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两通一带”践行“三个代表”

开展“两通一带”践行“三个代表”

一、开展“两联一带” 实践“三个代表”(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林,侯礼文[1](2013)在《毛泽东的群众观与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特殊的历史阶段。我们既迎来了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带来的机遇,也面临着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带来的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只有自觉坚持群众路线,切实做好群众工作,才能凝聚强大合力,抓住和用好黄金机遇,规避和化解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政治观点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一

姚华平[2](2010)在《国家与社会互动: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进入了“全球结社革命”时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与社会同构模式逐步解体,社会组织开始兴起和蓬勃发展。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重视和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然而,从我国社会组织及其管理体制变迁的过程来看,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管理理念比较落后、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不仅存在体制性障碍和合法性障碍,还存在功能性困境和自律性困境。针对这些问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政策措施。很多地方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探索了各具特色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改革取向:一是业务主管单位行政化取向,二是业务主管单位民间化取向。民间化是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但是,民间管理机构也存在行政化问题,没有从根本上突破现行的双重管理体制。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国家权力终将回归社会。当今学术界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将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分法发展为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的三分法,指出作为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细胞,它对于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论文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分析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借鉴当今相关前沿理论,结合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具体实践,试图探索一条植根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路径。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看,我国社会组织以生成模式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内卷模式、合作模式、草根模式三种类型。内卷模式是社会组织被政府吸纳进行政系统,政府烙印极为明显,自治性弱而行政化强。草根模式是社会组织由民间自下而上发起,不与政府存在依赖关系,其资金完全自筹,处于社会的边缘。而合作模式是社会组织由政府与社会在某种需求共识上良性互动合力推建,既借助了政府的力量,又兼顾了社会的需求,是国家与社会实现双赢的一种有效模式。当前我国社会处于高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起步短短几十年,还处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共同推进的时期。国家与社会的分离与政府、市场、社会三分的过程是交叉进行的,甚至在一些领域很难分清公共领域、私人领域和第三领域的明确界限。而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执政党,中国政府是由人民当家做主的政府,国家与社会组织在为人民服务和谋福利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上是根本一致的。国家吞噬社会、限制社会组织发展的做法已被实践证明不可取。西方社会独立于国家、社会组织是国家的对立和限制力量的预设,也显然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因而,推进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构建党领导、政府规制、组织自律、公众监督的多元互动网络,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必然路径选择。

刘益善[3](2009)在《金堤卫士长——记全国水利系统先进个人、湖北省洪工局党委书记、局长易贤清》文中提出万里长江滚滚东去,最险处在湖北荆江段。为阻挡特大洪水,蓄滞超额洪水,确保江汉平原和大武汉的安全,1972年国家投巨资,兴建了洪湖分蓄洪工程。洪湖分蓄洪区位于洪湖监利县境内,由长江干堤、东

谭玲[4](2007)在《网络:电视批评立体生态构建者 ——中国网络电视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特别关注网络电视批评(以网络为载体、以理性为内核、针对电视节目形态、电视理念、电视现象、电视人等电视媒介要素及其衍生物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的发展概况、主要特点、独特价值,对其庞杂、多样的实践内容进行分类梳理,探讨这一新兴电视批评形式与传统电视批评的互动关系,总结其对电视批评的促进作用,并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电视批评的发展走势做出前瞻。为了增强论文的现实针对性和论述深度,本篇论文还专设了两个个案研究。其一,以央视国际网络的《电视批判》栏目为例,集中展示目前国内网络电视批评领域高端品牌的建设和发展现状,并对网络电视批评的特点和独特价值作具体深入的说明和剖析。其二,围绕网上对韩剧热及相关话题的讨论作全面的、立体的投射,以事实说明网络这一新的电视批评手段在当下电视文化现象和本质的探讨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两个个案都具有足够的典型性,并正好从研究角度的选取上形成互补。全篇论文由八部分组成。第一章“‘网络电视批评’及其学术史”从两个方面加以叙说。其一,对“网络电视批评”这一学术概念的定义、本质、内涵、外延进行界定和说明,并对这一电视批评的独特研究视角进行阐述。其二,按照资料来源类别和时间顺序对这一较新研究课题的学术史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以探究其学术渊源、总结其既有成果、凸显其研究价值、揭示其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第二章“网络电视批评的发展概况”从四个方面展开全方位论述。其一,从宏观视角入手,梳理网络电视批评这一新型电视批评形式的历史发展脉络。其二,结合实例,对目前国内网络电视批评的八种主要表现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其三,结合实例,对网络电视批评的不同层次进行细致划分。其四,考察网络电视批评存在的几类不同网站。第三章“网络电视批评的特点和独特价值”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其一,结合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丰富具体的网络电视批评实践,从批评主体、批评内容、批评观点、批评样式和风格等角度入手,对网络电视批评的特点进行全面研讨。其二,从多个角度探讨网络电视批评的独特价值。具体来讲,通过考察网络电视批评对受众、电视人、电视批评学者、电视批评本身的影响,强调它对于电视批评与电视文化健康发展的促进价值;揭示网络在作为电视批评新型载体的过程中“文化性发言工具”的性质,强调网络电视批评在展示网络的文化建设力量方面的重要价值;以哈贝马斯对“从文化批判的公众到文化消费的公众”观点的修正为论述的生发点,着力强调网络电视批评在塑造、展示受众(网民)文化批判意识,促进文化消费与文化批判交融与结合,构建和谐文化生态方面的突出价值。第四章“个案研究:《电视批判》”以央视国际网络的《电视批判》栏目为样本,对其展开全面深入的个案分析,以进一步说明网络电视批评的特点和独特价值。该部分从四个方面展开。其一,考察《电视批判》诞生、成长的背景与工作团队,从源头上探寻其成为网络电视批评优秀代表的现实依据——天时、地利、人和。其二,从“电视批判论坛”、“大学生谈电视”、“CCTV优秀电视栏目在线”等子栏目入手,对《电视批判》的发展概况进行详细梳理和认真剖析。其三,从议题设置、网络主持人运作、网友定位、策划者与嘉宾来源、论坛形式等方面对《电视批判》的特点进行条分缕析。其四,全方位探讨《电视批判》的意义和独特价值——对于电视批评学者的启示价值、对于其他网站的示范价值、对于中国电视批评的昭示价值、对于网友的教养价值、对于理性思考等文化建设力量的召唤价值、对于电视文化和电视批评的建设价值。第五章“个案研究:从网上对韩剧的评议看网络电视批评”以具体的网络电视批评话题为切口,通过考察该话题的两种主要表现方式——电子论坛和论文选登,解读网友们围绕同一电视批评话题进行的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网络电视批评实践,突出其“百姓味道”和理性精神。第六章“网络电视批评实践”首先从文化“球土化”、社会转型、电视传媒产业化等方面剖析了这一新型电视批评实践的现实语境,然后按照批评对象的不同将网络电视批评分为四类——对电视节目形态的网络批评、对电视理念的网络批评、对电视现象的网络批评、对电视人的网络批评,并结合大量实例对其进行条分缕析,以厘清网络电视批评庞杂不清的面貌,让人们在有效把握其全貌的基础上对其有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第七章“网络电视批评与传统电视批评的互动”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其一,从人力支持、理论支持等角度考察传统电视批评对网络电视批评的积极影响。其二,考察网络电视批评对于拓展传统电视批评领域、增强其实效性、现实针对性、通俗性和受众意识,纠正其以往轻视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批评的缺陷,促进其宏观批评与微观批评紧密结合等方面的重大影响。第八章“对网络电视批评的总结和前瞻”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对网络手段在电视批评领域的重大促进作用进行总结,全面深入地剖析目前网络电视批评在其板块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还对网络手段可能对电视批评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论文从网络电视批评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对电视媒介实践的影响、学术研究前景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合理的前瞻。如果说第一章是从“纵”的方面理解和把握该课题的研究契机,并进一步强调本篇论文的选题意义,那么,第二、三、七、八章就是从“横”的方面全方位对网络电视批评进行论述,第四、五章的两个个案研究就是从“点”的角度展开。当然,在第一章中也包含“横”的角度,在第四章、第八章内部也包含“纵”的角度。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论述结构。

胡经轩[5](2004)在《他以奉献写忠诚——记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民政局长李万道》文中研究表明 作为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必须忠诚于党的事业.忠实于人民的利益。李万道,一个基层民政局长,以勤勤恳恳的劳动.实实在在的奉献,写下了他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田新华[6](2003)在《开展“两联一带” 实践“三个代表”》文中研究表明 为巩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成果,把驻村入户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中共荆州市委在集中教育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了机关联村、干部联户、带领群众致富的“两联一带”活动。截止目前,全市582个市直(县直)机关联村693个,15289名

二、开展“两联一带” 实践“三个代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两联一带” 实践“三个代表”(论文提纲范文)

(2)国家与社会互动: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由来与选题意义
        1.选题由来
        2.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框架与基本概念
        1.研究框架
        2.基本概念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资料来源
    (五)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及可能的创新
        1.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2.可能的创新
一、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理论溯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理论
        1.国家与社会理论
        2.社会管理思想
    (二) 国外相关理论概述与借鉴
        1.公民社会理论
        2.第三部门理论
        3.治理理论
        4.国外理论的启示与借鉴
    (三) 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理论探索
        1.毛泽东"组织起来"的思想
        2.邓小平关于正确处理党、政府和社会组织关系的思想
        3.江泽民"两新"组织党建思想
        4.十六大以来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思想的新探索
二、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宏观背景与内在逻辑
    (一)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宏观背景
        1.和谐社会建设
        2.社会转型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二)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内在逻辑
        1.组织化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2.社会组织是政府管理社会化的客观载体
        3.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是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现实因素
三、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实践
    (一) 改革开放前政府多头管理格局与社会组织的发展
        1.政府多头管理格局的形成
        2.政府多头管理格局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3.高度依附:社会组织与国家关系的历史
    (二) 改革开放后政府双重管理体制与社会组织的发展
        1.政府双重管理体制的确立
        2.双重管理体制下社会组织的发展
        3.政府主导下的博弈:社会组织与国家关系的发展
        4.我国社会组织管理相关问题的探讨
    (三) 新时期党和政府的改革创新与社会组织的发展
        1.社会组织的新发展
        2.多元博弈中的合作:社会组织与国家关系的拓展
        3.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4.中央改革
        5.地方创新
    (四) 社会组织演变的特点及三种生成模式
        1.社会组织演变的特点
        2.社会组织的生成模式:内卷模式、合作模式、草根模式
四、未来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展望
    (一) 良性互动:政府、社会组织关系的未来趋势
        1.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对推动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意义
        2.构建政府与社会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原则
    (二) 国家与社会互动: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路径
        1.党的领导:从垂直到嵌入
        2. 政府规制:从管制到服务
        3. 组织自律:从无序到有序
        4. 公众监督:从边缘到常态
基本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网络:电视批评立体生态构建者 ——中国网络电视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网络电视批评及其学术史
    1.1 "网络电视批评"辨义
        1.1.1 批评与电视批评
        1.1.2 电视批评与网络
        1.1.3 网络电视批评的定义、本质、内涵和外延
    1.2 网络电视批评学术史
        1.2.1 学术专着
        1.2.2 学术期刊中的单篇论文
        1.2.3 学位论文
        1.2.4 《电视批判》栏目
        1.2.5 来自网络的其他文章
        1.2.6 来自报纸的评论文章
第二章 网络电视批评发展概况
    2.1 络电视批评的发展历史
    2.2 网络电视批评的主要表现形式
        2.2.1 电子论坛
        2.2.1.1 新闻跟帖
        2.2.1.2 非定时分类论坛
        2.2.1.3 定时在线论坛
        2.2.2 论文选登
        2.2.3 网上调查
        2.2.4 栏目信箱/台长信箱/观众信箱
        2.2.5 博客
        2.2.6 有针对性的自我批评板块
        2.2.7 学术研讨会网上图文直播
        2.2.8 视频播放文件
    2.3 网络电视批评的层次
        2.3.1 只言片语、个人体悟的层次
        2.3.2 转载平面媒体论文的层次
        2.3.3 开展网上电视批评论文征文活动、集中展示来稿的层次
        2.3.4 在线讨论有一定深度的电视批评话题的层次
    2.4 网络电视批评存在的几类网站
        2.4.1 电视台网站
        2.4.2 官方门户网站
        2.4.3 商业门户网站
        2.4.4 传媒界专业网站
第三章 网络电视批评的特点和价值
    3.1 网络电视批评的特点
        3.1.1 批评主体的多元性和大众性
        3.1.2 批评内容的广泛性和针对性
        3.1.3 批评观点的多元性和真实性
        3.1.4 批评样式和风格的多元性和复合性
        3.1.4.1 网民式批评的文本特点及风格
        3.1.4.2 学院式批评的文本特点及风格
    3.2 网络电视批评的价值
        3.2.1 有力促进了电视批评与电视文化的健康发展
        3.2.1.1 为受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反馈平台
        3.2.1.2 为电视人提供了海量而真实的反馈意见
        3.2.1.3 促使电视批评学者更加重视对受众视角的研究
        3.2.1.4 丰富了电视批评的形式,构建了电视批评的立体生态空间
        3.2.1.5 促进了电视文化的健康发展
        3.2.2 充分展示了网络的文化建设力量
        3.2.3 清楚表明了受众既是文化消费的公众,又是文化批判的公众
        3.2.3.1 哈贝马斯对"从文化批判的公众到文化消费的公众"观点的修正
        3.2.3.2 文化消费的公众
        3.2.3.3 文化批判的公众
        3.2.3.4 殊途同归——指向和谐的文化生态
第四章 个案研究:《电视批判》
    4.1 《电视批判》诞生、成长的背景与工作团队
        4.1.1 天时——网络与电视媒体的巨大发展催生《电视批判》这一特殊的电视批评方式
        4.1.1.1 网民群体的壮大及其年轻化、知识化特征正好适应《电视批判》的受众需求
        4.1.1.2 CCTV.com的初步发展,为《电视批判》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人才支持
        4.1.1.3 世纪之交,电视媒介现象纷繁复杂,受众意识迅速成长,网络电视批评初露头角,时代呼唤高端网络电视批评品牌
        4.1.2 地利——《电视批判》的先天优势
        4.1.2.1 《电视批判》的央视背景和首页位置为其赢得了大量关注的目光
        4.1.2.2 《电视批判》身处高校、科研机构林立的北京,不但能够获得巨大的智力支持,还能有效节约运转成本
        4.1.3 人和——《电视批判》:饱含学术理想和专业精神伟大创造
        4.1.3.1 刘连喜——《电视批判》之父
        4.1.3.2 栏目组:行走在学术与媒体之间
    4.2 《电视批判》的发展概况及剖析
        4.2.1 电视批判论坛
        4.2.2 大学生谈电视论坛
        4.2.3 CCTV优秀电视栏目在线
        4.2.4 《电视批判》的"副产品"
        4.2.4.1 学术研讨会图文直播
        4.2.4.2 视频播放文件
        4.2.4.3 电视人实话实说
        4.2.4.4 学者聊斋
        4.2.4.5 网评脱口秀
        4.2.4.6 特邀专家名录
        4.2.4.7 《电视研究》
        4.2.5 《电视批判》栏目的全面改版及其影响
    4.3 《电视批判》的特点
        4.3.1 有议题设置
        4.3.2 有网络主持人
        4.3.3 由资深电视人、电视研究学者策划、参与
        4.3.4 面向广大对议题有兴趣的网民
        4.3.5 充分利用网络在互动性、即时性方面的优势
        4.3.6 "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4.3.7 重视后续的整理、总结工作
    4.4 《电视批判》的意义和独特价值
        4.4.1 启示价值
        4.4.2 示范价值
        4.4.3 昭示价值
        4.4.4 教养价值
        4.4.5 召唤价值
        4.4.6 建设价值
        4.4.6.1 构建了深入研讨电视文化的专业性开放式学术平台,营造了电视批评的立体生态
        4.4.6.2 对电视文化的建设性批判
第五章 个案研究:从网上对韩剧的评议看网络电视批评
    5.1 电子论坛中的热烈讨论
        5.1.1 普通论坛
        5.1.2 带有一定学术性质的论坛
    5.2 论文选登的同步跟进
        5.2.1 更全面
        5.2.2 更深入
        5.2.3 更系统
第六章 网络电视批评实践
    6.1 网络电视批评实践的现实语境
        6.1.1 文化"球土化"
        6.1.1.1 文化"球土化"释义
        6.1.1.2 文化"球土化"与电视文化演变
        6.1.2 社会转型
        6.1.2.1 社会转型释义
        6.1.2.2 社会转型与电视文化演变
        6.1.3 电视传媒产业化
        6.1.3.1 电视传媒产业化释义
        6.1.3.2 电视传媒产业化与电视文化演变
    6.2 对电视节目形态的网络批评
        6.2.1 电视节目形态及其发展演变
        6.2.2 电视节目形态的网络批评实践
        6.2.2.1 文本批评
        6.2.2.2 创作批评
    6.3 对电视理念的网络批评
        6.3.1 电视理念及其嬗变
        6.3.2 电视理念的网络批评实践
        6.3.2.1 电视传播理念批评
        6.3.2.2 电视文化理念批评
        6.3.2.3 电视产业理念批评
    6.4 对电视现象的网络批评
        6.4.1 电视现象及其流变
        6.4.2 电视现象网络批评实践
        6.4.2.1 "世俗化"现象批评
        6.4.2.2 "娱乐化"现象批评
    6.5 对电视人的网络批评
        6.5.1 电视人及其面临的挑战
        6.5.2 对电视人的网络批评实践
        6.5.2.1 业务批评
        6.5.2.2 职业道德批评
        6.5.2.3 主持风格批评
第七章 网络电视批评与传统电视批评的互动
    7.1 传统电视批评对网络电视批评的影响
        7.1.1 传统电视批评中的批评主体直接或间接参与网络电视批评
        7.1.1.1 在网上发表电视批评文章
        7.1.1.2 直接作为网络论坛的嘉宾主持或特邀嘉宾策划、参与网上电视批评话题的在线讨论
        7.1.2 传统电视批评的成果为网络电视批评建设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7.2 网络电视批评对传统电视批评的影响
        7.2.1 部分网络电视批评内容直接成为了传统电视批评的一部分
        7.2.2 使传统电视批评更有时效性、现实针对性
        7.2.3 使传统电视批评的关注视域更多地与普通受众重合,电视批评的主体意识增强
        7.2.4 网络电视批评使传统电视批评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以往偏重文学批评、文艺学批评、美学批评,轻视从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等角度进行电视批评的缺点,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媒介批评
        7.2.5 网络电视批评使宏观电视批评与微观电视批评结合地更加紧密
        7.2.6 网络电视批评使传统电视批评在文字上更加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第八章 对网络电视批评的总结和前瞻
    8.1 网络电视批评的成绩和不足
        8.1.1 网络电视批评的现有成绩
        8.1.1.1 整合电视批评言论
        8.1.1.2 拓展电视批评领域
        8.1.1.3 促进观点的多元展示和交锋
        8.1.1.4 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8.1.2 网络电视批评发展中的不足
        8.1.2.1 缺乏建设
        8.1.2.2 疏于管理
        8.1.2.3 定时在线论坛类的网络电视批评板块很少
        8.1.2.4 大多数论坛缺乏定期归纳的总结意识和自我提升意识,也缺乏相应的品牌意识
        8.1.2.5 网上的电视批评论文选登还缺乏独立地位,其时效性也有待增强
        8.1.2.6 尚未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特点,主要是文字表达形式
    8.2 对网络电视批评的前瞻
        8.2.1 从硬件建设来看,网络电视批评将会有更大发展
        8.2.1.1 网络电视批评将会更受重视,其板块建设和日常管理会大大加强
        8.2.1.2 将有更多既懂网络管理又懂电视文化的人才从事网络电视批评板块的建设工作
        8.2.1.3 网络电视批评的形式将更加多样,对网络多媒体的利用将更加充分
        8.2.1.4 网络电视批评板块与专家学者、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将更密切
        8.2.1.5 对网络电视批评言论的总结、整理以及下游产品的开发(成果的出版)将更加重视
        8.2.2 从软件建设来看,网络电视批评将会取得全面进步
        8.2.2.1 网络电视批评的广度会进一步增加
        8.2.2.2 从网络电视批评的深度上说,将会出现金字塔式的格局
        8.2.2.3 网络电视批评的时效性会更强
        8.2.2.4 在线讨论的互动性将进一步增强
        8.2.2.5 网络电视批评的精品板块将不断增多
        8.2.3 从对电视媒介实践的影响来说,网络电视批评将会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8.2.4 从学术研究前景上说,网络电视批评的研究者将会日益增多,研究也会日渐深入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后记

(5)他以奉献写忠诚——记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民政局长李万道(论文提纲范文)

以真情接待信访群众
心系困难群众生活
念好“创新、改革、强责”六字经
    创新,主要从创新思维入手。
    改革,重点涉及四方面的内容。
    强责,重点抓了任务到镇、街办,责人到人。
打铁还须自身硬

四、开展“两联一带” 实践“三个代表”(论文参考文献)

  • [1]毛泽东的群众观与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A]. 李文林,侯礼文.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2013
  • [2]国家与社会互动:我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路径选择[D]. 姚华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0(09)
  • [3]金堤卫士长——记全国水利系统先进个人、湖北省洪工局党委书记、局长易贤清[J]. 刘益善. 党史天地, 2009(11)
  • [4]网络:电视批评立体生态构建者 ——中国网络电视批评研究[D]. 谭玲. 四川大学, 2007(05)
  • [5]他以奉献写忠诚——记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民政局长李万道[J]. 胡经轩. 中国民政, 2004(07)
  • [6]开展“两联一带” 实践“三个代表”[J]. 田新华. 党建研究, 2003(01)

标签:;  ;  ;  ;  

开展“两通一带”践行“三个代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