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灵官峡》简介

《夜行灵官峡》简介

一、《夜走灵官峡》导语(论文文献综述)

李支国[1](2021)在《为新闻添点文学味》文中研究指明为新闻作品增添文学味,新闻作品更有传播力、影响力和生命力。

崔凤昕[2](2020)在《我国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研究 ——以人教版四套教科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父子关系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父亲角色在学生成长阶段的重要地位,呼吁父亲角色要积极地参与进子女的成长,增加父亲与子女之间的交流;同时在父亲与子女的沟通过程中,孩子心理层面对父亲角色的建构也是十分重要的。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处于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和个体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如果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缺失,缺少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会使青少年对父亲角色的认同与建构产生一定偏差,就会对青少年在心理层面亲子关系的建构产生负面情绪,可能会导致青少年人格的不健全,进而出现偏激性行为。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父亲角色、建构合理的父亲角色认知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语文教科书作为向学生传递正确价值观的载体无疑承担了这一重任。对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研究,能够对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基本情况和满足学生心理层面对父亲角色期待的程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语文教科书编写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选取了在我国最具权威的、应用最广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987版、1993版、2001版和2016版四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从父亲在位的理论视角出发,运用文献法、统计法、比较研究法,对四套语文教科书中的父亲角色进行统计和分析,在分析阅读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分别对四个版本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选文、主配角、社会职业、国别、年代、内在心理类别等方面进行统计,进而分析在不同时代背景及课程改革影响下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特点;同时,对四套语文教科书中的父亲角色进行整体的汇总统计,分析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总体特点,通过对两方面数据分析的发现,每一套语文教科书中的父亲角色都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存在选文较少、外在形象和内在心理类别都较为单一、以及父亲角色的心理特质定位未发生太大改变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不益于学生对父亲角色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内在心理的建构。根据统计数据和结论本文还提出了有关父亲角色在教科书编写建议,为日后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和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新的方向。

严震[3](2017)在《“文革”后至世纪之交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以人教版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教科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构件,是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以及一定社会需要而编写的供教学使用的资料。作为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课程,其学科特性和学科任务都要通过语文教科书来体现和落实。语文教科书作为语文课程重要的物质载体,其选文内容不仅要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拓展、语文能力的提升,更要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研究以“文革”后至世纪之交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出版的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相结合,从价值取向视角对这三套语文教科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讨三套教科书中价值取向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相关的改进建议,以期丰富我国语文教科书理论建设,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解读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内容提供方向。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意义、对象、方法、概念界定以及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概述,主要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大层面出发,对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版中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其特点进行探析。第三部分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大层面出发,对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版中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其特点进行探析。第四部分从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大层面出发,对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版中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内容的呈现方式及其特点进行探析。第五部分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思考与建议。

兰佳静[4](2015)在《意识形态对语文教材编选的影响 ——1949年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研究》文中指出选文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教材中的选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时代背景、社会形势等各方面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迁。本文运用文献、案例分析、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旨在探究意识形态对教材选文的影响,并将研究对象限定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套初中语文教材上。每一套教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编写是在之前教材的基础之上完成的。通过统计和分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共有篇目和独有篇目,可以清晰地看出前后教材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意识形态在各套初中语文教材中都存在着或明显或隐晦的印记,它从教材制度、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中外经典作家作品建构等方面影响语文教材的编选。并且以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为例,对上述观点做了实例论证。因此,本文认为今后的教材选文工作应当在反映时代气息的同时,适当增加经典篇目的比例,并且保持一部分选文在教材中的稳定地位,以期保证学生对于祖国语言文字学习的整体水平,提高国民的整体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龚蝶[5](2015)在《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取向的变迁研究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爱国选文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发展变化、时代的变迁、经济体制的变化、文化的特殊性乃至民族的异同等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新的内涵。“爱国主义”是道德品质的核心要素,是社会的核心价值,必然反映在具有德育功能的语文教育中。由此,通过对不同时期语文教材中爱国选文的分析,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变化透视取向演变问题。教材是传承文化、经验与文明的重要媒介之一,语文教材展现的不只是锻炼人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还传达着道德思想、价值观念,是作者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感情的外显,是传播人类进步文化、社会主流精神的物质载体。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一定的承载物,语文教材的选文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1993年、2009年三个版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爱国选文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探究“爱国主义教育”在各个时期的语文教材里所占比例如何、是如何呈现的、呈现怎样的特点、以及我国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取向在如何演变、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本文以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语文教材的特殊性及课改新变化的驱动为选题背景,从语文教学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来探究论文的研究意义。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取向研究和语文教材中爱国选文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得出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单独的德目放眼于教材,看看三个年代的语文课本里蕴含了哪些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所占比重如何,呈现的方式及其所透视出来的取向上的变化。就语文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取向的变化看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趋势。从政治层面、祖国情感层面、民族发展层面三个维度确立爱国选文的标准。确立课文内容、插图和课后习题为分析指标。分析得出:1981版爱国选文里热爱党和革命领袖的选文所占比例最多,爱国主义教育取向为国家主义;1993版爱国选文政治层面的课文明显减弱,政治取向的表达方式不断被调整,人文教育开始显现;2009版爱国选文重在祖国情感维度,爱国主义教育重在传承优秀文化,凸显民族精神。根据爱国主义教育在各个时期语文教材中所表现出来的异同,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取向的变迁为:由国家主义的思想教育色彩到人文教育显现、与时俱进,回归人性、由奉献到做好自己;对我国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展望为: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爱国主义教育注重激发情感、融合多元文化、切合语文自身文以载道的特征来传达爱国主义教育。

刘骧[6](2014)在《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研究(1949-1966)》文中研究表明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整体文学水平的低下是毋庸讳言的,但相较于十七年时期的农业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等重大题材领域的小说创作,工业题材小说凭借与新中国现代工业化诉求的现实相关性和工人阶级在国家意识形态建构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而具有了独特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内涵。本文即以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为考察对象,既追溯了作为其“前史”的中国现代左翼工业小说,尤其是解放区工业小说在理论和创作两方面的先导作用;又详述了其在国家意识形态统摄之下的阶段性发展和创作形态的集体化趋向;还阐释了其文本所蕴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性”特征;并以苏为鉴,探索其受苏联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本文对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这种多角度考察有助于确立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也为审视中国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初期所进行的政治文化实践的独特轨迹及其内在困境提供了可能性。绪论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说明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针对历来研究者对20世纪中国工业小说指称混乱的情况,通过辨析“工业小说”、“工人小说”和“工业题材小说”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及相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厘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以消除论述时可能遇到的不便;第三部分为本文论题的研究综述;第四部分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尝试梳理中国现代左翼工业小说理论与创作的发展历程。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并非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横空出世的全新的文学样式,其以中国现代左翼工业小说的发展流变为“前史”而在建国后被最终确立起来。中国现代左翼文学对文学的阶级性、大众化、题材等级制、集体主义的创作方式以及朴直强猛的文学风格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都有力地促进了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生成。现代左翼文学始终怀抱的工农兵大众写工农兵大众的梦想在建国后真正实现,十七年时期涌现出来的众多工人作家、工人作者及其创作实绩就是明证。第二章论述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与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密切关系。十七年间各种政治、经济与文化政策的制定与调整都对工业题材小说创作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其在体裁、主题、风格、创作形态及作品数量等方面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新政权的工业化诉求为现实基础的,这种主体地位直接决定了作家们对工人阶级的言说标准的建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工人阶级形象塑造的概念化与公式化。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三种创作形态鲜明地昭示了政治话语对工业题材小说的集体化形塑作用:无论是由现代过渡到当代的知识分子作家的创作,还是从工人群众和工业干部中培养出来的工人作家的创作,或是在“大跃进”时期的工业题材小说集体创作热潮中涌现出来的工人作者、参与工厂史编写活动的工人群众的创作,无不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第三章主要围绕“社会主义现代性”一语论述了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中的现代性表征及与之形成对照的前现代质素,并深入探析了工业题材小说文本中这种现代与前现代因素杂糅交织情形的成因。按照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化既是现代化的产物也是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因此工业题材小说应该是一种具有现代性的文学文本。但在历史、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十七年时期新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采取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异的方式,这种现代化追求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文本呈现出矛盾和分裂的状况。第四章着力探索十七年中国工业题材小说创作所受苏联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社会性、政治性的,更是文学性、艺术性的。新中国对苏联工业化道路由全盘模仿到彻底背离的过程促成了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文本对苏联形象的建构与修改,这突出地反映在小说人物塑造、矛盾设置、情节走向等的调整与转变之中。苏联文学理论与创作对十七年中国工业题材小说的影响更是广泛而深入的。由苏联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建国后被正式奉为文学创作与批评的最高准则(直至1958年才有所调整),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在其语境下亦难逃规约。而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作家对自中国文学现代时期起即被译介过来的苏联工业题材小说的接受可谓是多方面的并具有明显的当代特征。中国十七年时期的工厂史创作也是以苏联集体创作的理论与实践为学习和参照的榜样而发生、发展的。结语部分试对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进行客观的评价,指出其因受缚于政治话语而丧失批判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从而严重削弱了文学表现现实生活的广度与深度。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政治性与文学性错综交织的历史关系既显示出其自身难以摆脱的困境和局限,也为当下中国工业题材小说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和反思的文学样本。

施敏[7](2012)在《思想教育与经典建构 ——1949年以来中国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研究》文中认为社会变迁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社会变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科书是这种变迁具体的、集中的文本体现。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建国六十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内容的梳理,以文本解读和内容分析的方式对新中国思想文化方面的历史变迁过程加以考察,并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国家是如何通过对语文教科书内容的选择来建构官方经典,从而在传授官方知识的同时,努力实现思想控制的目的,使得受教育者按照国家意志建立国家认同感。具体来说,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国自1949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所反映出的时代印记;国家话语介入语文教科书的制度性策略;国家意识形态介入语文教科书的具体路径。本文在内容安排上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概览性地考察各个年代的语文教科书中的时代印记如何反映了社会变迁;第二章,交代国家话语介入教科书的制度性策略,从教科书制度到教学大纲和选文标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国家始终处于决定性的地位;第三章至第七章分析了国家意识形态介入语文教科书的具体路径,包括语文教科书中的中国共产党及其代表、语文教科书中建构的经典体系、以解读鲁迅作品为代表的国家意识形态对经典阐释的改写、对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外国文学的操纵与利用,以及语文教科书中核心价值观的变迁。国家介入教科书有赖于制度,而教科书制度就是国家制度的一部分,与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水平、文化传统、教育观念等息息相关。国家作为课程知识准入的最终决定主体,从教科书制度的确立到教学大纲的制定,它在教科书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语文教科书中选文标准的政治性倾向的分析,体现出教科书内容的选择过程实际上就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影响教科书的过程,语文教科书就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之一。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代言人的中国共产党在语文教科书中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趋利”选择,充斥在各个时代的课文中。毛泽东是中学语文教科书意识形态教育中最有影响力的政治文化符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语文教科书中的渗透方式从一个侧面验证了统治阶级的权力通过对教科书的影响,使教科书中的“合法知识”成为巩固自身权力合法化的有效工具和手段。1949年以后,国家的文化建构与党派的意识形态紧密联系,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建构也受到主流政治意识形态的操控。在对经典作家、经典作品的取舍之间不仅反映出统治阶级对于文化资本的分配,更体现出拥有法定知识选择权的统治阶级把自己认可的经典变成“所有人的经典”,从而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利益的经典体系,使得意识形态的控制渗透其间,以达到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目的,充分体现出国家权力控制着“经典大门的开关”。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入选作品篇数仅次于毛泽东的人就是鲁迅。经过语文教育的普及与推广,鲁迅其人其文成为人们探讨“国民性”的必然话题。根据对鲁迅作品被选入教科书的情况,探究这些作品在语文教科书的发展过程中的更替、保留、退出,从而窥见在这位作家经典地位型塑的过程中国家意识形态对他的改写与利用。除了传授本国文化以外,通过对外国作品在1949年以后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沿革、经典建构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显示出国家意识形态在社会变迁中依据自己的政治利益需要,对语文课程内容的操纵与利用。通过对六十年以来语文教科书中所体现出的核心价值观变迁的梳理,可以发现,教科书充分发挥了国家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载体的应有功能。“以阶级斗争为纲”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新中国的语文教育中,几乎是贯彻其的一根“红线’而随着社会变迁,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变化,语文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变化基本上是对应国家意识形态作出符合其要求的反应。通过对自1949年以来的六十年间在我国中学通行的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分析,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对语文教科书内容所反映的政治思想、价值理念的控制是相当有力的。国家统治者通过将自己认可的思想、观念渗入语文教科书,潜移默化地让青少年接受并内化国家所倡导的思想观念、核心价值观,从而达到社会控制的目的。

杨廷进[8](201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文中提出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把握好这一环节,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新课导入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开门见山法这是一种用简洁、明快的讲述或设问,直接说明学习目标和要求的导入方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文题,往往能起画龙点睛之妙;透过一些文章的题目,我们就可以窥见全文的奥妙所在,领悟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精巧的构思意图。如在讲授《夜走灵官峡》时,板书完题目后,教师可这样导入:"标题中表示时间的词是什么?表示地点的词是什么?是谁走?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这样一问,就牢牢地抓住了全文的线索(走——不走——再走),突破了本

杨海燕[9](2011)在《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文中认为在文化研究的视域下,“文学”是在社会、历史、文化和知识的现代化过程中被创建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文学与文学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关系。罗兰·巴尔特说,文学“就是课堂上所教的那些东西”,“文学”成为“文学教育”的结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学语文教育是最广泛意义上文学传播的有效途径。文学阅读群体的主要构成,应该至少接受过中等教育;在学习过程中,教科书对学习者有“强迫”阅读的权力。因此可以说中学语文教科书影响了大多数受教育者对文学的认识和想象。当一种事物能够产生广泛的“意识塑形”的作用时,它理应得到研究者的重视。当代语文教育是中国语文教育史上一个特殊的阶段,也是对当前语文教育影响最为直接的阶段。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它本身就是现当代文学经典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代中学语文教材建构出怎样的文学经典,具体哪些因素以怎样的方式影响了教材对于经典的选择,这种经典的建构又如何参与了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进程,对这些问题的追问,不仅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把握文学的经典化历史,更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学的当代命运。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一段历史无疑和我们当前的语文教育联系最为密切,许多的经验与痼疾,都直接地来源于这段历史,因此这方面的研究能让我们发现一些经验和教训,从而为新的教科书编写以及语文教学提供参照。本论文聚焦于当代,以中学语文教材为对象,着眼于现当代文学的整体,从文化研究的角度,透视各种权力因素是如何在中学语文教育领域互相“交织”和“较量”,并进而影响到现当代文学的经典化过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是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主要出版机构。“十七年”时期和新时期前期,它一度是唯一法定的教科书出版机构;1980年代中期以后,虽然实行了“一纲多本”的政策,但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仍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本论文主要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对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交代了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正文分为三编:上编重点呈现建国后文学教育及语文教材的变迁历史,为进一步厘清教材中现当代文学选文的变迁呈现了相关的话语背景。文学教育是以文学为媒介进行的教育;文学作品,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却几乎始终未得到明确。语文教材的变迁、文学教育地位的浮沉,这一过程是多重权力因素复杂交织、互相作用的结果。“十七年”时期人教社出过4版教材,伴随着教材改版,文学教育经历了从边缘到凸显再回归沉寂的跌宕。在这个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1956年文学汉语分科教学改革和1963年语文教育工具观的确立,前者促成了文学教育的凸显,后者却使文学教育成为一个禁区。相反的结果,背后却都有着民族国家政权意志和语文教育自身诉求的复杂交织:民族国家政权意志强力控制着语文教育的发展,而语文教育一面服从,一面也在不断伺机实现自我诉求。新时期以后,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语文教育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是“文学教育”的复归之路却并不平坦。1978至1990年代末,语文教育继承和发展了1963年的“工具观”,虽然这对“文革”时期教育观念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但是也严重限制了“文学教育”地位的提升,语文教育大大落后于时代文学观念的发展。考察其深层原因,主要仍在于语文教育从体制上到利益上乃至于整体心理上对于民族国家政权及其意识形态的过度依赖。这一时期的亮点是1990年代末爆发的一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语文教育大讨论,讨论的中坚力量多有文学研究的背景,他们用占据时代主流的人文话语全面批判中学语文教育,可谓是文学领域针对中学语文教育的一次主动的话语争夺运动,这为中学语文教育教材改革带来了活力和动力。新世纪以来,语文教育、教材进入一个深刻变革期,由对“工具性”的单—性重视走向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探索之路,文学教育的地位也由此得以极大提升。但由于体制变革难以一蹴而就,政策法规不完善、落实不到位,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利益驱动等原因,多样化语文教材的编写和推广仍面临诸多问题。中编从整体上梳理语文教材对于现当代文学的选择,具体考察到底什么样的作品在什么时间由于什么原因进入了教材。在梳理过程中,也将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纳入视野当中,从三者的整体关系中进一步展现教材的话语倾向。“十七年”教材中的文学,在政治的夹缝中被选择、被呈现。建国初期的语文教材对文学价值体系进行了重构,透露出鲜明的“厚今薄古”、弃旧立新的倾向。教材选入大量报刊时文,其主要的话语内涵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阶级斗争,充分贯彻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执政系统迫切追求巩固政权、维护稳定、加快建设的执政意图。1956年文学课本选文的质量大大提升,绝大多数是脍炙人口的名家名作。但它也依然带有那个时代深深的政治印记,以对新文学的重新书写(甚至是误读和遮蔽)完成了宣传和塑造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职责。1958年到1962年,语文课本成了政治性读物的集锦,文学性严重下滑,大跃进民歌的选入即是一例。虽然教材选入的大跃进民歌还是属于传诵较广、艺术上较好的,但由于大跃进民歌整体艺术水平有限,在教材中,这些民歌除了同步地传达那个时代的跃进精神,促成着学生陷入政治迷狂和虚伪浮夸之风中外,其有益作用十分有限。1963年,在教育领域和文学领域的双重促进下,现当代文学选文展现出相对丰富性和经典性,民主主义作家的作品选入增多。论文以许地山的《落花生》为例,说明作品此时进入教材同作品自身的艺术特性、现代时期的铺垫以及作家身份的被塑造等息息相关。新时期以后语文教材中的文学景观,经历了一个由单调到丰富,由社会政治话语的单一性传达到人文话语的多元表达的过程。1978年到1990年代末,教材选文的变化只是局部的、零星的,选文体系及阐释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所表达的依然是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的社会—政治话语,其中对“十七年”文学的选择就是一个代表。笔者认为,文革前语文教材对“十七年”文学的选入在当时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新时期以后,“十七年”文学的传播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拨乱反正作用,但很快这种积极意义就随着时代思潮的发展而减弱。新时期教材强化了“十七年”文学的经典性,同时也由于语文教育的僵化和“十七年”文学的内在局限而引发了读者的质疑。新世纪语文教材编写面对的是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文化环境:多元话语互相对抗、复杂交织,甚至彼此渗透、融合。语文教材中,民族国家话语不再采用鲜明的政治性表达方式,而是与人文话语充分融合;教材积极吸收全球话语,外国文学选文体现出比重大、开放性、人文性的特点,但教材也借助部分选文巧妙地表达了民族国家的自身立场。大众话语对精英话语的冲击构成了教科书编写的新的矛盾聚焦点,较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是金庸小说进教材和《Q版语文》的出版。同属于大众话语的表达,《Q版语文》最终失去了自己的话语权,金庸小说却进入了语文教材,这是因为它们对于精英话语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前者是对精英话语的彻底反叛,后者却对精英话语采取了对话态度。以上过程表明,教科书选文从根本上受制于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转换,同时,教育自身功能的维护、文学领域的冲击、文化领域内不同话语的争夺与交织,都影响着教科书对文学经典的选择。教材编写只有淡化政治性、保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密切关注文学研究领域的思想进程并积极吸纳,才能选择出更适合语文教育的文学经典。下编集中探讨语文教材对于文学的改写策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被改写最为严重的可谓是知识分子:他们的作品,他们的形象,都经历了戏剧性的命运。本编从知识分子个案入手探查教材在形象塑造和作品选择时采用的一系列话语策略。第一章从知识分子的内部构成,即人文知识分子与科技知识分子在教材中的形象变化史入手,说明了在不同的话语背景下,教材对知识分子所采取的筛选与过滤策略。“十七年”时期教材对于知识分子的表现,基本是通过“去知识分子化”完成的,知识分子以错位的身份(和其他身份结合或身份改写以后)被接受,除此之外,便是落后甚至是反动知识分子了。新时期以后,科技知识分子形象率先进入教材表现的中心,而人文知识分子形象的改观却相当迟缓。究其原因,科技知识分子以科学技术立身,比较容易适应执政系统所要求的稳定结构;而以人文性和思想性为特征的人文知识分子则同历史充满了太多的纠葛,当新的意识形态话语自身还处于不成熟阶段的时候,笼罩在人文知识分子身上的历史阴霾更难以被驱散。新世纪语文教材则以人文知识分子为主,更加侧重于表现他们追求真理,追求自由,勇于批判,深入思考和探索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充满正义感和悲悯情怀的知识分子品质。第二章从鲁迅形象的展示及鲁迅作品的收录与阐释角度,分析了教材在鲁迅接受过程中所采取的改写、误读与重写策略。“十七年”时期,对鲁迅的改写工作主要有两点:一是努力把鲁迅与革命拉近;二是努力使鲁迅思想与毛泽东思想完全一致。教材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解读紧密配合时代政治话语,处处充满误读。1978至1990年代语文教材对“鲁迅”进行了有限的重写,虽然其配合政治运动的色彩减弱了,但鲁迅依然被局限于“革命家”的身份。新世纪教材对鲁迅的塑造则以“人文鲁迅”为基点,人性、情感性、思想启蒙的意义被凸显。第三章从孙犁选文入手,进一步讨论哪些因素能够使作品一定程度上减弱教材话语策略的操控。本章通过孙犁与其他作家,尤其是与赵树理的比较分析,发现孙犁之所以能成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棵“长青树”,首先应该归功于他的作品与民族国家话语的契合。其次则在于孙犁的小说,一直同政治话语保持着适度的距离,既在话语规范之中,又不拘泥于政治,通过艺术化、审美化的视角来观照时代,从而拥有了更为广阔的阐释空间,能够适应不同时期的话语环境。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对文学教育和语文教材的编写提出建议。本论文立足于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主要运用社会历史分析的方法,借鉴知识考古学和场域理论,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这一课题。选择本课题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希望语文教材能够在文学的经典化过程中起到更加积极有益的作用,并最终使文学的精神与审美价值能够通过促进“人的成长”得以充分实现。

戴金花[10](2010)在《新课改前后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社1992年版和2001年版为例》文中指出在上个世纪末的语文教学大讨论中,教材备受质疑。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新课改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新版教科书的出现,新版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编写的。本文试图比较人教社新课改前后初中语文教科书在总体设计、选文系统等方面的特色和不足,然后提出新教科书的修订、完善意见。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同时对以往的研究成果做综合述评。第二部分:新课改前后语文教科书总体设计的比较。这部分从两套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总体结构、编写体例三方面进行比较。第三部分:新课改前后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的比较。这部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两套语文教科书进行比较:①课文题材的比较;②课文体裁的比较;③白话文与文言文前后变化的比较;④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前后变化的比较;⑤增删课文的比较。第四部分: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比较,得出两套教科书的特色与不足,并提出新教科书的完善建议。

二、《夜走灵官峡》导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夜走灵官峡》导语(论文提纲范文)

(1)为新闻添点文学味(论文提纲范文)

文学不是新闻的对立面
把文学手法变成新闻技法
    标题有文学性,让报道增色生辉
    导语有文学性,让报道拔萃脱俗
    新闻主体有文学性,让报道摇曳多姿
    结尾有文学性,让报道回味无穷
    评论有文学性,让报道更有说服力

(2)我国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研究 ——以人教版四套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教科书
        (二)父亲角色
    四、文献综述
        (一)我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研究现状
        (二)我国初中语文教科书研究现状的反思
        (三)国内外“父亲角色”研究现状
        (四)国内外“父亲角色”研究现状的反思
    五、理论基础
    六、研究方法
    七、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步骤
    三、研究范围
第三章 四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统计
    一、1987版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统计
        (一)“父亲角色”与“母亲角色”选文比较统计
        (二)“父亲角色”主配角统计
        (三)“父亲角色”社会职业统计
        (四)“父亲角色”国别统计
        (五)“父亲角色”年代统计
        (六)“父亲角色”内在心理类别统计
    二、1993版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统计
        (一)“父亲角色”与“母亲角色”选文比较统计
        (二)“父亲角色”主配角统计
        (三)“父亲角色”社会职业统计
        (四)“父亲角色”国别统计
        (五)“父亲角色”年代统计
        (六)“父亲角色”内在心理类别统计
    三、2001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统计
        (一)“父亲角色”与“母亲角色”选文比较统计
        (二)“父亲角色”主配角统计
        (三)“父亲角色”社会职业统计
        (四)“父亲角色”国别统计
        (五)“父亲角色”年代统计
        (六)“父亲角色”内在心理类别统计
    四、2016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统计
        (一)“父亲角色”与“母亲角色”选文比较统计
        (二)“父亲角色”主配角统计
        (三)“父亲角色”社会职业统计
        (四)“父亲角色”国别统计
        (五)“父亲角色”年代统计
        (六)“父亲角色”内在心理类别统计
    五、四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汇总统计
        (一)“父亲角色”选文统计
        (二)“父亲角色”主配角统计
        (三)“父亲角色”社会职业统计
        (四)“父亲角色”国别统计
        (五)“父亲角色”年代统计
        (六)“父亲角色”内在心理类别统计
第四章 四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数据分析
    一、“承担社会责任的父亲角色”——对1987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数据分析
    二、“生活中的父亲角色”——对1993版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数据分析
    三、“角色明晰的父亲角色”——对2001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数据分析
    四、“注重沟通的父亲角色”——对2016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数据分析
    五、四套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汇总统计的分析
第五章 教科书中“父亲角色”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教科书中“父亲角色”存在的问题
        (一)父亲角色选文篇数占比较少
        (二)内在心理类别与学生的内在需求不相匹配
        (三)父亲角色的社会角色较为单一
        (四)父亲角色心理特质的定位较为固定
    二、建议
        (一)适当增强父亲角色选文的数量与质量
        (二)适当增加父亲角色在课文中的频次
        (三)适当增加父亲角色外在形象的多样性
        (四)适当增加课堂教学中对父亲角色认识的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文革”后至世纪之交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以人教版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界定
    第三节 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概述
第一章 人教社1981版语文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1981版语文教科书样本介绍
    第二节 1981版语文教科书思想道德素质价值取向分析
    第三节 1981版语文教科书科学文化素质价值取向分析
第二章 人教社1992版语文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1992版语文教科书样本介绍
    第二节 1992版语文教科书思想道德素质价值取向分析
    第三节 1992版语文教科书科学文化素质价值取向分析
第三章 人教社2001版语文教科书选文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2001版语文教科书样本介绍
    第二节 2001版语文教科书思想道德素质价值取向分析
    第三节 2001版语文教科书科学文化素质价值取向分析
第四章 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比较与建议
    第一节 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比较分析
    第二节 基于价值取向的教科书编写与使用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4)意识形态对语文教材编选的影响 ——1949年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选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教材
        二、选文
        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第二节 人教版各套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篇目与数量的统计分析
        一、整体选文篇目的统计与分析
        二、各套教材独有篇目的统计与分析
        三、人教版各套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继承性
    第三节 人教版各套初中语文教材选文的编选特色
第二章 意识形态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体现
    第一节 意识形态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印记
        一、建设新中国的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
        二、教育为生产劳动服务(大跃进时期)
        三、语文为思想政治服务(文化大革命时期)
        四、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新时期至二十世纪末)
        五、人文性的凸显(新世纪以来)
    第二节 意识形态对初中语文教材的影响方式
        一、国定制与审定制
        二、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对教材选文要求的变化
        三、中国经典作家作品的建构
        四、外国经典作家作品的选编
第三章 以鲁迅作品为例看意识形态对选文的影响
    第一节 鲁迅作品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编选变迁
    第二节 意识形态对鲁迅作品在教材经典建构中的影响
    第三节 不同时代对《故乡》的不同诠释
        一、“文革”前十七年
        二、“文革”期间
        三、改革开放时期(至二十世纪末)
        四、二十一世纪以来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 十套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附录 2: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有篇目统计
附录 3
后记(含致谢)

(5)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取向的变迁研究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爱国选文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取向研究的综述
        1.2.2 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材中爱国选文研究的综述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1 爱国主义
        1.3.2 爱国主义教育
        1.3.3 学校爱国主义教育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爱国主义教育:内涵与维度
    2.1 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2.1.1 爱国主义的政治角度
        2.1.2 爱国主义的道德角度
    2.2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
    2.3 爱国主义教育的维度
第3章 国家主义——20世纪80年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取向
    3.1 爱国选文分析
        3.1.1 选文倾向性分析:热爱党和革命领袖的选文所占比例最多
        3.1.2 课文内容分祈
        3.1.3 插图分析——丰富人物形象
        3.1.4 习题引导上的思想教育取向
    3.2 国家主义——80年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取向
        3.2.1 培养目标以国家需要为取向
        3.2.2 思想政治教育色彩较浓
    3.3 原因分析
        3.3.1 语文教材的继承性
        3.3.2 国家建设的需要
第4章 政治性向人文性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末的爱国主义教育
    4.1 爱国选文分析
        4.1.1 选文倾向性分析:赞扬党和领袖的课文明显减弱
        4.1.2 课文内容分析
        4.1.3 插图分析——烘托主题思想
        4.1.4 习题上思想教育的导向弱化
    4.2 人文教育显90年代的爱国主义教育
        4.2.1 展现人文情怀,淡化政治色彩
        4.2.2 爱国教育内容反映社会生活
    4.3 原因分析
        4.3.1 主体性教育理论的兴起
        4.3.2 德育意识形态化的转变
第5章 民族特色凸显——新世纪迄今的爱国主义教育取向
    5.1 爱国选文分析
        5.1.1 选文倾向性分析:抒发对“祖国”热爱之情的文章增多
        5.1.2 课文内容分析
        5.1.3 插图分析——渲染氛围、补充说明
        5.1.4 习题上政治教育的引导色彩不复存在
    5.2 传承优秀文化,凸显民族精神——新世纪的爱国主义教育
        5.2.1 重视传统文化
        5.2.2 避开政治强化,还原情感表达
    5.3 原因分析
        5.3.1 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挑战
        5.3.2 社会经济变迁所带来的影响
        5.3.3 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课程改革的深入
第6章 爱国主义教育取向的变迁及发展展望
    6.1 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取向的变迁
        6.1.1 爱国主义教育在知识领域和内容上的变化
        6.1.2 政治取向的表达方式发生转变
        6.1.3 与时俱进,回归人性
        6.1.4 爱国方式的转变:由奉献到做好自己
    6.2 对我国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展望
        6.2.1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6.2.2 注重激发爱国情感
        6.2.3 融合多元文化
        6.2.4 切合语文文以载道的特征来传达爱国主义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研究(1949-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前史”:现代左翼工业小说的理论建设和创作实绩
    第一节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的工业小说理论与创作
        一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的工业小说理论建设
        二 “革命文学”论争时期的工业小说创作
    第二节 “左联”时期的工业小说理论与创作
        一 “左联”的工业小说理论建设
        二 “左联”作家的工业小说创作
    第三节 沦陷区与国统区的左翼工业小说创作
    第四节 解放区工业小说理论与创作的演进
        一 解放区新兴民主政权对工业小说的理论召唤
        二 解放区工业小说创作——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预演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意识形态担负与集体化形塑
    第一节 国家政策与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阶段性发展
        一 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时期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兴起(1949-1957)
        二 “大跃进”时期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空前兴盛(1958-1960)
        三 60年代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式微(1961-1966)
    第二节 国家工业化诉求与工人阶级形象塑造
        一 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二 工业题材小说对工人阶级的言说标准的建构
        三 工人阶级形象塑造的公式化、概念化
    第三节 政治话语对工业题材小说创作的集体化形塑
        一 作者、读者、批评家共建小说文本
        二 工人作家的“主体重塑”与小说文本的“驯化
        三 1958:工业题材小说的集体创作热潮
第三章 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社会主义现代性”及其成因
    第一节 工业题材小说中的现代性表征
        一 城市景观的程式化描绘
        二 城市日常生活的有限度叙写
        三 “你追我赶”的工业生产图景
    第二节 工业题材小说中的前现代质素
        一 “革命传统”对“工业思维”的胜利
        二 婚恋关系中的农民立场
        三 工业劳作下的乡土情结
    第三节 工业题材小说的“社会主义现代性”成因探析
第四章 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与苏联影响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中苏关系对中国工业题材小说的影响
        一 中苏关系与十七年时期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调整变化
        二 工业题材小说中的“崇苏”倾向
        三 “官僚主义”与“群众路线”之争在工业题材小说中的逐步升级
    第二节 苏联文学理论与创作对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影响
        一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语境下的工业题材小说创作
        二 苏联工业题材小说的范式作用
        三 高尔基与十七年时期中国的工厂史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十七年时期汉译苏联工业题材小说目录

(7)思想教育与经典建构 ——1949年以来中国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教科书与社会变迁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变迁与语文教科书中的时代印记
    一、建国初期——“唱支山歌给党听”
    二、“大跃进”时期——写实的艰难与虚幻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语录大潮与批判狂飙
    四、拨乱反正期——思想政治并重
    五、改革开放发展期——批判与守望
    六、新世纪的一纲多本——立人为本
第二章 语文教科书与国家话语——嵌入的路径
    一、教科书制度的基本模式
    二、教学大纲目的的变化
    三、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
    四、选文标准——教化与社会主义新人
第三章 国家意识形态的叙事手段——语文教科书与中国共产党
    一、语文教科书中的向“伟大领袖”——毛泽东
    二、群星闪烁——语文教科书中的其他领导人
    三、政治化文本——语文教科书中的党的文献
第四章 国家话语与经典建构
    一、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作家
    二、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之作
    三、“红色经典”的祛魅
第五章 鲁迅——国家意识形态的采纳与重构
    一、鲁迅作品在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地位
    二、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鲁迅作品的选编史概略
    三、鲁迅——“圣化”之路
    四、对鲁迅作品的时代诠释
第六章 政治操纵与思想利用——语文教科书中的外国作品
    一、外国文学作品进入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历史沿革
    二、不同年代入选语文教科书的外国文学作品呈现出的时代特点
    三、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经典外国作品及经典作家的建构
    四、关于外国文学作品选编的原则探究
第七章 连续与断裂——语文教科书中核心价值观的变迁
    一、“以阶级斗争为纲”——三十年的张扬
    二、爱国主义的教育主线
    三、审美情趣和科学精神的回归
结语 作为社会控制中介的语文教科书
    一、语文教科书中的国家话语与思想灌输
    二、语文教科书中国的国家知识与政治认同
    三、语文教科书中官方知识的传播与再生产
参考文献
后记

(8)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门见山法
二、温故知新法
三、联想导入法
四、寓教于乐法
五、谜语故事法
六、设置疑问法
七、创设情境法

(9)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上编:文学教育与教材
    第一章 文学教育:边缘、凸显与沉——"十七年"时期教材
        第一节 文学教育的边缘化:1950—1955年教材
        第二节 文学教育的凸显:1956年文学分科教材
        第三节 文学教育的沉寂:1958—1962年教材
        第四节 工具观的确立:1963—1965年教材
    第二章 文学教育:变化与弱化——新时期教材
        第一节 拨乱反正:1978—1985年教材
        第二节 工具性的强化:1986—1990年代教材
        第三节 语文教育大讨论
    第三章 文学教育的新气象——新世纪教材
        第一节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大纲与课程标准
        第二节 人文性凸显:新教材
        第三节 教材变革动因
中编:文学景观
    第一章 政治夹缝中的风景:"十七年"教材中的文学
        第一节 1950—1955:文学价值体系的重构
        第二节 1956:"带着镣铐的舞蹈"
        第三节 1958—1962:文学的匮乏
        第四节 1963:文学经典的短暂复归
    第二章 艰难的转型:新时期教材中的文学
        第一节 语文教育与文坛:冷热两重天
        第二节 "十七年"文学与语文教材
    第三章 多元与有序:新世纪教材中的文学
        第一节 民族国家话语与人文话语
        第二节 民族国家话语与全球话语
        第三节 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
下编:话语策略
    第一章 筛选与过滤: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分子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缺席的出席者
        第二节 新时期:地位的提升与主体的匮乏
        第三节 新世纪:主体的确立
    第二章 改写、误读与重写:语文教材中的鲁迅
        第一节 "十七年"时期:脸谱化改写
        第二节 新时期:有限的重写
        第三节 新世纪:人文鲁迅
    第三章 经典的产生——以孙犁为例
        第一节 孙犁与其他作家
        第二节 孙犁与赵树理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新课改前后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社1992年版和2001年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章 新课改前后语文教科书总体设计的比较
    第一节 编写指导思想的比较
    第二节 总体结构的比较
    第三节 编写体例的比较
第三章 新课改前后语文教科书选文系统的比较
    第一节 课文题材的比较
    第二节 课文体裁的比较
    第三节 白话文与文言文前后变化的比较
    第四节 中国作品与外国作品前后变化的比较
    第五节 增删课文的比较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两版教科书的特色
    第二节 新版教科书完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夜走灵官峡》导语(论文参考文献)

  • [1]为新闻添点文学味[J]. 李支国. 城市党报研究, 2021(10)
  • [2]我国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父亲角色”的研究 ——以人教版四套教科书为例[D]. 崔凤昕.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3]“文革”后至世纪之交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 ——以人教版三套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D]. 严震. 青海师范大学, 2017(02)
  • [4]意识形态对语文教材编选的影响 ——1949年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变迁研究[D]. 兰佳静. 河北师范大学, 2015(11)
  • [5]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取向的变迁研究 ——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爱国选文的分析[D]. 龚蝶.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6]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研究(1949-1966)[D]. 刘骧. 南京大学, 2014(05)
  • [7]思想教育与经典建构 ——1949年以来中国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研究[D]. 施敏. 南京大学, 2012(07)
  • [8]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J]. 杨廷进.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2(06)
  • [9]中学语文教育与现当代文学[D]. 杨海燕. 山东大学, 2011(11)
  • [10]新课改前后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以人教社1992年版和2001年版为例[D]. 戴金花.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1)

标签:;  ;  ;  

《夜行灵官峡》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