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改进“声波干扰”实验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改进“声波干扰”实验

一、应用多媒体电脑改进“声波干涉”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徐睿[1](2021)在《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验室的功能设计与创新实践》文中认为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整合信息网络技术、发挥各学科的综合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广受关注已成趋势。综合实验室建设的研究可以为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服务,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体验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技术素养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本文基于“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的研究在现状调查基础上,总结已有实验室建设的相关经验,针对上海市科学学习领域与技术学习领域综合实验室的功能设计、课程开发和教学应用展开了研究。本研究目标:(1)调查中小学科学与技术学习实验室现状;(2)开发中小学科学与技术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路径;(3)打造中小学科学与技术综合实验室配套课程。(4)采取行动研究方法在D、Z小学、F初中、H高中开展配套课程的教学应用研究。在“建设-使用-反馈-调整”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将综合实验室建设、配套课程开发、综合实验室应用有机整合,以真实教学需求促进实验室建设,以实验室功能推动课程开发和教学应用,形成良性循环。(5)建设成功一批综合实验室样例,开发、积累一批综合实验室配套课程,且在应用实践中获得良好的效果。本论文由七章内容构成: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并提出研究设计方案。第二章介绍调查研究开展情况,对中小学科学与技术领域实验室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三、四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介绍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第五章从课程要素、开发思路、课程类型、课程开设实例四个角度介绍综合实验室配套课程建设的研究情况。第六章从行动研究的四个阶段介绍综合实验室环境带来的教学变革。第七章简述本研究结论、创新及对未来展望。

邓明锐[2](2020)在《基于AMESim的注塑机噪声仿真研究》文中提出最近这些年,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取得不断进步和国民经济水平持续提高,塑料制品的工业应用涉及范畴逐渐扩充,与此同时,对塑料加工生产较多的设备—注塑机的性能和工艺要求逐渐增高。而目前注塑机的快速发展使其精度越来越高,注射成型速率更快,成型过程周期更短,对这些新的研究课题更多,效果也明显。但在我们追求高速和高效的产品同时它所面临的其实是由于注塑机械的噪声逐渐不断增大的复杂问题。本文首先利用声级计权器在现场检测了泰瑞机器股份公司制造的D415肘杆式注塑机、D265纯电动注塑机以及D180纯电动注塑机连续工作时产生的噪声,测量结果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范围,但不时出现尖锐的刺耳声,通过分析确定噪声主要发生在开合模的位置,通过分析确定产生刺耳噪声的主要原因是液压冲击、流量脉动以及气蚀。为此,建立了肘杆式注塑机开合模仿真整体模型,利用液压模拟软件AMESim分析了开合模过程中液压活塞杆的位移、速度、压力曲线,这些曲线证实了合模过程中确实存在液压冲击及流量脉动,间接证明了液压冲击及流量脉动是产生噪声的原因。在降低液压冲击的措施上,论文利用AMESim分析了蓄能器的体积、直径以及充气压力等参数,以及换向阀的切换和自身固有频率对液压冲击的影响;对于气穴,本文主要探究了易产生气穴的节流阀直径与流量系数各自及二者组组合的参数对其影响,同时,对造成液压系统气穴影响较大的液压油的空气含量进行仿真分析;进而对开合模动作的液压回路进行分析优化,实现降低注塑机噪声的目的。

冯玲[3](2019)在《视觉文化时代的音乐“景观” ——流行音乐的视觉化传播与审美互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音乐在传播中的视觉呈现为研究对象,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视野,通过外部背景和内部文本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透视视觉文化语境中音乐传播的审美表征及权力运作,并就音乐视觉化传播的审美价值偏移与生态建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本论文的主旨,是在视觉文化的语境中,从影像传播的角度去探讨中国当下的音乐艺术,也以各媒介中的音乐视觉化传播现象为着眼点进行图像和影像文本研究。本论文的基本观点是:音乐的视觉化研究是双向的,研究者既可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研究当代音乐传播,也可从当代音乐的角度来研究视觉艺术,并在二者的互动中求得对视觉文化和当代音乐传播的深度阐释。在这个双向过程中,批评实践是二者互动的关键。本论文的结构依主题而设置。第一章“艺术与技术:音乐传播中的视听互动演变及形态”阐述视觉文化背景及相关概念的一般理论,注重“视”和“听”在音乐艺术发展中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第二章“文本与想象:基于静态图像与符号设计的音乐视觉传达”将从符号学的视角观察唱片封面设计和音乐表演中歌手的形象意蕴,梳理视觉化在静态音乐传达中的意义;第三章“观看与聆听:动态影像艺术中的音乐表达及视听特征”,将以动态的音乐视觉文本进行个案剖析,主要探讨MV中的影像和音乐的视听结合特征以及多媒体技术中现场音乐表演中的视觉呈现价值。第四章“合谋与斗争:音乐视觉传播中‘看’的表征及权力运作”,从音乐影像“快感”传播的角度切入,旨在剖析音乐视觉传播中“看”的权力运作,透视音乐快感传播的内在权力机制。第四章“批评与探究:音乐视觉化传播的审美价值偏移与生态建构”对音乐视觉化传播的审美价值进行批评,对审美中视听生态的良性循环进行探究。

燕俏生[4](2018)在《巧用电脑软件演示声波特性》文中指出声波,一种机械振动产生的机械波,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声波的学习中,有关声音知识是小学科学、中学物理的重点学习内容。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各种声波演示实验,教学效果更好。要研究声波,首先要有能产生各种声波的信号发生器,现在中小学一般配备了教学信号源。这些信号源可以产生声波,可是产生的声波频率只能是某些特定频率,不能连续产生各种频率的声波,而且产生的声波信号强度小,要通过放大器才能带动音箱发出声音。研究声波,还要有能测定声波的频率、强度和

于胜义[5](2016)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策略与教学效果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学阶段学校配备教学工具、教学手段不断的改革。高中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这些要求教师有能力掌握新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新的教学工具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也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讲解,在多媒体教学的出现逐渐发生了改变。利用多媒体把物理过程形象的展现给学生,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降低了学习物理的难度。多媒体技术在近年来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种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黑板结合在一起的技术。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不改变传统板书的习惯,将内容写到电子白板上呈现给学生。电子白板的课件可以提前做好,上课时题目、图片、音频可以及时的展现给学生,而需要逻辑推理的地方,可以由教师在提前预设好的位置为学生展现逻辑推理过程。这种包含了传统的技术,又新增了电子白板的功能,同时又能兼顾教师为学生逻辑推理的需要,还能达到人机交互的功能,在高中物理教学方面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的活力。好的教学方式要有好的教学效果才是真正成功的教学方式。本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1.讲解电子白板的发展历史,理清电子白板的来源和未来发展的方向。2.讲解电子白板的功能、使用方法。3.本文对电子白板应用策略进行初略的探究,找到电子白板在物理教学实际使用中带来哪些方面的便利。4.比较传统教学过程与电子白板教学的共同点与不同点,比较两种教学的优势与劣势。以往的作者更加偏重于电子白板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教学策略的研究相对来说处于薄弱阶段,而本文更注重的是教学策略的探究。以往的论文更注重案例的展示,很少有论文涉及课堂教学之后对作业的完成具体情况进行统计,并且也没有把这种情况与未使用电子白板的班级进行对比。通过应用电子白板到高中物理教学中,与传统物理在黑板板书的教学方式教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到两者的不同点与相同点,提出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的有效的使用策略。

唐华昌,马开春,谢云霞[6](2015)在《信息技术优化物理实验可视化教学探究》文中指出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各种原因使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着许多实验现象、操作过程、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以及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思维过程不可视化等问题。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为实验教学的可视化提供了更易于操作和实现的物质平台,本文通过演示实验课件、虚拟现实技术、传感器和接口技术等将学生置于多媒体动画、图片、图表、音频等视听资料和计算机网络所创造的物理实验现象可视化时空之中,使其在"虚拟的真实"中探索、发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素质和能力的目的。

郑茂军[7](2015)在《“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研究 ——以温州三中为例》文中认为“校本课程”是学校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为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形成学校特色而自主确定的课程。温州三中在温州市教育局“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于2008年设立“学与做”科学特色项目。如何通过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现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发展。5年多时间来,本人基于“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在市教育局政策支持下,迅速推进,项目建设、课程开发、多元评价、成果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提高了初中阶段学生科学文化素养,追求学校科学文化的内涵发展。由此践行了学校“以特色促发展,以创新谋品牌”的特色发展思路,进一步丰富了学校办学内涵,提升了学校品位,提高了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本文以“育人”为办学出发点与落脚点,以有“特色”的办学行为丰富办学过程,追求以“文化”为博大根基的办学目标,阐述“学与做”科学特色教育的理念,“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教育是这一课程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环境的过程,结合义务教育初中段新课程纲要,发展为初中年级的“学”与“做”融合并进,围绕“先做后学、边做边学、做后再学”的学习环节。1.“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的形成过程中,通过科学特色教育场馆建设来进一步营造科学校园文化氛围;通过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师生多样化的科学体验来追求学校科学文化的内涵发展;2.“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系列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学校课程建设来实施特色教育,以“科学”课程为着力点,通过整体课程构建,着力建设“基础性、拓展性、特色性”的科学特色课程体系,“确定课程目标——开发整合课程资源一一形成课程内容一一课程常规化实施一一课程评价反馈”实施校本课程,保证科学特色教育实施的时间、空间,提升科学特色教育发展的内涵水平,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多元、多层次发展的科学活动机会。3.“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系列案例的展示中,以《走进校园科技馆》、《科学DV》、《物理“学与做”创新实验》为典型案例,从制定课程目标和明晰课程发展策略;形成课程纲要和注重课程资源建设;完善课程秩序和凸显学生发展性评价等三个方面构建。“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以“先做后学、边做边学、以学定教”的教学导向,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2009年4月到2015年1月5年多时间里,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家级一等奖15项、二等奖22项;省级一等奖12项、二等奖22项,市级一等奖182项、二等奖272项。“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是对‘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教育发展教育’大教育观的一种有益尝试,促进了学校特色的成型,促进学生发展,引发教师的专业自觉,提升学校办学理念。

高云[8](2014)在《塞曼效应实验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设计》文中认为本论文所述的是吉林大学物理学院和长春市长城教学仪器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开发一套塞曼效应实验辅助分析应用软件,可实现塞曼效应现象分裂谱线的观察,计算机图像采集、图像保存、实验数据测量和实验数据处理等多项功能。目前塞曼效应实验数据测量和分析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目前大多数同类产品采用的三点定圆法,利用计算机进行塞曼效应实验分析,这种方法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实验方法。首先用CCD摄像头将干涉圆环图像传送到计算机中,然后通过三点定圆法进行实验数据测量。使用这种方法直观,简单易操作,但实验时由于电脑显示器显示性能,显示器的显示比例,实验者的主观判断误差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数据的随机误差也将比较大。另一种是我们设计开发的光学多道法,这种方法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光谱检测手段。在使用CCD摄像头测量光谱的装置上,不用更改任何的硬件设备,可实现光学多道法检测光谱。首先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增强干涉图像的清晰度,然后利用Hough变换自动捕获圆环和获取实验数据。采用这种法测量数据,测量重复性较好,实验效率高,可以减小实验过程中的随机测量误差。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波数差为56.23m1,荷质比为1.7654x1011C/kg。与理论值相比,荷质比和波数差的相对误差约为0.28%,优于现在实验中广泛使用的三点定圆法。本项目先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CCD采集的分裂谱线图像(24bit色,BMP格式,640x480像素)进行处理,再利用Hough变换(霍夫变换)提取干涉圆环条纹特征信息,达到方便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数据的精度和效率。最后利用微软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05工具软件创建,开发,调试Windows应用程序(Zeeman Effect.exe)。使用AdvancedInstaller工具制作软件安装包,通过向导创建软件安装包程序(Zeeman EffectSetup.msi)。

刘健刚,马冬梅,赵力[9](2012)在《英语口语机考评分系统除噪处理的研究》文中提出从英语口语网络机考的特点出发,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结合并利用对于传统的谱相减降噪声技术和倒谱均值规整降噪技术的修改以及等同于连续状态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概率尺度DP算法,提出了一种在英语口语测试系统中非特定人的网络语音识别方案,即通过实际环境下的英语口语测试实验,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从基于英语口语测试场地改建的角度,阐述了一些除噪的措施和建议,试图设计出一种解决噪声的完美方案,能够让考生在完美"静音"空间里进行英语口语网络机考。

张公政[10](2008)在《传感器实验与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文中提出新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指出:观察现象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更具体的、明确的认识,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课程标准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以传感器和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与传统实验教学整合的数字化实验室应运而生。本文就高中物理实验中应用传感器技术的优点作一简单论述。期待传感器实验早日广泛地应用于物理教学中,为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基于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一部分阐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理论基础和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阐述第三部分阐述传感器实验及“DISLab”系统,第四部分介绍具体的案例,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传感器实验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途径。

二、应用多媒体电脑改进“声波干涉”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多媒体电脑改进“声波干涉”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验室的功能设计与创新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二、实验室作为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
        三、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过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小学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设计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三、工具设计
        四、数据收集与处理
    第二节 调查结果
        一、实验室及配套情况
        二、实验室教学使用情况
    第三节 调查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小学科学与技术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
    第一节 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的前提条件
        一、实验安全
        二、灵活匹配
        三、便于学习
        四、环境舒适
        五、活动开放
    第二节 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的重点突破
        一、满足跨学科的实验需求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功能区
        三、高度整合的信息化环境
        四、丰富的数字化实验手段
        五、整体规划的环境与资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综合实验室功能设计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满足跨学科的实验需求
        一、实验室的基础要求分析
        二、可移动实验室环境的打造
        三、实验室装备的功能
        四、实验室器材的配备
    第二节 灵活多样的教学功能区
        一、综合实验室教学功能区的确定
        二、综合实验室教学功能区的建设
    第三节 高度整合的信息化环境
        一、无线网络
        二、无线投影
        三、移动终端
        四、视频系统
        五、物联设备
    第四节 丰富的数字化实验手段
        一、根据数字化实验设备的发展趋势进行配备
        二、提升综合实验室数字化实验设备的配备效率
    第五节 整体规划的环境与资源
        一、实验环境的整体建设
        二、实验室配套用房的整体规划
        三、实验员的整体配备
        四、综合实验室管理的配套跟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综合实验室配套课程建设
    第一节 课程要素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
        三、课程实施方式
        四、课程评价
    第二节 课程开发思路
        一、从内容出发建设课程
        二、从仪器配备出发建设课程
        三、从环境支持出发建设课程
    第三节 课程类型
        一、替代式课程
        二、主题式课程
        三、系列式课程
    第四节 课程开设实例
        一、D小学课程开设实例
        二、Z小学课程开设实例
        三、F初中课程开设实例
        四、H高中课程开设实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综合实验室教学应用的行动研究
    第一节 计划研究阶段
    第二节 初步实践探索阶段
        一、结合课内外教学实践,体现工程教育新思想
        二、高度整合信息化环境,打开教学实践新天地
    第三节 深入实践探索阶段
        一、大科学课程教学实践,体现整合与学习进阶思想
        二、功能区自由转场切换,促进教学过程适配与灵活
        三、系列式课程教学实践,培养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
        四、主题式课程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拓展应用思维
    第四节 实施效果评价阶段
        一、促进教师行为变化
        二、促进学习方式变化
        三、促进教研活动变化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学校实验室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一、简历
    二、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基于AMESim的注塑机噪声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概况
    1.3 国内外液压系统噪声控制研究现状
        1.3.1 国外
        1.3.2 国内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注塑机液压系统及噪声分析
    2.1 注塑机液压系统
        2.1.1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2.1.2 液压系统特点
    2.2 噪声测量与产生原因分析
        2.2.1 噪声位置确认
        2.2.2 噪声产生分析及危害
    2.3 仿真软件的选择
        2.3.1 仿真软件选择
        2.3.2 AMESim介绍
        2.3.3 AMESim仿真步骤
第三章 系统元件建模
    3.1 系统元件建模
        3.1.1 非基本元件的建模方法
        3.1.2 HCD搭建模型的精准性
        3.1.3 插装阀建模
        3.1.4 液压缸建模
    3.2 负载曲线的确定
    3.3 开合模仿真整体模型搭建
    3.4 参数处理及设置
    3.5 仿真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降噪仿真
    4.1 降低压力冲击
        4.1.1 蓄能器介绍
        4.1.2 探究蓄能器体积对降低液压冲击的影响
        4.1.3 探究蓄能器充气压力对降低液压冲击的影响
        4.1.4 探究蓄能器直径对降低液压冲击的影响
        4.1.5 模拟换向阀切换对液压冲击的影响
    4.2 减少气穴
        4.2.1 探究节流阀直径对减少气穴的影响
        4.2.2 探究节流阀的流量系数的对气穴的影响
        4.2.3 直径和流量系数对减少气穴的联合探究
        4.2.4 液压油对气穴的影响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3)视觉文化时代的音乐“景观” ——流行音乐的视觉化传播与审美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依据
        (一)关乎音乐本体属性的思考
        (二)对音乐传播学科外延的丰富
        (三)基于审美的动机和目的
    二、研究基础及背景
        (一)世界范围内视觉文化的兴起
        (二)音乐传播学科的发展
    三、文献综述及核心概念
        (一)研究现状陈述
        (二)研究对象的核心概念阐释
    四、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及意义
第一章 艺术与技术:音乐传播中的视听互动演变及文本形态
    第一节 音乐在传播中的视听属性及承载媒介
        一、音乐的视听属性
        二、视听承载媒介形态变迁对音乐传播的影响
    第二节 科技推动下音乐和视觉艺术的互融演变
        一、音乐艺术和视觉艺术互融的理论基础
        二、听觉与视觉艺术互动融合的演变
        三、音乐视觉化传播呈现的形态
第二章 文本与想象:基于静态图像与符号设计的音乐视觉传达
    第一节 图像学及符号学在音乐平面视觉表现中的介入
        一、大象无形——音乐传播内蕴的图像学原理
        二、内有乾坤——从符号学的层面浅析音乐视觉传播问题
    第二节 “图”行天下:唱片专辑封面的图像意蕴解读
        一、“无声”胜“有声”:唱片封套设计的功能
        二、“看”得见的声音:唱片封面中视听创作的表现形式
        三、“异质同构”:唱片封面设计多层次价值体现
    第三节 “视”不可挡:歌手形象包装的视觉符号意义延伸
        一、符形之美——歌手形象包装的构成元素
        二、符音之义——歌手形象包装中的符号化手法运用
        三、符义之深——歌手形象的视觉符号意义延伸
第三章 观看与聆听:动态影像艺术中的音乐表达及视听特征
    第一节 动态影像艺术特征及发展阶段
        一、作为艺术的动态影像内涵
        二、动态影像艺术中音乐文本表现特征
    第二节 绘“声”绘“影”——MV录影艺术中的音乐创意形式呈现
        一、MV的三重身份属性
        二、MV的创意艺术特征
    第三节 “音”随“影”动——多媒体技术中现场音乐表演的视觉化呈现
        一、舞台音乐表演中多媒体技术的视觉化应用趋势
        二、多媒体“场域”中音乐的视觉化艺术体现及特征
        三、多媒体“场域”中音乐视觉表达的价值及意义
第四章 符号与快感:音乐视觉传播中的“看”的表征及权力运作
    第一节 凝视的快感:音乐与影像互动的“快感”传播探究
        一、快感”的内涵及研究发展
        二、音乐视听中“快感”的符号指意系统
        三、音乐视觉文本中“快感”传播的生产机制
    第二节 意义的阐释:视觉传播中音乐文本的快感表征
        一、身体阅读带来窥视的快感
        二、真人竞技带来的视觉狂欢
    第三节 隐性的力量:音乐视觉传播中的权力运作
        一、表演者、观众与舞台:全景敞式舞台中的权力三要素
        二、视觉权力运作中的音乐传播模式
        三、看待音乐视觉传播的两面性
第五章 批评与探究:音乐视觉化传播的审美价值偏移与生态建构
    第一节 影像的限度:视觉时代的音乐文化隐忧
        一、倾听的缺席:音乐鉴赏的退化及对想象力的侵占
        二、影像的霸权:空间对时间的征服
        三、商业的泡影:形象资本的经济掠夺
    第二节 价值重构:视觉背景下音乐传播的良性生态循环
        一、视觉文化中音乐传播的新维度
        二、语境转换中的审美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高中物理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策略与教学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应用和研究现状
        1.2.1 国内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现状
        1.2.2 国内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研究分析
        1.2.3 国外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现状
        1.2.4 国外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研究分析
    1.3 目标、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交互式电子白板发展历程及简介
    2.1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发展历程
        2.1.1 黑板到白板的演变
        2.1.2 电子白板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发展历史
    2.2 交互式电子白板简介
        2.2.1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分类
        2.2.2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硬件组成
        2.2.3 课堂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优势
第3章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常见功能
    3.1 电子白板软件的界面
    3.2 电子白板常用功能
        3.2.1 使用书写笔工具进行书写和绘画
        3.2.2 文本的处理
        3.2.3 使用图像工具绘制物理图像
    3.3 利用电子白板展示视频、图片、音频
        3.3.1 利用电子白板播放视频
        3.3.2 利用电子白板展示物理图片
        3.3.3 利用电子白板对音频的展示
    3.4 电子白板软件自带的特效功能
        3.4.1 计时器
        3.4.2 突出显示器
        3.4.3 聚光灯
        3.4.4 显露器
    3.5 资源获取
        3.5.1 从资源浏览器获取
        3.5.2 从网络获取资源
    3.6 存储功能
第4章 电子白板在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研究
    4.1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4.1.1 高中物理教育的特点
        4.1.2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特点
        4.1.3 目前物理教学的改革方向
    4.2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4.2.1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4.2.1.1 电子白板对物理实验注意事项、过程、原理的展示
        4.2.1.2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播放实验过程
        4.2.1.3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模拟实验过程,使实验原理更为形象
        4.2.2 利用电子白板进行物理作图教学
        4.2.3 电子白板上利用图表的展示作用
        4.2.3.1 图表在教学中的作用
        4.2.3.2 交互式电子白板上图表的利用
第5章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5.1 利用电子白板教学案例《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5.1.1 课程分析
        5.1.2 教学过程
    5.2 本案例使用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策略
        5.2.1 本案例使用电子白板对图片、视频的展示功能
        5.2.2 充分利用电子白板交互功能
    5.3 传统教学对这一节课的处理的不同之处
第6章 电子白板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效果——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比较
    6.1 作业完成整体情况比较
    6.2 作业完成情况分段分析
        6.2.1 低分数段成绩分析
        6.2.1.1 成因分析
        6.2.1.2 解决方法
        6.2.2 高分数段成绩分析
        6.2.2.1 成因分析
        6.2.2.2 解决方法
        6.2.3 中分数段成绩分析
        6.2.3.1 成因分析
        6.2.3.2 解决方法
    6.3 平均成绩分析
    6.4 案例分析
        6.4.1 案例一
        6.4.2 案例二
        6.4.3 案例三
        6.4.4 案例四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物理教师的好帮手
    7.2 教师对使用电子白板的态度
        7.2.1 电子白板备课素材缺乏,备课需花大量时间
        7.2.2 使用幻灯片代替电子白板软件
        7.2.3 利用视频投影功能代替电子白板软件
    7.3 电子白板使用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附件1:学生用实验报告单
附件2:研究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课后习题
致谢

(6)信息技术优化物理实验可视化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技术优化物理实验可视化教学的含义
二、信息技术优化物理实验可视化教学的价值[1]
    (一)符合学生直观化思维习惯与高中物理要求
    (二)提供了学生学习整合知识,表达、监控思维的有力工具
    (三)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加强多通道刺激,提高学习效果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物理科学探究素质、创新能力
三、信息技术优化物理实验可视化教学的实践操作[3]
    (一)利用传感器、接口技术和微电脑连接,自然真实的可视再现物理现象
    (二)建立虚拟实验平台,逼真形象的可视模拟物理现象,体验真实物理实验情景
        1.可视模拟理想实验,体验“物理的真实”情景,理解“自然的真实”反映
        2.可视模拟短时高速过程,放大物理现象,掌握慢镜头分析方法
        3.可视模拟中学实验条件下无法完成的实验,变书本实验可视操作,加深学生的理解物理图景
        4.模拟微观粒子运动,建立物质微观结构
        5.可视模拟天体运动,掌握天体运动规律,体验太空旅行
    (三) 构建虚拟实验室,可视学生实验操作过程, 强化学生对实验过程和实验情景的理解,加强学生对错误操作方法的纠正
    (四)利用信息技术准确、快捷的数据处理能力使物理实验中数据采集、分析处理过程可视
四、信息技术优化物理实验可视化教学操作模式
    (一)辅助物理实验教学演示模式
    (二)虚拟现实实验室模式
    (三)网络交互虚拟实验室模式
五、结束语

(7)“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研究 ——以温州三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三) 关键词界定
        1、“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
        2、学校特色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 有关“学与做”的相关研究
    (二) 有关校本课程的相关研究
    (三) 有关“学与做”校本课程对学校特色发展的研究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 目标
    (二) 内容
        1. “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的内容及体系建设
        2. “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资源建设
        3. “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的教与学方式研究
        4. 探索具有“学与做”科学教育内涵的评价途径
四、“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构建和实施
    (一) 构建“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目标与内容
        1、课程整体框架设计
        2、具体课程设置(以7-9年级为例)
    (二) 建设了“学与做”校本资源——创新乐园
    (三) 形成了常态化“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实施机制
        1. 制定课程目标明晰课程发展策略
        2. 形成课程纲要注重课程资源建设
        3. 形成课程秩序凸显学生发展性评价
    (四) “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实例选摘
        1. “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系列一:《走进校园科技馆》
        2. “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系列二:《科学DV》
        3. “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系列三:《物理“学与做”创新实验》
五、分析与结论
    (一) 学校特色应该“扬长补短”
    (二) 学校特色具有增值作用
    (三) 学校特色具有联动效应
六、研究反思
    (一) 夯实基础,构建宽阔特色平台
    (二) 强化师资,打造特色团队
    (三) 课程开发,形成独特校本课程
    (四) 丰富活动扎实推动特色深入发展
七、参考文献
八、附录
    (一) 2012年到2013年“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研究主要事件记录
    (二) 近年来“学与做”科学特色项目受到媒体的关注摘要
九、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十、致谢

(8)塞曼效应实验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塞曼效应
    1.2 数字图像处理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塞曼效应实验概述
    2.1 塞曼效应实验原理
    2.2 塞曼效应实验装置
第三章 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
    3.1 BMP 图像文件格式
    3.2 RGB 颜色系统
        3.2.1 RGB 色彩模型
        3.2.2 其它常见的色彩模型
    3.3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应用
        3.3.1 图像增强
        3.3.2 滤除本底噪声
    3.4 分裂谱线几何特征的提取
        3.4.1 Hough 变换检测直线原理
        3.4.2 Hough 变换检测圆原理
        3.4.3 Hough 变换检测干涉圆环
第四章 塞曼效应实验辅助分析软件的设计
    4.1 Windows 编程工具 MFC
    4.2 软件的功能设计
        4.2.1 使用 VFW 实现视频采集
        4.2.2 光学多道法试验方法
    4.3 软件安装包设计
第五章 总结
    5.1 论文总结
    5.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传感器实验与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的背景
    研究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第一章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概述
    1.1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1.1.1 物理学的特点与实验对高中物理教学的作用
        1.1.2 传统物理实验的特点
        1.1.3 物理实验的教学功能
        1.1.4 高中生物理实验的个性心理特征
    1.2 国内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物理实验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第二章 实践对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2.1 心理学基础—认知理论
        2.1.1 布鲁纳(J.S.Bruner)的认知发现说
        2.1.2 奥苏伯尔(D.P.Ausubel)的认知同化论
    2.2 教育学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信息化教育
    2.3 创新能力概述
        2.3.1 创新能力
        2.3.2 新课标下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4 物理实验与高中生创新能力
第三章 传感器实验的应用基础
    3.1 传感器简介
    3.2 朗威(?)DISLab传感器实验系统
        3.2.1 朗威(?)DISLab传感器实验系统的组成
        3.2.2 朗威(?)DISLab传感器实验系统中硬件
        3.2.3 朗威(?)DISLab的软件
第四章 传感器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
    4.1 传感器实验教学的意义
    4.2 传感器实验教学的现状
    4.3 传感器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探究性应用
        4.3.1 传统物理实验与传感器实验的比较
        4.3.2 DISLab传感器在实验教学应用中的优越性
        4.3.3 传感器实验的创新实例
结束语
    本课题研究的特点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应用多媒体电脑改进“声波干涉”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市中小学综合实验室的功能设计与创新实践[D]. 徐睿.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AMESim的注塑机噪声仿真研究[D]. 邓明锐.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3]视觉文化时代的音乐“景观” ——流行音乐的视觉化传播与审美互动研究[D]. 冯玲.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4]巧用电脑软件演示声波特性[J]. 燕俏生.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8(01)
  • [5]高中物理教学中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策略与教学效果研究[D]. 于胜义.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6]信息技术优化物理实验可视化教学探究[J]. 唐华昌,马开春,谢云霞. 教育信息技术, 2015(09)
  • [7]“学与做”科学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研究 ——以温州三中为例[D]. 郑茂军. 广西师范大学, 2015(08)
  • [8]塞曼效应实验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设计[D]. 高云. 吉林大学, 2014(10)
  • [9]英语口语机考评分系统除噪处理的研究[J]. 刘健刚,马冬梅,赵力. 中国科技论文, 2012(04)
  • [10]传感器实验与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 张公政. 华中师范大学, 2008(04)

标签:;  ;  ;  ;  ;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改进“声波干扰”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