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城市环境的艺术创作

大连城市环境的艺术创作

一、大连城市环境的艺术创造(论文文献综述)

王思彤[1](2021)在《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以大连星海广场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代城市开放空间中,不乏优秀公共艺术作品呈现,但更多的是粗糙低劣或缺少艺术价值的伪艺术品,甚至大多城市空间中还是空白,现阶段需要调整城市空间规划建设理念,在现有或者将来拟建的城市环境空间中,重新唤起民众对城市精神的重视,唤起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若想实现上述构想,需要决策者、艺术家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大力推广落实能够准确表达城市文脉,反映城市魅力与特色的公共艺术。因此如何建构民主的决策体系,有效激活应用艺术资源,务实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是现阶段乃至将来城市建设决策者和艺术家所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着名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曾说过“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西方国家城市建设起步较早,具有较为成熟的城市规划、设计理论体系,并在城市开放空间规划设计,公共艺术应用配置方面做出了许多优秀的案例,为我们建设和完善城市开放空间的公共艺术提供了借鉴资源。全社会对公共艺术应有极高的重视,公共艺术作为重要的城市文化符号、精神载体它深深的融于城市空间之中,与民众的工作生活一同形成独特的文化现象,彰显了城市气质、塑造了城市特色,具有独特的无可代替性。本文探讨了城市开放空间及公共艺术概念范畴,公共艺术在城市结构要素中理论应用与作用,中外代表性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及公共艺术的设计与配置分析比较,以我们身边熟悉的城市广场规划及设计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并力求推导出一个符合城市特征,符合人性化的设计设想,力求明确自己学术观点并对现实案例提出设计见解,为今后作者的设计实践奠定基础。

刘荣伶[2](2020)在《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面对当前超大型公共空间建设导致的空间尺度割裂和情感疏离现象,探索以小微公共空间和情感化设计为切入点的城市肌理缝合和情感体验修补。小微公共空间作为公共空间体系构建中的基层组分,是最便捷可达和贴近居民日常生活圈的情感寄托场所。存量规划和城市微更新运动更是赋予了其良好的发展契机,伴随关注“精度”(细节)与“温度”(人性场所)的城市空间发展趋势,深入剖析和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环境心理学、建筑现象学、情感化设计等相关理论基础,本文从尺度、类型、情感关联性等角度明确界定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及内涵,构建情感化研究体系。通过对天津市不同尺度城区样本下小微公共空间在本能、使用和反思层面的实证研究,凝练控制策略导则。全文包括三大方面研究内容:(1)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及内涵的深入解析提出小微公共空间的广义和狭义概念、规模与内涵,采用类型学法抽取小微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为建筑贴附型、街道衍生型、“L”围合型、“U”围合型、“口”围合型以及驻留型和穿过型两种使用行为模式。(2)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体系构建借鉴情感化设计和感性工学理论,构建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体系。形成小微公共空间设计语境下的本能、使用和反思层面情感诉求含义。从情感载体、情感呈现、情感人像及量化方法角度阐述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基础,后综合天津市空间结构及研究对象内涵属性侧重,选取城市新区、历史街区和生活社区三种样本,整理各样本下的情感化设计内容及工具方法。(3)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在不同尺度层面的实证研究城市新区尺度:对天津滨海新区进行本能情感层面的整体感知和公共空间体系分析,辅以小微公共空间分布格局测度,和以L围合型和U围合型类型为主的小微公共空间行为观察及分析。历史街区尺度:针对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进行空间句法和行为观察分析,并使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实现关键情感影响因子确定。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形态要素中过渡空间、底商及店前空间、临街建筑特征、界面通透性及环境色彩和谐是影响人们驻留型行为发生的关键条件,并结合Emoji Grid(情感表情网格)完成空间情感二维分布呈现。生活社区尺度:依靠PSPL调查法、访谈和空间行为观察实现基本数据收集,通过空间形态类型和使用行为模式的比对,挖掘反思情感层面的非正规行为对小微公共空间的主动介入与情感寄托,揭示并验证小微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扭结。每部分末尾围绕三个尺度的实证研究结果整理提出具体的控制性策略导则。本文旨在回归本源的“人·空间·情感”话题,以质性理论为基础辅以量化手段支撑,既着眼数据的客观分析更衔接真实的生活图景,以微切入,睹微知着,挖掘和探讨小微公共空间的深层情感厚度。

林林[3](2020)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色彩意象研究是城市风貌与城市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构成了城市特定的形态样式,又营造出特有的城市情感。以往的城市色彩规划侧重于物质形态色彩的规划,缺乏对公众情感的色彩认知,出现主观随意、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城市色彩决策和管理方式。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如何兼顾科学规划与公众认知,从城市色彩意象的层面建立完整的构成模式体系,产生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将是当今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大连城市为依托,以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演变为基础,研究城市色彩意象的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感,关注视觉物象和情感境界的表征。研究以调研过程的大量实例结合色彩地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比对六个城市不同视角下的色彩意象认知,以及扎根理论的情感意象调查,从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出发寻求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原则与策略,以及在城市特色形成上的城市规划意义。研究对大连城市色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大连城市色彩基于地理环境、建筑材料、文化基质、城市属性等所形成的色彩的历史意象要素;对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进行实证调研,归纳出由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所组成的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从不同视角分析城市色彩意象的认知意象,并通过扎根理论对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意象展开调查研究,生成城市色彩意象的整体意象,建立城市色彩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从要素、结构组织和意义方面共同建立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研究发现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建过程中,在历史模式要素的作用下,物象模式要素和境界模式要素共同构成城市的色彩意象,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定性定量关系以及彼此影响、共同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将意象理论引入城市色彩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构成模式的视野来剖析城市色彩意象问题,提出基于视觉思维理论的城市色彩意象,以此实现城市色彩理论的拓展与创新。研究分别从意象中“象”与“意”的角度阐述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物象和境界模式要素,首先分析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的现状样本信息,归纳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提炼出物象模式要素;其次从意象的结构层次即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共同生成整体意象展开研究,以人在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认知意象和主观色彩情感意象评价分析,生成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基于以上分析创新性的提出在城市色彩发展和文化演进背景下的大连城市色彩构成模式系统,为大连城市特色风貌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

迟晓阳[4](2019)在《重塑—地景艺术参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介入研究》文中提出地景艺术,作为一支现代主义艺术思潮下的艺术流派,萌芽于二十世纪六十年末,其艺术形态主要出现在以美国社会为中心以及一些西方国家中。地景艺术的产生不仅代表着对传统艺术制度的变革,也是表达对生态问题的关切。它主张艺术创作由画廊、工作室转向室外荒野中去。在艺术创作实践中艺术家们不断尝试不同场域、不同素材的突破,试图从视觉上、听觉上和触觉上等感官上进行互动与情感体验;与此同时通过艺术作品所隐喻的观念和思想带给观众以心理上和精神上的交流,体现了当代艺术家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全球化的脚步锐不可当,地景艺术这种艺术形态早已不是通过介入自然环境,表达作者对艺术纯粹性的追求。它的每一次的革新,无疑是体现了艺术家们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地景艺术作为社会文化的影子,不仅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动态,甚至揭露社会发展的矛盾。当今时代背景下,环境和生态问题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却悬而未决,环境问题是全世界人们必须要面对的,共同努力且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地景艺术家借着艺术语言向大家抛出了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深深的讽刺了现代社会生态意识的空白。因此,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将个人的环保意识情怀在社会群体中传播下去,不仅引起了社会对环保理念的认同,又能够重新审视自然、人类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规范了自身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从美学思想看,地景艺术致力于自然生态理念,因此就地景艺术形式的出现引发了美学家重新审视了美学思想的构成要素,进而形成了自然美学相关的以及自然美学的一系列思想的产生。接着由地景艺术家再次更换创作场域,回归社会,带着地景艺术介入到人工环境中,致力于解决城市自然环境问题和乡村建设问题、重塑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由此,希望结合西方地景艺术产生背景、原由以及发展脉络,能够解决我国地景艺术发育不良的现实状态以及在艺术建乡的实践上积极发挥艺术的角色和作用。

郭潇[5](2019)在《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建筑装饰意象作为贯穿建筑装饰形式表达、受众联觉体验与意识认知的重要内容,对整体建筑的影响以及作用是十分鲜明的,同时也是建筑文化多元性研究的重要特质之一。目前,国内对于建筑装饰的研究多集中在装饰实体方面,对于装饰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等方面的研究缺少,特别是东北地区因所属地域特殊性导致相关建筑装饰研究匮乏,建筑实物遗存因自然条件变迁亟待保护。在此背景下,课题以“建筑装饰意象”为研究内容,主要探讨在东北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建筑装饰呈现出怎样的丰富形态,有多少受到中原建筑文化与技术影响,又有多少对中原建筑产生着某种影响与渗透。并且,在这个动态过程中,审美的社会性、物质性,主观知觉性与客观功利性所形成的互相依赖形成的美感,对不同社会阶段建筑装饰的表现方式、目的和意义的影响及表现特征又有哪些不同。论文的第一与第二部分作为全篇的立论基础与逻辑起点,在对基本概念予以阐释的基础上,完成了研究理论的框架构建,界定了论文的研究范围与技术路线;第三至第六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这一部分中,论文结合艺术学规律分析与建筑学微观建筑形态阐释,运用图像学分析法、历史演进分析法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采用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手段,以图式解析与文字论述相结合,对隋唐羁縻府州时期、辽金北方王朝时期、元明清中央王朝时期东北地区的建筑装饰进行分析。隋唐羁縻府州时期东北地区崛起了“海东盛国”——渤海国。装饰图案题材基本取材于唐、高句丽,并受所处地域经济的影响,导致渤海中心地区与偏远地区建筑形式不统一,致使渤海国没有原生的建筑装饰形式,只能吸取借鉴优秀的其他文化,是为接受性装饰意象;辽金北方王朝时期是北方民族、北方文化成型与产生话语权的时期,也是各个民族融合交流的全盛时期。辽金时期的建筑装饰图案题材丰富,充分反映了游牧民族在地性生活的特点。由于辽金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政治等因素,并最终经文化的涵化整合,体现了建筑装饰意象依赖性的特点;元、明、清三朝完成了以中国王朝为中心的“国际秩序”的建立,皇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约束力加强。这个时期东北地区的文化交流平行移动,东北地区的建筑装饰基本表现出与中原建筑协同的特点,原则性、指导性建筑做法成熟,形成了接受性装饰意象类型。东北人民对外部文化的接收和吸纳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和再建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出急剧性、主动性、模仿性的特点,装饰意象也由间接意象走向直接意象、弱质意象转向强质意象。

刘田添[6](2018)在《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尺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尺度是研究看与被看的问题,它是公共艺术的重要表征。从尺度的特殊视角,足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下其载体公共艺术的价值影响与受众群体的精神观念。从尺度的角度论述其载体——公共艺术,和其研究语境——城市空间,明确了尺度研究的三个支撑点:公共艺术、人和城市空间。基于此,公共艺术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职能产生了对尺度的不同要求,人们在不同时代中对公共艺术尺度有着不同选择,城市空间不同的环境对公共艺术尺度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丰富而多样的尺度促成公共艺术呈现出多元的美学特征,增加观赏公共艺术的视觉角度,扩大艺术魅力的传播;公共艺术尺度愉悦着人们由静到动的视觉与审美经历,把控着社会群体的情绪体验;公共艺术尺度弹拨了城市环境不等的空间节奏,提供了感受场所精神不同的投射空间。尺度是促进公共艺术、市民和城市三者友好交融、交流的催化剂。对目前普遍以城市雕塑的空间体量大小为主的尺度分级标准进行补充和建议,使尺度层级划分由空间体量拓展到时间轨迹,肯定了更多公共艺术合理的尺度存在。对公共艺术尺度的多方面研究,对其载体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充裕的理论支持和方法论帮助。

林墨飞[7](2014)在《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期。景观,作为新兴行业以迅猛的态势融入城市建设进程中,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强势发展。然而,由于现代景观文化的超前性和移植性,当代中国景观设计也经历了高度时空压缩,而又相对繁乱的过程。一方面,基于传统园林文化的理论传承与创新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滞后,而对西方景观理论成果的引进又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市场面前,整个行业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因此表现出先行动再思想的特点,使设计实践远离理论指导,而景观理论也不能适应多元化的设计需要。近年来,受到传统园林文化和外来景观思想的混杂碰撞、学科名称和行业规范的争议等方面影响,当代中国景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又暴露出实践目标混乱、本体价值缺失、创新能力低下等诸多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思想与创作方面的实践历程缺乏系统性研究,将其归置于社会结构体系下的剖析和反思更是严重不足,因此未能及时地从庞杂的实践结果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景观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与依据。鉴于中国景观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论文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整体宏观地将其与社会构成及演进紧密结合,并局部系统地研究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方面正确研判取得的主要成就,另一方面通过批判的总结和理性反思,认识有待克服的局限性,并探讨应对策略与方法。论文首先从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构建了“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研究框架。进而从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学科及行业发展、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以及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等4个方面,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实践情境进行了全面厘清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运用社会学的惯习与场域理论工具,分别对“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与“景观存在本体表象化实践”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实践反思,包括背景、动因、内容、特征和影响等若干方面,继而指出中国景观设计面对的实践悖论与现实困厄。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的实践超越目标,结合近年来中国景观设计在思想实践与创作实践方面的反思性转变,做出中国景观设计已迈入反思性实践阶段的基本论断;进一步对以“反思性实践”方法论为主导的多途径设计实践进行了归纳性研究,并提出5种相对的反思性设计策略与方法。论文采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展开系统性研究,为景观学科及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同时为进一步的相关研究搭建了初步的框架平台。通过对演进历程与实践内容的全面研究和深入反思,以及相应策略与方法的提出,对提高中国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水平,保障和提升创作实践的整体品质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邵靖[8](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王青[9](2013)在《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演变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整体不断提高,现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后工业化时期的到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居民健康受到威胁等问题,而且问题日益严重。本世纪以来,我国环境暴露的诸多问题,反映了经济快速发展给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城市人居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本文尝试分别建立人居环境与城市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人居环境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过去和目前实际状况,对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化发展的未来进行预测。人居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是人居环境发展的坚实前提和保障。只有实现两者的协调,才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人居环境与城市化发展的协调度定量研究,是测度两者发展状态的工具,对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示功能。本文通过对大连市在2002-2011年人居环境与城市化发展的资料查证和数据收集,建立人居环境和城市化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统计软件SPSS17.0求出人居环境综合指数和城市化发展综合指数,然后利用协调度模型求出2002-2011年人居环境和城市化两系统的协调度。分析结果得出,2002-2005年,大连市人居环境指数高于城市化指数,两系统的协调度处于优质协调和良好协调;2006-2010年,城市化指数高于人居环境指数,两系统协调度出现了下降,两系统的协调度为中级协调和勉强协调;2011年,人居环境指数高于城市化指数,但是两系统的协调度出现了跳跃式跃升到达良好协调。这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说明该模型能比较好的解释人居环境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并对人居环境与城市化两系统之间的协调进行预测。本文还通过对大连市各区县的协调度进行计算,试图找出各区县的协调度的空间分布规律。最后,通过对大连市人居环境和城市化系统之间的发展问题寻找原因,对大连市人居环境和城市化发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于冰沁[10](2012)在《寻踪—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领域产生的思想源流、发展历程、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与归纳,并对生态主义思想影响下的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理论、方法及实践案例进行了回顾和评价,目的在于认清生态危机影响下的生态主义设计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明确风景园林师的责任与义务,明晰生态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预测生态主义设计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并希冀从中获得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和指导国内风景园林生态设计实践的启示。通过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的方法,本文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通过类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学科、不同地域、不同风景园林师之间的思想差异性与相互渗透性,以探寻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与生态主义设计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从而广泛地汲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论证本文的研究主题。基于上述研究方法,本文将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生态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划分为6个阶段,并分别就每个发展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设计思想、设计理论和技术进行了深入地剖析,以总结归纳出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现代风景园林中的发展框架,理清其发展脉络。同时,通过对国内一些地区进行的生态主义设计的实践情况的现场踏勘,了解我国在生态设计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的优势和问题,认识生态主义的设计思想对我国可持续景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使本文的研究对于国内的景观生态建设起到一定的现实作用。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3个部分:首先,介绍了生态主义思想和现代风景园林的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就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伦理思考;其次,探究了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领域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阶段(16至18世纪)、产生阶段(19世纪)、发展阶段(20世纪初至80年代)、兴盛阶段(20世纪90年代)、成熟阶段(21世纪初至今)及后成熟阶段等6个时期,并就其各个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相关学科的影响及具有代表性的设计思想、研究理论、规划方法和相关实践进行了剖析,揭示了生态主义思想与风景园林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生态主义思想引导下的现代风景园林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最后,总结并归纳生态主义思想对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生态主义设计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多样化倾向和实践过程中遵循的具体的实践原则。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领域起源于16、17世纪文艺复兴园林中的丛林和林园景观,萌芽于18世纪的自然风致园,产生于19世纪现代主义园林,因相关学科的渗透和分析技术的进步而迅猛发展于20世纪60、70年代,促进了设计师生态主义意识的嬗变和生态规划理论的完善,并于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生态设计原则、再生设计原理、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和生态材料与技术的创新逐步走向兴盛,21世纪初因景观及生态都市主义思潮的出现而日臻成熟。生态意识的出现曾一度造成了风景园林学科内部的分裂局面,而生态思想的发展与成熟逐渐融合了生态性、艺术性和社会性等属性,消解了审美与科学、设计与规划、艺术与生态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其发展与变化深深地影响了风景园林设计的自然观、价值观、研究范畴、设计思维、理论方法和实践技术。在生态主义思想的引导下,西方现代风景园林从单纯地美学设计逐渐走向了科学规划的道路,也将由科学走向伦理学的思考。纵观国内外关于风景园林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生态主义思想的研究均呈现为局部的、片段式的、破碎化的状态,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理论研究,对于生态主义思想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的产生缘由、发展轨迹、表达与实践均没有清晰的脉络呈现。因此,本文所做的研究和探索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创新性,具体表现为以下5点:(1)尝试在风景园林设计领域对生态主义思想重新加以理解;(2)探寻了生态主义思想在风景园林领域的产生根源,构建了生态主义思想的发展框架,理清了生态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揭示了生态主义思想对风景园林的影响;(3)以客观性和辩证性的视角对风景园林先驱的设计思想、理论方法和实践作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回顾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历史,并进行反思与再认识,以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现代风景园林生态设计的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4)总结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归纳影响生态主义思想变化的主导因子,并在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划分了生态主义设计的5种主要倾向,明确了生态主义设计的实践原则;(5)提出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生态性、艺术性、科学性与社会性多元融合的生态设计理念,展望了风景园林学与生态伦理学和伦理美学相结合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大连城市环境的艺术创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连城市环境的艺术创造(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以大连星海广场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二、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艺术
    (一)城市开放空间概念阐述
        1.当代背景下城市开放空间
        2.开放空间的范畴
        3.开放空间的社会功能
    (二)公共艺术概念阐述
        1.开放空间公共艺术概念
        2.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的形式分类
        3.开放空间公共艺术如何来提升城市的特质
    (三)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共艺术的关系
        1.公共艺术与广场空间
        2.公共艺术与商业空间
        3.公共艺术与娱乐空间
        4.公共艺术与交通空间
三、开放空间公共艺术创作方法
    (一)公共艺术的创作原则
        1.公共艺术对城市文脉的传承与发展
        2.公共艺术与受众群体的互动关系
        3.公共艺术在环境中比例与尺度
    (二)公共艺术的新型创作模式
        1.当代艺术与公共艺术的融合
        2.新媒介新媒体表现形式
    (三)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的具体要素
        1.造型要素(点、线、面)
        2.感官要素
        3.情感要素
四、西方与中国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一)美国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二)欧洲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1.法国公共艺术发展与现状
        2.德国公共艺术发展与现状
        3.西班牙公共艺术发展与现状
        4.英国公共艺术发展与现状
        5.澳洲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三)中国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的发展与现状
        1.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发展
        2.设计的民主性及公共性的缺失
    (四)公共艺术存在的问题现象
        1.公共艺术中的“简单复制”
        2.公共艺术中的“权威控制”
五、由阅读芝加哥千禧公园到大连星海广场的再设计
    (一)芝加哥千禧公园的规划与公共艺术
        1.芝加哥千禧公园的设计背景
        2.芝加哥千公园概况
    (二)大连星海广场的规划与公共艺术
        1.大连星海广场设计的背景
        2.星海广场概况
        3.公共艺术作品
    (三)基于人文关怀的大连星海广场可行性再设计
        1.空间布局
        2.公共艺术与绿色植被
        3.互动共享与科技融合
        4.文化元素的介入
六、我国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发展的策略
    (一)国家立法的重要性
    (二)决策的专业与民主是公共艺术发展的保障
    (三)城市地域特征的重塑
    (四)提高公众对公共艺术的鉴赏与理解
    (五)加强艺术家与公众的行为互动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问题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动态评述
        1.3.1 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动态
        1.3.2 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1.4 研究对象、内容及范围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范围
    1.5 研究创新点
        1.5.1 明确界定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并解析其内涵
        1.5.2 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1.5.3 提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策略与导则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2.1 小微公共空间介入日常化城市实践中的活跃性
        2.1.1 犬吠工作室微公共空间(Micro Public Space)探索
        2.1.2 “一日停车位”(Parking Day)改造活动
    2.2 永未停息的抽象现象探索——普适的情感研究
        2.2.1 情感与情绪的概念辨析
        2.2.2 基本情感和维度情感论
    2.3 “空间与情感”——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元理论解读
        2.3.1 情绪地理学——研究地理空间、人、情绪三者关系
        2.3.2 环境心理学——侧重人的行为与物理环境互动机制
        2.3.3 建筑学语境下的空间情感营造实践关注与思考
        2.3.4 建筑现象学——来源现象哲学的身体在场体验
        2.3.5 情感在空间感知领域被关注度提升
    2.4 以“感性工学”为代表的产品情感化设计探索
        2.4.1 情感化设计(Emotional Design)
        2.4.2 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
    2.5 小结
第3章 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
    3.1 小微公共空间的尺度明确
        3.1.1 以人为基本尺度的空间规模讨论
        3.1.2 基于行业标准和案例分析
    3.2 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3.2.1 广义和狭义角度的综合释意
        3.2.2 本研究对象的具体范围指向
        3.2.3 依托城市空间的主体附属性
        3.2.4 相关概念辨析
    3.3 空间界面和行为使用视角下的小微公共空间类型划分
        3.3.1 小微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类型
        3.3.2 小微公共空间的使用行为类型
    3.4 小微公共空间的内涵解析
        3.4.1 小尺度——内在属性特质
        3.4.2 系统性——空间网络完善
        3.4.3 微设计——空间操作态度
        3.4.4 日常化——贴近生活使用
        3.4.5 四点内涵的内在相互关联
    3.5 小微公共空间的优秀案例解析
        3.5.1 案例的选取原则
        3.5.2 调研区域及概况
        3.5.3 调研内容及方法
        3.5.4 调研结果及讨论
        3.5.5 案例的设计启示
    3.6 小结
第4章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体系研究
    4.1 空间体验的情感诉求层次
        4.1.1 产品情感化设计的建筑学转译
        4.1.2 本能层面情感诉求(Visceral level)
        4.1.3 使用层面情感诉求(Behavioral level)
        4.1.4 反思层面情感诉求(Reflective level)
    4.2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同场所营造理论内核辨析
    4.3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载体——情感影响要素构成
        4.3.1 空间形态要素的直接作用——情感诱因(显性要素)
        4.3.2 非空间形态要素的间接作用——情感滤镜(隐形要素)
        4.3.3 非空间形态要素和空间形态要素的相互影响
    4.4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呈现——空间行为模式对应
        4.4.1 驻留型空间行为的情感呈现及侧重
        4.4.2 穿过型空间行为的情感呈现及侧重
    4.5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人像——群体体验差异性
        4.5.1 老年人的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4.5.2 少年儿童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4.5.3 女性群体和特殊群体的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4.6 “测量不可测量”——情感化设计量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4.6.1 基于主观体验的情感量化方法
        4.6.2 针对外部表现的情感量化方法
        4.6.3 面向生理唤醒的情感量化方法
        4.6.4 多种量化方法应用及优劣比较
    4.7 小结
第5章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体系构建
    5.1 情感化设计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5.2 基于大众点评的城市公园点评开放数据解读
        5.2.1 语义数据——文本情感语义的正负情绪值评定及分类
        5.2.2 图片数据——挖掘使用者关注的空间微观要素
        5.2.3 位置数据——评价热力图呈现
    5.3 明确情感化设计研究区域选取及尺度等级
        5.3.1 研究区域小微公共空间问题
        5.3.2 研究样本选取标准及侧重点
        5.3.3 宏观区域尺度——城市新区
        5.3.4 中观区域尺度——历史街区
        5.3.5 微观区域尺度——生活社区
    5.4 情感化设计的量化方法具体操作
        5.4.1 侧重于不同尺度层面小微公共空间内涵的方法选取
        5.4.2 情感呈现方式原始数据获取——空间行为观察法
        5.4.3 空间形态要素宏观布局分析——空间句法
        5.4.4 情感载体关键影响因子确定——主成分因子分析法
        5.4.5 情感数据的形象呈现方式——Emoji Grid(情感表情网格)
    5.5 小结
第6章 城市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例
    6.1 城市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6.2 重点调研区域选取及小微公共空间基本认知
        6.2.1 两处重点调研区域的选取
        6.2.2 以“L”和“U”围合型为主要空间类型
        6.2.3 三维空间的基本活动类型分析
        6.2.4 滨海新区的小微公共空间分布
    6.3 本能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空间整体感知
    6.4 使用和反思层面情感诉求分析
    6.5 滨海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6.5.1 控制策略通则
        6.5.2 控制策略细则
    6.6 小结
第7章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五大道历史街区为例
    7.1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7.2 五大道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类型基本认知
        7.2.1 五大道历史街区的空间发展概况
        7.2.2 二维空间形态类型的特征及分布
        7.2.3 三维空间使用行为类型及其特征
    7.3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调研样本的选取
        7.3.1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分布
        7.3.2 空间句法街道轴线和线段分析
        7.3.3 街角调研样本的最终选取
    7.4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量化测度
        7.4.1 微观空间形态要素指标
        7.4.2 数据收集和相关性筛选
        7.4.3 同驻留行为的相关分析
        7.4.4 影响因子的贡献率解读
        7.4.5 Emoji Grid情感维度呈现
    7.5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7.5.1 控制策略通则
        7.5.2 控制策略细则
    7.6 小结
第8章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天津市生活社区为例
    8.1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8.2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的基本认知
        8.2.1 二维形态类型提取及其特征
        8.2.2 三维空间基本活动类型分析
    8.3 本能和使用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
    8.4 反思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积极主动的私有领域改造
        8.4.1 社区样本1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8.4.2 社区样本2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8.4.3 社区样本3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8.5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8.5.1 控制策略通则
        8.5.2 控制策略细则
    8.6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以微见着”明确界定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及内涵
    9.2 “以微系情”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9.3 “精微设计”提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与导则
    9.4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德国柏林小微公共空间案例调研整理
    附录B 大众点评抓取的全部广场、公园基本信息
    附录C 五大道街角空间空间感知问卷调查表整理
    附录D 五大道街区街角微观空间形态要素记录表
    附录E 滨海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感知问卷调查
    附录F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感知问卷调查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城市色彩及相关理论研究
        1.2.2 意象相关理论研究
        1.2.3 建筑、城市和景观色彩意象理论研究
        1.2.4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研究观点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城市色彩
        1.3.2 意象
        1.3.3 城市色彩意象
        1.3.4 模式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理论框架
    2.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
        2.1.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参照
        2.1.2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应用
    2.2 模式理论
    2.3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沿革
    3.1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萌芽期(1898年之前)
        3.1.1 汉建城邑
        3.1.2 石筑山城
        3.1.3 辽南方城
    3.2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形成期(1898年至1945年)
        3.2.1 沙俄租借时期(1898年至1904年)
        3.2.2 日本占领时期(1905年至1945年)
    3.3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整期(1945年至1990年)
        3.3.1 新中国建立前后(1945年至1952年)
        3.3.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
        3.3.3 “大跃进”、“大调整”和“文革”时期(1958年至1977年)
        3.3.4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1990年)
    3.4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多元发展期(1990年至今)
    3.5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阶段特征与演变规律
    3.6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意象的历史模式要素
    3.7 本章小结
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视觉物象
    4.1 调查样本的选择
        4.1.1 调查样本确立基础
        4.1.2 大连城市基础概况
        4.1.3 色彩调研内容
    4.2 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4.2.1 色彩调查方法
        4.2.2 色彩调查技术手段
        4.2.3 色彩信息参数管理
    4.3 色彩要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4.3.1 自然环境色彩要素
        4.3.2 人文环境色彩要素
        4.3.3 人工环境色彩要素
    4.4 大连城市色彩体系的总体色谱
    4.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
    4.6 本章小结
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境界
    5.1 城市色彩的认知意象研究
        5.1.1 调查内容与步骤
        5.1.2 相关理论阐述
    5.2 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意象
        5.2.1 万能视角下的大连城市色彩
        5.2.2 立面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5.2.3 街景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5.2.4 不同视角下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体验
    5.3 城市色彩的情感意象研究
        5.3.1 调查目的
        5.3.2 调查设计
        5.3.3 数据采集
    5.4 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认知模型
        5.4.1 过程分析
        5.4.2 理论检验与模型构建
    5.5 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5.5.1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评价主体
        5.5.2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5.5.3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发生机制
    5.6 本章小结
6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
    6.1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影响要素
        6.1.1 城市的自然环境要素
        6.1.2 城市的时空发展过程
        6.1.3 公众的城市行为活动
        6.1.4 城市功能的演进变化
    6.2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演变要素
        6.2.1 物质空间的更新
        6.2.2 文化内涵的传承
        6.2.3 经济社会的发展
    6.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观念要素
        6.3.1 视觉感知
        6.3.2 美学符号
        6.3.3 文化经历
        6.3.4 共情体验
        6.3.5 多维融合
    6.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结构组织
        6.4.1 意象构成的纵轴: 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延伸
        6.4.2 意象构成的横轴: 外来文化向本体文化的延伸
        6.4.3 意象构成的竖轴: 具象表达向逻辑表达的延伸
    6.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意义
        6.5.1 理论层面
        6.5.2 实践层面
    6.6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建筑色彩调查数据
附录B 色彩数据分析样本
附录C 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重塑—地景艺术参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地景艺术的背景研究及前人的工作情况
        1.2.1 早期西方国家实践情况
        1.2.2 中国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
    1.3 研究范围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2 地景艺术的溯源
    2.1 地景艺术的概念
    2.2 美国美术对地景艺术产生的影响
        2.2.1 欧洲移民热潮对美国艺术的形成
        2.2.2 哈德逊河画派的产生
        2.2.3 对西部荒野景观的探索
        2.2.4 野勇口对室外创作的探索
        2.2.5 二战之后艺术发展
    2.3 地景艺术创作的形式
        2.3.1 地景艺术萌发时期
        2.3.2 地景艺术发展与转型时期
3 地景艺术介入自然环境
    3.1 环境的概述
        3.1.1 什么是环境
        3.1.2 自然环境
        3.1.3 人工环境
        3.1.4 环境问题
    3.2 艺术领域与环境科学的结合
        3.2.1 环境美学的产生
        3.2.2 环境美学与地景艺术的关系
    3.3 艺术中的自然美
        3.3.1 什么是自然美
        3.3.2 艺术如何体现自然美
    3.4 地景艺术重塑自然环境
        3.4.1 正视地景艺术的环保意识
        3.4.2 生态环境的塑造
        3.4.3 工业遗址的改造
    3.5 人工环境的自然景观
4 地景艺术介入社会文化
    4.1 艺术的社会本质
        4.1.1 什么是艺术?
        4.1.2 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4.2 西方现代艺术引入中国
    4.3 艺术社会学的发展脉络
    4.4 地景艺术是对社会的反映
        4.4.1 艺术反映了社会取向
        4.4.2 西方美术承载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
        4.4.3 地景艺术产生的社会根源
    4.5 地景艺术塑造了社会
        4.5.1 政治文化
        4.5.2 社会教育
        4.5.3 社会心理
        4.5.4 艺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4.5.5 乡村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对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1.2.1 意象理论的研究
        1.2.2 建筑装饰理论的研究
        1.2.3 建筑意象理论研究
        1.2.4 东北地区古建筑研究现状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框架
2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研究方法框架建构
    2.1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历史流变
        2.1.1 地域装饰形成的环境文化根基
        2.1.2 东北地区地域建筑发展脉络
        2.1.3 东北地区的族群民族特质
    2.2 古建筑装饰意象的概念解析
        2.2.1 装饰的概念辨析
        2.2.2 意象的本体范畴
        2.2.3 装饰与意象关系辨析
    2.3 意象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2.3.1 建筑观念形成装饰意象背景
        2.3.2 建筑装饰实物成为意象载体
        2.3.3 人对建筑装饰的感受形成装饰意象
        2.3.4 强质意象与弱质意象
    2.4 实践美学指导下的建筑装饰意象表征
        2.4.1 实践美学反映论下建筑装饰物理属性
        2.4.2 人的感觉感知塑造建筑装饰意象
        2.4.3 建筑建造活动积淀于建筑装饰意象
    2.5 本章小结
3 羁縻府州时期的建筑装饰的接受性意象
    3.1 隋唐大扩张时期的发展背景
        3.1.1 唐代社会情况
        3.1.2 地方政权渤海国
        3.1.3 东北疆域概况
        3.1.4 渤海国五京迁徙带来建筑建造活动的传播
    3.2 板瓦
        3.2.1 表现性主题: 意匠文字
        3.2.2 特征功能: 生产责任制
        3.2.3 主题特征与汉化功能的相似性
        3.2.4 装饰特异性表征
    3.3 筒瓦
        3.3.1 事实性主题: 植物纹样
        3.3.2 形式变种: 生活数理
        3.3.3 特征功能: 意义诉求
        3.3.4 构图形式与等级重心
        3.3.5 主题特征与佛教教化功能的相似性
    3.4 墓葬壁画
        3.4.1 事实性主题: 人物
        3.4.2 特征功能:描绘现实生活
        3.4.3 构图形式与文化立场
        3.4.4 主题特征与儒学教化功能的相似性
    3.5 石灯幢
        3.5.1 石灯幢的艺术特色
        3.5.2 石灯幢的建筑特色
        3.5.3 特征功能: 意义诉求
        3.5.4 艺术形式与宗教立场
    3.6 砖瓦构件
        3.6.1 事实性主题:动植物纹样
        3.6.2 功能特征:结构改良
        3.6.3 艺术形式与外交文化立场
        3.6.4 等级重点
    3.7 本章小结
4 北方王朝时期建筑装饰的依赖性意象
    4.1 辽金民族大融合时代的发展背景
        4.1.1 辽代社会概况
        4.1.2 金代社会基本情况
    4.2 装饰题材及象征意涵的多样性
        4.2.1 图案题材丰富
        4.2.2 壁画、绘画技艺
        4.2.3 瓦当纹样特色
        4.2.4 雕刻技术表征
    4.3 装饰回应环境
        4.3.1 本地民族化的装饰
        4.3.2 民族自强精神的影响
        4.3.3 宗教信仰的作用
    4.4 建筑装饰的融合与承袭
        4.4.1 茶的连接
        4.4.2 杂居的生活状态
        4.4.3 与宋的承袭
        4.4.4 浪漫主义思想
    4.5 建筑活动再生
        4.5.1 都城文化
        4.5.2 佛塔类型建筑
        4.5.3 建筑装饰技术进步
    4.6 本章小结
5 中央王朝时期建筑装饰的接受性意象
    5.1 元、明、清大一统时代的发展背景
        5.1.1 元代社会基本背景
        5.1.2 明代社会概况
        5.1.3 清代社会基本情况
    5.2 视觉冲击力形式的单一与清晰
        5.2.1 色彩体系特征
        5.2.2 细部的图形特征
        5.2.3 建筑彩画的特殊性
        5.2.4 建筑装饰图案分析
    5.3 印象深刻形式感
        5.3.1 建筑装饰材料更新
        5.3.2 建筑形式限定
        5.3.3 工具理性的体现
        5.3.4 追且追求个性
    5.4 理想化的建筑追求
        5.4.1 吸附聚合
        5.4.2 伦理理性要求
        5.4.3 喇嘛教的影响
        5.4.4 龙纹的成型
    5.5 建筑活动
        5.5.1 盛京城的建造
        5.5.2 交流活动影响
        5.5.3 明代造城运动
    5.6 本章小结
6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演化特征及其规律
    6.1 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演化特征
        6.1.1 急剧性
        6.1.2 主动性
        6.1.3 模仿性
    6.2 装饰意象演化规律
        6.2.1 由弱质意象转向强质意象
        6.2.2 由间接意象走向直接意象
    6.3 创新点
        6.3.1 创新点一
        6.3.2 创新点二
        6.3.3 创新点三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内容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6)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立题依据
        1.1.2 立题价值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关于公共艺术尺度相关概念的辨析
    2.1 对公共艺术尺度的阐释
        空间意义的公共艺术尺度
        时间意义的公共艺术尺度
    2.2 尺度载体——公共艺术的概念
    2.3 公共艺术尺度对城市空间的选择
        尺度研究的载体——城市空间
        艺术欣赏的主体——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共艺术尺度的划分
    3.1 公共艺术尺度的划分依据
        3.1.1 从空间角度划分尺度的依据
        3.1.2 从时间角度划分尺度的依据
        3.1.3 尺度划分逻辑
    3.2 公共艺术尺度的划分层级
        3.2.1 以空间体量划分尺度的层级
        3.2.1.1 以“城市的尺度”划分
        3.2.1.2 以“街道的尺度”划分
        3.2.1.3 以“近人的尺度”划分
        3.2.2 以时间轨迹划分尺度的层级
        3.2.2.1 以“射线的时间”划分
        3.2.2.2 以“线段的时间”划分
        3.2.2.3 以“点状的时间”划分
    3.3 关于尺度划分后的补充与建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共艺术尺度的多元性及其价值
    4.1 公共艺术尺度对城市的影响
        4.1.1 公共艺术尺度对城市的空间架构
        4.1.1.1 尺度组织下主从的空间关系
        4.1.1.2 尺度组织下均衡的空间关系
        4.1.2 公共艺术尺度对城市的精神营造
        4.1.2.1 尺度对城市故事的渲染
        4.1.2.2 尺度对特别场域的表达
    4.2 公共艺术尺度对观者的意义
        4.2.1 尺度对思想意识的承载
        4.2.1.1 统治阶级思想对尺度的推崇
        4.2.1.2 社会集体心理对尺度的选择
        尺度在神性与人性中的投射
        尺度在新艺术观念中的解放
        尺度在歌颂致敬中的偏向
        尺度在民族意识中的涌动
        4.2.2 尺度对视觉体验的介入
        4.2.2.1 尺度拓展的审美体验方式
        4.2.2.2 尺度影响的视觉效应
    4.3 公共艺术尺度对自身的表达
        4.3.1 尺度扩大信息传播范围
        4.3.2 尺度特征之美
    4.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作者介绍

(7)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TABLE OF CONTENTS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现实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现实意义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1.3.1 时空范畴的界定
        1.3.2 关于“景观”
        1.3.3 “实践”的广义与狭义辨析
        1.3.4 情境:实践的主客观环境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线
2 本研究的背景综述与理论框架
    2.1 景观研究的社会学视角
        2.1.1 社会实践观的引入
        2.1.2 反思:本研究的理论基点
    2.2 相关研究概况
        2.2.1 国外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的相关研究
    2.3 “实践情境——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理论框架
        2.3.1 框架由来
        2.3.2 元素构成
        2.3.3 工具分析
        2.3.4 方法应用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景观的实践情境透视
    3.1 情境一:社会变革与先导因素的影响
        3.1.1 中国景观实践的社会背景
        3.1.2 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影响
        3.1.3 中西方景观文化的嫁接
        3.1.4 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3.2 情境二:学科及行业的发展
        3.2.1 中国景观的学科起源(1951—1978)
        3.2.2 学科专业名称的历次变化(1982—2011)
        3.2.3 学术组织与代表性期刊的影响(1983—2013)
    3.3 情境三:主要实践内容与特征
        3.3.1 从统一走向震荡: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思想历程
        3.3.2 适从与嬗变:地域性景观实践
        3.3.3 移植与羁绊:“西学东渐”的影响
        3.3.4 从小环境(园林景观)到大环境(城市生态环境)
    3.4 情境四:代表性实践者的实践脉络
        3.4.1 “中国式”继承
        3.4.2 “大思想”的传播
        3.4.3 景观实践的发轫
        3.4.4 殊途同归的探索
    3.5 本章小结
4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实践:惯习角度的实践反思
    4.1 惯习:“性情倾向系统”
        4.1.1 惯习的涵义
        4.1.2 惯习的历史持久性特征
    4.2 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背景
        4.2.1 “传统复兴”的社会背景
        4.2.2 对传统园林局限性的反思
        4.2.3 传统园林当代转型的必要性
    4.3 继承惯习与传统园林的当代转型
        4.3.1 继承惯习的形成
        4.3.2 当代转型中的两次继承惯习
    4.4 继承惯习的晦蚀:僵化实践
        4.4.1 形式模仿
        4.4.2 片断移植
        4.4.3 主题叙述
    4.5 当代转型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4.5.1 转型中的问题根结
        4.5.2 外来文化的误导
        4.5.3 “双重历史性”:对传统园林应有的当代认知
    4.6 启示:建立创新惯习的实践视阈
    4.7 本章小结
5 景观存在本体的表象化实践:场域角度的实践反思
    5.1 场域:“社会实践空间”
        5.1.1 场域的涵义
        5.1.2 场域的社会关系特征
        5.1.3 场域与惯习的双向模糊关系
    5.2 景观与景观场域
        5.2.1 景观的场域逻辑
        5.2.2 景观场域的形成
    5.3 存在本体的表象化实践特征
        5.3.1 权力场域影响下的异化表达
        5.3.2 存在本体沦为表象化图像
        5.3.3 消费场域影响下的拜物特征
        5.3.4 表象化的的明星效应
    5.4 表象化实践一:中国“城市美化运动”
        5.4.1 西方“城市美化运动”来到中国
        5.4.2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表象化范式
        5.4.3 中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场域动因剖析
    5.5 表象化实践二:时尚景观
        5.5.1 时尚景观的产生
        5.5.2 时尚景观的表象化范式
        5.5.3 时尚景观的场域动因剖析
    5.6 存在本体的表象化畸变
        5.6.1 城市景观的特色湮灭
        5.6.2 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5.6.3 景观存在与人本精神相悖离
        5.6.4 本体意义被形式语言消解
        5.6.5 景观的社会价值被曲解
    5.7 本章小结
6 重新发轫:迈入反思性实践的中国景观
    6.1 再反思:中国景观的悖论和困厄
        6.1.1 巨变中的“冷思考”
        6.1.2 表象繁荣与科学发展的悖论
        6.1.3 中国景观的现实困厄
    6.2 困厄自赎:以反思性为基本原则的实践超越
    6.3 价值回归:立基本体的反思性思想实践
        6.3.1 景观本体取向的转变
        6.3.2 摆脱学科名称的纷争困扰
        6.3.3 从“学者”到“反思性实践者”
    6.4 反思性设计实践的策略与方法
        6.4.1 本体价值的深度挖掘
        6.4.2 传统转型的理性创新
        6.4.3 地域特色的内在追求
        6.4.4 生态探索的求真务实
        6.4.5 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6.5 走向新景观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思之道路,自行不息”
    7.1 反思之于景观实践的启示
    7.2 推动“实践反思——反思性实践”的往复前行
    7.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7.4 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表索引
附录B 1978—2013中国景观大事记
附录C 人名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三、 公共花园雕塑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一、 美术团体
        二、 美术期刊
        三、 美术展览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二、 李金发
        三、 江小鹣
        四、 刘开渠
        五、 滑田友
        六、 张充仁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一、 孙中山雕像
        二、 名人塑像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美协的成立
        二、 向苏联学习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 “两结合”
        五、 “大跃进”
        六、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五、 名人雕塑作品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艺术背景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一、 工作职能
        二、 存在问题
        三、 改变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存在问题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引用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演变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方法和手段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视角和研究框架
2 理论研究综述
    2.1 城市人居环境
        2.1.1 国外、国内城市人居环境研究
        2.1.2 城市人居环境的构成
        2.1.3 城市人居环境的特点
        2.1.4 人居环境理论
    2.2 城市化理论
        2.2.1 城市化含义
        2.2.2 城市化发展模式
        2.2.3 城市化研究现状
        2.2.4 城市化指标构建原则
3 协调发展
    3.1 PRED 协调发展
    3.2 可持续发展
    3.3 协调
        3.3.1 协调,协调作用,协调机制
        3.3.2 城市人居环境系统与城市化发展系统相互作用的模式与演进判断
    3.4 建立协调模型
        3.4.1 系统综合指数的计算
        3.4.2 城市人居环境系统与城市化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建立
4 实证分析——以大连市为例
    4.1 大连市概况
        4.1.1 大连市自然环境概况
        4.1.2 大连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概况
    4.2 近十年来大连市人居环境与城市化的协调分析
        4.2.1 人居环境指标体系的选取
        4.2.2 城市化指标体系的选取
    4.3 人居环境与城市化指数、协调度计算
    4.4 大连市各区县人居环境与城市化协调空间分析
    4.5 结论
        4.5.1 发展模式判别
        4.5.2 发展类型和发展亚型分类判别
    4.6 大连市各区县空间分析
    4.7 原因分析
        4.7.1 近十年来大连市人居环境与城市化协调原因分析
        4.7.2 大连市各区县 2011 年人居环境和城市化协调分析
    4.8 大连市人居环境与城市化协调预测
5 协调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关系的对策与建议
    5.1 沿袭历史发展,保持自我特色,大力发展旅游业
    5.2 自然环境优越,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5.3 全面优化城市布局、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
    5.4 以人为本,提高城市居民素质,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城市生态布局
    5.5 大力推进“十二五”规划,建设幸福美丽城市
    5.6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经济城市化水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寻踪—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缘起:研究背景
        1.1.1 古代朴素生态主义思想的源流
        1.1.2 传统自然观与生态主义自然观
        1.1.3 风景园林学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综合评价与现存问题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内容
        1.3.3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的框架
        1.4.3 独创性与新颖性
2 生态主义思想与风景园林概念及关系的廓清
    2.1 生态主义思想的内涵与外延
        2.1.1 环保主义的浪漫理想
        2.1.2 生态中心主义的局限
        2.1.3 生态主义的理性反思
        2.1.3.1 生态主义的概念与类别
        2.1.3.2 生态主义的内涵与外延
        2.1.3.3 生态主义的价值与影响
        2.1.3.4 生态主义的历史存在及流向
        2.1.4 生态都市主义的思潮
        2.1.5 概念区别与内在联系
    2.2 风景园林设计的概念辨析
        2.2.1 风景园林的生态学内涵
        2.2.2 风景园林的生态设计
        2.2.3 可持续风景园林设计
    2.3 生态主义思想与风景园林设计的关系
    2.4 小结
3 生态主义思想的萌芽阶段(17世纪~18世纪)
    3.1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突破人文主义局限的丛林景观
    3.2 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流露自然主义倾向的林园景观
    3.3 18世纪风景式园林时期——产生朴素生态观念的自然风致园
    3.4 小结
4 生态主义思想的产生阶段(19世纪~20世纪初)
    4.1 欧洲艺术思潮的影响
    4.2 环境保护运动的启示
    4.3 美国城市公园的兴起
    4.4 现代主义园林的生态探索
        4.4.1 将自然引入城市——奥姆斯特德的思想奠基
        4.4.2 自然与都市的融合——查尔斯.埃利奥特的努力
        4.4.3 对科学技术的生态学思考——刘易斯.芒福德的贡献
    4.5 生态学观点在西方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
    4.6 小结
5 生态主义思想的发展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
    5.1 生态主义意识的嬗变
        5.1.1 构筑城市的自然舞台
        5.1.1.1 从人化的自然到自然的人化
        5.1.1.2 自然景观体验与生态参与
        5.1.1.3 生态因素调查与生态评价
        5.1.2 设计与自然的结合
        5.1.2.1 自然过程的生态引导
        5.1.2.2 麦克哈格与设计革命
        5.1.2.3 景观从设计走向科学
        5.1.3 繁华过后的宁静
        5.1.3.1 后工业时代的景观涅盘
        5.1.3.2 生态意识参与的能动性
        5.1.3.3 工业废弃地的更新转变
    5.2 相关学科的蓬勃发展
        5.2.1 地理学的贡献
        5.2.2 生态学的崛起
        5.2.3 景观生态学的兴盛
        5.2.4 景观美学的范式转向
    5.3 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的完善
        5.3.1 系统的景观规划方法的提
        5.3.2 生态学工作方法的科学量化
        5.3.2.1 科学的崛起与艺术的湮灭
        5.3.2.2 地图叠加技术与环境廊道
        5.3.2.3 千层饼模式与土地适宜性分析
        5.3.3 生态规划方法的拓展与流变
        5.3.3.1 从单一结论到多方求解
        5.3.3.2 从线性过程到综合分析
        5.3.3.3 从生态学途径到景观生态学基础
    5.4 生态分析技术的飞速进步
        5.4.1 生态因子的筛选与叠加
        5.4.2 先进技术手段的辅助研究
        5.4.3 空间分析技术的广泛应用
    5.5 小结
6 生态主义思想的兴盛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
    6.1 生态设计原理与可持续景观的提出
        6.1.1 生态设计原理的提出
        6.1.1.1 从创作理想实践到环境危机应对的生态设计理念
        6.1.1.2 从聚集群落维护到兼顾社会经济价值的生态设计原则
        6.1.2 人类生态系统设计和再生设计原理的提出
        6.1.2.1 从选择满意景观到整体人类生态系统设计
        6.1.2.2 从效率到效益、从摇篮到摇篮的再生设计
        6.1.3 可持续景观和视觉生态原理及生态城市原理的提出
        6.1.3.1 从文化逆流到主流的可持续景观
        6.1.3.2 从视觉感观到视觉生态的进化论
        6.1.3.3 从理想到现实的生态城市进行时
    6.2 生态设计材料与技术的创新
        6.2.1 生态材料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6.2.2 可持续性风景园林设计技术的创新
    6.3 生态主义设计的表达与实践
        6.3.1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自然动态过程的科学表述
        6.3.2 人与自然共生的舞台——“后达尔文主义”的解析
        6.3.3 工业废弃地的改造——生物治理技术的美学应用
    6.4 小结
7 生态主义思想的成熟阶段(21世纪至今)
    7.1 从建筑城市主义到景观都市主义
        7.1.1 建筑城市主义的衰退
        7.1.2 景观都市主义的复兴
        7.1.2.1 从无视到可视——生态过程的动态描述
        7.1.2.2 从线性到非线——生态设计的思维生机
        7.1.2.3 从装点到媒介——风景园林的角色转换
        7.1.2.4 从分层到分形——风景园林的界面延展
        7.1.2.5 从理论到反抗——景观都市主义的争议
    7.2 从景观都市主义到生态都市主义
        7.2.1 从自相矛盾到理想进发——生态都市主义的本体回归
        7.2.2 从消极保护到积极介入——生态都市主义的维度挑战
        7.2.3 从现代美学到伦理美学——生态都市主义的哲学思考
    7.3 小结
8 生态主义思想的后成熟阶段(未来发展趋势)
    8.1 生态主义思想的哲学贡献——风景园林的生态伦理学关注
        8.1.1 从个体主义到整体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变革
        8.1.2 从意识形态到文化现象——伦理学的生态向度
        8.1.3 从哲学基础到理论实践——生态伦理学的扬弃
    8.2 新世纪美学运动的猜想——风景园林的伦理化美学转向
        8.2.1 从人文主义到生态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
        8.2.2 从现代主义到伦理思考——伦理化美学融合
    8.3 小结
9 启示与思辨:生态主义思想对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影响
    9.1 从二元对立到多元融合——研究范畴的拓展
        9.1.1 学科概念及范畴的独立性
        9.1.2 奥姆斯特德思想的双重性
        9.1.3 麦克哈格二元论观点的不足
        9.1.4 多学科融合及三元论的优势
    9.2 从设计自然到生态设计——形式与内容的嬗变
        9.2.1 以自然元素模拟现实对象的文艺复兴园林
        9.2.2 以人工技法表达征服决心的古典主义园林
        9.2.3 以自然元素美化自然本身的自然风景式园林
        9.2.4 源于自然艺术以生态学为指导的现代主义园林
        9.2.5 倡导工业废弃地的更新与重生的后工业景观
        9.2.6 应用可持续处理技术且自维持的生态主义园林
        9.2.7 自由组织自主涌现自发生长的后现代主义园林
    9.3 从无视生态到彰显生态——意识与价值的变革
        9.3.1 作为心理补偿的自然模拟与渴望
        9.3.2 集体无意识的自然主义倾向流露
        9.3.3 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客观对象
        9.3.4 含有民主意识的现代文明指向
        9.3.5 探索自然过程与城市关系的有效途径
        9.3.6 连接生态过程与城市环境的重要纽带
        9.3.7 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生态介入手段和媒介
        9.3.8 由持续演化的线索交织而成的系统网络
    9.4 从不可再生到可持续性——材料与技术的创新
        9.4.1 废弃设施的功能转换
        9.4.2 再生物质的循环应用
        9.4.3 可持续性技术的创新
    9.5 从二维平面到四维时间——空间与维度的延展
        9.5.1 二维平面叠加
        9.5.2 三维空间建模
        9.5.3 四维时间流变
10 倾向与原则:生态主义设计倾向与实践原则的归纳
    10.1 推动生态主义思想变化的主导因子
        10.1.1 快速城市化进程与环境危机的胁迫
        10.1.2 人地关系及自然观历史形态的变革
        10.1.3 文学、艺术、社会与设计思潮的影响
        10.1.4 相关学科知识的发展与相互渗透
        10.1.5 设计先驱的不懈努力和生态探索
        10.1.6 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的拓展和完善
    10.2 风景园林领域的生态主义设计倾向
        10.2.1 自然拟态性
        10.2.2 区域乡土性
        10.2.3 保护恢复性
        10.2.4 认知体验性
        10.2.5 自主演替性
    10.3 风景园林实践的生态主义设计原则
        10.3.1 尊重自然显露自然发挥自然演替过程的能动性
        10.3.2 遵从地方性与乡土性尊重地域文史及生态特征
        10.3.3 保护并节约自然资源循环并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10.3.4 适度应用具有可持续性的生态材料与创新性技术
        10.3.5 兼顾适应性、补偿性与社会性、艺术性和生态性
        10.3.6 局部利益满足整体的、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利益
        10.3.7 实现空间与时间维度的公平性、协同性与高效性
11 结论与创新
    11.1 风景园林领域生态主义思想新理解
    11.2 生态主义在风景园林中的发展脉络
    11.3 推动生态主义思想变化的主导因子
    11.4 生态主义思想对风景园林学的影响
    11.5 生态思想引导下风景园林未来趋势
    11.6 生态主义设计倾向与实践原则归纳
    11.7 创造性工作在本领域的作用与建议
12 实践与反思:快城市与慢生活——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项目
    12.1 自然条件
    12.2 无为而为
    12.3 时间之重
    12.4 生态之境
    12.5 无味至味
注释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
致谢

四、大连城市环境的艺术创造(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开放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以大连星海广场设计为例[D]. 王思彤.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D]. 刘荣伶. 天津大学, 2020(01)
  • [3]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D]. 林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4]重塑—地景艺术参与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的介入研究[D]. 迟晓阳.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5]东北地区古建筑装饰意象特征研究[D]. 郭潇.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6]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尺度研究[D]. 刘田添. 东南大学, 2018(01)
  • [7]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的思想演进与创作实践研究[D]. 林墨飞.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9]城市化与人居环境协调演变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D]. 王青. 辽宁师范大学, 2013(05)
  • [10]寻踪—生态主义思想在西方近现代风景园林中的产生、发展与实践[D]. 于冰沁. 北京林业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大连城市环境的艺术创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