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芹菜复合果蔬汁饮料的研制

木瓜芹菜复合果蔬汁饮料的研制

一、番木瓜芹菜复合果蔬汁饮料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标诗,简建华,曾宪志,江敏,胡小军,彭元怀,杨娟,张卫国[1](2018)在《响应面法优化水酶法提取番木瓜籽蛋白质工艺》文中指出以番木瓜籽为原料,以蛋白质提取率为指标,首先确定了最佳使用酶为木瓜蛋白酶,再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添加量和酶解pH等因素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分析法优化了水酶法提取番木瓜籽蛋白质的工艺条件。最终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使用木瓜蛋白酶在料液比为1∶19,酶添加量为2.0%,pH为7.0,温度为49℃,酶解时间为5 h,此时番木瓜籽蛋白质的提取率最高为84.96%。本研究结果可为番木瓜的综合开发高值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曾广琳[2](2018)在《番木瓜皮抗氧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结构与性质研究》文中认为番木瓜(CaricapapayaLinn.)果实营养丰富,果肉具有甘甜的口感,还含有大量生物活性化合物,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作为番木瓜加工产业副产物的番木瓜皮往往被当做废弃物处理掉,这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会引起环境污染。目前,番木瓜皮主要用于生产动物饲料或者作为果胶、蛋白酶等物质的来源,但对番木瓜皮其他深加工利用的研究甚少,特别是关于番木瓜皮中抗氧化可溶性膳食纤维(Antioxodant soluble dietary fiber,ASDF)的开发未见文献报道。因此,本文以番木瓜皮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提取方法(酸法、碱法、常规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番木瓜皮ASDF主要营养成分、结构、理化特性与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番木瓜皮深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和响应面分析分别对番木瓜皮ASDF酸碱耦合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得到,番木瓜皮ASDF酸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80 ℃、pH值为1、时间为90 min、料液比为1:25;番木瓜皮ASDF碱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75 ℃、NaOH质量分数为1.4%、时间为80 min、料液比为1:20;番木瓜皮ASDF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1 min、超声波功率175 W、液料比16.6:1,酸法、碱法和超声辅助提取ASDF的得率分别为20.7%、9.17%和 36.99%。(2)采用国标法等方法测定了番木瓜皮ASDF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四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番木瓜皮ASDF多糖含量均大于200mg/g,蛋白质含量均小于18 g/100g,且四种ASDF均含有18种氨基酸和15种矿物质。(3)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衍射(XRD)、热重分析(TGA)、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ASDF的结构和单糖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ASDF均属于杂多糖且其主要成分都是中性糖,即葡萄糖Glc和阿拉伯糖Ara。通过结构表征发现四种ASDF均存在多糖化合物的典型结构和纤维素Ⅰ型晶体构型,几种ASDF的模式类似,表明超声辅助和酸碱耦合不会改变ASDF的晶体类型但可以不同程度的破坏ASDF的晶体结构。与常规ASDF相比,其它三种ASDF的初始降解温度较高,说明其他三种ASDF热稳定性较强。(4)通过吸水性、吸油性、溶胀性、结合水力、乳化性对番木瓜皮ASDF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ASDF、酸法ASDF和碱法ASDF在吸水性、吸油性、溶胀性以及结合水力几个方面均强于常规ASDF。通过对番木瓜皮ASDF的乳化性质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碱法ASDF的界面张力(7.19±0.01mN/m)远小于甜菜果胶和阿拉伯胶,乳化性能良好。甜菜果胶和碱法ASDF的平均粒径远小于阿拉伯胶,而吸光比(SRI)远高于阿拉伯胶,说明碱法ASDF的乳化稳定性好于阿拉伯胶。同时,光学显微镜观察图和乳析现象表明,碱法ASDF乳液颗粒较大但大小及分布较均匀,表现出良好的储存稳定性。(5)采用氧化能力指数(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和还原力法对番木瓜皮ASDF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采用HPLC-MS对番木瓜皮多酚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番木瓜皮ASDF的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含量没有显着的相关性,且四种ASDF种均含有的多酚物质是儿茶素。其中酸法ASDF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力最好,而碱法ASDF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更好。

王标诗,曾亿均,娄孟,江敏,胡小军,彭元怀,杨娟[3](2017)在《番木瓜籽蛋白质的提取工艺及其功能性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番木瓜籽为原料,经脱脂以酸沉碱溶法提取其中的蛋白质,并研究其乳化、起泡等功能性质。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1∶40,p H为9.3,温度50℃,碱提时间120 min时最高提取率达到48.53%。番木瓜籽蛋白质的乳化性及稳定性随着蛋白质的浓度升高而升高,在p H3时最小,其乳化性在Na Cl浓度为0.2%时最大,而稳定性呈下降趋势;起泡性及稳定性随蛋白浓度升高而升高,在p H3.0,其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最小,在离子浓度(Na Cl)为0.2 mol/L时,其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最高。可见,此提取工艺效果较好,能将部分番木瓜籽蛋白质提取出来;番木瓜籽分离蛋白质乳化性和起泡性良好,这为番木瓜籽蛋白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余秀丽[4](2017)在《微波杀菌对番木瓜果浆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番木瓜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理活性成分。果浆是水果主要的加工利用方式之一,果浆传统的灭菌方式多为传导式热力杀菌,因其温度高,时间长,严重影响番木瓜等热敏性物料产品品质,如伴随蒸煮味的产生、香气减弱等。微波杀菌是一种辐射杀菌技术,具有加热时间短、升温速度快,能耗少等特点,而且能较好的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色泽和风味。本文研究了不同微波功率、处理时间和样品初温对番木瓜果浆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确定了番木瓜果浆微波杀菌较优工艺参数,比较了微波杀菌和传统巴氏杀菌对番木瓜果浆理化品质、贮藏稳定性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菌落总数、维生素C含量、总类胡萝卜素含量、POD残余酶活和色泽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番木瓜果浆微波杀菌处理较优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550 w,处理时间60s,样品初温25℃。在此杀菌工艺条件下,不仅有效杀灭了番木瓜果浆中的腐败微生物,而且对产品营养、色泽及风味等感官品质指标影响均较小。2.微波杀菌(550w/60s/25℃)和巴氏杀菌(80℃/15min)比较试验中发现两者均能使番木瓜果浆达到商业杀菌要求;微波杀菌和巴氏杀菌后番木瓜果浆中PPO和POD酶活性均显着减小(p<0.05);微波杀菌可使褐变度有所降低(p>0.05),而巴氏杀菌后显着增加(p<0.05);微波杀菌样中总酚含量显着增加(p<0.05),而巴氏杀菌有所降低(p>0.05);微波杀菌和巴氏杀菌对番木瓜果浆中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影响均不显着(p>0.0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和△E值均显着增大(p<0.05),而维生素C、总黄酮、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显着降低(p<0.05),巴氏杀菌处理后维生素C、总黄酮、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相对下降更大,△E值相对增加更大,表明微波杀菌能更好地保持番木瓜果浆原有的色泽和营养成分;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微波杀菌处理样在色、香、味等方面都更接近于对照样。3.在4℃和25℃贮藏条件下,微波杀菌和巴氏杀菌样品中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数量在贮藏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贮藏90天后仍符合商业无菌要求。贮藏期间,PPO和POD残余酶活基本保持稳定;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无明显变化;褐变度和色差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H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而总酸含量逐渐增加。贮藏期间,不同处理的番木瓜果浆样品中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4℃条件下贮藏90天后,微波杀菌样中其保留率分别为65.32%、78.14%、71.75%和84.78%; 25℃条件下贮藏90天后,微波杀菌样中其保留率分别为47.56%、70.05%、65.35%和78.07%,均明显高于巴氏杀菌样,表明微波处理结合冷藏能较好的保持番木瓜果浆的品质。4.较零级和一级动力学模型,联合动力学模型可以更好的拟合贮藏期间番木瓜果浆中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番木瓜果浆中维生素C(R=0.868-0.961)、总酚(R=0.965-0.984)、总黄酮(R=0.824-0.971)和总类胡萝卜素(R=0.913-0.982)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显着正相关,说明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和总类胡萝卜素均对番木瓜果浆的抗氧化活性起主要作用。5.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处理的番木瓜果浆样品中香气成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对照样、微波杀菌样和巴氏杀菌样中分别检测出39种、36种和38种香气成分。微波杀菌和巴氏杀菌样中酯类和酸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均减少,酮类和烷烯烃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而醇类的相对含量变化不明显。电子鼻和电子舌主成分分析均表明,巴氏杀菌处理的番木瓜果浆与未经杀菌处理的番木瓜果浆差别较大,微波杀菌能较好的保持番木瓜果浆原有的风味。

秦溱[5](2017)在《番木瓜的应用价值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番木瓜属于木瓜中应用价值较高的品种,其应用价值无限宽广。介绍番木瓜在膳食、医药和美容方面的价值,总结了番木瓜中酶、类胡萝卜素、果胶、皂苷、叶绿素和糖类等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分别列举了番木瓜籽、番木瓜汁和番木瓜果实的开发应用现状。根据目前的番木瓜副产品的开发现状总结其存在问题,并展望了番木瓜开发应用的前景。

邓亚敏,邵俊花,冯叙桥,王乐田,董丽,王南,谭阳,刘苏苏,王继业[6](2016)在《复合果蔬肉制品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为促进肉制品生产的多样性并同时拓展果蔬的应用领域,使得肉制品营养、保健、色泽诱人且口味独特,在肉制品的加工中添加果蔬形成复合果蔬肉制品,已经成为肉制品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开发及应用前景广阔。果蔬的添加形式与添加量、工艺路线等因产品形式不同而异。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复合果蔬肉制品的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原料研究、新产品的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研究与应用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期为肉类深加工、果蔬的充分利用及高档复合肉制品的开发提供借鉴参考。

王敬涵[7](2015)在《苦瓜、芹菜复合饮料护色及加工的工艺研究》文中指出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l.),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的草本植物,又称为锦荔枝和凉瓜等。苦瓜最初在东非等地域栽培,在热带地域种植较多,人们经常把苦瓜做成菜肴来食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苦瓜深加工成苦瓜饮料,苦瓜脯等,具有很高的营养。芹菜(Apium graveolens L),是伞形科的草本植物,最初在中海沿岸等地域栽培较多,现在在我国的很多地域都有种植且年代久远。芹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很多氨基酸和维生素,在这些营养素中以钙和铁的含量为首,是儿童和老人增补的佳品。目前苦瓜和芹菜主要作为烹调食用,加工品主要是芹菜和苦瓜饮料,果脯和发酵乳酸制品等。本论文以苦瓜、芹菜为原料,通过护色、酶解等试验研制出营养丰富的蔬菜汁饮料,并用正交试验及响应面等方法研究出最优的生产工艺。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苦瓜的护色试验结果为:漂烫时间为2.5min,醋酸锌添加量为180mg/kg,漂烫温度为80℃,氢氧化钙添加量为0.06%,此时得到苦瓜的L*值为47.312,颜色较绿。2.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苦瓜浆的酶解试验结果为:酶解时间为3h,酶解温度为50℃,果胶酶添加量为0.1%,此时得到的苦瓜出汁率为60.236%。3.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芹菜的护色试验结果为:漂烫时间为2min,葡萄糖酸锌添加量为130mg/kg,碳酸钠添加量为0.03%,漂烫温度为100℃,此时得到芹菜的L*值为51.652,颜色较绿。4.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得出芹菜浆的酶解试验结果为:纤维素酶添加量为0.05%,酶解温度为46℃,酶解时间为3.05h时条件最优,此时得到的芹菜出汁率为78.55%。5.在蔗糖添加量为10%、苦瓜汁为15%、芹菜汁为15%、氯化钠添加量为0.25%时得出感官评分为97分。6.分别在苦瓜、芹菜饮料中加入CMC,黄原胶,海藻酸钠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海藻酸钠的效果最佳。当添加量为0.20%时,苦瓜、芹菜饮料无明显沉淀,口感清香。

吕侠影[8](2015)在《苦瓜、苦荞、苦丁—复合果蔬汁茶饮料的研制及其贮藏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苦瓜是我国南方种植比较广的蔬菜品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现代科学研究已表明其含有的苦瓜皂苷在降血糖及抗肿瘤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而茶叶在我国有很悠久的饮用历史,其中苦丁茶口味独特,富含咖啡碱、单宁、黄酮及茶多酚等生物活性成分,且黄酮类物质含量远高于其它茶叶,对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苦荞茶则属于纯粮食茶,其经烘烤后所散发出的自然醇香与茶或苦瓜汁的清香有机结合,赋予饮料清新自然和谐的口感,特别适用于复合果蔬汁茶饮料的加工研制,而且同样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本课题将这三种天然药食同源的材料相结合,制成含有皂苷类物质、黄酮类物质及多酚类物质的功能性复合果蔬汁茶饮料,同时加入一些添加剂进行调味,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使饮料的色泽及形态保持稳定。得出的结论如下:(1)以总黄酮浸提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得到苦荞茶汤最佳浸提工艺为:浸提时间105min,浸提料液比1:40,浸提温度85℃,此条件下苦荞总黄酮浸提得率约为52.13±0.3mg/g。同样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实验,得到苦丁茶汤的最佳浸提工艺为:浸提时间129min,浸提料液比1:33,浸提温度63℃,此条件下苦丁总黄酮浸提得率约为34.656±0.16mg/g。(2)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对苦瓜榨汁过程中的护色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苦瓜榨汁的护色工艺为:葡萄糖酸锌添加量0.01%、异抗坏血酸钠添加量0.075%、漂烫温度85℃C和漂烫时间2min,此条件下榨取的苦瓜汁与新鲜的苦瓜汁颜色相近,NBS值为1.4±0.2,护色效果比较好。(3)以苦瓜出汁率为指标,得到直接榨汁法苦瓜出汁率为62.1%±3.1%;加入果胶酶榨汁后,苦瓜出汁率为73%±3.5%。并测得苦瓜汁中主要功能性成分皂苷的平均含量约为44.43±0.65mg/g。(4)采用正交试验得到复合果蔬汁茶饮料的最佳配方:苦荞茶汤添加量40%、苦丁茶汤添加量7%、苦瓜汁添加量6%、白砂糖添加量7%,食盐添加量0.01%,甘草浓缩汁添加量0.05%,柠檬酸钠添加量0.03%,蜂蜜添加量0.05%,焦糖色添加量0.01%,最终得到的复合果蔬汁茶饮料甘中带苦,颜色透亮,香气自然和谐。(5)与对照组相比,加入异抗坏血酸钠和p-环状糊精的复合果蔬汁茶饮料的明度,红-绿度,黄-蓝度值均有所改善,异抗坏血酸钠和β-环状糊精添加量分别为0.01%和0.015%时护色效果较好。且异抗坏血酸钠用量达到0.01%时,黄酮类化合物、茶多酚和皂苷的含量趋于稳定。(6)根据复合果蔬汁茶饮料的透光率变化,确定壳聚糖最佳澄清工艺为:壳聚糖添加量0.6g/L,温度50℃,pH3.5,此工艺下复合果蔬汁茶饮料的透光率、蛋白质含量、黄酮含量、皂苷含量、茶多酚含量、果胶含量分别为98.2±0.3%,10.71±0.35mg/L,457.59±0.05mg/L,48.1±0.03mg/L、128.92±0.64mg/L、 47.42±4.23mg/L。(7)复合果蔬汁茶饮料在4℃、25℃、37℃三种温度下贮藏90天后,微生物含量均有所增长,4℃生长最慢,37℃生长最快,但都低于100CFU/mL;透光率和功能性成分均略微下降,但下降幅度很小,特别是在4℃条件下的复合果蔬汁茶饮料的品质基本保持稳定。

杜磊,王长彪[9](2014)在《番木瓜芹菜复合果蔬汁澄清工艺研制》文中研究指明复合果蔬汁澄清处理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品质,添加澄清剂是常用的处理方法,壳聚糖作为常用的澄清剂,便宜且处理效果好又快。本文以壳聚糖为澄清剂,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四个单因素的最佳值:壳聚糖添加量0.08-0.12g/L,澄清温度40-50℃,澄清时间50-60min,复合果蔬汁pH值3.3-3.75,每个单因素各自处于最佳值时,复合果蔬汁的透光率和出汁率均在97%以上。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壳聚糖用量0.1g/L,澄清温度48℃,澄清时间55min,果蔬汁pH值3.5,在此条件下复合果蔬汁的透光率为98.8%。

方丹[10](2012)在《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的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广、产量较高的蔬菜资源,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市场上芹菜加工产品较少,开发具有保健作用的芹菜制品是目前芹菜深加工的热点。茶叶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饮料,具有多种保健作用。当今市售绿茶饮料多为黄色或黄褐色,如何使其保持明亮的黄绿色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由于芹菜色泽鲜绿,性味及保健功效与绿茶相近,本论文将芹菜与绿茶相结合,研制含有一定量的茶多酚及黄酮类物质等功能性成分的饮料产品,同时添加一定量的辅料调味,并采取一定的护绿措施使饮料保持黄绿透明,以弥补普通茶饮料色香味的不足,同时为蔬菜汁茶饮料的产业化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和可参考的工艺条件。得出结论如下:1.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到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芹菜汁添加量15%,芹菜汁与茶汤的配比1:3,白砂糖添加量4%,食盐添加量0.01%,柠檬酸添加量0.01%。2.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澄清型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的澄清工艺条件:离心转速4000r/min,离心时间10min。在此条件下离心澄清效果最佳,且对复合饮料的主要成分没有显着影响。3.对混浊型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稳定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均质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选用海藻酸钠作稳定剂,添加量为0.2%,均质条件为:均质压力20MPa,均质时间3min,均质次数1次。4.将澄清型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的感官和理化指标与混浊型复合饮料进行比较得出:澄清型复合饮料在感官上较混浊型复合饮料清爽;澄清型复合饮料透光率为91.5%,混浊型复合饮料透光率为18.1%;两种饮料的pH值(分别为4.6和4.7)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4.3%和4.4%)相差不大;澄清型复合饮料总黄酮含量(77.8mg/L)与混浊型复合饮料(84.4mg/L)相差不大,而澄清型复合饮料茶多酚含量(729.6mg/kg)远远高于混浊型复合饮料(65.9mg/kg)。5.将澄清型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的感官和理化指标及香气成分与市售普通绿茶饮料进行比较得出: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的色香味均优于市售普通绿茶饮料;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的透光率为91.5%,市售普通绿茶饮料的透光率为96.7%;两种饮料的pH值(分别为4.6和4.7)相差不大;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3%)多于市售普通绿茶饮料(0.2%);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总黄酮含量(77.8mg/L)和茶多酚含量(729.6mg/kg)也高于市售普通绿茶饮料(53.6mg/L,624.7mg/kg);经SDE提取,GC-MS分析检测出挥发性成分37种,多于市售普通绿茶饮料33种,其中萜烯类物质11种,相对含量为55.25%,而市售普通绿茶饮料未检测出萜烯类物质。6.对澄清型绿茶复合饮料在储藏过程中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复合饮料的色泽微微加深,香气略有损失,苦涩味稍稍变淡,有少许沉淀产生;澄清型绿茶复合饮料在冷藏4℃、常温、恒温37℃三种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储藏一段时间后,pH值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保持稳定,透光率、总黄酮含量和茶多酚含量均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特别是在冷藏4℃条件下储藏,澄清型复合饮料的透光率仅降低0.8%,总黄酮含量减少2.6mg/L和茶多酚含量减少37.0mg/kg,下降幅度很小,说明其性质较为稳定,建议采用低温储藏,有利于保持饮料原有的品质。

二、番木瓜芹菜复合果蔬汁饮料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番木瓜芹菜复合果蔬汁饮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响应面法优化水酶法提取番木瓜籽蛋白质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原料预处理
        1.2.2 水酶法提取番木瓜籽蛋白质
        1.2.3 酶种类的选择
        1.2.4 单因素实验
        1.2.5 响应面试验
        1.2.6 蛋白质提取率的测定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
    2.2 酶的选择
    2.3 单因素实验
        2.3.1 料液比对番木瓜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2.3.2 温度对番木瓜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2.3.3 酶添加量对番木瓜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2.3.4 酶解时间对番木瓜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2.3.5 酶解pH对番木瓜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2.4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水酶法提取番木瓜籽蛋白质的工艺
        2.4.1 响应面试验结果与分析
        2.4.2 响应面分析与最优条件的确定
3 结论

(2)番木瓜皮抗氧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结构与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番木瓜概况
        1.1.1 番木瓜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效
        1.1.2 番木瓜的研究进展及加工利用现状
        1.1.3 番木瓜皮概况
    1.2 可溶性膳食纤维概况
        1.2.1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定义
        1.2.2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方法
        1.2.3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来源及应用
        1.2.4 抗氧化膳食纤维概况
    1.3 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特色创新之处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特色创新之处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方法
        2.2.1 番木瓜皮ASDF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2.2.2 番木瓜皮ASDF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
        2.2.3 番木瓜皮ASDF结构表征及分子量的测定
        2.2.4 番木瓜皮ASDF主要理化性质的测定
        2.2.5 番木瓜皮ASDF抗氧化活性及多酚组成的测定
        2.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番木瓜皮ASDF制备及工艺优化结果
        3.1.1 酸碱耦合法提取工艺和优化的研究结果
        3.1.2 超声辅助法提取工艺和优化的研究结果
    3.2 番木瓜皮ASDF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
        3.2.1 多糖含量的测定结果
        3.2.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
        3.2.3 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测定结果
        3.2.4 矿质元素组成及含量的测定结果
    3.3 番木瓜皮ASDF结构表征及分子量的测定结果
        3.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结果
        3.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
        3.3.3 X衍射(XRD)分析结果
        3.3.4 单糖组成及含量的测定结果
        3.3.5 分子量的测定结果
        3.3.6 热重分析结果
    3.4 番木瓜皮ASDF主要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
        3.4.1 乳化性预实验结果
        3.4.2 界面张力的测定结果
        3.4.3 浊度及乳液稳定性的测定结果
        3.4.4 平均粒径的测定结果
        3.4.5 乳液光学显微镜的观察结果
        3.4.6 乳析现象观察结果
        3.4.7 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
    3.5 番木瓜皮ASDF抗氧化活性及多酚组成的测定结果
        3.5.1 抗氧化能力和总酚含量的测定结果
        3.5.2 多酚组成的测定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番木瓜籽蛋白质的提取工艺及其功能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番木瓜籽蛋白质提取工艺及提取率的测定
        1.2.2 番木瓜籽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2.3 可溶性蛋白质的测定
        1.2.4 番木瓜籽蛋白质等电点的测定
        1.2.5 番木瓜籽蛋白提取的单因素实验
        1.2.5. 1 碱提p H对番木瓜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1.2.5. 2 碱提温度对番木瓜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1.2.5. 3 碱提时间对番木瓜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1.2.5. 4 料液比对番木瓜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1.2.6 正交试验
        1.2.7 番木瓜籽分离蛋白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1.2.7. 1 蛋白质浓度对番木瓜籽分离蛋白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1.2.7. 2 p H对番木瓜籽分离蛋白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1.2.7. 3 离子浓度 (Na Cl) 对番木瓜籽分离蛋白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1.2.8 番木瓜籽分离蛋白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测定
        1.2.8. 1 蛋白质浓度对番木瓜籽分离蛋白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1.2.8. 2 p H对番木瓜籽分离蛋白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1.2.8. 3 离子浓度 (Na Cl) 对番木瓜籽蛋白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番木瓜籽中蛋白质的含量
    2.2 番木瓜籽中蛋白质等电点的确定
    2.3 单因素实验
        2.3.1 碱提p H对番木瓜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2.3.2 碱提温度对番木瓜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2.3.3 碱提时间对番木瓜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2.3.4 料液比对番木瓜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
    2.4 正交实验
    2.5 番木瓜籽分离蛋白质的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
        2.5.1 蛋白质浓度对番木瓜籽分离蛋白质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2.5.2 p H对番木瓜籽分离蛋白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2.5.3 离子浓度 (Na Cl) 对番木瓜籽分离蛋白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2.6 番木瓜籽分离蛋白质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
        2.6.1 蛋白质浓度对番木瓜籽分离蛋白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2.6.2 p H对番木瓜籽分离蛋白质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2.6.3 离子浓度 (Na Cl) 对番木瓜籽分离蛋白质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3 结论

(4)微波杀菌对番木瓜果浆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番木瓜概述
        1.1.1 番木瓜的营养成分
        1.1.2 番木瓜的保健功效
        1.1.3 番木瓜加工制品及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1.2 微波杀菌技术概述
        1.2.1 微波的概念
        1.2.2 微波杀菌技术的机理
        1.2.3 微波杀菌技术的特点
        1.2.4 微波杀菌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1.3 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试剂
    2.3 试验仪器
    2.4 试验方法
        2.4.1 番木瓜果浆的制备
        2.4.2 品质指标及测定方法
        2.4.3 微波杀菌处理对番木瓜果浆杀菌效果影响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2.4.4 正交试验设计
        2.4.5 微波和巴氏杀菌对番木瓜果浆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
        2.4.6 未经处理的新鲜番木瓜果浆贮藏试验方法
        2.4.7 不同杀菌方式对番木瓜果浆贮藏期微生物和品质的影响试验
        2.4.8 微波杀菌和巴氏杀菌对番木瓜果浆挥发性风味物质影响的比较研究
        2.4.9 番木瓜果浆的电子鼻分析
        2.4.10 番木瓜果浆的电子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番木瓜果浆微波杀菌工艺研究
        3.1.1 不同微波功率对番木瓜果浆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
        3.1.2 不同微波处理时间对番木瓜果浆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
        3.1.3 不同样品初温对番木瓜果浆杀菌效果和品质的影响
        3.1.4 番木瓜果浆微波杀菌工艺的优化
    3.2 微波和巴氏杀菌对番木瓜果浆品质影响的比较研究
        3.2.1 对番木瓜果浆杀菌效果的影响
        3.2.2 对番木瓜果浆酶活性的影响
        3.2.3 对番木瓜果浆理化性质的影响
        3.2.4 对番木瓜果浆色泽的影响
        3.2.5 对番木瓜果浆抗氧化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2.6 剪切应力和粘度的测定
        3.2.7 感官评定
    3.3 未杀菌番木瓜果浆贮藏期间微生物和品质的变化
    3.4 不同杀菌方式对番木瓜果浆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3.4.1 不同杀菌方式对番木瓜果浆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的影响
        3.4.2 不同杀菌方式对番木瓜果浆贮藏过程中酶活性的影响
        3.4.3 不同杀菌方式对番木瓜果浆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3.4.4 不同杀菌方式对番木瓜果浆贮藏过程中pH的影响
        3.4.5 不同杀菌方式对番木瓜果浆贮藏过程中总酸的影响
        3.4.6 不同杀菌方式对番木瓜果浆贮藏过程中还原糖的影响
        3.4.7 不同杀菌方式对番木瓜果浆贮藏过程中褐变度的影响
        3.4.8 不同杀菌方式对番木瓜果浆贮藏过程中色泽的影响
        3.4.9 不同杀菌方式对番木瓜果浆贮藏过程中抗氧化成分的影响
        3.4.10 上述抗氧化成分含量在贮藏期间变化的动力学分析
        3.4.11 不同杀菌方式对番木瓜果浆贮藏过程中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4.12 不同杀菌方式对番木瓜果浆贮藏过程中感官评价的影响
    3.5 微波杀菌和巴氏杀菌对番木瓜果浆风味的影响比较研究
        3.5.1 微波杀菌和巴氏杀菌对番木瓜果浆香气成分的影响
        3.5.2 不同杀菌处理番木瓜果浆气味的电子鼻判别
        3.5.3 对番木瓜果浆风味影响的电子舌测定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5.1 番木瓜果浆微波杀菌较优工艺条件的确定
    5.2 微波杀菌和巴氏杀菌对番木瓜果浆品质影响的比较分析结果
    5.3 微波杀菌和巴氏杀菌对番木瓜果浆贮藏稳定性的影响
    5.4 HS-SPME/GC-MS和电子鼻、电子舌对不同处理番木瓜果浆的风味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番木瓜的应用价值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番木瓜的应用价值
    1.1 膳食价值
    1.2 医药价值
    1.3 美容价值
2 番木瓜的加工利用
    2.1 番木瓜提取物的加工利用
        2.1.1 酶的提取
        2.1.2 类胡萝卜素的提取
        2.1.3 果胶的提取
        2.1.4 总皂苷的提取
        2.1.5 叶绿素的提取
        2.1.6 糖类的提取
    2.2 番木瓜籽的加工利用
    2.3 番木瓜汁的加工利用
    2.4 番木瓜果肉的加工利用
3 展望
4 结语

(6)复合果蔬肉制品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适合复合果蔬肉制品加工的原料
2 主要复合果蔬肉制品开发现状
    2.1 复合果蔬香肠
    2.2 复合果蔬肉丸
    2.3 复合果蔬肉脯
3 复合果蔬肉制品关键技术研究
4 复合果蔬肉制品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 复合果蔬肉制品前景展望

(7)苦瓜、芹菜复合饮料护色及加工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苦瓜概述
    1.2 芹菜概述
    1.3 苦瓜及芹菜的加工现状
    1.4 复合饮料概述
    1.5 复合饮料的生产及研究现状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7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2.2 试验方法
    2.3 苦瓜、芹菜饮料的测定方法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苦瓜护色的单因素试验
    3.2 苦瓜酶解的单因素试验
    3.3 芹菜护色的单因素试验
    3.4 芹菜酶解的单因素试验
    3.5 苦瓜、芹菜饮料的调配
    3.6 苦瓜、芹菜饮料的稳定性
    3.7 杀菌
    3.8 苦瓜、芹菜饮料的储存试验
    3.9 产品质量标准
4 讨论
    4.1 关于护色试验的讨论
    4.2 关于酶解试验的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苦瓜、苦荞、苦丁—复合果蔬汁茶饮料的研制及其贮藏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加工原料的概述
        1.1.1 苦荞的概述
        1.1.2 苦瓜的概述
        1.1.3 苦丁茶的概述
    1.2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开发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1.2.1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的护色机理
        1.2.3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的澄清工艺
    1.3 课题的立题意义、研究路线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的立题意义
        1.3.2 研究路线
        1.3.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苦荞、苦丁茶汁的制备
    2.1 前言
        2.1.1 苦荞、苦丁茶汁的制备方法
        2.1.2 苦荞、苦丁茶汁中总黄酮的测定方法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苦荞茶汁的制备工艺流程
        2.3.2 苦荞的前处理
        2.3.3 芦丁标准曲线的制作
        2.3.4 苦荞茶汁浸提单因素试验
        2.3.5 苦荞茶汁浸提正交试验
        2.3.6 苦丁茶汁饮料的制备工艺流程
        2.3.7 苦丁的前处理
        2.3.8 苦丁茶汁浸提单因素实验
        2.3.9 苦丁茶汁浸提响应面实验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芦丁标准曲线
        2.4.2 苦荞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
        2.4.3 苦荞茶汁浸提单因素实验结果
        2.4.4 苦荞茶汁浸提正交实验结果
        2.4.5 苦丁茶汁浸提单因素实验结果
        2.4.6 苦丁茶汁浸提响应面实验结果
        2.4.7 苦丁茶汁最佳工艺条件的验证性实验
    2.5 小结
第三章 苦瓜汁的制备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绞股蓝皂苷的标准曲线
        3.3.2 苦瓜汁的制备工艺流程
        3.3.3 苦瓜预处理
        3.3.4 苦瓜护色实验设计
        3.3.5 苦瓜出汁率实验
        3.3.6 苦瓜汁中皂苷含量的测定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绞股蓝皂苷的标准曲线
        3.4.2 苦瓜汁护色单因素验结果
        3.4.3 苦瓜汁护色正交实验结果
        3.4.4 出汁率实验结果
        3.4.5 苦瓜汁中皂苷含量的测定结果
    3.5 小结
第四章 苦瓜、苦丁、苦荞复合果蔬汁茶饮料的配方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配方初步选择
        4.3.2 饮料感官评价体系
        4.3.3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配方正交实验
        4.3.4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配方强化实验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配方正交实验结果
        4.4.2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配方强化实验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的护色及防沉淀技术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饮料护色技术研究
        5.3.2 饮料的防沉淀技术研究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异抗坏血酸钠和β-CD添加量对饮料中色泽的影响
        5.4.2 异抗坏血酸钠添加量对复合果蔬汁茶饮料功能性成分的影响
        5.4.3 单宁酶对复合果蔬汁茶饮料透光率的影响
        5.4.4 果胶酶对复合果蔬汁茶饮料透光率的影响
        5.4.5 壳聚糖对复合饮料透光率的影响
        5.4.6 澄清前后复合果蔬汁茶饮料成分的变化
    5.5 小结
第六章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贮藏期稳定性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6.2.3 实验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微生物含量的测定
        6.3.2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色泽变化的测定
        6.3.3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透光率的测定
        6.3.4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功能性成分的测定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1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微生物含量测定结果
        6.4.2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色泽的变化
        6.4.3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透光率的变化
        6.4.4 复合果蔬汁茶饮料功能性成分的变化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情况

(9)番木瓜芹菜复合果蔬汁澄清工艺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材料与仪器
    1. 2 试验方法
        1. 2. 1 工艺流程
        1. 2. 2 制备番木瓜芹菜复合果蔬汁
        1. 2. 3 壳聚糖用量对番木瓜芹菜复合果蔬汁澄清效果的影响
        1. 2. 4 番木瓜芹菜复合果蔬汁的 p H 值对澄清效果的影响
        1. 2. 5 温度对番木瓜芹菜复合果蔬汁澄清效果的影响
        1. 2. 6 澄清时间对番木瓜芹菜复合果蔬汁澄清效果的影响
        1. 2. 7 正交试验
    1. 3 数据测定方法
        1. 3. 1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 3. 2 澄清度
        1. 3. 3 出汁率
2. 结果与分析
    2. 1 壳聚糖用量对番木瓜芹菜复合果蔬汁澄清效果的影响
    2. 2 复合果蔬汁 p H 值对澄清效果的影响
    2. 3 澄清温度对复合果蔬汁澄清效果的影响
    2. 4 澄清时间对复合果蔬汁澄清效果的影响
    2. 5 正交试验结果及分析
3. 结论

(10)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芹菜研究概况
        1.1.1 芹菜的资源概况
        1.1.2 芹菜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1.1.3 芹菜加工研究现状
    1.2 茶叶研究概况
        1.2.1 茶叶的资源概况
        1.2.2 茶叶的功能成分和保健作用
    1.3 茶饮料研究概况
        1.3.1 茶饮料的概念及分类
        1.3.2 茶饮料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
        1.3.3 绿茶饮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4 果蔬汁、茶复合饮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4.1 复合果蔬汁饮料
        1.4.2 复合茶饮料
        1.4.3 果蔬汁茶复合饮料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药品与试剂
    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3.2.1 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
        3.2.2 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配方的确定
        3.2.3 澄清型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3.2.4 混浊型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3.2.5 产品分析检测
        3.2.6 澄清型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与混浊型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的比较
        3.2.7 澄清型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与市售普通绿茶饮料的比较
        3.2.8 澄清型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的储藏实验
4 结果与分析
    4.1 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配方的确定
    4.2 标准曲线
    4.3 澄清型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4.3.1 离心时间的选择
        4.3.2 离心工艺对澄清型复合饮料主要成分的影响
    4.4 混浊型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制备工艺的研究
        4.4.1 混浊型复合饮料稳定剂种类及用量的选择
        4.4.2 均质压力对混浊型复合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4.5 澄清型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与混浊型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的比较
    4.6 澄清型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与市售普通绿茶饮料的比较
        4.6.1 感官指标的比较
        4.6.2 理化指标的比较
        4.6.3 香气成分的比较
    4.7 澄清型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的储藏实验
        4.7.1 储藏期间澄清型复合饮料感官指标的变化
        4.7.2 储藏期间澄清型复合饮料透光率的变化
        4.7.3 储藏期间澄清型复合饮料 pH 值的变化
        4.7.4 储藏期间澄清型复合饮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4.7.5 储藏期间澄清型复合饮料总黄酮含量的变化
        4.7.6 储藏期间澄清型复合饮料茶多酚含量的变化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番木瓜芹菜复合果蔬汁饮料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响应面法优化水酶法提取番木瓜籽蛋白质工艺[J]. 王标诗,简建华,曾宪志,江敏,胡小军,彭元怀,杨娟,张卫国. 食品工业科技, 2018(23)
  • [2]番木瓜皮抗氧化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结构与性质研究[D]. 曾广琳. 海南大学, 2018(08)
  • [3]番木瓜籽蛋白质的提取工艺及其功能性质[J]. 王标诗,曾亿均,娄孟,江敏,胡小军,彭元怀,杨娟. 食品工业科技, 2017(14)
  • [4]微波杀菌对番木瓜果浆品质的影响研究[D]. 余秀丽. 海南大学, 2017(07)
  • [5]番木瓜的应用价值与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 秦溱. 食品工业, 2017(01)
  • [6]复合果蔬肉制品研究与应用进展[J]. 邓亚敏,邵俊花,冯叙桥,王乐田,董丽,王南,谭阳,刘苏苏,王继业. 食品工业科技, 2016(02)
  • [7]苦瓜、芹菜复合饮料护色及加工的工艺研究[D]. 王敬涵. 吉林农业大学, 2015(03)
  • [8]苦瓜、苦荞、苦丁—复合果蔬汁茶饮料的研制及其贮藏稳定性研究[D]. 吕侠影.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5)
  • [9]番木瓜芹菜复合果蔬汁澄清工艺研制[J]. 杜磊,王长彪. 运城学院学报, 2014(02)
  • [10]芹菜汁绿茶复合饮料的开发研究[D]. 方丹. 安徽农业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木瓜芹菜复合果蔬汁饮料的研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