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国税收入连续三年增长超百亿

江苏国税收入连续三年增长超百亿

一、江苏国税连续三年增收超百亿(论文文献综述)

刘宇杰[1](2020)在《告别饥荒 ——饥荒成因与应对的历史考察》文中研究说明自古以来,饥荒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影随形,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倒退,甚至导致王朝的兴替和政权的更迭。探究饥荒的原因和如何避免饥荒悲剧重演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饥荒的发生是天灾还是人祸?什么样的天灾和人祸导致了饥荒?我们如何才能最终告别饥荒?本文将通过对农业生产与分配、饥荒概念的辨析、饥荒类型的划分、影响饥荒的主要因素分析、告别饥荒的对策等内容的研究来回答上述一系列的问题,对未来从根本上消除产生饥荒的土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理论探究和史料分析,本文首先对马尔萨斯、阿马蒂亚·森的饥荒理论进行了概括和阐述,对我国学者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为饥荒类型的划分提供逻辑的起点和分析的起点。其次,依据农业生产与分配、两极世界理论把饥荒划分为传统农业时期的饥荒、土地贡税殖民时期的饥荒以及现代农业时期的饥荒,并从实证或案例的角度对上述三个类型的饥荒分别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和论证。再者,对现代社会影响饥荒主要因素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概括,提出应急和形成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拨开附加在饥荒概念上的重重迷雾,影响饥荒的核心要素是国家或地区以及个人粮食的极度短缺,至于饥饿乃至死亡,则是粮食极度短缺的影响和严重后果。(2)饥荒实质是农业生产与分配的危机,这种危机直接或间接造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粮食供应的短缺以及微观上个人或家庭的粮食极度短缺。(3)对影响饥荒主要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水旱等自然灾害造成粮食等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分配不公带来的极端贫困使下层人民很容易陷入饥荒;战争或武装冲突严重破坏农业的生产与分配,制造难民,使民众陷入缺粮的境地。(4)二战后,自然灾害、极端贫困、战争或武装冲突等因素对饥荒的影响或者在下降或者在削弱,随着科技的进步,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超过人口的增长,今后更多要考虑全球粮食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本文认为应对饥荒既要考虑早期预警、平抑粮价、赈济灾民等应急措施,也要考虑形成确保粮食安全、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惩治饥荒制造者等长效机制,使人类彻底告别饥荒。

周莹[2](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指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李晖,苗诗扬[3](2019)在《我国五大区域工业税收分析及比较》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工业居于实体经济的主体地位,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实体经济的稳定性。当前,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仍存在均衡性不高、差异性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各区域的工业内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差异性日益明显。税收是经济的晴雨表,一直以来都是各方关注的焦点,能够更为直接体现微观市场主体的经济效益,是分析判断经济发展增速和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主要从税收视角分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等五大区域的工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具体从工业税收的规模、增速、行业内部结构、税收能耗、税收转移等指标,综合分析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趋势、特点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韩欣宇[4](2018)在《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住区发展与空间重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正经历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阶段,城乡社会经济面临剧烈的发展转型。特别是在城乡统筹背景下,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乡村在城乡关系重塑中要素单向性外流,导致地域要素组织与功能结构演进出现诸多变动。乡村住区的发展与空间重构既是客观现实又是未来趋势,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增强本土理论的知识贡献和规划技术的实施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论文研究了城乡关系变迁与乡村住区发展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和阶段特征,借助理论透视厘清城乡关系驱动下乡村住区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城乡要素重组对地域空间结构与功能演进的作用机理。进而重点研究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要素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功能结构调整的影响,提出解决现阶段乡村住区发展困境的整体思路。其次,根据城乡关系重塑与乡村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建构了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理论框架,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明确空间重构的理论取向,研究空间重构的概念内涵和运行机制,以及组织实施的内容、要素和层次。第三,结合空间重构的组织框架,论文建构了乡村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基于乡村住区发展的复杂性和重构的差异性归纳住区空间重构的类型及特征,进而研究乡村住区空间重构模式,从建设过程、动力机制和影响意义等方面总结创新发展经验,最后提出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实现路径和支撑策略。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城乡关系重塑是一种影响乡村发展的最具渗透力的驱动因素,主要通过影响要素组织方式和功能结构调整推动住区空间重构;2)城乡统筹阶段,城乡要素流动和配置的方式显着变化,导致乡村住区出现人口流失加剧、土地利用低效、发展资本不足和地域特色丧失等问题,应通过重塑乡村的地位与价值、优化地域资源利用方式和推进地方性空间生产等思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转变;3)乡村住区空间重构是乡村发展的正向演进过程,应利用人为的空间干预与调控手段,优化系统的要素配置、空间演进和功能拓展,从而实现乡村自主发展能力和城乡协同发展水平的提升;4)在乡镇地域尺度下应用乡村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基于发展度和重构度识别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类型,发现不同类型住区呈圈层布局结构且重构需求差异显着;5)新时期乡村住区应采取“内外联动”的重构路径,通过提升存量供给水平、优化城乡产业分工和加强公众参与程度等方法,发挥空间规划的引导作用;采取加速资源整合、壮大集体经济和鼓励村社自治等手段,提升乡村自主发展能力。

顾维佳[5](2018)在《云南省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相关性研究 ——基于烟草电力重点行业的实证》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现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经济体制上来说是一种混合经济,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既遵循市场规律通过价格机制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又运用政府宏观调控对市场低效部分进行完善、通过财税政策对资源进行再次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税收和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都很重要,因此公共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税收既是国家机器得以运转的物质保障,也是政府进行资源再分配的主要财源,也是政府的宏观调控重要方式之一。因为从税收的来源看,税收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成本、改变理性经济人对市场的判断,对经济配置中资源的占用和资本的积累产生内源推动,最终影响经济的总体发展。但从公共经济学的税收分配来看,税收的最终目的足为国聚财,财政支出的重要其目的之一就是发展经济,财政支出对社会经济的平稳增长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经济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税收收入的多少。所以笔者认为税收对经济并不足不仅仅是削弱的关系,合理的税负既是社会稳定运行的行政保障,也能通过财政支出方式促进经济均衡发展,也就是税收与经济存在最优的平衡。因此本文选择云南省重点行业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的相关性作为研究对象,并于2018年初向云南省税务局和统计局提出书面申请,取得使用2006-2017年度相关经济和税收数据用于本文的研究。采用从宏观到微观、从一般规律到特殊个人的思路分析经济和税收的相关性,分别从全球经济视角、中国经济视角、两部地区视角研究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间的一般规律及不同之处:再从云南省独特的税源结构和经济发展实际阶段出发,结合本土实情,通过对GDP和流转税从总量、质量、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成用宏观税负、税收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占比三种方法研究云南省经济发展与税收之间的关系;最后应用计量经济学最小二乘法(OLS),使用2007-2017十年间云南省GDP和流转税的真实数据,从GDP对流转税的作用和流转税通过财政支出对GDP的影响两个方面,再次验证云南省经济发展和税收收入的相关性。最后,笔者选取云南省两大支柱行业进行重点分析,一个是占云南省税收收入和GDP比重大的烟草行业,另一个是云南省近年来来税收增长最迅速的电力行业。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从行业实际出发,分析其“十一五”以来行业和税收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根据行业特点探究新形势下探究云南省的税收与经济的优化发展之路。论文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发展和税收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经济增减直接影响税收收入的增减,且这个影响具有时间的延后性,经济增减变化在前、对应的税收收入增减变化在后,这符合税款核算和缴纳的规定;同时,税收收入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财政支出进行建设和投资,促进了经济增长;但税收负担过重对经济发展也存在抑制作用。以上是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的一般规律。云南省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的相关性既符合一般规律,又存在其特殊性。从地域上看,云南省流转税收入主要集中在几个经济较发达、GDP贡献率高的城市;从产业上看,云南省流转税收入以第二产业为主;从行业上看,云南省GDP排名前五的行业集合决定了全省80%的税源。本文使用云南省近十年来的经济数据,通过回归模型的推导,得出两个数据:一是云南省GDP关于流转税收入的弹性估值为0.032,即云南省每增加100元人民币的GDP可以带来3.2元的收入;二是在当前稳定的经济环境和税收政策条件下,对于云南省来说入库流转税收入最大化的实际税负为GDP的23.48%,即云南省实际流转税负担不超过实际GDP的23.48%时税收收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实际流转税负担超过了实际GDP的23.48%就会导致经济受到抑制而不能正常经营。因此可以得出云南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且决策者在考虑政策制定时不能超过实际税负和经济发展之间的最优平衡点。

陈传美[6](2018)在《重点钢铁企业搬迁对当地税源的影响 ——以济钢搬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钢铁企业作为高污染行业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同时,钢铁企业处于劳动力密集、重资产的第二产业,不仅与大型城市发展规划的矛盾愈发突出,而且近年来还面临钢铁行业增速下降、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亟待解决等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大型城市钢铁企业搬迁已经成为钢铁行业的发展常态,也由此对当地税源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本文从济钢搬迁案例入手,研究重点钢铁企业搬迁对当地税源的影响。首先,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济钢搬迁进行了现状分析,即通过获取济钢近年的税收、收入和利润数据,以及济钢所在上市主体山东钢铁所公布的济钢搬迁进程文件,对济钢的组织架构、收入利润状况、搬迁进程和税收贡献等进行描述。结果发现,济钢曾经给济南市税收带来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钢铁行业增速放缓,其税收贡献率一直不断下降。其次,本文在界定相关利益群体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对济钢搬迁的总部转移问题进行了博弈分析,给出了济钢总部留在济南或者搬迁日照的发生条件。理论分析表明,济钢总部的去留与济南市和日照市的政府、国税局对济钢总部的地源效应价值评价有关,同时济钢自身对总部偏好也会影响最终结果。再次,本文对济钢搬迁的税收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即从短期看,济钢自身的增值税变化是影响税收的主要因素,预计短期中搬迁会给济南市带来3-5亿元的税收损失;从中长期看,总部经济转移定价策略下可以完全保留济钢原主体未来五年可能实现的20-25亿元税收,即使“飞地”经济税收分享政策下,也仍然可以保留原主体税收收入的50%-70%,可以有效减少济南市税收损失,同时根据预测,新产业产生的税源将超过济钢原主体,并在未来不断扩大税源增加的优势。最后,在总结全文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济钢搬迁、加强税源建设的建议,即从短期看要从加强税收征管和税收优惠重新认定来展开,而从中长期看则涉及推动总部经济建设、新产业引进和适应城市转型调整等方面。

武建新[7](2018)在《中国近代公债市场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中国的公债,是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逐步引入我国的。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和宣统三年(1911年)“息借商款”、“昭信股票”、“爱国公债”发行,近代公债制度和公债市场在我国开始萌芽。民国以后,伴随国内公债发行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公债二级流通市场的形成,公债成为我国解决政府财政困难的重要手段,相对稳定的公债市场才正式形成。稳定的公债市场虽然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历届政府的财政基础薄弱,避免不了公债滥发,多次酿成公债风潮,造成政府信用的垮台和公债市场的衰落。当前我国公债市场不断发展和规范,但是仍有不少问题存在。梳理和研究近代中国公债市场的发展历程,却可以为我们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提供镜鉴。本文以中国近代公债市场为研究对象,内容上既包括公债发行的一级市场,也包含公债流通的二级市场,具体涵盖了公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的形成背景、经过和状况等方面。根据这一思路,全文分为三部分,共五章。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释了文章的选题背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前人对中国近代公债市场的研究情况,解释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范围。第二部分为正文,包含第一章到第三章。第一章指出中国近代公债市场萌芽于晚清,但是在北洋政府时期才正式形成。清末的公债市场尚未成型,虽有公债发行,但其交易相当有限,市场非常狭小。北洋政府时期中央财政被架空,政府收入匮乏,只能依靠内债发行平衡财政。1914年内国公债局设立,1918年以后公债发行步入正轨,发行规模稳步增加,银行业在公债发行业务中迅速成长,市场主体得以培养;北京证券交易所获建,以银行为代表的投资者大力参与公债发行流通,形成了稳定的二级交易平台,这些标志着北洋政府时期中国近代公债市场正式建立。第二章介绍了南京国民政府1928-1937年这十年间的公债市场情况,这一阶段公债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供需两旺。总体上看,从1927年4月到1937年7月的10年中,国民政府为应付庞大的军政费用支出,发行了近26亿元的内债,是北洋政府15年以“公债票”形式发行的内债总和的4倍多。相较于北洋政府时期,这一时期的公债市场更加稳定和繁荣,供需两旺。公债发行成为解决财政问题和军费来源的最主要途径。伴随着发行量的迅猛增加,公债的二级市场交易也日趋活跃,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成为公债市场的主要交易场所。南京政府的生存、稳定、统一与公债市场的发展和繁荣紧密相关。这种稳定和统一,对于中国从抗战走向胜利有着积极的正面意义。第三章介绍了全面抗战时期的公债市场情况。这段时期与战前相比,由于战时经济和金融统治政策,加之法币改革,公债市场功能明显衰落。公债市场的发行方面,内债在财政中的地位大大下降,公债政策走上穷途末路。公债市场的流通方面,全面抗战爆发后,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停业,公债市场的二级交易和流通陷入停顿。虽然各界相关人士都不断呼吁重新开启华商证券交易所,但是政府担心资金分流对一级发行市场造成冲击,直到1943年才恢复营业。第三部分是结论和启示,即第四章。首先得出了中国近代公债市场发展的结论,认为公债市场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其发展可以培育市场主体,同时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适度的监管。最后得到了现实启示:公债市场发展要兼顾其财政属性和金融属性;公债规模需要适度,不能举债过多;公债市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同等重要不可偏废;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需要考虑合适的规模,注重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信誉的培育。本文创新之处:(1)视角上,本文把近代中国公债市场作为一个有内在逻辑的整体研究对象进行梳理和分析,与现有的分段研究成果相比本文整体性更强。(2)方法上,本文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梳理史实的同时结合现代金融理论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在可以比较、有比较价值的地方进行纵向比较分析。(3)内容上,本文研究近代中国公债市场,既研究发行市场,又研究流通市场,这一点区别于现有研究成果把二者糅合在一起的做法,使得研究内容更加清晰。本文不足之处:个别史料、档案的挖掘不够深入,有待加强。

耿仲钟[8](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刘素姣[9](2017)在《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文中提出城乡协调发展是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县是联结我国城市与农村、传统与现代的“接点”,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县域政治是我国政治稳定的基石,“郡县治,天下安”。但是,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造成了我国县域发展的落后和城乡差距的逐步扩大,城乡发展极不协调,既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又危及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打破城乡二元体制,通过促进县域的发展促进城乡政治、经济、社会等的协调发展,成为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既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必须借助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和政策供给来完成。“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作为一项旨在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供给,从1992年的“强县扩权”开始,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份不同程度地展开。随着改革向“行政省直管县”的高级阶段推进,其涉及的利益关系日趋复杂,改革难度日益增大。目前,诸多省份的“省直管县”试点改革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此时,为“困境”中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指明方向、提供动力和智力支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基础理论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分析,从纷繁复杂的目标表述与利益诉求中,廓清“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各种目标表述都内涵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框架之中,“省直管县”体制内涵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本质是通过减少地方政府层级,改变投射在层级之上的权力与资源分配格局,实现“公共资源配置权下移、公共服务统筹权上移”,达到通过促进县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本文以浙江、河南、贵州三个代表省份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为样本,分别进行独立与聚类的分析发现:尽管三省份的改革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改革方向的正确性毋庸置疑;人事干部管理的激励机制、财权事权划分的科学性和区域协作与公共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是各省份改革共同面临的、左右改革进度和影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成效发挥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改革过程的衍生品,恰是改革的内容本质,若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改革就会减效或流于形式,若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会触动旧有利益格局,使改革遭遇“困境”或“停滞”。因此,在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指导下,坚持改革的初衷和正确方向推进改革,比智慧更重要的是面对困难的勇气,这种勇气来自中央顶层的授权、地方制度创新的激情和学界研究达成的共识。从三省份改革成效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省直管县”体制成效的发挥需要借助一定的经济、社会、地理等条件,并不是所有的省份或县域都适合实行“省直管县”体制,要依据城乡差异和相互关联的程度相机抉择。城乡关系的实质是国家发展战略与县域发展的关系,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是县域发展的重要契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调整省以下地方政府间权利与利益结构的高难度、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其解决的不是一时问题,因此其成效也不是一时可以衡量的。抓住改革的本质问题,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帕累托最优”为基本原则,一以贯之指引改革前行的理论线索,完善和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其制度设计的政策建议可概括为:“省管县”与“市管县”共存,“财政直管”与“行政直管”齐驱,基本公共服务统筹权逐步上移到省,公共资源及配置权更多下沉到县,进行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的科学划分,建设独立与合作并行不悖的地方政府间关系。

唐湘雨[10](2017)在《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文中研究说明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是当今学术界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出于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关注与探索,笔者选择了民国时期中国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广西为个案,来探讨民国时期,特别是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与外部助力是什么,及其对广西工业化的影响是什么?广西工业化取得了哪些进步或成就,存在哪些不足?以此来探索落后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在正文第一部分主要是探讨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的社会概况。从“混乱的政局”、“衰败的经济”和“落后的习俗”三个方面探讨了新桂系主政前广西社会的基本形状,旨在说明广西工业化是在社会动荡、经济落后与民俗保守的状态下展开的,这些都不利于广西的工业化;但是,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既是广西民众普遍的心愿,也是地方实力派新桂系治理广西的需要,这是广西工业化有利的条件。新桂系主政初期,曾发动“广西经济发展出路问题”的讨论活动,虽然这一活动最后没有达成出题者所愿,但是在启迪心智,动员广西人参与经济建设方面是起了一定作用的。而在此之后出现的历史上第二次全国范围内的“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论争中,像第一次“以工立国”还是“以农立国”之争一样,虽然也未能达成共识,但是这次论争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对于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广西工业化是在内部动力的推动与外部助力的促进下开展的。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来自商人的投资、手工业的转型与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文章分析了这一时期广西境内的本土商人与外来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所处的地位与所发挥的作用。由于广西本土商人力量过于弱小,外来的粤港商人在广西工业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考察了以广西最出名的土布业与瓷器业,探讨这一时期广西手工业走上工业化可能性。结果发现,在自然状态下,广西的土布业并未踏上工业化之路,而陶瓷业在广西省政府的扶持下,融资扩建,购买新式生产设备,采用新技术,建立近代工厂管理制度,完成了它的华丽转型,踏上了工业化的道路,说明传统手工业具有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内在动力。以军人为核心的新桂系领袖们不自觉地充当广西工业化的核心力量,尽管在工业化问题上,他们曾忧虑、徘徊,甚至还曾有一些工作失误,但是他们在40年代后坚定地选择工业化道路,并为广西工业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三种力量中,广西地方政府是广西工业化的主要动力。落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外部的助力,20世纪30-40年代广西的工业化得到北平社会调查所、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和中国工程师学会的大力帮助。在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期间,广西地方当局非常注意向省外专家讨教,“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便有利于广西地方建设事业。同时因“新广西”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引起境外人士的关注,他们也纷纷要求到广西参观。除了若干个人访问外,相关团体前来考察的也不少,如北平社会研究所广西经济调查组、中华工业总联合会两广实业考察团、中国工程师学会广西考察团等。广西省政府利用专家学者来桂考察的机会,虚心听取并接受来访者的意见与建议。这些外来人员与团体不仅陈述了在考察中获得的对广西工业建设的观感,而且对广西工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对广西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广西之所以出现工业化的发展势头,这是因为此时遇到了十分有利的“历史契机”,其中这一时期广西交通运输事业的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文章主要探讨广西的水运、陆运、空运以及铁路运输如何实现近代化转型,以及这四大运输如何支持广西工业化。在这四种交通方式中,铁路的作用最为明显,它的出现不仅仅是推动了广西工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广西工业中心城市的形成。另外,在空运与铁路运输的兴办过程中,明显地可以看到,广西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存在着某种博弈关系。而战时工厂内迁更为广西工业化带来了新的活力。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工厂大量内迁广西,这一时期内迁工厂带来大量资金、技术人才和新动力设备,使广西工业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不仅出现了规模客观的大工业,而且改变了广西的工业布局,以桂林、柳州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城市由此兴起。文章对于民国以来广西历年的财税状况进行追溯,并对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政府为筹措资金而进行的财税改革情形进行深入地分析。通过前后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财税体系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有力地支撑着广西工业化。在正文第五个部分主要是对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做一个简短的概述。抗战以前工业化的起步,首先从矿业的近代转型开始,近代化的矿业为广西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抗战前广西的军用、民用工业发展也初现端倪。抗战时期则是广西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外省工厂的迁入,给经济技术落后、工业不发达的广西注入了新血液与活力,也极大地刺激了各类工厂的兴办。1938年后省内外工商业者纷纷在桂林、柳州、梧州等地和一些交通方便、特产丰盈的城镇投资建厂,出现广西省前所未有的工业建设热潮。当时的桂林,市区四周工厂烟囱林立,机声隆隆,战时工业盛极一时。桂林、柳州一带成为大后方工业产品供给的“基地”。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则是广西企业公司的建立,文章以广西企业公司为例,分析并探讨了广西工业化的高峰时期,广西企业公司发展的概况,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广西企业公司存在的价值。广西工业化在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在日军入侵广西时破坏殆尽,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广西工业化水平几乎回到了民国初建时期的水平。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重建过程中,对广西工业化进行了反思,广西地方政府在战后曾有一个较为庞大的工业复员计划,由于缺钱少粮,这一计划几乎没能实现。1947年出版的《广西工业建设之路》,对广西未来的工业化之路进行设置与规划,其中含有某些合理的因素,成为广西工业化最后的绝唱。在正文的最后一个部分,通过对广西与周边省份湖南、四川、广东、云南、贵州西南六省的人口因素、自然禀赋、财政收入等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广西不是天然的“地瘠民贫”,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夹匙失万”中的钥匙。通过对湖南、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西南六省在不同历史时期工业化水平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中国工业史上的奇迹,它比许多同类型的省区都做得好,并取得辉煌成绩,尽管其成果最后被日本侵略者的炮火所摧毁。诚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过程中,广西地方政府领导对工业化认识与行为两个方面均存在不足,虽然其某些失误属于“有情可原”,但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有情可原”的失误要认真总结,“无情可原”的不足更需要认真总结。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及其工业化过程的诸问题来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应该是:坚强有力的地方政府是实现工业化的基本条件;筹措资金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因素;善于借助外部力量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抓住有利时机,发展自己是实现工业化的又一重要条件;激发内在动力是实现工业化的根本条件。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程是艰难而曲折的,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都值得我们认真地总结与反思。只有认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才可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江苏国税连续三年增收超百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国税连续三年增收超百亿(论文提纲范文)

(1)告别饥荒 ——饥荒成因与应对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评论
    第一节 古典主义的饥荒理论
    第二节 制度经济学的研究
    第三节 中国学者的研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饥荒的概念及类型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定义
    第二节 农业生产与分配
    第三节 饥荒类型的划分
    第四节 研究方法的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统农业时期的中国饥荒
    第一节 历代自然灾害对饥荒的影响
    第二节 应急的救荒政策
    第三节 治本的救荒政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农业时期的日本饥荒
    第一节 日本农民沉重的租税负担
    第二节 商业、高利贷资本的成长与贫困问题的加深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三大饥荒
    第四节 德川幕府的饥荒对策及其绩效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地贡税殖民时期的饥荒
    第一节 英国对爱尔兰和印度的殖民政策
    第二节 1845年的爱尔兰饥荒原因分析
    第三节 1943年的孟加拉饥荒原因分析
    第四节 英国殖民政策的区域差异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现代农业时期的非洲饥荒
    第一节 战争与饥荒的关系
    第二节 索马里内战和2011年饥荒
    第三节 南苏丹内战和饥荒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影响饥荒的主要因素变化分析
    第一节 导致饥荒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农业防灾减灾
    第三节 粮食安全和脱贫的政策
    第四节 战争或武装冲突受到抑制
    第五节 民间救济和节粮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对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3)我国五大区域工业税收分析及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大区域工业税收总体情况
二、工业税收的区域比较
    (一)长三角税收规模全国占比大,珠三角税收快速增长
    (二)长三角和珠三角率先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为税收增长注入持久动力
    (三)东北和中部地区能耗居高不下,传统高耗能工业制约税收持续稳定增长
    (四)长三角和珠三角是工业税收净流入地区,东北三省、京津冀和中部六省呈净流出状态
三、主要结论及建议
    (一)五大区域发展水平差距会继续扩大
    (二)东北三省和中部六省税收稳定性不足
    (三)京津冀地区内部发展不平衡
    (四)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发展潜力巨大

(4)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住区发展与空间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系统发展转型的时代背景
        1.1.2 乡村发展与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议题
        1.1.3 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借助空间规划落实国家乡村发展相关政策
        1.2.2 理论意义:城乡规划学科理论建设与完善的重要补充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基本概念
        1.3.2 研究范畴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与典型实践
    2.1 国内相关研究与典型实践
        2.1.1 针对乡村住区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
        2.1.2 新时期国内乡村住区建设典型实践
        2.1.3 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评述
    2.2 国外相关研究与典型实践
        2.2.1 针对乡村住区发展问题的理论研究
        2.2.2 发达国家乡村住区建设的实践经验
        2.2.3 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评述
    2.3 本章小节
第3章 城乡关系变迁下乡村住区发展演变及规律
    3.1 自然均衡阶段(1949 年以前):住区建设的历史基点
        3.1.1 早期均衡城乡关系
        3.1.2 住区系统基本形成
        3.1.3 住区单元稳步生长
        3.1.4 住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3.2 二元隔离阶段(1949~1978 年):国家总体性支配住区发展
        3.2.1 二元结构下乡村封闭的发展环境
        3.2.2 社会经济功能变迁分化住区格局
        3.2.3 住区单元建设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3.3 城乡联系恢复(1978~2002 年):工业化与城镇化共同影响
        3.3.1 城乡关系调整改变乡村发展环境
        3.3.2 居住改善的需求推进住区建设
        3.3.3 乡村工业化延续分散格局
        3.3.4 乡村城镇化促进均衡集中
        3.3.5 园区建设与土地供应紧张
        3.3.6 村镇规划的介入与引导
    3.4 城乡关系变迁下乡村住区的演变规律与机制
        3.4.1 城乡相互作用决定住区发展趋向
        3.4.2 要素重组驱动地域空间功能变迁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的问题与调整
    4.1 城乡关系进入反哺与统筹阶段
        4.1.1 加强要素供给,改善发展条件
        4.1.2 推进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4.1.3 创新经营体制,破除制度壁垒
    4.2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的限制因素
        4.2.1 乡村劳动力流动加剧
        4.2.2 农业基础地位降低
        4.2.3 自主发展资本不足
        4.2.4 自然生态本底恶化
    4.3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4.3.1 高流动性社会冲击生活基础
        4.3.2 土地利用方式限制生产发展
        4.3.3 外部冲击促成地域生境变迁
    4.4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发展的调整思路
        4.4.1 重塑乡村的地位与价值
        4.4.2 优化地域资源配置水平
        4.4.3 强化“地方性空间”生产
    4.5 本章小节
第5章 城乡统筹阶段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理论的提出
    5.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理论取向
        5.1.1 国外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相关理论
        5.1.2 国内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指导思想
    5.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概念内涵
        5.2.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概念
        5.2.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特征
    5.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运行机制
        5.3.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理论模型
        5.3.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目标规则
        5.3.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
    5.4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组织实施
        5.4.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层次
        5.4.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内容
        5.4.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要素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类型划分方法及特征识别
    6.1 基于“发展—重构”的乡村住区综合评价方法建构
        6.1.1 评价分析流程与方法选择
        6.1.2 研究对象及相关资料来源
        6.1.3 乡村住区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及评测
        6.1.4 乡村住区重构水平评价方法及评测
        6.1.5 乡村住区“发展—重构”综合评价结果
    6.2 基于“发展—重构”的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特征分析
        6.2.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分布特征
        6.2.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类型的识别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创新模式与实现路径
    7.1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创新模式
        7.1.1 基于生活空间优化城乡聚居格局
        7.1.2 基于生产空间激发产业经济活力
        7.1.3 基于生态空间盘活山水田园资源
    7.2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实现路径
        7.2.1 外部拉力:空间规划的引导路径
        7.2.2 内部推力:自主发展的实施路径
    7.3 乡村住区空间重构的支撑策略
        7.3.1 人:解除福利捆绑,培育职业农民
        7.3.2 村: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7.3.3 产:挖掘存量土地的综合效益
        7.3.4 景:人文自然开发与保护并举
    7.4 本章小节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云南省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相关性研究 ——基于烟草电力重点行业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外文献研究
        2. 国内文献研究
        3.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四) 理论基础
    (五) 本文创新点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的一般相关研究
    (一) 发达国家经济与税收的关系
    (二) 我国区域经济与税收的关系
    (三) 西部三省经济与税收的关系
第三章 云南省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的相关性研究
    (一) 云南省行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1. 行业经济总量分析
        2. 行业经济质量分析
        3. 行业经济结构分析
    (二) 云南省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的相关性研究
        1. 宏观税负分析法
        2. 税收弹性系数分析法
        3. 财政与税收占比分析
    (三) 云南省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相关性的计量分析
        1. 云南省GDP对流转税的作用分析
        2. 云南省流转税对GDP的反作用分析
第四章 云南省重点行业与税收的可持续发展
    (一) 云南省烟草制品行业与税收的可持续发展
        1. 云南省烟草制品行业及税收现状分析
        2. 云南省烟草制品业的发展境遇分析
        3. 云南省烟草制品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二) 云南省电力行业税收的可持续发展
        1. 云南省电力行业及税收现状分析
        2. 云南省电力行业发展和税收的回归分析
        3. 云南省电力行业的发展境遇分析
        4. 云南省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重点钢铁企业搬迁对当地税源的影响 ——以济钢搬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言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2.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2.2 本文的主要内容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1 案例分析法
        1.3.2 博弈分析法
        1.3.3 模拟分析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重点钢铁企业搬迁的理论基础:飞地经济
        2.1.1 国外研究
        2.1.2 国内研究
    2.2 重点钢铁企业搬迁的税收影响:已有案例
        2.2.1 首钢搬迁
        2.2.2 马钢(合肥)钢铁搬迁
    2.3 重点钢铁企业搬迁的税收出路:总部经济
        2.3.1 国外研究
        2.3.2 国内研究
    2.4 现有文献的总结与评述
第3章 济钢搬迁税收问题的现状分析
    3.1 济钢搬迁分析
        3.1.1 济钢历史沿革
        3.1.2 济钢搬迁原因
        3.1.3 济钢搬迁进程
    3.2 济钢税收缴纳现状
        3.2.1 济钢税收缴纳的总量和结构
        3.2.2 济钢对济南市的税收贡献
第4章 济钢搬迁税收问题的博弈分析
    4.1 相关利益群体行为特征分析
        4.1.1 企业——总部经济的潜在发展者
        4.1.2 地方政府——总部经济的引导者
        4.1.3 国税局——总部经济的间接驱动者
    4.2 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4.2.1 企业对于总部所在地不存在偏好
        4.2.2 企业对于总部所在地存在偏好
第5章 济钢搬迁税收影响的量化分析
    5.1 短期税收影响量化分析
        5.1.1 直接短期效应
        5.1.2 间接短期效应
    5.2 中长期税收影响量化分析
        5.2.1 济钢搬迁后3-5年的“税收潜力”
        5.2.2 济钢的中长期“税收延续”
        5.2.3 济钢的中长期“税收替代”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短期政策建议
        6.2.1 加强税收征管
        6.2.2 税收优惠重新认定
    6.3 中长期政策建议
        6.3.1 推动总部经济建设
        6.3.2 搬迁企业旧址及其他园区新产业选择与引进
        6.3.3 适应城市转型调整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中国近代公债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评述
    三、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及本文的研究范围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的公债市场(1912-1927):初步发展
    第一节 公债市场初步发展的背景
    第二节 中国公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的建立
    第三节 两次公债市场风潮
    第四节 中国公债市场初步发展时的特征及作用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债市场(1928-1937):供需两旺
    第一节 公债市场大力发展的背景
    第二节 公债发行市场大力发展概况
    第三节 公债流通市场的兴旺和活跃
    第四节 本时期的公债市场风潮
    第五节 公债市场大力发展时的特征及作用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的公债市场(1937-1945):功能衰落
    第一节 公债市场趋于衰落的背景
    第二节 功能衰落的公债发行市场
    第三节 不断萎缩的公债流通市场
    第四节 公债市场功能衰落时的特点与作用
第四章 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8)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9.3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10.4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11.1 主要结论
    11.2 政策建议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介

(9)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创新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创新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1.3.3 研究框架
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城乡关系理论综述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西方学者城乡关系理论
        2.1.2 新中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理论及政策演变
    2.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基础理论综述
        2.2.1 管理层级理论
        2.2.2 政府分权理论
        2.2.3 府际关系理论
        2.2.4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3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研究综述
        2.3.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动因和目标
        2.3.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基础条件及路径选择
        2.3.3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问题、对策及态度分歧
        2.3.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研究评价
    2.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与城乡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2.5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对“省直管县”改革研究的启示
3 “省直管县”体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机理
    3.1 相关概念及问题厘定
        3.1.1 “城乡协调发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3.1.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相关概念及关系
        3.1.3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目标厘定
        3.1.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路径厘定
    3.2 县域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3.2.1 县域政治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3.2.2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3.2.3 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对县域地位的影响
    3.3 “省直管县”体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
        3.3.1 层级减少、权力下沉
        3.3.2 县域独立、极化衰减
        3.3.3 政府分权、资源下沉
4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案例及聚类分析
    4.1 东部省份:浙江省的改革实践
        4.1.1 浙江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与历程
        4.1.2 浙江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成效、经验与问题
    4.2 中部省份:河南省的改革实践
        4.2.1 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与历程
        4.2.2 河南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成效、经验与问题
    4.3 西部省份:贵州省的改革实践
        4.3.1 贵州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背景与历程
        4.3.2 贵州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成效、经验与问题
    4.4 三省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聚类分析
        4.4.1 改革背景、试点和模式选择比较
        4.4.2 改革制度设计比较
        4.4.3 改革成效比较
    4.5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践案例分析结论
5 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走向与要求
    5.1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走向
        5.1.1 试点县选择:农业大县、贫困县、边远县优先
        5.1.2 路径选择:“财政”直管与“行政”直管齐驱
        5.1.3 政策出口:“省管县”与“市管县”并存
    5.2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的新要求
        5.2.1 顶层授权、支持和包容地方政府创新
        5.2.2 地方政府职能切实发生转变
        5.2.3 学界研究开阔视野,长远规划
6 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改革政策建议
    6.1 直管县机构设置与人事干部管理政策建议
        6.1.1 以“大部门制”为方向进行机构设置
        6.1.2 人事管理制度形成畅通的干部晋升通道
    6.2 科学划分地方政府间的事权、财权
        6.2.1 以“公共服务统筹权上移、公共资源配置权下移”为方向
        6.2.2 以“公共物品提供的层次性和受益范围”为依据
        6.2.3 以“城乡协调发展的帕累托改进”为目标
    6.3 建立区域经济合作与公共资源共享机制
        6.3.1 以平等互惠为基础进行区域经济合作
        6.3.2 以效率为原则建立政府间公共资源共享机制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10)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研究回顾
    三、“工业”、“工业化”、“工业建设”三个概念的界定
    四、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以前广西社会概况
        一、混乱的政局
        二、衰败的经济
        三、落后的习俗
    第二节 关于“广西经济出路”的两次论争
        一、“广西经济出路”大讨论
        二、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以农立国”与“以工立国”之论争
        三、两次论争的回顾与思考
    小结
第二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内部动力
    第一节 商人的参与
        一、广西商业、商人与商会
        二、粤港客商与广西的商业
        三、两广商人与广西工业化
    第二节 广西的手工业与广西工业化
        一、20世纪30年代广西手工业发展概况
        二、传统的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的关系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主导
        一、工业化目标从徘徊到确定
        二、广西工业建设的管理机构
        三、工业政策、工业法规的变迁
        四、具体的工业决策行为及其评价
    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外部助力
    第一节 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一、北平社会调查所在广西的经济调查
        二、北平社会调查所与广西工业化
    第二节 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对广西实业的考察及其影响
        一、两广实业考察团组团的由来
        二、两广实业考察团与广西地方政府在广西工业化问题上的互动
    第三节 中国工程师学会与广西工业化
        一、广西考察团与南宁年会
        二、桂林年会与桂林展览会
        三、两次年会对广西工业化的贡献
    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历史契机
    第一节 交通近代化转型为工业化创造良好环境
        一、水路运输的近代化转型
        二、公路运输快速发展
        三、航空运输后来居上
        四、铁路运输大器晚成
    第二节 战时工厂内迁为工业化带来新活力
        一、抗战时期工厂内迁到广西的基本情况
        二、工厂内迁与广西的工业化
    第三节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保证
        一、近代以来广西财税体系的变迁
        二、20世纪30-40年代广西财税体系的改革
        三、广西新财税体系对工矿事业发展的支持
    小结
第五章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发展概况
    第一节 抗战以前广西工业化的起步
        一、矿冶业的近代转型与初步发展
        二、广西近代工业的崛起
    第二节 抗战时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一、外省工业的迁入
        二、广西工业快速发展
        三、抗战时期民营工业的迅速发展
    第三节 广西工业化的高峰——广西企业公司
        一、广西企业公司概况
        二、广西企业公司与广西工业化
        三、广西企业公司的价值
    第四节 日军入侵广西对广西工业的破坏
        一、日军对广西一般工业的破坏情形
        二、日军对广西水电事业的破坏情形
        三、日军对广西矿业破坏的情形
    第五节 战后重建与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一、战后广西工业重建计划概况
        二、广西地方政府对工业化的反思
    小结
第六章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第一节 比较视野下的广西工业化所取得的成绩
        一、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比较
        二、广西与周边五省工业化的程度比较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的不足方面
        一、对工业化问题认识的不足
        二、对工业化实施的行为不足
    小结
结语
    一、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历程的认识
    二、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诸问题的反思
    三、从广西的经验教训看落后地区工业化的路径
参考文献
附录 新桂系时期有关广西工业建设的重要文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江苏国税连续三年增收超百亿(论文参考文献)

  • [1]告别饥荒 ——饥荒成因与应对的历史考察[D]. 刘宇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2]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我国五大区域工业税收分析及比较[J]. 李晖,苗诗扬. 地方财政研究, 2019(06)
  • [4]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住区发展与空间重构研究[D]. 韩欣宇. 天津大学, 2018
  • [5]云南省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相关性研究 ——基于烟草电力重点行业的实证[D]. 顾维佳. 云南大学, 2018(04)
  • [6]重点钢铁企业搬迁对当地税源的影响 ——以济钢搬迁为例[D]. 陈传美. 山东大学, 2018(12)
  • [7]中国近代公债市场研究[D]. 武建新.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 [8]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9]基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研究[D]. 刘素姣.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10]20世纪30-40年代广西工业化问题述论[D]. 唐湘雨. 华中师范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江苏国税收入连续三年增长超百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