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问题分析

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问题分析

一、对转轨时期农信社“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姜庆丹[1](2014)在《金融发展权视角下农村合作金融法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权是一项基本的、新型的、综合性的人权,以发展权这一母体性的权利为依托,从农民这一主体向度,循金融这一客体向度,提出农民金融发展权这一法律概念。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提出,以金融包容理念为伦理基础,以后现代法学的实质正义观为价值归依,是发展权理论在实质正义观和金融包容理念辐照下的深化。农民金融发展权作为金融发展权项下的一项子权利,属于国民金融发展权,与国家金融发展权地位平等且互动博弈;农民金融发展权以整体金融发展权为实现方式,以个人金融发展权为实现目标;农民金融发展权以内生性的市场自我促进金融发展权为基础,以外生性的政府促进金融发展权为补充,在法律性质上属于兼具公权和私权特征的经济法上的权利。农民金融发展权内涵深刻,包括金融发展主体权、自由融资权、公平融资权、融资合作权和金融发展救济权五个方面。其中,金融发展主体权是前提和基础,自由融资权、公平融资权和融资合作权统称为融资权,是核心和关键,金融发展救济权是保障。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研究合作金融法律制度创新问题,可以有效解决国际社会提出的发展权“国内法保护”问题,可以为发展权内涵的“部门法”具体化和发展权实现的“部门法”保障化开创先河。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提出,体现了金融二元化下农民作为一类特殊的主体在追求自身金融权益满足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权利要求和制度供给,是对以金融效率和金融安全为引领的传统金融法学的反思和解构,有助于推动传统金融法学理念、价值、制度、体系的更新和完善。根据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发展中国家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实质上体现为城乡实物资本获取能力上的差异,资金成为农民经济发展的短板,更是解决农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市场金融环境中,农民由于抵押担保品缺失、经济收入不稳定、经营风险高、金融基础设施短缺、信用文化不足等原因,而成为融资弱势群体,如果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标准和宗旨参与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必然导致农村金融资源的外流和农民金融发展权的落空。农村合作金融作为农民资金互助和信用联合的合作性金融组织,产权制度的属农性、管理制度的民主性、主体法律形态的社团法人性、资金运作的社区性、设立宗旨的互助性,与农民金融发展权设立目标相同、价值取向一致、实施机制互促,两者具有天然的契合。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代表的传统农村合作金融缺乏法律规制,在股份制改革的异化发展之路上离农渐远;以农村资金互助社为代表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缺乏立法扶持而不具备设立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各种“会”为代表的非正规合作金融因为不被法律认可而处于发展的灰色地带。农村合作金融地位的特殊性、发展的长期性和现实的复杂性,使得其对法制化要求迫切。梳理和分析我国现有农村合作金融法律法规,从立法的层级上看,我国尚没有专门的《合作金融法》,合作金融相关立法规范散见于部委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法律效力较低,稳定性和权威性不足;从立法的模式来看,多是与商业性银行统一立法或是参照商业性银行的相关立法,没有实现专门立法;从立法的性质来看,多是金融公法性质的规制,而鲜有金融私法性质的保护;从立法的内容来看,尽管涉及到了各类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准入退出、业务运营、组织管理和金融监管等,但欠缺对社员金融发展权和合作金融组织自治权的确认和尊重;从立法的价值取向来看,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被奉为圭臬,而金融公平则被置若罔闻。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审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发展的制度变迁之路,这其中既有世界合作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也有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特有轨迹影响,更重要的是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立法理念、模式、性质、价值和内容与农民金融发展权相背离。论文遵循“选题论证——视角选取——对象界定——现状检视——经验借鉴——价值更新——制度创新”的逻辑,按照“合作金融是什么以及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现状是什么——合作金融为什么要走法治化发展道路以及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立法为什么偏离农民金融发展权——怎么样创新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使之与农民金融发展权保护相契合”的思路,采用规范研究、价值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在溯源传统、考察现实、镜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基础,以金融公平价值为引领,以问题研究为导向,以实证研究为支撑,从市场准入和退出法律制度、产权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法律制度、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以及社员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五个方面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进行详细的制度设计和创新。

曲甜甜[2](2013)在《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改革发展对保持我国农村金融的稳定、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农信社的改革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自2003年农信社深化改革以来,其资产质量和经营财务状况取得了明显改善,长期存在的系统性、区域性支付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资金规模和涉农信贷投放显着增加,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明显改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应该看到,改革成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策支持和贷款规模的扩张。由于产权制度改革仍不彻底,农村信用社为谁所有、对谁负责仍不清晰,由此引发的内部人控制、内控管理薄弱、法人治理失效问题仍然突出。而法人治理的完善又与本轮改革的两项重点——产权制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关系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败,对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金融学、现代企业制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分析农信社法人治理的现状入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信用社内部结构和外部监管环境等方面,分析法人治理结构流于形式的原因,并借鉴国外合作金融机构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我国农信社法人治理的路径选择。本文的研究内容共分六章:第1章,导论。介绍选题的背景、意义和创新点;第2章,阐述了法人治理理论的内涵及基本框架,结合博山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法人治理体系,说明目前我国农信社“三会一层”的职责及运行规则等。第3章,简要回顾了我国农信社改革的历程,并总结了每一阶段农信社的改革措施、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第4章,目前我国农信社法人治理运行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会一层”运作不规范,未形成权力制衡机制;民有资本官营化。其原因可归结为:产权不清晰;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制衡机制;内部人控制仍存、股东权益难以体现;省联社的行政控制。第5章,通过简述德国、美国、日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情况,说明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法人治理方面存在的共同点,提出可供我国农信社借鉴的成功经验。第6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农信社法人治理的路径选择。一是明晰农信社产权制度,规范股权结构;二是建立健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包括建立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共同治理机制、建立强制性信息披露机制、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退出机制等,促进建立利益相关者相互制衡机制,从而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治理目标。三是强化经营管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四是完善外部治理机制。包括重视对合作金融理论、政策和操作规程的宣传;地方政府要淡化对农信社的行政干预;省联社应明确自身定位,让权于基层农信社;建立合作金融法律,以法律的形式督促农信社的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农信社长效发展机制。

吴庆田[3](2011)在《金融效率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促进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信用环境恶劣、地方政府行为扭曲、农村金融基础性制度和政策不完善等,导致农村金融效率低下,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通过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以提高农村金融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成为当前农村金融理论和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已有的相关文献大多是从金融安全的视角研究金融生态环境,对农村层面和金融效率视角的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研究不足。本文正是基于此,选择我国金融业中最薄弱的农村金融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试图就如何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提供理论和决策参考。论文首先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法金融学理论、金融发展理论等,分别从农村金融制度环境、经济环境、金融发展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几个方面,剖析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效率的作用机理。在此理论背景下,论文采用大量系统的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具体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效率现状。分析认为:第一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经济基础薄弱,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农村金融产权、法律、监管等制度不健全,农村社会信用文化环境差,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干预行为强烈,造成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第二,农村金融宏观效率、微观效率、金融市场效率均处于低水平状态。论文分别构建了由三个层级33个指标和20个指标构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和农村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两者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等级为“较差”级,而农村金融效率总体上“较低”。论文接着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实证检验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效率的关系,寻求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各构成因素对金融效率的影响程度,以便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优化的路径选择提供依据。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农村经济环境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处于基础地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活跃度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贡献突出。第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储蓄动员力、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投资效率及农村金融市场的实现程度正相关。第三,农村产业结构与农村宏观金融效率指标正相关。第四,农村金融制度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起决定性作用,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金融效率有重要作用。第五,政府行为与农村金融发展负相关。依据以上研究结论,论文提出了基于金融效率改进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主要途径:其一,地方政府行为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优化途径。分析认为:地方下级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同级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行为,以及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等扭曲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集中表现为对农村金融资源控制权的争夺和(或)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干预上。而现行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的争夺是其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理性选择。由此,依据机制设计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提出进行行政、财政、金融、投融资四大体制创新和地方政府行为激励、约束、协调三个机制设计,明确地方政府行为边界为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监管和为农村金融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等几个方面。其二,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其有效手段是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论文提出建立强大的征信行业、扩大征信范围、丰富农村征信产品和服务方式,完善信用法规制度体系、构建由宣传教育、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共同构成的多层次农村信用教育传播体系。设计了自愿共享机制、强制共享机制、互利共享机制和市场共享机制四种类型的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提出金融需求主体异质性指数的概念。并以此为背景,构建了信息共享机制下农村微观金融需求主体融资模型,为实现农村金融供求均衡提出了一条有效途径。基于博弈论和机制设计理论,设计了农村金融机构信用信息共享的激励约束机制。论文将农户个人的社会资本纳入其信用评价体系中。建立了一个基于模糊模式识别(FPR)和不确定层次分析法(UTAHP)相结合的农户个人信用评价模型。其三,农村经济环境优化途径。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的同时,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抓好农村民营经济、高新技术两个亮点,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经营组织化;加强以农业水利工程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其四,农村金融基础性制度与政策环境优化途径。构建明晰安全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产权制度;农村金融法制建设既要改革涉及金融活动的基本法律制度和适用于农村金融的一般金融法律,又要构建农村金融专门法律体系,还要实行农村司法和执法改革,提高执法效率;农村金融监管制度设计包括建立多层次监管框架体系,做到市场准入、市场退出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的全程监管。论文运用协整分析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宏观经济政策手段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之间的长短期关系。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强化财政税收政策支农力度、实行城乡差别化货币政策的具体政策措施。

陈华丽[4](2010)在《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选择》文中指出公司治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家们所关注和青睐的对象。利益相关者理论突破了传统股东至上理念的局限,使得现代公司治理理论获得长足的发展,也为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日益严重,同时,商业银行作为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严重侵蚀,形成大量不良贷款。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如何发挥作为企业最大债权人的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是当前我国急切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一般意义上探讨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机理,再结合我国的现状,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模式的成功经验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相机银行治理模式,为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选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首先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金融中介功能理论入手,考察了商业银行作为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依据,分析了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和现实要求;然后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与不足,重点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为本文最终选择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做铺垫;接着对比分析了国外目标性治理和干预性治理这两种不同的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分析了我国不能照搬的原因和可借鉴的经验;最后构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相机银行治理模式,对这种模式给予了明确的界定,对其选择依据以及作用机理进行了论述,并从制度等层面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实施途径以及法律完善。

王征[5](2009)在《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试建与规范途径研究 ——以山东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人治理改革是建立和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架构决定于其产权制度及其企业组织形式,科学与规范的治理结构及组织管理制度是实现现代农村金融企业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此轮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是“以县级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历时五年多的改革试点过程,农村信用社各项改革工作均取得了较大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现存的“三会一层”运作不规范仍流于形式,以及权力制衡机制未能有效运行等。由此,深入探讨改革试点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实践中的改革成效与预期设定目标之间还存在多大差距?不同产权制度与组织形式的农村信用社在股权设置及法人治理机制运行中尚存何种差异?等,均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研究依据制度经济学、金融学以及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演绎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在系统查阅了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深入基层农村信用社进行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首先,以山东省为例,全面分析了自2003年以来作为全国深化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省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及其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与发展现状,剖析了以县联社为统一法人单位改制的两种产权模式(股份合作制、股份制)与三种组织形式(县联社、合作银行、商业银行)法人治理改革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针对于此,提出了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规范的目标及其改革途径。本研究的主体框架与内容共分五章。第一章,引言;第二章,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重点阐述了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相关理论以及关于新一轮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中产权制度与法人治理的相关规定等;第三章,以山东为例,系统研究分析了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试点改革进程与发展现状,归纳了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与法人治理沿革,同时,对农村信用社试点改革进程中三种组织形式法人治理试建初期主要特征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第四章,对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试建运行现存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探讨;第五章,有针对性的探讨了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规范目标与途径。第四章与第五章是本项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第一,在简要归纳了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与法人治理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根据银监发[2003]10号)和(中银发[2003]12号)中有关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过程中机构、股权设置与组织机构等相关规定,重点对两种产权制度和三种组织形式法人治理试建初期主要特征的相同点与差异点进行了列表对比分析;随后,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系统地对农村信用社三种组织形式法人治理试建运行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阐明了实践中的改革成效与预期设定目标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的研究结论。第二、通过发放问卷与实地调查结果,系统阐释了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试建运行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是:“三会一层”运作不规范仍流于形式;权力制衡机制未能有效运行。由此,总结、归纳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股权性质确认及构成仍存政策性“禁锢”与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中留存“调控力度”。第三、通过调查与研究,依据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科学设计了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规范化发展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规范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应采取的有效途径:即重点是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基础是将股权属性立法确认,打破股权构成禁锢;建立健全农村信用社运行法规及信息披露制度;科学构建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

王俊芹[6](2009)在《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农户金融需求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是河北省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重要金融动力,但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金融主力军作用不能得到全面发挥。金融资产质量偏低、不良贷款率颇高,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累积的金融风险加剧,不能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因此,系统分析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经验,实现以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内部产权制度的创新与改革,增强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满足农户金融需求的水平,对于保障农村信用社健康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以金融发展理论、产权理论、金融风险理论以及供给与需求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农村合作金融或农村信用社发展中的一些先进经验,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具有代表性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剖析,比较并分析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证分析评价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绩效,以及对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实际测算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供给能力及农户的需求能力,并进行了实证检验;运用系列指标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金融风险水平进行考量、评价与诊断;规范分析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产权特点及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缺陷、不足及其成因。最后提出解决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中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与结论。1.通过对金融发展理论和农村金融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提炼,形成了农村金融发展理论研究框架。得出金融抑制和金融自由化不能完全解决农村信用社发展中的所有问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政府的适度干预可以保障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2.通过对国外一些具有较好借鉴意义的发达国家合作金融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德、美、日、法等国家农村金融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并存,合作金融是基础,商业金融是发展手段。这对于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和摆脱经营困境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益的经验与方法借鉴。3.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绩效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仍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发展水平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统计上是显着的,而农村金融的发展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弱,农村的经济增长未能带来农村信用社金融发展水平的相应提高。4.以农民和农户的经济行为特点为分析的切入点,运用对河北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对农户的金融需求及农村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供给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列联分析和Probit模型对影响金融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供给水平、供给结构不足,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不能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提出应重新按照市场化原则定位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功能,农村信用社除了必须满足生产活动的贷款需求外,对其他类型的贷款可以有选择性的支持。构建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特征的内生农村金融制度,逐步形成农村金融供给的多元化格局,提高农村金融的供给水平。5.结合产权理论分析,构建了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研究的理论框架——农村信用社是一种不完全契约性质的产权,具有复合产权的特点。通过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调查与案例剖析,得出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不明晰及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仍然是制约农村信用社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提出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离是农村信用社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缺乏内在动力的主要制度因素,使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的研究上升到理论层面。6.运用金融风险理论对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金融风险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制度风险是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风险。运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层次分析方法,构建指标体系,考察和评价了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水平。得出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水平处于“正常”状态。7.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农村信用社自身的问题,还受到政府的政策约束及不完全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创建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与发展环境,强化农村信用社的自身发展,是农村信用社能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方金兵[7](2009)在《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 ——以江苏为例》文中提出一直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肩负着支持“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重要任务,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事关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三农”发展的大局。截至2007年末,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43万亿元,占其各项贷款的比例为45.58%,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更是高达92.63%;农户贷款也累计达到1.16万亿元。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从广大农村地区的撤离,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贷款已经呈现进一步下降的态势,农村信用社业已成为农村信贷资金的垄断供应者,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农信社在获取盈利的同时,仍然必须坚持为农服务的经营方向。2003年6月《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出台启动了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工作。这一轮改革力度较大,在产权制度和行业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大突破:农信社由中国银监会负责;改革设计了三种组织形式:县乡二级法人体制、以县乡一级法人体制、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形式;农信社的行业管理目前交给了省政府负责,呈现出明显的地方性特点。然而,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农村信用社在产权体制、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等方面明显处于劣势。这点可从农村信用社系统的经营运行长期处于高风险状态得到体现。自1994年至2003年,全国农村信用社连续10年亏损,从2004年起才开始实现首度盈利;而2003年改革以来,风险管理水平尽管有所提高,但是大案、要案仍时有发生。因此,准确评价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水平、设计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监测和预警指标体系、并且进一步构建经营风险预警模型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依据金融风险预警理论和农村信用社具体经营实践,以江苏省辖内66家农信社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分析、模型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在设计农村信用社的外部环境风险和内部运营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基础上,对其内外部风险作出评价,进而构建农信社内部运营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的预警模型。本文的研究对于完善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加强监管部门对农信社的风险监管力度、提升农信社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进而促进改制后农信社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言。主要是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研究目标、技术路线等等。第二章,研究背景介绍。主要对农信社经营风险现状和农信社风险预警体系的发展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农信社的经营风险包括外部环境风险和内部运营风险。一方面,农信社发展会受到外部环境性系统风险的影响:农业生产风险问题、金融结构失衡风险问题、农村金融经济失调风险问题、农村金融区域风险问题、政府行为不规范;另一方面,农信社的经营发展会遭遇内部运营风险:超高负债经营与巨大的不良资产包袱所导致的农村信用社内在脆弱性的加剧;农信社产权与治理结构缺陷所带来的农村信用社稳健性的危害;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不力造成的经营、管理风险滋生等等。接着对农信社经营风险预警体系的发展过程、发展趋势、存在问题作出分析,并进而强调:和一般的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相比,农信社的风险预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章,本文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介绍。重点介绍了本文研究中所涉及到的金融风险理论、金融风险预警理论;界定了本文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概念;设计了本文的逻辑框架,为后文的分析奠定基础;最后展示了研究方法。第四章,设计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从而为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的实证分析构建研究框架。首先是分别构建农信社外部环境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内部运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接着设定各项指标的临界值,最后给出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风险得分的计算方法。第五章,采用实证研究,分析农信社的外部环境风险。本章以江苏省农村金融体系为研究对象,首先对1979-2006年江苏省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进行评价,接着设计出农村信用社外部环境风险的宏观监测预警模型。分析认为:28年中,农信社外部环境风险较大、金融生态恶劣的有16年。这16年外部环境对信用社的发展造成了显着影响。1980-1981,1986,1995,1996年江苏农村金融的不稳定主要来自于金融因素的影响;1985,1987-1991年农村金融的不稳定主要来自于经济的影响;1993,1994,2005-2006年农村金融不稳定则来自财政的问题。经过分析,第一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城乡居民收入比例、通货膨胀率、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和国家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是农村金融风险非常敏感的指标。更进一步,本研究给出了两个宏观预警模型。第六章,采用案例研究,对样本信用社的内部运营风险进行测算评价。通过分析认为:样本信用社运营状况较差,抵抗风险的能力还比较弱。由县乡二级法人到县乡一级法人的改制使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得以加强。但是由县乡一级法人到合作银行的改制后,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并没有明显提升。更进一步,通过跨时期分析,该样本社的经营逐步稳健,风险控制能力逐步增强,可以预见,该社内部运营风险的总评分应该在较长的时期内维持在关注状态。尽管资本性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管理能力风险没有给信用社的经营造成风险,但是,支农的经营方向和盈利性风险一直是该样本社的重大风险,说明:该社在支农的前提下盈利水平较低,支农兼顾获利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该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采用资本充足率等11项指标进行预警一般能得出比较显着的结果。第七章,采用实证研究,进一步分析农信社的内部运营风险。在第四章和第六章的分析基础上,以江苏省66家具有法人资格的县级农村信用联社(含农合行、农商行)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面板数据和截面数据建立了风险预警模型。在面板数据模型中,分别构建了T-1年面板数据预测模型是和T-2年面板数据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面板数据预警模型准确率较高、克服了将时序信息和截面信息隔离的缺陷;逾期贷款率G23、呆滞贷款率G24、呆账贷款率G25、应付利息备付率G35和人均创利额PROFIT五个变量对农信社的风险状况具有显着的影响作用;证实了被关注(AT)了的农村信用社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的结论。在截面数据模型中,运用偏相关、多元判别、Probit和Log it等方法对农信社内部运营风险预警的指标进行了筛选,发现呆滞贷款率G24、资产利润率G41和人均存款DEPOSIT3项指标对农信社运营风险具有显着影响;最后建立了以这三项指标为核心的较具解释力的风险预警模型。第八章,全文作结和政策建议。依据前文的综合分析,本文给出的相关建议如下:强化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质;继续推进财政和金融支持政策,促进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发展;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控制;加强地方政府自我约束能力;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制度;建立农村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贷款抵押担保机制;建立全国性的有问题银行救助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

宋磊[8](2009)在《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与运行成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除依靠国家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外,很大部分应来自于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和社会资金的支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机构,在支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国以来,历经半个世纪的制度变迁,特别是自国发【2003】1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的颁布实施,揭开了新一轮农信社试点改革的序幕,产权制度改革是此轮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迄今,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历时5年有余,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实践运行中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此,深入研究此轮农信社产权制度的改革进程,全面反映和客观评价其试点改革的运行成效,旨在巩固改革成果,纠正实践运行中的偏差与不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改革与深化农信社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的政策性建议。这对于促进我国农信社改革成为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现代农村金融企业,全力支持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合作经济理论、产权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农业经济学、金融学、博弈论等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实证调研(发放调查问卷与实地走访座谈相结合)、数量经济研究、定性规范分析(系统分析、对比分析、图析分析、因果分析和归纳演绎)等方法,以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与运行成效为研究主线,阐述了我国农信社产权制度变迁的规律性及其特征;总结、归纳了自2003年以来新一轮农信社产权制度试点改革的运行状况,依据国发15号文件的政策目标,自行设计了一套针对“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与运行成效”评价的共计8个层面30余项指标体系,以山东、江苏、上海等地农信社的改革与运行状况作为实证分析依据,对此轮农信社试点改革中不同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的实践状况与运行成效作出了较为全面客观的反映和系统评价。肯定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对其间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原因探讨;在借鉴国外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以深化农信社股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内控制度,全面提升运行成效为重点的基本理论框架与对策体系。本研究的主体框架与内容:第一、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阐明本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结构安排与主体框架等内容;并对研究对象的范围予以界定和说明。第二、对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等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的阐述。第三、按照历史演进的逻辑,回顾了我国农信社产权制度的变迁。第四、对农信社产权制度与组织形式改革的现状及其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重点阐释了股份合作制这一中国特色的产权制度在我国的制度适应性和必要性问题。第五、以山东、江苏、上海等地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实地调研资料为依据,着重对2003年新一轮试点改革以来,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现状与运行成效作出了实证分析。第六、基于前述研究的相关结论,对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趋势与组织体系架构等问题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新见解。第七、在归纳借鉴国外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与建设我国农信社产权制度的相关政策性建议。第八、对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予以梳理,并指出了尚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主要研究结论与观点:1、农村经济决定农村金融,农村金融反作用于农村经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农信社应当且只能采取不同类型的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这是符合农村客观经济规律及现实国情的必然选择。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股份合作制产权制度有其特殊的制度必要性和适应性,是适于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产权制度,因而得以在大多数农信社中推广适用;并经实践证明,对于促进我国农信社的改革和发展,推动现代农业与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2、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应坚持“因地、因社”制宜的原则,多种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并存。本研究通过对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三种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县一级法人体制、县乡二级法人体制<极少>、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制度现状、特征、运行成效等方面的理论分析、比较和实证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合作制适宜于我国目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农信社;股份合作制适宜于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的农信社;股份制适宜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信社。其中,尤以股份合作制这一中国特色的产权制度在农信社实施的制度背景和运行成效作为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之一。3、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效显着,但问题仍存。本研究通过对全国首轮试点改革省份:山东、江苏、上海等地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状况的实地调研、资料搜集、统计汇总、计量检验和实证研究,得出:一方面,总体上讲,此轮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毋庸置疑的成绩。另一方面,改革中亦存在诸多问题与矛盾:股权设置仍存“禁锢”,法人治理结构及其功能发挥的“形式重于实质”;经营效益提升的政策依赖度偏高;贷款质量改善的成本过大;行业管理体制不顺;内控与激励-约束机制的落实程度尚待进一步提升等。于此基础上,对新一轮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状况和运行成效作出了客观反映与系统评价。构成了本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4、结合实证研究的结论,对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趋势与组织体系架构进行了探讨:(1)近阶段,农信社应稳定现存的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苦练“内功”,利用有利时机,扩充资本实力,提升综合竞争力。长远而论,个别地区,可以实施规范的合作制金融组织形式;农信社股份合作制及其组织形式是我国体制转型时期的产权过渡,最终将向组织形式多样、经营特色明显的股份制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发展。(2)提出了“三级”农信社整体组织体系架构的设想。并对各级农信社系统构成及其职能定位进行了论证和阐释,力图妥善解决目前农信社行业管理体制中的制度安排困境,健全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其功能发挥,实现可持续发展。(3)农信社产权制度建设的监管体制创新。从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二个层面对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几点设想。构成了本研究的创新点。5、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的政策性建议。首先归纳和借鉴了国外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先进经验与启示,结合前述章节对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和相关结论,提出了建设与完善农信社产权制度的政策性建议:(1)从规范股权设置、发挥“三会一层”功能实质,健全农信社“职工大会民主管理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农信社产权制度及其法人治理结构。(2)健全与完善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机制。根据农信社信贷业务的不同性质,分别在财政贴补息、利率优惠、货币政策与银行业监管等多方面给予农信社不同的扶持和保障。(3)建立健全农村信用社制度运行法规。

张志勇[9](2009)在《我国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金融控制理论的分析框架》文中研究说明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我国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的同时,其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将从我国整体制度变迁与金融制度变迁的关系入手,分析和研究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从我国整体制度变迁的角度看,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转轨的核心和难点,为了保证经济转轨的平稳推进,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政府金融控制之下向国有企业提供了大量金融资源,从而促进了我国渐进经济转轨的成功。这是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也由此决定了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特点:政府金融控制之下的制度变迁。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金融控制对其制度变迁产生重要影响,不同阶段金融控制的目的不同导致农村信用社呈现出相应的制度特点,从而推动其制度变迁的展开,金融控制成为分析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关键因素。首先,对制度、制度变迁、金融制度变迁以及合作金融等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阐述,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作为研究对象,认为制度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发展的绩效。制度变迁依据主体不同可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并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会产生路径依赖。国外金融制度变迁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银行功能的收缩和扩展,二是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国内学术界则主要着眼于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由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是计划经济,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改革过程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由此决定了我国金融制度变迁是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并表现出渐进性、滞后性和路径依赖。合作金融是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的一种资金融通形式,体现的是“以人的结合为主,资本的结合为辅”。合作金融产权最大的特点是均等的初始所有权,入股社员拥有平等的参与管理权和收益权,由此决定了其股权结构分散、内部监督成本高,容易产生“内部人控制”。其次,在总结已有研究和文献的基础上,全面而系统的阐述本文的核心理论——金融控制理论,并对国家金融控制效用函数进行说明。金融控制是指在经济运行中,政府通过制定金融政策、加强行业管理和控制人事任免等手段加强对金融行业的控制以达到政府的特定目标,具体包括控制资源和控制风险两个方面。本文还建立了政府金融控制的效用函数,对一些影响变量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指出金融控制可以通过利益补偿、产业扶持和防范金融风险促进社会稳定。在我国制度变迁的过程中,政府始终保持着对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控制,在“弱财政、强金融”情况下,政府通过金融控制能够得到大量低成本的金融资源,用以替代财政资金支持国有企业改革,这是我国经济转轨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政府为有效实施金融控制必然会对金融机构提出相应的制度性要求或约束,从而对其制度变迁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金融控制成为本文分析金融制度变迁的重要理论工具。再次,运用金融控制理论具体分析我国转型期(1978年至今)农村信用社的制度变迁。在简要介绍我国建国后至1978年农村信用社的历史沿革后,根据金融控制的目的不同,将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分成三个阶段,并具体分析了各阶段农村信用社产权、行业管理等制度的具体内容和演化过程。1978年-1996年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主要围绕支持国企改革展开。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维持体制内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对整个制度变迁至关重要,在“弱财政、强金融”情况下,政府通过金融控制从国有银行(包括农村信用社)获得大量的金融资源用于支持国有企业改革。这是这一时期影响金融制度变迁最重要的因素,对农村信用社而言,政府保持农业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体制,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取农村储蓄份额,并将积聚的金融资源用于支持国有企业改革。1996年-2003年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主要目标是防范金融风险。由于1996年以前政府将大量金融资源转移用于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随着股市成为支持国企改革的另一重要途径,缓解了银行压力,并为银行化解自身风险提供了契机。加之1997年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为有效防范农村信用社支付风险、减少清理合作基金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政府采取了审慎经营的措施,使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脱钩”,由人民银行代为管理,重点做好防范金融风险。2003年以后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主要目标是服务“三农”。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为了稳定农村经济和社会形势,中央政府2003年开始了对农村信用社的新一轮改革,在向农村信用社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提高其法人治理效率,改善经营绩效。此次改革清晰界定了农村信用社的所有权,但为了实施金融控制,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将农村信用社的控制权由省政府掌管,使其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最后,在对合作金融和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不足,并对构建我国现代农村金融体系进行设想,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提出建议。在国际比较研究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美国、法国、日本和印度四个国家的合作金融和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指出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产权不清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等不足,农村金融体系方面存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市场风险较高、涉农金融机构减少、农业保险日益萎缩等问题。为了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本文提出了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运用适度金融控制,遵循市场化原则,构建以农村信用社为基本网络,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保险机构等多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达到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和安全高效的基本要求,以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在此框架下,提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建议: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促进合作金融的良性发展和改进省联社的管理。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将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放到我国经济转轨的大背景中进行研究,并将我国金融制度变迁与整体制度变迁相结合进行分析,更合理和更符合国情的解释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2)比较系统和完整地阐述金融控制理论。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政府通过金融控制可以调控金融资源配置,防范金融风险,从而为我国经济转轨创造条件。同时由于政府实施金融控制,将会对包括农村信用社在内的金融机构提出相应的制度性要求或约束,因而金融控制成为分析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的重要理论工具。(3)运用金融控制理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进行分析。本文将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分成三个阶段:1978年-1996年期间,政府实施金融控制,通过农业银行将农村信用社聚集的金融资源以转存款等方式调出,以支持国有企业改革;1996年-2003年期间,为应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政府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控制,由中央银行代管农村信用社,有效防范金融风险;2003年以后,城乡差距扩大,“三农”问题突出,为促进社会稳定,政府实施新一轮改革,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为防范金融风险,在所有权界定清晰的情况下,仍通过省联社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和控制。整个分析框架逻辑一致,加深了对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理解,为分析我国金融制度提供了新的视角。(4)在分析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过程中,本文还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每个阶段的产权、行业管理以及合作金融性质体现等方面特点,并对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具体表现和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全面总结,使对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更加充实和饱满。(5)对农村信用社2003年改革是否实现目标提出自己的见解。2003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产权清晰”,但从实际情况看,此次改革实现了所有权的清晰界定,但农村信用社的实际控制权却由省政府掌控,造成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从而使得所有权只是名义上的所有权,从这个角度看,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并不清晰,没有完全达到改革的目标。(6)运用金融控制理论,提出了以市场化为导向、适度金融控制为核心的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设想,并在此框架下,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柴瑞娟[10](2009)在《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农村金融历来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国有商业银行的撤离,农村信用社经营的低效等等因素都使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需严重失衡。为解决此问题,迫切需要完善农村地区当下的金融体制。村镇银行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2006年末,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允许在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截至2009年3月,全国已有村镇银行97家,而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2000家,也即凡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村镇银行。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村镇银行运行2年多来,尽管其整体态势良好,但仍然有一些矛盾与问题暴露出来,如村镇银行市场定位易偏离服务“三农”目标,设立方式和投资比例限制等致使村镇银行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主发起银行制度及其衍生的股权结构失衡及村镇银行独立性问题突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欠缺,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缺位等等。从发展现实来看,各类投资主体积极性空前,立法层高度支持,村镇银行还必会进一步发展壮大,那么,究竟村镇银行是否有助于农村金融难题的解决,其发展前景和空间如何,是否会步以往四大商业银行撤离农村的后尘,对现在村镇银行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进一步促进村镇银行的良性、稳健发展以求解农村金融难题,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也正立基于此,试图对这些问题求解一二。本文共计六章,框架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村镇银行存在价值论:村镇银行设立必要性与发展可行性。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对村镇银行在现行法上的概念、特征与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现行法上,村镇银行是一种采用股份制的微型金融机构,具有投资主体宽泛、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比例严格限制、公司治理结构简化、设立地域和业务严格限制等特征;从性质上看,虽各界曾有过政策性银行还是商业性银行的困惑论争,但从设立依据、经营目标和经营原则、经营业务等方面分析,其仍为一种商业银行,只是具有相应的自身特殊性。第二节依次对村镇银行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如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的异同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节主要对村镇银行存在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鉴于以往立法和决策层在农村金融改革问题上相关政策的多变性、摇摆性和试错性,此次推出村镇银行的做法,也遭受到了不少的质疑。笔者认为,对此问题要客观理性的看待,而不能带有先入为主的主观偏见。针对质疑村镇银行设立的必要性和存在价值的观点,本文从农村金难题求解需要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政策性金融三者合力解决且商业性金融是不可或缺的一条求解途径这一理论角度,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空洞化这一现实基础入手,论证了合理制度设计下的村镇银行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在解决了村镇银行存在必要性的问题后,第四节则更进一步依次从村镇银行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农村经济与金融需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民间资本供给充足、农村地区盈利空问充裕等角度论证了村镇银行发展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并指出基于以上因素的存在,相关制度设计合理科学之下的村镇银行不会步以往四大商业银行撤离农村的后尘。第二章,实证论: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与困境研究。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立基于对我国村镇银行的个案和宏观两个层次的调查和分析,概览了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状况;第二节总结了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呈现的一系列特征及其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发展极为迅速,颇有燎原之势;投资主体多元化,以本地城市商业银行为主导;注册资本规模都远远超过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所设置的最低限;主发起银行绝对控股现象突出;绝大多数村镇银行的设立区域都选择了县(市),只有极个别的村镇银行选择了乡(镇)等。第三节详细分析了村镇银行发展中所遭遇的困境,主要有:村镇银行市场定位易偏离服务“三农”目标,设立方式和投资比例限制等致使村镇银行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主发起银行制度致使村镇银行股权结构失衡且独立性欠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欠缺,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缺位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除需要有政府政策支持这一外在推动力外,村镇银行法律制度设计的健全和完善才是最根本的途径。故必须从村镇银行的设立入手,对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投资主体范围、各投资主体投资比例、设立方式及设立模式等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对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支农性制度、市场退出的保障机制——存款保险制度问题等一一进行分析,从而试图对村镇银行的整体制度设计进行反思与重构。本从接下来的行文思路,正是遵循这一路径而进行的。第三章,村镇银行发展定位研究。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主要对关于村镇银行定位的争论进行了概述。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是一个多层次的问题,其既包括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也包括村镇银行的区域定位和性质定位。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实际上包括三个层次的问题:其一,在行业定位上,是单纯定位于农业,还是亦将工商业包括其中;其二,在具体的客户群体上,是单纯定位于农民,还是亦将其他职业的群体包括在内;其三,更进一步的来讲,在农民这一客户群体内,是将中高收入群体作为自己的主客户群,还是将中低收入群体作为自己的主客户群。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学界素有不同的主张;在村镇银行的区域定位上,很多学者主张为解决以往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虹吸”和转移情况,有必要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做法和经验,将村镇银行的经营区域严格限制在一定的区域之内,从而从根本上封堵资金转移的可能性,但反对者坚持,如此则将直接限制村镇银行的发展规模,降低其抗风险能力,危及存款人利益和社会安定,且这种限制也于法无据,是对村镇银行经营自由权的侵犯,其直接造成的市场分割,也有违反现行法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之虞;关于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关系问题,各界一直存有争议。这种争议,也同样发生在了村镇银行的性质定位问题上。有学者认为“商业性”和“支农性”是直接对立的,将村镇银行定性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同时,亦要求其承担支农重任,明显是勉为其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故如果要求村镇银行有助于解决农村金融困境难题,就不能将村镇银行定性为商业性金融机构,而只能是合作性金融机构或者政策性金融机构。第二节主要对村镇银行发展定位的国际经验借鉴进行了分析。农村金融难题或者说低收入区域和阶层的金融难题,并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世界各国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均存在类似的问题,故为更明晰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进路,借鉴其他国家在解决相关问题上的经验,确有必要。其中美国社区银行、采取特许经营模式的澳大利亚Bendigo社区银行以及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发展,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启示:市场定位上都注重向中低收入底层和产业倾斜,区域定位上则要充分结合本国国情,性质定位上均为具有一定互助色彩的商业银行。除此外,还对澳大利亚Bendigo社区银行所采用的银行特许经营模式于我国的可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第三节集中于探讨我国村镇银行的应然定位:鉴于农村金融空洞化现象严重,且很多地区金融服务甚至完全空白的现实,村镇银行在市场定位上应覆盖农村地区大部分的经济主体,在保证盈利性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一定限度的低收入阶层也纳入客户群体范围;为防止农村资金外流旧剧重演,保证资金“来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银行体系,使其层次分明、专业化分工合理,以及充分利用其地缘人缘、经营方式灵活和易于获得社区内客户的“软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求解农村金融难题,在区域定位上,应将村镇银行定位于社区银行。更进一步地,鉴于银行规模与其抗风险能力的正相关关系,而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则需要对村镇银行的规模进行相应的限制,故对村镇银行的跨区域经营问题,在条件成熟的条件下,可适度放开,但这种跨区,也只限于在允许设立村镇银行的地区。在村镇银行的性质定位问题上,本文认为应将其定性为商业性银行。农村金融难题的解决要依靠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政策性金融的合力,鉴于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即农业发展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即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农村信用社,虽然后者已经偏离了合作本质)均已存在,再重复构建政策性或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必要性已不大,故将村镇银行定性为商业性银行较为合适。而且如此定性也是有着足够的理由和论据支撑:农村金融空洞化和农信社运行的垄断性以及低效性,都使得农村的商业性金融需求远未得到满足,而且从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需求的新特征来看,农村地区的盈利空间不容置疑,将村镇银行定性为商业银行并不会危及其商业可持续性。第四节集中于我国现行立法对村镇银行的定位及其完善。现行立法限制了村镇银行的跨县经营,也似有将村镇银行定位为社区银行之意。但将“社区”范围界定为“县域”,在现实中遭到了质疑——受制于当地经济总量和狭小的市场,能否保证村镇银行的盈利不无疑问。故既要保证本土化社区化,又要顾及规模效益,笔者认为,放宽到省则失之过宽,本土化社区化无从体现,故放宽到市,采取单一银行制,允许一家村镇银行在市域范围内开设分支机构,较为合适。社区银行要求投资主体具有广泛性的特征,故应将募集设立也作为村镇银行的设立方式之一。与此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出于强化村镇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计,应将村镇银行的设立门槛抬高,调高其最低注册资本。第四章,村镇银行投资主体研究。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对村镇银行的投资主体范围进行了研究。现行法上村镇银行投资主体范围虽然较为广泛,但也并非毫无限制,如对政府是否可为投资主体,其语焉不详;虽允许各类企业法人和自然人投资,但对如何充分调动其投资积极性,亦无规定。村镇银行运行中,备受资金匮乏和公信力较弱的困扰和制约,而要缓解资金难题和增强社会信赖度,就必须增强资金规模。在公开上市、发行债券等扩充资本的路途不通的情况下,村镇银行只能选择拓展投资主体范围以增资扩股。控股城市商业银行而致城市商业银行问题丛生的前车之鉴使政府投资入股饱受诟病,但村镇银行肩负着支农的公益性重任,帮扶村镇银行走过最初发展的难关,则相应的也就成了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入股村镇银行,一来可以拓宽资金来源,二来可以直接增强村镇银行公信力,当然,这种政府入股,必须只是暂时性的,而且是缓退性的——即随着村镇银行经营状况的好转和日渐走上正轨,政府投资必须分阶段退出。孟加拉乡村银行强制贷款者储蓄和投资的机制对于缓解村镇银行运行中放贷容易吸收存款难状况不无借鉴意义,其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下农村贷款担保机制的限制瓶颈从而具有强化担保的功能,亦可增加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而更进一步要求借款人购买村镇银行股份,从借款人身份变身为村镇银行股东,从而将村镇银行变成借款人自己的银行也不失为一条具参考价值的途径。在村镇银行的投资主体中,企业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无论是银行企业,还是普通企业,都是村镇银行投资主体中的主角,故关于此两者,笔者将在后文主发起银行制度和投资比例限制章节中详细论述。在自然人投资主体中,有两类主体值得格外注意:一是有志于创业的金融业务骨干;二是有志于办金融并愿意“转行”、将全部或极大部分资本从工商业中转移出来,投入金融业的工商企业主。对于前者应充分发挥其在村镇银行的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中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对于后者,鼓励其积极投资的同时,也应构建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关联交易等加以防范。第二节对实践中争议较大的主发起银行制度的存废进行了分析。主发起银行制度虽具有利于村镇银行专业化运作、强化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增强村镇银行的公信力和信誉度等积极效应,但与此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问题:因主发起银行缺乏而致使村镇银行无法设立;隐性的将很多民间资本拒之门外限制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背离了村镇银行的设立初衷;导致村镇银行的其他投资者对经营管理漠不关心,造成村镇银行独立性欠缺,大股东过度控制等现象。有鉴于此,应对主发起银行制度予以废除。第三节对民间资本投资严格限制的现行规定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我国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业的历程和立法变迁回顾,并进一步分析了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业的利弊之争,进而认为在银行业整体范围内,鉴于民间资本的信用风险及其风险转嫁、关联贷款风险、产融结合潜伏的巨大风险等因素,确应对成立完全民营化的银行予以谨慎对待。但对于设立于金融服务远远供不应求的农村地区的村镇银行,应放开民间资本投资比例限制,实现村镇银行的完全民有民营化——投资农村金融较之在城市开办民营银行,利润空间的差异直接致使其吸引力大减,同时也就将很多有圈钱动机的企业挡在了门外,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镇银行发展的安全性。对村镇银行完全民营化后所产生的问题,如村镇银行投资人甄选问题,村镇银行人才瓶颈与运营专业化问题,村镇银行完全民营化后的风险问题,该节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五章: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紧承上文对村镇银行放开投资比例限制的观点,更进一步地对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进行了研究。针对现实中村镇银行股权高度集中而致村镇银行沦为主发起银行的附属或分支机构的现状,该节分别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对股权高度分散、股权高度集中及股权适度集中三种模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股权高度分散虽可在股东间产生制衡机制,但各股东各自均试图“搭便车”而基本放弃其对公司经营进行参与和监控的权利与职责,极易出现内部人控制。股权高度分散所产生的问题上,我国也不乏其证,典型的如我国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股权高度集中模式下,大股东虽具有限制管理层牺牲股东利益的经济激励及能力,但由于缺乏有力的约束和制衡,极可能出现控股股东以牺牲小股东利益为代价为自己谋取利益的现象,现实教训如长期困扰我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城市商业银行中国有资本过度控制问题;而在相对集中型的股权结构中,相对控股股东的存在,使得达到股权制衡的目的——通过各大股东的内部利益牵制,达到相互监督、保护所有股东权益。在现实例证方面,以服务优质中小企业为市场定位、运行良好的浙商银行和台州商业银行,其股权结构就充分体现了股权相对集中的原则。故,无论是理论角度还是实践角度,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都是公司最有效的股权结构,在股权相对分散基础上的相对集中或控股,是村镇银行股权结构的最优选择,至于具体的比例限制。可考虑单一投资主体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20%左右。鉴于公司治理直接关乎银行的运营成败,本章第二节对村镇银行的治理结构进行了研究。现行立法中对村镇银行治理结构的规定过于随意与简化,其董事会和监事会均为任意设置机构,典型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架构并未完整的搭建。本节以商业银行自身的特殊性如资本机构的特殊性、委托代理关系复杂、信息不对称严重、银行体系具脆弱性传染性和失败的负外部性等为分析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逻辑起点,对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较之一般的公司治理,银行的公司治理更应注重存款人利益的维护,更应注重风险控制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在此基础上,本节进一步分析了村镇银行治理结构的规定对现行其他立法如《公司法》、《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等的冲突和违反,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村镇银行治理结构的完善的第一步,是必须遵从现行《公司法》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弥补现行立法中对存款人利益保护不足的缺陷,设置代表存款人利益的董事和监事席位。第六章,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构建。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针对困扰农村金融机构多年,村镇银行在运行中亦亟需解决的商业性与支农性的冲突与平衡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现行法上关于支农性的相关规定依然过于原则化,具体操作性的缺乏,直接削弱了这些规定的实际意义,如何制定具实际操作性的具体制度和措施,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此方面,美国《社区在投资法案》中强制性要求银行机构必须为其所在的社区提供信贷支持,而且其中一部分必须贷给社区的中低收人人群,并以此作为在审批金融机构注册、参加存款保险、设立分支机构、设备或者进行兼并收购活动时批准或拒绝的主要考量因素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谈到商业性与支农性的问题时,有一个思维惯性是广为存在的,即商业性与支农性是完全对立的两极,支农性是无盈利可言的,甚至可以说,“支农性”直接等同于“亏损性”,支农业务完全背离商业性的追求。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有必要澄清这个认识误区。商业性与支农性并非完全对立,在农村经济得到良性发展、农村城镇化加速以及农民收入多元化的当下,这种将“支农性”与“亏损性”直接划等号的观点,就更是难以说其是正确的。当然,某些支农性业务确实可能会有损村镇银行的商业性,鉴于商业可持续性是村镇银行生存发展的前提和根本,故在研究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的时候,需要避免的一个误区是过于强调其支农性,甚至强调其全盘支农性。为实现推出村镇银行制度的初衷,在保证村镇银行盈利性的同时,也必须对其支农性作出具体的、明确的规定。借鉴美国《社区再投资法》的立法经验,有必要明确规定村镇银行发放贷款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当以保证村镇银行的盈利性和商业可持续性为前提)必须针对本市内的三农客户,特别是要对中低收入农户以及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的金额、发放笔数、贷款分布和占该机构在本社区贷款总额的比例等进行详细的规定,并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对各村镇银行满足所在区域内贷款、服务需求的程度进行评价。与村镇银行支农性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对于其他金融机构如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要不要也强制性地规定其农业信贷比例,要求其担负一定的支农责任?在奉行自由竞争理念的美国,其尚且通过《社区再投资法》强制性要求参加联邦存款保险体系的几乎所有银行机构等,均有义务采取持续和积极的步骤满足当地社区的信用需求,且其中一部分必须贷给社区的中低收人人群。故从投资的社会责任以及社会公平正义角度出发,似乎并无不可。如此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农村金融难题,但此项规定涉及面甚广,推行阻力可料而知的艰难,但客观而言,也不失为一条很好的解决信贷歧视、实现信贷公平的办法。第二节则对村镇银行至关重要的配套制度——存款保险制度进行了研究。村镇银行国家信用担保的缺失,村镇银行要顺利的市场退出以及市场退出中的存款人利益保护等都亟需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驾护航。鉴于各界对我国当下构建整体性的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是否成熟尚存有激烈论争,官方态度亦并不十分明朗,故在我国构建整体的存款保险制度至今仍遥遥无期,而村镇银行的发展又时不我待,故对村镇银行先行构建存款保险制度,极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本节进一步对组建由中央、各省政府及村镇银行共同出资型存款保险机构、强制性投保方式的采用、差别存款保险费率的实行以及限额赔付制度的实行进行了分析。

二、对转轨时期农信社“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转轨时期农信社“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发展权视角下农村合作金融法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现状和评价
        1.2.1 国外研究现状和评价
        1.2.2 国内研究现状和评价
    1.3 研究方法
        1.3.1 规范分析法
        1.3.2 价值分析法
        1.3.3 历史分析法
        1.3.4 比较分析法
        1.3.5 实证分析法
    1.4 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
        1.5.1 研究难点
        1.5.2 研究创新
    1.6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1.6.1 研究不足
        1.6.2 研究展望
第2章 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农民金融发展权
    2.1 农民金融发展权的理论探源
        2.1.1 权利渊源:人权法中的发展权
        2.1.2 价值归依:后现代法学的实质正义观
        2.1.3 伦理基础:包容性增长下的金融包容理念
    2.2 农民金融发展权的权利属性和内涵分析
        2.2.1 权利属性界定
        2.2.2 权利内涵分析
第3章 农村合作金融与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契合
    3.1 合作金融的特殊性分析
        3.1.1 合作金融的概念界定
        3.1.2 合作金融的法律特征分析
    3.2 农村合作金融与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契合
        3.2.1 农村合作金融与金融发展主体权的契合
        3.2.2 农村合作金融与自由融资权的契合
        3.2.3 农村合作金融与公平融资权的契合
        3.2.4 农村合作金融与融资合作权的契合
        3.2.5 农村合作金融与金融发展救济权的契合
    小结
第4章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的现实异化及立法缺陷审视
    4.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异化发展
        4.1.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异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4.1.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中三种代表模式对比
        4.1.3 L省 K县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情况的调研分析
    4.2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分析
        4.2.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梳理
        4.2.2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的立法缺陷探讨
        4.2.3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的立法缺陷成因分析
    小结
第5章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的域外立法经验借鉴
    5.1 域外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评析
        5.1.1 德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评析
        5.1.2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评析
        5.1.3 美国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评析
        5.1.4 印度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评析
    5.2 域外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经验借鉴
        5.2.1 注重农村合作金融的法制化
        5.2.2 坚持合作制的基本法律原则
        5.2.3 保障农民在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中的产权主体地位
        5.2.4 明确农村合作金融主体各方的的权利义务关系
        5.2.5 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的监管法律制度
        5.2.6 构建农村合作金融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法律制度
    小结
第6章 以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的农村合作金融立法价值更新
    6.1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立法价值目标选择
        6.1.1 传统金融法二元价值目标的突破与革新
        6.1.2 金融公平价值在合作金融立法中的引领
    6.2 金融公平价值在农村合作金融立法中的具体解构
        6.2.1 平等的农民金融发展权保护制度
        6.2.2 机会均等的农村合作金融准入法律制度
        6.2.3 自主规范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经营法律制度
        6.2.4 差异性的农村合作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6.2.5 补偿性的农村合作金融救济法律制度
    小结
第7章 以金融发展权为视角的农村合作金融法律制度创新
    7.1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构建农村合作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法律制度
        7.1.1 农村合作金融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7.1.2 农村合作金融市场退出法律制度
    7.2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创新农村合作金融产权法律制度
        7.2.1 明确农村合作金融独立的合作社法人属性
        7.2.2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主体权利区分法律制度安排
        7.2.3 农村合作金融产权结构优化法律制度安排
    7.3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完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管理法律制度
        7.3.1 农村合作金融民主管理法律制度安排
        7.3.2 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法律制度安排
    7.4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健全农村合作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7.4.1 确立银监会为基础的合作金融政府监管
        7.4.2 重塑省联社为核心的合作金融行业自律监管
        7.4.3 突出社员和监事会为主体的合作金融内部监管
    7.5 以农民金融发展权为视角构建社员权益保障法律制度
        7.5.1 农村合作金融社员民主管理权法律制度安排
        7.5.2 农村合作金融社员盈余分配权法律制度安排
        7.5.3 农村合作金融社员股份处置权法律制度安排
        7.5.4 农村合作金融社员监督权法律制度安排
        7.5.5 农村合作金融社员金融服务优先和优惠权法律制度安排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2)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第2章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理论基础
    2.1 法人治理概念、特点
    2.2 法人治理基本框架
第3章 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改革的历程
    3.1 组建和发展阶段:1979年以前
    3.2 “恢复三性”改革:1979—1996年
    3.3 重新规范合作制的改革:1996年——2003年
    3.4 深化改革阶段:2003年以来
第4章 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4.2 原因
第5章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5.1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的国际经验
    5.2 法人治理结构的共同点
    5.3 启示
第6章 完善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的路径选择
    6.1 改革产权制度,规范股权结构
    6.2 建立健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
    6.3 强化经营管理层的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建设
    6.4 完善外部治理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闻及答辩情况表

(3)金融效率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1.2.1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效率关系的研究综述
        1.2.2 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的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金融生态环境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1.3.2 金融效率与农村金融效率
        1.3.3 地方政府的界定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效率作用机理分析
    2.1 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效率作用机理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2.1.1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2.1.2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农村金融制度环境对金融效率作用机理
        2.1.3 制度环境的金融效率机制的AK模型构建
    2.2 经济环境对金融效率作用机理的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分析
        2.2.1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的主要思想
        2.2.2 基于内生金融发展理论的经济环境对金融效率作用机理
    2.3 金融发展环境对金融效率的作用机理
        2.3.1 金融规模是实现金融效率的基础
        2.3.2 金融结构直接决定金融的运作效率
        2.3.3 金融自由度和开放度对金融效率作用的金融发展理论分析
    2.4 社会文化环境对金融效率的作用机理
        2.4.1 行政环境与金融效率
        2.4.2 社会信用环境与金融效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效率的现状分析与评价
    3.1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3.1.1 农村金融生态的经济环境
        3.1.2 农村金融生态的金融发展环境
        3.1.3 农村金融生态的基础性制度和政策环境
        3.1.4 农村金融生态的社会文化环境
    3.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综合评价
        3.2.1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2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3.3 农村金融效率现状分析
        3.3.1 农村金融市场效率有待于改善
        3.3.2 农村宏观金融效率不佳
        3.3.3 农村微观金融效率低下
    3.4 农村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模糊综合评价
        3.4.1 农村金融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指标集建立
        3.4.2 建立农村金融效率评语集
        3.4.3 层次分析法建立农村金融效率评价指标权重集
        3.4.4 建立农村金融效率模糊评价的隶属度矩阵
        3.4.5 求解农村金融效率模糊评价矩阵得出评价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实证分析方法的选择
        4.1.1 现有分析方法的不足
        4.1.2 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和优点
    4.2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效率的典型相关性分析
        4.2.1 变量、数据来源与说明
        4.2.2 实证过程与结果
    4.3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效率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4.3.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4.3.2 变量的Garnegr因果检验
        4.3.3 实证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金融生态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规范
    5.1 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行为及其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
        5.1.1 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的双重角色
        5.1.2 地方下级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行为
        5.1.3 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行为
        5.1.4 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
        5.1.5 地方政府行为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及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
    5.2 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体制创新和机制设计
        5.2.1 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启示
        5.2.2 行政、财政、金融和投融资四大体制创新
        5.2.3 地方政府激励、约束和协调三个机制设计
        5.2.4 地方政府在农村金融领域的行为边界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村金融生态的信用环境优化
    6.1 农村社会信用体系的模式选择与框架构成
        6.1.1 农村社会信用体系模式选择
        6.1.2 农村社会信用框架体系的构成
    6.2 构建强大的农村社会信用征信系统
        6.2.1 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主体的培育
        6.2.2 扩大并创新农村征信范围和征信产品
    6.3 完善信用法规制度体系
        6.3.1 现行信用法规制度缺陷
        6.3.2 构建完整的社会信用法规制度体系
    6.4 农村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设计
        6.4.1 农村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农村金融供求均衡的实现机制
        6.4.2 建立体现中国农村微观金融需求主体特色的信用评价机制
        6.4.3 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农村信用实施机制
    6.5 建立多层次农村信用教育传播体系
        6.5.1 加大农村信用道德宣传教育力度
        6.5.2 建立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信用教育体系
        6.5.3 加强信用管理职业培训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村金融生态的经济环境优化
    7.1 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7.1.1 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重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7.1.2 以农村工业化、服务社会化为目标提升农村产业结构层次
        7.1.3 整合区域资源优势优化农村区域经济结构
    7.2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7.2.1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模式选择
        7.2.2 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7.2.3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7.2.4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7.3 加快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
        7.3.1 培育有经营自主权的高素质的农村市场微观主体
        7.3.2 健全与城镇市场相衔接的农村市场体系
        7.3.3 完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
        7.3.4 加快农村物流建设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村金融生态的基础性制度设计与政策配套
    8.1 农村金融生态的基础性制度设计
        8.1.1 构建明晰安全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产权制度
        8.1.2 完善以产权保护和效率优先为核心的农村金融法制环境
        8.1.3 建立动态严密的农村金融监管制度
    8.2 影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宏观政策手段实证分析
        8.2.1 实证方法的选取与说明
        8.2.2 指标的选择及数据
        8.2.3 实证过程与结果
        8.2.4 实证结论
    8.3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套
        8.3.1 强化财政税收政策支农力度
        8.3.2 进一步强化和稳定城乡差别化的货币政策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可能的创新之处
    9.3 研究展望
        9.3.1 论文研究的难点
        9.3.2 论文有待深化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4)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写作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论文写作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2.1 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依据
        2.1.1 公司治理理论
        2.1.2 金融中介功能理论
    2.2 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现实基础
        2.2.1 债权人是现代公司治理的重要力量
        2.2.2 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中具有特殊作用
        2.2.3 商业银行自身利益缺乏保障的现实
        2.2.4 公司内部治理非有效性的现实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和外部环境
    3.1 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及不足
        3.1.1 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现状
        3.1.2 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不足之处
    3.2 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外部环境
        3.2.1 资本市场不发达
        3.2.2 公司控制权市场不发达
        3.2.3 政府干预程度高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外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主要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
    4.1 目标性治理模式
        4.1.1 目标性治理模式的形成机理
        4.1.2 目标性治理模式的实施途径
        4.1.3 目标性治理模式不适合我国商业银行
    4.2 干预性治理模式
        4.2.1 干预性治理模式的形成机理
        4.2.2 干预性治理模式的实施途径
        4.2.3 干预性治理模式在我国可行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相机银行治理模式的构建
    5.1 相机银行治理模式的界定
    5.2 相机银行治理模式的内容
    5.3 相机银行治理模式的选择依据
        5.3.1 对比分析中的模式演变
        5.3.2 我国金融体制的现实选择
    5.4 相机银行治理模式的具体实施
        5.4.1 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具体途径
        5.4.2 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制度保证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试建与规范途径研究 ——以山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2.1 国内学者关于法人治理问题研究述评
        1.2.2 国外学者关于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的研究
    1.3 研究的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逻辑思路与技术路线
        1.3.2 运用的基本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的结构安排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5.1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1.5.2 研究尚存的主要不足
2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公司治理相关理论
        2.1.1 公司治理的内涵
        2.1.2 公司(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与主要特征分析
        2.1.3 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与组织制度分析
    2.2 此轮农信社改革试点中产权制度与法人治理相关规定
        2.2.1 《关于农信社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有关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规定
        2.2.2 《农村合作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有关组织机构建设的相关规定
        2.2.3 《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有关组织机构建设的相关规定
3 农信社法人治理试点改革进程与发展现状分析:山东实证
    3.1 农信社管理体制与法人治理沿革
    3.2 农信社法人治理试点改革进程与发展现状比较分析:山东实证
        3.2.1 山东省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部署及主要实施进程
        3.2.2 农信社三种组织形式法人治理试建初期主要特征的比较
        3.2.3 农信社三种组织形式法人治理试建运行现状的实证分析
4 农信社法人治理试建运行现存问题及原因探究
    4.1 农信社法人治理试建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4.1.1 “三会一层”运作不规范仍流于形式
        4.1.2 “三会一层”权力制衡机制未能有效运行
    4.2 原因探究
        4.2.1 股权性质确认及构成仍存政策性“禁锢”
        4.2.2 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中留存“调控力度”
        4.2.3 内部人控制仍存、股东权益难以体现
        4.2.4 农信社担负着支农重任
5 农信社法人治理规范目标与途径探讨
    5.1 农信社法人治理规范化发展的目标
    5.2 规范农信社法人治理的途径
        5.2.1 进一步深化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是重点
        5.2.2 将股权属性立法确认,打破股权构成禁锢是基础
        5.2.3 改革与创新农信社产权制度及法人治理结构
    5.3 建立健全农信社运行法规及信息披露制度
    5.4 科学构建农信社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扶持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农信社改革试点运行情况调查》问卷(封面设计)
致谢
在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6)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农户金融需求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主要的创新点
2 金融发展理论评述
    2.1 金融发展理论
        2.1.1 金融结构理论
        2.1.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2.1.3 金融约束理论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2.2.3 农村金融市场不完全竞争理论
    2.3 需求追随和供给领先的金融假说
    2.4 借鉴与启示
    2.5 本章小结
3 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比较及经验借鉴
    3.1 德国合作金融制度
        3.1.1 德国合作金融的组织体系
        3.1.2 德国合作银行体系的经营与管理特点
    3.2 法国的合作金融制度
        3.2.1 法国农业互助信贷银行(CA)的组织体系和管理体制
        3.2.2 法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经营管理特征
    3.3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3.3.1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的组织体系
        3.3.2 日本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特点
    3.4 美国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
        3.4.1 联邦土地银行系统
        3.4.2 联邦中期信用银行系统
        3.4.3 合作银行系统
        3.4.4 美国的农业信用合作管理体制的特点
    3.5 经验借鉴
    3.6 本章小结
4 农村信用社的历史沿革及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4.1 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的历史回顾
        4.1.1 建国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早期历史
        4.1.2 建国后,农村信用社的演变历程
        4.1.3 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演变
    4.2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4.2.1 研究方法选择
        4.2.2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的描述
        4.2.3 实证结果分析
        4.2.4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的金融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4.3.1 研究方法的基本思想
        4.3.2 变量的选取及数据的描述
        4.3.3 实证分析及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供给与农户的金融需求分析
    5.1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供给行为分析
        5.1.1 金融供给的现状分析
        5.1.2 金融供给不足的原因
    5.2 农户的经济行为分析
        5.2.1 农民经济行为理论
        5.2.2 农民的行为特征
        5.2.3 农户的行为特征分析
    5.3 河北省农户金融需求的调查分析
        5.3.1 调查的基本情况说明
        5.3.2 农户的借贷特征
        5.3.3 农村信用社对农户的借贷成本及满意度
        5.3.4 影响农户金融需求的因素分析
    5.4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供求不平衡原因分析及启示
        5.4.1 金融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表现
        5.4.2 金融供给和需求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5.4.3 启示
    5.5 本章小结
6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与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分析
    6.1 产权的基本理论
        6.1.1 产权的基本内涵
        6.1.2 产权制度
    6.2 农村信用社的一般产权理论及分析
        6.2.1 农村信用社一般产权理论的研究框架:不完全契约性质的产权理论
        6.2.2 农村信用社产权的类型
        6.2.3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特征
        6.2.4 农村信用社产权创新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及缺陷分析
    6.3 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分析
        6.3.1 法人治理结构的概述
        6.3.2 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
    6.4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与法人治理结构问题分析
        6.4.1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考察
        6.4.2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考察
    6.5 本章小结
7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分析
    7.1 农村金融风险的基本理论
        7.1.1 金融风险的一般理论
        7.1.2 农村金融风险理论
    7.2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金融风险问题分析
        7.2.1 农村信用社的信用风险分析
        7.2.2 农村信用社的市场风险分析
        7.2.3 农村信用社的操作风险问题分析
        7.2.4 制度原因引起的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
    7.3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7.3.1 不良贷款率较高,信贷资产质量较低
        7.3.2 资本充足率较低,流动性风险加剧
        7.3.3 资金配置效率低,农村资金供给不足
    7.4 构建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7.4.1 农村信用社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7.4.2 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7.5 本章小结
8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对策研究
    8.1 深化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保障
        8.1.1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创造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外部条件
        8.1.2 创新农村信用社的制度供给
    8.2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设计
        8.2.1 深化产权改革,优化法人治理结构
        8.2.2 加强金融风险控制
    8.3 本章小结
9 研究的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的科研成果及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
致谢

(7)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 ——以江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对农信社经营风险特征、表现以及成因的研究
        1.2.2 对农信社经营风险评价、预警指标体系的研究
        1.2.3 对农信社经营风险评价、预警方法的研究
        1.2.4 对农信社经营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研究
        1.2.5 简要评论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 数据来源和技术路线
        1.4.1 数据来源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背景
    2.1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现状
        2.1.1 农村信用社外部环境风险问题分析
        2.1.2 农村信用社内部运营风险问题分析
    2.2 我国农信社风险预警体系的发展情况
        2.2.1 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预警体系的发展过程
        2.2.2 农信社风险预警体系的发展趋势
        2.2.3 现行农信社风险预警体系存在的问题
        2.2.4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预警的特殊性
    2.3 研究样本的简单介绍
第三章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讨论
    3.1 相关理论基础
        3.1.1 金融风险理论
        3.1.2 金融风险预警理论
        3.1.3 简要评论
    3.2 分析框架
        3.2.1 概念界定
        3.2.2 逻辑框架
    3.3 研究方法讨论
        3.3.1 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
        3.3.2 面板数据模型
第四章 农信社经营风险监测与预警系统设计
    4.1 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的建构
        4.1.1 指标体系设计的总体构思
        4.1.2 外部环境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设计
        4.1.3 内部运营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设计
    4.2 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4.2.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介绍
        4.2.2 金融风险预警的方法介绍
        4.2.3 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
        4.2.4 外部环境风险评价指标的监测和预警模型
        4.2.5 内部运营风险评价指标的监测和预警模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信社外部环境风险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5.1 指标体系的构建、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5.2 指标权重确定及熵权法介绍
        5.2.1 准则层权重的确定
        5.2.2 熵权法介绍及指标层权重的确定
    5.3 映射值区间和指标得分计算
    5.4 评价结果分析
    5.5 回归估计和判别结果分析
    5.6 决定性因素分析及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信社内部运营风险评价研究
    6.1 样本信用社简况
    6.2 各项指标值的收集
    6.3 内部运营风险的的量化分析
        6.3.1 确定目标集和因素集
        6.3.2 准则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6.3.3 指标层权重的确定
        6.3.4 构建评语集、隶属矩阵和评价矩阵运算
    6.4 内部运营风险的综合判定
        6.4.1 农村信用社内部运营风险的分析思路
        6.4.2 农村信用社内部运营风险的综合判定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信社内部运营风险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7.1 预警模型构建方法简介
        7.1.1 根据时期进行样本分组
        7.1.2 根据个体进行样本分组
    7.2 基于面板数据的农信社内部运营风险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7.2.1 研究设计
        7.2.2 T-1年面板数据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分析
        7.2.3 T-2年面板数据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分析
        7.2.4 面板数据模型预警风险状况的特征
    7.3 基于截面数据的农信社内部运营风险预警模型的实证分析
        7.3.1 研究设计
        7.3.2 信用社风险预警模型实证分析
        7.3.3 信用社风险预警模型结果分析
    7.4 事前预警的一个例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8)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与运行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简要评述
    1.3 研究的基本目标、逻辑思路、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内容的结构安排与主要创新点
    1.5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与说明
2 农村信用合作社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信用合作与合作金融的相关理论
    2.2 产权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2.3 制度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2.4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3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变迁
    3.1 农村信用社试办、推广与调整阶段(建国初期到1958 年“大跃进”前夕)
    3.2 农村信用社在曲折中前进的阶段(1958 年至1979 年)
    3.3 农村信用社在改革调整中发展的阶段(1980-1996 年8 月)
    3.4 农村信用社的独立发展阶段(1996 年8 月至2003 年6 月)
    3.5 农村信用社新一轮试点改革与深化发展阶段(自2003 年6 月至今)
    3.6 本章小结
4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的特征比较分析
    4.1 合作制及其产权组织形式的特征分析
    4.2 股份合作制及其产权组织形式的特征分析
    4.3 股份制及其产权组织形式的特征分析
    4.4 三种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的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及其组织形式改革与运行成效的实证分析
    5.1 合作制及其产权组织形式改革与运行成效的实证分析——落后地区农信社为例
    5.2 股份合作制及其产权组织形式改革与运行成效的实证分析——山东省农信社为例
    5.3 股份制及其产权组织形式改革与运行成效的实证分析——江苏、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为例
    5.4 本章小结
6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趋势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6.1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与发展趋势探索
    6.2 农信社产权制度及其组织体系整体架构的设想
    6.3 农村信用社监管体制的创新
    6.4 本章小结
7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的政策性建议
    7.1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建设经验的借鉴及启示
    7.2 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及其法人治理结构
    7.3 科学构建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扶持体系
    7.4 建立健全农村信用社运行法规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8.1 研究结论概要
    8.2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9 附录
    9.1 2006-2008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状况的调研问卷摘要
    9.2 山东省社科《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试点改革研究》课题报告摘要
    9.3 农村信用社重点课题《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课题报告摘要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9)我国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金融控制理论的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和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1.3.1 国外合作金融研究现状
        1.3.2 国内对合作金融的研究
    1.4 本文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工具
    1.5 主要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主要内容和结构
    1.6 创新与不足
        1.6.1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2. 制度、制度变迁及金融制度变迁有关文献综述
    2.1 关于制度的阐述
        2.1.1 制度的界定及构成
        2.1.2 影响制度选择的因素
    2.2 制度变迁理论综述
        2.2.1 供需视角的制度变迁理论
        2.2.2 制度变迁的模式
        2.2.3 制度变迁的均衡
        2.2.4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2.3 金融制度及金融制度变迁理论
        2.3.1 金融制度的界定
        2.3.2 国内外金融制度变迁理论综述
3. 合作组织及合作金融的一般解释
    3.1 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理论
        3.1.1 合作经济的涵义及原则
        3.1.2 合作金融的基本涵义与原则
    3.2 合作金融制度的分析
        3.2.1 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分析
        3.2.2 合作金融的法人治理结构
    3.3 合作金融发展的异化及原因分析
        3.3.1 合作金融异化的表现
        3.3.2 合作金融原则异化的原因分析
4. 金融控制和我国金融制度变迁
    4.1 金融控制理论的提出
    4.2 金融控制的概念及方式
        4.2.1 金融控制的概念
        4.2.2 金融控制的方式
        4.2.3 金融控制是分析中国金融制度变迁的主线
    4.3 政府金融控制的效用函数
        4.3.1 国家理性假定
        4.3.2 金融控制的效用函数
        4.3.3 国家理性目标之间的冲突与低效均衡
    4.4 政府通过金融控制实现社会稳定的方式
        4.4.1 通过利益补偿实现社会稳定
        4.4.2 通过金融风险防范促进社会稳定
    4.5 对实施金融控制的简要评析
5. 金融控制下的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分析
    5.1 改革开放前农村信用社历史沿革(1949 年-1978 年)
    5.2 支持国企改革背景下的制度变迁(1978 年-1996 年)
        5.2.1 1978 年—1984 年:行社关系的确定和放松搞活
        5.2.2 1985 年—1996 年:在波折起伏中恢复合作金融性质
        5.2.3 该阶段制度变迁特点分析
    5.3 防范金融风险为目标的制度变迁(1996 年-2003 年)
        5.3.1 背景介绍
        5.3.2 1996 年—2003 年主要改革措施
        5.3.3 1996 年—2003 年制度变迁特点分析
    5.4 服务“三农”条件下的制度变迁(2003 年以后)
        5.4.1 背景介绍
        5.4.2 2003 年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主要措施
        5.4.3 2003 年改革成效
        5.4.4 2003 年以来制度变迁的特点分析
6. 合作金融组织与农村金融体系 国际比较及启示
    6.1 国外合作金融组织和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与特点
        6.1.1 美国模式:需求功能型
        6.1.2 法国模式:国家控制型
        6.1.3 日本模式:政府扶持模式
        6.1.4 印度模式:政府参与型
    6.2 国外合作金融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经验
        6.2.1 国外合作金融组织发展的经验
        6.2.2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经验
    6.3 我国合作金融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不足
        6.3.1 我国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情况
        6.3.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足
7. 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7.1 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原则
        7.1.1 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核心内涵:适度的金融控制
        7.1.2 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7.1.3 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基本要求
    7.2 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
        7.2.1 实施适度金融控制,扶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7.2.2 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7.2.3 改善金融控制方式
8. 研究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10)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存在价值论:村镇银行的存在必要性与发展可行性
    第一节 村镇银行之概念与性质
        一、村镇银行在现行法上之概念与特征
        二、特殊商业银行:现行法上村镇银行的性质界定
    第二节 村镇银行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之界分
        一、村镇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之辨析
        二、村镇银行与农村合作银行之辨析
        三、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之辨析
        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及农村资金互助社之辨析
        五、村镇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之辨析
    第三节 村镇银行存在必要性论证
        一、关于村镇银行存在必要性的论争
        二、关于农村金融难题求解途径的纷扰论争
        三、商业性金融是求解农村金融难题的一条不可或缺途径
        四、合理制度设计下的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困境的求解途径之一
        五、农村金融空洞化的现实:村镇银行存在的必要性基础
    第四节 村镇银行发展可行性论证
        一、村镇银行的比较优势分析—兼谈四大国有银行撤离农村的原因
        二、农村经济与金融需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村镇银行发展空间分析
        三、民间资本供给充足:设立村镇银行资金支持可行性分析
        四、农村地区盈利空间充裕:村镇银行盈利可行性分析
        五、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农民信用与贷款担保难题
第二章 实证论: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第一节 概况分析: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总体概况: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二、实例考察:我国村镇银行运行的个案探悉
    第二节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特征及对农村金融的影响
        一、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凸显的特征
        二、村镇银行的发展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影响
    第三节 村镇银行发展中凸显的难题与困境
        一、村镇银行市场定位易偏离服务"三农"目标
        二、设立方式和投资比例限制等致使村镇银行资金短缺问题突出
        三、主发起银行制度致使村镇银行股权结构失衡且独立性欠缺
        四、治理结构存在严重欠缺
        五、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缺位
        六、所存在的其他问题
        七、政策支持与法律制度的完善:解决村镇银行发展难题的途径
第三章 村镇银行发展定位研究
    第一节 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之惑
        一、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之惑
        二、区域性抑或跨区性银行:村镇银行的区域定位之惑
        三、商业性、政策性抑或合作性银行:村镇银行的性质定位之惑
    第二节 村镇银行定位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概述
        二、特许经营模式下的澳大利亚Bendigo社区银行
        三、孟加拉乡村银行发展概况
        四、启示之一:各国模式的差异与共性
        五、启示之二:银行特许经营模式在我国的可适用性
    第三节 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
        一、覆盖农村大部分经济主体: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
        二、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的区域定位
        三、商业性银行:村镇银行的性质定位
    第四节 现行立法对村镇银行的定位及其完善
        一、我国现行立法对村镇银行的定位
        二、"社区"的范围界定
        三、"社区性"的直接要求:发起设立不应是唯一的设立方式
        四、密切相关的问题: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
第四章 村镇银行投资主体研究
    第一节 村镇银行的投资主体范围研究
        一、关于村镇银行投资主体的现行规定及其问题
        二、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可行性分析
        三、强制贷款者储蓄或投资可行性分析
        四、关于企业和自然人投资主体
    第二节 主发起银行制度存废之辩
        一、主发起银行制度的确立及其积极效应
        二、问题丛生:主发起银行制度的负面效应探析
        三、经营专业化和股权多元化:主发起银行制度的完善
    第三节 对民间资本投资严格限制的反思
        一、对民间资本入股村镇银行严格限制的现行规定
        二、我国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业的历程和立法变迁回顾
        三、更为深层的思考: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业的利弊之争
        四、村镇银行应为完全民有民营银行:村镇银行投资制度的完善
        五、与村镇银行完全民营化相关的问题及其解决
        六、一点总结:村镇银行的具体设立应因地制宜
第五章 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第一节 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村镇银行股权高度集中的现状
        二、理论分析:股权结构模式的分类探讨
        三、现实经验:各类股权模式的利弊与借鉴
        四、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村镇银行应然的选择
    第二节 村镇银行公司治理制度之检视与完善
        一、过于随意与简化:我国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
        二、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
        三、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立法与现行其他立法的冲突
        四、村镇银行公司治理制度的完善
第六章 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构建
    第一节 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构建
        一、商业性与支农性之冲突:困扰村镇银行的难题
        二、美国《社区再投资法》的借鉴
        三、需注意的一个问题:商业性与支农性并非完全对立
        四、商业性与支农性之平衡: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的完善
        五、更进一步的思考:其他金融机构的支农性责任
    第二节 村镇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先行构建
        一、村镇银行的特性与存款保险制度先行构建的必要性
        二、一种探索性的观点:对村镇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先行构建
        三、村镇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先行构建的思路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樱花树下的家

四、对转轨时期农信社“内部人控制”问题的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发展权视角下农村合作金融法制创新研究[D]. 姜庆丹. 辽宁大学, 2014
  • [2]我国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 曲甜甜. 山东大学, 2013(05)
  • [3]金融效率视角下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研究[D]. 吴庆田. 中南大学, 2011(04)
  • [4]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模式选择[D]. 陈华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2)
  • [5]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试建与规范途径研究 ——以山东为例[D]. 王征.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6]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发展问题研究 ——基于农户金融需求的视角[D]. 王俊芹. 河北农业大学, 2009(01)
  • [7]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 ——以江苏为例[D]. 方金兵.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8]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与运行成效研究[D]. 宋磊.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 [9]我国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金融控制理论的分析框架[D]. 张志勇.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6)
  • [10]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研究[D]. 柴瑞娟. 武汉大学, 2009(09)

标签:;  ;  ;  ;  ;  

转型期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问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