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百年京张铁路,建设西北客运通道

改造百年京张铁路,建设西北客运通道

一、改造百年京张铁路 构建西北客运通道(论文文献综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202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认为桂政发[2021]1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4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4月

华南[2](2020)在《中铁设计京张高铁总体设计负责人王洪雨:奋力前行 无畏挑战》文中研究表明北京五道口,野花与蒲草在早秋的微风中轻轻地摇,一条铁道线隐在路边繁茂的绿化带背后,安静地伸向远方。穿过百年,钢轨已附着岁月的锈蚀,却依然刚毅,棕褐色枕木粗粝的木纹清晰可见,泛着时间沉淀的光泽。踩着碎石一路向北,仿若时间回到2008年12月底,王洪雨和几个同事从位于西直门的北京北站出发,从这里走过,沿铁道线向北走到昌平区,

佟欣[3](2020)在《轨道站域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深圳市典型站域为例》文中指出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和研究中,往往只注重空间塑造、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而疏于兼顾大规模行人客流对城市空间造成的压力。由于缺少对行人交通的深层研究,导致许多站域存在客流游积、人流过载和空间体验差等现象。如何引导高峰期行人快速流动、协调快速增长的行人流与有限城市空间两者间的平衡、满足行人交通需求,是当前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行人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其复杂性由“流”和“场”两个层面共同构成。然而在城市研究中对于“流”方面的研究,以及两者的平衡关系存在明显不足。站域空间组织与行人流动的关系密不可分,空间组织在站域层面的功能密度、路网形态、空间结构和站点层面的出入口布局分别对行人流的数量、流线、分布和集散具有直接影响。通过提出步行服务效率这一概念,能够有效整合行人交通的“流”与“场”,平衡交通服务的“供”与“求”,从交通视角评价站域空间组织,并深入理解空间组织与行人交通的关联性。在空间组织方面,对其认识应建立在我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以深圳市为例,在全面剖析了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特征后,发现以往基于规模等级和主导功能的分类方式难以全面反映轨道站域的空间组织特征,更无法体现行人流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基于影响行人分布的空间结构分类方式实则更为有效。因此通过形状指数和密度梯度函数计算,深圳市轨道站域被划分为节点型、面域型和轴带型三大基本结构。这些结构种类与站域层面的功能、形态和站点层面的出入口布局共同构成了空间组织的自变量指标体系。在结合了调研与地铁刷卡数据、POI和OSM等大数据之后,筛选出9个典型站域作为深入研究的对象,并将空间组织作为自变量指标进行计算。在步行服务效率方面,深圳市站域空间与步行的矛盾尤为突出。高峰期很多站域普遍存在行人步行缓慢、流线集聚性强和瞬时密度大等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当前站域空间在规划时并未考虑行人交通,缺乏对大规模行人的有效支持,进而制约了步行服务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伴随新一轮城市发展,城市轨道站域的步行需求还将进一步提高,其步行服务效率也应该从提高流动效率、分散聚集人流和疏解瞬时密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因此步行服务效率的具体内容主要针对行人流动性和时空协调性两个方面来选取因变量指标。明确了步行服务效率因变量指标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具体指标进行计算。借助行人微观仿真模拟的技术手段能够复现城市中大规模行人流的时空变化情况,有效获取指标结果。以典型轨道站域中的264条街道为实证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实地调查和交通四阶段法对行人交通分布进行预测,并通过热力图对结果进行检验。随后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并将得到的数据与实地调研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调整并优化模型。最后利用仿真输出的数据对轨道站域的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进行计算,得到1组真实场景、9组功能变化场景和8组出入口变化场景下的计算结果,最终构成了步行服务效率因变量指标体系。基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证实了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具有显着影响,并发现了商业设施密度、街道中介度和人行道宽度等关键影响因素。在进一步对比三种结构类型的步行服务效率后,发现了不同结构类型下步行服务效率存在显着差异,其中轴带型站点的通畅性最好,节点型站点的时间敏感度最大。通过不同功能种类和密度的多情景模拟,得出了功能分布、街道形态因素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具体关联和影响程度,并分析了不同车站位置、出入口数量和与城市连接方式的步行服务效率变化。从空间组织与步行服务效率的关联,揭示了“空间—行为—效率”关联的群体行为作用机理。根据步行服务效率指标间的内在逻辑,空间组织中关键影响因素的权重排序依次为功能密度、出入口布局、结构形态。最后从提高步行服务效率的角度对样本站域提出了设计优化策略,并构建了“容量规模—站点设计—站域规划”的空间设计流程。

石河[4](2020)在《9386亩绿化 六大景观 乡土植物担纲“主角”沿线四季赏景 京张高铁建成一条山川一览锦绣斑斓的绿色廊道》文中研究说明多彩大地颂高铁新风、山水田园汇首都风范、苍翠延绵助冬奥赛会。包括新增造林7883亩、改造提升1503亩,总面积9386亩的京张高铁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已经全面进场施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京张高铁绿色通道全线融合平原、山区的大地自然景观,打造一条串联山水地景,体验北京自然与文化的风景廊道,其突出大尺度景观变化,强调冬季彩色植物应用,体现四季景观。京张高铁绿色通道主体工程将在2020年年底完工。

焦文林[5](2020)在《高考时鲜素材解读》文中研究表明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年5月15日,全方位展示亚洲风采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启了一场场穿越时空的文明之约,讲述了一个个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故事。同心促交流,携手共命运。亚洲人民在共赏多元文化之美的同时,也一起共谋文明共存的发展之道。

蒋伟平[6](2020)在《解析“精品工程 智能京张”对新时代中国铁路建设的深远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京张高铁既是2022年冬奥会的交通保障线,也是中国智能铁路的1.0版和高速铁路的2.0版,是一条集中国铁路设计、建设、制造与管理先进技术之大成的智能高速铁路。同时,京张高铁开启了中国铁路建设智能新时代,提出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的新时代工程建设新要求,践行了站城融合的设计新理念,打出了铁路建设史上第一张文化名片;实现了绿色畅通的建设新目标。

张小星[7](2019)在《“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文中提出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是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原因要归结于铁路是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方式之一,一直深刻地影响、改变、重塑着世界的版图、空间、文化、经济等方方面面。铁路在中国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发展,尤其在新世纪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以来,中国已经引领了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铺垫了坚实的基础。而火车站是铁路运输系统的重要枢纽和节点,也是城市与区域经由铁路相互连接的重要节点和界面,对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其周边地区的地域空间范围内更显突出,这正构成了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的直接原因。新时期以来中国高铁客站地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更凸显了这一命题的战略性意义。在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实证案例中的基本事实和现象以及“车站在地区发展中的角色与作用”的主要线索,本文首先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的概念设想及研究视角,对其与“车站地区”概念原型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辨析并希望在实证分析中得以检验。研究提出了“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及“车站关联地区”与“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据此以广州“三站”地区案例为对象展开讨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是对论文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和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第二章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从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广州“三站”的选址是铁路与城市双方协调、博弈的结果,以及“三站”成为城市功能布局、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支点及重要引导因素。第三章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在界定“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了“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与第三章的分析方法类似,本章亦在界定“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范围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其土地利用的演变、功能业态的主要特征及空间形态的演变,并解析其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第五章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在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以及国内外高铁客站地区案例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南站新城”及“广州南站关联地区”空间发展的机遇、挑战分析,以此展望地区未来的发展。第六章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在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解析了车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及其机制,即车站角色的演变、空间的演变、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及“站-城”关系的本质。本文是基于广州“三站”地区案例的个案研究,在实证和规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相关研究的分析框架。同时以个案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案例尤其是与相关经典理论模型的比较分析,从而探讨车站地区问题的个性与共性。分析结果显示“车站关联地区”的研究视角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相关结论也将为“车站地区”的城市更新以及空间开发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引发我们更好地审视“车站”与“城市”相互关系的再思考。

汪艳[8](2019)在《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文中指出从古至今全世界流域的发展都存在着共性。城市的发展与大的水系、海洋密不可分,而水系发达的地方总是能形成贸易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经历过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水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城市产生互动性效应。近些年,中国迎来快速城市化,对历史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城市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正在逐渐减弱,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在生态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国梦的中国可持续城乡战略中,“水与城市”这一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水环境问题,恢复城市群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城市历史文化与环境的“韧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城镇发展及历史变迁研究为主题,以河流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的连续性与叠加性特征,深入理解城镇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及生成与发展机制,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城市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结合点,探寻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选择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并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镇开展比较研究。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建立沿主要水网的城镇变迁格局上,同时运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和西方规划学界成熟的城市形态学理论框架,从“城市形态(物质环境)-城市管理(动力机制)”角度,从“历史的演变-现在的发展-未来的挑战”时间维度,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层面,以中国苏州、南京、扬州、上海等为具体城市案例,总结区域城镇发展脉络与特征,分析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变的内部动因与管理机制,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所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类型,揭示具有江南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比较中国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一带及苏中地区滨水城镇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市历史时期的管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研究水网城市格局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关联性,以及社会、文化、经济等要素在滨水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归纳两大三角洲发展的异同性,提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总结可学习与借鉴的历史经验。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从历史的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和经济的协同性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全文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从研究背景中提出研究问题,阐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理论支撑,由理论路线构建出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研究综述与方法论,共同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论文第二部分以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一部分建构的理论体系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区域层面对水网格局影响下的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历史形态演变进行分析,建构历史演进中的城镇体系。对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与类型,总结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岛状结构的聚落、城址模式以及“江、河、湖、海”影响下的城市类型。在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集群模式是“轴”与“网”结构的叠加,是流域发展起来的带状城市群和四通八达的水网发展起来的网状城市群,并形成了“城-镇-村”一体化的城市层级模式。对水网格局与城镇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其生成与发展机制,提出具有江南地区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三部分为比较章节,第五章选取相似地形地貌的,相同经济地位的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开展比较研究。仍然从“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角度,从城址与水系关系、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主体、制度规则八个方面对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异同性进行详细比较分析与总结,揭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四部分为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与思考,第六章主要探讨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面对未来的挑战,论文提出区域层面应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城镇发展中汲取历史经验,坚持整体性发展战略与一体化,坚持集群式发展;历史城市层面,学习将历史转化成促进城市发展的资源与动力,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滨水区层面,学习将文化与环境相融合的滨水区改造经验。论文提出将历史的可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经济的协同性等相结合发展,探寻历史与未来的结合点,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三角洲城市发展框架。

张帆[9](2019)在《高速铁路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去十年中国高速铁路(HSR)迅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高铁运行通过压缩时空、加速人口流动促进了生产要素流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在经济“新常态”下,是维持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方向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目前还鲜有研究关注这一重要经济现象。本研究采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解释为何高铁建设不仅可以推动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还能缩小落后和发达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从而推动中国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我们首先建立理论分析框架去解释这一经济现象,再用实证模型去证明两个理论假设:(1)高铁运营促进中国城市整体经济增长;(2)高铁运营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本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目标及思路、假设及方法、特色及创新等。第二章,文献综述。分别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收敛、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铁路与经济发展、高铁建设与经济发展四个方面,层层递进,全面地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第三章,详细梳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及现状。第四章,中国高速铁路对经济增长及趋同发展的影响分析。研究总结了高铁在四个方面所可能产生的经济社会外部性,分别为高铁扩展了城市经济腹地的范围、增加城市之间的投资便利、扩展了工作地点和居住地之间的距离、减轻其他交通系统的交通拥堵状况。另外,采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根据拓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对经济增长及趋同发展影响的分析模型,使分析更加严谨直观。高速铁路发展对经济增长及趋同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讨论了高铁如何通过压缩时空,加速生产要素流通速度,产生巨大和多样的经济外部性去实现对全国所有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城市之间的趋同发展产生促进作用。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尤其是样本城市劳均GDP的基尼系数计算分析全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同走向。最后,我们建立适合中国城市经济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植入高铁变量,植入高铁与城市初始劳均GDP的交叉变量,一步一步地分析高铁如何影响城市经济增长,影响城市之间经济发展的收敛速度,来验证我们的两个基本理论假设。再通过寻找合适的工具变量,利用TSLS检验避免内生性问题,使结果更加稳健。实证结果显示,全样本的截面和面板数据回归都支持我们的理论假设;进一步分区域以及区域配对的敏感性分析也得出一致的结论。本研究的实证结果对城市通过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特别是建设高铁来促进经济增长与趋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五章,高速铁路发展与投资增长。建立投资计量模型估计高铁建设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作用,同时利用双重差分法(DID)及倾向得分匹配法(PSM)验证计量结果的可靠性。实证结果表明,高铁建设促进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而为长期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提升全国整体技术水平;高铁投资没有挤占其它行业的投资,相反,因为高铁投资的拉动,通过其上下游漫长的产业链条拉动全国各行各业投资增长。相对于没有开通高铁的城市,开通高铁的城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吸引外资率、房地产投资率、排除掉房地产或交通邮政投资以后的其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都有显着性增加。因为高铁的出现,全国、东部、中部及西部城市的投资增长率每年平均分别提高2.2%、1.5%、7%和4.2%。高铁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增加幅度是非常可观的,如果没有高铁建设,在后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特别是2012年进入“新常态”以后,中国经济很难有如此持续稳定的增长速度。第六章,高速铁路发展与人口迁移。利用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验证高铁开通和人口迁移的因果关系。并寻找人口迁移的代理变量,即商品房销售面积变量,采用基本OLS回归模型检验高铁开通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高铁开通显着加速了人口流动,使人口迁移变化更加明显。第七章进行总结与展望。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和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用实证模型和地级城市层面的数据证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现象,尤其是通过理论及实证模型,同时证明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影响。现有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大都采用全国省一级跨时间的面板数据,本研究认为有必要利用全国地区一级城市跨时间的面板数据,才能构建一个各地城市你追我赶、区域均衡增长的实证模型。其次,对高铁的经济外部性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高铁的外部性主要表现为高铁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以及其降低传统交通系统运输压力带来的间接作用。在现有的文献中,很少把高铁作为一个提高交通效率的变量,并将其植入动态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去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和趋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创新性地把城市间高铁和传统铁路的运行时间,作为影响城市间交通效率的变量,并考虑这个变量对传统交通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同时假设这些变量能够帮助打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经济增长溢出的障碍,因而弱化、甚至消除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推动中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为发达地区拉动落后地区共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再次,前人文献研究高铁作用时主要集中在可达性提高带来的同城效应或重要城市极化发展等方面,对高铁对投资额或城市人口迁移影响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本研究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大生产要素方面深入探究高铁对经济增长及收敛的影响因素和传导机制,即从投资金额的变化上,量化分析了高铁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此外,利用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证明了高铁开通对加速人口迁移带来的积极影响。不仅丰富了高铁经济学的研究,还增进了对高铁效应作用机制的理解。本研究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有新的突破,在实证研究的手段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在实证方面,用双重差分法、倾向得分匹配法等研究手段,对同一个理论问题,从不同的视角进行分析。这样的研究结果,不仅具有科学性,更具有其综合性。

张宇[10](2019)在《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研究 ——以京张高铁崇礼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关于铁路建设环境影响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崇礼铁路工程从设计、施工到运营全生命周期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造成的影响,构建了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以灰色系统理论和突变理论为基础,分别建立了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模型和突变级数法综合评价模型,并对新建崇礼铁路进行了绿色等级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绿色理念、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景观格局、社会经济、资源节约6个一级指标,以及相对应的17个二级指标、45个三级指标。确定了三级指标评价标准,并将评价等级划分为非绿色、浅绿色、绿色、深绿色四个等级。(2)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针对新建崇礼铁路工程对景观格局的影响计算结果为:项目区斑块数目由铁路建设前454增加到铁路建设后1369,最大斑块指数由7.75降低到5.92,边缘密度由152.48增加到237.80。这表明新建崇礼铁路工程建设对景观格局影响大,景观破碎化加重,铁路建设前后景观多样性指数无显着变化表明项目区内无新景观类型出现。(3)采用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模型对新建崇礼铁路进行绿色评价的结果为:绿色理念、水土保持、景观格局、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各指标权重分别为0.171、0.244、0.159、0.270、0.157,各指标评分分别为 6.61、6.26、3.93、5.59、5.93,新建崇礼铁路综合评分为5.54,评价结果为绿色等级。(4)采用突变级数法综合评价模型对新建崇礼铁路进行绿色评价的结果为:绿色理念指标评价值位于0.75-0.80之间,环境保护指标评价值位于0.50-0.60之间,景观格局指标评价值位于0.25-0.30之间,水土保持指标评价值位于0.75-0.80之间,资源节约指标评价值位于0.50-0.60之间,新建崇礼铁路综合评价值位于0.60-0.70之间,评价结果为绿色等级,所以基于本文所构建的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新建崇礼铁路为一条绿色铁路。

二、改造百年京张铁路 构建西北客运通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造百年京张铁路 构建西北客运通道(论文提纲范文)

(2)中铁设计京张高铁总体设计负责人王洪雨:奋力前行 无畏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智能京张,呼应筑路强国的百年之声
尊重自然,形隐于山
以人为本建好新京张线
目前所能达到的最好

(3)轨道站域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深圳市典型站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3.1 城市空间层面的步行研究
        1.3.2 轨道交通站域层面的空间研究
        1.3.3 轨道站域相关的行人交通研究
        1.3.4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空间组织与步行服务效率的理论分析
    2.1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的研究基础
        2.1.1 轨道站域空间的范围界定
        2.1.2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的主要研究内容
        2.1.3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理论模式
        2.1.4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分类
    2.2 步行服务效率相关研究基础
        2.2.1 行人交通的相关研究
        2.2.2 轨道站域的行人交通流动过程
        2.2.3 步行服务效率的概念、内涵与意义
        2.2.4 基于行人微观仿真的步行服务效率测度方法
    2.3 空间组织与步行服务效率的互动机理
        2.3.1 空间组织与行人交通的源流关系
        2.3.2 步行服务效率对空间组织的引导作用
        2.3.3 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直接影响
        2.3.4 变量间的基本关系框架与研究思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深圳市轨道站域空间组织特征和测度指标建立及论证
    3.1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及站域空间组织特征
        3.1.1 交通引导下的城市空间格局发展概况
        3.1.2 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与站点建设过程
        3.1.3 城市轨道站域的既有分类及特征
        3.1.4 空间格局诱导下的站域空间组织特征
    3.2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测度内容论证
        3.2.1 轨道站域功能分布测度内容
        3.2.2 轨道站域路网形态测度内容
        3.2.3 轨道站域空间结构测度内容
        3.2.4 轨道站点出入口布局测度内容
    3.3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测度指标选取
        3.3.1 轨道站域功能分布指标选取
        3.3.2 轨道站域路网形态指标选取
        3.3.3 轨道站域空间结构指标选取
        3.3.4 轨道站点出入口布局指标选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深圳市典型轨道站域空间组织指标量化及分析
    4.1 轨道站域空间组织指标预处理与计算
        4.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4.1.2 指标计算结果的空间分布概况
    4.2 轨道站域典型案例的筛选
        4.2.1 典型案例筛选原则
        4.2.2 典型案例选取过程
        4.2.3 典型样本案例介绍
    4.3 典型案例的指标计算结果分析
        4.3.1 轨道站域功能分布指标结果
        4.3.2 轨道站域路网形态指标结果
        4.3.3 轨道站点出入口布局指标结果
        4.3.4 自变量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深圳市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特征与评估指标建立及论证
    5.1 城市轨道交通行人客流特征分析
        5.1.1 轨道交通运营概况与行人客流不均衡特征
        5.1.2 轨道交通高峰行人客流的潮汐特征
        5.1.3 轨道交通行人客流的时间峰现特征
        5.1.4 轨道交通行人客流的未来增长趋势
    5.2 城市轨道站域行人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5.2.1 轨道站域行人流动基本特征
        5.2.2 轨道站域行人流空间汇集特征
        5.2.3 轨道站域行人流时间波动规律
    5.3 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评价指标筛选与论证
        5.3.1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初步筛选对象
        5.3.2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筛选的原则
        5.3.3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代表的内容
        5.3.4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计算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深圳市典型轨道站域行人微观仿真过程及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计算
    6.1 基于行人微观仿真模型的建模基础
        6.1.1 研究假设与预期结果
        6.1.2 行人微观仿真模拟流程
        6.1.3 行人微观仿真平台选取
        6.1.4 空间范围与模拟场景设置
    6.2 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仿真模型构建
        6.2.1 行人流动模拟流程及方法
        6.2.2 轨道站域空间与行人行为模型构建
    6.3 步行人流模拟结果检验及模型调整优化
        6.3.1 步行吸引量结果检验与调整优化
        6.3.2 行人分布数量检验与调整优化
        6.3.3 步行通行时间检验与调整优化
        6.3.4 微观步行行为检验与调整优化
    6.4 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计算结果
        6.4.1 各站点行人流量与分布结果
        6.4.2 步行服务效率指标计算结果
        6.4.3 站点层面出入口布局情景计算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影响因素分析与结果的启示
    7.1 轨道站域功能密度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分析
        7.1.1 功能对步行服务效率的整体影响
        7.1.2 办公功能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7.1.3 居住功能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7.1.4 商业功能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7.2 轨道站域路网形态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分析
        7.2.1 路网形态与步行服务效率的关联性
        7.2.2 路网形态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7.3 轨道站域空间结构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分析
        7.3.1 空间结构的步行服务效率差异性分析
        7.3.2 节点型站点的步行服务效率影响因素
        7.3.3 面域型站点的步行服务效率影响因素
        7.3.4 轴带型站点的步行服务效率影响因素
    7.4 出入口布局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分析
        7.4.1 出入口数量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7.4.2 出入口位置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7.4.3 出入口形式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
    7.5 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影响的综合性分析
        7.5.1 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路径
        7.5.2 轨道站域步行服务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7.5.3 步行服务效率低下的原因与影响机理
        7.5.4 基于步行服务效率的空间组织调整
    7.6 研究结果的应用及启示
        7.6.1 基于容量规模—站点设计—站域规划的设计流程
        7.6.2 结合行人客流量的空间开发强度调控
        7.6.3 考虑与站域容量协调的车站出入口布局
        7.6.4 针对行人规模的轨道站域空间结构选型
    7.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典型站域的初步筛选与调研分析
    附录B 全部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附录C 全部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9386亩绿化 六大景观 乡土植物担纲“主角”沿线四季赏景 京张高铁建成一条山川一览锦绣斑斓的绿色廊道(论文提纲范文)

110年,京张铁路华丽转身为京张高铁
京张高铁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大尺度森林、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
京张高铁“一条山川一览锦绣斑斓的绿色廊道”
“一线、三段、三站、六点”京张高铁北京段形成大规模、连片、完整的生态空间
    ●三段
    ●三站
    ●六点
乡土树种在京张高铁绿色通道中担纲“主角”冬季照样能观景
吸引鸟类、设置“本杰士堆”京张高铁绿色通道对动物很友好

(6)解析“精品工程 智能京张”对新时代中国铁路建设的深远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概况
2 项目的功能定位
3 京张高铁对新时代中国铁路建设带来的深远影响
    3.1 京张高铁开启了中国铁路建设智能新时代
    3.2 京张高铁提出了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的新时代工程建设新要求
    3.3 践行了站城融合的设计新理念
        3.3.1 北京枢纽北京北站和清河站的规划与设计(图2)
        3.3.2 八达岭长城地下站的规划与设计(图5)
    3.4 实现了绿色畅通的建设新目标
    3.5 打出了铁路建设史上第一张文化名片
    3.6 实现了智能京张技术的全面、系统创新
        (1)在工程建设方面:
        (2)在动车组方面:
        (3)在供电系统方面:
        (4)在调度指挥方面:
        (5)在旅客服务方面:
        (6)在车站方面:
        (7)在运维方面:
        (8)在自然灾害方面:
4 思考与建议
    (1)关于BIM技术的应用
    (2)关于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技术创新

(7)“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的意义
        1.1.2 案例的比较分析是火车站与其周边地区相互关系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1.1.3 问题的提出: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作为案例研究的典型意义
    1.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综述
        1.3.1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
        1.3.2 相关研究综述
        1.3.3 相关研究主要问题与不足
        1.3.4 研究将聚焦的基本理论命题
    1.4 研究视角
        1.4.1 “车站关联地区”的提出及其与“车站地区”的辨析
        1.4.2 案例比较分析方法之于“车站地区”命题的综合应用
        1.4.3 “车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实证研究分析思路
        1.4.4 “车站关联地区”、“车站地区”空间开发的规范研究分析思路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实践意义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下的广州“三站”
    2.1 导言
        2.1.1 广州中心城区之铁路与城市互动演变的主要历程
        2.1.2 广州“三站”之客运量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的检验分析
        2.1.3 广州“三站”是铁路与城市互动影响的主要焦点
    2.2 广州“三站”的选址过程及其决策机制
        2.2.1 “铁路主导”:广州站的选址、建设
        2.2.2 “城市主导”:广州东站的选址、建设
        2.2.3 “铁路与城市合谋”:广州南站的选址、建设
    2.3 广州“三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1 广州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2 广州东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3.3 广州南站的运输功能分析
    2.4 广州“三站”对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影响
        2.4.1 广州站是现代城市格局初步形成的重要因素
        2.4.2 广州东站是天河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支点
        2.4.3 广州南站是城市“南拓”发展战略的重要“棋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3.1 导言
    3.2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主导作用
        3.2.1 “前广州站时代”:城市郊区演变为城乡结合部的空间、景观格局
        3.2.2 “一站时代”:单向分布、公服设施用地的圈层布局与旅馆用地的扩展
        3.2.3 “两站及三站时代”:双向分布、批发市场用地主导及其成片发展
        3.2.4 “广州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3.3 “广州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客流经济为主体走向车站诱导经济为主体
        3.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3.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3.3.3 小结
    3.4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3.4.1 空间形态:级差地租导向
        3.4.2 交通体系:单向平面放射体系走向双向立体网格体系
    3.5 “广州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3.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3.5.2 内在机制
        3.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贸批发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空间演化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4.1 导言
    4.2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车站的辅配作用
        4.2.1 “前广州东站时代”
        4.2.2 “两站及三站时代”
        4.2.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土地利用演变的总体特征
    4.3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的功能业态:车站诱导经济成为主体
        4.3.1 基于建筑面积数据的分析
        4.3.2 基于邮政编码分区单元的企业数据分析
        4.3.3 小结
    4.4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形态与交通体系的演变
        4.4.1 空间形态:城市轴线导向为主
        4.4.2 交通体系:双向立体枢纽体系的形成
    4.5 “广州东站关联地区”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分析
        4.5.1 空间演化的总体特征
        4.5.2 内在机制
        4.5.3 车站与关联地区商务服务业之运输联系的问卷及访谈调研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
    5.1 导言
    5.2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现状
    5.3 广州“两站”关联地区案例的总结
    5.4 “广州南站新城”与广州“两站”关联地区的差异及其挑战
    5.5 “广州南站新城”空间开发的主要策略
    5.6 “广州南站新城”的愿景展望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三站”地区空间发展的格局、过程与机制解析
    6.1 导言
    6.2 广州“三站”地区演绎了三种空间发展模式
    6.3 广州“三站”规划思想演变:车站作为城市发展的“工具”属性不断增强
    6.4 “车站关联地区”构成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类型
    6.5 车站地区要素驱动的作用机理
    6.6 “站-城”关系的本质是空间供给与需求的匹配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的城市化
        1.1.2 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
        1.1.3 三角洲大都市区域面临的共同挑战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名词定义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方法论
    2.1 中国与西方相关理论
        2.1.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2.1.2 西方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
    2.2 研究综述
    2.3 理论框架构建
    2.4 研究框架构建
    2.5 研究方法
        2.5.1 总体研究方法
        2.5.2 具体研究方法
    2.6 研究思路
    2.7 研究路线
第三章 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城镇发展
    3.1 生成——早期聚落与城市的点状分布
        3.1.1 早期自然地理与聚落发展(-公元前21世纪)
        3.1.2 城市的形成(-200BC)
    3.2 转折——运河两岸城市与产业的线性集聚
        3.2.1 运河-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50BC–600AD)——以运河为轴线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3.2.2 以太湖、长江、大运河为圈层和轴线的城市体系(550AD-950AD)
    3.3 定型——水系导向城乡聚落的网络格局
        3.3.1 “水城市-水城镇-水乡村”初步形成(900AD-1400AD)
        3.3.2 城镇发展的多样化(1350AD-1850AD)
        3.3.3 民族工业与铁路的兴起(1850AD-1950AD)—交通方式的转变带来城市格局的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生成与发展机制
    4.1 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
        4.1.1 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的聚落、城址与水:岛状结构
        4.1.2 城市与水:不同水环境促生的城市类型
        4.1.3 城市群与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轴”与“网”的叠加
        4.1.4 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层级模式:城-镇-村一体化发展
    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特征总结
        4.2.1 城镇发展与水系关联性特征
        4.2.2 整体呈现均质化、高密度、多中心、多层级的发展特征
        4.2.3 城镇发展与经济关联性特征
        4.2.4 流域促成的产业带与国家粮仓
        4.2.5 历史文化名城集群
        4.2.6 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叠加性
        4.2.7 区域中心从内陆向沿海发展
        4.2.8 水网中衍生的江南文化
    4.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管理)分析
        4.3.1 影响因素
        4.3.2 城市行为的主导者(城市主体)
        4.3.3 制度——城市职能与城市管理
        4.3.4 城市管理总结
    4.4 江南地区特征的城市发展规律
        4.4.1 历史演进中的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4.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第五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研究
    5.1 欧洲三角洲自然环境
    5.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分析
        5.2.1 比较一:城址与水系关系
        5.2.2 比较二: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
        5.2.3 比较三: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
        5.2.4 比较四: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
        5.2.5 比较五: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
        5.2.6 比较六: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5.2.7 比较七:城市主体(城市行为的主导者)
        5.2.8 比较八:制度规则
    5.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5.3.1 历史演进中的欧洲三角洲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5.3.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5.4 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第六章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建议与思考
    6.1 发展经验总结
        6.1.1 区域层面的发展经验
        6.1.2 历史城市的复兴:历史作为资源促进城市生长
        6.1.3 滨水区经验:注重文化与环境相融合
    6.2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6.2.1 历史演进所形成的规律与经验中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
        6.2.2 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
    6.3 论文创新点与未来展望
        6.3.1 论文的创新点
        6.3.2 思考与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图名目录
图表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高速铁路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3 创新点
    1.4 概念界定
2 文献综述
    2.1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趋同发展
    2.2 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
    2.3 铁路与经济发展
    2.4 高速铁路与经济发展
    2.5 文献述评及展望
3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
    3.1 中国高速铁路的开通及飞速发展
    3.2 中国向“八纵八横”高铁网时代迈进
    3.3 中国高速铁路的特点及优势
4 高速铁路与中国经济增长及趋同发展
    4.1 高速铁路对经济增长及趋同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
    4.2 实证模型
        4.2.1 σ收敛
        4.2.2 β 收敛
        4.2.3 工具变量检验
    4.3 变量及数据
    4.4 估计结果及分析
    4.5 铁路旅行时间与城市经济增长趋同的实证研究
    4.6 本章小结
5 高速铁路与中国投资增长
    5.1 高速铁路对投资增长作用的理论分析
    5.2 实证模型
        5.2.1 高铁对投资增长影响的基本模型
        5.2.2 双重差分(DID)模型
        5.2.3 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
    5.3 变量及数据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5.4.1 OLS模型实证结果
        5.4.2 DID模型及PSM-DID模型实证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高速铁路与中国人口迁移
    6.1 高速铁路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6.2 实证模型
        6.2.1 双重差分(DID)模型
        6.2.2 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
        6.2.3 面板数据OLS模型
    6.3 变量及数据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6.4.1 DID模型实证结果
        6.4.2 PSM-DID模型实证结果
        6.4.3 OLS模型实证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10)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研究 ——以京张高铁崇礼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速铁路绿色评价研究现状
        1.2.2 铁路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1.2.3 铁路建设对景观格局的影响评价研究现状
    1.3 高速铁路绿色评价相关理论
        1.3.1 绿色铁路概念
        1.3.2 绿色铁路理论基础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崇礼铁路概况
    2.1 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2.2 绿色理念概况
    2.3 水土保持概况
    2.4 景观格局影响概况
    2.5 资源节约概况
    2.6 环境保护概况
3 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目标
        3.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3.1.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3.2 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3.2.2 三级指标具体说明及评价标准
        3.2.3 景观格局指标具体说明及评价方法
4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新建崇礼铁路绿色评价
    4.1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1.1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4.1.2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4.2 新建崇礼铁路综合评价
        4.2.1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4.2.2 基于灰色聚类法综合评价
    4.3 评价结果分析
5 基于突变理论的新建崇礼铁路绿色评价
    5.1 基于突变理论的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5.1.1 突变级数法基本原理
        5.1.2 突变级数法与灰色聚类法对比分析
        5.1.3 突变级数法的适用性分析
        5.1.4 突变决策选择原则
        5.1.5 突变级数法的问题与改进
        5.1.6 基于改进的突变级数法的评价模型的构建
    5.2 新建崇礼铁路绿色评价
        5.2.1 原始数据处理及各指标重要度确定
        5.2.2 突变类型及决策原则的确定
        5.2.3 各层指标的归一计算
        5.2.4 突变级数值得变换处理
    5.3 评价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改造百年京张铁路 构建西北客运通道(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9)
  • [2]中铁设计京张高铁总体设计负责人王洪雨:奋力前行 无畏挑战[J]. 华南. 中华儿女, 2020(18)
  • [3]轨道站域空间组织对步行服务效率的影响研究 ——以深圳市典型站域为例[D]. 佟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9386亩绿化 六大景观 乡土植物担纲“主角”沿线四季赏景 京张高铁建成一条山川一览锦绣斑斓的绿色廊道[J]. 石河. 绿化与生活, 2020(07)
  • [5]高考时鲜素材解读[J]. 焦文林. 求学, 2020(S1)
  • [6]解析“精品工程 智能京张”对新时代中国铁路建设的深远影响[J]. 蒋伟平. 铁道标准设计, 2020(01)
  • [7]“车站关联地区”视角下广州三大铁路客站地区空间发展模式的研究[D]. 张小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8]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D]. 汪艳. 东南大学, 2019(01)
  • [9]高速铁路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张帆. 重庆大学, 2019(01)
  • [10]高速铁路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研究 ——以京张高铁崇礼段为例[D]. 张宇.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改造百年京张铁路,建设西北客运通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