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川:现代性与后现代文化

王跃川:现代性与后现代文化

一、王岳川:现代性与后现代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潘雁[1](2021)在《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研究》文中提出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抓住科技的力量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全球范围的资本输出。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到新的高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规模化的生产与销售的产业链条,资本家在进行文化产品输出的同时,也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到其他国家。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带给人类历史及社会发展、人们精神世界及物质生活深刻的影响。我们应如何客观、辩证地看待后现代主义思潮、如何深入挖掘文化变革背后的本质、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我们当下需要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此方面的思考展开对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第一,通过对詹明信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提升对詹明信学术思想认识的广度与深度。从时间看,最早关于詹明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威廉·道林对于詹明信《政治无意识》的研究;从广度上看,国内外对詹明信的研究十分丰富,包括:对詹明信本人学术思想的整体研究;对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对詹明信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其近年学术演讲及采访的研究。对詹明信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一致性在于对詹明信本人及其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研究上,中外学者高度认同詹明信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的地位;差异性在于国内学者更加关注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对第三世界社会文化关注的问题。第二,詹明信汲取多个流派、不同学者的理论观点形成其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曼德尔资本主义分期理论将资本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对詹明信文化分期理论的提出产生巨大影响;詹明信深受鲍德里亚“幻象”理论的影响,重点阐述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出的乌托邦现象,主体与客体之间发生位置互换,人们深陷“视像”世界;根据威廉斯三种文化理论,詹明信提出通过主导文化解决后现代主义社会文化的问题;詹明信试图将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与解构主义、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相结合,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去解读西方文化呈现的新特点;詹明信对精神分析理论十分推崇,他认为精神分析理论是真正意义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阐释学。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政治无意识理论就是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第三,詹明信在其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提出多个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观点。其一,詹明信提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这一重要论断。詹明信沿用其早期作品的方法论视角,采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方法,对多个领域的大众文化产品进行分析,将文化问题重新放置在现实社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研究;同时研究文化问题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论述社会生产方式与文化思潮、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实例分析阐述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深度的消失、主体的消失、拼凑的模仿、距离感的消失、历史意识的消失。其二,詹明信文化分期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形成。詹明信从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出发,根据不同阶段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特征,借鉴并吸收曼德尔关于资本主义分期理论提出文化分期理论。詹明信将文化分期理论的三个阶段: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分别与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对应:市场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晚期资本主义阶段。第四,詹明信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特征。詹明信对解释学进行重新建构,认为文化解释必须遵循由政治、经济和历史的发展脉络,深入研究三者的历史关联进而深入到对文本背后本质的研究,解释其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理论是詹明信后现代主义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既不认同对大众文化绝对的批判与悲观判断,也反对对大众文化的全面追捧。詹明信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对大众文化进行客观的评价。詹明信认为:批判与希望并存的大众文化理论一方面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控制,维护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乌托邦特质也将普通人群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呈现出来。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关系绝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你中有我的渗透关系。第五,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既有积极意义也有历史局限性。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有益之处,也应对其局限性保持清醒地认识。既肯定其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霸权本质的揭露,以及对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中有益的启示;同时也应该看到其理论中的杂糅性、文本与实践二元脱节、对大众文化构成分析不足等历史局限性。第六,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第三世界国家包括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具有一定启示作用。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对象并不局限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他对第三世界的文化问题予以极大关注,运用“民族寓言”剖析第三世界的文化,尤其是文学作品;作为一名美国学者,詹明信对美国文化的世界性输出有着更加深刻地认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文化建设更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如何加强思想建设、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如何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学者提出了新的思考。詹明信后现代文化理论为中国学者更加清楚地认识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文化变革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国学者研究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等问题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陈春艳[2](2020)在《詹姆逊“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詹姆逊是现今美国极具影响力的后现代文化理论家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他的理论兼具二者特色。在后现代社会的背景下,詹姆逊通过对后现代建筑进行空间分析,引出后现代空间的概念,他意欲架起一座桥梁,试图把后现代魔幻时空矩阵下、主体丧失认知能力的困境用“认知测绘”的文化政治策略进行连通。论文将后现代空间背景下的“认知测绘”置于文艺思想的层面加以审视,旨在对其“认知测绘”文艺思想作立体透视和辩证考量。首先从理论产生的文化背景、理论语境和认知语境三方面分析詹姆逊“认知测绘”文艺思想产生的学理基础;进而论述了“认知测绘”理论要点,分别从意指内涵、意识形态机制、艺术功用三个维度来进行深入分析。从意指内涵来说,“认知测绘”理论是在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詹姆逊将其与后现代空间背景下盛行的视象文化结合作为其探求途径,推动理论的发展;意识形态是当前社会思想的反应,“认知测绘”的意识形态机制主要表现其作为一种文学隐喻和阶级意识的符码而呈现;在论述其文艺思想功用方面则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出发,抓住文艺的认知、审美、批判作用进行细致分析,剖析其与文学艺术的关系,拨开萦绕在后现代文化上隐喻性的面纱,深入研究其背后隐含的对后现代文化的批判,立足于当下的文艺现状以及文艺理论的现实,研究文学艺术中渗透纠缠的困境,尝试以“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层面来建构一种有益的探索路径。“认知测绘”理论对詹姆逊的文艺理论的建构具有重大的创新性意义,从文艺思想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揭示出此论题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内涵,突破以往人们对于其后现代文化的诠释的惯常思路,生发出多重解读空间和批评阐释,是对詹姆逊文艺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李晓静[3](2020)在《“开心麻花”系列电影的后现代特征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喜剧电影本身拥有与后现代文化类似的非理性、反权威性、解构性等艺术特征。所以,当两者以一种巧妙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独特的电影风格。“开心麻花”系列电影就是具有典型后现代特征的喜剧作品。为了迎合新生代观众的口味,“开心麻花”系列电影搭脉互联网文化和青年消费心理,杂糅戏仿、拼贴、反讽、反转等后现代元素,最终在琳琅满目的喜剧电影市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对于业界而言,开心麻花团队开辟了独特的喜剧风格,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深度剖析“开心麻花”系列电影为喜剧电影提升艺术品格提供理论支持。本论文用五个章节分别阐述“开心麻花”系列电影呈现的后现代特征。第一章,用“后现代”方式阐释经典文本。第二章,通过电影的人物、结构、内容、结局来消解权力话语。第三章,通过叙事方式和类型风格的改变来突破传统电影的范式。第四章,通过拼贴的方法让主体零散化。第五章,通过游戏与娱乐的手段让深度模式削平。论文详细阐释了这些特征在电影作品中的体现,并对“开心麻花”系列电影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梳理。最后,对开心麻花团队乃至中国喜剧电影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牛梦珍[4](2020)在《后现代美学版图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研究》文中认为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是国家在商品经济大繁荣的背景下有意培养的市场增长点,是我国文化事业互利共生格局的商业化表现,更是以文化创意产品为载体,力求贴近大众文化的工业美学。以大众生活需求为研发导向的北京故宫文创产品,是后现代文化境遇中的一个现实文本。美学研究在文博领域尚属薄弱,深化对故宫文创产品的美学研究极具现实意义,不仅能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热”这一文化现象做出回应,也能为我国博物馆发展文创事业提供理论指导。生活美学、身体美学和生态美学是当今世界美学的三大热门话题,也是后现代美学版图中最重要的三个板块。以这三个板块的理论内容为抓手,运用结构主义法和解构法,有利于将后现代学说置于文创情境下使其意义生成。通过实地考察和个案剖析,研究以形象意角度归纳出故宫文创产品的总体美学特征,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阐释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性表征。本质上的解构、创作手法上的拼贴和戏仿,使得故宫文创产品展现出非深度化、平面化、意义精神非中心化的开放性艺术特质。结合故宫文创产品所处的特殊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故宫文创与后现代相抗相悖的部分适合开展美学思辨。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美感生成,早已被吸纳在经济全球化的审美策略中。从文化双向渗透视角来看,对故宫文创产品进行后现代美学研究的反思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不足与缺憾,即如何站在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立场上去继承传统文化,发扬故宫文化。中国虽然已经出现了某些后现代景象,但政治体制和市场机制的纠葛、传统与现代的驳杂、全球化与本土性的冲突,都会给文博机构开展文创事业带来重重危机;二是价值意义,即如何在后现代语境中预见文创新场景。西式学术思维固守的主客二元论模式,在中国的后现代文化生存处境中归一为浑圆的中和思维境地。修身克己、道不远人、天人合一的东方美学思想,时至今日仍有不竭的文化内在张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把精神建构领域的创意活动转变为可供大众消费的创意产品。它是消费时代“审美泛化”的产物,不仅作用于人的身体、关联着生态环境,同时也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个“小叙事”实践。在当下“国潮”复苏的审美文化实践中,北京故宫文创产品有望引领国内文博机构开拓出“文化品牌民族化”、“消费群体年轻化”、“文化消费精品化”、“产品研发众创化”的文创消费新格局。

刘梦琪[5](2020)在《后现代视域下的伍迪·艾伦电影研究》文中提出后现代主义出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思与超越,诞生之时起就受到了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后现代相关理论起源于建筑领域,后在文学艺术领域发展,随后广泛出现并延伸至各个领域,最终汇流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文化思潮。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后现代主义理论运用于电影研究,从后现代的视域赏析电影。美籍犹太裔导演伍迪·艾伦(woody Allen)是好莱坞的高产神话,截至目前由他编剧并执导的影片将近60部。尽管作品繁多,伍迪·艾伦电影的文化主题却相当统一,即聚焦当代美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着力表现他们的精神危机。纵观艾伦50余年的电影生涯,其影片多以大都市、尤其是他生长的纽约为叙事空间,以两性间的婚姻爱欲、道德伦理以及人类的生存困境、宗教信仰等深刻命题为主要题材,展现了一幅后现代社会文化和知识分子思想生活的风情画卷。采用后现代理论视角对伍迪·艾伦电影进行全新的学理阐释恰好可以解决其作品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本文主要论述伍迪·艾伦的电影在主题内涵,叙事结构,影片节奏上呈现出的碎片化、多元化的后现代色彩。影像呈现是电影最直接也是最本质的方式,伍迪·艾伦电影从人物形象的塑造、到电影主题的选择,从叙事结构的反传统、视觉传达的多义性,到镜头的再处理,再加上台词的冗长、幽默,伍迪·艾伦电影中几乎把后现代主义所看重的部分在电影中全部呈现。

林文[6](2020)在《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时代以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主导,以后现代文化意蕴为基调,以微艺术创造为依托,彰显了当代社会独特的时代定位和审美特征,重构了人类的艺术形态、文化思维和生存方式。在微时代,人类广泛置身于赛博空间的技术与文化背景之下,运用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介强化信息的发布、传播与接受,主动参与微艺术与微生活的创造,体验具体而微、微小叙事、小而美好的审美文化。在微时代审美的总体观照中,审美形式、审美感知、审美理念的变迁颠覆了传统美学观念,西方传统美学理论的阐释力在微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Web2.0及移动终端促动了人机新感性的形成,日常生活的具体内容和过程碎化为互联网世界的信息碎片,生活意义的获取演变为移动网络构造的多媒体视听传播与消费,对文化的历史反思置换为感官情绪的自我满足。人类从单纯地借助媒介技术手段走向媒介化生存,因而,新媒介的应用与使用日益成为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的重要背景,深度地影响着人类的日常审美、审美体验和审美风格。微时代审美以充满鲜活生命力和感性感官满足为主要特点,既有微观、微化、个体的表征,也有经验、感知、创造共同体的生成。审美主体置身于迭变的移动互联网审美场域之中,借助微众生产、即时传播、多元互动的审美实践,推动了微时代审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本文紧扣审美媒介化特征,将技术分析、心理分析和文化分析有机结合,通过宏观审视和微观文本相结合,考察鲜活生动的审美状况和人类审美经验,多维地透射和剖析微时代审美变迁的原因、形式、内容与影响,呈现微时代审美的新特点与新范式。论文内容将微时代的审美问题域置于四个层面进行阐释:在本体层面,审美主体的具身性与后人类转向,突显出主体性的在场以及与移动媒介的深度融合;在形式层面,微审美呈现出审美形式竖屏化、审美趣味多元化、视听审美碎微化、审美接受沉浸化、风格审美小众化、生活美学深层化的特质;在逻辑层面,赛博空间的技术层面、消费主义的经济层面、审美政治的政治层面,拓展了微时代审美的多元范畴与影响疆域;在价值层面,对审美秩序的失落、失序、失衡引发的审美困境进行反思。总之,微时代审美突破了高雅与通俗、公共与私人、主流与边缘的边界,强调感性经验回归并在日常生活深层渗透,在审美经验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审美主体彰显主体性和在场性,通过自主自觉地参与、分享、共情式的审美传播,建构了复杂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实践形态,这不仅是作为审美的人的本真意义所在,更突显出微时代审美变革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万毓敏[7](2020)在《吸收、“误读”与重构 ——论内地学者的中国电影后现代批评》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在后现代主义传入中国电影批评界的那一刻,理论的“误读”与重构便已经开始。中国电影批评界多将后现代理解为一种历史分期概念或风格元素特征,忽略了它还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这种认知观念的局限性具体体现为后现代批评的伦理化、戏剧化和文学化三种倾向,贯穿于着意电影文本细读的本文批评和理论研讨的理论批评之中,在以周星驰“后现代电影”为对象的本文批评和探讨“后现代电影中国化”的理论批评中尤甚,并最终导向了批评实践中的理论先行、自相矛盾、术语堆砌等问题。除此之外,后现代不仅可被视作一种批评角度和批评视野,还可用来修辞批评文本自身。此时,网络影评作为一种无体裁创作并自我物化的批评文本,与后现代主义的消解性和消费性表现出较大的一致性,也可被视作一种“献祭自我”的后现代批评。后现代批评以其多元化的批评形态、解构式的批评旨趣、个性化的批评主体,为中国电影批评注入了更多可能。在绪论部分,对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批评进行研究意义的阐述以及研究现状的梳理,并暂时忽视后现代多元论所涉嫌的“操作性矛盾”,尽可能准确地界定后现代主义的相关概念以及中国电影后现代批评的研究范围。第一章以外部语境为切入点,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对中国电影后现代批评的外部环境及其所重构的批评文本进行详细阐述;第二章以内部特征为切入点,将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批评分为本文批评、理论批评和“自我消解”的批评三种模式,对其进行详尽的分类分析;第三章以具有典型性的个案为切入点,选取“周星驰现象”进行全面剖析,探讨周星驰电影被“误读”和重构的过程;第四章以功能为切入点,从正向价值和负向问题两个角度,分析后现代思维的意义与理论认知局限带来的问题。

刘秀珍[8](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席媛[9](2019)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后意识形态性批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中后叶风靡一时、影响面极广的西方社会思潮,并于八十年代传入我国。它以否定一切价值的客观性、反对任何深度叙事、提倡怎样都行等主张,不仅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建设、理想信念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消极影响,还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巨大冲击。后现代主义思潮具有强烈的带有“后”特征的、不同于传统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性。本文旨在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方法,批判性考察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后意识形态性。本文首先从内涵、产生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等几个方面来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分析,为探究其后意识形态性奠定理论依据。进而揭示了后现代主义思潮高举反对宏大叙事的传统意识形态的旗帜,却在大众日常生活和国家政治层面内在地生成了某种后意识形态性;并详细分析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后意识形态性特征及其具体表现。接着,借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主要方法:实践分析法、辩证思维法与阶级分析法;揭示了作为后意识形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实质,即实为一种“虚伪”的、非科学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最后,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在后意识形态的侵袭下,由此产生的怀疑主义、颓废主义、相对主义以及虚无主义倾向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因此,扞卫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应注重展开同后现代主义后意识形态性的伟大斗争,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注重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注重科学的真理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引导。本文旨在批判性考察“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后意识形态性”,力图有两点创新。首先,论点上的创新,指出后现代主义思潮并未终结意识形态,但其意识形态性不同于传统意识形态性,实为“后”特征明显的后意识形态性。其次,论证有所创新。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联系实际,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后意识形态性特征、表现和实质层面进行了概括。并梳理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大众价值观、伦理道德、理想信念等,以及我国政治安全等领域进行全面的后意识形态性渗透,继而有力地说明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后意识形态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危害,指出应展开伟大斗争,扞卫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思想解放作用极小,其危害性极大。应警惕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后意识形态性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消解与抹煞。后现代主义思潮后意识形态性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之间的斗争是针锋相对的,不可调和的。

蒋萍[10](2018)在《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分析东西方文化话语权力构成的持续解构过程。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与葛兰西、福柯等学者从同质文化内部的矛盾研究走向异质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颇有渊源,探讨这一理论,有利于消除西方文化话语霸权的遮蔽,推动本土文化的重建。从后殖民主义理论来看,西方现代化的历史就是在全球殖民扩张的历史,对近现代世界格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它一方面建立了世界市场,打破了各国孤立、闭塞、相互隔离的状态,另一方面,长期的殖民统治使得西方文化不断地向东方传播和扩张。当殖民者以政治、经济、军事手段实施殖民的历史在民族解放运动中逐渐瓦解后,文化殖民的影响仍然长期存在。“东方”与现代西方的相遇,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地缘政治,演绎为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领域内的交流与碰撞。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正是揭示、分析和批判西方资本主义借助殖民活动建构文化霸权的实质的理论。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全方位探索和揭露西方对东方民族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建构以及虚幻想象的进行。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借助文化话语权力的消长态势分析“他者”-“自我”、冲突-认同等诸多文化现实,涉及到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它不仅关乎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原殖民地半殖民地,也关系到“东方”以及象征的一切弱势文化的存在。它关系着这些弱势文化的国家能否清晰地认识在强势异质文化影响下的文化“自我”;第二,它关系到弱势文化能否从对后殖民文化的分析中汲取足够的历史思辨与哲学经验,激发文化自省与话语权力警醒;第三,它关系着在全球化籍“现代”之名持续强化西方文化霸权的现实背景下,如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去建构本民族文化自信的未来。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视域下的文化“关系”,不仅是一个反映文化话语权力本质和发展趋势的范畴,它还包含着从殖民文化这一特殊角度看待社会历史文化的方法。为此,本文尝试将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作一种整体性的理论研究,以扩展传统的思潮、理论家个体研究的模式和范围,显现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对于消解西方文化霸权、启迪批判性重建具有的借鉴意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在二战后民族国家崛起的新世界格局下产生,它既受冷战中二元对立思想的持续影响,又是东西方知识界对西方文化霸权进行普遍反思、尝试破解二元对立建立新型文化对话关系的理论产物。这一理论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引入中国以来,对其文化理论的引介、探讨、借鉴频见于文化批评与比较文学批评领域,学者们侧重于自文学角度展开阐释与分析,出现了不少成果。也有研究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出发,对后殖民主义代表理论家主要观点及其与马克思主义、文化霸权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成为其后殖民主义理论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过,从文化哲学角度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进行的研究还不多,现有的成果往往从过于贴近现实的需要出发,重视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东方”他者相对西方的文化特殊性与文化抵抗性,对于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阐发不同文化“关系”特别是互动性的研究尚不够系统充分,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与论述。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有两大组成部分:一个是对于殖民主义的文化霸权实质及其深远影响的论述;另一个是对于异质文化之间关系的论述。本文的研究立足于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深度探索和分析,力求从后殖民主义的理论溯源中发掘其理论构成的演变和核心要素,寻找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解构主义等理论在解构-建构过程中的深层理论联系;注重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易与后现代主义、文化资本主义等混淆的理论模糊点展开辨析,并在新世纪全球化加速背景下探讨推动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等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可以借鉴的思路。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是一种被第一世界理论话语场域所羁绊的理论,但它对西方主宰的知识权力体系提出了重构的要求。如何认识这一现象,如何发掘其中的理论悖论与缺憾,是本文论述最为集中的部分。它深切地关联着当下对于“新时代”、新形势中如何面对文化冲突、如何重建民族文化、如何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自信等一系列关乎未来中国思想文化如何面对世界文化的重要命题。本文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研讨一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概述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与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理论联系。略谈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法侬的“民族文化”理论、福柯的“知识-权力”体系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于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上述理论的阐析,勾勒出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与殖民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理间相互连接、有所对立、择优而从、发扬传承的复杂的多样性图景,为进一步论述作出铺垫。同时综述了国内外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提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一章,分析后殖民主义三位主要理论家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的经典理论。首先,通过对萨义德的“东方学”对“东方”的重新思考与东方权力话语机制辨析、解构“东方”、重建东方形象以及“流亡”理论的把握,再度审视萨义德提出的西方建构的“东方学”与政治和意识形态控制的密切关系;其次,通过研究斯皮瓦克的“属下”、“认知暴力”和“他者”理论,分析其如何运用解构主义,集中研究第三世界底层女性这一“底层的底层”、“边缘的边缘”的理论辐射。探讨斯皮瓦克“臣属”概念及其对殖民文化压抑“困境”与“历史记忆”的结合。再次,分析霍米·巴巴对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之间互动关系的“混杂”理解,即异质性在混杂中如何面向新的文化杂糅空间(第三空间)的问题。最后,强调后殖民主义理论家各自的理论特长与存在的争议。第二章,主要探讨民族解放运动后进入后殖民文化语境下的文化重建问题。从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核心概念“他者”之问的系统化梳理开始,探寻后殖民透视出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关系”内涵。将“他者”揭示的不平等、主体性身份疑虑、边缘性思考与面向殖民文化的深层次解构相结合,探讨当代西方哲学从主体研究向主客体“关系”研究发展的趋势。落足于中国及更广义的“东方”文化实况,研究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对文化中心主义及其意识形态输出的相关论述,进而在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视域下分析本土文化重建的多种可能路向。第三章,阐述新旧文化交替之际话语权力的强弱之分、主客之别。分析全球化进程下资本主义文化扩张引发的文化冲突的性质,发掘文化冲突的实质与不同的化解思路,分析全球化时代文化的民族性、开放性、多样性,区分文化冲突的自然状态与人为刻意,挖掘不平等的冲突根源。注重分析文化冲突的实质与过程、结果与影响,探讨后殖民语境下“和而不同”传统基于“现代”内涵的差异性。第四章,研究现代化进程中文化认同与殖民文化的深层影响。本文在此探讨文化全球化与当代文化认同的联系,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在破除“他者”幻象的同时,也着力于解码现代性反思中的文化认同的深度体验,在重建文化主体认同时探讨建构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可能,以新的文化身份意识去重构本土文化。第五章,分析东西方对话中的文化自信问题。在全球化推动东西方对话的大背景下,文化已成为国际竞争中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此注重阐发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当下意义:分析中西互视过程中文化身份的迁移和质疑,探讨如何发挥中国文化精神的主体作用、“边缘”与“边缘的边缘”文化定位及其当下意义和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知识分子“职守”与价值信念,试图建构东西方对话中稳定、平等、交互的新型文化自信的理论途径。最后的结语部分,对后殖民主义理论做了简短总结,并借助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分析这一理论的不足与局限性。

二、王岳川:现代性与后现代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岳川:现代性与后现代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1)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1.4.1 论文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后现代主义文化
    2.1 当代西方文化的后现代主义转向及其特征
        2.1.1 现代性与现代主义
        2.1.2 从现代性、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向
        2.1.3 西方文化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2.2 后现代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积淀
        2.2.1 凯尔纳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理论
        2.2.2 伊格尔顿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第3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发展脉络
    3.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背景
        3.1.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3.1.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3.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脉络
        3.2.1 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概念的提出
        3.2.2 对阿多尔诺后期理论的解读
        3.2.3 对现代性问题的再思考
第4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思想
    4.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分期理论及其理论特质
        4.1.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分期理论
        4.1.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定位
        4.1.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本质阐述
    4.2 詹明信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
        4.2.1 詹明信后现代文化解释学理论
        4.2.2 詹明信后现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4.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与其他思想家相关理论的简要比较
        4.3.1 总体性与元叙事:詹明信与利奥塔的差异
        4.3.2 历史与权力话语:詹明信与福柯的分歧
        4.3.3 关于“现代”和“后现代”问题的六种立场
第5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总体评价
    5.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积极意义
        5.1.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5.1.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
        5.1.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思想领域问题的剖析
    5.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历史局限
        5.2.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杂糅性
        5.2.2 解决问题思路中文本与实践的二元脱节
        5.2.3 对大众文化构成的复杂性判断不足
第6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影响与时代启示
    6.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第三世界文化的立场分析
        6.1.1 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间的文化关联
        6.1.2 詹明信对第三世界文学的文化批评
        6.1.3 对第三世界文化发展的启示
    6.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中国思想领域的影响
        6.2.1 中国学者的后现代主义讨论
        6.2.2 文化研究领域的扩展
        6.2.3 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6.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6.3.1 城乡空间的去同质意识
        6.3.2 建筑领域的民粹美学追求
        6.3.3 消费文化的商品主导
    6.4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启示
        6.4.1 对中国文化发展现状的新思考
        6.4.2 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清醒认识
        6.4.3 如何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詹姆逊“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1章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学理基础
    1.1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文化背景
        1.1.1 现代主义文化的式微
        1.1.2 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兴起
    1.2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形成的理论语境
        1.2.1 总体性和多元性的恰当融合
        1.2.2 时间与空间的逻辑过渡
        1.2.3 生产方式与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整合超越
    1.3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建构的认知语境
        1.3.1 认知范畴转变:后现代性在新的意义上的二律背反
        1.3.2 认知模式转变:后现代空间背景下盛行的视象文化
第2章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理论要点
    2.1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意指内涵
        2.1.1 “认知测绘”的提出与发展
        2.1.2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探求途径
    2.2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意识形态机制
        2.2.1 作为一种文学隐喻
        2.2.2 重构阶级之途
    2.3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功用
        2.3.1 认识作用——后现代文学空间的“导航地图”
        2.3.2 审美作用——经典文学重构
        2.3.3 批判性的建构——乌托邦情怀
第3章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价值评价
    3.1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品质与增值
        3.1.1 继承与发展下的新探索
        3.1.2 包容与创新下的新景象
    3.2 “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的缺陷及其质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开心麻花”系列电影的后现代特征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开心麻花”系列电影概述
        一 “开心麻花”的制作团队与电影作品
        二 “开心麻花”系列电影的成长简述
    第二节 后现代文化概述
        一 后现代文化界定
        二 后现代文化对电影的影响
第一章 原文本的“后现代式”阐释
    第一节 戏仿经典桥段
        一 浅表的模仿
        二 深入的改编
    第二节 戏仿“怀旧”元素
        一 听觉元素怀旧
        二 视觉元素怀旧
第二章 权力话语的消解
    第一节 人物:打破角色传统秩序
        一 大人物秩序的跌落
        二 小人物价值的凸显
    第二节 结构:抛弃传统的历史意识
    第三节 内容:放逐固化的深层意义
    第四节 结局:消解神圣规范
        一 通过悲剧结局消解神圣感
        二 通过喜剧结局消解规范
第三章 传统电影范式的突破
    第一节 传统叙事方式的颠覆
        一 象征反转
        二 对白反转
        三 情节反转
        四 遮盖反转
    第二节 多种类型与风格的混合
        一 类型的嫁接
        二 风格的杂糅
第四章 碎片的“后现代式”拼贴
    第一节 时空碎片的重新排列
        一 打乱时间
        二 拼贴空间
    第二节 声画碎片的任意组合
        一 声画错位
        二 情节碎片
第五章 深度的削平
    第一节 所指的缺席
    第二节 “狂欢式”的体验
    第三节 影像的游戏化
    第四节 娱乐的规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4)后现代美学版图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关键概念界定
        1.2.1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
        1.2.2 后现代美学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研究综述
        1.3.2 后现代美学的研究综述
        1.3.3 文创产品的后现代美学研究
        1.3.4 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策略
    1.6 研究价值及意义
2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概述
    2.1 故宫文创产品的总体
    2.2 故宫文创产品的分类
    2.3 故宫文创产品的总体美学特征
3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后现代性表征
    3.1 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解构
        3.1.1 故宫文创产品对创作主题的解构
        3.1.2 故宫文创产品对人物形象的解构
        3.1.3 故宫文创产品对语言文本的解构
    3.2 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创作
        3.2.1 故宫文创产品中的拼贴艺术
        3.2.2 故宫文创产品中的戏仿艺术
    3.3 故宫文创产品的后现代艺术精神
4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生成原因
    4.1 故宫文创产品的生成环境
        4.1.1 社会语境
        4.1.2 文化语境
    4.2 故宫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
5 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后现代性反思
    5.1 故宫文创研究中的美学思辨
    5.2 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创新场景
        5.2.1 文化品牌民族化
        5.2.2 消费群体年轻化
        5.2.3 文化消费精品化
        5.2.4 产品研发众创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后现代视域下的伍迪·艾伦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电影
    第一节 现代主义
        一、现代主义概念辨析
        二、现代主义典型文化特征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概念辨析
        二、后现代主义典型文化特征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电影
第二章 伍迪·艾伦及其电影创作
    第一节 伍迪·艾伦生平
    第二节 伍迪·艾伦电影风格概述
第三章 后现代视域下伍迪·艾伦电影的主题内容分析
    第一节 人物形象分析
        一、身份认同的焦虑恐惧
        二、精神分裂的外在投射
        三、后工业时代的都市女性
    第二节 主题分析
        一、“上帝死了”之后的世俗倾向
        二、模糊道德与荒诞爱情的权衡
        三、客观现实与理想自我的沟通
    第三节 文化内涵分析
        一、形态各异的城市文化
        二、存在/死亡的哲学思想
        三、精英文化消解之后的大众狂欢
第四章 后现代视域下伍迪·艾伦电影的影像文本分析
    第一节 叙事策略分析
        一、游戏化的多时空叙事
        二、碎片化的非线性叙事
        三、“打破第四堵墙”的间离叙事效果
    第二节 视听语言分析
        一、拼贴美学的画面表达
        二、蒙太奇与长镜头的交替使用
        三、荒谬颠倒的台词语言
        四、破碎分裂的电影配乐
第五章 后现代视域下伍迪·艾伦电影的后现代性反思
    第一节 伍迪·艾伦电影艺术性与商业性的融合
    第二节 伍迪·艾伦电影审美观念的视野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伍迪·艾伦电影作品年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二)国内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三、基本观点、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基本观点
        (二)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微时代的存在语境
    第一节 微时代的历史性考察和时代演进
        一、微时代中“微”的哲学基础
        二、微时代的媒介基础
        三、微时代的宏观特征
    第二节 微时代的文化基础与审美状况
        一、微时代的文化基础
        二、微时代的审美文化状况
        三、微时代的媒介化审美状况
        (一)重构:反美学的观念
        (二)统觉:“感”美文化出场
        (三)嵌入:屏幕美学隐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微时代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实践
    第一节 时空重塑中的审美主体
        一、审美主体身份
        (一)叠加与延伸:作为用户的主体身份
        (二)媒介与具身:作为赛博格的身体隐喻
        二、审美主体感知
        (一)多重自我:普遍性与认同性
        (二)参与式审美:互动与共情
        (三)审美心理:微小、即时、快捷
        三、审美主体自由
        (一)机器交互与感官自由
        (二)审美权力与身体事件
    第二节 审美实践的具象图绘
        一、文字圈
        二、图文圈
        三、音视频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时代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媒介审美经验的三次变奏
        一、静观:纸质媒体时代
        二、震惊:电子时代的发生
        三、介入:走进“第五媒体”
    第二节 微审美的文化征象
        一、场景:碎片与生产
        二、图像:爆震与增殖
        三、微众:感知共同体
    第三节 微审美的呈现方式
        一、审美形式竖屏化
        二、审美趣味多元化
        三、视听审美的碎微化
        四、审美接受的沉浸化
        五、风格审美的小众化
        六、生活美学深层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时代审美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赛博空间的运行逻辑与审美经验
        一、虚拟环境与审美感知
        (一)基于拟态环境的审美符号生产
        (二)基于移动社交的审美感知空间
        二、自媒体崛起与审美公众的话语革命
        (一)自媒体革命及文化意义
        (二)审美公众的经验微化
    第二节 消费社会的内在逻辑与审美转向
        一、消费意识形态与审美泛化
        (一)消费主义与文化特质
        (二)深层审美与符号快销
        二、微生产与资本逻辑
        (一)微众共同体
        (二)审美经济
    第三节 微时代的政治样貌与审美平等
        一、权利分解与感觉平等
        二、审美共识与柔性政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时代审美的困境反思
    第一节 技术审美的伦理
        一、媒介技术对审美的超越
        (一)工具理性与审美遮蔽
        (二)感官改造与审美“茧房”
        二、审美空间的异化与断裂
        (一)机器视觉
        (二)审美迷狂
    第二节 图像的审美危机
        一、内涵消解与表征过剩
        二、拒绝阐释与感觉狂欢
        (一)乌托邦式的观看行为
        (二)荒诞的身体美学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从经典概念到现实问题
    二、美学面向现实及未来的提问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7)吸收、“误读”与重构 ——论内地学者的中国电影后现代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范围
五、研究概述 第一章 语境论
第一节 历时性:深度模式的复归
    一、中国电影批评传统简述
    二、后现代批评的三种倾向
第二节 共时性:温和的传统反叛
    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与消费文化的兴起
    二、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传入
    三、批评界的百花齐放 第二章 模式论
第一节 本文批评
    一、以具有后现代因素的电影为对象的批评
    二、意识形态批评
    三、女性主义批评
第二节 理论批评
    一、“后现代电影的中国化”
    二、后现代视阈的后电影理论
第三节 自我消解的批评
    一、无体裁写作
    二、自我物化 第三章 个案论
第一节 被“误读”的周星驰电影
    一、经典戏剧性结构
    二、对传统文化的回归
    三、无处不在的主体意识
第二节 被重构的周星驰电影
    一、社会文化的全面转型
    二、“接受者”向“阐释者”的转变 第四章 功能论
第一节 价值研究
    一、批评形态的多元化
    二、批评旨趣的解构性
    三、批评主体的个性化
第二节 问题研究
    一、“索卡尔效应”
    二、理论的“误读”与简化
    三、话语暴力 结语 附录 中国电影的后现代批评文本(文中案例)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8)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后意识形态性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创新之处
    1.4 研究综述
    1.5 主要概念辨析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后现代主义思潮概述
    2.1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2.1.1 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2.1.2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来源
        2.1.3 后现代主义的发展阶段
    2.2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内涵
        2.2.1 现代性与现代主义
        2.2.2 作为社会思潮的后现代主义
    2.3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2.3.1 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
        2.3.2 罗蒂及其反对客观真理
        2.3.3 利奥塔及其反对解放叙事
        2.3.4 费耶阿本德及其“怎样都行”
第3章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后意识形态属性
    3.1 意识形态的流变史
        3.1.1 意识形态的产生与发展
        3.1.2 “意识形态的终结”与终结后的意识形态
    3.2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后意识形态性及其特征
        3.2.1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后意识形态性
        3.2.2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后意识形态性特征
    3.3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后意识形态性表现
        3.3.1 经典文本的娱乐化追求
        3.3.2 消费方式的符号化主张
        3.3.3 终极信仰的扁平化趋势
第4章 对后意识形态的批判
    4.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方法
        4.1.1 实践分析法
        4.1.2 辩证思维法
        4.1.3 阶级分析法
    4.2 后意识形态的实质
        4.2.1 后意识形态的哲学逻辑
        4.2.2 后意识形态的政治逻辑
        4.2.3 后意识形态的文化逻辑
    4.3 四种倾向
        4.3.1 怀疑主义倾向
        4.3.2 颓废主义倾向
        4.3.3 相对主义倾向
        4.3.4 虚无主义倾向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0)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有关理论研究现状综述
    三、选题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四、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创新点
第一章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后现代主义后的西方文化思潮
    第一节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概貌
    第二节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理论渊源
        一、“文化霸权”理论与文化领导权
        二、“民族文化”理论的民族性
        三、“知识—权力”话语权力理论
        四、“文明冲突”论
    第三节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谱系
        一、萨义德的“东方”解构与文化反“中心”姿态
        二、斯皮瓦克“属下”、“认知暴力”及女性“他者”的弱势立场关注
        三、霍米·巴巴“文化杂糅”的文化互动性与文化身份认同
    第四节 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主题与特质
        一、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关系”主题研究
        二、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抵抗-批判特质
        三、后殖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第二章 文化霸权压抑与本土文化重建
    第一节 本土文化重建的阻力:资本主义文化霸权
        一、“欧洲中心论”与文化霸权的话语转型
        二、现代文化扩张与意识形态的文化改写
        三、传播权力与文化帝国主义的深化
    第二节 文化重建的困境:“他者”之问
        一、“他者”概念的历史语境
        二、“他者”解构性与去“中心”化的方法论建构
    第三节 本土文化重建的中国文化语境
        一、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问题
        二、文化重建中的“国民性”问题
        三、文化重建的条件性因素问题
        四、“中心”之外的多元选择问题
第三章 全球化趋势与异质文化冲突
    第一节 构成文化冲突的因素
        一、文化冲突的思想、历史转型考量
        二、文化冲突中“人”之主体性需求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文化冲突的诱发可能
        一、文化的民族性对主权、利益意识的强化
        二、文化的开放性的双刃剑效应
        三、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差异
        四、全球化时代多种文化的碰撞
    第三节 文化冲突起因的认识差异
        一、文化冲突的源起与“现代”冲击
        二、文化冲突的情感辨识与历史发展观
    第四节 化解文化冲突的“和”与“不同”
        一、社会冲突与文化冲突的互动
        二、中西文化背景下文化冲突的相异诠释
        三、不同历史语境下“和而不同”的理论局限
        四、修“和”之短以化冲突之“不同”
第四章 现代化进程与“自我”文化认同
    第一节 “现代”文化控制借助全球化加速演变
        一、文化全球化“现代”意蕴与民族文化“自我”
        二、文化控制模式的“帝国”演变
    第二节 文化认同内涵与“他者”幻象
        一、文化认同及“现代”认同的单一性
        二、文化认同与“东方”“他者”的局限
    第三节 文化认同危机与化解
        一、自我认同危机引发“自我”重建诉求
        二、他者认同危机提供“差异他者”反向借鉴
        三、化解危机的探索与创建“新型文化”
第五章 东西方文化对话与重树民族文化自信
    第一节 文化自信“何以实现”
        一、文化自信的主体性、信念导向性与融合性
        二、文化自信的驱动因素与文化重建
    第二节 文化身份与文化主体建构
        一、文化身份确认的“他者”性与“自我”追寻
        二、中西“他者”互视下的文化身份迁移
        三、发挥文化主体作用的中国诠释
    第三节 知识分子功能与民族文化自信
        一、“知识分子”文化功能与批判性“自我”确认
        二、精神守望与“边缘”位置的文化选择
        三、文化主体能动性与重树文化自信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四、王岳川:现代性与后现代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研究[D]. 潘雁. 吉林大学, 2021(01)
  • [2]詹姆逊“认知测绘”文艺思想研究[D]. 陈春艳. 湘潭大学, 2020(02)
  • [3]“开心麻花”系列电影的后现代特征解析[D]. 李晓静.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后现代美学版图里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研究[D]. 牛梦珍.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后现代视域下的伍迪·艾伦电影研究[D]. 刘梦琪.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D]. 林文.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7]吸收、“误读”与重构 ——论内地学者的中国电影后现代批评[D]. 万毓敏.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后意识形态性批判研究[D]. 席媛.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10]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研究[D]. 蒋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王跃川:现代性与后现代文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