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超工业化战略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赶超工业化战略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一、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论文文献综述)

伍山林,李宗圆[1](2021)在《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战略逻辑——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论述为中心》文中提出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针对我国国情并且借鉴列宁和斯大林的工业化思想以及苏联工业化经验,毛泽东提出以"三个并举"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化思想体系。基于首重安全和兼顾发展的战略逻辑,我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凭借这一战略,我国到改革开放前建立了独立和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在工业化过程中存在效率偏低和结构失衡等问题。这种战略逻辑分析有助于理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工业化思想的核心要义,有助于把握将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战略方向,有助于说明为什么要对学术界关于工业化战略的一些评论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再评论,有助于理解习近平"两个不能否定"的科学论断和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智慧与力量。

黄群慧[2](202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及其历史经验》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农业大国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无疑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伟大任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奋斗,成功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性成就,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建立了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这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完成了反帝反封建历史任务,为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创造了根本政治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领导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则领导实现了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和中国经济的快速赶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持续深化高质量工业化进程,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成功,其最为基本的历史经验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地坚定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二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三是积极探索和遵循大国工业化规律,与时俱进、全面协同地推进工业化进程。

王乾厚[3](2013)在《新中国工业化战略路径演变、反思与展望》文中指出工业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发达国家工业化是一种面向市场的自然演进过程,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系列发展战略安排。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里,中国工业化战略经历了三次路径演变:19531978年间实施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19792001年间实行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业化均衡发展战略;2002年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工业化战略的每次路径演变都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王剑锋,顾标,邓宏图[4](2013)在《赶超型工业化的模式变迁与经常项目顺差——一个经济史和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的整体性分析显示,与其他很多发展中国家存在对外需和外资的双重需求不同,重工业优先模式遗存的高储蓄率体制使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更多地表现为对外需拉动的单一需求。中国在总体并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随着政府对加工贸易型FDI的优惠力度不断升级,出现了资本顺差带动贸易顺差增长的现象。

李中仁[5](2013)在《比较视野下当代中国的工业化模式与劳工整合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致力于回答三个紧密相关的理论问题:首先,在当今世界那些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中间,为什么一些国家(地区)能够将本国工人阶级很好地整合进既有的政治及经济秩序之中,获得他们对工业关系与政府权威的长期服从,而另外一些国家(地区)的劳工整合能力却很弱呢?其次,作为当代全球最为活跃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之一,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劳工整合能力呈现出怎样一种发展趋势?又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中国政府现有劳工整合政策的实际效果?为此,笔者在导论中对劳工整合与国家劳工整合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详细梳理了学界现有的三种主流劳工整合理论。笔者发现,无论是依附论、发展型国家理论,还是历史制度主义理论,都无法对后发工业化国家间劳工整合能力的差异给出圆满的解释。针对这种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笔者尝试着提出一个替代性的理论假说。本文认为,工业化模式才是影响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劳工整合能力(亦即政府整合政策的实际效果)的关键因素。在这一假说的基础上,笔者建构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来揭示一国劳工整合能力的动力机制。在此之后,本文从两方面入手论证了自己的上述观点与理论模型。首先,笔者在第二章中进行了一项跨国比较劳工研究。本文选取了20世纪60-70年代期间同样采取威权主义劳工整合形式的韩国、台湾地区、巴西以及墨西哥这四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作为案例,考察当时他们各自在劳工整合上所取得成效。结果显示,虽然四个案例中的统治集团都对本国劳工进行了系统的镇压,但是韩国与台湾政府在该时期收获了一支高效而又服从的工人阶级队伍;相比之下,巴西和墨西哥政府则饱受国内工人生产效率低下、集体抗争行动频繁之苦,政治秩序及工业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这意味着,韩国与台湾政府在劳工整合能力上的表现明显强于巴西与墨西哥的统治集团。笔者发现,不同类型的工业化模式是导致劳工整合形式相同的这两组国家在劳工整合能力上呈现出显着差异的根本原因。具体来说,由威权政府所推行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EOI)在上述二十年间显着地提高了东亚两个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中产业工人阶级的整体市场地位和职业技术水平,改善了他们在社会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因而促进了他们对现有工业关系与政治秩序的服从;对比之下,由巴西与墨西哥政府主导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ISO)则无论是在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还是劳动力素质以及劳工服从程度上都表现得非常糟糕。由此可见,正是工业化模式上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巴西与墨西哥统治者的劳工整合能力明显弱于同时期的韩国与台湾政府。在对劳工整合能力影响机制进行完横向的跨国比较研究之后,笔者将讨论的重心拉回至当代中国语境,试图解答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劳工整合问题的现状及其成因这两大核心议题。在第三章中,通过对当代中国劳工阶层社会地位、生产关系、身份认同以及集体行动方式的详细考察,笔者发现当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劳工政治危机。危机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无法有效地提高工人的社会地位,保护其合法权利,导致工人越来越不信任现存的工业权威秩序,社会中的劳资冲突和工人抗争性事件日益频繁,现有的劳工整合政策也逐渐失去了以往缓解劳动关系的正面功效。换句话说,中国政府的劳工整合能力呈现出不断下降的危险态势。第四章与第五章则重点探讨了造成上述劳工政治危机的现实原因。在第四章中,通过总结和归纳海内外学界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笔者揭示了中国独特的工业化模式及其影响国家劳工整合能力的具体机制。笔者发现,独特的出口代工导向型工业化模式导致中国产业工人阶层在生产过程与劳动力市场中的处境不断恶化,进而促使他们对现有专制性工业关系与地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工人的集体抗争行为也随之频繁爆发。第五章为一经验研究章节。笔者选取上海地区非公企业党建工程作为个案,详细探讨了这一新型劳资关系协调制度的运作方式和实际效果。笔者发现,在当前的工业化模式与社会主义国家-劳工关系历史遗产的双重制约下,非公党建的运作逻辑与制度目标其实并没有超出传统社会主义时期国家对产业工人的威权整合形式。由此可见,这种官方所鼓吹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实际上只是在已有的工会体制上进行的一种“制度叠加”行为。不难看出,由于身处资本专制力量异常强大的当代中国市场机制之中,所谓的新型劳工整合政策在维护工人合法权益上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在第六章中,本文将对劳工整合问题的思考再向前推进了一步。笔者尝试着探讨工业化模式对国家整合形式与国家形态的转型所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对以往有关中国国家形态的各种理论观点进行梳理及辨析,再结合前文的研究成果,笔者提出了“庇护-威权型发展主义国家”这一新的国家形态概念。笔者认为,正是独特的工业化模式塑造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庇护-威权型发展主义”国家形态。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劳工整合视角在当代中国劳工政治研究领域中所可能具备的理论潜力。在此基础上,笔者还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探讨了提高中国政府劳工整合能力的可能途径。

范卫青[6](2013)在《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文中提出工业化作为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核心性内容,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各个国家(地区)由不发达走向发达的重要动力,更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工业化是中国发展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是中国的必经之路。中国的工业化可追随到清末的“洋务运动”,到现在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工业化的内涵和实现路径是不相同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①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大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之后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很长的时期采取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支撑,社会经济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导致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工业化发展存在很大的弊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立足国情,立足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国际环境,创新工业化发展战略,走一条与传统工业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相区别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十八再次论述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的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把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和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结合起来,这是顺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本文综合运用经济理论和历史分析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的工业化道路了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的工业化、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的演变历程,分析经历了改革开放前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到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畸形工业化道路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后从消费需求引导的工业化转型到提出并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开创过程,在继承与创新、扬弃与超越中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处理好的几大关系。第一章“工业化道路选择的文献综述”,主要是围绕工业化道路的选择问题就相关的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国外学者从新古典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就工业化的道路选择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对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研究由来已久,主要研究焦点集中于党的领导人关于工业化道路的思想;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经济学方法阐明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以及分析与世界其他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对比。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则从以制度创新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等不同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而形成不同的理论。第二章“工业化道路的国际比较”,主要是通过不同国家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比较分析从中归纳出各国工业化演进呈现的规律性。各国工业化演进呈现的规律性主要有:(1)无论各国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如何曲折,产业结构中轻、重工业之间都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2)在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基础工业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既是工业发展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发展的强大力量;(3)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市场在促进工业化的发展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都是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各企业对平均利润率的追求过程中,不断协调、完善了社会经济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和优化配置。第三章“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变迁(1949—1978)”,主要分析了1949—1978年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程与特征,并从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客观地评价了这一阶段中国工业化的成就,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工业化的经验与教训。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演变(1978-)”,主要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演变过程,这个演变过程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来看: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78—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92—2002年);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2002-)。总结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工业化的经验与教训,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阐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特点。第五章“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注意的几个关系”,主要是在借鉴国内外工业化经验及充分把握新型工业化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应该着重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包括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虚拟经济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工业反哺农业的问题等等。

胡鞍钢,温军[7](2012)在《西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文中研究指明面对21世纪人类发展观的全方位转变,西藏现代化发展究竟应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才有可能踏上"富民强区"的再生之路?本文通过回顾分析西藏现代化推进的历史过程,认为资源开发导向型工业化的传统现代化道路面临诸多挑战。新世纪西藏现代化发展道路选择的基本宗旨是以"富民为本、投资于人民",应改变以往那种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中心、以赶超内地发达地区为主要目标、以资源开发为主要手段的传统现代化发展模式,确立以追求共同富裕、使广大农牧民优先受益为中心,以加快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为主要目标,以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和投资于人力资源开发为主要手段的新现代化发展战略,全方位关注广大农牧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存条件的改善,扩大广大农牧民的发展机会,给予广大农牧民更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在强调对"软件"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发展差距的同时,促进人类发展、保护民族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加快促进广大农牧民融入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殷际文[8](2010)在《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研究》文中提出正确处理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经济发展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一问题在中国的转型经济时期尤显突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重工抑农”的工业化战略、“重城轻乡”的城市化战略和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我国城乡之间未能建立起均衡增长和协调发展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明显增强,“三农”问题的解决迈出了一大步,但是我们还应看到农业生产方式依然落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已成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其中农业和农村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短板”。而要纠正我国存在的城乡经济失衡的现状,必须突破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告诉我们,工业化进人中期阶段以后,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这个阶段,二元结构特征萎缩,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平等协调发展,农业农村会成为受工业和城市支持的对象。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总体上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客观上已经为统筹城乡发展准备了物质基础和宏观经济环境。本文在梳理中外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关于城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实践,明确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并以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为主线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论述。在论述中本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城乡关系演变进程以及每一历史阶段的绩效,对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因为城乡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对其进行了长期的、动态的分析,而对中国城乡关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静态考察,并仔细分析了美、日、韩等工业化国家城乡一体化的实践及经验借鉴。在对中国城乡关系发展趋势做出判断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分析方法提出了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预期目标和对策框架。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是指城市和农村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当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时,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协调发展、双向演进,最终达到空间一体化、人口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公共品供给一体化的国民经济体系。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公共品供给、技术进步、组织制度创新、意识形态与文化传统、资源与环境等因素都对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演进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新中国以来城乡经济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具有不同特征的五个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农村经济率先进行改革时期、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在演进过程中,城乡经济发展依次经历了平等、自由发展——城乡分割、对立——缓和、松动的过程。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是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战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社会管理体制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目前,制约中国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惯性运行,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滞后,渐进式的改革道路使乡村承担了更多的改革成本等。发达国家实践表明,城乡经济发展的趋势是一体化方向。他们的实践给我们以下启示:农业现代化是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重视基础设施和教育投资是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基础,地方及民间力量参与是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动力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指导思想。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应遵循以人为本、非均衡协调发展、全面性、优势互补等基本原则。统筹兼顾是推进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根本方法。系统论、协同论、耗散结构理论是提出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对策框架的理论依据,实施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工业化战略、城市化战略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是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对策框架的基本内容。包括工业和农业两方面现代化的工业化是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决定性因素。新中国不同的工业化道路时期决定不同的城乡经济发展格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恢复城乡之间天然联系的体制基础。根据进入“工业反哺农业”时的国民经济结构阈值判断,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阶段,本文阐述了中国实施反哺的时机和条件,应遵循的原则和实施反哺战略的主体与反哺战略的实现机制等,并提出主要从资金、政策和制度两方面实施反哺战略。无论从人口就业结构转换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对比,还是同国际标准模式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滞后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市场的扩大和分工的演进等,是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障碍。城市化应当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城市化。努力实现城乡公共品供给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基本保障。统一有序的市场体制和廉洁高效的行政体制可以降低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问题,提高资源的总体利用效率。建立完善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土地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是有效解决经济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农业产业的天然弱质性是政府介入农村建设的经济原因。我国“市管县”行政管理体制普遍存在管理效率低而管理成本高,市县竞争激烈而不利于县自身发展等弊端。通过比较分析“省管县”的浙江模式和海南模式,探索“省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为实现城乡公共品供给的均等化,提出主要从减少财政的纵向层次、完善省级以下的转移支付制度、合理财政支出结构等方面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杨宏伟[9](2010)在《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从工业化的定义入手,对国内外工业化理论研究做了比较系统的回顾与梳理,考察了工业化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过程,廓清了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探寻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必然性和特殊性。论文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工业化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形成了内涵丰富、视角独特的工业化理论。列宁、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创立了经典的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这一模式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当然,也存在曲解与偏离。论文以改革开放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七个阶段考察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中国工业化道路经历了改革开放前从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到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畸形工业化道路的曲折探索,以及改革开放后从消费需求导向下的工业化转型到提出并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开创过程,在继承与创新、扬弃与超越中开创了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工业化理论。论文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进行了思考。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总结了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对如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中国化作了几点思考。

聂丹[10](2007)在《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宏观功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计划经济时期至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都在履行着提高动态效率及平衡总量的宏观功能。虽然这都是以牺牲配置效率为代价的,但为国民经济带来了正的外部性;其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的部分,就是商业银行的政策性负担。由于在目前以及今后一定时期内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履行宏观功能的制度环境依然存在,故其产权改革不可能摆脱国家控股格局。

二、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战略逻辑——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论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工业化思想:形成背景
    (一)现实环境呼唤战略思考
    (二)工业化思想的积淀和推进
    (三)发表讲话之前铺垫充分
三、工业化思想:内容与补充
    (一)主要内容:“三个并举”
        1. 农、轻、重并举的产业发展思想。
        2. 沿海与内地并举的区域发展思想。
        3. 经济与国防并举的强国发展思想。
    (二)若干重要补充
四、工业化思想:来源与综合
    (一)工业化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来源
    (二)领导集体工业化思想的综合
        1. 领导集体主要成员的相关思想。
        2.“三线建设”:工业化策略的调整。
五、工业化思想:经验、困惑与再评论
    (一)经验与困惑
    (二)对学术界两类评论的再评论
        1. 对学术界否定性评论的再评论。
        2. 对学术界支持性评论的再评论。
六、几点启示

(2)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及其历史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领导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二、中国共产党锲而不舍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一)1949年到1978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工业化建设时期
    (二)1978年到2012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新时代
三、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性成就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积累的基本历史经验

(3)新中国工业化战略路径演变、反思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业化战略的理论依据及类型
二、中国工业化战略路径演变
    (一) 1953~1978年间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二) 1979~2001年间工业化均衡发展战略
    (三) 2002年后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
三、中国工业化战略反思
    (一) 1953~1978年间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经济社会背景及其历史意义与影响
    (二) 1979~2001年间实施轻重工业均衡发展战略的主要原因及取得的主要成就与问题
    (三) 2002年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现实依据
四、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工业化战略展望

(4)赶超型工业化的模式变迁与经常项目顺差——一个经济史和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文献评述:经常项目顺差何以出现
三、重工业优先的经济逻辑与经常项目的逆差压力
    (一) 政府对土地、工业部门以及金融体系的控制
    (二) 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
    (三) 相对于服务业的高工业比重以及重工业在工业部门中的高比重
四、增量改革、内需与经常项目余额变化
五、增量改革、外需与经常项目顺差增长
六、总 结

(5)比较视野下当代中国的工业化模式与劳工整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论文的核心问题
    第二节 既有的理论解释及其不足
        一、依附理论与劳工压制
        二、发展型国家理论与精英选择
        三、历史制度主义:路径依赖效应与统合主义
    第三节 替代性理论框架与概念界定
        一、理论假设与理论模型
        二、因果变量的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五节 各章安排
第二章 战后东亚与拉美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发展模式与劳工整合后果(1960-1980)
    第一节 社会形态、阶级整合形式与后发展国家劳工整合问题的起源
        一、为什么一些国家会有劳工整合问题?
        二、如何比较国别间劳工整合能力的差异:研究方案的设计
    第二节 韩国和台湾: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
        一、韩国:军事威权统治下的现代化进程
        二、台湾:政党威权统治与经济绩效
    第三节、巴西与墨西哥:进口替代战略的发展轨道
        一、依附性的工业化进程
        二、进口替代发展模式的社会后果
    第四节 威权整合形式下的工业化模式与国家劳工整合能力
        一、专制性整合能力的社会基础
        二、建制性整合能力的结构性条件
    第五节 结论:将结构性视角带进当代劳工政治研究
第三章 从服从到抗争: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劳工政治危机
    第一节 传统社会主义时期国家对产业工人的整合机制
        一、单位制作为一种社会结构
        二、国家的“主人翁”:社会主义工人阶级身份的四个面向
        三、组织化依附与正面激励式生产政体
        四、传统时期中国劳工整合的效率危机
    第二节 市场转型时期中国劳工阶层的阶级形成方式
        一、单位制的崩解与自由劳动力市场的建立
        二、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与市场处境
        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劳工群体的“类阶级”意识与行为
    第三节 传统威权整合形式的失效与合法性危机
第四章 出口导向型工业化模式与当代中国劳工整合问题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转型之路
    第二节 经济奇迹中的出口加工导向型工业化道路
        一、产业结构
        二、主要工业组织类型
    第三节 从繁荣到危机:经济增长的社会矛盾
        一、出口代工生产模式、收入分配机制与劳动力素质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就业分布与工人的工作场所谈判力量
        三、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工人的市场谈判力量
    第四节 发展中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与劳工整合形势
第五章 “表里分离”的政府劳工整合机制创新:以上海地区非公企业党建工程为例
    第一节 当代中国劳工整合形式的发展与困境:劳动体制的视角
        一、劳动体制作为政府整合劳工的主要方式
        二、法治化还是政治化:现有研究对中国劳动体制发展趋势的争论
    第二节 “新瓶装旧酒”:作为新型整合机制的非公企业党建制度
        一、“哪里有党员,哪里就要有党支部”:非公企业党建的运作逻辑
        二、“工会不行,党委行!”:非公企业党建的制度目标
        三、“党员、员工还是老板?”:角色定位模糊的三方争议处理机制
    第三节 结论:“以党建促工建”:制度叠加下的有限整合
第六章 发展战略、国家转型与劳工整合
    第一节 历史遗产、经济制度与当代中国国家转型
    第二节 庇护-威权型发展主义国家的形成
        一、关于庇护-威权型发展主义国家的类型学概念
        二、两难处境:庇护-威权型发展主义国家的劳工整合悖论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劳工整合视角的理论意义
        二、劳工整合问题的现实意义:代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1) 专着与文章
        (2) 征引访谈资料目录
    二、英文文献
附录:访谈提纲
后记

(6)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研究
        二、我国学者关于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理论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工业化道路的国际比较
    第一节 早期的工业化模式
        一、英国工业化发展模式
        二、美国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三、德国、日本的工业化模式
    第二节 苏联的工业化模式
        一、俄国早期的工业发展
        二、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与实现
        三、俄罗斯的后工业化
    第三节 新兴市场国家(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一、巴西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二、韩国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三、新加坡的工业化发展模式
    第四节 各国工业化演进呈现的规律性
        一、轻、重工业之间相互依存、互为补充
        二、基础工业既是工业发展的结果,又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强力推进器
        三、世界市场在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上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第三章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演变(1949—1978)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业化道路探索
        一、建国前工业化的发展轨迹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第二节 “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一、以苏联为模式进行工业化建设和发展道路的探索
        二、工业化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三节 工业化道路的畸形发展(1957—1978)
        一、超常规的工业化道路——“超英赶美”
        二、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以钢为纲”
        三、全面参与的工业化力量——“同时并举”
        四、工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第四节 工业化道路探索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和经验
        一、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道路
        二、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方针
        三、必须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四、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若干重要思想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演变(197-)
    第一节 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78~1992年)
        一、工业发展的战略调整
        二、调整过程中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三、工业化发展道路变化的原因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1992~2002年)
        一、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
        二、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特点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2002-)
        一、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特点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第五章 发展新型工业化应该注意的几个关系
    第一节 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一、信息化的概念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影响
        三、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
        四、正确处理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二、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协同发展
    第三节 工业化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一、现代化和扩大劳动就业的关系
        二、工业化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发展虚拟经济和发展实体经济的关系
        一、虚拟经济的定义
        二、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第五节 工业反哺农业
        一、工农业发展关系的“两个趋向”
        二、工农业发展关系的阶段性特征
        三、不同的主体在工业反哺农业中的作用
        四、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8)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1.2.2 国内研究状况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内涵
        2.1.1 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理论界定
        2.1.2 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主要内容
        2.1.3 影响城乡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2.1.4 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地位和作用
    2.2 研究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2.2.1 发展经济学理论
        2.2.2 产业经济学理论
        2.2.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历史变迁及现状
    3.1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
        3.1.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城乡经济发展(1949~1952 年)
        3.1.2 计划经济时期的城乡经济发展(1953~1978 年)
        3.1.3 农村经济率先进行改革时期的城乡经济发展(1978~1984 年)
        3.1.4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城乡经济发展(1985~2001 年)
    3.2 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2002 年以来)
        3.2.1 中国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
        3.2.2 中国城乡差距的社会经济影响
        3.2.3 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3.3 中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形成机理及转化惰性分析
        3.3.1 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战略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根源
        3.3.2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直接原因
        3.3.3 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是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间接原因
        3.3.4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惰性的原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发达国家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4.1 美国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践
        4.1.1 美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
        4.1.2 美国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政策
    4.2 日本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践
        4.2.1 日本处理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阶段性特征
        4.2.2 日本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成就及经验教训
    4.3 韩国的新村运动
        4.3.1 韩国新村运动的内容
        4.3.2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
    4.4 发达国家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经验及启示
        4.4.1 农业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前提
        4.4.2 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
        4.4.3 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投资是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基础
        4.4.4 地方及民间力量参与是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动力
    4.5 本章小结
5 推进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思路
    5.1 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指导思想
    5.2 推进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原则
    5.3 推进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根本方法
    5.4 提出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对策框架的理论依据
    5.5 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对策框架的构建
    5.6 本章小结
6 实施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战略
    6.1 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与城乡经济发展
        6.1.1 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及阶段划分
        6.1.2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6.1.3 转轨-转型经济阶段的外延型工业化道路
        6.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6.2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发展
        6.2.1 农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贡献
        6.2.2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反思
        6.2.3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发挥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
    6.3 工业反哺农业
        6.3.1 工业反哺农业的内涵及必要性
        6.3.2 工业反哺农业阶段的基本判断
        6.3.3 中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的时机和实施主体
        6.3.4 中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选择
    6.4 本章小结
7 实施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城市化战略
    7.1 城市化进程与城乡经济发展
        7.1.1 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启示
        7.1.2 中国城市化进程及特点
        7.1.3 城市化对城乡经济发展的作用
    7.2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选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7.2.1 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状态分析
        7.2.2 中国城市化滞后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7.2.3 中国特色城市化的道路选择
        7.2.4 城市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7.3 推进公共品供给的城乡均等化
        7.3.1 公共品供给的城乡差距
        7.3.2 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的原因分析
        7.3.3 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的对策
    7.4 本章小结
8 创新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8.1 完善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
        8.1.1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8.1.2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8.1.3 建立城乡统一的金融市场
    8.2 完善城乡行政管理体制和建立公共财政体系
        8.2.1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8.2.2 逐步推广和建立“省管县”的行政管理体制
        8.2.3 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工业化与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一节 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关于工业化定义的文献及评述
        二、工业化的内涵
        三、工业化研究的内容
    第二节 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
        一、工业化的阶段划分
        二、工业化的类型
    第三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
        一、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意义
    第四节 国内外工业化理论研究的回顾
        一、西方理论界对工业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学者对工业化理论的探索
第二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生成与内涵
    第一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产生和形成
        一、历史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工业化提供了优厚的条件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工业化理论的多维透视
        一、理论基础:再生产理论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理论基础
        二、前提条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
        三、主体选择:国家是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
        四、直接动力:科技进步是工业化根本动力
        五、推动机制:工业化与市场化相促进
        六、成长空间: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伴生
        七、世界进程:工业化与全球化相伴随
        八、环境支持:工业化的自然条件
        九、反思批判:马克思对工业化负面效应的深刻揭示
第三章 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一、大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根本任务
        三、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四、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到优先发展重工业
        五、国家所有制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制度保证
        六、开放和利用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外部条件
        七、大力发展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
    第二节 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及实践
        一、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问题的争论
        二、斯大林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发展
        三、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
        四、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战略——高速赶超
        五、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资金积累途径——"剪刀差"
        六、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制度选择——计划经济
        七、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基本特征
        八、对斯大林工业化理论与实践的简单评介
第四章 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构想
        一、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提出
        二、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主要内容
        三、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过渡性特征
        四、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终结
    第二节 "一五"时期: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模仿与照搬
        一、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原因
        二、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内容与方法
        三、模仿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成就与问题
    第三节 "八大"前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提出
        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容
        三、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意义
    第四节 1957-1978:工业化走向畸形发展
        一、"超英赶美":超常规的工业化速度
        二、"以钢为纲":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
        三、"同时并举":全面参与的工业化力量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开创
    第一节 中国特色工业化指导思想的确立
    第二节 1978—1992:消费需求导向下的结构纠偏
        一、农业生产力的解放为工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调整结构,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三、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化在城市与农村全面铺开
        四、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工业化主体多元化
    第三节 1992—2002:工业化的全面转型
        一、工业结构快速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和重化工业加速发展
        二、外向型经济格局形成,中国工业化开始融入世界工业化体系
        三、技术进步加速,工业化由粗放走向集约
        四、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与城市化互相促进
    第四节 2002—今:步入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超越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策略与路径选择
        五、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跨越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第六章 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节 全方位开放的工业化
        一、开放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准确把握中国工业化与世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三、实施全方位开放,推进中国工业化发展
    第二节 市场化推动的工业化
        一、以市场经济为依托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历史过程
        三、充分利用世界市场,为工业化提供外部资源保障
    第三节 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化
        一、在农轻重协调发展中推进工业化
        二、在产业结构优化中推进工业化
    第四节 区域统筹的工业化
    第五节 城乡互动的工业化
        一、工业化需要城乡协调、整体推进
        二、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村经济的产业基础
        三、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工业化协调发展
        四、乡镇企业是统筹城乡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第七章 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曲折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工业化理论并奠基了理论的科学基石
        二、列宁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并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三、斯大林探索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实践并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一、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选择思想
        二、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协调发展思想
        三、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策略思想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一、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的思考
        一、准确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是其中国化的前提
        二、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是一个开放和发展的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
        四、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紧紧把握时代潮流
        五、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扎根于中国工业化实践
        六、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中国化必须不懈推进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10)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宏观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商业银行提高动态效率的功能
    (一)赶超时期
        1. 均质要素模型与配置效率、动态效率的定义
        2. 赶超型工业化
        3. 赶超时期商业银行提高动态效率的功能
    (二)改革初期
    (三)国有商业银行提高动态效率优于财政之处
二、国有商业银行平衡总量的功能
    (一)2003年以来的伪粗放式增长与配置非效率
        1. 粗放式增长与集约式增长
        2. 伪粗放式增长与配置非效率
        3. 伪粗放式增长的成因———地方政府的代理成本
    (二)国有商业银行平衡总量的功能
        1. 伪粗放式增长与2003年以来的经济过热问题
        2. 国有商业银行平衡总量的功能
        3. 国有商业银行履行宏观功能对中央政府造成的代理成本及其产权改革

四、赶超型工业化战略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工业化思想的战略逻辑——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毛泽东论述为中心[J]. 伍山林,李宗圆. 财经研究, 2021(10)
  • [2]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及其历史经验[J]. 黄群慧. 中国社会科学, 2021(07)
  • [3]新中国工业化战略路径演变、反思与展望[J]. 王乾厚.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 [4]赶超型工业化的模式变迁与经常项目顺差——一个经济史和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视角[J]. 王剑锋,顾标,邓宏图. 财经研究, 2013(07)
  • [5]比较视野下当代中国的工业化模式与劳工整合问题研究[D]. 李中仁. 复旦大学, 2013(03)
  • [6]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演进[D]. 范卫青. 武汉大学, 2013(01)
  • [7]西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选择问题[A]. 胡鞍钢,温军. 国情报告(第四卷 2001年(上)), 2012
  • [8]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研究[D]. 殷际文. 东北农业大学, 2010(01)
  • [9]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研究[D]. 杨宏伟. 兰州大学, 2010(10)
  • [10]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宏观功能[J]. 聂丹. 当代财经, 2007(07)

标签:;  ;  ;  ;  ;  

赶超工业化战略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