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典型地区耕地土地生产潜力——以四川省彭州市为例

长江上游典型地区耕地土地生产潜力——以四川省彭州市为例

一、长江上游典型区耕地的土地生产潜力——以四川省彭州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强[1](2020)在《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土地是人类社会形成、存在和长期发展的载体,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人地关系矛盾日益加剧。选择适宜的土地开发利用方向,把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理县是岷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都平原重要的生态屏障,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开展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有利于摸清土地资源本底状况,是区域土地承载能力水平提升、国土空间合理开发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以理县为研究区,以土地综合承载力为研究对象,以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川西北高原村镇聚落绿色宜居性能提升技术研究(2020YFS0308)”为支撑。在实地调研、文献资料分析基础上,利用GIS、RS技术和相关数学方法,根据理县区域特色及土地利用状况,对影响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自然与经济社会因子进行分析,对该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客观评价,在分级分区的基础上提出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措施及建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首先通过对影响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自然、社会、环境及土地利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土地综合承载力由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共同作用,内在因素为土地资源本体的影响,外在因素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生态环境及土地利用等。(2)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确定土地资源承载、经济、社会、生态4个方面,选取土地利用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水平、森林覆盖率等16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及熵值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采用线性加权法赋组合权重,根据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理县各乡镇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值。得出研究区土地综合承载力大致呈现以杂谷脑镇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根据研究采用0-1的分级标准,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地综合承载力可划分为三类:杂谷脑镇为较高承载区,古尔沟镇、桃坪镇、通化乡、夹壁乡、甘堡乡、蒲溪乡、木卡乡、下孟乡、米亚罗镇、上孟乡为中承载区,朴头镇和薛城镇为低承载区。(3)理县各乡镇土地综合承载力大多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影响,综合承载力最高的为杂谷脑镇,最低的为薛城镇,各乡镇的综合平均值为0.4737,生态承载力与社会承载力处于较低水平。通过土地综合承载力障碍因素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土地综合承载力各指标障碍度进行计算,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主要障碍因素包括土地利用率、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水平、地质灾害点数量等。各系统障碍度大小依次为经济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生态承载力;(4)最后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划分以及对障碍度诊断的结果,依据提升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原则,对不同分区提出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的措施及建议。

赵怀飞[2](2020)在《茂县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适宜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乡村聚落是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是农村地区人口空间分布的载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庞大的农业人口使得对乡村聚落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适宜性进行研究,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关优化建议,对丰富农村地区乡村聚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岷江上游中段。作为一个地理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的区域,对其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适宜性进行研究对实现乡村振兴、四川省美丽新村规划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Arc GIS10.2空间分析中的核密度、最邻近距离指数等方法综合分析茂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茂县乡村聚落整体规模较小,空间分布差异显着,东部地区的乡村聚落呈现聚集分布的状态,中部地区均匀分布,西部地区较为稀疏,聚落斑块数量和面积在空间上随海拔、坡度增加呈显着的偏正态分布,具有明显的道路、河流指向性特征。以茂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为切入点,从自然、资源和人文三个方面对茂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自然与资源因素是乡村聚落空间布局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海拔、坡度、坡向、地质灾害、水资源、耕地资源和旅游资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使乡村聚落多趋向于低海拔、耕地资源富集和规避地质灾害的区域聚集。道路、乡镇中心、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决策是影响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主要人文因素,茂县乡村聚落具有明显地趋向主干道路、乡镇中心、经济条件好和政府管理力度大的区域分布的特征。最后以研究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从自然、资源和人文因素三个层面选取指标建立乡村聚落适宜性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多因素综合叠加分析法计算茂县乡村聚落适宜性综合指数。研究发现茂县乡村聚落适宜性介于1.61-4.57之间,聚落适宜性等级较高。最适宜、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和不适宜区的乡村聚落面积分别为850.55hm2、336.73hm2、202.64hm2、145.07hm2、94.42hm2,分别占聚落总面积的52.20%、20.67%、12.44%、8.90%、5.79%。最适宜和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和中部海拔较低、城镇化水平较高、交通便利的地区;中度适宜、低度适宜和不适宜区集中分布在研究区中西部海拔较高、耕地资源欠缺、交通阻塞和城镇影响力小的地区。在聚落适宜度等级分析的基础上,对茂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罗光莲[3](2020)在《渝东南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居民点是土地科学、城乡规划学的核心研究对象。空间聚散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特征。空间集聚作为经济社会空间格局演进的基本驱动力,能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促进创新与加快增长。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存在哪些特征?受哪些影响因素?如何进行集聚优化?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乡村振兴将加速农村居民点自身的空间集聚。当下,贫困山区多从交通道路进行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易脱离农业生产体系。空间上极度分散的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该如何集聚,需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用以指导当前村庄规划建设实践。基于此,本研究选择渝东南国家级贫困县——典型喀斯特地貌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彭水县”)为研究区域,以县域为主要研究尺度,以村域为辅助研究尺度进行对照研究,以土地利用现状图斑为基本研究单元,从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特征、影响空间集聚的因素及空间集聚如何优化3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特征研究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小。海拔越高,距县城越远,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越小。数量上59.34%、面积上44.75%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小于1000 m2。每个村民小组约有1处10户农户左右的农村居民点斑块。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斑块形态规则。数量上77.03%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斑块的分形维数小于1.1。海拔越高,农村居民点斑块越小,形状越简单。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斑块空间集聚程度低。海拔越高,距县城越远、集聚程度越低。农村居民点地理集中度小,且海拔越高,地理集中度越小、空间越分散。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与地形具有空间一致性。2.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影响因素研究自然环境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作用较强。数量上52.69%、面积上52.75%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在海拔400800 m之间。数量上43.17%、面积上46.65%的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在坡度615°之间。坡向集聚差异不显着。数量上48.77%、面积上49.56%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集聚在距水源1000 m的区域内,但仍有约30%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距水源2000 m以外的区域。数量上99.48%、面积上99.55%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在距耕地100 m的区域内。经济社会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作用较弱。数量上49.99%、面积上52.25%的彭水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在距道路1000 m的区域内,但仍有约25%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在距道路2000 m以外的区域。在距离城镇4000 m之外的区域,彭水县仍有约50%的农村居民点分布,城镇对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作用较弱。各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存在差异。地形(高程、坡度)、道路、水源、耕地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作用较强;城镇、坡向对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作用较弱;空间集聚作用由强至弱依次为耕地、海拔、道路(水源)、坡度、场镇、坡向,其中耕地的空间集聚作用最强。农村居民点与耕地在县、乡(镇)、村3级尺度均存在较显着空间相关性。在不同带宽(200 m、500 m、1000 m、1500 m、2000 m),农村居民点、耕地斑块面积均呈现较显着全局空间自相关性。随着距离带宽增加,农村居民点正自相关性逐渐减小,而耕地斑块面积在空间上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由负变正、逐渐增大。农村居民点与耕地相伴相生。3.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贫困山区耕地质量呈现较显着的空间集聚性。虽耕地质量空间变异对尺度较为敏感,但耕地质量的集聚性随空间尺度的增大而增强,即尺度越大、空间自相关性越强,耕地质量空间变异越小。村域尺度耕地、农村居民点面积加权核密度空间分布高度一致。规划案例也显示农村居民点集聚与耕地集中区域吻合。综上所述,耕地直接影响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地质地貌主导下的耕地空间集聚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奠定稳定的参考依据。渝东南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逻辑框架:以地质地貌为根本基础、以现状耕地为实施基础进行农村居民点集聚优化选址,再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引导区域土地利用调整与优化,实现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贫困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能直接改善贫困山区人居环境、提高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效率。贫困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集聚,也将促使农村居民点集聚点附近其他宜耕地调整为耕地,采用土地整理工程使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改善,提升农业规模效益。空间集聚也将使分散的农村居民点斑块调整为林地,减少对以林地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的人为扰动。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能全面提高贫困山区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王佑汉[4](2020)在《基于遥感的四川省撂荒耕地多尺度空间格局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城镇化之路取得了极大成效,但部分乡村空心化的现象也随之出现,直接导致大量耕地撂荒,对粮食安全及产业发展形成一定阻碍。四川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和优质耕地保护区,也是劳务输出大省,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又以丘陵和盆周山区为最。区域耕地撂荒问题已不容忽视,尤其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农村经济发展、农户精准脱贫、区域耕地轮休制度建立、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实施藏粮于地的战略决策。但还有诸多问题亟待探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或方式可以有效查清四川省的耕地撂荒数据?四川省耕地撂荒是否存在地域分异规律?地理学的不同研究尺度问题是否在耕地撂荒中存在?耕地撂荒的内在动因和机制是什么?撂荒耕地的动态监测如何开展?遏制耕地撂荒的最有效方法和途径有哪些?以上问题的解决,可以我国类似地区耕地撂荒普查(调查)提供技术支撑,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数据参考和佐证,为类似地区开展耕地撂荒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为四川省和类似地区的耕地轮休提供空间格局的指导,为分区域开展耕地保护研究和制定耕地保护措施、策略提供启示。四川盆地、西南丘陵山区受云雾、光照等条件影响,传统遥感影像获取的地表信息量和遥感产品的合格率均较低。同时,受地形影响,四川盆周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地块细碎和零散程度高,低分辨率遥感调查难以识别撂荒耕地。论文在对比分析分辨率为5.8m、2m的卫星遥感影像和分辨率为12cm的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基础上,发现5.8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目视解译完全无法区分耕地撂荒与否,2m和12cm分辨率的影像可以在图斑和地块尺度区分土地利用类型和耕地撂荒与否。但是,耕地撂荒后受到植物生长期、地表下垫面含水量的影响,仍然有部分地块无法通过目视解译正确判读。故,在省域尺度的耕地撂荒研究中,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外业实地调查法获取撂荒地块的空间信息。首先,选定南充市顺庆区坦山铺村作为实验村,基于无人机影像面向对象进行撂荒耕地地块信息提取,并开展撂荒耕地和未撂荒耕地图斑信息采集,共获得1379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569个、旱地810)、770个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302个、旱地468个),为后续研究积累经验。然后,在四川省省域范围内随机选择501个调查样本区(1km2/个),开展撂荒耕地图斑及影响因素的地类调查,共获得9895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3880个、旱地6015个)、15276个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6104个、旱地9172个)信息,构建省域尺度耕地撂荒图斑数据库。接着,选择典型案例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开展乡镇尺度的村域撂荒图斑调查,分别在金源乡、保平镇获得537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264个、旱地273个)、730个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161个、旱地569个)、1044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413个、旱地631个)、860个未撂荒耕地图斑(其中水田224个、旱地636个),并构建乡镇撂荒耕地图斑地理信息数据库。接着选取2个典型案例村开展撂荒地块和农户信息采集,在位于盆周山区的广元市剑阁县江石乡天堂村获得了398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149个、旱地249个)、2390个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733个、旱地1657个)信息,在位于盆中丘陵的南充市营山县朗池镇凤凰村获得930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212个、旱地718个)、1651个未撂荒耕地地块(其中水田714个、旱地937个),并构建村域农户承包地块尺度的耕地撂荒地块数据库。最后,基于上述地理空间数据和DEM数据,选用空间探索分析、冷热点探测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分形计算、地理集中度、核密度分析,分别在省域、县域、乡镇(村域)、地块四个尺度上,进行不同尺度的撂荒耕地空间异质性研究,并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判断县域、村域、农户及地块尺度耕地撂荒的影响机理。论文主要创新成果:(1)探索出适合不同地理尺度研究耕地撂荒空间格局的方法。在省域尺度基于数据的不可获得性,应该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依据样本计算撂荒率,进而基于变异函数、空间探索分析、冷热点测算分析省域耕地撂荒的空间格局。在县域尺度,可以依据随机样本的撂荒率进行地理空间插值,选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评价耕地撂荒的空间差异。乡镇和村域尺度在研究内容上更为详细,地块尺度更适合选用地理集中度和核密度探测,找到耕地撂荒的集中区域;地块或图斑尺度更适合基于分形理论和统计计算,基于空间干扰要素的集中程度的对比分析,找到地块和图斑撂荒的空间异质性。(2)开展省域尺度的撂荒耕地空间格局研究,补充和完善国内省域尺度耕地撂荒研究的不足。在撂荒耕地研究中,学者主要以地貌类型区、国家、县、乡镇、村为研究尺度。当前研究中,国内外学者无人开展过省域尺度和平原地区的撂荒耕地研究。四川省具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平行岭谷区5中地貌类型,同时又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在四川省开展耕地撂荒研究,弥补了我国撂荒地研究中缺省域尺度和平原地貌类型区的研究不足。同时,也有助于完善和总结不同地貌类型区耕地撂荒的空间特征:四川省东部的盆中丘陵耕地撂荒严重,其次是盆周山区,成都平原和川西南山区耕地撂荒相对较低,川西高原耕地撂荒的随机性较大。水田和旱地的撂荒程度在地貌单元间略有差异。(3)基于省域、县域、乡镇(村域)、农户及地块尺度的耕地撂荒空间异质性和形成机理研究,是在系统论的指导下对地理信息科学多尺度研究的一次新尝试。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开展撂荒地块实地调查,获得撂荒耕地的大样本数据,以此开展不同尺度的撂荒耕地空间异质性研究,并讨论其形成机理,这是在地理信息技术支撑下,开展不同地理尺度的耕地撂荒研究的新尝试,同时也完善了耕地撂荒的地域单元和研究体系。受研究尺度的影响,耕地撂荒在不同研究尺度表现出的空间格局特征和驱动机理有所差异:在省域尺度上,四川省耕地撂荒同地貌分区一样存在地域空间分异;在县域尺度上,水田、旱地和耕地综合撂荒的县域集聚特征比省域尺度解答得更详实,且与省域尺度撂荒率的冷热点分异略有差异;在乡镇及村域尺度上,耕地撂荒具有村域间的空间差异;在地块尺度上,耕地撂荒受到自身地形、灌溉、通勤距离和其他家庭经济因素的干扰,表现出一定空间分异特征。(4)多尺度、系统总结撂荒地块的空间格局特征,弥补当前国内缺乏耕地撂荒空间格局定量分析的不足。论文通过对撂荒地的地形要素(海拔、坡度、坡向)和空间干扰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四川省撂荒耕地图斑受自身地形条件和周边地类影响,表现出:耕地撂荒率随地形坡度增加而逐渐加大;撂荒率自阳坡、半阳坡、阴坡半阴坡依次递增;在邻近道路200m地域范围内,撂荒率随距道路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距离水系0-600m的范围内,旱地撂荒率大于水田撂荒率;在距离居民点0-250m的地域范围内,耕地撂荒随着距居民点距离的增加逐渐加大;水田和旱地均表现出离林地越近撂荒率越高的空间格局特征。

曹文亚[5](2020)在《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标志,是伴随工业发展,农业逐渐非农化、农村人口集聚变为城市人口的自然历史过程。资源环境则是提供给人类最基本资源物质和生存环境的有机载体。二者作为人地系统中的重要组分,城镇化的推进对自然系统的扰动与资源环境承受的压力密切相关。近年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暴露出人地关系发展中的不协调发展。四川省作为中国人口、资源和经济大省,探明四川省县域尺度的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各省份中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从土地利用视角出发,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划战略部署,探索四川省县域内城镇化水平和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空间耦合关系,通过二者空间耦合路径判断其是否满足主体功能区划的功能定位,对四川省今后城镇化的推进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明四川省县域内城镇化水平和资源环境压力的空间耦合趋势,本文以四川省183个区(市)县为研究样本,基于2005、2010、2015年四川省县域内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利用ArcGIS、GeoDa、EViews、SPSS等技术软件平台,通过构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生态足迹和碳足迹模型,测算出四川省县域内城镇化水平和综合资源环境压力水平,采用空间耦合探索性分析探索出二者之间的空间耦合特征并基于3个时间节点内其空间耦合演化路径进行分区,最后再采用双变量空间相关性分析探索出二者在空间计量上的关系,并针对未来各县协调城镇化和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矛盾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城镇化水平整体稳步提升,空间集聚特征日趋显着。四川省各县(市、区)在2005、2010、2015年3个研究时间段内,城镇化水平逐次提升,其中2005-2010年四川省县域内城镇化水平呈现出“低水平-高速度”发展,2010-2015年间四川省城镇化水平整体呈现“较高水平-较低速度”发展,第二时间段城镇化水平发展速度略低于第一个时间段。从空间维度来说,不同等级城镇化水平的区县分布集中效应逐渐显现,圈层结构、团面结构逐渐显着,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高等城镇化水平的区(市、县)多集中分布于成都平原、川南安宁河流域以及川东北地区,多划分在城镇开发区内,低城镇化水平的县(市、区)多分布于川西高原及川中部地区,多位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内。(2)资源环境压力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但呈现缓慢上升态势。从四川省层面来说,2005年四川省整体呈现出较低资源环境压力水平特征。2010年四川省压力整体表现为以低压力水平为主,但资源环境压力较2005年略微提升。2015年四川省低压力水平的县(市、区)占比43.72%,高资源环境压力水平的县(市、区)占比12.57%,较2005年提升8.2%。两个时间段内,资源环境压力均呈低速提升状态。空间分布上,高资源环境压力县(市、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以东区域,且呈现出团状扩张趋势,集聚效应显着。高资源环境压力县(市、区)主要分布在城镇开发区和部分农产品主产区;低资源环境压力的县(市、区)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川南地区和川北丘陵地区。(3)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压力空间耦合路径演化分区可分为6种类型。其中城镇开发区内6种演化分区类型同时存在,高水平高压力持续区Ⅰ的县(市、区)共21个,高水平高压力持续区Ⅱ的县(市、区)共25个,高水平低压力协调区Ⅰ的县(市、区)共13个,高水平低压力协调区Ⅱ的县(市、区)共9个,低水平高压力预警区的县(市、区)共7个,低水平低压力徘徊区的县(市、区)共16个;农产品主产区内共有5种分区类型,其中高水平高压力持续区Ⅱ共有5个,高水平低压力协调区Ⅰ共有4个,高水平低压力协调区Ⅱ共有4个,低水平高压力预警区的县(市、区)共有1个,低水平低压力徘徊区共有21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内共有4种分区类型,其中高水平高压力持续区Ⅱ共有2个,高水平低压力协调区Ⅰ共有4个县(市、区),高水平低压力协调区Ⅱ共有4个,低水平低压力徘徊区47个。(4)政策建议。四川省应继续打造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共同发展的局面,全省依据主体功能区划,将“三线一单”贯穿落实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对于城镇开发区,应实现新型城镇化的转型,分流大型工业企业,注重人民生活环境的提升,引领其他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对于农产品主产区,应稳步推进城镇化,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农产品之路,保障全省农产品供应和粮食安全。对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应秉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原则,为长江大保护战略的实施迈出关键一步。

徐婕[6](2020)在《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生态补偿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入探究其内部机制对平衡区域经济和生态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川省在中国西部地区占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也是中国东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2000年以来区域经济迅猛发展,人地矛盾日益凸显,四川省东西部地理条件差异加剧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主体功能区规划定位发展进一步使区域协调发展面临巨大困难。探究生态补偿以借助经济杠杆平衡生态,对优化四川省生态经济格局,从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四川省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省级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国家层面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和国家层面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省级层面限制开发区域(重点生态功能区)5个主体功能区(以下依次以A-E区简称,括号内文字简称作辅助理解)的视角下,以2001-2015年遥感数据结合GIS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从土地利用角度切入,建模核算生态补偿标准,以2001-2005年(“十五”计划)、2006-2010年(“十一五”规划)、2011-2015年(“十二五”规划)3个阶段体现动态变化特征,以2001-2015年15年期累积值体现整体特征,划分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综合社会经济数据计算各区域生态补偿的优先级,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补偿分区,由此分析各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组合偏好,试图构建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多尺度的四川省本土特色生态补偿机制,以期为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和思路。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生态补偿标准核算上:(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方面5个主体功能区15年来基本属于生态环境逐渐优化的理想发展态势,各区的生态发展状况符合其主体功能定位。(2)建设用地碳排放方面研究期内5个主体功能区碳排放量不断增加,但碳排放强度多为上升型即碳排放水平提升,使后期碳排放量增速趋缓,说明各区已逐渐注重经济生态协同发展。(3)核算合计15年总体A、B区(重点开发区)需支付生态补偿,C、D、E区(限制开发区)应承接生态补偿,研究期内前者趋向生态经济价值亏损发展,但亏损增量逐渐降低,后者趋向盈余发展,盈余增量升高,区域整体差异加大,生态与经济发展不同步,但各区内部生态与经济发展特点遵循主体功能定位。(2)生态补偿的主体上四川省5个主体功能区:(1)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方面15年总体为受偿主体县域多,生态情况较为良好,补偿主体主要分布在A、B区(重点开发区),受偿主体主要分布在C、D、E区(限制开发区),主体变动区域主要集中在A、B、C区(重点开发区+国限农产区),均表现为补偿主体增多,区域更偏重社会经济发展。(2)生态补偿优先级方面研究期内A、B区(重点开发区)为紧迫性低值区且趋向非紧迫性发展,经济地位突出,紧迫性高值区位于D、E区(生态功能区)且变动较大,生态发展定位进一步趋于显着。(3)生态补偿分区方面生态补偿分区布局与各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发展高度一致,D、E区(生态功能区)补偿分区单一,其生态功能定位具有重要地位。(3)生态补偿方式选择和机制构建上:(1)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方面D、E区(生态功能区)中的次级补偿区和优先补偿区偏好最直接有效的资金补偿+实物补偿方式组合,A、B、C区(重点开发区+国限农产区)中的次级补偿区偏好最具有长远效应的智力补偿+项目补偿方式组合,A、B、C区中的潜在补偿区偏好力度相对较小的智力补偿+政策补偿方式组合。(2)生态补偿机制框架方面建议遵循权责统一针对补偿、特殊生态区重点补偿、紧迫性匹配补偿、地域邻近指向补偿、因地制宜长足补偿的原则,并在健全法律政策制度基础保障、组织管理建设核心保障、激励考核措施动力保障和公众参与行为中坚保障下运行。

黄连云[7](2019)在《成都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成都市全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进入本世纪以来,成都也是全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旅游经济发展重要的吸引物之一。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在永续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在旅游经济发展中的优化配置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GIS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数学统计与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并结合历史学、文化遗产学等理论对成都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这一全新课题进行综合研究。力图对此课题提出客观公允的评价,并为其国内其他中心城市的类似课题研究提供参考。本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有四章。在绪论部分,对此次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一章主要是阐述了成都市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概况,并梳理成都市历史文化沿革与当代文化特征,作为此次研究基础分析;第二章主要整理成都市现有历史文化遗产现状,以及进行历史文化遗产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和价值分析;第三章在分析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丰裕度评价的基础上,并通定量分析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差异与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利用与旅游经济发展协调度;第四章,通过阐明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利用的相关问题,提出以培育文化土壤为基础的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考。结论部分,对全文主要结论进行总结与归纳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本文通过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经济发展的耦合度分析认为,成都承袭了自古以来的移民社会所承载的兼容开放的文化特征,并在当代高度繁荣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中,形成了以“慢生活”为主要理念的休闲文化氛围,并通过三国文化、市民文化以及博物馆文化等文化内容,展现出了当代成都开放兼容,集多区域与多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文化特征与格局。同时,通过旅游利用。虽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商业化等通病,但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经济发展在整体上实现了双赢局面,同时,从成都各辖区看,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业协调发展并不平衡。其中,在博物馆、古镇、历史街区、民俗、餐饮等文化产业与旅游利用方面均成绩斐然。青羊区、都江堰市、武侯区和锦江区属于双赢局面的典范,其他区县则各有等级。最后,认为构建与历史文化遗产内容相适应的文化土壤能够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真实保护和助推成都文化旅游发展。

朱芳[8](2019)在《四川省县域耕地多功能评价及分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耕地作为农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目前人们对耕地多功能认识不够全面,其主要功能长期被认为是生产功能,而一味追求耕地的产出而忽视耕地其它衍生功能,导致目前耕地生产模式严重超出农田生态系统,出现大量土地退化、土壤酸化等问题。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面对稀缺的耕地资源,如何科学客观认识耕地多功能,理清多功能演变规律及多功能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识别出耕地主导功能及其演变特征,准确定位区域耕地功能特征,对促进耕地多功能协调发展及耕地保护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对耕地多功能研究多集中在各项功能时空演变规律探究,针对多功能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以及主导功能识别研究较少。本文以四川省县域作为研究单元,首先建立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修正后的结构方程模型确定因子载荷,进而得到各指标权重,测算四川省各县域2005、2010和2015年的耕地各项功能,理清耕地多功能空间演变规律,进一步剖析耕地多功能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识别出各区县耕地主导功能及其演变路径,最后通过系统聚类法对研究区进行功能分区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研究期内四川省各区县耕地多功能水平空间差异显着。耕地国民经济贡献功能高水平和较高水平区主要集中在川东地区,中等水平区空间分布呈现分散格局,较低水平和低水平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川西地区,且在空间上呈现集聚趋势;耕地粮食安全保障功能高水平、较高水平和中等水平区主要集中在川东北、川中和川南片区,且空间集聚趋势有弱化现象,较低水平和低水平区主要分布在川西北地区,且范围有不断扩大趋势;耕地社会就业承载功能高水平、较高水平区主要集中在川西北,且空间集聚有弱化趋势,中等水平区呈现分散格局,较低水平和低水平区主要分布在川中部地区,且范围有不断扩大趋势;耕地生态安全维护功能呈现“南北两极高,东西两极低”的空间格局。(2)耕地多功能之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存在明显差异。耕地国民经济贡献与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在空间上表现为协同关系,协同增强区域主要分布在川东地区,协同减弱区域主要分布在川西地区;耕地国民经济贡献和社会就业承载功能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协同减弱,主要分布在川东地区;耕地国民经济贡献和生态安全维护功能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权衡作用,即存在此消彼长的空间格局,权衡区域主要分布在川东部地区;耕地社会就业承载和生态安全维护功能在空间上表现为协同减弱,主要分布在川东北地区;耕地粮食安全保障和社会就业承载功能在空间上权衡与协同关系不突出。(3)四川省耕地主导功能主要呈现出由单一主导功能向多主导功能演变趋势。耕地功能逐渐实现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演变,且四川省各区县主导功能在整体上呈现出明显差异性。川西、凉山州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安全维护主导功能;川东北、川中部以及川西南地区主要以粮食安全保障为主导功能;社会就业承载功能主要分布在川西地区;多主导功能主要分布在两者边缘交汇处、川东北及成都平原。(4)四川省耕地多功能可划分为4种类型10个区。川东北、盆地西缘、攀西安宁河谷地区主要以粮食安全保障为主导功能,划分为农业生产主导型区;中部浅丘、川南地区、成都平原以粮食安全保障和国民经济贡献为多主导功能,划分为高效农业建设型区;川滇、川西北地区以生态安全维护和社会就业承载功能为多主导功能,划分为特色农业发展型区;大小凉山和秦巴山区主要以生态安全维护和国民经济贡献为多主导功能,划分为绿色农业保护型区。农业生产主导型区应积极推进农业转型升级,高效农业建设型区要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特色农业发展型区应强化自己特色农业产业,绿色农业保护型区着重发展生态可承载的适宜农业。

邓坤粼[9](2019)在《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对用地效率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新型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城市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特征,城市建设用地作为城市发展和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既作用于各类生产活动,又受各方面的影响。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城市建设用地的限制供给与城市发展的刚需用地之间矛盾突出,耕地保护政策的出台,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方式也难以为继,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合理配置城市建设用地,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提高用地效率,是现今城市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四川省城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信息熵模型和偏移—份额模型测度分析地级城市和县级城市用地结构变化的时空特征;其次基于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分析城市用地效率的变化规律;最后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构建用地结构对用地效率影响的扩展模型,分析结构对效率的影响特征。本文有以下研究结论:(1)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张,用地结构日趋完善。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来看,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与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保持相对一致,从初期的1101.31km2增加到末期的2468.48km2,总面积增加了2.24倍,年均增长率为8.28%,高于同期全国城市建设用地的年均增长率。从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来看,时序变化上,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信息熵总体表现为阶段性的波动上升趋势,与2002年相比,2016年信息熵值增加了0.0116 Nat,年均增长率为0.045%,用地结构无序性增强,多样性明显,城市内部的结构信息熵表现为波动上升和波动下降两种趋势特征;空间变化上,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性偏移量保持一致,增长性结构用地为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地,其余为衰退性结构用地,地级城市的补给效应显着,县级城市的挤出效应显着。(2)城市建设用地的三大效率值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从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来看,2002—2016年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由0.441、0.697、0.691增加到0.859、0.890、0.969,其中综合技术效率的波动幅度最大,且表现为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对综合技术效率的贡献度较大,而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技术效率的影响度更大,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度得到提升,投入产出的配置水平有所改善。地级城市和县级城市的三大用地效率值均波动上升,且在四川省平均水平上下波动,50%的城市用地效率达到有效状态,少数城市处于效率低下状态,城市内部用地效率异质性明显。(3)城市建设用地占比变化对用地效率的影响具有显着的差异性。从用地占比对用地效率的影响特征来看,生活用地是影响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且对不同级别城市均有显着影响;生产用地是影响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提升的直接因素;生态用地是影响城市建设用地效率提升不可或缺的因素。公共设施用地和工业用地等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居住用地、绿地等在城市经济发展和用地效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各城市内部建设用地结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作用合力,共同影响用地效率的提升,根据城市各自的发展定位,需差别化进行城市用地的合理优化配置。

凌静[10](2017)在《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区域潜力、投入产出特征与绩效研究》文中指出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田块连片、基础设施完善、高产稳收、生态景观良好、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建设能够实现藏粮于土,提高耕地的基础地力,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的重要内容,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核心。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土壤肥力,一方面可以满足国民对农产品的持续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农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稳定保障。现今高标准农田建设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但是,随着建设的深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面临着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一:在我国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极不平衡的区位条件下,因地制宜地解决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分解落实和区位决策成为当务之急,也是各级政府、国土资源部门非常关心、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其二: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资、技术措施、建设难度和建设效果差异巨大,科学客观全面地评判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绩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探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潜力、投入产出特征;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科学评价不同区位条件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对于未来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科学分配和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地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首先系统研究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区域潜力及其特征,并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研究结果,结合四川区域自然条件、地貌特征、耕地利用方向等,规划和确定重点建设区域、规模和任务;然后以《四川省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纲要》(2011—2015年)引领和本规划布局支撑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结果为研究对象,系统测算和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数量特征、规模特征和建设特征;引入国际上常用的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指标-基尼系数,采用物元分析法等,分析了不同地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和产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评价研究了区县和项目两个层面的建设绩效,为四川省特殊复杂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合理布局、科学安排、健康发展和客观的评判建设成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与建议。1、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分析地貌及综合特征的基础上,应用Ward系统聚类方法对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及其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四川的五大地貌区中,四川盆地丘陵区和盆周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综合潜力最高;各地貌区内的县(区)以中低潜力水平为主。成都平原区各区县耕地质量高,农业利用程度高,但由于地处大都市经济区,且前期土地整治中已得到较好建设,建设潜力较小,未来高标准农田的建设重点为提高耕地地力和推进机械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川西南山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潜力较低且区域分布不平衡;川西北高山高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潜力极低,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条件。(2)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特征研究结果,进行了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建设区域的规划布局研究。结合四川区域自然条件、地貌特征、耕地利用方向等,围绕全省新增100亿斤粮食主产核心区,将四川省划分为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区、川西南山地区四个重点建设区域,并按照潜力等级,将成都平原区、盆地丘陵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潜力评级为中、高等级的全部区县规划为重点建设县,将盆周山区、川西南山地区综合潜力评级为中、高等级的区县中,约80-90%的区县列入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重点县,规划布局了19个市(州)的100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县(市、区),并确定了区域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内容,有效地支撑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也为《四川省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纲要》(2011—2015年)提供了理论依据。(3)以《四川省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纲要》(2011—2015年)引领和本规划布局支撑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四川省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实施情况和建设特征。结果表明: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分为全面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和改造完善建设高标准农田两类;在不同地貌区实施了差异化的建设标准,建设项目数量和规模分布不平衡,建设资金投入总量较大,主要是各级政府投入,其次是中央支持资金,少量为社会资金投入;总体产出主要体现为新增了耕地面积、提升了耕地质量等级和新增了粮食产能。本文也揭示了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配置不均、土地整治机构队伍建设不够、农民参与程度不高、后期利用和管护力度不够等问题。(4)运用基尼系数分析四川省不同地貌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产出关系,揭示不同地貌条件下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产出效应的区域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从投资差异结果看,五种地貌区的单位面积投资基尼系数大小为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川西南山地区>成都平原区>盆周山区>盆地丘陵区;从产出差异结果看,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基尼系数大大超过0.4的警戒线,处于“高度不平均”,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区、成都平原区处于差异较合理水平,川西南山地的产出基尼系数均超过0.4的警戒线,处于“差距过大”或“高度不平均”。(2)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产出效应在四川全省是不平衡的,但是,除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外,区域差异基本未超过“高度不平均”的界线。从投入和产出的区域差异比较,各地貌区的投入区域差异较小,而产出差异较大,投入与产出的区域差异并不对称。一方面说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的衡量不能完全以投入产出式的分析来评判,另一方面,也说明耕地生产能力的改善提升需要更多的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的综合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理需要在空间协同调控思路的指导下进一步拓展。(5)构建假设-验证相结合的框架,通过回归模型等分析,从宏观层面揭示了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省不同地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貌、第一产业GDP、区县的农业人口、区县的耕地面积以及土地潜力。(2)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受不同地貌的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条件的制约和影响。(3)各地貌区的第一产业GDP、区县的农业人口、区县的耕地面积以及土地潜力均与项目投资额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从农业发展、农民生产生活的改善以及耕地基础保障功能的发挥考虑,四川省今后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位)决策应重点考虑第一产业GDP、农业人口、耕地面积和土地潜力等因素的影响。(6)应用物元分析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评价模型,从中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区域和项目层面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评价。(1)区域层面绩效评价结果表明:盆地丘陵区和成都平原区绩效最好,盆周山区和川西南山地绩效较差。从具体指标的绩效等级结果来看:建设项目总数、投资总额、单位面积投资额指标达到良好以上等级。(2)项目层面绩效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区超过80%的高标准农田项目绩效达“优秀”等级。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比例、产出绩效指标、社会效益方面的绩效指标均有一半以上的项目达良好以上等级水平,阻碍项目绩效水平的主要是新增粮食产能、新增耕地率、新增路网密度等新增量指标。(3)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为地貌区位的限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已有建设基础和技术措施的影响。绩效研究结果说明盆地丘陵区作为四川耕地面积最大,粮食生产任务最重的地貌区,其高标准农田建设获得了较好的建设绩效。成都平原虽然绩效结果优良,而且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最优,但是其较高的利用程度和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已经使耕地潜力发挥较好,后期建设受边际效应的影响,投资回报率会有所下降,所以未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应该倾向于盆地丘陵区。盆周山区和川西南山地虽然绩效较差,但是其区域内耕地和农业人口比重大,农田基础条件也较差,未来也有较大的绩效提升空间。此外,从四川省现代农业和现代农村的协同发展来看,这两个区域也应该作为未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2、优化策略与建议在前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优化区域项目布局、落实差异化政策支持、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水平、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程管理和监督等策略和政策建议。3、本文的创新点(1)研究思路的创新本文首先从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区域地貌条件分析入手,系统测算和分析复杂地理条件下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及其建设特征,并将潜力分区成果应用于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然后以《四川省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规划纲要》(2011—2015年)引领和本规划布局支撑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结果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区域基尼系数与相关分析法的结合运用,剖析不同地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产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最后从中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构建区域和项目层面的绩效评价体系,采用物元分析法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评价,为我国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极不平衡的经济区位条件下,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布局、发展和成效评判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和实践思路。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技术与思路,已成功用于《耕地资源协同调控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研究,该项目于2013年度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排名第二;并成功用于《农田有机质提升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项目的设计与区域布局,该项目于2017年评定为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排名第一(待颁发证书)。(2)引入基尼系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产出区域差异的分析本文引入国际上常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指标-基尼系数,构建区域基尼系数测算模型应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产出的区域差异分析。该模型能较客观地衡量不同地貌区内各区县间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产出水平的差异程度,并通过与相关分析法的结合,解释四川省不同地貌条件下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产出效应的区域差异原因,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差异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3)首次揭示了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区域潜力、投入产出特征和建设绩效本文在测算四川省不同地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综合潜力并分区的基础上;首次全面揭示出不同地貌条件下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产出效应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两个层面提供了高标准农田分区建设绩效评价成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未来的规划建设和实施管理提供了成果支撑。

二、长江上游典型区耕地的土地生产潜力——以四川省彭州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上游典型区耕地的土地生产潜力——以四川省彭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
        1.2.2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4.1 相关概念
        1.4.2 理论基础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矿产资源
        2.1.6 动植物资源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状况
        2.2.2 经济产业
        2.2.3 教育医疗
        2.2.4 交通条件
    2.3 土地利用现状
        2.3.1 土地利用的数量与结构
        2.3.2 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2.3.3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2.4 数据来源
第3章 土地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3.1 自然因素分析
        3.1.1 高程
        3.1.2 坡度
        3.1.3 水资源因素
    3.2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3.2.1 人口因素
        3.2.2 经济因素
        3.2.3 道路因素
    3.3 环境因素分析
        3.3.1 地质环境
        3.3.2 生态环境
    3.4 土地利用因素分析
        3.4.1 建设用地分析
        3.4.2 耕地现状分析
第4章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 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土地资源承载力
        4.2.2 经济承载力
        4.2.3 社会承载力
        4.2.4 生态承载力
    4.3 指标的标准化
    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4.4.1 层次分析法(AHP)
        4.4.2 熵值法
        4.4.3 组合赋权重
    4.5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值的计算
第5章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5.1 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
    5.2 土地综合承载力分级
    5.3 评价结果差异分析
    5.4 土地综合承载力障碍因素分析方法
    5.5 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障碍因素分析
        5.5.1 分类障碍度诊断
        5.5.2 单项指标障碍因子诊断
        5.5.3 各乡镇障碍因子分析
    5.6 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措施研究
        5.6.1 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遵循的原则
        5.6.2 各类型区提升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措施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茂县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适宜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政策的现实需要
        1.1.2 独特的聚落分布环境
        1.1.3 寥落的羌区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研究现状
        1.3.2 乡村聚落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3 乡村聚落空间布局适宜性研究现状
        1.3.4 川西乡村聚落适宜性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2.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2 人文社会概况
        2.2.1 交通条件
        2.2.2 人口状况
        2.2.3 经济发展
        2.2.4 地区文化
    2.3 自然环境概况
        2.3.1 地质构造
        2.3.2 地形地貌
        2.3.3 气候特征
        2.3.4 地质灾害
    2.4 自然资源概况
        2.4.1 水资源
        2.4.2 土地资源
        2.4.3 生物资源
        2.4.4 旅游资源
    2.5 乡村聚落分布现状
    2.6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6.1 数据来源
        2.6.2 数据预处理
第3章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1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格局
        3.1.1 不同海拔的乡村聚落布局特征
        3.1.2 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布局特征
        3.1.3 乡村聚落沿道路的分布特征
        3.1.4 乡村聚落沿河流的分布特征
    3.2 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特征
        3.2.1 乡村聚落分布密度分析
        3.2.2 乡村聚落空间集散特征
    3.3 乡村聚落规模特征
        3.3.1 乡村聚落人口规模分析
        3.3.2 乡村聚落用地规模分析
        3.3.3 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相关性分析
第4章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4.1 自然环境因素
        4.1.1 海拔
        4.1.2 坡度
        4.1.3 坡向
        4.1.4 地质灾害
    4.2 资源因素
        4.2.1 耕地资源
        4.2.2 水资源
        4.2.3 旅游资源
    4.3 人文因素
        4.3.1 交通网络
        4.3.2 距乡镇中心距离
        4.3.3 经济条件
        4.3.4 政府行为
第5章 乡村聚落空间分布适宜性评价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 指标选取原则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5.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3 评价指标处理及评价
        5.3.1 自然环境因素
        5.3.2 资源因素
        5.3.3 人文因素
    5.4 聚落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及优化建议
        5.4.1 聚落适宜性评价结果分析
        5.4.2 依据适宜性评价结果的聚落空间布局优化建议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渝东南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居民点、农村居民点与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
    1.2 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特征研究
    1.3 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影响因素研究
    1.4 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研究
    1.5 结语
第2章 绪论
    2.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2.1.1 选题背景
        2.1.2 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技术路线
    2.5 研究区概况
        2.5.1 县域尺度
        2.5.2 村域尺度
    2.6 研究基础数据
        2.6.1 县域尺度基础数据
        2.6.2 村域尺度基础数据
第3章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3.1 数据与方法
        3.1.1 研究思路
        3.1.2 数据来源
        3.1.3 研究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农村居民点面积-边缘集聚特征
        3.2.2 农村居民点形态集聚特征
        3.2.3 农村居民点空间聚散特征
    3.3 讨论
        3.3.1 量化指标体系可作为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的研究基础
        3.3.2 部分景观指数对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描述有局限性
        3.3.3 度量地理分布工具能有效直观反映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
    3.4 小结
第4章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数据与方法
        4.1.1 研究思路
        4.1.2 数据来源
        4.1.3 研究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县域尺度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4.2.2 县域尺度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经济社会因素影响
        4.2.3 县域尺度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影响因素差异比较
        4.2.4 县域尺度农村居民点与耕地空间相关性深度分析
    4.3 讨论
        4.3.1 耕地直接影响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
        4.3.2 地质地貌从根本影响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
        4.3.3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推动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
    4.4 小结
第5章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
    5.1 数据与方法
        5.1.1 研究思路
        5.1.2 数据来源
        5.1.3 研究方法
        5.1.4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县域尺度耕地空间集聚分析
        5.2.2 村域尺度农村居民点与耕地核密度集聚特征分析
        5.2.3 村域尺度农村居点空间集聚案例分析
    5.3 讨论
        5.3.1 地质地貌是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的根本基础
        5.3.2 耕地集聚是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的实施基础
        5.3.3 在耕地与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基础上,优化、提升贫困山区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5.3.4 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贫困山区短时可能会出现耕地撂荒,但长期土地利用布局优化调整、利用效率将稳定提升
    5.4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特征
        6.1.2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影响因素
        6.1.3 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优化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博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主持、参与课题和项目
    出版着作

(4)基于遥感的四川省撂荒耕地多尺度空间格局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撂荒地国外研究综述
        1.2.2 撂荒地国内研究综述
        1.2.3 撂荒地的内涵
    1.3 基础理论
        1.3.1 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尺度(尺度科学)
        1.3.2 系统论
        1.3.3 土地集约节约理论
        1.3.4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1 数据源选择与撂荒地块信息提取实验
        2.1.2 前期实验村撂荒地块信息调查
        2.1.3 地貌典型村地块调查和农户信息采集
        2.1.4 两个典型乡镇撂荒地调查
        2.1.5 撂荒地样本调查
        2.1.6 撂荒地数据库构建
        2.1.7 DEM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耕地撂荒率计算
        2.2.2 探索性数据分析
        2.2.3 空间插值分析方法
        2.2.4 样本点冷热点分析
        2.2.5 分形维数计算与无标度区确定
        2.2.6 空间自相关分析
        2.2.7 地理集中度
        2.2.8 核密度分析
        2.2.9 回归分析
    2.3 软件工具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四川省概况
    3.2 乡镇尺度典型区概况
        3.2.1 西充县金源乡概况
        3.2.2 仪陇县保平镇概况
    3.3 村域尺度典型区概况
        3.3.1 南充市顺庆区坦山铺村概况
        3.3.2 广元市剑阁县江石乡天堂村概况
        3.3.3 南充市营山县朗池镇凤凰村概况
第4章 四川省耕地撂荒的地域分异
    4.1 省域耕地撂荒的空间分异
        4.1.1 样本区水田、旱地和综合撂荒频率统计
        4.1.2 样本区撂荒率空间趋势分析
        4.1.3 样本区撂荒率半变异函数分析
        4.1.4 不同地貌类型区撂荒率空间差异
        4.1.5 样本区撂荒率空间冷热点分析
        4.1.6 撂荒耕地图斑的地域空间分异及空间干扰
        4.1.7 省域耕地撂荒的空间差异小结
    4.2 撂荒耕地县域空间分异
        4.2.1 县域耕地撂荒率的测算
        4.2.2 县域耕地撂荒的空间差异分析
        4.2.3 县域耕地撂荒空间分异小结
    4.3 典型乡镇耕地撂荒的空间分异
        4.3.1 典型乡镇耕地撂荒地理集中度分析
        4.3.2 典型乡镇耕地撂荒核密度分析
        4.3.3 典型乡镇村域耕地撂荒空间分异小结
    4.4 典型村耕地撂荒地块的空间分异
        4.4.1 典型村撂荒耕地地块计盒维数
        4.4.2 典型村撂荒耕地地块信息维数
        4.4.3 典型村撂荒耕地关联维数
        4.4.4 典型村撂荒耕地半径维数
        4.4.5 典型村撂荒耕地周长-面积维数
        4.4.6 典型村耕地撂荒的空间差异小结
第5章 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
    5.1 县域尺度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
        5.1.1 县域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分析
        5.1.2 县域耕地撂荒驱动机制分析
        5.1.3 县域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小结
    5.2 村域尺度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
        5.2.1 村域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分析
        5.2.2 村域耕地撂荒的驱动机制分析
        5.2.3 村域耕地撂荒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小结
    5.3 地块及农户尺度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5.3.1 地块农户尺度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分析
        5.3.2 地块农户尺度耕地撂荒驱动机制分析
        5.3.3 地块农户尺度耕地撂荒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附件A 前期实验村撂荒地地块调查表
    附件B 两个地貌典型村撂荒地现状调查表
    附件C 两个地貌典型村撂荒地成因入户调查表

(5)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相关理论基础
        1.3.1 概念界定
        1.3.2 相关理论基础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可能创新点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方法
        2.2.2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1.4 主体功能区划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4 城镇化水平测算及时空差异分析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选取原则
        4.1.2 G1_反熵权法确立指标权重
        4.1.3 指标体系构建
    4.2 四川省县域内城镇化水平测算结果
    4.3 四川省县域内城镇化水平时空演变分析
        4.3.1 城镇化水平时序演变分析
        4.3.2 城镇化水平空间演变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资源环境压力评价与时空差异分析
    5.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生态足迹压力的测算
        5.1.1 生态足迹理论相关指标
        5.1.2 传统生态足迹的改进
        5.1.3 生态足迹测算结果分析
        5.1.4 生态承载力测算结果分析
        5.1.5 四川省县域内生态足迹压力特征分析
    5.2 基于碳足迹模型的碳足迹压力测算
        5.2.1 碳足迹压力测算理论基础
        5.2.2 碳足迹测算结果分析
        5.2.3 四川省县域内碳足迹压力特征分析
    5.3 四川省县域内资源环境压力时空演变
        5.3.1 资源环境压力测算
        5.3.2 资源环境压力时序变化
        5.3.3 资源环境压力空间变化
    5.4 本章小结
6 四川省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空间耦合及分区研究
    6.1 城镇化水平和资源环境压力空间耦合趋势特征
    6.2 基于象限法的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耦合分区
    6.3 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6.4 城镇化推进及资源环境压力管控建议
        6.4.1 城镇开发区发展建议
        6.4.2 农产品主产区发展建议
        6.4.3 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建议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 四川省2005 年产量因子核算表
    附录 Ⅱ 四川省2010 年产量因子核算表
    附录 Ⅲ 四川省2015 年产量因子核算表
    附录 Ⅳ 四川省2005、2010、2015 年生态足迹测算表
    附录 Ⅴ 四川省2005、2010、2015 年生态承载力测算表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6)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相关理论基础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5 研究评述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方法
        2.2.2 技术路线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4 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及时空格局演变
        4.1.1 主体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序演变
        4.1.2 主体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异与演化
    4.2 建设用地碳排放核算及时空格局演变
        4.2.1 主体功能区建设用地碳排放时序演变
        4.2.2 主体功能区建设用地碳排放空间分异与演化
    4.3 多尺度生态补偿标准核算
        4.3.1 生态补偿标准3个阶段变化特征
        4.3.2 生态补偿标准2001-2015年整体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生态补偿的主体分析
    5.1 补偿主体与受偿主体
    5.2 生态补偿优先级
    5.3 生态补偿分区
    5.4 本章小结
6 生态补偿方式分析及机制构建
    6.1 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
        6.1.1 生态补偿方式
        6.1.2 生态补偿方式的组合
    6.2 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
        6.2.1 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
        6.2.2 生态补偿机制框架
        6.2.3 生态补偿机制运行保障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可能的创新点
    7.3 讨论
附录
    附录Ⅰ 2001-2015年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地均ESV分布图
    附录Ⅱ 2001-2015年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建设用地碳排放强度分布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7)成都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二)四川省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三)成都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四)研究评价
    三、研究视角和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重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重点与难点
    五、理论基础
        (一)文化遗产理论
        (二)文化真实性理论
        (三)系统耦合理论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的创新
        (二)论文的不足
第一章 成都市文化发展历史沿革与现状
    第一节 成都市区域概况
        一、自然地理
        二、资源与物产
        三、成都资源与旅游发展概况
        四、经济与社会发展
    第二节 成都市文化历史变迁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时期
        五、五代十国时期
        六、宋元时期
        七、明清时期
        八、近现代时期
    第三节 当代成都市文化概况与特征
        一、当代成都文化概况
        二、当代成都文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现状与价值分析
    第一节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现状
        一、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整体概况
        二、世界与国家级历史文化遗产
        三、四川省级历史文化遗产
        四、其他级历史文化遗产
    第二节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一、评价对象选择
        二、GIS空间分析法
        三、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第三节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分析
        一、历史价值
        二、科学价值
        三、艺术价值
        四、旅游利用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裕度评价与旅游经济协调度分析
    第一节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裕度评价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
        二、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
        三、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裕度评价结果分析
    第二节 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分析
        一、成都市文化旅游资源
        二、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
        三、成都市旅游经济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四、成都市旅游经济发展分析
    第三节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
        一、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经济耦合度模型
        二、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第四节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案例分析
        一、案例地分析对象的选择
        二、案例地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思路.
    第一节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分析
        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内容
        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手段
    第二节 成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问题分析
        一、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分析
        二、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利用方式分析
        三、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利用问题分析
    第三节 成都市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经济协调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和利用价值不均衡
        二、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工作仍较薄弱
        三、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仍然是重大课题
        四、旅游规划对本地历史文化、特色区域文化挖掘不够
        五、历史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管理方面存在条块分割的体制
    第四节 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思路
        一、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旅游经济利用思路
        二、成都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路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的项目
致谢

(8)四川省县域耕地多功能评价及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地多功能起源和内涵
        1.2.2 耕地多功能类型与特征
        1.2.3 耕地多功能评价
        1.2.4 耕地多功能保护与驱动因素
        1.2.5 研究评述
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论文框架
    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方法
        2.2.2 技术路线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环境条件
        3.1.3 社会经济状况
    3.2 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选取原则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数据来源及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4 耕地多功能评价模型修正与测度
    4.1 耕地多功能评价模型
        4.1.1 模型假设
        4.1.2 变量定义与初始模型
        4.1.3 信度分析
        4.1.4 验证性因子分析
        4.1.5 模型结果分析
    4.2 耕地多功能水平测度
5 耕地多功能空间演变分析
    5.1 耕地国民经济贡献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5.2 耕地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5.3 耕地社会就业承载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5.4 耕地生态安全维护功能空间分布特征
6 耕地多功能权衡与协同空间关联分析
    6.1 国民经济贡献与粮食安全保障功能的空间关联分析
    6.2 国民经济贡献与社会就业承载功能的空间关联分析
    6.3 国民经济贡献与生态安全维护功能的空间关联分析
    6.4 社会就业承载与生态安全维护功能的空间关联分析
    6.5 粮食安全保障与社会就业承载功能的空间关联分析
7 耕地主导功能识别及分区研究
    7.1 耕地主导功能识别与演变研究
        7.1.1 耕地主导功能识别
        7.1.2 耕地主导功能演变
    7.2 耕地多功能分区
    7.3 耕地多功能分区对策建议
        7.3.1 农业生产主导型区
        7.3.2 特色农业发展型区
        7.3.3 高效农业建设型区
        7.3.4 绿色农业保护型区
8 结论与不足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2010 年四川省县域耕地多功能值
    附录Ⅱ 2015 年四川省县域耕地多功能值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9)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对用地效率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1 国外研究进展
        2.1.2 国内研究进展
        2.1.3 研究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概念界定
        2.2.2 相关理论基础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4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分析
    4.1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4.1.1 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4.1.2 地级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4.1.3 县级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4.2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时序分析
        4.2.1 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时序变化
        4.2.2 地级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时序变化
        4.2.3 县级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时序变化
    4.3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空间差异分析
        4.3.1 地级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空间差异分析
        4.3.2 县级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空间差异分析
5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空分析
    5.1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指标体系构建
        5.1.1 指标选取原则
        5.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时序分析
        5.2.1 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5.2.2 不同行政级别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5.3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分析
        5.3.1 地级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分析
        5.3.2 县级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分析
6 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对用地效率的影响特征
    6.1 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对用地效率的影响分析
    6.2 不同行政级别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对用地效率的影响分析
    6.3 政策启示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区域潜力、投入产出特征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背景
        1.1.2 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难题
        1.1.3 本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位特征研究进展
        1.2.2 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评价研究进展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安排
        1.3.1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
        1.3.2 内容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土地整治
        2.1.2 高标准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2.1.3 绩效评价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资源禀赋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人地协调理论
        2.2.4 系统理论
        2.2.5 区位理论
3 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及建设特征分析
    3.1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的地貌特征分析
        3.1.1 四川东部盆地山地区地貌特征
        3.1.2 四川西部高山高原区地貌特征
    3.2 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概况分析
        3.2.1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分类建设
        3.2.2 不同地貌区差异化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
        3.2.3 建设资金来源的多途径
    3.3 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分区
        3.3.1 分区方法
        3.3.2 分区指标选择
        3.3.3 建设潜力分区结果
    3.4 高标准农田建设区位决策与重点县规划布局
        3.4.1 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县规划布局
        3.4.2 区域建设内容与重点
    3.5 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数量与规模特征
        3.5.1 建设数量特征
        3.5.2 建设规模特征
    3.6 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
        3.6.1 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且配置不均
        3.6.2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机构队伍建设不够
        3.6.3 农民参与程度不高
        3.6.4 后期利用和管护力度不够
    3.7 本章小结
4 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产出的区域特征分析
    4.1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区域差异分析
    4.2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投入产出特征分析
        4.2.1 总体投入特征
        4.2.2 总体产出特征
    4.3 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产出的区域特征分析
        4.3.1 测算方法选择
        4.3.2 测算思路与步骤
        4.3.3 区域基尼系数测算结果及分析
    4.4 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产出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研究设计与假设
        4.4.2 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分区建设的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绩效评价
    5.1 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分区建设成效
        5.1.1 不同地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情况
        5.1.2 不同地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
    5.2 绩效评价的对象确定、方法选择与指标构建
        5.2.1 绩效评价的对象确定
        5.2.2 绩效评价的方法选择
        5.2.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 区域层面的绩效评价分析
        5.3.1 数据来源
        5.3.2 评价结果分析
        5.3.3 影响因素分析
    5.4 项目层面的绩效评价分析
        5.4.1 数据来源
        5.4.2 评价结果分析
        5.4.3 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政策建议
    6.1 优化区域项目布局,科学落实建设任务和内容
    6.2 落实差异化政策支持
    6.3 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水平
    6.4 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全程管理和监督
7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四、长江上游典型区耕地的土地生产潜力——以四川省彭州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 张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2]茂县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适宜性评价[D]. 赵怀飞.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3]渝东南贫困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集聚研究[D]. 罗光莲. 西南大学, 2020
  • [4]基于遥感的四川省撂荒耕地多尺度空间格局及机制研究[D]. 王佑汉.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压力空间耦合关系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曹文亚.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6]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徐婕.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成都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黄连云.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8]四川省县域耕地多功能评价及分区研究[D]. 朱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9]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对用地效率影响研究[D]. 邓坤粼.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1)
  • [10]四川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区域潜力、投入产出特征与绩效研究[D]. 凌静.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长江上游典型地区耕地土地生产潜力——以四川省彭州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