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旅游消防安全管理

加强旅游消防安全管理

一、加强旅游业的消防安全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权茹月[1](2020)在《华清宫火灾风险特征及消防安全评估》文中提出陕西临潼华清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典型的唐代古建筑群。古建筑潜在的火灾隐患较多,其火灾结果往往造成古建筑历史价值的严重破坏,完善古建筑的消防安保措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管理单位往往发展旅游业进行创收,酒店、餐饮、娱乐等旅游项目在古建筑景区周围迅速发展,在吸纳足量资金同时,与之并存的是诸多消防安全隐患。从实践来看,古建筑火灾隐患偏多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由古建筑固有的土木结构特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消防安全管理的缺失,导致古建筑的消防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整改消除。保护古建筑,就要对此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类型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来保护我国古建筑的安但全并。目前,已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评估及防火对策研究工作,一并未对华清宫这一重要的古建筑进行系统的消防安全评估。华清宫景区的建设和发展给市民生活和学习带来诸多益处,做好保护研究是我们必须完成的工作,而如何对其进行火灾风险评估是本文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华清宫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通过现场走访、实地勘察、专家讨论等方式收集有关信息和资料,结合笔者实际的消防工作经验,按照华清宫的主要火灾风险和特点,识别潜在的火灾危险源,确定火灾事故造成的事故后果,危害程度及波及范围,以及再生、衍生风险,同时根据火灾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影响程度,对华清宫进行危险度等级划分,比选出适当的评估方法,并严格遵循我国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坚持科学性、合法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原则,最终构建出华清宫的消防安全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火灾事故防范对策,从而完善华清宫的消防安全措施,对提高华清宫火灾事故的防控能力,督促管理单位全面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具有重要作用和实际意义。

李京鑫[2](2020)在《平度市乡村民宿产品开发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全域旅游的深入发展,旅游业迎来了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和发展契机,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国家层面释放出越来越多的政策促进乡村振兴,各地政府不断推出包括鼓励下乡投资、生产、兴业及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在内的各种政策,为乡村民宿产品的开发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发展机遇。作为备受瞩目的旅游胜地,青岛市旅游相关资源非常丰富、开发开放程度高,一直是国内外游客度假旅游的热门选择。平度市为省内面积最大的县级市,交通四通八达,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青岛有名的旅游县市。在平度,旅游和农业有着最密切的联系和最深度的融合,涉旅企业、风景名胜区、景区、乡村旅游单位几乎都分布在平度的乡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平度市乡村民宿旅游也顺应时代潮流借势而起。近年来,我国各地民宿发展方兴未艾,云南、浙江、四川等地民宿发展势头强劲,青岛的乡村民宿开发已初具规模,但资源丰富的平度乡村民宿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文章在借鉴已有的民宿产品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问卷调查、IPA分析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探究平度市当前乡村民宿产品开发中的现状、遇到的问题、发展的瓶颈,并结合平度市实际,在关注顾客需求、突出创意特色、加强专业培训、创新营销方式、优化审批服务、加大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平度市乡村民宿产品开发提供一定借鉴,以推动平度市乡村民宿旅游稳健可持续发展,成为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升级、促进乡村全面发展的新动能,为乡村振兴助力。

余晓洁[3](2020)在《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国家建设服务型政府步伐的不断加快,旅游公共服务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日渐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广泛认同。一个景区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其旅游发展水平高下的主要标签和重要尺度。旅游公共服务,己经成为影响旅游决策形成、导引旅游活动开展、保障旅游目的实现、甚至是决定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通过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基础上,分析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的现状、存在问题、分析原因以及解决措施及建议,在此基础上力图构建符合需求、具有特色的地方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从而为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公共服务实践体系,有效供给旅游公共服务,提供理论支点、政策选择、决策依据和备选方案。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对旅游公共服务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说明,第三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模式等分析,并通过文献材料、实地走访等方法分析得出了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的现状,包括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旅游公共信息、旅游公共安全、旅游便民惠民、旅游行政服务水平等五大系统,第四章则通过设计调查问卷,随机选取调查样本,发放问卷获得了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相应的调查数据,并对数据采用条形图、表格等形式进行了分析统计,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了信度效度分析检验了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第五章则进一步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六章这是旅游公共服务国内外先进经验及启示,第七章是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解决的措施及建议。经过本文上述的分析及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的水平较低,目前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2.旅游公共服务的理论研究不够完善;3.景区旅游公共服务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以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为微观研究对象,为我国景区旅游公共服务提供实践样本。

韩雪[4](2020)在《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滨海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新的旅游消费热点,随着滨海旅游的不断发展,滨海旅游目的地的安全程度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山东省滨海旅游资源丰富,滨海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然而,滨海旅游具有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季节性强、事故伤亡大、救援困难等特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频发也对其整体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以2009-2018年间媒体报道的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为研究对象,引入内容分析法,揭示了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的规律和特征,并针对分析出的安全事件原因提出具体的措施,以期对提升山东省滨海旅游业的安全水平提供建议。首先,通过对旅游安全、滨海旅游安全相关研究的整理总结,界定了滨海旅游、旅游安全、滨海旅游安全和滨海旅游安全管理四个重要概念,并引入了需求层次理论、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和安全系统理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滨海旅游安全事件类型、滨海旅游安全特征进行总结,构建出基本的研究架构。其次,本文利用内容分析法对2009-2018年间媒体公开报道的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进行研究,构建出含有5个一级类目、40个二级类目的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报道类目系统,从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城市、事件表现形态、旅游要素分布、游客数量与安全事件的关系、重点城市等6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从“人、设施设备、环境、管理”四个角度总结出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发生原因,提出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管理措施,为提升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水平提供参考。一是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升旅游者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二是加强设施设备的配备与维护,三是加强旅游企业管理,四是完善法律法规,明晰职责,加大执法监管力度。

张红梅[5](2020)在《基于地缘环境视角的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安全是各行各业稳定生产的基础环境,旅游安全既是区域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居民出游的首要前提。边境旅游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旅游业态,担负着柔性外交、经济促进、社会发展、资源保护等诸多功能,同时因其具有地缘环境特殊、旅游活动丰富、关联行业众多等特点,在运营管理等方面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旅游安全风险,因此边境旅游安全要兼顾边境安全和旅游安全双重考验,抵御风险、保障安全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陆疆边境跨境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机制及模式研究”开展研究,选择云南边境地区作为研究案例点,在基于系统理论进行边境旅游安全风险特殊性、边境旅游安全风险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等分析基础上,进行客观环境和主观感知两方面的旅游安全评价,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旅游安全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第一、二章在分析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梳理分析国内外有关地缘环境、旅游安全评价、边境旅游安全等的研究成果,理清地缘环境、边境旅游、边境旅游安全、边境旅游安全事件等基本概念。第三章基于系统理论分析边境地区旅游安全风险特殊性分析,认为边境旅游安全与一般旅游安全相比在旅游主体、安全设施、旅游环境、安全管理等方面有其特殊性;同时,还进一步分析了边境地区旅游安全风险的类型和特征,认为边境地区旅游安全受自然环境、地缘文化、边境社会、旅游管理、网络管理等五方面因素影响;第四章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方法,从边境地区旅游安全五大影响因素方面选取指标,建立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环境评价模型,并从时空分异角度分析云南边境市州旅游环境安全变化规律;第五章基于风险感知理论构建云南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模型,测度游客对影响边境地区旅游安全不同因素的感知差异和空间差异;第六章依据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观点,将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与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联系起来,从针对旅游环境和游客安全行为两方面提出了旅游安全管理的系列建议。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兼具边境安全和旅游安全双重属性,旅游环境安全评价结果呈现出时空分异特征。从时空演化角度来看,随着时间推移,2013—2017年间云南边境8个市州的旅游安全状况越来越好;同时,不同边境市州的安全得分存在差异,从高到低依次为:红河、普洱、保山、德宏、西双版纳、文山、临沧、怒江;但是各边境市州安全得分的差异逐年缩小。从影响因素角度来分析,五类影响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的因素中,边境文化安全和网络安全两个因子的影响比重逐年增加。2)云南边境地区的游客主观感知评价是安全认知与安全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云南边境地区游客的安全评价,呈现出以下规律:除了婚姻这一变量之外,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等人口特征统计变量对边境旅游安全评价呈现出显着差异;从空间上分析,边境游客对不同边境市州的安全评价几乎没有表现出差异性;从影响因素上分析,游客对五类旅游安全影响因素的安全评价有如下规律:除了边境地区社会安全评价、网络信息安全评价、游后反馈行为等因素存在地域空间差异,游客对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呈现出一致性;从游客安全认知与安全行为一致性的差异性上分析,游客对云南边境地区安全环境因素的认知评价对其安全行为意向的作用呈现出如下规律:游客对“旅游管理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越高,游前准备行为越充分;游客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越高,游中防范行为越明显;游客对“边境社会安全”、“旅游管理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的认知评价越高,游后反馈行为越明显。3)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管理要从旅游环境安全和游客安全行为两方面着手。关于边境旅游环境安全管理的建议有:从旅游环境安全角度,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维护边境安全;加强旅游风险预警管理,提高应急救援水平;重视新型旅游安全问题,强化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关于边境游客安全行为管理的建议有: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升游客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旅游者行为管理,引导游客正确的旅游感知;疏通游客意见反馈渠道,重视网络舆情管理。

魏书林[6](2020)在《青海省旅游安全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旅游安全问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青海省地处祖国的西北高原,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促进了青海旅游资源的开发,降低了进入的门槛,拓展客源市场[1]。同时,伴随着青海省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但是,旅游安全管理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广泛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相关学术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本研究首先从旅游安全管理的概念作为切入点,明确具体的研究对象。其次,再从旅游安全调查问卷、青海省近几年的旅游安全事件、旅游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规和旅游安全管理机构这四个方面入手来分析青海省旅游安全管理现状和问题。根据“4M”理论将存在的问题分为四个方面:管理安全问题、环境安全问题、设施设备安全问题、人员安全问题。然后,剖析旅游安全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分别从这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提出相应的旅游安全管理对策。管理安全方面的对策可分为完善旅游安全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健全旅游安全管理体系、完善旅游安全管理机制,提倡“多元治理”;环境安全方面的对策是自然灾害的预防与控制、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治理;设施设备安全方面的对策是完善旅游服务的基本设施设备,加强市场的监督和管理;人员安全方面的对策是提升游客的安全意识和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从“管、环、物、人”四大方面,致力于构建出相对完善的青海省旅游安全管理框架。本文通过对青海省旅游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发现,健全的旅游安全管理政策法律体系,完善的旅游安全管理体系,可以从源头上改善青海省旅游安全管理环境,可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促进青海省旅游安全整体目标的提升。同时,本研究提出,建议青海省建立统一的旅游安全协调联动管理组织,更好发挥旅游主管理部门综合协调管理的作用,集中统一规划和落实旅游安全教育培训、旅游安全预警、旅游应急安全救援等工作,进一步提高旅游安全事故防范和处置能力,更好地发挥旅游安全监管作用[2],从而减少青海省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徐蕾[7](2020)在《浙江省洞头区民宿旅游政府监管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在温州市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指导下,洞头区融特色民宿、海上游览、海洋文化、渔乡风情于一体,把发展民宿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主引擎,成为了当前洞头区乡村发展和村民创收、渔民转产转业的主要动力。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程度和管理水平都无法和杭州、厦门甚至是英国、日本相比。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洞头民宿旅游看似火热,实际也显现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解决洞头民宿旅游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实现规范化管理,成为洞头区政府部门值得研究的问题。首先,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综合梳理文献内容,对民宿、民宿旅游、政府监管概念进行定义。其次,利用访谈调查法,具体从民宿经营、食品安全、治安安全、旅游环境4个方面对洞头区民宿旅游监管现状展开分析,从而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最后,针对当前监管现状中发现的问题对洞头区民宿旅游监管方面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本文认为,洞头区民宿旅游监管方面还存在着监管依据更新不及时、管理体系化建设不完善、监管职能相互交叉、职能主体监管效能低等问题,主要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体制不健全、监管机制欠合理、监管主体主导能力欠缺等原因导致。下一步,洞头区应当在完善顶层设计、理顺监管机制、形成监管配套措施、创新监管方式上进行优化,进而逐步完善民宿旅游政府监管。特别是将民宿旅游与政府监管融合,从审视政府内部角度出发,并结合旅游体验度,反视政府监管弱化及缺失等问题,从而提出完善政府监管民宿旅游的措施。

楚永珍[8](2019)在《菏泽市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发展经济、提供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旅游业有着敏感性、脆弱性和替代性等弱点,外界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突发事件的发生会对旅游业造成复杂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转型时期,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的增多也伴随着旅游突发事件发生概率的增大,各类危及旅游者安全的突发事件频发,既影响到了旅游业的发展与稳定,也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旅游应急管理水平。因此,加强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研究,对于强化地方政府应急观念、提升旅游业应对旅游突发事件的整体水平、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菏泽市不断加大文化旅游业发展力度,努力打造“牡丹之都,好汉之乡”特色旅游品牌,旅游业呈现出非常好的发展态势,旅游人次和旅游消费总额逐年递增,增幅居山东省前列。但由于菏泽市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业管理水平和经验不足,还不具备较强的应对旅游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如何加强菏泽市旅游应急体系建设,提升旅游行业的管理水平,是菏泽市旅游业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旅游业尚不发达的城市,菏泽的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还处于初步阶段,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本文以“风险社会”理论和4R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总结国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旅游应急管理方面的经验做法,以菏泽市实际情况为基础,针对旅游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分别提出完善菏泽市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一是在缩减阶段,主要是通过评估风险、完善机构、培训人员等措施缩减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二是在预备阶段,通过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健全预警监测机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三是在反应阶段,通过完善旅游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机制,建立科学的旅游应急响应机制,从而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四是在恢复阶段,通过恢复旅游功能和旅游形象,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和提升旅游产品等,避免突发事件的再次发生。

何月美[9](2019)在《阳朔西街旅游安全空间的生产与重构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新形势,旅游目的地面临着纷繁复杂的不稳定因素的威胁与挑战,旅游风险不断增加,各类旅游安全问题频发且见诸报端。如何营造和建构一个满足大众游客体验需求的旅游安全空间,是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必然要求。那么,旅游安全空间是什么,由哪些要素构成,旅游安全空间生产主体包括哪些,他们对旅游安全空间的生产起何作用,以及旅游安全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如何进行空间重构。上述研究问题是目的地建构旅游安全空间迫切需要回应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为了更好地深入回答上述研究问题,本文以“空间生产理论”、“资本三级循环理论”和“生产要素理论”为基础,以阳朔西街为案例地,运用案例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和扎根理论研究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对阳朔西街旅游安全空间生产的过程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剖析和阐释,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旅游安全空间是指一种具有稳定物质基础、和谐社会环境以及舒适安全体验的综合载体,具有多元性、复杂性和动态性三大特征,主要包含旅游物理安全空间、旅游社会安全空间和旅游心理安全空间三大类形态;(2)旅游安全空间生产是多元主体作用的过程,政府部门、社区居委会、本地居民、志愿者组织、旅游从业者、媒体和游客等七类生产主体在各类旅游安全空间的生产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3)人力、资本、权力、土地、技术、利益、文化等七类动力要素通过不同的路径作用于各类旅游安全空间的生产过程,形成各类旅游安全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4)随着旅游活动类型的多元化,旅游业态的多样化以及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阳朔西街旅游安全空间还存在诸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营造和提供一个旅游安全空间,本文结合阳朔西街旅游安全空间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动力机制,针对性地提出旅游安全空间的重构路径。本文立足于空间生产的理论视角,打破主观与客观旅游安全空间研究二元分离的局面。将主客观视角进行结合,丰富旅游安全空间的研究视角,拓宽旅游安全空间的研究内容。

叶振强[10](2019)在《乡村民宿规范化管理研究 ——以浙江省永嘉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浙江省永嘉县依托国家4A级景区楠溪江风景名胜区,充分挖掘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民宿产业迅速崛起,现已成了当地旅游的金名片,深受江浙沪地区的游客喜爱。同时,永嘉县对于乡村民宿的规范化管理也在进行不断探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亟待进一步改进。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关于民宿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对乡村旅游、乡村民宿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通过访谈调查法,从政策法规、经营规模、房屋建筑、消防安全、治安安全、卫生安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8个方面对永嘉县乡村民宿的规范化管理现状进行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最后利用规范化管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参照国内外先进经验,对永嘉县乡村民宿规范化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意见。本文认为,永嘉县对乡村民宿的管理总体比较规范,但还存在非法民宿底数不清、证件办理程序繁琐、日常监管效能低下、生态环境隐患突出、经营规模难以管控等问题,主要是因为法律体系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社会监督有待加强、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等原因所导致。下步,永嘉县应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优化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当前乡村民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实现乡村民宿的规范化管理。

二、加强旅游业的消防安全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旅游业的消防安全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华清宫火灾风险特征及消防安全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1.3.1 拟解决的问题
        1.3.2 研究路线
        1.3.3 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华清宫常见火灾风险特征及事故等级
    2.1 华清宫基本情况及火灾案例
    2.2 华清宫火灾风险特征分析
    2.3 华清宫消防安全隐患因素及危险等级
        2.3.1 华清宫消防安全隐患因素探析
        2.3.2 华清宫火灾事故等级
    2.4 本章小结
3 华清宫消防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标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标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华清宫评价指标体系内涵分析
        3.2.1 消防安全管理
        3.2.2 消防控制室
        3.2.3 安全疏散
        3.2.4 消防设施器材
        3.2.5 其他消防管理
    3.3 华清宫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3.3.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3.2 华清宫各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4 华清宫消防安全评估模型的建立
    4.1 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介绍及选择
        4.1.1 评估方法介绍
        4.1.2 评估方法选择
    4.2 华清宫消防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4.2.1 指标权重分析
        4.2.2 各指标模糊综合评价
        4.2.3 华清宫消防安全评估专家打分
    4.3 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4.3.1 电气火灾事故的处置措施
        4.3.2 森林火灾事故的处置措施
        4.3.3 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的处置措施
    4.4 评价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平度市乡村民宿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民宿发展背景
        (一)时代背景
        (二)地域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乡村民宿研究目的
        (二)乡村民宿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思路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综述
        (一)民宿产品市场研究
        (二)经营者与消费者关系研究
        (三)发展制约因素
        (四)乡村民宿产品与乡村旅游关系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一)民宿定义
        (二)乡村民宿产品的发展
        (三)城市化倾向日益凸显
        (四)民宿的经营管理研究
        (五)其他方面研究
第三章 平度市乡村民宿产品开发背景分析
    一、平度市乡村民宿旅游资源基础
        (一)发展动力分析
        (二)旅游基础分析
        (三)开发政策分析
    二、平度市乡村民宿产品现状
        (一)平度市乡村民宿产品类型
        (二)平度市典型乡村民宿产品案例
第四章 平度市乡村民宿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一、调查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二、平度市乡村民宿产品重要性满意度分析
        (一)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
        (二)平度市乡村民宿的重要性评价分析
        (三)平度市乡村民宿评价体系IPA分析
    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内外乡村民宿典型案例经验借鉴
    一、德国乡村民宿
        (一)乡村民宿文化建设
        (二)乡村民宿规划设计
        (三)乡村民宿生活体验
        (四)乡村民宿宣传营销
    二、我国台湾地区乡村民宿
        (一)乡村民宿活动策划
        (二)乡村民宿品牌营销
        (三)民宿协会发挥作用
    三、浙江莫干山乡村民宿
        (一)生态资源优异
        (二)交通条件优越
        (三)政府积极作为
    四、青岛市乡村民宿
        (一)规模不断扩大,综合效益显着
        (二)品牌不断涌现,产业特色鲜明
        (三)经营层次多样,品质不断提升
        (四)行业组织建立,发展更加规范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平度市乡村民宿产品开发问题建议
    一、当前平度市乡村民宿产品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意识缺乏,忽视游客需求
        (二)经营模式单一,品牌知名度低
        (三)发展规划模糊,营销推广欠缺
        (四)法规标准缺失,经营许可制约
        (五)缺少专业技能,降低产品品质
    二、平度市乡村民宿产品开发建议
        (一)以游客为中心,关注顾客需求
        (二)突出创意特色,打造平度品牌
        (三)创新营销方式,打造平度品牌
        (四)优化审批服务,加大政策扶持
        (五)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第七章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外关于风景名胜区的研究
        1.2.2 国内外关于旅游公共服务的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工作基础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风景名胜区
        2.1.2 公共产品
        2.1.3 公共服务
        2.1.4 旅游公共服务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4 旅游公共服务理论
第三章 景区旅游公共服务现状
    3.1 我国旅游景区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阶段
        3.1.1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供给体系已初步建立
        3.1.2 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正逐步形成
        3.1.3 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3.2 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分析
        3.2.1 旅游景区管理部门单独供给
        3.2.2 旅游景区管理部门联合其他第三部门集体供给
        3.2.3 旅游景区管理部门监管下市场独立供给
    3.3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现状
        3.3.1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概述
        3.3.2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现状
        3.3.3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提升的必然性理论分析
        3.3.4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现状
第四章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的公众满意度调查研究
    4.1 调查方法的选择
        4.1.1 问卷调查法
        4.1.2 问卷指标设计
    4.2 样本抽样方法
        4.2.1 二阶抽样法
        4.2.2 抽样结果
    4.3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4.3.1 性别结构
        4.3.2 年龄结构
        4.3.3 地域结构
        4.3.4 学历结构
        4.3.5 职业结构
        4.3.6 收入结构
    4.4 信度与效度检验
    4.5 公众满意度调查分析
        4.5.1 公众满意度
        4.5.2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公众满意度评价
第五章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5.1.1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总体质量不高
        5.1.2 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发展不平衡
        5.1.3 旅游公共交通系统可达性、便捷性低
        5.1.4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形式单一,质量不高
        5.1.5 旅游行政服务效率低下
        5.1.6 旅游公共安全仍需完善
    5.2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5.2.1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不畅
        5.2.2 政府对旅游业不够重视
        5.2.3 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的单一性,忽视旅游者的需求
        5.2.4 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缺乏创新
        5.2.5 资金不足,相关制度落后
        5.2.6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外部关系复杂
        5.2.7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
第六章 国内外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6.1 国外先进经验
        6.1.1 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6.1.2 旅游公共服务的法规
        6.1.3 旅游标识标牌
    6.2 国内先进经验
        6.2.1 旅游公共标识系统
        6.2.2 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第七章 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提升的对策及建议
    7.1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7.1.1 重视旅游,转变旅游发展模式和观念
        7.1.2 增加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主体
        7.1.3 重视游客需求——打造以旅游者为需求导向的旅游公共服务机制
    7.2 提高景区旅游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7.2.1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7.2.2 完善旅游公共交通系统
        7.2.3 旅游公共信息系统
        7.2.4 旅游标识标牌系统
        7.2.5 旅游行政服务效率
        7.2.6 旅游公共安全
        7.2.7 政府应加大力度提升景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7.3 政府统筹、推进打造智慧旅游景区
        7.3.1 完善旅游信息平台建设
        7.3.2 开通移动自助终端服务
    7.4 进一步优化景区旅游公共服务管理体制
        7.4.1 贯彻政企分开的原则,构建利益中性、多位一体的统一管理机构
        7.4.2 完善风景名胜区相关立法
    7.5 资金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滨海旅游产业潜力巨大,滨海旅游热度持续上升
        1.1.2 滨海旅游安全问题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文献综述
        1.4.1 旅游安全研究
        1.4.2 滨海旅游安全研究
        1.4.3 内容分析法应用研究
第2章 滨海旅游安全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滨海旅游
        2.1.2 旅游安全
        2.1.3 滨海旅游安全
        2.1.4 滨海旅游安全管理
    2.2 相关理论
        2.2.1 需求层次理论
        2.2.2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2.2.3 安全系统理论
第3章 滨海旅游安全事件分析
    3.1 滨海旅游安全事件类型
        3.1.1 治安犯罪
        3.1.2 食物中毒
        3.1.3 溺水
        3.1.4 交通安全事故
        3.1.5 设施设备事故
    3.2 滨海旅游安全事件特征
        3.2.1 受自然因素影响显着
        3.2.2 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3.2.3 事故伤亡巨大
        3.2.4 救援困难
    3.3 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管理现状
        3.3.1 山东省滨海旅游基本概况
        3.3.2 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现状
第4章 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的内容分析
    4.1 数据选取
    4.2 安全事件类目构建
    4.3 信度检验
    4.4 研究结果及分析
        4.4.1 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的时间分布
        4.4.2 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的空间分布
        4.4.3 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表现形态分布
        4.4.4 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旅游要素分布
        4.4.5 游客数量与安全事件的关系分析
        4.4.6 重点城市旅游安全事件分析
第5章 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事件原因分析
    5.1 人的因素
        5.1.1 旅游者因素
        5.1.2 从业人员因素
    5.2 设施设备因素
    5.3 环境因素
        5.3.1 自然环境因素
        5.3.2 季节性因素
    5.4 管理因素
        5.4.1 滨海旅游企业管理因素
        5.4.2 旅游行政管理因素
第6章 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管理建议
    6.1 人员管理
        6.1.1 提升游客滨海旅游安全意识
        6.1.2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6.1.3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资质审查
    6.2 设施设备管理
        6.2.1 完善安全设施设备的配置
        6.2.2 加强安全设备设施维护管理
    6.3 旅游企业管理
        6.3.1 加强旅行社安全管理
        6.3.2 加强餐饮和住宿安全管理
        6.3.3 加强景区安全管理
    6.4 行政管理
        6.4.1 完善滨海旅游安全法律建设
        6.4.2 完善行政管理机构
        6.4.3 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地缘环境视角的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研究背景
        一、云南边境旅游发展如火如荼
        二、边境地区旅游安全问题亟待重视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地缘环境研究
        二、旅游安全评价研究
        三、边境旅游安全研究
        四、目前还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五节 研究区域选择
        一、研究区域范围
        二、研究对象确定
    第六节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七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地缘环境
        二、边境旅游
        三、边境旅游安全
        四、边境旅游安全事件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风险评估理论
        二、风险感知理论
        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四、安全系统理论
第三章 边境地区旅游安全风险分析
    第一节 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的特殊性分析
        一、旅游主体特殊
        二、旅游安全设施特殊
        三、旅游环境特殊
        四、旅游安全管理特殊
    第二节 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风险识别
        一、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风险类型
        二、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风险特征
第四章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评价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二、指标体系的建立
        三、评价指标体系内涵
    第二节 评价方法及模型选取依据
        一、变异系数法
        二、熵值法
        三、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方法
    第三节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模型构建
        一、基于变异系数法的旅游安全评价
        二、基于熵值法的旅游安全评价
        三、构建离差最大化组合评价模型
    第四节 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综合评价
        一、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时间演化分析
        二、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各市州变化分析
        三、云南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动态评价
第五章 云南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
    第一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基础
        二、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分析
        一、问卷设计过程
        二、问卷调查情况
        三、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四、问卷的修正与确定
    第三节 基于回归模型的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研究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
        三、基于空间分析的边境地区游客安全感知评价
        四、边境游客安全认知—行为回归分析
    第四节 分析结果讨论
第六章 完善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管理建议
    第一节 边境地区旅游环境安全管理的建议
        一、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积极维护边境安全
        二、加强旅游风险预警管理,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三、重视新型旅游安全问题,强化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第二节 针对边境地区游客安全行为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升游客自我保护意识
        二、加强对旅游者行为管理,引导游客正确的旅游感知
        三、疏通游客意见反馈渠道,重视网络舆情管理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6)青海省旅游安全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特色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旅游安全的含义
        二、旅游安全管理的含义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杜邦安全管理十大基本理论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三、墨菲定理
第二章 青海省旅游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
    第一节 旅游安全问题调查问卷分析
        一、调查问卷情况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第二节 青海省旅游安全事件概述及其特征
        一、青海省旅游安全事件概述
        二、青海省旅游安全事件的特征
    第三节 青海省旅游安全管理现状
        一、相关监管部门管理现状
        二、企业及景区安全管理现状
        三、旅游配套设施设备现状
    第四节 青海省旅游安全管理法规政策
        一、旅游安全管理法规政策的滞后性
        二、旅游安全管理法规政策的可操作性难
        三、旅游安全管理法规政策的不完善性
    第五节 青海省旅游安全管理机构
        一、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空转
        二、相关监管部门的配合度不强
        三、执行力不强,监管流于形式
        四、机构设置和管理队伍滞后
第三章 青海省旅游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管理安全方面
        一、政策法规制定的严谨性和漫长性
        二、管理机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环境安全原因
        一、自然环境较恶劣
        二、忽视旅游生态,生态环境脆弱
        三、文化、民风民俗差异
    第三节 设施设备安全原因
        一、忽视设备安全
        二、配套设施建设落后
    第四节 人员安全原因
        一、旅游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漠
        二、游客的安全意识淡漠
第四章 完善青海省旅游安全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节 管理安全对策
        一、旅游安全管理的政策体系的完善
        二、旅游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
        三、旅游安全管理机制的完善,提倡“多元治理”
    第二节 环境安全对策
        一、自然灾害的预防与控制
        二、保护生态环境
        三、社会环境的治理
    第三节 设施设备安全对策
        一、完善旅游服务的基础设施设备
        二、加强市场的监督和检查
    第四节 人员安全对策
        一、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与教育
        二、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7)浙江省洞头区民宿旅游政府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1.1 民宿旅游的概念
        1.2.1.2 民宿旅游发展的研究
        1.2.1.3 民宿旅游与游客体验的研究
        1.2.1.4 政府部门监管民宿旅游的研究
        1.2.1.5 民宿旅游监管措施的研究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2.3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
    2.1 基本概念
        2.1.1 民宿
        2.1.2 民宿旅游
        2.1.3 政府监管
    2.2 理论依据
        2.2.1 监管公共利益理论
        2.2.2 规范化管理理论
        2.2.3 公共治理理论
第三章 洞头区民宿旅游政府监管现状及问题
    3.1 关于洞头区民宿旅游政府监管的制度
    3.2 洞头区民宿旅游政府监管现状
        3.2.1 民宿经营监管
        3.2.2 食品安全监管
        3.2.3 治安安全监管
        3.2.4 旅游环境监管
    3.3 洞头民宿旅游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
        3.3.1 监管依据更新不及时
        3.3.2 管理体系化建设不完善
        3.3.3 监管职责相互交叉
        3.3.4 职能主体监管效能低
第四章 洞头区民宿旅游政府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法律法规不完善
        4.1.1 尚未制定统一适用的法律法规
        4.1.2 现有政策标准缺少强制性
        4.1.3 办法、政策可操作性不强
    4.2 监管体制不健全
        4.2.1 监管责任主体不明确
        4.2.2 监管层次单一
    4.3 监管机制欠合理
        4.3.1 职能部门分头履职
        4.3.2 尚未建立联合监管的长效机制
    4.4 监管主体主导能力欠缺
        4.4.1 政府对民宿旅游监管重视不够
        4.4.2 文广旅体局、公安等主体执法力量投入不足
第五章 完善洞头区民宿旅游政府监管的对策
    5.1 完善顶层设计
        5.1.1 规范监管文件制定程序
        5.1.2 完善民宿旅游地方性法规
        5.1.3 细化监管法律依据
    5.2 理顺监管机制
        5.2.1 明确民宿旅游监管的责任单位及职能分配
        5.2.2 建立以引导为主的监管理念
        5.2.3 探索多部门联动的综合治理机制
    5.3 形成监管配套措施
        5.3.1 设立巡回法庭,拓宽维权渠道
        5.3.2 强化行业管理,完善行业协会建设
        5.3.3 实行监督评审制度及督查制度
    5.4 创新监管方式
        5.4.1 依托信息技术,发挥线上监督优势
        5.4.2 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提高监督意识
        5.4.3 建立教育培训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菏泽市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动态
        (二)国内研究动态
        (三)国内外旅游应急管理研究的总结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旅游突发事件的涵义
        二、旅游应急管理的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风险社会”理论
        二、4R危机管理理论
第二章 菏泽市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第一节 菏泽市旅游突发事件主要风险类型
        一、自然灾害风险
        二、事故灾难风险
        三、公共卫生风险
        四、社会安全风险
        五、网络舆情风险
    第二节 菏泽市应急管理工作措施
        一、初步建立突发事件风险管理制度
        二、逐步健全突发事件预警监测机制
        三、基本配备突发事件应急队伍
        四、初步形成应急管理协调联动机制
    第三节 菏泽市旅游应急管理存在问题
        一、缩减力不足:旅游应急管理体系不健全
        二、预备力不足:应急预案和预警监测机制不完善
        三、反应力不足: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不足
        四、恢复力不足:缺少恢复重建战略性预案
    第四节 菏泽市旅游应急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二、旅游应急管理经费没有制度化来源
        三、旅游应急管理部门职责划分不明确
        四、缺乏旅游应急管理实战经验
第三章 国内外旅游应急管理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旅游应急管理经验
        一、美国旅游应急管理经验
        二、日本旅游应急管理经验
        三、英国旅游应急管理经验
    第二节 国内旅游应急管理经验
        一、云南丽江市旅游应急管理经验
        二、河南洛阳市旅游应急管理经验
    第三节 国内外旅游应急管理经验的启示
        一、成立统一的应急管理机构
        二、健全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三、完善旅游突发事件预警机制
        四、形成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
        五、注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恢复和重塑
        六、加强旅游应急信息平台建设
第四章 完善菏泽市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缩减阶段:评估风险、健全机构
        一、致灾因子的风险评估
        二、建立统一的旅游应急管理机构
        三、加强旅游应急人才队伍建设
        四、健全旅游应急管理经费支持体系
    第二节 预备阶段:完善预案体系、健全预警机制
        一、建立符合菏泽市实际的预案
        二、加强旅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
        三、完善旅游突发事件预警机制
        四、完善旅游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制度
        五、加强网络舆情监测
    第三节 反应阶段:积极响应、及时沟通
        一、完善旅游应急管理综合协调机制
        二、建立旅游应急信息共享平台
        三、建立旅游应急响应机制
        四、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五、强化旅游企业的自救意识
    第四节 恢复阶段:重建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形象
        一、恢复旅游功能
        二、总结经验教训
        三、修复旅游形象
        四、提升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致谢

(9)阳朔西街旅游安全空间的生产与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述评
    2.1 理论基础
        2.1.1 空间生产理论
        2.1.2 资本三级循环理论
        2.1.3 生产要素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空间生产的研究进展
        2.2.2 旅游空间生产的研究进展
        2.2.3 安全空间的相关研究
        2.2.4 旅游安全空间的相关研究
        2.2.5 研究述评
    2.3 旅游安全空间生产的理论建构
        2.3.1 旅游安全空间的内涵
        2.3.2 旅游安全空间的特征
        2.3.3 旅游安全空间生产的内涵
        2.3.4 旅游安全空间生产内容的相互关系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地的介绍
    3.2 阳朔西街的旅游发展概况
    3.3 阳朔西街的旅游安全概况
    3.4 调研过程
第4章 阳朔西街旅游安全空间生产
    4.1 旅游安全空间生产的主体与作用
        4.1.1 旅游物理安全空间的生产主体与作用
        4.1.2 旅游社会安全空间的生产主体与作用
        4.1.3 旅游心理安全空间的生产主体与作用
    4.2 旅游安全空间生产的主要内容
        4.2.1 空间实践:旅游物理安全空间生产
        4.2.2 表征空间:旅游社会安全空间生产
        4.2.3 空间表征:旅游心理安全空间生产
        4.2.4 旅游安全空间生产的整体演绎
    4.3 旅游安全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
        4.3.1 旅游安全空间生产的动力要素
        4.3.2 旅游物理安全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
        4.3.3 旅游社会安全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
        4.3.4 旅游心理安全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
        4.3.5 旅游安全空间生产的整体动力机制
第5章 阳朔西街旅游安全空间生产存在问题与重构路径
    5.1 阳朔西街旅游安全空间生产存在问题
        5.1.1 旅游物理安全空间生产存在问题
        5.1.2 旅游社会安全空间生产存在问题
        5.1.3 旅游心理安全空间生产存在问题
    5.2 阳朔西街旅游安全空间的重构路径
        5.2.1 阳朔西街旅游物理安全空间的重构路径
        5.2.2 阳朔西街旅游社会安全空间的重构路径
        5.2.3 阳朔西街旅游心理安全空间的重构路径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贡献
    6.2 研究展望
        6.2.1 可能的创新之处
        6.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访谈提纲
附录B 部分访谈内容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乡村民宿规范化管理研究 ——以浙江省永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3 国内外研究综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
    2.1 基本概念
        2.1.1 乡村旅游
        2.1.2 乡村民宿
        2.1.3 农家乐
    2.2 理论依据
        2.2.1 规范化管理理论
        2.2.2 公共治理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永嘉县乡村民宿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3.1 永嘉县乡村民宿规范化管理现状
        3.1.1 政策标准概述
        3.1.2 经营规模审查
        3.1.3 房屋建筑审查
        3.1.4 消防安全管理
        3.1.5 治安安全管理
        3.1.6 卫生安全管理
        3.1.7 环境保护管理
        3.1.8 食品安全管理
    3.2 永嘉县乡村民宿规范化管理存在问题
        3.2.1 非法民宿底数不清
        3.2.2 证件办理程序繁琐
        3.2.3 日常监管效能低下
        3.2.4 生态环境隐患突出
        3.2.5 经营规模难以管控
第四章 永嘉县乡村民宿规范化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1 法律体系不完善
        4.1.1 法律法规适用性不强
        4.1.2 政策标准缺少强制性
        4.1.3 个别政策制定不科学
    4.2 管理机制不健全
        4.2.1 主管部门尚未明确
        4.2.2 管理主体过于单一
        4.2.3 管理队伍力量单薄
    4.3 社会监督有待加强
        4.3.1 监督渠道不畅
        4.3.2 监督意识不强
        4.3.3 监督平台缺失
    4.4 产业基础比较薄弱
        4.4.1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4.4.2 行业协会起步过晚
        4.4.3 产业规划有待更新
第五章 国内外经验借鉴
    5.1 国外经验借鉴
        5.1.1 日本
        5.1.2 法国
    5.2 国内经验借鉴
        5.2.1 台湾
        5.2.2 乌镇
第六章 永嘉县乡村民宿规范化管理对策建议
    6.1 完善顶层设计
        6.1.1 健全法律法规
        6.1.2 做好产业规划
        6.1.3 规范文件起草
    6.2 优化管理机制
        6.2.1 明确主管部门
        6.2.2 强化综合执法
        6.2.3 提高审批效率
        6.2.4 畅通投诉渠道
    6.3 创新管理方式
        6.3.1 实行分类管理
        6.3.2 建立管理系统
        6.3.3 引入企业管理
        6.3.4 鼓励社会自治
    6.4 提升服务水平
        6.4.1 加大培训力度
        6.4.2 完善基础设施
        6.4.3 加强政策扶持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加强旅游业的消防安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华清宫火灾风险特征及消防安全评估[D]. 权茹月.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2]平度市乡村民宿产品开发研究[D]. 李京鑫. 青岛大学, 2020(02)
  • [3]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旅游公共服务优化研究[D]. 余晓洁.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山东省滨海旅游安全研究[D]. 韩雪.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基于地缘环境视角的云南边境地区旅游安全评价研究[D]. 张红梅.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7)
  • [6]青海省旅游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 魏书林.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7]浙江省洞头区民宿旅游政府监管研究[D]. 徐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菏泽市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 楚永珍. 青岛大学, 2019(02)
  • [9]阳朔西街旅游安全空间的生产与重构研究[D]. 何月美. 华侨大学, 2019(01)
  • [10]乡村民宿规范化管理研究 ——以浙江省永嘉县为例[D]. 叶振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加强旅游消防安全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