产生就是因为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得对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增加而引起的。张家口的手工业经济在北部边境城市中是比较发达的。张家口的商人主体主要是晋商、京帮和口商,其中以晋商居多,并且晋商主要从事贸易和票号的经营。这其中有地缘文化上影响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晋商具有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传统,具有敏锐的商业嗅觉,经营上讲究经营谋略,这使其能够在商业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进而占据张家口商人群体的主体地位。

胡伟[4](2019)在《石狮彭田村离散人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旨在分析自明清以来彭田人向海外迁移的历史轨迹,分析其人口与规模、历史与迁移方向以及与侨乡存续之关系,所运用的资料包括《彭山蔡氏家谱》,以及田调资料和口述史等。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人类学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厘清彭田人数百年移民史,弄清楚彭田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及其外迁规模和人口流向;另一方面聚焦彭田离散人群之生计、组织及其与家乡的互动,关注其当代全球化背景下宗亲网络的新发展。全文包括三大部分:绪论、主体、结语。绪论主要阐述了问题缘起、学术史回顾以及研究内容;主体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从彭田村蔡姓族支源流考、历史以来彭田村的离散移民、联结离散人群的宗乡纽带和组织机制、侨乡形塑的精神本质等视角进行探究;结语为本文主要内容的总结性概括以及对彭田离散人群“乡愁”问题的再探讨。本研究表明,彭田离散人群逐渐在菲律宾及港澳台地区发挥重要作用,并对侨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彭田离散人群也适时改变,积极主动融入当地社会,推动华人新移民社会与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

吴莹[5](2019)在《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近现代的上海在全国商业发展中的领先性使其成为了中国现代商标及商业美术的主要发祥地。至今,人们对那些老商标仍具有深厚的情感。它们都是上海历史上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商业图像,是上海城市的宝贵记忆和珍贵遗产,也是那个时代商业繁荣发达的见证。老商标背后的上海企业、上海工商业曾对上海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在这个意义上,老商标对于研究上海设计、尤其是近现代上海商业设计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商业文化的集中反映,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是以上海地区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为背景的。本文立足于从开埠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年间上海地区商标设计的发展与变迁为脉络,着重从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相互关联来考察商标设计发展的内因与外力。本课题研究以上海商标设计的历史文脉和发展机缘为“切入口”,反映近代上海地域文化、社会形态与产业结构在商标设计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重点阐述了作为设计载体的“市场”和作为设计主体的“企业人”等因素对上海商标设计发展所起到的推动性作用,由此勾画出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独特性。近现代上海商标“得风气之先”的发展缘起于地理经济及人文传统的优势,以及租界文化的影响。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商标职能得以不断拓展。辛亥革命的爆发推动了民族工商业资本的发展,保护工商业的法令规章鼓励人们兴办实业。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民族资本获得了生机。在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下,国货运动的兴起无疑为上海民族资本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在此过程中,商标意识凸显,新兴行业趁势而起,进而促进了民族资本的不断崛起。在19世纪后半期与20世纪初期复杂多变的社会时局中,不断涌现出的日用品行业、产品、商标等体现出“在转变中发展”、“在冲突中融合”的特质。一方面,生产、加工、设备、原料大多是借助或来自于西方国家的技术与文明;但另一方面,在“抵制”与“提倡”共存的市场背景下,作为商标设计主体的“企业家”或“设计师”都试图借助商标这一醒目的视觉元素唤醒普通民众对国货的认同感,以抵制“洋货”,这种内外夹持中的矛盾心理逐渐在商标设计的视觉形式上有所显现。既体现出与西方文化的对立及融合,又体现出本土意识展现并不断强化的趋势。同时,西方设计师通过对中国市场环境的接触与了解,激起对中国本土传统艺术语言的好奇和新鲜感,他们通过直接借鉴或变通运用中国民间艺术形式,创造了更具上海特色的商标作品。当时国内的设计师们一边树立与增强市场观念,一边学习现代设计手法,并努力寻找本土视觉元素,加以视觉改造与利用。两股力量形成交集,在设计手法及视觉语言方面杂糅成上海商标设计的特有气质。方寸之间的图形反映着动荡的文化激变与复杂的意识形态现实,催生了更多优秀的商标作品,为小小的画面注入更多商业的信息、生活的寄望与涌动的热情。商标作为近代上海商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其视觉语言的流变集中体现出了近代上海地区商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特征。虽然西方文化的移植与渗透对上海商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显着的影响,上海地区的商业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更深一些,与西方商业文化的融合性也更为突出,但上海近现代的商业文化仍保留着非常明显的本土及传统文化的特征,这也衬托出近代上海商标设计中,中西元素“混搭”的特性尤为明显。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轻工业产品一度成为那个时代人们所追求的生活品质的代表,既反映出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人们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的最新技术,同时也勾勒出一幅人们当年所熟悉的生活景象。这些图形图像之所以成为特定年代的视觉符号,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商标的形成、发展、繁荣或衰退均与产品的制造、转型及社会消费需求息息相关。无论是借西方殖民势力引入,或是民族资本家自行研发而诞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都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事一物,由此诞生的商标,作为产品的代言及附属,也就极为自然地通过视觉的形式印入了人们的脑海中。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伴随着城市与社会的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传统品牌和商号的发展,蕴含了历代民族企业家和设计师们创业、兴业的艰辛,成为上海地域文化的标志,体现了上海城市发展的演变过程,是上海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现代设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入新时代,上海商标所蕴含的不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概念,无论是具有历史的老品牌的复兴,抑或新生产品与行业的迭代,更多已从单一的商标拓展延伸为整体的企业理念、统一的视觉形象以及更为深远的对于大众美学和社会责任的抒发与表达。上海地区商标的发展历经百年,生生灭灭,方寸之间出神入化的商标形象为我们再现了那些久远的年代、变革中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看似普通的场景、图像与文字,既是人们心目中的记忆留存,也是未来发展中值得依托和回望的历史足迹。本文以上海开埠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间百余年间在上海地区出现的各种工商企业、工商产品所登记、注册、使用的商标图案、文字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形成、发展、兴衰的历史过程及发展规律。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来源于这一时期政府管理部门所公布的《商标公报》。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观点体现为:1、厘清了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的历史语境;2、梳理了现代商标附属的产业领域与近现代上海的产业现实;3、强调了现代商标图形的直观性与现代上海心理间的对应关系;4、梳理了商标语言形式与近现代上海地域文化的深度关联。由于本课题研究涉及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近一百多年间注册于上海地区的商标,其种类与数量都十分繁杂,后续的研究将有待于对其中的典型案例作进一步有规律的深度归纳和逻辑提炼。

马纳[6](2018)在《中国企业对缅甸直接投资的区域软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11年缅甸民主改革加速推进以来,中国企业对缅甸投资的规模和总量不断上升,但中国对缅甸投资日益高涨的激情却与缅甸不断上升的反华排华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多个重大投资项目遭到严重抵制,损失惨重,最为典型的是密松水电站和莱比塘铜矿项目。缅甸的区位优势及发展态势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举足轻重,而中国企业对缅甸的投资却举步维艰,一定程度上与缅甸投资软环境建设有极大的关系。投资软环境建设的核心是促进投资企业有效嵌入当地社会文化发展进程,进而保障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论文以新经济地理学中文化和制度转向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缅甸软环境对中国投资的影响因素,构建适于缅甸民主转型期的以制度、社会、文化和舆论环境为准则层的投资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缅甸区域软环境的评价,以此获取投资软环境建设的科学依据;在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对缅甸投资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态势基础上,以软环境建设为视角,提出中国企业对缅甸投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⑴投资软环境的构成确定为制度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舆论环境四个核心要素;评价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71个三级指标构成。⑵以中国企业为主体的缅甸投资软环境评价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上,总体评价为“中等”,制度、社会、文化和舆论环境的评价分别为“较差”、“良好”、“良好”和“良好”;从区域层面来看,缅甸中部的软环境最适于投资,而北部则十分堪忧。⑶中国企业对缅甸“投资越多,抵制越强”的根本原因是利益分配机制问题。⑷以软环境建设为视角的中国企业对缅甸直接投资应以“利益共享”为导向,在制度、社会、文化、舆论环境方面,通过中国政府“参与式”和企业“嵌入式”建设,实现“本地结网”,进而保障中缅经贸合作的顺利实施。

王小晖[7](2017)在《民国时期汉口保险业研究(1912-1949)》文中研究表明保险史属于经济史学科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及其客观存在。研究保险史可以使个人加深对于保险业发展过程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前发展状况,为将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这也是保险史研究的价值所在。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经历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可以说中国保险业是在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压迫中诞生的,中国保险业是民族企业家在洋商保险业和官僚资本保险机构的夹缝中不断抗争和奋斗中发展壮大的。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的认识到当前保险业繁荣的来之不易,更好的珍惜当前的发展环境。汉口曾是中国金融业的副中心,也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自汉口开埠以来,大量外商涌入汉口抢占市场,掠夺资源。据统计,在1917年仅洋商保险公司就有103家之多,还成立了汉口西商火险公会,并受上海洋商火险公会的领导。而总部设于香港、上海的民族保险业和官僚资本保险机构也都纷纷在汉口设立分支机构,汉口保险史就是旧中国保险业的一个缩影,因此,研究汉口保险发展史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在整理大量原始档案、历史资料、文献报刊的基础上,利用多学科分析方法对于民国时期汉口保险业发展历史作一综合论述,本文主要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二章,介绍汉口保险业的发展背景和沿革,分为北洋政府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两个阶段分别阐述。主要以汉口在各个阶段保险业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展示保险业发展的历史事实和具体事件。第三章,介绍民国时期汉口的保险教育情况。这一时期,在高等学校的经济系中基本上都开设了《保险法》和《保险学》等课程,一方面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要,普及了保险知识;另一方面为保险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第四章,阐述了汉口的洋商火险公会和华商保险业同业公会。本文考证了英国海外火险委员会,通过研究中外文献和查阅大量历史档案,首次提出汉口洋商火险公会的成立时间是1918年,并分别从六个方面予以详细论证。关于华商保险业同业公会,大多认为成立于1934年。本文通过追经据典,挖掘原始档案以史实论证了汉口(华商)保险业同业公会成立于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而非1934 年。第五章,介绍了民国时期从1912年到1949年之间国民政府颁布的主要保险法规,在述及汉口保险业同业公会章程时,不仅通过对1931、1933、1934三份不同时间的章程进行纵向比较,同时与1931年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章程进行了横向对比。第六章,介绍了汉口市保险同业公会组织制定、实施的火险费率和运输险费率规章,以及不同时期汉口地方官署颁布的《火险保户登记规则》。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汉口火险保户登记章程及其取缔的前前后后,在国民政府保护保险企业利益的虚假表象之下,体现了汉口保险业为谋发展与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博弈。第七章,介绍了在汉四明保险公司的始末以及上海美商美亚保险代理股份有限公司汉口分公司。四明保险公司由浙江商人孙衡甫等人创办,其汉口分公司成立于民国二十二年七月十二日(即1933年7月12日),武汉沦陷后停业,并于抗战结束后重新申请复业,营业地点在江汉路47号。美商美亚保险代理公司在抗战之前经历了快速的原始积累过程,在众多洋商保险公司经营惨淡以至于退出中国市场之际,美商美亚却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其经营方法耐人寻味。最后,是本文的结论和展望部分。通过本文的论述得出结论:中国保险业诞生在晚清,发展在民国,尤其是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在业界的要求下相继制定和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保险业日臻规范化。同时,这一时期涌现出大量的保险界爱国实业家和保险学家,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译着普及了保险知识,通过教育课程和实务操作培养了大量的保险专业人才,为今天保险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快速发展、虚假繁荣的景象背后,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国民政府体制和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发现在民国时期的环境下真正受益的唯有官僚资本家以及享有法外特权的外商。而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民族保险业才能够真正实现健康、快速的发展,人民的权益才能够真正受到保护。

王晨[8](2016)在《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文中研究表明合众蚕桑改良会作为近代中外蚕业改良合作中的代表性组织,其长期致力于蚕种的引进,制造以及推广,因生产原料的好坏是中国蚕业兴旺的源头所在,可以说,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相关活动,是近代中国蚕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它的身上,集中了一般民众、政府、商界人士及外国人士对于中国近代蚕业发展的认识与构想。而该组织的发展与演进的曲折历程,也是一个传统国家向近代转型过渡中在某个领域、某一具体事物中的微观写照。作为中国蚕业的近代转型与发展历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合众蚕桑会自身也随着这种趋势进行或主动或被动的调整,这无疑赋予了它鲜明的个性及时代特征,也使其成为研究“宏观”与“微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绝佳样本。在中国传统社会时期,蚕业是十分重要的副业生产项目,它的出现与发展,完美的契合了封建经济中“男耕女织”的生产分工。在明清时期,中国蚕业一度因国外需求大涨及江南整体经济环境的繁荣,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但中央政府所施行的“禁海”及“闭关锁国”政策,不但压缩了蚕业终端产品扩展其海外贸易的空间,也断绝了中外蚕业技术交流与往来的可能性。因外销不畅,蚕业出现资金缺乏,行业回报降低等现象,并且在内需增长乏力,国内消费者购买欲未有明显变化之时,此类情形进一步加剧,造成蚕业发展后续无力的局面。此时,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大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由此导致的市场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等现象,无疑与中国蚕业的发展方向构成鲜明矛盾。以日本为首的新型蚕业产品提供者及贸易者的崛起,对中国蚕业的传统优势地位形成巨大挑战,在与外部对手的竞争中,以往尚能以独家生产者身份加以掩饰的缺点,此时被无限放大。中国在蚕业生产技术、行业管理水平、生产者素质及发展理念等多个蚕业生产及发展要素上,全面落后于日本。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完成了对中国蚕业的赶超,其生产规模与外贸水平在跃居世界首位的同时,还在一直蚕食中国仅有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蚕业的近代衰落,并非是个别现象,它也是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新体系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准备不足及理念滞后,而出现的必然结果。以蚕业、棉业、茶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的衰落及以草帽辫、猪鬃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的畸形发展,也成为近代中国的经济“新常态”。为扭转蚕业颓势,早在清末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筹议蚕业的改良与转型,但受到政治气候及中外交流渠道闭塞的影响,这种改良尚未脱离“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朴素理论范畴。其具体活动的执行,不是依靠某些力图通过举办类似洋务来积攒政治资本及口碑的地方实力派官僚,就是被托付于任职于海关部门,在个人行动及资金支出方面不受官方监督的外籍职员。即便如此,相对零散与简单的早期蚕种改良活动,为后世该事业的继续发展积攒了可贵的实践经验,也使国人看到了利用外来技术、外来人员服务于中国蚕业改良的可行性。北洋政府成立后,政府对蚕业关注有所增强,但其总体的衰落趋势并未发生实质性好转。欧战爆发后,欧洲蚕业因法国、意大利等蚕业生产国的相继参战,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几近消失,中国蚕业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与发展时间。但在战事引起的国际蚕业贸易格局动荡中,日本及美国得利最大,前者进一步巩固了其蚕业生产第一强国地位,后者则成为世界生丝的最大进口国,这无疑为中国蚕业改良带来了新的压力。作为蚕业的主要经营者,江浙地区丝商群体为自身生存及经济利益考虑,依靠逐步健全的团体组织,向政府方面提出了改良中国蚕业的倡议,这无疑与官方发展蚕业,增加税收的想法不谋而合。战后,欧洲经济亟待振兴,但其自身生产资料与生产力的缺乏使法、意等国不得不从发展本国蚕业考虑,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即是这种中外双边需求互相协调下的最终产物。美国、日本则各自从扩大原料来源及掌握中国蚕业状况的角度出发,对组织成立也持支持态度。受外交及贸易关系的影响,改良会中的政商势力、中外势力、外国势力,围绕组织成立初期的经费、管理及会员范围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与博弈,最终在各方的调和与妥协下,合众蚕桑改良会确立了以官方派驻监理员、丝茧总公所及法国人员三方在名义上共同掌权的初步组织体系。而北洋政府时期外人在华的特殊地位与商人势力的膨胀,使官方代表在会中地位尴尬,长期游离于政府监督管控体系的合众蚕桑改良会虽然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购种、发种业务,但其并未对中国蚕业的转型产生关键性、实质性的帮助。南京政府成立后,在“革命”意识与理论的指导下,国家公权力逐步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也使旧有传统产业及社会团体组织发生了巨大变革。在蚕业方面也不例外,政府方面首先对其宏观发展规划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且以官方力量为先导,一批隶属于政府管理的蚕业组织与机构相继建立。而作为旧政府时代,江浙地区规模最大的蚕业改良组织,合众蚕桑改良会在人员、组织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利用价值,为此,国民政府通过积极对外交涉,派遣专员办理的方式,完成对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从而将其纳入以行政权力为保证与基础的整体蚕业改良体系中。此时,受政府推动及西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影响,中国蚕业改良体系也在理论研究及活动形式上发生着自主蜕变。以往单纯注重蚕种改良的相关组织,纷纷向育种、试验、销售、推广等方面拓展业务,这种变动在合众蚕桑改良会表现的较为明显,以设立蚕种推广所及镇江蚕种制造场为代表,会中的核心业务开始向盈利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政府经济支持力度降低后的现实需要,也是完成改组后,延续组织寿命,增强自身竞争性与生存能力的主动求变之策。南京政府成立后,随着国家公权力对行业深入及民族意识的高涨,合众蚕桑改良会不得不面临被官方接收与改组的命运,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有所提升,外国政府方面对政府旨在收回主权、削弱外籍人员地位的改组工作也予以积极配合。而随着外部经济形势、安全形势的急转直下,30年代中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陆续施行了“统制政策”,在这一轮的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中,合众蚕桑改良会逐步走向式微,这也是该时期无数类似组织的最终命运,这种“官强民弱”的相对失衡现象,也与北洋时期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国家角色缺失、整体经济社会环境未发生根本转变之际,单纯依靠某个组织来拯救蚕业积贫积弱的整体局面的做法并不现实,但其长达十余年的实践活动并非毫无作用。作为以沈联芳、葛敬中、何尚平等人为代表的各界人士参与近代蚕种改良的心血结晶,合众蚕桑改良会不但为日后中国蚕业的复兴与腾飞积蓄了力量,其发展经验与教训也为中国现代农业的转型与对外合作提供了宝贵借鉴。

叶康[9](2016)在《军人统治时期缅华经济的发展变化研究(1962-2010)》文中研究说明1962—2010年为缅甸军人统治时期,该时期缅华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军人统治以前的缅华经济相比,军人统治时期缅华经济的发展一波三折、波动性较大,整体经济实力起伏较大。与此同时,缅华经济与当地经济的融合度提高,华人新移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缅华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本文拟通过相关的文献资料梳理军人统治时期缅华经济的发展脉络,总结其发展特点,通过横向、纵向的对比客观评价其在不同时期整体经济实力的变化情况,并深入分析军人统治时期缅华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总的来看,军人统治时期缅华经济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停滞时期(1962—1973);其二,适时调整时期(1973—1988);其三,新发展与新变化时期(1988—2010)。上述三个阶段,缅华经济的发展态势不同,整体的经济实力也相差较大。因此,需分别加以论述。军人统治时期缅华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华人作为一个移民群体,影响其经济发展因素必然是多元的。具体而言,主要涉及军政府的政策(尤其是相关的经济政策)、华人的政治参与、缅甸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中缅关系的发展态势等。本文拟通过相关的国际关系理论、经济学理论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李天[10](2015)在《天津法租界城市发展研究(1861-1943)》文中提出天津法租界在近代中国开埠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天津九国租界中开设时间最早、城市建设最为成熟的租界之一,天津法租界的城市发展历程记录了法国殖民者在中国苦心经营,从物质文化殖民达到精神文化殖民的过程,是帝国主义耕耘中国完成其侵略目的一个缩影,也是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见证。论文选取天津法租界作为研究对象,尝试梳理天津法租界的城市发展过程并分析发展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与经济博弈关系,有助于完善近代天津城市研究理论体系,为今后的历史街区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研究以1861年4月24日中法两国签订《天津紫竹林法国租地条款》,正式设立天津法租界,至1943年2月法国维希政府宣布放弃在华租界为止的82年间,天津法租界的城市发展过程、发展特点与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因。论文通过文献归纳、实践调查、对比研究、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以法国南特外交史档案馆、比利时国家档案馆等海外档案馆的档案作为研究基础,梳理天津法租界的城市建设规划与建设过程,研究天津法租界的城市发展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天津法租界历史沿革、田野调查与建筑风格归纳等方面的空白。论文以天津法租界中的法国民族主义作为切入点,研究天津法租界发展过程中法国民族主义的倾向对城市管理方式与城市风貌的影响,梳理法国民族主义理念与中国文化相互影响的过程。论文分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说明论文的研究方法与档案使用情况。第二章简述天津法租界的创立、扩展以及市政设施与建筑的建设过程。第三章介绍城市的管理机制,包括作为天津法租界城市决策者的法国驻津领事、市政管理机构以及市政法规,分析作为城市发展动力的房地产业在天津法租界的发展。第四章记述天津法租界历次城市规划及天津其他租界对法租界城市规划的影响。第五章整理天津法租界城市主流建筑风格的发展变化情况,阐述法国民族主义在建筑风格上的表现方式。第六章研究天津法租界法国民族符号的表达方式,以及天津法租界的城市空间从隔离到融合的过程。基于上述研究,论文得出以下三个结论:首先,天津法租界的发展过程即是法租界与天津其他租界及华人社会展开竞争的过程;其次,法租界管理者通过管理系统、城市法规与文化导向,强化了城市的法兰西民族特征;第三,以房地产业为城市发展引擎以及吸引华人资本的大量注入,是将法租界塑造成天津近代经济中心的关键因素。

二、东南亚华商海外投资的一个缩影——第一太平集团的实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南亚华商海外投资的一个缩影——第一太平集团的实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企业海外产业园区投资建设模式研究 ——以中俄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框架
        1.2.3 技术路线
        1.2.4 研究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产业园区
        2.1.2 海外产业园区
        2.1.3 中俄贸易的阴影——“灰色清关”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群理论
        2.2.2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2.2.3 “增长极”理论
        2.2.4 “雁行理论”和边际产业理论
        2.2.5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产业转移理论
    2.3 国内研究现状
        2.3.1 产业园区的发展目的及海外产业园区的选址研究
        2.3.2 海外产业园区的投资因素分析
        2.3.3 海外产业园区的必要性和相关政策研究
        2.3.4 关于“一带一路”的政策分析及时代机遇研究
    2.4 国外研究现状
    2.5 文献总结及评述
3 中国企业海外产业园区发展概况及问题分析
    3.1 中国企业已建海外产业园区基本类型
        3.1.1 按功能分类
        3.1.2 按开发主体分类
    3.2 中国企业已建海外产业园区总体布局
        3.2.1 中国企业已建海外产业园区概况
        3.2.2 中国已建海外产业园区产业特点
        3.2.3 中国已建海外园区发展特征
        3.2.4 中国已建海外产业园区发展问题分析
4 中国企业海外产业园区建设投资战略要素分析
    4.1 中国企业海外产业园区走向海外的需求分解
    4.2 中国企业海外产业园区发展的共性机遇
    4.3 中国企业海外产业园区发展的共性挑战
5 中国企业海外产业园区建设决策分析
    5.1 海外产业园区的选址
        5.1.1 选址原则
        5.1.2 选址思路
    5.2 海外产业园的产业选择
        5.2.1 总体思路
        5.2.2 产业选择与导入的系统分析
    5.3 海外产业园区开发主体
        5.3.1 开发主体分类
        5.3.2 战略合作者的选择
    5.4 海外产业园区投融资模式
        5.4.2 资本市场融资
        5.4.3 项目融资
        5.4.4 政府主导型融资
    5.5 海外产业园区开发模式
        5.5.1 开发模式
        5.5.2 开发流程
        5.5.3 开发策略
    5.6 海外产业园区招商模式
6 案例分析-以俄罗斯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为例
    6.1 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发展概况
    6.2 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建设动因分析
        6.2.1 中国企业的宏观需求
        6.2.2 乌苏里斯克的微观优势
    6.3 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效应分析
        6.3.1 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对俄经济拉动情况
        6.3.2 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的经营效益及发展
    6.4 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发展模式分析
    6.5 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暴露的问题及展望
7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7.1 加强宏观层面指导及协调
    7.2 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民营资本参与
    7.3 完善海外园区相关投资及建设法律规范制定
    7.4 建立海外投资开发项目风险预警机制
    7.5 推动中国园区标准的国际化推广
    7.6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确保智力保障支持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背景
        三、选题的依据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一)什么是工业化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一)综合性研究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一)时间的界定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第三节 技术之“变”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二)派遣留学生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第三节 技术之“践”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第三节 技术之“革”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结论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清代张家口经贸与商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
        1.5.1 史料创新
        1.5.2 研究视角的创新
        1.5.3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二章 张家口的历史沿革
    2.1 张家口概况
    2.2 张家口的历史沿革
        2.2.1 张家口的城镇布局
        2.2.2 张家口人口的聚集
        2.2.3 张家口市场的发展
        2.2.4 张家口税关的发展
第三章 张家口的商业活动
    3.1 张家口的茶马互市
        3.1.1 张家口的马市交易
        3.1.2 晋商商帮茶叶贸易
    3.2 张家口的旅蒙商业
        3.2.1 对蒙贸易
        3.2.2 恰克图贸易
        3.2.3 经张家口流通货物的演变
第四章 张家口的手工业经济
    4.1 张家口的皮毛业
        4.1.1 张家口皮毛贸易的兴起
        4.1.2 张家口皮毛业的发展
        4.1.3 张家口皮毛业的衰落
    4.2 张家口的制碱业
    4.3 张家口的制革业
        4.3.1 白皮坊
        4.3.2 黑皮坊
        4.3.3 皮鞍业
    4.4 张家口的蒙靴业
        4.4.1 蒙靴业的形成
        4.4.2 蒙靴业的鼎盛
        4.4.3 蒙靴业的衰落
第五章 张家口的交通运输业
    5.1 清代以前的道路
    5.2 清代的道路
        5.2.1 官道
        5.2.2 张库商道
第六章 张家口的金融业
    6.1 典当业
        6.1.1 概述
        6.1.2 典当业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6.2 账局
        6.2.1 产生的历史背景
        6.2.2 账局的功能与发展
    6.3 票号
        6.3.1 票号的产生
        6.3.2 票号的兴衰
        6.3.3 票号兴衰对现代金融的启示
        6.3.4 票号信用对我国当前信用问题的启示
    6.4 钱庄
        6.4.1 钱庄的创立
        6.4.2 钱庄的组织
        6.4.3 钱庄的业务
        6.4.4 钱庄的账务制度
    6.5 银行业
        6.5.1 大清银行
        6.5.2 其他银行
        6.5.3 外国银行
    6.6 各金融机构间的相互关系
        6.6.1 票号与钱庄
        6.6.2 典当与票号
        6.6.3 典当与钱庄
        6.6.4 钱庄与外国银行
        6.6.5 账局与典当和钱庄
第七章 张家口的商人主体
    7.1 张家口的晋商
        7.1.1 晋商崛起的原因分析
        7.1.2 晋商经营的行业
        7.1.3 晋商的“晋义社”
        7.1.4 晋商对张家口社会的影响
    7.2 张家口的其他商帮
        7.2.1 张家口的京帮
        7.2.2 张家口的口商
    7.3 张家口的商业行社
第八章 总结
附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石狮彭田村离散人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意识
        一、问题缘起
        二、概念和研究对象的界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侨乡”概念界定的研究
        二、“侨乡”研究的阶段性
        三、“侨乡”专题研究的进展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资料来源
第二章 聚族而居:彭田村蔡姓族支源流考
    第一节 彭田村地理、人口与行政沿革
    第二节 彭田蔡氏族份:蓝田、屏山、钞厝
第三章 造就侨乡:历史以来彭田村的离散移民
    第一节 向台湾的移民
        一、彭田人迁台谱系
        二、彭田人迁台家庭类型和世居情况分析
        三、迁台聚居地点考源
    第二节 向菲律宾的移民
        一、彭田人往菲移民史
        二、移民家庭迁移个案及其与祖乡联系情况分析
        三、彭田人在菲律宾的发展
    第三节 向香港和澳门的移民
第四章 移民的两端:联结离散人群的宗乡纽带和组织机制
    第一节 彭田村宗亲组织网络的建构
        一、作为建构“共祖”意象的祠堂
        二、联络海外宗亲的组织纽带:彭田老年协会
    第二节 离散乡团组织
        一、菲律宾济阳柯蔡宗亲总会
        二、旅菲鹏山同乡会
        三、澳门石狮彭田同乡会
        四、彭田旅港同乡会
第五章 离散与“乡愁”:侨乡形塑的精神本质
    第一节 家乡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的“乡愁”表达
        一、办学兴教,培养子弟
        二、改善基础设施
    第二节 鹏山师范学校互动个案
    第三节 金鹏海内外宗亲福盛陵园与祖祠清明祭扫仪典
        一、捐建缘起
        二、祭扫仪式
    第四节 侨乡形塑精神本质的再探讨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菲律宾鹏山同乡会总章
附录B 彭田村婚丧喜庆村规民约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主要创新观点
第一章 历史语境的形成
    1.1 古代商标形式的萌发与变迁
    1.2 近代上海商标的缘起
    1.3 “得风气之先”的发展
        1.3.1 地理经济的优势
        1.3.2 在殖民文化影响之下
        1.3.3 商标职能的拓展
第二章 商业形态的反映
    2.1 内外交织的双重影响
        2.1.1 商标意识的“凸显”
        2.1.2 新兴行业的“诞生”
        2.1.3 民族资本的“崛起”
    2.2 国货商标在民族意识的矛盾中前行
        2.2.1 转型与发展中的国货商品
        2.2.2 商标名称中的文化归属
        2.2.3 视觉趋同中的多元杂糅
    附录
第三章 图形观念的照应
    3.1 商标内涵的充实与完善
        3.1.1 基于市场的产品观念
        3.1.2 基于西方商业模式的营销观念
    3.2 商标外延的丰富与延展
        3.2.1 体制完善中的商标观念
        3.2.2 传播需求下的设计风格
    3.3 商标形态背后的文化条件
        3.3.1 对新事物的好奇与追求
        3.3.2 对新生活的向往与热情
    附录
第四章 语言形式的流变
    4.1 字体语言的商业传达
    4.2 大众风尚的民俗写照
    4.3 同音替代的本土联想
    4.4 图文并存的设计表现
        4.4.1 以传统图形作为再生主体的图案学
        4.4.2 以商标作为社会交流工具的符号学
        4.4.3 以商业模式带动广告发展的传播学
    附录
第五章 视觉符号的化境
    5.1 海上文化的传承
    5.2 时代节奏的转变
    5.3 适应需求的出新
        5.3.1 产品与技术的更新对生活的促进
        5.3.2 市场与生活的需求对技术的推动
    5.4 观念创新的境界
        5.4.1 品牌观念的视觉创新
        5.4.2 生动多样的视觉体系
    附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作品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致谢

(6)中国企业对缅甸直接投资的区域软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区域投资软环境建设研究
        1.2.2 企业嵌入性研究
        1.2.3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研究现状
        1.2.4 中国企业对缅甸投资的研究现状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概念解析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投资软环境
        2.1.2 制度环境
        2.1.3 社会环境
        2.1.4 文化环境
        2.1.5 舆论环境
        2.1.6 企业嵌入式投资
    2.2 理论基础
        2.2.1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2.2.2 区域投资环境分异理论
        2.2.3 地域分工学说
        2.2.4 区位理论
        2.2.5 小岛清理论
        2.2.6 企业嵌入理论
第3章 缅甸投资软环境对中国企业投资的影响因素
    3.1 利益分配机制对中国企业投资的影响
    3.2 区域制度建设对中国企业投资的影响
    3.3 区域社会结构对中国企业投资的影响
        3.3.1 民族阶层分化的影响
        3.3.2 宗教阶层分化的影响
    3.4 区域文化差异对中国企业投资的影响
        3.4.1 缅甸中部文化与中国投资
        3.4.2 缅甸西部文化与中国投资
        3.4.3 缅甸东部文化与中国投资
        3.4.4 缅甸南部文化与中国对缅投资
        3.4.5. 缅甸北部文化与中国投资
    小结
第4章 中国企业对缅甸投资的区域软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4.1 区域投资软环境评价方法
        4.1.1 层次分析法
        4.1.2 专家调查法
    4.2 区域投资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投资软环境的特点
        4.2.2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4.2.3 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2.4 指标选取
        4.2.5 权重确定
        4.2.6 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权重
    小结
第5章 中国企业对缅甸直接投资的区域软环境评价
    5.1 中国企业对缅甸直接投资的现状及特征
        5.1.1 缅甸地缘环境与中国企业直接投资
        5.1.2 中国企业对缅甸投资的现状
        5.1.3 中国企业对缅甸投资的特征
        5.1.4 中国企业对缅甸投资的时空演变格局
    5.2 中国企业对缅甸直接投资的软环境总体评价
        5.2.1 制度环境评价
        5.2.2 社会环境评价
        5.2.3 文化环境评价
        5.2.4 舆论环境评价
        5.2.5 缅甸投资软环境总体评价
    5.3 中国企业对缅甸投资软环境的区域评价
        5.3.1 缅甸的区域划分
        5.3.2 缅甸投资软环境的区域评价
    小结
第6章 中国企业对缅甸直接投资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态势
    6.1 缅甸民主改革后中国企业对缅甸投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6.1.1 中国企业对缅甸投资的风险
        6.1.2 中国对缅甸投资企业的自身反思
    6.2 大国干预下中国企业对缅甸投资的态势
        6.2.1 大国干预对中国企业投资缅甸的影响
        6.2.2 大国干预下的中国企业对缅甸投资
    6.3 民主改革后缅甸各阶层对中国企业投资的态度转变
        6.3.1 缅甸各阶层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投资的态度
        6.3.2 缅甸官方对中国企业投资的态度
        6.3.3 缅甸社会对中国企业投资的态度
        6.3.4.媒体对中国企业投资的态度
        6.3.5 缅甸各阶层对中国企业投资的态度转变
    小结
第7章 中国企业对缅甸直接投资软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7.1 中国企业对缅甸投资软环境建设的途径
        7.1.1 利益分享机制
        7.1.2 本地结网机制
    7.2 中国企业对缅甸投资软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7.2.1 制度环境建设
        7.2.2 社会环境建设
        7.2.3 文化环境建设
        7.2.4 舆论环境建设
        7.2.5 其他方面的对策建议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基本研究结论
    8.2 创新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民国时期汉口保险业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拟突破的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一、拟突破的重点难点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汉口保险业的诞生和发展
    第一节 汉口保险业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汉口保险业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汉口保险业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汉口火险保费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汉口保险业
        一、保险勘估业的中外之争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汉口保险业
        三、民国时期保险资金的运用
第三章 民国时期汉口的保险教育
    第一节 汉口保险教育的背景
        一、学校保险教育的普及和推广
        二、保险知识和观念的宣传
        三、保险学术理论和着作的出版
        四、以汉口为中心的新闻出版业
    第二节 民国时期汉口的保险教育
        一、民国时期国立武汉大学之保险教育
        二、民国时期汉口其他学校的保险教育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汉口华洋保险同业公会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汉口西商火险公会
        一、汉口早期的洋商组织
        二、汉口洋商火险公会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汉口市保险业同业公会
        一、汉口华商水火保险公会
        二、汉口市保险业同业公会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保险法规
    第一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保险法规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保险法规
        一、1929年《保险法》和1937年《保险法》
        二、1937年《保险业法》和《保险业法实施法》
        三、《战时保险业管理办法》等法规
    第三节 汉口市保险业同业公会章程及其比较
第六章 汉口保险行业规章及费率
    第一节 汉口市保险业同业公会运输险费率规定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汉口火险费率及其比较
    第三节 火险保户登记规则
第七章 四明保险公司和美商美亚保险公司
    第一节 四明保险公司(Ningpo Insurance Company,Limited.)
        一、汉口分公司成立背景
        二、关于创始人
        三、四明保险公司汉口分公司
    第二节 美商美亚代理保险公司
        一、美亚保险背景
        二、美亚保险汉口分公司
结语
    一、本文的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致谢

(8)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2、学术史回顾
    3、研究空间及概念界定
    4、本文主要研究路径及章节
第一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初创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蚕桑业及其困境
        1. 整体经济形势的萧条
        2. 蚕桑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盛极而衰
        3. 日本蚕业的崛起及与其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冲击
    第二节 晚清民末蚕桑改良事业的初步开展
        1. 清末民初振兴蚕业的论争与实践
        2. 清末民初蚕桑改良的进步与局限
    第三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筹组及其成立
        1. 外籍人员对于中国蚕丝业的担忧与扶植构想
        2.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正式成立
        3. 中心组织形式及主要负责人的确立
        4. 地方性组织网络的建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内部权力纷争
    第一节 欧战后各国在“华丝振兴”问题上的不同面相
        1. 美国、法国对华丝的扶植
        2. 日本独霸中国生丝厚利的企图
    第二节 国际关系变动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1. “有碍主权”问题
        2. 日本参会问题
        3. 经费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第一节 新政府对蚕业发展的全面介入
        1. 制定宏观发展规划
        2. 建立健全相关组织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1. “费由我出,政则他人”:外人掌控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2. 新政府社团改组政策的初步实施
        3. 围绕“交权”及“改组”的中外博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核心业务革新
    第一节 中国蚕桑改良系统与机制的西化倾向
        1. 对蚕业问题认识的趋新与深化
        2. 新型蚕业改良活动的开展
    第二节 合众蚕桑会蚕业改良思路与方式的嬗变
        1. 由“购买”到“制种”
        2. 由“分发”到“指导”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蚕业教育活动
    第一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介入蚕业教育的形式演进
        1. 合众蚕桑改良会自立教育机构早期设想及探索
        2. 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创办与发展
        1. 中国女子蚕业教育的兴起
        2. 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筹组与发展
        3. 职业去向与生源:镇江女子蚕业学校与蚕业近代化的双向互动
        4. 镇江女子蚕业蚕校的突破与独特性
        5. 合众蚕桑改良会科研事业的后续进行
    本章小结
结语 蚕桑改良组织的近代命运与传统农、蚕业的转型困境
附录(一)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章程暨监理员规程》
附录(二)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办事细则》
资料来源及参考文献
后记

(9)军人统治时期缅华经济的发展变化研究(1962-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军人统治以前的缅华经济
    第一节 军人统治以前缅华经济的发展
        一、缅华经济的形成
        二、缅华经济的初步发展
        三、缅华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军人统治以前缅华经济的发展特点
        一、缅华经济的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波动性较小
        二、整体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三、缅华经济与当地经济的融合程度不高
第二章 军人统治时期缅华经济的发展与变化
    第一节 军人统治时期缅华经济的发展脉络
        一、缅华经济发展的停滞(1962—1973)
        二、缅华经济的适时调整(1973—1988)
        三、缅华经济的新发展与新变化(1988—2010)
    第二节 军人统治时期缅华经济的发展特点
        一、经济发展一波三折,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
        二、经济整体实力起伏较大
        三、与缅甸当地经济的融合度提高
        四、华人新移民经济为缅华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章 军人统治时期缅华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军政府的经济政策
        一、军政府有关缅华经济政策的变动
        二、军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动对缅华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华人的政治参与
        一、军人统治时期华人的政治参与
        二、政治参与的缺失对缅华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缅甸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
        一、军人统治时期缅甸国内经济的发展
        二、缅甸国内经济的发展状况对缅华经济的影响
    第四节 中缅关系
        一、军人统治时期中缅关系的互动
        二、中缅关系对缅华经济发展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天津法租界城市发展研究(1861-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近代天津——一座超殖民地城市
    1.2 “超殖民地”天津概述
        1.2.1 从居留地到租界
        1.2.2 租界、租界地与殖民地城市
        1.2.3 天津的九国租界
    1.3 研究内容
        1.3.1 称谓界定
        1.3.2 时空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天津租界与城市史研究
        1.4.2 天津法租界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
        1.5.2 系统分析
        1.5.3 案例分析
    1.6 创新点
    1.7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天津法租界的空间扩展与市政建设
    2.1 开埠前的天津
        2.1.1 天子渡口
        2.1.2 京畿门户
    2.2 天津法租界的开辟
        2.2.1 签约
        2.2.2 选址
        2.2.3 划界
    2.3 从十年沉寂到终有起色(1861-1900)
        2.3.1 十年沉寂(1861-1870)
        2.3.2 望海楼契机
        2.3.3 发展起步(1871-1900)
    2.4 从蓄势待发到有序开发(1900-1914)
        2.4.1 从庚子事变到租界扩张
        2.4.2 从环境治理到市政建设
    2.5 从平稳过渡到高速发展(1914-1941)
        2.5.1 完善基础设施
        2.5.2 增加建筑数量
        2.5.3 老西开扩张
        2.5.4 维持租界繁荣
    2.6 小结
第三章 天津法租界的城市管理机制与发展动力
    3.1 城市决策者——法国驻津领事
        3.1.1 葛罗
        3.1.2 布尔布隆
        3.1.3 狄隆
        3.1.4 杜士兰
        3.1.5 克洛岱尔
        3.1.6 甘司东
        3.1.7 布儒瓦
        3.1.8 苏馨
    3.2 城市管理者——市政管理机构
        3.2.1 天津法租界董事会
        3.2.2 天津法租界工部局
        3.2.3 天津法租界财政委员会
    3.3 城市控制者——市政法规
        3.3.1 天津法租界市政法规的产生与借鉴
        3.3.2 租界法规的特色与反向输出
        3.3.3 市政法规主要内容
        3.3.4 市政法规对城市环境控制的意义
    3.4 城市发展动力——房地产业
        3.4.1 天津租界的房地产业发展模式
        3.4.2 天津法租界房地产业
    3.5 小结
第四章 天津法租界的城市规划与功能定位
    4.1 天津法租界历次城市规划
        4.1.1 1861年规划
        4.1.2 1900年规划
        4.1.3 1903年规划
        4.1.4 1914年规划
        4.1.5 老西开规划
    4.2 环境对法租界规划的影响
        4.2.1 来自英租界的影响
        4.2.2 来自日租界的影响
        4.2.3 来自意租界的影响
    4.3 天津法租界的城市定位
        4.3.1 街区面积
        4.3.2 路网密度
        4.3.3 城市功能
    4.4 法国规划思潮在法租界
        4.4.1 奥斯曼与资产阶级的胜利
        4.4.2 古典美学的现代展示
        4.4.3 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
    4.5 小结
第五章 天津法租界的主流建筑风格与审美取向
    5.1 近代天津建筑行业发展概况
        5.1.1 从工程师到建筑师
        5.1.2 建筑师的工作状态
        5.1.3 建筑技术的发展
    5.2 法租界外廊式殖民地建筑
        5.2.1 产生背景
        5.2.2 代表建筑
    5.3 法租界历史主义风格建筑
        5.3.1 产生背景
        5.3.2 代表建筑
    5.4 法租界现代主义风格建筑
        5.4.1 产生背景
        5.4.2 代表建筑
    5.5 天津法租界的法国民族风格
        5.5.1 法国民族风格在法租界盛行的原因
        5.5.2 法国民族风格在法租界的表现
    5.6 小结
第六章 天津法租界的民族主义与文化表达
    6.1 法国民族主义倾向在法租界的表达
        6.1.1 法兰西建筑风格的应用
        6.1.2 公共空间的法国氛围营造
        6.1.3 城市道路名称的法国意象
        6.1.4 节日与仪典的法国风范
    6.2 法租界文化差异与城市空间隔离
        6.2.1 中法对租界的认识差异
        6.2.2 城市空间中的社会隔离
        6.2.3 法租界城市马赛克现象
        6.2.4 法租界的社区入侵趋势
    6.3 租界的围墙与文化突围
        6.3.1 围墙内的居民
        6.3.2 围墙与里弄住宅
        6.3.3 突破围墙
    6.4 小结
结语:具有法兰西面孔的超殖民地空间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东南亚华商海外投资的一个缩影——第一太平集团的实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企业海外产业园区投资建设模式研究 ——以中俄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为例[D]. 祝凯家.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2]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3]清代张家口经贸与商帮研究[D]. 王飞. 山西大学, 2020(08)
  • [4]石狮彭田村离散人群研究[D]. 胡伟. 华侨大学, 2019(01)
  • [5]上海近现代商标设计发展研究[D]. 吴莹. 上海大学, 2019(02)
  • [6]中国企业对缅甸直接投资的区域软环境研究[D]. 马纳.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2)
  • [7]民国时期汉口保险业研究(1912-1949)[D]. 王小晖. 武汉大学, 2017(03)
  • [8]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D]. 王晨.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9]军人统治时期缅华经济的发展变化研究(1962-2010)[D]. 叶康.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10]天津法租界城市发展研究(1861-1943)[D]. 李天. 天津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东南亚华商海外投资的缩影——以第一太平集团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