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塑料的发现与发展——摘自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导电塑料的发现与发展——摘自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一、导电塑料的发现和发展──从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谈起(论文文献综述)

刘昊[1](2021)在《基于NIPS膜技术碳基膜材料的构建与修饰及其储能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孔碳材料因其具有孔结构可调控、易于与其他活性物质复合等特点,被认为是制备高电化学性能电极材料的最佳候选者。然而大多数多孔碳材料为粉末状,限制了其在柔性电子器件中的应用,而其他一些柔性多孔碳材料制备过程则相对繁琐,因此,开发一种简单高效、孔结构发达且易修饰的柔性多孔碳材料构建技术是一项有意义的研究。膜技术,可以通过非溶剂诱导相分离(NIPS)构建发达的多孔结构并实现柔性特点,目前在分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在涉及构建多孔碳材料并应用于储能领域的研究尚亟待开展。为此,本文开展以下几项研究:1)以聚丙烯腈(PAN)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偏氟乙烯(PVDF)为致孔剂,通过NIPS膜技术和碳化技术,制备了3D多级纳米孔结构的柔性碳基膜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0.05 A g-1电流密度下,在三电极体系和两电极体系中,比电容分别为265 F g-1和212 F g-1。组装成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在60o下弯曲100次,仍能保持92%的初始电容值,长循环2000圈后,电容保持率仍然高达81%。2)以PAN为前驱体,PVP为致孔剂,通过不同碳化温度制备了3D多级纳米孔结构可控的互穿网络结构电极膜。作为负极材料,50 m A g-1下,在锂离子电池(LIBs)和钠离子电池(SIBs)中分别获得了351.8 m A h g-1和237.4 m A h g-1的可逆容量。在200 m A g-1下循环200次,均表现出稳定的循环性能。3)以PAN为前驱体,PVP为致孔剂,石墨烯为柔性单元、纳米硅为活性物质,构建了PAN/石墨烯/纳米硅碳基复合电极膜,作为LIBs负极材料,50 m A g-1下可逆容量高达1135.7 m A h g-1,纳米硅和复合电极膜的有效利用率分别高达92.6%和92.9%,表明纳米硅的体积效应得以有效缓解。4)以Sn Cl4·5H2O和硫代乙酰胺为原料,电极膜为基体,通过溶剂热技术,制备了Sn S2-CM复合电极膜,作为LIBs和SIBs负极材料,在50 m A g-1下分别表现出839.8 m A h g-1和573.7 m A h g-1的可逆容量。将膜结构进行破碎,阐明了电极膜的膜孔结构对纳米活性物质的体积膨胀存在“约束行为”。5)以Na2Mo O4·2H2O和C3H7NO2S为原料,电极膜为基体,通过水热技术,制备了CM@Mo S2复合电极膜。作为SIBs负极材料,50 m A g-1下,可逆容量可达472.2 m A h g-1,200 m A g-1下循环1000个周期后可逆容量保持94.2%。以其为负极,活性炭AC为正极,组装CM@Mo S2//AC钠离子电容器,2 A g-1高电流密度下循环5000次,可逆容量仍保持83.4%,平均每圈容量衰减0.00332%。

王伟[2](2020)在《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文中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的理解(即学科理解)是课程与教学领域一个业已存在但容易忽视的研究领域,本轮新课程改革将学科理解作为一个核心问题提出,也是因为其是新课程改革亟待研究的一个领域。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是一个是基础、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它是教师进行深度教学的前提。本研究结合科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科学本质研究成果,从梳理化学学科本质出发,充分利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概念、特点、研究向度等诸多要素进行了理论研究,构建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5个维度、28个指标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从整体调查、具体内容观察两个层面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进行评价,剖析两种水平的特点,挖掘水平、特点背后的影响因素,对此提出多维度、全方位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提升对策。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作为基础的、典型的教师实践活动,其评价标准是多维度、多层次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其中青年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尤为薄弱;高中化学教师在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及教学的水平也不高、差异也较大,且关系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以制约因素为主,因此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对教师学科理解概念进行了辨析、界定,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论述了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PCK理论和深度教学理论进行梳理,研究认为教师学科理解与PCK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进行全面、系统地学科理解是其进行深度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了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问题以及研究向度。第二章是建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分析科学本质与学科本质的关系,提出学科本质的研究展望,并梳理得出感知、解释、应用、评价四个理解的进程。其次结合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本体论视角,从化学学科发展史中梳理出理解化学学科本质的5个维度,将之作为学科理解的维度,对这些维度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对8位专家进行开放式访谈,确定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的初步指标,并结合CVI效度检验法,向10位专家进行内容效度咨询,得到5个维度、28个指标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三章是对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整体水平及现状进行评价。研究首先设计调查问卷,根据问卷对1 1 89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再分析调查得到的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及现状,最后对此提出了宏观层面的提升对策。第四章是以“原电池”为例,制定高中化学教师对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评价标准。首先,研究对课程标准、高中化学教科书、高考题以及大学教科书中有关“原电池”内容的呈现形式和特点进行分析。其次,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跳出以上几种材料来分析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的生长点,从而确定每个指标“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第五章是对以“原电池”为例,对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层面的学科理解及其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研究遴选1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研究,经过29课时的录像观察、1154多分钟访谈,整理了 31万余字的访谈资料,最终得出10位教师在28个指标上的“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和学科理解教学水平,分析这两个水平的特点以及联系。进一步通过文本分析法得出其两个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特点,得到一些有益的信息。第六章提出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研究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教学的关系,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教师“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三重认识境界。研究认为,高中化学教师只有补足自身学科理解认识上的短板,及时更新自身的学科理解认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去实施相关内容,进而真正达成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素养课”教学目的。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个人领域、外部领域、实践领域、结果领域四个方面提出整合性的提升对策。在这其中,特别地提出了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基于学科理解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标准。第七章是本次研究的反思与展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再次简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结果,提出了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王颖[3](2020)在《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爱迪生发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电影业的初创和发展就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从那一刻起,电影同科学就深刻交织,无法割裂。好莱坞作为全球商业电影产业巨头,留给了科学家很重要的银幕空间。银幕后是科学家为理论科学进步、技术革新做出的反复验证和试验,银幕上是一位位栩栩如生的科学家形象。无论是记录历史上现实科学家的科学家传记电影,还是表现虚构的科学家的科幻电影,都为传播科学理念和帮助树立科学价值作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从而在文化交流和科学传播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本文以好莱坞电影银幕上呈现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从历时的角度梳理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的演变,从共时的角度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科学家形象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影响。论文的核心在于考察好莱坞电影如何通过其特定的制作渠道、拍摄角度和文化视点,借助其庞大的资金、技术、规则、市场运作和传播渠道的影响力,进而影响科学家形象在科学传播中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又是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媒介作用解构和重构科学家形象以及阐述他们的科学理念,从而达到体现科学价值与传播科学文化的目的。本研究结合电影摄制背景、科学家传记、新闻报道等文献资料,对好莱坞电影历史上的主要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归纳和个案分析,从身份认同、角色扮演、性别差异、现实虚构等多种维度对人物进行考量,从内容上进行印证。论文同时注意结合受众对电影和科学家的理解,深入探究好莱坞从其特定角度塑造某个或者某类科学家形象的历史和意识形态原因,力求做到更为辩证地、更为完整地、更为历史化地解读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以期超越电影二维屏幕的“平面化”局限,从而“立体化”地认知银幕和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共生映像”。本文共分六章,从理论概述总起整篇论文,然后结合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详尽的案例分析,最后总结归纳,提出本论文所具有的实践意义。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综述有关好莱坞科学家形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本文的研究进路,指出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提出解读电影文本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章,对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进行一般概述总论。界定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分析最终呈现在银幕上的科学家的形象受到的制约因素。通过对138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演变过程的梳理,概括好莱坞电影对科学家形象建构运用的策略与手段。演员是呈现银幕科学家形象的角色诠释者和最终实践者,本章专列一节分析演员通过角色扮演从而建构科学家形象的心路历程。第3章,通过分析好莱坞电影中的现实科学家形象的典型案例,划分好莱坞电影所树立的科学家银幕形象的类型。现实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好莱坞电影历史上影响甚广的形象标准,“圣人科学家”一度成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科学家的普遍脸谱,而随着时代的演变,越来越多的银幕上的科学家突显了更多的人性光辉,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的经典科学家形象得到了观众的认同和接受。在银幕形象与原型参照中,科学家形象鲜明地表现出“好莱坞化”的一面。通过科学家现实性和电影艺术性的对比,总结得出现实科学家形象在形象调整和呈现变化中对受众的不同影响力和强化效果。第4章,作为现实的科学家在电影中的形象的呈现的延续讨论,以电影《居里夫人》为例,参照相关史料,分析了对男权科学界带来巨大挑战并得到肯定的女性科学家居里夫人在银幕上的呈现,显现了好莱坞电影在呈现女性科学家方面的性别文化维度。同时参照既是好莱坞影星又是发明家的海蒂·拉玛在科学界获得身份认可的艰难历程,结合海蒂·拉玛的人物传记纪录片,突出好莱坞在性别上对科学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影响和制约。第5章,从跨文化的角度解读好莱坞电影中呈现的邪恶派虚构中西科学家的形象,分析了科学狂魔的形象特点,阐述虚构科学家和现实科学家的距离,以及好莱坞电影如此呈现的原因和对受众的影响。第6章,结语部分从全局对好莱坞电影中建构的科学家形象进行总体类型和特征归纳,从电影对公众理解科学的实践意义上突显本篇论文分析的立足点以及实践意义所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无论哪种好莱坞科学家电影类型,电影中的科学往往或者必然是当时科学技术特定阶段和科学思想发展的产物,电影对科学知识的合法性的传播面临着挑战,电影所呈现的科学家的可信度影响着受众对科学家电影的理解。2.受众对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的接纳度反作用着科学家形象的进一步塑造。3.在科学普及和教育中正确导入有关科学家的电影能够强化教育和传播效应。因此,描绘科学家形象的电影在反映科学家群体这个社会成员团体时,必须将其融入社会背景中,突破其刻板模式化印象,无论是呈现正面、或反面的,现实的、或艺术层面虚构的科学家形象,都要考虑到引导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任务。

金宁[4](2019)在《日本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群体研究》文中指出

黄昱璇[5](2019)在《科技馆中化学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研究》文中提出科技馆是重要的校外教育场所,是以展示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基地,它蕴含着丰富的原理介绍、图片展示和实验活动等化学课程资源。利用科技馆化学课程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要加强与相关院所的沟通交流,有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丰富教学情境,在“共建”“共享”中开发特色校本课程,促进课程的能力建设。然而,当前一线教师因受自身精力、课时安排、学校设施条件和创新意识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利用身边的资源材料,造成了课程资源匮乏、课堂教学枯燥的现状。因此,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中学化学知识的特点,挖掘和整合科技馆内化学课程资源,充分发挥科技馆化学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首先分析了科技馆资源的重要价值,结合当前课程资源匮乏的教学现状,在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阐明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内容。然后对科技馆、化学课程资源等概念进行界定,并介绍了指导本研究进行的先行组织者、人本主义和学习动机等理论基础。再实地参观科技馆,通过文字和图片记录科技馆内与化学相关的展品内容和教育活动。结合调研结果和从官方网站搜集来的网络科普资源,联系中学化学课本和课程标准,整合科技馆中化学课程资源,提出整合与利用科技馆中化学课程资源的流程。接着,利用问卷调查掌握在校化学教师对科技馆的了解程度、对化学课程资源的需求与认识以及对化学课堂的建议,分析调查结果,提出整合与利用科技馆中化学资源的4个原则:个性化、适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建构了3个策略:(1)贴近生活实际,使资源情境化;(2)借助多种资源,使知识模块化;(3)注重穿插实验,使体验丰富化。为检验所提出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合肥润安公学进行为期近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研究以高一年级5班和6班两个平行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课下访谈法了解教学前后学生在化学学习兴趣、化学实验的参与度和科技馆的了解程度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总结分析前面的研究情况,分别对科技馆、学校和老师、政府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更好地利用科技馆中的化学资源为中学化学教学服务。研究结论如下:整合利用科技馆中的化学课程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缓解化学课程资源匮乏的现状,教学实践后学生在化学学习兴趣、参与实验态度、对科技馆的看法以及化学知识掌握方面产生积极的变化。由于有关科技馆化学课程资源的论文较少,加之研究对象、自身能力和精力的有限性,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更多利用整合出的科技馆化学课程资源进行设计的教学案例有待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李泽浩[6](2019)在《基于核酸杂交的肿瘤分子诊断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肿瘤是导致人类生病死亡的第一因素,肿瘤的发生多与基因突变有关,其中95%是由单碱基突变引起的。同时有研究表明,端粒酶介导的端粒无限延长也是肿瘤发生的关键原因。基因单碱基突变和端粒酶活性已经被看作是肿瘤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然而肿瘤发生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使得临床诊断困难,待发现时大多已属于晚期导致治愈率极低。因此,对肿瘤发生相关分子进行检测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核酸非稳态杂交,阳离子共轭聚合物FRET以及距离依赖性石墨烯介导能量转移等手段,建立了三种新型的核酸及蛋白质构象检测方法,对肿瘤相关酶的活性及单碱基突变基因进行了高选择性检测。首先,由于端粒的延长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开发一种快速且准确的端粒酶检测方法对于疾病诊断至关重要。目前,基于扩增的方法对体内外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已经有了广泛研究。然而这些方法通常具有重复性差和背景干扰强等缺点,导致它们很难应用于真实样品测定。在这部分研究中,我们利用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基于核酸随机杂交建立了一种新型无扩增单分子成像方法用于体外端粒酶活性检测。采用荧光标记短链DNA探针检测真实目标,二者随机动态结合会产生与背景噪声完全不同的动力学特征信号,从而使得我们能够在单分子水平上对端粒酶产物进行无背景测定。这种无背景测定使得检测限可以低至0.5 fM,并且对于端粒酶产物的检测范围可以达到0.5-500fM。在实际样品测定中,该方法仅利用10个肿瘤细胞就可实现端粒酶活性的高效检测。此外,将此方法拓展成多重随机结合检测法,首次对端粒酶产物长度的分布进行了测定,这有助于深入了解端粒酶催化机理的研究。接下来,以DNA杂交探针为工具的核酸检测及成像方法在基因突变检测领域表现出了很大的潜力,但是其对于单碱基突变的选择性很差。因此,根据前一部分研究发现的短链DNA的特异性杂交以及阳离子共轭聚合物(CCP)信号放大的特点,开发了一种有效且简单的单碱基突变(SNM)高选择性检测和原位成像的方法。对仅存在由单碱基突变引起差异的核酸样品进行了高效区分,可以灵敏的检测出丰度(样品中突变基因比例)低至0.1%的SNM。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smFRET)研究表明,CCP的存在可以增强短链DNA的杂交稳定性,并且对于完全匹配的双链体和存在错配的双链体的增强程度不同,这也是该方法单碱基选择性高的原因。同时CCP还可以保护DNA探针不被核酸酶水解,并且由于探针设计简单,CCP亮度稳定,该方法在固定细胞中实现了高选择性mRNA原位荧光成像。细胞成像实验显示,具有BRAF V600E点突变的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表现出比未被报道过在此位点有突变的肝癌细胞系HepG2更高的FRET效率。这种方法是一种基于DNA杂交探针的新方法,其可能在DNA传感和细胞内成像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最后,蛋白质的详细结构信息是理解其功能的基础,对于疾病诊断和药物开发至关重要。目前,许多蛋白质的原子结构已通过X射线晶体学和低温电子显微镜(cryo-EM)得到了解析。但是这些强大的结构生物学技术需要精密昂贵的仪器,复杂的样品制备和数据分析的支撑,难以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因此在这部分工作中,利用不同长度的DNA链作为荧光分子载体固定至石墨烯表面,使荧光分子与石墨烯表面具有不同的距离。依据荧光被淬灭情况,量化石墨烯荧光淬灭效率与距离的关系,绘制关系曲线,以此建立一种“纳米标尺”。同时使用trisNTA作为蛋白质捕获部分建立功能性石墨烯基脂质层,将蛋白质固定至石墨烯上。再将此标尺应用于蛋白质复合物轴定向信息的检测。成功检测出Ypt7蛋白在其影响因子Monl-Cczl作用下发生了 2.1 nm的构象变化。首次通过实验对石墨烯荧光淬灭效率与距离的关系进行了定量,该纳米标尺可以应用于多种生物大分子结构变化的检测。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三种新型的肿瘤分子诊断检测方法均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成本低廉、特异性高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并且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韩利峰[7](2018)在《运用乐趣教学法,让高中化学选修课教学有滋有味》文中研究指明在高中化学选修课教学中,笔者运用乐趣教学法,让学生从"好之者"向"乐之者"过渡,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有滋有味。一、升华内涵提升内力在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为体现知识的深广度和合理性,常常引入一些大学化学的知识,编者用心良苦,但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难度。而在知识拓展类选修课中,教师恰好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对知识内涵进行升华,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刘正东[8](2016)在《支化打断型共轭聚合物的傅克聚合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简单高效、便捷、原子经济的聚合物半导体光电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以及设计开发结构新颖、性能优异的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对有机电子学的理论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新型聚合物半导体的设计、合成为出发点,提出了芴基叔醇的傅克聚合制备半导体材料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的支化打断型共轭聚合物;结合p-n能带理论在半导体材料设计中的指导意义和傅克聚合方法,设计合成了p-n型支化打断型共轭聚合物;应用傅克后修饰法对合成的聚合物进行末端官能团的位阻功能化,调控了聚合物的带隙,制备了具有良好光谱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的支化打断型共轭聚合物;最后,系统的研究了所得聚合物的光电性能,重点将合成的聚合物应用于有机晶体管电存储中的驻极体层,研究了它们的电荷存储性能。此外,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和高温还原法分别制备了柔性铜镍合金纳米线/石墨烯电极和条形状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d graphene oxide,rGO)电极。随后以条形状的rGO电极为上下电极、位阻功能化的打断型共轭聚合物为活性层,通过全溶液法制备了柔性有机电存储器件。本论文内容如下:1.首先总结了聚合物半导体的设计理念和合成方法,重点阐述了芴基叔醇的傅克反应合成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进一步阐述了支化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和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随后对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电存储中的驻极体层和柔性有机电存储器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概述。最后,提出了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2.基于课题组在三氟化硼乙醚催化的芴基叔醇傅克反应合成小分子半导体材料方面的工作基础,提出了三氟化硼乙醚催化的ABx(x≥2)型芴基叔醇的傅克聚合制备支化打断型共轭聚合物的方法,具有简单高效、无贵金属催化和原子经济的特点。通过对聚合反应条件的探究发现聚合反应在短时间内(<5 min)即可完成。逐步滴加单体法时一种将反应单体慢慢加入到聚合反应体系中,来提高聚合物分子量的方法。当采用逐步滴加单体到反应液中的方法时,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Mn)达到22700 g/mol,PDI为1.52。在此基础上拓展了叔醇单体选择范围,合成了一系列芴基和环戊并二噻吩基支化打断型共轭聚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光电性能,其中环戊并二噻吩基支化打断型共轭聚合物的吸收光谱达到了近红外范围。3.基于p-n能带理论,首先设计、合成了含给电子基团咔唑或者噻吩(p型基团)、吸电子基团氰基(n型基团)的p-n型芴基叔醇分子,以之为前驱体通过傅克聚合制备得到p-n型支化打断型共轭聚合物。测试得知与不含氰基的聚合物相比,所得聚合物的吸收和发射光谱出现了明显的红移。薄膜态的发射光谱表明,氰基引入不仅抑制了聚合物绿光带发射,也降低了聚合物的能隙,有利于载流子的注入。4.采用三氟化硼乙醚催化的叔醇傅克后修饰法,选择基团9-苯基芴和3-联芴对末端活性基团为咔唑的支化打断型共轭聚合物PCzPF进行位阻功能化,发现聚合物的位阻功能化提高了材料的光谱和电化学稳定性。9-苯基芴修饰的聚合物的HOMO能级上升、LUMO能级下降,有效调控了聚合物的能隙。5.将支化打断型共轭聚合物PCz PPF、PCzPF、PCNCzPF和PCPDT8应用于晶体管电存储器件中的驻极体层,通过研究器件的性能探究了聚合物所含官能团和存储性能之间的关系。当对器件施加负向栅压时可以对晶体管电存储进行信息的写入(注入空穴),而光照可以对器件的信息进行擦除。随着所施加的负向栅压的增大,器件转移曲线的偏移增大,因此器件表现出多阶电存储的性能。在空穴存储模式下,基于含高电子云密度官能团的PCPDT8和给受体官能团的PCNCzPF的晶体管电存储表现出大的存储窗口,分别为34.2和45.0 V。当对器件施加正向栅压并辅以光照时(注入电子),器件转移曲线发生正向偏移,说明器件驻极体层中写入了电子。当施加负向的栅压时,转移曲线返回初始态。在这种情况下,基于PCzPPF和PCzPF的器件表现出大的存储窗口,分别为42.7和40.5 V。由于器件既可以通过施加负向栅压写入空穴,也可以通过施加正向栅压辅以光照的方式写入电子,因此器件表现为双极性的电存储性能。器件的存储窗口为空穴存储模式和电子存储模式时存储窗口的累加。这样,基于PCz PPF、PCzPF、PCNCzPF和PCPDT8的晶体管电存储的存储窗口分别为73.3、69.6、63.6和69.3 V。6.为了实现支化打断型共轭聚合物在全溶液加工的柔性有机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我们开展了柔性石墨烯电极的制备。首先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含金属盐(醋酸铜或镍)的聚合物纳米线,然后将聚合物纳米线依次经过煅烧、还原得到金属纳米线。以金属纳米线为模板、聚苯乙烯为固体碳源,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纳米线上实现了石墨烯的低温生长(450℃)。石墨烯包裹后的金属纳米线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增强。以石墨烯/铜镍合金纳米线为电极,制备了柔性交流电致发光器件。此外,通过高温还原法制备了条形状的石墨烯导电薄膜。以前面位阻功能化的聚合物PCz PF-PF为活性层、石墨烯导电薄膜为上下电极,通过全溶液加工法制备了柔性有机电存储器件。所得器件表现出可擦写的电存储性能,在0.5 V读取情况下开关比为3.0×103。在弯曲状态下,器件在低导态和高导态时的电流保持稳定,说明器件具有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可以预见,这种全溶液加工法制备柔性有机电存储器件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它有机电子器件的制备。

胡依然[9](2016)在《基于潮控海岸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风景园林数字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数字化技术的空前发展已给风景园林规划和设计领域带来剧烈变化。身在其中,如何迎接新思潮、新技术的挑战,正是该研究的初衷。本文从风景园林学的角度出发,主张“基于自然过程”的设计理念和建造方式,针对潮控海岸的人工岛式填海造地,开展了由运算化模拟技术辅助的实验探索和风景园林数字化策略的拓展研究。在理论研究部分,本文结合海岸策略在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实践成果,以“海岸自然过程在造地实践中的角色”为关注点,通过“隔离”和“引入”自然过程这两种填海方式的对比论证,认为常规造地方式对自然拒之门外的做法是一种严重损害海岸带生态环境的短视行为,并提出利用自然的持续作用开展海岸工程才是未来趋势。为此,本文详细阐释了“基于自然过程进行填海造地”的基本内涵并探讨了将其作为设计理念的必要性,接着系统梳理了与之相关的理论学说,并总结归纳出基于该方式进行填海造地的四种特征,最后形成了由设计原则和核心理念构成的思维框架。在该框架指导之下,继续针对“如何降低人工干预同时更多借助潮控海岸的自然作用进行填海造地”展开研究,将方法理论应用到具体问题之中,进而提出潮控海岸填海造地数字化策略的理论设想:在技术方法上“结合物理模型试验与运算化模拟技术”;在设计理念上“以自然力驱动为导向”。本文将潮控海岸填海造地视为具有动态机制的研究对象,分别基于其自然驱动因子和人为驱动因子构建了相应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和策略框架,具体包含四个方面:首先,基于粒子系统和自治智能体理论对海岸动力过程进行模拟;其次,从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出发建立生态定量模型和政策干预模型;三是,结合数字化分析开展物理模型试验,研究自然作用下场域形态的生成;最后综合以上三点并基于关系都市主义,论证了开展界面协作和互动平台的可能性。文章最后以实验性项目“阿布扎比潮控海岸人工岛式造地”为例,将数字化设计方法和策略应用到典型场地样本中,进行了实证研究——包括信息获取、环境分析、设计建构和设计反思四个部分,通过这一完整的设计过程验证了前文提出的框架理论设想;同时,该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经验和问题又为框架体系做出了反馈和补充。通过运用新技术对新领域的研究,本文验证了风景园林领域“顺应自然”的设计思想与运算化设计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类似填海造地这样的实际问题中具备应用的可能性,总结了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数字化设计策略框架,填补了风景园林学领域针对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研究的空白,最后通过实证研究又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数字化策略在设计建构阶段的探索运用上做出了创新性的推进和发展。

杨中楷,刘则渊,梁永霞[10](2016)在《21世纪以来诺贝尔科学奖成果性质的技术科学趋向》文中研究说明从21世纪以来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专利数据出发,依据钱学森的技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体系层次结构思想,对诺奖成果的科学性质进行判断和分类。诺奖数据显示,近15年来,物理学领域呈现出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平分秋色的局面,而化学、生理学或医学领域明显地出现了趋向技术科学一边倒的局面。这意味着,仅从基础科学层次出发不足以实现接近诺奖和提升科技实力的宏伟目标,必须重视技术科学在建设科技强国过程中的战略意义。

二、导电塑料的发现和发展──从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谈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导电塑料的发现和发展──从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NIPS膜技术碳基膜材料的构建与修饰及其储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超级电容器
        1.2.1 超级电容器储能原理概述
        1.2.2 超级电容器组成与结构
        1.2.3 超级电容器特点与面临的问题
    1.3 碱金属离子电池
        1.3.1 锂离子电池
        1.3.2 钠离子电池
    1.4 离子电容器
        1.4.1 碱金属离子电容器的发展
        1.4.2 离子电容器组成与工作机理
        1.4.3 离子电容器分类
        1.4.4 离子电容器的优势
        1.4.5 离子电容器的问题
    1.5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概述
        1.5.1 导电聚合物电极
        1.5.2 金属氧化物电极
        1.5.3 碳基材料电极
    1.6 碱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概述
        1.6.1 过渡金属硫化物、硒化物和氮化物
        1.6.2 Ti/Nb基化合物
        1.6.3 有机材料
        1.6.4 MXenes材料
        1.6.5 NASICON材料
        1.6.6 碳材料
    1.7 膜技术介绍
        1.7.1 膜制备方法
        1.7.2 膜材料
        1.7.3 碳膜及其应用
    1.8 课题提出
    1.9 研究内容
第二章 3D多级纳米孔柔性“电极膜”构建及其超级电容器储能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3D多级纳米孔柔性电极膜构建
        2.2.1 实验材料
        2.2.2 仪器设备
        2.2.3 电极膜制备
        2.2.4 电极膜电化学测试
        2.2.5 软包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组装与测试
    2.3 3D纳米多级孔柔性电极膜形貌及微结构
    2.4 3D多级纳米孔柔性电极膜电化学性能
        2.4.1 超级电容器三电极体系
        2.4.2 超级电容器两电极体系
        2.4.3 柔性软包全固态超级电容器性能
    2.5 结论
第三章 3D多级纳米孔柔性“电极膜”构建与设计及其锂/钠储能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3D纳米多级孔互穿网络结构柔性电极膜构建
        3.2.1 实验材料
        3.2.2 仪器设备
        3.2.3 互穿网络结构电极膜制备
        3.2.4 锂/钠离子电池组装与测试
    3.3 3D纳米多级孔互穿网络结构柔性电极膜形貌及微结构
    3.4 3D多级纳米孔互穿网络结构柔性电极膜储能性能
        3.4.1 电极膜储锂性能
        3.4.2 电极膜储钠性能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前修饰”构建3D网状结构多级共混碳基复合电极膜及其储锂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多级共混碳基复合电极膜制备
        4.2.1 实验材料
        4.2.2 仪器设备
        4.2.3 碳基复合电极膜制备
        4.2.4 锂离子电池组装与测试
    4.3 碳基复合电极膜形貌及微结构
    4.4 碳基复合电极膜储能性能
    4.5 有效利用率评价
        4.5.1 纳米硅有效利用率评价
        4.5.2 碳基复合电极膜有效利用率评价
    4.6 碳基复合电极膜循环后结构稳定性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nS_2纳米花“后修饰”电极膜3D互穿网络结构及其锂/钠储能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后修饰”构建SnS_2-CM复合电极膜
        5.2.1 实验材料
        5.2.2 仪器设备
        5.2.3 SnS_2-CM复合电极膜制备
        5.2.4 锂/钠离子电池组装与测试
    5.3 SnS_2-CM复合电极膜形貌及微结构
    5.4 SnS_2-CM复合电极膜储能性能和储能表现
        5.4.1 锂离子电池体系储能性能
        5.4.2 钠离子电池体系储能性能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网状MoS_2纳米片“后修饰”构建复合电极膜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后修饰”构建CM@MoS_2复合电极膜
        6.2.1 实验材料
        6.2.2 仪器设备
        6.2.3 CM@MoS_2复合电极膜制备
        6.2.4 钠离子电池组装与测试
        6.2.5 钠离子电容器组装与测试
    6.3 CM@MoS_2复合电极膜形貌及微结构
    6.4 CM@MoS_2复合电极膜钠离子电池储能性能
    6.5 CM@MoS_2//AC钠离子电容器储能性能
        6.5.1 AC电极储钠性能
        6.5.2 CM@MoS_2//AC钠离子电容器储能性能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2)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概念界定
        一、理解
        二、学科
        三、学科理解
        四、学科理解水平
        五、学科理解水平评价
        六、相近概念辨析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研究现状框架的确立
        二、化学等学科的理解研究
        三、学科本质的理解研究
        四、课程理解的研究
        五、化学学科理解及发展演变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教师学科理解理论基础与研究向度
    第一节 PCK理论
        一、学科知识概念及特点
        二、学科知识与PCK
        三、学科知识与教师资格认定
        四、学科知识与教师发展
        五、学科知识测评研究
        六、研究启示
    第二节 深度教学理论
        一、深度教学的概念
        二、深度教学的特征
        三、深度教学的启示
    第三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及问题检视
        一、教师学科理解的特点分析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问题检视
    第四节 教师学科理解的研究向度
        一、教师学科本质的特征
        二、教师学科理解的表征
        三、教师学科理解的评价
        四、教师学科理解的价值
第二章 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及水平标准构建
    第一节 学科本质理解—化学学科理解的起点
        一、理解缘起: 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困境
        二、学理分析: 理解研究转向的可行依据
        三、研究维度: 学科本质理解的研究展望
        四、结语
    第二节 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标准构建
        一、从化学史中探寻学科本质的可行性分析
        二、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原则
        三、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的要素内涵
        四、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历史探寻与内容呈现
        五、化学学科理解内容的其它解读
    第三节 高中化学学科理解水平标准的效度检视
        一、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一轮专家咨询过程
        二、学科理解水平标准构建的二轮专家咨询过程
第三章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方案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调查工具
    第二节 高中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的过程分析
        二、调查的分析过程
        三、调查的主要结论
        四、调查的主要启示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划分——以“原电池”为例
    第一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起点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一、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三、高考试题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四、大学化学教科书中的“原电池”内容分析
        五、研究小结
    第二节 高中化学具体知识学科理解的水平分析——以“原电池”为例
        一、化学学科价值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及水平划分
        二、化学学科方法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三、化学知识结构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四、化学知识获取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五、化学知识本质维度的“原电池”内容分析与水平划分
        六、研究小结
第五章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的测查—一以“原电池”为例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研究总体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过程
    第二节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水平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教学水平的解读与分析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教学表现水平研究的结论
    第三节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分析过程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的研究结论
    第四节 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分析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二、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的因素解读
        三、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影响因素分析的结论
第六章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第一节 重新审视教师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教学
        一、教师要重新审视素养为本的化学知识教学
        二、教师学科理解要关照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
        三、学科理解须纳入教师成长的专业发展指标
    第二节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对策
        一、个人领域的提升对策
        二、外部领域的提升对策
        三、实践领域的提升对策
        四、结果领域的提升对策
        五、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理论研究结论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是基础的、典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需要多维、多层的评价标准
        二、实证研究结论
        (一)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整体水平的差异较大
        (二)青年高中化学教师的学科理解水平普遍较弱
        (三)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的具体水平较为薄弱
        (四)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制约
        (五) 提升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具有复杂性
    第二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维度的效度评价量表
    附录二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标准建构表
    附录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理解水平现状的问卷调查
    附录四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附录五 高中化学教师“原电池”内容学科理解水平的访谈提纲
    附录六 高中化学教师具体知识学科理解水平诊断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动因及意义
    1.2 科学家形象以及科学家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形象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思路与框架
第2章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一般概述
    2.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的相关要素
        2.1.1 科学家以及科学家形象概念的界定
        2.1.2 影响科学家银幕形象确立的好莱坞电影运作机制和社会环境
        2.1.3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立场
        2.1.4 科学家形象的建构策略
    2.2 西方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回顾:世界史角度
    2.3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和变迁综述:好莱坞电影史角度
        2.3.1 20 世纪流行的疯狂科学家高潮
        2.3.2 20 世纪30-40 年代:基于现实科学家生活的电影平息疯狂科学家的高潮
        2.3.3 20 世纪50-70 年代,电影多样性下的战后反思和冷战思维下的科学家形象
        2.3.4 20 世纪80 年代始:成熟的科学英雄形象的兴起
        2.3.5 20 世纪90 年代始,“人性回归”:温情的科学家形象的出现
        2.3.6 21 世纪:科学大背景下的大制作电影中的科学家形象
    2.4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塑造:演员理解科学家的角度
    2.5 形象塑造与形象差异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现实中的科学家的形象建构案例分析
    3.1 现实中的科学家银幕形象历史沿革
    3.2 典型性归纳与个案分析
        3.2.1 刻板印象的树立
        3.2.2 人性体现的融入
        3.2.3 走进科学家心灵
        3.2.4 科学家的合作形象
        3.2.5 文化冲突中的科学家形象
        3.2.6 有争议的科学实验中的科学家形象
    3.3 电影中呈现的现实科学家和科学家原型的参照
        3.3.1 《伟人爱迪生》中的圣人印象
        3.3.2 好莱坞化的爱因斯坦
        3.3.3 《美丽心灵》离现实中的纳什的心灵有多远?
        3.3.4 《模仿游戏》对现实中图灵的模仿成功了吗?
        3.3.5 《知无涯者》观众不知道的拉马努金的一面
        3.3.6 《自闭历程》面对的挑战:呈现当代在世科学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女性科学家形象的建构
    4.1 女性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历史分期及形象演变回顾
    4.2 个案分析
        4.2.1 居里夫人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呈现
        4.2.2 海蒂·拉玛:从好莱坞影星到发明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虚构的科学家形象建构
    5.1 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呈现
        5.1.1 西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弗兰肯斯坦
        5.1.2 东方邪恶科学家形象的典型:傅满洲
    5.2 痴迷狂魔科学家的呈现:数学家麦克斯颠倒的数字人生
    5.3 对新一代科学家心灵救赎的关注:电影《心灵捕手》
    5.4 对未来科学家形象的展望:《漫威动画》系列
    5.5 虚构科学家形象的特点以及现实和虚构的形象差异
    5.6 本章小结
第6 章 结语
    6.1 科学家银幕形象建构之归纳
    6.2 科学家银幕形象的建构之科学传播意义与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图目录
附录2:文中出现的主要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3:文中出现的部分电影在各大媒体上的译名一览表
附录4:100部好莱坞电影中的科学家统计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
致谢

(5)科技馆中化学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1.1.2 重视校外教育的趋势
        1.1.3 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课程资源的研究
        1.2.2 关于化学课程资源的研究
        1.2.3 科技馆中课程资源的研究现状
        1.2.4 关于科技馆和化学课程资源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构想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3 课题研究的方法
        1.3.4 课题研究的内容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科技馆
        2.1.2 化学课程资源
        2.1.3 科技馆中化学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
    2.2 理论基础
        2.2.1 先行组织者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2.3 学习动机理论
3 国内科技馆体系资源
    3.1 国内科技馆体系概况
    3.2 科技馆资源与中学联系
        3.2.1 科技馆与中学的一些重要合作活动
        3.2.2 科技馆内化学课程资源与教材课标的联系
4 整合与利用科技馆化学课程资源的原则、策略和流程
    4.1 中学教师对科技馆化学课程资源的需求分析
    4.2 整合与利用科技馆化学课程资源的基本流程
    4.3 整合与利用科技馆化学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
        4.3.1 个性化原则
        4.3.2 适用性原则
        4.3.3 针对性原则
        4.3.4 趣味性原则
    4.4 整合与利用科技馆化学课程资源的基本策略
        4.4.1 贴近生活实际,使资源情境化
        4.4.2 借助多种资源,使知识模块化
        4.4.3 注重穿插实验,使体验丰富化
5 科技馆化学课程资源在中学课堂利用的实践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内容
    5.3 研究方案
        5.3.1 研究对象
        5.3.2 研究变量
        5.3.3 研究方法
        5.3.4 研究过程
    5.4 教学案例
        5.4.1 教学案例1——固体酒精的制作
        5.4.2 教学案例2——酸、碱、盐的电离
        5.4.3 教学案例3——氧化还原反应复习体验课
    5.5 研究结果分析
        5.5.1 实验班和对照班问卷调查的前后测结果分析
        5.5.2 教学前后实验班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5.5.3 教学前后实验班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建议和课堂感想分析
6 对于利用科技馆课程资源的建议
    6.1 对科技馆的建议
    6.2 对学校和教师的建议
    6.3 对政府的建议
7 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基于核酸杂交的肿瘤分子诊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肿瘤诊断
        1.1.1 引言
        1.1.2 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1.1.2.1 病理学检查
        1.1.2.2 影像学检查
        1.1.2.3 生物标志物检查
        1.1.2.4 肿瘤治疗
    1.2 肿瘤相关基因突变
        1.2.1 基因突变与疾病
        1.2.2 基因突变检测
        1.2.2.1 第一代测序法(Sanger测序)
        1.2.2.2 新型测序法
        1.2.2.3 PCR检测法
        1.2.2.4 其他检测法
    1.3 共轭聚合物
        1.3.1 共轭聚合物概述
        1.3.2 共轭聚合物的应用
        1.3.2.1 共轭聚合物用于化学传感
        1.3.2.2 共轭聚合物用于疾病诊断
        1.3.2.3 共轭聚合物用于生物传感
        1.3.2.4 共轭聚合物用于荧光及光声成像
    1.4 石墨烯概述
        1.4.1 石墨烯的制备
        1.4.2 石墨烯的应用
        1.4.2.1 石墨烯在复合材料方面的应用
        1.4.2.2 石墨烯在产能和储能方面的应用
        1.4.2.3 石墨烯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
    1.5 论文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
        1.5.1 论文设计思路
        1.5.2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核酸非稳态杂交的端粒酶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2.2.2 片基制备
        2.2.3 细胞培养和端粒酶提取
        2.2.3.1 细胞培养
        2.2.3.2 细胞计数
        2.2.3.3 端粒酶提取
        2.2.4 端粒酶底物扩增
        2.2.5 端粒酶的单分子检测
        2.2.6 单分子荧光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单分子随机结合分析
        2.3.2 随机单分子结合反应条件的优化
        2.3.3 癌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检测
        2.3.4 端粒酶反应产物长度分布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阳离子共轭聚合物的单核苷酸突变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3.2.2 OFBT的合成
        3.2.2.1 OFBT中间体1的合成
        3.2.2.2 OFBT中间体2的合成
        3.2.2.3 OFBT中间体3的合成
        3.2.2.4 OFBT的合成
        3.2.3 利用OFBT进行体外DNA检测
        3.2.4 单分子FRET检测DNA杂交特性
        3.2.5 细胞内mRNA荧光原位成像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基于核酸杂交的单碱基突变检测
        3.3.2 基于阳离子共轭聚合物FRET的单碱基突变检测
        3.3.2.1 检测方法设计
        3.3.2.2 检测方法验证
        3.3.2.3 检测条件优化
        3.3.3 基于OFBT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smFRET)的单碱基突变检测
        3.3.4 细胞中mRNA单碱基突变检测及荧光原位成像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石墨烯介导能量转移的蛋白质结构动力学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和试剂
        4.2.2 用于反射干涉光谱-全内反射荧光光谱(RIfs-TIRFs)检测的片基制备
        4.2.2.1 玻璃片基制备
        4.2.2.2 石墨烯片基制备
        4.2.3 用于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的片基制备
        4.2.4 OEG_7-Tris-NTA的合成
        4.2.5 磷脂的制备
        4.2.6 RIfs-TIRFs检测石墨烯对荧光强度的影响
        4.2.6.1 DNA作为信号分子的检测
        4.2.6.2 蛋白质作为信号分子的检测
        4.2.7 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石墨烯对荧光寿命的影响
        4.2.7.1 DNA作为信号分子的检测
        4.2.7.2 蛋白质作为信号分子的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石墨烯距离依赖性荧光淬灭纳米标尺的建立
        4.3.1.1 基于荧光强度的石墨烯荧光淬灭效率测定
        4.3.1.2 基于荧光寿命的石墨烯荧光淬灭效率测定
        4.3.2 荧光动态变化检测
        4.3.3 蛋白质构象变化检测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8)支化打断型共轭聚合物的傅克聚合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聚合物半导体的合成和结构设计
        1.2.1 共轭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2.2 逐步聚合和链式聚合
        1.2.3 聚合物半导体的设计理念
        1.2.4 聚芴类半导体
        1.2.5 支化共轭聚合物半导体
    1.3 傅克反应制备有机半导体
        1.3.1 傅克烷基化和酰基化反应制备聚合物
        1.3.2 小分子半导体的合成
        1.3.3 环状大分子半导体的合成
        1.3.4 分子内环化合成半导体聚合物
    1.4 有机电存储器件
        1.4.1 衬底和电极
        1.4.2 聚合物驻极体材料与性能
        1.4.3 电阻型有机电存储材料
        1.4.4 柔性有机电存储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叔醇的傅克聚合反应制备支化打断型共轭聚合物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2.2 聚合反应的合成路线设计
        2.2.3 合成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对聚合度的影响及聚合反应机理的探究
        2.3.2 合成与结构表征
        2.3.3 形态及热力学性质
        2.3.4 光物理性质
        2.3.5 电化学性质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p-n型支化打断型共轭聚合物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3.2.2 聚合反应的合成路线设计
        3.2.3 合成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原型实验分析
        3.3.2 p-n型聚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3.3.3 形态及热力学性质研究
        3.3.4 光物理性质
        3.3.5 光谱的热稳定性能
        3.3.6 电化学性质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位阻功能化的支化打断型共轭聚合物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4.2.2 目标产物的合成与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合成与结构表征
        4.3.2 形态及热力学性质
        4.3.3 光物理性质
        4.3.4 电化学性质
        4.3.5 光谱的热稳定性
        4.3.6 电化学稳定性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支化打断型共轭聚合物的电荷存储性能
    5.1 引言
    5.2 聚合物晶体管电存储的制备和表征
        5.2.1 实验原料
        5.2.2 器件的制备
        5.2.3 器件的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并五苯薄膜的形貌表征
        5.3.2 晶体管电存储的性能
        5.3.3 晶体管电存储机理探究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石墨烯电极的制备及全溶液加工的有机电存储器件
    6.1 引言
    6.2 金属纳米线石墨烯的生长及讨论
        6.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6.2.2 金属纳米线网格的制备及石墨烯的生长
        6.2.3. 生长温度和时间对石墨烯质量的影响
        6.2.4 生长石墨烯后的金属纳米线稳定性研究及应用
    6.3 基于rGO电极的柔性有机电存储器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6.3.1 条形状rGO电极的制备
        6.3.2 有机电存储器件的全溶液加工法制备
        6.3.3 柔性有机电存储器件的性能
    6.4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1 部分化合物的NMR、GPC和IR谱图及电存储数据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9)基于潮控海岸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风景园林数字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
        1.1.2. 过度填海对海岸带生态的破坏
        1.1.3. 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
    1.2. 研究对象
        1.2.1. 具体对象界定
        1.2.1.1. 潮控海岸
        1.2.1.2. 填海造地
        1.2.1.3. 数字化策略
        1.2.2. 相关概念辨析
        1.2.2.1. 填海造地、围海造田与围填海
        1.2.2.2. 参数化设计、非线性设计与算法设计
        1.2.2.3. 运算化设计与数字化策略
    1.3. 研究现状
        1.3.1. 近期研究动态
        1.3.1.1. 以填海造地为关注点的研究
        1.3.1.2. 利用海岸自然过程进行设计
        1.3.1.3. 运用数字化设计方法与策略
        1.3.2. 总结并提出假设
    1.4. 研究意义
        1.4.1. 对数字化技术应用方式的拓展
        1.4.2. 对风景园林学研究对象的扩充
        1.4.3. 对未来设计实践的启发和推动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1.1. 文献研究
        1.5.1.2. 案例研究
        1.5.1.3. 现场调研
        1.5.1.4. 数字化模拟
        1.5.1.5. 物理模型试验
        1.5.1.6. 学科交叉研究
        1.5.2. 研究框架
        1.5.2.1. 论文结构安排
        1.5.2.2.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内涵与核心原则
    2.1. 引论:自然作用在造地实践中的角色转变
    2.2.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基本内涵
        2.2.1. 海岸自然过程的概念界定
        2.2.2. 海岸自然过程的主要特点
        2.2.2.1. 周期规律性
        2.2.2.2. 动力持续性
        2.2.2.3. 关系复杂性
        2.2.3. 隔离自然过程的填海造地
        2.2.3.1. 项目概况:迪拜朱美拉棕榈岛
        2.2.3.2. 造地过程:以堤坝为主的建造
        2.2.3.3. 环境监测:多样性与动力干扰
        2.2.3.4. 观察与反思:“隔离自然过程”的悖论
        2.2.4. 基于自然过程的填海造地
        2.2.4.1. 项目概况:南荷兰省的沙引擎
        2.2.4.2. 造地过程:结合自然动态建造
        2.2.4.3. 环境监测:形态变化与栖息地
        2.2.4.4. 分析与总结:“基于自然过程”的涵义
    2.3.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项目特征
        2.3.1. 场地信息繁杂
        2.3.2. 关联因素动态
        2.3.3. 界面特征鲜明
        2.3.4. 参与角色多样
    2.4.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相关理论
        2.4.1. 系统论与控制论
        2.4.1.1. 为什么研究系统论和控制论
        2.4.1.2. 系统与复杂性概念界定
        2.4.1.3. 系统论与复杂系统简述
        2.4.1.4. 自组织与反馈机制简述
        2.4.2. 干扰理论与弹性理论
        2.4.2.1. 干扰理论与生态系统
        2.4.2.2. 弹性理论与海岸策略
    2.5. 基于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核心原则
        2.5.1. 动态适应性原则
        2.5.2. 系统关联性原则
        2.5.3. 流程数字化原则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动态机制与驱动因子
    3.1. 引论:海岸带变化中的自然与人为因素
    3.2. 潮控海岸的概念及特征
        3.2.1. 海岸带的分类
        3.2.1.1. 依据潮差大小划分
        3.2.1.2. 依据波高和潮差强度划分
        3.2.2. 潮控海岸的特征
        3.2.2.1. 平面形态特征
        3.2.2.2. 水文地貌特征
        3.2.2.3. 景观生态特征
    3.3. 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自然驱动因子
        3.3.1. 水文因子
        3.3.1.1. 波浪
        3.3.1.2. 潮汐
        3.3.1.3. 近岸海流
        3.3.2. 生态因子
        3.3.2.1. 珊瑚礁
        3.3.2.2. 海草与藻类
        3.3.2.3. 红树林
        3.3.2.4. 盐沼
    3.4. 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人为驱动因子
        3.4.1. 经济活动
        3.4.2. 政策干预
        3.4.3. 工程建造
        3.4.4. 公众参与
    3.5. 潮控海岸填海造地的动态机制
        3.5.1. 时间上的动态机制
        3.5.2. 空间上的动态机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自然驱动因子的数字化设计方法与策略
    4.1. 引论:借助自然力发现场域的内在关联
    4.2. 基于算法设计的海岸模拟研究
        4.2.1. 基本原理:粒子系统与自治智能体
        4.2.1.1. 粒子系统
        4.2.1.2. 自治智能体
        4.2.2. 整体上的逻辑建构
        4.2.2.1. 粒子系统的产生机制
        4.2.2.2. 潮滩沉积的整体思路
        4.2.3. 海岸动力影响模型
        4.2.3.1. 涨潮与落潮运动模型
        4.2.3.2. 近岸海流侵蚀与沉积
        4.2.3.3. 海岸动力模型的测试
        4.2.4. 加速潮滩沉积作用
        4.2.4.1. 自治智能体逻辑建构
        4.2.4.2. 分级置入自治智能体
        4.2.4.3. 置入方式与条件测试
        4.2.5. 选择红树林栖息地
        4.2.5.1. 栖息地与水流速度
        4.2.5.2. 栖息地与潮汐水位
        4.2.6. 海岸模拟作为数字化设计方法
    4.3. 基于数学模型的生态干预研究
        4.3.1. 基本原理: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
        4.3.2. 生态系统定量模型
        4.3.2.1. 确定具体研究区域
        4.3.2.2. 将复杂系统嵌入数学模型
        4.3.2.3. 从无序状态到稳定状态
        4.3.3. 政策干预定量模型
        4.3.3.1. 产量参数:干预物种数量
        4.3.3.2. 经济参数:最大化利润值
        4.3.4. 生态—政策定量模型的可视化
        4.3.4.1. Hive Plots:时间序列的空间表达
        4.3.4.2. 多系统中物种数量的空间叠加
        4.3.4.3. 多系统中政策干预的空间模型
        4.3.5. 定量模型作为数字化设计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人为驱动因子的数字化设计方法与策略
    5.1. 引论:制定场域中自然力的引导方式
    5.2. 基于物理试验的形态生成研究
        5.2.1. 基本原理:量纲分析与相似原理
        5.2.1.1. 理论概述
        5.2.1.2. 相似条件
        5.2.2. 实体模型试验的分类
        5.2.2.1. 变态与正态
        5.2.2.2. 定床与动床
        5.2.3. 基于流体动力学的实地模型试验
        5.2.3.1. 河流流域全境的实地模拟:密西西比河模型实验
        5.2.3.2. 河口湾及三角洲室内模拟:切萨皮克湾与旧金山湾模型
        5.2.3.3. 从大型实地模型到微型室内模型的转变
        5.2.4. 结合数字化技术分析的模拟试验
        5.2.4.1. 设计动床模型装置
        5.2.4.2. 记录模型试验过程
        5.2.4.3. 循序进行人工干预
        5.2.4.4. 数字化模型试验的反馈机制
        5.2.5. 模型试验作为数字化设计方法
    5.3. 基于交互界面的专业协作研究
        5.3.1. 基本理论:交互界面与关系都市主义
        5.3.1.1. 交互界面
        5.3.1.2. 关系都市主义理论
        5.3.2. 环境因子为导向的交互界面设计
        5.3.2.1. 区域建筑群与容积率
        5.3.2.2. 栖息地与光照需求量
        5.3.2.3. 单因素界面平台的不足
        5.3.3. 专业协作为导向的交互界面设计
        5.3.3.1. 关联的建筑群虚拟模型
        5.3.3.2. 实时的动态化物理模型
        5.3.4. 交互界面作为数字化设计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阿布扎比人工岛式填海的数字化设计研究
    6.1. 引论:典型场地样本上的数字化设计实验
    6.2. 项目概况
        6.2.1. 引言:环境价值的关联性
        6.2.2. 困境:区域历史沿革
        6.2.2.1. 沿海用地变迁
        6.2.2.2. 城市规划历程
        6.2.3. 设计问题与目标
        6.2.3.1. 关键问题:关联的海岸环境
        6.2.3.2. 设计目标:关联的海岸模型
    6.3. 设计过程
        6.3.1. 信息获取
        6.3.1.1. 地质与水文条件
        6.3.1.2. 海岸带栖息地分布
        6.3.1.3. 沿海经济活动类型
        6.3.1.4. 海岸带管理和政策
        6.3.2. 环境分析
        6.3.2.1. 海岸模拟:阿布扎比海岸带地貌演变
        6.3.2.2. 生态干扰:红树林系统的捕食者模型
        6.3.2.3. 政策干预:栖息地与建岛用地交换规则
    6.4. 设计建构
        6.4.1. 人工岛的形成过程
        6.4.1.1. 生态系统与政策定量模型
        6.4.1.2. 材料试验与岛屿形态生成
        6.4.1.3. 海岸模拟人工岛形成过程
        6.4.2. 智能体结构的推演
        6.4.3. 建立关联海岸界面
    6.5. 设计反思
        6.5.1. 设计目标与结果
        6.5.2. 设计方法的意义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本研究的成果
        7.1.1. 主要结论
        7.1.1.1. 主张以自然力驱动为导向的造地理念
        7.1.1.2. 提出基于动态过程的数字化策略框架
        7.1.1.3. 完成以数字化框架为指导的设计实践
        7.1.2. 研究创新点
        7.1.2.1. 对风景园林学研究范围有所拓展
        7.1.2.2. 对数字化设计方法的前沿性应用
    7.2. 本研究的不足
        7.2.1. 研究前景及成果展望
        7.2.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正文插图及表格目录
附录B 基于算法设计的潮汐模拟过程数据目录
附录C 潮汐驱动的城市(Intertidal Engine):设计图纸
附录D 潮汐驱动的城市(Intertidal Engine):脚本代码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21世纪以来诺贝尔科学奖成果性质的技术科学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1 21 世纪以来诺奖得主的专利数据
    1. 1 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
    1. 2 物理学奖专利数据
    1. 3 化学奖专利数据
    1. 4 生理学或医学奖专利数据
2 诺奖成果属于技术科学性质的判断依据
3 基于专利数据的诺奖成果性质分析
4 结论与启示

四、导电塑料的发现和发展──从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谈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NIPS膜技术碳基膜材料的构建与修饰及其储能性能研究[D]. 刘昊.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2]高中化学教师学科理解水平评价研究[D]. 王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3]科学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以好莱坞电影为例[D].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日本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群体研究[D]. 金宁.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5]科技馆中化学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研究[D]. 黄昱璇.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6]基于核酸杂交的肿瘤分子诊断体系研究[D]. 李泽浩.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运用乐趣教学法,让高中化学选修课教学有滋有味[J]. 韩利峰.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8(Z2)
  • [8]支化打断型共轭聚合物的傅克聚合及性能研究[D]. 刘正东. 南京邮电大学, 2016(01)
  • [9]基于潮控海岸自然过程填海造地的风景园林数字化策略研究[D]. 胡依然.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10]21世纪以来诺贝尔科学奖成果性质的技术科学趋向[J]. 杨中楷,刘则渊,梁永霞. 科学学研究, 2016(01)

标签:;  ;  ;  ;  ;  

导电塑料的发现与发展——摘自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