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铀矿床古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识别

512铀矿床古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识别

一、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判识512铀矿床古沉积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乐亮[1](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直罗组铀储层中黄铁矿的形成过程与演化规律》文中指出黄铁矿是砂岩型铀矿床中最常见的还原介质之一,对铀具有吸附与还原作用,可有效记录铀成矿的地球化学过程。因此,黄铁矿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详细分析对于阐明铀富集机理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砂岩中黄铁矿复杂的发育特征缺少系统性调查研究,且不同地区地质背景的差异导致了黄铁矿多元化的成因机制。鄂尔多斯盆地北部赋存于直罗组中的古砂岩型铀矿床,黄铁矿分布广泛,与铀矿物紧密共生,为其多阶段形成过程与演化规律的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钻孔岩心与野外露头考察,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电子探针、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二次离子质谱仪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阐明了铀储层砂体中黄铁矿的空间分布、宏观与微观形态、赋存状态、形态与成分演化等多种特征,分析了黄铁矿与铀成矿的关系,由硫同位素组成揭示了黄铁矿的成因机理,进而建立了多尺度制约要素下黄铁矿的形成与演化模式。宏观上,黄铁矿的类型分为结核状、浸染状和条带状,其中结核状最为丰富。黄铁矿的发育与有机还原介质(煤层、碳质碎屑和暗色泥砾)关系密切,其直径与数量均与至有机还原介质的距离呈负相关,且介质的还原性能越强,黄铁矿的丰度越大。微观上,黄铁矿的形态分为莓状、自形和胶状,其中莓状体分布最为广泛,胶状黄铁矿的丰度最大。各形态黄铁矿均与铀矿物呈紧密共生关系,成矿期莓状黄铁矿直径与铀矿物截面积的正相关性表明,黄铁矿对铀有吸附与还原作用,黄铁矿外部残留被氧化的痕迹,而铀矿物对黄铁矿具交代作用。黄铁矿的生长依赖于碳质碎屑、粘土矿物、黑云母、早期黄铁矿和铁钛氧化物等“核”载体,其或是黄铁矿结晶有利的物理或地球化学场所,或可为黄铁矿的沉淀提供所需的物质来源。黄铁矿与载体组分的共生关系可分为周缘式、填充式和混合式。以亚稳态的莓状体为载体,在物理聚集或流体的加入下,黄铁矿的形态可分别演化为复莓状体、胶状和自形晶,结构变得更加稳定。黄铁矿在灰色含矿砂岩中含量最高,在红色砂岩中含量最低,而在原生灰色砂岩中的含量大于黄色砂岩,表明氧化作用促使黄铁矿发生了成分转化,黄铁矿的化学氧化作用先形成针铁矿,后脱水可转化为赤铁矿,均可呈黄铁矿假晶赋存,其分别是黄色和红色砂岩中的主要致色矿物。早期的莓状黄铁矿与碳质碎屑密切相关,其δ34S组成为-19.1‰~-8.0‰,为硫酸盐还原细菌参与下形成,而与其他类型载体共生的自形和胶状黄铁矿的δ34S表现为+7.9‰~+20.3‰,为盆地热流体作用下的硫酸盐还原反应成因。成矿前黄铁矿的氧化溶解为成矿阶段黄铁矿的沉淀提供了主要物质来源,成矿期的莓状黄铁矿的δ34S组成为-31.2‰~-3.8‰,为生物成因形成,而成矿期的自形和胶状黄铁矿的δ34S组成为-56.9‰~-34.3‰,结合微观形态演化过程与硫同位素分馏机制,认为其是由莓状黄铁矿的溶解,经奥斯特瓦尔德熟化(Ostwald ripening)过程,形成不稳定的溶解硫相,发生歧化反应,产生同位素分馏效应的化学成因形成,该过程受到含硫、硒等的矿物组合所反映的Eh/p H化学条件变化的控制。由“盆地—造山带”型千米级大尺度、“钻孔岩心”型米级中尺度、“手标本”型毫米级小尺度、“光薄片”型微米尺度和“晶体形态”型纳米尺度,逐步聚焦,共总结出可通过影响硫质和铁质来源、赋存空间或微环境等进而制约黄铁矿发育的23种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以砂体中的区域性氧化还原事件为标志,建立了黄铁矿“沉淀、溶解、再沉淀、保存、再溶解”的多期次形成与演化模式。黄铁矿多阶段的发育规律也指示了铀的活化、迁移和富集的复杂过程,这对于铀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杨水胜,冷丹凤,付国民,付常青,闪晨晨,孔祥熙[2](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中侏罗统直罗组油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直罗组油气来源,通过有机碳测试、岩石热解、族组分、GC-MS等地球化学方法对研究区泥岩及原油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直罗组泥岩有机质丰度低,属于非烃源岩;安定组与延长组长7泥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高,特别是延长组长7泥岩有机碳质量分数平均值为13.45%,为极好烃源岩,生烃潜力较大。直罗组原油为成熟原油,有机质来源属于混合型,源岩沉积以淡水-微咸水环境为主,与延安组、延长组原油的母质类型、沉积环境相同。油源族组分、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比结果表明,直罗组原油来自延长组长7烃源岩。

杨水胜[3](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中侏罗统直罗组成藏条件分析》文中提出众所周知,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延长探区更是地处盆地腹地。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程度不断深入,探区平面上剩余可开发油气资源随之殆尽,纵向后备层系匮乏,因此,寻找新的勘探层系是延长油田增储上产的当务之急。而近年来中侏罗统直罗组在研究区勘探过程中有良好的油气显示,且其中一些井获得高产油流,说明直罗组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是现阶段纵向拓展最为现实的接替勘探层系。但是由于研究区直罗组勘探研究程度低,油气成藏条件及油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下一步勘探目标的制定和部署。本论文以石油地质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及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在前人研究、资料收集、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对研究区直罗组烃源岩、储盖层、运聚及保存条件等基本成藏要素的研究,分析油气成藏模式与主控因素,揭示油气富集规律,并结合现有勘探程度对有利区进行预测。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通过原油特征及油源地化参数对比结果,确定直罗组的原油来源于延长组长7烃源岩,研究区长7烃源岩分布广泛,且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为极好烃源岩级别。(2)直罗组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厚层河道砂岩发育且分布广泛,是有利储层发育的基础;储层物性特征表现为中-低孔隙度、特低渗或中渗透率;储层碎屑岩类型主要为中-细粒长石砂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粒间孔和长石溶孔,基于孔隙结构特征将储层划为3类,其中Ⅰ类为优质储层,Ⅱ类储层为一般储层,Ⅲ类储层为差储层。(3)直罗组泥岩直接盖层及安定组泥灰岩区域性盖层为研究区两类主要盖层,对下部油气起到有效的封闭作用;构造运动及对盆地改造使得研究区保存条件存在差异,总体上西部、北部的油气保存条件好,有利于油气富集。(4)过剩压力和浮力是油气运移的主要动力;高角度裂缝、连通砂体及不整合面是直罗组油藏运移的主要通道,特别是深切河谷对沟通上下地层油气具有重要意义。(5)研究区储层包裹体类型丰富,由包裹体均一温度与埋藏史-热史研究表明,研究区曾经历热事件,直罗组储层至少经历两期烃类流体活动。(6)直罗组油藏主要有岩性油气藏和构造一岩性复合型油气藏两种类型,总体特点为一种下生上储、远源供油、阶梯疏导、多期充注以及多因素控制的成藏模式。其中优质烃源岩、有利沉积相带、局部的鼻状隆起构造、砂泥岩厚度及良好的储盖组合型式是油气成藏重要控制因素。(7)确定研究区直罗组有利区预测标准:1)砂体厚度:直罗组上段>10m,直罗组下段>50m;2)泥岩厚度>30m;3)优质烃源岩发育;4)鼻状隆起处;5)具有良好储盖组合型式。根据标准筛选定4986-4井区、定3387井区、定40063井区及45-179井区4个有利区。

安鹏鑫[4](2019)在《广西盘龙铅锌矿床有机质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大瑶山西侧与桂中凹陷结合部位是广西区内重要的铅、锌产地,广泛发育的泥盆系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普遍含有机质。区域性次级同生断裂是导矿构造,中下泥盆统中的层间破碎带是容矿构造。矿质来源于地壳深部,与中下统泥盆统白云质岩石关系不大。在广泛收集前人资料和取样调查基础上,以盘龙铅锌矿区赋矿地层中有机质为研究对象,并辅以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取得如下认识成果。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样品饱和烃气相色谱图存在双峰型、∑C21-/∑C22+比值偏大、(nC21+nC22)/(nC28+nC29)在0.4532.847之间、规则甾烷/17α(H)-藿烷比值均小1.0且偏低,这表明矿区有机质母质为陆源和水生混合来源,且以陆源植物为主;OEP、CPI取值在0.7641.253之间,指示成岩后有机质来自碳酸盐岩和泥质岩;样品Pr/C17和Ph/C18两参数平均在0.6左右、Ts/Tm比值均大于1、二升藿烷C32 22S/(22S+22R)在0.5530.604之间、βα-莫烷/αβ-藿烷在0.1510.215之间、C29甾烷20S/(20R+20S)和ββ/(αα+ββ)比值平均分别为0.442和0.460、规则甾烷的重排作用也不明显,综合这些特征表明矿区有机质已经达到成熟阶段,但还未进入过成熟阶段。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盘龙铅锌矿区主岩明显富集As、Ba、Sb、Sr、Tl等元素,相对亏损Be、Cu、Ga、Hf、Nd、Rb、Sc、Ta、Tb等元素,U/Th为1.9813.69,矿石样品Zn/(Pb+Zn)比值接近于1,这些特征暗示盘龙矿床存在热水喷流活动。矿区主岩∑REE含量较低,平均值仅为18.174μg/g,LREE较HREE富集且分异较强。成矿热液具有喷流热水与海水相混合的特点。测试样品饱和烃气相色谱基线均不同程度上隆,甾烷具有C29>C27>C28的分布特征,升藿烷C31C35在质量色谱图上峰型曲线总体平滑。样品中有机质的伽马蜡烷指数在0.1510.215之间,升藿烷指数在0.0400.090之间。样品微量元素中δU平均值为1.857、V/(V+Ni)平均值为0.71、δCe<1。这两类地化参数共同表征,盘龙铅锌矿区在晚古生代时处于浅水、低盐度、弱还原-弱氧化的沉积环境,并且成岩后有机质一定程度上受到微生物的降解改造。综合分析,本文认为受喷流热液影响,有机质可以促使早期相对开放性成矿环境向还原性状态转变,同时有机质还可与铅锌等金属阳离子发生络合,使矿质向有利的成矿部位迁移。另外,在喷流沉积期原生型有机质与硫酸盐的热化学还原作用或含硫有机质的受热分解,产生的H2S促使大部分铅锌等金属沉淀;在固结成岩后的改造期富含还原硫的有机热流体与含矿流体相遇,造成部分金属沉淀。

张志鹏[5](2019)在《川南—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文中研究指明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及震旦系天然气勘探已长达五十余年,已发现磨溪气田、威远气田、资阳气藏以及安平店、龙女寺等含气构造。而寒武系绵阳-长宁拉张槽的发现为下古生界天然气的勘探提供新思路和新观点,绵阳-长宁拉张槽南北贯穿四川盆地西北部-南部,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目前的勘探主要集中于拉张槽中段川中古隆起(乐山-龙女寺古隆起),而川南-黔北地区下组合(寒武系-震旦系)天然气勘探程度较低,应该具有较大的勘探前景。本文在收集12口典型井地化数据和8条野外剖面实测与调查基础上,通过对样品进行相关有机地球化学实验分析,以绵阳-长宁拉张槽发育特征为基础,参考前人认识,对研究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发育沉积环境、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各参数平面展布、生烃强度及资源潜力进行系统研究,并预测出烃源岩有利区带。早寒武世时期为绵阳-长宁拉张槽发育的壮年期,拉张槽的存在控制着川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沉积和发育特征,通过对研究区北-南向和西-东向的牛蹄塘组地层厚度连井对比,发现拉张槽出四川盆地范围向南延伸至盆外黔北地区,所以分析认为研究区黔北地区牛蹄塘组也受绵阳-长宁拉张槽控制。牛蹄塘组(筇竹寺组)沉积早期,从拉张槽外向拉张槽内,水体逐渐变深,主要发育黑-灰色碳质泥页岩、黑-灰色泥页岩、黑-灰色粉砂质泥页岩,研究认为拉张槽内及周缘地区表现为深水泥质陆棚相沉积;槽外两侧水体变浅,为浅水陆棚沉积,主要以黑-灰色粉砂质泥岩、黑-灰色泥质粉砂岩、灰色或灰绿色粉砂岩为主,水平层理发育;金沙-遵义-松林一带由于构造热沉降加剧,同时伴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和富含营养物质的沉积物随上升洋流而沉降其中,为深水热水陆棚沉积,发育黑色泥页岩、含硅质泥岩及含磷岩层。拉张槽控制的深水泥质陆棚区内水体深、水动力弱,是研究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区带,有效烃源岩(TOC>0.5%)厚度最高可达近400m,大部分在300m400m,盆外以南至黔北地区也属于受拉张槽控制的区域,烃源岩厚度为250m100m,也是发育较好的烃源岩地带;浅水陆棚相主要发育于绵阳-长宁拉张槽的两侧,拉张槽以西烃源岩厚度逐渐减小,乐山一带仅50m,拉张槽以东至永川-重庆大部分地区有效烃源岩厚度基本为0m。研究区优质烃源岩(TOC>2.0%)厚度最高可达100m以上,主要发育于拉张槽槽内,大部分在60m100m;研究区北部优质烃源岩厚度减薄至20m左右;永川-重庆-长寿一带有机质来源不丰富,使得优质烃源岩厚度基本为0m;黔北部分地区由于深水热水陆棚的沉积控制作用,使得有效烃源岩厚度相对较大,预测分布在80m左右。通过对烃源岩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统计,研究区下寒武牛蹄塘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腐泥型(Ⅰ型),原始有机质主要为盆地相沉积环境中的低等水生生物,水体缺氧,沉积物粒细,生烃能力强。深水泥质陆棚相和深水热水陆棚沉积下部黑色泥岩发育,有机碳含量高,平均值普遍在1.0%4.0%,为好的烃源岩级别;拉张槽外东西两侧地区,主要是浅水环境下沉积的烃源岩,TOC基本在1.0%以下,为一般级别的烃源岩。合川-重庆-习水一带及以东地区TOC基本低于0.5%,不发育烃源岩或发育差级别的烃源岩。通过样品的沥青质反射率测试转化为等效镜质体反射率结果表明研究区牛蹄塘组大部分地区有机质成熟度已达到2.0%以上,进入过成熟阶段,即生成干气阶段,生烃潜量(S1+S2)<0.5mg/g,说明该套烃源岩已大量排烃,以无生烃能力。通过成因法中的恢复原始有机质全岩热模拟参数法,利用DFDraw4.0等地质软件计算得出本次研究区生烃中心分别为高石17井周缘及以北地区、宜宾-长宁-泸州一带。生烃强度最高可达146×108m3/km2,槽内发育的烃源岩生烃强度范围为60×108m3/km2146×108m3/km2;槽外以西马边-乐山一带牛蹄塘组烃源岩普遍在40×108m3/km2以下;槽外以东永川-重庆-长寿一带牛蹄塘组生烃强度在20×108m3/km2以下。全区牛蹄塘组烃源岩生烃量为1421.6×1012m3,天然气资源量可达4.02×1012m3;研究区川南盆内烃源岩生烃量为1048.3×1012m3,天然气资源量可达3.04×1012m3。预测出研究区两个有利区带:(1)宜宾-长宁-筠连-威信一带,即川南槽内和盆外南部的部分黔北地区;(2)内江-资中一带拉张槽发育部位。供下一步研究和勘探参考。

王飞飞[6](2018)在《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全球特征与中国典型盆地剖析》文中研究说明油气煤铀是现今人类最重要的四种能源矿产,是现今社会经济运行和国家安全的基本能源保障。研究和勘探成果显示这四种能源矿产往往同盆共存,若能对这种共存规律加以研究则可以指导由此及彼式兼探找矿,提高单一矿床价值和提高找矿效率,现实意义重大。研究表明多种能源同盆共存的本质是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其中涉及多个学科门类,因而对能源同盆共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逐渐成为地学领域的一个前沿交叉课题和研究热点。鄂尔多斯盆地几乎是我国四种能源矿产的储量均排前茅甚或首位的盆地,同时也是最典型的多种能源共存盆地之一。为何鄂尔多斯盆地中四种矿产均如此丰富?是否与四种矿产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关?还是因为几种矿藏共存俱富所致?对此问题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全球特征和典型盆地实例两方面来进行研究,以分别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来系统探讨和深化对此问题的认识。本文以多种能源同盆共存和盆地成矿系统的学术思想为指导,对油气煤铀同盆共存这一重要现象进行了全球范围的系统调研,进而总结出了多种能源同盆共存在世界范围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遴选出我国北方最典型的多种能源共存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作为研究实例,解剖了盆地北部和西部油气煤铀的共存情况,详细分析了油气逸散特征及其铀成矿效应,并对两个地区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深化对多能源盆地中有机对无机的作用机制的认识,从根本上回答“怎样共存”和“为什么共存”两个基本科学问题。通过对全球和各国砂岩型铀矿的产储量、分布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本文发现砂岩型铀矿是现今资源量和产量最大的类型,而沉积盆地则是铀资源的主要赋存地质单元。本文系统梳理了全球各地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和基本特征,系统编制了全球各国(或各大洲)砂岩型铀矿的平面分布及容矿层位分布系列图件,并将砂岩型铀矿的全球分布情况总结为五大特征和规律:(1)分布广泛但不均衡,跨欧亚存在东西向巨型铀矿带;(2)矿床数量多,单个矿床规模因地而异,(超)大型矿床多;(3)空间分布与气候环境耦合明显,400mm降水线对全球砂岩型铀矿的分布具有显着地宏观限制作用;(4)已发现铀矿容矿层时代跨度大,但以中生界为主;主成矿年龄新、定位时间晚、动态成矿明显;埋深相对较浅,但深部探矿不宜忽视;(5)主要赋存于含油气或聚煤盆地中,多与油气煤同盆共存。通过系统调研,本文归纳总结了全球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的盆地清单和能源矿产赋存情况一览表。研究发现,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和分区性。全球范围内油气煤铀同盆共存情况在中-东亚成矿域和美国西部分布尤为集中。我国北方诸多盆地即处于中-东亚成矿域内,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尤为典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和地球化学等多种手段,本文确认了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和北部存在油气逸散活动。对西缘宁东地区铀矿钻井容矿层中出现的油浸现象的油源对比结果表明,逸散的油气来自上三叠统长7段烃源岩。对逸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的研究则表明西缘逸散的烃类物质主要为石油和伴生气,还混有部分古生界天然气。本文首次在盆地西缘石沟驿等地区发现并研究证实了,油气逸散作用造成的砂岩不同程度褪色化(漂白)现象。在宁东地区铀矿化段砂岩中发现了白云石矿物的普遍存在,以往在砂岩型铀矿研究中对白云石的出现报道较少,偶有报道的也尚未针对性研究。运用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本文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云石是热液改造白云石化作用的成因,深部逸散的富烃热流体为白云石的形成提供所需的热环境,并促使地层中蒙脱石等矿物释放Mg2+。逸散的富烃热流体在容矿层中同时也形成了部分闪锌矿、重晶石等其他热液矿物。本文还系统分析研究了西缘和北部逸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结果显示二者均具有还原性和热液属性,但烃类物质西缘以石油的逸散为主,北部为天然气逸散。通过深部铀异常、石油、油田水、气田水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测试等手段研究了西缘和北部存在深部铀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除来自蚀源区的铀源外,西缘和北部的深部逸散流体在成矿晚期均可能为浅部提供部分补充铀源。发现了富烃流体中U和Ti之间存在高度线性关系,本文提出一种新观点,认为这些流体中铀和钛可能是以铀钛粒子团的形式存在和迁移的,较好解释了铀在地下烃类流体中赋存和作为潜在深部铀源的迁移形式。本文还运用电子探针EPMA化学U-Th-Pb定年的方法对宁东铀矿区的钛铀矿进行了原位微区定年,主成矿年龄定为6.5 Ma。结合前人定年结果,宁东地区的年龄可划分为59.252 Ma、21.9 Ma和10.73.9(6.5)Ma三期,分别对应古新世、中新世早期和中新世晚期-上新世。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手段在杭锦旗铀矿容矿砂岩中检测出较多地质环境罕见的脂肪酸甲酯系列化合物,主要为十六烷酸甲酯,进一步提供了天然气参与了杭锦旗铀矿形成的标志物和直接证据。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建立了西缘宁东地区和北部杭锦旗地区的铀成矿模式,强调了深部油气逸散在铀成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电子探针等手段本文研究了西缘和北部的铀矿物类型,发现西缘以钛铀矿为主,其次为沥青铀矿(部分钻孔可能以此为主),铀石明显较少;北部则以铀石为主,占比可达80%以上。综合对盆地西缘和北部富烃流体的逸散特征及其铀矿化效应、代表性铀矿物的成因对比研究表明,除构造背景和演化因素外,地球化学环境是影响两地矿床地质特征的另一重要因素。西缘和北部主要铀矿物(西缘以钛铀矿为主,北部以铀石为主)的形成均与深部逸散的富烃流体相关,但两地区深部逸散流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逸散特征(成分、规模等)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西缘更热、而北部还原性更强。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浅部直罗组铀成矿地球化学环境的不同,进而导致了两地铀矿物组成上的不同。综上可见,油气煤铀同盆共存的根本原因是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在不同盆地或同一盆地内的不同地区,其相互作用的形式和特点均会存在差异。油气逸散活动在适当的地质环境中可能产生不同特征的铀成矿效应。

赵岩[7](2018)在《火山物质特征化合物对烃源岩生烃演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诸多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中,富烃凹陷优质烃源岩的形成及其演化过程中普遍伴有火山活动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尽管火山岩与烃源岩之间密切的空间关系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但迄今为止关于火山物质在烃源岩生烃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研究更多仅限于基础理论之探讨,而针对其开展的定量实验工作甚少。火山物质催化烃源岩生烃机理有待解答。但由于火山物质成分复杂,其中同时包含可以促进或抑制干酪根生烃的物质组分,因此将其笼统地作为一个整体去探讨其对干酪根生烃影响难免有失偏颇。在此背景下,系统科学地选择火山物质中代表性组分探讨其对干酪根热解生烃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论文从火山岩与烃源岩同盆共存的宏观地质事实出发,通过调研分析沉积盆地中火山岩元素地化特征,选择不同类型火山岩中普遍富集却被前人忽视的Cr2O3为媒介开展多类型干酪根生烃模拟实验,期望以此为途径揭示富含过渡金属元素火山物质对干酪根热解生烃的作用及其意义。实验结果表明:Cr2O3对干酪根生成烃类气体的影响程度有限。在低温阶段(360450℃),Cr2O3可以提高Ⅰ型干酪根的烃类气体产率,而对Ⅱ型和Ⅲ型干酪根烃类气体产率则无显着影响。这表明Cr2O3催化干酪根热解生成气态烃过程中,其催化效应与温度和有机质类型有关。相同温度条件下,Cr2O3对链状结构(Ⅰ型干酪根)的催化作用大于环状结构(Ⅱ型、Ⅲ型干酪根)。Cr2O3的加入,在低温阶段抑制了Ⅰ型干酪根热解生成H2、CO2和H2S气体,高温条件下则可明显提高上述三种气体的产率。这说明高温阶段Cr2O3对烃类的氧化及含硫有机质的裂解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相较于气态烃的产率变化,Cr2O3对干酪根的轻烃产率以及重烃族组分组成的影响更为明显。不同实验系列对比表明:在热模拟生烃过程中,Cr2O3对Ⅰ型和Ⅲ型干酪根的轻烃生成具有催化作用,而对Ⅱ型干酪根轻烃的催化作用只有在高温阶段才有明显表现。加入Cr2O3以后,Ⅰ型干酪根裂解生成的轻烃产率最高可增加42%(450℃),Ⅱ型干酪根轻烃产率最高可增加50%(450℃),Ⅲ型干酪根轻烃产率最高可增加23%(500℃)。模拟实验结果显示,Cr2O3对Ⅰ型干酪根液态饱和烃的生成起到促进作用,而对芳香烃、非烃、沥青的生成却具有抑制作用,故而增加了液态烃产物的饱/芳比。此现象表明Cr2O3可有效改善液态烃的品质,有利于生成饱和烃丰度高、可流动性强的石油。Ⅲ型干酪根热解生烃过程中,Cr2O3在低温条件下可以促进重烃的裂解,进而使产物中重烃产率下降,轻烃产率增加。液态饱和烃色谱分析结果表明,Cr2O3在三种类型干酪根热解生烃过程中都可催化高碳数正构烷烃的裂解,使得低碳数正构烷烃产率增加,并增大液态烃产物中的n C21-/n C22+比值。同一温度条件下,加入Cr2O3的干酪根热解产物中Pr/n C17及Ph/n C18比值均有所降低,说明Cr2O3可以促进不稳定的异构烷烃加氢形成正构烷烃,从而造成低碳数的正构烷烃含量相对增加。液态烃色质分析表明,Cr2O3可以增大饱和烃产物中C29甾烷20S/(20S+20R)和Ts/Tm比值,说明Cr2O3可以催化生标化合物的异构化,促进有机质转化。本论文所得实验结果对发展和完善油气生成过程中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对我国东部伴有强烈火山活动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油气勘探有重要指导意义。相同条件下,火山物质的介入可促进有机质在低演化阶段形成流动性相对强的化合物,利于富有机层系中页岩油的勘探开发。由此可见,在东部断陷盆地中,寻找含火山物质的富有机质层系是勘探开发陆相页岩油的有利层段,值得勘探家关注。

张字龙[8](2018)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地处伊陕斜坡和渭北隆起过渡区。虽然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盆地东南缘就已经发现了店头小型铀矿床,但受到地形、地貌条件的约束,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和科研工作总体程度均较低。近年来,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陆续加大了对盆地南缘的铀矿地质勘查和科研工作力度,本论文依托于核工业地质局生产中科研项目《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铀成矿地质特征与远景评价》,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收集的科研资料和钻孔数据,采用宏观观察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造-沉积-铀成矿演化序列为研究主线,重点研究了区域铀成矿地质作用,厘定了关键控矿因素,阐明了铀成矿机理,构建了铀成矿模式,圈定了铀成矿远景区,为实现铀资源扩大和新区找矿突破提供了重要依据。本论文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沉积作用研究,认为直罗组早期沉积的辫状河相砂体中预富集铀含量普遍偏高(3.30×10-69.01×10-6),形成了良好的“内源”铀源条件;区域辫状河相砂体厚度一般为2060m,砂岩中发育较多的煤线、碳屑、黄铁矿等还原物质,为砂岩型铀矿化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容矿空间和还原能力;直罗组上段发育厚层泥岩和粉砂质泥岩,构成了容矿砂体的顶板,延安组顶部煤层和厚层泥岩构成了容矿砂体的底板,而且顶底板厚度大、延伸稳定,该“泥-砂-泥”结构为区域层间氧化带的发育创造了有利的空间组合。通过对有机质、成矿流体和后生蚀变特征研究,认为盆地东南部油气活动较强,油气烃原岩主要为上三叠统延长组湖相泥页岩。利用扫描电镜、包裹体薄片和光薄片鉴定、电子探针及铀成矿年龄测定,综合厘定了成岩作用、油气充注作用和铀成矿作用的次序为:晚侏罗世沉积成岩作用→第1期油气充注作用→晚侏罗世早中期成岩压实作用形成石英次生I级加大→晚侏罗世末次要铀成矿作用→早白垩世石英次生II级加大→第2期油气充注作用→晚白垩世-古近纪主要铀成矿作用→后期油气持续充注作用→古氧化带还原退色蚀变→保矿、叠加富集作用等。通过构造-沉积-铀成矿演化作用研究,首次恢复了盆地南缘彬-长地区铀成矿时期古地貌格局,建立了构造-沉积-成矿演化序列,揭示了构造-沉积演化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提出彬-长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沉积期发育的辫状河道为区域下切谷所控制;晚侏罗世呈现“北高南低”的古地貌格局,发育自北向南的古层间氧化带,在斜坡带及低洼部位形成初级铀矿化;早白垩世因燕山运动形成“南高北低”的古地貌格局,在直罗组下段和延安组顶部发育自南向北的古层间氧化带,形成主要工业铀矿化;更新世至今继承了早期南高北低的古地貌特征,继续发育自南向北的层间氧化带,因渭河断陷阻断了铀源,铀矿化未能叠加富集,仅对前期形成的矿体进行了改造,形成了复杂多样的铀矿化分布格局。在此认识基础上,构建了构造-沉积演化三阶段铀成矿模式(中晚侏罗世为铀预富集阶段,早白垩世晚期-古新世为主要铀成矿阶段,始新世-中新世为二次还原铀叠加富集阶段),为区域铀矿勘查部署提供了新思路。论文创新性地提出盆地南缘盖层褶皱是铀成矿的关键控矿要素之一。盆地南缘构造相对盆地北缘较复杂,总体上位于渭北单斜构造斜坡带上,但该斜坡带并不是“平板”一块,其内部发育有一系列近似平行于盆地边缘的褶皱和断裂。尤其是褶皱构造中发育的宽缓向斜,既控制了直罗组下段辫状河道砂体的空间分布,也控制了后期古水流向及斜坡带上层间氧化带发育的规模和展布方向。综合研究认为,向斜构造、向斜两翼斜坡带上发育的层间氧化带与辫状河道砂体的叠置区是盆地南缘最有利的找矿区域。基于该认识,可准确地提取关键控矿要素,为远景预测提供了新依据。通过铀成矿作用综合研究,基本明确了盆地东南缘直罗组铀成矿作用主要受辫状河道砂体、构造和后生蚀变联合控制。其中彬县-旬邑地区受盆地盖层向斜褶皱及其两翼斜坡带上发育的层间氧化带和辫状河砂体控制,店头-焦坪-庙湾地区主要受单斜构造中辫状河砂体和北东向断裂控制。铀矿化主要赋存于后生蚀变的灰绿色或灰白色砂体与原生灰色砂体过渡部位。经过铀成矿特征综合分析和关键控矿要素的厘定,在盆地东南缘综合预测了铀成矿远景区6片,其中I级远景区2片,II级远景区2片,III级远景区2片。综上所述,盆地南缘铀源丰富,发育有稳定的构造斜坡带,含矿层砂体厚度适中、稳定,具备大型层间氧化带发育的条件,构造-沉积-后生蚀变作用显着,铀成矿潜力大。建议加强盆地东南缘焦坪-庙湾-旬邑地区铀矿地质勘查工作,重点开展盆地南缘泾河两岸的找矿突破,并且要进一步向盆地内部延伸,探索新的找矿空间。

罗晶晶[9](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砂岩型铀矿煤屑有机质特征及其成矿意义》文中认为砂岩型铀矿与煤屑有机质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种密切的联系可以从空间上、数理统计上以及地化层面上来分析探讨。本文把大营铀矿作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踏勘、钻井岩心编录等工作,通过对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还原带,不同蚀变砂岩含有透镜状碳质条带和碳质碎屑的煤屑有机质样品进行系统采样,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研究区直罗组中的煤屑有机质地质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煤屑有机质与铀成矿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煤屑有机质作为铀成矿的一种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将丰富砂岩型铀矿理论认识并指导找矿实践。本文通过对相关地球化学指标测试和煤屑有机质显微组分特征研究,来分析有机碳与铀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机显微组分含量和有机质成熟度特征。通过干酪根元素组成等测试分析了煤屑有机质类型及其地球化学性质。对可溶有机质等测试研究了源岩沉积母质类型、沉积环境和源岩成熟度特性。结合对煤屑有机质中腐殖质的抽提分离和铀含量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煤屑有机质与铀成矿之间的关系。首先明确了大营铀矿容矿层中煤屑有机质的类型与地质特征。大营铀矿富矿地层含有大量的碳质碎屑和透镜状碳质条带,各蚀变带中有机碳与铀含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煤屑有机质显微组分主要为镜质组,反映了腐殖煤的特点;煤屑有机质成熟度较低,为未成熟的褐煤演化阶段,其显微组分中的小孢子体及角质体具有强荧光现象;过渡带中煤屑有机质镜质体反射率Ro相对其他蚀变带偏高,同时显微组分中存在亮白色条带现象;这三个现象可能是由于过渡带中铀含量高,铀的放射性生热对有机质的热演化具有催化作用所致。同时揭示了煤屑有机质主要发生于深埋后生作用阶段,其干酪根类型主要为Ⅲ型(腐殖型),这种有机质对铀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其次,研究了煤屑有机质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区有机母质主要处于过渡型半咸水或淡水湖泊的缺氧还原性沉积环境且成熟度较低。含矿砂岩中可溶有机母质表现为低碳数特征,而富有机质夹层(煤样)中的有机质以高等植物母质来源为主。通过对Pr/nC17和Ph/nC18的检测以及饱和烃色谱图(m/z=85)中发现存在UCM鼓包,均说明主要是高等植物在后期受到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才使其呈现出低碳数特征,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对铀成矿非常有利。通过对腐殖质的分离及铀含量分析等研究表明,煤屑有机质与铀矿化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大营砂岩型铀矿存在有机地球化学分带,主要是良好的岩相古地理条件为有机质在过渡带的大量富集奠定了基础;异地来源的有机质(腐殖酸)在过渡带中进行叠加,使有机碳的含量增加。腐殖质的抽提分离实验进一步表明,煤屑有机质在铀成矿作用中主要是其中的腐殖酸组份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煤屑有机质对铀成矿及富集作用的机制,表现为还原、吸附、阳离子交换和配位作用,以及微生物对有机质的降解作用等。

迟亚奥[10](2016)在《吐哈盆地台南凹陷稠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文中研究表明吐哈盆地稠油主要分布在台南凹陷鲁克沁构造带,迄今已探明近亿吨级的地质储量。作为盆地内非常规油藏,弄清稠油的地化特征及稠化原因,对盆地侏罗系原油的进一步勘探是十分必要的。本次研究利用原油物性、族组分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化资料与地质、地震资料相结合,对吐哈盆地台南凹陷前侏罗系稠油的稠化序列进行了划分,并在平面和垂向上分析了不同稠化程度原油的分布特征,综合盆地地质条件,分析了原油稠化因素,并划定了不同因素在平面上的作用范围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吐哈盆地台南凹陷前侏罗系主要分布着三种稠化程度不同的原油:普通稠油(0.9-0.93g/cm3)、特稠油(0.93-0.98g/cm3)和超稠油(大于0.98g/cm3),且其族组分与原油稠化程度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自西向东依次分布在吐玉克、鲁克沁及英也尔地区,稠油平面分布与东高西低的构造特征完全相符;对于稠油稠化原因,主要包括生物降解及原油水洗两个方面:分布在鲁克沁及英也尔地区前侏罗系的原油,饱和烃含量低,非烃及沥青质含量较高,原油密度及粘度较大,稠化较为严重,原油中的正构烷烃和异戊二烯烷烃几乎消耗殆尽,甚至甾烷部分消失,原油遭受了中等-强烈的生物降解作用,因轻质组分遭到破坏而稠化;吐玉克、玉北及玉西地区分布着普通稠油,这些原油正构烷烃只有部分降解,异构烷烃较为完整,总离子流图表现为前峰型,原油仅遭受轻微的生物降解作用,而这些区域的前侏罗系水层分布较多,原油中的二苯并噻吩化合物已完全消失,原油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水洗作用,可知与其相邻的鲁克沁地区同样也遭受了水洗作用的影响,英也尔地区干层较多水洗作用并不明显,水洗作用对原油稠化的影响在平面上由西至东逐渐减弱。由此可知,吐哈盆地台南凹陷前侏罗系原油在储层内主要发生了两种次生变化,且以生物降解作用为主。在普通稠油分布较为广泛的吐玉克、玉西及玉北地区,水层较多且地层水矿化度较低,原油保存条件较差,轻微的生物降解作用及强烈的水洗作用共同将原油中的饱和烃和芳香烃破坏,使原油因失去过多的轻质组分而变重变稠;而特稠油集中分布的鲁克沁地区,虽存在比较明显的水洗作用,但与中等强度生物降解作用对原油的改造相比,作用效果并不明显,生物降解作用为该区原油稠化的主控因素;对于保存条件最差超稠油集中分布的英也尔地区,地层水矿化度较低,储层内地层水与外界大气水交换频繁,微生物活跃,原油因遭受强烈的生物降解作用而形成超稠油。总体看,生物降解作用由西向东逐渐增强,而水洗作用则逐渐减弱,作为主控因素的降解作用,是稠油自西向东逐渐变稠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判识512铀矿床古沉积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判识512铀矿床古沉积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直罗组铀储层中黄铁矿的形成过程与演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的来源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鄂尔多斯盆地
        2.1.1 构造特征
        2.1.2 地层特征
    2.2 东胜铀矿田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特征
        2.2.3 层间氧化带特征
        2.2.4 铀矿化特征
第三章 黄铁矿的宏观形态与空间分布特征
    3.1 黄铁矿的宏观形态
        3.1.1 结核状黄铁矿
        3.1.2 浸染状黄铁矿
        3.1.3 条带状黄铁矿
    3.2 黄铁矿的空间分布特征
        3.2.1 层间氧化带中黄铁矿的分布特征
        3.2.2 典型露头剖面中黄铁矿的分布特征
    3.3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3.3.1 样品采集
        3.3.2 分析测试
第四章 黄铁矿的微观形态与赋存特征
    4.1 黄铁矿的微观形态
        4.1.1 莓状黄铁矿
        4.1.2 自形黄铁矿
        4.1.3 胶状黄铁矿
        4.1.4 黄铁矿微观形态与铀成矿作用关系
    4.2 黄铁矿的赋存特征
        4.2.1 载体组分类型
        4.2.2 共生组合模式
        4.2.3 黄铁矿的赋存特征与铀成矿作用关系
第五章 黄铁矿的形态与成分演化规律
    5.1 黄铁矿的形态演化特征
        5.1.1 莓状黄铁矿演化为复莓状黄铁矿
        5.1.2 莓状黄铁矿演化为自形黄铁矿
        5.1.3 莓状黄铁矿演化为胶状黄铁矿
        5.1.4 黄铁矿形态的演化模式
    5.2 黄铁矿的成分演化特征
        5.2.1 宏观表现
        5.2.2 微观表现
第六章 黄铁矿的成因机理与形成演化模式探讨
    6.1 黄铁矿的硫来源与同位素分馏机制
        6.1.1 黄铁矿的硫来源
        6.1.2 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分馏机制
    6.2 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及成因
        6.2.1 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
        6.2.2 黄铁矿的成因
    6.3 黄铁矿发育的制约要素
        6.3.1 大尺度要素
        6.3.2 中尺度要素
        6.3.3 小尺度要素
        6.3.4 微米尺度要素
        6.3.5 纳米尺度要素
    6.4 黄铁矿的发育模式
        6.4.1 同沉积—早成岩作用阶段
        6.4.2 层间氧化作用阶段
        6.4.3 二次还原作用阶段
        6.4.4 地表风化作用阶段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中侏罗统直罗组油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构造背景
2 烃源岩评价
    2.1 有机质丰度
    2.2 有机质类型
    2.3 有机质成熟度
3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3.1 族组成特征
    3.2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3.2.1 萜类化合物
        3.2.2 甾类化合物
        3.2.3 芳烃类化合物
4 油源对比
    4.1 族组分碳同位素特征对比
    4.2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比
5 分析与讨论
6 结 论

(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中侏罗统直罗组成藏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1.2.2 岩性油气藏研究现状
        1.2.3 直罗组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背景及其演化
    2.2 地层特征
    2.3 研究区构造特征
第三章 油源条件
    3.1 烃源岩评价
        3.1.1 有机质丰度
        3.1.2 有机质类型
        3.1.3 有机质成熟度
    3.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3.2.1 族组成特征
        3.2.2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3.3 油源对比
        3.3.1 族组分碳同位素特征对比
        3.3.2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比
第四章 储集条件
    4.1 储集层沉积特征
        4.1.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4.1.2 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4.2 储集微观特征
        4.2.1 岩石学特征
        4.2.2 孔隙特征
        4.2.3 物性特征
        4.2.4 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第五章 封盖保存条件
    5.1 盖层特征
    5.2 保存条件分析
第六章 油气运聚及成藏机理
    6.1 油气运移的动力
        6.1.1 剩余压力
        6.1.2 浮力
    6.2 油气运移的通道
        6.2.1 连通孔隙及砂体叠置点
        6.2.2 裂缝
        6.2.3 不整合面
    6.3 油气运移的方向
    6.4 油气成藏期次
        6.4.1 具体研究方法与样品采集
        6.4.2 埋藏史-热史
        6.4.3 包裹体特征与期次
        6.4.4 包裹体均一温度
    6.5 油藏类型与成藏模式
        6.5.1 油藏类型
        6.5.2 成藏模式
第七章 成藏控制因素分析
    7.1 优质烃源岩发育是油气富集的物质基础
    7.2 有利沉积相带为油气富集提供良好的储集条件
    7.3 鼻状隆起对油气富集具有控制作用
    7.4 油气富集受砂泥岩厚度及储盖组合型式控制
第八章 区带评价及有利区预测
    8.1 区带评价
        8.1.1 东部探区
        8.1.2 南部探区
        8.1.3 西部探区
    8.2 直罗组有利区带预测
        8.2.1 有利区预测标准
        8.2.2 直罗组下段有利区预测
        8.2.3 直罗组上段有利区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广西盘龙铅锌矿床有机质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矿床研究现状概述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和矿床地质
    2.1 区域地质
        2.1.1 区域地层
        2.1.2 区域构造
        2.1.3 区域矿产
    2.2 矿床地质
        2.2.1 矿区地层及构造
        2.2.2 矿体及矿石特征
        2.2.3 测试样品及采样位置
第3章 赋矿地层有机质特征
    3.1 有机质显微岩相学及有机碳特征
    3.2 样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2.1 实验方法与流程
        3.2.2 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
        3.2.3 饱和烃色质分析
第4章 样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分析
    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分析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分析
第5章 矿区有机质来源与沉积环境判识
    5.1 正构烷烃、甾烷和萜烷化合物特征
    5.2 矿区有机质生源类型及成熟度
    5.3 矿区有机质沉积环境
第6章 矿区有机质成矿作用讨论
    6.1 有机质与铅锌成矿关系密切
    6.2 有机质参与铅锌成矿机制探讨
        6.2.1 矿区周围古沉积水体介质特点
        6.2.2 有机质促使矿区成矿环境转变和维持金属迁移富集机理分析
        6.2.3 有机质或微生物还原硫酸盐为铅锌成矿提供H2S
        6.2.4 有机质有助于保持成矿后的还原性环境
第7章 结论
    7.1 取得的主要成果
    7.2 存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5)川南—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
        1.2.1 烃源岩的基本概念
        1.2.2 国内烃源岩研究现状
        1.2.3 川南-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研究现状
        1.2.4 研究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实物工作量
    1.6 取得的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区域概况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区域地层特征
        2.3.1 区域地层划分
        2.3.2 生物地层划分
    2.4 沉积演化特征
        2.4.1 滨岸相
        2.4.2 浅海陆棚相
        2.4.3 热水沉积
第3章 川南-黔北地区牛蹄塘组烃源岩特征及展布
    3.1 烃源岩发育特征
        3.1.1 典型野外剖面牛蹄塘组烃源岩特征分析
        3.1.2 典型井牛蹄塘组烃源岩特征分析
        3.1.3 沉积格架内烃源岩发育特征
    3.2 烃源岩空间展布特征
第4章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1 有机质丰度
        4.1.1 有机质丰度评价方法及标准
        4.1.2 有机质丰度分析
        4.1.3 有机质丰度平面分布特征
    4.2 有机质类型
    4.3 有机质成熟度
        4.3.1 沥青反射率法
        4.3.2 干酪根热解法
        4.3.3 烃源岩生排烃史分析
第5章 资源潜力评价
    5.1 资源量计算概述
    5.2 关键参数的选取
        5.2.1 有机质丰度的取值
        5.2.2 Ro~产烃率曲线
        5.2.3 有机碳恢复系数
        5.2.4 天然气运聚系数的选取
    5.3 生烃量及资源量计算结果
    5.4 研究区烃源岩综合评价及有利区带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全球特征与中国典型盆地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科学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进展和认识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进展与创新认识
第一篇 油气煤铀藏(矿)同盆共存全球特征
    引言
    第二章 全球铀矿和砂岩型铀矿的产储量
        2.1 铀矿床与沉积型铀矿的分类
        2.1.1 铀矿床分类
        2.1.2 沉积(岩)型铀矿
        2.2 各类铀矿及主要产铀国的资源量
        2.2.1 铀矿床数量和资源量
        2.2.2 主要产铀国的资源量(储量)
        2.2.3 世界和主要产铀国的年产量
    第三章 全球已发现砂岩型铀矿的分布特征
        3.1 全球砂岩型铀矿开采技术进步与已探明的铀资源和主要富铀国
        3.1.1 砂岩型铀矿开采的优越性
        3.1.2 全球砂岩型铀矿资源的分布格局、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
        3.2 各大洲主要产铀国分布特征
        3.2.1 亚洲
        3.2.2 北美洲
        3.2.3 大洋洲
        3.2.4 非洲
        3.2.5 欧洲
        3.2.6 南美洲
        3.3 全球总体分布特征和规律
    第四章 油气煤铀藏(矿)同盆共存特征
        4.1 同盆共存的普遍性
        4.2 同盆共存的分区性
        4.2.1 多能源盆地分布广而不均衡
        4.2.2 赋存层位和形成时代因地而异,但具有区域规律
第二篇 中国典型盆地油气煤铀同盆共存与相互作用实例剖析——鄂尔多斯盆地不同地区油气逸散及其铀成矿效应
    引言
    第五章 区域地质背景
        5.1 盆地区域位置与构造单元划分
        5.2 盆地发育与演化过程
        5.3 油气煤铀赋存与多种能源分布概况
    第六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油气逸散特征
        6.1 油气逸散的烃类标志及其来源
        6.1.1 油气逸散及油源
        6.1.2 酸解烃特征及来源
        6.1.3 原油的气油比特征
        6.2 油气逸散的非烃类标志及成因
        6.2.1 延安组砂岩褪色蚀变
        6.2.2 碳酸盐化蚀变
        6.3 直罗组容矿砂岩白云石成因
        6.3.1 直罗组容矿砂岩岩石学特征
        6.3.2 “白云石(岩)问题”及研究焦点
        6.3.3 白云石形成的影响因素和成因模式
        6.3.4 研究区白云石的特征及成因机制
        6.4 西缘逸散流体的特征
        6.4.1 逸散流体的成分
        6.4.2 逸散流体的性质和热液作用的证据
        6.5 油气逸散的时限和指向
    第七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油气逸散与铀成矿
        7.1 铀矿床基本特征和铀赋存形式
        7.2 钛铀矿特征、形成条件及成因探讨
        7.2.1 钛铀矿特征和形成条件
        7.2.2 研究区钛铀矿的成因
        7.3 逸散流体的还原作用
        7.4 逸散流体的搬运作用和深部铀源
        7.4.1 深部潜在铀源及富铀特征
        7.4.2 深部富烃流体中铀的存在和迁移形式
        7.4.3 深部铀源的可能性探讨
        7.5 铀成矿年龄
        7.5.1 砂岩型铀矿定年现状及方法选择
        7.5.2 样品和方法
        7.5.3 结果与讨论
        7.6 铀成矿机理与成矿模式
        7.6.1 铀矿化与油气逸散的时空关系
        7.6.2 铀成矿模式
    第八章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油气逸散与铀成矿
        8.1 铀矿床基本地质特征
        8.2 盆地北部油气逸散与流体蚀变
        8.2.1 漂白砂岩和绿色砂岩的特征及成因
        8.2.2 碳酸盐化的特征及成因
        8.2.3 逸散流体的成分和性质
        8.2.4 逸散流体的影响范围和散失规模
        8.3 油气逸散对铀成矿的作用和证据
        8.3.1 铀成矿和油气逸散的时空关系
        8.3.2 铀矿物和矿体特征及成因
        8.3.3 天然气还原铀的可能性模拟实验
        8.3.4 脂肪酸甲酯的检出与铀沉淀两步式反应机理
        8.4 逸散流体的成矿作用探讨
        8.4.1 逸散流体对成矿元素搬运作用的证据
        8.4.2 深部富烃流体中铀存在和迁移的形式
        8.5 铀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
    第九章 西部和北部油气逸散及其铀成矿效应特征对比
        9.1 油气逸散特征和地质效应对比
        9.1.1 逸散流体特征对比
        9.1.2 逸散流体地质效应的差异及成因
        9.2 铀矿化及成矿环境特征对比
        9.2.1 铀成矿特征对比
        9.2.2 铀矿物特征差异及原因
        9.2.3 石油和天然气在铀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和差异
主要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 发表学术论文
    2 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7)火山物质特征化合物对烃源岩生烃演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油气成因理论发展
        1.2.2 生烃模拟实验设备
        1.2.3 油气生成的影响因素
        1.2.4 拟解决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与创新性
第二章 地质背景与实验方法及样品选备
    2.1 沉积盆地中的火山岩
        2.1.1 火山活动对烃源岩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2.1.2 火山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2 实验装置的选择
    2.3 烃源岩样品的选取及测试
        2.3.1 样品的采集
        2.3.2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2.3.3 干酪根的提取
        2.3.4 无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三章 火山物质多种化合物模拟成烃特征
    3.1 生烃模拟实验流程
        3.1.1 称重装样
        3.1.2 金管封焊及密闭性检测
        3.1.3 加热模拟
        3.1.4 分析测试
    3.2 对气态产物的影响
        3.2.1 烃类气体
        3.2.2 非烃类气体
        3.2.3 小结
第四章 Cr_2O_3对Ⅰ型干酪根生烃模拟地球化学影响
    4.1 气体地球化学
        4.1.1 烃类气体组分及产率
        4.1.2 非烃类气体组分及产率
        4.1.3 气态产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分布
        4.1.4 甲烷稳定氢同位素组成
    4.2 轻烃演化特征
    4.3 重烃及其族组分
        4.3.1 饱和烃
        4.3.2 芳香烃
        4.3.3 非烃
        4.3.4 沥青
    4.4 液态烃色谱-色质特征
        4.4.1 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
        4.4.2 饱和烃和芳香烃的色质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Cr_2O_3对Ⅱ型干酪根生烃模拟地球化学影响
    5.1 气体地球化学
        5.1.1 烃类气体组分及产率
        5.1.2 非烃类气体组分及产率
        5.1.3 气态产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分布
        5.1.4 甲烷稳定氢同位素组成
    5.2 轻烃演化特征
    5.3 重烃及其族组分
        5.3.1 饱和烃
        5.3.2 芳香烃
        5.3.3 非烃
        5.3.4 沥青
    5.4 液态烃色谱-色质特征
        5.4.1 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
        5.4.2 饱和烃和芳香烃的色质特征
    5.5 小结
第六章 Cr_2O_3对Ⅲ型干酪根生烃模拟地球化学影响
    6.1 气体地球化学
        6.1.1 烃类气体组分及产率
        6.1.2 非烃类气体组分及产率
        6.1.3 气态产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与分布
        6.1.4 甲烷稳定氢同位素组成
    6.2 轻烃演化特征
    6.3 重烃产率及其变化
    6.4 液态烃色谱-色质特征
        6.4.1 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
        6.4.2 饱和烃和芳香烃的色质特征
    6.5 小结
第七章 Cr_2O_3催化干酪根生烃机理及火山物质在成烃中的作用
    7.1 干酪根的化学反应
    7.2 过渡金属(化合物)在生烃中的作用
    7.3 Cr_2O_3对干酪根热解生烃的作用机制
    7.4 火山物质在成烃过程中的意义
主要认识与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国外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铀矿地质研究现状
        1.2.4 主要的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1.6.1 主要成果
        1.6.2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与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
        2.2.1 基底特征
        2.2.2 中新生代盖层
    2.3 区域构造
    2.4 岩浆岩
    2.5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2.6 其他矿产特征
    2.7 区域铀矿化分布
3 中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3.1 中新生代构造类型及分布特征
        3.1.1 研究区东南部构造地质特征
        3.1.2 研究区东北部构造地质特征
    3.2 中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特征
4 直罗组下段沉积相及砂体特征
    4.1 沉积相类型及其划分标志
    4.2 直罗组下段砂体特征
        4.2.1 重点地区直罗组下段砂体特征
        4.2.2 研究区直罗组下段砂体特征
    4.3 沉积相分布特征
        4.3.1 重点地区直罗组下段沉积相特征
        4.3.2 研究区直罗组下段沉积相特征
5 直罗组下段砂体后生蚀变特征
    5.1 含矿主岩岩石学特征
        5.1.1 店头地区直罗组含矿主岩岩石学特征
        5.1.2 彬县地区直罗组砂岩岩石学特征
    5.2 岩石特征
        5.2.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 后生蚀变作用类型及特征
    5.4 层间氧化带空间分带特征
6 直罗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6.1 酸解烃
        6.1.1 源岩沉积母质类型及沉积环境
        6.1.2 源岩成熟度
    6.2 流体包裹体
        6.2.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成分特征
        6.2.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7 铀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7.1 典型矿床铀矿化特征
        7.1.1 铀矿体特征
        7.1.2 铀的存在形式及铀矿物特征
        7.1.3 铀成矿时代
    7.2 沉积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7.2.1 沉积地层组合
        7.2.2 沉积容矿砂体
        7.2.3 沉积-铀预富集作用
    7.3 构造演化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7.3.1 构造对砂岩型铀的控制作用
        7.3.2 构造演化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7.4 流体与铀成矿关系
        7.4.1 中新生代古水流与铀成矿关系
        7.4.2 油气流体与铀成矿关系
    7.5 蚀变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7.6 区域铀成矿模式
        7.6.1 铀成矿关键控矿因素
        7.6.2 区域铀成矿模式
    7.7 铀成矿远景预测
        7.7.1 关键控矿要素的厘定
        7.7.2 控矿要素分析
        7.7.3 远景区圈定与优选
    7.8 勘查部署建议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砂岩型铀矿煤屑有机质特征及其成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砂岩型铀矿的研究现状
        1.2.2 铀成矿与煤屑有机质关系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盆地地质与能源矿产分布
    2.2 盆地中生代地层
    2.3 多种能源同盆共存特征
第三章 矿区地质概况
    3.1 矿区地质背景
    3.2 矿区主要地层
    3.3 铀矿化概述
        3.3.1 矿化砂体的沉积分布
        3.3.2 矿石岩石学及矿物学特征
        3.3.3 矿体分布特征
第四章 大营铀矿煤屑有机质地质特征
    4.1 煤屑有机质含量与铀矿化的相关性
        4.1.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4.1.2 各蚀变带砂岩相关特征地球化学指标
    4.2 煤屑有机质显微组分特征
        4.2.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4.2.2 有机显微组分含量特征
        4.2.3 有机质成熟度
第五章 煤屑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
    5.1 干酪根类型和元素组成
        5.1.1 干酪根类型—碳同位素依据
        5.1.2 干酪根元素及其意义
    5.2 可溶有机质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5.2.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5.2.2 氯仿沥青“A”组份
        5.2.3 源岩沉积母质类型及沉积环境
        5.2.4 源岩成熟度特征
第六章 煤屑有机质与铀成矿关系探讨
    6.1 腐殖质分离实验及其铀含量特征
        6.1.1 样品采集及实验步骤
        6.1.2 铀含量分析
    6.2 煤屑有机质对铀成矿作用的机制讨论
        6.2.1 煤屑有机质地球化学分带成因讨论
        6.2.2 有机质的铀成矿作用机制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吐哈盆地台南凹陷稠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研究区勘探现状
        0.2.2 稠油研究现状
    0.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0.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地质概况
    1.2 构造概况
        1.2.1 吐哈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1.2.2 台南凹陷构造演化特征
    1.3 地层特征
第二章 原油类型划分及油源对比
    2.1 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2.2 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2.2.1 原油正构烷烃与类异戊二烯烷烃特征
        2.2.2 原油甾、萜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2.3 原油类型划分
    2.4 油源对比
        2.4.1 A类原油与源岩对比
        2.4.2 B类原油与源岩对比
第三章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3.1 原油物性
        3.1.1 原油密度及粘度特征
        3.1.2 原油蜡含量及凝固点特征
        3.1.3 原油物性平面及垂向分布特征
    3.2 原油族组成
第四章 稠油形成机制探讨
    4.1 稠油成因分析
        4.1.1 生物降解作用
        4.1.2 水洗作用
        4.1.3 原生因素的判识
    4.2 稠油形成地质条件分析
        4.2.1 油气保存条件
        4.2.2 构造运动对油气保存的控制作用
        4.2.3 水洗作用的控制因素
    4.3 成藏稠化模式分析
        4.3.1 油气充注时间及期次的研究
        4.3.2 油气成藏稠化分析
        4.3.3 原油稠化综述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四、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判识512铀矿床古沉积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直罗组铀储层中黄铁矿的形成过程与演化规律[D]. 乐亮.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2]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中侏罗统直罗组油源研究[J]. 杨水胜,冷丹凤,付国民,付常青,闪晨晨,孔祥熙. 中国科技论文, 2021(01)
  • [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中侏罗统直罗组成藏条件分析[D]. 杨水胜. 长安大学, 2020(06)
  • [4]广西盘龙铅锌矿床有机质成矿作用研究[D]. 安鹏鑫.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5]川南—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烃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D]. 张志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6]油气煤铀同盆共存全球特征与中国典型盆地剖析[D]. 王飞飞. 西北大学, 2018(02)
  • [7]火山物质特征化合物对烃源岩生烃演化的影响[D]. 赵岩. 西北大学, 2018(01)
  • [8]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研究[D]. 张字龙.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18(05)
  • [9]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砂岩型铀矿煤屑有机质特征及其成矿意义[D]. 罗晶晶. 西北大学, 2017(04)
  • [10]吐哈盆地台南凹陷稠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D]. 迟亚奥. 东北石油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512铀矿床古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识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